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范文1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全面落实国发号及各级有关要求,深化“双基”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强化安全监管与执法检查,严格考核和责任追究,遏制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坚决防止较大以上事故,积极构建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促进全市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全面建设“安全矿业、绿色矿业、和谐矿业”。
二、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1、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煤炭企业要强化安全生产风险意识,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将安全生产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企业法定代表人(包括煤矿的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生产辅助单位、职能机构和各岗位人员,形成目标明确、奖惩分明,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体系。
2、进一步强化生产过程管理的领导责任。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安全监管总局关于煤矿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指导意见的通知》,进一步健全完善企业主要负责人(包括实际控制人)和领导班子成员下井带班制度,明确每月下井带班的次数、在井下工作时间、下井带班的任务和职责权限、考核奖惩办法等。
(1)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每月下井不得少于3次,总工程师和分管煤矿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每月下井不得少于10次。分公司经理每月下井不得少于8次,总工程师和分管煤矿安全生产的副经理每月下井不得少于15次。煤矿主要负责人(包括实际控制人)、总工程师每月下井不得少于10次,分管安全生产的副矿长、副总工程师每月下井不得少于15次。
(2)认真落实《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安全监督检查规定》(国家安监总局第33号令),煤矿主要负责人每月带班下井不得少于5个,矿井必须保证每个班次至少有1名矿级领导在现场带班作业,与工人同下同上。
三、建设科学先进的技术保障体系,夯实安全生产根基
1、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活动。要严格执行《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和《省煤矿安全生产调度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为载体,深入开展达标创建活动,全面提升煤矿安全质量管理和调度质量管理水平。
2、加大安全投入。各煤炭企业必须按照各级规定,制定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计划,足额提取煤炭生产安全费用、维简费用、折旧和科研费用,严格做到专款专用,保证安全质量标准化、隐患治理、装备改造和科技攻关等资金投入,提高矿井抗灾能力。
3、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突出“一通三防”、防治水两个重点和顶板管理、提升运输两个薄弱环节以及易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隐患点,从严、从深、从细排查安全隐患,做到不留死角。坚持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实行ABC三级管理,挂牌督办,确保安全隐患治理措施、责任、资金、期限、应急预案和监控“六落实”。
4、严格执行煤矿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要健全完善矿井设备采购供应管理、入井检验、安装交接验收、巡回检查、定期检测检验、维护保养、检修以及报废淘汰等制度,明确岗位职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强制淘汰国家明令禁用和超过使用年限的老旧杂设备。坚决把好设备进入关和维修关,保证按标准要求使用和维修设备,坚决杜绝伪劣煤矿机电产品、无煤安标志产品、非防爆产品进入井下。
5、强力推进煤矿机械化。按照国家四部委全面推进小型煤矿机械化开采的总体要求,以采煤、掘进、运输机械化为重点,逐矿研究制定机械化改造方案,全面推进煤矿机械化进程。采煤工作面能上综采的必须上综采、不能上综采的可实行上普采;掘进工作面实现机械化装载,煤巷、半煤岩巷实现机械化掘进;运输长度超过1000米的平巷、垂深超过50米的斜巷采用架空乘人装置、平巷人行车运送人员,运煤必须使用带式(或刮板)输运机,最大限度减少串车运输。
6、不断提升信息智能化管理水平。坚持科技管矿,加强横向交流,加速采煤、掘进、支护、运输、通防、防治水等实用新技术现场转化,不断推进科技创新。积极推广应用井下采掘自动监控系统和物探、长距离掘进通风、变频节能、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等新技术;推广锚网喷一体化、光面爆破等新工艺;推广应用新型防灭火材料,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革新活动,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逐步提高矿井科技保安的基本能力和信息智能化管理水平。
四、推进“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应急管理机制
1、扎实抓好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规划和方案,落实分管负责人,明确工作职责,确保按规定期限完成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并定期对现有各系统进行检测维护,确保灵敏可靠、使用正常。
2、健全预报预警预防机制。要加强与气象、防汛等部门的联系,签订预报、预警协议,健全防范自然灾害预报预警预防处置机制,严格执行逢大雨、暴雨、暴风、强雷电等易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的规定。
3、完善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各煤矿要不断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并按规定进行演练,要重点加强相邻矿井的区域联防,定期交换作业图纸,及时互通生产情况,建立完善预警信息快速传递和共享机制。
4、建立煤矿矿情及应急管理基础信息库。按照上级要求建立健全煤矿基本矿情、应急管理、矿井图纸等档案库,分级管理,定期更新,为紧急情况下应急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加强对灾害威胁严重矿井的重点监控,切实提高煤矿生产安全应急管理水平。
五、严格资格准入,强化企业管理队伍建设
1、严格管理人员资格准入。矿井必须设立矿长,总工程师,安全、生产、机电副矿长,机电、通防和防治水等副总工程师及足够数量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新任命的煤矿矿长、总工程师、从事生产安全管理的副矿长、副总工程师,必须具有各级规定的煤矿安全生产相关专业的学历和井下工作经历,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的技术职称。以上人员经依法培训,考核合格,取得资格证后方可担任。新提拔任用矿长、总工程师等重要岗位人员,严格实行任职资格“一票否决”。
2、强化对煤炭企业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对煤炭企业集团、分公司和各煤矿的主要负责人,总工程师和分管安全生产的副职、副总工程师(以下简称煤炭企业管理人员)实行上岗证制度、约谈制度、年度工作报告制度。
(1)资格认证和上岗证制度。企业集团总经理及分管煤矿生产安全的负责人、各分公司及煤矿的主要负责人、总工和分管安全生产的副职、副总工程师的任命必须事先征求煤炭主管部门的意见并由煤炭主管部门进行资格审查认证,具备任职资格的,由集团公司行文公布并上报备案。
探索实行上岗证制度。具备任职资格的分公司经理及以下煤炭企业管理人员要逐步取得由煤炭主管部门颁发的“市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上岗证”(以下简称上岗证),做到持证上岗,未取得上岗证的不得上岗。现有相关人员要按规定限期取得上岗证,否则不得担任相应职务,矿井不得组织生产。煤炭主管部门要研究出台“市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上岗证管理细则”,规范上岗证管理。
(2)约谈制度。对责任心、事业心不强,大局意识差,不能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安全管理不到位的相关煤炭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进行个别约谈,或由相关部门组织相关人员组成约谈小组进行约谈,并纪要备案。
(3)年度工作报告制度。煤炭企业管理人员年终须撰写个人年度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全面客观的向矿、公司或集团报告个人的思想及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情况。各煤矿、公司、集团要向煤炭主管部门报告年度工作情况。煤炭主管部门要对煤炭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综合考核,及时掌握管理人员的思想状况、工作实绩,同时,将考核结果纳入煤矿“三位一体”考核管理,进行考核奖惩。
六、加大安全培训力度,全面提升煤炭企业职工队伍素质
1、加强安全培训和人才培养。要继续抓好煤矿“三项岗位人员”和班组长安全培训,做到持证上岗。要着力抓好新工人的岗前安全培训,下井人员安全培训不得少于72学时,实习期不得少于4个月,并签订师徒合同,实习期间不得独立作业。没有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存在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矿井必须依法停产整顿,情节严重的依法予以关闭。充分发挥我市安全生产培训中心作用,不断加大煤炭企业急需专业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与煤炭院校合作、分层培训、以师带徒等途径和组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技术创新等活动,解决煤矿专业技术人员匮乏问题。完善人才表彰激励机制,严格按有关规定提取人才专项资金,制定培养、吸引、留住人才的规定,积极推行技术津贴、专家津贴等措施,调动专业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2、提高职工劳动保障水平。煤炭企业要关心煤矿职工生活和身体健康,规范劳动用工管理,按照劳动合同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依法办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意外伤害等社会保险,并按规定落实职工入井津贴、劳保津贴及福利待遇。在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同步提高职工收入,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要建立和完善职业安全健康体系,向相关部门如实申报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情况,研究采取防治井下粉尘、有害气体、高温、噪声等危害的有效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
3、加强安全文化建设。通过电视、报纸、网站、板报等,大力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及时宣传推广企业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广泛推行精细化管理、手指口述操作法等先进管理模式,深入开展安全诚信企业建设活动,把安全发展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个企业、职工和岗位,推动安全文化建设纵深发展。
七、强化监督检查,严格考核和责任追究,全面落实安全监管职责
1、加大安全执法检查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驻矿督查员制度,加大安全执法检查的频度、广度和力度,特别是在春节、“五一”、“十一”及汛期等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重点时段,制定大检查方案,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矿井的拉网式检查和“回头看”力度,及时排查和消除事故隐患。
2、严厉查处非法违法生产行为。严格按照劳动定员管理,严肃采掘计划,从严查处“三超”、“三违”、超层越界、盗采和开采保安煤柱、井下采掘工程外包等非法违法生产行为。要严格安全技术措施审批管理,凡涉及“三下”开采、放顶煤开采等特殊开采,要严格按有关规定履行报批手续,组织技术“会诊”,经批准同意后方可组织生产,否则坚决停产整顿。要加强煤炭生产许可证动态监管,严厉打击无证开采、生产许可证过期失效等非法行为。加大对非法违法生产行为的执法处罚力度。凡存在违法违规生产行为的矿井,必须按有关规定从严从重进行处罚,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加大安全考核力度。要进一步深化煤炭企业“三位一体”考核机制,加大考核力度,细化考核标准,严格考核程序,提高管理干部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要严格按照《省煤矿矿长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加大对煤矿矿长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考核,进一步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范文2
政府监管,又可以称之为政府规制或管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实现某些公共政策目标,对微观经济主体进行的规范与制约。主要通过对特定产业和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进入、退出、资质、价格及涉及国民健康、生命安全、可持续发展等行为进行监督、管理来实现。同时在具体的监管过程中,必须依靠公平合理的法律法规条文,相关部门的规章制度,对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客体进行包括行政处罚、裁决、许可和监管等具体监管行为。而作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行业,煤炭行业是高危险行业,就其本身的工作性质而言就必须依靠独立于生产的来自政府的监管力量来管理。煤炭安全生产的政府监管可以总结为:政府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部门,为保障工人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个人的财产不受损失,预防和降低煤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通过制定煤炭相关安全法律法规、设定企业行政许可、对具体安全事故实施行政处罚和行政裁决等行政行为,直接干预和控制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活动。
一、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政府监管的重要性
煤矿事故频繁多发是“市场失灵”的结果和表现。市场机制本身不能自发解决,因此政府作为公权力的拥有者和行使者,解决因“市场失灵”所引发的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和垄断等弊端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由于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急剧增加,煤炭价格大幅上涨,一些煤矿企业片而追求经济利益,忽略安全生产,造成煤矿事故多发,其安全生产的成本转嫁给矿工和社会承担,负外部性明显。其次,煤矿经营者与矿工在煤矿安全信息方面非常不对称。煤矿企业的经营者熟悉煤矿生产的自然条件、生产设备的安全状况以及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等信息,处于优势地位,矿工不可能完全了解煤矿真实的安全状况,处于劣势地位。最后,矿工为了维持生计,对工资和安全水平几乎没有选择余地,只能接受现有甚至更低的安全水平。因此,政府必须加强监管,促进外部性内部化,减少信息小对称,矫正市场失灵,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二、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政府监管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现阶段对煤炭安全的监管机制主要有两个部分,一个是煤矿企业里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主要责任是向矿工宣讲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知识,加强矿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以及对企业日常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管理;另一个是国家设立的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国家设立的煤矿安全监察局的主要职责是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审查批准(包括批准、核准、许可、注册、认证、颁发证照等)或者验收,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和程序进行审查和验收,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批准或者验收通过。同时,定期对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设施进行检查,以促进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在有安全事故发生时,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还要对事故进行调查,并处理善后工作事宜。但是我国现阶段的监管机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双重监管体制导致监管不力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是承担全国安全生产的综合性监督部门,其内设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对涉及煤矿安全方而的工作进行监察。这是典型的“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实行中央垂直管理,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格局下,形成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为主的垂直管理体制和煤矿安全地方监管的双重体制。省、地市均设有安监局、煤监局,负责煤炭的安全监管。这样的双重监管使得机构的职能存在严重的交叉,导致权力分散,最终造成监管不力的局而,大大地降低了监管的力度。
2.监管执行存在“印象”效应
由于安全监管工作的各方面原因,在进行安全监管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监管人力和物力的缺乏,但是严格的监管规定要求监管人员必须硬性完成监管的流程。在这种情况下就必然出现监管的质量与数量的冲突,在监管的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对监管结果的疏忽。另外一方面,无论是否有监管质量与数量的冲突,监管人员都容易出现,由于历次监管加过均为“优秀”进而出现“印象”效应。例如,一个历来拥有良好安全生产记录的煤炭企业,在接受安全监管的过程中就容易给监管人员造成该企业一直生产安全的印象,以至在监管中出现“放水”的情况。还有就是相较于中小型煤矿,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都拥有较好的“印象”效应。监管者普遍都认为大型煤矿无论从生产技术上,还是安全设备的投入上都相对安全,所以在实际的监管中会疏忽对这些企业细微处的监督,这样反而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3.监管执行的矛盾问题突出
依据《安全生产法》第94条规定:“煤矿安全监察部门做出的关闭煤矿的行政处罚,应该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做出决定”。这一规定直接导致国家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没有完全独立的监管权。此外,地方煤炭企业在拒绝煤矿安监部门的强制关停指令时,依据《煤炭安全管理条例》,国家煤炭安监部门也没有强制执行的权力,必须要移交到相关的部门执行。这直接导致煤矿安监部门权力的弱化。此外,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刺激下,一些地方安监部门无视地方煤矿存在的问题,用拖延的方式确保这些地方煤矿企业的经济利益。
4.煤矿安全行政问责制的偏失
每一起煤矿安全事故均不同程度地与政府官员在行政行为中的不作为和失职有关。我国于2001年4月2日颁布实施了《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相关规定》。这一规定的实施,对于不作为、乱作为的官员有了惩戒的依据,保障了广大煤矿工人的权益。但是,我国煤矿安全事故的行政问责制也存在着一些偏失,主要表现为行政问责制在执行的过程中被弱化和异化。一些地方政府的行政问责仅仅是为了转移公众的注意力,被调离职务的官员在一段时间以后,又在别地委以他任,这样的“假问责”不能切实起到完善监管的作用,最终会破坏政府的公信力。
三、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政府有效监管的策略
现阶段加强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监管的任务艰巨,依据国内外煤炭行业发展的实践,应从以下几个方而完善我国煤炭安全的政府监管。
1.明确安全监管的责任
针对我国当前煤矿安全工作煤监、质检、安监等部门共同管理的局而,政府应该细化各个部门的职责,将其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这样既可以避免职能的交叉和监管权力的分散化,又可以实现责任、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明确政府监管的责任划分,加强监管执行的成效。首先要明确企业安全监管工作的归属,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指导下,履行“谁办矿、谁管矿、谁受益、谁负责安全”的原则,将煤炭安监工作纳入企业所在地方政府的工作议程中,确定地方安全监管工作的负责机构,按照煤炭行业相关规章制度确定地方安全监管机构的责权,任务和工作范围。其次,确立安全监管工作的合理性。企业的安全生产离不开方方面面的联系,并不是孤立的监督或者管理就能顺利完成的,要将事故预防工作和事后处理工作有效结合,在抓好日常监督工作的同时也要做好管理措施的落实工作,杜绝单独的抓生产而不管理其他的情况。再次,分清政府监管与企业自身生产的责任。煤炭企业是安全生产活动的主体,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具体生产活动,而政府监管部门是安全生产的外部监管因素,只负责对企业生产活动的监督和管理,不插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分清两者的具体责任,提高企业自身安全生产的意识。
2.切实解决政府监管的冲突问题
从法律上着手,解决现存的政府监管执行过程中中央与地方的冲突。理顺国家煤矿监管与地方煤矿监管之间的关系,赋予煤矿安全监管独立的执行权。虽然现行的一些规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约束了煤矿监管部门滥用权力,但是也导致了对煤炭企业安全问题整改的滞后。因此,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赋予煤矿安监部门独立的执行权力。
3.要确保行政问责制真正落到实处
行政问责制度使广大的官员认识到,自己不仅仅享有权力,更大程度上,还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这一制度的实施,对于遏制矿难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在现实中要确保行政问责落到实处,避免“走过场”的现象发生。对于因不作为和乱作为而导致矿难的官员,要切实追究其责任,切实树立政府的公信力。
4.借鉴西方第三方监管机制来加强煤矿安全监管力度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范文3
关键词: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安全生产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1.066
0 引言
近年来企业安全文化作为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力的人本管理理论,正逐渐被所有煤矿人所认同和重视,并在企业得以广泛应用和推广,形成了具有行业特点的煤企安全文化。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有的企业简单把安全文化堆积起来,变成了“纸本”文化;有的企业急于求成,变成了“速成”文化等等。安全文化的应用和实践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煤炭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城乡结合,相对封闭及井下作业环境艰苦特殊性等特点,决定了煤炭企业安全文化与安全生产的联系紧密。要想真正让安员工认知认同安全文化,使其融入到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绝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之事,甚至是一个煤炭企业终身追求的目标。
1 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各级煤矿的认真整改下,煤矿企业的安全概念得到强化,安全投入也普遍有所增加,因而,煤炭企业在产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安全生产状况总体趋于平稳。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对煤炭需求的持续旺盛,各类煤矿为提高产量而忽视安全生产,甚至超矿井设计能力盲目生产,导致事故隐患越积越多重特大事故发生相对增多。
2 将安全文化融入到安全生产中的方法
2.1 扩大员工视野、多角度冲击视觉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所以视觉与思维在创造性上是紧密联系的。安全文化要让员工认知、认同,就要让员工处处看到安全文化的强烈视觉冲击,就是说要打造有形的视觉文化。尤其是煤炭行业有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和人文环境,相对其他行业来讲,工作环境恶劣、人员文化素质较低等,是他应用和践行安全文化的阻碍,必须采取打压式的视觉灌输过程。要充分利用煤矿的自身条件,从井上到井下,凡是有人工作的地方,都要建设覆盖式的视觉文化,全方位、多角度、大视野地营造强烈的安全文化氛围。要让每一名员工在强烈视觉文化冲击下,受到感染和教育。
2.2 加大宣传力度、多方面展开活动
宣传灌输安全文化理念,让员工在内心深处认知、认同,使之融入到工作、生活全过程,这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必须让员工在熟悉视觉文化的基础上,知道和理解安全文化与安全生产的必然联系以及其中的内涵。塑造“四德”员工队伍形象,在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总体布局下,在环境氛围、组织机制保证的前提下,教育引导员工爱矿如家、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积极培养职工的“主人翁意识”,造就一支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使员工的敬业奉献精神、职业道德观念、自我发展意识和拼搏创新意识不断得到提高。
2.3 增强实践效果,全方位知行合一
安全文化要紧跟煤炭行业发展形势,有针对性的与形势任务教育活动相结合,主要还要抓源头,要重视塑造干部队伍形象,煤炭企业要始终坚持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打造学习型领导班子活动,完善干部队伍知识更新计划,加大对干部的日常考核和民主考评力度,按照求真务实要求,努力转变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学风,增强各级干部的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各类技术比武、劳动竞赛、争当文明职工等活动,大力表彰工作中的优秀知识分子、优秀班组长、青年技术能手和先进模范职工,对取得突出成绩的各类人才,给予肯定和重奖。
2.4 深化安全文化建设,创好安全人文氛围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忠最重要的核心和突破口,通过实施精神引领,文化创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发展活力,开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新局面。尤其是煤炭企业应始终遵循日常性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结合的原则,继续加强新《安全生产法》和《煤矿警示教育案例汇编》的学习,把安全价值观植入到员工及家属的心中。同时企业应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不断创新安全教育载体,通过建立单位、社区、家庭“三位一体”联防制度,加大参与力度,倡导员工安全的共抓共建、共促共进。
3 践行安全文化在煤炭企业中的意义
将安全文化融入到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中,就能有力地保障煤炭企业的长治久安。安全文化会告诉人们:主客观的防范措施是否落实直接影响事故的发生,所有的事故本身都是可以预知的,“零事故”的目标在一些企业已成为现实。发挥安全文化的最大作用,可以创新安全培训方法,转变培训方式,将操作技能培训与理论技能结合,最大限度的让员工在工作中避免事故发生。
4 结束语
企业安全文化要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靠的就是科学的安全管理和循序渐进的实践,企业要找准企业文化的重心和着力点,充分发挥企业安全文化功能,只有这样,才能使安全文化成为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才能使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胡文国,刘凌云.我国煤矿生产安全监管中的博弈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08).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范文4
关键词:煤化工企业;分析;安全生产管理;解决措施
1加强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意义
1.1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的重视度和积极性
由于我国煤化工企业主要产品和中间产物大多是有毒、易爆、易燃且具有腐蚀性的物品,生产工艺相对比较复杂。生产装置多为高温、高压容器和管道,如果不对生产、储存和使用各环节进行严格的管控,可能发生泄漏、火灾、爆炸的安全事故,严重时造成人员的伤亡。因此,煤化工企业必须要重视本企业安全生产的问题,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保障人身的安全、环境的保护,并保障企业能够正常生产,避免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煤化工企业要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度和积极性,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好事故预案和防范措施。
1.2有助于提高安全管理的要求
近几年,煤化工企业在生产中频频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年年攀升,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对此十分重视,并对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针对安全生产管理新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是对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出要求的有利制约,提升了煤化工企业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执行力度,加强了煤化工企业对安全生产环节的控制力度。
2对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1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的不到位
由于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落实的不到位,严重的影响了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执行力度。因此,要将安全管理责任制层层落实煤化工企业的每个人,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管理的全面性和统一性。而我国一些煤化工企业只是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的制度,但是却没有真正落实,使安全生产管理这项工作成为了一种形式。
2.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
造成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负责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根本没有安全管的概念,他们从根本上就没有意识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核心意义和重要性,只是当成普通工作,没有发挥出安全管理真正的作用。而且,有些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不正确,默许了有些员工在工作中违规的操作行为或者让员工长期处在疲劳工作的状态,就容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3提升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措施
3.1要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到每个人
煤化工企业要自身出发,要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制度,建立一套完善、统一的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监督管理体系。企业必须要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全面将安全责任制落实到具体的每个人身上,才能从根本上优化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并且,企业需要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对每个人提出安全生产任务的要求,并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教育,当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企业员工能够在第一时间对事故做出分析和判断并进行处置,事后要对事故进行分析,对相关责任者进行处理,让员工吸取事故的教训,才能真正的重视起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并努力做好此项工作。
3.2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如何做才能够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呢?因此,需要煤化工企业对安全生产管理直接、主要的负责人进行安全生产政策、法律法规、思想教育、事故案例的相关培训和宣传,通过培训提高煤化工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的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于企业和每个人而言是十分迫切和重要的事情。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带动企业其他员工积极参与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并在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把控。煤化工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有关岗位的员工进行生产工艺、施工技能和逃生能力的培训,加强员工对事故进行应急处理的能力,做好这些工作目的都是为了减少煤化工企业发生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
4结语
煤化工企业是危险化工产品生产的典型安全事故高发的企业,不但造成企业的经济蒙受巨大损失,也不同程度的损害了企业员工的健康和生命,因此,煤化工企业要从意识上和行动上重视安全生产管理这项工作。对企业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的宣传和教育,将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并且企业要从自身出发,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的水平,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并减少经济的损失,实现煤化工企业可持续性的发展战略目标。
作者:廉文君 单位: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曹鹏.关于煤化工企业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探讨[J].中国化工贸易,2012(4):112.
[2]顾慧敏.对于加强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6(1):29-31.
[3]骆灿灿.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教育[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6):117.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范文5
一、安全生产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融合
职工个人是煤矿企业生产建设中最重要、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关键是要解决好人的思想意识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思想教育入手,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安全生产全过程,切实筑牢全体员工的思想防线,将安全生产工作做得更好。
1、安全理念的树立。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安全需求是每位职工和每个煤矿基层单位最基本的需求,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为本,重视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二要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科学发展必须要安全发展。煤矿企业安全风险大,需要时刻把安全工作摆在第一位置。三要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理念。安全生产是为经济效益服务的,只有生产安全了,才能减少事故带来的经济和信誉损失,才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安全文化的建设。一要加强全员安全思想教育,二要加大安全宣传力度,三要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3、安全能力的增强。首先是“预知”的能力,即具有发现和鉴别可能造成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特别是事故隐患的能力;其次“会知”的能力,即能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作业程序,能及时、正确地排除事故隐患,具有紧急情况下的应变处理能力。
二、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安全生产的基本方略
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全面提速,人们的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极速加快。同时煤矿企业体制机制和运作模式的改革不断深化,职工在思想、工作、学习、精神和心理等方面的压力都非常大。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紧跟发展步伐,善于随时了解和把握职工的思想变化,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上班时看情绪,干活时看干劲,下班时看效果,开会时看发言,平时看表情,真正掌握和了解职工在想什么、说什么、干什么。从而根据职工的思想动态、工作表现,选择不同的方式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做好其思想政治工作,切实为职工解决和克服在思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困难,使职工放下思想包袱,减轻心理压力,安心工作,愉快生活。在安全生产取得成绩时,要及时对职工予以表彰和奖励,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作法,激励职工做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做好日常“警示”教育。在煤矿企业的生产建设中,无论发生大小安全事故,都会给全体职工心中埋下阴影。为此,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安全生产全过程,就是要做好日常“警示”教育,预防事故发生。通过案例分析,举一反三,帮助职工认识到不安全因素对社会、对企业、对家庭、对自己带来的严重危害和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警示”教育,使他们充分体会到爱岗敬业、安全警钟长鸣的现实意义。
做好日常“跟班”监督。党支部参与重大安全工作的决策,党政连手不定期组织安全检查,特别是在节假日、重点生产环节开展跟班劳动,是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安全生产“抓关键”的有效方法。重大作业过程中,党政领导跟班,有效地现场检查,督促安全人员全过程监督,充分发挥监督的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党工团各级组织的作用和优势,建立“党员责任区”,开展党、团员身边无“三违”、无事故活动,工会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劳动竞赛、我为安全献计策等活动,共青团组织开展青年安全文明号、安全生产能手等活动,同时注重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保持正确舆论导向,在企业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三、搭建思想政治工作与安全生产有效载体
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和保证安全生产,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安全工作有灵魂、生动、有效,思想政治工作也有了实实在在的内容。要形成安全生产和思想政治工作党政“共同抓、长期抓”的良好局面,取得安全工作的实际效果,必须建立“一岗双责”制,即一个岗位、两种责任,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与安全生产有机融合长效机制。
同负责任。安全问题的表现是行为问题,根源还是思想问题。只有坚定不移地落实“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才能提高整体工作水平,做到有的放矢、统筹兼顾,达到安全生产工作应有的实际效果。“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出发”,是煤矿企业的优良传统,也是抓好安全生产的成功经验。实行党政连手抓生产抓思想,思想工作责任上共同负责,明确安全生产和思想政治工作双重责任,使安全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步调一致,行动统一,同步安排、同步运行、同步落实、同步讲评。
同抓工作。安全生产工作,涉及面广,任务艰巨,思想上的认识、制度上的规范、工作中的标准、监督体系的健全、责任制的落实等等,延伸到煤矿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涵盖到职工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系统工程就要系统抓、抓系统。纵向上看,从各级机关部门到基层生产班组;横向上看,党政组织和各个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各个岗位的职工要紧密协作、步调一致。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要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各个岗位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工作内容、任务和责任,做到人人肩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压力,形成责任共担、风险共担、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到生产班组、生产现场,融入到煤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中,确保见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范文6
关键词:煤炭企业 安全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X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b)-0-01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也是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保障,现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将安全生产能够有效落实,国家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但从目前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执行情况来看,仍存在很多管理的薄弱环节,安全事故发生频率居高不下。基于此,探讨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已刻不容缓。
1 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煤炭企业改革如火如荼的开展,但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完善的步伐却稍显迟缓。对于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来说,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其中的关键。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安全生产责任制与企业的部门未能有效衔接,在横向管理明显不足;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施,需要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为依托,但目前配套制度仍有待完善,对担负职责的履行要求、规范等未明确规定[1]。此外,煤炭企业各部门之间配合、协调的力度不够,致使在企业改革过程中,出现安全管理的死角。
1.2 煤炭事故预控管理未充分发挥作用
近几年,煤矿企业在管理方面有了长足进步,安全管理和行政管理都日趋完善,但同经济发展的程度来看,安全管理工作仍有待提高,与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尚存在一段距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安全事故发生的事后处理比较重视,但却忽视对安全隐患的排查、管控,未能从源头上解决安全问题;部分煤炭企业存在事故预控管理的意识,构建了相应的管理系统,但却流于形式,未将预控管理落到实处,致使预控管理的效用未能
体现[2]。
1.3 安全管理的对象存在偏差
长期以来,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侧重点为对人和物的不安全表象进行控制,为煤炭企业安全管理起到了一部分作用,却未起到根本作用,原因在于企业未对事故引发的原因进行重视,仅能够治标,但本的问题仍存在。以2009年的山西屯兰煤矿瓦斯事故为例,引起事故主要是由于企业对于现场和技术的管理力度不足。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安全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如何先进的设备,如何优秀的操作人员,如何良好的现场环境,没有科学、完善的安全管理做基础,一切都无从谈起。
1.4 安全教育培训不够到位
教育培训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所在,但目前煤炭企业在培训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安全教育培训未能实现全员培训,对员工的培训力度尚可,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却流于形式;教训形式不丰富,培训常以说教形式开展,未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员工的学习热情难以调动;煤炭企业培训的目的不明确,对于培训工作权当一项任务,未能从心理上给予重视,培训的有效性未能发挥。
2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对策
2.1 积极建立健全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
健全、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是煤炭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和前提。煤炭企业应以自身情况为出发点,对企业原有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换的市场环境。首先,煤炭企业应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不懈改进,将制度中与企业现状不符的部分进行创新或剔除,使安全管理按章行事、规范操作,构筑安全管理的严密网络[3]。其次,要对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安全责任制度进行完善,将安全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每个管理者,每位员工头上。最后,再完美的制度没有贯彻执行也是空谈,因此,要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严格落实,增强员工的执行力。将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责任按管理级别进行下放,形成层次分明的安全管理网。
2.2 完善事故预控系统
在事故发生前便能对事故进行预警是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事故预控系统便是实现事前预警的管理系统。当前,部分煤炭企业事故预控系统形同虚设,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煤炭企业要对事故预控系统进行合理完善,对信息进行网络化监控,以确保得到可靠的管理数据,对责任落实部门的预防和监控情况进行适度督促,以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能够顺利进行。
2.3 积极建立起具有科技含量的安全管理系统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煤炭企业来说,科学技术是企业发展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煤炭企业应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依托,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探索出一套适应企业发展的现代化、科学化的安全管理系统。这套安全管理系统应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载体,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全过程动态管理,这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在人工管理具有主观倾向性的弊端。安全管理系统以准确、翔实的信息为基础,对现场管理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在事故发生前,对事故的产生进行预控;在事故发生后,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预防事故和处理事故两方面解决安全问题。
2.4 积极强化素质教育与安全培训
安全培训是煤炭企业强化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培训的资金投入不高,却卓有成效,对企业的回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可以体现;对于管理者来说,可以提高其安全责任意识和管理协调水平;对于下属员工来说,可以加深其安全管理的知识和操作技能。煤炭企业在开展培训工作时,要对全体人员进行有重点的培训,在对员工培训工作予以重视的同时,对管理者的培训同样不能忽视,立足多种角度,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同时,对安全培训的内容和模式要不断进行丰富和创新,以提升培训工作的有效性,使员工在工作中能够得到学习的机会,在学习中能够完满的完成工作,实现全员培训的目标。
3 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管理的重之中重,也是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保障。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是一项集复杂性、综合性、动态性于一体的系统工程,作为煤炭企业的管理者,要对煤炭安全管理的制度进行不断完善,构建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创新安全管理机制,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依托,使煤炭企业能够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为构建和谐、文明社会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