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创意设计理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产品创意设计理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产品创意设计理念

产品创意设计理念范文1

【关键词】创意产业 游戏性 互动传播

数字信息时代的知识经济体系悄然进行。新的传播方式,新的人文理念,新的资源介质,都为创意产业带来了更多的契机与挑战。现代创意经济已逐渐淡出以厂家或设计者为中心的模式,消费者和用户成了创意设计理念的核心,人本体的精神需求、心理需求得到更多的重视。游戏是人们身心娱乐的方式,也是创意设计必不可少的精神元素。当代创意产业的优秀成果也越来越多地透露着人们的游戏天性。

在英文中,游戏作为名词出现时一般使用game,而作为动词使用时则往往用play。①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游戏是劳作后的休息和消遣,本身不带有任何目的性的一种行为活动。在汉语中,用来表达游戏的词汇相当丰富,但最重要的只是一个词:“玩”。人类社会的种种娱乐活动都透露着人们的游戏天性。好的创意设计更是不能少了这一活力因素。游戏的非物质性和特殊的社会功能决定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决定了人们对其无穷尽的喜好。游戏调节人们的生活、心情、体力等诸多方面,游戏把创造、想象、灵感、直觉、触觉、感情、认识、行动等综合在娱乐的过程中,并进行了充分的组合,游戏总可以发挥自身神奇作用,使疲惫或低落的人们重拾乐趣。创意设计中游戏元素的合理应用必定会给人们带来不可思议且令人愉悦的效果。可见游戏是创意设计的重要组成元素。

对于热爱创意设计的设计者来说,创意设计本身就是游戏,或者说是游戏与艺术、商品的完美结合。创意设计中体现的游戏因素不仅能使消费者会心一笑,更可以在无形中增加产品的魅力。当今诸多创意设计转向感性的方式,变成一种娱乐但认真的态度,一种博得众彩且别具一格的幽默,艺术设计的意匠、理念、方式不再严肃、生硬和死板。幽默、夸张、有趣、参与性构成了艺术设计的游戏化表现特征。

在创意设计中,合理地应用游戏手法,并与产品特性找到契合点,才能发挥游戏的娱乐魅力。人们对于有趣的喜好应该是贯穿一生的,孩提时代的游戏态度以及更多单纯有趣的游戏应该去好好发掘,或纯粹保留,或加入成人智慧的点缀,使有趣的因素参与互动,使得创意更具真实性,让消费者在体验中更觉得贴切生活,聚众娱乐时游戏的气氛更具感染性。娱乐元素,是一种具有适当功能的创意能力。其功能在于,突出品牌的内在魅力,强调消费者的独特品位。设计中的游戏模式要有规则,即能让消费者乐于接受的规则。游戏的特征并非简单肤浅。西方经济学家托夫勒在30年前便已做出“制造业—服务业—体验业”这种独特的产业演进划分。享誉世界的迪斯尼主题游乐园,遍布世界各地,是孩子们的梦幻城堡,更让很多成年人喜爱不已。耐克城、阿迪达斯体验中心更是运动爱好者的圣地,跟随其后的索尼探梦带给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在中国,联想、海尔、国美都有着各自的体验中心。各大品牌纷纷打出体验中心的宣传噱头,消费者亲身与其接触,切身感受品牌文化,其中的体验感受良莠不齐,但是不可否定的是,基于优秀设计理念的体验中心能够愉悦受众的心情,使消费者感受“产品”与“设计”的每个细节,同时还可以给品牌的创新设计带来更多的灵感。

对于创意产业的设计领域而言,构成“游戏文化”的两大最基本的特征是相对于现实世界的虚拟性与作为一种自主活动的自娱性。德国美学家弗里德里希·席勒曾说:“只有当人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美的人。②”通过游戏,寻找能够引起受众兴趣的点,吸引受众产生消费的理由。纵观全球创意产业下的国际品牌推广,创意设计中趣味的游戏精神比比皆是,互动性、幽默性、娱乐性更是新时期创意经济的主题。艺术设计中的好创意总是会让人兴奋。艺术设计的游戏精神借人们的兴趣而发挥,创意人和观众一起“沉浸于一个巨大游戏的迷醉当中”。毋庸置疑,有趣是游戏的灵魂所在,人们对于有趣的喜好应该是贯穿一生的,但创意设计形态下的游戏规则也要进行不断创新、改良,才能延续游戏的趣味性和可看性。当创意不再拘泥于产品的诉求,而是力图走进受众的情感世界,并引起设计师和受众心灵的呼应时,游戏才有可能真正地获得自由,同时带给设计师意想不到的原创效果。游戏强调的是创意设计两端的互动,让设计师和受众的情感产生波动,并付诸行动,也同样是一种互动。一个好的创意设计不管是在现实生活还是在虚拟平台,在强调创意的游戏精神时,设计师渴望与观众进行互动的愿望,是通过游戏而得以实现的,好的创意设计是设计师、品牌产品和受众一起构成“游戏的共同体”。对某些品牌来说,“寓品牌于乐”是一种引导受众对品牌认知的方式,只要创意设计的各方把握这个设计核心,品牌的推广就是一场没有输家的游戏。

在创意产业全球蜂起的今天,诸多“创意经济强国”的优秀设计师均已经迈开了“游戏的步伐”,当代人们意识形态中的个性趋势越来越明显,促使创意设计的娱乐性、互动性成了设计业界必不可少的取胜元素,优秀的创意设计是有力的营销方法,创意的“游戏”充满奇幻也充满竞争,优秀的新锐设计师一定会在“游戏”中竞争,同时也在“游戏精神”中得到价值的实现。

(注:本文为孙海垠主持的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资助项目《北京广告产业集群价值研究》,项目编号:PHR201108379;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面上项目《北京创意产业集群竞争力暨高等教育孵化策略研究》,项目编号:SQSM201211417010;北京联合大学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应用型大学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暨创新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A.S.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7版)(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②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席勒传[M].卫茂平,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参考文献:

[1] 孙海垠.半个诗人半个商人——广告艺术形态语义综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

产品创意设计理念范文2

关键词:平面外宣出版物;传统文化;文化时代性;创新;创意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9-0122-02

随着传媒的立体化趋势,外宣出版物也呈多样化发展,对平面外宣出版物的要求更高了。创意设计中的“创意”推崇创新,倡导个人创造力,通过对文化元素的挖掘、提取、转化和抽象再重构的艺术再现,影响着受众对于外宣出版物推广内容在审美层面的看法以及关注和参与的兴趣。

陕西外宣出版物是陕西省向域外推介本省文化优势、经济优势、科技优势、区位优势的宣传品,这也确定了出版物读者定位以及出版物传播的目的。外宣出版物其实就是一个营销产品,具有推介、推广、营销的功效,这也是平面媒介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所要达到的目的。依附陕西省历史文化资源以及现代科技文化的优势,如何加强外宣出版物的创意设计,笔者浅谈几点看法。

一、传统文化元素是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的“根”与“脉”

创意设计既是人类一种打破常规的生产活动,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文化现象,还是一种独特的艺术。传统文化是在一定地域,经过历史、时间过滤,传承、积淀下的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是一种历史现象,又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这也就决定了文化有相对的地域性与封闭性,形成了区域间文化的差异和独特的文化个性。当今传媒的高速发展,也加快了区域间文化的快速传播,越是全球化的时代,越容易造成文化的一体化,文化产品独特的“个性”魅力愈显重要,只有特色鲜明的文化产品,才能因它的差异性、独特性引起人们对它的关注。

从笔者参与陕西省委外宣办举办的几届“陕西优秀外宣出版物” 作品的评选来看,推介并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一直是陕西外宣出版物的重头戏。传统文化资源不只是外宣出版物内容的根基,也是创意设计与众不同的外宣出版物灵感的来源。

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拥有浑厚、博大的历史文化积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文资源丰富。正如主席所说:“陕西是中华文化、中国革命、中华地理的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依附陕西历史文化资源,在外宣出版物艺术创意中抓住传统文化元素独特的文化个性的“根”与“脉”――从轩辕黄帝陵、秦始皇兵马俑可以获得中华民族古老的、典型的传统文化元素,从延安、宝塔山可以获得“星火燎原”、“黄河在咆哮”的红色革命元素,史前文明、夏商周青铜文明等各个朝代有代表性的文化素材以及文字、色彩、图案 、吉祥物、剪纸、器具、建筑、人物、故事等典型的文化元素在这里聚集。通过对区域文化元素的挖掘、提取、转化和抽象再重构,把传统文化精华元素浸透在现代创意设计之中,凸显传统文化的特殊性与价值,使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从形式中得到再现和升华[1]。

二、与时代共舞的时代性文化元素是外宣出版物创意的突破口

“传统”是流动于过去、现在、未来这整个时间性中的一个过程……传统真正落脚点恰在“未来”而不是过去……因此,“继承发扬”传统就绝不仅仅是复制过去已经存在的东西……而是要对他们的整体进行根本的改造与重建[2]。文化的发展是一种接力,传统文化是在不断地创造中形成,也在不断地创造中创新、突破和再生。在不同的时期传统文化会受到时代的影响而做出和时代特征相呼应的调整,使其富于时代感和时代性。一个先进的、不断传承的文化必然是在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符合时展的传统文化更有生命力。创意设计必须面对现代社会变革的事实,在突出独特的历史传统文化特征元素时,也要不断探索,推陈出新,着力运用具有文化传承、时代特征、现代气息的优秀文化元素。富有时代感的创意元素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对生活中的细节观察得越细致,创意设计的知识层面越广泛,创意元素越丰富,罗丹说过:“自然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脱离了对生活的观察,脱离了发展着的社会,闭门造车,创意的灵感是难以抓住的,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也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和时展的脉络。

陕西不但拥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也是一个历史与文化交相辉映、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的开放省份,“一带一路”战略,是陕西进入向西开放的前沿位置。陕西是当代中国的工业重地和科技先锋,教育、航天科技等领域科技人才优势凸显――也成为陕西推介、推广、营销的新内容――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先进文化元素交结,陕西外宣出版物要在这一独特的文化“语境”中寻求创新设计的突破,中国书籍设计大师级人物吕敬人把这个文化“语境”阐释为“现代与传统、时尚和传承的衔接”[3]。在这一“语境”中设计者要善于运用典型的传统文化符号与符合时代性的现代文化元素有机融合,构建出有陕特性的文化理念元素和设计风格画面,来展示陕西文化资源优势、科技优势、环境优势、区位优势,提高陕西在地域竞争中的实力。

三、形成有文化传承的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表达理念

“一件艺术作品的形式由不可抗拒的内在力量所决定”[4],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要根据所要推介的内容和陕西文化的大背景有机的融合,同时也以一种宽容的胸怀,接纳全世界不同国家、民族、地域文化的介入,吸收他们的优点为我所用。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后者是基础,脱离了内容的形式是孤立的。只有有了美的形式,真实健康的内容才有所附依,只有有了真实健康的社会历史内容,美的形式才不致悬空流于形式。

随着人们的审美能力不断增强和发展,出版物设计的品味和格调也要相应提高,对外宣出版物创意策划、创意设计提出新的挑战。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区域外受众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差异,设计要符合有针对性读者群体的综合性的阅读习惯。设计者要积极调动敏锐的感悟力,在作品内容和受众读者审美情趣中寻求富有创意性的表现形式和表达语素,利用传统文化元素和时代感文化情调以及富有情感传统的色彩和抽象的文化视觉符号,还有主次分明、精心安排的有冲击力、吸引力的画面,使封面、内文版面补充、配合、强化外宣出版物的内容,以形成富有感染力的、有文化传承的创意设计表达理念。这个“理念”,从历史文化中熏陶,从现实社会发展的意识、潮流以及信息中吸取,从特定的读者群中定位,多种元素集合而碰撞出艺术的灵感火花。这一“理念”贯穿在出版物的整体设计之中,影响到外宣出版物logo设计、封面及版面构图,图片插图的使用,文字符号设计,反映出版物内容情感的主色调定位以及用纸、印刷等环节,从而形成一种有“理念”支撑的设计风格。从而诱发和引导潜在的读者――消费者对所推广内容的了解、兴趣与进一步的关注和参与。

四、培养外宣出版物设计的创意思维和创新意识

创意思维是外宣出版物创意策划、创意设计的根本所在。创意思维是要突破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的局限,常常是在看来不合逻辑的地方发现隐秘。创意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直观、猜测和想象为基础而进行的一种思维活动。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创意思维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敢于大胆地猜想,就是给想象力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创意思维力求取向的新颖性,更加重视视觉意义上的艺术性与独特性,强调创新与突破,灵活与流畅。当我们的思维冲破陈规的藩篱而另辟蹊径时,异想天开的大胆设想便会成为创意设计创新的切入点。

当今,“创新”成为在各种场合中频频出现的关键词,举国上下掀起“大众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希望以创新来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创新基因同样也深深根植于在外宣出版物创意策划、创意设计之中,成为外宣出版物策划、设计的“创意”、“创新”的火种。

五、抓住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视觉化的基本特点

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要紧密配合出版物的编辑策划,使出版物达到形与神完美的结合,坚持美学观体现创意设计的美学趣味和现代意识,外宣出版物创意视觉化过程中版面要求简洁、明了、易读、直观,切忌过分复杂,过分凌乱,堆砌过多信息量,力求删繁就简,不要过于追求细节(专著除外),选用素材典型,比如图片使用自然景色、人文景观独特、具有代表性的、地标性的优秀图片,形成在版面信息传递过程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应,达到主次分明、空灵毓秀的版面效果,让读者在有限的时间了解到最重要的信息。多语种版本的外宣出版物还要基本保证不同种语言的出版物版式的一致性,这也是前期创意设计要考虑到的。

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还要坚守历史观,使外宣出版物设计有内容、设计元素来源真实可靠、客观性强,设计版面有深度、可读性高。体现出知识性、权威性、欣赏性的特点,易取得读者认同,赢得读者的信赖,为外宣出版物所推介内容信息的有效传递增加正能量。

外宣出版物的创意设计要坚持根植于传统文化中,凸显文化差异性和时代性特征元素,迸发创新特色,获取创意设计灵感,提炼出富有开拓性的设计理念,达到外宣品设计创意视觉化的基本特点,形成独特的外宣出版物的设计风格,就会为不断涌现的陕西文化产业、文化品牌加力,为树立陕西良好的形象添彩,助推陕西领跑全国,敞开心扉迈向世界,达到外宣出版物推介、推广、营销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黄蓓.设计创意中的文化传统理念探析[J].西北美术,2008(1).

[2] 甘阳.传统、时间性与未来[J].读书,1986(2).

产品创意设计理念范文3

国内的高等艺术教育按照专业学科进行分类,它们之间的教学也存在较大差别。以中央美术学院为例,二级学院分有造型学院,设计学院,建筑学院、实验艺术学院,人文学院等。每个学院都有类似的专业基础课程,虽相似但也存在较大差别:如设计学院开设的素描基础,其教学内容主体为静物素描;而造型学院开设的素描课程则以传统的人体写生为主。这种学科式的课程差异一直从本科贯穿到研究生教育,不同专业的学生从刚入校就被贴上了设计、造型等分类标签。国外的高等艺术教育有别于国内,以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设计专业研究生课程为调研案例,他们的学习是开放式的过程,导师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地引导学生,不会刖趾适履式地强灌知识,并鼓励学生尝试从平面到装置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这种学科交叉式的教育给予学生更加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2015台湾国际学生创意设计大赛”从今年三月开始,笔者身为当代艺术教学方向的任课教师,担任上海理工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参赛团队的指导教师。面对创意设计比赛,如何开拓学生思维,这成为一次交叉学科之间的教学体验。

2突破思维的几种方式

针对“2015台湾国际学生创意设计大赛”的主题“拥抱Embrace”,指导教师制订了从方案草图到设计成稿的三个月周期的计划。其中方案草图是创意的生成环节,也是整个课程的重点,在此环节中,笔者将以下几种当代艺术创作的思维方式运用在教学过程当中。

2.1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当代艺术教学中的常用思维方法,主要内容有“反义词思维训练”。这种对立式的思维是一种脱离常态视觉造型的发散性思维方式,在许多当代艺术经典中均有出现。如反义词“大与小”之间的转换作品有瑞典艺术家克拉斯•欧登柏格(ClaesOldenburg)的代表作品《衣夹》,他将日常消费品放大万倍变成异于常态视觉的装置雕塑。再如“空与实”之间的转换作品有英国艺术家瑞秋•怀特里德(RachelWhiteread)的作品《无题•房子》。她将一幢别墅的内部空间灌满水泥,再将建筑实体拆卸,剩下的即是原本空无的内部空间。这些逆向思维不同于平面设计中的图地反转和正负形的概念,图地虽是对立关系,但脱离不了图形与外观;而当代艺术中的逆向思维转换除了外形中的变化之外,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转变。通过训练,学生分类筛选出与“拥抱”一词的相关词组,从拥抱的距离选择了“远与近”,从拥抱的对象选择了“人与物”、“人与环境”等,并对所选词组进行定位思考后,最终讨论出两款设计方案,分别是“无声心跳手环”和“防霾衣帽”。

2.2从模仿到功能拓展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的起源来自于“模仿”,这说明了“模仿”对于艺术创造是不可替代的。在学生的思维训练中模仿是直观的,大多数人对于“拥抱”的既定认识,是人与人之间相拥的姿势。学生从拥抱姿势延伸至相近的词语有“环绕”、“交错”、“笼罩”等,再以“物”模仿拥抱进行拓展。模仿过程中,他们设计和选择了最似“拥抱”动作的几种产品,分别是能包裹的豌豆荚沙发,能环绕的耳机和能吞食的分类垃圾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功能拓展。从沙发的豌豆中拓展出了游戏与储藏的功能,在耳机上设计了LED灯了添加了音量可视化的功能,将分类垃圾桶拓展出垃圾误处理后的报警功效。

2.3情感的表达

当代艺术重视观念性,重视每个创作个体的唯一性的情感经验。当艺术家将个人情感置于作品中,作品也就成为艺术家情感宣扬的途径。后现代主义艺术大师约瑟夫•博伊斯(JosephBeuys)将拯救过自己生命的油脂和毛毡融进创作里,表达着他“拯救治愈”的观念;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同样以绘画的方式将自己的视觉病态体验通过作品再现在大众视野里,这都是个人化的情感被艺术所包容后的体现。当今设计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中已不仅仅局限在满足功能层面上需求。教学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挖掘个体的情感经验,提出的创意方案都是创作者的情感投射,其中恋爱滋味的口杯,珍惜时间的流水存钱罐,发光脚印地毯等方案最能反映出现代年轻人的心态。

3“心跳”的产生

在方案甄选环节中,全票通过的是来自逆向思维训练中的“无声心跳手环”方案(以下简称“心跳”),这是一款基于情侣之间远距离情感需求而设计的手环,造型与运动小米手环相似,但其理念并不是为运动而设计,而是将其定位在心灵沟通。

3.1工作流程

根据设计流程分为调研、讨论、设计三部分。前期安排学生做足充分的市场调研,产品设计首先要考虑消费对象的需求,产品只有在设计理念与消费需求的高度统一下才能赢得认同。在调研的基础上再讨论调整设计方案,并从设计理念,造型,材料,技术等四个方向进行派分工作,安排学生分组同时进行。经过两轮流程产生了情侣认同度较高的产品设计——“无声心跳手环”。

3.2设计理念

“无声心跳手环”是针对“拥抱”为主题的台湾国际学生创意大赛而设计的,源自于学生逆向思维拓展中的“远与近”反义词训练,学生将近距离的关心搂抱转换为远距离的环绕式“拥抱”。情侣双方佩戴手环时,通过手环上动态心电图的变化感受到彼此情绪的转变,当对方情绪出现波动,另一方可通过手环感受到对方的心情,与他心有灵犀,这就是产品设计理念之一。设计中所指的情绪变化是泛指,手环只能感受到对方情绪的波动,不能确切肯定对方的波动来自于何种状况,这本是设计的缺陷,但这一弊端被转化为产品的特点。通过跑马灯灯光颜色深浅以及流动速率的变化,可以猜测对方的心情和状态,正是这种不确定的变化刺激了人猜测与窥视的本能欲望。天各一方,传递思念与爱意,分享快乐和幸福的同时也给双方留有一定的思念空间和想象余地,而这“猜一猜”即是产品设计理念之二。

3.3设计造型

“无声心跳手环”材料定为电子硅胶材料,为区别于运动小米手环,从外观上突破了大众对手环的传统定义,设计的整个造型接近于方形(见图1)。方形的灵感取自于枷锁的变形,寓意着锁住爱情,而情侣间的爱情枷锁本身就是自愿的、甜蜜的。虽然在设计中难以见到爱情枷锁的影子,但产品本身异乎寻常的方形在众多手环中已是新奇独特了。

4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设计的灵魂是创意,而创意来源于活跃的思维,所以整个课程的重点是创意生成的方案环节。如何把握住设计的命脉,做出具有创意的设计,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在交流过程中,学生自身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硬伤,这也是指导教师在教学引导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具体为以下几种情况。

4.1脱离不了自我为中心

整个流程中,常遇到的学生思维枯竭的状况。在方案草图的过程中,学生眼界未拓宽,脱离不了“学生”的身份属性,常围绕自我为中心,提交的方案也大都是学生生活中的杯子,椅子,黑板擦等。这突出暴露了学生生活中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中“观察能力较弱,体验生活层面较窄”的实际情况。

4.2盲目且涉及面太宽

在主题性较强的此次课程中,少数学生又表现出另一特点,即方案涉及面太宽,针对性不强。当无从下手的时候,便力不从心地将与“拥抱”毫无联系的方案提交上来充数,如计时器锅、仙人掌闹钟等。这些都是未进入思维拓展训练状态的直接表现。

4.3工作流程上的倒置

既然是工业产品设计,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需要前期考察和调研。以人为本是我们提倡遵循的设计理念,在课程中,部分学生忽视了市场调研导向,将全部重心放在外观设计上,强化自己的主观设计,这些以自我为中心的设计方式有悖于常规设计流程,往往以失败而告终。

5造型思维训练与工业设计的交融

当代艺术教学中的思维方式属于造型思维训练的其中一类,在造型思维训练与工业产品设计交融的过程中产生了怎样的化学效应,下面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到的几点。

5.1排异反应调查

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经过一系列专业课学习之后,形成了专业背景下自身的设计思路,多数学生在过程中表现出习惯从外观造型设计入手。在课程进入阶段,笔者顾虑学生对于当代艺术的思维方式训练会起排异反应,根据十一位学生的综合调研分析之后,72%的同学能进入角色状态,课程效果良好,28%同学愿意接受,但是作用时间周期延长,整个教学过程未见明显排斥的状况。

5.2产生的效应

设计类学生对于外观造型的设计是专业本能思考,在未接收思维拓展训练时,学生普遍将重心放在外观造型上,并追求其的新、奇、多变上,在设计理念上往往停留在使用功能层面,难有长远性的思考。在思维方式训练中,逆向思维训练让他们学会了从多个角度去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尝试多种可能性。情感的表达训练中,他们进入角色去理解不同人群的心理,分析自己与他人的特殊性,并从自我情感出发,寻求自我突破。虽然这些是当代艺术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方式,但在工业设计教学中也产生了积极的教学效果。

5.3可能性延续

结合主题明确的创意设计大赛,贯穿整个思维拓展训练,目标明确效果明显,是一次完好的案例。在学生后续的信息反馈中,经过思维训练的同学在接下的课程设计中表现出与本专业拓展训练之外的同学之间的差异。这些分歧尤其体现在设计理念及作品观念上。这种转变是正面的、进步的,也为之后的跨专业设计教学提供了的借鉴和经验。

6小结

产品创意设计理念范文4

关键词:创意成衣;设计模式;拓展;市场;能动要素;

成衣产品的创意设计模式

对于成衣品牌来说,产品的创新是品牌运作的脉搏,也正是品牌能在激烈竞争中保持领先的关键所在,创意设计必须永远服务于顾客和市场。

近年来,成衣品牌也越来越注重创意的重要性,出现了很多新颖和创意的设计模式。其中最具代表的虚拟现实成衣产品设计和体验式成衣产品设计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追捧,并且在设计内部系统上拓展了设计的行为语言以及消费实用能动。

消费者对成衣产品的有词设计

消费者通过其穿着行为以及个性身体语言赋予成衣产品新的生命力从而实现再次设计。促进了服装消费艺术性的有词感官。不同社会背景,不同年龄以及不同教育程度,不同性格的消费者对成衣的穿着喜好和习惯,产品的组合搭配方式以及人与服装之间的能动互通性也会有所不同。成衣产品之间有不同的穿着形式,同一件成衣产品通过不同消费者能动性地组合运用,便可传达出风格、理念各异的组合搭配形式,从而诠释再设计的新思路和理念,拓展产品系列概念的衍生。综上引发的产品结构感官能促成设计要素之间的自动诉求,使成衣设计产品与消费者之间更加具备伦理势能。

消费者选择对购买的成衣产品进行正穿还是反穿甚至上衣下穿,或者通过贴补手工后整理,如颜色吊染、镂空切线等,还有缩减袖子的宽度等方式直接在产品上进行修改,都会使产品改变最初的状态属性;同时她们选择对风格不同,材质不同,色彩图案不同,造型方式不同的成衣产品进行搭配也能衍生出很多感觉各异的效果,如正装与休闲装或运动装的搭配,绸缎、雪纺等轻柔面料与硬朗的

重磅针织的搭配,黑色与蓝色搭配或与红色搭配,以及抽象图案与写实图案的搭配或者不分季节的叠穿出层次感的混搭等都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创意效果;这些穿着喜好和习惯,产品的组合搭配方式使成衣产品的各个层次、各个部分在交互作用中不断产生出新的结构关系。同时通过她们不同穿着行为的反馈意见和信息,成衣品牌会对其进行分析、整理和适当采纳,进一步的修改和不断完善产品。

因此对于产品售后服务的实现呈现了绕前运动,品牌服务消费,消费者能动服务自身体态以及审美意向。而这种新的结构关系必然是朝着优化成衣产品整体的方向发展,从而使成衣设计整体不断地趋于完美。如三宅一生设计的褶皱服装很好地解决了东方的服装注重给人留出空间和西方式的严谨结构之间协调的问题,其成衣产品看似完成度不高,却能够让顾客根据自己喜好选择、裁切和进行再设计,而自己找到了完美的解决方案。所以三宅一生的褶皱服装也是通过顾客的穿着行为最后完成造型的任务的。从而更好的诠释了创意成衣概念是更符合现代设计设计哲学的有效表达,成衣产品的集中潜能是消费者对自我意识的留白,也是设计产品开发者对产品流通的集中示意。

虚拟现实成衣产品设计

虚拟现实成衣产品设计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对成衣的款式,色彩,材质以及尺寸比例进行仿真,通过网络三维人体直接的进行设计,一方面,设计师可以利用其将设计好款式的成衣,穿在三维人体模型上,通过选择和设置面料质感与悬垂性的参数,并真实的将成衣制作完的效果模拟和仿真出来,如果设计师对结果不满意,就可以马上通过对二维成片进行修改,添加或减少细节,直至满意为止。

人工与机器的数量协作促使产品的自我附体,因而拓展消费渠道。

而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在线设计,也就是顾客与设计师共同设计出合适的款式造型,顾客通过在线修改最终得出自己满意的设计作品还能体验到和设计师一起设计的愉悦感,最终便会欣然购买。设计参与意动使得成衣设计产品从概念本身开始产生创意的药效,缩短了消费时空差异,递进了流程完成度内部对概念生活的导引。一种行为能动的潜能的孵化基础与时代背景的关键磁性的近似度的提高是产品推广与品牌设计概念传播的优化进程。由此,虚拟现实成衣设计目前也广泛用于网上销售服装。消费者只要上传自己身材的必要数据,如身高、胸围、腰围、臀围、年龄、所选服装的款式等信息,网站据此计算出顾客的形体特征后试穿上顾客所选的服装款式。顾客就能在自己的终端看到服装穿着动态效果,于是可以比较直观的任意选择最合适,最满意的成衣产品。

这种网上虚拟现实成衣产品设计也是把设计和销售结合,是当今网上最成功的销售方式。这种方式在国内目前也正在逐渐被人们接受和欢迎。

体验式成衣产品设计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购买服装不仅仅是为了成衣产品的功能或价格因素,他们更希望设计师通过成衣设计为他们带来情感和文化的体验。设计自身的隐秘属性得以消费角度的认同,无从约束的同步体验。设计对设计自身的理解以及设计参与者对消费群体的隐秘保护促使新产品的开发,创意成衣产品的附体功能更加有效。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服装设计的目的就不仅仅为顾客提供高品质的服装,还要考虑如何在服装中增添一些体验的成分。所以体验成衣设计产品应运而生。

所谓体验成衣产品设计就是通过突出产品风格和主题,创造出品牌体验的成衣设计,更通俗被称为“成衣定制”。体验在这里是设计师同顾客进行全面深入交流的纽带。体验式成衣产品设计理念并不是意味着将现有的设计理念全部,只是在现有的理念的基础上将体验属性作为设计的目标之一,不断的对人、对人的需求进行发现和探索,从而不断用成衣这一特殊的词汇来诠释自己的感悟。(《体验式服装设计深层解读》李克兢 高雪美,中国科技博览 2009)体验式成衣产品设计首先要必须从“人”的角度去考虑。突出了顾客感性需求,试图带给顾客更生动、更具绿色概念气质的产品,为其创造更完善、更符合个体以及独立群体对行为诉求的体验,同时也要注重利用体验创造成衣品牌与顾客的联系。体验成衣产品设计通过体验的手段将成衣与顾客的生活方式相连,在设计之初就考虑顾客的个体生活方式及其更广泛的社会关系,并创造顾客同服装品牌在情感上的联系、引发顾客对品牌的投入,最终激发顾客对品牌的忠诚;最后要考虑顾客的消费情境,注重考虑顾客穿着的环境背景,将设计紧紧地同顾客的生活方式相连,从顾客的生活情境着手进行设计,才能为顾客带来更体贴、更愉悦的感受。

总体上是一种职业策动者和消费群共同创造品牌文化、品牌设计理念复合链条的方式,更有效的利于各种固定差异因素上的互通、磨合。

体验成衣产品设计最近几年才被引入国内。但是在国外,体验成衣产品设计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它是许多国际大品牌树立成衣品牌形象、推广产品的重要手段。并且跨界合作,创造更便捷的消费引导。同时它主要具备四个基本特征:1:主动性:无论是在体验的产生过程还是事后体验的回忆过程.都必须要求顾客的主动亲身参与。没有顾客的主动参与就没有体验的产生。服装情感产生的始动力源于自身具象的触动。2:不可替代性:每一个顾客的独一无二就决定了每一个顾客的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这是设计产品自身诉求的另外空间的展现。也正是因为它的独特和不可替代,才会给顾客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这也就是体验式服装设计的第三个特征难忘性。3:难忘性:难以忘怀是体验式成衣产品设计的重要特征之一,体验必定是难忘的。如果顾客很容易就把此次体验服装设计忘记,只能说明这次体验是失败的,是不合格的。同时,体验模式的引入初衷降低了磨合上的本能物象疏离。4:不确定性:体验式成衣产品设计强调的是顾客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变化。不同的人在相同的环境中得到的体验会不同,相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中得出的体验也是不同的,这需要设计师的适当引导、理解和有效的沟通。更需要消费主体的集体策动意识对体验本身的感悟。

成衣产品创意设计的市场能动要素

成衣产品创意设计是感性和理性组合的设计,进行感性的创意设计同时也应当考虑创意成衣的市场要素。

产品创意设计理念范文5

5月10~12日,第八届深圳国际品牌内衣展览会(SIUF)将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此次展会由广东省纺织协会、深圳市盛世九州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深圳市内衣行业协会、深圳市盛世九州展览有限公司承办,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支持,展出面积逾50000平方米,涵盖1、2、5三个场馆。2013中国国际内衣文化周亦将同期举办,以打造行业覆盖面最广、产业链最完整、参展品类最齐全、亚太地区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专业品牌内衣展,为行业人士呈现一场全新的视觉盛宴。

在经历了由创到生的“坚持”、由小到大的“跨越”,展会将步入由大到精的“延展”阶段。今年深圳国际品牌内衣展暨2013中国国际内衣文化周以“延展”为主题,其内容丰富多彩,呈现出众多新亮点、新特色。

亮点一:多元展示产业链

据了解,2013SIUF展区分为:内衣区(国内品牌区、国际品牌区),内裤区,面辅料区、家居服、泳装、袜业综合展示区,内衣文化创意设计展示区,院校合作区等。

今年的参展品类更加齐全,除了最具知名度的品牌内衣区,异军突起的内裤区、家居服外,配搭服饰、打底衫、吊带、泳装、袜子也将是本届展会的一大亮点。另外,更多的中高端面辅料、内衣配件、先进机械设备、设计机构、院校、软件等与内衣有关联的产业也纷纷亮相,真正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促进行业内各产业的交流与合作。

亮点二:见证年度榜样加冕

中国内衣行业年度颁奖盛典是SIUF组委会一直以来坚持做的年度行业盛典活动。它旨在鼓励中国内衣行业品牌创新,肯定中国内衣业在年度内所取得的成绩,加强中国内衣企业的品牌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进一步推动中国内衣行业的发展。

今年的中国内衣行业年度颁奖盛典将推出年度十佳品牌奖、十大最具市场潜力奖等十大奖项。其中,中国内衣行业年度公益大奖、中国内衣行业年度推动大奖等是今年根据行业发展新开辟的奖项,将联合行业数十家媒体联合评出,并将公布入围的全国50强优秀终端店,继续见证中国内衣产业的发展与荣耀。

亮点三:智慧聚焦产业变革

今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世界经济继续探底,众多品牌企业将面临更多的危机。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做好“生存与发展、变革与创新”,成为中国内衣品牌最为关心的话题。库存、品牌建设、渠道创新、资源整合、研发设计等都是中国内衣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

在此背景下,组委会联手业界精英,关注中国内衣企业、内衣企业家生存成长环境和经营管理智慧的改善与提升,从新思想浪潮、经营管理领域等多方面提升中国内衣企业、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水平,沟通交流业界先进管理思想、经营智慧,实现资源的最大化整合。此次论坛采用主论坛和分论坛的形式,主论坛主要整体概括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变革;分论坛着重技术层面,将从经销商、设计、趋势、电子商务等方面进行探讨。

亮点四:创意设计有容乃大

自第六届展会以来,“中国国际内衣文化创意设计区”已经成为中国国际内衣文化周落地在展会的一个焦点区域。今年,组委会在国内领军品牌如安莉芳、爱慕等品牌竞相展示的基础上,还会加大其他品牌的邀请力度,联合更多的品牌和机构加入。

而文化概念区所推出的主题形象:如2011年的“文化,让内衣更精彩”的青花瓷形象;2012年的“文化·沟通·印象”的剪纸形象,在业内也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13年,将从“概念区”向“创意设计区”转变,其整体主题创意来源中国古代的水墨,突出“容纳”的概念。据介绍,内衣、内裤本身就是一个“容器”的概念,而且对于SIUF平台来说,在这里更需要容纳:容纳面辅料趋势、容纳知名品牌创意、容纳全产业、容纳国内外,容纳新思想、容纳新创意、容纳更多机构。而展会亦将继续倡导“中国的·世界的”理念,将国际的元素和中国的元素完美融合。

创意设计是内衣的精髓,组委会希望加强文化创意设计对内衣产业的渗透,力争透过这个区域,使最新的文化创意和设计理念延伸到产品、服务、生产、制作、传播、营销全过程,为行业提供更广泛的设计思路和理念,设计出消费者最喜爱的产品。

亮点五:智造引领产业提升

以“解构-再造-释放”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内衣创意设计大赛、“时尚家居新生活一一首届雪仙丽中国家居服文化创意设计大赛”、“2013SIUF中国设计院校师生内衣创意展示”是组委会联合深圳市内衣行业协会发起的在全国范围内为整个内衣行业选拔、储备高素质设计人才的大型文化创意设计活动,对内衣行业的发展、人才交流、产业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此次内衣创意设计大赛、家居服大赛的决赛都将在第八届深圳国际品牌内衣展5号馆进行,届时,大赛入围作品也将在内衣展上进行静态展示。同时“2013SIUF中国设计院校师生内衣创意展示”静态区将为行业展示更多优秀院校内衣设计作品,实现院校与内衣行业服务平台的实效对接,创造更多校企合作的有效渠道。

亮点六:度身打造个性化

产品创意设计理念范文6

1.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对课程教学特点体现的不明确性

设计素描虽然作为全国艺术设计类高校专业设计基础课程的一种通用名称,但在不同的设计专业领域中体现出了不同教学目标的方向性与特点。例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的目标侧重于培养学生对于空间、构造、造型等方面的设计思维与表达。作为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的设计素描教学实训模式须根据其专业特性,明确其教学目标,突出其课程教学的专业特点。目前高校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工科性”特点体现较不明确,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含糊性与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其根本原因在于:第一,教学大纲的指导目标性弱。教学的主要依据为教学大纲。据调查,许多高校工科类本专业设计素描教学大纲,普遍套用现有艺术设计类或是直接使用本专业艺术类设计素描教学大纲,致使设计素描教学的目标不明确,“工科性”课程教学特点较弱。第二,设计素描的教学师资力量主要来源于“纯艺术”专业出身的教师,其特点是绘画功底、能力较强,但对专业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实施设计素描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纯艺术绘画”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开展对事物形体、光影、透视等方面科学准确性与写实性的实训项目单一训练,导致课程教学目的不够明确,与本专业的整体教学目标相脱离,不能很好地为后续设计类课程奠定服务基础。

2.教学过程中“传”与“受”的程度差异性带来的制约性

教学过程涵盖了“传”与“受”两个基本概念,“传”的导出主体是教师,“受”的导入主体是学生。我国高校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过程中“传”与“受”的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首先,部分高校设计素描教学学时较少,在教学的安排方面基本上以学期阶段性与贯穿全学期的模式进行,由此导致美术基础薄弱的理工科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正确地认识、理解设计素描的含义以及教学的目的、意义。其次,部分授课教师的教学观念较为落后,对理科生对艺术的认知度、理解性存在一定的误解,在教学过程中一味以提高其绘画表现能力为教学目标,满堂灌输造型、明暗、透视等绘画要素表现的技能与技法,忽略了学生形态创意思维和造型能力方法的培养。最后,教学对象的研究分析度低,在教学过程中未对工科类学生思维方式理性,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强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据调查,在高校现有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中,教师套用以往教授艺术类学生的模式与方法去强制教授工科类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显表现出茫然、信心不足、拘谨和无从下笔的状态,从而直接导致教师教学效果差、教学效率低、学生接受程度低、学习效果不明显等问题的产生。这些给课程教学的时效性以及学生学习兴趣、效果、艺术设计思维、设计认知的培养带来了一定的制约性。

二、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改革实施的必要性

1.从现代设计理念的革新与发展要求的角度分析

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带来了数字读图时代,工业设计的设计理念与艺术形式随之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在这种大环境的促使下,设计理念出发点由单纯的感知设计逐步向理性的综合创新设计推进。发展创意性设计思维成为现代设计理念的要求,同时也成为现代设计教育的重要出发点。作为奠定设计教育发展的基石,设计基础教育应随之体现出新的教学体系、教学观念与组成形式。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作为设计基础教育的一种组成类型,应顺应设计教育理念的改变,在区别于“纯艺术绘画”方式的美术教育的同时,以培养工科类学生的设计创意意识,提高工科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为基本目标,为思维到设计搭建意识桥梁。通过改革其教学理念、模式、方法等方面内容,才能实质性地推动工科类学生设计意识的形成和今后专业特点的形成、深化发展。

2.从构建本专业工科类设计基础教学体系的角度分析

构建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基础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素描教学、设计色彩教学以及构成设计教学等。设计素描教学在整个设计基础教学体系中体现出“启下”的理念作用。工科类学生毫无任何的绘画基础与功底,这就要求设计基础教学必须从学生最基本的造型技巧和创意思维两个基本素质抓起。如果学生的造型能力较差,创意思维弱,就会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从而导致难以从事今后的相关设计工作。所以,设计素描教学的形式要素和内涵精神体现,是构建设计基础教学体系的基础,也是构建、促进工业设计教学体系结构与发展的最基本的基础因素。只有通过设计素描的教学改革,才能更合理化、优质化地构建本专业基础教学体系,从而带动专业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3.从加强工科类专业设计理念认知的角度分析

在工业设计的基本概念与设计理念中“造型设计”占有较重的地位。作为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造型设计基本功的训练课程,设计素描教学是引导学生从专业设计理念认知层面进入工业设计领域的“启蒙”基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从“造型”的观察入手,在造型外在所表达出的感官体验的基础上,发挥其逻辑思维强的特点,分析“造型”中“外在”与“内在”的关系,寻找设计构想,培养造型创新思维意识,设计表现具有“美学”特征的艺术造型。包豪斯设计初步课程教学的推动者约翰内斯•伊顿在其基础课的教学中,通过理性的视觉训练,以洗脑的方式把学生入学以前所有的视觉习惯全部洗掉,代以崭新的、理性的,甚至是宗教的视觉规律。利用这种新的基础,来启发学生的潜在才能和想象力。从此角度分析: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作为造型设计基本功的训练,在含义上已超出了其本身的表达范畴,它不仅是一种表现形式的训练,也是一种“洗脑式”的教学过程,是培养工科类学生对专业理念的崭新认知度以及打破固有定向思维模式的方式。所以,传统的设计素描教学过程已脱离了对专业设计理念的认知,对学生专业领域的进入与设计思维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制约。

三、实施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改革的实践方式

工科类设计素描教学改革实践须在更新现有教学理念和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在遵循教学对象“工科性”特点基础之上,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设计与实施层次分明、循序渐进的连贯性阶梯教学实训

在具体教学时段与教学实训内容的设置上,体现连贯性与针对性原则。以“学时”为基本单位,“日“”周“”月”为组合元素,设置形成连贯性的组合式教学时段。同时,引入具有一定教学、培养针对性的阶梯教学内容与训练模式。例如,教学总时间段为2个月(总学时96),分每周4个连续日(日学时3)共计8周(周学时12)的模式进行。在此组合中分为三个阶段的教学实训内容:第一阶段的结构素描(36学时),第二阶段的构成艺术式素描设计(24学时),第三阶段的创意设计思维。通过此连贯性阶梯教学实训培养学生的分析表达能力与创意设计思维。

2.实施线型结构素描为主的多元化教学、训练模式

工科类学生具有较强的理性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在设计素描的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工科性特点,侧重以“线”为分析、表达方式,以“造型”为对象的线性结构素描,正确引导学生明确结构的分析与研究是为解决产品造型相关设计问题的设计理念与意识。可采用较有强度的默写训练,多角度事物观察分析的训练以及多样性造型组合构造表达等多种训练方式。

3.增设意象构成式的素描教学、训练方式

意象构成式素描是运用构成设计原理,通过素描的形式表达心理对物象的认知与感受的方式。其教学内容主要以造型表面视觉构成要素(结构、形态、质感等)以及相互关系为分析、研究及设计的对象,通过学生的主观审美意识,打破固有物象局限,进行系列性视觉构成艺术训练。教学过程中把体验、认知、感受、试验作为教学的基本原则,重点对物象的结构、形态、质感等元素进行分析、研究,同时,运用解构、重组、重复、比例等艺术处理方式进行再设计。意象构成式素描的增设培养了工科类学生的审美意识、创意设计思维,这也是早期包豪斯的基础课教学理念体现之一。从工业设计领域来看,意象构成式素描教学的内容体现恰恰是今后产品设计元素(造型、材质、构造)要点的研究体现,同时,也是今后专业教学的延伸,这对构建高校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体系起到基础作用。

4.运用计算机三维设计辅助的教学手段

在高校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中,应充分利用3DMAX设计软件的三维成像技术,以直观的方式演示设计素描中形态、结构等因素的组合方式、构造原理以及构成模式。通过此教学手段对工科类学生进行造型设计元素的深入分析与研究,形成“四维一体”的艺术审美教学气氛,提高学习的互动性与热情积极度。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