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工科院校;地方经济;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035-02
地方工科院校只有融入到地区社会经济建设中,主动适应市场需求,才能实现地方工科院校与地方经济的同步发展。李岚清曾指出:“高校要努力做好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任何一所大学首先要立足于为地方服务,每个地区的经济不完全一样,只有立足于为地方服务才能避免千校一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经济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跨越的阶段,而占据高等院校半壁江山的地方工科院校,在地方经济建设和实现创新驱动过程中更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方工科院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地方发展生产力,地方经济发展又如何与工科院校进行双向互动,充分引导院校的各种资源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已变成两者共同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地方工科院校发展现状
地方工科院校是一个特定的高校群体,是指由省级及省级以下地方政府行政拨付经费,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的工科高等院校。
1.地方工科院校自身发展不足。随着1998年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地方工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大发展中蓬勃发展。统计结果表明,地方工科院校在学生的数量和质量上,以及师资力量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师资力量比例仍然偏小。一是工科院校中研究生的数量虽然增长较快但所占比例不大;二是本科生招生数和在校生数规模趋于稳定,在各省本科生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三是虽然师资队伍在持续扩大,但总体来说高级职称比例还相对较小。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增加,地方工科院校的师资力量强于以前,但多数集中在中级和初级职称,高级职称的人数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但大部分地方工科院校还较薄弱,领军人物、拔尖人才和高层次的创新团队较缺乏。
2.地方工科院校区域分布不平衡。地方工科院校区域分布受其城市经济、历史和发展定位等因素影响,呈现区域不平衡性。具体表现为:一是与经济发展程度相关。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其发展规模和层次也相对较高,反之较低,展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我国东南地区的地方工科高校,在数量、规模和层次上都比我国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质量要高。这证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当地高等教育的质量起决定作用,同时那些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地方工科高校会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特别是当今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换,更需人才支撑。二是区域高校布局的需要。如各省份的省会和大城市,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得其高校数量名列前茅;因此,地方工科院校应理性分析自身区域现状,明确使命,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求大、求高,要办出特色。
3.地方工科院校办学定位不清晰。部分地方工科院校办学定位左右摇摆,一方面迫于自身发展的需要,既想走学术型的发展之路,又想走实践性、应用型的发展之路。办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办学思路不清晰、办学定位趋同的毛病,导致很多专业设置没有地方特色,与地方产业结构脱节;学生普遍“重理论,轻实践”,教师普遍“重科学研究,轻技术服务”,削弱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二、地方工科院校发展融入地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地方工科院校发展迅速,学校招生数量持续加大,毕业生比例持续走高。在办学教育等方面,打破了传统的由政府完全掌控的局面,已逐渐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不同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满足市场需要的多方位办学体制,特别是我国的民办地方工科院校的良好的发展,为地方工科院校的学生教育打了一针强心剂。地方工科院校教育已然成了与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直接关联的教育类型,为地方工科院校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起到了推动作用。虽然国内地方工科院校的教育有了一定成效,但目前还不能完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出现了一些与经济发展所不相适应的现象。
1.地方工科院校培养的人才胜任力不足。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人才作为后盾,首先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纵向人才作为后盾,地方产业发展需要“金字塔”型人才结构,而这里的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处在金字塔塔端,使得这部分人成为了所需人才总量的大部分。第二是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横向人才做后盾。即工科院校所培养人才的学科及专业要和地方产业结构一致。源于高校之间的相互竞争,很多地方工科院校都将“厚基础,宽口径”、“一专多能”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但在实际培养中缺乏针对性,很容易出现“同质化”倾向,难以凸显自身特色。地方经济发展常要求上手快,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可因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实践教学硬件条件不足,实践课时有限,缺乏实践经验较强的指导老师,办学客观条件也难以满足实践教学需求,导致其培养的人才在素质和动手能力上都很难满足企业需求。在专业设置上,过于追求学科设置的多样性,缺乏对地方经济发展的统筹把握,对地方产业变化缺乏有效应变力。
2.地方工科院校的科研服务力亟待提升。工科院校教育一个关键目的就是,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可当前我国很多地方工科院校推广还没有属于自己的科研机构,或科研推广机构无法胜任任务,还不能积极参与地方科技研发与推广,导致很多院校在地方建设的一些前沿课题上没有话语权,其实践服务能力无法有效发挥。
3.教师无法有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教师到企事业挂职、企事业专家到学校讲学还没有形成有效机制和顺畅通道;很多高校教师多是从校门到校门,从学生变身老师,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只能将知识从书本搬到课堂,从网站复制到课件,无从谈起有效解决企业发展问题,服务企业和社会。
三、地方工科院校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的策略
1.地方工科院校学科专业的建设发展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工科院校学科专业的建设发展融入到地方经济建设中可以有很多方式,最有效果的当属学校与社会、企业携手共建实训基地方式。同样,院校与地方经济融合所建立的实训基地也屡见不鲜,院校教育的发展不能没有地方和社会支持;另外,地方社会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也必然带动地方工科院校自身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学校通过与社会和企业成立实训基地的模式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真实的生产实训环境,在实践中学习技能。最近几年,不少地方工科院校和企业已在校企合作上尝到了甜头,工科院校根据地方需要开设经济建设急需的专门课程和热门专业,培养了很多应用型工科院校高级技能人才。
2.地方工科院校与地方经济发展要产学研全方位结合。产学研合作,是指产业、学校、科研机构三者之间的紧密合作与配合,为同一个目标,通过充分利用资源进行多方面合作交流,建立一个强大的集研究、开发、生产为一体的先进系统,同时体现出综合性优势。如今地方工科院校已慢慢从传统的教书育人机构,升级为与地方经济高度融合,持续共同发展的高等科研院所;同时,地方工科院校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与地方经济融合,与地方、企业、社会进行全方位产学研结合。
3.地方工科院校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地方工科院校要融入地方需求,订单培养模式,就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好办法。但该模式仅在当前部分企业自办高职院校开展,对于普通地方工科院校通常开展此类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并不多见。随着经济发展,应用类工科院校无学生在就业中越来越吃香,开展订单式工科学校学生教育,对学生和院校,都是双赢的行为。
4.地方工科院校教学要针对地方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类型实施相关职业技能教育。地方工科院校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技能教育有所欠缺。近年来,积极转变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已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法。院校可选择通过对在校学生开设职业技能教育使在校学生得到国家承认的不同类型的职业技能认定证书,有助于毕业生找工作,也有助于企业选择合适的人才。这样的学生,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同时,能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综上所述,地方工科院校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前景美好,这需要以地方工科院校有效发展、契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为前提。同时也需地方政府在校地合作前期给予更多支持,从而发挥地方工科院校与地方经济各地的优势,提高合作效率,培养优秀人才,最终提升地方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潜力。
参考文献:
[1]王旭东.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拓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7,(8):16-17.
[2]李海莲,洪林.地方工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高校教育管理,2014,(1):10-16.
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建议范文2
现行财政扶持政策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违规制定财政扶持政策,引起地区间的无序竞争;二是财政扶持政策领域过多、范围过广,财政扶持资金难以发挥引导作用;三是财政扶持额度较大,带来较大的财政支出压力;四是财政扶持资金监管乏力,影响资金使用效益。
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政府考核指标的约束、地方利益的驱动。上级政府考核指标是下级政府行动的指挥棒。在当前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考核指标的约束下,各级政府不惜一切代价、想尽一切办法来迎合政府考核的需求。各级政府纷纷利用财政扶持政策作的优惠以吸引企业到当地落户,对企业的选择也缺乏理性的分析,招入的企业不但没有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反而增加了财政支出压力、破坏了当地环境。在审计中,我们就发现某区为了引进某世界500强企业,不仅承诺落户后几年内给予一定额度财政扶持,而且以低于土地征用成本的价格出让土地,最后该企业虽然落户该区,但由于该企业属商品流通企业,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均合并到上海总部缴纳,不仅没为该区带来税收收入的增长,反而给区、乡两级财政增加近千万元的债务。也有个别县市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盲目招商引资,结果引进的是被经济发达地区淘汰的高污染企业,虽然招商引资指标完成了、财政收入增长了,但生态环境破坏了。
(二)地方经济发展缺乏长期、系统发展规划。分析当前各地财政扶持政策领域过多、范围过广,其根本原因在于地方经济发展没有重点,缺乏长期、系统的发展规划。造成各级政府将十分有限的扶持企业资金切成扶持工业发展资金、扶持商业发展资金、扶持旅游业发展资金等十几块,每个政策又要在本区域内扶持十几家、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最后落实到一个企业一个项目上,其扶持资金就少得可怜了。有限的财政扶持资金就像撒胡椒面一样,形不成一个扶持重点,起不到财政扶持的引导作用。
(三)国家对财政扶持政策缺乏统一规范。国务院在2000年下发《关于纠正地方自行制定税收先征后返政策的通知》中提出“对需要国家财政扶持的领域,原则上应通过财政支出渠道安排资金”,但至于哪些领域财政可以通过财政支出渠道来扶持国家缺乏明确统一的规范。这是造成各级财政扶持领域过多、范围过广、扶持政策五花八门、财政支出压力过大的根源所在。
(四)财政扶持资金使用缺乏跟踪问效机制。当前,随着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不断推进,会计结算(核算)中心、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各项制度的执行,财政对部门资金的监管力度在不断的加强,但对财政扶持资金的监管工作一直缺乏系统的制度约束也没有采取很好的监管措施。这给企业移用、挪用甚至骗取财政扶持资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审计建议
(一)完善政府考核机制,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现行财政扶持政策重在体现短期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税收执法环境、增加了财政支出压力,也削弱了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为此,要更好地发挥财政扶持政策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的作用,须从完善政府考核机制着手。这一点我们浙江省已走在全国前列,在今年出台的《浙江省市、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实施办法(试行)》中率先提出了“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并剔除了招商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通过15项定量指标、10项定性指标和1项经济责任审计情况共26项实绩分析指标来考核地方党政领导,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强化地方经济发展规划,打造区域经济特色。地方经济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培育和发展。要保持地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强化地方经济发展规划,打造区域经济特色。在培育和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制定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财政扶持政策,将财政扶持资金集中到发展地方特色经济上来。通过财政扶持资金导向作用来带动社会资本向地方特色经济的集聚,达到财政扶持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特色的尽快形成和不断增强,保证地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建议范文3
关键词:招商引资的诠释 地方经济 可持续发展
招商引资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招商引资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发展前景和促进地方经济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注重对招商方面的学习和理解,不光可以增强投资方的信心同时对提高地方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含义。
一、准确认识招商引资
(一)招商引资必去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二)招商引资必须遵循和当地经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原则,和地方的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才能有效促进当地经济提高。才能有效避免招商引资过程中的不考察,不调研,盲目追求效果,才不会为盲目招商,而不与当地经济相结合的情况发生。
(三)招商引资必须和当地的生产资源相整合
(四)检验一个地方招商情况是不是够好,取决于招商引资和资源,经济,环境等对个方面的一致性。这才是地方政府该考察调研的根本问题。
(五)促进招商引资的有效发展,合理的市场布局是关键。合理的市场布局必定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合理的市场布局也是带动社会经济和谐的必然因素。随着招商引资对地方经济的推动越来越大,招商项目的选择成为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六)招商引资与保护环境的联系。环境污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前我国经济发。合理的引进招商资源有利于国家地环境资源的智力和监管,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政策,为后代提供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二、招商引资中应注意的项目
这几年来,各地招商引资项目越来越多,速度也越来越快,多数地方能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与本地资源相结合,使地方经济得到快速提高,在地方经济得到提高的同时增强了人民的收入水平。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不少地方不注重于科学结合因材施教,存在许多对招商引资正确解读 ,在实际工作操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三、推进地方招商工作的一些方法和建议
要发挥政府在引资中的主导地位,配合引资工作的进展,利用国家政策的有利条件,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一切的从实际出发的发展路线,协调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同时也要为企业发展的合理性,正确性提供符合地方发展特性的建议和指导。
(一)加强对招商的规划指导
招商是一个完整系统,是将各个因素整合到一起,为实现一个特定的项目目标而运作的有机整体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会导致招商的整体失败。因此,合理的,科学的引资羡慕制定对招商引资顺利的完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地方政府要注重科学的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分析当地的发展需要,和经济发展结构,对外地好的招商项目进行调查和调研区外的,找出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合适项目。在科学的考察和充分论证后,和专家一起商讨出一个适合本地区发展的规划和刚要,制定一个经济发展的大纲,一步一步的走。同时,地方政府还要完善和改进招商政策。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政策的合理性,优惠性,专业性,是吸引投资者的关键。
(二)构建良好的投资环境
良好的投资环境能吸引投资者。地方政府应把握好市场的大环境,一是要加强本地区基础性设施建设。当前,绝大多数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比较好,特别是交通运输都比较发达,但部分乡镇尤其是偏远山区的乡镇相对落后,基础建设还相对软弱,为此必须加大对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投入,通过政府支持、民间投资等方式,不断改善乡镇基础设施现况。二是要加强环境建设。环境建设是招商引资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要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生产力”的观念,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招商引资环境的首要任务来抓,建成让投资者舒心、放心的生产生活环境。三是要抓人才建设。这是当前投资环境建设中最软弱的一个环节。围绕知识经济的现状,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是否有一个优良的人才培育环境,是提高招商项目的所在。因此,地方政府必须结合当地发展情况,适当加大教育扶持力度,为招商引资提供专业人才后勤保障。
(三)招商引资项目的规划与管理
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地方政府对招商引资项目的规划和管理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也为政府对企业的监管和监督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统一监管,为以后的招商项目创造更好的基础条件。为此,政府应该理清地方的发展的需要把工业用地的规划纲要尽量的合理化规范化,确保引资和当地的经济,环境的合理布局。要把招商的实惠政策与产业布局政策有利结合起来,对符合产业布局规划的项目,政府应该在可有的政策上进行大量支持,在审批,地价,税收方面开辟绿色通道;要把项目布局和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使经济提高和环境保护形成良性的循环;
(四)注重做好招商引资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
地方政府只有搞好招商引资项目的服务工作,才能留住已有的投资者,引进更多的投资者。因此,在招商工作中,当地政府应该改进环境质量,要精简政府办理手续,提高办事效率,认真地为投资者的经营、生产、生活搞好后勤服务。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招商项目落顺利完成,使投资者不断投进资本,壮大企业规模,还可以在投资者之间形成良好印象,从而形成以良好的投资循环效应。
参考文献:
[1]倪作富.县域经济发展中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2):53―54.
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建议范文4
公路部门的职责,简而话之就是“建、管、养”,实际上现阶段地方政府在地方经济发展中需要公路部门做的工作,只是这四项职能的中的建设、养护而不是管理,他们需要的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交通条件,我们公路部门只要将辖区的道路建设好,并在建设的同时将附属设施,设置到位即可,只要保证道路的畅通,不需要也不应该进行公路的执法管理。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对公路的需求不完全等同于地方政府,他们在安全便捷的出行通道上存在一致性,但是在道路的管理上,沿线群众能够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为了保证自家门口的各类道路的畅通,可能需要公路部门的及时介入管理。例如在打场晒粮治理上,我们经常会在6月份和10月份接到过往车辆驾驶员和行人的电话,要求及时清理打场晒粮,还公路一个安全的通行环境。而在治超工作中,由于农村公路建设等级低,很容易被绕行的超限车辆的损坏,沿线的老百姓对于通行在他们家门前农路上的超限车辆是深恶痛绝,他们一方面自行组织阻拦超限车辆的通行,在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及时举报公路部门进行查处。从上面我们看出,老百姓不仅需要我们把路修好,还要我们养护好,管理好,因为这个是他的切身利益,切实需要,而他们不会考虑是否是为重点企业运输原材料或产品,他们考虑的就是道路的好坏。
二、公路管理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1.公路管理对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可以从软硬两方面来解释:首先公路——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硬环境。众所周知,公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官。投资建厂,必须考虑的是道路运输的便捷。公路部门如果能够将路域环境整治好、安全设施管护好、路面违章特别是超限车辆和抛洒污染等处理管理号,那么公路管理好了,“畅通、整洁、绿色、美化、安全”的道路是,是人对当地的第一映像,也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硬环境。其次公路执法是窗口,是软环境。促进招商引资优化发展环境,不仅需要完备交通基础设施,也需要良好的法治环境。而拥有道路执法权的公路部门,文明、规范的执法行为,展树良好的公路形象的同时,也作为窗口,显示的是地方的人文文化环境,法治环境,软环境!
2.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投资,承诺投资人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场地拆迁平整”,道路的搭接也就是一项硬性的条件,但是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增设道口需要公路部门的许可,而许多搭接可能不满足一些专业的要求,无法获得许可,这就造成了地方政府的被动。造成这个的原因可能因为苏北地方政府普遍存在沿路发展的思路和忽视公路部门的管理职责造成的,设置开发区,或者一条道路搭接后在沿路发展更加合理,同时建立涉路工程公路部门提前介入机制,也有利于解决此类问题。
3.在违法车辆的查处上,特别是超限车辆的治理上,增加企业的负担,我们在走访华宏特钢集团、花厅酒业集团、晋煤恒盛集团时,企业负责人多次谈起,这几家作为大进大出的企业,涉路运输十分频繁,因为超限运输的治理,不少车辆不敢为企业运送原料,此举可能导致企业生产原料供应不及时,出现停产的问题。所以企业多次向政府汇报,政府多次调度公路治超,要求一再放宽治超政策。
三、公路管理对群众安全出行的影响
1.公路管理好了,对群众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具体的来说:首先,完善的公路管理可以及时的发现对公路的破坏行为,如严重超限、毁坏公路基础设施等,从而可以避免公路遭受到非正常的损毁,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方便出行。其次,完善的公路管理可以及时的发现公路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隐患,并在评估后进行及时有效的技术处理,同时完善的公路管理可以对事故损坏的公路进行及时的修复,避免这种损毁的扩大和延续,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安全出行。这种有效的防护,可以使得公路的持续运输能力得到提升,从而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公路的作用。另外公路管理可以营造良好秩序,保护群众利益不受侵害。治超保护合法运输经营者的权益,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运输市场;路域环境的治理,清理违章,美化了环境,便于沿线群众生产生活等等,清理各类违章的同时,宣传公路法律法规,给附件想违章的老百姓提个醒,从而建立良好的建设秩序,等等。
2.负面影响主要针对于沿线群众和从事与公路有关经营活动的人员,没有场地晒粮的老百姓、沿线果园卖水果的老百姓、沿线盖房搭接的老百姓、开车超限运输的老百姓,可能会认为公路执法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前提是他们从事为违法行为。
四、公路部门管理的几点建议
1.首先要加强辖区公路桥梁的巡查和检查力度,发现隐患及时排除,确实解决不了的,确认桥梁等级后,设置相关标志,并加强通行车辆的管理。其次应进一步完善治超机制,加大管控力度,特别是治超站必须切实执行24小时治超工作制度,做好重点线路的稽查。最后现阶段的治超工作,还停留在重处罚轻管理,还存在公路部门单打独斗,还有些政府抱有侥幸心理,责任倒排查、安全属地责任,一旦发生安全责任事故,不论是相关部门呢还是有关单位,都脱不了干系。
2.应当学习建立山西治超机制:一是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要把治超工作列入本地政府工作目标,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实人员机构,保障工作经费。要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牵头、各相关部门参与的治超运行机制,增强部门间的合力。二是立足源头、标本兼治。要在强化路面执法的同时,逐步将治理工作重点前移到源头环节,进一步加强源头监管力度。三是依法严管、联防联治。对超限超载严重的违法车辆,要坚持实施卸载措施,或者责令停止行驶直至消除违法状态,实现联防联治。四是规范行为、追究责任。执法人员要坚决落实治超工作“十条禁令”的工作纪律,严格规范执法行为,严防公路“三乱”。对于违法超限超载车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桥梁压垮等重大安全事故的,除按规定追究当事人责任外,还要实行责任倒查,一并追究相关运输业主、企业以及为其违法行为提供配载的货主、货运站场经营者的相关责任。
3.做好科技治超工作。科技治超要实现三个全覆盖,即省、市、县三级治超信息监控系统,治超站点不停车检测系统的全覆盖。
五、结束语
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建议范文5
摘要:民族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经济发展程度的差距是根本差距。所以,加速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是亟待解决的大问题,是实现兴国安邦的重大战略。本文通过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发展状况和生产增长率之间的纵向、横向对比,简要分析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现状和差距原因,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长率
一、发展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总体上有以下趋势:首先,经济发展总体速度加快;其次,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最后,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升级,趋于合理化。
(一)民族自治地方生产总值整体稳步上升
通过图1可知,同全国一样,民族自治地方的地区生产总值也在不断增长,但是增长率却波动极大,2005―2007;2009―2011年两个区间段,增长率都迅速上升,2011―2013年增长速度有显著下滑,这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大有直接关系,但是究其根源,还是民族自治地方依靠丰富的资源进行粗放式的发展,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产业链条,容易受外界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
(二)民族自治地方三次产业发展现状
从图2,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民族自治地方第一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降低;第二产业所占比例逐年增加;第三产业比例变化不明显。支撑民族自治地方的主导产业总体来看还是第二产业,一直保持占比40%以上。
2013年国内三次产业所占比例依次为:10.0%、43.9%、46.1%,第三产业首次超越第二产业;民族自治地方2013年三次比例依次为:15.2%、48.2%、36.6%,与全国相比,产业结构比例欠佳,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而且,第一产业中,种植业比例较大,这就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不确定性;第二产业主要依靠煤炭、石油等资源,以原材料及其初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相对较低。
二、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的对策建议
2014年9月份,中央召开了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了深入的分析总结和展望。近年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显著,但是矛盾问题也随之增多。通过前面的分析,对于民族地区今后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八条规定:“上级国家机关依据民族自治地方的特点和需要,努力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加速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通过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财政转移支付、民族优惠政策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国家确定的其他方式,增加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资金投入,用于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所以要发挥好中央、发达地区、民族地区三个积极性,对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区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完善转移支付和对口支援体制,把政策的驱动力和内生潜力有机结合,真正把党的民族政策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转化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2.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改革。民族自治地方与全国一样,都要深化产业机构和投资体制改革,搞好和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通过市场机制与沿海地区连接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合理的产业结构应该是第三产业比例最大,但是民族地区整体产业结构不合理。这就要求民族地区发展好第一第二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这需要民族地区做好各方面工作的同时,还要重视利用独特地理风貌和文化特点,规划建设一批具有民族风情的特色村镇,发展旅游等特色产业。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首先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加大对地质灾害、草场退化、沙化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治理,落实好生态补偿机制;其次,要优先建设农田水利、农电改造、乡村公路、民房和棚户区改造等基础设施,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2013年,民族自治地方的铁路运营里程达2.52万公里,公路运营里程达102.99万公里。
4.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民族地区农牧民文化素质偏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主动获取信息、知识和技术的能力,要求紧扣民生抓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重点抓好就业和教育;教育投入要向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倾斜,实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办好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搞好双语教育,发展与农村建设相适应的高职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以及种植养殖技能,使传统农民向高素质职业农民转变,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优化升级。(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俊杰.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差距的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15-17
[2] 雷振扬.帮助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论述[J],民族研究.2010年第4期 32-35
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建议范文6
摘 要:经济与金融的协调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加深,金融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地区的作用也出现明显差异。本文结合乌海市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与金融关联度出现偏差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经济、金融、关联度
中图分类号:F832.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6)09-0055-02
一、乌海经济、金融发展基本情况
(一)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2005年,乌海市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实现生产总值120.1亿元,同比增长21.9%,增速列自治区第六位。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9亿元,同比增长10.4%;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73.8亿元,同比增长24.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4.4亿元,同比增长18.9%。人均GDP26109元,比上年增长23.3%,是2000年的2.74倍。
(二)金融发展基本情况
从“九五”期末到“十五”期末,乌海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由37.36亿元,增加到122.01亿元,增加了84.65亿元,增长了2.27倍。各项贷款余额由26.49亿元,增加到95.63亿元,增加了69.14亿元,增长了2.61倍。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9.21亿元,比2000年末增长0.09倍;中长期贷款余额67.9亿元,比2000年末增长7.62倍。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由5.85亿元下降为3.54亿元,不良贷款率由22.36%下降为3.71%。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明显提高,金融机构效益稳步上升。
从总体发展趋势和总量及增速方面看,2005年,乌海市经济金融的各项指标都比上年有了较大幅度的减缓和回落,一方面反映出乌海市金融机构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果显著,另一方面也间接反映了乌海市的经济发展环境不利于信贷投入。经济结构不合理,导致乌海市金融机构信贷运行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信贷资金集中与体制僵化问题成为困扰金融业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
二、金融与经济发展关联度的偏差
(一)贷款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但仍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十五”期间,乌海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21.8%,高于“九五”时期平均增速9.4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58.8亿元,年均增长49.9%,高于“九五”时期年均增速40.9个百分点。与之相对应,“十五”期间,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0%,比“九五”时期仅高1.4个百分点,低于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2.8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加69.14亿元,年均增长29.3%,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20.6个百分点,五年间的贷款增加额仅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26.72%。2005年,乌海市金融和保险业共实现增加值2.31亿元,仅占当年地区生产总值的1.92%。以上数据说明,信贷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比例不很协调。
(二)银行贷款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不断增长,但增幅仍不能满足需要
从固定资产资金来源情况看,2001-2005年间,自筹资金占固定资产资金来源总额的比例分别为41.76%、36.17%、64.30%、53.70%、59.24%,呈一路走高之势,可以说投资的资金来源基本是以自筹资金为主。而银行贷款占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比重分别为7.07%、11.64%、10.11%、23.47%、31.62%,银行贷款在支持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力度呈加大趋势,但远低于自筹资金占比。这说明,乌海市的投资增长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较弱,地方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非信贷因素支持下的超常增长。
(三)信贷资金向少数行业、少数企业高度集中,银行风险集聚问题突出
随着乌海市金融机构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行业和煤炭、电力企业贷款的介入逐渐加深,贷款的集中倾向有增无减。一是行业集中。2005年末,乌海市金融机构在交通、电力两行业的贷款余额分别为23.38亿元、21.94亿元,占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24.45%、22.94%,合计占47.39%。二是客户集中。2005年末,乌海市前十大户贷款企业(包括集团类客户)贷款余额62.56亿元,占全市各项贷款余额的65.43%。而且,大户贷款的增减变动对信贷结构的影响越来越大,年内各项贷款的快速增长与下降都是由于大户贷款的变动引起的。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信贷资金过度集中于产能过剩行业,既不利于信贷结构的调整,也不利于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且,过剩行业泡沫形成的信贷风险也明显增大。
(四)部分有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得不到及时支持,不利于地方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十五”期间,乌海市中小企业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中迅速掘起,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2005年末,乌海市已有中小企业15029户,金融机构支持户数仅为2608户(包括个体工商户),比上年同期减少674户,贷款余额27.77亿元,仅占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29.04%,相当一部分有信贷需求的中小企业难以取得银行信贷支持,银行的支持力度与中小企业在乌海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不相称。
三、影响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因素
(一)经济结构不合理
一方面,低水平重复建设企业缺乏技术优势,导致发展层次低、产业结构雷同、产业基础薄弱;另一方面,企业短期行为严重,不仅没有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还对现有资源进行了破坏性开采,废弃物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虽然在短期内带动了地方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但却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可靠的发展前景,难以取得银行的信贷支持。
(二)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约束
近年,商业银行的贷款管理模式越来越科学、规范、严谨,但在具体操作中,特别是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衔接方面遇到了许多问题,一是商业银行贷款权限逐级上收,贷款发放程序和条件日益严格,而地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规模与实力原因,贷款抵押担保能力不足和信用度低,很难符合严格的信贷条件取得贷款,二者矛盾突出; 二是目前基层商业银行的新增贷款要经上级行审批,审批环节多、时间长,而中小企业用款量小、时间紧,市场变化快,与银行的信贷运作方式产生矛盾;三是目前部分金融机构从县域退出,服务能力弱化,部分金融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跟进速度慢,市场分析预测能力和对企业基本情况的鉴别能力差,不能对企业前景做出准确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业对信贷投向的选择。
四、促进地方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乌海市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成本优势,由于产业定位的偏差,致使经济发展在宏观调控政策的重压下遭到严重冲击。今后,应围绕地区优势,抢抓机遇,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加大对信贷资金的吸纳能力。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步伐,努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促进工业产品不断升级换代;二是要加大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约型经济,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内涵式、集约化新型工业化道路;三是着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型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集约型转变。重新进行产业定位,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增加科技含量,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并向新兴替代产业延伸,形成多元化的支柱产业,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四是地方政府在引导经济发展方面应认真研究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下转第61页)(上接第56页)策,避免宏观政策调控对地方的“硬伤”。资源型城市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理智避免行业发展过热的冲击,严格禁止违反政策规定盲目引进,为经济发展获取金融支持扫清政策。
(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促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首先,要创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大力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地方政府要做信用建设的表率,加强自律,依法行政;依托人民银行正在建设的信贷征信咨询系统,积极协调地方有关部门逐步将企业、个人信用信息纳入人民银行数据库,使企业、个人的信用信息成为银行信贷支持的重要参考依据;加强信用宣传教育,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其次,要健全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把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摆上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创业基金、担保基金组织,降低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风险。
(三)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金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