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教育问题的困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孩子教育问题的困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孩子教育问题的困扰

对孩子教育问题的困扰范文1

【关键词】农村教育;留守子女;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1-007-01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不仅满足了城市建设对劳动力的需求,而且推动了当地城市进步,加快实现当地现代化。一方面,农民工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功劳不小,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导致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产生。据全国妇联调查数据显示,全国留守儿童人数约为5800万人。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所引发的各种现象层出不穷,对留守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不容忽视。

从家庭层面看,留守子女教育问题与家庭教育缺失有很大关系,主要表现在:农民工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关心子女,无法营造出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家庭氛围,农民工仅关心子女的身体和学习成绩的好坏,不知道应关心其心理需求,一旦子女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他们不是主动与子女沟通,分析失败的原由,而是一味地喝斥埋怨子女。另一方面,多数农民工子女是被托付给祖辈照顾,形成隔代教育。隔代监护主客体之间存在一种天然的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在监护和施教时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只保证物质和生活的满足,缺少精神和道德的管束与引导,导致很多子女从小娇惯、任性,产生厌学、心理和生理发育失衡等问题。

从学校层面看,众多学校没有根据农民工子女的特点施以人性化的管理。农民工子女在这种管理模式中感觉到没有尊严、没有价值,内心产生不良的自我评价信息和消极情绪,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由此萌生厌学的念头。

从国家教育制度层面看,国务院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新体制。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就形成了“村办小学、乡办初中、县办高中”的格局。但是由于相当一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县、乡两级政府财力薄弱,财政投入的教育事业费严重不足。这种状况产生两个严重后果:一方面农村地区教师的工资水平偏低,造成相当一部分优秀教师从农村学校流失;另一方面,由于财政投入不足,造成农村地区学校基础设施陈旧落后,进而造成教学质量严重下滑。那些留守的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存在严重的教育机会不平等。

针对上述情况,文章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途径:

首先,父母须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许多父母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自己花了钱,学校就要把子女教育好。其实,父母是子女人生中的重要启蒙老师,他们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家长不能仅满足于子女的物质需求,应重视子女心理的教育和学习。对此,外出的父母注意离家时间不要相距太大,加强与子女的交流和沟通,尽可能多地掌握子女的最新动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的微妙变化,发现孩子遇到困难和问题时,给予及时的关爱和疏导,正确的引导和鼓励,让子女真正体会到父母的关爱,并应注重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其次,学校对农民工子女应给予更多关爱。教师要对本班的农民工子女有充分的了解,清楚他们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行为习惯和态度,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教师需要因人而异找到其闪光点和潜在优势,爱护和培养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其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他们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在传授他们知识的同时,也关注其内心世界,用一些专门的技术如倾听、鼓励、询问等,获取有关心理情况,观察学生的非语言行为,来得到学生心理情况的变化。农民工子女缺少父母在身边的关爱,教师更应发自内心地去呵护,用师爱去温暖每个农民工子女的心灵,促进生命的完整与和谐发展。

对孩子教育问题的困扰范文2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拉大了农村与城市、东部与西部之间的差距。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坏,农民生活的提高与否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社会长治久安。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高速发展,许多农村剩余的劳动力纷纷到经济发达的地区打工,以增加家庭收入,从而出现了农村打工潮流。但是,随着农村外出务工的流动规模不断扩大,也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由祖辈抚养,他们的心理发展由于隔代抚养的局限性而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关注。我们应该特别关注这批弱势群体,帮助他们解决所遭受的困扰和问题,树立起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健康地成长,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来建设社会主义事业。

1. 农村留守儿童的界定

所谓"农村留守儿童"就是指父母双方进城务工,由于各种条件所限,把子女留在户籍所在地接受教育,这部分被留在农村的由未成年儿童组成的特殊群体,称为农村留守儿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了城市,虽然也有一部分儿童随着父母来到了城市,但更多的儿童由于受到经济状况、住房、教育等一系列问题的限制而留在农村,由他们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亲戚照顾,这类由未成年儿童形成的特殊群体我们称之为留守儿童。他们的特点是与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分离,且留在农村户籍所在地接受教育,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人格完善的关键时期。

2.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教育问题

随着农村打工潮流的出现,许多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到经济发达的地区打工,而他们留下的儿童却得不到完整家庭的熏陶。家庭是儿童教育、成长、发展的重要阵地,正常的家庭生活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父母既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父母不但可以在亲子教育中使孩子增长知识,而且使孩子在成长中享受到亲情的温暖,从而有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养成。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影响人的一生的至关重要的环节。与此同时,农村留守儿童面临艰苦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接受的是隔代教育,导致其生活和学习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农村留守儿童的辍学率不断地上升

农村留守儿童许多是由他们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等隔代亲属来抚养的,而农村中这样的老人文盲率超过70%,他们无法对孩子进行学习辅导与人格培养,同时也很难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缺少及时的学业辅导与心理沟通,促使许多学生因成绩不良而逐渐产生厌学的情绪,进而走上了辍学的的道路。

2.2 农村留守儿童接受的教育不健全

孩子接受的健全的教育应该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也包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群体中,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老师的父母并没有履行好他们的职责,在他们成长的关键时期,并没有从生活、学习、行为等方面引导和鼓励他们,反而过分注重他们的学习成绩,忽略了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2.3 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格发展不健全

随着父母的外出打工,虽然这使农村留守儿童在物质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是由于缺乏情感方面的交流,缺乏亲情,使他们的一些不良情绪如愤怒、失落、焦躁、担忧等得不到排解,容易使农村留守儿童出现性格孤僻内向、情感冷漠无情、人际交往能力差、思想道德情操不高、自信心不足等症状。

2.4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严重不足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少与父母的交流,容易形成性格上的孤僻,使他们在交往上存在着困难,独立性较差,坚持性较差,同时他们又不积极参加学校与班级的集体活动,难以与同学交流与交往,严重影响他们的社会交往的能力。

3.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事关重大,关乎下一代教育和未来,他们的命运包含在我们民族命运的共同体中。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和技能,促使他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造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通过理性的方式妥善解决,主要应该注重从以下几个问题考虑:

3.1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农村打工潮的出现最根本的原因是农村经济发展落后,许多农村青壮年迫于生活压力而外出打工的,因此,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愚昧的状态,解决"三农"问题,留住父母,提高农民的收入,才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出路。由此应该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缩小城乡之间差距,消除社会体制根源,使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同享优质教育的公共资源。

3.2 打破二元制的城乡户籍壁垒,建立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新体制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必然要求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这是缩小城乡差距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途径。我国要逐渐改变现有的户籍制度,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工逐渐融入城市,帮助他们解决其子女的就学问题,从农民工自身角度来说,他们非常愿意留在城市生活,为当地做出贡献,健康的城市应该是开放的城市,有科学合理的制度为人们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空间,才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因此,要从制度上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才能保证社会持续和谐的发展。

3.3 努力提高农民的思想意识,降低农村的辍学率

政府应该加强体制改革,加强宣传执行《义务教育法》的力度,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既是一项权利也是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各级政府尤其是乡镇政府应该严格执法办事,以有效的措施促使民工及其委托的子女监护人从守法的高度,正确处理外出务工与教育子女的关系,争取降低辍学率。

3.4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有条件的地区兴建打工子女学校,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教育问题,但它更多的应该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在呼唤学校、教师更加关心留守儿童的同时,也应该唤起政府及社会对他们的关爱,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来协调管理、综合解决。

4、结论

总之,和谐农村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而培养品德高尚、心理健康的一代信任,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和谐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他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农村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打工潮的出现促使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形成,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任重道远,他们作为祖国的未来,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重任,我们要明确划分责任,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协调参与的留守子女的教育体系,做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确保留守儿童正常接受教育的权利,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李斌强,赵鹏程.和谐社会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06,(1).

[2] 程良道.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和对策[J].湖北师范院学报,2005,(6).

对孩子教育问题的困扰范文3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隔代教育问题 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On Inter-generational Education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ZHU Chang

(Depart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 of Education, Suihua University, Suihua, Heilongjiang 152061)

Abstract With China's economic sustained development, groups of migrant farmers, seeking economic benefits, resulting in the hollowing out of rural young adults appear. Under this situation, there has been a huge rural population of children left behind, inter-generational education of rural children left behind while producing this increasingly become a common topic of concern to the public. This particular phenomenon is accompanied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ts appearance is caused by many factors, but it also brings some of the pros and cons of impact. More than half of China's rural population, rural children left behin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ter-generational education has become a ring underestimated in China's education cause.

Key words situation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inter-generational education problems; solutions

1 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产生的原因

伴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乡村城镇化的发展,时代步伐的加快,一些父母将其子女全权托付给老一辈抚养,由此出现了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的隔代教育或祖孙教育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尚处在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①随着社会高龄化趋势的形成,时代步伐的加快,生活节凑的增速,隔代教育现象愈来愈普遍,这一现象在我国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随着农村“空巢”趋势不断上升,导致的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现象逐渐凸显出来。为此该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话题。

在一次学者对湖南省洞口县、隆回县等欠发达地区的调查中发现, 隆回县109 万人口,长年外出务工或经商者至少有22 万(2000 年隆回县统计局数字)。与亲子教育的孩子相比,缺少亲自教育的孩子成为问题学生的概率是其两倍。②由此看来,亲子教育是不可替代的。

2 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彼此缺乏长期的的交流,影响儿童性格全方面的发展

由于城镇化的推进,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他们为了生计长期在外务工,这样就将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隔离。有些偏远地区的孩子甚至数年都不能与父母相见,他们之间的沟通大多是通过电话。这样一来,孩子与父母缺少有效沟通,他们之间的爱无法传递与表达,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就会抵触与父母的交流,这样就会造成恶性循环。长期以来,缺少父母亲情的呵护和行为科学的指导,容易心理健康失衡。同时长时间生活在祖辈身边,祖辈用他们教育他们儿女的方式教育孙辈,或对于他们过分溺爱,不了解新生代他们内心的需求,再加上对于他们性格方面的误区不及时地进行疏导,很容易使他们性格方面养成不好的习惯,形成性格扭曲。

2.2 政府和社会对重视不足,弱化了留守儿童的管理

当地政府和社会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管理和重视力度不够,基层组织如教育局、妇联、村组织等在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上还极为不到位,甚至是欠缺有效的管理。同时关于农村的教育:农村的经济落后,对于学校的各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基础设施匮乏和教育观念守旧使儿童行为、思想、生活等各方面的教育没有及时得力的指导和重视,缺少具体有效的计划措施。留守儿童正处于系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雏形形成阶段,这时期身心不成熟,自制力差。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再加上农村村委会等一些政府部门及社会组织对这方面的认识和投资力度不够,管理方案与具体措施落实不到位。为此不能及时并适当地约束与科学引导,则极易使其受到不良诱惑,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

2.3 留守儿童的监护环境恶化,降低儿童监护效果

留守儿童的监护环境不容乐观。首先在农村祖辈的监护能力不足,这就造成监护质量下降。(1)由于祖辈年龄较大,他们不仅不能为孩子提供生活照料,相反孩子要为祖辈洗衣做饭,这种逆向监护不利于孩子的学习进步。(2)祖辈与孙辈生活的年代不同,尤其在农村祖辈接受的教育较少文化素养较低甚至是文盲,农村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教育孙辈,致使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存在一定的差距,他们不能及时了解新生代内心的需求,在沟通方面存在一定的代沟。孩子内心的情绪无处排遣和释放,会造成自闭以及情绪暴躁,对孩子身心成长都会造成极大伤害。其次,由于监护方式经常发生变化,使得孩子缺少安全感。由于种种原因,留守儿童长期疏离父母的监护,在单亲、祖辈甚至一些亲友之间流动监护。孩子需要时间适应不同的教育方式,这就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和精神负担。儿童长期对于本该拥有属于他们的关爱和抚慰得不到满足,显而易见的引起了一种心理压力,进而导致儿童在心理产生失落感和性格的孤僻,或是过于顺从,缺乏主见,或是狂放不羁,调皮捣蛋。监护环境的恶化导致孩子在成长道路上出现各种各样的发展问题。

2.4 家庭教育缺失,削弱儿童学习能力

家庭教育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心理教育和环境教育。家庭是儿童从小到大不可缺少的成长驻地。父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个指导者和引路人,父母的亲子教育和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个性的培养和思想的形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现在由于农村教育综合水平普遍较低,同时受教育现状的影响,滋生了农民“教育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等一些落后观念,使他们对子女的教育采取排斥,抵制的态度,并对教育持有一种功利性价值取向,进而将其演化为一种短视的实惠观,以家庭利益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③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环境的落后与思想观念的保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是因循守旧。祖辈因教育观念的滞后与教育能力的匮乏,不能辅导孩子功课,不能带给给孩子创造浓厚的家教理念和帮助孩子形成科学的学习策略。农村留守儿童本来视野就不够开阔,再加上陈旧的教育方式,使得他们心智的开启、好习惯的培养、对事物的认知都落后于非留守儿童,当然更落后于城市儿童。这样农村留守儿童在长大后,很难进入高等学府深造,他们会辍学进城务工,给农村教育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3 改善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现状的路径

3.1 加强留守儿童和父母的沟通

父母在儿童的心理成长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亲子关系和早期家庭教育是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的核心与主要动因,对儿童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④首先提到的是父母是儿童的应有监护人,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应及时关心孩子的成长状况,及时地因势利导,通过亲子互动辅佐儿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利用更多的接触机会,加强与孩子的内心沟通与了解,建立起与孩子沟通的桥梁,使亲子互动始终保持一定的连贯性。其次,父母要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通过自身良好品德和综合素养来感染儿童,即使长时间外出务工,利用空余的时间教导孩子,端正孩子的行为,引导孩子的思想,在孩子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使孩子自觉地以父母为榜样监督自己,鞭策自己。为了能够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沟通和监督其学习,外出打工的父母还要关心孩子在学校的发展情况,定期与学校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行为动态。使留守儿童通过各种形式能够体会到远在外面父母的关心。

3.2 加大政府和社会重视和管理力度

加大政府基层管理,强化政府职能,在解决农村问题是是至关重要的。在城镇化演进过程中,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党和国家的现实问题。如今在城市化过程中派生的隔代教育问题又要亟须解决,其中从问题的根源寻求原因,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政策引发的。为此政府部门就要加强对农村的建设,从根源出发解决农民的生存生活问题,加强经济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同时在户籍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和保障制度入手,保障农民的权利和权益。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能保障农民的经济生活减少外出务工人员,进而使留守儿童得到父母更多的照顾和关心。国家政府等相关部门加大对于农村的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的财政投入,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使他们平等地享受城市教育。政府基层部门优化政府职能在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辅助。

3.3 创造安全和健康的监护环境

学校也应该更多地承担起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其进行教育,使其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政府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和师资队伍建设的财政投入,同时学校也要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方针政策,针对留守儿童有目的采取各方面的教育措施,比如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和情感教育,开展“一帮一”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扫除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问题,帮助他们走出心理的阴影,树立正确、科学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意识。 村委会也可以为安全和健康的监护环境的创建贡献力量,对留守儿童家庭加大帮助力度和工作力度,及时关心留守儿童家庭的动态,做出扶持工作。

3.4 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任何个体的成长都不能脱离家庭。家庭教育是透过亲情、家庭文化、亲属关系等维系的,以教养幼儿为中心的活动,家庭中的成年人、老年人都因这种教养活动产生持续的变化,带来种种“异质性因素”。在“给予”和“爱”的基础上,融通彼此之间的“异质性因素”,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更大意义上的“给予”和“爱”,将对个人的关怀推广开来,不单纯固守在对一个孩子的教育和关注上,而能扩展到对整个家庭成员的关注,甚至对全社会的关注,这样更有利一个良好家庭氛围的形成。父母与孩子经常地疏通感情,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与发展动态,两代人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作为家长的,包括父母和祖辈父母,他们彼此之间对于孩子问题,统一认识、明确目标、步调一致,孩子的教育才会通向成功,孩子也会从幸福的家庭中走向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隔代教育的最终价值在于实现共同成长。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我们应从国家、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多角度地给予关心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注释

① 段成荣,杨舸,王莹.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J].学海,2005.

② 范方.欠发达地区的亲子教育缺失与问题行为.教育评论,2001.

对孩子教育问题的困扰范文4

关键词:流动儿童;教育;农民工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7-0310-02

所谓流动儿童是指随父母进城上学的农民工子女,与“留守儿童”相对应。①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18周岁以下的流动儿童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9.37%,其失学率高达9.3%,即每年有近200万孩子失学[1]。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流动儿童的教育现状

1.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基本得到普及,但总体教育程度偏低。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计算,6~14周岁年龄段的流动儿童在校率为94.91%,与同年龄段城市本地儿童相比,约低1~2个百分点;15~17周岁年龄段的流动儿童在校率比例为41.48%,而此年龄段的城市儿童在校率为82.54% [2]。可见,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普及率较高,与城市本地儿童没有太大差距,但随着年龄的增加,二者差距不断扩大,一半以上的流动儿童在初中毕业后便主动或被动的放弃了继续教育的机会,从而导致流动儿童的总体教育程度偏低。

2.农民工子弟学校成为吸纳流动儿童的主要方式。中国对流动儿童现行的教育政策是“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心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但有数据显示,至2005年1月,上海市外来人员子女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人数达37万多,其中15万在公办小学就读,占40%,其余22万多学生主要在300多所简易农民工子女学校接受教育 [3]。

3.流动儿童教育存在不连续性,成绩相对较差。农民工的无序流动和工作的不稳定性,直接导致其子女教育的不连续性。流动儿童跟随父母迁徙,常常会出现错过入学时间、前后学习内容衔接不上的情况,从而造成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差,流动越频繁,对其学习构成的威胁越大。

4.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值得关注。流动儿童一方面延续着父辈的生活,另一方面又耳濡目染大都市的生活,心理难免出现落差,加之城市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排斥,甚至污名化,常常使他们产生自卑、自闭心理,以致出现行为失范。

二、流动儿童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1.政府面临的问题。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由户籍所在地政府负责,教育经费按户籍人头下拨到输出地政府。那么对于流入地政府而言,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如何解决大批量流动儿童的教育经费,由于缺乏资金,流入地政府无法将其有限的资源在满足城市本地儿童教育的同时,又照顾到流动儿童的需要。输出地政府对流动儿童肩负着“普九”的任务和责任,但由于其流动的现实性,不得不采取“曲线普九”的形式,即前往劳动力输出地开办农民工子弟学校。据了解,北京市的打工子弟学校绝大多数是由河北人、河南人创办的,两省均为北京外来工主要输出地 [2]。

2.公办学校面临的问题。“两为主”确定了公办学校是解决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主要渠道,但城市公办学校的规划建设最初是以本市常住人口为标准,而农民工流动较大,一定区域内的流动儿童数量很难预测,不利于公办学校间资源的配置和利用。自2009年全国取消义务教育借读费以来,资金问题也成为妨碍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的一大障碍。再者,流动儿童的成绩不太理想,对于教师以及学校的教学评估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3.农民工子弟学校面临的问题。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是由于农民工子弟学校是一种低水平的自助行为,因此存在着办学条件简陋、教师待遇差且流动大、教学质量不高、合法身份难以得到确认等诸多的困难,成为当前一直困扰打工子弟学校的生存发展的难题。

4.农民工及其子女面临的问题。由于体制、经济等现实问题,农民工很难将子女送入公办学校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其自身在城市融入过程中所遭受的不公平事情以及由此产生的不良态度也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流动儿童自身而言,家庭的贫困让他们过早的分担了生活的重担,料理家务、照顾弟妹、甚至拾荒赚钱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在与城市儿童的接触中,他们经常被人瞧不起,因此几乎没有城市朋友;由于大多生活在城乡结合部的简易临时房里,生活环境比较恶劣。

三、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户籍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对城乡进行了强制划分。进城农民工及其子女由于身份限制,被城市偏向的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等排除在外,这种城乡二元体制是造成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农民工的城市化严格意义上讲只能算“半城市化” [4],即经济上接纳、政治上排斥的城市化。

2.缺乏明确的管理机构。现行的义务教育法和目前关于简易农民工子女学校管理政策之间存在矛盾,对于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究竟由谁负责?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又由哪些政府部门来管理?一直悬而未决,使得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和简易学校的管理工作成了“讲起来很重要、实际上没人管” [5] 的尴尬处境。

3.教育投入不足。资金短缺是制约流动儿童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教育财政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过低,长期徘徊在3%左右,低于世界发达国家6%的平均水平和发展中国家4%的平均水平。在中国义务教育总投入中,政府财政拨款占68.55%,而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投入中政府拨款占85%以上 [6]。

4.农民工子弟学校身份尴尬。农民工子弟学校给广大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带来了实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但是,农民工子弟学校却由于办学条件简陋,合法地位因此一直得不到确认,办学者也不敢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5.家庭教育缺失而学校社会教育不足。大多数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不容乐观,一则农民工自身的受教育程度低,没有足够的能力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二则农民工要为生机奔波,没有充足的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除了家庭教育缺失外,学校和社会教育也存在着不足。首先,学校对流动儿童的教育重视不够,不仅对其单独编班,还常常忽视适应阶段的心理问题。其次,按照逆向法则,健康条件最差的群体往往生活在健康关怀资源最有限的地区,农民工大多生活在城乡结合部,其能享受的社区资源相当匮乏,由社区对流动儿童进行的教育也就相对不足。

四、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

1.逐步改革户籍制度,剥离户籍制度上粘附的福利制度。广东省中山市最先推出的、随后又在全省推广的“积分制”就是一个有益的探索,所谓积分制管理,是指以积分而非户口为标准,从而将教育、就业、社保、医疗等公共服务与户口脱钩。入户条件可细化为学历、技能、参保情况等多项指标,农民工在积满60分后就可以申请入户,《意见》对农民工入户城镇后的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配套制度改革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对于达到入户城镇积分条件,但不愿意交回承包地和宅基地的农民,可以拿到城市“绿卡”。“绿卡”在《广东省居住证》上做标记,持卡人除可享受居住证一切权益和公共服务外,还可以在居住地享受子女义务教育、高考、参军入伍等待遇和权益。

2.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肯定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合法地位并给予支持。各级政府应充分肯定农民工子弟学校的作用,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对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支持。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对于办学条件极其恶劣、教学质量很差的子弟学校予以撤销;另一方面,对于符合办学条件的学校赋予其合法地位,并在硬件和软件各方面给予相应的扶持和优惠政策。

3.加大国家的教育投入,设立专向基金、引进民间资本,弥补教育财政的不足。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投资回报率很高的投资,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国民收入增长的比重达33%;同时,教育也是使个人收入的社会分配趋于平等的因素,那么政府理应加大对它的投入。

4.实行“教育券”制度,建立电子学籍管理系统。“教育券”制度是由弗里德曼于1955年首次提出的,孩子在哪里读书就把教育券交到哪里,然后政府再以教育券为依据拨付相应的教育经费,变由“政府―学校―学生”的义务教育财政资源配置路径为由“政府―学生―学校”的义务教育财政资源配置路径。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解决流入地和输出地政府之间的教育财政矛盾。针对流动儿童流动大、教育不连续的情况,可以通过建立电子学籍管理系统,使流动儿童的学籍能跟随自己的转移而比较方便的转移,从而保证了学籍的连续性,也有助于学校及时了解流动儿童以前的学习状况。

5.明确各级政府分担责任,强化和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公共产品收益层次论认为,政府责任划分应根据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来决定。虽然输入地政府对流动儿童教育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流入地政府也应该主动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原因有三:其一,农民工为当地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其二,农民工以及子女属于弱势群体,理应受到帮助;其三,流动儿童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可以促使其尽快融入城市、造福城市。此外,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民工居住区域引导,并在农民工聚集区增加学校设点布局,将农民工子女教育资源能载入社会事业的发展规划中来。

6.号召社会力量参与流动儿童教育。针对农民工子弟学校资金不足、教师流动性大等问题,可以寻求NGO等社会团体的帮助。同时,有条件的社区应该积极为城市儿童和流动儿童提供交流平台,鼓励他们互相帮助,共同学习,此外,多到流动儿童家里走访,了解他们的困难并及时想办法解决。

参考文献:

[1]李涛,李真.农民工流动在边缘[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35.

[2]中国网.2009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提升人力资本的教育改革[EB/OL].中国网,http://省略/news/zhuanti/09rkld/node_7083933.htm.

[3]廖大海.上海地区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04,(12):4-8.

[4]熊易寒.城市化的孩子:农民工子女的城乡认知与身份意识[J].中国农村观察,2009,(2):2-11.

对孩子教育问题的困扰范文5

一、什么是流动儿童的教育起点公平?

公平问题涉及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但到底教育起点公平对流动儿童意味着什么,《从》文并未进行必要的分析。笔者认为,如果不对流动儿童教育起点公平的内涵进行清晰的说明,在实践层面上就会失去考察的指标,因此,对这一概念进行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梳理很有必要。

从理论上看,众多研究者并未对“公平”下一个能够被普遍接受的界定。与公平相似的概念还包括公正、平等、正义等,有时甚至混淆使用。在西方,平等理论主要有三种,即“权利的平等”“机会的公平平等”“民主的平等”。自由主义者认为,“权利的平等”是一种以自由的市场经济为先决条件的平等,因而,机会总是向才能高的人倾斜。教育层面,由于社会、经济、阶级、文化条件的差异,教育权利的分配倾向于社会地位高、经济条件强、文化程度好的城市子女,处于弱势地位的儿童(以流动儿童为代表)的平等受教育的权利被剥夺。鉴于此,罗尔斯提出了“机会的公平平等”,力图解决由社会和文化环境给人造成的不利影响,通过增加教育机会、实行再分配政策和其他社会改革措施,使教育资源不仅在应然层面上开放,而且在实然层面上开放,进而使弱势群体的儿童确实有平等的机会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民主的平等”在罗尔斯看来是一种最高级别的平等。他认为,社会差别是客观存在并且不可避免的,但社会在承认差别存在的同时,必须最优先地考虑最弱势群体的利益,如果一种社会安排能最大程度地有利于最弱势群体的利益,即使它出于某种原因不得不产生某种不平等,这样的安排也能被称为“民主的平等”,也是正义的。也就是说,教育资源不仅不应该对弱势群体儿童关闭,相反应该向其倾斜,以缩小弱势群体与城市子女之间的教育差距。

教育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是由瑞典教育学家胡森提出的一种分类方式。将罗尔斯和胡森的观点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罗尔斯主要是在公平的层次或程度上进行探讨,而胡森则是在事件的先后顺序上进行分析。无论是起点公平、过程公平还是结果公平,都可以包含罗尔斯的平等的三个层次。对于教育的起点公平而言,只有所有儿童都享有平等的入学权利,并且具备平等的入学机会,同时处于弱势地位的适龄儿童还能得到相应照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起点公平。

从上述理论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认识,即在实践层面,对于流动儿童而言,教育起点公平就应该是指:不会因经济、制度、文化等方面的排斥而使流动儿童平等的入学权利受到剥夺、平等的就学机会受到损害,要让流动儿童真正“进得来”,更要“融得入”,不只是走进了公办学校的课堂,更要走进公办学校的文化。这具体体现为:流动儿童能够享受同等进入公办学校的权利,不因生源、户籍等种种理由遭到拒绝;流动儿童能够享受同等质量的教学资源,教师、同伴群体不会对其有地域和文化歧视,而是给予必要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顺利地融入学校文化。

二、取消借读费就能实现流动儿童的教育起点公平吗?

目前关于流动儿童教育公平的研究多从户籍制度、财政拨款体制等方面进行探讨,从“借读费”角度切入的还比较鲜见。最初的研究始于2003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系李钰的《我国流动儿童少年入学难成因探究:由公办学校“借读费”引发的思考》一文①,此后北京师范大学周序博士对借读费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②。《从》文中关于借读费的分析思路和结论与周序博士的系列研究几乎完全一致,但周序博士只是将借读费问题放在农民工的纳税义务与其子女的入学权利的关系范畴内进行探讨;而《从》文则将取消借读费这一政策的价值抬得比较高,认为它可以保障流动儿童教育起点公平的实现。取消借读费对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不是真正能够保障教育起点公平的实现,则是一个需要谨慎探讨的话题。

1.教育权利的起点公平

教育权利的起点公平指的是与政治上、经济上的平等权利相对应的教育上的平等权利。我国宪法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但是多年来,城市公办学校一直都以户籍为理由,以收取借读费为手段,将流动儿童阻隔在公办学校的门外。诚然,借读费的确是困扰流动儿童就学的诸多困难之一[4]。但真正使流动儿童无法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限制,文化观念上的限制更不可忽视。流动儿童的家长,即通常意义上所谓的农民工,大多来自经济较为落后的西部农村,具有很强的“离土不离乡”的特点,他们当中的很多人至今不能意识到教育对子女的重要性,教育支出方面处于“贫困水平”。笔者在北京市多家打工子弟学校进行调查时,一些校长指出:“我们并不担心取消借读费会减少我们学校的生源,因为很多家长送孩子到学校不是为了学习,而是因为自己工作的时候家里没人看管孩子,他们送孩子到学校更多的是出于看管孩子的目的,只要孩子有人管,他们就能放心地出去打工挣钱。而且,打工子弟学校的收费比公办学校低,因此我们绝对有着竞争优势。”该校长的这番话并非信口之言。国家财政部在2004年初就已经明确提出:“今后在城市中小学就学的农民工子女,负担的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将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不再收取借读费、择校费或要求农民工捐资助学及摊派其他费用。”[5]但政策出台之后,全国各地的打工子弟学校数量并未相应减少。在取消借读费的政策出台两年之后,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和华中师范大学共同承担完成的《促进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项目总结报告》中显示,依然有“53.2%的农民工子女家长勉强或难以接受上公办学校的学费”。因此仅从经济上考虑,即便将借读费排除在外,大量流动儿童的家长依然不愿承担公办学校的学费,而是偏好教育质量低但收费低廉的打工子弟学校。从这个意义上讲,很多流动儿童在教育权利上受到学校和家长的双重剥夺,依然处于起点落后的位置。

2.教育机会的起点公平

按照罗尔斯机会的公平原则与差别原则,教育机会的起点公平指的是在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的前提下,教育机会和资源向所有人平等开放。取消借读费可以在经济上保障流动儿童和普通市民儿童享受“公平”的待遇,但机会的公平是否真的只限于经济上的公平呢?

流动儿童家庭一般分布于城乡结合部,该地区的特点是人口密度较小,生活成本低廉,因而适合打工者居住。由于自身是“外来人口”,考虑到经济、交通、社区熟悉程度等诸多因素,“离家近”成为农民工在城市为孩子选择学校优先考虑的因素,而学校的办学性质、文化观念则是其次。在农民工广泛分布的城乡结合部,由于当地常住人口并不多,因而公办学校数量也相对较少。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工大量涌入城乡结合部,由于政府长期对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持抵制态度[6],因而城乡结合部的公办学校数量并未增加。如今虽然取消了借读费,但流动儿童依然面临“无校可去”的尴尬局面:公办学校虽然不收借读费了,但早已人满为患;尚有空余学位的学校远在城市中心或者更加遥远的农村。家长权衡再三,只好依然选择打工子弟学校。综上可见,虽然法律赋予流动儿童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借读费的取消赋予了流动儿童经济上的平等待遇,但事实上,政府并未在他们的生活地区增加相应数量的公办学校,很多流动儿童依然面临着有权利进公办学校、但无公办学校可去的尴尬局面。

3.民主的起点公平

按照罗尔斯的说法,民主的起点公平要求对处于弱势群体的人群予以必要的、甚至是更多的优先照顾。取消借读费政策真正惠及的是那些家长对教育较为重视,同时能够“有幸”进入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而且应该承认,这类流动儿童占了所有流动儿童中的大部分。对他们来说,取消借读费的政策对于保障其入学权利的起点公平和入学机会的起点公平确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但仍然无法照顾到“民主的起点公平”。

事实表明,流动儿童很难融入公办学校师生群体,他们被看做“插班生”“外来人口”,这些标签让流动儿童倍感辛酸与失望。原本梦寐以求的城市公办学校,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美好,他们在费尽周折进去之后,反而新添了苦恼[7],比如儿童对新学校的适应问题。早在1998年,原国家教委出台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第14条中就明确规定:“流入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维护就学流动儿童少年的正当权益,在奖励、评优、申请加入少先队、共青团、参加校内外活动等方面不得歧视”。这项规定本身就反映了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在很多方面都被歧视、被边缘化。时至今日,这种局面依然没有得到改观。2001年《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流动儿童中,“有一半以上的流动儿童(58.3%)不喜欢、甚至讨厌北京孩子。理由主要是他们欺负人(26.2%),看不起人(37.1%)。同在一个城市生活,有些孩子甚至从来没有和北京孩子接触过(3.1%)”。有研究甚至发现公立学校的教师对流动儿童也存在文化排斥现象[8]。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对城市公立学校接纳农民工流动子女事件的评价和态度直接影响他们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待流动子女的态度[9],教师的“排斥”也大大阻碍了农民工子女顺利平稳地融入。这些问题不解决,民主的起点公平就无从谈起。所以,要解决上述诸多问题,并非简单依靠取消借读费这一政策就能奏效。

三、流动儿童教育公平缘何难为?

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之所以长期得不到解决,是因为它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综合的社会问题。其根源在于户籍制度造成的显性和隐性双重隔阂。在显性隔阂方面,限制人口流动、收取借读费、拒绝流动儿童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等规定建立起了一道道人为的栅栏。在隐性隔阂方面,将流动儿童视作外来人口,在心理上歧视和疏远他们,更是阻碍教育公平的屏障。尤为重要的是,由于户籍制度长期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他们的生活圈子局限于田间地头,因而看不到教育的价值。而当市场经济的浪潮冲开了城乡之间的屏障,将大量青壮年农民吸引到城市的时候,他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城市经济的繁华和挣钱的重要性,而子女的教育始终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即便自己的孩子上了一个还不错的学校,但由于自己工作地点变动,孩子也不得不随之“流动”到新的工作地点附近去居住、上学。生计的压力让子女的教育始终处于家长工作的附属地位。这样一来,农民工家庭自己就已经将孩子的教育放到了一个起点不公平的位置,孩子在尚未到达入学年龄之前,已经在观念上、文化上落后于当地孩子。

笔者无意否认取消“借读费”这一政策对于流动儿童教育的积极意义。不久前,北京市政府甚至还出台政策,在入学资格和费用上取消了户籍限制,所有儿童不分本地、外地,一视同仁。这些政策当然都应该获得肯定。但无论是早已提出的取消借读费,还是北京市新近尝试的取消户籍对入学的限制,都只能从经济或者管理层面上消解部分显性隔阂,而更为根本的隐性隔阂并未得到消除。因此,取消借读费之于教育公平,哪怕只是教育的起点公平而言,都只能说是万里的第一步,远未达到有“实质性突破”的地步。从这个意义上看,《从》文未能厘清教育公平的实践内涵,也没有说明对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而言,教育起点公平到底应该包含些什么内容,因此在分析过程中带有经济决定一切的片面化、理想化倾向。《从》文的观点虽有一定深刻性,但不利于我们从全局角度予以流动儿童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也不利于流动儿童教育公平的最终实现。如果我们能够以辩证的态度,实事求是地看待这一问题,也许能够为流动儿童教育公平的实现做出更多有价值的工作。

注释:

①参见《我国流动儿童少年入学难成因探究:由公办学校“借读费”引发的思考》,刊于《基础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

②参见《对公办学校“借读费”的思考:受北京市取消“借读费”所引发》,刊于《基础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关于借读费研究的文献综述》,刊于《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第9期;《流动儿童就学保障问题分析》,刊于《基础教育参考》2007年第4期;《流动儿童教育政策中的社会控制理念》,刊于《江西教育科研》2007第5期。

参考文献:

[1]刘精明,张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6).

[2]叶咏.从“借读费”的取消看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起点公平[J].现代教育科学,2009,(6).

[3]刘华蓉.为教育公平之举喝彩[J]. 教育,2010,(9).

[4]周序.对公办学校“借读费”的思考:受北京市取消“借读费”所引发[J].基础教育研究,2005,( 5).

[5]齐中熙.农民工子女就学不再收取借读费择校费[N].中国青年报,2004,(3).

[6]王亚东,顾唯页.关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期盼和谐之美[J].现代企业教育,2006,(5).

[7]郑新蓉.流动、生计与身份:公共教育制度内外的农民工及子女[J]. 中国教师,2009,(7).

[8]冯帮.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D] 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007:23.

对孩子教育问题的困扰范文6

农村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走进了社会,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但纵观心理健康教育的热烈场面,我们发现城市与农村之间发展不平衡,城市热、农村冷;中小学之间发展不平衡,小学热、中学冷。从相当部分的农村来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是一个盲区,那么农村中小学生是否较少有心理困扰和障碍呢?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发现,很多来自农村的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亟待解决的。

经过大量的走访和调查,发现形成这些心理困扰的原因有多方面的:

1.时展迅猛剧烈,各种文化纷至沓来,社会文化心理日趋复杂,这些必然对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当前,农村尤其是贫困农村的社会问题比较多,有些消极的因素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应该引起我们的特别关注。

2.离异家庭的增多,单亲子女的教育问题被忽视,使得一些孩子产生诸如厌学、心理脆弱、性格不合群、独立能力差、亲子冲突呈增加趋势等心理问题。

3.“留守儿童”的特殊状况,使得很少有人关心孩子心里在想什么,在学习中有什么困难,心理上有什么压力……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就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在调查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困扰要高出同类学生5~6个百分点。

4.地方经济的差异,使农村村镇健康娱乐设施匮乏,文化氛围不浓,社区活动不多,青少年学生课余生活枯燥、单调,游戏机房和网吧成了孩子经常光顾的地方,有的上网成瘾,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5.学校教育问题。学校是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但就农村中小学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发育不全,远不能适应学生心理教育的严峻现实,还不能有效地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6.师资培训问题。教师是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主体。但农村中小学的教师在这方面存在问题:一是缺少心理教育方面的理论储备和实践经验,缺少专家指导;二是教师教学工作量太重,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和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近几年,农村学校引进人才的机制一直运行不畅,教师流失严重,现岗教师工作量成倍加重,完成教学任务已疲于奔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由心理健康的教师来实施,而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也令人忧虑,这就更难保证教师可以科学地开展这项工作了。

针对上述因素,从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度着眼,我们认为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加强。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正常成长,为上级学校输送身心健康的人才,也为他们走上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1.加强教育行政管理

教育主管部门应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评估、教师评价的重要范畴。一方面,加强教师及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一方面,形成适合农村学校及农村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方案,进行跟踪督导评估,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予以重视和加强。学校管理应充分认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变管理重心,制定措施,完善过程,以培育身心健康的人为根本目标,切实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不仅要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更要把它深入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从整体上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这些课程首先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的技能技巧,提高应对挫折与挑战的能力。其次,优化心理品质,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念。通过课程学生能逐步认识到加强自身心理素质,优化心理品质。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地鼓励和表扬,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并以此作为他们自尊自信的支点,从而逐步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正视缺点,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改正缺点,完善自己的人格。再次,逐步认清各种心理问题与成因,提高自身调节控制能力。要提高学生的挫折耐受力,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家长的过分宠爱、激烈的学业竞争、学校教育的欠缺等,当代农村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同的心理疾患,抗御挫折的能力比较差。

3.强化师德,更新观念

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的支持和配合。只有师德高尚、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育出心理健康的学生。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该首先是这种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的修养、品格、行为举止时刻都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所以作为教师首先应加强自身的修养和学习,除了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加强心理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心理素养,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其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支持。我们强调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坚持人性化的教育原则,倡导为人的发展服务的意识。要尊重学生,要关爱学生。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作为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4.建立心理健康咨询辅导机构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成长中的自然问题,是学生新的需要与其心理成熟水平及社会环境、社会地位之间特定的基本矛盾所产生,但由于各自的条件不同,对心理不健康的学生仅仅靠面向全体的普遍性教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必须辅之以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确定心理咨询教师,设立心理咨询室和“心理信箱”,开设心理健康专栏和讲座等。对少数有心理问题和轻度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有效的心理帮助和辅导。让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有地方倾诉其心声,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增强学生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责任感,教给学生解决心理障碍、摆脱困扰的方法。

5.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通过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达到有德的氛围、智的启迪、体的设施、美的情趣等基本要求。以团队活动为中心,组织开展丰富多采的科技文体活动和其他教育活动,活跃校园文化,优化校园文化生活;组织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团队及班会活动,既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卫生知识传授,又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和思想品质教育。

6.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