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相关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健康的相关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健康的相关理论

心理健康的相关理论范文1

关键词:师生关系;心理健康;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2-0003-02

一、师生关系的心理学内涵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结成的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含义较为复杂。不同的学者由于其研究视角不同,对师生关系的理解不同。如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师生关系被理解为一种交际活动,强调社会交际性;从教育学角度出发,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或教学关系,强调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生态学视角将师生关系看作是一个有机、复杂、统一的生态系统;法律或伦理视角下的师生关系,则强调在法律法规或者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下,教师和学生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心理学视角将师生关系界定为一种心理关系,“是师生之间共同进行教学活动而产生的心理交往和情感交流”。它包括认识、情感和行为三种心理成分。认识成分是指师生之间的相互认识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认识或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影响着他们之间的情感和交往活动。情感成分是师生之间情感体验和情感上的联系,师生在交往过程中情投意合、情感融洽,就容易使相互之间的关系和谐亲密。行为成分包括师生的言行举止、教学活动、交往活动及活动的结果等,它反过来会影响认识和情感成分。

二、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亲近教师,才能相信教师讲的道理,学习才会发生。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鼓励、信任和尊重,就会特别喜爱和崇敬教师,进而促使学生喜爱教师所教授的课程,并在课堂学习中积极表现,学生的学习情绪是愉快的。而不良的师生关系,往往会使学生对该门课程失去兴趣。“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当我们对一个学生充满良好期待的时候,学生就成为我们所期待的那个人。尤其在给学困生辅导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抱有积极的期待,经过一段时间,学生的学习信心和自尊心得到增强,会激发出积极的学习行为。相反,如果教师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也会以消极态度对待教师和自己的学习,听不进教师的要求,学业成绩往往会急速下降。

2.师生关系影响学生性格的发展。马斯洛将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为五类,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他认为,只有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才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相互信任、欣赏与合作,教师的教学和管理方法能满足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能激发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他们的性格就会向良好的方面发展。在不良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往往对学生漠不关心,或者忽视学生的心理需要,师生之间缺乏信任、互相排斥。这时,学生听不进教师的话,对教师的“苦口婆心”置若罔闻,他们甚至违抗教师的要求,做出一些违反学校纪律的举动,以表示对教师的反抗。久而久之,学生的是非观念逐渐模糊,养成了冷漠、多疑、攻击他人、拒绝合作等不良性格特征,这对他们的人格发展非常不利。

3.师生关系影响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苏格拉底也说:人,要认识你自己。可见,自我认识对一个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自我认识是个体把“我”当作一个客体来认识,包括对生理我、社会我、心理我等方面的认识,它主要解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是这样一个人”等问题。自我认识影响着一个人的自我评价和自我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影响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在学校环境中,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他人”,教师因有丰富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而受到学生的尊敬。通过教师的评价来认识自己,是学生自我认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对学生采取鼓励和肯定的态度,会让学生觉得自己是有能力和有价值的,产生自尊感和自信感。如果教师经常批评和否定学生,学生就会自我怀疑,导致信心不足、自我价值感降低,产生自卑感。

4.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心理压力变化。人生不可能永远都是一帆风顺的。每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肯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时难以克服的挫折和困难,产生紧张的心理状态,即心理压力。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心理压力,不会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反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但是,如果压力过大、时间过长,就可能危害到人的身心健康了。因此,教师必须学会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安全感、信任感和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学生保持自由放松的心情,及时有效化解不良情绪。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要求过于苛刻,经常批评和指责学生,不仅会挫伤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滋生不良情绪,造成学生心理压力过大。

三、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俗话说,“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有缺点的。教师要把学生当成一个会犯错误的人来对待,犯错往往是学生成长的良机。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千百年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道尊严”等思想观念根深蒂固,认为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学生的知识来源于教师,使得教师常常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学生对教师的话语言听计,从不敢违抗。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时期教育理论,了解当代学生心理发展与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日常教育教学行为。要转变教师角色,首先,必须彻底摆脱教师是“知识传授者”的错误观念,确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的教育理念;第二,必须认识到,“只有学会的,没有教会的”,“成长无法替代”,教师的“教”不能替代学生的“学”,每个学生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建构知识体系;第三,建立合作伙伴式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伙伴式的学习,教与学互相交融、互相渗透,实现“教学相长”。

2.加强师生沟通,增进相互理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学生走来对你说悄悄话时,你的教育就成功了。”可见,师生沟通对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善于运用合理恰当的师生沟通艺术,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和互信的人际关系。通过沟通,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通过沟通,教师才能消除妨碍师生交流的心理障碍;通过沟通,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要做好师生沟通,首先,教师要放下架子,“蹲下来和学生说话”,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排除学生的畏师心理。其次,要认识到师生之间的沟通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师要以包容的态度,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只有这样,在教师说话的时候,学生也才会“听进去”。第三,在沟通方式上,可以采用微信、微博、QQ群等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最后,沟通是一件经常性的人际关系,不要只在学生犯了错误之后,才找学生进行沟通。

3.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教师尊重学生,体现为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价值、尊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尊严,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关心、理解和尊重。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学生才愿意亲近教师,感受教师教书育人的诚心,接受教育。教师应做到:①平等待人。教师在人格上与学生是平等的,对待学生要采用平等的态度,不能居高临下。②客观公正。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③一视同仁。对待优秀学生和后进学生采用同样的态度,不因学生的成绩、气质、外表和出身等差异而偏爱学生。④自我克制。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因为学生有不礼貌行为,或犯了错误而大发雷霆、情绪失控,应当心平气和,采取宽容态度,适当加以疏导。

4.提高个人修养,树立良好形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教书,指教师要学识渊博,善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到“教会学生学习”;育人,则要求教师“厚德载物,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是指“一个有道德的人,应当像大地那样宽广厚实,载育万物和生长万物”;“上善若水”,意思是说,“最善者的品行,如同水一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从我做起,提高个人修养,言传身教,在学习、生活、人格等各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学习的榜样。

“上梁不正下梁歪”、“其身正,不令而行”等千古名训告诉我们,教师要做好言传身教。教师自身品行端正,对自己的工作富有生动的道德情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可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形成丰富的道德情感;教师具备自信的性格和坚毅的品格,能增强和鼓舞学生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教师具备高尚的道德行为,则能引起学生效仿,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参考文献:

[1]秦淑平,高博.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心理学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7).

心理健康的相关理论范文2

[关键词]人格;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环境下较为常见的健康问题,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导致大多数人们出现异于常人的表现[1]。随着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很多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出现焦虑和烦躁的心理,长此以往,该部分人心理健康问题会愈加严重,甚至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心理健康问题与社会心理学的相关概念结合进行研究会产生较好的效果,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研究心理健康问题时将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加入可有效保障研究的有效性,说明探究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1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是指研究个体或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人的社会心理现象受到个人和社会因素思想、行为和情感的制约,例如较为普遍的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抑制和社会促进等;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是指群体本身具有的心理特征,例如群体的凝聚力和群体决策等,这些都是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中较为边缘化的一门学科,两种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科导致学习人格和社会心理学的学生在初始阶段就要确定较为明确的研究方向,在研究具体的心理问题时使用不同方向的研究方法以保障全方位的分析心理健康问题[2]。

2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2.1自我决定理论与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来源于多方面的因素,在研究的过程中与人格和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有效结合可解决心理健康问题造成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是现代社会人们较为常见出现的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对人们的社会影响力造成伤害,不利于人们在社会上健康顺利的发展,笔者通过将自我决定理论与心理健康问题结合进行研究,希望解决当今社会人们存在的严重心理健康问题。心理需要可直接反映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决定个人的有效发展,心理需要理论中涉及的归属性、能力性和自主性是直接决定心理健康的因素,社会上的很多人们为了可以满足自身的归属性、能力性和自主性,使用相应的策略并努力朝向具有这几种属性的生活前进,但是人们处于社会生活环境下,很多不利于满足心理需要的问题出现,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基本需要的满足是人们获得发展的基础,只有自身的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才会促使人们向前方前进并努力实现相应的目标,相反,人们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促使人们走向较为负面和具有消极心理的方向发展,产生心理性的功能障碍,对人们未来的发展和进步具有严重的抑制作用。根据相关数据表明:心理需要对人们幸福感、活力和抑郁程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心理需要满足程度较高的人们幸福感指数、活力较高且抑郁程度较小,心理需要得不到有效满足的人们生活中所携带的幸福感指数、活力较低且抑郁程度较高,充分说明了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对人们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心理需要作为自我决定理论中较为重要的因素,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较大,在研究自我决定理论中的相关问题时,使用适当的理论分析并设置相应的策略可解决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说明了自我决定理论可有效分析和解决人们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的相关理论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归因方式;自尊;心理健康;结构图

作者简介:徐海云(1986-),女,山东临沂人,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董洪杰(1981-),男,山东聊城人,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山东 曲阜 27316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5-0106-02

自尊是自我概念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成分,也是人格特征中关于自我价值感的核心概念。以往研究中证实自尊与心理健康存在密切关系。杨丽珠等2003年指出,自尊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1]高自尊与健康的并且合乎社会要求的事物相关;[2]陈建文等(2004)的研究也显示,大学生的自尊与症状自评量表中的多数因子得分呈显著负相关;[3]胡军生等(2006)的研究表明:高自尊的个体心理健康和自我和谐水平都较高,同时,有着较少的心身症状,在师范生的心理健康方面自尊也起了积极的作用。[4]已有研究还表明,自尊在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5]自尊在被接纳感与心理健康两变量之间起中介作用。[6]故自尊有可能也会在心理健康和归因方式两变量之间起中介作用。

归因方式是指个体在长期的归因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归因倾向。归因方式影响个体的自尊水平,具体的原因归因影响人的情绪反应,不同的原因维度影响人的情绪反应。研究也发现,正性事件上,内在的、个人的、可控的归因方式有助于提高自尊;负性事件上,外在的、整体的、不可控的归因方式不利于自尊的提高。一个低自尊的人,对自己的评价存在偏差,将自己的成就归因于外因,而非自身能力。[7]

综合以往研究,本研究假设自尊是一项中介变量,在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在此理论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考察大学生的归因方式和自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效应及其效应的实现路径。

一、研究方法

1.被试

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曲阜师范大学随机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8份,有效率96%,其中男生104人,占36.1%;女生184人,占63.9%。平均年龄20.61±1.91岁。

2.工具

(1)症状自评量表(SCL-90)。SCL-90自20世纪70年代由Derogates等编制以来,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精神科的临床和研究。它是由90个项目所组成的精神症状自评量表,主要用来衡量门诊及部分住院病人的自觉症状和严重程度。根据Derogates等研究结果,各症状的效度系数在0.77~0.90之间,具有较高的真实性,能够较好地反映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其变化。SCL-90的90个项目由9组症状群组成,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症状。按照1-5级的5级程度评分,1:无;2:轻度;3:中度;4:相当重;5:严重。神经症诊断阳性症状标准:总分超过160的;阳性项目数超过43的(43项2分以上);因子分≥2的。

(2)归因方式问卷。[8]采用Lefcourt等人编制的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The Multidimensional―Maltiattributional Causality Scale,简称MMCS)。MMCS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涉及关于学业成就与人际关系的因果信念。总共有48个条目,24个涉及学业成就,24个涉及有关人际关系。每个部分又分成有关成功和有关失败的12个条目。MMCS提出了四类可能的归因,即:属于内控性的能力和努力,属于外控性的运气与背景。最终评定可分别测查被试在以上四个维度上的内控或外控倾向明显。从这个多维度量表可获取多种得分,最常用的是总分,总分为外控性得分减去内控性得分,分数越高,外控性越高。

(3)自尊量表。[9]采用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Self Esteem Scale,简称SES)。该量表是国内外常用的自尊自评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共10个项目,每个项目从“非常符合”到“很不符合”分为4 级,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

3.结果统计

结果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及AMOS7.0统计软件做统计处理和模型建构。

二、结果

1.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归因方式和自尊的相关矩阵及平均分、标准差

本研究以项目平均分标准差作为各观测变量的得分。显示大学生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人际外控、人际内控、学业外控、学业内控、自尊的相关系数及平均分、标准差(见表1)。

从表1可知:大学生自尊与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心理指标相关达到显著水平(p

2.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归因方式和自尊的路径图

根据Baron和Kenny介绍的三步中介回归法来确定自尊是否是归因方式影响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10]指出必须要满足三个条件:自变量与中介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自变量与因变量必须相关;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量会因中介变量的介入而减少或消失。

本研究基于理论假设,采用AMOS7.0分析数据,通过路径图考察大学生归因方式和自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效应及其效应的实现路径。选取归因方式中的学业外控、学业内控、人际外控、人际内控作为归因方式的观测指标,以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忧郁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生归因方式、自尊和心理健康的路径图(如图1)。该模型绝对拟合指标CMIN/DF=1.732

从路径图上看,只有学业外控通过自尊影响心理健康。表1中可知,学业外控、学业内控、人际外控、人际内控与心理健康各指标均相关,与自尊也相关,自尊与心理健康各指标也存在显著相关。从图1中可以看到,学业内控、人际外控、人际内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不是自尊在起中介作用。只有学业外控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时,自尊是起中介效应的。

三、讨论

对于归因方式、自尊和心理健康三者之间的关系,系列研究表明,归因方式各因子与抑郁得分显著相关,消极的归因方式对抑郁具有显著影响,[11]并且归因方式与大学生自尊显著相关,[12]而自尊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13]以往研究表明,自尊在社会支持和心理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5]自尊在被接纳感与心理健康两变量之间起中介作用。[6]

在归因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上,目前国内外做过许多研究,研究表明,采取消极的归因方式的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从而影响学习和生活。但是,也有研究从正面证实了那些积极归因方式的人能够更好的处理学业和生活中的事情,具有较为健康的心理。

在自尊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上,本研究显示,自尊和心理健康两两间呈显著负相关,自尊与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三个心理健康指标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即自尊越高,则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越低。这与陈建文、王韬,胡军生、李长庚、王登峰和施章清、应贤慧、叶科的研究结果一致。[14-16]

在归因方式与自尊的关系方面,本研究发现:自尊与人际内控、学业内控呈正相关,在成功时,将成功的结果归因于能力努力等内部因素,有助于提高自尊心。而与人际外控、学业外控呈负相关。通过路径图可以发现,归因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非全由自尊的中介作用,只有学业外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由自尊这一中介变量引起的,学业外控者将成功归因于运气等外部因素,当出现问题时会感到不可控制,对改善目前境遇出现无能为力感,不利于个体自信心的确立,因而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综上所述,归因方式直接影响心理健康,只有学业外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通过自尊这一中介变量引起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引导学生积极归因,提高大学生的自尊水平。

四、结论

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一是大学生的自尊与以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为指标的心理健康存在显著负相关,自尊水平越低,越易引发心理问题。归因方式不同,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同。内控型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外控型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二是归因方式直接影响心理健康,只有学业外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通过自尊这一中介变量引起的。

参考文献:

[1][13]杨丽珠,张丽华.论自尊的心理意义[J].心理学探新,2003,23(4):10-16.

[2]刘皓明,张积家.自尊结构研究的发展趋势[J].心理科学进展,2004,

12(4):567-572.

[3][14]陈建文,王韬.大学生自尊、自我统合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2):161-164.

[4][15]胡军生,李长庚,王登峰.师范大学生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6):620-622.

[5]张敏,谢威士.提供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J].社会心理科学,2007,22(1-2):63-68.

[6][16]施章清,应贤慧,叶科.大学生被接纳感与心理健康:自尊的中介功能[J].心理科学,2009,32(2):456-458.

[7]Baumeister R F.Self-esteem:The puzzle of low self-regard[M].New York:

Plenum press,1993:55.

[8]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

[9]汪向东,王希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3,(S1):318-320.

[10]Baron R M,Kenny D A.The moder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conceptual,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cal Psychology,1986,51(6):1173-1182.

心理健康的相关理论范文4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情境。对中国来说,研究学校中群体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还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很多家庭在义务教育阶段就通过“辅导班”培训、购买“学区房”、户籍迁移等各种途径致力于子女的教育,其所得是否有利无弊;学校除了提供教育外是否还在其他方面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这些对于深人理解家庭教育投资行为,以及正确评价教育政策有效J胜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已有学者就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诸多因素进行过探讨,但是关于群体因素如何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还很少见。本文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基线数据和多水平分析方法,以中国初中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具体的研究问题是:(1)青少年心理健康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2)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差异在多大程度上可由群体因素来解释?(3)群体因素如何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现有研究主要围绕家庭因素展开,家庭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功能被不断证实和丰富川。对于学校的影响,在美国《科尔曼》报告之后,虽然涌现出了为数不少的研究成果,但比较而言,国内研究在此方面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有研究探讨了影响青少年教育产出的群体因素,但就心理健康而言,相关研究还比较少见团。考虑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各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本文将从家庭因素、压力因素、人际关系因素以及学校群体因素四方面进行文献回顾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    

(一)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    

1.父母间关系。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不和睦的父母关系会使子女有更多的机会学习破坏性的冲突解决策略,并导致其养成不当的人际交往模式。间接作用观点认为,冲突型的夫妻关系破坏了家庭整体关系,并通过影响亲子关系导致子女心理问题的产生。认知背景理论认为,子女通过经验来认知并应对父母间的冲突,其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根源于对这种冲突的不恰当归因和对压力的应对不良团。基于以上,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1:父母间关系越和睦,青少年心理越健康。    

2. 家庭收人水平。社会因果论认为,身心健康问题是不良社会经济地位所导致的后果,长期生活于较低经济条件的青少年,更容易发生心理问题。社会经济条件过低的家庭,会因为物质资料的匾乏,导致子女缺少发展情感的必备条件。国内研究也发现,家庭经济条件差异会造成初中生心理水平的差异,家庭收人低的初中生更易产生敌对、紧张、焦虑、抑郁和不平衡的心理状态川。基于以上,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2:家庭收人水平越高,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二)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压力因素    

1.未来信心。动机系统理论认为,心理状态受到个体对自身能力和环境的信念影响,消极预期会导致消极的心理状态。Beanie和Hardy发现,在压力情景下,坚强的自信心能为个体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持,从而缓解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冲击困。国内研究也证实,自信水平高的个体人际困扰较少,身心健康水平较高川。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3:青少年对未来越有信心,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3. 父母期望的压力。家庭投资理论认为,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是最重要的心理变量,在青少年个体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Marcenaro和opez发现,父母期望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困。国内也有实证研究发现,过高的父母期望会增加子女的心理负担,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越高,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4. 假设4:青少年对父母期望的压力感越强,其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3.学业压力。一项对广东省6所中学29个班级。名初中生的调查发现,学业负担对多种心理症状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学习负担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有密切联系}lo} o Tremblay和Coney研究认为,课业负担与心理问题显著相关,前者主要通过挤占休闲和运动时间影响心理健康口。基于以上,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J:青少年学业压力越重,其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三)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人际关系因素    

师生关系。作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师生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一项针对四川省11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的研究显示,师生关系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系密切,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Kim等的研究也表明,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拥有较强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师生关系密切的青少年,其社交能力更强。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6:师生关系越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2.同伴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对于青少年社会技能的获得以及人格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I_a Greca和Harrison研究发现,亲密的同伴关系可以减少青少年的社会焦虑体验。相反,有同伴消极对待和拒绝遭遇的青少年会表现出更高的孤独感。国内研究也发现,受同伴欢迎、被同伴接受的经历会增加青少年的幸福感。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7:同伴关系越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3.亲子关系。教育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家庭属于教育环境的外层系统,必须通过亲子行为才能对子展产生影响。Canetti等研究发现,父母的关怀程度越高,青少年的抑郁水平越低。国内研究认为,亲子关系是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不仅直接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而且也影响到儿童以后形成的各层次人际关系。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心理健康的相关理论范文5

(一)心理教育创新体系有助于促成大学生的成长

就大学生本身来说,其心理素质状况会对其自身的身心健康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主要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发展方向和自身潜能的发挥。所以,要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要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因为要想更好地完成大学的学业,掌握专业的知识技能并不行,另外还需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如果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那么大学生将不能适应当前激烈的市场经济。

(二)心理教育创新体系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经济的快速发展决定了人才之间的竞争也更加得激烈,而人才的竞争不单单取决于知识水平的竞争,也取决于心理素质的竞争。我国社会必须全面地发展,所以要想实现人才强国就必须要有很大数量的具备高知识和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所以,在当前环境下,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就能够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而这也是成就高素质人才和提高高素质人才心理健康素质的最重要的保障。

二、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的构建

(一)编写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教材

我国教育部要求,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来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维护。所以,想要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就必须要具备相关的知识理论和知识技能。由此可见,在编写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培训教材的时候,应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基础心理学。要对心理学的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学科特性作出分析介绍,要涉及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还要对人的人格和群体心理作出讲解。2.心理卫生学。对心理卫生的概念作出解释,讲解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怎样有效实现心理健康。详细讲解如何预防因为挫败和攻击等造成的心理压迫感,需要反映大学生的现实情况。3.变态心理学。对心理障碍的各种观点作出详细的讲解,分析各种心理障碍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理等。4.心理评估。对临床心理学评估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详细的讲述,要特别讲述心理测试的理论与技术,还要对怎样实施和选择心理测验等作出分析。5.咨询心理学。对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介绍。

(二)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工作骨干的专业培训

要想更好地做好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主要的就是要做好各个高校专业教师的培训工作。所以需要对各个高校的专业教师做出必要的培训。早在2001年的时候,教育部社政司就在天津的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创立了“全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中心”。现如今,这里依然是大学心理教育教师成长的摇篮。笔者认为,各个高校也可以自行聘请一些知名的心理健康专家为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讲座;也可以组织学校各个专业的教师到别的高校区学习。在对各个专业教师进行培训的时候,需要紧密地结合大学生生活的实际,按照心理咨询师的要求严格地对相关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注重培养相关培训人员的实践技能,培训活动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来进行。

(三)营造高校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校园是承载其成长的重要场所,所以这里必然会成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校园文化是其所特有的精神环境,能够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为强大的力量。所以,各个高校应该营造一个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有效地利用校园网、校内广播、宣传栏和校报等校园媒体,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和凝聚力。要积极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最好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活性等展开宣传和论述。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缓解学生因为学习和其他原因所产生的紧张情绪。除此之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技术已经逐渐地趋于完善和全面,各个高校也可以以网络为中心,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以此来更好、更快地为学生解决更多的心理问题,促进广大大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结语

心理健康的相关理论范文6

关键词:家庭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综述

家庭作为青少年生活的载体,在个体的一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今后一生的发展。

一、我国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影响的研究现状

自20 世纪20 年代开始,西方释梦、自由联想技术等心理健康研究成果就被介绍到中国。一些使用行为疗法原理分析心理障碍的研究也开始出现,心理学家丁瓒还在多地建立了心理诊所。随后由于多种原因,心理健康研究在我国一度中断,直到80 年代,这方面的研究才重新开始。而我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研究也始于这段时期。通过对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所有的核心期刊数据以“青少年心理健康”为关键词,进行精确匹配检索发现, 最早的研究成果发表于1983年,2000年以前的文献仅有68 篇, 2000-2010 年发表的文献有1214篇,2011-2016年4月有805 篇文献。可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思想的进一步解放,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开始受到重视并得以发展。

1.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之理论基础研究

(1)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基于教育学视角。学者们多是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出发,分析了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如家庭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等。余毅震等通过对调查测量结果的分析,指出父母教育方式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何晓燕等提出不良的亲子关系,尤其是频繁的亲子冲突不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幸福感,甚至出现行为。谭亚菲则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认为父母干预子女行为的方式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呈正相关。

(2)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基于心理学视角。就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的心理学基础而言,学者们大多做了许多微观的研究。张璐等从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影响的角度,指出父母应使用积极的教养方式, 给予子女更多的情感温暖理解, 使孩子更好地发展亲社会行为。

纵观已有的理论基础研究,多是基于教育学与心理学层面,其他相关理论基础缺乏。因此,研究者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从其他相关学科中汲取养分,促进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理论研究的深入,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提供坚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2.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的实施策略研究

(1)父母是改变的主体。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体,其教育方式是家庭教育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父母既要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更要转变教育观念;不仅要建立融洽和谐的亲子关系,还要改变不良教养方式,并以身作则。

(2)学校与社会教育所做的尝试。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单靠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付出,不如联合学校与社会一起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效果来得快。很多学者提出要尝试课程改革,如运用阅读疗法、绘画疗法、写作疗法等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二、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1.理论概括不足

总体来讲,经验介绍居多,理论探讨较少。已有的研究多停留在教育学层面上,多是“浅谈”“浅析”。引进的研究多,自己的研究少;呼吁性的多,研究性的少。

2.忽视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性

单亲家庭与双亲家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父母抚养家庭子女与祖辈抚养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在表现形式、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具有其独特价值。

3.轻视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机制研究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构筑完善的家庭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则是其中的基础工程。家长的个人素养参差不齐,需要专业的心理健康工作者进行有效引导,开展科学、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