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和科学的关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哲学和科学的关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哲学和科学的关系

哲学和科学的关系范文1

[关键词]管理风格 管理者行为

中图分类号:F42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2-0118-01

1、引 言:

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反思多年来特别是炼油厂近五年来的工作实践,从中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无论是就整个炼油厂还是就一个车间乃至一个班组来说,其管理风格对我们的生产管理、安全环保、节能减排和科学发展,对我们能不能把事情干对、干成、干的又好又快产生着根本性的重大影响。所以古人云“谋事在人”、“事在人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这里所讲的管理风格,是指在管理者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长期引导下,通过工作理念、制度规范、舆论氛围、道德惯例等等所构成的管理硬件和环境软件。实质上,它反映了我们对工作职责、业务特点、运作变化动态等等炼油生产管理本质的认识和掌握水平,标志着我们作为管理者应当拥有的领导一个厂、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科学发展的内在素质和能力。

多年来,我们得益于逐步形成了一种符合全厂科学发展需要的管理风格,或者说是在广大员工支持参与下不断磨合修炼成熟的管理者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使我们的生产管理和各项工作不断有新进展。时间经验教训和科学发展观启示我们,要坚持和丰富下面这些构成炼油厂管理风格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2、内容:

一、 坚持把盯着现场、摸清底数、掌握齐全准确的第一性

资料摆进管理者上岗的头一件大事要事。这是我们管理实践过程中已然铺开但尚需深化的工作模式。

炼油厂党政班子成员,多年来始终坚持天天下现场进装置、看运行状态、查操作行为。因为炼油的实践告诉我们,重视生产现场,发展基于现场,风险来自现场、以人为本体现在现场。管理者只有全面掌握现场情况,才可做决定、发指令。现场不清留给我们永生抹不掉的伤痛,1027、303等事故带来的教训使得我们把紧盯现场作为管理者的第一要务,以此来检验是否是一个合格管理者的起码条件我们要求基层车间必须 清楚现场所有的变化情况,早做准备、早期预防。

由于两级领导把精力都用在现场所以几年来炼油生产比较稳定,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各项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而全厂各级管理者也逐渐形成了一种管理风格牢牢地盯住现场。

二、始终坚持遵从和凸显制度规范、机制政策的基础性作用,追求管理全程的运作稳健、客观长效、引向力强。这是我们逐步成型但需持续改进的层次布局和管理流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认识差异、利益差异、基础素质千差万别的情况下,有一种东西可以使人的行为趋向一致,其他手段只有在这个前提具备了才能发挥作用,这就是机制的力量。当然,匹配其他手段,是科学管理有别于传统管理的标识。

近几年,我们炼油厂逐步完善了管理机制。在班子建设上实行滚动式考核,适时调整干部。在人才培养选拔上,把班长岗位作为管理者的必由之路,用实绩来验证复合型人才,使优秀员工脱颖而出。满足了管理的需求。同时向广大员工昭示了一个用人之道。勤恳务实顾大局,有谋善断讲诚信成为大家追求上进的方向和目标。形成了科学的导向。由于新机制的逐步健全,各项制度的规范性性呈现出来,只有按章办事才可成就人的抱负,成为大家的共识,使得两级班子建设、班组长的选拔任用,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自然而然、扎实稳妥。

三、始终坚持结合工作实际贯彻上级精神、借鉴先进经验,把观念、思路和措施创新实实在在地作用于具体管理的关键点和薄弱环节上,并正在打出“组合拳”,促使管理的劳动更加表现为创造性的劳动。

与时俱进、创新管理才能实现科学发展,但作为二级单位,基层工作的特点应当使其管理创新拥有自己的内容和特征。

炼油厂班子在工作实践中始终坚持不折不挠的贯彻落实公司精神。始终注重学习各兄弟单位先进经验。同时有一条至关重要的原则。就是把握方向、转变思路、改变方法,一切以炼油厂的实际出发,一切具有炼油厂的特色。

针对设备老化这一现状,我们设立了员工特别敬业奖,鼓励那些及时发现并处理突发的 设备隐患的员工;同时提出发现漏点越小越有价值越应重奖的观念;在员工培训上,坚持越优秀越加强培养的信念;在评价车间班组工作业绩上,实行整体考核,团队评价的方法;在提升员工素质方面采取重点培养择优选拔的策略,组建班组长联合会用来培养、识别可塑人才等等。

同时及时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使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相得益彰。结果十分喜人。

四、坚持直面现实矛盾,管得严、真心爱,这是我们体现和谐、以人为本抓管理尤其是队伍建设上较有收获的工作套路。

利益驱动是社会学和经济学基本定理。我们因为视他为俗物而回避。科学发展观强调,要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成果,要关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最紧迫的利益问题。使管理风格更有人情味,更感人人性化。

维护好发展好管理层和被管理层、单位与单位、团队与个人之间的共同利益,是我们强化三基工作的基本依据。

长期以来,我们过多的强调是服从、听话。一切以企业利益出发等单方面的满足观,忽视了这种共同利益的存在。事实上,和谐的社会经济基础是因为共同利益的存在。没有共同利益而一厢情愿的事情是无法实施的。

哲学和科学的关系范文2

[关键词] 吸烟;冠心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2(c)-0033-03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冠心病已经成为全球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目前已经公认,吸烟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它和冠心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等之间具有协同关系[1]。吸烟人群冠心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显著高于非吸烟者[1]。因此,早期预测吸烟人群中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并进行强化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是近年来发现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主要受体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结合、内吞并降解OX-LDL[2]。LOX-1在血管组织的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面广泛表达,其位于细胞外的结构域可以被酶解为水溶性的sLOX-1。sLOX-1能够反映LOX-1的表达水平并被视为冠心病的重要的血清生物学标志物之一[3]。然而,血清sLOX-1水平与吸烟人群冠心病发病的关系仍然没有明确,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价血清sLOX-1水平与男性吸烟者冠心病发病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内科住院及门诊健康体检的男性吸烟者216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冠心病组(n = 95)及非冠心病组(n = 121)。冠心病的诊断则结合患者的病史、主要临床症状与体征、心电图及运动平板实验明确。主要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肌病、肺心病及心瓣膜病等其他器质性心脏病;②合并系统免疫性疾病;③合并已知的恶性肿瘤;④合并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代谢紊乱性疾病;⑤合并慢性肝、肾疾病。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 所有入选者均采清晨空腹静脉血10 mL,置于普通离心管,以3 000 r/min离心15 min后,分装于Eppendorf管后置于-70℃冰箱中待用。

1.2.2 血清sLOX-1水平检测 抗人sLOX-1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购自武汉优尔生科公司,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使用酶标仪测定每位入选者的血清sLOX-1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各组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正态)或Mann-Whitney U检验(非正态),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首先采用单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变量与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将有相关趋势(P < 0.20)的变量纳入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其与吸烟合并冠心病之间的独立相关性。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比较

冠心病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更高,其余两组患者各基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血清sLOX-1水平

血清sLOX-1水平数据为非正态分布数据,故采用中位数(四分位差)表示。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组患者血清sLOX-1水平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患者[(678~2 104 ng/L,平均1 652 ng/L)与(382~1334 ng/L,平均829 ng/L)](P < 0.01)。

2.3 各变量与合并冠心病的独立相关性

单元Logistic回归中,体质量指数、收缩压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血清sLOX-1等变量与冠心病发生存在相关的趋势(P < 0.20)。将这些变量纳入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后显示,在排除各因素间的相互干扰后,只有血清sLOX-1水平与吸烟合并冠心病存在独立正相关性(优势比:2.136,95% 可信区间:1.22~3.401; P < 0.01)。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探讨了男性吸烟者中血清sLOX-1水平与其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本研究发现,在男性吸烟者中,合并冠心病者的血清sLOX-1水平显著高于未合并冠心病者,血清sLOX-1水平与男性吸烟者合并冠心病存在独立的正相关性。吸烟的危害极大,研究表明,吸烟会使冠心病患病时间提前10年,并会使冠心病患病的危险增加2倍[1]。明确吸烟者中对罹患冠心病有预测价值的血清生物学标志物,既对更深入地理解吸烟与冠心病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对冠心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然而,国内外却只有少量的研究来评价吸烟者的血清生物学标志物与冠心病发病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表明合并冠心病的男性吸烟者的血清sLOX-1水平较未合并冠心病者显著升高,这初步提示血清sLOX-1水平越高的男性吸烟者其罹患冠心病的可能性就越大。在进一步的单项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发现,高血清sLOX-1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存在相关的趋势,因两组患者在基线临床资料方面的不一致性,本研究进一步进行了多项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排除了各种混杂因素干扰后,高血清sLOX-1水平是男性吸烟者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因为血清sLOX-1水平能够反映机体LOX-1的表达情况,因此,本研究结果表明了LOX-1的表达升高可能是连接吸烟与冠心病发病的重要环节之一。而这其中可能的机制是,吸烟能够增加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LOX-1表达,而LOX-1与其配体结合后,会加重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损伤,并促进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脂质,并转化为泡沫细胞[4-5]。另外,LOX-1能诱导各种黏附分子和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的黏附聚集[6-7],而上述病理生理过程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最重要的局限性是本研究为一单中心、小样本量的横断面研究,因此,在将本研究的结论应用于临床实践之前,仍然需要多中心、大样本量的前瞻性研究来证实。

总之,高血清sLOX-1水平是男性吸烟者罹患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检测血清sLOX-1水平可能成为预测男性吸烟者合并冠心病风险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参考文献]

[1] 周敏,何青.吸烟与冠心病[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8):763-765.

[2] Kataoka H,Kume N,Miyamoto S,et al. Expression of lectin-like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 in human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J]. Circulation,1999,99(24):3110-3117.

[3] Brinkley TE,Kume N,Mitsuoka H,et al. Variation in the human lectin-like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1(LOX-1) gene is associated with plasma soluble LOX-1 levels [J]. Exp Physiol,2008,93(9):1085-1090.

[4] Zhao ZW,Zhu XL,Luo YK,et al. Circulating soluble lectin-like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 levels are associated with angiographic coronary lesion complexit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 Clin Cardiol,2011,34(3):172-177.

[5] Kobayashi N,Hata N,Kume N,et al. Soluble lectin-like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 as an early biomarker for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e-dependent comparison with other biomarkers:time-dependent comparison with other biomarkers [J]. Circ J,2011,75(6):1433-1439.

[6] Li B,Zhang LH,Yang XG,et al. Postprocedural serum sLOX-1 levels are associated with coronary in-stent restenosis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 Coron Artery Dis,2011,22(4):259-263.

哲学和科学的关系范文3

哲学是什么的问题,是哲学的首要问题,它涉及到哲学的性质和功能定位,关系到哲学生存的合理性。随着哲学和科学的高度分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就显得尤为迫切。以致有人把它称为“二十世纪哲学的第一问题,而且将继续是第一问题”。

近年来,哲学界在反思“哲学是什么”的认识时,发现以往对哲学性质的认识存在着一种知识论的立场。翻所谓哲学的知识论立场,就是在与科学的对比中去理解、解释和规范哲学。具体地说,就是把哲学作为一种知识,作为“对自然知识、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把哲学作为“唯一科学的世界观”。与科学知识相比较,哲学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知识具有最高的概括性(最大的普遍性)和最高的解释性(最大的普适性)。之所以会有这种对哲学知识化或科学化的理解,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哲学与科学有一个从统一到分化的过程,在二者未分化时,哲学实际上承担了科学研究的任务;二是受到了近代实证科学成功的诱惑,以及把哲学绝对真理化、教条化和意识形态化的需要。这种对哲学知识化或科学化的理解存在的问题是:(1)不符合哲学与科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因为,“如果说哲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那么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出现之前就不应该有哲学,可是谁都知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2)抹杀了哲学与科学的根本区别,使哲学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如果把哲学与科学的区别定位在研究对象的不同,即哲学解决整体的、一般的问题,科学解决局部的、个别的问题,那么,我们可以发现,随着科学的发展,整体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科学的方式来解决,原来很多属于哲学研究的问题,如心理学、社会学都成了科学研究的对象。如果沿着哲学的知识化或科学化立场走下去,哲学必将失去精神家园。(3)颠倒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使哲学失去了对科学的反思批判功能。强调哲学对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必然使科学知识成为哲学的前提,哲学成为对科学知识合理性进行论证、辩护的注脚,哲学失去了对现存世界进行批判和改造-的任务。(4)限制了哲学研究的范围。随着实证科学的发展,哲学的地盘主要集中在形式逻辑和辩证法,认识论也就成了哲学的中心或唯一问题。

哲学工作者们认为,要走出对哲学知识化或科学化理解的批判,实现哲学自身的发展,需要重新理解哲学,突出哲学的反思、批判性。把哲学理解为对包括“科学”在内的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方式的批判性反思和理想性引导。即哲学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反思。哲学研究的目的,不是获得确定无疑的结论,而是对确定无疑的结论进行质疑或批判。

从对教学哲学的性质和功能的认识来看,尽管对这一问题还缺乏讨论和自觉,但是,基于众多的教学论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教学论对教学哲学性质和功能的认识,更多的停留在知识论立场,没有区分教学哲学和教学科学。具体表现在,我们是在教学科学的知识体系中理解教学哲学。如,我们把教学论的任务定位在研究教学的普遍问题和一般规律,把教学论的发展理解为不断追求教学论的科学化的过程。与一般教学论相比较,教学哲学研究更一般的规律,教学哲学知识更具有概括性。

在教学论停留在日常经验和工作总结水平,沦为教学政策的注脚的情况下,强调教学论学科的科学性、理论性,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对教学哲学性质功能的知识论定位和对教学哲学与教学科学不加区分,也会造成二者性质功能的错位。本来是教学科学思考,需用观察、调查、实验等经验实证的科学方法来解决的问题,如有效教学的规律,我们却做了抽象的哲学思考,用本质、本质的联系、外部联系、内部联系、矛盾分析等概念范畴和哲学的玄思,代替了具体的教学规律的实证考察。结果,我们苦苦追求教学规律不能得,以致教学论内外部对教学论知识的可靠性产生了怀疑。而西方的教学论研究却在过程--成果范式下,通过课堂教学观察与实验研究,产生了丰富的教学论研究成果,成了教学政策和教师培训的依据。本来是教学哲学问题,需要立足哲学的反思和批判来寻求新的理解,我们却做了科学思考,企图寻找标准答案。譬如对教学本质的思考,我们不是立足对教学观和教学研究范式的反思和超越,而是寻求对教学的终极解释。又譬如,对教学中主客关系的研究,我们不是把它作为哲学问题,去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是企图对教学关系作出一种新的性质判断,去描述教学关系的规律。等等。

而教学哲学和教学科学性质功能错位的结果,最终又使教学哲学和教学科学都得不到发展。因为,如果把教学哲学定位在对教学科学的认识成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忽视教学哲学对教学科学的反思和批判,教学哲学成为对教学科学认识成果辩护的工具,不仅教学科学的认识成果将难以突破,而且教学哲学也会因此失去了概括总结的素材。

显然,教学哲学的发展,有赖于我们重新理解教学哲学的性质,把教学哲学理解为对教学存在、教学发展以及教学科学认识成果的反思,而不是揭示教学活动整体的图景或最根本的规律。

二、教学哲学的主题:教学认识论----学生生存发展论

哲学要解决什么问题,决定了哲学的内容和具体理论形态。因而,哲学的发展也取决于哲学研究主题的转变。

从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来看,近50年中国哲学研究的主题,经历了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到价值论,生存发展哲学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认识论问题一度成为哲学的热点问题,并且对教学哲学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到了20世纪90年代,认识论研究进入沉寂状态,认识论问题受到了哲学工作者的冷落。有的哲学工作者在进行认识论研究选题的文献分析时发现,自进入90年代以来,刊物上就几乎没有发表这方面的参考文献。有人统计了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卷2003年全年和2004年前8个月约600篇文章,发现关于认识论的仅有3篇。那么,80年代为什么会出现认识论热?90年代为什么又会出现认识论研究的沉寂?哲学工作者们认为,这并不是出于理论自身话语翻新的需要,其实质,在于社会历史实践在广度与深度上的拓展,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认识的视野的拓展。80年代,伴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有关认识的可能性和可靠性的认识论研究,成为哲学研究的热点。90年代,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社会发展问题和人的发展问题更加突出,有关人和社会生存发展的问题,就成了哲学关注的焦点。那么,哲学研究主题转换后,哲学认识论的前途命运如何?一种观点认为,哲学认识论问题已经消亡。传统哲学认识论关注的,是认识的来源和发生问题。实际上,是对认识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的描述,而不是对“意义”的认识论分析。因此,应当把它作为心理学而归入经验科学。另一种观点认为,哲学研究主题的转换,并不意味着原来的主题不存在了,哲学认识论应该发展或重建。哲学认识论的重建论,又可以分为几种具体观点:(1)主张哲学认识论从传统认识论走向现代知识论。这种观点认为,古代和近代的认识理论,主要从发生学意义上研究有关认识的“起源、范围及其客观有效性”问题,通常称为“认识论”。在当代知识理论中,它的研究内容从有关认识的发生学的研究,转变为有关知识本身之所以为真的条件的研究,特别是有关知识的确证问题的研究。称之为“知识论”。(2)主张哲学认识论从抽象认识论走向具体认识论。如有的主张,认识论研究必须结合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网络化的普遍应用带来的认识和实践的新特点。必须研究知识创新这一范畴,探讨知识创新提出的认识论问题。对“知识就是力量”的命题作出认识论诠释;探讨知识在创新活动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揭示创新实践与知识进化的相互促进关系;基于知识创新来揭示人的认识与实践能力的最大可能性。有的主张,关注知识社会学对传统认识论的冲击,研究认识的社会性或社会意识形态对认识的影响,并且建构社会认识论的哲学理论体系。(3)主张哲学认识论研究,应该和哲学本体论、价值论研究结合起来。这种观点认为,以往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研究是脱节的。其中,本体论研究,主要是知识论的本体论,目的在于为世界寻求终极的解释和统一的知识,不关注人的生存发展问题。认识论是在辩证唯物主义框架中进行,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抽象的认识关系,也脱离了人的生存发展的本体论问题。因此,这种观点主张,哲学的发展,应立足人的生存发展,以实践论为基础,实现世界观、认识论、历史观和价值论的统一。

对于教学哲学研究的主题而言,20世纪80年代,为了反映教学改革中加强知识基础、重视能力培养的要求,受哲学认识论研究的影响,一些教学论工作者构建了教学认识论体系,系统地探讨了教学认识的主体、客体、领导、认识方式、检验标准等问题,受到了教学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教学认识论开始受到教学理论界的批判,有的主张突出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把教学活动作为生命活动;有的主张拓展教学论的哲学基础,把实践唯物主义研究与认识论研究有机统一起来;旧有的主张重新理解、定位教学认识论,认为真正的教学认识论,是以哲学认识论为一般指导,以教学认识为研究客体的哲学认识论----与教学本体论、教学价值论并列意义上的教学认识论。

对教学哲学主题的讨论或争鸣,反映了教学哲学自身超越、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我们发现和找到新的教学哲学问题。我们认为,这些讨论或争鸣,尚需进一步结合问题的性质,充分反映哲学界对认识论问题的新看法和考虑到教学改革实践的需要来进行。

从教学哲学讨论的问题的性质来看,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教学认识论还是教学交往论,都是在教学本质范畴中进行的。而本质范畴,是哲学本体论、存在论或世界观范畴。因此,教学认识论或教学交往论,实际上都是教学本体论;认识或交往的教学本质观背后,都有一种本体论预设。但是,有关认识或交往教学本质观的倡导者,大多没有意识到其所探讨的是教学本体问题,并对其本体论预设作出自觉的反思。分析有关教学本质的争论,我们可以发现,多数研究者所理解的教学本质,实指教学的根本特征、起源或存在的根据。其目的,在于对教学存在的丰富性、多样性作出最深层次的统一解释。这实际上是一种知识论的世界观或本体论。

根据哲学界对认识论哲学的批判来看,当前教学哲学的研究,未能很好地把教学认识论和学生的生存发展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过去我们一直强调,教学论有两大哲学基础----全面发展学说和教学认识论。对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强调它们是有内在联系的,是统一的。但是,具体的联系是什么,我们一直缺乏深入的考察。而从当代社会实践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需要来看,人的生存发展问题越来越来突出。教育哲学研究已把关注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培养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育实验,已得到广大的教学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认同。这就迫切需要教学哲学把教学认识论和关注学生生存发展的教学本体论研究结合起来。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教学哲学主题的转换,可以从以下方面人手:(1)澄清教学哲学问题的性质,区分哲学问题和科学问题。如教学的起源、发生问题,可以通过教学史的分析和教学社会学的分析来回答。教学认识的机制和各种教学认识方式的利弊问题,可以通过具体的教学实验来回答。教学哲学的研究,则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教学中的认识关系、价值关系进行反思和批判上。(2)把教学认识论的研究和学生生存发展的教学本体论研究结合起来,解决好教学认识与学生生存发展的统一问题。

立足学生生存发展的教学本体论与认识论思考,将会带来的教学哲学研究的新课题:(1)立足学生的本质,反思教学中的各种人性假设;(2)立足学生的发展,反思教学中的价值取向,关注当代学生在生活世界中面临的身心发展的价值冲突,帮助学生进行价值取舍;(3)立足学生发展的方式,反思教学中的价值、伦理和认识关系,关注当代学生的生存或生活环境的具体状况、异化的表现和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新途径。

三、教学哲学的思维方式:本质主义思维----现实关系思维

现代哲学的发展,表现在哲学思维方式上,就是从实体思维、本质主义思维向现实关系思维的转变。

所谓实体思维或本质主义思维,其基本信仰和思维路径在于:把世界分为本质界和现象界;人们日常感知到的是经验现象界,它是不可靠的;认识的目的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质是一种不变的超时空的实体(或归之于物质本原或归之于精神本原);实体与属性相对,找到了实体就找到了事物的属性、功能和特征;本质认识的结果,具有终极解释作用,是一切认识和行动的基础。

现代哲学在对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批判中,进行了哲学思维方式的现代转型。现代哲学对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批判集中在:第一,本质信仰的不可靠性。现代哲学认为,在现象背后没有一种永恒不变的实体本质,离开了存在的现象就无法把握本质。对本质的追求,实际上是一种“中心”思维和霸权意识的体现。第二,世界的属人性。现代哲学认为,世界不是脱离人的价值意义的客观实在。脱离人的价值意义去追求永恒不变的本质,是无意义的。

不同于实体思维或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现代哲学主张,哲学向现实生活回归,把哲学的关注点从对世界的统一性和知识的统一性的关注,转向对人的现实生活的关注。立足人的存在发展,现代哲学践行现实关系思维。与本质主义思维相对,这种现实关系思维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从实体思维走向关系思维。现代哲学认为,哲学的任务不是去关注世界的本原,而是关注人与世界的关系。要关注人与世界的关系,就需要从人的活动、人的实践,去揭示人与世界发生关系的事实与价值形态。第二,从还原思维走向生成思维。从人的现实生活、实践来把握人的本质、存在与发展,不是把人的本质还原为来自主体和客体的某种抽象的规定性,如理性、感性、生物本能等。而是从人的实践生活的社会历史性来揭示人的本质的动态生成性、多样性和开放性。使人从自在的存在,走向自为的存在;从某种社会规定性意义上的人,成为自由自觉、全面发展的人。第三,从抽象思维走向现实思维。哲学思维的路径不是寻找逻辑起点,建立僵化的体系,而是面向人的生活世界和实践,考察当今社会生活和实践发生了什么变化?提出了什么问题?哲学应以什么方式来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

从教学哲学的思维方式来看,本质主义思维对中国的教学哲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教学活动本质的研究,已成为教学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至今余绪未绝。在教学本质的争鸣中,与本质主义思维方式一致,众多的研究者相信,教学存在一种使其特立独行于世的所谓本质的东西;多数研究者赞同,教学存在惟一的本质;不同的研究者,从教学内部的矛盾或教学与外部其他社会现象的区别,来探寻教学的本质,或归之于特殊认识,或归之于实践、交往等;教学本质的争论,围绕何种本质是唯一正确的本质来展开;评价教学本质认识的标准,是主观符合客观,看哪一种本质观最符合教学的本性、有最大的解释力。

本质主义思维为中国教学哲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话语,促进了教学哲学的繁荣,但是,也带来了不良后果。主要在于:第一,陷入抽象概念之争,忽视了教学哲学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哲学的思考中,人们为教学本质是认识还是交往、认识中有没有交往争论不休,而对哲学认识交往范畴要解决什么教学问题却置之不理。事实上,哲学认识范畴的引入,主要解决的是教学过程中学生与书本世界的关系问题;而哲学交往范畴的引入,主要是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社会关系的异化和合理性问题。由于问题不明确,结果,本不应该发生争论的问题,却争得不可开交。第二,走向霸权和封闭。众多的教学本质的思考者,都企图寻找教学活动的终极存在,获得唯一的、绝对的解释力。结果,使教学论工作者依据各自的逻辑起点来构建范畴体系,缺乏真正的交流,最终使教学哲学走向封闭和不发展。第三,走向抽象和脱离现实。教学哲学在逻辑起点、范畴体系的不断转换中,体会到理论的繁荣;而脱离现实的理论思辨,却使得教学哲学对教学现实的反思批判能力越来越弱。

那么,教学哲学的发展如何克服本质主义思维的局限,这就需要教学哲学立足哲学的反思性和学生的生存发展,转变教学哲学的思维方式。从教学哲学的意义上讲,教学哲学思维向现实关系思维的转换,有如下新的视点:第一,把教学哲学思考的出发点,从本质追问转向对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方向和可能性的追问。第二,不是在认识论意义上谈人的发展,把人的本质归之于某种抽象的理性能力的发展,而是立足实践、交往,来揭示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动态生成性和开放性。第三,立足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转型带来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和日常生活方式的变化,对教学生活类型、方式、状态进行反思批判,从中寻找学生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合理的方式。

总上,我们认为,教学哲学的发展,有赖于对教学哲学性质、主题和思维方式的重新认识。这三个方面是统一的。这就是:教学哲学的性质,决定了教学哲学的主题;教学哲学的主题,决定了教学哲学的思维方式。

哲学和科学的关系范文4

一、感性地认识哲学

认识哲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经过摸索、体会和心理概括等环节。怎样才能让哲学感性起来呢?我认为应当在课堂上创设交流情境,让学生的思维在情感、经验与观念的交流中激活、碰撞,从而获得灵感。我选择了两句与哲学有关的话,以此来牵住学生的手,一起走进哲学殿堂。

第一句是“诗歌是哲学的近邻”。这堂哲学课,是从余光中先生的《天问》开始的。

水上的霞光呵

一条接一条,何以

都没入了暮色了呢?

地上的灯光呵

一盏接一盏,何以

都没入了夜色了呢?

天上的星光呵

一颗接一颗,何以

都没入了曙色了呢?

我们的生命呵

一天接一天,何以

都归于永恒了呢?

而当我走时呵

把我接走的,究竟

是怎样的天色呢?

是暮色吗昏昏?

是夜色吗沉沉?

是曙色吗耿耿?

当这首《天问》伴着略带凝重的音乐,在课堂上缓缓流淌的时候,它那些对宇宙、对生命、对人生的思考,以一种最感性的方式,进入到了学生的心灵,让他们瞬间沉静了下来。诗歌是用感性抒发理性的表达方式,我希望哲学的理性能通过诗歌的这种感性力量,传递给学生。

第二句是“哲学的祖国是天空”。曾经有人说过,当人们从繁琐世俗的事务中抽出身来仰望星空时,哲学就产生了。我在阅读中经常遇到那些影响世界的重要人物,他们独自面对孤独和壮丽的人生,其中尤以哲学家见多。我向学生们介绍了黑格尔,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我又向他们介绍了苏格拉底,西塞罗说苏格拉底是“第一个将哲学从天空召唤下来,使它立足于城邦”的人。

通过这两句话,我告诉学生:思考,是哲学的源头,也是接触哲学、认识哲学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我们看到的哲学就不是灰色的,而是五彩斑斓,闪耀着理性的光辉。无论是“临近”诗歌还是仰望星空,都是我们对生活、生命和万物的思考。

通过设置这样的情境,学生会对哲学有一种感性的认识:一是哲学离我们很近,甚至和诗歌肩并肩,关注的是宇宙、自然和生命;二是哲学是思考的产物,是智慧的结晶,需要我们抬起头来,透过纷繁的现象,关注到事物的本质和根源。

二、感性地了解世界观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是什么?授课前,我布置了一项任务――“捕捉我们心灵上的飞鸟”。内容是让学生谈谈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生的思考。高二的学生,正处于人生最敏感、最多思的阶段,对这个话题自然有话可说。看他们交上来的文字我感受颇多。平时,他们可能让我们觉得逆反、幼稚、不谙世事。但在这些表象下面,他们的内心真诚、热情,有对自然和社会现状沉重的忧虑和反思,有对社会现实的分析和抨击,有对人生的茫然和追求,有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构造和审视,这些恰是他们真实的世界观。我从中选取了一些精彩、典型的表述,仿照泰戈尔的《飞鸟集》编写了一个集子,做成PPT在课堂上与学生共享。大家一起讨论,一起思考,甚至因为这些最心底的东西而一起流泪。我对学生说,你们的这些思考就是世界观的雏形。

这个时候,对学生进行思维点拨: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等整体世界的认识,而不是对一草一木、一事一物的思考和认识。世界观几乎人人都有,只是有的是分散的、零乱的、不自觉的,而有的是理论化的、系统化的。

三、感性地厘清关系

如何说明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呢?我设置了“仰望星空”这一环节,介绍了几位哲学家在哲学上的一些典型观点。然后,请大家比较“飞鸟集”的观点和哲学家观点的区别。很显然,一个是自发的、零散的、感性的;一个是抽象的、系统的、理性的。学生在这样的讨论和比较中,轻松地发现了两种形态世界观的区别,这其实就是帮助他们区分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松散的世界观不是哲学。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那么,又如何理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呢?在“飞鸟集”中,很多学生阐述了自己对自然生态的忧虑,对人类科学发展的反思。我让大家欣赏了迈克尔・杰克逊的MV《地球之歌》,歌声如泣如诉,画面惊心动魄地表现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行为。然后问:为什么自然科学在不断地发展,但人类的生存环境却不断地恶化,在这种状况下,是继续依靠科学进一步发展,还是要寻找其他的途径呢?学生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认为应当通过道德、法律、哲学等手段去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约束。最后,我在归纳中提升:科学技术这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也可以开启地狱之门,究竟开启哪扇门,则有赖于哲学精神的引导,换言之,哲学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在理解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时,我让学生观看电影《阿凡达》的片断,影片中潘多拉星球叹为观止的自然之美、神奇的物种、土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唯利是图、一心要开掘超导矿石的经济掠夺产生了强烈的对比,片中人物充满了世界观的对立与碰撞。我让学生分析电影中呈现的世界观,以及这些世界观导致了怎样的行为方式。最后学生们发现,通过对影片角色部分行为的分析可以判断出人物的的世界观,而人物的世界观,又决定了他们的行为,自然得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的结论。

四、感性地总结与回顾

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并不多,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和理解哲学,激发起他们学习哲学的兴趣和欲望。在总结、回顾这节课时,我把哲学简称为“一棵树的学说”,示图如下:

大地,是人们关于宇宙、人生、自然和生命的思考,大树吸收其中关于人生、自然、生命、宇宙的思考,形成“树干”,这个“树干”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分为两种――一为松散的、零碎的世界观,一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哲学。哲学部分又分若干“分枝”,即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等,哲学指引这些“分枝”。“叶子”则代表方法论,方法论与世界观的关系就是叶子与树干的关系,“树干”决定“叶子”,“叶子”体现“树干”。

哲学和科学的关系范文5

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与具体科学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的。哲学以具体科学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一部分,同时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具体科学的发展也为哲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因此在中西方不同科技发展道路的众多因素的探析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哲学是影响其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中西方在哲学的词源上有着极为相似的理解,都有使人增长智慧,使人明理之意。然而在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上却相去甚远。西方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始终保持着一种紧密依存的关系,而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却呈现出与具体科学相分离的态势,愈是发展,排斥、分离的趋势愈严重,致使自然科学迟迟难以在中国生根发芽。古希腊、古罗马人有较多的关于自然和自然观问题的思索。希腊最初的哲学家都是自然哲学家,他们特别注重于对宇宙根源的探讨。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显著特点是从整体上对自然现象作直观的考察,并提出了元素论、原子论和宇宙论等等。这些探索对后来的科技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一生从事过多方面的研究,被马克思和恩格斯誉为“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思想对后来的哲学、物理学、伦理学、教育学都有很深刻的影响,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他创立的对后世的物理学影响重大的原子论。英国自然科学史家丹皮尔认为,原子论在科学上“要比它以前或以后的任何学说都更接近于现代观点”。西方的自然观经历了古希腊、中世纪的漫漫长夜之后,引发了文艺复兴的自然科学革命,自然科学自此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发展的学问。但哲学与具体科学始终保持了一种不离不弃,相辅相成的紧密依存关系。相比之下,中国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发展却呈现出与西方迥然不同的发展路径。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源于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是为改进生产技术的一种经验积累和提升。在中国哲学和自然科学是并行独立,互不相干的。二千多年来,中国传统哲学始终把人们的思维定向在人生的范畴之内,而以政治伦理和道德修养为立身之道。另外,中国古代以儒学为主的教学内容与越来越残酷的文化专制统治使中国古代科技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微乎其微,普遍不被重视,也缺乏足够的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加之儒家哲学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使得科学常常成为哲学的附庸。这种情况下科学得不到应有的充分发展甚至出现科学与哲学的严重脱节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2中西方哲学关于“天人关系”不同的价值取向对其科技发展道路的不同影响

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和谐,注重人际关系;西方哲学重视天人相争,突显个人英雄主义。以“阴阳”学说和“五行”观念为核心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是中国正统哲学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和基础。它突出强调了主体要与客体相融合,人要遵循自然规律而行,它具体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某种程度上,这一观念是有其可取之处的,但这一理念的形成却是建立在生产力低下,人类还无法掌控自然的基础上的。因而这种“天人合一”是出于对自然界的畏惧不得已而为之的,是一种消极应对自然的反应。由于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内含着人对自然的绝对敬畏和顺从倾向,相应也就制约了人自身能力的发展,它对人的理解是保守的而非奋发进取的。人对自然绝对的顺从、依附,在某种程度上带有宿命的意识。这种价值取向和科学发展所需要的探索和创新是格格不入的,是科学的大敌。相比而言,西方哲学是以“天人相分”作为其天人关系的核心的,它正视人与自然的矛盾与差别。虽然他们也认为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但却看重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强调利用和改造自然,相信人的力量,注意研究自然科学[7]。科学主义原则体现于天人关系具体化为主体更有效的驾驭控制自然,导致人天对立的局面。它使人摆脱了对“自在之物”的依附意识,并促使人努力地掌握自身的命运从而增强了人的主体意识和人对自然的积极进取意识。在中国古代虽然哲学和具体科学是严重脱节的,但由于儒家哲学的特殊统治地位,致使其影响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由于儒家天人合一观念的局限性,致使其对中国科技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中西方哲学不同的价值取向对其科技发展道路的影响也就迥然不同了。

3结语

哲学和科学的关系范文6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发展贡献

认为,物质是万物的本原,自然界是由一切物质所构成的巨大的系统整体、自然界、人、科学技术,社会这四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自然辩证法的学习中,我们只有通过对概念的认识,研究对象和内容的深入了解,进一步解读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现代科学方法等多重知识结构的层次的构建,才能取得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一、自然辩证法在科学发展过程中的表徵

自然辩证法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一般关系的学说。与此同时,自然辩证法作为的自然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社会学等研究,不仅具有哲学属性,而且也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我们知道,自辩法诞生于19世纪中叶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当时三个方面的重大变化和发展冲击着人们原有的自然图景和思维方式,为其创立提供了客观基础。表现如下:一是大机器生产带来的人类生产活动的高度社会化,加强了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和交往,改变着人们旧有保守的、静止和孤立的思维习惯和方法;二是自然科学的一系列伟大发现展现了自辩法发展的本性和规律,冲击着人们业已形成的机械的、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三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为自然辩证法的创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使自然观的革命有了理论指导。自然辩证法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和诸多因素下,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和技术相结合的一场伟大的理论革命。自然辩证法揭示了自然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人对自然界的能动关系等,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思想观点等,诸多体现具有划时代的变革。

二、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诸学科关系的文献综述

恩格斯结合当时的自然科学和哲学成果,对这种自然哲学进行了多方面理论变革,发展出了一种新的关于自然的学说,这就是的自然辩证法。首先,他改造扩展了自然哲学的研究对象。其次改造了自然哲学的方法论基础。再次摒弃了自然哲学的唯心论等基础,成功的实现了自然哲学和科技哲学的基础构建。自然辩证法和自然哲学都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并提供自然界的总图景。

科学哲学是以自然科学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科学的逻辑结构、科学知识的获得和检验、科学推理的程序、科学发展的模式等认识论、方法论和逻辑学问题,而明显忽视对自然界本身的研究,存在一些属于本体论的问题。

科学社会学是关于科学的社会研究,它是与自然辩证法紧密相关的一门学科,着重研究社会诸方面与科学的关系,也就是研究科学体制“外部”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对科学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三、从自然辩证法看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这是对科学技术观和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也是我国发展科学技术和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

科学技术不仅作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具有主导作用,同时对其他要素也起着渗透作用,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已融合、扩散到生产力诸要素之中,从而促进了生产力要素的全面飞跃,推动了生产力系统的发展。

当代自然辩证法以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所要揭示的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般规律,而不是自然界中个别的过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个别领域或者科学技术个别学科的特殊规律。这个一般规律也正是哲学研究区别于科学技术研究的特殊之处。自然辩证法一方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原理在自然界中的具体表现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具体应用,另一方面又是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哲学概括。

四、科技哲学视角下的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作为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的哲学学科,不仅对于整个哲学特别是哲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自然,发展科学技术,协调人与自然以及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在理论价值上,不仅为科学的世界观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为认识论和方法论提供具体的理论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