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审美教育的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审美教育的内涵范文1
舞蹈是一种动态的人体艺术,能够通过对一定动作造型的运用来全面系统的展示出舞蹈的艺术风格。从世界现代健美艺术的层次上来看,舞蹈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人的内心,并使人身心健康发展。舞蹈艺术具有强烈的参与性,能够在教学实践和艺术表演中唤起舞蹈者和欣赏者内心的美学感受。从舞蹈者自身来看,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节奏,舞蹈者在舞蹈中旋转、弹跳、开位、闭合、推拉等动作的运用,不仅能够给自身带来精神上的美学享受,还能够让其产生生理上的美感体验,是一种高层次的灵与肉结合,使舞者在极度兴奋的美学艺术体验中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情感。而从欣赏者的角度说,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通过对舞者动人舞姿以及优美音乐节奏的感知,唤醒自身心灵深处的美感享受,进而引起一种特定的动作知觉,并且伴随着欣赏者的生理变化表现出一种对舞蹈动作的内模仿,从而使欣赏者在内心深处与舞者一起跟随音乐节奏而律动,逐步在心中获得一种生理上与精神上的享受,不仅能够帮助欣赏者宣泄内心情感,还能够通过美学的欣赏增强身心舒适度,促进身体健康发育。可以说,集音乐、形体与服饰于一体的舞蹈形式,其自身所具备的优美旋律、健康律动的体态、丰富多彩的服饰以及高贵典雅的礼仪风度等,都给学习者以和谐融洽的情感体验和相对高雅的艺术生活情趣,既体现了一种外在的表演艺术,又彰显着其丰厚的文化思想底蕴。随着国际社会对舞蹈艺术认识的逐渐提升以及舞蹈艺术家们自身演绎能力的增强,人们在舞蹈教学和艺术表演中更加追求舞蹈动作的完美配合,通过舞蹈艺术自身内在和外在审美情趣的结合,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美学的艺术表现既是对美学内涵与美感体验的连接,也是美感发生的重要理论支撑。而舞蹈艺术的本质就是在表演中通过动态人体艺术来向人们展示一定的美学情感和精神享受,激发人对美的向往和进一步追求。任何一个舞种在演绎中都需要舞者动作协调、肢体大方舒展,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节奏,通过美观的艺术造型,增强舞蹈的艺术感染效果,显示出舞蹈艺术的美学价值,进而通过舞蹈教育来提升人们的美学艺术修养和相应的审美情趣。
二、舞蹈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作用
(一)审美教育自身的作用
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社会形式下的审美教育主要是为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它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具有一定美学内涵的事物以及艺术形象中所反映出的思想情感的深层次运用来感染受教育者的思想情感,对学生的情感、思维、意志和品格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不仅能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加以激发,还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思想觉悟,鼓舞学生产生一种为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而不断努力奋斗的决心。审美教育对学校教育中的德育、体育以及最重要的智育都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审美教育通过树立优美而感人的艺术形象,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对生活和理想的正确认识和定位,使他们在其中体味到一种潜在的思想品德素质教育,保证其政治面貌和道德品质以及思想价值情感都能够得到健康的成长。审美教育不仅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认清社会现实,感悟历史艺术和哲学,同时也能够在一定意义上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形象思维的能力,为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创造条件。
(二)舞蹈教学与审美教育之间的内在关系
在舞蹈教学实践中渗透审美教育,充分认识到审美教育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正确把握舞蹈教学和审美教育之间的关系,通过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促进舞蹈教学与审美教育共同发展。
1.舞蹈教学是审美教学实践的坚实基础和重点服务对象。在舞蹈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就是将舞蹈教学作为审美教育实践的实施载体和重要基础,通过对舞蹈教学的建设为审美教育的开展创造相应的发展环境。而审美教学的实施同样将舞蹈教学作为重点服务对象,所以舞蹈教学与审美教育中必然存在着一种服务基础和服务对象的内在关系。
2.审美教育的实施为舞蹈教学提供了一定的艺术指导和美学层面的教学参考。在舞蹈教学中深入开展审美教育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这主要是由于审美教育的发展对舞蹈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从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来看,主要指审美教育的实施为舞蹈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艺术指导,保证了舞蹈教学的健康发展方向。同时审美教育也为舞蹈教学提供了相应的美学层次教学参考,保证了舞蹈教学的美学价值。
3.舞蹈教学与审美教育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关系。这一关系主要是从二者的教育发展目标来论述的,舞蹈教学的具体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专业舞蹈演绎技能,重点在于逐步提升整体教学质量。而审美教育的教学目标则是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以及增强学生舞蹈演绎的艺术性,在这一点上,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关系。
(三)舞蹈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价值
舞蹈在世界上具有“艺术之母”的崇高称谓,其自身的审美教育价值受到艺界的重视。芭蕾舞艺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正是由于人们首先认识到了其在审美教育方面的艺术价值。舞蹈教育通过对人的形体、表情、动作和舞台、音乐设计等多方面的结合运用来展示舞蹈表演的艺术内涵,进而在演绎中发挥舞蹈的艺术魅力。因此可见舞蹈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形式,是美学的艺术结合,其在审美教育方面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会美。舞蹈表演能够将人们吸引到一定的社会秩序中,对于维护社会治安、构建欢乐和谐的社会氛围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道德美。舞蹈教学通过社会主义哲学思想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对舞蹈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和发扬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思想,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逐步提升。民族美。舞蹈教学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国家,具有丰富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舞蹈教学通过对我国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民间舞蹈的教学和讲解,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不同民族的思想文化内涵,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振奋民族精神,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进而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推进民族艺术发展。精神美。在开展形式多样的舞蹈艺术教学时,不同形式的舞蹈对学生的思想精神起到不同的教育作用。例如,集体舞蹈可以强化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纪律性;抒情型的舞蹈可以陶冶学生性情,帮助学生培养自身高尚的情操;力量型的舞蹈则可以引导学生逐渐养成勇于探索的进取精神。而舞蹈教学中的各种重要元素也对学生的精神品质培养存在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舞蹈自身的节奏型可以提升学生的乐感,帮助学生感受事物发展的有序性;舞蹈训练的高强度则能够锻炼学生的毅力,使学生养成坚韧不拔、刻苦学习的精神品质。仪表美。通过舞蹈教学中学生对舞蹈基本功的训练,能够使学生的身体感官更加敏锐,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逐渐在学习中形成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良好的个性,体现出优秀的个人修养。同时,学生通过对舞蹈基本功的不断训练,还能够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养成优美的体态和举止,有助于学生身体匀称发展,具有一定的健美体魄和端庄仪表的作用。
(四)舞蹈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促进作用
通过在舞蹈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能够极大的促进舞蹈教学的发展。从具体的应用实践可以看出,舞蹈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美教育能够促进舞蹈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在舞蹈教学实践中渗透审美教育,对于我国当代舞蹈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不但能够推进舞蹈教学中美学教育的发展,还能够使舞蹈自身的美学内涵得到一定的延伸。
2.审美教育能够促进舞蹈教学中审美价值观念的确立。审美教育的实施为舞蹈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美学思想指导,并逐渐帮助舞蹈教学树立了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念,使舞蹈教学在发展进程中获得了更深层次的思想内涵,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逐步获得正确审美价值观念。所以在相关研究中应该对审美教育对舞蹈教学在审美价值观念方面的确立作用进行正确的认识和把握。
3.审美教育的实施推进了我国舞蹈教学的整体健康发展。从审美教育和舞蹈教学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看,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重要关系,舞蹈教学为审美教育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基础,审美教育更为舞蹈教学的进步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导。因此可以说,审美教育对舞蹈教学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舞蹈教学整体发展的激化和推动上。
三、在舞蹈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具体策略
鉴于舞蹈教学具有一定的美学内涵和审美教育价值,学校在进行舞蹈教学实践中必须适当的渗透审美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但能够掌握舞蹈的演绎技法和表现形式,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念。为此,学校舞蹈教师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法在舞蹈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一)在舞蹈教学中正式渗透正确审美观的内涵
要想真正在舞蹈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思想,教师首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正确的审美观思想内涵,从对审美观思想内涵的教学理论分析入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并在舞蹈表演实践中对自身表演形式进行科学的指导,让学生能够真正在学习中理解舞蹈教学的审美内涵。
(二)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在舞蹈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对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白审美鉴赏能力对其自身舞蹈事业发展的重要性,进而使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得到逐步提升。
(三)将审美教育与相关艺术教育有机结合
舞蹈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并不能孤立的开展,而是应该将审美教育与相关艺术教育进行有机结合,通过二者相互促进发展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从我国舞蹈教学的实际经验上看,将审美教育与相关技术教育有机结合是在舞蹈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
四、结语
审美教育的内涵范文2
一、音乐鉴赏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价值取向
“审美”是音乐鉴赏教学最基本和最本质的价值与功能。因此,正确认识音乐鉴赏教学中所呈现和表现出来的审美教育价值意义,才能使音乐的审美价值得以突出强调和体现。
1.引导儿童的审美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
在音乐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是从自身独特感受的角度出发赋予音乐作品及音乐审美活动以新的意义。因此,让儿童鉴赏健康优美的音乐,可以激发儿童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塑造美好心灵,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正确的审美理想。
2.唤醒激发儿童的审美需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音乐审美教育所具有的情感性、形象性、主体性、愉悦性等特征决定了音乐审美教育是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在鉴赏音乐的过程中,音乐可以激发和唤起儿童的审美需要,使儿童通过不同形式的音乐体验获得更深刻的幸福感、审美需要和精神满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世界。
3.激发丰富生动的联想想象,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
音乐是想象的艺术。通过音乐审美教育,能唤起儿童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与这些富有情感的声音相联系,产生出丰富生动的联想和想象,获得完美的音乐审美体验,促使其乐于去求美、求真、求善,进而形成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音乐鉴赏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策略
1.激发音乐审美情趣,获得对音乐更深刻的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是音乐教学价值的最主要体现。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注意时刻让儿童作为审美主体来体验音乐作品,善于激发儿童的审美情趣,把儿童引向“有意味的形式”中去,与音乐融为一体,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审美体验,从而使儿童感受音乐所带来的美感,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获得更深刻的体验。
如,在鉴赏《飞机先生》时,教师可以展示出各种飞机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了各种类型的飞机的形状、功能和飞机的历史,并产生对飞机的喜爱之情,同时播放《飞机先生》的音乐,用优美的歌声唤醒学生的想象,让孩子在听觉、视觉的直接情境下,引发内心情感,用心灵去感悟,获得美的感受,使学生树立像鹰一样搏击长空的雄心和信心。
2.运用审美知觉规律,获得对音乐整体的感受与把握
运用审美知觉规律对音乐鉴赏进行指导,就要求在音乐鉴赏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全身感官, 并使之与音乐建立多维联系,引导儿童把乐曲作为一个连续的、完整的整体来进行鉴赏。只有这样,儿童才有可能连续的、整体的、完整的和完满的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把握音乐的风格特征和理解其精神内涵,促进其对音乐整体知觉的形成。
如,在鉴赏《保卫黄河》时,教师可先介绍歌曲的历史背景及所表现的基本主题,让儿童从理性上感受理解歌曲的风格、内容、情绪、旋律等特点。然后播放奔流的黄河视频和游击健儿前仆后继、英勇战斗,为保卫黄河、保卫中国而奔赴战场的壮丽情景,充分调动起儿童的视听感官进行体验,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去打动和感染儿童。在雄壮激昂的旋律中,使儿童感受歌曲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撼动人心的感召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情感。
3.引发儿童想象联想,表现音乐内涵的深刻的美
想象和联想是音乐鉴赏者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和意境领会,能更加深刻鲜明地体验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感情、神韵和意境。因此,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儿童的想象力,激发儿童自身丰富的情感与其音乐融为一体,从心灵深处迸发创新的火花,催生灵性的思维,创造性地表现音乐的情感内涵,实现艺术审美的情感升华。
审美教育的内涵范文3
刘正(1984.8-),男,河北保定人,大学本科;学士学位;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音乐学;
李海洋(1987.6),男,河北石家庄人,大学本科;学士学位;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音乐学;
唐美丽(1985.9-),女,河北唐山人,大学本科;学士学位;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舞蹈学。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6--01
一、音乐审美教育与人学
音乐审美教育是音乐审美与教育的结合,广义上来说,凡是以音乐为手段从审美角度对人们进行心灵净化和个性提升的实践活动都可以称之为音乐审美教育。通常情况下是指音乐美感教育和音乐形态审美。音乐审美教育具有主情性和非功利性,通过个体的情感体验,对其进行感化和启发,以构建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和高尚的人格品质为宗旨。
人学就是研究人生存状态,生命意义和价值追求的一门关于人的哲学。通过帮助人们树立自我意识,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哲学通过音乐的审美、艺术和教育指导和引领着人们探索智慧,寻求理想。音乐是人类创造的活动,它是以人的生命为出发点,通过附有生命灵魂的声音,触动着人们内心深处,充分体验和感受了音乐中的人性和生命关怀,展示出生命本质和状态,这也是音乐审美教育中人学意义的体现。
二、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内涵
人类的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人类在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过程中,意识和认知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提高,精神境界在不断的升华。物质世界的复杂多样和运动变化,更是极大地激活了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人类在发展和享受物质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寻求精神依托和精神愉悦。音乐正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精神需求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活动,是人精神境界的享受。音乐的存在没有特定的规定方式,但所有的音乐语言都表现为声音造型,音乐是人的思想情感和内心世界的表达,通过美妙的音乐作品,人与人之间进行精神交流和情感对话。音乐的内涵就是人们内心深处情感的艺术表达,是人精神世界的高级表现形式。是人们伟大的创造和精神追求。
音乐的人性内涵决定了音乐的审美本质,即音乐的创作,演奏和欣赏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人的因素,脱离了人的存在和精神因素,音乐就没有价值和欣赏性。它独特的魅力是人类情感的诠释,是人们精神境界的追求和理想,体现了人们精神世界的生活状态。音乐用其美妙的声音和独特的意境,触动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使其获得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音乐审美教育活动中人学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是音乐的基本要求,也是其本质体现。音乐通过其独特的艺术形态,用其语言进行叙述表达,作用于人们的听觉,至达人们内心深处和精神境界,诉诸心灵世界的精神情感。音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文关怀,从人的感受角度出发,对情感进行表述和阐释,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充分体现着人的创造和自我关照。音乐审美教育必须注重人学内容,脱离了人学的音乐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对其欣赏和审美更是无从谈起,由此可见音乐审美教育活动中人学之重。
三、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价值
人类的思维意识具有充分能动性,在物质世界发展过程中,人类意识的发展具有潜在性和受教性,教育必须以实现人的价值为根本。教育的真正目的也是提高人的素质和扩大人的价值,脱离了人的价值,教育的价值就无法体现,其他价值更是无从谈起了。音乐教育一直备受重视,它超强感染力和感情表达能力一直被人们惊叹,其节奏与音调总是能够抵达人们心灵最深处,采用合适的教育方式可以感动,启发和心灵净化。受过良好音乐教育的具有正确的审美理念和敏感的美丑意识,他们总是远离丑恶,不断追求真善美,美化和滋养心灵。久而久之他们的性格和品质都会变得高尚优雅。音乐的魅力深入人心,严重改变了人们的内在性格和品质,其伟大神奇和不可抗拒的力量,似乎能感化和融合世间万物。
从人学的角度,音乐审美教育就是一种生命的教育,是一种思想的教育,是一种情感的教育。音乐审美教育的内涵就是提升人的价值,提高生命质量,培养和发展个体审美能力,对人性进行塑造并不断实现自我完美的过程。个体从音乐审美中获得的力量是内在的、强大的、潜移默化和无限的。音乐审美教育培养和提升的完善审美心理结构使个体在音乐审美活动中,具有超然物外和淡泊世俗名利的倾向。进入了一个精神和心灵的世界,产生了美的想象和情感体验,摆脱了现实生活中那些实际需求,从一个更直接的入口来触摸生命和心灵的存在。音乐审美教育正是通过蕴含生命本质的审美活动,启发和引导个体思考生命的本源,唤醒人的价值意识和自我意识,珍惜,尊重,影响和教育生命存在,挖掘,把握和塑造人的生命价值。
四、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方法论
审美教育的内涵范文4
【关键词】音乐教育哲学观体现
一、审美论
(一)主要观点
审美论哲学观的主要内涵是将“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是由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等人所倡导的。雷默的哲学思想集中体现在被誉为“音乐审美教育里程碑著作”的《音乐教育哲学》中。
从根本上讲,“审美哲学”是“形式——自律论”的一种延伸。它注重对音乐作品内在的、“艺术性”的审美体验,认为“审美体验并不提供功利目标,体验仅源于它自身”。并且忽略了音乐活动与音乐作品的多样性,用单一的目标强加于所有音乐,用单一的反应模式强加于所有音乐制作者和聆听者。“实践主义哲学观”就是从这些方面开始批判审美哲学的。
(二)形成背景
20世纪50年代末的美苏空间竞赛导致了美国大规模的教育改革。按照美国音乐教育界的话来说,当时的音乐教育需要更具强大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需要一种经过考验的学术作为保障。音乐教学需要这样的理念与学术支撑来体现其自身所具有的重要性。音乐教育需要通过广泛的、全面的、具有高度思想内容与价值内涵的强大音乐理念来彰显其教育新理念。正是在这种形势下,雷默、阿兰·布里顿、查理士·伦哈德、亚伯拉罕·施瓦德隆等音乐教育理论家先后提出音乐教育的审美范式,要求扩大音乐教育的内涵。
二、功能论
(一)主要观点
现代西方功能论哲学观的代表人物保罗·哈克认为:必须深思审美教育中许多尚未认识到的潜在因素。如果音乐教育仅像审美音乐哲学那样是为艺术而艺术,那就会大大地限制音乐所能起到的功能,不能使音乐在广泛、多样、基本的功能方面表现出应有的作为。
哈克认为,音乐是具有双重性的一样艺术形态,其既具有消极性,又具有积极性。音乐是一种具有强大社会问题的社会实体。因为音乐具有双面性,所以人们不能简单地把音乐等同于音乐教育来对待。在这样的游离状态下,音乐教育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音乐本身,还有考虑与之相关的诸多社会问题。音乐教育尽管作为艺术的一个方面,却不可对现实忽视不见。因此,要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功能素养”。
(二)形成背景
60年代,在美国音乐教育领域中开始兴起的审美哲学的影响持续了20多年,审美教育在音乐教育中被提到了一定的高度,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得到了完善,但随之凸显出的社会问题,也随着审美教育的发展而显现出其弊端。随着仅仅关注音乐的积极因素,而忽略音乐消极影响所带来的一系列青少年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出现,音乐的社会功能价值开始被重新关注。“走向功能音乐教育”在80年代后又开始成为一种呼声,“音乐为每个学生”逐渐又成为一种潮流。
对于音乐的社会功能,中国古代有很多论述,诸如“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等,都强调了音乐的教化功能,而这些观点至今对中国的音乐教育有着重大影响。
三、美育论
(一)主要观点
美育论哲学观的主要内涵是,通过审美教育来塑造健康以及全面发展的人格。正如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家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深刻阐述那样,人格教育应该在“乐”中才能得以完善。美育论认为艺术教育不仅仅是培养人对自然界、社会生活、文艺作品的审美观点和欣赏能力的教育,还是培养健康人格、促使人全面发展,从而使人能以美的方式感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教育。
如前所述,美育的性质可以归纳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培养人的正确高尚的审美观念,提高人的审美与审美创造能力。第二个层次是通过审美教育,塑造完美的人格。其内涵主要从美育的作用过程的特点、美育的实施效用、美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的育人目的三方面来理解。目前,我国正在提倡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美育被确立为我国的教育方针之一,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承担起了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健康完美人格的重大责任。
(二)形成背景
中国有悠久的美育传统,先秦时期就有制乐成礼的记载,礼乐成为青年教育的选修课。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音乐被看成人的修养最后完成的体现,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而孟子则在理论上实现了美育与德育的沟通。到了近代,第一次提出“美育”的概念。在1912年的《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中,美育首次被定为基本教育方针,当时美育在人们思想和教育活动中的地位逐渐得以确立,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现代美育观从西方的美育观念中吸取了理论资源,初步奠定了德、智、体、美并重的基本教育体制格局,为现代中国美育的使命定位做好了理论准备。在此背景和基础上,美育完成了现代转型,扮演了个体人格的启蒙和解放的角色,被赋予塑造符合新文化道德标准、科学标准和审美标准的“新人”的现代使命。
除上文所提到的哲学观之外,在音乐教育领域中还有表现主义、永恒主义和科学主义等多种哲学观。而每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相结合的,不可能是超时空的。因而,其必然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所以人们不能对诸多哲学观采取简单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应该以历史的眼光去看待。
参考文献:
宋辉.音乐教学基础.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周世斌.音乐欣赏.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王林.音乐教学概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审美教育的内涵范文5
【关键词】高等院校;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综合素质;教学策略
审美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艺术、文学等意识形态来对学生进行美育,使学生成为既拥有丰富的学识内涵,又兼具一定审美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高校语文教学凭借其独有的情感性、体验性、形象性等特点成为高校开展审美教育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尤其是在当前全面实施综合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更加有必要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们的审美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构建更为完善的知识体系,还能有效净化学生们的心灵,帮助他们更好地塑造个人形象,培养当代大学生对美的洞察力、鉴赏力以及创造力,使其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促进素质教育改革的实施,也是为了令传统的语文教学更加具有开放性、接受性和成效性。因此,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高校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现状
(一)语文教材重政治轻人文
受我国固有国情和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目前高校语文教学大多侧重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上的教学,主要体现为高校在选择语文教材时往往偏向于选择那些与基础知识或职业考试相关的类型,很少考虑以提升学生个人修养和审美情趣为主要目的的课本。总的来说,我国高校在选择语文教材时习惯于以思想教育为权衡点,希望能够通过语文教学来提高学生们的思想政治觉悟水平,同时还会渗透一些主流的政治思想。这种做法过于夸大了语文教学的政治功能,掩盖了其人文性和文化性的本质特征,使语文教育无法真正发挥出应有的深层次价值。
(二)教学内容重知识轻审美
知识传授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目的,从本质上来看,语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在作品中所蕴含的个人情感、经历认知以及生活感悟的一种过程,因此,高校语文教师必须紧扣教学大纲要求和作品内涵来制定教学方案,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审美感受。然而就现阶段的语文教学来看,教师大多将教学重点放在对课本内容的讲解、记忆和反复练习上,学生无法真正理解作品的实际内涵,语文教学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教育价值。高校语文教师这种忽视审美教育,片面追求知识传授的错位现象不仅不利于语文综合水平的提高,还很容易导致学生形成错误的学习观念与为人处世态度。
(三)教学手段情感特征不明显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下,教学手段过于机械化,情感特征不明显,不仅禁锢了学生们的思维模式,还使学生对非功利性知识的关注程度下降,使其从一个原本拥有真情实感的人逐渐变成只会学习和考试的“机器”。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对汉字和语言的学习,还应包括对人类文明进化史中诸多文化现象的认知,仅依靠当前这种照本宣科传授知识技巧的教学手段显然是难以从灵魂深处来改善当代大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困乏状态。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只是一昧地追求考试分数,却忽视了作品中的真情实感,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作者文学创作价值的流失,是对知识资源的一种浪费。
二、加强高校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引导学生感受课内外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之美
在高校语文教材中不乏大量的古典诗词、散文、诗歌以及现代主义文学祖品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引导学生发现并主动关注课本内容中的文学之美,深入了解作者的人格魅力,在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对生活的感悟等等。例如,古诗词中有许多关于爱情的作品,如柳永的《凤栖梧》、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等等,高校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地向学生们介绍这些诗歌的创作背景,使其深刻地体会到作者通过文字所寄予的深厚情感以及古典诗词中的语言之美,同时还能感受到古代诗词歌赋中所蕴含的韵律之美。无论是现代主义作品,还是古典文学作品,都有其独特的审美教育价值,高校语文教师要善于从课内外教材中挖掘有价值的内容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例如在沈从文先生的作品中就经常可以看到对地方美好人情的描写,很容易从情感桑引起学生们的共鸣,使其产生强烈的审美情感。而在《聊斋志异》、《周亚夫传》、《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这类古典文学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古人弃恶扬善、崇尚亲情、友情、爱情,追求真、善、美的人格之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形态正受到来自多元文化的冲击,高校更应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二)指导学生赏析作品之美
在引导学生朗读文学作品,初步感受作品文学之美的基础上,高校语文教师可进一步指导学生加强对相关作品内容的解读与分析,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把握并学习作者写作时对语言文字的驾驭技巧、情感处理方式以及天然去雕饰的创作笔法。高校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都是经过专家组精心挑选和反复研究、编排最终确定的,所以这些作品必然具有独特的过人之处和教学价值,不仅是学生,教师也同样需要对教材中的作品内容进行仔细研读,在理解透彻作品内涵的基础上方可开展教学活动。高校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些作品中所包含的语言之美、思想内涵之美、结构之美以及韵律之美等等。例如在《春》这篇作品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语言文字来描述春天的美景,教师在讲解课文内容时,可先让学生分别感受各个场景之美,指导他们讲文中人物所体现出来的生命之美育自然之美相结合,运用对比统一的思想来赏析这篇文章,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神奇与美丽,在今后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努力做到发光、发热,为祖国发展作为贡献。
(三)鼓励学生发挥自身想象力主动创造美
从本质上来看,文学作品是对生活的反映,但从内涵上来看,文学作品艺术要高于生活。这主要是因为,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时会通过比喻、拟人、联想等技巧来对现实生活中的事情或现象进行艺术化的加工处理。文学作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并不能代表生活的全部。因此,高校语文教师在进行审美教育时应让学生充分了解生活与文学作品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树立语文学习的正确思想观念,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拓宽课本作品中的内涵,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重新组合、编排作品中所显露出来的表象和知觉,赋予整个作品以全新的意义和形式。通常情况下,课本中很多文学作品都会留有一定的空白供读者自行想象和填补,教师可让学生根据上下文情感,结合自己的理解自行创作,将作者想要表述的内容和情感补充完整,呈现出一种创造美。由于不同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不同,所以填补出来的内容也不尽相同,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切不可用标准答案的框架来约束学生们个性化的思维能力。通过这种教学手段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对空白情节的处理技巧,还能充分调动他们对语文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训练他们对语境的感悟能力以及良好的语言表述能力等等。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化教学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高校教学当中。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教学活动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削弱了当代学生对文字作品的阅读兴趣,课堂上很难集中注意力关注教师所讲的课本内容。高校语文教师要想通过语文教学来加强对学生们的审美教育,关键在于让学生产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然而在如今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们的兴趣很大一部分被视频、电视剧、流行歌曲等所吸引,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明显消退。因此,高校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来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经典名著让学生们阅读,然后再让学生观看由这些作品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在对比中体会阅读之美。教师还可以从学生们喜爱的文学作品中节选出一些片段让学生进行仔细阅读,再播放影视作品中关于这段文字的画面,让学生讨论并分析影视剧作品对原作改编的优劣之处,既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也有效提升了学生们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有利于审美情趣的培养。
作者:符欲静 单位:河南警察学院
【参考文献】
[1]胡红洁.高校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研究[J].语文建设,2015(9)
审美教育的内涵范文6
语文教育一向是个复杂而又艰巨的问题。徐特立先生曾说,语文教育的问题,近百年未能很好地解决。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不无感慨地说,语文教育的问题半个世纪未能很好地解决。语文教学历来为人们所关注,改革语文教学现状的呼声一直也没有停止过。仅建国60多年来,就已有四次大讨论。从50年代的汉语、文学分科教学,60年代的文道之争,80年代关于语文性质的讨论,到1997年以《北京文学》第11期上发表的三篇文章(邹静之的《女儿的作业》、王丽《中学语文教学手记》、薛毅的《文学教育的悲哀——一次演讲》)为标志,社会上对语文教学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讨论,尤其是第四次大讨论,从规模、影响来看,空前浩大。语文教育之所以如此复杂,之所以成为老大难问题,原因之一是人们对语文教育内涵的理解上仍存在很大分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因此,厘清语文教育的内涵就显得十分必要。
关于语文教育内涵的争论,建国以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情感教育说。有研究者认为魏书生六步教学法所以能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其根本原因在于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体验到了自学的幸福和欢乐。六步教学法满足了每个学生自我实现的情感需要。据此,进一步得出:“语文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应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立体流程”⑴,语文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是情感教育。生活教育说。张孝纯先生可谓是国内此说的典型代表。他提出了“大语文教育”,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素质教育说。认为语文教育具有素质教育的特性,“语文学科具有多种教育功能,除智育功能外,还有德育、美育等项教育功能。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生的语文水平常常是学生素质水平的体现”⑵。审美教育说。认为“语文教学必须焕发审美光辉,以适应语文学科本身的审美本质”⑶,语文课的教材、教法、传授过程本身就充满着审美本性,不能将美的对象肢解成知识零件,道德片段或政治概念。
上述几种代表性的观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认识的误区。把语文教育界定为情感教育,这种观点看到了情感在认识事物和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 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教学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情感具有两重性,在教学活动中表现为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情感一旦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将会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学生的发展。但其偏颇在于只看到了情感在认识事物和教育教学中的一般性作用,没有看到情感在语文教育中的特殊性以及所起到的特殊作用。语文教育中的情感不能等同于日常情感,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语文教育中的情感表现为在审美过程和审美心理结构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是审美情感。从学理来看,情感不能直接地等同于审美心理结构本身。日常情感不等于审美情感,“审美快乐不仅多来自视、听等高级感官的感受,而且还要从这种感受一直贯穿到心理结构的各个不同层次(如情感、想像、理解),这种贯通性,会使整个意识活跃起来,多种心理因素发生自由的相互作用,产生出一种既轻松自由,又深沉博大的快乐体验。”⑷很明显,审美情感渗透着认识、评价等理性因素,若将情感从整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剥离出来作为语文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对象,是失之偏颇的。
把语文教育界定为生活教育,这种观点看到了语文教育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但语文教育不就是生活教育,对概念本质的把握要从概念的内涵入手,而不能等同于概念的外延。生活之于语文学习固然重要,但没有对生活的新鲜体验还是学不好语文的。这种观点的症结在于没有看到语文教育的特殊性。
认为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持此种观点的学者认识到了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生的语文水平常常是学生素质水平的体现。此种观点的偏颇是显而易见的,其犯了逻辑上不周延的错误。素质教育的内容是丰富的,宽泛的,虽然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素质,但是语文教育也只不过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而已。
把语文教育说成是审美教育,这种观点是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看到了语文学科具有审美特性,语文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审美教育。但这种观点容易把丰富的语文教育狭窄化。应该认识到审美教育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塑造完美人性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可见,审美教育主要侧重于人性的完美和人生境界的提升,而语文教育除此以外,还要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能力的提高。
那么,如何理解语文教育的内涵呢?语文教育内涵的生成既具有一般教育的共性,也具有语文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在这里我们最重要的是要把握语文教育的特殊性。语文教育的特殊性主要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1.语文学科的性质
反思建国以来的语文教育,大致可分为旧的语文观和新的语文观两个时期。旧的语文观以语文“工具”论观点为支撑,把语文学科看作是学习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语文教育“工具”论观点的明确提出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1963年制定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继而, 1978年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再次提出了语文教育“工具”论的观点。由于语文“工具”性质的片面提出以及对科学化的过度强调和追求,了语文教育的审美特性,窒息了语文教育的生命力,陷入了技术主义的末路。从20世纪90年代语文教育界对语文教育的发飙始,语文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90年代初,语文教育界对语文教学内容落后于时代状况表示强烈的不满,乃至于90年代后期发生了由《北京文学》首先发起,并很快得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权威媒体加盟的对语文教学的大讨论、大批判。从邹静之的《女儿的作业》、杨东平的《语文课:我们失去了什么》,到洪禹平的《误尽苍生》,这些文章针对语文教学急功近利式的片面追求科学价值,把语文仅作为“工具”,而忽视人文精神培育,置美学价值于边缘的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并由此催发了对新的语文观的构建。面对片面追求科学价值而带来的严重恶果,90年代初期和中后期,国家教委先后颁布了两个《语文教学大纲》,即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和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对语文学科的性质进行了重新界定,指出了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立足于传播知识、语言训练、思维训练,进而掌握语言和语言运用规律,形成语言能力;“人文性”立足于文学熏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陶冶人的精神,着眼于人形成健全人格。21世纪初,国家教育部制订了《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指出了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并把语文教学“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态度和价值观作为语文教育的价值追求。语文教育的美学价值,语文学科的审美特性虽得到了重视,但由于受应试教育功利目的影响,仍摆脱不了技术主义的阴影。2008年《语文教学与研究》第4期高端访谈栏目《80后写作与语文教育——昌切访谈录》一文中,昌切教授说:由于现行的应试教育放大了语文的工具性、技术性和可操作性,使之程式化,公式化,丧失了人文性,使语文课变得鸡零狗碎而令人索然寡味,导致中学进入大学的学生很难适应和满足他们在专业方面的学习需要。昌教授大力倡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