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的重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酒店管理的重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酒店管理的重点

酒店管理的重点范文1

关键词:酒店管理;成本管理;措施

现代酒店业已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服务行业,除了提供饮食和住宿之外,其辅助服务项目逐渐增多,成为集娱乐、健身、商务会议、婚礼宴请、购物等服务项目于一体的现代化设施[1]。酒店作为服务行业的重要分支,对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其中,酒店成本管控是对实现酒店全收益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

一、健全成本预算管理系统是开展酒店成本管控的首要任务

(一)细化酒店成本预算

首先,在建立健全的酒店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开展成本预算控制是酒店加强成本管控的重要手段。预算控制,就是以分项目、分阶段的预算指标来达到控制的目的。营业成本预算是酒店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酒店营业成本是各业务部门本身可以控制的成本,业务部门可以根据历年的经验、来年的营销计划及市场情况进行成本数据的预测,汇总下一年的预算。

酒店成本预算一般由业务部门先拟定预算,报财务部审核,经多次研究对标,汇总平衡各项目的合理性后,报总经理审批,最后由董事会决议通过。

(二)深化成本核算及分析的方法

酒店必须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不断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用以作为控制支出的手段。成本核算有助于合理制定酒店各类产品的销售价格,为各类作业提供标准,并揭示成本变动的原因。各业务部门在整体预算的框架中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知识,切实参与本部门的成本管控工作,由财务部按各业务部门的成本数据,披露实际执行结果。部门负责人将相关信息逐一与预算作比较、分析,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对下一阶段预算控制的重点和方向作进一步的布局与调整;其次财务部也需介入各业务环节的监控中,规定原材料的采购量及采购成本,定期进行市场调查,与各物资类型的供应商开展采购定价会议,在每月上旬对上月的各类型成本数据进行差异化分析,从实际经营管理中找出偏离成本标准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改善化的建议。

(三)优化考核奖励机制

预算的执行结果应与酒店制定的奖惩制度挂钩,以增加预算控制的严肃性。一方面酒店对供应商进行季节的考核,以管控单价的合理变动,另一方面也对各业务部门进行定期的考核,设立合理的市场价格偏离度,以提高成本管控环节中主要人员的责任感及积极性。

二、规范采购管理是内控环节的核心要素

(一)设计规范合理的采购程序

采购程序要科学合理、简单直接,抓住重点,降本增效,如建立规范的“申请-审批-采购-验收-付款”流程。采购工作程序既要减少中间环节,又要保持与各业务进程的紧密联系和及时沟通,避免沟通不及时而导致采购原料物资的损失浪费,以及因供应物资的流通不畅而影响酒店的正常经营,降低效益。

(二)界定科学的采购标准

酒店应界定科学、有固定格式的采购标准,不仅可以减少采购失误,而且便于查找原因,完善管理,最终从根本上杜绝采购成本的随意性支出。

(三)确定最佳采购批量

成本管控人员应以制度化的形式固定批量采购的各项细节,让仓库主管人员及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定期依据酒店经营情况,确定每批采购量和两次采购过程之间的时间间隔。

(四)确定最佳性价比的采购价格

由于酒店行业的特殊性,酒店所需原材料的采购价格会随季节的更替而变动频繁。酒店需确定合理的采购量,避免在采购过程中出现盲目性与随意性。酒店也可采用供应商比价竞争的方法,根据价格与质量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以稳定价格。

(五)严格控制付款环节

核准付款是采购业务的最后一环,要求应付系统岗位的主管人员严格核对付款凭据,手续清晰、资料完备,查清解决问题后方可付款。

三、完善库存控制是巩固成本管控过程的重要手段

(一)原料物资验收的控制

原料物资验收的控制工作要求验收人员有强烈的责任感,对原料物资的严格验收,是确保购进货物的量、质、价与原采购计划相一致的有效手段。具体应检验三个方面:

1.盘点数量:到货数量应和送货单、采购订单的数量一致。

2.检查质量:到货物资的品质应当和采购规格规定的要求相符。

3.核对价格:送货单上价格应当和采购订单、供应单位报价单上的价格一致。

(二)原料物资领货及发货的控制

发货是从总仓的存货中发出原料物资供业务部门使用的过程。对原料物资发货的控制不仅可以确保内控审批的完整性,而且可以为成本核算提供准确的入账依据,为成本分析提供差异产生的源头信息。

1.直接发货

由于酒店行业的特殊性,一般来说,食品原料如新鲜蔬菜、新鲜水果及大多数乳制品极易变质,因此均是当天购入,当天使用,属于直拨原料。虽然在实际中有些食品原料可能会在验收以后第二天使用,但直接计入成本可以简化记录工作,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2.总仓发货

对于不立即用于制作加工的食品原料、低值品和其他原料物品,酒店就应该根据预计的需要量进货,验收合格后送入总仓保管,业务部门需要时,经审批从总仓发出,计入成本。

(三)存货控制

存货控制就是要求既能使存货占用资金最少,又能及时到货,防止经营中断,同时还需确保各类存货账实相符,避免存货出现的盘盈盘亏的特殊状况。

鉴于酒店存货特别是食品原料的特殊性,酒店在总仓外还需设立业务部门的二级仓库,包括存放在厨房冰箱、货架上的食品原料;已领用尚未使用的食品原料;厨房里正在制作菜肴的食品原料以及在营业点上的调味品、酱料、酒水饮料等。为加强控制,每月月底财务人员也应对二级仓的存货价值进行计算,盘点时,每样原料都清点计价,并列入食品酒水库存盘点清单。如果某种产品已做成半成品,可由厨师长作估价处理。

四、酒店客房及餐饮服务过程的管控

(一)客房服务过程的管控

酒店客房成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低值品的耗用,包括客房标配的六件套、日常使用的文具餐具及布草等;二是客房部的人工成本,包括员工工资及福利费;三是应由客房部承担的间接费用,包括客人使用的能耗费、固定资产折旧等。

酒店通常把客房部与前厅部合并为一个利润中心,收入来源于前厅部,成本发生在客房部,因此,我们进行预算控制时重点要对客房部的这几个项目进行控制,主要包括:物料消耗、水电消耗、人工费用、布草消耗、外洗费用。

每期期末酒店还需对客房成本实际数与预算数之间进行差异性分析,差异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点:物料用品价格发生变化;预测不准确;特殊原因造成客人入住率的变化等。酒店管理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

(二)餐饮服务过程的管控

餐饮成本的预算控制一般采用标准成本控制法。餐厅每天食品成本的确定是计算每日每个餐厅所出售食品的成本,每天计算成本,有利于经营者及时了解一天的经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看到过去的各种改进措施是否有效。

确定餐饮的标准成本,首先要确定标准配方,标准配方卡应在餐饮总监会同行政厨确定餐厅经营的菜式后,由行政总厨根据实际用量填列,并将填列完整的标准配方卡及时送交财务部,由成本会计根据确定的用料名称、数量计算出成本金额,作为控制成本的依据。

餐饮成本采用实际食品成本率与标准食品成本率相对比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一般分为合理差异和不合理差异。合理差异有:1)设计新菜式,推广新品种发生变化所引起的差异;2)食品原料价格突然大幅度变化引起的差异;3)会计政策性的变更,核算口径的调整等引起的差异。不合理的差异有:原材料积压过多、验收随意,保管不善、浪费现象屡见不鲜、职工偷盗、未按标准配方制作等。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餐饮成本的管控应先制定标准成本;其次将实际成本与制定的标准成本进行比较以确定餐饮成本的节约程度;最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消除不利差异。

五、结束语

酒店管理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若想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酒店管理者就要不断创新发展,谋求良好的生存之道,就要在科学有效的现代化酒店管理的模式下,勤开源,巧节流,永葆酒店经营基业长青。

参考文献:

[1]陈丹.探究现代酒店成本管理的新思路[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6):136-137.

[2]魏沁.浅议如何加强酒店客房成本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4(11):92-92.

酒店管理的重点范文2

【关键词】激励制度 酒店管理 应用

酒店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提高服务的水平,而激励制度不仅能够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对提高服务水平有着很大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对于酒店员工来讲,激励的方式就是提高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科学合理的利用激励能够更好的满足员工的需求,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一、激励制度的内容

激励制度的内容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激励,激励是一个心理学术语,专指外部因素作用下激发人的内部行为的心理过程。在激励过程发生的过程中,外部因素的刺激是促成人内部行为发生改变的必要因素。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员工就是单独的个体,而企业在运用激励制度时,一定要设定外部的刺激因素,促成员工个体行为的转变。

其次,激励制度需要制度化的原则作为保障。企业在为员工设置外部积极的刺激因素的过程中,还必须建立完善可行的制度,用来保障和约束刺激因素长时间地发挥作用。这些制度可以包括企业日常绩效考核制度、职务任免制度、奖惩制度等等。这些制度是企业管理中执行力和管理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企业运用激励制度必不可少的保障。

二、酒店管理中的激励理论应用

(一)利用企业文化进行激励

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工作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员工的工作态度有深刻的影响。酒店文化是在酒店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代表了酒店的发展特点,是酒店领导和职工长期达到的共识。因此,企业的观念影响着员工的观念,员工的观念对员工的工作有指导作用,企业模范对员工有着激励作用,企业的礼仪活动影响着员工的职责意识。好的酒店文化对员工有积极的影响,还代表了酒店的整体水平,员工会热爱自己的酒店,为酒店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利用竞争进行激励

竞争激励能够增加员工的危机感、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促进部门协作和员工团结。酒店可以采用科学的竞争方法,开展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的竞争,在竞争中使员工有了集体意识,并且促进员工加强学习。但这种激励方法一定要在公平的前提下进行,并且不能给员工带来过大的竞争压力,如果使员工感觉身心疲惫,失去对工作的热情,就会适得其反。

(三)利用薪酬进行激励

薪酬激励是最直接有效的激励方法。现在工作人员的薪酬体系已经不再只有基本工资、奖金了,还包括员工福利、股权激励等等,这对员工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薪酬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是员工生存的依据,因此酒店一定要制定合理的薪酬政策,对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绩效进行评定,薪酬也要适当的拉开层次,对工作能力强、贡献大的员工给予高薪,不但增加了员工的工作热情,还能为员工以后的工作提供动力。

三、激励制度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思考

(一)酒店行业运用激励制度的必要性

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内地开始出现外资和国有的酒店,这是我国酒店业的发端。经过几十年时间的发展,我国酒店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经济也有了显著增长,但是受制于起步较晚及多种现实原因,我国酒店业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管理制度和管理经验的欠缺。

发达国家的酒店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建立起相对科学和完整的管理机制。当前提高我国酒店业整体水平的关键并不在于引进外资的数量,而在于对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管理制度的引进和吸收。这其中,激励制度是发达国家酒店管理工作中最为惯用的管理模式,而将激励制度正确地运用在我国酒店业管理之中,应该是我们面临的当务之急。

(二)我国酒店业应当如何运用激励制度

近年来,国内的一些酒店已经在尝试运用激励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通过对于这些企业运用的激励手段和激励方式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企业的激励效果往往不能得到持续地显现,甚至还会出现逆效应,也就是正向激励带来的是负向的行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发现,这些酒店大都没有正确认识激励制度的实质,或者没有很好地贯彻激励制度的本质要求。仅举某市酒店一例,该酒店连续三年在年初与每位员工签订责任状,规定只要年末酒店效益达到规定目标,每位员工按照职位可以获得年终效益奖,三年以后,每位员工的实际工资额年递增幅度都达到了10%以上,但是在对员工进行工作满意度调查中发现,70%以上的员工表示对目前的工作缺乏动力或者不满意于现状,而1年时间内酒店的整体经济效益并没有明显的提高,这就令怀有“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观念的酒店管理层大为不解。

在当今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应用激励制度时必须要把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合二为一,甚至精神奖励要更加重视,对于上诉例子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必须要加强对精神激励的重视,通过评选岗位模范、服务标兵或者岗位提升等手段,给予员工精神层面的鼓励,这样员工就会获得改变行为的新的动力源。除此之外,酒店在应用激励制度的过程中还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就是职业再培训问题,要把职业再培训融入到激励制度中,现如今我国酒店中大部分都存在再培训的缺失,造成员工的知识体系落后,工作的效果也逐渐降低,因此企业必须要把再培训重视起来,为员工创造更多的提升机会和空间,尽最大的可能提高酒店的管理能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酒店管理中应用激励制度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因此酒店必须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制定激励制度,有效的把激励手段和激励制度结合起来,制定符合时展特点的、满足员工需要激励制度,使员工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发挥出更出色的表现,推动酒店更好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王雪琳.再议激励制度在酒店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01).

酒店管理的重点范文3

市场化经济体制的加深为酒店行业提供了很多的契机,不少高级酒店借助这一有利因素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也有很多酒店在良好的外部环境下走向破产,同样的市场条件下巨大的反差让我们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完全不同的结局。众所周知酒店行业是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和基础产业,服务型企业经营中最为关键的除了内部控制外,还有人力资源管理。在酒店管理中,人是管理的主体和根本,但是由于社会的感染和同化,很多酒店的管理队伍和职工忠诚度较低,导致酒店的人力资源后备力量欠缺,在当前的服务行业,哪个酒店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管理人才它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胜利。以酒店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为论题,重点探究学习型团队在人力队伍建设中的应用,为提升酒店的管理水平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酒店管理;学习型团队;人力队伍

酒店行业是服务行业的代表,它有着服务行业鲜明的特征,便是人力队伍流动大。服务业中涉及到运营主体种类繁多,但是人才的数量却是有限的,一旦酒店给的待遇达不到员工的需求,跳槽行为的出现也就在预料之中了,如何提升人才队伍的忠诚度,尽可能的留住人才是酒店应该关注的首要问题,酒店人力资源部只有不断创新人力培养方式,才能真正意义的促进酒店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学习型团队应运而生了。它为酒店在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方面提供了新的思想和角度。

一、学习型团队和学习型组织理论概述

学习型团队是一个为共同完成共同目标,共享信息和其他资源,并按一定的规则和程序通过充分的沟通和协商开展工作的群体。知识是建设学习型团队的核心之一,酒店学习型组织就是以知识作为核心,将客户、职工、酒店高层所反馈出来的信息进行汇总与分类,并且进行自主决策和管理的由多方面专家构建的组织。学习型组织要求内部成员有终生学习的意识和境界,并且始终能够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在酒店管理方面加强创新,以适应不同环境的需求,这样将能够保障酒店无论出于何种形势下都能够留住人才,促进自身的发展。学习型组织理论改变了以往将绩效和控制作为酒店管理核心的理念,它的核心在于提升酒店管理队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应对各种环境的变化和风险,是今后一段时间酒店人才队伍建设的必然趋势。

二、当前酒店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以及原因

虽然我国的酒店数量众多,但是在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却比较落后,即使很多高等学府都开设了酒管学院,但真正能用得上人才这二字称呼的却是微乎其微,由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冷门,学生的数量也是逐渐减少,以至于一些大专院校或者中专学校中培养出来的酒店管理人员成为酒店行业管理团队的主体。但不可否认,中专学校由于教育手段有限,学生素质有待提升,在参与工作后能力不足的问题便很快显露出来了,做一些基层的管理工作还是能够胜任,但是无法成为高级管理人才。目前酒店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数量有限,毕业后很多都去了大型酒店,对于那些基层大中型酒店招聘不到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本科生的情况,建议这些酒店可以招聘大专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首先是这些院校的学生在认知能力和动脑能力上比中专学生要高出很多;其次他们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不至于完全依靠经验办事,如果在参与工作后能够及时加强培训和再教育,很快能够成长为酒店的高级管理人才。但是现如今存在的问题是很多酒店都将这一部分人埋没了,他们认为大专学生和中专学生区别不大,与其相比更愿意招聘本科院校毕业的学生。现如今正直服务行业用人的时候,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专业却逐渐成为冷门,很多院校甚至将与此相关的多个学院进行整合,可见重视程度越来越低,学生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少。在这样一个供求不平衡的形势下,能够充分利用好大专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的学生,将有效提升酒店人力队伍水平。1.管理人才引进方式较快,双方缺乏一定的交流和认知。很多酒店在人力招聘方面操之过急,每当毕业就业季,一些本科院校甚至是研究生毕业的酒管专业毕业学生来应聘,酒店方面看到的单单是学生的学历和院校,对于学生的能力、素养了解较少,往往在双方没有完全沟通和认识的情况下就签订合同,这样学生方面对未来工作的内容性质了解不足,酒店方面对学生的品质和能力了解不够,参与工作后很容易出现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大打折扣,长此以往职工便会因为无法适应而选择解约,无论是对酒店还是职工都是一种损失。2.在岗培训和指导不足。酒店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仅要求职工具备足够的理论知识,还要将其应用到实践当中来。一个普通管理人员要成为高级管理人才,不仅需要一定的工作年限来积累工作经验,还需要在参与工作后能够及时进行在岗培训,通过再教育的方式提升其思想认知,实现理论到应用的转变,只有对行业前景和当前形势做到心中有数,才有可能成为酒店的高级管理人才。3.酒店缺乏对高级管理人才的生涯规划。上文也曾提到人才流动流失是酒店管理行业一直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产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职工对自己的未来缺乏信息和希望,因此才通过不断变换工作岗位的方式来获得心理的满足感。要解决这一问题,酒店要加强对高级管理人员的生涯规划和指导,让他们看到人生的目标和方向,这一点搞清楚了对酒店的忠诚度自然有所提升。

三、如何打造学习型团队

打造学习型团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加强职工招聘规划。目前很多酒店在职工招聘方面较为随意,要打造学习型团队,首先要做的便是加强职工招聘规划。对于基层服务人员或者管理人员,可以从一些高职院校招聘,要摒弃用低薪资聘请高素质管理人才的想法,那样只会造成人才的不断流失。高素质管理人员的招聘过程要重点审核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职工必须要热爱酒店管理行业,只有从从内心深入喜欢这份工作,才能将酒店的未来作为自己的事业去做;其次是高素质管理人才要有团队合作意识,酒店管理是一项团队工作,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管理者应该有很强的领导能力,将各个部门的职工团结企业为酒店的发展做贡献;第三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大多只是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对于今后将从事的内容理解不够,因此招聘的过程中要具体告之应聘者将从事哪一方面的工作,让其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是否愿意面对安排的内容。2.加强岗位培训和考核。学习型团队中学习是主要的,改变了以往重视绩效和利润的管理模式,因此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培训和考核是必要的。作为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要及时了解酒店行业的形势变化,从而提升自我的思想认知;还要根据经济的发展情况加强对一些新事物的学习和培训,全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通过培训提升洞察部门关系的能力,保障将来能够有效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资源。3.进行标杆比较学习。所谓的标杆,就是追寻酒店管理层优秀的单位和个人。标杆比较学习就是向认定的标杆人员学习管理方面的方式和方法。例如酒店的某个部门在成本控制方面做得很好,其他部门的管理人员就要积极学习这一部门的成本控制方法,并积极对其进行改正和完善;或者其他酒店在网上订房这一业务领域业绩较为突出,那么营业部应该指派相关人员积极借鉴和学习,并针对本酒店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这样打造学习型团队才能够落实下来。4.加强对管理人才队伍职业生涯规划。近年来,不少酒店都出现了高素质管理人才跳槽流失的现象,给酒店造成严重的损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酒店没有能够及时的对管理人员队伍进行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针对这种情况,学习型团队在对酒店管理人才队伍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重点对那些年轻的管理精英进行生涯规划,帮助他们建立自我发展目标,指明努力的大目标和各个阶段的分目标,有了努力的方面,管理人才就不会被繁重的工作压倒,对酒店的忠诚度也就自然有了很大的提升。5.建立系统的思考方式,建立组织系统。学习型团队除了要不断地加强交流和沟通,还要培养系统的思考方式,建立相应的组织系统,也就意味着,任何决策的产生,决策者都要从酒店的宏观发展目标这一角度进行考虑,不能以个体的利益为根本。建设组织系统,保证组织的成功依赖于整个系统而不是个人,也就是说当一个管理者或者多个管理者在同一时间离开酒店时,酒店的能够维持正常运作的状态,不会因为个体的离开而瘫痪,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学习型团队的基础要求。

参考文献:

[1]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的障碍及对策分析[J].李转珍.内江科技.2008(01).

[2]学习型组织在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王改英.经营与管理.2014(03).

酒店管理的重点范文4

关键词:中职酒店管理;专业英语;实用性

一、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英语教学问题的改进方案

对于酒店管理专业来讲,英语学科应该要归纳到专业课的范畴里,英语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的沟通能力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学校所要学习的核心,而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工具对于酒店管理行业人员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中职酒店管理的英语课程教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口语发音有问题、学生有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而在传统的教学里并没有针对这些问题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导致学生在学校里不仅专业英语知识没有学到,英语的基础知识也没能有积累。学校传统的、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不能够给予学生该学到的知识。所以学校应该引进新的教学模式,改变现有、守旧的课堂教育,打造有新意、对学生英语能力提升有帮助的课堂活动。比如,要求学生两两一组就一个话题进行英语辩论比赛或者让学生在课堂上就某个问题进行即兴演讲。这让老师能发现学生在英语口语、语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督促学生进行改正。

二、加强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英语的学习力度

学校应该重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加大对英语学科的教学力度,只有学校重视了,老师才能重视,老师重视了才能让学生重视,学生重视了,才有可能将英语学好。这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作为最上层的影响者,学校就应该对此采取相应的措施。学校可以开展校级的英语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地参加,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到学习英语能够让自己的能力得到别人的认可,那学生就能意识到学习英语的必要性,不然学生会觉得“自己又不出国”,英语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不起任何作用。其次是学校应该在所使用的教材上花心思,改变原有的、陈旧的教材内容,教材中的重点放在实用性和专业性上,教材中的英语应该和学生的就业息息相关,有一定的针对性,能够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和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让课堂时间被有价值地利用起来。

三、酒店管理专业中专业英语的新标准

当代酒店行业越来越国际化,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和外宾的接触机会越来越多,出差到其他国家的时间也在增加,不同国家同行业之间的交流也在变多,所以无论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客人还是为了让同行业的人员能更加契合地工作,从事酒店管理的人员都应该具备较高的英语能力,以此来做好自身的工作。

英语作为全世界通用的语言,对于能经常接触外国友人的行业――酒店管理,英语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但是,中职学校所培养的学生英语能力低下使得他们就业不理想。学校首先应该知道专业英语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以后工作岗位的高低和薪资水平。学校在教材的选用上不能直接照搬一般高中的英语教材,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选择适合的教材,学校要明白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用在工作中,所以要注意收集和酒店管理方面有关的、实用性强的英语教材,大胆创新,用实际经验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英语。

参考文献:

酒店管理的重点范文5

关键词:激励机制;人力资源管理;酒店管理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2-0068-02

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型和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酒店行业也在这样一种大潮的推动下逐渐发展壮大。但不可回避的是,酒店行业作为服务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如何能站稳脚跟,已经成为许多酒店管理层所关注的话题。人力资源管理作为酒店管理的核心内容,其作用不言而喻,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运用直接影响到酒店发展的步伐。因为激励机制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也是企业长盛不衰的原动力,只有在激励手段上下工夫,不断用科学的方法强化员工对企业的依赖感和信任感,员工才能够有更大的动力为酒店企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所以,转变现有局面,设计一套符合酒店自身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已经刻不容缓。

一、激励机制在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提高酒店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归属感

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企业员工在工作中受到激励作用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工作的效率和工作的业绩。不论是物质激励还是精神激励,一般的员工在工作中的常态都是做好本职工作,这样的情况,具不完全统计只能发挥员工的30%―40%的工作效率,而极少数的人愿意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自己的事业上。如果把激励机制加大,就会有更多的能力释放出来,根据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的实验证明,释放工作潜力可达到工作效率80%,或者更高。所以,要在员工的工作中定期发放一些物质福利和精神福利待遇,不但能刺激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能在提升个人工作素质的基础上,找到企业的归属感。

(二)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在企业的竞争中形成良性的循环,促进企业人员选拔和任用的水平的提升

作为员工对于企业的付出都有着自己更高的要求,有的是物质期待,也有的是自我价值体现的需要。如果在激励机制的考核和运用中加大力度,不仅会使得每一名员工都能够意识到危机和机遇是共同存在的,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让每一名员工都不敢轻易放弃、掉以轻心,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甚至无形的压力,促进员工工作效率的提升,也为企业在选拔和任用人才的道路上提供了一道崭新的平台。

(三)良好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竞争实力和综合实力

激励机制的体现主要是绩效考核。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一个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个企业,员工是激励作用的主体,而激励作用起到的作用,反作用于企业的发展,企业员工在激励方式的大背景下,不断推进,形成对企业的共鸣。如果长久下去企业就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体系,良好的文化体系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同时也能够使企业获得既定的目标和效益,对企业凝聚力的加强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激励机制在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应用中的现状分析

(一)酒店缺乏对激励机制的调控,对人才重视不够

目前,酒店行业大多数还存在着不重视人才培养和人才留用的问题,这主要是在激励机制的运用上没有良好的大局观,在调控方法上没有有效的调控手段。酒店的管理层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高,没有激励意识,认为给员工工资,员工就应该好好干活,理所应当地接受上层安排的所有工作,不管工作好坏。酒店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没有相关的奖惩制度,一味让员工付出,@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员工心理扭曲、心态失衡,得不到员工认可。长期以往,不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任用,员工的流失就会成为主流趋势,无形中影响到酒店的运营能力,必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酒店的激励机制选择过于单一,缺乏系统性管理

酒店在激励机制上的调控不应仅仅是惩罚和奖励这两种模式,而应该选择多元化模式,共同发展。例如,在酒店的激励机制中,只是拥有一些简单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在考核方法上只是单方面考虑酒店的利益,而没有真正把员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无形中破坏了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特别是员工的奖罚主要集中在口头奖励,而处罚手段大于奖励手段,有限的物质奖励,很难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在一定程度上,单一化的奖罚制度,势必会导致员工工作热情降低。

(三)酒店激励机制缺乏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物质激励手段

员工在基本需求满足的同时,也需要有自我价值的实现满足,而现在的酒店管理缺乏对员工激励手段的设计,特别是人体激励方式的设计。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酒店的激励机制设计大多数针对管理层,而并非员工层,这样,许多人员在严密的机制约束下看不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二是在员工的个人培养上没有学习的机会。很多员工的基础底子不厚,特别需要企业的培养,而在这方面酒店的设计存在一些缺陷,无法满足员工在精神层面的需要。三是在员工需要的基础上,没有体现出员工职业规划需要,这势必会使企业服务意识下降,导致员工产生不良情绪,直接影响到酒店整体服务质量的降低。

三、激励机制在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对策分析

酒店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的组建和实施,也要在发展中运用更好的激励机制,结合酒店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更新和改造。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年代,仅仅是“薪酬”制度改革已经不能适应酒店行业的变革和发展,要从员工的切身利益出发,转变酒店管理层的认知能力。只有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归属感,才能促进酒店持续发展,所以,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激励机制进行改善。

(一)以物质激励为基础,建立多样化的激励机制

在酒店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改革中,我们要重点考虑以物质激励作为员工奖励的基础,加强多样化激励建设。主要是以酒店的薪酬分配制度为中心,把员工的工作业绩和贡献作为依据,打破吃大锅饭平均分配的现象,特别是对表现突出的员工实施物质奖励,保证酒店物质激励体现的健全与完善。另外,对提供创新服务和合理化建议的员工要加以奖励,特别是保证公开、公平、公正。要让员工意识到酒店和个人之间的关系,酒店兴旺匹夫有责;要健全员工持股分工政策,最大限度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加强员工工作效率的同时,提升酒店的效益,达到共赢的目标。

(二)重视“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建设,提倡人本管理激励机制的推进发展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的要求,员工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要根据理论的需要建立相关的机制,使员工有归属感和认同感。要让员工在得到自我尊重和自我肯定的基础上提高精神奖励的尺度。

1.要适当授权,让员工参与管理

首先,员工是酒店工作的执行者,如果让员工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根据收集的意见做出酒店的发展规划,这样不但不会影响酒店的发展,还会帮助酒店克服发展中遇到问题和瓶颈。

2.加强酒店员工职业规划

如今,越来越多的基层员工没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如果酒店要想留住人才,就要稳定员工的心。要重视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较完善的晋升机制与培训体系,并将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培训规划紧密衔接。

3.强化员工培训机制

员工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高技术含量的培养是少不了的。酒店要根据酒店发展的需要不断的加强员工的业务培训,让员工看到晋升和提高的希望。如此,不但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更增加了员工对酒店的忠诚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建立健全激励的外部环境,保证激励机制的顺利开展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体系,通过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激励体系、激励制度执行机制来建立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同时,搭建职工与酒店上层沟通的平台、信息平台,与职工沟通意见和建议,解决职工的切实困难,保证激励机制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刘航.优化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探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29).

酒店管理的重点范文6

关键词:差别定价,收益管理,酒店

酒店行业是服务业中的典型代表产业,现代酒店业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整个经济的发展,这使得整个酒店行业振兴,数量不断增长,品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在于科学管理方式的注入,这使得服务更加人性化,效率化,经营收益进一步提升。在科学的管理中,收益管理是酒店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可谓整个酒店经营过程中的引擎。

1收益管理

1.1收益管理发展情况

收益管理一般在两个行业中被提及并使用最多,一个是航空业,另一个便是酒店业。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放松了对航空业务的管制,旅客需求的多样化以及旅行社等相关连锁机构的大量出现,这使得整个航空业竞争激励,为了提升经营收益,航空公司开始引入收益管理,在应用中,使得航空公司的整体收益每年得以提升4-6%,在最初应用的三年里增加了14亿美元的净收入。于此同时,收益管理也逐渐引入酒店行业,1989年万豪酒店集团首先将收益管理方法应用至酒店的实际管理过程中,在1991年使得整个酒店集团的经营收益增加了3500万美元,随后,各个酒店集团开始纷纷效仿,将该管理方式进行引用,并且还专门成立相应的收益管理部门。Cross(1997)的《收益管理:核心市场策略》书中描述了酒店收益管理,“可以在不增加资本投入的情况下收益增加3%-7%,利润提高50%一100%。”有一些酒店集团还设计了自己的收益管理系统将其应用于实体酒店的经营之中,比如,为我们熟知的ROS、One Yield系统等。

1.2收益管理定义及其组成

收益管理是“将合适的产品,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价格,卖给合适的客人。CKimes,1989)”。我国学者杨思梁等也提出:“所谓收益管理,是指把产品按不同的价格适时地卖给不同类型的顾客,从而获得最大的利润。换句话说,也就是为了使总收益最优化,必须做出正确的决策――将产品以最合适的价格(How)、在最合适的时候(When)出售给最为合适的客人(Whom)。”最合适的价格是收益管理过程中的首要因素。

收益管理主要涉及四个方面:需求预测、超订管理、库存控制、差别定价,这四个方面是相辅相成,对于酒店整个经营过程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需求预测是酒店对于市场以及酒店的现有情况,分析预测市场上对于客房数量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政策;超订管理是在预订客房的过程中,客人可能会出现No Show,重复预订,虚假预订等情况,为保证酒店客房预订量以及实时收益,酒店需要进行一定数量的超订来满足经营收益。酒店的客房属于“易逝性库存”产品,库存控制又有其独特之处。差别定价是在分析市场情况以及酒店现有的客房盗亢螅对于不同的细分市场给予不同的价格,而价格的不同将给酒店带来不同的收益,以不同的客房价格卖给不同的客人被称为设立“价格篱笆”,是价格歧视的一种体现。

2差别定价

2.1差别定价概念

收益管理在酒店管理中的重要性以差别定价来进一步体现,差别定价也是收益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差别定价(Price Discrimination),是指企业对于同一种产品采用不同的价格,售卖给不同的客群。这也是一种以“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而制定的价格策略。这种定价方式不仅有利于针对不同的渠道售卖有价格差异的产品,还有利于使得企业获得高的收益。

2.2差别定价依据与实施要求

进行差别定价,最早是基于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所提出的三级价格歧视,这三级价格歧视分别是:一级价格歧视指所有的产品都以最高定价售出以获得最高收益,由此一级价格差异也被称为完全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是指依据不同的购买数量,调整不同的价格,售卖相应的产品给消费者,在二级价格歧视中产品数量决定产品的折扣。三级价格歧视是依据不同的消费群体和不同的售卖渠道制定不同的价格进行售卖,从而获得最大的收益,这也是差别定价的精髓所在。

差别定价的实施,需要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与市场销售渠道,这是我们经常所提到的细分市场,满足细分市场这个要条件也是较为苛刻,不仅要求市场之间没有重合部分,细分市场的消费者有差别,价格的差异不会引起消费者的不满,还要具有合法性没有价格欺诈行为的产生。李晓莉,李诗洁(2005)提出收益管理的关键是能否制定一套灵活且符合市场竞争规律的价格体系,动态地调控产品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实行差别定价,因为价格对客人来说最为敏感、也最直接影响着酒店的收益。

3差别定价在S酒店中的应用

3.1S酒店介绍

s酒店地处江苏南部地区,s酒店是由本地某企业建造,有请国际著名酒店管理集团进行管理的酒店,配置级别为5星级,酒店有一个主楼和两个裙楼组成,酒店有8层,总共拥有302间客房,从房型上区分为3种,单间180问,标准间81间,套房41间。房间类型共有7种,豪华房、精选房、豪华园景房、行政房、行政套房、精选套房和总统套房。酒店的配套设施有中、西、日三个餐厅以及游泳、健身设施。

s酒店并不处于地区的中心位置,周边就无繁华的商业区,距离酒店500米远是本地区的两个重点旅游景区,交通较为便捷,距离最近的高速口仅5公里,距火车站20分钟车程、飞机场40分钟车程。周边共有两个经济园区,经济园区内坐落着多家外企工厂。

3.2S酒店差别定价的实际应用

依据s酒店的性质、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客源渠道,这就使得酒店对于客房的售卖需应用收益管理中的差别价格战略,才有利于收益的整体提升。

依据差别定价的黄金准则三级价格歧视,首先,酒店将所有的可买房的价格都设置到最高价格;其后,依据消费者对于客房不同的购买数量进行差别化定价;最后,依据不同的售卖渠道和人群调整相应的价格体系。由此,酒店在源于客房差异定价的同时,还需要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进行差别定价。以下是酒店依据客房差异与销售渠道差异制定的定价表:

于此同时,在每个细分市场中酒店又进一步进行了划分,更有针对性的定义有效价格。如在之前的价格表中团队价,只是一个粗略的指导价,对于团队部分又做了细致的划分,划分为9个小的部分,以酒店豪华房作为例,设定的价格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