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区域经济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与区域经济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与区域经济

城市与区域经济范文1

关键词:城市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城市化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城市化和区域经济相互独立,但又相互交织发展,城市化如果脱离区域经济发展,会产生“过度城市化”的现象,而城市化跟不上区域经济发展的步伐,会严重的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实现城市化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1.区域经济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

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直接影响到城市化发展水平,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大规模的经济发展会极大的带动城市化发展,为城市化发展创建良好的条件,区域经济的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会影响到城市功能定位,如以重工业为主的区域经济,决定了该区域城市化建设是以重工业位置;以旅游业为主的区域经济,决定了该区域城市化建设是以旅游为。此外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也会对城市化发展速度造成影响,当区域经济的发展比较落后,那么就无法为拥有良好的技术、物质基础、资金基础等,这也就会引起城市化建设结构不平衡、城市化发展缓慢。

2.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对于区域城市化水平,也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如果区域经济不能和区域城市化建设情况同步,就会引起区域经济不协调现象。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水平在持续增长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严重的影响到城市和农村的长远发展,对此我国鼓励农民“离土不离乡”,对于乡镇企业,由于技术水平低、市场消息不灵通,从而存在产业结构升级慢,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步伐可以看出,城市化发展政策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冲突,这就导致城市化建设十分换慢,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由此可见,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二、城市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1.经济结构的升级

在城市化进程中,会使得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其他产业方向进行转移,一般情况下,农业的生成效率会低于其他产业,一个地区人口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农业向其他产业的转移,就能增加人均GDP,从而增加地区物质资本的增长,使得地区经济得到发展。同时通过城市化,还能促进区域农业结构向工业结构、服务业结构的转移,研究表明,工业和服务业会随着城市化的建设步伐而不断提高,在城市化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消费都会发生一定改变,如从原来的衣食需求,转变成对汽车、住房的需求,这就促进了地方经济结构的升级。

2.劳动生产率

对于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从该地区的就业情况看出现,当城市化水平从低到高转变时,农村的劳动力就会逐步缺乏,在低水平的城市中,农村的地区劳动力处于隐蔽性失业状态,也就是说,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农业方面,当城市化水平变高后,城市的工业、服务业得到提高,农村的劳动力就会逐渐转移到城市,城市的就业率就会得到提高,而农村地区原有的劳动力就会下降。但是城市化中,劳动力分工更加明确,人们长期从事一个行业时,其生产效率就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3.科技创新实力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地区经济产业结构会不断提高,这就会使得一大批技术先进的人才转移到城市中,城市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资金准备和物质基础,城市的规模越大,人才储备和资金也就丰富,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就越强。城市化能促进地区专业分工,人们在各自的专业上研究,这就提高了地区的创新活力。此外城市还拥有良好的通讯网络,能为科技创新提供丰富的交流平台。

4.人力资本价值

在人力资本价值方面,城市化主要通过两方面来促进其提高,首先,在城市地区,拥有良好的医疗卫生条件,在居住环境、生活品质方面,也高于农村,这就使得城市的劳动者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从而在无形中提高了人力资本价值。其次,在城市中,能为人们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人力资本进行良好的技术培训,城市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会高于农村地区的劳动者,这也就提高了人力资本价值。

三、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的偏差

从世界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关联性很强,两者是同步发展的,当前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的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在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转变过程中,呈现城市化与区域经济不协调的现象,城市化落后于区域经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集中于城市,是城市化的普遍特征,在我国,由于人口比较多,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比较多,使得城市化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进而带来产业结构、产品升级、技术改造、防止污染、成本降低等各种问题,对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造成极大的制约。城市化的滞后,使得区域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从而加剧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各个城市,过于注重自身的发展,相互之前缺乏有效地配合,各地区为了防止利润流失,没有对本地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将投资集中在利润大的产业中,引起城市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相同,造成恶性竞争,这就影响到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1.发挥区域优势,合理分工

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应该针对各个地区的资源情况、发展水平等,对产业结构、产业发展进行合理的布局、分工,实现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以此全面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在区域经济结构中,由于产业结构、产业类型不同,进而增加了劳动就业,缓解了地区劳动量拥挤的现象,带动了地区城市化建设步伐。对于工业基础雄厚的地区,其劳动力素质比较高,劳动力水平也比较高,因此,可以在这一区域加强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对于资源劳动力成本低、资源丰富、缺乏高端技术人才的需地区,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原材料工业和能源,从而促进生产水平的提高,实现区域经济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2.加快城市化步伐

在新环境下,必须加强区域城市化的建设步伐,对于中心城市地区,应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农业产业化、小城市建设、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实现中小企业发展,然后通过对中小企业进行规划、布局,实现企业向城市的集中发展,进而促进城市的发展。市场化是促进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在现有的市场化水平上,加强企业改革,加快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全面促进地区城市化发展步伐。

3.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当前,我国人口比较多,资源比较少,环境恶化现象严重,从而对经济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要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注重对生产资源的合理控制,加强工业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同步进行,实现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区域经济过程中,应该以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基础,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构建生态化城市,从而进一步加大区域经济的发展空间。

五、总结

对于区域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区域经济会限制城市化发展步伐,同时城市化步伐也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新环境下,注重城市化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此全面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崔木花.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安徽皖北地区为例[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37-40.

[2]康嘉,杜军,邹艳梅.唐山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唐山学院学报,2010,23(01):8-11.

[3]雷仕凤.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商业时代,2014(26):120-122.

[4]方世明,郑斌.区域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测度研究--以咸宁市为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05):112-118.

[5]王云峰.广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新型城市化的视角[J].经营管理者,2012(12):13-14.

[6]黄木易,程志.光区域城市化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度的时空特征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2,32(02):141-142.

城市与区域经济范文2

关键词: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协调度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3)05-0044-07

一、研究背景

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而共同构成的完整的“城市集合体”[1]。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肖金成、袁朱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大陆地区目前已形成了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长江中游、海峡西岸、川渝及关中等在内的十大城市群[2]。统计数据显示,十大城市群以不到1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30%以上的人口,创造了50%以上的GDP[3]。历史经验证明,城市群区域经济与区域高等教育应保持适度均衡、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的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因此,对我国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状况的考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现有相关文献来看,龚怡祖、章宗礼等人较早对我国苏南农村地区教育与经济的互动机制进行了探讨[4],孙绍荣等人从国际的视角对高等教育与经济水平的关系进行了统计研究[5],严全治和苗文燕利用1995-2004年的统计数据对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情况进行实证研究[6],晏成步和高金岭对大众化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进行了探讨[7],佘远富和刘超的研究认为,在大众化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系统表现出诸多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和不适应的方面[8],宗晓华和冒荣对高等教育扩张过程中教育结构与经济体系的适应性问题进行了研究[9],此外,有学者对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性[10]、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协调状况[11]、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12]、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13]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还有部分学者将研究视角聚焦于特定区域展开研究,如对河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协调状况[14]、西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互动[15]、甘肃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状况[16]进行了研究。而以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和分析单元,对其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协调状况的实证研究非常少。基于上述考虑,为定量衡量和测度大陆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经济水平协调状况,本研究在构造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相关统计数据,对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度进行实证考察研究,希望为促进城市群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寻求政策依据。

高 耀 等:中国大陆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度因素分析与集成评估

二、研究范围、指标设计、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范围

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的前期研究成果,结合城市群的相关鉴定标准,即有一个到几个较强经济实力的中心城市;有完善的城镇体系;有一定规模的人口与空间;有较高的产业发展与分工协作水平;有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并考虑到相关研究成果的可比性和同口径性,将中国大陆十大城市群界定为: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川渝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及关中城市群。

(二)指标设计

遵循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系统性、典型代表性、可获性及独立性等原则,结合前期相关研究成果[17] ,本文构建了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层为双重目标层,即城市群高等教育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准则层从高等教育规模(包括学生数和教师数两个指标)和高等教育质量(包括普通高校生师比和教育经费支出两个指标)两个维度对高等教育水平进行反映,从经济规模(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三个指标)、经济结构(包括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和三产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比重两个指标)、经济增长(GDP增长速度指标)和经济效益(包括人均GDP和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两个指标)四个维度对经济水平进行反映;指标层总共包括13项具体指标,以全面衡量城市群高等教育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

(三)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的变量指标较多,数据量较大,为避免采取简单或者加权算术平均法合成指数算法简单化的不足,本文采用较为成熟的因素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进行研究。具体研究过程为:首先通过因素分析法计算出各城市群在高等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综合得分,并分别进行排序;然后根据得分排序情况得到各城市群在高等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等级差;最后进行协调度的衡量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四)数据来源

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数据是笔者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1、2011)》、《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及港澳特别行政区统计年(2001、2011)》中相关数据直接引用或间接计算而得;十大城市群总量指标的数据则是按照城市群所包含的各个城市数据简单求和求得;均量指标数据则是按照城市群所包含的各个城市数据简单求和,然后除以相应城市群包含城市数求得。

三、实证研究过程与结果

(一)2000年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首先从凯泽-梅耶尔-奥利金(KMO)和球形巴特利特(Bartlett)检验中验证变量间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结果显示,衡量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水平和区域经济水平各指标的KMO值分别为0704和0660,均在适合因子分析的临界值内;球形Bartlett检验的相伴概率P值为0000,相关系数矩阵和单位矩阵有显著差异,适合作因子分析。然后使用因素分析法,按照特征值大于09的原则进行因子提取,得到衡量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水平的两个公因子(特征值分别为3852和1020;方差贡献率分别为77047和20404)和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三个公因子(特征值分别为5094、1130和0951;方差贡献率分别为63675、14125和11885),前两个公因子反映了高等教育相关变量总方差的97451%,前三个公因子反映了经济发展相关变量总方差的89685%。以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分别得到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计算公式:

2000年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水平综合得分=( F1×77047+F2×20404)/97451

(1)

2000年十大城市群区域经济水平综合得分=(F1×63675+ F2×14125+ F3×11885)/89685

(2)

根据公式(1)和(2)分别计算十大城市群2000年高等教育水平综合得分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并根据综合水平得分排序,然后计算等级差,结果见表1所示。

表1 2000年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水平的综合得分及排序

城市群名称 高等教育水平

综合得分 排序

区域经济水平

综合得分 排序

等级差

长三角城市群 16428 1 19123 1 0

京津冀城市群 11787 2 02902 2 0

珠三角城市群 03315 3 02805 3 0

山东半岛城市群 -00893 4 -00470 4 0

川渝城市群 -02243 5 -03222 6 -1

辽中南城市群 -03687 6 -01469 5 +1

长江中游城市群 -04184 7 -04573 7 0

中原城市群 -05401 8 -05166 9 -1

海峡西岸城市群 -06608 9 -04669 8 +1

关中城市群 -08513 10 -05259 10 0

注:综合得分的大小并无实际意义,数据中出现负数的原因是数据标准化的结果。等级差中的“+”表示区域经济水平高于高等教育水平;“-”表示高等教育水平高于区域经济水平。

(二)2010年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与上面的分析类似,检验结果显示,2010年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KMO检验值分别为0856和0586,满足因子分析要求;Bartlett检验的相伴概率P值为0000,因此均适合做因子分析。同样使用因素分析法,按照特征值大于04的原则进行因子提取,得到衡量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取公因子,前两个公因子(特征值分别为4381和0474;方差贡献率分别为87628和9484)反映了十大城市群2010年高等教育相关变量总方差的97112%,前三个公因子(特征值分别为5116、1315和0720;方差贡献率分别为63953、16440和8997)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相关变量总方差的89390%。以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分别得到十大城市群2010年高等教育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计算公式:

2010年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综合得分=(F1×87628+F2×9484)/97112

(3)

2010年十大城市群区域经济综合得分=(F1×63953+F2×14440+F3×8997)/89390

(4)

根据公式(3)和(4)分别计算十大城市群2010年高等教育水平综合得分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并根据综合水平得分排序,然后计算等级差,结果见表2所示。

(三)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相关度有所降低

分析结果显示,2000年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皮尔逊(Person)相关系数为0907,肯德尔(Kendall)相关系数为0911,斯皮尔曼(Spearman)相关系数为0976,且相关性非常显著。从中可以看出,2000年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程度较高。而到2010年,Person参数相关系数降为0842,而作为反映匹配性的Kendall相关系数降为0556,反映等级相关程度的Spearman相关系数降为0685,且显著性水平也降低为较为显著。由此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10年,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程度有所降低。

(四)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聚类结果

为考察城市群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水平之间的相似性及差异性,对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综合得分数据采用系统聚类方法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

注:综合得分的大小并无实际意义,数据中出现负数的原因是数据标准化的结果。等级差中的“+”表示区域经济水平高于高等教育水平;“-”表示高等教育水平高于区域经济水平。

由图1可知,2000年,长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高等教育综合水平最高,聚为一类,珠三角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分别单独聚为一类,剩余其他城市群聚为一类;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单独聚为一类,京津冀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聚为一类,其他城市群聚为一类。由图2可知,2010年,长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高等教育综合水平最高,聚为一类,珠三角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和川渝城市群聚为一类,关中城市群高等教育水平最低,单独聚为一类,其他城市群聚为一类;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经济综合水平最高,单独聚为一类,京津冀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聚为一类,山东半岛城市群、川渝城市群和辽中南城市群聚为一类,中原城市群单独聚为一类,剩余城市群聚为一类。

(五)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非常显著,但贡献度随时间推移有所下降

为了深入分析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别采用2000年和2010年的高等教育水平综合数据和区域经济水平综合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见图3所示。

从分析结果中可知,2000年十大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线性回归方程为:E1=C1+0820H1,其中E1表示经济发展水平,H1表示高等教育水平,C1表示常数项,模型R2=0822,调整后的R2=0800,模型拟合情况良好;F=36982,F值的相伴概率为0000,且模型参数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001的显著性检验。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条件下,对于十大城市群而言,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将导致经济发展水平增长08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是非常显著的。

2010年,十大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线性回归方程为:E2=C2+0687H2,该回归模型的R2=0710,调整后的R2=0673,模型整体拟合情况良好;F=19560,F值的相伴概率为0002,且模型参数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检验。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条件下,对于十大城市群而言,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将导致经济发展水平增长0678个百分点,可见,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非常显著。但从2000年到2010年,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由082降低为0678,这可能是由于随着高等教育的大扩展,高等教育质量亦有所下降,所以导致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所降低。

(六)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

借鉴相关文献[18]和结合专家意见,将十大城市群等级差分为三个档次,等级差为“0”代表“强协调”;等级差为“[±1,±2]”代表“较不协调”;等级差为“[±3,±6]”代表“强不协调”。根据上述划分标准,将十大城市群2000年和2010年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度情况统计(见表3),从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2000年高等教育水平领先于区域经济水平的城市群有川渝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水平领先于高等教育水平的城市群有辽中南城市群和海峡西岸城市群,其他6个城市群高等教育水平与区域经济水平基本持平;而到2010年,高等教育水平领先于区域经济水平的城市群有山东半岛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区域经济水平领先于高等教育水平的城市群有辽中南城市群和海峡西岸城市群,其他4个城市群的高等教育水平与区域经济水平基本持平。

第二,从2000年到2010年,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程度有所下降,表现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强协调”的城市群数量由2000年的6个降为2010年的4个;而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强不协调”的城市群数量由2000年的0个上升为2个。

第三,根据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及总体城市群数量,可将“强协调”的城市群进一步细分为“高水平强协调”、“中等水平强协调”和“低水平强协调”。若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水平综合得分位于十大城市群前3位,则归类为“高水平强协调区”;得分位于中间4位,归类为“中等水平强协调区”;得分位于最后3位,归类为“低水平强协调区”。依据此划分标准,2000年和2010年“强协调”城市群中,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为“高水平强协调”城市群;2000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为“中等水平强协调”城市群,而2010年川渝城市群为“中等水平强协调”城市群;2000年海峡西岸城市群为“低水平强协调”城市群。

第四,根据综合得分绘制二维象限图(见图4),并定义第Ⅰ象限为“双领先型”城市群,第Ⅱ象限为“经济领先型”城市群,第Ⅲ象限为“双落后型”城市群,第Ⅳ象限为“高教领先型”城市群。从图4可知,2000年和2010年,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得分水平均最高,为“双领先型”城市群;2000年其他城市群均落于第Ⅲ象限,为“双落后型”城市群;2010年,川渝城市群和辽中南城市群落于第Ⅱ象限,为“经济领先型”城市群,而山东半岛城市群落于第Ⅳ象限,为“高教领先型”城市群。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第一,整体而言,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总体协调程度有所下降,二者“强协调”的城市群数量由2000年的6个降为2010年的4个,而“强不协调”的城市群数量由2000年的0个上升为2010年的2个。

第二,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在高等教育水平与区域经济水平方面均领先于其他城市群,为“双领先型”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在高等教育水平与区域经济水平方面排名相对靠后,为“双落后型”城市群。

第三,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相关系数大于09,且非常显著;而到2010年,二者的相关系数有所下降,且较为显著。这表明在整个“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程度有所降低。

第四,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整体而言,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是非常显著的,但贡献度随时间推移有所下降。表现为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有所下降,由2000年的082降低为2010年的0678。

城市与区域经济范文3

1.区域经济的特点

区域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类型。在工业化大生产、工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经济发展需要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较强的实用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随着国家及地方不断提高对于地方高校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的重视,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已成为衡量高校教育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天津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也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天津滨海新区作为重点经济区域被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标志着天津改革开放拥有了更高的起点,天津经济步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工业重大项目的启动,有力地拉动了天津市的经济增长,形成了制造业高端化,服务业现代化的格局。2005到2011年这6年间,天津市经济增长率年均超过16%,其中滨海新区2011年的经济增长率为21.8%,成为天津市经济增长的“龙头”。如今,滨海新区已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为主体,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区域经济特点。天津经济快速发展,离不开天津市教育部直属与地方市属近20所高校提供的大批高水平应用型人才。2010年,江苏省启动了优势学科群(平台)建设工程。苏州大学围绕“苏南经济模式”研究地方政府职能及制度创新,针对太湖蓝藻事件开展的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政府协调研究等,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大学优势学科群把政府、市场和大学这个“铁三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也是大学发展到当下的新特色。由此看出,区域经济的发展与高校发展密不可分。

2.区域经济对全日制专业型复合人才的需求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呈现动态化特点的,具有多样化特征。随着滨海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素质高端人才的需求量激增。从天津市颁布的城市总体规划可以看出,未来天津的经济以环渤海地区为中心,计划建设成为北方最大的国际港口物流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适宜居住的生态城市。天津经济的发展定位是成为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充分利用滨海新区的国家政策支持与滨海新区发达的水陆交通等地理优势,强势的工业基础和长期积累的科研优势,将天津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化制造产业为主的现代化城市。基于天津的快速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滨海新区的制造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软件和服务外包等行业,特别是研发机构对于高端人才的需求十分突出,其中对理工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应紧贴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构建高等教育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运行机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离不开高校的培养。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全日制工程硕士人才的培养更是当务之急。目前,由于教育部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将原专业学位研究生(不脱产)招生改革为全日制,既保证了社会对专业学位的认可,又能及时为经济发展提供应用型人才,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二、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培养模式服务区域经济现状

1.高校为区域经济服务意识存在偏差

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到了普及化发展阶段,作为普通高校而言,适应区域经济建设的需要,为区域经济培养、提供各类高等人才是地方高校的首要任务和中心内容。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由最初的物质资源作为支撑点转变为以人才资源为主,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业人才资源与技术创新成为关键,而人才资源是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然而,目前的现状是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并没有与时俱进,相关专业没有面向区域经济的需求进行必要的调整,导致培养的人才无法很好的融入区域经济中为生产服务,甚至出现人才浪费的现象。此外,高校中有些知识分子热衷于孤芳自赏的研究课题,在服务区域经济的过程中放不下架子,没有实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目的。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全日制工程硕士成为地方高校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地方高校要与区域内企业通过产学研的合作方式,融入到企业的创新与技术改造进程中,以实际的企业需求指导培养具有实用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全日制工程硕士来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

2.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特点设置培养方案

应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以滨海新区需求为导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滨海新区发展对高级人才的需要,认真分析国内外著名高校同类学科的课程设置,并根据本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确定本学科研究生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研究生课程使用教材应为国内外先进教材,并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基本原则,讨论确定本学科研究生的课程设置。目前执行的培养方案缺乏针对区域内经济发展及社会发展中实际产生的问题的分析。因此,很多毕业生缺乏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之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很难适应毕业后所从事的实际生产工作。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类企业对理工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闭门造车”式的高等人才培养由于知识结构单一,脱离生产实际,因此,进入到社会无法适应经济需要的情况时有发生。如今的现代化企业更关注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仅仅具有单一专业知识的人才无法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3.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利用率低

现行体制下评价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水平高低主要以科研成果是否具有尖端性、高水平文章发表数量、国家级项目多少为标准,而缺乏对科研成果市场价值的重视,导致科研成果生产转化率较低。对于企业而言,企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满足社会、经济需要使其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标,企业的产品升级与技术改造是在强大的资金支持下完成的,所以企业对高端、先进的技术投入应用持非常谨慎的态度。以市场行为而言,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企业都会选择高新技术投资风险与最大经济效益的平衡点进行投资生产。在产学研合作创新、生产的过程中,相互之间的利益分配是非常敏感、关键的问题,直接影响到校企的合作关系,这使得建立互信关系以及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成为关键。高校与企业之间关系的建立需要经过长期的磨合,而实际情况却是校企之间存在着大量短暂的一次性合作方式,这使得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成为急需探索的课题。高校应利用好产学研合作平台,切实为培养经济发展需要的全日制工程硕士提供实践基地,使其参与到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更好适应企业的运行模式,锻炼实践能力。

三、基于服务区域经济基础上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模式展望(以天津科技大学为例)

1.以办学特色(专业)为依托,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

天津科技大学通过5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发酵工程,天津市重点学科一级学科7个,包括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设计学,其中涵盖了36个二级学科。日前,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显示,我校在此次学科评估工作中取得可喜成绩,三个一级学科位列全国前十名,传统优势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历史性跻身全国前三,彰显了我校的轻工特色和优势。我校秉承为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的基本原则,在以上具有优势学科的平台上,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为滨海新区服务。天津科技大学的特色学科以轻工为主,与滨海新区第二产业的发展方向较为一致,这为天津科技大学服务滨海新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学校科学研究紧紧围绕企业需求,积极地“走出去,请进来”与企业交流参与到企业的研发过程中。通过解决企业科研需要的同时,拓宽了高校教师的视野,增加了研究经费,使双方形成互补效应,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高校具有各自的专业特色,以办学特色为依托,以点带面的进行专业整合,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学科参与到区域经济发展中提高影响力的同时,使培养出的全日制工程硕士更加贴合经济发展实际适应发展的需要。

2.紧密联系区域企事业单位,输送行业高层次复合型急需人才

为了满足企业对高等人才的需求,应通过构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实践基地与产学研合作平台,建立互信机制,使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实践环节以解决企业实际科研问题为主线,同时,配合企业对人才标准的要求开展培养工作,以求为毕业生就业问题寻找一条可行之路。此外,地方高校应建立产学研合作体制,加强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与生产企业的紧密联系,调动地方高校的科研力量参与企业研发的积极性,促使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的提升转化为生产力,积极地参与区域经济发展,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高端人才的需求,灵活的组织实施培养工作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校从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工程硕士以来,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比例逐年提高,2013年招生人数预计将达到工程硕士与学术型招生总人数的60%以上。从2012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全日制工程硕士留在天津就业的人数达到了50%以上,预计2013年毕业生也将集中留在天津本地。根据以上情况,为培养工程硕士的专业实践能力,我校积极与本地企、事业单位接洽基地建设事宜,也推出了创新计划项目,为培养创新型实用人才搭建相应平台。

3.双导师培养制度

“双导师制”是指由校内导师和校外企业合作导师共同组成指导研究生的导师组负责制。校内导师主要培养研究生的学习能力,提升研究生发展空间,引导其掌握学习方法,深入钻研某一领域难点,培养其专业能力。校外企业导师主要提升研究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的操作能力,并发现其理论学习的不足,以不断适应实际工作的实践能力。“双导师制”指导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可以使研究生将校内的理论知识成果有效地、及时地应用于企业的科技开发,同时能及时反馈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真 正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有机结合,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4.成立专门机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高校可成立专门机构,为高校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学科、专业提供可靠的科技信息服务,引导相关学科、专业瞄准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及企业创新技术需求的目标,制定明确的研究方向。此外,高校还可针对滨海新区重大项目科研工作和新技术开发,以及相关学科、专业组织专业学位研究生及时深入相关企业开展相应科研项目进行实践研究,同时在校内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理论研究,二者相互结合促进高校或企业成果及时转化,快速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建设进程,提高产业化,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创新能力。地方高校要与企业紧密结合,形成良好的产学研共同发展关系,利用产学研平台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提供实践基地并为企业提供合格的全日制工程硕士毕业生提供交流平台。

四、结束语

城市与区域经济范文4

关键词:城市圈 区域经济竞争力 因子分析 评价指标 实证研究

“3+5”城市圈是以湖南省内以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为中心,15小时通勤为半径,包括岳阳、常德、益阳、娄底和衡阳五个城市在内的城市聚集区。“3+5”城市圈不仅具有区位优势,而且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随着圈内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和投资步伐的加快,湖南“3+5”城市圈的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城市圈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区域内部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各个城市的经济竞争力对于个区域整体的经济和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湖南“3+5”城市圈内的8个城市经济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找出各个城市发展的差距所在,从而为决策者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政策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有定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综述

研究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深入分析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形成要素,提出相应的对策,使得区域经济充满活力,保持持久和高效的发展。国内外关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区域经济竞争力内涵的研究

关于竞争力的研究最早来源于企业。1980年的欧洲经济论坛上提出了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此后,国内外学者将这概念引入经济学领域,研究对象从微观经济个体转向宏观经济领域。徐琼(2006)指出区域经济竞争力是对个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潜力的概括,是该区域经济实力、经济外向度、经济环境、创新因素、政府管理与科技发展的综合体现,是各种经济变量的有机组合及其动态合力的结果。

(二)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的研究

王秉安(2005)构建了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和148个四级指标。徐琼(2006)构建了反映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两级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包括地区经济实力、经济国际化程度、政府管理、金融因素、创新因素和基础设施因素,二级指标包括26个因素。徐承红(2008)提出了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四级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体系包括核心竞争力、辅助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实力,二级子系统包括9个指标,三级子系统包括19个指标,四级子系统包括72个指标。

(三)特定区域的经济竞争力比较研究

国内外研究者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方法,选取特定区域分析经济竞争力,并将不同区域的经济竞争力进行比较,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Sang-ChulPark(1999)对韩国的区域经济竞争力差异进行分析,提出中心和的差别发展策略有利于韩国的政体经济增长。袁灵(2005)选取指定的评价指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2004年湖南省与中部其他9个省份的经济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关华等(2010)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北省11个市的经济竞争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发现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应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投入,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快速发展。

目前国内关于区域的经济竞争力研究主要是预先设定好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根据特定的评价指标展开实证研究。这种方法存在定的局限,不能全面反映出地区的经济竞争实力。因此,为全面、真实地反映这8个城市的区域经济竞争力,文章根据科学性、合理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选取了反映经济实力水平的GDP总量、人均GDP等30个直接和间接性指标,建立相关的统计指标体系,先做因子分析,再通过因子分析的结果寻求综合评价的因子,然后对湖南省3+5城市圈内8个城市的经济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

二、研究设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湖南省3+5城市圈中的八个城市,包括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娄底、益阳、衡阳和常德。为全面、真实地反映这八个城市的区域经济竞争力,本文根据科学型、合理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选取了反映经济实力水平的GDP总量、人均GDP等30个直接和间接性指标,建立相关的统计指标体系,先做因子分析,再通过因子分析的结果寻求综合评价的因子,然后对湖南省3+5城市圈内8个城市的经济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

数据选自2013年《湖南省统计年鉴》,2013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2012年湖南省各省、地级市的统计公报。

本文采用平均值标准化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即:

在(1)式中,Mij为第i个城市第j个指标标准化后的值;Xij为第i个城市第j个指标的原始统计值;Xj为所有城市第j个指标的算术平均值。

然后对处理后的数据的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KMO系数)进行检验,如果KMO值越大,表示变量间的共同因素越多,越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如果KMO值小于0.5,则不宜进行因子分析。通过对各项指标运用SPSSl6.0进行计算,结果得到KMO值为0.75,大于0.5,说明因子可信度较强,适合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表示如下:

设有n个原始变量,表示为,根据因子分析的要求,这些变量标准化后,假设n个变量可由k的因子表示为线性组合,即:

(3)式为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如果利用矩阵形式则表示为:

X=AF+e

(4)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对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少数几个能够控制原始变量的因子选取公共因子的原则是尽可能包含更多的原始变量信息,建立因子分析模型,利用公共因子现原始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达到简化变量、降低变量维数和对原始变量再解释及命名的目的。

三、区域经济竞争力实证-分析

)因子总方差解释与碎石图

运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前3位的公共因子方差累计贡献率为93.515%>75%),说明这3个公因子对原始数据的代表性很高,已经反映了原始数据的绝大多数信息。总方差解释如表1所示。

表1总方差解释

利用因子分析的碎石图也可以帮助确定最优的因子数量。图1是运用SPSS.6.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后得出的碎石图。在碎石图中,横坐标表示因子数目,纵坐标表示特征根。从图中可以看出,前3个因子的特征值都很大,从第4个开始特征值很小,因子特征值连线也变得很平缓,即前3个因子对解释变量的贡献最大,所以因子分析中提取3个因子最合适。

(二)因子载荷矩阵以及公因子的提取

因子载荷是公共因子与原指标变量相关程度的表征,它的绝对值越大,两者的相关程度就越高,所代表的指标变量的解释性就越好。为了更好地解释指标变量,一般将原因子矩阵进行因子旋转。本文采取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得到如表2所示的旋转因子载荷矩阵。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公共因子1中具有较大载荷的指标有:X27、X4、X6、X26、X3、X7、X8、X28、X12、X29、X25、X30、X1、X23、X2、X22、X24、X15、X5、X11、X9、X19、X10、X21。在公共因子2中具有较大载荷矩阵的指标有:x16、x12、x13、x17。在公共因子3中具有较大载荷矩阵的指标有:X20和x18。

因子得分是某个样品对不可观测的公共因子随机向量取值的估计。借助因子加权得分系数矩阵可得湖南3+5城市圈中各个城市的公共因子得分,以各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可得到每个城市的加权因子综合得分。计算方法如下:

在式(5)中,i代表湖南省3+5城市圈中各个省、地级市。其中的分别代表各个城市在3个公共因子上的竞争力指数,由各城市处理后的数据与旋转因子载荷矩阵相乘可得。加权因子综合得分名次如表3所示。

四、结论与建议

表3显示了2013年湖南省3+5城市圈的各个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加权公因子排名。其中,长沙的加权公因子得分居第

,为第等级,株洲、岳阳、衡阳和湘潭的加权公因子综合得分居中,属于第二等级,常德、益阳和娄底的实力相对较弱,属于第三等级。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2013年湖南3+5圈内的8个城市经济实力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应当针对得分等级的高低采取不同的对策。

)湖南省城市圈中核心城市的建议

湖南省3+5城市圈中第一级别的核心城市是省会长沙,在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排名中居于首位。长沙的经济实力远超过了城市圈中的其他城市,具有较强的集聚能力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独有优势,但是,长沙在部分指标上得分较低,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和人均绿地面积等。这类指标属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间接指标,虽然不能直接反映经济实力,但是也反映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对于长沙而言,一是要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利用独有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进步扩大长沙的经济竞争力。二是注重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长沙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经济竞争力第二等级城市的建议

在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排名中,株洲、岳阳、衡阳和湘潭分列在2-4位。其中株洲和湘潭是湖南3+5城市圈中第二级别的核心城市,是要最终实现以长株潭三个城市为核心带动其他五个城市的共同发展。但是从经济竞争力来看,株洲和湘潭的经济实力远远落后于长沙,并且排在了岳阳和衡阳之后。

从各个指标的得分来看,株洲和湘潭在传统的优势产业上得分相对较高,在对外贸易和第三产业中的得分相对较低。因此对这两个城市而言,一是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二是要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步扩大对外贸易,提高国际竞争力。

岳阳、衡阳与其他几个城市相比,经济实力较强,但是在反映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上的得分相对较低。因此,这两个城市是要进

步加大科教投入力度,积极引进科教人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二是要加强校企合作,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城市与区域经济范文5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区域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尤其是沿海东部城市。分析城市竞争力,客观地评价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和潜力,帮助城市认清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能够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目前,在区域经济带来巨大规模效应的情况下,城市更应该准确判断在本区域内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在提升本城市竞争力的同时,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提升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一、城市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城市竞争力,从广义上讲,是指城市通过优化城市发展环境,利用各种途径增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文明要素的能力,在发展层次上表现出比其他城市更强、更持久的特征。城市竞争力提升的战略目标在于促进城市及其所在的区域经济社会的高效运行和持续发展。科学地评价城市竞争力,需要建立在一套合理完备的指标体系基础之上,才能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1】。

本文主要结合相关数据,从经济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文化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和对外开放竞争力五个方面,对浙江省11个主要城市的单项竞争力进行了考察。其中,在经济竞争力方面,排名靠前的有杭州、宁波、温州、嘉兴和绍兴,较落后的是金华、台州、湖州、舟山、衢州和丽水;在基础设施竞争力方面,居前的依次为杭州、宁波和温州;在文化竞争力方面,居前的依次是杭州、宁波、舟山和嘉兴;在环境竞争力方面,排名前三位的是宁波、杭州和绍兴,排名后三位的是温州、台州和丽水;在对外开放竞争力方面,由于区域条件和投资环境好,杭州、宁波、嘉兴和绍兴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就浙江省11个主要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而言,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综合得分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层次:

1.竞争力最强的城市

首先是宁波,其次为杭州和舟山。宁波和舟山的突出优势在于港口资源丰富,有天然的深水良港,在经济发展方面呈现出偏向对外的混合发展模式,综合实力很明显;而杭州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独特的发展优势;

2.竞争力较强的城市

义乌和温州在列,两个有自身特色的城市。义乌是国际知名的小商品城,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很大,为义乌的城市竞争力出力不少。而温州是率先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城市之一,民营经济发展的很好,创造出温州模式的经济发展格局;

3.竞争力较弱的城市

包括嘉兴、湖州、绍兴、衢州和台州,其中衢州的发展滞后与地理因素有关,绍兴的竞争力弱可能与行政规划方面的因素有关,台州的竞争力弱,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其是人口大市,拉低了人均GDP水平。【2】

一般而言,城市竞争力的状况与在本区域经济发展地位是直接相关的。城市竞争力强的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就会占据重要地位,可以对本区域其他城市产生较强的辐射作用,反之,亦然。从以上的分析结果来看,目前台州市的城市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第二、三产业产值较高,人均收入也较高,但是城乡差距相对较大,沿海的地理位置优越,但是对外开放程度并不高。【3】在这种情况下,台州市在区域发展地位中就相应地处于中等水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二、提高城市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浙江省城市竞争力仍然呈现出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是分布不均。各城市应当自身的发展特点,在资源、资金和人才等方面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城市竞争力的提高,提升在本区域内的发展地位,尤其是目前尚处于弱势地位的城市。作为处于中等发展水平的台州市,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硬件条件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是优化投资环境和支持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对提高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关键在于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规划,通过城市规划实现每一个子系统的协调运作,从而促进大系统有效的发挥作用,还要避免重复建设,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现象。同时,还应将城乡规划、土地规划和环保规划协调起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4】。

2.发展特色产业,自觉参与区域分工

主要表现在各城市要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优势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组合,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壮大。【5】优势各异的各个城市,要着力探索出与自身相适应的产业发展模式,例如,有良好区位优势、交通便利的城市,可以适当考虑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农业优势的城市可以探索出现代绿色农业和食品业的发展道路;资源较丰富的城市,可以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相关产业,成为区域内重要的资源供应基地。从浙江的实际情况来看,台州市可以利用沿海的区位条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展出独特的经济模式。

3.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加强区域合作在显得尤为重要,集合各城市的发展优势,可以有效地做到扬长避短,同时形成强大集聚发展能力。加强区域合作需要正确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带动其他卫星城市的发展,台州市作为卫星城市在依托中心城市发展的同时,要逐步增强自身实力,充分利用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各种机遇,实现将区域合作的领域扩展到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重要目标,充分利用区域内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发展自我,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城市与区域经济范文6

关键词:会展经济;城市经济;会展行业;互动效应;影响

1新时期下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现状

会展经济作为经济活动内容,是经济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对象。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曾经提出,会展经济未来主要将会展业作为中心,但在发展过程中还需要依托其他相关的产业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形态。会展经济具有相对广阔的外延性,在发展过程中涉及的会展活动、产品交易及相关的经济活动,都可以视为会展经济的组成部分。会展经济主要通过会展业链条的方式推动整个城市的发展,以带动区域和国家经济进步。会展经济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各个领域、各种因素的影响,最终的结果会反馈出会展经济的发展水平及对区域经济的调节。现阶段,我国会展经济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各个地区的会展业在组织和规划过程中,更加重视布局的合理性,在完善会展经济管理和发展制度的同时,更进一步地扩大了品牌发展优势。在全球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即是危机又是机遇,纵观2021年全球会展行业,中国办展数量及面积成为全球首位,超过会展起源的欧洲及长居会展行业第一的德国。在2020年疫情如此反复的情况下,国内高效率的疫情防控措施为展会行业打开窗口,成功成为全球唯一能够正常举办展会的国家,如此机会更是中国会展行业引领全球会展行业的契机。中国会展行业多元发展,形成了“线下+线上”独特且给展会带来新增涨的模式,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的可能性,为展会行业赋能。疫情对会展业的积极方面体现在以下几点:(1)促进会展业的不断革新。在全球疫情常态化大背景下,线下展会较难开展,而展会有逐渐向线上发展的趋势,即“云展会”,线上展会是疫情下展会发展的创新途径,能够弥补疫情带来的损失,不断推动会展业态的创新。未来展会模式=线下展+线上展,线上线下联动成为未来展会活动发展的重要趋势。(2)提升会展企业管理水平。疫情对会展企业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故企业应该及时调整管理模式、梳理服务流程、完善经营机制,做好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准备。(3)促使参展企业提高企业品牌。受疫情影响,市场出现新需求,同时供给量激增。各个会展企业品牌之间存在巨大的竞争力,所以想要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会展企业就应紧跟市场需求不断提高自身企业品牌。(4)打造会展新品牌。在全球疫情常态化大背景下,会展业出现新的需求,会展新题材也因此产生,对于会展业的发展而言,要能结合行业需求对自身进行调整,筹划新展会,打造新的会展品牌。(5)政府政策支持。疫情全球化和抗疫常态化对会展行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也引起了相关政府部门的关注,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支持会展业的发展,不断推动政产学研的合作,为会展业的发展提出解决之策。

2我国城市会展的发展趋势

2.1会展集聚化

现阶段,城市会展在发展过程中,集聚化的发展特征非常明显,我国大部分会展的专业场馆集中在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地带,并形成了会展经济产业聚集带,经济发达地带会展收入能够占据全国会展收入的85%以上,由此可见会展集聚化的发展趋势。会展业集聚化对推动产业规模、质量、水平的提升起着积极的作用,能够发挥资源共享效应,增强会展业的创新活力,在经济发展中,赢得发展先机。

2.2会展都市圈化

会展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有着较为强烈的相互合作的要求,即会展业与各相关产业之间的相互协同发展,因此要注重合作共赢。在经济振兴发展过程中,如何做到在紧贴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立足产业,并将会展产业链条进行拓宽延伸,以服务经济结构,实现产业升级,这是会展经济发展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在立足产业的基础上,实现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资源共享及优势互补,推动会展都市圈的发展,并引发产业集聚效应,最终提高城市经济效益,促进会展经济的发展。

2.3会展品牌化

会展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着重点是要形成一种品牌效应,即品牌经济,会展行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只有树立会展品牌,打造会展品牌,并宣传会展品牌,才能加速会展行业的发展,形成品牌化。现阶段,我国的知名品牌展会在国际上的地位逐渐攀升,如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高交会)等。虽然我国会展经济的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仍旧存在盲目竞争、忽略品牌定位、盲目攀比等问题,在未来会展品牌化的发展中,要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抓住发展实质、加强自我发展培育、强化品牌战略意识、科学规划场馆等,并积极培养具有专业展览知识的综合人才,对城市特色进行定位,不断推动会展的品牌化发展。

3城市经济催生会展行业

会展行业能够将城市的独特魅力进行展现,展览是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活动,同时城市在不断发展中,规模的扩大、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功能的增强等都会直接影响会展业的发展。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职能和产业结构逐渐转向服务业,而服务业的健康、良性、稳定发展,为会展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会展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另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国家与国家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意向更强,而会展行业可以为行业交流、信息交流、技术交流等提供平台,会展业作为集多项功能为一体的行业,其发展越来越迅速,会展业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是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下催生而出的,城市经济的发展也在无形中提高了会展经济的发展质量。在会展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依托城市发展,并对城市的基础建设提出一定的要求,要求城市必须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工具、丰富的旅游资源等。同时,只有城市中具备以上基本要求,才能更好地发展城市会展,并不断完善优化会展服务体系、市场体系,落实扶持政策、要素供给、人才支撑等,提升会展经济水平。国际会展发达城市无一不具备上述要求,如美国的拉斯维加斯、德国的法兰克福、中国的上海、法国的巴黎等。

4会展经济与城市经济的互动效应

新时期下,会展经济与城市经济之间的互动效应非常明显,两者的相互作用,促进了两者的共同发展,不断推动着社会和经济的进步。

4.1城市经济对会展经济的影响

城市经济具体的内容即能够将城市的主体特征及相关功能进行展示的产业活动,而会展经济在城市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现代化城市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渐兴起的。当前,各个地区城市内部的功能性与职能性特征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部分地区城市的职能和产业结构已经从原本的工业制造领域进入了现代化的信息服务领域。各类新兴行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为会展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2会展经济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4.2.1会展业对相关产业具有带动效应会展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产业广泛,如会展旅游业、会展餐饮业等,不断带动着相关产业的发展,所以会展业的外向性和关联性特征非常明显。会展业自身发展中所涉及的产业领域众多:在会展场馆建设中涉及房地产行业和建筑行业;在会展活动中涉及商品和劳务及刺激的消费需求;在会展举办过程中,涉及酒店业、餐饮业、零售业等;在会展举办时,还需要城市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的支持。总之,在城市中举办会展活动,对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城市中举办会展活动,对区域中的各产业都有较强的辐射作用,对经济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据相关研究学者统计测算,会展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投入产出的直接比例关系为1:6,而间接的投入产出比高达1:9,由此可见会展业对相关产业的强大带动效应。4.2.2会展业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会展业能够很好地连接第二和第三产业,而这种连接更多体现在供需平衡、带动新产业、劳动投资等方面。从第二产业的发展角度而言,会展业处在产业链的末端,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减少商品的流通,促进信息的互通交流。从第三产业的发展角度而言,会展业处在产业链的上游,是商品、资本、信息的集聚地,并高效整合了相关产业,为其提供良好的条件,不断推动各相关产业向着知识密集、劳动密集的方向迈进,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在城市中举办的专业会展活动,一般都是城市中的优势产业,而城市优势产业与城市会展相结合,实现了两者良性的互动循环,为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4.2.3会展业提高城市服务功能在城市举办会展活动过程中,由于其涉及的服务行业众多,会展的举办对会展场所、交通、信息网、酒店和旅游等服务设施都有一定的要求。城市为了取得会展的主办权,会积极进行市场运作及对各项基础设施服务进行建设和完善,从而提高城市的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由此城市的竞争力也会不断提高,最终实现会展业与城市经济两者的双赢发展。4.2.4会展业能提高城市形象城市中举办的各类会展活动,尤其是高层次、国际性、大规模的活动,是一种宣传城市形象、突出特色产业、体现科技水平、体现人文地理和旅游资源的重要方式,能够加强域外城市和国家对该城市的全面认识,对该城市形象和地位的提高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城市地位和知名度的提高,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无形资源,在城市经济的加速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5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下的发展过程中,会展经济对城市内部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不断探究以会展经济为基础,深度剖析会展经济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不断强化产业之间的联合,实现优势互补,发展具有城市特色的会展品牌,以推动经济的蓬勃和健康发展。通过此种方式,可以在优化发展会展经济的基础上,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兰馨.杭州会展产业园探索城市经济升级路径[N].中国贸易报,2022-01-18(5).

[2]邱湘琪.基于会展经济与城市品牌联动效应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1(13):19-21.

[3]岳辉.“双循环”背景下天津会展经济加速发展对策研究[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21,9(6):27-33.

[4]兰馨.会展业竞争力城市:新经济下,谁主沉浮?[N].中国贸易报,2021-10-26(5).

[5]覃燕妮,肖创权.党媒传播要为城市会展经济助力:从2020长江·三峡建筑产业博览会得出的启示[J].中国地市报人,2021(10):32-35.

[6]邢应利.一线城市会展经济发展策略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智能城市,2021,7(18):1-4.

[7]董丹申,汤贤豪,李宁,等.城市纽带,会展公园:超大型会展经济综合体设计分析[J].城市建筑,2021,18(25):132-134.

[8]刘宇.智慧会展发展的双向驱动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J].商展经济,2021(15):6-8.

[9]张鲁.基于科技创新的会展经济持续竞争优势构建研究[J].商展经济,2021(15):12-14.

[10]汪晶晶.展览业与城市发展耦合协调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1.

[11]倪姣,孙维筠.长三角城市群会展经济发展评估与影响力格局演化特征分析[J].市场周刊,2021,34(5):66-69+114.

[12]侯晓斌.打造城市经济助推器加快发展山西会展业[N].山西经济日报,2021-03-08(8).

[13]徐嘉成,何源.中国“会展旅游”研究现状和热点分析: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2000—2018)[J].中国商论,2020(23):50-53.

[14]AuraFu.主动作为、精准服务:安全稳妥推动城市会展经济再启航[J].中国会展,2020(21):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