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和软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技术和软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技术和软件

计算机技术和软件范文1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属性;保护方式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0-0000-02

计算机已成为当今生活中的主要应用设备,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也越来越突出,可以说,软件是计算机的灵魂,只有将组成计算机躯壳的硬件安装上软件,才能使计算机系统有不同的功能。由于我国计算机软件行业起步比较晚,软件业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和混乱状态,计算机软件的开发需要注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其复制、拷贝却很容易,导致软件的非法复制、盗版行为泛滥,软件知识产权和著作权保护的问题也就纷纷出现;而多媒体、人工智能、高速公路等新技术的出现又给版权保护带来很多新问题。因此,有效保护计算机软件,保障软件开发人员的利益,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计算机软件的属性

1.1 计算机软件具有著作权和专利权的双重属性

计算机软件同任何一部作品一样,是软件工作者辛勤劳动的成果,就像作家写作需要构思,软件工作者经过精细的构思编写出来的软件,同样凝聚了工作者的智慧和劳动,同样具有版权。软件与作品不同的是,软件被编写出来后最终还是要用于工业生产,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技术效果越好的软件其实用性就越强,从软件的功能上看,软件又具有专利性;而作品只是用来被欣赏的,带给人们的是精神上的力量。

1.2 计算机软件容易被复制、拷贝

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与编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其开发步骤也比较复杂,只有选择了适合开发的模式,才能在成本允许的范围内完成开发工作,软件的开发过程还需要多个部门协调配合和程序员的大量工作。另外,在软件开发编写完后,很多情况下,还要对软件进行变更,以及后期还要进行维护,整个过程下来,要消耗相当大的人力、财力。

但是软件具有很容易被复制、改编的属性,如果没有对开发好的软件做好保护,软件人员辛苦的劳动很有可能被盗窃,使软件工作者的所有付出化为乌有,比如把程序中的变量名改编一下,或通过加一些语句等简单的方法都可以改变程序的样子,但其功能还是保持不变。

1.3 计算机软件具有可执行性的属性

可执行性是计算机软件的本质属性,编写开发计算机软件就是为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明确规定,编写出来的计算机程序必须被计算机等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装置执行才可以。

1.4 计算机软件的更新速度很快

计算机从发明到普及仅仅几十年的时间,尤其是到了21世纪的信息时代,计算机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计算机软件的更新速度也是日新月异。比如微软的操作系统,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现在二十几年的时间,相继推出了window95、window98、window2000、windowxp、vista系统,系统软件的更新进步使计算机的操作越来越简单。相比于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的更新更加迅速和多样化,应用软件主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编写方案。

2 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的现状

美国于1960年正式接受计算机软件的版权作品等级,菲律宾于1972年把计算机程序纳入著作权保护中,随后,各国通过版权法、商标法、合同法、专利法等法律来保护计算机软件。我国于1990年颁布、199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条第八款明确规定,将计算机软件作为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并颁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2001年修订《著作权法》时,重新修订了《软件保护条例》。

保护软件的目的是保护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人的利益,调整好计算机软件在传播和使用中产生的各种利益关系,从而鼓励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最终促进软件产业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我国对计算机软件的保护主要实行著作权保护的方式,这主要是针对于软件具有一般作品的特点,以及软件的著作权比较容易产生而实施的,另外,对计算机软件实行著作权保护,有利于建立软件保护的国际网络。

著作权法只保护实有软件本身,而不保护编写软件的思想、原理、算法、运行等,这有利于其他开发者从已有的软件中得到启发,编写出新的软件。但是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还存在很多问题。

2.1 软件市场比较混乱,协调管理困难

我国计算机软件管理除了法律手段外,还有行政手段,但各行政部门之间不能有效协调起来共同管理,而是独立行使权力,容易导致软件保护出现混乱状况。另外,我国的软件市场比较混乱,盗版、侵权纠纷不断出现,一方面很多软件用户不知道怎么买到自己想要的可靠软件,只能通过互相复制或软件交换的方式来得到,很容易造成侵权事件,这是由于软件没有畅通的流通渠道所致;另一方面,软件的销售部门和定价都很随意,任何个人和单位都可以成为软件的销售者,并对其随意定价。

2.2 司法保护不完善,缺乏软件管理的法律人才

尽管我国已颁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但其中一些不完善的规定很容易让一些不法分子钻空子,比如第22条“因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国家机关执行公务等非商业性目的的需要对软件进行少量的复制,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和其合法受让者的同意,不向其支付报酬。”这就为一些侵权者非法复制制造了借口。另外,我国司法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严重缺乏计算机软件保护方面的人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软件的管理水平。

3 加强计算机软件保护的策略

3.1 完善计算机软件保护的法律法规,提高提升司法人员的素质

首先要加强计算机软件保护的法律宣传,增强公民对软件保护的意识;完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对于侵权行为要严格处罚;另外,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软件保护人才,软件保护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国家必须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一批软件保护的专门人才。

3.2 加强管理,完善软件市场

建立软件销售许可证制度,对申请软件销售的单位做严格的审查,从而加强软件市场的管理,同时加强版权部、专利部之间的协调合作,尽快解决侵权纠纷。还要规范软件的出版发行,这样就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软件市场。另外,还要制定软件的售价标准,只有价格合理了,才会减少非法复制行为发生的可能。同时,还要加强售后服务工作,对通过合法途径购买软件的用户应给予使用上的指导,以及版本的更新等服务。

3.3 提高计算机软件保护的技术

目前,常见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技术有序列号保护、网络验证、时间限制、功能限制、Nag窗口、反调试技术、反反汇编技术等。这几个技术都是比较简单的,对软件的保护很有限制,比如时间限制方法,通常情况下是用几个特定的API函数申请定时,只要用这几个函数作为切入口就可以破解分析,很容易被非法入侵者破解。反调试技术、反反汇编技术的保护强度比较大一些。

这就要求软件工作人员设计完整的软件保护方案,对大型系统软件和小型共享软件设计不同的保护方案,不断更新加密技术和方法,延长破解者的破解时间。尽管加密技术对软件的保护显得很无力,但在一定时期内,对计算机软件的保护还是有一定成效的。

4 结束语

总之,软件工作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开发、编写新的软件,对一些保护性软件的开发就显得相对不足。由于计算机软件具有其独特的属性,计算机软件的保护就变得交错复杂,涉及到著作权、版权,以及管理部门、司法部门等。因此,各部门必须相互协调,加强对软件的管理和法律保护,维护软件开发者的权益,将版权意识落实到每个公民身上,从根本上达到保护计算机软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杰.计算机软件保护的探讨[J].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2010(06).

[2]白雪梅.软件保护技术概述[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9(07).

计算机技术和软件范文2

一、深入研究数字化与辞书编纂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现实意义

1 深入研究数字化与辞书编纂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是辞书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和新技术的融入,使传统辞书的编纂、出版工作和以前比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辞书的编纂、出版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正如前所述,这些问题亟待专家及学者深入研究和探讨,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能够有所创新,把对数字辞书的法律保护真正落到实处。尤其是数字化辞书的数据库化、软件化、存储光、磁、ROM化的结构特征,使得侵权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辞书侵权的形式多数表现为直观性,显象性、易读性,而数字化辞典则表现为间接性、隐蔽性、不可读性,侵权判定的难度亦越来越大。一方面在侵权手段上,从早期简单的人工抄袭和复制,变成了需要借助于某些技术手段才能完成,侵权的过程变得越来越呈现出复杂化、技术化;另一方面在侵权的形式上,从传统辞典文字的表面化,变成词典组织的结构化、体例化、深层次化。若不从立法上和司法上及时调整对数字化辞典保护的方式和力度,不仅不利于数字化辞书权利人的利益,而且也不利于我国数字辞书的发展和创新。

2 深入研究数字化与辞书编纂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是规范文化市场秩序的迫切需要。数字化辞书是知识密集型的高科技产品,具有高投入高回报的文化产品,在我国的文化教育及社会文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数字化辞典与传统辞典比较具有易复制的脆弱性特点。由于一些不法分子投机心理和利益驱动,利用了数字化辞典的脆弱性,有的互相抄袭、剽窃,有的疯狂盗版,有的将辞典改头换面,占为己有,还有的将其直接在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由于辞书市场的无序状态,使得业界人士对辞书数字化的发展忧心重重,困难重重,步履艰难,难以形成辞书数字化的热情和氛围。因此,规范辞书文化市场,是辞书数字化进入良性循环的迫切需要。若像过去一样,仅仅依靠技术自身的保护,已经显得力所不能及了,呼唤法律保护已成为数字化与辞书编纂中时代强音。

3 深入研究数字化与辞书编纂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是促进我国数字化辞书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以计算机、数据库、网络等技术为龙头的高科技时代,新技术变化速度之快,周期之短。辞典的数字化代表着辞书的发展方向,是一项综合性的先进的技术,是当前辞书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加强对数字化辞书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研究,就显的尤其重要和突出。如果不能从立法、司法、执法上得到根本的解决和保护,试想其发展是非常艰难的,最终可能影响到或丧失掉数字化辞书竞争的能力,使辞书业发展出现被动、落后的局面。对数字化辞书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研究,是促进我国数字化辞书业发展,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的需要。

二、数字化辞书编纂中法律问题的透视

传统辞书依据著作权法进行调整,对这一法律关系业界人士都已经比较熟悉,本文无须赘言。而对数字化辞书的法律调整问题,还存在着某些困惑,缺乏维护其权益的必要手段。产生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计算机、数据库、网络等新技术的融入,客观上辞典编纂与数字化已经紧密结合,多重技术融为一体,在权利主体和客体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种不可分割的融合状态。不仅辞典创作的过程发生了变化,而且辞书最终产品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正是由于这种变化产生了许多新的法律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源于传统的辞书编纂与数字化辞书编纂在创作过程中发生了较大的差异。如辞典的功能设计、使用方式、检索方式、再版条件、辞典数据库维护和更新、法律责任承担、产品的物理形态及存储介质等。

我们也可以从数字化辞典的创作过程,看其与传统辞典的在著作权法律要素的差异。第一,从创作主体看,由单一主体变成了多元主体。一部传统辞书的创作主体基本上是同一学科领域的专业主体完成;而数字化辞典的创作将计算机、数据库、网络等技术引入了辞书的创作过程,其创作主体已不再是单一的学科领域的专业主体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多学科、跨学科领域的专业主体共同完成。第二,从保护的形式看,由单一的保护形式变成了多元的保护形式。在一般情况下,传统辞书保护的是文字作品;而数字化辞典著作权的保护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包括文字作品,计算机软件作品、数据库、辞书编纂中的技术方案、软件开发文档、技术秘密等。第三,从权利范围看,由单一的权利变成了多元权利。传统辞典只享有文字作品的著作权;而数字化辞典除了享有文字作品的著作权外,还可以享有计算机软件、数据库、开发文档的著作权和技术方案专利权、技术秘密等项权利。第四,从权利主体看,由于创作主体、保护形式、权利范围的多元化,必然带来了权利主体的多元化。第五,从权利的客体看,传统的辞书主要表现为纸介质的形式,数字化辞书磁介质、光介质、半导体器件等。第六,从侵权行为看,由直接的、显现的变成了间接的、隐蔽的。对传统辞典侵权的表现形式多数为人工的复制、抄袭,其侵权结果一目了然,也很容易判断,而数字化辞典则不然,其侵权形式表现为间接性、隐蔽性、不可读性,对侵权判断具有较高难度。

了解和把握数字化辞典的法律特性,有助于辞书权利人在数字化与辞典编纂的过程中,规范辞书当事人的行为,也使数字化与辞典编纂的事业有序发展,或者在事后发生纠纷时,利用法律的武器,充分保护权利人的利益。

三、数据化与辞典编纂诉讼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关于数字化辞典的软件权属问题。关于权利的归属问题,通常分为法定和约定的两种情况。法定,即通过法律明文规定。约定,即由当事人之间通过书面协议或口头协议的方式约定权利的归属。在当事人约定不明的情况下,法律对此作出了规定,此种情况也属法定的情况。在实践中,由于计算机软件开发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软件创作过程中,在大多数情况下,聘请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员承担程序的创作工作,而不是辞书编纂人员直接完成。因而形成了辞书软件与辞书文字作品著作权主体分离的情况,一部辞书由不同的主体分别享有权利。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权利人对自身权利的保护意识还比较薄弱,对现有法律的有关规定不甚了解或应用不足。尤其在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中,权利的归属问题表现的甚为突出。这种现象是造成日后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认为,为了避免此现象发生,使文字作品的著作权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统一于一个主体,可依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规定,通过签定开发合同的方式,明确规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从法律上根本解决权利分离的问题,使纠纷防患于未然。鉴于软件作品与文字作品区别,现行法律中又存在着两个不同类型的著作权。笔者认为,辞典编纂单位,应以合同的方式,在软件开发的先期就解决软件著作权的归属问题,最好通过协议的方式,约定为独家享有软件著作权。除了软件是一笔很高价值的无形资产外,最重要的还在于对辞书编纂的持续发展所必须的。同时,也有利于减少日后的纠纷,减少不必要的诉讼。对由于历史的原因,已经形成了两个著作权分离的情况,应当如何处理?笔者认为,当事人之间可以通过签定补充协议的办法,明确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在审理中经常遇到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如果双方坚持主张享有软件著作权时,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规定,双方均享有转让以外的软件著作权。此种处理结果由于双方彼此互相约束,不利于该软件技术的深入的开发。第二,或经双方商定,由一方一次性买断,并向另一方支付一定的费用,以避免日后的纠纷。第三,如果此种情况发生诉讼时,法院判决可能出现两种结果,法院将依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规定,一是判给软件开发方。此结果对辞书编纂单位十分不利。二是判给有利于该软件技术发展的一方,另一方按软件销售额约定分成比例。实践中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案例。较好地解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遗留问题,也是数字化与辞书编纂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计算机技术和软件范文3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培训;信息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2-0112-01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劳动力、资源以及信息的争夺已经转变为对人才的争夺,知识型人才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人才的获取一方面是通过招聘引入外部性人才,而更重要的方式则是企业内部的培训和管理,如何利用计算机软件对企业的现有员工进行培训并充分的利用计算机的优势进行信息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需要在实际的员工培训中建立一个全面、快捷、有效的培训信息管理机制。

一、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培训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相关信息录人。主要包括参加培训人员基本信息的录入以及与培训信息的录入,主要是对相关培训信息进行联网输入

主要内容是培训基本信息输入。主要包括参加培训员工的姓名、工号、参训单位、培训时间、培训性质、培训形式、培训内容、考核成绩、证书编号等一整个参与培训和取得成绩的信息。

以上基本信息内容应由企业具体的工作人员按照分工准确输入,并每个人负责自己所输入的参训学员的信息,工作人员通过网络输入传给信息统计部门的总服务器,进行同一时间段的保存和管理。这些基本内容信息主要是从人力资源部门获得。在首次建立数据库时,应采取开库操作,集中时间,一次性地将相关学员的数据信息录入到信息库中,在以后的信息变更和保存中,和人力资源部门保存同步变动,保证统计信息的及时有效性。

(二)培训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第一、保护信息库。信息化中,存在各种电脑病毒,而一旦发生病毒入侵,将造成信息的泄露,因此,应该采用最新的防毒软件,对重要信息进行独立备份并保存,建立起安全、完善的员工培训信息库以及基本信息库。

第二、方便信息查询。信息系统的更新和进步使培训人员信息的系统化查询方便快捷,让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查询到培训信息,从而大大降低信息成本。

第三、权限管理设置。指充分利用加密技术,根据不同人员的职位设置不同的权限,信息录入系统的基本信息录入人员、查询管理人员、信息备份管理人员、信息修改人员等都应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从而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二、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培训信息管理的必要性

对于每一个企业尤其是志在做大做强的企业来说,有没有大量相关人才的信息已经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工作。但同时,很多企业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致使人才库工作建立不完善,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瓶颈。

(一)重培训不重信息保存

一般企业都会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在进行多次大量的培训后,却没有建立起对应的人才培训信息,在以后查找培训档案的时候,费时费力,非常难找,同时,存在保存数据准确率较低等问题。

(二)人才测评体系不完善

由于统计人员只是被动的接受其他单位传给的信息,没有主动地与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主动询问和索取相关的信息资料,导致企业人才库信心不全,不能建立起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测评体系。

(三)统计信息标准不统一

由于各个部门内部缺乏有效的联系,加上统计部门权限不大,不能有效的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导致统计标准不统一,各部门培训信息形式多样,给统计工作造成很大的麻烦,也导致在国内或国际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一定不足。[1]

三、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培训信息管理的方法

通过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培训信息管理”,使得企业将人才培养与开发工作更加系统、安全、有效的展开,在对员工相关信息录入的基础上,对员工增加了解,有利于企业更好的掌握员工的相关信息,方便对人才进行培养和任务分配,从而加强对企业人才的动态管理。

(一)重视计算机软件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有效的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培训信息管理,企业要高度重视,只有系统的各个模块都有人管理,系统得到有效的维护与保管,才能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统一输入格式和规则,让企业领导者能方便的进行信息的浏览。

通过信息系统化的管理,不但能够帮助企业及时有效的获取员工相关的信息,更是方便的工作,杜绝以往信息不全、繁琐查询、参考价值不大的困境。企业领导通过信息管理,能够有效地找出企业需要的人才,理顺企业领导工作思路,丰富工作内容。

(二)培训企业相关人才

人才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的基础。企业也只有引进和培养相关计算机软件系统应用人才,营造良好的人才突出机制,才能够有效的推进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培训信息管理工作中的运行,从而为企业长期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在了解员工培训信息以及取得的成绩基础上,才能够有效的开发、使用以及利用人才,企业储备完善的员工资料信息,可以以此来公正、客观地选拔人才,使优秀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通过人才引入和人才带动,能够使企业的计算机软件技术迅速成熟。

(三)提高工作效率

有效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还要不断的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系统的软件开发和使用使得培训管理工作更加实用、系统和科学,将使很更多的人力资本从繁杂的人工统计工作中解放出来,经过培训,可以从事其他更有价值的工作,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效率。

四、小结

企业借助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培训信息管理是顺应时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应对现实存在的不足,并充分重视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应用,才能不断改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培养企业人才,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计算机技术和软件范文4

信息化监管的基础

以即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的《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国家标准为例,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石爱中向记者解释了标准先行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审计应用,审计应用的重点是开展计算机审计,包括现场审计和联网审计。开展计算机审计,首先要获得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然后才能进行相关的检查分析。然而,目前审计人员所面对的是上百个版本且数据结构各不相同的会计核算软件,这就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刚刚的《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国家标准,规定了会计核算软件的数据接口要求,包括会计核算数据元素、数据接口输出文件的内容和格式要求;提出了数据元素和辅助核算的概念,为标准使用者理解会计核算的数据概念奠定了基础;规范了文本格式和XML格式的数据接口,为会计核算软件与其他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创造了条件。

“标准化是政务信息化的基础。《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国家标准的出台,是国家通过制定标准来规范企业行为的重大举措,将大大提高审计、财政、税务、工商等经济管理部门的信息化监管水平”石爱中副审计长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对政务信息化有三大作用

谈到标准化在规范和促进政务信息化中的具体作用,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着重给记者归纳了三点:

第一,标准化是实现电子政务网络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业务协作的有效途径。目前,国内各行业、各地方已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不同规模的网络平台和业务系统。由于政府部门之间缺少一致的数据共享手段和有效的业务协作机制,导致信息资源利用率差、办公效率低、业务部门信息沟通困难,通过相关标准的统一,可以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

第二,标准化是规范政府职能和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可靠的重要手段。政务信息化直接涉及各级政府的核心政务,要求电子政务的实施过程始终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信息安全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保证业务正常运转和系统安全可靠的信息安全标准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

第三,标准化是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推动力。政务信息化建设必将给众多的软件、硬件和系统集成厂商创造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在遵守国际惯例的前提下,通过标准化的手段来进一步规范电子政务相关产品的开发,对提高我国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政务信息化必须标准先行

计算机技术和软件范文5

关键词:美术设计;计算机技术;应用

传统的美术设计形式比较单一,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美术设计中的应用发展,使得美术设计的形式变得多姿多彩,融合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美术设计的效率和水平,因而计算机技术在美术设计各方面中得到了广泛性的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了美术设计更大的展示舞台,本文将对计算机技术在美术设计各领域的发展进一步展开讨论。

一、计算机技术在美术设计中的定位

计算机技术在美术设计中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首先要科学合理地掌握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程度,因为计算机技术在提高美术设计水平的同时,也仅仅是辅技术工具,计算机技术并不能够代替美术设计的工作。其次,美术设计师在美术设计中应该合理地应用计算机技术,不能依赖计算机技术,而忽视了美术设计创作,要在美术设计中体现艺术的精髓,要把计算机技术当作一种工具,进而提高美术设计的艺术质量。

二、计算机技术对美术设计的意义

1.美术设计的表达形式更加丰富

其实无论是传统的美术设计还是融合了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的美术设计,都是要表达设计师的一种思想情感,而传统的美术设计表达方式比较单一,而融合了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美术设计表达形式变得更加地丰富多彩,运用各种计算机绘画软件使得美术设计更加方便、简单,现代化的美术设计不仅仅是图像的设计,还融合了声音和视频效果,像flas和网络游戏的出现等,丰富了美术设计的内涵,使得美术设计充满了生命力色彩。

2.美术设计的工具更加丰富

在以前的美术设计中,美术设计的工具只是纸、画笔和颜料等,在使用画笔和颜料进行美术设计创作时,经常会有不同程度上的误差,从而影响了美术设计的总体感观,而在应用了计算机技术以后,使得美术设计的工具更加丰富,比如说人们可以使用Photoshop和AutoCAD等软件进行美术设计,在Photoshop的软件画板中可以对图像进行任意的设计和修改。应用计算机技术软件,能够快速提高美术设计的绘画效率,而且跟传统美术设计中颜料不同的是,在Photoshop绘图软件中有着千种以上的颜料,使美术设计的颜料种类更加丰富,使得美术设计的效果更加精致。

3.美术设计更加现代化

在传统的美术设计思想中,美术设计还停在纸质绘画的设计上,而计算机技术的在美术设计中的应用,使得美术设计更加全面现代化地发展,人们能够通过计算机技术更加真实地表达出设计想法,使美术设计更加富有创新性。

三、美术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1.计算机技术在美术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设计在美术设计中是一项重要的设计项目,而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化美术设计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美术平面设计在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时候,可以对平面美术设计中的图像进行简单的处理,还可以对平面设计的方式进行空间上的转换。计算机技术在美术平面设计上应用的出现,改进了传统平面设计方式,使得平面美术设计能够更加简单地进行,而且通过计算机技术在美术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美术平面设计的工作效率,在进行美术平面设计时,利用计算机软件可以对所画图形进行任意角度上的裁剪和转换,而且转换后的平面设计效果非常完美,使得美术平面设计的效果完全能够达到人们的审美需求。

2.计算机技术在美术动画设计中的应用

不单单是美术平面设计中应用到了计算机技术,在美术动画设计当中更是进一步应用了计算机技术,美术动画设计行业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3D动画的设计则必须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设计,在3D中能够出现许多立体性的人物和立体的景物,所有场景都是由计算机软件绘制而成的。在美术动画设计当中,美术动画设计师可以通过对动画设计的需求而应用计算机软件设计从而设计出美术动画,从而使人们能够身临其境地观看美术动画设计作品。计算机技术在美术动画设计中的应用,大大促进了美术动画设计行业的发展,目前,在3D动画电影的设计中,已经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使得动画电影效果达到了质的飞跃。

3.计算机技术在美术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美术建筑设计中也不断得到了应用,例如说对建筑动画的设计,可以通过3D动画设计对建筑的立体图进行展示,让人们在建筑完工前就可以看到建筑的美术设计效果,在美术建筑图的设计中,应用计算机技术,能够大大缩短美术建筑设计的时间,还可以使得美术建筑设计的效果非常美观,通过计算机软件的绘画功能,使得美术建筑设计的效果图同真实的建筑物高度相似,从而促进了美术建筑设计行业的不断发展。

4.计算机技术在游戏产业的应用

在游戏产业的制作中,也已经充分融合应用了美术设计与计算机技术,例如在“地球帝国”、“红色警戒”等游戏软件当中,完全融合了3D真实画面,在游戏中使人们感受到真实的景象,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真实的动画游戏深受人们的喜爱。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对计算机技术在美术设计中的定位进行了分析,了解到了计算机技术对美术设计的意义,从而促进了美术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发展。在美术设计中融合计算机技术,能够大大提高美术设计的质量,提升美术设计的创作水平,因此,在今后的应用发展中,要综合考虑计算机技术在美术设计各行业中的应用效果,改善美术设计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从而促进美术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培光.计算机与美术设计新体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01):114-115.

[2]田中平.浅谈计算机技术及其网络在中学美术课的应用[J].求知导刊,2015,16:141.

计算机技术和软件范文6

1.工作目标分解不一致,致使计算机技术应用困难

项目目标和约束条件完全一致的项目,在实际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几乎不存在,这就导致计算机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非常困难。因为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开发不可能保持不变,工程项目管理的程序也不能完全相同,这就要求要按照不同的工程项目情况开发不同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从而保证工程管理技术与实际问题相一致。

2.信息网络的可靠性需进一步提高

通过计算机网络促进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实现工程项目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转换,实现信息共享,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工程项目的所有参与者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信息网络技术在工程管理的各个过程中都能得到应用已经成为目标。但是,在实际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信息网络的可信程度和可靠性并没有达到像银行系统那样能够得到众多客户的信任,项目参与者没有充分的积极性进行信息网络的建设和维护,甚至参与者本身对于在网络上传递信息都不是非常信任,从而,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在工程项目管理中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其可靠性有待提高。

二、计算机应用于项目管理中的基础条件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目前计算机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还是存在某些不足,为改善这些不足现状,计算机应用于项目管理是需满足一些基础条件。

1.先进的技术管理与先进的组织管理共存

先进的项目管理软件能够为项目带来效益,但它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它必须有先进的组织管理相匹配,才能产生效益,没有先进的组织管理,先进的项目管理软件甚至得不到有效推进。软件推广应用的关键要素之一是员工的观念和素质,软件推广应用需要乐于接受新事物的组织和员工的配合,很多同样使用计算机进行项目管理的企业,得到的效果却不一样,就是技术管理与组织管理不相匹配的原因,只有那些具备极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的企业,才能在项目管理中,将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2.优化管理的效益与项目自身潜力共存

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项目管理营造了开放的信息管理平台,方案、报表的传递实现了通过网络进行定向、快捷、高效传递,计算机技术方便了人员及时高效沟通,同时也能从网络上广泛浏览下载有用信息,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视频会议,在线讨论等,对于一些重点项目,不同的施工程序和过程的安排会有巨大的经济差异,对于一些时间要求紧的工程,科学安排工期,其经济性差异会是巨大的,对于工地随时发生的各种变化,需要利用项目管理软件随时重新制定计划,调整程序,这种情况下计算机软件参与工程项目管理的优势便显现出来,同时也可以将项目本身的潜力发挥到最大,此种情况下,便实现了管理效益的优化与项目自身潜力的共存。

三、计算机在项目管理中应用的趋势

计算机应用发展趋势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应用在项目管理中的计算机硬件、软件等计算机技术本身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二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计算机在项目管理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计算机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软件操作图形化

在项目管理中应用的计算机软件主要通过鼠标操作,用鼠标移动光标点击即可输入命令,键盘则用来输入数据,操作软件主要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形化方式而不是字符命令,因为项目管理中以图形居多,所以软件操作图形化是必然趋势。

2.软件窗口化

软件可以同时将不同程序的结果显示在屏幕的窗口中,并可进行调用和修改。比如说可以在制作项目成本曲线的时候修改网络图和有关的数据,从而动态观察结果变化等。

3.软件集成化

软件不断与相关软件进行集成,并且可以对其他软件接口的数据进行输入或者输出,同时可以进行数据的动态连接,是操作变得越来越容易。

4.计算机辅助设计得到极大应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能极大提高工程设计的效率,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辅助设计的应用使用户可以建立在设计阶段用到的每个建筑部件的成本数据库,可以迅速的计算出设计变更导致的成本变化,从而确定哪些设计比较合理,可以使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完成项目。

四、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建议

1.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投入

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实际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要购买多台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等,同时需大量的人力去安装这些设施,硬件的投入是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工程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为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必须配备完善的硬件投入。不同的项目对于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要求是不同的,必须要重视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选择,以综合性的完善的项目管理软件为首选。完善的硬件设施与相应的软件设施相匹配,才能真正发挥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高效应用。

2.加强信息网络的建设和应用

一个工程项目需要所有参与者及时的交流、沟通、讨论和共享,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网络平台,使所有参与者可以及时相互交流,将所有工程项目参与者连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项目有序高效进行,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网络的作用。

3.将计算机应用到工程项目的动态全过程管理

在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中,对工程项目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并且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在工程项目的动态全过程管理中,通过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准确了解全过程管理的各个环节,并且可以对数据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和管理,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