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科学研究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科学研究的理解范文1
作者简介:张 崴(1982-),女,辽宁丹东人,博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管理与创造教育管理;王续琨(1943-),男,辽宁大连人,教授,研究方向为科学知识体系结构和管理科学基础理论。
摘要:从组织管理理论入手,根据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结构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探讨并确立影响科研团队创造力的团队结构要素及其各维度指标,包括个体能力结构、角色配置和异质性结构。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科研团队结构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研究假设和模型,实证研究验证了科研团队结构的三方面因素对团队创造力具有显著的正负向影响。根据研究结果,进一步指出了对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管理的若干启示。
关键词:科研团队;团队结构;团队创造力;研究型大学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4)03-0093-04
Empirical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Team Structure
on Team Creativity in Research Universities’ Research Teams
ZHANG Weia, WANG Xu-kunb
(a. School of Innovation Experiment; b.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Law,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116024)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studies and research university research teams’ practical situation, main elements and indicators of team structure which may influence team creativity are discussed and established, like team members’ ability structure, roles allocation and composition diversity. On this point, research hypothesis and research model are built separately about the influence of research team composition on team creativity. After that, a further empirical study is tested and verified the plus-minus influence of three elements of research team structure on creativit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are pointed out on the management of research university’s research teams.
Key words: research team; team structure; team creativity; research university
随着团队管理理论的深入发展,团队结构的影响和有效性研究日渐兴起,基于组织行为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的团队结构理论逐步建立起来。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团队由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博士或硕士研究生、技术人员等具有多种学历、专业和经验背景的科研人员构成,已逐步成为了科研攻关、学术创新的主要力量,其成员结构对科研团队构建、运行和科研任务达成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从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成员结构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出发,构建科研团队结构对团队创造力影响的理论模型,通过实证分析验证科研团队结构的个体能力结构、角色配置、异质性结构等各维度对团队创造力的正负向影响。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有关团队结构的影响作用,一般认为,团队成员的个体能力、个性差异、角色期待以及教育背景、异质性结构等方面都可能对团队的有效性、创造氛围、创造性成果产生影响[1]。通过对科研团队成员结构影响作用的探讨和分析,初步把握团队结构与团队创造力及有关创造性的变量间的关系及影响程度。
1.1 成员个体能力结构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
在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的构建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成员的个体能力结构,包括成员的知识技能、个人能力和个体性格特质等。许多研究提出了与工作任务相关的团队成员个体性格特质,如开放性、责任心等个体性格特质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2]。另一方面,与群际关系相关的个体性格特质,如团队成员随和性和外向性特点对团队创造流具有积极影响。特别是在依赖团队合作的工作任务中,成员这些方面的特质会影响到团队的合作性、有效性乃至创造性。
团队成员的知识技能即专业知识水平和科研工作能力,科研工作任务具有复杂性和专业性的特点,成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科研工作能力不仅反映了个体的受教育情况和科研工作经历,也为基于团队任务需要的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和交流、创造性工作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和条件。所以,在保证能够胜任科研工作任务前提下,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成员才有可能运用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提出创造性想法或创造性工作的办法,并能与其他成员通过人际沟通来促进创造性想法的交流[3],进而促进团队创造力的发展。
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是一种需要依赖创造性来完成工作任务的团队,其成员在创造能力方面会存在个体差异,个体不同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工作行为倾向会给团队创造力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相关研究发现,科研人员往往具有鲜明的个体创造性思维和行为特征,如好奇心、独立判断能力、自主性、勇于创新的坚定信念等都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4];而个体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同样有利于改善成员间与创造性相关的观念氛围。
1.2 团队成员的角色配置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
根据团队工作任务的不同需求,团队成员需要承担不同的团队任务角色,而适当的团队成员角色配置是团队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其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成员的角色期待、领导角色的特质和行为、角色模糊等方面。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成员都各自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分工,成员由于各自不同的知识和技能背景,而产生知识互补或相互合作。角色配置的影响作用涉及团队成员的个体科研能力发展,团队内部的沟通环境和创造性氛围,成员个体能力发挥是否与团队科研任务相匹配等等,这些会对团队整体的创造力水平、创造性成果产出等产生影响。
衡量科研团队领导角色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作用发现,领导者可以持续、潜在地塑造与创造性团队行为有关的影响力,当领导者通过这一角色力量影响存在于团队和个体中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时,领导者的潜在影响力开始发挥作用。领导者通过建立和推行代表团队工作原则的制度逻辑,塑造团队文化、团队结构和团队过程[5],并通过团队领导角色的创造动机和创造能力来促进团队成员个体创造力水平。
明确的团队角色配置能够充分发挥成员的内在优势而控制其缺点,会促使他们在完成既定工作任务的前提下,朝着创造性工作方向努力,从而提高团队创造性成果产出。反之,不适当的任务分配所带来的角色模糊,则无法满足成员个体和团队任务需要,更会降低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潜力,阻碍团队的创造性发展。
1.3 团队异质性结构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
首先,团队成员所具有的性别、年龄等社会属性方面的差异,就是团队结构的社会类别异质性。团队异质性的相关研究表明,具有不同社会类别认同的成员,在团队合作工作中具有显著的差异水平[6]。与同质性团队相比,在成立初期,社会类别异质性程度越高的团队,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越低,还会降低成员之间的开放性沟通和共享[7]。团队内部人际关系上的差异和疏远,使得来自不同社会类别成员的创造性想法不能够在团队层面上得到共鸣,成员之间的新观点、新思路得不到有效的反馈和支持,导致压抑的团队工作氛围,降低团队创造力水平。
团队成员认知类别异质性主要体现在成员受教育程度、科研工作经验等认知层面差异。相对于具有单一认知类别结构的团队而言,具有较大认知类别差异的团队,其成员的创造性、创新性和问题解决能力更为突出[8],团队成员不会产生趋同的工作行为和思维方式,不同认知背景下的信息交流与碰撞,更容易激发成员间的创造性互动。同时,教育背景的差异在团队成立初期,可能干扰团队互动和创造性,但这种有限的扰动会在团队成立的几个月后自然消失[9];在成员相互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工作经验和认知程度异质性会逐步显现出优势。
1.4 科研团队结构对团队创造力影响的假设模型构建
在团队结构和团队创造力相关理论基础上,探讨科研团队成员个体能力结构、团队角色配置、团队异质性结构等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作用,得到了个体性格特质、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个体创造能力、任务角色分配、领导角色支持、角色模糊、社会类别异质性和认知类别异质性等主要团队结构维度。
进而,提出科研团队结构各因素对团队创造力影响的研究假设(表1)和理论模型(图1)。
表1 科研团队结构对团队创造力影响的研究假设
在科研团队结构对团队创造力影响的理论模型中,依据8项假设命题,明确了个体能力结构、角色配置、异质性结构等因素,分别通过成员的个体性格特质、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个体创造能力、角色期待、领导角色支持等维度对团队创造力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成员任务角色模糊、社会类别异质性结构等维度对团队创造力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作用。在团队成立初期,年龄和性别异质性对团队创造力具有显著影响;成员加入团队一段时间后,科研工作经验异质性对团队创造力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受教育水平异质性具有负向的影响作用。
2 研究数据收集
2.1 问卷调查
问卷采用Likert 5级量表形式对各变量关系的变异情况进行区分。有关测量条款设计主要参考团队结构多样性和人口特征差异评价指标、有效团队特征量表和团队有效性评估量表[10]、创造力氛围评估KEYS量表[11]、科技团体创造力评估量表[12]等相关研究领域较为成熟的测量量表。
选择了分布在辽宁、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12所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和理工科研究型大学作为调研单位。通过现场发放和电子邮件的形式共向74支科研团队发放370份问卷,剔除无效答卷(如缺少答题问卷、填有无效信息的问卷)以及存在逻辑问题的问卷后,共得到有效问卷20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约为55.41%[13]。
2.2 信度与效度检验
根据克隆巴赫α系数法来检验测量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对团队结构和团队创造力量表各部分的信度进行检验。其中,个体能力结构、角色配置和团队创造力等量表各条款检验得到的信度系数值在0.710~0.973之间,各量表整体系数值在0.794~0.800之间,信度系数值均超过了0.70,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说明问卷各部分量表均具有较高的信度[13]。
本研究的测量量表主要参考了现有团队结构及团队创造力研究中较为成熟的或较为常用的测量条款,基本上保证了量表的内容效度。在此基础上,对成员个体能力结构测量条款、角色配置测量条款和团队异质性结构测量条款分别进行检验,KMO检验值分别为0.712、0.711和0.717,均大于0.70。Bartlett球度检验结果显示,各部分条款检验得到的近似卡方值分别为759.484、1494.915和296.409,数值比较大,显著性概率均为0.000(p
3 假设检验与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
根据调研获得的样本信息,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和分析。通过对问卷各测量条款的数据进行初步的统计,得到调研对象基本信息(表2)及其所在团队信息的描述性统计。
从调查样本的人口统计学情况来看,男性占多数,女性占少数,这与前期调研获悉的情况基本一致。从年龄结构来看,绝大多数被调研的科研人员年龄在44岁以下;从团队成员数量来看,大部分样本来自10人以下的小型团队,只有很少一部分样本来自20人以上的大团队。从团队成立时间来看,大多数调研样本对象所在团队正处于团队发展的中期阶段和成熟阶段。从调研样本所在团队的学科研究领域来看,大多数样本来自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化学与化工、力学、医学与医药、土木水利及生命科学等自然科学领域。
表2 调研对象基本信息的描述性统计
3.2 相关性分析
为了初步把握科研团队结构各维度变量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以及各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强弱程度,根据上述因子分析和初步检验分析结果,从科研团队结构的个体能力结构、团队角色配置、团队异质性各维度出发,分别考察团队结构各维度与团队创造氛围、团队创造性产出的相关关系,对团队结构各变量与团队创造力各变量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13]。
表3 团队结构各维度与团队创造力相关关系
注:p≤0.001,N=205
由表3可知,团队结构各维度与团队创造氛围和团队创造性产出相关关系系数对应的概率p值均小于0.001,表明团队成员的个体能力结构、角色配置和异质性结构各维度与团队创造氛围和团队创造性产出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3.3 回归分析
在对团队结构各维度与团队创造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分别将团队结构分为个体能力结构、团队角色配置和团队异质性结构3个维度作为自变量,以团队创造氛围和团队创造性产出2个维度代表团队创造力作为因变量进行分析,并得到回归分析结果(表4)。
表4 团队结构各维度对团队创造力影响的回归分析结果
通过对团队结构与团队创造力各维度分析得到的回归模型进行拟合优度检验,检验结果均显示拟合效果较好[13]。
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得到以团队创造氛围、团队创造性产出作为因变量,分别以个体能力结构、角色配置和异质性结构作为自变量,团队成员的个体性格特质、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角色期待、领导角色支持等对团队创造氛围和创造性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角色模糊对团队创造氛围和团队创造性产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以团队创造氛围、团队创造性产出作为因变量,以成员年龄、性别等社会类别异质性作为自变量,得到在团队成立初期,成员的年龄和性别异质性结构对团队创造氛围和创造性产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成员加入团队工作一段时间后,科研经验异质性对团队创造氛围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受教育水平异质性对团队创造氛围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从而,有效地验证支持了科研团队结构对团队创造力影响的研究假设。
4 研究结论与启示
根据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结构特点,从成员的个体能力结构、角色配置和异质性结构等方面探讨科研团队结构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科研团队结构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假设。
对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的管理启示在于,在团队构建和管理过程中,需要关注成员个体创造性对团队创造力的积极影响,通过提升成员个体的知识技能和创造能力,提高科研团队的创造力。同时,选择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领导者,提高团队领导者的创造意识和行为支持,注重领导角色对个体创造性和团队内部创造流的引导作用。另外,需要合理分配团队任务,适当搭配具有不同科研经验的科研人员开展内部合作,重视成员间多样化的科研工作思路和内部沟通。特别是在团队成立初期,注意调节和控制成员年龄、性别等社会属性差异的影响;在团队工作中达成无障碍的沟通和交流、资源和信息的共享,避免团队内部的个体差异所带来的排斥和距离感,以降低过度异质性可能造成的冲突给科研团队创造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在科研团队构建过程中,合理选择和搭配具有相近学历背景和不同科研工作经验背景的成员开展科研合作。
参考文献:
[1]斯蒂芬·罗宾斯,蒂莫西·贾奇. 组织行为学(第12版)[M]. 李原,孙健敏 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89-293.
[2]Barrick M R, Stewart G L, Neubert M J, et al. Relating Member Ability and Personality to Work-team Processes and Team Effectiveness [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8, 83(3):377-391.
[3]Amabile T M, Conti R, Coon H. Assessing the Work Environment for Creativity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39:1154-1184.
[4]West M A, Anderson N R. Innovation in Top Management Teams [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6, 81:680-693.
[5]Williams K Y, O’Reilly C A. Demography and Diversity in Organizations: A Review of 40 Years of Research [J].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98, 20:77-140.
[6]Dahlin K B, Weingart L R, Hinds P J. Team Diversity and Information Us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5, 48(6):1107-1123.
[7]Paulus P B. Groups, Teams and Creativity: The Creative Potential of Idea-generating Groups[J].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2002, 49: 237-262.
[8]Lepine J A, Hollenbeck J R, Ilgen D R. Gender Structure, Situational Strength, and Team Decision-making Accuracy: A Criterion Destructure Approach [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02, 88(1):445-475.
[9]Hollenbeck R J, Moon H, Ellis P A. Structural Contingency Theor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Examination of External and Internal Person-team Fit [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2, 87(3):599-606.
[10]Milliken F J, Martins L L. Searching for Common Threads: Understanding the Multiple Effects of Diversity in Organizational Group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6, 21(2):402-433.
[11]Amabile T M, Conti R, Coon H. Assessing the Work Environment for Creativity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39:1154-1184.
对科学研究的理解范文2
为考察长期使用扶正解毒颗粒的毒性,选取体重(18±2)g昆明小鼠1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及高、中、低3个剂量药物组),每组雌雄小鼠各20只,分笼饲养。根据毒理学评价标准及相关参考文献,其中高┝课推荐临床用药量(即4 g/L饮水)的20倍,中剂量为推荐临床用药量的10倍,低剂量为推荐临床用药量的5倍。给药周期为90 d,将药物混于饮水中自由饮用,采食不限。主要从一般指标、增重及饲料利用、血液学常规、血液生化检查等方面研究该制剂对昆明小鼠的慢性毒性反应。结果显示:无论30 d末还是90 d末,受试药物的3个剂量组的上述各项指标测定结果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该新制剂无明显毒性,在临床上长期应用是安全的。
关键词:扶正解毒颗粒;小鼠;血液指标
中图分类号:S816.75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7)04-0116-04
Impact of Fuzhengjiedu Granule on Blood Index of Mice
Luo Yanbo, Hu Ming, Qi Jing, Li Lulu, Zhang Yin, Zhang Qing, Liu Yuqing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Shandong Key Laboratory of Animal Breeding and Disease Control, Jinan 250100, China)
Abstract This research was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toxicity of Fuzhengjiedu Granule for long-term use. One hundred and sixty Kunming mice with half males and half females weighed (18±2) 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as high-, medium- and low-dose groups and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Every group had 20 male and 20 femal mice, and they were housed in cages separately. According to the toxicological evaluation criteria and relevant references, high dose was 20 times of recommended clinical dosage (4 g/L water), medium dose was 10 times of recommended clinical dosage, and low dose was 5 times of recommended clinical dosage. The drug was used for 90 days through mixed in drinking water freely and feeding without limitation. Its chronic toxicity to Kunming mice was analyzed from general indexes, weight gain and feed utilization, routine hematology and blood chemist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ither in the end of 30 days or 90 day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se indicators between drug groups and control group. It indicated that the drug showed no significant toxicity, and it was saf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 Fuzhengjiedu Granule;Mice;Hematological indexes
扶正解毒颗粒是将《中国兽药典》扶正解毒散经过剂型改造而研究开发的新兽药,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提升家禽免疫力。为考察扶正解毒颗粒临床上长时间应用的安全性,进行了该制剂的亚慢性毒性试验[1-3]。本试验通过将高剂量扶正解毒颗粒在一定时间内反复饮喂给试验动物,观察动物出现损害的靶组织或靶器官及剂量效应关系,并了解试验动物对扶正解毒颗粒能够耐受的剂量范围,从而为评价扶正解毒颗粒能否安全应用于临床提供科学依据,以保证用药安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动物 体重(18±2)g的昆明小鼠160只,雌雄各半,购自河北医科大学试验动物中心(合格证编号1207032)。小鼠购入后观察饲养一周,投入试验。
1.1.2 主要药物及试剂 扶正解毒颗粒:山东明发兽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试产品(含量:每克含原生药0.5 g;批号:120603)。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试剂盒(产品编号001234)、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试剂盒(产品编号001254)、尿素氮试剂盒(产品编号001245)、肌酐试剂盒(产品编号001217):购于北京北化康泰临床试剂有限公司。
1.1.3 主要仪器设备 BC-2800Vet兽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A-6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北京松上技术有限公司;721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制造;OLYMPUS生物显微镜:日本制造;KD-202轮转式切片机:浙江省金华市科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电子天平型号:Precisa 92SM-202A。
1.2 试验方法 [4-8]
1.2.1 给药方法选择 由于扶正解毒颗粒在临床实际应用中,需要在鸡的饮水中连续添加2周,所以将本试验的给药周期定为90 d。考虑到长达90 d的灌胃难以确保不对小鼠食道及胃造成损伤,同时巨大的应激也会影响试验结果,因此不建议采用常规的灌胃给药方法。经前期预试验发现,将扶正解毒颗粒以8%浓度给小鼠饮用,饮水总量与不加药对照无明显变化,故给药方法选择饮水给药。
1.2.2 试验动物分组 体重(18±2)g昆明小鼠1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每组雌雄小鼠各20只,分笼饲养。
1.2.3 试验剂量及给药方式 依据《兽药实验技术规范汇编》新兽药一般毒性试验技术要求,确保给药量不影响动物正常的营养需要,并根据毒理学评价标准及相关参考文献设置高、中、低3个剂量以及一个空白对照组,其中高剂量为推荐临床用药量(即4 g/L饮水)的20倍,即在饮水中加80 g/L扶正解毒颗粒;中剂量为推荐临床用药量的10倍,即在饮水中加40 g/L扶正解毒颗粒;低剂量为推荐临床用药量的5倍,即在饮水中加20 g/L扶正解毒颗粒。给药周期为90 d,将药物混于饮水中自由饮用,采食不限。
1.2.4 观察指标与测定方法 ① 临床表现。每天观察各组小鼠的活动、采食、饮水及发病情况。包括被毛是否贴身或稀疏竖散,是否神态萎靡、蜷缩不动、过度兴奋、躁动惊跳、肌肉麻痹或震颤、步态异常。出现中毒反应的小鼠取出单笼饲养,发现死亡或濒死小鼠时在1 h内尸检。
②体重及饲料利用率测定。分别于给药30 d和90 d末对各组小鼠进行称重,比较其体重变化情况。同时全程记录各组饲料消耗量,计算各组饲料利用率。
③血液常规指标检测。于给药30 d和90 d末,每组随机选取20只小鼠(雌雄各半)断尾采血,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
④血液生化指标检测。于给药30 d和90 d末,每组随机选取20只小鼠(雌雄各半)断头取血,分离血清,用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试剂盒、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试剂盒、尿素氮试剂盒和肌酐试剂盒测定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氮(BUN)和肌酐(CRE)等血液生化指标。
1.3 数据处理
用SPSS 11.5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多个试验组和一个对照组间的两两比较方法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临床表现变化情况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高、中、低剂量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小鼠,毛色始终洁净,四肢、眼和瞳孔正常,能自由摄食、饮水,粪便成粒正常,无皮肤过敏反应。整个试验过程所有小鼠均存活,未出现中毒性临床症状。
2.2 动物的体增重及饲料利用率测定结果
连续饲喂扶正解毒颗粒30 d末和90 d末,各组小鼠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日耗量测定结果见表1。可知, 1~30 d及30~90 d期间,无论雌性还是雄性小鼠,各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
2.3 试验小鼠血液常规指标检测结果
连续饮喂扶正解毒颗粒30 d和90 d后,血液学指标测定结果见表2。可知,给药30 d和90 d后各试验组与对照组及各试验组之间的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长期饲喂扶正解毒颗粒对小白鼠的血液学指标无明显不良影响。
2.4 试验动物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由表3可知,给予受试小鼠扶正解毒颗粒30 d和90 d后,试验组的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氮(BUN)和肌酐(CRE)的含量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且各试验组各剂量水平之间差异也不显著(P>0.05)。说明,长期饲喂扶正解毒颗粒对小鼠的肝肾功能没有明显不良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3.1 本研究依据相关标准研究扶正解毒颗粒对动物的影响,试验设计和方法参考相关资料[9,10],整个试验操作规范,数据真实可靠。
3.2 对新兽药扶正解毒颗粒进行为期90 d的亚慢性毒性试验研究,主要从一般指标、增重及饲料利用、血液学常规、血液生化检查等方面研究该新兽药对昆明小鼠的慢性毒性反应。结果显示,无论30 d末,还是90 d末,受试药物的3个剂量组的上述各项指标测定结果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该制剂无明显毒性,在临床上应用是安全的,这可能与该制剂的成分是黄芪多糖、羊藿苷等成分有关。这些成分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毒副作用较小,因此对血液等指标未造成影响。
参 考 文 献:
[1]
农业部兽药审评委员会办公室.兽药试验技术规范汇编[G]. 200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饲料安全性评价 亚急性毒性试验[S].NY1T 1031-2006.
[3] 胡元亮主编.中药饲料添加剂的开发与利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 许巧丽,王加才,张宗和,等. N,O-羧甲基ぞ厶嵌孕∈蟮难锹性毒性试验[J]. 畜牧与兽医,2006,38(9):40-43.
[5] 袁伯俊,顾长虹. 新药长期毒性实验的剂量设计[J].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97,24(2):97-101.
[6] 李建科,卢健雄,杨具田,等.甘肃棘豆饲喂小白鼠的亚慢性毒性试验的血液学分析[J]. 中兽医医药杂志,1996(3):6-9.
[7] 王新春,郭淑丽,杨竞春,等.愈痹丸亚慢性毒性实验研究[J]. 中国医师杂志,2003,5(4):566-568.
[8] 赵峰,刘丹,黄所含,等.构树叶饲喂小白鼠的亚慢性毒性试验[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6(6):30-32.
对科学研究的理解范文3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高职院校女生体育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查,旨在探索影响女生体育课教学效果的因素,研究发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采用心理调节方法,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心理调节 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心理调节是通过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个人所处的环境,尽力消除那些不愉快的心理刺激和生活事件,理智接受非个人能力能改变的现实,从而良好地去适应,并使情绪积极而稳定,达到保持心身健康的目的。经过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发现,心理因素是影响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直接关系到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好与坏。
一、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价值认识不够,体育参与意识淡薄
据调查发现,许多女大学生不爱上体育课,也不愿意参加任何形式的体育活动。其根本原因是学生在心理上对体育锻炼的价值认识不够,把上体育课及参加体育锻炼当作是一种负担,找各种借口请假,能偷懒则偷懒,能逃避则逃避,没有正确理解学校开设体育课的真正目的。学校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组织好新生入学初的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契机,使学生充分了解体育锻炼对健康的价值,积极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二、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教师的自身素质及教学能力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教学效果的好与坏。体育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以教师的动作示范等直观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这就要求体育要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在教学中,教师的示范要力求做到准确、优美,使学生对所学技术动作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而又准确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对所学技术动作的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学生以模仿为主的心理特点,示范要力求准确、优美,让学生看上去有一种特别想学的心理;如果教师的示范出现失误,摔倒或者受了伤,将会使本来就胆小的女生产生恐惧心理,对学生的学习势必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心理及教学效果的影响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能否正确地选择和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由于不同学生的自身素质、体育基础及接受能力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视同仁,要区别对待,更不能歧视那些落后的学生,而应采取鼓励的方法,加强对她们的指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四、学生青春期的生理特点对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
女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是影响女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由于女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使大多数女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比较胆小,怕苦怕累,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另外,由于她们周期性的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反应,使她们容易产生对体育课的冷漠与厌烦心理,作为体育教师要时刻关注她们,要善于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正确地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适宜的活动内容,把握好学生的运动负荷,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她们的畏惧心理和懒惰情绪,做好培养和诱导工作。
五、场地器材与安全保护对学生学习心理及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
舒适的场馆、平坦的场地、标准的器材能使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轻松愉快地得到锻炼,从心理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试想在炎热的夏季、寒冷的冬季或尘土飞扬的黄沙天气里进行室外体育教学,多数学生自然不会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从事任何体育活动,这又何谈教学效果的好与坏。
另外,体育教学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伴随着身体的运动,有时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而造成身体的晃动,甚至摔倒,这对女大学生来说,更容易产生相应的畏惧和紧张心理。为了消除她们的这种心理障碍,首先要保证器材的安全性;此外,教师应周密地考虑和安排好安全保护工作,使她们在体育学习与锻炼中从心理上有安全感,这是保证体育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和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
六、正确对待体育基础和水平差的学生
凡是这些学生,大多数女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害怕、胆小和学习难度大的心理,甚至回避做各种练习。基于这种状况,作为教师首先不能歧视她们,而是要采用多鼓励的方法,重点加强对她们的学习指导,从动作的难易程度和运动的负荷上降低标准,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通过变换不同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她们的学习兴趣,变消极为积极,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有利于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参考文献:
对科学研究的理解范文4
摘要:高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完善对校企合作提出了新要求。针对现有校企合作不深入、不持续、不连贯等问题,本文分析了原因,提出构建以“职业团队”为核心的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对接模式。在具体实践中,该模式的主要举措有:夯实基础,团队到位;突出重点,创新联动;互赢共享,配套保障。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深度对接 职业团队 构建
课 题:宁波2014年教育规划课题成果。
随着高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完善,在会展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职业素质与能力培养的“校企联合、工学结合”模式已经被广泛认可并付诸实践。顺应时代要求,国内外教研者围绕着素质与能力,提出了一系列产教对接的人才培养理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在推进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各大院校的前期设想与所呈现的最终结果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差距,校企无缝对接受到多方面阻挠。新时期,如何结合课程教学创新构建互利共赢的校企深度对接新模式,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值得教师思考和探索。
一、宁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应深刻认可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一贯的教学推进模式加以实施。近年来,“双导师”制、“项目驱动”式、“公司制”式等课堂教学模式被相继推出。学生层面普遍肯定其形式的吸引力和有效性。根据抽样调研,92%的学生对校企合作课程表示欢迎,82%认为其对自身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或是较有帮助。教师层面,借校企合作拉近了与行业的关系,在教学素材极大丰富的同时,更了解企业的需求。企业层面,校企合作很好地拓展了人力资源渠道,并为新员工的引入铺垫了道路。
但是在取得成果的同时,问题也不容忽视。据调研所得,现有校企合作在深广度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首先,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目前,绝大部分课程教学校企合作通过企业员工授课、企业参观及志愿者活动展开。学生仅能接触到企业或者行业的浅表层。67%的学生表示他们对更为重要的企业分工运作、部门核心工作等不了解,实质性的职业素能提升并不到位。教师与企业的直接互动不密切,大部分依托学生实践间接促成。
其次,校企合作不持续。调研显示,校企合作中有半数左右的项目持续时间不超过两年,因各种原因中断或取消。再次,校企合作不连贯。专业课程教学是个系统过程,与之相对应的校企合作则呈现出零散无序的现象,合作项目之间缺少前后的承续。
二、宁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解决问题,首先要分析问题,找出根源所在,并针对性地予以调整和完善。结合调研访谈及文献梳理,当前宁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教学者思想认识不到位。虽然教师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充分,但是在具体实施时,往往过分注重“点”的细节考虑而忽视了“线”与“面”的全盘设计,在校企合作引入的同时,没有很好的企业资源评估及分类意识,导致企业资源与教学资源的结合不成体系,常常在时间和活动安排上出现冲突。二是校企双方利益不统一。高校与企业是相互独立、各有偏重的主体。在合作过程中,学校看重企业的行业经验与实操资源,希望借此提升师资,完善教学,从长远上支撑职业人才培养;企业则看重高校的学术与人力资源,结合自身业务需求,转而较为注重高校专业人才的短期或间断性支持。三是共享激励不完善。深入和谐的校企合作需要双方积极互动,而积极互动的可持续保障则是配套支持。目前,宁波高职校企对接激励体系不完善,互为认可的奖励制度未能建立,影响合作的可持续进行。
三、以“职业团队”为核心的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对接模式的构建
以“职业团队”为核心的高职教育校企对接建立在“体验-联动-延伸”三连跳基础之上。教学者发挥桥梁作用,联结学生与企业。在整体设计上,从学生层面而言,该模式重视循环渐进,即学生在一年级以职业体验为主,配合基础课程,对会展企业和行业形成良好的认识;二年级在专业课程讲授中引入企业资源,并实施“职业团队”创新互动;三年级延续教学成果,开展综合实践,使学生在职业素能上更进一步提高。从教师层面,该模式讲究深入互联,以教师与企业的深入合作促进课程教学的完善和提高。
四、以“职业团队”为核心的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对接模式的主要举措
为了保证校企合作顺利、有序地进行,以下举措是必要且可行的:
1.夯实基础,团队到位
校企合作需要全盘考虑,稳扎稳打。为了达到预计效果,在具体实施的前期必须铺垫到位,建立团队。与“公司制”不同,以“职业团队”为核心的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对接模式所涉及的团队包含三个层次。
一是教师团队。在合作中,教师要形成梯队搭配合理、分工明确的小组并对接企业。就思想层面而言,教师团队要求与时俱进,在认同其作用的基础上,紧跟时代节奏,了解现有校企合作开展方式,不断吸收好的经验与做法,在认知层面不断自我提升。就实施层面而言,教师团队要打破等企业上门的传统做法,积极开展对外联系,在学校支持下主动出击,对企业进行筛选,综合考虑规模匹配、需求对接、合作态度、人力资源等,力求挖掘一批优质企业参与合作。
二是企业团队。单个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科学的团队组合往往更能发挥互补优势。突破传统,在课程对接中,若干企业可以以团队形式进行组合,根据其实际情况,分模块负责合作内容。值得指出的是,虽以团队组合,但在与课程接轨时需注意层次,通常一门课程对接一个核心企业,其他则以辅助参与的形式加以补充。在企业内部亦要成立校企合作员工团队,并推选队长。
三是学生团队。学生以4~6人为一组加以组合,参与校企合作。此举一方面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间的互助学习,有助于整体课业的提升;另一方面职业团队式的组合也更符合企业与行业的实际,在技能实操的同时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沟通与协作,推动其素质的综合进步。以团队构建为起点,教师与企业间需要进一步展开基础构建:通过交流、访谈等形式明确相互实际需求,借以共同制定或调整课程仿真及全真任务大纲。此外,为更好地配合课程教学效果,校企合作教材也建议逐步开发。
2.突出重点,创新联动
对高职而言,校企合作的重点是借助外来力量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使之符合行业时代要求。以“职业团队”为核心的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对接要突破原有模式的局限必须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加以改造。内容上主要突出“循序渐进”与“多样创新”,要从全局上考虑校企合作的编排与承接;形式上则突出线上线下融合,在实体和虚拟空间共同推进。在实施过程中,教学者可以在初始阶段,即一年级以企业参观考察、志愿者实践、企业团队代表授课交流等形式在专业基础教学之余为学生创建职业氛围,引起学生对职业的兴趣。借各种活动,为学生提供接触行业的机会,激发其对行业的自主探究。二年级为校企合作的关键时段。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建议每门课程对接一个核心企业团队;每位学生职业团队对接一名企业导师。在依照任务大纲推进教学的过程中,建立线上平台加强互动。企业团队可在与职业或行业相关的案例的同时积极构建任务竞赛平台,根据企业的运作给出真实的专业问题或任务,在分享经验之余鼓励学生团队积极思考,招领任务给出解答方案。企业团队将对结果进行评分,并给予反馈。优秀学生团队不但获得荣誉也有机会在课外进一步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另外,企业与教师团队间还可以建立互补性质的顾问制平台:企业为教师提供企业资源和行业资讯,反过来教师为企业提供专业的知识理论和职业培训。教师亦可分批进行企业挂职,通过深度参与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进而实现教学素养的跨越式发展。三年级是校企合作的延伸阶段。在前期互动的基础上,学生、教师与企业团队间相互了解,为岗位实践双向选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团队可以继续保持与企业导师的联系,进入其所在企业实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新的对象。教师将继续与学生保持联系,为其解决各类疑问。
3.互赢共享,配套保障
以“职业团队”为核心的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对接,除了措施、手段到位,还需要配套保障的支撑。在实践中,设计科学的考核与激励制度能在提升效度的同时促进模式的持续健康发展。考核首先要体现全面,覆盖学生、企业和教师,并综合考察态度、知识、能力与素质。其次,考核要彻底。就学生而言,应组织企业团队和教师团队共同参与。在形式上建议与课程改革相符,体现碎片化与系统化,将素质技能掌握分解为逻辑相连的小点,各个击破。与传统的考核不同,校企合作背景下,考核的同时必须强调反馈,明晰地告知学生或学生团队其优劣所在,并给出进一步提升素质能力的意见与建议,真正实现借考核促进步。就企业团队而言,也要就参与度、配合度、有效度等方面接受学生和教师的评价,作为后续是否合作、如何合作的依据。教师要注意在合作过程中收集学生的建议,加以整理,并借助校企团队座谈等场合施以沟通,使校企合作更趋完善。
激励制度也是保障层面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激励最主要的是突破形式,使各方在实质上均有所收获。学校能借助校企合作获得企业资源,在课程教学中体现职业氛围。学生能通过公平竞争获得参与企业实操的机会。教师能深入一线,自我提升。企业基于合作则在分享学校人力资源的同时,低成本地解决了员工职业培训,并借助课程的展开获得创新建议,为工作增添新亮点。此外,对于校企双方的参与人员,以考核为依据,适当的工作补助亦是必要的,要精神与物质双管齐下,激发校企双方参与热情。
参考文献:
[1]沈时人.高职院校校企一体化“公司制”办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2(2).
[2]唐进,龙瑜.基于“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课程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职业时空,2011(3).
[3]朱海涛.破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难题[J].人力资源,2010(10).
对科学研究的理解范文5
摘 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系统科学研究方法。当前部分院校研究生在研究方法方面缺乏问题意识、方法意识和规范的意识,且实际运用能力也比较低。对于研究生阶段的学生而言,学习其是解决学位论文撰写乃至今后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工具问题,也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结合现状开展的《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课程,为加强研究生科学研究法训练提供了渠道。
关键词:研究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问题;训练对策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系统科学研究方法。当前部分院校研究生在研究方法方面缺乏问题意识、方法意识和规范的意识,且实际运用能力也比较低。近十年来,随着研究生的招生和毕业数成倍增长,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日益成为研究生教育关注的焦点。中央从2011年秋开始在全国有关高校增设硕士生选修课《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为研究生加强科研方法的训练提供契机。
一、研究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的主要任务
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科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指社会科学研究为发展和完善社会科学理论在搜集和整理社会科学实践经验数据并开展理性思维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一切途径、手段、工具和方式。[1]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一直都比较缓慢,更新也比较滞后,特别是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法训练严重不足,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科学性不强。
研究生阶段的人才培养是培养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科学研究,提升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研究生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能力,提升论文写作的质量。研究生阶段的研究一般提倡实证研究,所以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证研究方法训练,使教育对象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培养理论联系实践的意识,为以后的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为社会科学发展做出贡献。
二、研究生培养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系统给国家培养输送了数百万名毕业生,他们为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十年,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精英教育模式也逐渐向大规模教育模式发展,并且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大不如前,没有上升反倒下降。武汉大学的一项调查指出,导师们对于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结果是:1.2%的人认为有很大提高,12.1%的人认为略有提高,25.2%的人认为基本稳定,45.4%的人认为略有下降,16%的人认为严重下降。[2]
首先,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研究生中的应用基础比较薄弱。一方面,一些硕士研究生的导师所掌握的资源不足,包括纵向和横向的课题经费问题,这样就不能给实证研究提供资金支出。另一方面,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处于分离状态,双方没能达成一种优势互补的和谐团队局面,研究多属于理论分析,而缺乏实证研究。其中部分导师自身对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还不够成熟,有的甚至重理论而轻方法。
其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学的欠缺。平时学习生活中在与同学交流时,大家对关于论文方面的方法问题表现出很茫然的状态,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知之甚少,这样的问题亟待解决。比如不会选题,对研究问题的确定性偏重于依赖导师意见,难以在专业方向的领域里提出感兴趣有价值且有能力完成的论题。有的题目命名就不能过关,假命题问题严重,学生不知道如何界定研究问题,不知道什么是好的命题,什么样的命题能激发读者兴趣,什么命题有研究的潜能等等。部分论文没有研究问题,研究的视角太窄,研究目的比较含糊,将研究具体化深刻化的能力不够。虽然不能说这些不足都是研究方法学习缺乏导致的,但是只要通过这方面的指导引导,是可以改善的,并减少研究生在论文写作中做无用功无效功。
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提升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对策
1.注重提高研究生选题能力。虽然研究方法不能解决研究生在自己研究方法上选择“合适”的研究题目,但在方法训练的时候,应该在初期理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问题,接着通过实际案例,引导研究生意识到哪些是合适的选题或有研究价值的选题,同时给学生一定的自,让他们自己去鉴别、分析、讨论和思考。这样,在提高学生自主选题之前,首先学会鉴别他人的选题,还能了解自己研究领域的重要刊物和相关人物的文献。比如,对于我们教育科学院的研究生来说,我们可以多读教育学报,了解教育最新动态,知晓教育最近有哪些大事、哪些问题,这对于我们选题的帮助是十分大的,而且上面的数据也是权威可靠的。
2.重点解决研究规范性问题。科学研究要遵循严格的学术规范,包括确定选题、设计研究课题、收集相关数据资料、陈述结果、安排论文结构等等,这些都有固定的格式规范要求,作为一个科学研究初探者,不仅要清楚地知晓,还要严格执行。加强研究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重要的环节就是强调学位论文的撰写必须遵循学术规范。一是了解研究程序,每一步都要有理有据;另一方面,要加深对研究方法和方式选择的适切性确定,各种研究方法要如何结合使用才能达到研究的目的,什么样的问题适合什么样的研究方法等。训练过程中首要采用的应该是研究生论文的案例分析,通过这种方法能直接有效的找出研究生科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方法欠缺点在哪里,并找到优势。从选题、研究问题、研究设计、研究分析、研究结论等方面分析研究生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规范,进行这样的训练,可以加深学生的直观理解和印象。总之,用研究生的论文进行指导训练是解决规范问题最行之有效的方式。
3.注重实践训练,从做中学。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本科和其他阶段的学习是不一样的,研究方法的训练在深度及课时安排上不同之外,训练方法和侧重点也不一样,研究生阶段应该是掌握实际科研能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研究与论文撰写上,构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有效结合。所以,研究方法训练要特别重视实践活动训练。结合课堂上的实践并安排一定强度的课下实践任务,通过自身训练,让学生在做中掌握科学研究的规范与技巧,激发其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热情。训练方式很多,可以是文献综述的写作、专题写作、调查问卷报告等,要重点关注的是在写作过程中学生研究方式的运用、问卷调查的设计、写做技能等,要想提高这些能力,都要亲自操作后才能有深刻印象。
参考文献
[1] 林聚任,刘玉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22-24.
对科学研究的理解范文6
1建筑史论研究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建筑学是一门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其中的建筑史论研究也是一个需要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专业,是从建筑的角度研究人类社会,服务于人类与社会的发展。在人文社会建设过程中,建筑史论研究更应以人文关怀为前提,结合地理、环境、生态、哲学、艺术、民俗、历史、土木、心理、社会、经济与交通等多学科知识与研究方法,形成一个开放的研究系统。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论研究中不可或缺。
1.1建筑史论研究生涉及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是两个大的、相互独立的学科群。在建筑史论研究中,人文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来自于人类学研究,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来自于社会学研究,因为这两门学科与建筑学研究最为紧密。如前文所述,人类学与社会学在西方社会中分属人文与社会两个学科类型,但在我国,二者关系紧密,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式互有借鉴。一般来说,人类学以定性研究为主,社会学以定量研究为主。在建筑史论研究中,主要应用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分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两类。在建筑史论研究中应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为调查问卷,研究过程包括问卷设计、方法与数据统计等。问卷调查首先要做问卷设计,针对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对问卷的内容、用词做合理的布置,并进行信度与效度的考证。散发问卷可以是随机抽样,也可以做全样本的调查,可根据研究条件做具体调整。回收问卷后对问卷进行统计,剔除不可信的问卷结果,最后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研究结论。建筑史论研究中的定性研究包括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与田野笔记等,这是进行田野调查工作的一般程序。这一研究工作开始于“进入田野”,它不只是指进入所要研究的场地之中,而且需要与当地社区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关系,从而进行进一步的考察。参与观察强调与当地社区处于相同的情境下,参与到他们的活动当中,在活动之中观察建筑与人的关系,多用于对建筑文化的研究。深度访谈是对参与观察的补充与深化,对个别的、重要的社区人物进行访谈,挖掘研究对象(一般为历史建筑或建筑遗产)的历史及其与当地社区的联系,多用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之中。田野笔记分为速记、日记、日志和笔记四种类型,建筑史论研究中的建筑速写、草图也是笔记重要的组成部分。
1.2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论研究中的应用
建筑史论研究中时常需要应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如对特定建筑历史、聚落建成史、建筑文化与建筑遗产保护的研究等。总结如下:建筑与城市的历史发展研究。对相关社区人群的走访,更广泛地掌握历史信息,尤其在缺乏文献资料的地区,如少数民族地区。这种研究方式在民居研究中应用最多,通过居民访谈了解民居的发展历程、各部分功能用途,推测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建筑与城市的文化表达研究。通过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理解文化内部人群对建筑、城市空间的理解,对他们的文化阐释进行二次阐释。也可应用定量研究方法,对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居民行为与观念有一个定量的数据统计,支撑研究论证。建筑与城市遗产价值阐释与保护对策研究。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通过田野考察与问卷调查,更广泛地理解不同遗产社区对遗产价值的理解,分析遗产发展趋势与保护策略。通过广泛接触,了解居民对于遗产发展的需求,制定适当的遗产保护、管理与遗产地发展策略。
2建筑史论教学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必要性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建筑史论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在建筑史论教学中,尤其是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之中,讲授这些研究方法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
2.1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日益走向普及化,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与专业研究并重。建筑史论研究作为人居环境科学的组成部分,更需要具备多科学的知识背景与研究方法,向综合研究的方向发展,满足我国目前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要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论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在教学环节中需要加强对这些研究方法的传达。
2.2建筑史论研究生的学科背景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生大多具备建筑学本科的学历与知识体系,具备基本的建筑设计、建筑表现与建筑技术等建筑学基本能力,研究生阶段主要着重培养他们在独立研究方面的能力,研究方法是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均以综合性大学为主,但不少建筑院校仍以工学学科为主,在人文、社会、艺术、历史等学科建设方面有所欠缺,相应的,建筑学本科毕业生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很难满足研究生阶段综合研究的需要。因此在研究生基础教学环节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十分必要。
2.3综合性大学建设的需求
建筑学本身即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历史、艺术、社会、技术等不同的学科专业,将建筑院校建设为综合性大学也是顺应学科发展与满足社会需求的途径。尤其在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院校中,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在现阶段难以满足建筑学,尤其是建筑史论研究的培养需要。那么在没有相应的人文、社会院系的条件下,在建筑学学科内部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成为弥补这一缺憾的手段。在建筑史论课程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是在现有教学条件下的现实需求。
3建筑史论教学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从现实条件来看,在建筑史论教学环节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具备基本的教学基础,同时研究选题多样、学生实践便利,因此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3.1满足基本教学条件
建筑史论研究工作多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相关教师具备应用这些研究手段的能力,能够很好地在教学中传授这些研究方法,指导学生从事相关研究。同时,人文、社会科学在国内外发展较为成熟,已有很多基础的教学参考书目与教材,能够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与一些涉及新技术的教学内容相比,对基础研究方法的讲授不涉及教学设备问题,现有教学条件能够满足讲授、学习需求。
3.2研究选题多样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是综合性研究,涉及内容广泛,与人文、社会科学联系密切。因此在课程选题与研究生论文选题中,或多或少均会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内容,应用这些研究方法。在课程教学环节中学习到的研究方法能够迅速、及时而有效地应用于科学研究与专业实践之中,具有教研联系密切、理论结合实际的特征。
3.3学生实践便利
任何建筑必然存在与特定的时代与社会环境之中,因此任何建筑实践必然与社会人文环境发生关系。学生在教学环节中习得的研究方法能够很好地应用于专业实践中,如城市社会调查、建筑遗产考察、建筑修复设计、旧城区改造等,有很多便利的实践方式。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