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艺术教育的看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艺术教育的看法范文1
关键词:高中 美术欣赏 课堂教学 体会
众所周知,审美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罗克韦尔・肯特曾说过:“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的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美术作品的欣赏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性思维与想象力。这正是符合素质教育的宗旨和思想的。从1994年秋起,教育部规定在高中开设美术欣赏必修课目,2003年下半年,又颁布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这以后使美术欣赏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对美术欣赏课堂教学本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在欣赏课中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主分析、评价作品的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能力与创造性思维,我尝试使学生从以往的被动模式中解脱出来,代之以学生主动学习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的教只是一种引导手段,这样以来就使教学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教学效果显著,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思维和艺术创造的天地。
我是一名高中美术教师,有过多年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经验,下面就高中美术欣赏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的学习,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让学生动起来是主动学习的前提
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动”起来,要多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由静静的听变为学生自己亲身体会作品。(当然这样一来就需要我们美术教师在可前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包括了解学生基本情况、收集资料、制作课件等等)。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感受,以真情实感体会、理解作品,真实表露自己的艺术情感。达到与作品交流的境界,避免以往欣赏课中的被动接受他人情感,而自己则完全是个局外人的欣赏模式。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鼓励学生仔细阅读了解作品,大胆谈出个人的感受(强调学生的真实感受)。针对这一点要选择一些感觉强烈的作品让学生谈感受,来调动学生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可选择建筑艺术《悉尼歌剧院》让学生谈感受,它独特的造型使学生感受颇多,有的感觉是一组洁白的贝壳;有的感觉像正在等待起飞的巨型的海鸥;有的感觉像船队扬起的白帆;有的感觉像海上盛开的白莲花等等。总之,歌剧院优美的外部造型,洁白的色彩与湛蓝的海水相映成趣,这都使学生心中产生了强烈的美感。教师应力求做到深入浅出、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当然,另一方面就是教师要防止一味地去迎合学生兴趣,没有回到审美教育的主渠道上来,一堂合格的美术欣赏课对学生要起到审美教育才是主要目的。
二、美术基础知识的引导和作品欣赏相结合
一般的美术欣赏只是停留在简单甚至肤浅的层面上,而高层次的美术欣赏应以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为理论支撑,在美术欣赏教学中,仅以“像”和“不像”,“美”和“不美”来评判美术作品,就是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基础知识和作品欣赏不能并重的表现。北宋著名大文豪、画家苏轼曾经说过:“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像”和“不像”对于再现性作品来说,尚有可言,但若单纯地只是拿“像”和“不像”来作为评判的标准,那么,在当今这个照相、数码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美术中的许多绘画作品又如何才能立脚?而对于表现性作品,特别是十九世纪以后的意象性作品和抽象性作品而言,就难以入座了,艺术作品的创作远不只是为了象形,艺术家寄托在作品中的主观情感和审美理想,才是作品的灵魂所在。
三、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看法,注意沟通,共同参与
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看法。常言道,“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通过学生自己的观赏、分析和讨论,学生对美术作品必然见智见仁,会产生各种看法或不同的评价。由于学生经验、认识能力所先限,这些看法也许是十分幼稚的、肤浅的或不全面的,但只要他们是认真的,是真实的感受,教师就应给予尊重和认可。教师可以作一些提示或补充,但绝对不要轻易地将专家或教师的观点强加于学生。因为,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本无统一的标准,不像做数、理、化试题,只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一定程度上讲,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而且随着年龄的变化、知识的积累和社会阅历的增长,学生自己会慢慢懂得作品真正的内涵。
四、实时讲评、互评
“评”亦是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变“课本教学生”为“学生问课本”,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主动的“学”要让学生敢于谈出个人与众不同的真情实感。旧的欣赏教学是一种“被动式”教学,学生往往不是主动获得知识,而是被动获得。长此以往,使学生形成了“凡是课本上的都是正确的,不可更改”的思想,这种思想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也不利于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思维与想象,这必须扭转学生的这种观念,使他们认识到课本上的观点和认识也是作者本人的艺术见解,是片面的,并不全面完整,不能代表所有人的艺术感受。美术欣赏是一种特殊的意识活动,对同一件作品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是完全正常的,要敢于否定才能敢于肯定。只有这样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各抒己见。当然学生对作品的看法有时未免“稚嫩”,老师切不可要求过高,苛责求全。只要学生提出的个人见解真诚、合情入理,就要肯定和表扬。即使有的学生的看法有些“偏激”,也要巧妙委婉地加以引导,切不可横加指责批评,否则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禁锢学生的思想。
对艺术教育的看法范文2
“广义的艺术教育,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一切因接触艺术作品、参与艺术活动而产生的艺术兴趣,获得艺术能力、提高艺术修养的活动。”“狭义的艺术教育,则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艺术影响,学校是其主要的实施场所”[1]。在学校的艺术教育中,一般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和艺术知识的传授。作为非艺术院校,实施艺术教育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开设艺术课程,如:美术、摄影、音乐、舞蹈、戏剧等;二是通过学生社团和校园文化生活实施艺术教育。
在高校开设艺术课,通过艺术教育使青年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共识。特别是通过艺术教育对青年大学生人格的健全与完善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更为教育者所重视。我们在大学生当中进行调查研究时,大学生普遍反映,在艺术课上,通过艺术技能的基本训练、艺术欣赏以及参与艺术创作活动,我们学会和掌握的不仅仅是基本技能和表现方法,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从艺术作品闪烁出来的人生哲理中获取意味深长的教益。使我们能“闭目沉思”而悟出“山川之气”。他们还反映,趣味高雅、健康向上的艺术作品使我们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逐渐使我们成为内美外秀、人格健全的人。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也使我们深深体会到,通过对学生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和艺术知识的传授。特别是参与各种艺术活对大学生身心产生的影响尤为明显,它通过作用于每个受教育者的心灵,健全、完善和完美每个个体的人格。健全是要使青年大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建立起完整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完善是要把青年大学生的修养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之上。而完美则是使青年大学生的情操达到一种至高的境界。
事实上,艺术教育的这种作用早为中外思想教育家们所重视。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和他所开创的儒家就已倡导“礼治乐教”的主张,在孔子看来,理想的社会应该具有音乐般的节奏与秩序,又具有音乐般的和谐与完善,即一个充满诗意光辉的“礼乐之邦”。而这样一个社会只能由那些充满仁爱之心,具有高尚人格的人组成。孔子还认为:完善完美的人只能是社会和自我修养的产物。一方面,人具有经教育而“成人”的可能性(“人皆可以为尧舜”);另一方面,理想人格的塑造又只有通过教育和修养才成为可能。(“无伪则性不能自美”)[1]。因此,孔子意识到,要想实现社会应具有的节奏与秩序,塑造尽善尽美的人格,就必须要通过教育,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艺术教育。孔子及儒家的这种看法和认识,虽已过去二千余年,但是,通过艺术教育来塑造人格则是我们应加以弘扬的。
艺术教育对塑造人格的特殊作用,不仅在中国,在西方也为许多思想教育家所重视,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到十八作世纪的启蒙运动者莱辛,都是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的积极倡导者,而最有影响力的是近代德国美学家席勒。在席勒看来,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革社会和人格的塑造,这同我国孔子的看法和认识如出一辙。席勒认为:“当人的内在分裂还没有停止的时候,任何改革都是不合时的,建筑于其它的任何希望只能是空想”。因此,“政治领域的一切改进,都必须从人格的高尚化着手”,而“若是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途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2]。席勒的这种看法虽然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但是,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无论是中国或西方的思想教育家,都把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看成是塑造尽善尽美人格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而这种手段和途径在今天看来仍有其重要的实现指导意义。
二、大学期间是大学生人格走向健全与完善的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内尽管学生所学专业不同,都应有选择地开设艺术课,让他们接受良好的艺术教育。我们认为,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艺术教育不仅会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适应现代和谐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且还有利于他们人体人格的健全和完善,这是其它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原苏联当代美学家尤?鲍列夫在他所著的《美学》一书中写道:“如果说社会意识的其他形式的教育作用具有局部性质的话(例如,道德形成的道德规范,政治形成的是政治观点,哲学形成的是世界观,科学把人造就成专家),那么,艺术则对智慧和心灵产生综合性的影响,艺术的影响可以触及人的精神的任何一个角落,艺术造成完整的个性。这“完整的个性”我们认为,就是塑造出健全与完善的个体人格,而艺术教育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便捷之路。
我们认为,艺术作为人们的精神食粮和思想养料,对人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伦语》中记载孔子在齐国听了《韶》乐的演奏后“三月不知肉味”。这说明韶乐对孔子产生的魅力,使他达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这虽不免有些夸张,但艺术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强烈感染力和对人心灵的撞击却是不容置疑的。人们常说,科学以理服人,艺术以精动人。艺术以情动人,说明艺术作品首先是以情打动人心的,它通过情感的共鸣,引发人们的更改思考,进而对人生产生积极的启迪作用,促进和实现人格的自身完善。
艺术作品对人们产生的鼓舞和教育作用,还有赖于艺术家辛勤的劳动。我们知道,艺术家在塑造艺术形象时,并不只是纯客观的摹写现实生活,艺术家总是要经过主观意识的加工、改造和提炼,并赋予作品以一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感染力。因此,可以说凡是优秀的艺术作品无不注入艺术家的审美态度和思想情感,无不渗透艺术家的人生价值观和对理想人格的认识。当艺术家所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能够让人们感应到其中的意蕴,领悟到深刻的思想内涵后,便会触及到人们精神的每一个角落,使受教育者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以升华,人格走向完善。这正如我们在调查研究时,同学们所说的:优秀的、健康向上的艺术作品是对我们心灵的充实和丰富,它使我们的心灵变得聪慧睿智起来,使我们的人格逐渐健全和完善起来。同学们还说,每当我们沉浸在艺术的海洋里,我们都会陶醉在其中。那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那生机勃勃、丰富多彩和富于魅力的画面,常常使我们伴有一种冲动感,产生一种催人向上的力量,并转化为我们对科学文化的热爱与追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深深体会到,无论是一幅感人至深的美术作品,或是一幅动人心弦的摄影作品,或是一首优美动听的音乐作品,都凝结着艺术家崇高的精神,也都能超越地域和时空的限制作用于青年大学生身上,以共同的美感和深刻的意蕴把大学生聚合在一起。它感染、激励、教育着大学生,激发大学生热爱人生、热爱祖国。艺术和艺术教育使青年大学生的情趣变得高雅起来,人格变得高尚起来,心灵变得美好起来。
三、我们认为,人格主要是教育的产物
作为在高校从事艺术教育的工作者,要想通过艺术教育塑造青年大学生健全与完善的人格,除了要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外,特别还要结合艺术教育的特殊功能,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对他们施加影响。
艺术教育并不是立竿见影的,它往往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而“潜移默化”正是对大学生人格塑造产生作用的主要的方法。例如,在摄影欣赏课上,一幅《假日》的摄影作品,通过一对大学生在寒假里如饥似渴的学习外语的侧面,生动地表现了一代青年珍惜时光的情怀。它向人们表明对时间和生命价值的正确看法,也表示对了那种浪费时光的无志者的善意批评和规劝。整幅画面朴实无华,但却艺术地揭示了真善美的内涵,给人以奋发的激励和美的享受。
欣赏一幅摄影作品是这样,那么,看一幅画,听一支歌,观一场戏,同样会对大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我们的大学生能够长期受到优秀艺术作品的熏陶,他们的人格就会变得美好和高尚。因此,要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造就大学生美好、善良的心灵,成为一个能够自我认识、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人。
教育者要善于从体现出真、善、美的艺术作品中,提示出在实现社会生活中,什么是美和善的值得颂扬,什么是丑的和恶的需要鞭挞。要让大学生在体现有真、善、美的艺术作品面前所感动、所激励、所熏陶。从而坚定在生活和学习在以真求实、以诚待人的信念;培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高尚情操;达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境界;提高审美感知、审美鉴赏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教育者还要通过艺术教育,逐步健全青年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因为,只有健全完整的自我意识,才能使他们自我认识、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才能做到美于中而秀于外,真正把自己塑造成真诚、善良、才华横溢、风度不凡的人。因此,教育者要善于选择带有自我认识、自我展示,并能起榜样作用的艺术作品来影响和教育青年大学生,使他们逐步朝着自我完善的目标迈进。最终使他们成为内美外秀、人格健全与完善的人,成为我国肩负起跨世纪重任的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对艺术教育的看法范文3
【关键词】课程取向 电脑艺术教育 艾斯纳 瓦纳斯
电脑艺术是在信息时代催生的一个新的专业学科,包括了平面设计、环艺设计、网页设计等多种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的艺术设计工作。这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电脑艺术教育既不是纯计算机技术的教学,也不是纯艺术理论和观念的培养。因此,如何在技术与艺术、软件功能与设计需要之间把握平衡,一向是电脑艺术教育研究的重点,这导致了对电脑艺术教育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课程设计上,对课程取向的研究却并不多见。课程取向可以说是我们在设计课程时的动机,它是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由于人们的哲学思想、价值观、方法论、文化背景以及对个体的心理发展等方面问题认识上的差异,导致对课程的不同看法,这些不同看法就形成了课程取向。[1]在课程取向分类方式中最有名的分类框架来自于艾斯纳(Eisner)和瓦纳斯(Vallance)关于课程取向的研究,他们在《冲突的课程概念》一书中提出了5种分类: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es)、技术取向(technology)、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社会重建(social reconstruction)和学术理性主义(academic rationalism)。[2]
当艾斯纳和瓦纳斯在1974年提出课程取向的分类框架之前,普遍流行的课程取向来自卢梭和杜威的“社会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课程论建立的基础和发展主线是以儿童为中心,而课程科目及其选择内容的依据是以社会为中心。但随着对“课程”理解的深入,仅仅是“社会中心”和“儿童中心”已经不能完全解释课程取向。因此,本文以艾斯纳和瓦纳斯的分类框架研究电脑艺术教育课程取向问题,并对其中的合理性进行反思。
一、艾斯纳和瓦纳斯课程取向分类框架
(一)认知过程取向
艾斯纳和瓦纳斯将认知过程取向定义为学习的过程,强调如何去学而不是为什么学习和学什么,倾向于把学科内容看作发展学生认知过程和智力的工具。教学也不只是知识与信息的累积与灌输,而是引导认知发展,以协助学生学习探究,使认知能力内化、迁移。该取向模式下的电脑艺术教育目的主要是使学生通过掌握计算机具备在艺术创作工作中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前提下,电脑艺术的课程体系被设计成发展学生逻辑性、条理性等理性思维的模式。
(二)技术取向
技术取向尊崇教学效率和体系化的课程设计理念,认为学校课程应该致力于寻找有效的手段来达成预设的学习目标,注重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今天,通过电脑辅助,教师可以更加方便地将艺术史、艺术理论等知识打包传递给学生。但是技术取向强调教师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课程被简单地认为是传输知识的一个供应系统,教师的作用就是如何有效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认为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在于知识的传递者,而不是学习者,削弱了学生的能动性。
(三)自我实现取向
自我实现取向的课程模式强调学生的个人背景和主体关联性。支持者认为计算机技术在艺术教育领域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支持学生们的艺术创作,使其学习多元化,开阔他们的视野。与技术取向强调效率相对应的是,自我实现更加尊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激发他们的潜能。
(四)社会重建取向
社会重建取向强调学校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使学校的课程适应社会的需要,主张让学生参与社会事务,了解和批判分析各种社会问题,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五)学术理性主义取向
学术理性主义取向主张以学科结构作为课程内容组织的基础,通过选取每一学科的知识精华来促进学生的理性发展,强调课程内容的获得和知识结构的掌握。显而易见,支持者认为课程不只代表一种特定学科知识内容及概念,也代表一种人类理性的认知思考模式。在艺术教育中,学术理性主义取向通常表现为在课堂上通过学习经典的艺术作品和艺术理论知识,使他们掌握创作的要素和原则,偏重传统知识精华的注入。
二、对电脑艺术教育课程取向的思考
艾斯纳和瓦纳斯提出的这5种分类框架已有近40年的时间,实践中的课程取向往往相互交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取向之间并不存在径渭分明的界限,但是为了构建一个统一、连贯的课程取向理论,我们有必要探讨哪一种对于电脑艺术课程的教育更加适合。
首先,学术理性主义取向偏重传统的精华知识。电脑艺术是在信息时代诞生的一门新的专业,它的出现就带有对传统艺术的挑战。学术理性主义取向缺乏对于艺术的多元文化理解,因此,对于电脑艺术教育而言,笔者认为学术理性主义是最不重要的课程取向。
其次,认知过程学说认为知识是后天建构,学而知之而不是生而知之,知识是一种经过时间考验的实证经验。如果受认知取向的影响,“安全、秩序、稳定、可预见性”这些特性将主导我们对于电脑艺术教育的课程设计,但是对于一个全新的专业领域而言,这些明显不适合成为学生学习电脑艺术的方式。认知过程学说实际上也是一种智力构建模式,它假定了所有学生必须达到某种“思维”,这样的“思维模式”是所有学习者的榜样。缺陷性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学生是不同的个体,以一个模子训练出来的学生抹杀了个体的差异性。
再次,技术取向倾向于效率性而忽视了艺术的美学体验。随着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作为一种艺术设计的辅助手段已经在艺术的各个行业普及,网页设计、多媒体艺术设计及数码动画艺术设计等数字艺术以令人惊叹的速度飞速发展,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和强大的生命力,但过分注重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能力的结果很可能是学生学会了操作技巧,而缺乏设计的审美能力。
另外,在自我实现取向模式下的电脑艺术课程被设计成发现的、活力的和充满创造性的,这是值得肯定的,但课程是直接或者间接由教育过程或者社会文化所影响,这决定了它不能成为主导的课程取向。
最后,在社会重建取向下,电脑艺术教育的课程以一种新的表征方式向学生灌输本国的社会文化与价值体系,而这是非常关键的。众所周知,艺术家可以任意选择个人感兴趣或擅长的题材来进行创作,艺术家个人来承担作品的构思立意到构图、造型、色彩乃至技术语言的完成。但是一件优秀的作品,不只是技艺、形式和语言,它是艺术家思想理念、道德观念、个人情操的体现,甚至可以是一个社会的时代图谱。在过去几十年里,由于计算机网络在各个行业的渗透,人们不得不学会计算机以应对社会的挑战,同时,它也给人们的思维方式与工作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艺术工作者则一直关心如何利用计算机更好地改进创作技能与提高审美意识,这其中不乏很多成功的例子,比如动画片、多媒体工程等时变图像和不再以传统形式出现的观念艺术等,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发展。笔者认为在所有5种课程取向中,社会重建对于电脑艺术教育而言是最有价值的课程取向,应当成为课程设计的主导取向。
结语
以上讨论并不是绝对的,随着课程研究的发展和深入,新的方法论可能主导我们对于课程取向的研究。对于电脑艺术本身,我们的研究也不够,一个理论上、实践上可行的电脑艺术教育课程取向还需要对这门专业的深入研究。这其中包括以下几个关系到课程取向的问题:1.现有的计算机商业软件足够应对电脑艺术的发展需要吗?学生需要自己学会制作应用软件以更好地进行创作吗?2.电脑艺术教育的课程应当如何发展以适应内涵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媒介本身?或者,当代的电脑艺术教育应该怎样与我们的传统艺术教学范式相适应?3.电脑艺术教育对于社会是有用的吗?或者,它需要对社会负责吗?
(注: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CJF012005)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国外关于课程取向的研究及对我们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1998(3):38―43.
对艺术教育的看法范文4
(一)大学生创业能力
大学生创业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过程,要求大学生创业者不仅要拥有创业精神、创业意识,还要有足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实践训练,向成功的企业家学习,在实践中提升和练就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业能力,然后再去创业,无疑可以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和成就感。
(二)大学生创业现状
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扩招,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2011年为660万,2012年为680万,2013年为700万,2014年已达到730万。大学毕业生数量多,就业压力大,已经成为一个不得不引起社会高度重视的问题。尽管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了优惠政策促进大学生创业,但传统就业观念对于大学生影响深远,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把毕业后创业当作除就业、考研和出国等之外逼不得已的选择,缺乏创业的积极性和创业成功的雄心壮志。
二、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基本情况调查
本次调查采取便利随机抽样,通过网络直接发放问卷,利用微博、微信和即时通讯软件等工具进行相关传播,共收回320份问卷。其中男生153人,女生167人;大一学生125人,大二学生89人,大三学生69人,大四学生37人。调查主要针对艺术院校在校大学生,集中体现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的行为特征。
(一)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情况调查数据汇总
根据问卷设计,将数据分成四个部分进行汇总和分析。第一部分是艺术院校大学生及其家长对创业的认识;第二部分是艺术院校大学生群体对创业的了解;第三部分是艺术院校大学生群体对创业的看法;第四部分是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对社会、学校创业扶持的需求。
(二)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情况调查数据分析
1.艺术院校大学生及其家长对创业的认识。通过调查,发现320人中220人现在或者毕业后有创业的想法,占总体调查对象的68.75%;而家庭支持的有165人,不支持也不反对的有81人,分别占总体调查对象的51.56%、25.32%。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及家长对创业持认同的态度。
2.艺术院校大学生群体对创业的了解。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大学期间接受过创业知识培训的占166人,是总体调查对象的51.88%;专业课教学期间接受过专业创业教育的有197人,占总体调查对象的61.56%;课外实践参与过创业大赛或者创业实践有161人,占总体调查对象的50.31%。由以上数据发现,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艺术院校大学生仅半数对创业有所了解。
3.艺术院校大学生群体对创业的看法。通过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占总体人数51.25%的164人了解政府新的有关大学生创业相关政策;在调查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形势看法发现88人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创业困难,占总体调查对象的27.5%,认为形势一片大好的才22人,仅占6.88%,整体而言,有62%的人认为目前创业困难;在调查创业最大的障碍时,有180人选择知识不足,占总体的56.25%;在调查艺术类大学生创业优势中发现有166人认为独特的个性与思维模式是制胜关键,有165人认为艺术类专业特色是获胜法宝,还有167人认为是艺术专业的创新意识,分别占调查总数的51.88%、51.56%和52.19%;但究其至今没有创业的打算的原因,有180人是选择缺乏商业头脑,占总数的56.25%。综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艺术院校大学生都有在专业领域创业的想法,但苦于没有商业知识的积累。.艺术院校大学生群体对创业政策扶持需求。在调查艺术院校大学生对社会、学校创业扶持政策扶持需求时,有占61.88%的198人认为政府提供创业培训、指导机构,有占50.63%的162人、占49.38%的158人和占41.25%的132人认为艺术院校应将商业运营、创业课程纳入必修课,建立配套的指导机构和创业网站,并组织或者参加各级商业创业大赛。可见,政府和学校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艺术院校大学生将创业想法付诸实际。
三、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缺乏的主要原因
通过以上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和家长对创业持认同的态度,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仅半数对创业有所认识且有在专业领域创业的想法。究其原因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艺术市场的特殊性,艺术院校大学生进入存在壁垒
艺术市场的特殊性,使学生的艺术作品出炉后,往往由于知名度不够而无人问津。很多艺术院校缺乏对艺术专业学生艺商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走上创业之路后难以适应艺术市场的特殊性。
(二)艺术教育多侧重专业教育,忽视创业教育且缺乏良性的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尽管我国出台了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但大多数创业教育研究及应用都是从国外引入的,它要适应中国国情与国内大学生的创业需求,还需要一段长期的过程。尤其是艺术院校更侧重于专业知识技能的教育培养,忽视了创业教育,缺乏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指导、扶持和保护等仍是空白。
(三)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空间过于狭窄,实操性较差
学校所提供的实践场所与设备有限,校企型的设计实践结构不够完善,实习基地建设停留在表面层次,导致学生了解社会需求、行业发展和接触生产实践的机会较少,设计实践机会更少。
(四)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内容空洞
部分艺术院校把大学生创业教育安排在大学一年级基础课程教学中,学生刚刚进入大学校园,根本没有创业理念,仅仅局限于纸上谈兵。创业教育课程也仅是简单的职业生涯规划、创业策划书撰写注意事项,亦或是创业团队组建及管理等,所有的授课内容都只是简单介绍或者是案例讲解,均没有从创业本身教学,没有商业运作、经营管理,更没有资本、风险和社会价值等相关知识的接入,造成了学生认为“此类课程没用”。
(五)艺术专业教学无法满足创业型人才培养需求
目前,艺术专业教学还是采用大课堂、公共教室授课的方法,大量的实践过程都是学生在课后去完成,直接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和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违背了艺术教学的过程性、实践性、创新性的规律,变成了单纯理论的教学,遏制了创新成果的产生。
四、艺商衔接的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育路径
由此可知,艺术院校大学生都渴望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都希望在创业过程中得到专业知识的积累和锻炼。而仅仅当前的创业教育是无法达到的,必须形成完整的科学有效的创业能力培育路径。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并对照国内外艺术院校发展情况研究,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育可采取如下路径
(一)开展创业实践训练,形成创业学分制教学模式
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对课程、师资、硬件等条件进行以学生创业能力培育为根本的教学改革。艺术类专业教学开展创业实践训练,采用创业学分制模式,通过创业课程和创业学分模式,将创业学分纳入教学过程,积极辅导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模拟创业、创业比赛等,并通过盈利、获奖等方式获得创业学分。
(二)设立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室
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需要加大对创业教育师资的培养,设立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室,注重提高创业教育的师资素质,造就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从事创业教育的基础教育教学、实践管理等工作,对创业课程教育活动进行规划、组织管理和绩效考评。创业教育研究室可以面向社会聘任专兼职研究人员,主要由创业成功的企业家、技术专家、政策专家、艺术行业协会成员、法律专家等在内的各行专家构成。研究室通过对艺术市场的政策分析、法律研究、风险投资等内容研究,指导学生在创意概念、策划方案进行市场需求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与人力资源状况分析,让艺术院校大学生在创业道路上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有效的指导。
(三)开设管理、商务类创业教育选修课
艺术类创业教育可以通过开设管理、商务类创业教育选修课的模式,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形成学科间的优势互补,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帮助艺术专业学生剖析艺术市场,增进创业技能,增强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如开设《管理学基础》、《项目管理》和《商业运作》等课程,在课程上可采取团队合作方式,进行市场调查,形成创意并设计产品,然后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撰写营销策划,并设计出产品推向市场。这种过程式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创业过程中的全部内容,增强了艺术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商业运用能力,诠释了创业的本质在于创新,创新是创业的首要条件。
(四)定义概念创新模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概念创新模式是大学生根据自己的新颖构想、创意、点子、想法进行的创意活动。概念创新集中体现在艺术、装饰、园林、环境和网络等新兴行业,创业者需要独特的个性特征和创业欲望,善于观察周边环境、商业机会,在行业市场迅速占据先机,实现产品宣传、推广和销售。在创业教育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角色扮演、团队模拟和成功经验分享等课堂实践教学,或带学生去创业企业参观、考察的课外实践教学。如此双轨制教学过程不仅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就业者,还培养出具有高素质艺术创作和实践能力的创业者。
(五)积极备战商业竞赛,创建工作室,开展商业运作实践
1.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商业竞赛活动。艺术院校大学生以自身专业特点或艺术创意参加各种商业竞赛,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和提高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以其敏锐的艺术视角,独特的创新意识,在各类商业竞赛中获得竞赛奖励,实现创业梦想。
2.创建专业工作室。创业并不是一个人单枪匹马所能实现或完成的,它需要组建起互补的团队。艺术院校大学生通过对市场、社会的深入了解,挖掘具有发展前景的创业项目,吸引一批有能力、有胆魄、学科交叉的志同道合的人建立专业工作室,通过有效的管理实现创业。
对艺术教育的看法范文5
首先,激活欣赏者与美术作品之间的交流。美术本身是一个令人兴奋不已的世界,它有着独特的法则和神奇的境界。美术用自己独特的语言与人们进行交流,对学生进行美术作品赏析的同时,唤起他们美的情感,达到艺术审美与道德教育相应的统一,促进人格发展。
其次,符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心理学家对儿童、青少年的思维发展的研究表明:高中生的推理能力、掌握和运用各类逻辑法则的能力都趋向基本成熟。高中生辩证逻辑思维基本形成,与初中生相比,显示出质的飞跃;高中生对个人行为的独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独立支配自己的时间、独立选择朋友,他们对父母的认同程度比以前减弱了,与同龄人交往的要求更强烈。这种倾向反映出高中生对平等关系的向往,高中生都希望把教师看做是一位年长的朋友。因此,应重视师生与作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交流。
再次,尝试以“艺术、人文、本土、开放、互动”融于一体的创新教育理念来构建课堂体系:“艺术”是学科本体,“人文”是学科的底蕴,“本土”是学科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开放” 是学科教育所要采取的态度,“互动”是学科教育实践的操作方式。通过它们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进入一个多维的、立体的学科知识空间,从而推动高中阶段的素质教育。
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艺术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目的
美术欣赏课旨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了解一般的审美规律,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并具有获取、分析、处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能创造性地运用审美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评价。
二、教学过程
(1)目标的设计:课前老师根据教学主要目标和关键内容及学生现有知识经验设计一些问题,给学生思考。让学生明确问题,确定参与方向,激发研究兴趣,鼓励他们就所学内容提出己见,引导他们看到与其观点相矛盾的观点和事实,引起主体的主动参与。(2)探索与讨论:老师提供、或学生主动收集,或参与社会调查,整理、分析不同来源的信息资料,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参与探讨,表达看法,提出疑问,对他人意见进行评价。通过讨论,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形成信息的重组与改造。(3)引导与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是“设计者”,又是“引导者”,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概括、分析、推论、假设、检验等思维活动,构建与此相关的知识。教师要耐心地聆听学生的发言,并分析他们想法的由来,看到其合理性和局限性,然后才提供相应的引导。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将问题通过可视形象展现,形成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的感发下获得思想的启迪,看到与其相矛盾的观点和事实,并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论,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见解出发,进一步提炼和概括。并帮助学生利用网络技术,获得丰富的、具有联想结构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学习能力。
三、教学评价
对艺术教育的看法范文6
文学思想就是关于文学的观点和看法,是对文学的理性认识,比如对文学本质、功能、起源和创作原则等方面的认识都是文学思想的问题。文学和人物形象设计都是艺术形态或者审美形态,只不过二者借助的媒介不同,文学是通过语言来建构美,而人物形象设计是通过活的人体的装饰(发型装饰、妆型设计和服饰设计)来展现美。从它们所借助的媒介可以看出,文学更抽象一些,人物形象设计更现实具体一些。但无论怎么说,二者在本质上都是属于艺术审美形态,它们在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上是可以打通的。人物形象设计既然是审美性的实践,那这个专业就必须树立一个基本的教育理念:追求美塑造美是它的最终目的。第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育必须面对市场实际。这个专业的教育一般是为舞台、影视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设计提供专门性的人才,充分研究当前的市场,考察舞台、影视和现实生活人物形象设计的审美趋势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人物形象设计教育从市场出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保持同步发展的态势,但也要避免被市场这个现实牵着鼻子走;第三,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育必须面对个人的实际。每个人的身体外形特征、身份地位和文化修养是不同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育必须教会学生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量体裁衣,要在具体的设计中充分研究个人的这些不同,才能做到从个人的具体实际出发,通过外在形象描绘触及到他的内在精神风貌,因为“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对人物的内在体验或内部环境的描绘是更具有决定性的手段,而对人物内在生活体验的描绘便是对人物的`智慧风貌’的描绘。”
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育的品质提高与文学意境
有人在评价中国当代的艺术设计时说:这种过度盲目和自我的失去,最集中地体现在片面强调突出设计的视觉化等形式因素的追求上。,片面追求形式因素的确是现代艺术设计占领市场的一种方法,但这个追求本身是背离艺术设计宗旨的。作为艺术设计的分支学科人物形象设计也存在这种趋势,虽然人物形象设计是为现实的工作和生活服务,但它的内容绝不仅仅包括外在形式,如服饰、化妆、发型等,并且应该也包括内在性格的外在表现,如气质、举止、谈吐、生活习惯等等。从这一高度出发的形象设计,化妆师或服装设计师就要通过对主体原有的不完善形象进行改造或重新构建,来达到有利于主体的目的,传达主体的内在个性心理和精神要求。因而,真正的人物形象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用优质的外表展现个人完美内涵,需要深入了解人类群体共性中的个性化元素。作为一种以活的人体为对象的艺术设计,不仅仅是现实性的运用,还有注意通过体型、妆面和服装款式的设计传达这些具象后面所隐藏的具有美学意味的个性心理和文化品位。也就是说人物形象设计要“充分考虑了人的精神需求———其中包含审美、功能、价值等一切相关因素,我们可称此为艺术设计。”文学意境是中国文学的最高审美形态,与西方的文学典型相对应,指“创作主体以内心营造的情景交融的意象为基础,能表征作者对宇宙人生万象的体验,又能唤起读者无限情思和丰富想象的艺术审美世界。”文学意境的实质在于通过营造具体的意象来传达隐藏在意象背后的东西,在文学理论中把它称之为象外之象或者象外之味。
三、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育与文学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