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艺术教育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艺术教育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艺术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认识
所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通过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学生形成适应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一定的可持续学习能力,适应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需要的一种教育途径与机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学校的系统封闭状态,使学校成为社会系统中非孤立态的一员,使育人工作由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共同完成。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这突出反映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方向。
如何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虽然有着共同的指导原则,但不同类别的高职专业,其实现的方式与途径以及运作的机制应当是有较大差异的。艺术高职教育起步较晚、起点较低、规模较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独立设置的艺术职业学院约有25所(含民办院校),本科院校下属的二级学院约有10所,全国1169所高职院校设置表演类系科的约90所,占全国高职院校总数的7%左右。对于艺术高职如何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各院校都在实践摸索中。总结近年来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有必要从源头上对艺术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再审视,澄清几个认识上的误区。
一、将产学结合当作工学结合
产学结合是在政府的主导下,企业与院校通过合作开发项目,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高生产,同时也提高院校的科研、教学水平,从而促进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与产学结合相比较,工学结合更为微观,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实力,同时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关于两者之间的内涵区别,陈解放先生的“‘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一文已做了详细论述,此处不再赘言。澄清这两者的内涵对于艺术高职教育有重要意义。一是产学结合中教师、科研人员处于主体地位,而工学结合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含混两者的概念使工学结合的目的性与意义不明确。二是由于艺术专业的特性,决定了艺术高职院校在成果转化、促进企业生产提高方面不是有太明显的作为,因此也就没有必要刻意拔高艺术高职教育对促进艺术产业发展的作用,而是把重心放在人才培养工作上,通过工学结合途径培养适应艺术表演、艺术创作、艺术管理等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艺术专门人才。
二、将演学结合、展学结合当作工学结合
演出和展览活动是艺术高职办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通过演出、展览能够促进学生消化课堂所学,提高艺术技能和综合素质。但并不是所有的演出、展览活动都是工学结合。学校内部举办的演出、展览活动并没有进入到市场化的运作中,学生没有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仅能算是一个教学成果展示。必须是参加市场运作的、学生有一定劳动报酬的演出、展览活动,才能算作是工学结合。因为这才是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这才能使学生对职业岗位有深刻的体验与认识。
三、将勤工俭学当作工学结合
艺术高职的学生参与勤工俭学的比率相对比较高,学生经常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在校外从事艺术辅导、文艺演出、节目编排等活动。通过勤工俭学,学生不仅可以巩固所学,更深入地了解社会需求,提高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还可以缓解经济上的压力。但勤工俭学并不能等同于工学结合。理由有三个方面:1、工学结合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每个学生必走的成长途径,而勤工俭学只是部分学生的作为,没有覆盖到全部的学生。2、勤工俭学有时从事的工作是与所学专业不相干的,并没有使学生巩固所学、加深对职业岗位的认识,甚至有时会影响学业的完成。这与工学结合的目的背道而驰。3、工学结合要求有学校教师与工作岗位技术人员的指导与考核,是专业培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勤工俭学是分散的学生自主行为,缺乏指导与鉴定。有的学校对工学结合实行“放羊”政策,将学生的勤工俭学活动都当作工学结合,这是办学的一种惰性行为。
四、将工学结合等同于工学交替
工学交替是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成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的教学计划,通过课堂学习部分知识与技能后参加实践工作,再从实践工作中巩固所学并发现问题,然后进一步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再参加新的实践工作,如此循环,最终完成学业,同时成为一个“职业人”。这是一种较为普遍采用的职业教育形式。但工学结合不能简单地就等同于工学交替。工学结合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这种培养模式的途径应该是多样的,工学交替只是其中的一种途径。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职业要求以及不同的行业需求,实现工学结合的途径应该也是有所不同或有所侧重的。对大多数的艺术专业而言,相对稳定的工学交替培养计划在实践中是效果不佳的。首先,艺术市场的需求在时间上是不确定的。如:舞蹈表演专业每学期安排一个月的工作实践,但是挂钩的演艺团体此时正好处在演出空挡期,而演艺团体接到演出业务时,又正好是学生课堂学习期。其次,由于艺术专业的特性,学生在还未基本熟练掌握某项专业技能时,是无法顶岗工作的。如: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在没有熟练掌握其演唱或演奏技能时,是无法登台的。因此,相对稳定的工学交替形式虽然在教学计划的管理上容易操作,但不是艺术专业工学结合的最佳选择。如果将工学结合简单地等同于工学交替,容易使艺术高职的工学结合走形式主义,而且造成师生对工学结合的误解与抵触,同时也给合作单位造成负担。对大多数的艺术专业来说,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形式更为适合。虽然这会给教学计划的安排带来诸多不便,但能够使工学结合产生真实的效果,使合作单位提高合作的积极性,这也正体现了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别人”,“以他方为中心”的办学理念。
五、工学结合的目标仅是艺术职业能力的提高
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所要实现的目标不单纯是职业能力的提高。通过工学结合,学生在职业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的同时,还要对事业、对人与人的关系、对人与社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起良好的职业道德、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责任意识。因此,在工学结合实施过程中还必须将职业道德教育、诚信教育、法制教育渗透其中。就艺术专业而言,最核心的就是艺德的培养与教育。艺德是艺术职业人在艺术实践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是艺术职业人的立身之本。然而这在艺术高职教育中还大都停留在思想品德课上,工学结合实施过程中普遍缺乏完整、具体的施教内容与规范的操作机制。
六、工学结合仅是教学建设与改革问题
工学结合不仅仅是教学建(下转270页)(上接269页)设与改革问题,而且是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的根本性变革问题。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涉及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改变,而且还涉及到学生管理模式、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师资结构的调整、教师评聘制度、教师业绩考核制度、分配与激励制度、经费管理与后勤保障制度等多方面的改变。如果思想认识没有到位,没有围绕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进行一系列管理机制的变革,工学结合不可能落实到制度保障,也无法持续开展。艺术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普遍进展缓慢、效果不佳,虽然与起步较晚有关,但最根本原因还是对工学结合的认识高度不够,把工学结合仅仅当作一个教学建设与改革问题。
以上几种似是而非的观念在各艺术高职院校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阻碍了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进程。艺术高职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类别,它必须遵从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又必须遵从艺术教育的规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艺术高职教育的工学结合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只有通过办学实践,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检讨,澄清认识上的误区,才能进一步深化对工学结合的理解,也唯有如此才能把握艺术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内在规律,走出各自工学结合之路的特色。
参考文献
艺术教育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艺术教育;立德树人;陶行知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21)06-0091-02
艺术教育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艺术教育更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十报告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的“三爱”教育以及人文、审美素养的培养等。因此,艺术教育与立德树人是互相包含的关系,只有两者优化整合,才能把学生的认知转化为行为,把学生的言行内化为品质,使教育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这正与陶行知“知行合一”相吻合。那么在艺术教育中如何做到立德树人,而在立德树人中又如何达到艺术境界呢?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得到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与体会,和大家分享。
一、在艺术学习中立德
小学的艺术学习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课程的学习,其实不管是哪门课程都蕴含着一定的德育内涵,在学习的过程中若能时时渗透德育,确实举足轻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音乐课中,可以用“猜猜我是谁?”来学习音符,在这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互相关心爱护。在节奏练习中,可以用接龙的游戏进行,既可达到强化节奏训练又可引导学生学会团结协作。在歌曲学习中更能进行相应的德育教育,比如《红星歌》《共产儿童团歌》等红歌,就可渗透爱国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而学习《小乌鸦爱妈妈》《我爱米兰》等感恩歌曲,就可渗透感恩孝亲等教育;学习《低碳宝贝》《地球村手拉手》等环保歌曲,就可渗透保护地球,从我做起等环保教育……从而达到在认知、审美中立德的效果。
美术课也一样,不管是手工制作还是绘画,抑或美术鉴赏,都会蕴含一个主题,只要善于引导,在学生学习和用艺术的形式表达的过程中,就能达到立德的效果。比如四年级的美术课《走进春天》,在引导学生认识春天的景物特点、主要色调进而创作春天主题的作品这一过程中,就可渗透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教育,还可以进一步渗透美丽家乡、美丽中国的家国情怀教育,做到了立德。
舞蹈课也不例外,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点不夸张,特别在舞蹈训练上更是如此。那些劈叉、下腰、踢腿、大小跳、打风车、翻跟斗等基本功的训练是很苦的,也正是如此,舞蹈基本功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培养了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此外,无论是民族舞、现代舞,独舞、双人舞还是群舞,无不给人美的享受,更表达着许多精神层面的内涵,所以,在舞蹈学习中,学生不知不觉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就是立德。
二、在艺术活动中树人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活动是教育的“灵魂”,往往艺术教育活动总能起到强劲的教人求真和学做真人的教育效果。比如在校园艺术节活动中,我们根据现实生活创作的校园情景剧《争当美丽之星》,引领学生以几个小动物为角色,把生活中不講文明、不讲礼貌、不讲卫生的现象与心灵美、行为美的现象用语言、音乐、歌舞、道具等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在讨论、研究、模仿、修改、完善的这一过程,深受启发与教育,自觉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那种教育的力度是说教所远不能及的。在“我的中国梦”主题艺术活动中,许多的表演都意义深远,比如《星星——眼睛》,是从日常的校园生活中取材,把感人的校园故事创作出师生同演的“音诗舞”,把师生情深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在感动中深受教育。而歌舞《在灿烂阳光下》、舞蹈《八寨女儿情》《网民和网瘾》等作品在创作与表演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摒弃陋习、学会做人等品质,其树人的说服力与震撼力是其他形式的教育所达不到的。
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一年中有许多纪念日和传统节日,各地的地域特色又形成了迥异的传统文化,把艺术主题活动与纪念日以及传统和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是实施德育的一个很有效的途径。如在七一,我们开展“童心向党”主题书画比赛,让学生在书画中表达爱党爱国的情怀;在端午节,我们举行民乐音乐会,让学生在古乐琴韵中,表达对古代民族英雄“屈原”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对家乡民族英雄——冯子材、刘永福的英雄事迹的学习与赞颂,增进爱国主义教育。在我市一年一度富有地域特色的坭兴陶艺大赛中,学生通过团队合作,从围绕主题进行创作,从绘制图纸、动手制作到完成作品的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互助、团结、奋进、协作的精神,同时培养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更增进了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情感。如在“海上丝绸之路”主题陶艺大赛中,各校学生组队在通力合作下,用一双双小手制作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作品,充满着艺术想象力的造型组合摆设,诠释着我们钦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故事。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还发展了思维,丰实了他们的思想情感,体现着艺术活动的树人力量。
三、在艺术环境中立德树人
校园文化环境是学校教育的无声教材,是全面育人的辐射墙,是素质教育的能源库,对学生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因此,校园艺术环境对立德树人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艺术教育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小学数学;人文意识;课堂教学
一、小学数学人文意识培养的原则
培养小学生的人文意识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首先,过程性原则。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实践,经历事件的过程,才能使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从而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意识,除了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把握,还要关注其合作精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其次,情感情原则。新课程目标强调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中情感是一项重要内容。因此,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就必须身体力行地践行“成才先成人”的人才培养标准。最后,激励性原则。小学生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及好胜心,因此,善用激励性原则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人文意识的策略
1.合理应用数学史料
学习研究数学历史可以对数学未来的发展有更准确的预测,而数学这门科学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积累了丰富的人文知识,相对于数学严密的逻辑性而言,数学史料的趣味性更强,因此在数学课堂上合理应用数学史料,可以有效丰富课堂内容,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实现数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国的数学文化起源早、发展历史长,因此,可以为数学课堂提供丰富的史料典故。比如,乘法口诀早在2000年前已经出现;现代的则有华罗庚、陈景润等知名数学家等。而国外的数学史料也十分丰富,比如符号、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等等。这些历史故事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学生通过了解数学知识漫长的历史渊源也会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内在动力。
2.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如果仅用单一的知识来教育学生,必然培育不出全面发展的人才。由于数学学科本身逻辑性强的特点,数学教师往往没有意识强化其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其实教师如果深入挖掘数学教材中关于美育、德育等方面的素材,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同样可以对小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比如,在导入新课时,可以与语文相结合,通过小故事、小谜语引入新课内容;再比如,学习图形时,可以让学生应用图形自行设计一些简单的建筑作品等。在学习《位置与方向》一课的相关内容时,笔者就在课堂上将我国三山五岳中的五岳标注出来,让学生了解每座名山的大概位置,知道位置的辨认方法,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三山五岳的相关知识进行延伸,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真正实现知识传授与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
3.打造生活化的数学课堂
任何学科均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数学也不例外,其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因此,打造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人文意识的重要途径。比如,在学习《圆的认识》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放学时到湖边,拿一个石子投入水中,石头激起的波纹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同心圆,这样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圆”的形象之美,对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再比如,在学习完“小数”的相关知识后,笔者要求学生到商场观察服装、用品等打折的情况,然后选出优惠幅度最大的产品。这个过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领悟到数学的实用性。
总之,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是参与者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彰显数学的人文内涵是数学课堂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之一。开展人文教育是数学课堂的重要教学目标,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处理,用艺术化的课堂组织管理渗透人文意识,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魏运隆.人文视角的小学数学教育研究[J].甘肃科技,2010(24).
艺术教育的认识范文4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4—0028—01
担任班主任工作十余年,笔者深刻地认识到当好班主任必须要有一颗真诚的心,要耐心地教导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赞美学生,下面笔者就班主任的“真诚教育艺术”谈一点个人体会。
一、耐心是治愈躁动的法宝
很多学生进入青春期后脾气会变得很暴躁,喜欢顶嘴,如果教师沿用以前的管理方式教育学生只会适得其反,此时,教师最需要的是耐心和冷静。
笔者班里有个学生,叫小云,是从乡下转来的学生,由于体弱多病,他九岁才跨进学校大门,学习成绩差、年龄又大的他在同学中很有“优势”,其他同学都有些怕他。一次,一个外班学生无故和他打架。笔者问起这件事时他态度很不好,怒目圆睁,笔者告诉自己要冷静。为缓和小云的情绪,笔者首先肯定了这次打架他没有先动手,并能听从老师的劝阻提前收手的行为,他听了这些话后态度缓和了,语气也软了下来,笔者立刻抓准时机,让他认识到不管什么原因和同学打架都是错误的。继而让他明白与同学有了矛盾首先应找老师解决,打架只会激化矛盾,和风细雨式的教导使一颗躁动的心安静了下来。此后,他改掉了身上的许多坏毛病,学习态度也有所改观。
二、关心是师生沟通的桥梁
学生不爱学习,着实令人焦虑,而这类学生也被老师冠以“差生”的称谓,常常把批评“赏赐”给他们。其实这样做只会把他们越推越远,怎样把这部分学生拉回“正道”呢?
笔者班里的小彤,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中只有年迈的奶奶与之相伴,没有父母的管教,完不成家庭作业成了他的家常便饭。怎样找到教育他的突破口呢?经过长期观察,笔者发现小彤的身体不好,于是在找他谈心时,笔者没有提及他的学习,而是关心地问了他的身体状况,还和他谈起了父母,告诉他父母外出打工的辛苦和期盼,笔者多方面的关心使这棵幼苗逐渐对父母、对学习有了正确的认识。
三、理解是换取信任的纽带
在班主任工作中,笔者感到“问题学生”其实更需要理解,尤其是家庭比较特殊的学生,他们往往敏感多疑,过度的自卑又使他们表现出过分的自尊,教师平时的话语稍有不慎就可能戳到他们的痛处而使他们做出有悖常理的事情。
小罗的父亲二十九岁时患了脑溢血,三十九岁就抛下他们母子离开人世。没有父爱的他处处感到己不如人,变得沉默寡言。一次数学老师批评了他,他就扎破了老师的车胎。犯了这样的错,笔者没有过分地指责他,而是多次和他谈心,试着从他的角度去理解他,也让他理解老师的一片苦心,最终,信任和理解使这只“迷途的羔羊”归队了。
四、赞美是促进学生进步的动力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经夸张地说,一句好的赞词能使他不吃不喝活上两个月。的确,绝大多数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许和认可。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赞美既是一种肯定和鼓励,又是一种信任,是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的极大动力。
艺术教育的认识范文5
一、创新设计应多考虑、多实践
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创造性的教学活动,离不开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设计。数学教学要改变以往那种题海式、注入式、讲解式的现象,首先转变教师的观念,不断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仅从数学课堂教学角度而言,改革传统的不良教学方法和模式,增加创新设计,并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尝试实践是目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一条很重要的途径。我认为,教学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前提,数学教学不应把教学过程总是划定为几块,以固定的模式(如复习旧知、讲授新知、巩固新知、应用新知、布置作业)进行,而应根据所教内容,积极深入地加强教学法研究,善于通过分解、组合、优化等手段,选取最佳角度设计教案,敢于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践。
1.从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兴趣的角度考虑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形式应该灵活多样,有笑声、有讨论、有争议。数学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应尝试把数学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起来,尽可能地把教学活动组织得丰富多彩,具有吸引力和新奇感,让学生始终处于亢奋状态中,对所学新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几何中的概念课教学、定理课教学,如《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轴对称图形》、《相交弦定理》等的教学,教师可引导学生制作教学模型、实验等形式,鼓励学生认真观察、深入分析、积极开展交流讨论,总结归纳相关数学结论,并加以推广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既可以创造性地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可以在学习中认识并发掘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成功体验再创造的乐趣。
2.从积极鼓励学生求异思维的角度考虑教学设计。数学教学应考虑把学生引入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尤其要注意发展求异思维。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师生探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如变式问题教学、探索问题教学、开放性问题教学)等,多是通过开展主体性教学激励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有效途径。如在教学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之前,为让学生了解“过三角形一边中点”,可先安排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在学生提出可利用全等性质、平行四边形性知识获得证明的基础上及时进行逆向思维点拨,假设经过的不是第三边的中点那么会出现什么情形呢?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得出还可以用反证法(或同一法)证明这个问题,以此激发和锻炼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3.从培养学生想象力角度考虑设计。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创新课堂教学离不开丰富、大胆的想象,积累想象的素材,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在教学《分式方程》一节时,我给出一个分式方程,让学生观察,说出他所看到的和能想到的。有的学生说是分式方程,可用一般方法求解;有的说左边两部分刚好互为倒数,可用换元法求解;有的说该方程可用验根法求解等。在肯定可用换元法求解后,我让认为一般方法不可用的学生说不可用的理由:学生一致认为会出现四次方,无法求解。我让学生实际操作再回答这个问题。在学生操作时,我提示说:想象一下“因式分解”。
二、创新要求应适当降低一些,实际一些
有人认为:就现阶段而言,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不多,一堂课下来几乎没什么创新。那么究竟是教师缺乏创新精神还是学生缺乏必要的创新能力?抑或是学生有了创新,教师没有及时地发现与挖掘?应该说原因皆而有之。除此之外,还有些更值得教师注意与深思的问题,如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称得上是创新?是不是要像伟大发明家爱迪生那样的发明,才算得上是创新?我们能否把创新的框框要求减少一些,标准降低一些?我们能否将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身上所显示出的新奇的观点、想法、点滴可贵之处都理解为创新,包括对数学概念的加深理解,对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等。
艺术教育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 语法性属 女性主义 阴性 阳性
1.文献综述
对语言与性别关系的考察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当时人们为了解释语法中的“属性”概念提出了一种假设,即认为语法范畴是对生物学范畴的象征。这种认识来源于当时人们头脑中普遍存在的万物有灵论和神人同感同欲说。当时处在泛灵论时期,宗教还没有产生,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还很模糊。古希腊、罗马人认为万事万物和人一样是有生命、有感觉的,所以人分男女,万物也分男女,神也不例外。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们才认为语言中的名词性属是对生物学性别(自然性别)的象征。尽管在语法的某些方面并不能证明是人类的性别决定了语法中的性属,但这种观点还是得到了一致承认,甚至影响到以后的一些语言学家,如格里姆和洪堡特等。它在语言学理论中曾长期居于统治地位。除此以外,研究者们还根据自己非语言方面的经验,认为阳性名词代表着语言意义的力量,充满积极的色彩,而阴性名词则带有消极和从属的意味。实际上,阳性名词代表积极意义,阴性名词代表消极意义并不是对生物学性别的象征,而是对社会性别的象征。自然并没有规定积极的阳性和消极的阴性,是社会对阴阳作出了不同气质的区分。简言之,古希腊、罗马人对语法性属模仿自然性别的论断是错误的,语法性属是对社会性别的象征。
在一些根本就没有属性范畴的语言中,古希腊、罗马的假设就难圆其说。于是出现了一种新的观点,转而用语法、句法方面的内容来解释语法属性,并且承认属性范畴可能影响操某种语言的人对该种语言的词汇与概念的掌握,因为它可以使人联想到自然界中的性别差异。这种观点认为,是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用阴性名词所表示的事物以女性的特征,用阳性和中性名词表示的事物以男性的特征,使它们分别带上了正面和反面的色彩。这种观点不仅指出了语法性属的模仿性质,而且进一步提出这种语法性属会影响人的世界观,会在操有语法性属的语言和没有语法性属的语言的人们中间造成区别。本文尝试从数学、哲学的角度具体分析这种区别。
20世纪初,马丁纳(F.Mauthner)从东南亚当地语言中性别因素的作用角度来观察欧洲诸国的语言。1913年,马丁纳指出,是社会和历史原因决定了语言中存在有性别差异。经过进一步研究,马丁纳指出,创造语言的新用法是男性的特权,女性只能接受由男性创造的语言。
20世纪70年代初,鲁宾・莱考夫(R.Lakoff)通过研究语言中的性别差异现象,发现男女之间因性别而引发的一些语言差异,实际上是现实生活中男女不平等现象在语言使用中的具体反映。他在Language and woman’s Place一文中指出,在语言所反映的世界图景中,男性居于中心的地位,而女性的形象却是残缺不全的[1]。这方面的代表除莱考夫外,还有特鲁吉尔、齐墨曼、普什、特洛梅尔-普罗兹等人。
20世纪以来的对与语言性别差异的研究对本文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但这些研究都是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考察男女对语言的不同使用情况,而本文着手解决的是语法性属中的阴阳性问题。
2.女性主义
贯穿女性主义始终的内容就是对男性中心主义的揭示和批判。男权制是女性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术语,不同的人对“男权制”有不同的定义。但其共同点是都认为男权制是一种以男人为中心的、男人压迫女人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中,男人处于主体地位,男性被赋予绝对的权威和价值,而女人处于被支配的客体地位。男权制主要包括男权统治、男性认同、男性主体和男性思维[2]
虽然女性一直处于从属的被压迫者地位,但这并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社会和文化所强加给女性的。西蒙・波娃说:“一个人并不是生而为女性,而是变成女性的。”[3]男女婴儿呱呱坠地除了生理差异,本没有什么其他差异。可是随着他们的成长,男孩子变得阳刚,女孩子变得阴柔,这全是教化的结果。如果没有教化,男性和女性在气质上应该是差不多的。雄狮和雌狮一样残酷,公鼠和母鼠同样怯懦,但男人和女人却是那么的迥异。这种迥异不是自然性别的结果,而是社会性别的产物。
自然性别是人天生的具有的性别,是先天性的。社会性别是人在后天教育中逐渐形成的。社会对不同性别的人的教育具有不同的模式,男性按男人的模式培养,力争做一个顶天立地的阳刚男子汉;女人按女人的模式培养,力争成长为温柔贤惠的阴柔淑女。人类的发展史和文明史之所以对男女两性的自然差异作出选择,之所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对人的生命现象中所谓的“阳性”素质作出正面的价值判断,应当客观地理解为,这样的选择有利于人类作为整体的生命延续,它是人类作为整体在生存斗争中不得不作出的选择,是人类群体生活社会化的需要,是社会分工、提高效益的需要[4]。社会性别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对性别的划分,更在于对性别的约束。在这个前提下,性别其实是一种隐喻、一种现象[5]。女权主义就是要为社会性别中的女性谋求自由与权利,因为在以往的社会中,女性一直处于被压迫、被支配的地位,她的一切都要依附于作为社会主体的男性。她的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是掌握在男性手中,不论在家庭还是在社会上,她都是低劣的“第二性”。
一切非天然的事物都是可以改变的,法律、道德、伦理概莫能外。社会的、人为的事物不仅是可以改变的,而且是时时都在改变的。女性已经被压迫了太久了,改变的时候到了。女权主义者就是要反对男权社会,争取女性权利,恢复女性自由,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男女真正平等。所以,女权主义从本质上说,是心界对于物界的征服,精神对现实的抗争――一切对物欲化人生的拒绝都是这场运动的体现。“至于它的女性性别,只能说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个不太恰当的标签”[6]。从这个意义上讲,女性主义已经超越了她的女性性别含义,成为一种具有普遍价值的思想理论。女性主义思潮因此得以进入科学研究的众多领域,成为一种看待世界的新视角,并成功地影响了文学批评、翻译理论、社会学、人类学、符号学、语言学、法学、科学哲学、健康学和哲学等。本文拟运用这种女性主义的思想理论来分析一些语言中存在的语法性属现象。
3.女性主义下的语法性属
许多语言中的名词具有阴阳性(或阴阳中性)的划分。对某一名词性属的辨别固然有一些技术上的技巧,但深究一步,为什么某个词属于阳性而不属于阴性(或中性)?对这个问题几乎没有人可以给出确切的回答。有些人甚至认为这个问题是愚蠢可笑的,不值得思考研究,因为语言有时很难说清。不过语言是人的发明,也是人在使用,它不是天然存在的,所以语言中的一切现象也都应该有个人为的原因。
在语言中的词语被划分为阴阳性的时候,这个世界是男人的世界,男人是这个世界的主体。由此带来的无可避免的结果便是,这个世界具有强烈的男性色彩。世界的一切都呈现在男人的眼睛里,而男人则按自己的主体地位去描述整个世界。语言是世界的一部分,男人就从自己的主体地位出发去改造语言。
男人是这个社会的主人,他不认同的事物都被树为“他者”,而最重要的他者当然是女人。所以其他一切相异的事物都被比喻成女人。这就是为什么在几乎所有的艺术中,女性总是相异性的化身。在语言中,这种相异性通过名词性属的划分表现出来。其实名词的语法性属也是一种比喻。
男人将自己视为世界的主体,当他看到另一个男人的时候,他想,这个人和我一样,也是世界的主体。当他看到一个女人的时候,他想,这个人和我不一样,这是一个异于我的人,这是一个“他者”。男人把在他面前树为主要他者的理想女性化了,因为女人是相异性的有形象征[7]。
男人将自己称为阳性,并将这种概念扩大化,以至于认为和他相似的事物都成了阳性。当他抬头看见太阳的时候,他想,太阳和我一样,因此太阳是阳性。当他看到一个女人的时候,他知道,这个女人是一个异于自己的他者,因此女人就是非阳性,即阴性。当他看到一扇门的时候,他想,这扇门和我不一样,也是异于我的他者,因此,这扇门也是非阳性,即阴性。我们经常疑惑,女人和门之间到底有什么相似之处,以至于门和女人一样,都是阴性?我想,现在我们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女人和门都异于男人。
词语的阴性和阳性并是不根据与男人更相似还是与女人更相似而规定的,而是根据男人是否与这个事物认同而规定的。男人认同它,它便是阳性;男人不认同,它便是阴性。所以,阴性并不是根据它本身定义的,而是根据阳性定义的,它仅作为阳性的对立面而存在。
也许有人会反驳,你在这里用男性的视角来说明阴阳性的划分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因为同样的方法,用女性的眼光也照样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这话在逻辑上是正确的,但逻辑上正确的事情在现实中却没有发生。因为,这个世界一直是男人的世界。
除了阳性词和阴性词外,在有些语言中还存在中性词。使用两性语言的民族坚决地把世界分为“我”与“非我”,而使用三性语言的民族在“我”与“非我”之间还有一个“似我非我”的部分。这个“似我非我”的部分就是中性词。语言中的中性词就像社会上的“中性人”,男人们无力辨明它是与自己相似还是相异。所以中性词的出现是一种妥协,是一种男人们无法分辨的模糊状态。
4.结语
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本文主要有三点新发现:第一,语法性属的阴阳性并不是对自然性别的模仿,而是对社会性别的象征;第二,语法性属对社会性别的象征是由男人规定和确认的,以往的研究对这一点没有明确指出;第三,中性词的出现是一种妥协,中性是一种模糊状态。对于语法性属问题,还没有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进行过研究,本文第一次将女性主义理论应用于本问题,希望从新的视角研究这个问题会有新的发现,并对以后的研究有所启迪。
参考文献:
[1]杨永林.社会语言学研究・功能・称谓・性别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24.
[2]李银河.女性主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6.
[3]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陶铁柱译.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516.
[4]裘其拉.脑想男女事[J].读书,1995,(12):34.
[5]赵蓉晖.语言与性别[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