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狭窄的症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上呼吸道狭窄的症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上呼吸道狭窄的症状

上呼吸道狭窄的症状范文1

假如打鼾轻、均匀,或偶尔出现(饮酒或感冒后),则对人体没有明显影响。但在打鼾的人群中,大约有20%左右是“恶性打鼾”,即鼾声扰人,并出现呼吸暂停、鼾声中断现象,临床上称之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OSAHS的最大危害性在于长期缺氧导致全身多脏器损害。这类患者往往有明显的夜尿增多、睡眠后不解乏、展起头痛、口干、白天困倦、性情急躁、乏力、工作效率下降、返酸、减退等症状,并容易并发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甚至糖尿病,肥胖症等。茸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由于患者白天有明显的嗜睡现象,也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小儿打呼噜不仅影响睡眠质量,好做噩梦,有时还尿床,学习成绩差,发育受影响,有鸡胸现象,补钙效果又不佳,这些症状都与夜间打呼噜、缺氧有关。多数患儿是因为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所致,一般在3至6岁最多见。由于长期张口呼吸,以至于影响颌面发育,出现开颌面容。所以,儿童OSAHS应该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以免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可挽救的影响。

导致OSAHS的原因很多。所有能引起鼻腔、咽部狭窄的种种因素都可能引发OSAHS。如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软腭肥厚松驰,悬雍垂过长,小颌畸形,舌体肥大、舌根部淋巴组织增生等等。某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可能诱发OSAHS的发生或使病情加重,如饮食不节制导致的肥胖;吸烟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使局部黏膜干燥、局部感受器受到损害;饮酒不仅刺激上呼吸道,而且可抑制呼吸中枢。

OSAHS的临床表现是多方面的,有时常会误诊为:

(1)“顽固性高血压”与“变异性心绞痛”;

(2)“哮喘”;

(3)“不明原因的头痛”;

(4)“神经官能症”;

(5)“更年期综合征”;

(6)“夜间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

(7)“器质性障碍”;

(8)“咽炎”;

(9)“儿童缺钙”;

(10)“儿童弱智”等疾病。

因此,在伴有上述症状的时候,要警惕OSAHS的可能。

OSAHS的个体差异较大,发现问题应及时就诊,千万不要听信于广告上所说的,希冀某一种灵丹妙药或某一简单方法就能立刻把病根儿除掉。而应该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咽喉科、呼吸内科检查,了解狭窄原因,确定阻塞部位,并做睡眠呼吸监测。一旦确诊就应立即治疗。

目前,治疗主要分外科手术(如鼻中隔矫正术、鼻下甲射频消融术、腭咽成形术、舌根减容术等)和内科正压通气两个方面。那么怎样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呢?

从病因角度考虑不难理解,解决呼吸通道阻塞是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呼吸道通畅不仅可以消除或减小鼾声,避免睡眠呼吸暂停,提高睡眠质量,纠正缺氧状态,改善各种症状;而且即使是在正压通气治疗时也可以减小所需正压通气的压力,减轻患者对正压通气所带来的腹胀、咽干等不适,有效地提高正压通气的治疗效果,使患者更容易耐受正压通气的治疗。因此,我们认为只要具备手术指征的患者,应首先考虑手术,解除阻塞病因,使呼吸道通畅,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即使手术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也能使患者在正压通气治疗时将所调整的压力低于术前,提高了正压通气的效疗和耐受性。而对那些没有手术指征或全身情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或因严重缺氧需术前治疗者则考虑内科正压通气治疗。

小贴士

停鼾有妙法

民间有两种消除和减轻打鼾的方法,简便有效,不妨一试。一是“玻璃球法”,一是“颈托法”。

上呼吸道狭窄的症状范文2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5.113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0月~2008年6月收治儿内科患儿108例,鼻窦炎诊断参照小儿耳鼻咽喉科学。男60例,女48例;年龄4~15岁。病程2~32周。主诉头痛8例、不明原因发热6例、反复长期咳嗽94例。体温≤37.30℃者96例,~38.20℃者12例;先后被诊断并接受治疗的病种为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哮喘、头痛待查、颅内感染、感染后低热、结核待排、暑季热。检查显示单侧上颌窦炎1例,单侧额窦炎1例,其余均为多个鼻窦炎性改变。

治疗:确诊后对鼻塞脓涕显著者用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液(≤5岁儿童用0.5%,>5岁用1%)1~2次/日×1周;全身应用抗生素3~6周,多采用二代头孢,部分患儿选用阿奇霉素,对病程长且口臭明显的患儿加用甲硝唑。抗生素以口服为主;61例有变应性鼻炎/或变应性疾病家属史的患儿同时应用丁地去炎松喷鼻剂喷鼻2~6个月,部分患儿口服抗组胺药(>6岁西替利嗪片,≤6岁用开瑞坦糖浆)、辛芩颗粒剂1~4周。

结 果

所有患儿主要症状在开始治疗后1~2周消失。14例开始治疗2个月后复查鼻窦CT,显示各鼻窦未见异常改变。9例坚持用喷鼻剂的患儿随访6周,情况良好。

讨 论

小儿时期免疫功能相对不完善,鼻腔、窦口鼻道复合体、鼻窦开口相对狭窄的特点,炎症时狭窄的窦口和引流通道更受阻。不少小儿不能勤擤涕或擤涕方法不当,使得鼻腔内分泌物滞留和/或腔内压力进一步增高,致病菌容易植入小儿鼻窦。

鼻窦炎与其他疾病的关系:鼻窦炎与变应性疾病关系密切。第18次国际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大会资料指出,40%~84%的慢性鼻-鼻窦炎发生于变应性疾病患者中;变应性鼻炎是儿童慢性鼻-鼻窦炎重要的发病危险因素[1]。本组按照海口会议的标准[2],有变应性鼻炎63例,本组有94例是因长期或反复咳嗽就诊,曾均应用过多种止咳药和不规范的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而经抗鼻窦炎治疗,在鼻塞、鼻涕消失、鼻窦CT好转的同时咳嗽随之消失;鼻窦炎与支气管哮喘既存在“同一气道”的关系又与“变应性”相关联,所以53%~75%哮喘儿童有不正常的鼻窦炎X线片所见就很可以被理解了。按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标准[3]全组中有哮喘48例。其中16例已接受糖皮质激素吸入剂>3个月、近又口服β2受体兴奋剂1周的治疗而咳嗽未能被控制。显然此次的咳嗽不能用哮喘来解释。作为临床医生倾听患儿咳嗽的音质、询问咳嗽好发的时间段、注意对β2受体兴奋剂的反应有助于鉴别。

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液在小儿鼻窦炎治疗中的作用:麻黄素能收缩鼻黏膜血管,以使鼻黏膜、鼻窦口黏膜消肿,便于鼻腔、鼻窦腔内的分泌物引流,配合抑菌剂呋喃西林,是不错的局部用药。因麻黄碱不同于滴鼻净中的甲苯唑啉,它的血管收缩作用相对较弱,药效持续时间较长,反跳性血管扩张的不良反应较小,对鼻黏膜上皮纤毛的活动无明显的损害。只要掌握好用药的剂量、用药时间不是太长应该是安全的。另外,滴鼻时的很关键。正确的应该是保持头颅极度后仰数分钟,使鼻腔顶部低于口腔和咽喉,这样能使滴鼻液在鼻腔内有较充分的时间与鼻黏膜接触,并且因为各鼻窦开口于中鼻道,这样的有利于药液进入中鼻道而消除鼻窦口的肿胀达到窦腔内分泌物更好引流的目的。作者在治疗中深感能否正确使用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剂对临床症状的改善成正相关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程雷.第18次国际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大会侧记.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39:319-320.

上呼吸道狭窄的症状范文3

今天是我的专家门诊时间。8点一上班就开始一个接一个的接诊由两个焦虑家长领着一个孩子的就诊群。他们来看的病症几乎都是睡觉时打呼噜,张嘴喘气。一天下来接诊的75位患者中有26位是打鼾的患儿,从3岁的幼儿到13岁的少年。整整一天,我在不停地回答着家长的问题,耐心地解释着打鼾的危害性和治疗的必要性。

一天的门诊下来,我发现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打鼾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这种误解很容易导致的情况就是延迟治疗。

睡眠是人的本能,假如孩子因为睡眠而影响了人生,那才真是叫做输在了起跑线下。

儿童打鼾不代表睡得香

儿童打鼾曾经被很多家长误认为是孩子睡得香的表现,其实这恰恰是睡的不好的表现。孩子睡觉打鼾,即儿童睡眠呼吸障碍,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多发病。孩子打鼾甚至出现呼吸停顿、憋气或者喘气粗等是由于上气道(主要是鼻腔、鼻咽部、口腔等)有狭窄的地方存在。

在正常生理生长期,大多数孩子不会出现呼吸道梗阻的症状。但是当扁桃体、腺样体组织异常增生肥大时,堵塞了上呼吸道,就会出现鼻塞、张口呼吸的症状,尤以夜间为重,出现睡眠打鼾、呼吸暂停等症状。

儿童睡眠呼吸障碍包括习惯性打鼾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两者都对身体有不良的影响。

4~6岁,呼吸障碍高发期

儿童打鼾最常见的病因是扁桃体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是在咽部两侧的块状淋巴组织,腺样体是位于鼻子后面嗓子上面的团块样淋巴组织。腺样体的特殊位置更容易造成上呼吸道的阻塞,特别是躺下时从鼻子后端堵住了鼻孔,此时患儿睡眠中感到鼻塞就会张口呼吸。这又致使口咽部干燥,局部抵抗力减弱,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又进一步使咽部淋巴组织增生,扁桃体、腺样体进一步肿大,加重呼吸不畅。

反复的呼吸道感染使扁桃体、腺样体持续肿大, 打鼾、呼吸暂停症状也随之加重,不易缓解。

腺样体和扁桃体一样,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4到6岁时为增殖最旺盛的时期,青春期以后逐渐萎缩。这也是为何4到6岁儿童为鼾症高发的主要年龄段。门诊中,最小的患儿不到一岁。

儿童打鼾其它可能的病因有鼻炎、颌面畸形、巨舌症、下颌后缩、神经肌肉疾患、喉软化症等。

如果孩子只是偶尔打鼾,或者感冒后呼吸不畅打鼾,家长不用在意。但如果正常情况下,一周打鼾次数超过半数,那就有可能是因为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引起的睡眠呼吸障碍了。家长此时最好带孩子去医院看看。

一般扁桃体腺样体肥大除去生理学因素外,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即“感冒”是造成扁桃体、腺样体肥大的主要因素,所以预防感冒对预防儿童打鼾非常重要。

打鼾会影响智力发育

儿童打鼾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家长不能轻视。从长远来看,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是孩子生长发育中极为关键的一环,而这一激素的生成主要是在夜间睡眠中,特别是深度睡眠中。如果孩子睡眠长期不足,深度睡眠缺乏,脑垂体分泌停滞,必然会导致孩子发育受阻。因此鼾症的孩子与同龄孩子相比,个子较矮,智力发育也不佳。

打鼾还会影响到性格发育。夜间反复缺氧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良,从而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记忆力差,学习成绩下降等。

儿童打鼾可表现为非特异性的行为障碍,如性格孤僻、表情呆板、异常地害羞、多动、易激惹、攻击倾向或叛逆行为等。孩子睡眠不足的表现可能和大人有一些差别,大人睡眠不足会精神萎靡、打瞌睡、疲乏等,但有些孩子却因为睡眠不足,出现兴奋多动的情况。这个常常被家长误解,认为男孩子活泼好动是天性,或认为多动是孩子精力充沛的表现,其实这是孩子睡眠不足的反映。

此外,打鼾还有可能让孩子越长越丑,由于鼻塞、呼吸不畅,长期的张口呼吸会影响颌面骨的发育,形成特殊面容,即所谓“腺样体面容”。表现为上唇上翘,上牙齿外龇,上腭较高,表情呆滞。孩子打鼾时因为氧气不足会张口呼吸,还也可能造成孩子牙齿发育畸形,面部眼间距过宽等难以逆转的颌面发育异常。

手术治疗,越早越好

儿童打鼾的病因比较明确单一,所以切除手术是治疗儿童打鼾最好的办法,手术治愈率能达到95%。手术治疗越早越好,一般3岁以后发现打鼾持续超过2月就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对于切除扁桃体,不少家长认为,这个器官的存在能增强免疫力,因此一听说要切除扁桃体就有顾虑。

我们曾经遇到个这样一位患儿,一个8岁的男孩,自小就打鼾,开始家长认为是睡得熟的表现,后来打鼾越来越厉害,像成人一样,并且在换牙后发现新长出的两颗门牙向外呲,上嘴唇也向上翘翘着。到医院检查是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引起的睡眠呼吸障碍,建议手术切除扁桃体和腺样体。但家长感觉孩子还小,切除了扁桃体就会影响孩子的免疫,以后感冒不就直接进到肺里了,所以拖着没有做。孩子上学后课堂上老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也不好。到了晚上由于严重打鼾憋气,影响到家长的睡眠,有时候妈妈看着孩子睡,有憋气时推推孩子。实在拖不下去了才再次来到医院,接受了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手术。手术后当天睡觉时孩子的呼吸就通畅多了,看着孩子睡得这样安详,家长感到很后悔:真的该早点给孩子做手术了。

扁桃体主要的功能在于它是属于口腔淋巴组织之一,具有抵抗病菌、防止外界有害物质的作用。这种功能对3岁以下的幼儿比较重要,当孩子渐渐长大,维持抵抗力的角色就转变为肝脏来主导,况且如果扁桃腺经常发炎,扁桃腺内部的淋巴组织也会纤维化而丧失抵抗外来病菌的能力。一般情况90%以上的打鼾孩子切除肥大扁桃体、腺样体可以得到满意的疗效。但是也有手术后无效甚至加重的情况呢。

15分钟手术,半小时结束

目前,对于儿童睡眠呼吸障碍的诊治技术已经比较成熟,除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还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诊疗程序。一般的程序包括:对于就诊患儿进行仔细的病史询问和耳鼻咽喉科检查,再做鼻咽部X光侧位片,或者鼻咽部CT,或纤维鼻咽镜检查,确定腺样体是否肥大以及肥大程度。有疑问者预约多导睡眠监测,确定呼吸暂停是否存在及严重程度,符合者进行手术治疗。

上呼吸道狭窄的症状范文4

【关键词】 儿童慢性鼻窦炎 表面活性物质 沐舒坦

慢性鼻炎、鼻窦炎是耳鼻喉科门诊常见多发病,临床反复难愈。随着内窥镜鼻窦手术的开展,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儿童由于鼻窦发育尚不完全,鼻窦纤毛功能障碍的可逆性大,加之儿童难以耐受鼻内镜手术,术后换药困难,难以保证手术疗效,故儿童慢性鼻炎、鼻窦炎以保守治疗为主[1]。本文通过探讨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为儿童慢性鼻炎、鼻窦炎临床治疗及预防复发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象本院门诊就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6例,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7~59岁;对照组24例,其中男10例,女14例,年龄8~63岁。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长短,病情轻重均无显著差异。有明显鼻中隔偏曲、钩突肥厚、鼻息肉者均不入选观察之列。

1.2诊断标准症状:持续性脓涕、鼻塞、后鼻滴涕、咳嗽、呼吸有臭味、头痛、习性改变为主要症状,可伴有中耳炎、腺样体炎、哮喘和支气管炎。病程超过12周以上。体征鼻腔内有多量脓性鼻涕,鼻黏膜慢性充血、肿胀,中鼻道或嗅裂区可见脓性分泌物鼻前庭常有结痂,上唇及鼻翼附着处皮肤可有脱皮或皲裂。鼻窦冠状位cT扫描:窦腔内高密度阴影,可有液平或黏膜肥厚。

1.3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228。5mg,bid。鼻内类固醇激素(辅舒良)喷鼻bid治疗,对严重的鼻阻塞者,可适当间断使用低浓度鼻黏膜血管收缩剂(0.5%麻黄素)。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沐舒坦30mg,tid。两组连续治疗4周后停药,随访3个月后评定疗效。停药后随访6个月,于冬春鼻窦炎好发季节预防,并及时治疗感冒,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1.4疗效判断标准①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随访6个月无鼻窦炎复簏②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感冒时,有鼻窦炎复发,鼻窦冠状位C T扫描无窦腔高密度影;⑧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不影响正常生活,感冒后加重;④表1两组疗效比较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

2 结果

两组疗效见表l

两组比较P

3 讨论

从解剖学角度分析,儿童鼻腔鼻窦黏膜相对较厚,淋巴组织丰富,黏膜柔嫩,且鼻窦窦口狭小,易导致窦口阻塞,窦内氧分压下降,纤毛功能减低,形成鼻窦炎。

从病因学方面分析,儿童慢性鼻炎鼻窦炎发生的诱因包括6个方面,即全身性疾病(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和变态反应)、分泌物性质改变、纤毛功能障碍、药物性鼻炎、病原微毒性、解剖结构异常。其中感染和变态反应是其主要原因。感染和变态反应造成黏膜水肿,黏膜水肿可以导致狭窄的窦口和引流通道迅速受阻、局部组织缺氧、纤毛活动减弱,为病原菌定植提供了基础环境,促进了黏膜炎症的恶性循环[2]。故抗炎、抗水肿是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关键环节。

沐舒坦是一种黏痰溶解剂,能促进纤毛上皮的再生和纤毛正常功能的恢复,加速黏膜纤毛的运动,维护上呼吸道的自净机制,并能协同抗生素的作用,使抗生素的肺组织(浆)浓度比值上升,缩短抗生素的治疗时间。与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红霉素同时服用,可使抗生素在肺组织中的浓度升高。

鼻窦负压置换是用间歇吸引法抽出鼻窦内空气,在窦腔内形成负压,停止吸引时,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滴入鼻腔的药液可以经窦口流入窦腔,从而达到治疗目的[3]。该法操作简单,适合于基层医院。它适用于慢性额窦炎、慢性筛窦炎、慢性蝶窦炎以及慢性化脓性全鼻窦炎。

本组结果显示,实验组疗效显著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说明应用沐舒坦辅助治疗儿童慢性鼻炎鼻窦炎可以加快鼻腔鼻窦黏膜恢复,加速鼻腔鼻窦分泌的排泄、引流,可缓解黏膜水肿所致的窦口狭窄和窦腔缺氧,同时,促进鼻窦纤毛上皮的再生和纤毛正常功能的恢复,使鼻腔鼻窦的慢性炎症向良性转归的方向发展,并可以减低儿童慢性鼻炎鼻窦炎的复发。[4]此外,还具有刺激合成和分泌表面活性物质,抵抗炎症过程中的氧化作用,消除氧自由基对黏膜的损害,从而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故对儿童慢性鼻炎鼻窦炎患者在抗炎、抗水肿治疗的同时加用沐舒坦,可提高该病的治愈率,巩固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 考 文 献

[1]刘强和,熊卫红,伍伟景.上气道粘液纤毛清除系统功能障碍的表现与处理[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4,19[4]:196.

[2]郭永清,张秋航,杨占泉.上颌窦粘膜纤毛上皮损害与cT所见的相关性研究[J].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1998,5:175.

上呼吸道狭窄的症状范文5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无创机械通气;临床疗效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因多种原因造成患者上獾老琳,舌体肥大、松弛,导致患者睡眠时上气道出现阻塞或部分阻塞后引发阻力增高,呼吸出现缓慢或暂停,易引发低氧、高碳酸血症、酸血症以及微觉醒等睡眠结构改变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阻塞性最为常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会临床治疗多采用药物、手术治疗为主,但药物治疗主要以辅助为主,而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后身体恢复影响较大翻。因此,本研究现拟定对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现选取本院2014年8月30日~2016年8月30日收治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按照数字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56例。研究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在52~78岁,平均年龄为(63.2±12.6)岁;参照组男32例、女24例,年龄在51~78岁,平均年龄为(64.1±8.4)岁。两组患者临床基础资料对比显示存在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三环类抗抑郁药普罗替林药物治疗,以及对患者进行饮食控制、睡眠改变以及有氧运动等有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动调节气道正压通气(auto-continuo uspositive airway pressure,auto-CPAP)治疗。Auto-CPAP采用瑞士哈美顿公司产的拉斐尔呼吸机,压力调节范围在4~20cm H.0,可自行记录、计算治疗压力水平。治疗时间保持在每天4h以上。

所有患者治疗3个月前后均进行多导睡眠监测,记录患者脑信号、口鼻气流、胸腹呼吸运动、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鼾声以及等情况。并采用计算机分析计算出患者治疗期间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平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在监测期间对所有患者进行清晨空腹静脉血抽取(2mL),室温放置2h静置沉淀,不加抗凝剂,沉淀后采用离心半径为13.5cm,进行lOmin4000r/min离心,取出血清样本放置在零下30℃冰箱中保存。选择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高敏C反应蛋(hypersensitive C-reactiveprotein,hs-CRP)、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10w densith lipoprotein,LDL),试剂盒均购于上海森雄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治疗后对112例患者行SF-36生活质量检测。

1.3疗效判断指标

观察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index,AHI)、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SF-36生活质量评估表以及hs-CRP、LDL、TC。

1.4统计学方式

SPSS18.0软件计算两组数据,用%表示计数资料、(x±s)表示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检验、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比较

研究组和参照组治疗前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比较显示:治疗前,研究组和参照组AHI比较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AHI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血压情况比较

研究组和参照组治疗后血压情况比较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平均动脉血压优于参照组对比显示存在统计学差异(P

2.3两组患者CA应蛋白、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比较

研究组和参照组治疗后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指数比较显示:治疗后,研究组hs-CRP、LDL以及TC优于参照组对比显示存在统计学差异(P

2.4两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量表比较

研究组和参照组治疗前后SF-36生活质量量表比较显示:研究组和参照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参照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参照组对比显示存在统计学差异(P

3.讨论

作为发病率较高的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据统计[5-6],美国OSAHS发病人群中男性患病者高于女性,发病率分别为4%和2%。但国内现对OSAHS尚无进行大规模人群调查数据分析,因此发病率并不明确。目前,缺乏有效治疗OSAHS的药物,一般临床会针对患者呼吸暂停的内科疾病进行治疗,如对其肥胖、甲状腺功能损伤等。且药物治疗一般仅起到辅助作用,其中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普罗替林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时呼吸暂停时间,降低低血氧症等,但对呼吸暂停次数的控制并不理想。因此,目前临床对OSAHS治疗应用最为广泛的属持续正压通气(cominuo 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

因多数OSAHS患者发病机制在于上呼吸道狭窄,CPAP可通过对狭窄气道进行持续压力来缓解患者夜间睡觉时出现的憋气和白天嗜睡症状。随着无创机械通气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新的机械通气模式正不断为OSAHS带来更加符合其呼吸生理过程以及更好舒适度的治疗。这其中包括auto-CPAP、双水平气道正压等。本研究选择auto-CPAP对OSAHS进行研究分析。auto-CPAP与传统CPAP不同在于,其对气道内输入压力是通过一个内置分析系统,并根据患者睡眠时出现的呼吸暂停、打鼾以及低通气等临床症状进行评估和调节输出压力水平,保证用最佳的压力水平治疗患者呼吸暂停现象,并极大可能的提升患者治疗时的舒适度和依从性。盛红宇,汪迎春等研究显示对重度OSAHS患者给予auto-CPAP,取得良好效果。该研究将auto-CPAP比作一个空气过滤系统,在对患者口鼻进行持续正压输入时,会对狭窄的上呼吸道进行扩张,从而起到降低呼吸阻力、提升上气道压力的“呼吸通气支架”作用。王海玲,王宇等研究显示,无创机械通气可患者患者在呼吸气时输入同等压力空气,该压力可使患者AHI指数下降至正常范围,改善患者夜间睡眠时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症状,这与本研究中研究组治疗后AHI指数优于对照组比较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

上呼吸道狭窄的症状范文6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3~37岁,平均10岁,病程 10~20 d,左侧2例,右侧3例,均有腰部胀痛表现,1例合并肉眼血尿、感染,1例腹部可触及肿物。经B超、CT、静脉肾盂造影及逆行插管造影提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肾盂中度或重度积水。

1.2 手术方法 传统经腰切口,显露并游离肾下极、肾盂及输尿管上段,完全松解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周围结缔组织,异位血管给予游离、悬吊,尽量避免切断,防止肾脏局部血供不良,相距肾门外2~3 cm处肾盂环行完全切断,全部切除狭窄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将正常输尿管劈成袖口状,将肾盂输尿管吻合,内置双J管,吻合口处置胶管引流。

2 结果

本组5例患者通过精心护理,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均治愈出院。住院天数平均10 d,切口愈合良好,术后未出现出血、漏尿、切口感染、支架管断裂等并发症,术后3~6个月复查B超、KUB平片、静脉肾盂造影,患侧肾积水消失或明显好转。

护理

3 术前护理

3.1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需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护理人员须掌握患者的病情、生理、职业、病史、所处的社会环境、教育程度及心理状态制订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良好的术前心理护理是培养患者手术前最佳心理状态,顺利通过围手术期的重要方法。由于肾盂输尿管狭窄患者术前特殊检查较多,容易产生疑虑或担心,对手术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关心、体贴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说明检查的目的、必要性、安全性、配合方法,消除对手术治疗顾虑,坚定手术成功的信心,从而积极主动配合手术治疗。

3.2 控制感染 术前正确留取尿标本进行尿常规及尿培养检验,根据结果按医嘱口服或静脉给予抗生素3~5 d,防止术后吻合口感染、狭窄。同时嘱患者避免受凉,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3.3 特殊器材准备 选择合适双J管,根据输尿管长度(cm)=0.25×身高(cm)+0.5或依据腹部平片上第二腰椎到耻骨联合上2 cm,垂直距离约280~320 cm,口径大小的选择依据不同年龄选择不同型号。

3.4 术前准备 常规行术前各项检查及准备,包括心、肝、肺、肾功能,B超及静脉肾盂造影。

4 术后护理

4.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术后设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6 h内每30 min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1次,待病情稳定后,改为1次/h。准确记录24 h尿量,注意切口有无渗血,观察有无腹胀,如有异常及时反馈给医生,及时处理。

4.2 加强引流管护理 麻醉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半卧位,保持留置尿管及腹膜后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如尿液引流不畅,及时查找原因,如有血凝块或泌尿系统感染,用无菌生理盐水250 ml缓慢冲洗,防止尿管堵塞而致漏尿。密切观察腹膜后引流液性状、颜色及量,定时更换引流袋,注意无菌操作。术后1~3 d拔除腹膜后引流管,5~7 d拔除尿管。

4.3 疼痛的护理 手术创伤及引流管的刺激可使患者产生疼痛不适感,因此应及时给予镇静止痛等对症处理,或进行心理疏导,如听音乐、看画报等分散注意力解除疼痛,确保舒适。

4.4 饮食的护理 术后肠功能恢复可指导患者进清淡易消化饮食,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继发出血。

4.5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①尿路感染:留置尿管、置双J管破坏了膀胱输尿管抗返流机制,易导致上尿路感染。术后留置导尿管应持续开放,保持膀胱内低压,及时排空膀胱。拔除尿管后,指导患者不要憋尿,要勤排尿,勿使膀胱过度充盈,嘱患者多饮水,通过体内代谢起到自行冲洗尿路作用,减少细菌在尿路停留、生长、繁殖的机会;②膀胱刺激征和肉眼血尿:主要与双J管尾端刺激膀胱三角区和双J管对膀胱黏膜的机械性损伤有关。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说明原因,消除患者顾虑,减轻心理负担,指导患者多饮水,适当限制活动,遵医嘱使用解痉药和止血药,若不能控制,尽早拔除双J管;③漏尿:由于缝合不严密、尿管引流不畅及尿液返流所致。术后应保持引流管通畅,如引流液由淡红色变为黄清且量超过500 ml时应通知医生处理;④术后再狭窄:主要与手术者技术、漏尿、尿路感染有关。应注意观察有无肾区疼痛及反复泌尿系感染症状,定期复查B超及静脉肾盂造影,以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一旦发生术后再狭窄,常需再次手术治疗。

4.6 出院指导 患者切口愈合后常带管(双J管)回家,因此出院指导是确保患者按时就诊,做好自我观察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出院后应指导患者的生活、起居、饮食与活动,不做四肢及腰部同时伸展运动,不做突然下蹲动作及重体力劳动,防止双J管滑脱或上下移动。同时要求患者每日饮水1500~2000 ml,加强对尿色、尿量变化的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就诊。按时复诊,4~6周后拔除双J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