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范文1
关键词:中国企业;投资行为;跨国并购;国际化;奇瑞汽车;同仁堂集团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1-0013-03
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现状
(一)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
早在1998年,中国政府就提出了“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所谓“走出去”发展战略,是相对于企业生产与市场仅仅面向国内而言的。“走出去”发展战略,是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与跨国经营,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2001年,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被正式写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此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步伐也进一步加快,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了高速发展的态势。
中国“走出去”的范畴包括三个方面:对外直接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合作。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往往被看做“走出去”的代表形式。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发展。2002~2005年的四年期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年均增长速度为65.6%,2005年的流量比上年增加1.2倍,首次突破了百亿,达到122.6亿美元。截止2006年底,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达到了733.3亿美元。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开始了快速发展的进程。
2008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拖累了全球经济的发展,但并未能阻止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步伐。根据商务部统计,2009年我国对外投资规模跃居全球第五位,截止到年底,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2457.5亿美元;而在2010年更延续了快速的发展态势,全年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90亿美元,同比增长16.3%。
不过,我国对外投资的规模总体偏小,而目远远落后于我国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
2.跨国并购逐步成为我国企业重要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2005年中,企业通过并购、兼并实现的直接投资为65亿美元,占当年流量的一半。2006年跨国并购依旧活跃,以并购方式实现的对外直接投资达47.4亿美元,占同时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36.7%。2008年中国海外并购交易总额达到368.6亿美元,2009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投资额增至431亿美元。
由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交易规模和交易量的不断增加可见,跨国并购已备受我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方式中的青睐。
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趋于多样化。据商务部《2009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及德勤于2009年11月的名为《中国崛起:海外并购新领域》的研究报告显示,从2001~2009年,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行业分布于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采矿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制造业,,房地产业,建筑业以及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业等各个产业。2009年的1~3季度,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主要流向能源、矿产和公共事业领域。
总体来看,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时期,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也出现了多元化的特征,从一般出口贸易、餐饮和简单加工扩大到营销网络、航运物流、资源开发、生产制造和设计研发等众多领域。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
鉴于国外主流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中国的特定国情,也不能完全解释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实际状况,我国学者纷纷开始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进行关于我国企业FDI的理论探讨。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理论。吴先明(2003)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动因归为4点:寻求新的市场机会,绕开贸易壁垒,跟踪先进技术,获取短缺的原材料。
章海源,王海燕等(2006)的问卷调查表明,中国企业积极开展海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有5个方面:拓展海外市场,扩大市场份额,获取高新技术,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战略发展需求。
代中强(2008)通过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得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主要由企业的所有权(技术)优势、经济发展和规避贸易壁垒等因素推动所致。
刘阳春在提出一系列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动因的假设后,通过对87份有效调查问卷的数据对假设进行了检验,得出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重要的驱动因素,实施公司扩展战略与寻求市场是两个重要的动机,同时,寻求自然资源和克服贸易壁垒是第三位的动因。
丁祥生(2009)则通过分析,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为两类:一是利用已经具备的优势来获取利润;另一类通过投资来获取利润。指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以获取优势为根本目标,以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威胁,
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理论。章海源、王海燕(2006)的问卷结果显示,成本优势、商品质量优势和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更优越的营销策略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优势。
王其辉指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竞争优势表现在6个方面:大中型公司的所有权优势,小型企业比较优势,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中国的特殊产品和特有渠道,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及综合国力的提高。
丁祥生(2009)则是通过将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比较,得出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具有大规模低成本制造技术,市场定位能力,市场销售能力以及局部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竞争优势。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不足
国内学者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为我国企业进一步实施“走出去”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重大。然而,由于这些研究大多是在西方经典的FDI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纯粹的数学方法和逻辑推理得到的,而在对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实证调研分析还不够充分,因而也许和实际情况会有一定的偏离。
三、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功案例
由于中国实施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规模各异,涉及到的行业宽泛,加之经营理念与管理模式等各方面的区别,企业实行“走出去”战略的动机与优势因素也各不相同。下面,我们就以中国企业中成功实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若干案例为例,探讨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进程中的动因与优势。
(一)奇瑞汽车公司的国际化之路
1.奇瑞汽车的国际化道路。
(1)由小规模出口到海外建厂。自2001年第一批汽车出口叙利亚以来,奇瑞汽车的海外扩张的步伐就未停止。在“打造国际品牌”战略目标的引导下,奇瑞已在俄罗斯、乌克兰、土耳其、伊朗、埃及、马来西亚等地建立了12个海外工厂,并有4个海外项目正在实施中。不仅如此,奇瑞还建成了由1000家销售服务网点组成的海外营销服务网络,都有力地支撑了奇瑞海外市场的销售,成为其海外市场扩张的根据地。奇瑞已经成功打开了东欧、东南亚、南美、中东、非洲等地区的市场,销售遍布80余个国家和地区。
(2)国际合作。奇瑞不仅重视海外工厂的建设,同时很重视全球范围内的资本技术合作。为了迅速地掌握先进的技术,奇瑞公司与奥地利AVL、美国江森集团、美国PPG集团等企业合作,成功地整合了世界的先进技术。同时,与美国江森集团这样的全球专业汽车内饰系统及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佼佼者的合作,不仅使奇瑞汽车的零部件供应体系更加完整和系统化,也将大大增加奇瑞汽车整车的国际竞争力。
2.奇瑞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与成功因素。
(1)奇瑞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第一,海外建厂,规避贸易壁垒。出于对本国汽车产业的保护,一般国家对整车出口会设立较高的关税,很多世贸组织成员国对整车和零部件实行不同的关税税率,有些国家甚至设置严苛的技术标准来阻止外界对本国市场的入侵。种种贸易壁垒导致奇瑞公司加速了海外建厂的进程,从而开拓国际市场的根据地。
第二,“零汽车产业国”吸引,扩大市场份额。在巴西埃及等国家,由于其本国没有或者汽车工业很弱,故政府对外来投资比较重视,也不会担心外来的汽车企业会影响自己国家的汽车工业,所以一般会给予比较优惠的政策。这些“零汽车产业国”优惠政策的吸引,也是奇瑞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动因,同时还可以达到扩大市场份额的目的,可谓一箭双雕。
第三,通过国际化的资本技术合作以获取新技术,培养优秀人才,也是奇瑞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动因。奇瑞公司很重视技术研发。奇瑞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如与AVL公司的合作,可以全程参与开发设计,迅速掌握先进的技术,培养自己优秀的研发队伍,使自己具备研发发动机的能力。
(2)奇瑞汽车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功因素。
第一,以低价位汽车进入,利于打开市场。奇瑞汽车公司以价格相对较低的小排量汽车开始进入低端市场,以低于合资公司同类产品30%的价格突破产品差异化壁垒,创造出了由低端到高端的差异化的汽车品牌。这是其退汽车公司成功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之一。
第二,较低成本带来竞争优势。奇瑞汽车公司较低的成本,为奇瑞汽车公司带来了市场竞争的优势。据资料显示,奇瑞汽车公司组装线工人的月工资约为132美元,以该公司每周40小时的工作时间计算,每小时的平均工资仅不到83
美分。
第三,奇瑞汽车对外直接投资恰当的区位选择。奇瑞汽车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上很有远见。在开拓市场上,奇瑞以准入度相对较低、市场开发难度较小的中东、亚太市场为主,为其海外运输作业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将重点放在了没有本国汽车产业的国家,有效的规避了贸易壁垒;奇瑞还将海外工厂建在具有重要地理优势的国家地区,如拥有潜力巨大消费市场的伊朗,唯一横跨亚欧大陆汽车市场的土耳
其等。
第四,坚持自主研发与创新。奇瑞公司十分重视技术的研发工作,每年将销售收入7%的资金投入产品的研发,在汽车的设计、底盘、电器、发动机等产业关键环节与国际一流公司及高端汽车技术人员合作研发,博采众长,力争创新,培养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二)同仁堂集团跨国投资的成功实践
1.同仁堂的对外投资道路。
(1)北京同仁堂对外直接投资逐步实现。早期,尽管同仁堂的产品在日本、东南亚已享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是产品的出口地域局限,销售量小,影响力也十分有限。1993年同仁堂成立集团后,获得了独资进出口、直接开展门诊服务以及全方位的营销权,并于香港首次登陆。其“保存传统精华,实现与国际接轨”的经营理念,为其进一步走向世界,实现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打入欧亚市场。继香港设立分店后,同仁堂便打开了通向世界的窗口。与和记黄埔企业的合作,使得同仁堂顺利地打入了欧美市场。这次合作不仅使同仁堂充分利用作为国际金融和商贸中心的香港的地位和优势,全力进军国际医药主流市场,同时还可使之树立国际品牌,规避国际风险,为进一步的海外投资打下了基础。自同仁堂获得独资进出口经营权后,其在亚洲地区,尤其是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市场份额也不断
扩大。
2.同仁堂集团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与成功因素。
(1)同仁堂集团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第一,走向国际市场,扩大市场份额。作为中国医药行业的老字号,同仁堂药店在中国已经占有了较大的市场,将企业推向国际化,扩大市场份额,便自然成为了同仁堂集团继续向前发展的目标。
第二,提升品牌知名度,将中医药文化推向世界。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引起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同仁堂积极借助海外市场渠道,不仅可以提升其品牌的国际知名度,也可以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奇葩的中药文化推向国际市场,促进中国传统医药的可持续发展。
(2)同仁堂集团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功因素。
第一,投资区位的准确选择。中医药作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产业,其民族文化色彩亦十分浓厚。因此,要想能够成功实现跨国经营,对于不同文化上的融合显得十分重要。同仁堂在对外投资时,首先选择了与本国文化差异较小的东亚、东南亚市场,并以与中国大陆文化最接近的香港为始入点,避免了明显的跨文化风险,然后逐步打开欧美市场,是十分明智的
选择。
第二,利用中药相对优势,以中国特色文化营销。相对于西医药而言,传统的中医药确实有其相对优势。中医在许多疑难杂症中都展示出了其特殊的优势。而对于民族特色鲜明的产品,在全球的营销过程中必须保持其特有的民族特色与文化内涵。同仁堂采用“标准化战略”,在香港、泰国以及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开办的分店都保持了原汁原味的“北京同仁堂”风格,引来众多仰慕中国特色文化的消费者,效果相当不错。
(三)案例总结
通过对奇瑞汽车公司以及北京同仁堂集团对外直接投资成功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各企业由于其在行业种类、企业规模、经营管理模式等各方面均有差异,因此具体实施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动因与成功优势表现也各有不同。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企业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甚至是所属行业的更好发展,获取竞争优势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的。
参考文献
[1] 王恕立,卢平.发展中国家FDI理论的发展与对中国的启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6).
[2] 梁艳.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与我国的应对策略[D].西南财经大学,2002.
[3] 宋维佳.基于FDI的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
[4]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2009年全球第五[N].上海商报,2010.
[5] 孙强.我国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
[6] 丁祥生.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优势、动因与战略选择[D].南开大学,2009.
[7] 王其辉.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优势、特点与问题[J].国际经济合作,2004,(3).
[8] 刘阳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理论与实证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2008,(3).
[9] 于艳琪.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国际化之路——以奇瑞汽车为例[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
[10] 赵城.奇瑞汽车公司的国际化研究[J].安徽财经大学铜陵学院学报,2010,(3).
[11] 张本智.中医药文化传播与产业国际化.
[12] 孙蕊.浅析同仁堂跨文化营销理论与实践[J].商场现代化,2008,(7).
[13] 裴长洪,冯雷.中国国际商务理论前沿(5)[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范文2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FDI 资源供应 区位选择
1. 基于发展中国家企业FDI理论综述
目前基于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活跃着两大分支:一是FDI动因研究,主要是在传统FDI理论对发展中国家FDI解释力不强的条件下,以发展中国家企业的研究为视角,从企业特性方面进行动因研究,二是区位选择,其研究视角则主要集中于东道国,主要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对静态方面而言主要研究东道国区位优势对投资国企业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程度,对动态方面而言则主要集中于解释东道国区位优势的动态变迁及对企业FDI行为的影响。
1.1发展中国家企业FDI动因
国内外学者对于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划分标准存在着较大的争议。邓宁(1998)基于经济环境对外跨国公司动因的影响,将FDI划分为四种类型,即资源导向型、市场导向型、效率导向型和战略资产导向型,而这四种类型FDI是以获取资源、市场、效率和战略资产为投资动因的。国内学者多倾向于对企业FDI动因结构进行区分或者综合,或者试图内生化东道国的某些区位要素,将其纳入到企业的投资动因结构中;或者通过实证分析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动机。其中宝贡敏(1996)年将企业的FDI动因划分为根本动因和非根本动因,认为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根本上是受控制市场动机、追求规模经济动机支配,而其他非主要动机,如市场多元化、内部市场的创造、避税、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是受这两大基本、长期的动机支配。吴彬、黄韬(1997)提出企业逆向型投资的两阶段论,强调发展中国家企业的FDI包括两个阶段,即经验获取和利润摄取阶段,早期企业投资的动因是以获取经验为主,其后在获取优势后则以利润摄取为主。杨润生(2005)认为宏观环境的推动可以成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之一。只要投资或者受资国汇率、税收、优惠政策等因素的相对变化,使得企业FDI的收益高于国内生产经营收益,高于国际贸易或要素转让的收益,企业就必定选择FDI。林谧(2004)在邓宁OLI框架下运用了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的方法对1990—2002年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认为我国企业的投资动因主要集中于资源、市场和战略性资产。
1.2企业区位选择
静态方面:Agodo(1978)发现,跨国公司的FDI与当地政府发展规划正相关;Howells(1984)等学者指出,区位优势是对一国总体吸引力的评价,不仅包括低廉的要素禀赋、税收和政策等有行要素,还包括长期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稳定性及有助于生产经营活动的总体环境。Luger和Shetty(1985)通过对三位数产业的研究,验证了积聚经济对公司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国内学者朱鸿伟(2004)、马凌(2006)、马先仙(2006)等都为衡量各区位要素对企业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及贡献度大小做出分析。动态方面:鲁明泓(2000)分析邓宁(1981)的投资发展理论,认为一国区位要素的变化使得该国的区位优势也存在在生命周期。即开始没有区位优势,然后逐渐出现并加强,最后区位优势逐渐减弱或丧失。赵晓笛(2006)从企业竞争力和国家区位优势变化角度,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拓展了这种理论,这给予投资国企业根据东道国区位优势的变化适时调整企业FDI行为指明了方向;葛秋颖(2011)、石卫星(2011)分别根据安徽和江苏省的FDI区位选择现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詹若楚(2012)根据FDI在中国各地区之间分布的不均衡性,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的区位选择。
1.3笔者观点
笔者认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是各类驱动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涉及我国企业FDI的根本动因而言,需要深入到企业的内部,挖掘企业生产经营各阶段所缺乏的各类要素,正是这些要素的缺乏促使了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同时企业的FDI动因与区位选择是具备相关性,而这种相关依赖于稀缺要素的联系。企业FDI行为是为获取稀缺要素,而必然要向具备丰裕要素的国家去投资,如此也就解决了企业FDI的区位选择问题。
2. 促成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动因
2.1原料供应的缺口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际重化工业对我国的加速转移以及我国国民消费水平的显著提升,我国的工业化快速的呈现出从轻加工业发展阶段向重化工业发展阶段转换的局面。重工业的比重迅速增长,发展速度迅猛,出现 一批以汽车、钢铁、石化等重化工业为主体的高增长行业。这类行业中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多属原料依附型,其生产经营过程所耗费的原料大。如果完全依靠国内供应是难以为继的,为此企业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寻找资源。庞大的国际资源市场可以有效解决企业的资源短缺问题。而通过进口方式缓解资源压力虽然是一种长期必要但却是相对被动的方式,与FDI相比有不可回避的两个问题。
2.1.1成本问题
从动态的角度看,进口方式初期成本相较于FDI方式那个是低,但随着交易次数的增加,成本逐渐上升,最终超越FDI方式。具体分析见图1。
这里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成本,单以两个合同主体为例,且其单笔的原料进口与FDI方式在同一时点发生。这样避免了不同的时期成本无法比较的问题。对进口方式而言,企业面对的是一条凸向纵轴的成本曲线。其增长趋势表现在随着企业交易次数的增加成本逐渐增加;凸向纵轴的原因是由于合同主体的长期合作行为节省了合同交易费用,但企业还需要每次支付原料相当的对价,并且承担可能出现的原料价格波动风险,从而进口成本线是逐渐上升的。对FDI方式而言,由于初期要花费巨额的新建或者并购成本,从而相较于进口方式成本高。以OC1段作为企业的初始FDI成本,FDI行为发生后企业的追加成本主要是新建或者并购企业的运营成本,这类成本相对稳定,从而FDI成本曲线相对平坦。在Ot1段,CFDI>CIMP,在B点积累的进口成本弥补了企业的FDI初始投资;t1与t2段之间,累积的进口成本高于企业初始FDI成本,但还不足以弥补企业的运营成本,则CFDI> CIMP;到达A点,累积的进口成本弥补了FDI和追加的运营成本。A点后,由于新建企业的运营成本相对稳定,而进口方式成本依旧增加,最终CIMP> CFDI。在企业永续经营的假设条件下,这种成本差距还会逐渐加大,从而长期而言,企业就需要通过FDI方式来代替进口。
2.1.2其他
以进口方式获取原料资源意味着企业需要把产业链的上游环节交由海外控制,因而难以保证企业原料供应的稳定性,同时企业需要承受原料供应价格波动的危险,特别是涉及战略性资源的进口显得尤为严重。而以FDI方式获得资源是以企业的内部汲取为主,一方面,企业可以合理安排原料的供应量和供应周期,避免企业进口方式所可能出现的财务问题,另一方面企业可以控制原料的加工过程,避免出现加工不足或者加工过剩的现象出现;最后以FDI方式获取原料内部市场的价格转移相对外部市场而言,价格波动强度相对较弱,这对于依靠战略性资源供应的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2.2战略资产的缺乏
对我国企业来说,其对外直接投资过程本身是一学习过程。企业在增加海外资本存量的过程中会引出各类“知识”要素,而这些要素的获得是企业在国内经营中所无法获取的。这些要素包括先进技术、管理、品牌、商标等战略性资产。这些资产的显著特征在于它们的无形性,所以外部市场的交易显得困难。单以技术产品为例,企业可以采取技术许可、技术模仿与创新、利用在华跨国研发机构的技术外溢和直接FDI这四种方式进行。其中技术产品的许可贸易存在着三大困境:①技术产品的自然垄断特征使得当技术市场存在需求时,会出现供给不足的局面;②剔除条件①,即使存在技术产品的供应,也会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使得买卖双方存在议价差距,从而谈判成本高;③剔除条件①、②,技术许可还存在着对买方学习能力的考验。而对技术模仿和创新而言,首先技术模仿和创新本身较为困难,特别是涉及企业产品核心技术的模仿显得更为困难,且技术模仿方在技术模仿过程中相对技术创新方存在一个时间差,即模仿方落后技术创新方一个学习期间,双方在继续从事技术研发的基础不同使得模仿方研发出的产品较创新方依旧不存在竞争优势。而对于利用在华外资研发机构的技术外溢方式而言,在当前外资研发机构独资化倾向加强的条件下,企业获取先进技术的可能性将大为缩减;最后以FDI方式取得东道国知名企业的控股权,是直接获取技术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企业也可以获得其他各类无形要素,比如东道国企业的原有品牌、商标、渠道和现存的管理体制,可以为企业开拓东道国市场打好基础。
2.3销售市场的压力
2.3.1过剩产品的转移方式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告别了生活资料短缺的时代,自此以后大量的消费品生产企业充斥着整个国内市场,消费品行业中的企业普遍存在着过剩的生产能力。华强森(2003)对我国部分家电产品的生产能力进行估计,认为我国市场上存在着30%的洗衣机生产过剩、40%的冰箱生产过剩、45%的微波炉过剩以及87%的电视机过剩。而自2002年下半年开始,我国部分行业存在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的现象,其中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后释放出更多的生产能力,虽然国家通过各种手段来压制经济轻度过热的现象,但由于前一阶段投资的基础加之投资惯性的存在,企业的生产能力短期中并没有回落到合理的区间。生产能力的释放意味着企业需要面对产品的市场吸收问题。对于过剩产品的吸收而言,企业可以利用两个市场,采取差异化市场战略保证现有城镇市场之外,农村市场的扩张可以有效的解决企业产品的过剩。另外,企业也可以出口或FDI方式多元化国际市场,因为在国内生产过剩的产品,在整个国际市场则可能是不足的。
2.3.2贸易壁垒的强化促使企业FDI行为
通过海外市场吸收过剩产品,企业可以采取出口和FDI方式,但由于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竞争实力显著增强,产品出口数量的增加,给进口国造成了较大的竞争压力,所以针对我国企业出口产品的贸易壁垒逐渐增多,保护措施更隐蔽,层次越来越深,其打击的范围越来越广。除关税壁垒外,两反措施、SA8000标准、贸易和汇率挂钩、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长期施压、将贸易与产品安全、技术标准挂钩等非关税保护措施的实施,加大我国企业产品的出口难度与成本,在我国企业产品结构调整需要时间的背景下,出口产品所遭受的损失严重。这些贸易保护壁垒存在和继续发展也刺激了我国部分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进入东道国或者周边国家,以保护盒寻求扩大产品的国际市场。
3.结合企业FDI根本动因,合理选择区位
由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本身是以实体性资产或者长期性股权投资进行,而这类资产回收期长,投资效果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得到体现,投资风险大,所以企业的投资区位必须选择必须谨慎。对我国企业来说,其对外直接投资必须结合考虑自身特征、所属行业以及与东道国区位要素的兼容程度进行综合考虑,从而确保企业对外投资战略的顺利进行。
3.1为保证企业原料供应,合理选择企业投资区位
3.1.1战略性资源供应
从绿地投资的角度看,企业的投资区位选择应倾向于能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以石油资源为例,据现有统计,全球石油可采储量的38%分布于中东地区;17.3%和16.5%分布于前苏联和北美地区;欧洲地区最少,不足4%。此外,全球有待发现可开采的石油资源,也主要分布于中东地区,所占比例约为30.5%;其次分布在前苏联各国家、北美、中南美洲和非洲地区,均在10%以上;而亚太和欧洲地区分别5.5%和3.9%。未来20年世界石油资源增长主要来自中东、俄罗斯—中亚、南美、北美等四个地区,我国企业需要积极的在这些国家进行投资。
另外从并购角度看,能源行业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处于相对劣势的产业,很多低效率和低利润的部门和区域他们会转让给其他国家来经营,而对于绝大数发展中国家来说,这类行业的发展相对缓慢,从事能源开采的能力弱,这给予我国能源开发类的企业提供了并购的可能。这类企业的并购对象应该是产业结构较高级的发达国家或者能源储存丰富且具备较完善的投资基础的国家。比如欧盟一些国家、美国、加拿大和中东等。
3.1.2一般性资源供应
对于一般以获取东道国廉价原材料的企业来说,由于我国本身具备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所以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并不需要将企业生产加工过程移出海外。企业仅需要将生产过程的前端环节,比如原料的粗加工环节放在国外。其投资对象应集中于我国周边的国家、非洲以及拉美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其中我国企业需要特别注意到拉美国家和非洲的投资潜力。由于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各类矿产资源,对这些国家的直接投资可以有效缓解我国各资源依附型企业的原料供应压力。
3.2为保障企业战略资产供应,合理选择企业投资区位
对于技术产品寻求型的企业来说,只有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平和自主研发能力才能保持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比如我国的家电类、汽车类、通讯产品类等大型企业,而世界先进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基本集中于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少数国家和地区,所以技术寻求型企业基本的投资区位应以欧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为目标市场。美国的信息技术优势明显,有一大批高科技产业群,如微电子、材料、生物;德国的汽车、机电机械、化工;日本的汽车、化学、钢铁等等。同时,这些国家这类产业集聚的地理特征,又可以给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更微观化的区位选择。这些国家积聚产业普遍存在技术的积聚、知识的积聚、信息的积聚和服务的积聚,我国企业投资这些区域既可以获得所需要素,也可以克服在东道国投资中所遭遇的各类非本土化的障碍。
3.3为保证企业销售市场,合理选择投资区位
3.3.1为寻求国外新市场,企业的区位选择
比如我国电器、电子、纺织类企业等。对于这类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前提要求投资东道国与我国存在产业的梯度差异,即我国这类产业相较于投资东道国存在着比较优势。从市场潜力看,这类企业的未来投资区位应放在东南亚、拉丁美洲、非洲这些区域。其中,东南亚各发展中国家应作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区域。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亚洲国家与我国地缘、种族、文化上具备共通性。投资亚洲国家相对于发散性的寻找较远的其他大洲来说需要克服的困难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我国早期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以地缘作为导向。最早走出国门的企业绝大多数是以亚洲为方向,先期的投资基础稳固。从风险角度看,投资于亚洲不确定性相对于其他洲要小许多。但是,考虑到对外直接投资的地缘因素和我国企业的从众心理,过度投资东南亚国家会造成企业国内恶性竞争的国际转移。因而探索新的投资区位已成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向。而多层次的世界市场也给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区位提供了可能性。未来非洲、拉美等一些国家可以成为我国这类企业投资的另一重要区位。这些国家的梯度差异相对于东南亚更为明显,劳动力成本更低,其所获得的成本优势足以抵消企业地缘上的劣势。
3.3.2基于保护现有市场,企业的区位选择
针对我国企业产品出口中所遭遇的各类贸易摩擦,我国企业可以积极的走出去,采取一种迂回式是市场扩张策略。这种策略是以规避与我国存在经常性的贸易摩擦但外贸联系紧密的国家而言,企业直接以出口或者直接以FDI方式进入这些国家将遭遇贸易壁垒、投资抑制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那么以先选择某一替代国进行FDI,所生产的产品再行出口到上述国家可行的。通常我国企业选择这种市场扩张策略的出口目标国是消费力强且与我国贸易联系紧密的发达国家。为进入这些国家,合理的选择替代国是相当重要的。这类投资区位的选择标准有三种:第一种是与发达国家存在地域邻近,并且有较强的一体化的倾向,比如欧盟周边国家和地区。第二种是不存在地缘上的优势,但是存在历史联系,比如存在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关系;虽然20世纪60年代的非殖民化运动后,绝大多数殖民地先后独立,但是与传统宗主国的贸易联系并没有完全割断,选择此类替代国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第三类替代国的选取通常是以其与发达国家存在既定的贸易协定,选择这类国家可以有效的规避针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各种歧视性的壁垒。
参考文献:
[1] 宝贡敏.关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思考[J].国际贸易问题.1996,(12).
[2] 吴彬,黄韬.二阶段理论:外商直接投资新的分析模型[J].经济研究.1997,(7).
[3] 杨润生.逆向型FDI动因理论与逆向FDI动因探讨[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5,(12).
[4] 舒鹤.浅谈当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J].国际贸易问题.2004,(8).
[5] 鲁桐.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及其思考[J].世界经济1998,(1).
[6] 张为付.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和路径安排[J].国际贸易问题.2006,(7).
[7] 冯德连,徐松.国际贸易教程[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444-454页.
[8] 薛敬孝,佟家栋,李坤望.国际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84-196页.
[9] Dunning, J. H. .Location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 neglected factor?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9, 45-67.
[10] Shaoming Cheng, Roger R. Stough. The
Pattern and Magnitude of China's Outward FDI in Asia. Retrieved from [http://]
作者简介:吴兴梅,1984年12月出生,女,安徽省东至人,助教,学士,研究方向:中小企业融资,单位:安徽三联学院。
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范文3
一、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内涵
所谓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一国企业或个人对另一国的企业或经济组织(机构、社团等)进行的投资。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下的定义:对外直接投资是指“在投资者母国以外的国家所经营的企业中拥有持续收益的一种投资,其目的在于对该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有效的发言权”。
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1、创办新企业,形式有独资和合资,其中机器设备、厂房存货等有形资产和技术专利、商标权等无形资产均可以折价入股;2、收购或合并国外企业,包括建立附属机构;3、收购国外企业的股权达到一定的比例以上;4、利润再投资,即投资者将在国外投资所获利润再次投入该企业或其他企业。
二、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理论解释
(一)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海默在其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于市场的不完善或不完全竞争,而这种不完全使跨国公司拥有垄断优势。所谓市场的不完善分为四种类型:1、由于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2、产品市场的不完全;3、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4、由政府课税、贸易限制措施引起的不完全。前三种市场不完全使企业拥有垄断优势,第四种不完全则导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以利用其垄断优势。所谓垄断优势是指跨国公司所拥有的“独占性的生产要素优势”,包括资本的集约程度高、技术先进、强大的产品开发能力、完善的销售系统以及科学的管理方式等。跨国公司通过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新企业或收购、合并国外企业,实现生产和销售的本土化,使得本国产品跨越对方国家政府实施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从而使得国际贸易顺利进行。
(二)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976年英国经济学家邓宁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该理论对过去20年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做了概括分析,认为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取决于三个方面:1、若外国企业要在另一国进行投资和生产,与当地企业竞争,必须具有某些来自其所有权性质的优势,即垄断优势或竞争优势;2、企业在利用其所有权优势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必须满足内部组织带来的经济收益大于外部市场,即内部化优势;3、投资东道国必须在资源、市场和信息等方面具有特殊的禀赋,企业才可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即区位特定优势。所谓区位特定优势是指自然和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政府政策。在这三种优势中,第一种和第二种优势侧重从垄断优势和内部化方面进行分析,第三种优势则侧重从自然和人力资源的开发方面进行分析。
(三)尼克尔博克的寡头反应论。1973年经济学家尼克尔博克以寡头市场结构为研究对象,从争夺市场目的出发,提出了寡头反应论。该理论认为:由于寡头垄断市场只有少数大厂商,因此他们会互相警惕注视对方的行为,如果有一家率先去海外投资设厂,就会打破原来的竞争均衡,率先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而在竞争中领先。此时,其他几个对手就会相继效仿,追随带头厂商到海外投资,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从而保持竞争关系的平衡,巩固自己的竞争地位。因此,对外直接投资成为跨国公司扩大市场份额、保持竞争优势的手段。
(四)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和产品生命周期有关,产品在市场上的表现可以分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产品导入期,企业注重产品的设计及其功能,产品质量不稳定,因此企业的生产集中在国内。在产品成长期,产品逐渐标准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创新企业便到劳动成本相对较低、市场需求较大的国家设立子公司从事生产。在产品成熟期,产品的生产程序、工艺完全标准化,企业之间的竞争基础是价格和成本,跨国公司便到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发展中国家设立工厂进行生产。在产品的衰退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失去销路而被淘汰。因此,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在产品生命周期运动中,由于竞争条件和生产条件的变化而做出的决策。
(五)小岛清的切合比较优势论。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切合比较优势论。该理论认为:日本的对外投资行业是丧失或即将丧失比较优势的那些行业开始,投资目的是为了获得原材料和中间品。对外直接投资是建立在两国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的,这种投资可以发挥投资东道国和母国双方的比较优势,使两国都受益。由于国家之间比较优势而形成的国际分工,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中会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三、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分析
(一)以规避贸易壁垒为动因的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贸易自由化逐步发展的今天,保护贸易在一定范围和区域内还不同程度的存在。除了关税壁垒外,还有WTO规则框架下所允许的诸如进口配额、技术标准、环保要求、检验检疫条件,以及区域性贸易组织对外部非成员国的歧视性政策等非贸易壁垒。目前,在我国的家电生产行业中,出现了一批诸如海尔等规模实力强大、资本技术优势突出,具有一定垄断优势的企业。在占领国内市场的同时,这些企业纷纷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但是,这些企业在欧盟市场遭到配额限制,如欧盟给予中国彩电企业40万的进口配额;又在美国市场遭到反倾销调查,如对中国彩电征收高达20%~25%反倾销税,使企业出口成本大为增加,价格毫无优势。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垄断优势理论,海尔集团通过在欧盟、意大利、美国南卡罗莱纳州设立生产基地,从而实现生产的本地化,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绕开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规避了东道国设置的障碍,提高了市场占有率。
(二)以获取资源为动因的对外直接投资。随着我国经济在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对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由于此类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经过多年的开采和使用,我国国内石油、天然气资源逐渐枯竭,要大量获取此类短缺资源将会越来越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加强国内石油勘探开发的同时,通过支持有条件的石化企业利用跨国并购等方式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可以缓解国内对石油需求的紧张局势。如2005年10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耗资41.8亿美元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PK),使得中石油拥有PK公司在哈萨克斯坦的12个油田的权益,得到了已证实的和可能的5.5亿桶石油储量。又如,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35亿美元成功收购俄罗斯乌德穆尔特石油公司96.86%的股权,使得中石化每年增加石油产量约600万吨,同时使其石油储备增加14%。我国大型国有石油石化企业的收购行动,使得我国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有效的资源配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目前石油资源紧张的局面,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三)以争夺市场为动因的对外直接投资。随着我国经济三十年来的迅速发展,由于国内产品供过于求,竞争激烈,企业在国内市场的生存空间非常有限。在我国政府大力倡导“走出去”政策的指引下,一批具有一定资本技术实力和一定垄断优势的大型企业到境外投资设厂或收购国外企业,占领国际市场,实现跨国经营。根据寡头反应理论,在知名大企业走出去扩大市场的情况下,其他企业为了保持市场占有率,会追随大企业去海外投资,来加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如在海尔集团坚持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到国外投资设厂,实施收购获得成功的带动下,TCL集团以820万欧元收购号称“德国三大民族品牌之一”的施耐得,使得TCL获得了其高新技术和彩电生产线,同时获得了欧洲市场高达2亿欧元的销售额和多于41万台彩电的市场份额,进而打开了欧盟这个庞大的国际市场,提高了TCL在欧盟市场上的占有率。同时,TCL集团又并购了法国汤姆逊公司的彩电业务,使得其在彩电产品上成功地占领了法国市场,从而在彩电产品上成为海尔集团的有力竞争对手。
(四)以获取技术为动因的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是企业竞争中的核心因素,发达国家的企业在技术层次和研发投入上都具有相当大的优势,技术上的差距正是造成中国企业对外竞争中长期处于劣势的原因。因此,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并购发达国家企业,可以迅速获取相关技术,降低企业的自主研发费用,缩短与国外企业的技术差距,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2005年底,联想宣布以17.5亿美元收购IBM的PC业务,不仅获得了IBM的PC业务市场,同时也获得了IBM所拥有的全球最好的笔记本研发能力、研发技术、品牌以及其在全球注册的4,000多项专利,迅速提高了自身技术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又如,京东方科技集团以3.8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HYDIS)的液晶显示器TFT-LCD业务,标志着中国企业第一次掌握了TFT-LCD核心技术。
(五)以转移过剩产能为动因的对外直接投资。我国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短缺经济”后,自20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于投资过热导致我国某些行业和产品生产能力突然大增,而国内实际需求和消费能力已近饱和,从而出现结构性的生产能力过剩。如我国彩电业行业,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国彩电生产厂家已近百家,年产量3,000多万台,成为世界第一彩电生产国。1998年我国的彩电行业进入成熟期,全国生产能力已达4,479万台,而市场实际需求只有2,000多万台,一半的生产能力处于闲置状态。根据弗农教授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产品的成熟期,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已经标准化,在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应该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海尔、TCL等家电企业通过大规模的实施海外直接投资转移国内一部分过剩的生产能力,并实现当地生产当地销售,从而有效缓解了国内市场上的过度竞争,推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四、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作用分析
(一)有利于我国缓解出口压力,扩大出口。目前,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引擎,但是近几年随着我国贸易顺差的增大,针对我国的诸如配额、反倾销等贸易摩擦频发,我国出口压力日益加大。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直接建厂或者并购国外企业,实现当地生产、当地销售,能够绕开贸易壁垒,改变在出口贸易中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因此,对外直接投资能够缓解日益加大的出口压力,有利于我国出口贸易的不断扩大。
(二)有利于企业实现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目前众多国外跨国公司做大做强的有效策略。通过实施对外直接投资,从而实现生产的规模收益递增。我国企业同样可以通过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利用统一的营销网络、资金协调和管理优势等,使规模经济优势得到迅速提高。
(三)有利于企业实现全球化经营。经济全球化是众多跨国企业实施对外直接投资的大背景,经济全球化为企业提供了统一和开放的世界市场,使跨国企业面临着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为其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技术选择。我国企业通过实施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从全球视野出发,整合全球资源和市场,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实施全球经营管理,实现规模扩张,增强自身实力。
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范文4
19 世纪60 年代, 国际直接投资在英国产生。20 世纪初,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60 年代以来, 开始迅猛的发展, 1998 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创历史记录达到6440 亿美元, 比1997 年增长近40 %。国际直接投资在不断地发展, 理论也应该相应的与时共进。
一、国际投资理论的内涵分析
国际投资理论的内涵,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或地区) 的居民和实体(直接投资者或母公司) 与在另一国的企业(国外直接投资企业,分支企业或国外分支机构) 建立长期关系, 具有长期利益, 并对之进行控制的投资。”日本学者原正行认为, “企业特殊的经营资源在企业内部的国际间的转移。”日本小岛清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所谓直接投资应该理解为向接受投资的国家传播资本、经营能力、技术知识的经营资源综合体。这里讲的经营资源是指在经营企业中发挥各种能力的主体, 从表面上看是以经营者为核心的, 更实质地讲, 是指经营管理上的知识和经验, 包括专利、技术秘密以及市场调查方法等广泛的技术性的专门知识, 销售、采购原料、筹措资金等在市场上的地位, 以及商标及信用、情报收集、研究与开发等的组织。”澳大利亚学者A1G1 肯伍德认为, “一国的一家公司在另一国设立分支机构或获得该国一家企业的控股权。”
上述的国际投资理论的内涵界定各有侧重点, 有的强调“经营资源”的转移, 有的强调“控股权”, 而且就其对投资主体的界定也过于的狭隘了。对于内涵的界定笔者认为, 国际直接投资是跨越国界的以生产要素产权关系的变更为基础而产生的经营权变更的投资行为。这里强调以产权关系的变更为基础获得经营权的行为, 是为了与间接投资相区别, 间接投资也是一种投资行为, 也会引起产权关系的变更, 但是却没有经营权的变更, 也就是说经营者没有改变, 这可以说是与直接投资主要的区别。这里没有强调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是企业还是个人, 笔者认为主体可以是任何的组织、机构和自然人, 只要它能够跨越国界的获得一家经营性团体的经营控股权, 那么它的投资行为就是国际直接投资的范畴。(关于个人的投资行为将在下面的段落里介绍, 这里不详细分析。)
二、对经典投资动因理论的思辩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自产生起, 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处于主流地位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有两条路线, 第一条主线是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 主要的代表理论有海默的“垄断优势论”、巴克莱和卡森等人的“内部化理论”; 第二条主线是以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 主要的代表理论有维农的“产品周期理论”和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
(一) 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的理论
海默在对不完全竞争市场进行研究后认为,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 面对同一市场的各国企业之间存在着竞争, 若某一家企业实行集中经营,则可使其他企业难以进入该市场, 形成一定的垄断, 可获得垄断利润。构成国际企业垄断优势有多种因素(1) 技术优势。技术优势包括技术、知识、信息、诀窍、无形资产等要素。(2) 规模经济优势。由于规模经济使生产集中, 降低成本, 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3) 货币和资金优势。进行投资的大公司往往有雄厚的资金或者有广阔的资金筹集渠道。(4) 组织管理优势。公司拥有大批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和丰富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
巴克莱和卡森理论的产生源于科斯定理, 认为不完全竞争并不是规模经济、寡占行为、贸易保护主义和政府干预所致, 而是由市场失效、企业交易成本增加所致。正是由于市场不完全, 行业因素、国家因素、地区因素和企业因素影响交易成本, 所以企业更倾向于实行市场内部化来降低成本, 虽然内部化又不可避免的增加了企业的内部成本, 但只要内部化的成本小于市场的交易成本, 内部化就可以实现。
(二) 以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的理论
维农认为, 垄断优势不能彻底解释跨国公司需要通过建立国外分支机构去占领市场, 而不是通过产品出口和转让技术获利的根本原因。他把产品划分为新产品创新阶段、产品成熟阶段和产品标准化阶段,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是公司在产品周期过程运动中, 因生产条件、竞争条件等区位因素发生变动后所作的理性选择。
小岛清基于比较优势理论认为, 分析国际直接投资产生的原因, 要从宏观经济因素, 尤其是国际分工的角度来进行。根据其动机, 划分为四种类型: (1) 自然资源导向型。此类直接投资的目标是出于利用东道国的自然资源而产生的投资行为。(2) 市场导向型。此类投资的直接目标是维护和扩大出口规模。(3) 生产要素导向型。此类投资的直接目标是利用东道国廉价的生产要素。(4) 生产与销售国际化导向型。此类投资的直接目标是建立全球化的生产与销售网络。
以上的国际投资理论是比较流行的投资理论, 这些理论能够较好的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一些动因, 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 但是笔者认为理论的发展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 以上理论是建立在诸多假设的基础上的, 如果脱离所做的假设, 有些理论就会站不住脚, 例如有的理论是建立在没有关税和贸易壁垒的假设之上的, 而在实际生活中这种假设还没有真正的实现。(2) 就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而言是在资本主义冷战之后, 资本主义用新殖民主义经济政策大肆对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侵略, 理论的提出具有其历史局限性。由于以上理论都是产生于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 他们的立足点是成功的资本主义经验基础上的, 而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行为没有做出完整的归纳, 他们的理论是为资本主义服务的。(3) 这些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对企业的垄断优势为什么必然会引起国际直接投资没有做出解释, 就理论的多样性来说没有形成共同的理论基础, 只能说明某一国家的某一时期的直接投资行为, 而对于国际直接投资的规律没有恰当的表述。(4) 在论述直接投资理论时, 只是在理论上把单个人可以作为投资的主体, 而在理论的建立上却没有把个人的投资行为概括在理论之中, 随着个人投资行为的加大, 理论应该把个人的投资行为包容进去。(5) 对今天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动向和投sp; [1 ] 宋亚非. 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研究[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 ] 刘昌黎.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研究[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3 ] 刘跃生. 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利用外资[M] .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4 ] 刘国光.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M]. 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
[5 ] 佟福全. 第五次浪潮[M]. 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1999.
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范文5
(1)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根据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一国的经济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仅有少量外来投资,无对外投资阶段;外资投入增加,依然没有对外投资阶段;对外投资增加,但仍少于外来投资阶段;净对外直接投资增加阶段。该理论将一国吸引外资、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与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分析一国的投资水平同人均GDP的关系。由于我国现处于该理论中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交叉阶段,我国的对外投资应有所发展并呈现上升趋势。
(2)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是推动我国对外开放政策、适应当代全球化经济发展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的必然要求。我国在接受外国投资,接受外国企业对中国经济资源整合的同时,也应该积极“走出去”,分享“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对国际经济资源进行整合。同时,随着我国加入WTO时间的推移,我国的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深,国内市场面临严重的挤压和竞争。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我国企业积极利用WTO提供的各种优惠待遇条款及争端解决机制,将我们的视野扩大到世界层面,积极对国外的竞争给予回应,向世界市场进军。2产业层面及政策层面
(1)对外投资可以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根据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的“边际产业转移理论”,发展中国家进行对外投资时,应该首先考虑本国已经陷入或者即将陷入“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而这些产业又应该同时是资本流入国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在投资国的资本、技术等优势的带动下,将资本、技术含量较低的产业转移到东道国。目前我国有些“夕阳”产业,诸如轻工、机电、纺织、家用电器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已经实现了标准化和成熟化,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我国部分企业利用这种比较优势,对非洲、拉美、中东地区进行投资,成功地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国外市场,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另外,对于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避开由于大量在本国生产、制造并向国外出口该产品而可能导致的“比较优势陷阱”。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多为技术含量较低的廉价劳动力,而我国的优势产业主要是一些技术含量低、低成本的产业,如纺织业,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及劳动密集型产品。通过这些产品的大量出口,虽然可以获取利润,但是造成了中国的贸易结构不稳定。如果仅仅为了扩大出口推动GDP的增长而盲目地发展这些比较优势产业,就会使我国陷入“比较优势陷阱”,造成产业结构的落后,不能真正实现工业化。
(2)各国都为吸引外资制定了优惠的政策,我国也为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政策上的优惠和支持。2000年,同志正式将“走出去”概括为一项开放战略,鼓励中国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出去办厂。如今,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及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的支持,为中国实施海外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3企业层面及市场层面
通过1993年山东省“中国海外企业研究课题组”对山东9家设有海外经营机构的企业的问卷调查的分析,从企业层面上讲,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具体动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稳定和扩大当地市场份额;开辟第三国市场;跨过中间商寻求直接客户;在当地建立销售网点;在当地从事售后服务;获取第一手市场信息;在当地融资便利国际支付;学习掌握当地生产技术和市场技能;利用当地政府优惠政策;为对外交往开设窗口建设基地;以较低的价格取得原材料;赚取利润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1)对外直接投资,开辟国外新市场。这一点,对于几乎所有实施“走出去”的企业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是各类型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动因之一。国际市场对于中国意义重大,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有75%以上的企业及工业产品存在着生产能力过剩、内需不足、国内市场饱和的问题,尤其是在我国的家电行业及汽车行业中,表现十分明显。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至别国,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弥补国内市场的不足。
(2)克服贸易壁垒和贸易障碍。随着中国出口的增长,各国纷纷采取各种苛刻的技术、环境、卫生标准及国内采购等非关税壁垒,或者通过反倾销诉讼等方法来达到打击中国出口、保护本国市场的目的。而我国通过对这些国家进行直接投资,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东道国对于外资的各项优惠政策,还可以起到避开贸易壁垒、扩大海外市场的作用。
(3)获取第一手市场信息。企业通过在国外投资建立分公司、营销机构,或者直接投资建厂,可以方便、快捷地了解到当地市场行情的变化,获取第一手市场信息,从而方便企业在第一时间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对产品进行更新和改善,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4获取经营要素及战略资源角度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采取“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该战略的采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出口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社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加剧了我国资源、环境方面的压力。我国人口众多,资源匮乏,出口的大幅度增长使得我国能源消耗的速度急剧加快,资源、环境同经济发展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资源的短缺成为影响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一个巨大的障碍。据统计,20年后,中国的石油、天然气将出现上亿吨的供给缺口。
因此,利用对外投资的方式有效寻求、利用国外战略资源,是解决我国资源与经济之间的矛盾的有效途径。出于获取国外战略资源的动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化企业都参与了海外并购,以获取更多的海外资源以供应国内经济的发展。首钢、宝钢等大型国有企业也于同样原因在秘鲁、澳大利亚进行铁矿生产企业的收购。这种“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可以获取重要的国外战略资源,对经济、社会、环境的矛盾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2)有效利用国外的经营环境、资本、人力资源及市场渠道。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愿意为外来资本在本国提供较好的经济、政治、法律及文化环境,来吸引外资的进入。除了减免税等政策外,某些国家往往还有一些极具优势的产业集群区,如美国的硅谷,这些特定的经营资源和环境吸引了我国部分有竞争力的企业的目光。海尔等国内企业在国外的分支机构聘用当地人才,利用当地市场渠道促进了本企业的发展。联想集团对IBM个人电脑业务进行并购,其优势是可以充分利用其已深入人心的品牌优势及已有的销售渠道。
除以上动因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促使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国门,迈向国际市场。例如通过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来提升企业的声誉和形象等。不管动因如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不可逆转的趋势。
参考文献
[1]谢丹.中国企业走出去动因再析[J].北方经贸,2006.
[2]于晓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探究[J].理论探索,2006.
[3]樊瑞丽.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及策略分析[J].企业经济,2005.
[4]张源媛.新世纪中国企业的战略选择——关于中国企业的“走出去”问题[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
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范文6
创业投资是一种股权投资,寻求资本的长期投资收益,而不追求资本的流动性,属于直接投资的范畴。在知识经济时代,创业投资是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关键因素,这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学界和商界的共识。从1995年至今,国际创业投资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根据普华永道公司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1995年到2000年期间创业投资取得了爆发式的增长,全球创业资本筹资总额从440亿美元增加到2500亿美元;在2000年达到最高峰之后又呈现出快速下跌趋势,2002年下降到880亿美元;到2003年下半年开始复苏。商业活动的全球化和全球经济壁垒的逐渐消失,使得创业资本的跨国界流动日趋增多。而对于任何想要参与国际化竞争的国家来讲,创新能力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一个健康成长的创业投资业能够帮助其经济驶入成熟的轨道,并且能推动其进入经济全球化参与者的前列。因此,一个国家的创业投资必须融入到国际市场中来,才能充分利用国际创业资本的供给和需求。实际上,在创业投资业最发达的美国,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外国创业资本就占同期美国创业投资总额的10%左右,在2000年则达到了26%。在2002年,流入美国的境外创业资本占其总量的20%;在整个欧洲,国家之间的创业资本流动和海外流入占其创业资本总量的27%;在亚洲,创业资本在国家和地区之间跨界流动及海外流入占其总量的51%。这些数据表明,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跨国创业投资已经形成规模,成为了国际直接投资的一种新动向。
跨国创业投资产生的条件
跨国创业投资具有高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等特性。首先,创业投资的过程本身就具有较高的风险,而跨国界因素又带来了附加风险,如政治风险、汇率风险和高成本等。其次,在创业资本的运营过程中存在着资本的两级委托问题,即投资者与创业投资家之间、创业投资家与创业企业之间的委托关系,由此产生的信息不对称在创业企业运营中引起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第三,作为一种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的资本增值收益是通过股权转让退出创业资本而实现的,所以创业资本的退出问题独具特点。因此,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国际直接投资,跨国创业投资产生的条件更具复杂性。
1. 内部动因。折衷理论是解释国际直接投资动因的一个经典理论,折衷理论认为,当投资主体具备了企业优势(资本优势和管理优势)、内部化优势(内部交易优势)和投资区位优势时,就会导致国际直接投资行为。我们认为,这三种优势也是跨国创业投资的必要条件:第一,企业优势。跨国创业投资主体主要是专业创业投资公司和跨国公司附属的创业投资公司,两者都具有雄厚的资本优势:一是由于投资业绩显著形成的声誉品牌所带来的强大融资能力;二是由于长期经营自身积累的资本或母公司强大的资本支持。创业投资运营的特殊性使得创业投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投资主体凭借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其管理能力优势不仅体现在跨国创业投资整个过程的系统管理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创业投资的增值服务上。所以说,跨国创业投资的内在动因首先是企业具备了跨国界投资的能力,其表现就是资本优势和管理优势。第二,区位优势。投资主体在选择投资区位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该地区创业投资业发展的环境以及创业资本退出的环境。因为只有一个地区的投资环境有利于创业投资业的发展,大量的创业投资活动才会产生对外援资本的需求;而跨国创业投资的最终目的是创业资本的退出而获利,所以资本退出环境是区位分析的重要因素。另外,由于投资主体的投资偏好和投资战略的不同,对投资区位的选择也各有偏重。例如对行业投资的偏重,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业企业投资偏好,投资主体全球投资战略的统一部署的需求等。第三,内部化优势。内部化优势主要体现在减少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包括产品关联和技术转让等。当跨国公司附属的创业投资公司进行跨国创业投资经营时,内部化优势就会体现出来,例如在创业资本退出时可以通过公司系统内部转让或并购,减少了交易成本,还可以满足公司总体投资战略的要求。
另外,风险分散理论、寡占理论和学习期权理论也可以解释跨国创业投资的动因。第一,创业投资的高风险性客观上需要利用国际化分散投资降低风险已获取较稳定的收益。第二,作为一种投资战略,跟随竞争对手进行跨国创业投资以维持寡占平衡,是投资者保持市场地位的一种策略。第三,为了保持在某个领域里的技术优势,投资者需要在全球范围内搜寻最优的技术创新项目,甘愿冒着一定的风险进行跨国前期投资,以获取技术创新的投资选择权。
2.外部环境。如果说内部动因是决定跨国创业投资的主观因素,那么外部环境则是影响跨国创业投资的客观因素。与一般国际直接投资相比,跨国创业投资的特殊性对外部环境的要求更为苛刻。第一是国际投资环境。首先,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运动使得全球经济壁垒逐渐降低,从而推动了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发展,创业资本的跨国界流动更加通畅;其次,对技术创新的追求增加了对创业资本的需求,相应地也拉动了创业资本的供给,国际创业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得到了改善。第二是东道国创业投资环境。东道国对创业投资的规制和国内创业投资业的活跃性是吸引跨国创业投资的基础。基于对创业投资重要性的认识,许多国家制定了专项政策以吸引国际创业资本;东道国创业投资业的发达程度和集聚效应(区域集聚和行业集聚),对国际创业资本的进入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第三是创业投资退出环境。创业投资是靠资本的退出来实现其投资收益的,所以对退出环境的要求显得尤为重要。退出环境一般包括资本市场特别是IPO市场、政策环境、法律环境和国际环境等,这些因素决定了国际创业资本从东道国国内渠道和国际渠道退出的选择和效益。
跨国创业投资的进入模式
国际直接投资的进入模式指的是投资方的资本、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进入他国市场的途径以及相关的法律制度安排。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进入模式主要有绿地投资、合资企业和跨国并购,这三种进入模式都是将东道国的资产置于跨国公司(投资方)的控制之下,都涉及到一国企业对另一国企业的管理控制。相比而言,跨国创业投资的进入模式显然有其独特性:首先,跨国创业投资不追求对所投资创业企业的资产控制,而通常以可转换优先股、可转换债券等特别的股权安排来投资;其次,投资方通过创业投资家对所投资创业企业提供增值服务,提高创业资本的运营效率,使得投资方和引资方的合作关系更为密切;再次,跨国创业投资要依靠创业资本的跨国退出来获得投资收益,对引资方的资本市场环境和政策法规环境要求较高。因此,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我们认为跨国创业投资主要的进入模式有以下几种:
1. 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指投资方以直接投资于东道国创业企业的方式进入东道国市场。直接投资进入模式一般适用于投资国和东道国创业投资行业环境差别不大的情况。这里的环境因素主要是项目搜寻,跨国投资风险控制,资本退出渠道等。根据投资方数量的多少,我们还可以把直接投资进入模式分为两种:第一是独立直接投资。境外投资者单独对东道国创业企业进行投资。跨国公司附属的创业投资公司大多采用这种模式,因为其投资目的主要是满足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安排,而且独自直接投资其经营战略明确,资本退出比较容易(必要时可以在跨国公司内部转让)。专业创业投资公司进行独自直接投资时,主要是对项目的投资预期看好。第二是联合直接投资。境外投资者联合其他创业投资者对东道国创业企业进行投资,联合方既可以是境外创业投资公司也可以是东道国的创业投资公司。联合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一是分散创业投资风险,二是拓宽资本退出的渠道。这种模式一般用于投资额较大的项目和分阶段投资的项目,这样既分散了资本投资的风险又增加了阶段投资的融资能力,而且还能充分利用东道国和其他国家的资本退出渠道。
2. 间接投资。间接投资是指投资方以间接投资于东道国创业企业的方式进入东道国市场。间接投资进入模式一般适用于投资国和东道国创业投资行业环境差别较大的情况。由于投资环境差别较大,创业资本的进入、运作和退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随之加大,为减少投资风险投资方通过与东道国创业投资机构合资的方式进入。根据合资方式的不同,我们亦可以把间接投资进入模式分为两种:第一是联合间接投资。境外投资者与东道国创业投资机构合资成立新的创业投资公司。新创业投资公司的优势体现在双方资金和管理优势的联合,其主要投资对象是东道国内的创业企业,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境外投资者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东道国创业投资机构的资金量。专业创业投资公司在开始进入一个国家市场时采用这种模式比较稳妥。第二是委托间接投资。境外投资者在本国注册创业投资基金而委托东道国创业投资机构管理。这种间接投资模式的目的一是充分利用东道国创业投资机构的优势发掘该国有潜力的创业企业,二是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本市场实现投资退出。通常是投资者资本规模较小或者投资经验较少时采用这种方式;另外有些专项创业投资基金的主要业务在东道国,而本国的资本退出便利,这种情况下委托间接投资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跨国创业投资产生的影响
创业投资已经成为新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对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经济发展、就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Kortum和Lerner(1998)以美国20个产业三十年来的数据为样本,研究了创业投资对产业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某一产业中,创业资本增加会带来专利发明数量的增加,虽然近几年来投向研究与开发的创业资本比例不足3%,但估计创业投资对产业的创新贡献率可达15%。美国国家创业投资协会(NVCA)2003年公布了一份文件,分析了创业投资三十年来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在1970―2000年间,美国50个州的创业投资家总共向16278家企业投入了2733亿美元的创业资金,其中在1995―2000年间的投入就不少于1920亿美元;在2000年,创业企业雇用的员工为760万人,总销售额为1.3万亿美元,分别占全国职工总数的5.9%和国家GDP的13.1%;平均每3.6万美元的创业投资就会创造一个新的工作岗位。欧洲创业投资协会(EVCA)2002年了一份调研报告,基于351个创业企业5年来的资料,总结了创业投资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报告显示:95%的企业认为没有创业资本的支持它们将不能生存或者发展缓慢;60%的企业认为没有创业资本的支持肯定已经倒闭;平均每个企业增加了46个工作岗位,总数达到16143人。可见,创业投资的作用正日益凸现出来;那么,跨国创业投资对于东道国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1. 强力推动技术进步。创业投资的范围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跨国创业投资首先为东道国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使这类高风险性产业得以生存和壮大;其次创业投资家提供的增值服务,大大提高了创业企业的成功率,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科技生产力。国外创业资本和管理资源的输入,强力地推动了东道国的技术进步。
2. 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把技术进步看作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跨国创业资本的投入一方面促进了技术进步,另一方面推动了东道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改变了经济增长的方式。另外,由于创业投资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型企业,这将为东道国的劳动力资源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