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学概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运筹学概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运筹学概论

运筹学概论范文1

关键词 运筹学 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Integration Research of Oper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GUAN Na

(Business School, North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Xi'an, Shanxi 710025)

Abstract In order to effective analyze the integration of operations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based on understanding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operation teaching, analyze the main problems in current teaching of operations, the problems are as main purpose of teaching is not clear, practical teaching often overlooked part of the old-fashioned teaching methods, etc., made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practice operations research models, and finally propose a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lan, from curriculum design to arrang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ase teaching and take heuristic teaching mode, and also requires schools to strengthen the university teachers training, to make integration of operations teaching mode more effective implemented.

Key words operation theory; practice teaching; teaching mode

0 引言

运筹学作为本科阶段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对本科学生的学习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运筹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针对实际问题建立模型并分析模型的过程,提高本科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大多高校在运筹学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习基本的方法,但实践教学方面有些欠缺。笔者主要提出结合课堂的理论教学,把实践教学模式引入进来,实现运筹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1 教学中运筹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目的不明确

高校的教学都需要按照教学计划和大纲来执行教学过程,运筹学的教学也不能排除。但是运筹学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安排就需要明确几个问题,包括运筹学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什么、教学应重视什么。有的教师把重点放在了如何教会学生进行复杂的运算,忽视了运筹学的本质,把运筹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放到了其次,学生也把重点学习目的放在了算题上,而不是关心如何处理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1.2 忽视实践教学

很多高校的管理类专业在课程设计中,只认为运筹学是一种工具,只要简单了解就可以,所以只安排了理论教学的内容,或者对实践教学并不十分重视。直接表现就是教师对理论知识讲授得非常详细,只重视方法和过程运算上,随着运筹学软件的不断更新,很多过程可以通过计算机解决,不需要学生一步步手动计算,这时有很多老师就会觉得课时数过多。其实运筹学的教学目标应该把重点转移到实践应用上,主要让学生学会用运筹学解决实际的管理问题,用运筹学的方法建立实际问题的模型,并得到最优策略。

1.3 教学手段守旧

原来运筹学主要使用黑板将进行讲授,每节课几乎都要写好几块板幅的内容,老师写得很累,学生也很容易分神,从心理上觉得运筹学很难、很复杂,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现在很多高校都在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方便简单的教学方式,但很多老师只是把黑板上的内容照搬到多媒体上,没有很好地利用多媒体,问题仍然存在。

2 教学实践模式实施

2.1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传统运筹学教学过程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板书上,现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节省很多教学时间,可以有更多时间进行案例分析,有效实施运筹学的实践教学内容。当然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应该重视如何对实际问题进行建模,并且需要学会如何运用计算求解问题,使学生易于理解运筹学问题。在对问题讲解和展示过程中运用多媒体的动态模式,逐步展示问题解决过程,如一步步地展示推导过程和原理,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2.2 课程设计的设置

一般运筹学的课程设计是一周时间,在这一周需要学生学会运筹学应用软件的使用,能够用运筹学软件建立模型、分解问题、解决问题,现在的运筹学软件可以解决运筹学中的线性规划问题、运输问题、整数规划问题、图与网络问题等,还包括研究生阶段运筹学的学习内容,包括:排队论、决策论等问题。在一周的课程设计阶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启发式互动教学

教师在讲授运筹学时,需要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通过提问学生的方法,使学生和老师互动起来,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针对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建立模型时,运用线性规划方法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把企业的问题转化为目标函数,使学生明白为了实现企业的最优化目标,需要建立一个目标函数,运用运筹学方法帮助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再通过了解企业需要面临的约束条件,对线性规划问题进行约束,进一步完成企业问题的解决方案(如图1所示)。另外还需要学生明白在完成企业使命的同时必须兼顾社会的要求,需要顾全社会整体利益。通过这样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过程,是学生学会运用运筹学解决企业和社会的实际问题,这样才体现了运筹学的本质意义。

图1 启发式教学的过程

2.4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目前各个学科常用的一种实践教学方法,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运筹学的案例教学需要考虑解决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案例的方法让学生明白企业管理问题是如何解决,如何得到最优解决方案。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案例时需要用一定的方法。

2.5 重视教材的选择

很多运筹学教材本身就在强调求解过程,而忽略了运筹学问题的案例教学内容,使得老师和学生都不得不按照教材的方式进行学习。运筹学教师需要认真地选择教材,选择那些强调案例教学和解决实践应用问题的教材。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尽可能选择适合自己教学和学生水平的教材,最好可以自己编写教材。

2.6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是教学过程的关键,但是现在有很多教师都没有企业的实践经验,对企业的经营要求并不了解,因此即使要求教师进行案例教学,教师其实也很难理解其实际意义。因此除了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对案例进行认真分析和分解,做到上课时有把握,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启发式教学做到游刃有余。但是还是需要学校给教师提供相关课程的培训,最好可以把教师安排到企业的管理工作中,提高教师的企业管理知识和经验,这样也可以使任课教师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编制相关的运筹学案例。另外也可以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培训,使教师更能灵活运用计算机求解运筹学问题。

基金项目: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J1314Z)

参考文献

[1] Joseph H A. Petrick, etc. Contemporary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s Research Graduate Programs: A Review, Recommendations, and Integration[J].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2001(9/10):34-39.

[2] 陶谦坎.运筹学[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7.

[3] 宋德昌.对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9(4):77-79.

[4] 唐安国.高校教学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

运筹学概论范文2

工商管理专业的具体情况如下:

1、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2、该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运筹学概论范文3

摘要: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一个综合性、交叉性和实践性都极强的专业,在设定专业培养目标,合理的课程结构前提下探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信息与计算科学;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

一、专业发展沿革

1999年始,为了扩大专业适应面,国家教委把各大专院校本科专业从504个压缩到了249个,在数学类中,由原来的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运筹学、控制科学、信息科学等4个专业调整为现在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可见,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一个综合性、交叉性和实践性都极强的专业。该专业的特点与特色是注重学生的数学基础,强化其计算机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十世纪是各种学科的“联网”时代,边缘交叉学科得到迅速地发展,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就是以培养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多元化人才为目标的新兴专业。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2007年获批,2009年首次招生,从2011年开始连续每年招生,每年招生人数在45人左右。

二、专业培养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学院确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如下:本专业培养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2.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专用软件),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较强的编程实现能力;3.了解某个应用领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某些科研或生产中的实际课题;4.对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新发展有所了解;5.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能力。

三、专业课程设置

按照学校课程设置的模块,主要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和专业主干课程、选修课程、创新创业实践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始终贯彻德育教育,主要涉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英语》、《公共体育》等课程;专业基础和专业主干课程重基础,开设《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程序设计基础》、《Matlab软件》、《数据结构》、《数值分析》、《运筹学》、《微分方程数值方法》。选修课程为学生自由选择和个性发展提供空间,常开设的课程有《数据库》、《JAVA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常用统计方法》、《信息科学概论》、《统计模拟与计算》等,新生还增设《大数据开发基础》、《数据挖掘技术》等课程。在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方面,注重搭建交流平台,开展了各种类型的报告、讲座、论坛。

四、专业培养模式

第一,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我们遵循“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促创新”的原则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每年修订一次,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和社会需求相结合,重视并重新梳理人才培养目标,多角度论证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体系及其依据等要素,优化课程体系,稳定但不乏与时俱进。第二,加强课程实践环节,重视学生使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计算和处理能力。对于该专业课程来说,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在稳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前提下,学院注重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招生规模小,与计算机相关的课程机房等硬件设施齐全,老师能全面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以此保障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蓝桥杯比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能力大赛等各类创新科技比赛增强学生的编程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第三,促进校企合作,建设实习基地。校企合作的双方是共赢体。政府、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储备人才,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拥有高素质信息方面的人才,是将来企业生存的根本。学院连同地方政府、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展现自身的优势,并利用各种有效资源设立更多的实习基地,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以提高其实践能力,根据市场形式更有针对性指导学生。与此同时,学生通过实习将基础知识、方法、手段进行有效的结合,进而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并增强就业能力,在就业中更具有竞争力。第四,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多途径就业。培养目标决定培养模式,决定大部分毕业生能适应什么样的工作岗位。学院做好就业指导和培训、搭建就业平台等就业服务工作,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氛围。学院的毕业生有信息分析处理方面的,计算机软件应用与开发方向,教育教学方向,企事业管理方向,继续深造,其他方向或者自主创业的。

五、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强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从而提高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在未来市场中的地位。从2015级开始采用“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作为一个大类招生,前三个学期课程设置相同,第三学期末分流为两个专业,第四个学期开始分专业培养,我院还会继续探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李云翔.地方本科类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9期.

[2]赵昕,王淑玲,皇甫艳.普通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03期,第31卷.

[3]郝水侠,郭云霞.大数据时代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索[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4卷第2期.

运筹学概论范文4

关键词:银行排队系统;数学建模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众对金融行业需求不断提升,对于人口众多,且又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在金融机构迅速发展的同时,各种问题逐渐显现,在银行竞争中,银行的零售业务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2006年,银行排队问题便常常被各大媒体报道,银行的排队问题已成为各大银行必须面对的既客观又实际的紧迫课题,也是影响银行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关键。如今,金融市场竞争激烈,时间既是成本因素同时也具有潜在价值,缩短客户等待时间,提高排队系统的服务效率,这并不仅是客户所关注的问题,也是为双方实现增值的重要手段。

因此,优化排队系统已经成为我国银行等服务行业的当务之急,但这个难题却一直没有被很好地解决。国内的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多倾向于运用经济、管理的知识来分析排队原因,虽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缓解排队压力的观点,但是很少有结合数学中的概率以及排队论等知识来分析、运用数学模型来量化排队问题的。

实际上,银行等服务行业的排队问题蕴含了很多数学、运筹学的知识理论,不仅仅是看上去的企业管理的问题。本文以概率论知识为基础,运用排队论的相关知识,建立排队模型,并借助相关调研数据计算当出前银行排队系统的运行效率,那么通过对比相关参数来评估系统的服务水平,就可以判断系统结构的合理性,从而研究制定系统的改进方案。

一、解决银行排队问题的理论依据

银行排队问题是排队问题中的一种,所以我们先分析排队论中关于排队过程的理论知识,再与银行的排队问题中的各个指标进行一一对应,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一)排队过程的一般模型

排队系统的主要有输入过程、排队规则、服务机构和输出过程组成:顾客总体到队伍到服务站到输出。

1、输入过程:顾客到达排队系统的过程,有如下几种:(1)顾客总体(称为顾客源)分为总数无限的和总数有限的。(2)顾客到来的方式分为单个到达的和成批到达的。(3)顾客相继到达分为确定时间间隔的和随机的时间间隔的。

根据概率论来看,顾客的先后到达是有一定概率的,也就是说顾客从四面八方到达银行网点的时间先后顺序符合一定的分布规则,通常被假设为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并服从同一概论分布。当前这种分布最受大家认可的有:定长分布、泊松分布等等。其中泊松分布是应用最广泛也是最多的,因为符合泊松分布条件的都被认为是随机不规则的,这也就意味着顾客在泊松分布到达银行网点时,其他与其不相关联的顾客在任一时间到达的可能性都相同而且互不影响。

2、排队规则:服务系统的分类有3种:(1)损失制系统,当顾客到达银行需要服务的时候,遇到银行繁忙排队使劲长的情况是,顾客会离去不排队等候服务。(2)等待制系统,银行网点采用顾客先到先服务的规则,按照该顺序给先到的顾客服务,后面到达的顾客紧接其后,依次排队等候。通常有四种情况:先到先给服务、后到先服务、优先服务、随机服务。(3)混合制系统,在我们生活当中,许多系统都处在损失制和等待制之间,所以在损失制系统里,免去了是否排队的问题,并且在这个系统里,排队规则又有很大的不同,跟其他系统相对这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3、服务机构:根据服务设施的数量、排列及服务方式,有以下分类:(1)服务机构有一个或多个,通常称为单服务台系统与多服务台系统。(2)对于多服务台系统,服务设施的排列方式分为并列、串列和混合排列。(3)服务方式分为单个服务和成批服务。(4)服务时间可以是确定型的,也可以是随机型的,对于随机型的需要知道它的概率分布。

4.输出过程:根据顾客从得到服务到离开服务机构的情况,输出又分为定长的服务时间和随机的服务时间,将其看作随机变量,那么定长的服务时间和随机的服务时间是相互独立但是遵循同一分布的。因此,顾客接受服务时间规律在分布中可以用概率来阐述,在服务时间上符合分布规律的还有定长分布、爱尔朗分布等,这也可以从生活中的现象看出,看似简单的银行服务排队规则,背后却隐藏了指数分布,由此来服务好顾客,让顾客体验良好。

(二)在用银行排队模型理论分析银行排队时间问题上依照排队系统可以大致分成四个步骤:先输入顾客流量、设置排队规则、预算服务窗口、产生服务时间,这样整个排队模型基本就建立起来了。

1、顾客流量:它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前来该银行网点办理业务的顾客数量。在模型中,顾客来到银行网点存在2个形式,一种是一个顾客单独前来办理业务,一种是一群人同时到达办理业务,根据到达分布规律可知,我们可以根据顾客行为来设置顾客流量。在银行网点排队问题中,顾客流量是符合泊松分布条件的,这也给实际系统模型提供的假设相符合,由此证实:这种假设是正确有效的。

2、排队规则:银行的排队规则是“先到先服务”,就是先到达银行的顾客可以优先得到银行的服务。对于多个窗口同时提供服务的情况,人们都会选择队伍最短的进行排队等候,这样我们可以认为每个服务台的队伍是一样长的。要清晰说明这种问题,首先假设银行网点排队属于无损等待制,顾客到达银行窗口进行业务办理时服务窗口是按照进入顺序排列,只会依次从前往后进行,并且不会无故消失,只会按照次序正常进行。

3、服务窗口:服务机构对银行排队系统来说,一般是多个窗口同时服务。

4、服务时间:由于每个顾客办理的时间不同,银行需要按照顺序一个一个的服务,所以服务时间是长短不同的,所以服务时间是属于随机,服从指数分布。

二、结论

本文从数学的角度,以概率论知识为基础,运用排队论的相关知识,建立排队模型,并借助相关调研数据计算当出前银行排队系统的运行效率,那么通过对比相关参数来评估系统的服务水平,就可以判断系统结构的合理性,从而研究制定系统的改进方案。(作者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

参考文献:

[1]韩中庚.数学建模方法及其应用[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58-277。

[2]张杰.运筹学模型及其应用[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346-378。

[3]范文字,苑辉.基于排队论的银行客户服务系统问题研究[J].价值工程,2005(12):12-18。

[4]杨米沙.银行排队系统数据分析及窗口设置优化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8,(4):57-62。

运筹学概论范文5

【关键词】 数学建模 数学实验 教学实践

【Abstract】 Based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mathematical modeling course in college of engineering, combined with guidance of mathematical modeling contests, this paper points out som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mathematical modeling course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se problems.

【Key words】 mathematical modeling mathematical experiments teaching practice

1 引言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和一种精确的科学语言,是以一种极为抽象的形式出现的。这种极为抽象的形式有时会掩盖数学丰富的内涵,而要用数学方法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就必须在实际问题和数学之间架设一个桥梁。把外部世界各种现象或事件的研究划归为数学问题就是数学建模。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数学建模的方法在各种与之相关的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数学建模的方法能使人们在解决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时设计出最优的策略,并且能预测新的现象。

在面向21世纪的工科数学教学改革中,许多高校对工科数学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并开设了数学建模或数学实验课程。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也开展了许多年。随着改革的深入,数学建模课程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在全国高等学校工科数学课程指导委员会的关于工科数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中,指出微积分、几何与代数、概论统计、数学实验是21世纪高级人才应该普遍具备的数学基础。随着数学教育的不断发展,数学建模课程的建设也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师资匮乏,缺乏合适的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本文基于高校多年开设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指出了当前工科院校数学建模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1,2]。

2 当前数学建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数学建模认识上的误区

近年来,由于学生总体学分数的减少,部分学校对数学建模课程重视不够,觉得数学建模课时受到挤压,课时量在不断减少,数学建模已不能完整地讲授。而能够有精力在业余时间学习数学建模的学生和老师太少。部分学生只关注考研课程的学习,只对数学建模竞赛感兴趣,对数学建模课程却不够重视。学生往往开始学习的时候有兴趣,但数学建模需要学生有钻研精神。如何将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好奇心和兴趣持续到底是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3]。

2.2 师资匮乏,学校资金投入不足

《数学模型》课程涉及多个数学领域,包括运筹学、多元统计分析、数值计算、统计软件等,对教师自身的数学知识面、数学软件应用要求都很高,如果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涉及到某门课程学生还没有学到, 则需要在短时间内把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给学生作一个全面而通俗易懂的讲解,课程教学难度高,备课工作量大。这样的教师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少之又少。同时许多学校对数学建模的投入经费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学建模教师的备课和建模指导的积极性,不利于数学建模课程的发展。

2.3 缺乏合适的教材,教学内容陈旧

根据调查,有60%以上的学校采用姜启源等编写的《数学模型》作为教材。《数学模型》课程选材要考虑其应用性和适用性。选用的案例一定要有明确的实际背景,还要适合教育对象的知识水平。当前的教材要么把它编成应用数学知识的大杂烩,要么把它编成数学模型的资料库,过于强调内容的理论性,缺少合适的应用案例,学生普遍反映看不懂,缺少兴趣[3]。

2.4 教学模式落后

许多学校把数学建模课程看成是《运筹学》《多元统计分析》《概论统计》等数学课程的拼盘,侧重于方法的讲解和模型推导,过于强调课程的理论性和系统性,而对于如何分析实际问题和模型的应用引导得不够,缺少和学生的互动,还没有摆脱一般理论课程“填鸭式”教学模式,造成理论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脱节,学生对于实际的建模问题往往无从下手。

3 数学建模课程改革的建议

(1)增加对数学建模的投入,为师生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和经费支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数学建模竞赛。

(2)加强数学建模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数模教师团队对外交流、学习、访问,把握最新的数模发展动态,提高自身的素质,形成一支数量合理、结构稳定的高水平的数学建模教学团队。

(3)编排一本教学和竞赛适用的教材。基于数学建模课程选材的应用性和适用性,我们认为教材内容结构体系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板块:

①数学建模方法概论:包括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数学建模方法的一般步骤、 具有普适性的数学建模方法, 如比例关系分析法、理论分析法、 平衡原理法、数据分析法、图表分析法及类比方法、量纲分析法等。

②具体的数学建模方法:如代数建模方法、几何建模方法、微分方程建模方法、积分建模方法、多元统计分析、线性规划建模方法、 图论建模方法、层次分析建模方法等。

③建模案例分析:如每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案例,深圳杯数学建模竞赛案例,各地区以及电工杯数学建模案例等内容。

④Matlab数学软件的应用:包括Matlab的入门,作图,数据读取,最优化模型,微分方程,多元统计分析,计算机模拟,插值与拟合的程序实现和上机实习[4,5]。

(4)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在数学类主干课程中融入数学建模的思想。数学建模的核心思想是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侧重点应放在通过案例让学生学会怎样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数学建模的全过程,课程不必求大求全,片面追求自成体系。可在数学建模的教学过程中,引入更多的实践活动,通过提出问题、数学建模、模型求解、模型检验、模型应用、论文写作、成果整理与发表、数学软件的应用和开发等环节,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应用知识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3,6,7]。

(5)加强数学建模案例库和问题库的收集和研究,鼓励从事数学建模教育的老师认真研究和改造国内外科研问题,总结出更多涉及不同工程应用背景的简单具体和有趣实例。

(6)认真组织数学建模竞赛的培训,教师采取分工合作的原则,根据自己特长开设数学建模讲座,指导学生上机实习数学软件,同时加强实战演习和竞赛模拟。

(7)组建数学建模协会,鼓励学生社团组织各类数学建模竞赛活动。开办数模网站,并在网上介绍一些数学建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模型、算法和计算软件的使用,促进建模学员间的交流与合作。

4 结语

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与竞赛的目的是重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们分析了当前工科院校数学建模教学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这些对策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进而推动数学建模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张从军,孙春燕,陈美霞,杨靖三.经济应用模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赵静,但琦.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胡良剑,乐经良,许建强.关于“数学建模”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大学数学,2010,26 (5):147-151.

[4]段璐灵.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3,5:140-142.

[5]李明振,庞坤.高师院校数学建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42(4):109-113.

[6]于绍慧,丁虹.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改革[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29(3):21-22.

[7]邹庆云,周启元,刘丽芳.地方性院校数学建模教学与竞赛的探讨[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5(4):73-77.

运筹学概论范文6

关键词 电子商务 教学改革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6.048

E-commerce Professional Teaching Course Reform

TAN Zheng, SONG Yanhui

(School of Management, Hangzhuo Dianzi University, Hanghzou, Zhejiang 310018)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oblem" as the guide, us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the paper studies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professional teaching course reform. In this study, we believe that the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basi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lectronic commerce, quantity analysis method ar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teaching. To cater to the needs of The Times, it should strengthen the large quantity analysis data and financial data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axes and electronic payment problem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should cause e-commerce professional teaching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urse content.

Key words e-commerce; teaching reform; curriculum

关于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大都是从定性的角度提出的。宋文官曾经参照,电子商务国家职业标准,建立了一个以能力为核心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体系。①董晓英②认为电子商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专业,在电子商务的课程设置上,应该更加主要实训课以及实验课的强度,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韩义认为信息学、市场营销学、网络技术等内容补充到电子商务课程中,研究电子商务与经济类专业、电子商务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③兰洋,苏晓珂根据《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形势与对策分析》中凸显的学生就业难以及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提出在课程设置上,要符合电子商务理论和技术的最新发展变化,迎合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特定需求。④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这些关于电子商务教学改革的论文中大多是从主观判断的角度进行专业教学课程改革的考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实践效果,但缺乏定量的研究使得电子商务教学课程改革难以获得突破性的进展。本文试图尝试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进行研究,即,以“问题”作为导向进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课程进行改革研究,并从定量的角度进行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的粗略判断。孙宇,刘叶婷,韩洁曾以问题为导向进行过研究,但他们是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进行主动问题的设计,从而提出的在教学内容重组与教学方法改革,并进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⑤

1电子商务专业的问题剖析

本文在中国知网(CNKI)中,以主题词“电子商务”与“问题研究”进行主题检索,获取了1883篇论文数据,这些论文基本都是对我国电子商务存在的关键性的问题的探讨,我们下载这1883篇论文的题录数据,并对这些主题词进行统计分析,这1883篇论文共包含8307个主题词,汇总重复的主题词,共有4045个主题词。排名前30的电子商务问题研究主题词如表1所示。

2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体系及课程设置

基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方案,作者梳理了国内的主要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课程设置如下:公共基础课(政治类、数学类、英语类、计算机类),学科基础类(经济学、离散数学、管理学、会计学、运筹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概论、生产计划与控制),专业核心课(电子商务技术、网络营销、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专业英语、web应用开发技术、电子支付与风险管理、网站规划与设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专业选修课(JAVA高阶、管理统计学、国际贸易与实务、XML技术、财务管理、客户关系管理、SPSS软件应用、网络应用工具、ERP系统原理与应用、面向对象技术、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决策支持系统、文献检索利用、项目管理、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3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改进

我们认同大多数高校所采用如上的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类、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的专业课程设置模式,但是,考虑到该专业的更好的发展,以及该专业学生得到更好的培养,我们提出一个专业特色系列课的模块,这在我们早期的研究中曾经提出过。⑥该专业特色系列课模块应该包含企业电子商务系列、电子商务企业系列、金融证券电子商务系列、电子商务资讯系列、电子商务服务系列的内容。但在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课程设置的各模块下的专业课程上,我们认为可以根据表1中呈现的主要的电子商务问题研究进行适度的调整,可以说表1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显示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在运行过程中涌现出的某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频次排名第1的主题词“电子商务”不具有意义。排名第2的是频次为66的“电子合同”,可以说,它跟排名第5频次为48的“电子签名”,排名11频次为31的“电子支付”,排名15频次为30的“电子认证”,排名20频次为25的“电子证据”,排名22频次为23的“数字签名”,排名33频次为19的“电子提单”共同构成了电子支付的重要内容。换言之,电子支付的系列问题应该是电子商务极其关注的重要方面,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认为应该加强该方面的力度。

表1 电子商务问题研究的主题频次表

另外,由于近几年的移动互联网以及移动支付的异军突起,很多电子商务的完成都是借助于移动互联网实现的,因此,在电子商务应该与时俱进地增加移动支付的授课内容,以更好地进行电子商务。分析表1,我们不难发现,实际上,电子商务问题研究中最突出的问题应该是税收问题,因为排名第3与排名第4,频次都是49的都是设计到税收问题的主题词“税收征管”与“税收”。排名18频次为26的“税收管辖权”也是税收问题。如,在澳大利亚税务局工作长达36年,曾担任过高级局长助理的约翰・伯克斯的《国际电子商务和相关税收问题》可以作为重要的教学参考内容。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调整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方案如下所示:公共基础课(政治类、数学类、英语类、计算机类),学科基础类(经济学、离散数学、管理学、会计学、运筹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概论、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专业核心课(电子商务技术、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专业英语、web应用开发技术、电子支付与风险管理、网站规划与设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电子支付与法律法规、移动支付、国际电子商务和相关税收问题),专业选修课(JAVA高阶、管理统计学、国际贸易与实务、XML技术、财务管理、客户关系管理、SPSS软件应用、网络应用工具、ERP系统原理与应用、面向对象技术、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决策支持系统、文献检索利用、项目管理、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与管理、金融数据分析与管理),专业特色系列课(企业电子商务系、电子商务企业系列、金融证券电子商务系列、电子商务资讯系列、电子商务服务系列)。

4结语

本文的研究以目前存在的主要的电子商务研究问题为切入点,透析了我国学术界在关注的某些问题,我们认为这些问题正是目前我国电子商务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问题为导向的基础上,我们谈到了大学的电子商务教学改革问题。我们同时认为,以问题为导向提出教学改革应该对培养出满足社会所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是有益的。

本文受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项目攻关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13QN062)

注释

① 宋文官.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82(12):29-34.

② 董晓英.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09(2):267-269.

③ 韩义.对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天津电大学报,2009.12(3):21-25.

④ 兰洋,苏晓珂.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29(5):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