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戏剧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戏剧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

戏剧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范文1

摘 要:歌剧表演给音乐专业的学生开辟了一方天地,使舞台经验迅速得到提升。与此同时,在播音主持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也有表演专业课程的学习。为了探究歌剧表演与播音主持专业之间的关系,就要对各自专业的表演艺术课程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以找寻二者之间的契合之处。

关键词:歌剧;歌剧表演;播音主持

谈及歌剧,首先想到的就是西洋歌剧,那么,要了解歌剧及歌剧表演的历史就要从西洋歌剧的历史开始谈起。

一、歌剧相关知识:

(1)歌剧在中西方的发展:歌剧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悲剧,之后又出现了礼拜剧、田园剧、幕间剧等不同表现形式。直到1600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音乐家佩里创作完成了第一部歌剧《尤丽狄茜》,这标志着歌剧的正式诞生,也是意大利歌剧辉煌的开始。这时的歌剧音乐主要以吟诵式的宣叙调为主,适当配有伴奏。到17世纪中叶,意大利歌剧艺术基本定型,并以其固有模式存在并发展了200多年。17世纪末叶,歌剧变的越来越肤浅,奢靡和浮夸之风盛行,夸张的炫技表演成为歌剧的主体。17世纪的德国、法国、英格兰等国都纷纷效仿意大利歌剧,歌剧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欧洲各国迅速传播并逐步发展起来。一直到18世纪,意大利歌剧在欧洲始终占据着主流位置,17世纪的意大利歌剧的主流始终以正歌剧为主流,直至18世纪末,为了对抗正歌剧的矫揉造作格鲁克推行“革新歌剧”,又被称为“分曲式歌剧”。19世纪初期,美声风格歌剧日益盛行,接着迎来了19世纪中后叶的“黄金时期”,瓦格纳、威尔第等作曲家的歌剧引领着歌剧时代的潮流。20世纪以来,歌剧中出现了各种现代风格的元素,现代科技媒介同时也为歌剧在电台和电视上开辟了新的传播渠道,使西洋歌剧在世界各个角落绚丽绽放。

(2)歌剧的涵义:歌剧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的一门综合性艺术,歌剧一般由器乐、声乐两部分组成,声乐部分在歌剧表演中起主导作用,是歌剧的灵魂。声乐演唱形式中,宣叙调是用以代替道白交代剧情的歌唱,接近于朗诵。咏叹调是歌剧的生命,在戏剧情节发展的关键时刻以独唱的形式出现,揭示剧中人物的复杂内心活动。

(3)歌剧表演的涵义:它是指歌剧演员通过歌唱和戏剧表演,在导演的整体构思下,把歌剧脚本在与乐队、指挥及其他造型艺术相配合下进行二度创作,将特定环境下的人物、事件、人物关系、矛盾冲突、思想内涵以及戏剧情节转化为视听形象,呈现于舞台的艺术样式。歌剧演员要完美地展现声乐演唱技术技巧,同时还要有塑造舞台角色形象的戏剧表演能力,音乐与戏剧的完美结合,构成了歌剧表演的基本特征。歌剧演员要同时具备音乐与戏剧表演两种表现能力,首先必须认真研究剧本和音乐,细致入微地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了解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环境以及与其他人物的关系等等,这些都是歌剧演员在二度创作前要做的案头准备工作。

(4)歌剧的组成要素:歌剧艺术是戏剧形式的一种,他独立存在,由一系列的戏剧情节组成,而戏剧情节是通过音乐,语言以及舞台得以表现的,这三部分贯穿歌剧的始终,成为歌剧的三大组成要素。西洋歌剧中始终以“美声唱法”来塑造音乐形象,美声唱法是源自17、18世纪一种发声方法,以意大利语为语言基础,具有意大利演唱风格,伴随着意大利歌剧的蓬勃发展而风靡全球。音乐是歌剧的灵魂,作为歌剧的主要表现手段,不能忽视其地位,否则,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就会丧失。同时,也要看到语言和舞台对音乐的辅助作用,舞台作为音乐和语言的呈现载体,语言的刻画和细腻处理对音乐的表现都是不可缺少的,三者的关系紧密,共同建构一部完整的歌剧体系。

二、表演艺术在歌剧表演与播音主持中的不同表现:

在播音主持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表演艺术的教学日益被重视,但是播音专业的表演教学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表演艺术专业的教学。它既有声乐专业的歌剧表演艺术的特点,同时还有自身的独具特色之处。

(1)歌剧表演的特点:歌剧表演中音乐具有连续性的特点,歌剧演员需要在特定的音乐空间内演绎特定情景下的人物情感,既要有演技还不能超出规定的范围,所以,歌剧演员的表演是很理性的。在表演过程中,歌剧演员需要根据音乐的进行而完成某段音乐的演绎,同时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音准、节奏、速度,自己在舞台上的位置、与其他演员的交流,以及与乐队、指挥的合作等一系列问题,在投入与清醒之间来回穿梭,非常考验演员素质和能力。

(2)播音主持专业表演的技巧要求: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优秀主持人的界定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语言表述清晰,思维敏捷,行为干练,形象与肢体语言协调等几方面。那么一个相对全面的主持人就应该是一个一专多能的人才,既是戏剧演员、播音员、记者又是导演,当然这是有一定难度的。但从某个角度来说播音主持专业能力的培养与歌剧表演的基础技巧是相通的。主持人犹如歌剧演员:首先要全身肌肉松弛自如,注意力集中,机敏而理性的在舞台上或镜头前展现自己,在观众面前能熟练的运用表演的基本功底,如交流、判断、行动的三要素等。

三、歌剧表演对播音主持的影响

(1)歌剧表演和播音主持专业知识的共性

歌剧表演专业与播音主持专业都是语言的艺术,对普通话的学习和声音的训练要求都是很严格的。首先语音要标准,呼吸及发声方法要准确,其次语言表达要赋予一定的感彩,能够传情达意。这两点要求在表演艺术和播音主持艺术上都是一脉相承的。在学习表演的过程中把共鸣腔体充分打开,声音自然通畅有力,在播音主持时就能够准确自如地运用自己的声音特点以适应各种节目的主持需要。在歌剧表演前,演员需要对作品做提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剧作者的身世背景、作品的背景、语言特点、思想感情,情节处理,肢体表达等等,这与主持人备稿的过程是极其相似的。主持人在备稿时也要认真体会作者的思想,深刻揣度作者赋予文章的内涵。同时要进行二度的加工创作。文章本身的内容在头脑中通过想象而形成视像画面,经过想象和理解,再赋予作品自己的看法,将内容传达给媒介,这个过程就像在舞台上表演是一样的,过程、做法、结果如出一辙。

(2)歌剧表演对播音主持的影响

歌剧表演中对音乐的要求,台词的把握,形体训练的要求都是细致入微的,每一个音符,每一句话,每一个手势,每一个动作都有其存在的原因和目的。规定情景下的表演需要每个环节都不能放松,就像是主持人,如果是主持一档娱乐节目,从头到尾呆若木鸡,即使是口若悬河的语言也会让人觉得无趣与悲哀。但是根据所要表述的语言进行一些简单的设计,加入适当的肢体动作让节目“动”起来,效果肯定就不一样了。

歌剧剧目种类繁多,各种角色的饰演让音乐专业的学生能快速成长起来。同时,语言的复杂性也给播音主持工作者带来巨大的挑战。不同类型的广播电视节目和文艺演出,迫使主持人运用不同的语言风格来应对。事实上,主持人根据不同节目的要求,只要将自己设定为某种规定情景中的人物,把自己当做一名歌剧演员来对号入座,按要求表演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

总之,虽然歌剧表演和播音主持分属于不同的两门学科,但是,两者存在很多的共同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门艺术都以声乐、台词、形体做基础,并伴随美学逻辑存在。歌剧表演是表演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对播音主持艺术可以起到一定的基础指导作用,两者辨证统一的关系可以让二者互相促进,都得到长足的发展。(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戏剧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范文2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具体说来是指通过舞台演出而诉诸观众感官的艺术形式,其中心是演员的表演。因之,又被人称为“舞台艺术”或“演员艺术”。围绕着演员的表演,戏剧包含着文学因素(剧本)、音乐因素(音乐伴奏、音响效果及戏曲、歌剧中唱腔等)、美术因素(布景、灯光、舞台布景)、舞蹈因素(演员优美的动作、姿态)等多种因素,是一种综合艺术。在戏剧作品中,人物与人物之间,由于性格所追求的目的不同,而展开的矛盾斗争叫戏剧冲突。戏剧作品总是由一个冲突的提出、发展和解决而得到完成的。戏剧冲突的成功与否是戏剧的关键,所谓戏剧性正是由于戏剧冲突解决得独特、新颖、有丰富内涵而形成的。由于受演出的时间、空间和观众的限制,戏剧的矛盾冲突应当更集中、更简练、更尖锐地反应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的戏剧形态。

二、要让学生了解中外戏剧简史

1、西方戏剧的诞生

西方戏剧的曙光,普遍认为是古希腊悲剧,而古希腊悲剧则是源于古希腊城邦的 蒂厄尼索斯(Dionysus)的崇拜仪式。在祭典中,人们扮演蒂厄尼索斯,唱“戴神颂”,跳“羊人舞”(羊是代表蒂厄尼索斯的动物)。古希腊悲剧都是诗剧,严谨古雅、庄重大气。表演时有歌队伴唱,史实表明歌队先于演员存在。关于这个起源,也可以参考德国哲学家尼采的早期哲学著作《悲剧的诞生》。

2、中国戏剧的诞生

中国的戏剧,古、今差别很大。古代戏曲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通称为“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以及各种地方戏。现代戏剧主要指20世纪以来由我国作家创作和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舞剧等,其中以话剧为主体。元杂剧、明清传奇和清中叶以后的地方戏是我国古代戏曲的三个辉煌的代表剧种。

三、要让学生把握戏剧的特点

1、综合性

即戏剧艺术本身具备着语言、美术、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的因素。每一种艺术都有特殊的表现手段,从而构成形象的外在形态。作为一种综合艺术,戏剧融化了多种艺术的表现手段,它们在综合体中直接的、外在的表现是:①文学。主要指剧本。②造型艺术。主要指布景、灯光、道具、服装、化妆。③音乐。主要指戏剧演出中的音响、插曲、配乐等,在戏曲、歌剧中,还包括曲调、演唱等。④舞蹈。主要指舞剧、戏曲艺术中包含的舞蹈成分,在话剧中转化为演员的表演艺术——动作艺术。

2、从反映对象来说,构成戏剧内容的基本特征是行动中的人物的冲突

戏剧家、哲学家和美学家都认为,戏剧的本质特征在于直接、集中地反映社会的矛盾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由于戏剧艺术在再现现实的尖锐斗争时,其形象具有高度的集中性和完整性,即令出现了电影之后,它在艺术上仍然不丧失其对观众的强烈的吸引力。从反映形式来看,戏剧艺术当然要利用其他艺术门类的某些艺术媒介,但戏剧本身也有自己特殊的艺术媒介。例如,动作和对话在话剧艺术中居于支配的地位,而其他艺术媒介如绘画(舞台美术)都从属于前者,为行动中的、有思想的、特定的人物性格和冲突的再现服务。

四、要让学生掌握戏剧鉴赏的基本方法

1、理清人物关系,把握矛盾冲突

矛盾冲突是戏剧的一大要素,矛盾是人物构成的。要把握矛盾,必须理清人物关系。例:举例分析《雷雨》中周朴园的性格。

分析:要做好这个题目,必须首先理清戏剧中周、鲁两家人物之间都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雷雨》中有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鲁大海与周萍的矛盾、鲁侍萍与周萍的矛盾等,这些矛盾冲突构成了复杂的戏剧冲突。在周、鲁两家八个人物之间存在着夫妻、父子、父女、母子、母女、兄弟、兄妹和主仆之间的多种关系,这些关系层次交叉,互相牵连,产生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和阶级对立。这一悲剧深刻反映了社会的阶级剥削、阶级压迫,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阶级对立,暴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资本家与工人的阶级冲突是最本质的冲突。这个矛盾的存在、发展,决定了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2、品味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形象

戏剧语言是另一大要素,人物性格和关系主要靠语言展现,必须仔细品味。

(1)把握个性。个性化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符合并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即什么人说什么话;听其声则知其人。个性化语言,是刻画人物达到合理性、真实性的重要手段。

戏剧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范文3

【关键词】戏曲;服装;审美

中图分类号:J8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028-01

一、戏曲服装的产生与变化

戏曲服装通称行头,是我国戏曲艺术特殊的一种形式。它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升华夸张为一种物化的行为美学,具有了符号性、装饰性的特征,成为戏曲艺术一个专门的艺术门类。

从历史演进分析,我国的戏曲服装早期开始于歌舞杂戏。到了宋代,戏曲服装有了很大的发展,色彩、图案、样式等日u丰富;元代戏曲艺术开始成熟,服装也在前代基础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之后的明代,戏曲服装规制更加明确,角色不同服装不同,已成为戏曲表演的基本特征;清代,戏曲服装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京剧是戏曲服装艺术的高峰,通过服装观众甚至可以知道角色是谁,人物性格刻画和服装紧密结合,成为人物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体来看,我国戏曲表演独有的衣箱制和戏曲演出的发展相互融合。伴随戏曲艺术的发展,历经宋元明清各代,戏曲服装不断调整完善,形成了我国独有的戏曲衣箱制度。各个剧种不断演化,不同的地域都有着自己特色的传统衣箱制度。

二、戏曲服装的审美

戏曲服装是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欣赏戏曲表演时,对于演员所展示的五颜六色、流光溢彩的服饰无不叹为观止。通过欣赏这些华丽的服饰表演,观众们深深融入到审美享受之中,获得了极大的艺术满足。

(一)戏曲服饰的写意性。戏曲服饰本质是写意艺术。表演者的穿戴无不体现者艺术家对表演角色的神似追求。戏曲服装发展经历了从生活化到艺术化,所以戏曲舞台的服饰不仅仅是生活中服饰的再现,更是生活服饰艺术化加工,这些都是戏曲服饰艺术写意性的集中体现。比如戏曲中的水袖表演,通过一系列夸张的动作,表现主人公的地位、身份、心理。从简到繁,从无到有,正是戏曲服饰写意性的典型代表;又如翎子,它绝不仅仅是装饰作用,更是表现了戏曲人物的喜怒哀乐,通过演员夸张的形体表演,通过翎子的节奏韵律的变化,刻画出人物丰富的情感变化。

(二)戏曲服装的装饰与夸张性。装饰性也是戏曲服饰的一个显著特点。通过丰富的色彩和图案,服饰艺术完美地装饰了整个戏曲舞台。2000多年的戏曲服饰历史其实就是戏曲舞台的装饰历史,我们的先人们通过丰富的想象为后辈留下了华丽的服饰文化。服饰文化离不开夸张,各种服饰图案主要体现在上面各异的纹样上,这些纹样无疑都是生活的夸张杰作。它们丰富的形态和色彩蕴含了丰富的象征意义,是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

(三)戏曲服装的符号美。戏曲服饰不是简单的生活重复,而是生活服饰的艺术化,它们追求的是艺术的真实,通过夸张的表现形式,体现主人公的性格地位特征,戏曲服饰更多体现一种符号美学。比如乞丐在现实生活中是破衫褴褛,但在戏曲中穿着却体面异常;又如穷秀才现实生活中估计是粗布麻衣,可戏曲舞台上他们一个个充满书卷气,穿着体面。对于那些神仙将相,更是衣着华丽,这些现象都充分说明戏曲特定人物有特定的服饰符号,人们从人物的穿戴上可以轻易地辨别出人物的社会地位、人物背景,无论是丫鬟、婢女,还是公子小姐,无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寒门学子,都可以从他们服饰中作出准确的判断,这些都是戏曲服装符号美的体现,它不重视生活的真实,更看重艺术的升华。

三、人物塑造与戏曲服装

人物塑造是戏曲艺术的中心任务,戏曲的人物塑造不是生活简单的还原,而是人物的写意塑造,是用写意的方法创造出的极其神似的抒情形象。这其中服装的作用是尤其重要的,服装完成了生活人物向艺术人物的符号转化。比如,有些知名的历史人物,已经有固定的装扮模式,如人们熟知的诸葛亮、张飞、项羽等。因此可知,它的艺术功能,主要体现的不是人物的身份或者演出规定的情景,而是要表现所表演人物的精神气质,塑造传神的意象化人物。

四、结语

传统戏曲服装依托人物形象造型促成了稳定的戏曲表演的艺术形态,与戏曲表演艺术融合,成为了一个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传统戏曲服装涵盖古今,浓缩了历代服饰之精华,包涵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传统戏曲服装美学价值给人们创造了一个精神家园,它是陶冶人的灵魂、抒发人的性情、美化人的精神生活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张树桃.刍议戏曲服装在舞台中的表现[J].大众文艺,2014(20).

[2]陈玲.传统戏曲服装的现代管理方法[J].戏剧之家,2014(07).

[3]戴明.戏曲服装在舞台中的表现[J].当代戏剧,2008(05).

[4]许静.传统戏曲服装的现代管理方法[J].艺苑,2006(10).

戏剧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范文4

一、新民族唱法

我国民族歌唱艺术家们在长期的艺术活动中,总结出了符合科学规律的多种用嗓方法。在世代相传的演唱活动中,编唱了大量的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的民族歌曲。进入20世纪后期的几十年,世界各民族丰富多彩的音乐元素,为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发展空间,民族唱法本身也要求民族声乐不断地深入、发展和创新。经过几辈歌唱家的努力,将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相结合,又借鉴了意大利美声科学的发声技巧,在音色上使用真假音混合的同时,保留了民族歌曲的风格韵味,这种唱法被称为“新民族唱法”,成为当今中国歌坛非常流行、较具影响力的一种歌唱风格和技巧。

演唱特征主要体现在保持民族特色、地方语言和发展的包容性上。新民族唱法首先融入了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的技巧,很容易使欣赏者产生心灵共鸣,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某种情境,牵动情思,进入了更深层次的审美体验。

(一)运用美声唱法的科学发声方法

美声唱法被世界接受,是由于其声音优美,发声科学,既有舞台实践,又有理论总结的最完美的声乐艺术。其特点是用气歌唱:要求每一个声音都要有气息支持。音与音之间在演唱音域中不允许有任何破音,都要圆滑地连接在一起。声音有极大的灵活性,要使三个声区得到完美统一。美声唱法不仅要有好的声音技巧、严格的技术规范,还要求歌唱者对音乐有深层的理解和体验,对音乐形象生动地塑造,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目前我国音乐学院普遍采用这种唱法。曲目以中外作曲家所创作的歌剧和艺术歌曲为主,也演唱一些具有民族风格的作品。声音的主要特点是混合声唱法(真假声结合的唱法),强调整体共鸣,气息结实有力,通畅自如,在演唱过程中字在不断改变,但声音的形象保持着连贯统一,讲究音质、音域的扩展,声音明亮圆润。强调字既要清楚,声音共鸣又要合乎要求。表演风格一般不提倡做什么动作,主要通过眼神和脸部表情的变化塑造人物内心和表达歌曲感情,注重通过内在的感情充分运用声音技巧对歌曲进行创作。

(二)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相结合

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同为音乐表演艺术类别,总体来说在舞台上都属于(运用音乐、台词、形体元素等)综合的表演艺术。但因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在风格特征、审美情趣、演唱方式等方面具有各自特征。它们的共性和个性是进行多向交融的基础,两种唱法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借鉴。

新民族唱法的演唱特征主要体现在保持民族特色、地方语言和发展的包容性上。它首先表现在融入了通俗唱法的技巧,很容易使欣赏者产生心灵共鸣,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某种情景,牵动了情思,进入了更深层次的审美体验。戏剧声乐教育训练学生达到这样的情境,就必须有一个综合歌唱能力的培养。

二、对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相结合的探索

戏剧声乐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探索具有中国地方特色的声乐训练体系,借鉴新民族唱法,把美声科学演唱方法运用到中国民族声乐演唱的特殊性当中。结合笔者声乐教学的体会和理解,以演绎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为主要手段,侧重对"两种唱法"的发展脉络及其在中国的传播过程进行梳理,并对两者在文化审美、审美意识、演唱技巧以及演唱风格等方面的异同进行比较,并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一)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的共同点

1.使用气息时在较深的部位用胸腹联合的力量支持发声,强调深呼吸。2.音乐歌词之间追求和谐之美,激发人的联想和境界美。3.追求语言的生动,展现人性之美。4.双肩和胸部的放松是检验呼吸方法是否正确的标准。5.情感表达充沛、真诚有爱心。

比如在训练学生演唱民族歌曲《龙文》时,对这首民族歌曲的民族特色和文化背景进行初步分析,并从实际演唱入手,详细分析演唱这首民族歌曲的方法,包括气息控制、语言运用和表现方式等。在分析歌曲《龙文》的基础上,对中国各地区民族声乐的地域特色进行了比较。

我国民族声乐的弱点诸如演唱时发声穿透力不强等暴露出来以后,在几代声乐表演艺术家和教育家的实践中,逐渐发现只有借鉴意大利美声唱法的一些优势,与民族唱法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增强民族歌曲的表现力。我国民族声乐是以中国文化为背景,以中国语言为基础,以行腔韵味为特点。民族歌曲《龙文》歌词古香古色、曲调朗朗上口。作曲由曾创作过《爱江山更爱美人》等经典歌曲的我国台湾的小虫创作。该作品传承音乐、传承国学。“韵”是中国民族声乐文化的灵魂,是对演唱水平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在戏剧学院教学与实践的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让学生掌握“韵”是新民族声乐艺术的灵魂。在演唱与教学的过程中占据着无与伦比的重要地位。从“民族声乐艺术演唱论”的角度逐个对字韵、声韵、情韵的三大基本特征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阐释新民族声乐之“韵”。

再如《我爱你中国》这首作品,由我国著名歌唱家叶佩英演唱,这首歌响彻大江南北,老少都喜欢唱。戏剧学院表演系的学生如果用纯正的美声唱法演唱,除了一部分学生可以完成该作品外,大部分舞蹈基础更好、而音乐基础差的学生也想唱,对这部分学生,在演唱该作品时如果采用演唱高音时巧妙地保持科学发声技巧,而中低音可以采用通俗唱法来演绎,可借鉴通俗歌手平安的处理和演唱技巧。这既没有破坏歌曲演唱风格,同时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演唱高音时,采用科学的呼吸高级技巧,顺利完成了此作品,深受学生的喜欢。民族和通俗声乐艺术的确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戏剧演员的歌唱机能需要具有足够的张力容纳,最重要的是戏剧演员从主观上必须具有开放的歌唱观念和灵活的发声方法。总结出打破固有歌唱观念的重要性与紧迫感,探究新民族声乐歌唱研究的方向。

(二)民通声乐互相借鉴的可行性思考

歌唱中的技巧,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1.呼吸及用气。呼吸与歌唱艺术气息的高级技巧是歌唱的动力,歌唱中所有的变化都来自呼吸支持,它是声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最适宜歌唱的呼吸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会控制呼吸,会运用有支持力的呼吸来歌唱,才能唱得好。吸气时要用鼻子和嘴一起吸,则吸得深。呼吸时要从前胸往下到两肋,使腰周围甚至后背形成很舒服的吸气,口腔别紧张,要放松,使吸与呼在腰周围产生压力,相互形成对抗。(1)呼吸的支持——吸进气后,继续保持吸气的状态,使呼与吸形成对抗。(2)这种对抗只有在一个乐句唱完时才放松,后一句又接着吸气。(3)吸气时腔体打开了也就跟共鸣连上了。不能一口气吸很多,这样全身就僵了。从鼻、口经气管到肺部,上下不能有阻力,整个路是打开的,气吸得多会僵,吸少了不够用,吸入量应适度。

世界各国经过检验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唱法,都要有呼吸的支持。不同的感情,吸气深浅不同,有些需吸得浅一些或深一些,无论是深是浅,歌唱的感觉和发声部位一定要有支持力,是共同的。

2.气声结合。(1)歌唱中声由气发,气发声响,气停声止;只有气与声结合得协调,才能形成歌唱的良好状态。如果气多声少,会使得声音空虚甚至出现漏气现象等;如果气少声多,会导致声音干、紧、尖、艺术表现力差等。只有气、声结合,才能具备声音的圆、润、甜等特点。(2)气、声协调。①声强气沉:同一个高音,呼出的气流给予声带的压力大声音就强,压力小声音就弱。②声弱气稳:弱唱时,呼出气流的压力比强音小,为了达到头腔共鸣的高位置,气息需保持强呼吸状态,保证声带振动的相对稳定。③声高气低:在较高声区时,气息必须沉、稳、深,支持点要低,声高气低,能使声带在高音区范围内振动正常效率高而能量大。④声低气提:在较低音区,气息要有上提的感觉,保持吸气时各部位的状态。

3.声区结合。声区结合也就是胸声区和头声区(传统叫法为“真假声”的结合,做到了这一点,音域才能扩大,高低音才能统一)的结合。

嗓子能发出两种声,一种真声,一种假声,真声用得过多,声带有可能会长息肉,用假声过多,声带有可能小结,正确的方法应是真假声恰当地混合。美声唱法要求真假声混合,共鸣状态是混合的,好的方法是真假声比例适当,真假比例不同,唱法也不同。唱中国创作歌曲或民歌时,虽然都是中国歌曲,但由于风格不同,声音方法、真假声的比例也是不同的。

(三)通俗唱法向民族唱法学习。

结合意大利美声唱法中的胸腹式呼吸法和混和声唱法,使音色柔美,圆润明亮,贯通的声音能在较宽广的音域里伸展。

通俗唱法积极向民族唱法学习,熟悉各民族、地区的演唱风格,尤其在中国语言演唱训练上。这样做不仅民族唱法不受损失,而且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喜爱和承认,成为我国音乐舞台上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戏剧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范文5

作为一名群文工作者,我一直在琢磨群众文化表演的实质是什么?表演这门艺术的实质由其复杂的艺术奥秘,不是轻而易举的,它涉及的方面多而复杂,我认为表演艺术是一门生活的艺术,它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一、表演源于生活的积累

1.生活是表演的创作之母

所有的表演艺术,基础都是生活。一方面是演员的生活,它会潜移默化,融会贯通,千丝万缕的反映到你所塑造的人物的思想性格上,表演的技巧上,内在心理和外在形体上,总之,一切表演技巧都是通过演员丰富的生活基础体现出来,因此演员必须首先“热爱生活,”不管生活是艰难,困苦,曲折,还是舒坦,一帆风顺。不管个人遭遇范围是狭窄还是广阔,只要你热爱生活就能找到乐趣,而这种乐趣就能加深你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体验与感受,从而构成演员塑造角色的基础。热爱了,有了兴趣,你就会不断吸收,探索,不断寻找,挖掘,不断积累,而不论是在工作上,家庭上,人生上,艺术上,生活的另一方面就是角色的生活。

前段时间我排练了一个情景舞蹈,是表现一对母子,反映孝文化的。由于女演员是二十岁却要饰演六十几岁的老妈妈。演员也尽了所有的心力,但效果总是不令人满意,演不好是因为不理解,不理解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爱是怎样的,不理解就更谈不上感受了,这样怎么能演的好呢?除了那份想演好这个角色的欲望是真实的,其它都是做出来的,“演”出来的,硬挤出来的,累的满头大汗效果却令人尴尬。

不理解就不可能演的好,这对演员而言是一个残酷而实在的道理。

残酷?是!演员本身是一个残酷的职业,我们耗尽心力表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因此我们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为心中的珍宝,因为我们的表演需要它,而演员的心灵往往敏感,这酸甜苦辣对于敏感的心灵意味着更深切的感受!敏感对于艺术创作是一种才华,它可能比那些浓烈的味道更熬人。无聊,你可以说是自己不求上进没有理想自寻无趣造成,可是你不得不能否认这平凡世间的庸俗是在很难令人永远保持兴趣盎然!无聊使人厌世,使人精神萎缩失去创造力令人心悸的绝望——这也许是生活给予人的表面温柔里最有力的历炼吧。

所以作为一名群文工作者要深入生活,了解生活,感受生活。无论对生活的酸甜苦辣有什么态度,作为创作者,都应该耐心地把它们收集起来,深深地印在心里——别人可以忘记以前的快乐,我们不可以,别人可以努力抚平心灵的创伤,而我们都要将这创伤当我们的珍宝保存起来,所以作为一名群文工作者就更需要有个对待生活的健康心态,它可以帮助我们收集丰富的内心感受,又保证心里健康。

2.创作的实质就是让生活和艺术统一

要对人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理解转化为舞台形象,让演员和角色统一,整个创作过程就是“缩短”演员与角色的差距的过程,它是艰苦、漫长的。在排练时,要让演员演好一个角色的前提首先是理解,要理解角色的精神世界,理解角色那儿为什么会笑,为什么会哭,其实这就像在生活中理解别人一样,理解别人并非一件易事,因为我们首先是一个人,我们情不自禁会带着各种各样的情绪色彩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因此要想好好地去理解另外一个人,我们必须真心地愿意去理解他,必须抱着一颗宽容的心,用一双善良的眼睛去观察他,甚至要去爱护他,也许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理解,才能真正引起共鸣,做到“心心相映”,所以这种真诚同样要回到对待我们自己身上,真诚对待自己的情感,珍惜每一份情感带来的感受,亲情,爱情的慈悲之心的,友谊的,甚至是大自然的魅力带来的感动……渐渐地我们会变得内心丰富情感细腻而善解人意。

所以我们谈到了表演,首先要学做人,一个内心自私轻薄的人是绝不能塑造精彩的角色,要做一名好演员好编导,修心是最基本的,必须学会真诚对待自己,真诚对待别人,真诚对待这个世界,真诚对待热爱的事业,真诚地对待每个角色。

只有做到了这些,我们才能去用心地表演,表演艺术的基本原则和内涵概括归纳为七个“三”。

其一、“三位一体”指创作者,创作的工具,材料及创作的结果——形象都统一于演员自身,这一基本特征产生出创作中的“双重生活”“双重人格”以及“演员和角色矛盾的统一”等。

其二、“三个统一”指演员创作的艺术境界,优秀的表演必须达到三个统一:演员与角色的统一,艺术与生活的统一,体验与体现的统一。优秀的演员要学会在角色中探索自我,在自我中体现角色,使二者做到“我就是”的艺术境界。

其三、“三种素质,”好演员必须具备理解力、想象力、表现力三种素质,演员要塑造好人物形象,必须具备对生活,对人的较深刻的理解力,必须具备分析角色的能力,否者表演会不准确或流于肤浅。

其四、“三种能力”指演员对表演这门艺术掌握的三方面的功力,一是基本功,以便掌握艺术创作的自我感觉,创造出艺术的第二天性。二是一整套塑造人物形象的创作方法,包括理解人物,体验人物,体现人物的创作道路,个性化与“化身”的本领,三是创作中的思维与观念,必须有正确的创作思维模式与创作观念,才能塑造出具有时代气息,受当代观众欢迎的艺术形象。

其五、“创作的三个过程”指人物形象塑造中所经历的“理解人物,体验人物,体现人物”的三个阶段,这三者是不可分的,又是不能划等号的,理解和体验都必须进入体现,展示在舞台上。

其六、“评价的三方面因素”离开创作人物的形象的基础,离开编导处理表演的艺术水平和艺术观念单独评价人物形象的塑造,评价演员的表演是不科学,不全面的,实践证明,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导演提供的美学形象,离不开编导的处理,当然也离不开演员自身的创作。

其七、“三种派别”,前苏联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将表演分为三个派别,匠艺派,体验派,表现派,按

转贴于

照一成不变的的程式,这不是艺术,只不过是匠艺,另外两个派别体验派和表现派则经历了数百年旷日持久的争论,区别在于体验派注重内心体验,而表现派注重外部艺术形式。

二、演员要从生活中吸取养分,生动准确地运用在表演中

1.要留意生活中的细节,用心体会,用心观察

观察生活应多在生活中做有心人,要善于发现身边有意思,有特点的人和事。其实生活中人们都有一套墨守成规的规则,所以经常发现精彩的东西不容易,这时就需要独到的眼光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那些东西为角色创作积累素材,还要运用想象力,联想力,采集生活中那些情理中意料外的闪光点。

2.留意自己生活中丰富的情绪记忆,为创造积累内心素材

情绪记忆愈广泛,它所包含的内心创作材料就愈多,演员的创作也就愈丰富而完整。可是除了考虑到情绪记忆以外,还应多考虑到记忆所保藏着的材料的力量,稳定程度和性质。情绪记忆的力量在我们工作中有着很大的意义,情绪记忆愈强烈,愈突出,愈精确,创作体验就愈鲜明完整。

所以一个好的演员在他的表演中毫不费力就能体验到与他在实际生活中经历了激荡情绪后留在他心里的那种情景类似的背景,而且体验的时候不需要技术的帮助一切都会自然而然地经行,使演员表演生动,准确,演员观察自己是一件方便而有意思的事情,养成这种习惯,自己就比较容易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上看待自己,更有助于把自己从大情绪化的状态中带出来,把观察自己得来的收获运用到自己的表演中,那么不仅能给自己增加信心,而且使角色更加鲜活。

戏剧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范文6

关键词:现代舞;行为艺术;创造;趣越

现代舞是一种新时代的舞蹈艺术,它乐观向上、求新求异,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和强烈的艺术魅力。现代舞之所以称为“现代”,是因为它是随着时代更替而变化的。它的最高宗旨是标新立异、严肃探索、永远追求自由和新观念的融合。行为艺术是指在以身体为基本材料的表演过程中,通过艺术家的自身身体的体验来达到一种人与物、与环境、与世界、与生命的交流,同时经由这种交流传达出一些非视觉审美性的内涵。现代舞与行为艺术的结合是新近产生的一个发展方向,行为艺术对现代舞的影响表现之一便是希望给予观众的不仅是审美享受,而且是心灵的震撼和启迪。正因如此,现代舞才更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和强烈的艺术魅力。行为艺术的出路就在于创造与超越,行为艺术的出现和处理无疑会对现代舞蹈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对行为艺术的了解,让我们正确认识行为艺术对现代舞的影响,并能正确引导这种影响,从而更利于我国现代舞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无论是什么艺术,哪种门类,都是需要不断更新的,更新就需要创造与超越。在这一点上,国外艺术家在行为艺术语言方面的探索和拓展,应该能给我们的行为艺术家们一些启示。在国外的行为艺术中,行为艺术语言的丰富性被充分的展现出来。在“身体”“事件”“偶发”的基础上,他们实验性地纳入了“戏剧表演性”“意念化的肢体”“即兴音乐元素”“似舞非舞”“身体诗歌”等等探索。当然,这些探索并不一定能被我们完全接受,但探索往往会引发我们对自身探索的想象和渴求,而不是失去了方向感,一味地走向极端,用动物、鲜血、尸体来进行所谓的突破。现代舞是近百年发展起来的独具风格的舞蹈流派,它强调的是用身体表现自己思想感情,是对古典芭蕾的一次革命。

一、现代舞的特点

现代舞的特点首先表现为其直观性,舞蹈和一切表演艺术一样,其主要的审美特征就是直观性。也就是说,它们的艺术形象是直接为观众所感知的。其次是它的思想性和哲学性,舞蹈艺术在本质上是一种抒情性的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它不仅表现情感,也表现思想。而且能够表现更为深刻、更富于概括性和哲理性的思想。再次则是现代舞的直觉性与思理性,无论哪个时代,就复杂的社会结构而言,展示自我都是一种大胆妄为的行为,而这种行为在20世纪的开端是最为明显的,在这些岁月里,首次实现了对各种传统概念的突破尤其是审美标准的突破。

二、行为艺术的特点

迄今为止,关于行为艺术还没有更精确的定义。一种简单的说法是:行为艺术就是艺术家在现场表演的艺术;也有人强调,行为艺术是用艺术家自己的身体为基本材料,在行为表演的过程中,与人、物、环境的交流。“行为艺术”也称行动艺术、身体艺术、表演艺术等,国际上通常用“Performance Art”来表述;行为艺术是在以艺术家运用自己的身体为基本材料的行为表演过程中,通过艺术家的自身身体体验来达到一种人与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交流,并且通过这种交流传达出一些非视觉审美性的内涵。它的基本特征是行为事件的偶发性、文本共创的参与性、时空选择的自由性、日长事件的陌生性。行为艺术亦称观念艺术,艺术在经过自我批判、自我净化及自我定义之后,已厌倦只停留在自我身上,而想出门去拥抱世界。但这里取材的日常事件,并不是任何一个人的“真的”“平淡的与日常生活无异质的”粗线行为而是能够承载深刻艺术思想所展示的艺术创造行为,使作品对经验和意识的状态具有视觉陈述的效果,而这种视觉陈述的效果,是以日常事件的陌生化形式来呈现的。

三、现代舞与行为艺术之间的关系

从文化渊源上去追溯,行为艺术通过现场表演来传达思想,于人类并不陌生,它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远古时代的部落仪式、巫师的歌诗舞三位一体的表演,中世纪的基督受难剧。文艺复兴时期的情景剧,都带有在今天看来浓郁的行为艺术的痕迹。

对于很多艺术机构而言,行为艺术和舞蹈艺术之间面临的问题是这两种形式之间的模棱两可的区别所导致的混乱。舞蹈艺术家Ralph Lemon在接受艺术媒体采访时提出:“移动方式的表现是舞蹈艺术和行为艺术之间的最大区别。”认为两者之间的区别只在移动方式的表现上,在其他方面上的区别都是模棱两可的,使得行为艺术与舞蹈艺术之间有着很多相似点,更使得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现代舞是舞蹈、表演与行为艺术等的结合。现代舞的创始人美国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主张:“舞蹈家必须使肉体与灵魂结合,肉体动作必须发展为灵魂的自然语言。”真诚地、自然的抒发内心的情感,行为艺术家在表演过程中,通过自身身体的体验来达到一种人与物、与环境的交流,由此可以看出现代舞与行为艺术在表现理念和形式上都是如出一辙的。

行为艺术采取很夸张的表现手法,用行为来表达人对世界的看法,这行为有的是美的,有的是丑的,但大都不是人在正常状态下有的,他拓宽了我们对艺术、对人的生活、乃至对生命的思考。其实现代舞的概念也是非常广泛的,在现代舞者眼里大自然的一切无一不能舞,而人的每一种行为和每一个动作无一不在舞蹈。而行为艺术与现代舞之间不谋而合的相似处告诉我们两者之间是息息相关的。

四、行为艺术对现代舞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