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作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作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作用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作用范文1

关键词: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有效性

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其在物理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物理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实验方法及实验相关理论的最为重要的方式,同时,它也是初中生最感兴趣的课程,它能够在激发学生实验探究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因此,初中物理分组实验需要广大教师引起重视。然而,在目前一些物理实验过程中,大多数学生不能进行科学且规范的物理分组实验,学生实验能力也较差,实验效果不理想,从而难以达到物理实验的学习目的。因此,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分组实验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现状

在物理分组实验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影响到物理课堂教学的进展。这些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分组实验课程时间把握不够。在分组实验课堂中,实验时间往往难以控制。有些教师将实验目的、原理以及实验器材逐一介绍后,就要求学生开始动手做实验,学生由于缺少必要的思考,从而让实验课演变成为了“放羊课”。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有些学生急于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盲目的进行试验,结果导致试验失败,只能再重复一次甚至几次实验,这样一来,实验课程的时间就难以把握。例如:在进行“浮力”这一章节的实验时,学生需要研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只需要利用制作制作纸船下水进行实验,从而得出结论。有些小组盲目的将自己的纸船下水,结果船中还没有载物品,船就已经下沉了,这样实验就失败了,学生就必须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实验,这样,实验时间明显不够。

2.分组实验探究问题的把握度不够。在有些实验过程中,有些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往往偏离了课题研究的重点,从而造成实验结论的偏差,而有些学生则存在着探究内容太深的问题,由于时间有限,学生经过很长时间仍然无法得出所需要的实验结论,此时,很多教师为了完成的教学任务,不得不直接告知学生实验结论,所以,在分组实验中对探究问题把握度不够的话,往往会造成实验草草了事,无法完成教学目的。

3.在分组实验中存在学生积极性不够的问题。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分组实验至关重要,然而,在物理分组实验课题中却往往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不够,在实验过程中往往是旁观者多于参与者,表面上看起来实验热热闹闹的,其实实验的实质性问题并没有激发出来。

二、提高物理分组实验有效性的途径

1.师生要提前做好分组实验准备。首先,教师可以学生做好充分的知识预习。如:了解实验所要达到的目的,掌握实现实验目的的方法以及了解实验过程的注意事项等。其次,想方设法突出实验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注意实验操作中所需要注重的细节和问题,减少实验的盲目性。再者,物理教师要勇于打破陈旧的观念,不要试图在有限的实验课堂里解决所有的问题,有时候有必要把一堂课的内容拆开来讲,把理论讲细讲透。最后,教师要多多加强分组实验的巡视,及时制止学生的危险操作和错误操作,这是保证分组实验课题时间的最有效手段,特别是对于某些大众的错误,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解决。

2.课前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明确实验目的。为了更好地把握分组实验探究问题的把握度。除了要明确分组实验的目的性外,还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根据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层次分为,2人一个操作组,4到6人一个合作组,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组内的合作。这样,在每次分组实验课堂中,每个小组都有明确的小组探究任务,小组长发挥自己的领导作用,让小组组员人人参与,努力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为了使每个人都有锻炼的机会,组内分工应该轮流交替进行,例如:学生要轮流担任记录员、检查员、组织员、总结报告员等职责,这样有利于树立学生的实验信心,从而有利于把握分组实验探究问题的尺度。

3.教师在分组实验教学中注重其主导作用。在分组实验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够有效地对实验过程进行监控,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因此,教师要设计好实验课程的每一个环节,促使实验转变成为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在实验结束后满怀成就的走出实验。教师还要深入到学生的实验小组,并参与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对学生在小组实验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相互交流合作的方法,促使学生在交流合作学习中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相互争论,相互启发,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让学生置身于实验教学情境中。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和思维的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

4.对实验结果进行认真总结。在物理分组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对本次实验进行总结和回顾,对学生知识进行梳理和查漏补缺。当然,对于实验认真且实验操作规范的学生,教师要予以表扬,鼓励其他学生向其学习,对于极个别学生在分组实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也应该认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的措施。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作用范文2

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切实贯彻“以实验为基幢的教学原则,真正把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看待,比较多地采用学生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于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我们觉得仍然要加强边学边实验教学,充分发挥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功能。

【关键词】初中物理;边学边实验;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300-02

1 边学边实验教学的特点

所谓边学边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一边学习一边进行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以下简称“四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索物理知识的能力。

1.1 边学边实验教学是一种低容量高密度思维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因材施教,切合初中学生的实际课的容量是指一节课内运用新概念、基本规律、技能、科学方法的多少。高密度思维是指学生在一堂课上有较长的有意注意时间,并能充分地开展思维活动。

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若比较多的采用边学边实验的组织形式,让学生通过“四动”进行学习,使各种感官受到刺激,就能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促使大脑对各感官传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思维密度。

边学边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老师做、学生看那种因学生处于消极地位而使课堂气氛沉闷的情况。由于学生自己阅读材料,自己做实验,还可以讨论讲述,因此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1.2 边学边实验能够起到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学生分组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较好手段,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环。但是,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存在一定的弊端。课堂中的演示实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的过程,它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活动,教学中如果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边学边实验,既能使学生对实验获得更加清晰的印象,学到物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生分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和测量性实验,一般都安排在新课或一个单元教学之后进行,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不够紧密。加上初中学生实验能力差,学生对实验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操作上,教师则往往忙于协助学生排除故障,师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以致往往无法达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采用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形式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看、边学、边实验、边思考、边讨论,能较快地掌握物理知识。边学边实验课一般安排在教室里进行。每个桌上都有一套仪器,每位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边学边实验起到了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

1.3 边学边实验是一种效率高负担轻的中学物理教学活动十多年来,我们开展边学边实验所需的仪器,大多是通过发动广大师生因陋就简自制的。纵观初中物理所涉及的全部物理实验,其精确度要求不高,有的只要能表现出一些物理现象和事实就可达到教学目的。可以说所有初中物理实验除配备一定的基本仪器和必要器件外,都可以就地取材,自制仪器来解决。

2 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功能

2.1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提出,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当前物理教学改革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边学边实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据对试验班毕业前物理学习兴趣的调查,?喜欢物理的占86.4%,不喜欢的仅占2.7%。从初二到初三,学生对物理一直感兴趣的占34.8%,一直不感兴趣的仅占6.8%。在学生所学的7门主课中,物理是学生最喜欢的学科之一。

2.2 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巩固程度,与学习的方式关系很大。一 般来说,学生通过听教师讲授,能够记住10%―20%;学生如能看到实物或现象,能够记住30%;如果学生既能听教师讲,又能看到实物或现象,能记住50%;如果学生看到实物或现象,自己又描述过,便能记往70%;如果学生既动手做过,又描述过,则能记住90%。而边学边实验,既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又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讨论、分析,最后自己归纳出物理概念和规律。显然,这样的学习过程属于上面所说的最后一种情况。可见,边学边实验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提倡手脑并用的学习方式。他在《手脑相长歌》中写道:“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

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老。”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提出边学边实验,提出“四动”,正是遵循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去实践的。我国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是学生动手的机会太少。开展边学边实验,极大地增加了学生实验操作的机会,因此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2.4 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物理的方法边学边实验的学习探索过程,更接近人类认识客观规律的过程。因此,我们主张将课堂变为教师引导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主动学习的活动场所。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作用范文3

1.边学边实验教学的特点所谓边学边实验

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一边学习一边进行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以下简称"四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索物理知识的能力。

1.1 边学边实验教学是一种低容量高密度思维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因材施教,切合初中学生的实际课的容量是指一节课内运用新概念、基本规律、技能、科学方法的多少。高密度思维是指学生在一堂课上有较长的有意注意时间,并能充分地开展思维活动。

边学边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老师做、学生看那种因学生处于消极地位而使课堂气氛沉闷的情况。由于学生自己阅读材料,自己做实验,还可以讨论讲述,因此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边学边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可以自定学习步调,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阅读教材,实验现象观察不清楚时,也可以反复做几次,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问老师。同样,由于可以自定学习步调,优秀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充分展开,自己可以学得深一点,多学一点。

1.2 边学边实验能够起到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

认真做好学生分组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较好手段,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环。但是,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存在一定的弊端。课堂中的演示实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的过程,它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活动,教学中如果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边学边实验,既能使学生对实验获得更加清晰的印象,学到物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生分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和测量性实验,一般都安排在新课或一个单元教学之后进行,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不够紧密。加上初中学生实验能力差,学生对实验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操作上,教师则往往忙于协助学生排除故障,师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以致往往无法达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采用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形式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看、边学、边实验、边思考、边讨论,能较快地掌握物理知识。边学边实验课一般安排在教室里进行。每个桌上都有一套仪器,每位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边学边实验起到了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

1.3 边学边实验是一种效率高负担轻的中学物理教学活动十多年来

我们开展边学边实验所需的仪器,大多是通过发动广大师生因陋就简自制的。纵观初中物理所涉及的全部物理实验,其精确度要求不高,有的只要能表现出一些物理现象和事实就可达到教学目的。可以说所有初中物理实验除配备一定的基本仪器和必要器件外,都可以就地取材,自制仪器来解决。

进行边学边实验教学的形式可以根据教材、学生以及器材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它可以安排在新课的开始,作为新课的设疑引学,起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也可以安排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用来建立物理概念或得出物理规律,作为学生辨疑解难的一种手段,起到启发、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解决疑难问题的作用;还可以安排在下课前的几分钟,作为复习巩固之用。在教学时间上,可以用一整节课时,也可以用半节课或几分钟。总之,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可能灵活掌握,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目的。

2.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功能

2.1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提出,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当前物理教学改革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边学边实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 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巩固程度,与学习的方式关系很大。一 般来说,学生通过听教师讲授,能够记住10%--20%;学生如能看到实物或现象,能够记住30%;如果学生既能听教师讲,又能看到实物或现象,能记住50%;如果学生看到实物或现象,自己又描述过,便能记往70%;如果学生既动手做过,又描述过,则能记住90%。而边学边实验,既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又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讨论、分析,最后自己归纳出物理概念和规律。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作用范文4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的规律和实验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过程中,如能正确的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那么如何搞好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笔者认为着重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要注意在演示实验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要学生让学生以“小物理学家”的身份重新探索这些物理基本知识。成为科学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对课本知识作为基本内容,用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进行“再发现”,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尝到自己发现物理规律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对于探索物理规律的演示实验,一定要遵守好物理实验的主要教学程序,这就是教师提出探索课题引导学生进行“猜想”、探索、实验数据分析、总结规律几个阶段。如在《欧姆定律》一节的教学中,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与电流的大小与因素有关。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自己提出电流的大小可能与电压有关系,电流的大小可能与电阻有关系。那么应该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呢?这可用控制条件的实验方法,引导学生从上述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出发来设计实验装置,从而使学生对实验的设置思想和实验装置的原理有透彻的理解,进而共同实验,首先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然后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学生分析数据不难得出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这一正确结论。

二、分组实验中应掌控好几个环节

1 加强预习,让学生有目的走进实验室。物理实验课上,也有一部分学生不预习实验内容。直接走进实验室,因对内容不熟,实验时无从下手,因为时间不允许,操作不熟练,甚至会在慌乱中出错,影响实验效果。对学生来说,不预习不应进实验室,我们应做出规定,学生做分组实验的前一天。物理任课教师必须布置预习提纲,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内容、步骤及有关注意事项,只有目的明确,学生实验时才会做到胸有成竹,实验的过程中才不会出错。

2 按规范操作,不违背操作规程。物理实验要求科学、缜密。因此我们一定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操作规则和程序,如果不按规程办事,不仅会造成很大的实验误差,使实验失败,而且会损坏仪器。甚至造成人身伤亡。当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不意味着要学生机械地、不动脑筋地操作,相反。要求他们按照科学的逻辑进行实验。实验操作的顺序不是绝对不可变的,但有的步骤是不可颠倒的,因此应要求学生充分理解某个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3 认真核实数据,不能凑结果。不少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常常会得到不一致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会改数据,凑结果。在对待不一致结果上,我们应当使学生认识到,为结果改数据是十分错误的,简单地归结为仪器粗糙。是误差所致,对自己也无益处,实验教师应当让学生仔细分析实验经过和实验条件,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必要时可重做一次实验。虽然这样看上去实验失败了,但对一个认真实验的学生来说。收获肯定不小,一定会受益终生。

4 观察要细心,认真描述实验现象。从初中学生的好玩的特点来看,大多数学生对分组实验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但这种积极性的深处却常常隐藏着不同程度的“好玩”心理,对现象的实质观察不细致或不全面,当实验完毕要求回答现象的原因或得出什么结论时,往往回答不上来。还有的学生实验做得很成功。现象也很明显。但是对观察到的现象描述不够准确。作为物理实验教师来说,应着力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要求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把看到的现象或得到的结论随时记录下来,避免因贪玩而遗忘,实验结束后加以整理,往往会收到良好的实验结果。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作用范文5

1.备仪器:根据近年农村中学实验新添设备情况。学生实验一般要求能满足两个学生用一套实验仪器。初中物理实验仪器一般都比较简单,多数实验都是定性的,少数几个定量的实验精确度要求也不高。因此,大部分物理实验仪器都可以自制,各地可供选择的器材也很广泛。当我们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制教具的活动时,不仅为实验教学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实验仪器,也为物理教学创设了良好的实验环境。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此项活动中增长了才干,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开发了思维。此外,我们实验准备还包括实验室配备的器材,教师提前一天做准备实验。

2.备学生。在备教案时,还应了解学生实际,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及学生在实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都要作充分的准备。例如,初二采用教科书第105页练作为边学边实验,学生会想到“塑料袋扎孔后液体不封闭”,从而影响对帕斯卡定律的理解,所以我们为学生设计好学习阶梯,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看到帕斯卡球上的每个小孔上都扎有橡皮膜,当用活塞挤压筒里的水时,可以看到各个小孔上的橡皮膜都向外凸出,唐发学生思考帕斯卡球的小孔上不扎橡皮膜行不行?进而知道在塑料袋上扎孔是为了能看到“液体传递压强”的现象。在进行物理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为了大幅度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我们的课堂教学已比较多地采用了学生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形式。

据统计,我国现行初中物理实验的结构体系如下:力学:演示实验52个,学生分组实验9个,小实验7个;热学:演示实验28个,学生分组实验3个,小实验5个;光学:演示实验14个,学生分组实验1个,小实验3个;电学:演示实验21个,学生分组实验9个,小实验3个;总数:演示实验145个,学生分组实验22个,小实验22个,再加上实验性习题18个,总计207个。通过近几年试验,把结构体系作了如下调整:(1)22个学生分组实验中的11个改为边学边实验;(2)145个演示实验中的38个改为边学边实验;(3)22个小实验中的7个和17个实验性习题中的10个改为边学边实验;(4)新增加了4个边学边实验。经过这样的调整,初中物理实验的结构体系趋于合理,有利于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验能力。

二、实验过程

1.看。即“观察和了解”是所有实验的第一个环节。包括对实验器材的选用,器材的使用规则和使用范围。以及器材的精确度等,要有一个详尽的了解。

2.调。即“调整或调节”,它是进行实验的第二环节,调整或调节的正确与否对实验的成功与失败有决定性的作用。对部分需要“调”的实验仪器,应注重怎样正确地操作。最好当堂给学生示范一次或几次。例如:托盘天平的调平衡,电流表或电压表的机械调零等。

3.做。即做实验,它是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参与实践的过程。每一种仪器,都有它的使用规则,我们应严格地按照它的使用规则进行操作。特别是在做一些带危险性的或易损坏性的实验时,教师应先通过检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坏和意外。例如:电流表,酒精灯,温度计等的使用。

4.记。即在实验中,正确地读取和记录数据,它包括:读取的姿势(例:_刻度尺数值的读数);读取的方法和准确的记录(数字与单位等要准确)。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错误的读取姿势或方法,加强学生对动手操作的掌握。同时,应注重实验事实,不能任意改变实验数据。以迎合实验的真实结果,着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析。由于做实验的人不同,实验器材的不同,操作方法的不同等因素,可能导致同一实验结果出现不同的数据。所以应及时加以总结和分析,帮助学生分析哪些地方有错误,哪些地方有误差,与学生共同探求如何改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思维。

三、扫尾工作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作用范文6

一、边学边实验教学的特点

所谓边学边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一边学习一边进行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动眼、动脑、动手、动口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索物理知识的能力。

1、边学边实验教学是一种低容量高密度思维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因材施教,切合初中学生的实际课的容量是指一节课内运用新概念、基本规律、技能、科学方法的多少。高密度思维是指学生在一堂课上有较长的有意注意时间,并能充分地开展思维活动。边学边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老师做、学生看那种因学生处于消极地位而使课堂气氛沉闷的情况。由于学生自己阅读材料,自己做实验,还可以讨论讲述,因此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2、边学边实验能够起到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学生分组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较好手段,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环。但是,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存在一定的弊端。课堂中的演示实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的过程,它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活动,教学中如果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边学边实验,既能使学生对实验获得更加清晰的印象,学到物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边学边实验是一种效率高负担轻的中学物理教学活动,我们开展边学边实验所需的仪器,大多是通过发动广大师生因陋就简自制的。纵观初中物理所涉及的全部物理实验,其精确度要求不高,有的只要能表现出一些物理现象和事实就可达到教学目的。可以说所有初中物理实验除配备一定的基本仪器和必要器件外,都可以就地取材,自制仪器来解决。进行边学边实验教学的形式可以根据教材、学生以及器材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它可以安排在新课的开始,作为新课的设疑引学,起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也可以安排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用来建立物理概念或得出物理规律,作为学生辨疑解难的一种手段,起到启发、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解决疑难问题的作用;还可以安排在下课前的几分钟,作为复习巩固之用。在教学时间上,可以用一整节课时,也可以用半节课或几分钟。

二、实施边学边实验教学的策略

恰当地选择学生边学边实验教学的内容教改实践表明,凡是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便于随堂进行并利于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利于发展他们智能的内容,都可选为学生边学边实验教学的内容。

1.根据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对能力、技能的具体要求,安排边学边实验的内容。例如,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会使用某些基本物理实验仪器,那么就应该采取边学边实验教学的形式,努力增加学生对这些仪器的使用频数,逐步提高学生使用这些仪器技能方面的要求。

2.对器材的要求不是很高的演示实验,可以改为学生边学边实验。例如,课本上用铅皮和铅盒来演示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若改为边学边实验,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一支空牙膏管(尾端剪开)和一只玻璃杯。实验时,先让学生把牙膏管捏扁放在盛水的玻璃杯里,它就在水中下沉,然后将牙膏管鼓起一些,它就能上福

3.将课本上的小实验和一些实验习题改为边学边实验。例如,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小实验,可以配合“力的测量”进行边学边实验教学。再如,用纸盒可以将水烧开的小实验,反复弯折铁丝后弯折处会发烫等实验习题,都可以配合新课教学作为学生边学边实验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