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工程技术的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工程技术的课程范文1
【关键词】高职教育;软件辅助;安全计算
1.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专业高职教育中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要求学生在完成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后进行该课程的学习与锻炼,同时也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按照高职教育的要求,既要重视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1]。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以施工员、材料员、安全员等重要基础岗位为培养目标,学生通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以及后期的努力从而晋升管理岗位,因此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目的,也是本课程的教学重心。
2. 工程软件辅助课堂教学实现工学结合
2.1 资源有限的课堂教学
目前不管是“把课堂搬到工地”,还是“把工地搬到课堂”,前者毕竟资源有限,学时有限,工地现场考虑到安全、效益等也不会时时向大量的学生开放,因此实现有难度。后者也由于搬到课堂的“工地”都是图片或者视频,而现场的情况却是千变万化,因此学生接触到的实际工程也是有限的,有时甚至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施工技术中。然而目前的建设工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施工规范也在不断的革新完善,建设过程中的成本、安全、进度等的计算也开始不断向更简单、更安全的方向发展。目前已有许多相关的软件被开发出来并投入使用,以方便工程成本、安全等的计算。
在这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建筑施工技术课堂的教学仍旧以黑板和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多媒体也通常只是用来向学生播放各种图片和视频。也就是说在目前的建筑施工技术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科技的教学工具,在教学中并没有发挥它最优势的作用――使学生主动学习,于是课堂教学的步伐并没有跟上不断发展的建筑行业。此外该课程与学生毕业后的岗位密切相关,为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熟悉一些相关的工程软件,需要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就接触到实际工程中的常用软件。因此在建筑施工技术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资源,通过教会学生使用目前建筑行业常用的工程软件,从而使理论教学与实际工程挂钩,一定程度上实现工学结合。
2.2品茗安全计算软件简介
该软件是将施工安全技术和计算机科学有机结合,针对施工现场的特点和要求,根据相关国家规范和地方规程,为施工技术人员编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管理提供便捷的一款工具软件。包括脚手架、模板、临时工程、塔吊、降排水、起重吊装、混凝土工程、基坑工程、钢筋支架、垂直运输设施、冬期施工、爆破工程、施工图、浙江省标模板等十四个模块。
该软件严格按现行施工及结构设计规范进行计算,提供临时工程、吊装工程、垂直运输、基坑工程、塔吊、模板、脚手架、钢筋支架、降排水及其他工程等CAD详图,及垂直运输、基坑工程、塔吊、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安全资料规程CECS266-2009、模板、临时用电、脚手架等工程类检查管理用表。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工程,创建工程文件,添加所需的模块类型,生成各种模块的计算方案的完整计算书,包括计算依据、计算过程、计算简图及计算结果,自动生成弯矩、剪力、变形图等。生成计算书,查看计算结果符合要求后,可直接生成施工方案。可根据工程参数自动绘制标准、完整的方案施工图,导出CAD图形文件,并可直接插入施工方案。另外可以直接生成报审表、技术交底,便于快速审查计算结果,添加相关的节点详图,实例照片等,生成技术交底,同时可选择或自定义危险源类别,采用指数矩阵法和LEC法两种权威评价方式确定危险源等级等。[2]
2.3案例基于品茗安全计算软件运用的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实训
2.3.1 实训目的
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学生应了解施工方案编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为建筑施工中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脚手架工程,则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而其安全计算和危险源分析评价将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目前高职教育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的职业要求是掌握脚手架的设计、搭设、安全性能的评价,搭设质量的监督等。而对于脚手架的认知主要还是依靠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仍是以理论教学为主,为方便学生对脚手架的理解,需辅以图片、视频、展示扣件等加深学生的印象。因此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已经设置了工种操作的实训项目,其中已经包括了脚手架的搭设及检查,同时1:1建筑模型也为学生提供了模拟现场的实践场地,学生对扣件式脚手架的基本搭设要求及质量监督验收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然而专项施工方案在编制过程中难度较大,涉及的土木工程专业知识如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等比较复杂,而且需要引用和查阅的规范过多,计算量巨大,而且许多施工单位的项目部缺乏既懂专业知识又有施工现场经验的人才,这就导致了施工安全专项方案的编制流于形式,甚至个别技术人员盲目照搬照抄。[3]于是脚手架安全专项方案的电算化就成为必然。学生在课堂理论知识掌握之后,可以利用品茗脚手架安全计算软件根据建筑物的情况设计外脚手架,并对脚手架进行安全计算与危险源评定,从脚手架搭设的方式、高度、步距、跨距、连接件的连接方式、连墙件的构造形式等方面层层进入,仔细分析,从而对自己设计的脚手架进行安全性的数据验算与分析,然后根据计算书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同时学生在学习和练习软件的时候对存储在软件中的规范手册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自觉性学习,达到高职教育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要求。
2.3.2 实训过程
扣件式脚手架主要计算的是脚手架各主要配件的结构可靠性,如强度、变形等;脚手架立杆的整体稳定性;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地基承载力;脚手架最大搭设高度;脚手架配件用量等[2]。
①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自行设计一栋建筑,设置建筑类型、建筑高度、长度、宽度、层高等基本参数。
②根据建筑参数设定脚手架搭设高度,即自立杆底座下皮至架顶栏杆上皮之间的垂直距离(规范中规定单排脚手架最高为24米,双排脚手架为50米,超过五十米必须设置双立杆)、计算脚手架材料用量,包括大小横杆、直角扣件、旋转扣件、脚手板等。设置步距、立杆纵距或跨距、立杆横距、内立杆离建筑物距离、纵、横向水平杆布置方式、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地基土类型即地基土直接承载来自脚手架立杆及上部结构的荷载,所以必须知道地基土类型才能了解地基土的承载力、连墙件布置参数,按照脚手架的步、跨来设置的,一般有二步二跨、二步三跨、三步三跨等。根据我国长期的使用经验,连墙件的设置常采用二步三跨、三步三跨设置。
③按照设置好的脚手架参数生成计算书,根据计算书中有不合格的计算结果的提示进行参数更改,但应充分考虑建筑与脚手架实际情况。
④调整参数至计算合格后生成计算书一份、技术交底一份,根据该计算书编制相应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一份。
2.3.3 实训成果
实训结束后每位学生上交完成的脚手架安全计算书一份、技术交底一份及施工方案一份,由教师评价学生对软件应用及对脚手架搭设相关规范的掌握程度。
3. 结论
通过对品茗安全计算软件在课堂上的教学,学生对工程实际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接触到了工程中常用的软件,并且在对软件的学习练习中学生对建设工程的步骤、建设规范也有了一定的掌握,因而对先修课程进行了巩固,同时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也做好了铺垫。由于本专业培养的主要目标岗位为施工员、安全员、资料员等,要求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设施的计算、监督、验收以及相关规范,而仅仅依靠课堂纯理论教学是不能达到的,因此需要相应的软件进行辅助教学。另外通过对实习生在工地对软件操作以及对实习生指导老师的调查,发现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软件的操作及施工设施安全的检查监督。毋庸置疑,建筑施工技术课程通过工程软件辅助课堂教学,学生的技能得到了培养,为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轻松胜任岗位基本工作打好基础,而对于高职教育来说,也实现了工学结合,达到了高职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丁金昌.我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2,2:86-88
建筑工程技术的课程范文2
【关键词】施工技术 教学方法 改革探讨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职业技术课,也是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等专业的重点课程,具有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工程施工方法多、理论跨度大、综合性强等特点。经过近几年的努力,高职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支持不够,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不高,高职院校举办高职教育的理念不新,与企业、行业互惠互利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适合高职教育的“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缺少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训基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基础弱、接触施工现场的机会有限、学习兴趣不浓等问题,导致学习效果不够理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步伐的逐渐加大,现有的的教学方法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对《建筑施工技术》的教学进行进一步改革。
一、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近几年已经进行了改革,并有了一定的发展。在过去的《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中,采用课堂教学、课程设计、组织现场参观、校内实训、现场实习相结合的模式,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施工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对学生培养的定位和社会对毕业生能力要求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目前建筑人才培养的需要,诸如学生动手能力不强、教学效果不明显、专业知识系统性差、前后不连贯等。
1.任课教师知识的局限性
高等职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已有课本为基点,从教师多年形成的、刻板单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出发,不能从社会需要出发,不能从市场需求出发,更不能从个人与社会的发展方向出发,传授的知识无法与社会接轨、与现实靠拢,无法让学生明确地知道什么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和社会技能,以及这些知识与技能在以后的职业生涯和社会生存中如何体现。
传统高职教师的核心角色为知识的传递者和开拓者。作为某个专业领域的学者或专家,他们给学生传授的是相对高等、精准、尖端的知识。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和起点,高职教师在向学生传播知识时,二者的关系仅仅为“施”与“受”的关系。教学形式通常是老师教授,学生记笔记,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已有的知识水平及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养成。作为学科知识的开拓者,传统高职教师的学科知识往往具有单一化的特点,跨专业知识的学习研究很少,同时影响了人才的培养。此外,时代的发展需要高职教师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角色,高职教师要对角色重新定位以便更适应社会发展。
2.选用教材内容滞后,距规范较远
目前,市场上形形的《建筑施工技术》教材很多,但较缺乏合适的教材。现有教材内容没有准确定位于高职院校本身特有的现实地位,即培养职业能力,没有反映不同的地区特点,因为高职学生就业大部分局限于本省及邻省地域;同时多数教材只是单纯的理论知识体系,缺乏系统的工程案例;在章节知识点的衔接与整合方面没有充分发挥案例本身应有的作用;反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的内容不多。教材更新速度慢,所以造成教材陈旧过时,一些已经淘汰的工艺、技术依然找有很大的比重,而一些已经成熟推广且广泛应用的技术和工艺却在教材中反应不够甚至尚未反应。这样,学生学完课程后一接触施工现场,便觉得很多工艺很陌生,根本没学过。
3.教材方面与教学手段不合理,理论与实践脱节
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学模式普遍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必要的师生互动环节,学生主动性差,很多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课程设计、实训教学没有紧密结合实际工程或与实际脱节,最直接的体现是课程设计中生搬硬套教材上的内容,或是毕业设计中照抄照搬实际工程中的施工方案。因此,许多高职院校尝试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各种形式展现施工现场实景,引入工程案例提高学生兴趣和教学效果。
4.目前的教学体系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该课程教材章节之间相互独立、内容跨度大,且多媒体课件、视频、工程案例等教学资源又不完善,相互之间缺少联系。而不合适的课程学时数、场地条件的局限等因素也制约了课程教学效果的改善,影响了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后续环节的培养质量。
5.教学资源的片面、局限性
教师知识的更新尚未得到重视,教师学习机会甚少,知识更新困难。教师过时和陈旧的技术及工艺已不能满足高职学生的培养,况且实训基地少,实训时间短。高职院校实习经费短缺,造成校内实训基地不完备;许多施工企业处于经济效益和安管管理等方面的考虑,不愿意接受实习生,从而造成校外实训基地相对较少,学生实习从事施工实训的时间不足,缺乏实际操作技能、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导致学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任然没有很好地掌握施工技术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
6.高职改革中不断扩大的招生规模与教师繁重的教学工作任务之间的矛盾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据统计,某高职院校授课教师平均每周理论课时数在18学时以上,这些教师还要承担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校内外实训指导和管理及成人教育等等多项任务,同时还要承担班主任工作进行班级管理。繁重的教学工作任务导致了教师精力不足,过于疲惫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保障。
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思路的设想
1.准确界定课程教学标准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在此先要准确界定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它是编写教材、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枢纽。新课程标准关注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使用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要关注如何利用各门学科的优势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记得是否准确,某项技能是否形成,运用起来是否得心应手。
2.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大纲
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大纲编写完成之后,应经过严格的审核把关,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
3.安排负责人组织加强教材建设,精选教材内容活动
针对教材内容之后与工程实践的实际情况,教师应及时补充和完善教材内容,增加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不断更新的国家、地方标准、规范的介绍,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针对高职学生生源质量相对不高、理论基础弱,就业领域偏重于施工、监理等现场工作的特点,教师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较少理论分析、计算的内容,较少不常用的工艺介绍,增加常见的、典型的工程实例,并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教学内容。因此,高职院校可组织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编写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及项目为载体的校本教材。
4.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
“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这是教育部颁布的[2006]16号文件明确提出的高职教育主要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基本上还以“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为主,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难以满足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距教育部提出的“教学模式” 差距较大,教学方法亟待更新。(1)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采用与多媒体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性教学方法和多种实践性教学环节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5.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改善教学环境,加强理论联实际的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课堂与实训基地、施工现场相结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为此与建筑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尤为重要。高职院校为施工单位培训工程技术人员,施工单位接收学生和教师到现场实习,并指定专人负责指导,通过互惠互利的合作办学模式促进实习质量的提高。首先是“请进来”,聘请经验丰富的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知名的专家学者走进课堂授课,举办讲座,内容主要针对工程实践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和现代建筑施工中的最新知识,因为有些问题学生毕业之后就可以遇到。其次是“走出去”,带学生走出教室到试训基地,对照实物讲解;并通过砌砖、抹灰、钢筋绑扎及工种质量验收等实际操作,实践“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边学边做”的育人理念,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如我院新校区建设使得学生有机会对工程基础施工至竣工的全过程进行了解,为此,教师可额外增加校内工地教学环节,每隔1~2周安排一次现场教学,实时跟踪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使得在课堂上难以表述的内容变的通俗易懂,易于学生掌握。
6.改革课程设计内容,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组织教师每学期对实习指导书和课程设计指导书进行讨论和修改,使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为了防止所作设计大同小异、互相抄袭严重等现象,可安排每组学生4~6人,每个学生负责1~2个分部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使每个学生都有相应的任务。学生通过每人负责一部分设计,既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能增加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7.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建筑工程技术的课程范文3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综合实训课程构建
出台于2012年6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2-2020)(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应在高等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开展高等学历教育和高等继续教育,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这就要求高职课程开发必须坚持开放性原则,加强与社会和企业的联系。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师经过调查和研究,依据从业人员的岗位需求和岗位职责,结合我院从2011届实行的“2+1”人才培养模式,拟定了职业能力需求体系、培养目标体系和课程体系,并于建工专业学生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综合实训”课程。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展对实现教学和岗位工作零距离对接、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合实训课程构建的主导思想
合格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从业人员必须满足三大核心能力要求:即会设计、能施工、懂管理。因此,我们在制订综合实训课程内容时,就通过紧抓“一个思想、两条主线、三个层次”来落实,使学生具备这样的能力。
1.“一个思想”就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理论教学中侧重于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阐述,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实践教学则侧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两条主线”就是专题设置和感知实习,构成综合实训的教学核心
专题设置是中心,它覆盖了从理论到实践教学的起点和终点。综合实训中的课程设计是结合所设置专题进行的,它注重培养学生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充分发挥个人开放性思维。
感知实习,就是除了组织学生在课内时间对我院安居工程及附近工地进行考察外,还要增设“课余经常性实践”、“双休日重点实践”和“寒暑假集中实践”。
3.“三个层次”就是达到高等技术人才专业素养目标所必须具备的三个层次的能力
只有学生掌握了基础动手能力、专项技术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三个层次的能力,才能说综合实训实现了培养的最终目标。
综合实训课程开设的主要内容
1.已经实行的综合实训课程的主要内容
综合实训课程是高职教学能力基本建设的重要一环,在提升学生培养质量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依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及其真实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开发基于真实工作的综合实训项目,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构建的创新方向。[1]综合实训是培养学生专业通用能力[2]和专业方向能力[2]的重要途径。我们针对《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JGJ/T250-2011)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标准员、材料员、资料员、机械员、劳务员等“员”)专业知识[2]的需求,再结合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2+1”人才培养方案的实际,制定了综合实训实施细则和指导任务书,以简易民用建筑的建筑施工图和建筑结构图的识读、设计及绘制为任务,并在2011届150余名学生中作了教学实践,收效甚好。
专业知识是完成专业工作应具备的通用知识、基础知识和岗位知识。[2]通用知识即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从事专业技术管理工作应具备的相关法律法规及专业技术与管理常识。要求学生在建设法规、工程材料、工程识图、施工工艺及项目管理等方面有所掌握。[2]
基础知识即与职业岗位工作相关的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力学知识,而重点就是建筑构造、建设结构和建筑设备的设计内容。[2]
大家从表1、2、3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从事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都要具备建筑施工图、结构图及设备图的识读能力。所以我们的综合实训课程设置应紧紧围绕该能力设置。我们以施工员所要具备专业知识为例,可看到在综合实训课程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有待完善,以达到我们综合实训课程的最终目标。
2.有待补充的综合实训内容
施工员是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协助项目经理,从事施工组织策划、施工技术管理,以及施工进度、成本、质量和安全控制等工作的专业人员。[2]
从表4、5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岗位知识中关于掌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方案等知识在职业能力需求的重要性。所以针对这个情况,综合实训课程的建设完善还有待提高。
综合实训课程建设中需要改进的方面
通过对岗位知识的需求重要性的认识,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现提出三个方面的设想,希望使综合实训的内容更加完整,综合实训课程开设的意义更加深远。
1.调整相关课程的设置时间
我院于2011年实行了“2+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理论教学2年,顶岗实习1年,因此在课程整合方面有了很大改变,而综合实训这门课程就是为了满足学院发展、满足学生“零距离”就业应运而生的。但由于某些客观因素,导致课程设置顺序缺少衔接,但结合建筑行业第一就业岗位(员)的需求,所以应增加关于施工组织设计方面的实训内容,现将相关专业课程的顺序作以调整(见表6),更加满足了综合实训“综合”的内容和意义。
2.综合实训的前期实践教学基地薄弱
长期以来,建筑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尤其是现场学习)虽然占很大比重,但由于实践基地薄弱,企业安排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建筑工程的建设工程量大,工学多且复杂,建设周期长,短时间实习只能看到工程的某个局部或某个工序,很难了解全过程,也由于时间经费限制,一次实习也不太可能到多个不同工地进行,学生动手参加实践机会少。所以,建议每学期应该安排1-2周现场实训、参观和教学来增强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如表6所示)。
3.综合实训课程教学设计的改革
我们现在选择的综合实训的教学内容是完成简单民用建筑设计及混凝土楼盖设计两个大项内容。根据戴士弘教授提出的课程整体设计的六项基本原则:[3]①职业活动导向;②突出能力目标;③项目载体;④用任务训练职业岗位能力;⑤以学生为主体;⑥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设计为课程设计改革的基本思路,应做到以“能力本为、项目课程”作为课程建设的核心,使学生的能力目标更加明确,任务训练更细致,项目载体更加具体,使得本课程知识理论实践更加贴近。
结论
综合实训课程的构建,是我院 “2+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增加的一门重要课程。综合实训课程是按照实际工作为载体,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情境紧密联系,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主动性和对专业的认知能力。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明显,深深地改变了以往课程的教学形式,即从模拟型向真实型转变,从限制型向自主型转变及从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应该在每个需要发展的高职院校中开设。
参考文献:
[1]刘曙光.马克思“目的作为规律”思想探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43-46.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S].(JGJ/T250-2011).
建筑工程技术的课程范文4
【关键词】绿色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前言
建筑工程方面的绿色施工技术是指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完全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方针理念,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规范的操作方式构建传统建筑施工技术,在文明施工、减少噪音、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方面要求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绿色可持续发展技术已经成为建筑行业核心竞争之一,不仅可以有助于提高施工企业的形象,并且还有助于帮助企业降低施工工程能耗,控制施工质量水平,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达到自然、建筑、人之间的和谐统一。
1.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1.1 控制建筑产生的扬尘
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扬尘现象,同时也是污染大气环境的主要来源之一,需要建筑单位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控制扬尘现象的产生,例如,在运输车辆比较容易出现飞扬、散落、遗漏物料的现象时应该采取车辆封闭的措施进行运输的方法;在施工现场设置洗车槽,来保证所排放的污水不会污染道路,产生道路环境扬尘;在进行土方作业、安装装修、结构施工、拆除临时建筑物时,应该结合实际的环境情况来实现清理扬尘,通过洒水、高压喷雾、设置围栏的方式来防止扬尘。
1.2 节约建筑施工用地
在进行建筑之前,首先需要掌握建筑周围的环境的一些情况,对周边环境的基础设施、管线的分布情况等进行全面的了解。保护场地内现在有的地方特色资源和文物古迹。如果需要进行临时用地的设置,应该遵循用地面积最小化的设计理念来进行设计,使建筑平面布局规划紧凑、合理,提高建筑用地的综合利用率。进行铺设施工的现场,应该采取临时道路和永久道路相互结合的方法进行铺设,力求减少道路环境的占地面积。
1.3 保护施工场地的土壤环境
为了有效的防止建筑施工造成的土壤流失、土壤侵蚀,需要制定施工突然保护的相关措施。对于施工过程中造成的裸土现象,需要及时的采取种植速生苗种的方法进行保护土壤,保护生态环境;因为施工的原因造成的地表径流土壤流失情况的,应该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保护,例如,设置地表排水系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方法来减少土壤的流失;在淀池、隔油池以及化粪池等施工辅助地方,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及时对各种池内物质进行清洗、清掏,并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清运;对于那些有毒害作用的废弃物质,应该采取集中统一的回收处理,不能当作普通的建筑垃圾进行填埋处理,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施工结束后应该尽可能的恢复施工活动破坏区域,尤其是植被区域,和当地的园林、环保部门或者当地植被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将地貌地形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并且将剩下的空地进行科学的绿化,补救施工中造成的植被损害和地貌土壤侵蚀。
1.4 控制水环境,防止发生污染
结合施工现场中产生污水的来源,处理等情况,实施与之相互对应的防控措施,将水环境进行防污处理。例如,设置化粪池、隔油池等装置;对排放的水质进行监测,并提供最权威的污水检测报告,在确保污水的排放达到当地的排放标准时,才允许排放。对于有毒的油料和材料的存储地,应该设计密封严密的隔水层,认真做好防泄漏工作。
1.5 控制噪声和振动
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建筑施工导致的噪声和振动对周围的环境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在闹市区施工时,噪声和振动对周围的居民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所以,在距离居民区域不到200m的地方,应该采取相应的时间段作业,在晚上9点到早上6点不允许进行施工。使用一些低振动、低噪声的施工工具,在施工区域设置一定的隔离地带以及噪声屏障措施,尽最大可能减少噪声传播,例如,在进行电刨、电锯、输送泵等操作工种时,需要先搭设临时的封闭机棚,以此来减少噪声的影响。
1.6 控制施工垃圾
绿色施工还应该遵循减量化的施工原则,减少垃圾的生产量。在进行住宅建筑时,垃圾应当控制在每万平方米400吨的垃圾产出量最适合,否则会造成财力物力的浪费。同时,还应该做好垃圾回收再利用工作,对垃圾的种类进行分置,在垃圾回收利用上面达到30%以上,而对于拆除建筑物所产生的垃圾应当回收率达到40%以上。建立完善的垃圾回收处理机制,保证建筑过程中垃圾的流通处理,在提高回收利用率的同时,实现财力物力的节约。
2.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前景建议
伴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绿色建筑在我国的产业得到不断的完善,绿色施工的技术也在与日俱增。从总的方面来说,绿色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然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2.1 考虑绿色建筑技术施工的可行性
如果要想真正的将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到建筑行业中,就需要根据市场的导向作用,在绿色施工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中,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降低绿色建筑技术施工的成本;并且,要求不断的巩固加强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因为绿色建筑施工的技术的江济效益水平受到工程项目施工技术质量、进度、安全管理等因素的制约,更离不开科学的管理保障。此外,将绿色施工技术推广,需要更多的使用清洁能源以及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充分利用资源的使用潜力,保护环境。政府还应该在税收政策上给予扶持,实现调控手段,鼓励绿色施工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开发。
2.2 提高社会的绿色意识
让全社会达到绿色意识共识,是推广建筑绿色施工技术的有力催化剂,才能将其绿色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得到社会各阶层认知,因此,提高公众绿色意识共识是推广建筑绿色施工的关键。针对人们认识的不足,相关的职能部门应该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要让施工技术企业真正感觉到这种施工技术的意义,不断的开发新技术、新方法来适应社会和大众的绿色施工需求;还可以通过建立示范性绿色施工项目和施工企业来完成对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做好相应技术的资料统计,在施工前后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为绿色建筑技术的推广积累资料。
3.结论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中的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理念意识并不突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绿色施工技术,来减少施工过程中对环境、居住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施工单位还应该不断的学习、巩固、创新绿色施工技术,并且将这种技术作为提升自身行业内布竞争的重要手段来对待,不断的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还同步增长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魏耀灿.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J].商情,2012(23):23-26.
[2]董成文.浅谈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J].科学时代,2012(15):15-18.
建筑工程技术的课程范文5
[关键词] 工作过程 建筑电气控制技术 课程建设
一、《建筑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导向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结构、进程及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努力实现课程设计主体多元化,将建筑安装企业的一线技术人员纳入到课程设计中来,根据行业、企业提出的岗位需求,分析建筑安装专业技术人员应具有的关键能力及具体的工作标准,明确岗位人才的要求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在此基础上,按建筑安装行业工作的过程进行课程设计。以不同的学习任务设计相应的学习领域,以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为主要内容组织教学。采取灵活、多样、开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将“项目驱动法”“任务导入法”等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建筑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思路
1.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
建筑设备主要有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和空调系统,它们的电气控制要求不同,但都是建立在电气控制的基本环节之上的。因此,课程内容分为4个学习领域,即学习领域A,建筑电气控制的基本知识;学习领域B1,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电气控制;学习领域B2;建筑消防系统电气控制;学习领域B3,建筑中央空调系统电气控制。每个学习领域又包含若干个不同的工作任务。基于不同的工作任务对应工作过程的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具体内容不同,将4个学习领域分解为13个任务。不同的工作任务对应着不同的知识与技能,通过掌握这些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培养建筑电气控制系统所需的安装技能。
2.基于系统化原理设计学习阶段
建筑电气控制系统所需的安装技能并非眼见功夫,学生要从基本电路开始,反复练习,积累经验,才能掌握基本技能。具备基本技能后,各种系统要求不同,其控制原理有所不同,需要综合训练才能实现电气控制。为此在纵向上按两个阶段组织教学,由简单到复杂,从基本到综合应用,从而培养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由一个新手成为一名专家。
第一阶段,学习领域A是电气控制基本知识与技能学习阶段。通过5个任务的学习,学生从简单电路到基本电路安装,逐步掌握了各种低压电器的安装要求和基本控制环节电路的安装技能,具备了电气安装的基本能力。
第二阶段作为综合应用阶段。学习领域B1,学习领域B2,学习领域B3三者学习无先后顺序。B1是基本电路在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B2基本电路在消防系统中的应用,B3基本电路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学习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和空调系统的相关知识和专用电器后,即可分别进行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和空调系统电气控制训练,从而具备了电气安装的单项能力。完成三个单项能力训练,进一步形成综合能力。
三、《建筑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课程总教学时数为68学时。在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上,通过对任务种类、完成任务的工作步骤及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指导学生边看、边做、边学,按照完成工作的六个步骤:接受任务分析电路安装准备线路安装检查调试交付使用来完成各个学习任务。下表是学习领域A和学习领域B2的教学内容与安排的建构模式,学习领域B1、B3与学习领域B2在教学内容组织和安排上类同。
四、《建筑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实施成效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企业生产操作全过程,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互相借鉴、自主规划、自主完成任务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在顶岗实习和工作中,对建筑的水泵电气控制、消防电气控制、空调电气控制和楼宇其它机电的电气控制具有较强的看工程图能力和操作能力,排查电路故障能力强,上岗快,应变性好,尤其是部分学生在某些环节上,还提出一些自己独到的见解,真正达到了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启家.基本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0,(4).
[2]吴言.从“职业导向”走向“工作世界导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8,(31).
建筑工程技术的课程范文6
关键词:建筑设计原理;教学改革;艺术精神;工程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057-03
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基本要求。湖南城市学院建筑学专业,是具有鲜明城市办学特色的校级重点专业,其主干理论课程《建筑设计原理》教学,在拓宽专业培养口径并适应市场需要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艺术精神与工程意识,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管理等各项教学环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树立“艺术精神与工程意识协同教学”的课程教学新理念
建筑设计有理性的要求,也有感性的操作,具有科学与艺术的双重属性。长期以来,《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的理念,也在此两属性间摇摆:理性的教学方法以系统理论为纲,把建筑设计知识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入门快、易接受,但所传授的教学内容较为理性、直观,大部分学生缺少应有的艺术独创精神;感性的教学方法重感觉、讲技巧,以艺术精神及其美学价值追求作为主要教学宗旨,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成份,但只有少数同学能达到这种“灵感碰撞式”的教学效果。“艺术精神与工程意识协同教学”的课程教学新理念,强调艺术精神与工程意识在教学过程中的协同、交互推进,在培养学生艺术精神及其多元美学价值追求的同时,注重其纯粹性和抽象化的建筑艺术形态,与具体的建筑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相结合,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的同步提高,能较好地满足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国家注册建筑师考核的基本要求。
二、构建“两阶段四模块”的特色教学内容
基于“艺术精神与工程意识协同教学”的课程教学新理念,《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探索性地构建了与之相协调的“两阶段四模块”课程教学内容:即建筑方案的构思阶段(包括设计创意、设计方法两个知识模块);建筑方案的设计阶段(包括设计知识、设计规范两个知识模块)(图1)。“两阶段四模块”课程教学内容,涵盖了建筑学专业最核心的美学追求与行业最新发展动态相结合,实现了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其具体内容是:第一阶段:建筑方案的构思阶段。①设计创意模块:建筑艺术的价值追求;建筑艺术的设计构思;建筑艺术的形式语言;②设计方法模块:建筑艺术的形体构成;建筑艺术的空间构成;建筑艺术的细部构成。第二阶段:建筑方案的设计阶段。①设计知识模块:单一建筑空间设计;建筑平面组合设计;建筑剖面完善设计;建筑立面调整设计;总平面与环境设计;住宅建筑设计原理;②设计规范模块: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建筑防火规范。此外,科研带动教研,2010年6月,“非线性建筑时代《建筑设计原理》教学改革研究”被确立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课题研究致力于拓展和创新前沿教学内容,参数化建筑设计方法、非线性建筑的模式语言,为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随时更新建筑美学理论和参数设计方法的教学内容。
三、强化“三课堂一网络”的网状教学模式
“三课堂一网络”的网状教学模式是指,课内理论讲授第一课堂的“理论实践协同教学模式”;校内实践体验实训室第二课堂的“体验互动教学模式”;课外学术活动与科技创新第三课堂的“自主建构教学模式”;课程教学资源网络化的“网络浏览教学平台”(图2)。在本课程第一课堂理论教学中,我们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情景式教学方法等,创设并促进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结合生产项目,完善“理论实践协同教学模式”,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程能力和理论素养。创设校内实践体验实训室第二课堂的“体验互动教学模式”:利用学校设计院和教师工作室平台,我们将学生8~10个人分成一组,在老师的带动下进行校内实训室实践体验学习,同时带领学生参加规划、建筑设计的评审会,广泛地听取当地部门、专家的意见,学生从第二课堂及其实践拓展中,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得到了宝贵的体验感悟和知识积累。
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教师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所以,教学应逐步减少教师的外部控制,增加学生主动、自主的学习过程;教师应帮助和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传道解惑、构建学生的学习环境。为此,我们开辟丰富多彩的课外第三课堂“自主建构教学模式”。2007年以来,我们成立了多个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小组,共完成大学生研究性和创新性项目9项;2009年以来,我们有计划地邀请校内、外专家作学术报告和探讨本课程学术界热点问题,校内、外专家建筑理论专题学术报告达11人次,开阔了学生学术视野,营造了学术氛围。此外,我们开辟教学楼五、六两层的走廊作橱窗,陈列优秀设计作品和上届学生的设计作品,开展各种学术沙龙、教师轮流参与指导等多种学术活动。另外,学院专门开辟了一个近200m2的展览室,展出各种优秀获奖成果,以丰富第三课堂的课外教学。与此同时,积极开展网络教学,构建现代技术教育信息平台。本课程理论课全程运用多媒体教学,其PPt课件已全部制作上网;此外,教学网站上还有学校所做的设计作品、设计实例、习题、教学录像等,大大丰富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精品资源,构建了与时俱进的“网络浏览教学平台”。
四、完善“激励与弹性”的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通常是指,从教师的工作规范到学生的学习要求,包括听课制度、评教机制、考核机制等等,都有制度保证。在基于“艺术精神与工程意识协同教学”的《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特别探索了“激励与弹性”的教学管理,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激励与弹性”的教学管理是指,建立学习激励机制,促进学生主动和自主学习。首先,建立“成绩评定弹性计分机制”,即设立“创新附加成绩”计入总成绩的“弹性计分机制”,鼓励学生参与实践体验与大学生创新性项目研究,从而提高学生设计实践能力和艺术创新精神。其次,通过介绍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协助课外学术沙龙和创新活动,培养对本课程学习热情;通过与学生座谈、课后交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对一部分考研的学生的个别辅导带动学风建设。
五、教学改革的应用成效与推广前景
1.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效。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学生实际工作、继续学习深造的理论基础。毕业生同学都普遍认为,《建筑设计原理》课程理论教学质量高,学生学习收获大。特别是本课程教学的校内实践体验实训室,其第二课堂的“体验互动教学模式”,在学生专业理论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更助进了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社会活动能力、设计实践能力、综合协调能力等的全面提高。因而,毕业生参加工作后,普遍成为各个建筑设计院的中坚力量,很多学生毕业不久就成为了建筑设计项目的负责人,有的甚至走上了领导岗位。如刘君言、戴新征等同学,主要负责义乌市北苑资产管理中心办公楼、江西永修亲水山庄小区、江西高安德亿香格里拉大酒店等多项实践工程,表现出较强的设计实践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并很快组建了自己的设计公司。因此,本课程的“体验互动教学”,在提升毕业生工程意识、实践能力等诸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建筑学专业同学共完成湖南城市学院大学生研究性创新性项目9项,学生的艺术追求与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全面提高,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如2009届毕业生徐顺,就职于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在“山东威海韩国风情街、山东惠民县人民医院”等国内大型招标项目中,多次赢得好成绩;2010届毕业生戴海飞,刚毕业半年,其蛋形蜗居的设计创意,以及他用竹子造出的“蛋形小屋”,引起了中央电视台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充分体现了基于“艺术精神与工程意识协同教学”的《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在培养学生艺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良好教学效果。
2.教学改革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2009年,《建筑设计原理》教学课程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校精品课程,与该课程对应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创新体系,包括课内理论讲授第一课堂的“理论实践协同教学模式”、校内实践体验实训室第二课堂的“体验互动教学模式”、课外学术活动与科技创新第三课堂的“自主建构教学模式”、外加课程教学资源网络化的“网络浏览教学平台”等,已上传到“湖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网”。本课程网站建设水平高,教学模式特色鲜明,可操作性强,推广进程快。其网络教学资源更是倍受莘莘学子广泛关注,自2010年12月起,《建筑设计原理》课程网站点击率一直稳居“湖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网”第一位。不少省内、外高校学子,都纷纷发来电邮,希望拷贝原版全套课件。与此同时,不少省内外高校同行,如湖南科技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文理学院、惠州学院的同行教师,也前来交流学习,并十分赞赏本课程所取得的教学成果及其优秀的网络共享教学资源。显然,借助“湖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网”,本教学成果已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高校中,取得了较好的推广与应用。
注重艺术精神与工程意识同步推进的《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基本要求。因此,本教学成果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具有一定的领先性,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任书斌.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研究[J].华中建筑,2010,(6).
[2]潘明率.建筑设计原理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建设教育,2009,(2).
[3]王璐.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科技信息,2009,(17).
[4]罗能.建筑设计原理教学方法的初探[J].宜宾学院学报,2009,(12).
[5]胡莹.建构主义模式下的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J].山西建筑,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