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诚信教育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诚信教育的特征范文1
“美术教育的课程,是根据学生心理的多方面因素和发展顺序,结合美术学科内容结构而设定的教学内容、安排、进程、时限并包括大纲和教材。”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曾经长时间受到制约,美术课程的结构较为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评价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缺乏美术学科的自身特点,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新课程改革在总结我国以往美术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出了新的美术课程理念和目标,构建了新的课程内容和实施细则。教育部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肯定了美术学科的独特价值,将美术课程的“视觉性”特征放在首位,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应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并理清了“视觉性”与“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三者之间的关联,更准确地把握了美术教育的“审美”本质。1.重视审美教育,把握美术教育的核心价值正如2011版美术课程标准前言中所述,“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当代社会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社会管理等领域对图像的消费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已成为我国社会的共识。基于此,明确美术课程的“视觉性”特征,巩固审美教育在美术课程中的核心地位是当前美术教育发展的首要问题。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美的形象、色彩乃至精神对人生的重要影响,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发展视觉表达、交流能力,最终使学生具备运用美术语言和新兴媒材与技术富于创意地表达自己的思维与情感的能力,并能在生活中充分地享受美和创造美。这不仅是美术教育的核心价值,也是提高国民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措施。由此,新课程标准对当前美术课程的定位和建议可谓及时而精道。2.注重创造能力的培养,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当前,我国社会已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新课程改革要求美术课程不仅要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还应该根据“倡导个性化的艺术学习”的新课程理念和目标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个性化的艺术尝试,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并以此为契机强化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提升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在当前的美术教育中,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要充分承担起引导者的重任,重视美术教育对人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协调发展功能,在美术教学中创造有利条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鼓励他们综合运用美术及相关学科知识将自己的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使学生逐渐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推动社会进步。毋庸置疑,如何促进美术素养和创造力的全面提升是当前我国美术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提升美术学科教学实力的重点。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当代社会的美术教育应该对每个人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为社会积累创造力。这是当代美术教育的重中之重,需要每位美术教育的参与者付出艰辛的努力去实现。
二、关注美术与自然、文化、生活的联系,凸显“人文性”特征,提高人文素养
美术活动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是人类审美智慧的体现,具有明显的人文特征。2011版新课程标准着意强调了美术与自然、文化、生活、社会的紧密联系,倡导通过良好的美术教育使学生学会欣赏、尊重、关注生活中的美及美术现象,进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艺术的伟大之处在于能将生活中处处存在但易逝的美凝固并升华为永恒之美。当今社会的多元文化环境为美术教育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契机和挑战。事实证明,枯燥的课堂灌输式教学和单纯的艺术知识和技能训练已不能适应当代社会对美术教育的需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当前的美术教育需要以丰富的人文视野积极扩充教学资源,通过丰富的美术教学活动把校园内外的各种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等美术课程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整合,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充分体验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快乐,养成亲近自然、融入社会、热爱生活、关爱生命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在愉悦、系统地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得到精神情操的陶冶,提升人文素养。目前我国的美术教育领域还较明显地存在着城乡差异大,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教学资源分布不平衡的情况。因此,更需要教师在美术教学中正视地区差异,灵活地结合当地的自然、人文和生活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快节奏生活,大都市的展览馆、博物馆及便捷的网络文化资源与边远地区优美的自然风光、闲适质朴的生活和民族风情虽然具有显著的不同,但经过美术教师的发掘与巧妙整合都能成为激发学生审美感受与创造力的优质美术教学资源,为当代人提供更多参与现实生活、积累审美经验的机会。
三、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改革,深化“实践性”特征,提升教学品质
2011年制定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不仅如此,新课程标准对深化美术课程的“实践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倡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多种媒介的运用,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这就需要当前的美术教学能够很好地把课内与课外、传统媒介和新媒体各自的优势充分结合起来,通过师生合作提升教学品质。
1.教、学合一,师生共同促进教学发展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美术教学尤为如此。在当代美术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美术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才能胜任教学工作。苏联著名的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必须善于读书,要对自己所教的学科和教材有深刻的认识,在讲课时能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要有扎实的心理学知识,懂得各种研究儿童的方法;要有良好的语言修养。这些素养能够使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等环节中以更好的状态投入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中心。另一方面,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升能够促进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团队协作中进行自我发展和完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师生双方的协调发展是当代美术教育发展中有益的尝试,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合一,教学效果良好。
2.关注社会发展,以多元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水平
在当代,美术学科的人文特质和“实践性”特征更为明显,逐渐呈现出多学科交融、多种媒介介入的复杂面貌,包含了绘画、书法、手工、工艺设计、鉴赏、民间艺术、建筑、雕塑、科技等艺术门类和现代多媒体技术。因此,在美术教学中仅着眼于专业知识的直接传授已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对美术教育的要求,必须深入开展实践教学,积极扩大美术教学的外延才能彰显当代美术教育的特色。除了范画、游戏、故事等传统教学辅助之外,灵活地运用计算机、网络、影像、音乐、参观、访问、探究、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媒介开展互动交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的美术教学资源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美术教学……这些都是有益的教学实践与尝试,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当代社会获取信息的便捷使美术教育对社会生活的反馈更为直接,与时俱进地改革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是当前美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不二法门。在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等各个美术学习领域中,教师和学生的协同参与和实践能够更好地在美术教学中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美,能够欣赏美、发现美和创造美,进而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人生,促进美术教学品质的提升。
四、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强调“愉悦性”特征,培养综合能力
诚信教育的特征范文2
关键词:敏特英语; 词汇量; 优势; 网络学习平台
敏特英语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网络资源来帮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同时,敏特英语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积极学习有很大的作用。当前敏特英语技术正在向农村级初中推广普及,教师们应该如何有效的利用其来辅助教学活动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浅见:
一、根据初中英语新课程的词汇量大的特点灵活运用敏特英语帮助学生记忆
随着初中英语新课程的实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绝对不可忽视。特别是面临当前新教材英语词汇量较大,学生怕记、难记的情况下,教师要改变节节课听写的方式。我们要科学有效地利用敏特英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敏特英语能否取得好的成效,认识是前提,特别是领导的重视与否尤显重要;实施过程中,严格的管理是成败的关键。这么一个好的工具,如果只是流于形式,让学生放任自流,那是不会有任何成效的。再就是敏特在校集体学习的效果比单个学生的家庭上网学习更能发挥好的作用。因为在学校集体学习能营造烘托出一个敏特学习所应有的你追我赶的比赛着学的气氛,而家庭学习则没有这个氛围。在英语学习中,单词是英语学习的灵魂,有了坚实的单词功底,才有可能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初中英语各个部分都离不开单词的教学,如果不知道单词的意思,解起英语题来就会事倍功半。巧妙地使用敏特英语智能记忆系统,可以使学生灵活有效地掌握英语单词,使原来水平参差不齐的班级有了一个较为统一的学习平台,从而避免了在英语学习上的过度分化,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敏特英语按照人的记忆规律设计,对不熟悉的单词,它会多次重复,直到记熟。每天学习之中,它会帮你复习上次及以前所有不熟练的单词,这样就可以牢牢的记住单词的意思。另外,敏特也解决了单词的读音问题,它采用的全部是标准的美式发音,在看到单词的同时,也可以听到该单词的正确读音,就避免了把单词和读音记混的情况。敏特同样也解决了单词的拼写问题,在使用拼写练习的同时,还可以同时锻炼听力,可以一举两得。
二、充分利用敏特英语优势与新课程初中英语教材特点结合,努力实现高效率的课堂教学
新课初中英语教材的情景与学生实际生活同步,多以交际会话进行。敏特英语为情境教学提供更多的优势。同时,敏特英语设计了学习效果测试,它分为学前、学中、学后测试,可以让学生及时的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可以及时的调整学习方法,当你在英语学习中遇到什么困难,可以向老师提问,并及时获得满意的答复。
语境是学好英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敏特英语教育可以为英语学习提供恰当的语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网络教学的开放性,加上网络上的信息资源是共享来进入学习平台有效地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远程学习。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为教师和学生同时提供了一个非常开放的多媒体网络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学把英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等有机的融为一体,具有广阔性、丰富性和多样性,给学生以全方位的感官刺激,以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就读、听、说、写等方面的问题在网络平台上自由的、交互式的与其他学生进行讨论,互相帮助,互相启发,相互评估,开阔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共同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敏特英语有效地把学生引导于学习的中心的地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把学习看作是自己自觉自愿的一种活动,自己之所以需要学习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促进自己事业的发展,使得社会对自己有一个较高的评价等。这种需要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源动力。在敏特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处于“隔离”状态,这就决定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主动、独立进行的,这就要求每一位学生有较高的自我约束力和自学能力,要求教师成为敏特教育机构和学生之间的信息组织者和传递者,收集反馈信息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
敏特英语主要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而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具有较强的呈现能力,它能把文字、声音、图表、视频、动画集于一体,使网络教学具有信息量大、资料更新、更快、多项演示和模拟生动的特征,可以很好地创造生动形象的外部环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充分融入学习氛围之中。具体来说,在教学方法上,基于多媒体网络的英语教学模式借助于现代先进的多媒体网络技术,构建了交互式多媒体网络平台,把英语教学法中的听说法教学法、情景法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由于智能化教学软件具有较好的交互性能,学习者可以自由地开展个别化学习,因而教师就可以根据学习者的个体情况因材施教,使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具体而言,通过智能化教学软件的交互性能,可以有利地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选择所需内容,实现个别化教学;学习者也可以通过软件创设的情境及强大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意义的创造性学习;学习者还可以在软件的智能导航下主动、积极地学习,并利用智能化教学软件提供的交流渠道与软件、教师或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还支持开放式学习
总之,敏特英语是当英语教学领域最为先进有效的设备。我们要在课程组织、学生辅导、学习监控、设备配置、教师培训、课题研讨等方面都要认真多要学习和研究。每个教师都要对敏特英语网络学习平台抱着浓厚的兴趣。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用心,敏特英语网络学习平台的实验就能为我们的教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向阳.《多媒体CAI课件的开发模式和制作原则》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2] 多媒体网络教学:一种全新的英语教学模式[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诚信教育的特征范文3
第一,需要接受诚信教育的人群数量大,层次多。高校是一个集约化集合,而这个集合又由不同家庭影响,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年级的群体组成,这就使得高校诚信教育面临着数量大、层次多的困难。
第二,诚信教育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甚至是缺失。虽说诚信是人的立足之本,是人社会生活的基本修养,但是在社会不良风气日益向高校渗透的今天,大学生诚信缺失是社会影响的间接结果,但却又是高校诚信教育迷茫的具体表现。
第三,网络等新媒体不良信息在高校的渗透。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不良信息的传播导致大学生信念动摇,立场不坚定。网络等新媒体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一种集群化影响。
2高校诚信教育困境的解决办法
第一,重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的同步发展,简言之就是既要使学生端正思想态度,在思想上认识诚信教育,了解诚信的本质意义,又要让大学生在社会活动中切实做到诚信。使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同时诚信,不偏废。思想诚信和行为诚信共同发展,相互影响,达到互补目的。最终使得诚信能深入人心,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工作的良性基因。
第二,鉴于当前诚信教育方式主要是集中在社会道德约束的层面上,集中在喊口号的阶段,针对当前高校诚信教育模式不成熟,教育的理论研究不够的局面,为了充分发挥诚信教育的社会功能,使诚信成为大学生日后社会生存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就应该自上而下建立健全高校诚信教育模式,提升高校诚信教育的理论研究水平,提高诚信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增强诚信教育的实施力度。切实使高校诚信教育在横向和纵向功能上都有延续。
第三,积极关注社会不良风气对校园的影响。最大限度的控制不诚信向校园的渗透,最大限度的扩大校园诚信对外环境的积极影响。扩充高校环境对诚信教育的内涵解释维度。
第四,扩充诚信教育的范围,优化诚信教育的方式方法。确立诚信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强调诚信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明确诚信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功能。使学业诚信、资助诚信、就业诚信等诚信教育活动成为诚信教育的支撑手段。不断夯实、扩大诚信教育成果,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
第五,分类引导、层次化教育、个别针对是高校诚信教育的工作方针,根据大学生的年级特点、家庭背景、个性特征等存在的差异,制定适合不同层次可以接受或应当接受的诚信教育内容。继续深入优化诚信教育的积极作用,扩大诚信教育的接受范围。
第六,坚持对不诚信行为的零容忍。把诚信教育扩展到上课、作业、实验、实践等大学生学习生涯中。做好高校诚信教育的引导工作,坚持适宜的高校诚信教育原则:不容忍不诚信,鼓励诚信。努力使诚信成为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第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注重网络等新媒体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帮助大学生把握正确价值取向,建立大学生网络诚信考评体系和相应的信誉档案,档案详细记录大学生的诚信轨迹。将新媒体平台作为诚信教育的前沿阵地。
3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
诚信教育的特征范文4
新媒体信息媒介技术形态体系的发展,使得高校大学生群体实际面对的电子化信息资源对象的数量以及形态特征都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本文针对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创新问题展开了简要的论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本文为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校共青团课题研究资助项目(课题编号:2015LX266)的成果。
所谓的新媒体,就是相对于传统媒体形式而言的媒介信息平台技术体系。从新媒体业态出现至今,国人的基本生活运作形态以及思想观念体系都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尤其表现在当代大学生群体的诚信意识的建构和发展过程中。有鉴于此,探索应用于新媒体技术平台发展背景之下的大学生诚信意识教育工作创新实践模式,无疑具备着较为深刻的客观意义,本文将针对新媒体技术形态发展背景之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创新实践问题展开简要的论述,预期为相关领域的一线教师提供借鉴意义。
一、新媒体技术形态体系对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分析
第一,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深化应用,大学生实际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日渐呈现多元化,传统形式下的读书看报式的信息资讯获取方式,逐渐被建制在数字技术、互联网信息与处理技术,以及现代移动通信技术背景之下的信息资讯与处理渠道所替代,在新媒体技术形态发展运作的客观背景之下,电子化线上信息资讯的和呈现模式也逐渐朝着多元化的形态特征深切转化,这些技术层面的转化趋势,使得大学生群体在面对信息资讯对象的过程中,日渐展现出了主动化的行为特征,他们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传统媒介发展环境之下的被动式信息接收与吸纳格局,更加致力于根据自身在日常化学习生活实践过程中的实际需要,主动借助新媒体技术渠道进行针对性信息资源对象的收集和积累行为。在面对数量庞大其形态内容驳杂的信息资讯对象的过程中,大学生在不断改善其知识储备结构,以及思维路径发展方式的同时,其实际建制的诚信观念也会招致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大学生群体开展适当程度的诚信观念教育引导工作,具备着较为充分的现实意义。
第二,在新媒体技术平台的运作背景之下,大学生群体往往更加倾向于以隐匿真实身份的方式进行网络技术环境中的交际行为,在有效保护自身隐私信息,并规避社会环境的相关干扰因素的同时,实现了独立个体之间的顺畅有序交流行为,便于大学生之间实现顺畅而深入的相互交流行为,这种社会交往格局,对大学生群体的综合性情商水平建立,以及综合性心理健康素质水平以及社会环境适应能力的有效提升具备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与此同时,建立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之下的社交技术平台,也凭借其自身具备的在技术和实践运作层次的多样化优势,而得到了我国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大力欢迎。
第三,缘于新媒体技术在信息速率层面的快捷性特征,以及在信息资源的数量和内容类型层面的庞大化数量特质,正逐步对当代大学生个体的学习行为实践方式,以及信息互动实现模式引致较大程度的改变,相较与传统教育观念指引之下的课堂空间教育模式,当代大学生群体往往更加倾向于选择建制在网路新媒体技术环境之下的学习模式,但是,在现有的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日常教学实践工作的开展版图中,缘于新媒体技术形态在信息呈现数量层面的庞大性特征,不可避免地会在大学生个体的学习对象信息选择过程中,引致一定的迷茫性,影响了大学生个体在单位时间内的知识内容摄取效果以及整体层次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如果对新媒体技术背景之下的信息资讯格局产生过于深切的依赖结构,极易引致大学生个体对信息资讯对象的属性特质失去辨别能力,致使其诚信观念建制以及整体性的思想道德修养发生较为不利的客观性转变。
二、新媒体技术背景之下改良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的实施路径
在我国当代社会形态特征深刻变化的背景之下,诚信观念对社会建设事业稳定推进的现实意义日益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应当切实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体系之下的新媒体技术为切实维护当代社会的和谐稳定趋势提供充分的助力,并逐步致力于大学生群体的高素质培养目标的大范围实现。在现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发展路径中,在新媒体技术形态的发展环境下,开展针对高校大学生群体的诚信教育工作,应当重点关注如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应当在观念建构层次关注诚信教育的重要地位以及意义。诚信教育应当在现有的高等教育阶段课程体系中具备重要的主导性地位,要切实通过开展诚信教育实践,有效改善高校现存的陈腐守旧的道德理念,以及消极钝化的行为作风,切实改善现行高校诚信教育体系中的不良成分。要切实将诚信教育工作的有关实践意识贯穿到高校学生在校学习成长行为的全过程,为学生稳定有序的学习成长发挥充分的助力作用。
第二,要切实组织高校相关社会文化群体,开展针对高校诚信教育工作现实意义的宣传实践,切实在高校内外构造建设发展高校大学生群体的诚信教育观念的充分氛围,逐步使得诚信教育观念渗透到高校日常教学工作实务的完整过程。
结束语:
针对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创新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体技术形态的对高校大学生群体的影响,之后简要阐释了新媒体技术背景之下改良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的实施路径,预期为相关领域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意义。
作者:杨敏 单位: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晓晔.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市场,2012,14:118-119.
[2]赵敏.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诚信教育的特征范文5
关键词:诚信教育;和谐;图书馆
从道德范畴来讲,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诚,信也”,“信,诚也”。可见,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反对隐瞒欺诈、反对伪劣假冒、反对弄虚作假。诚与信结合起来,表达的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做到真诚实在,言而有信. “诚信友爱”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越发显示出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图书馆是现代化、信息化、社会化的文献情报中心,是知识信息、精神产品的聚集地,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作为终身教育的最理想文化教育的职能机构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在高校图书馆开展诚信教育在当今的社会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一、开展诚信教育,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的重要性
(一) 开展诚信教育,构建和谐图书馆是时代赋予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新课题
诚信观念的形成不是天生或自然形成的,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道德观念,诚信是需要教育并离不开教育的。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宣传教育阵地,它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虽然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存、传播和组织社会文献信息资源的科学、教育、文化机构,但它的教育受众面具有其他机构所无法相比的广泛性,每个学校成员都有使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接受图书馆提供的文献信息服务的权利,因此图书馆能够很好地发挥其社会教育的职能。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同样是构建和谐图书馆的道德基础,提高诚信水平,构筑高校文化群体诚信形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赋予高等学校图书馆的重要任务,是高校的基本教育功能。由于在历史的进程中,图书馆的教育职能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因此对部分不诚信读者,图书馆应责无旁贷地肩负起社会赋予的教化责任和义务,不但要带头做诚实守信的表率,感化他们,还要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教育,构建和谐图书馆,高校进行以诚信为中心的思想道德教育,将会对全社会进行诚信教育,构筑和谐单位产生深刻的影响。诚信教育不仅是推进和谐图书馆本身的建设,履行育人职责的需要,还将通过高校辐射作用,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现在,未来的和建设。这是时代赋予图书馆光荣使命。
(二)开展诚信教育,构建和谐图书馆是高校图书馆面临的现实课题。
当前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讲诚信、见利忘义、言行不一、尔虞我诈的现象,甚至形成了诚信危机。这些现象对大学图书馆也产生了难以避免的影响和侵蚀。馆员之间,互相闹矛盾;学生读者,损坏书刊;恶意下载数据,严重侵犯了知识产权主体的权益;严重馆藏资源,不断流失……殊不知,为人教育者,在教育学生读者的同时,自己却在一步步远离诚信、丧失诚信。部分图书馆员不能树立“诚信至上”的道德意识;而受教育者也难以作到诚信。诚信教育不到位,缺乏“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严重影响了和谐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在全体馆员和读者中强化以诚信为中心的思想道德建设,对于整顿校园秩序,维护和谐环境,培植良好的学风、校风,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紧迫的。
二、开展诚信教育对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的作用
(一)开展诚信教育,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和谐图书馆的核心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馆内各种关系的和谐是和谐图书馆的根本。图书馆的人际关系存在与管理者、馆员、读者三者之间。要恰如其分的把握好管理者、馆员、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除了有严格的纪律和规章制度以外, 还要有共同遵循的道德基础,那就是诚信。在诚信体系中,管理者诚信是关键。管理者要得到馆员的尊重和信任,首先自己必须诚信,言出必行,为员工做出表率。如果管理者带头讲诚信,就会对员工产生巨大的示范作用,员工就会纷纷效法,营造出求真务实的工作氛围。诚信是同事之间相处的基本原则,图书馆员工身份经历、工作岗位、气质性格、兴趣爱好不尽一致,出现这样那样的摩擦和冲突实属难免,只要大家都以诚相待,形成诚实互信的道德氛围,就能互相理解、真诚相待,利益关系可以得到协调,出现的矛盾能够缓解和化解。读者在使用图书馆的过程中,馆员能够满腔热情地接待读者,对读者的咨询或者求助都能给予回答,并且超预期的满意,那么读者将愿意与馆员建立互动,进而产生长期信任。可以说,诚实互信是构建和谐图书馆的根本保证。开展诚信教育,有利于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竞争与协作的关系,有利于在图书馆培育新型人际关系,构建相互信任相互负责、融为一体、富有生气的和谐图书馆。
(二)开展诚信教育,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言”。孟子认为“诚者,天下之大本”,并提出了“民贵”思想。这一思想适用于图书馆。就是“读者贵”即要把读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听取读者的意见才是真正的诚信。要求图书馆及馆员有高度的责任感,不能使图书馆失信于读者,从而降低读者对图书馆的信任,也就促使馆员能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一切为读者”的思想,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有计划、有重点地采集文献信息,形成具有本馆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能够更快捷地满足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开展文献借阅、参考咨询、网上信息服务等各种服务,创造出幽雅、舒适的阅览学习环境。
(三)开展诚信教育,有利于创造出人才辈出的育人环境。
中国素有以诚待人、以诚为本的优良传统。先圣孔子就把言而有信看作人们立身行世的基点和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他说: “信则人任焉.”意思是说诚实守信者,才能使人对其所作所为有信心,而敢于对其委以重任。开展诚信教育,忌只看文凭,重学历,轻实际,否则在很大程度上会挫伤有能力、有才干的馆员的工作热情。做到充分调动积极性,真正读懂“以人为本”的内涵,发挥专长,提升全体馆员的职业荣誉感和自信心,将全体馆员的思想行为统一到发展目标上来,让众多的个人才智凝结起来,形成健康的群体向心力,减少内耗,促使合作,提供能为全体馆员所接受,用以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约束自己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标准及行为规范,让全体馆员在认识到自己工作意义基础上,加强职业信仰的培养,激发起更加主动的诚实进取的工作干劲,从自我做起, 用相互影响和效仿建立一个诚信可靠的人事管理体系,着力创造人才辈出的育人环境。让图书馆洋溢出更为健康向上的诚信精神面貌。
三、开展诚信教育,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探索与实践
如何围绕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创新图书馆管理,开展和进行诚信教育呢?
(一)构建诚信教育的平台
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诚信教育重在知行统一。要防止因教育方法上的形式主义带来教育成果的泡沫现象要引导学生读者自觉主动进行思考,领悟与践行,在自我教育中认识自己,在自我管理中规范自己,在自我完善中提高自己。诚信道德要在道德实践中形成。基于以上的思想,笔者所在的图书馆于2008年上半年开始在阅览室实行“自主管理、全天开放”的新的管理服务模式。阅览室不设管理员,读者随时自由到阅览室阅览期刊。 即允许读者带自己的图书和书包进入阅览室看书、查阅资料或自习。
我们开始也曾担心书被偷窃,但最终还是决定不在图书馆里安装电子探头。试用将近一年,读者反映良好,很方便,很自由,阅览室读者人数成倍增长。阅览室也未遇窃书“雅贼”。事实证明,当我们把读者当君子的时候,他们就成了君子,信任他们就是最好的诚信教育。通过切身的实践,接受诚信道德教育。
(二)新生读者入馆诚信教育
新生读者入馆是每年开学伊始图书馆面临的老大难问题,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要切实抓好新生入馆教育,首先要在入馆前做好新生的教育工作,让他们对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有个全面的了解,强调读者遵守规章制度的重大意义,让读者树立起良好的诚信意识。其次在新生读者真正进馆借阅时,馆员要在岗位上要时刻关注读者的言行、指导、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借阅习惯,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借阅风尚。
(三)形成诚信的图书馆的馆风,利用网络资源,培育诚信精神
要强化诚信道德宣传教育,造成“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道德舆论,形成诚信者人人夸,不诚信者遭鄙视的道德氛围,培植诚实守信的良好道德风尚。网络诚信是当今诚信教育的一个新空间,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领域。要切实重视网络诚信教育,加强上网行为的引导,让学生在虚拟现实的特殊环境里,培育网上诚信道德,防止和避免网络行为的失控,要让学生充分利用网上诚信教育资源,为塑造自身现实的诚信道德理想人格服务。
(四)塑造良好的图书馆形象
加强图书馆馆员思想道德建设,完善服务,为读者树立诚信表率和楷模,造就和谐的人际关系。首先是图书馆要讲诚信,办事要公正、公开、公平,不弄虚作假。如图书馆应要求所有的厅室对所有的读者开放,其实诚信是相互的,只有先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要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读者,保障读者的文献阅读权益。同时图书馆的馆员也要注重诚信,提高自身的诚信素质,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用诚信的人格为学生树立榜样。馆员与读者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从而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
参考文献:
[1]郭连生.读者失信行为调查分析与高校图书馆诚信教育[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8):72-74.
[2] 王申荣.浅议高校图书馆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诚信道德教育[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2):116-117.
诚信教育的特征范文6
*年,市教育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建设“诚信*”的工作部署,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一二三四”工程,有效推进诚信教育。其中,把政务公开作为加强群众联系,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采取切实措施抓实抓好抓出了成效,在当地干群中树立了教育的良好形象。
一是狠抓行政权力公开和办事程序公开。市教育局牢牢抓住行政决策、执行、结果等运行环节,向当事人全部公开行政权力行使或事项办理过程的相关情况。公开教育局工作职能、科室设置与职能、服务承诺等内容,对相关收费标准和学生转学休学、民办学校办证、教师资格认定等办事程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方便了办事群众,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二是主动搭建公开平台,提升服务水平。在采用传统方式公开的基础上,该局充分运用扬州教育网、电子显示屏、电视等现代媒介,将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实时公开。同时积极提升服务水平,组织公共服务和行政执法的“窗口”;科室公开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和办事结果,增加了行政行为的透明度。
三是健全学校校务公开制度。明确校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健全学校校务公开制度。通过开展规范管理“家家到”,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到联系学校督查校务公开工作,开展校务公开考评等措施,使得学校校务公开工作走上了正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和效能化的轨道。
四是建立政务公开工作长效机制。建立健全了政务公开工作制度、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将政务公开作为教育目标管理的重要指标,作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学校实行党风政风行风建设责任制的重要内容进行评估考核。
五是强化政务公开工作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和行风评议员的作用,通过民主评议党风、行风、学校评议机关、群众访谈、问卷调查等行之有效的多种方法,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对政务公开的意见,不断完善政务公开工作,取信于民,有效推进诚信机关的建设。
通过推进政务公开,全市中小学办学行为更加规范,办学效益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为促进事业和谐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关于学校诚信教育工作
“言必信,诺必诚”,“小信诚,大信立”。诚信教育必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青少年抓起,从日常生活抓起,通过教育部门的大力推行与努力,在全社会树立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风气和强有力的舆论氛围。
(一)抓好诚信制度建设,纳入学校德育体系。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中树立起以诚信立校、以诚信立教、以诚信育人的思想,切实加强领导,将诚信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建立健全诚信教育的各项制度。将诚信教育纳入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之中,把诚信作为学校对各部门的管理和考评、对教师的管理和考评、对学生的操行评定的重要内容之一。充分发挥少先队、共青团和工会的作用,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实行学生“诚信考场”等。不断探索诚信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的有效途径,把诚信教育纳入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和日常管理工作之中,持续推进。
(二)规范诚信行为,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中小学教职员工带头讲诚信,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有诺必践,以教师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提高公信力,做诚信的表率。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各项制度建设,将诚实守信落实到全体教师的教育行为上。同时,重点整治诚信缺失的突出问题。例如:有些部门或单位的少数工作人员责任意识较为浅薄,存在有诺不践、有禁不止等现象;个别教师缺乏基本的师德水平,职业责任心不强,存在随意调课,只教书不育人,有偿家教等情况。
(三)以人为本,形式多样,组织丰富多彩的诚信教育活动。诚信教育重点在知行统一,关键在践行。组织各中小学校精心安排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诚信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每年9月20日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和每年9月全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的活动契机,将诚信教育作为重点之一,安排时间组织相关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诚信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上门参观、走访等形式,感受诚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为主题,利用校、班、团队会组织研讨会、辩论会;举办征文、演讲、知识竞赛、我讲诚信故事、相声小品等活动;充分利用校内橱窗、黑板报、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网大力宣传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形成“人人知诚信”的良好氛围,为“人人讲诚信”打下舆论基础。
(四)走向社区、进入家庭,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诚信教育体系。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要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将学校诚信教育与社会道德和家庭道德建设结合起来。社区和家庭是中小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市局促使学校主动与家庭、社区紧密配合,扩大学校教育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特别是重视和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学生家长充分认识诚信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以身作则,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抓好诚信教育,促进学生诚信素养的提高,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诚信教育体系。
*年,我们坚持把诚信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大事来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09年,将继续深入推进“一二三四”工程,继续深入开展诚信教育活动。
一、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与校务公开工作。加强行政权力公开和办事程序公开的力度,特别是对群众最关心、社会最敏感、反应最强烈的问题,要积极实施方案。督促学校校务公开制度的完满实施,提升对外服务水平,强化政务公开的长效机制,保证监督机制的效用。
二、进一步加强学校诚信教育工作。根据*年诚信教育工作的经验与教训,我们决定在09年有目的有重点的在诚性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与整体性上加强教育工作的力度与深度。
(1)以人为本,加强诚信教育的针对性。要根据中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深入细致地了解中学生对诚信问题的看法,全面了解中学生诚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使诚信教育更具有针对性。诚信教育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