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表演专业的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表演专业的培训范文1
就培养目标来说,声乐表演专业与声乐教育专业之间既有区别同时又有联系。所谓的专业培养目标,可以理解为通过一定的专业教育与培训,从而使授课对象达到本专业所要求的标准。专业培养目标具有鲜明的层级性,即从上到下依次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具体到声乐相关专业来说,无论是声乐教育专业,还是声乐表演专业,其专业培养目标都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教育培养总体目标。除此之外,声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概括为,通过相关专业教育与培训,从而培养出一批合格的从事音乐教育职业的师资力量。因此,从声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就能够看出,声乐教育专业相比声乐表演专业来说,更加具有“师范性”,即更加重视声乐教育人才的培养。相应的,对于接受声乐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来说,其培养合格后,主要从事的工作为声乐教育方面的工作,如大、中小学的音乐教师。相比声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声乐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更加具有“表演性”,即通过专业的培训与教育,从而培养出一批合格的从事声乐表演职业的人才。相应的,接受声乐表演专业培养的人员,其培养合格后,主要从事的是声乐表演方面的职业,如各演出团体或各文工团的专业歌唱演员等。
二、教育重点
对于任何一个专业来说,明确其培养目标之后,首先要明确的是其教育重点。只有抓住了相关专业的教育重点,才能更好地满足其培养目标要求。对于声乐教育专业来说,其教育重点主要集中在帮助学生打破传统唱法之间的界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基本歌唱水平与技能,从而满足学生今后声乐教学工作的需要。对于声乐教育专业来说,其教育重点的一大特点就是“坐着唱”的培训方式。所谓的“坐着唱”,通常是指培养学生自弹自唱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学生今后开展声乐教学工作的首要前提。另一方面,声乐教育专业的学生除了自己能唱能弹以外,还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声乐教学法,这也是与声乐表演专业有明显区别的地方。相应的,对于声乐表演专业来说,其教学重点主要集中在培养专业声乐表演人才上。声乐表演专业首先要帮助学生确立自身的表演风格和演唱特点,这对于学生今后的来说是很有必要的。这是不同于声乐教育专业打破传统唱法之间的教育重点的地方。根据学生自身的表演风格和演唱特点,进一步开展相应的专业教学活动。对于声乐表演专业来说,其教学重点的一大特点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舞台气质、洒脱的表演习惯以及从容的演唱心理。
三、授课形式
众所周知,声乐专业的授课形式与其他专业的授课形式相比,具有很大的不同。声乐专业的授课形式主要有:个别课、小组课以及集体课。在此基础上,声乐教育专业与声乐表演专业两者自身的授课形式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声乐教育专业的个别课以声音技巧训练和声乐作品艺术处理为主要内容。这也符合上文提到的声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教育重点。而声乐表演专业的个别课则以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为主要内容。教师要针对学生个体的嗓音条件、表演风格、演唱气质、舞台台风以及音域范围等等自身因素,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声乐唱法。声乐教育专业的集体课主要以声乐理论知识为授课重点。通过声乐理论知识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起一个完善的声乐知识理论架构,从而为学生今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方便。而声乐表演专业的集体课则以声乐艺术表演理论为主要内容。声乐艺术表演课主要是任课教师围绕学生在声乐表演方面所涉及的表演形式、表演原则、表演特点、表演基本要素等方面的知识,对学生进行理论与表演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声乐表演基础理论水平。同时,在集体的授课条件下,可以培养学生的演唱心理素质与舞台表演气质,帮助学生突破自我,克服恐惧,为今后从事声乐演唱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声乐教育专业的小组课是属于师范类的专业课程。声乐教育专业小组课主要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来培养学生音乐理论的讲授水平以及声乐演唱的教学水平。通过小组课的相关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融会贯通自己所学的声乐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己全面地声乐演唱技巧。通过互相学习,从而更好地了解其他声乐唱法的特点与技巧,这有利于提高声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四、结束语
表演专业的培训范文2
关键词:音乐专业;培养目标;就业形势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204-01
一、湖南省本科院校音乐专业就业现状
从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至今天,二十余年的时间,全国各地原有的师范院校以及部分综合大学甚至理工类大学,都像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了音乐学院并设置了音乐专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近400所各类院校不同规模地开办音乐类专业。发展速度之快是其他专业所望尘莫及的。湖南省现有16所高校面向全国招收音乐专业学生,招生规模也是与年俱增。这种大规模的发展,一方面是顺应了时代潮流,有助于提高全民的综合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而另一方面,面对严峻的高考遴选中,艺术专业的大幅扩招也能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的教育要求。由于音乐专业入学文化分数要大大低于非艺术类,因此,对于为数不少的文化课基础较差的高中毕业生,它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和吸引力。诱人的文化录取分以及超量的招生名额既是许多考生无奈的选择,又是他们进入大学的唯一捷径。
当莘莘学子满怀欣喜的收到高校音乐专业录取通知书的同时,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摆了他们的面前,就业岗位并没有像招生名额般扩招。尽管官方数据经常显示就业形势喜人,九成以上音乐毕业生能如期找到满意的工作,而事实上,仅有约三成的学生找到满足的表演类工作或音乐教育类工作,大量毕业生由于长期找不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改行者居多。或者在家待业,此外,从事培训行业或以家教为生的毕业生人数也是与年俱增。
二、就业形势成因分析
招生规模与就业形势的巨大反差,其形成根源在哪里呢,结合湖南省高校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点原因:
(一)招生学校急于扩招,配套欠佳
借着全国普及高等教育的东风,众多师范院校以及综合类大学开始盲目扩招。由于音乐专业“入学”文化分数低而收费高立刻成为许多高校的“抢点”,许多高校争先恐后、多快好省地纷纷办起了音乐专业。并且,高收费、相互攀比的心理还促成了许多高校逐年加大扩招力度,大有力争上游、快马加鞭之势。而在另一方面,相应的办学条件、师资状况以及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却未能及时落实。部分院校出现过确认学生入学人数后才开始兴建琴行,配备相应多媒体教室的情况。甚至于还有学生,由于学习的是较为冷门的乐器,入校后因为缺乏相应专业的教师而被迫改换专业。
(二)培训机构快餐式应试培训,生源良莠不齐
为了应对音乐类专业高考的专业联考及各个学校的单独招生考试,各艺术考生入学前,在学好高中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拜师学艺,仍然要花费不少的金钱和时间。众多家长为了让考生能在短时间内能有具备应试能力,不惜血本。于是一系列具有高利润的培训链应运而生。值得一提的是,湖南省的艺术培训学校,也即扎点在省联考考点附近的大大小小的民办培训机构,不管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很多外地的培训机构从成立到运营各阶段都会来长沙取经,足见长沙音乐培训学校的影响。艺术培训学校的存在,一方面能将备考考生组织在一起,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并给考生传授了良好的备考经验,节约了考生的时间成本,提高了通过率。而在另一方面,由于受到规模教学等利益驱使,艺术培训学校以及相关老师都会尽最大可能动员各个高中的高三考生加入艺术考试培训队伍。很多招生口号都直言“无需基础,三个月包过”、“只要能开口说话,就能通过艺术联考”……,这样直接导致了大量即无音乐天赋也无艺术爱好的考生,为了能顺利通过高考而挤进艺考大军。很多所谓音乐专业新生都是凭一首歌一支舞就拿到了高校敲门砖。缺乏基本技能的训练,进入大学后,即不能唱也不会弹,甚至于连学习兴趣都没有,这样,专业老师纵有百般教学技能也难以调教。音乐专业生中具有传说的童子功,即幼儿时就开始学校练习某项音乐技能的,大部分去了国内九大音乐学院,省内各高校的音乐专业学生大都出炉于快餐式艺术培训学校。生源本身良莠不齐,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从事音乐本专业工作的可能性。
(三)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不协调,学生难定位
部分院校由于盲目扩招,缺乏办学经验与专业教师,其设置的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教学计划与音乐教育专业的几乎没有什么区别。由于专业课程上设置的问题,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很多音乐专业学生常常抱怨没有适合自己的课程,必上的课太难,需要学的课没有开,这样的教学过程直接导致了音乐表演专业人才水平欠佳,而音乐教育专业人才缺乏基本教育素养,形成了毕业生既不会表演,又当不了老师的尴尬现象,自然也导致了即使有合适的岗位也缺乏基本技能而无法适应的情况。
结合这三大原因,从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考虑,我们主要可以从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角度出发,来探讨可能改善的方法。
三、关于培养目标的思考与建议
前文提到,由于我省各高校的音乐专业学生普遍音乐基础较为薄弱,这就更需要在教学计划与培养目标上做到有的放矢,扬长避短。
(1)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有别于几大专门的音乐学院,笔者认为我省各高校的音乐学院应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具有娴熟的演唱、演奏技巧,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和良好的音乐修养的高级专门表演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应该依据于社会和人才市场,应该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关于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调研。培养具有鲜明的文化品格、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较强的组织、策划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掌握较扎实的音乐表演(包括音乐制作等)专业技巧、音乐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艺术表演才能。在原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应增加“艺术文化学”“文化管理学”和“组织策划”等课程,在实践环节的形式与内容上,除了原有的舞台艺术实践外,应增加社会调查、组织策划、文化管理等方面内容,并要求学生到国企、合资、外资及社区文化部门做一定时期的助理或见习。
表演专业的培训范文3
舞蹈表演专业主要课程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理论的基本知识,熟悉我国的文艺方针和政策;系统地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
主要课程有舞蹈写作教程、舞蹈形态学、中国舞蹈史、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世界芭蕾史纲、欧美现代舞史、舞蹈专业英语、舞蹈文献检索与利用、中国舞蹈意象论、中外舞蹈思想教程,舞蹈解剖学等 舞蹈概论、舞蹈作品分析、编舞技法、表演基础、美学、音乐理论、音乐鉴赏、曲式分析、少数民族舞蹈史、中外舞蹈史、艺术概论、人体解剖学、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基本功、现代舞、拉丁舞、东方舞、敦煌舞、古典舞教学法、民间舞教学法、芭蕾舞教学法。
舞蹈表演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类专业表演团体、企事业文化机构、各级各类学校、舞蹈培训机构、健身俱乐部、社区文化机构、社团组织(协会)、影视传媒等单位从事表演、教学、管理、科研等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教育、公关、广告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教育/培训/院校;
2、公关/市场推广/会展;
3、广告;
4、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5、新能源;
6、互联网/电子商务;
7、娱乐/休闲/体育;
8、酒店/旅游。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主持人、舞蹈老师、网络主播等工作,大致如下:
1、主持人;
2、舞蹈老师;
3、网络主播;
4、舞蹈演员;
5、主播;
6、舞蹈教练;
7、演员。
舞蹈表演专业培养要求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舞蹈表演二度创作能力和初步参与编创的能力;
3.掌握各民族民间舞蹈的体态动律特征和表演技巧,具有较强的舞台表现能力;
4.掌握基本舞蹈教学方法,具备舞蹈动作的讲解、示范和指导能力;
5.了解不同舞种的动作语汇特点、编创结构及表现形式,具备良好的身心协调与动作感知能力;
6.了解艺术活动策划与组织的基本方法;
表演专业的培训范文4
论文摘要:随着中国服装产业的持续发展,模特行业规模空前壮大,目前,国内拥有该专业的高校多至百所。尽管高校的培养方式极具多样性,但均是以适应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经济产业与文化产业为培养目标,采取多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模特表演、管理的实用性人才,其专业方向的定位、市场价值及未来发展方向是否准确合理?这些都成为高校服装表演专业教育发展中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服装表演专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时装表演作为一种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纺织工业发达的上海。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人们对时装表演的不断认识,中国的时装表演获得了飞速发展。进入90年代,中国的时装表演经过长期的摸索终于走上了国际化发展道路。与此同时,一些大专院校也审时度势,纷纷开设了服装表演专业或服装设计专业,培养具有正规学历的高层次的时装模特。如今,一些纺织类、艺术类等专业类高校,甚至综合类大学都将服装表演纳入高等艺术教育范畴。这种高等教育模式经过十几载的探索研究和努力,培养内容不断完善发展,各院校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区域资源不同,纷纷开设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并以经济产业、文化产业为依托的新型的、多样的模特表演艺术专业,为国内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模特专业人才,同时也为国内的模特行业奠定了文化基石。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高校开始进行大胆的教育创新,这使得服装表演专业的内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知识涉及面越来越广,知识深度也日益加强,基本上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层次。各高校在服装表演专业培养中竞相提高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奠定自身特色。例如以舞蹈学院为依托建设的服装表演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采用跨专业有机融合的教学方式,多方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适应能力,以戏剧表演课、舞蹈课、钢琴课、服饰表演、服装设计为重点课程,创建出有舞蹈学院特色的服装表演体系。以体育及人体运动表现为依托建立的模特表演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就以模特学、模特概论、模特生物学基础、音乐基础、公共关系学、美学基础等为专业基础课,模特表演、模特编导、模特经纪与管理、音频与图像设计、礼仪、策划学、演讲与口才等为主。以艺术设计学为依托建立的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主要是培养具备服装表演、服装设计及营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服装表演、服装设计等教育、研究、艺术、管理和商业领域等相关部门从事表演、教学、艺术设计、营销管理等方面的高级通用人才。所设的主要课程以服装表演、舞蹈基础、形体训练、服装表演编导、商务礼仪文化、广告表演策划、服装效果图、服装设计基础、中外服装史论等为主要课程。这些表明,每所高等院校都是以适应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经济产业与文化产业为培养目标,开设多样性的教育课程,采取多样性的教学手段。
目前,虽然大部分学校服装表演专业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深层次分析,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首先,学生的入学门槛低,大多数学生凭着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在专业成绩达到要求的情况下,以较低的文化课成绩考入大学,这就导致某些具有深度的课程内容,部分学生难以消化吸收;二是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趁年轻的优势参与一定的社会实践并取得成绩,这本身无可厚非,但实际情况则是有些院校的课程时段安排往往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时段发生冲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实践与课程学习;三是受教育产业化及扩招指标的影响,学校对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的条件要求不够严格,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学生的理想与学校的培养愿望不对等,这些都是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发展中存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解决途径与建议
表演专业的培训范文5
关键词:课程 职业岗位(群) 典型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学习领域
2009年,湖北艺术职业学院音乐表演专业被省教委批准为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大多数职业学院是在原普通中专的基础上升格而成的,课程建设要么沿用中专的,要么照搬高校的,注重对学生进行系统化学科知识的灌输,忽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理论知识不能够很好地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形成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巨大差异。我院音乐表演专业被批准为重点专业后,院领导多次组织行业内专家、学者和本院专业教师,经过大量市场走访与调研,并综合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就该专业的发展提出了六个职业方向,分别是美声歌曲演唱、湖北民歌演唱、通俗歌曲演唱、艺术指导(钢琴伴奏)、社会音乐、钢琴及民族乐器维护。方向是全新的,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和照搬的的模式。因此,本文从课程概念的界定入手,结合湖北艺术职业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的实际情况,确立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提出课程建设的具体实施步骤,初步完成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建设。由于公共课程建设为学院统一设置管理,面向全院各专业开设,体现国家对艺术职业人才基本素质的具体要求和湖北艺术职业学院特有的教育主张与理念,不在本文的研究范畴内。
一.课程概念的界定
课程是在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是学校一切教育和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课程的广义界定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全部内容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高教司〔2006〕16号)中明确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因此,依据上述高教司的指导意见,艺术高职的课程要面向职业岗位(群),从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目标入手,以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结合本行业的职业标准来进行建设。
二.确立音乐表演专业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1.以市场需求的职业岗位(群)为引领
2011年6月8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战略研讨班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职业岗位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职业岗位与教学计划的紧密结合就是以清晰而准确的本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群)为引领来安排教学。组织从事社会音乐工作的,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行业能手、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共同调研湖北文化艺术市场,及时把握该市场的发展动态和音乐行业的发展趋势,了解市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音乐人才”和“缺乏什么样的音乐人才”;同时,将“这些人”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做一个整合与归纳,并以此为引领,展开本专业的课程建设,使本专业的学生的就业能直接面向这些岗位(群),让学生的在校学习与毕业后的工作直接挂钩,努力实现学生的“零距离”无障碍就业。
2.以实际工作中的典型任务为导向
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建设应该以实际工作中的典型任务为导向。传统的高职课程建设往往以本科的学科课程建设为蓝本,以学科的具体内容为中心,依据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性,按照其先后顺序、难易程度开设专业教学课程,其教学过程以传授科学的理论知识为宗旨,忽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造成学生的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相脱节的现实问题。因此,音乐表演专业课程应该将实际工作中的各个元素、环节导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以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来进行建设。所谓以实际工作中典型任务为导向的课程建设,即通过分析音乐表演专业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过程,确定出主要工作任务,如完成企、事业大型文艺晚会的编排任务、完成学龄前儿童钢琴启蒙的教学任务等。从这些任务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务,得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职业能力。然后,将职业能力转换为与其一一对应的具体课程内容。最后,根据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的职业能力发展规律,将课程内容进行分类、归纳、组合、删减,形成不同的学习领域。这样的课程建设从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得来,完全打破了传统的以理论知识灌输为主的学科界限,大大促进了学生职业技能的掌握与提高,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3.以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为重点
职业岗位能力即作为一个现代职业人所必备的适应岗位需要的技术能力。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所必备的职业岗位能力,如从事群众歌曲、幼儿歌曲合唱的编排与指挥能力,从事群众广场舞、幼儿集体舞、大众健身操的创编和排练的能力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职业教育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可见,在未来的八年中,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以学生对职业岗位技能的熟练掌握与应用为依托。因此,本专业的课程建设应该以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为重点,避免传统学科式课程建设片面注重理论知识灌输,或单纯强调学生操作技能的掌握,而是着眼于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将职业岗位对应的工作流程、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素养等渗透到整个课程建设中去,给学生以充分的、真实的工作过程体验,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便能感受到强烈的工作氛围,体验到未来的工作中所要求达到的规范操作和职业标准。
4.以职业标准为考核依据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还在讲话中指出:“职业教育要以对接产业为切入点,强化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因此,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建设要与国家劳动部门、湖北行业协会颁布的文化艺术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标准接轨。将职业标准与工作规范导入到课程的考核评价中,考核的内容不再是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死记硬背,而是以相应岗位职业标准和工作规范为依据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掌握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评价,从而有效避免传统课程考核方式与学生实际工作过程相脱节,让学生在考核中看到自己与现实工作中的差距,找到薄弱环节,主动地、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同时,鼓励学生经过在校的三年学习,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通过职业资格考试,顺利获取与专业相关的一张或多张职业资格证书,如,演唱员、演奏员等,为今后的就业铺平道路。
三.音乐表演专业课程建设步骤
音乐表演专业课程建设的基本流程是:首先通过对湖北文化艺术行业的背景分析、结合文化艺术市场的用人需求,确定本专业(方向)面对的职业岗位(群);其次是确定该岗位群的各项工作任务,并从工作任务中提炼出典型的工作任务,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确定职业能力;再次将职业能力转化为具体的课程内容;最后,将课程内容进行分类、归纳、组合、删减,形成不同的学习领域。
1.市场调研及就业岗位(群)定位。
市场调研是高职课程体系建设的起点,目的在于了解湖北文化艺术市场对音乐人才的具体需求状况,市场青睐什么样的人才,这些人才又必须具备哪些专业技能,或者必须承担什么样的工作任务。我们可以选取近年来,在我院开展招聘工作的、有代表性的用人单位,如琴行、艺术培训中心,音乐活动中心,幼儿园等,通过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这些单位的招聘要求和用人准则,并根据调研结果,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人才培养的目标,从而准确定位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
2.工作任务及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
对岗位(群)中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进行整理与归纳,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务,了解完成这些典型任务的工作过程,并将这些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行分解,细化为一步步具体的实施环节。对于舞台歌唱表演职业岗位(群)中的歌唱演员来说,典型的工作任务就是演出,我们可以请来专业院团的独唱演员,让她谈谈上台前的准备工作和登台演出的经验、过程、感受以及台下与观众的互动等,根据专业演员的切身体会,结合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将一次演出细化为以下诸多环节。同样,我们将社会音乐服务岗位(群)中,艺术培训机构钢琴教师的典型工作任务做一个细化。岗位(群)中,不同的岗位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也有所不同,由于文章篇幅有限,在此不一一列举。
3.职业能力转化为课程内容
盘点完成每一个具体环节需要学生具备什么样的工作能力,即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职业人才的成长规律,将职业能力转换为与其一一对应的教学内容即课程内容表。
4.整合课程内容,形成学习领域
将课程内容进行分类、归纳、组合、删减,形成不同的学习领域。两大职业岗位(群)、六个职业方向都必需的课程纳入到专业基础学习领域内,不同职业岗位(群)和不同职业方向所特有的课程纳入到专业拓展学习领域内。至此,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建设已初步完成。
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建设将职业活动的各个元素,渗透和融合于实际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很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相脱节的问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促进了湖北地区音乐人才市场的繁荣,带动了湖北区域经济、文化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春莲.关于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2,(1).
[2]王英.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10).
[3]李梦玲.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湖北成人教育学会学,2012,(2).
表演专业的培训范文6
也没人叫我,是知道了主动去的。想看看同事孩子的素质怎么样,说几句貌似专业的话,也是帮个小忙了。
结果,我被那汇报表演的阵势严重惊呆了――服装、化妆、播音主持的节目,都是模仿电视台的,还都是逼真的高仿呢。天哪,如果我去和这些高中孩子应考,一定大败而返!
罢罢罢,下辈子不会再吃这碗饭,实在是没有能力去打拼入行了。
平心而论,那辅导班够专业了。那些孩子也够专业了。高中生们从新闻到主持到绕口令,再到现场报道脱口秀深度评论,简直就是专业电视台的缩小版啊!
但看过之后,心里并不舒坦。感觉他们就好比是幼儿园学了小学中学课程的感觉,拔苗助长还是加了化肥农药的那种,各个都长得过于茁壮。
大概这是目前的行市,不如此无法入播音主持考场。完全不是从前通过考试发现天赋,然后到学校慢慢培养的路数了。
不仅播音主持,其他艺考也一样。考生画画乐器表演水平都很高,每个都是超常的童子功,家长很早开始就投入巨大:费用、时间、精力。然后就等着到时候的浩大艺考了。
今年春节在1月,过了年就开始准备跑着艺考了。家长孩子培训机构,奔跑着去全国各地的艺术院校面试,投入巨大,带动起超级豪华到平民各种等级的艺考产业链条。每年的春天,链条中的各个行业都跟着艺考发点小财,呵呵。
依我看,艺考的难度是大于高考的,总投入也比普通高考要大很多。但不知道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并没有太多天赋的人选择艺考之路。并且,以播音主持专业来说,专业的就业可容纳量非常之低,除非特别出色,一般很难按专业就业。
我女儿从小生活在广电宿舍大院,看惯了我们的工作状态之后,说:绝不学播音主持这个行业。一来不能生活在林雨的阴影之下,二来学别的专业都能干播音主持,而学了播音主持很难做别的专业。
这是她的一家之言,有点情绪,有失偏颇,但也不无道理。后来,广电招聘注重其他学科,选拔金融英语中文商科……的都有。非播音主持专业的人,在专业类型的节目里如鱼得水,不会只是照本宣科读别人写的稿子。尤其这几年广电行业向融媒体方向发展,起用更多泛知识能力强的人入行,使得播音主持专业的发展方向有点受阻。
不仅播音主持专业,其他艺术门类的专业也大差不差,艺考考试和就业的难度都在一年年加大。而且每一项艺考都费用昂贵,学习的孩子脱离学校过早徜徉在艺术梦想的环境里,还极容易虚荣,很多的对比攀比无良竞争,从辅导班开始。让孩子早早进入这样的状态,未必是所有家长和孩子都能承受的。
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很多有艺术天赋的孩子,不通过艺考很难成就自我。艺考原本就是为这样的孩子设置的通道。但现在孩子普遍素质高、武艺强,家长财力丰厚保障可靠,于是艺考之路拥堵不堪,艺考大军年年增长。
艺考链条中最火爆的是各种培训机构。
播音主持的培训,直接使用大学教材,从用气发声到各种角色播音主持,从化妆衣着到举止仪态表情,逐一传授。
不知道大学里的面试老师看到这样的考生什么感觉。我作为一辈子吃播音主持@碗饭的人,看到他们非常汗颜:为自己,为行业。
当然也为那些孩子们捏把汗,你们这样入行,什么都知道些皮毛,还会安心学习,探讨专业精髓吗?
其实,这都是杞人忧天。不能阻止艺考大军的坚定脚步。从几岁开始,爸爸妈妈就带着孩子学艺,风雨无阻倾囊而出,到了艺考这一搏,怎么可能放弃呢?
不放弃,不服气,坚定不移艺考去。
3月,草长鸢飞、春意盎然。但有艺考生的家庭忙忙碌碌汲汲皇皇心里先长了草。没办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宿命,只能祝福艺考的孩子们运气好、不紧张好好发挥。不然能怎样呢?艺考这件事,从源头开始到具体家庭考生,不是说考就考、说不考就不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