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哲学最基本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哲学最基本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政治哲学;社会;个人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1)03-0000-01
一、 政治哲学的含义及其发展
实事求是的说政治哲学在今天也尚未成为一个让大家普遍接受的学科名称,德国哲学家们依然还愿意按照其学术传统使用“法和国家的哲学伦理学”或者“法和国家哲学”的名称。也有许多人认为政治哲学属于道德哲学或伦理学抑或是社会哲学。这些繁杂的现象让我们对政治哲学进行界定产生了较大的困难。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施特劳斯一直秉承欧洲理性主义传统,他曾在其代表作《什么是政治哲学》中指出“政治哲学就是要试图真正了解政治事务的性质以及正确的或完善的政治制度这两方面的知识。”韦伯在其《学术与政治》一书中直接从国家的角度着手分析政治,认为政治的核心体现为权力的分配问题,但是权力却是有其独特指向的。政治先于国家,而且政治的功能要远远比国家的功能和作用更为广泛、全面和深入。
从本质上来说政治乃是人类社会在一定团体内部为了分配社会利益而产生的各种行为与制度,这些社会团体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具有一个最高的权力机构、统一的规章制度、一定范围的领土。由此可见,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国家便是人类政治的最为典型的表现。国家范围内政府、政党、社会团体或者公民个人的政治行为及其相应的原则与制度需要一定的观念作指导,这些观念可以有各种来源。于是,政治哲学研究上述政治行为所遵循和遵守的原则和制度,这些原则和制度所从出的规范和价值的观念,这些观念的基础,以及由这些原则和制度构成的基本结构;研究各种不同的政治哲学学派就此提出的各种判断和观点;政治哲学同时还研究有关上述问题的方法论。在这里,人们还就什么是社会、个人、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发生争论,这些争论不仅涉及事实,而且也涉及人们为自己的理解所建立的标准,而这些标准就属于规范问题,因而也在政治哲学的视野之下。
二、 政治哲学中的社会与个人的界定及其特征
任何政治行为都发生于一定的社会之中,任何利益分配都是以人的社会性为基本前提的。所以理清政治哲学中社会与人的基本概念问题是我们其余的讨论能够深入进行下去的先行条件。
在政治哲学之中,社会一词具有两个基本意思,一是指人类群体性的存在,各种语言、制度、观念、习俗、结构和历史等等物质和精神都是人类群体性存在。二是指与国家相对而言的人类有组织的群体,也就是除了国家行为、原则和制度以下,其他的都是社会的领域。事实上,国家行为在终极层面上都是强制的,这也是韦伯等学者们所强调的国家以暴力垄断为其根本特征的原因所在。那么,任何相对于国家行为而言没有终极强制性的行为都被称为社会的行为。举例而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种国家制度,慈善事业是一种社会行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必须要国家通过行使其税收职能来具体实行的,众所周知,税收具有固定性、无偿性和强制性的基本特征,是一种典型的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社会财富再分配。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的慈善事业,其资金与物资都来源于人们自愿馈赠的捐款和赞助,并且慈善事业的获益者也是由慈善团体根据其自己的信念与章程来指定的。
在政治哲学之中,怎么去理解个人直接关涉到一系列基本的原则与制度问题的出发点与归宿问题。关键之关键就在于个人是否是构成社会的不可再分的基本单位,换句话说,就是在一个政治性的团体中间,单个的个人是否是最为基本的权利义务的主体?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这种观念影响深远,甚至一直延续到今天,比如一个人出生在农民家庭,便就当然地只有农民户口,却不能选择居民户口。在欧洲亦然,中世纪欧洲的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家庭,贵族和农奴的身份都是世袭罔替的。到了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认识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个人取代家庭成为组成社会的最为基本的单位,权利义务不是以家庭为单位分配的而是以个人为单位分配的,也就是说个人成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然而这并不是说所有人从呱呱坠地开始就拥有了政治权利。职能就一般情况而言,在公民社会里,法律规定的成年的个人应当是享有与所有其他人平等的政治权利的。由此观之,政治哲学中所谓个人便是政治性团体里独立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最基本的行为主体。
三、政治哲学中的社会与个人关系
在政治哲学中,如何理解认识并进而规定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有着诸多分歧与争议的问题。关于社会与个人问题争议的主要的区别主要就在于,人们在确立社会基本原则与相关制度时,究竟是以社会还是个人为最基本的出发点的问题。因此,社会常常又被理解为国家或者其他诸如民族、宗教等某一特定的团体。一种观点认为,个人应该而且必须是社会基本原则与制度的出发点与归宿,持该观点的人认为良好而稳定的社会秩序与规范必须是建立在确保个人最基本的权利与自由之基础上,这些权利与自由拥有最优先被考虑的属性,坚决不能以国家的或其他社会性团体的名义来侵犯和践踏个人的权利与自由。这种类似于自由主义的观点今天渐趋流行。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一旦脱离了社会,个人便是一个没有办法规定的抽象的存在物。诸如国家等政治性的团体,其首要的目标就是要保证这个团体里所有成员的安全、权利和福利。从这个角度出发,所以社会的整体利益就必然高于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在现代社会的很多情况下,公民个人的权利与自由通常都是通过社会来实现的。除此此外,每一个社会性团体都拥有其共同的价值观与文化,这种共同的价值观与文化相对于其成员而言就就具有天然的优先性。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中世纪欧洲的封建主义以及现代的社群主义都是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观点并不是要否认个人权利的重要性,只是认为这种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始终是有限制的。
前文所论述的两种观点之间的争论,除了涉及到态度与立场之外,还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因为关于社会与个人关系的观点主要不是用来解释现实,而通常是用来设想或规划某种理想的社会秩序。在这样一个前提之下,究竟是以社会为基本出发点还是以个人为基本出发点的选择就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比如,通过为每个人平等地分配基本权利并且充分地维护这些权利,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是否就因此而能够建立起来?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举美国这样的以自由主义为主要观念的国家为例,基本权利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得到优先的维护和保障的,但是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美国是否就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其次,如果它存在着问题,那么这些问题是否可以通过进一步维护和保障个人权利就可以解决?第三,在遭遇外部的危险时,美国的个人权利的保障还能维持不变吗?
参考文献
[1]马德普:政治生活中的应然逻辑——政治哲学的立论基础与方法论初探[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王南湜、王新生:从理想性到现实性——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之路[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3]唐小丁:社会个人与社会经济的双重关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4]李文峰、刘荣军:论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哲学最基本的问题范文2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7)05-0024-01
长期以来,由于受前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模式的影响,使哲学变成了一种远离社会、远离现实的学科式、经院式的哲学。曾经是引导人类探索智慧、思考人生的哲学,却成了刻板的说教和训令。哲学的这种“学科”性质,容易使人们对哲学产生知识性的理解。这种理解,一方面体现为把哲学只当作既定的知识体系,从而把哲学归结为以“教科书”为中心的“哲学原理”;另一方面就是把哲学当作在封闭的逻辑体系中能够自圆其说的真理体系,其功能就是对现实进行理论剪裁,现实的一切规定都要在“哲学原理”中找到解释的根据。可以说,哲学的这种“学科”性定位,遮蔽了哲学对现实批判的本性。
经过20多年的哲学反思,我国哲学界对哲学的研究已经从以构建“学科”逻辑体系作为目的,转向了以关照现实“问题”和落实哲学“改变世界”的哲学观为目的的研究,这种研究趋向体现为从“教科书”的哲学向“问题意识”的哲学的转变。
从“学科意识”向“问题意识”的转变,即让哲学走进现实,使我们能够把握到哲学的本真意义和精神实质。哲学的本真意义和精神实质,也就是它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彻底的批判性。哲学家的批判,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建设性的,而且是一个社会不可或缺的建设性因素。回想一下当年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再看看一百多年以后今天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文明不得不感谢它的敌人――马克思,是马克思最先发现了它的弱点。但是,多年来,我们一直没有给哲学以真正的独立地位,哲学往往只被当作宣传工作的工具。的指导应当是指最基本的方法论的指导和最基本的价值观的指导。哲学研究如果受制于政治决策,变成政治的附庸,就会丧失其革命性与批判性。哲学一旦失去了它的批判性,就会使研究成了翻来覆去倒腾文件汇编罢了,倒到最后,断章取义,哲学便有可能变成错误的帮手。哲学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是提供政治决策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武器,而不是倒过来变成政治决策和政策措施的解释工具。哲学是政治的灵魂,而不是政治的奴婢。哲学一旦成为了政治的附庸或现实的应声虫,哲学的生命也就完结了。
当前,哲学界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可以说,今天的中国哲学已经从或正在从前苏联模式、从“学科意识”向“问题意识”转变。今后的中国哲学还应该继续朝着两个方向发展。
哲学最基本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民生问题;物质生产实践;人民群众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10-0032-02
一、人的需要―民生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
在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范畴中,马克思认为有关人的需求理论是其延伸的基本出发点。人的需要作为民生的第一要义,可以说人的需要是民生问题产生和存在的根源所在,民生着眼和关注于怎样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要。
导致民生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需要的存在。首先,人的需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真实客观存在的。第一,作为自然人和社会人的有机结合,具有需要是人的本性,没有需要,就违背了人类自身的规律。第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中有一个颠覆不破的法则就是人的需要的存在。1845 年,马克思在其所著的《神圣家族》中谈及历史时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P.118-119)换言之,这句话亦可以理解为:为了满足自身需要的人的活动的渐进过程就是历史。
其次,人的需要凌驾于他自身的现实情况之上。如果是已经获得了所需要的东西,欲望得到了充分的满足,需要就不再称之为需要。在需要的推动下,为了获取满足,人类能动地进行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以弥补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然而满足需要也定然是一个缓慢发展、实践渐进的过程,因为人类是不可能超越当前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去满足自身的需要。在这个缓慢的过程中,许多实实在在客观存在的生活需要的问题摆在人类社会面前,也就是所谓的民生问题。因此,在需要没有满足之前,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路途中所面对的民生问题,是真真切切存在的,是无可回避的,无论或远或近或大或小。
二、社会实践―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
马克思在进一步回答如何获得满足时指出社会实践是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在实践这一视角下观察,马克思提出了区别于以往旧的唯物主义所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社会历史发展为人的社会实践所推动,并且也是人的社会实践的直接产物。若要创造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离不开社会实践,也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够满足人的需要,起到改善民生的作用。
(一)物质生产实践夯实了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
追根到底,民生问题就是围绕着经济发展展开的,经济的发展需要有物质生活资料的积累过程。“自从人类产生后,自然就不是超人的存在物,自然作用与人,人也不断的作用于自然界。”[2](P.290)马克思在分析如何获得物质资料满足民生需要时指出人类必须进行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以保障基本的民生需要。生活上的衣食住行皆为基本的民生需要,为了获取这些需要的满足就必须进行物质生产实践,而在这个过程中不难看出生产物质资料的实践夯实了社会历史发展中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
“物质资料的生产不是一次性能够完成的,而是一个持续发展、不断发生的运动过程。”[3](P.216)在历史范畴之实践的过程中,由于生产力、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人类之前的民生需要会获得相对充分的满足继而又产生新的民生需要。“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一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都是一次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3](P.234)在科学技术日益更新、迅猛发展的当代,实践所带来的生产力变革是翻天覆地的,生产力的飞跃把人类社会带到了一个更广阔的高度,这也使得改善民生的能力不断增强。
总之,随着新旧民生问题的不断更替,作为经久不衰的源动力,物质生产实践夯实了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
(二)精神生产实践完善改善民生的思想意识
首先,认识源于实践。“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4](P.282)人类认识的起源于对解决基本的生存和生活问题的思考,这种思考并不是盲目的而是基于迫切寻求生存下去的本能思考。而在这种思考下所进行的社会实践也就定然推动了改善民生的思想意识的形成发展。
其次,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在改善民生的实践过程中,会出现的许许多多的民生问题需要解决,在解决这些民生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得到了升华发展,当出现新的民生问题时,升华发展的认识会运用到新的民生问题的解决途中,而在其解决过程中认识又会得到新的升华发展,继续运用于之后的民生问题的解决中。如此循环往复,认识得到了真正的升华发展,优化完善了改善民生的思想意识。
最后,检验对民生问题的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是实践。这里所说的实践绝不是简单的一次两次实践,而是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得到验证的。通过大量的实践,保留下正确的科学的认识,剔除错误的非科学的认识。在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和对于民生问题的正确认识下,精神生产实践为改善民生提供了必要的精神食粮,改善民生的思想意识得到了优化完善!
三、人民群众―改善民生的核心主体
民生问题依附于现实社会而客观存在,人民群众定然是改善民生的核心主体。它不仅是人民群众自身的诉求,亦要由人民群众自身解决,最终更要使人民群众自身受益。
(一)人民群众是改善民生的诉求主体
首先,人民群众需要保证最基本的生存,这是基于人的本性。“人皆有其血肉之躯,人的这种自然生物因素是人的存在的必要条件。人体的生物组织结构及其生理结构,最基本的欲求如食欲、、自我保护等等,是人作为生物有机体得以维持其生存所必须具备的自然物质基础。”[5](P.472)如果连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都无法保证,又谈何其它呢!
其次,作为社会发展主体,人民群众要求改善民生。“人类生活的根本特征就在于他们能够永远处在连续不断地超越‘已知世界’,并永远向着‘未知领域’行进,否则,人类就无法生存和发展下去。”[3](P.221)从人类存在至今,发展始终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命题,包括社会和自身的发展,没有发展就无从谈起其它。作为社会发展主体,人民群众要求改善民生无可厚非,不仅推动了整个社会进步发展也发展了其自身。因此要关注和着眼于民生,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民生问题,也才能实现社会的真正进步发展,实现和谐民生社会。
最后,民生的改善是整个人类的诉求而绝不是仅仅一部分人的诉求。民生的改善是全人类的共同诉求,处在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当为改善民生而做出自己的贡献。任何幻想仅仅依靠一部分人的力量就能真正的改善民生是绝对错误的,要相信集体的力量,必须所有人团结起来,共同为改善民生而奋斗。更何况民生是关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问题,人人都有责任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人民群众是改善民生的受益主体
首先,人民群众既然是改善民生的诉求主体,又通过不断的实践改善民生,那么成为获取改善民生成果的收益主体也就毋庸置疑了。无产阶级之所以要流血、要去革命资产阶级创建的社会,就是因为资产阶级的社会分配是极度不公平的。在改善民生的实践过程中,工人们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和智慧却得不到应有的报酬,这是裸对社会和个人财富的剥夺。民生问题若要真正的得到改善,谁劳动谁受益的社会规则就必须永远不能被破坏,也只有如此,民生的改善才可能看得到未来和希望。
其次,人民群众在改善民生的过程中获取成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社会创造主体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社会创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否发挥及其如何发挥,则源于对需要的满足。”[6](P.3)人民群众作为改善民生的收益主体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无可厚非的。
最后,没有人民群众的辛勤付出,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发展。因而社会发展的成果正是人民群众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这种成果都必须反哺于人民群众,服务于整个社会大众,使人民群众共享劳动果实。
结语
在哲学范畴内,历史唯物主义全面系统地揭示了民生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以及贯穿于改善民生过程中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民生问题的理论依据,是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托,这也为今天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础改善我国现实民生问题奠定了实践基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当前,中国仍然面临着艰巨的民生建设任务,就业、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依然亟待解决。这就要求我们重新重视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础的运用,从根源上着手,为建立一个全面的健康发展的和谐民生社会付出实践努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 京:人民出版社,1957.
[2]雷永生.唯物史观形成史纲[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 社,1987.
[3]庞世伟.论完整的人-马克思人学生成论研究[M].北 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5].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1.
哲学最基本的问题范文4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计划
一、以主干知识为依托,凸显基础性
分析2014年高考试题我们可以发现,2014年高考试题注重对考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核,突出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核。在对基础考核中渗透着各种能力考核要求,实现了基础知识与能力考核的有机统一。
因此,一轮复习的目标:系统复习高中政治全部内容,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熟稔高考考点。要求:第一轮复习应遵循按章节或单元从知识要点、重难点、例题讲解、练习巩固、单元检测、讲评的程序进行夯实基本知识。以高考考纲考点为主干知识,重点把握最主要的概念和最基本的原理及相互联系与区别。复习中要学会抓住“点、线、面”,建构起考生自己的知识体系,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明晰化、精确化。要求考生吃透概念原理,要做到在脑子里有一张“知识结构图”、一棵“知识树”,做到“点、线、面”相结合。
考生们一定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关注我们共同生存的空间。为此,考生要注意平时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各种渠道和手段获取大量的社会信息。在第一轮复习中以掌握知识为主,但也要根据教材知识结合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热点问题及时了解和思考,又可以保证热点问题的覆盖面。同时,试题往往利用一些小切口,抓住一个主题或中心形成若干道试题,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考生在第一轮复习中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规范的答题模式和清晰的答题思路。这一点在综合考试复习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要注意复习课本的方法和技巧
复习课本不是像刚学习的时候那样的细致,但也不是简单的翻一遍,或是单纯的背诵一遍,必须要注意方法和技巧。虽说是第一轮复习,但实际上它包含两遍:
第一,先把课本读“厚”。具体做法是:结合《2014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把每一课的知识点都找出来,逐个消化。需要知识的识记,需要理解 运用的知识点,要再通读一下课本上的相关内容,特别是以自己不理解的重点问题,除了要问老师和同学之外,还要做少量相关的习题。这一遍复习不能留下任何的 知识死角。要下苦功夫细致地复习,时间不够要抽时间,把识记、看课本和做题有效地结合起来。另外,每复习一个阶段要做一套检测题,检查一下自己知识点上还 有没有漏洞,以便及时查漏补缺。
第二,再把课本读“薄”。根据记忆规律,过一段时间还要进行第二轮复习,但时间有限,必须找出可行的方法!每进行完一个阶段,就要及时地总结一 下,用一个专门的本子,列出这一个阶段的知识框架结构,并找出里面重点的知识和自己认为比较难的知识点,以备日后快速有效的复习。同时要做一个习题集,记录下那些自己做错的且比较重要的试题,每次考试前都要抽时间翻一下。
三、处理好课内和课外的关系
提醒您如果考生的政治基础比较好,那么只要做好上面的两步,并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就基本可以了。但是如果考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那就要投入比较多的时间来做好第一步,除了课内要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还要安排好课外时间。比如,要抽出时间记忆知识点和知识框架结构;要抽出时间做一定量的习题;要抽出时间理解和消化课本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在这个时间的安排上,我认为:前一类学生的课外时间投入最好是每天50分钟左右,而后一类学生的课外时间投入最少要90分钟,用30分钟时间记忆,30分钟理解,30分钟做题,等到基础知识牢固了,可以适当地减少课外的时间的投入。那种靠考前突击记忆的做法是十分有害的,历次实践证明:如果平时没有时间,那么考前更没有时间,也没有好的心态去记忆,政治虽是文科,但同时要把功夫放在平时。
高考政治主要分为: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经济生活、生活与哲学等几大块儿知识内容,主要占分比值分别为生活与哲学占30%,文化生活占20%,政治生活占24%,经济生活占26%。在政治的考试中,一般失分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知识不能转化为能力;
2、对题目的理解,答非所问;
3、解题能力欠少学科思维;
4、答题不规范,无意识失分。在政治的学习中,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占高考总分的55%。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策略
一、以主干知识为依托
一轮复习的目标:系统复习高中政治全部内容,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熟稔高考考点。要求:第一轮复习应遵循按章节或单元从知识要点、重难点、例题讲解、练习巩固、单元检测、讲评的程序进行夯实基本知识。以高考考纲考点为主干知识,重点把握最主要的概念和最基本的原理及相互联系与区别。复习中要学会抓住“点、线、面”,建构起考生自己的知识体系,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明晰化、精确化。要求考生吃透概念原理,要做到在脑子里有一张“知识结构图”、一棵“知识树”,做到“点、线、面”相结合。
二、以能力培养为主导
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程要求采用恰当方式培养考生的综合能力,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程度的基础上,注重考查了考生运用学科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要训练考生科学的解题思维,培养考生基本的解题能力。良好的思维习惯的养成,主要是指导考生解题时能遵循以下思路:阅读题目;分析题意,确定答题方向和范围;根据已有的知识判断问题材料情景有无符合的知识原理;根据题目所给信息,确定应选用什么样的语言和基本知识原理来表达。
高考中考生失分的原因包括对考点所涉及的知识点梳理的不够完整清楚,对教材的知识体系把握不够准确,专业术语表述的不够规范,也缺少对题型的强化训练。要加强审题和答题能力的培养,通过典型习题的训练和常见错误的分类分析,提高考生对试题的分析能力和答题要点的构建能力。
三、关注社会热点
面对实际问题,运用立场、观点和方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既是高考的一个能力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
高考试卷以问题为载体,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现实或重大热点问题为素材,以发展为灵魂,突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人文发展理念,通过试题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人与自然、关注国家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轮复习中要拓展考生的政治眼界,关注“热点问题”。热点问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内容,是考试题目设置新情景的原材料。在复习课中,我们把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反映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联系起来,设计问题,引导考生思考。引导考生走出课堂,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关注世界,激发考生学习知识、探究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增强考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复习中渗透探究性学习理念
“探究”作为一种开放式的研究性实践活动,是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它同时体现了新课改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题目,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鼓励考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并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求考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体现开放性、探究性以及在探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轮复习中要正确认识高考与课程改革的关系:高考应渗透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考查考生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及创新意识,注重能力和素质考查,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资料
1.哲学与生活
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的任务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所涉及到的问题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观点。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
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哲学和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的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它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三个发展阶段。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它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类型。
猜你感兴趣:
1.高三政治三轮复习计划
2.高三政治复习计划范文3篇
3.高三学生政治复习计划
哲学最基本的问题范文5
一、哲学———关于理性的学说
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它是在东方、巴比伦、埃及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按照德国现代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考证和说法,古希腊早期思想家赫拉特里克最早使用“爱智慧”一词并用它来描述对于真理、智慧的追求。按现今可见的古代史料,第一个对哲学有明确自觉的哲学家大概是毕达哥拉斯。根据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记叙:“第一个使用哲学这个术语并称自己为哲学家或智慧爱好者的是毕达哥拉斯因为他总说除神之外没有人是智慧的。”被誉为近代哲学之父的笛卡尔认为“认真进行哲学思考,首先就要撇开偏见,细心怀疑我们之前所承认的意见知道重新考察之后发现他是真的,才能同意它们。”黑格尔在肯定和赞赏柏拉图关于哲学以把握普遍性概念理念为自己的任务时说“:认识理念就是哲学的目的和任务。”即使在经院哲学时期,在基督教的教义所划定的范围内,人们的思维可以自由地运用其才智,只要同既定的真理没有矛盾,人类理性可以随意的解释世界。经院哲学并非根本否认理性的作用。它主要是运用形式逻辑的发法从外在的权威即教会所解释的《圣经》出发演绎推出事实。它在运用理性、思维为宗教服务的同时,也在一定限度内维护理性的作用,为后来文艺复兴时期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逐渐摆脱了哲学取得了独立的地位。但是哲学与科学仍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在某种程度上说,哲学发展的阶段性与科学发展的阶段性是相适应的。我们可以看到,自古希腊以来,西方哲学家们对于哲学都抱有一种理性的态度来追寻世界的答案。从古希腊以来,不同哲学家对于理性从不同的角度作了不同的解释,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对于这一问题大家的意见却相对一致,普遍将这种理性理解为是一种历史的、批判的态度。即不借助于神的或者是其他一切不可知的力量,也不迷信于任何未知的力量,对于世界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也是哲学为什么是所有学科之母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从哲学的历史沿革中我们可以发现高擎理性主义的大旗、高扬理性主义的精神是哲学的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只有立足于理性,将所有问题都放在理性的视阈下来思考,哲学才具有真正的气度。
二、哲学———关于实践的学说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写道:“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认识到了自古希腊以来大部分哲学家都忽视却又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实践的问题。这种局限性始终制约着哲学的发展,只有马克思才找到了克服这个问题的方法———实践的方法。实践这一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早就引起思想家们的注意。在哲学产生以前,很多哲学家都从自己的哲学观点出发阐述过实践问题。不过由于哲学立场和阶级立场的局限,包括唯物主义在内的全部旧哲学多没有解决好什么是实践的问题,没有正确理解实践的内容,实践的本质及实践的作用等各方面的科学内涵。科学实践观的建立,是既批判了以往各派哲学在实践观上的片面性和错误,又吸取了其有关的合理思想的结果。而这一切同辩证而又唯物的理解社会历史,即唯物史观的建立是密不可分的。第一,哲学发现了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在对实践内容的理解上突破了旧哲学的狭隘眼界。为了正确揭示实践的本质和作用奠定了基础。当马克思恩格斯把物质生产作为实践首要的、决定性的形式和实践的最基本的内容时,他们所理解的实践是同物质自然过程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自觉的社会性过程。它不仅是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而存在的基本形式,而且是人类同自然界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基本形式。第二,的创始人在人类物质生产活动这一类基本的实践活动当中,找到了使物质性、现实性与能动性、创造性统一的基础。从而把两者辩证的综合起来。哲学所理解的实践活动,首先是物质生产活动。因为物质生产活动不仅仅是使对象发生改变,同时还意味这人把目的性的因素注入自然界的因果链条中,使自然界的因果链条按照同样可观的“人类本性”发生运转。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也批判了旧唯物主义者把人类活动动物化、自然化的错误。第三,哲学的创始人正确揭示了实践对世界的革命改造作用,指出“理论的批判”不能代替实践的批判。马克思揭示了物质实践的“革命的”、“批判的”功能,批判了费尔巴哈对一切只诉诸感性直观的观点,指出即使是正确的理论,也只有诉诸实践才能取得实际的效果。当然,哲学主张对现存事物进行“实践的批判”,并不意味着任何现实的实践都是合理的。要求以正确的理论作指导,使“理论的批判”转化为“现实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以后,列宁提出了主体和客体,物质和精神的“交错的=人的和人类历史的实践”的观点。则进一步把实践看做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这些都从唯物观和认识论等方面深化了对实践的科学理解。
三、哲学———关于反思的学说
进入风云变幻的20世纪,由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哲学也形成了两种主要思潮:分析哲学、现象学。上述两种思潮在形式、结构和影响等方面都有着相当大的差别。分析哲学和现象学在学科内部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迹。此外这两种思潮的内部也发生了分化。分析哲学分为科学论和日常语言论。现象学则在人类学方向上拓展,并沿着本体论方向上深化,接着双管齐下,吸收了存在主义的现实性。两种现代思潮标志着现代对于传统的反思。即对于理性的重新定位。它主要表现在:第一,它不再像近代哲学那样一心关注自然、关注外部的物理世界以及人对世界的认识,而是专心致志于语言问题、符号意义问题和交往问题。海德格尔旧转向诗和语言的语义学以显示存在。第二,与此相联系,现当代哲学都从不同角度批判传统哲学那种崇尚超感性的抽象概念王国的旧形而上学。强调现实生活和人与人之间交往。第三,现当代哲学家不再像传统哲学家那样崇奉确定的、普遍有效的准则或规范。认为一切都可以发生变化,基于逻辑规则也可以有不同的约定。科学的倾向和形而上学的倾向两者各自作不同的追求分析哲学和现象学可以相互对立,甚至彼此相轻、朝着多元主义的方向发展。反思精神在哲学界占统治地位。这种反思精神的意义何在呢?它让我们思考在哲学经历几千年发展,许多问题依然不能很好地解决的情况下,哲学的作用是什么?哲学究竟何去何从?人类既见证了物质生活的丰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文化的发展。可是同时也见证了残酷的杀戮、自然界的报复、人类精神世界的困境我们究竟要追求什么?正是这种反思精神是人类深化对哲学的认知,使哲学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发展。它使我们对于自己有了清醒的认识,人类不可能成为世界的主宰,我们必须按照规律办事。但是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只要我们满怀热情地为人类幸福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有所收获,摆脱现存世界的困境。这是反思精神的真正价值所在。
哲学最基本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 经验世界 终极世界 范式 本质主义 价值主义
〔中图分类号〕B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2)04-0046-06
在中西方哲学传统中,关于“世界”的理论颇具悠久性,西方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国自老子、孔子开始,就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关于“世界”的理论,但是,在这一理论的背后却始终凸显出一种紧张性。这是因为,“世界”理论所呈现出的内在意蕴,始终涉及到与人类自身存在紧密相关的根本问题,即人类面对的世界“是什么”、“如何存在”、“如何解决”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任何哲学研究所首先要求回答、但却最难以回答的。所以,中西方哲学传统中的“世界”理论始终呈现出历久弥新、极具张力的特征。
一、“世界”理论的缘起
一般而言,人类探索世界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确立面对的世界,从而确定研究的出发点。也就是说,面对世界的首要问题,就是确定世界作为基本的研究对象;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具体而言,就是确立世界是什么、世界如何存在等问题。在中西方传统哲学中,无疑均存在着这种研究路径,这就是中西方哲学传统中关于世界理论的缘起。
可以说,在任何哲学研究中,哲学家对哲学问题追问的逻辑起点和时间起点往往是现实存在着这个世界或有这个世界。从常识的层面看,存在着这个世界或有这个世界是一个不断被现实生活所确证的基本事实;从哲学层面看,关于世界是什么、世界如何存在等基本问题的追问,总是基于现实世界本身的存在。由此可以确定存在着一个现实世界。无疑,在中西方哲学传统中均存在着这样一个现实世界,即哲学家们所面对的世界是有形、有象的现实存在的世界,对现实存在世界的考察往往是所有问题追问的逻辑起点和时间起点。
从逻辑起点的角度看,人所面对的世界是一个有形、有象的世界,那么,对这个世界的考察首先要求确立有形、有象的研究对象。比如,在儒家哲学的代表性著述《周易?系辞》中,明确地指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象”是指具体的物象,所谓“象也者,像也”; 《易传?系辞下》,《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79年。“立象以尽意”是指,一旦把“象”所指向的具体物象确定下来,就可能透析出其存在的意义。同样,“卦”本质上也表现为具体存在物,如“八卦”是八种自然现象。设立“卦”的目的是为了寻求研究对象的确定性,从而达到通晓这个世界“情伪”的目的。
从一般的经验出发,有形、有象的现实存在的世界所表现出的最基本的品质就是真实存在性。正是从现实世界存在的真实性而不是从虚幻性出发,与人类自身相关的存在问题才获得意义。反之,现实世界如果不具有真实存在性,那么任何问题将不复具有存在的可能,对世界的研究也将失去意义。
当然,从中西哲学的发展过程看,也存在有对现实世界真实存在性的否定、怀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佛教理论和西方怀疑论。比如,佛教将现实世界看作“虚幻”的存在,人生的存在也被当成“如梦如幻”。但是,从哲学层面看,无论是怀疑论、还是佛教理论,其关于世界是什么、世界如何存在等问题的辨析,总是基于世界本身的真实存在,绝对地否定世界的真实性存在,往往很难摆脱哲学的悖论。比如,笛卡尔通过理性的“沉思”,对经验世界的真实性存在进行剥离式的怀疑,其结果是这种怀疑本身已经确证某种“存在”,即怀疑者及其怀疑活动本身的“存在”, Descartes : Meditation on First Philosophy, The Essential Descartes, A Meridian Book, p.173.这无疑是一种事实上的而不是虚幻的存在。所以,当佛教将现实世界看作“虚幻”、人生被当成“如梦如幻”之时,其理论本身可以被看做是对现实世界或现实人生的一种超越方式或生活态度,而前提正是基于世界的真实性存在。
“世界”理论的缘起及其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