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启发式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问题启发式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问题启发式教学

问题启发式教学范文1

【关键词】新课改 问题情境 启发式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中,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潜能。这不得不让我们处于一线的老师考虑改变原有的接受式课堂教学的方式。因为原有的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潜能有很大的阻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积极地思考,真正做到自主地探究钻研,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利用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创新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和启发式教学相结合应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有效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从而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目标,让新旧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新课改的课堂中达到更完美的效果。

一、问题情境教学概念

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启发式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达到素质教育的一条途径。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就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成功地使学生对语文课本产生疑虑、提出问题的教学,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才算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优秀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问题教学法”,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个性、创造性为目的,因而,在教学实践中,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最基础的一个环节,那就是问题的提出。其核心是设置问题情境。其原则是:有概括性的新颖的和未知的知识,能够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和需要,立足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因为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具体分析

1.什么是问题情境和启发式教学

所谓问题情境,就是通过问题设计来渲染学生的情绪,在课堂上创设一种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氛围,以达到深入理解文本并解决问题的目的。课堂提问的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最终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情境是指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努力去克服,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克服的那样一种学习情境。它具有障碍性、探索性和可接受性的特点。

例如在实际教学中讲述诗歌鉴赏专题的时候谈到游子、谪客这两种形象时,对他们的理解必然会涉及到乡愁这种情感,所以就先延伸了这样一个问题:无法排遣的乡愁融在了游子、谪客的血液里,凝聚在他们的笔端,在文学史上绽放着迷人的光彩,你读过这类作品吗?请把你读过的内容或经典语句给大家说一说,好吗?学生很快调动积累,背诵了很多有关“乡愁”的诗词,如崔灏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学生沉浸在诗歌的意境中,尽情体验着思乡之情。我让学生试用语言把刚才想象和感受到的表达出来,使他们感受古人的“乡愁”。这样,我们在评价鉴赏这两种形象或者鉴赏羁旅愁思类诗歌就有落脚点。

启发式教学法,主要实践是结合有关通俗易懂,易于引起学生联想的具体事例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在观察中引起思考,悟出其中道理,并从中得到启迪,获得意念的变化,达到举一反三和独立解决问题的目的。

在教学的准备过程中,如果我们的授课者能够根据知识能力的目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设计,再在课堂授课时能够用好启发式教学,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知识,再进一步把学生的具体知识转化为能力。就能够达到把已知知识转化成学生具体知识再转化成能力的目标,所以二者有机地结合很是必要。

2.问题情境与启发式教学的心理学依据

教学,是要通过教师的工作使学生爱学、会学的一个过程。学生是否有学习积极性非常重要。问题情境与启发式教学主要和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关联。问题情景的创设就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设置障碍,使其不能利用过去经验加以解决,于是使学生产生一种认知上的矛盾或不平衡或冲突。这种认知上的矛盾转变为一种对学习的需求,从而激起学习的动机和探索的动力。并且此种障碍又可以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自主、合作、探究、创新来加以完成,自然在心理上就能获得一种极大的满足感,成就感。这样,学生就能够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对学习充满信心。而且好的问题情境的设计还会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能够自主学习,达到终身学习的目标。

从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开始,教育者就很重视启发式教学。他曾论述:“不愤不启,不悱不启。”这里“愤”意为发愤学习,积极思考,然后想把知识表达出来;“发”意为开其意、指导;“悱”意为积极思考后要表达而表达不清,则要求老师予以答其词,使其清楚。对教师来讲,应该通过自己的外因作用,调动起学生的内因的积极性。

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积极性就是强烈的求知欲,而求知欲正是学习需要。学习需要是学生在学习时感到对某种知识欠缺不足,而力求获得提高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

问题启发式教学范文2

关键词:问题启发式教学;问题情景;角色;多媒体信息技术

当前,围绕职业人才培养目标,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方式和手段正在巨变。在此背景下,针对当代中职生的特点,根据新世纪的职业学校学生的培养要求,我国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者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出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中问题启发式或问题导向式的教学方法就是众多出色的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并且许多专家、学者对此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改进,比如文献[1]详细阐述了问题导向型教学方法的问题设置技巧、注意事项、教学要求等内容,文献[2-3]重点剖析了问题导向型课程设计的步骤、实施评价办法等内容;此外,众多教学工作者还探索了问题导向型教学方法与任务驱动、项目驱动教学法的结合方法[4]。本文在传统的问题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职教学的实践和中职师生的特点,借助于现代化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提出了一套新型的教学方法,旨在充分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传统问题启发式教学方法概述

问题启发式教学方法是授课者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也常常被称之为问题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教与学等。根据目前学界对该教学方法的定义,问题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内涵的诠释主要包括下面三种观点[5-6]:

1.强调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性,教师使用问题作为“引子”善诱学习者积极思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其开展网络搜索、提问、咨询等学习活动。

2.重视教学者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作用,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合理设置疑问,积极引导学习者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体现教师的主持与引导作用,这种观点在学界认同度较高。

3.强调问题的中心地位,教学者精心安排问题,并同学习者一同参与到问题的背景分析、解决办法的思考、问题解决的实际操作中,从而使学习者构建一个完整的问题解决方案。

二、教学方法改进分析

在传统问题启发式教学方法体系中或教学者在运用此方法实施教学中,主要存在如下不足:(1)教师在设置教学问题时,未能充分考虑问题的动态性,问题的情景服务性不够,学生没有参与问题设置过程。(2)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没有转换角色(“亦师亦生”的角色转换)。(3)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工具落后,缺乏视觉、听觉等立体性的刺激效果。

鉴于上述提到的不足,结合中职财会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本文在传统的问题启发式教学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问题启发式教学方法。下面给出新教学方法的教学理念、教学措施及评价量规。

1.问题设置原则

问题设置是问题启发式教学方法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和出发点,问题设置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在设置教学问题时,需要遵循如下几大原则:(1)导入问题情景,在明确学习项目和问题后,导入与一个问题相吻合的情景,引导学生在情景中逐步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问题”与“情景”关系模型。(2)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状况、兴趣、智力等因素,问题设置难度适中,既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要避免把学生推入沮丧境地;问题的内容既要丰富又要有趣味,用质疑刺激学习。(3)问题具有一定的跨度和较强的探索性,有较大的发展余地,供学生思考的空间大,从一个问题中能够引申出新的问题;此外,问题还须与实际紧密相联。(4)突出问题解决的共同协作性,能促使学生在团体合作过程中解决问题。(5)依据学习共同体教学方法,从学生个体特征分析入手,寻求与教师直接对话的小组,让小组成员参与到教师的问题设置过程,有些问题甚至可以让学生自行设置。

2.教师适时转换角色

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能总是高高在上,发号施令,这种教学态度严重禁锢了学生的思想,阻隔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通道,学生难以与教师保持学与教的和谐统一,也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在实施问题启发式教学中,务必要适时转换角色,要亦师亦友,转换为学生角色一同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与学生同呼吸,共思考,教师的融入会给予学生无穷的激情和动力。甚至教师还需转换为用人单位、第三方等角色,以不同角色用户身份参与教学活动。总之,教师适时的角色转换是问题启发式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的助力剂。

3.合理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兴的、先进的教学方式,其有形象生动、直观逼真、互动性好等诸多优势,因此,PPT已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在问题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有些问题的提出和分析的教学活动,仅凭教师本人的口述和肢体难以完成,如果采用互动式多媒体教学工具,不仅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使其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重要的教学活动中,而且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听、视觉上的冲击,激起学生的头脑风暴,这样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但高质量的互动式多媒体教学内容的制作,对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此外,还可以大胆让学生自主操作多媒体网络,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主活动空间和时间,让其独立自主地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4.教学评价量规

教学质量好与坏,需要一套完善的评价量规体系来评估它,而完善的评估体系是由一系列的结构化指标所组成,各指标被赋予相应的分值;根据新的课程教学标准和当代人才培养要求,构建了一套与新教学方法相匹配评价指标集,部分指标设置情况如表1所示。

改进后的教学方法的实施步骤如下:

(1)设计问题,并在课堂中向学生抛出问题及相关解释说明;(2)引导和参与分析、解决问题;(3)组织小组交流和讨论;(4)教学后的总结与反思;(5)教学评价与改进。

教学实施步骤及各步骤之间的关系直观表述如图1所示。

三、教学实例分析

下面以中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为例,简述新的教学方法的应用。

教学内容:企业在银行存款的财务清查。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了解银行存款清查内容,掌握清查步骤,能够对财务样本数据进行实际操作。

教学方法及工具:问题启发式教学法,PPT教学幻灯片。

针对上述教学任务和说明,给出改进后的问题启发式教学法在此教学实例上的应用说明。具体步骤如下:

1.设置问题

教师在设置教学问题这个环节中,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总结出企业清查银行存款的情景、原因和目的。然后,与部分学生代表一起讨论应该设置哪些问题。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与学生一起讨论得出了“假如你是某企业的老板,是不是一定很关心存款?”、“那么该如何核对银行存款呢?”、“如果出现核对结果不一致的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等问题。设置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关联度,又带有一定的趣味性,用问题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2.精心准备教学辅助工具

制作多张集有声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对象的幻灯片,通过一个个现实中的财务事例,使学生明白企业清查银行存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让他们意识到本节课很重要,也很有意义。力求承载声音、图文等多媒体对象的PPT幻灯片具有多维立体感观冲击效果,互动性好。

3.教学实施

首先向学生交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然后通过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真实财务事例幻灯片,借此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接着逐步采用提问质疑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企业清查银行存款的方法、清查中问题出现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同时,教师也应适时转换角色,尤其是进行到讨论的环节时,教师应加入到各小组中,同学生共同协作思考和解决问题,在进行财务样本数据实际操作时,教师置身于各小组中,用实际行动引导小组各成员注重团队分工合作。

4.总结与反思

在总结与反思教学阶段,仍然可以使用问题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继续寻找问题,督促学生反思在实际操作过程存在的不足,教师可顺势使用“为什么会存在这些不足呢?”再次激发学生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善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5.教学评价与改进

在评价实施过程中,对教学效果评价主体进行了严格的甄选,确定参与评价的对象有教学专家、学生、校级主管领导、教研室组长、教师。2013年,对《出纳》专业课程应用该方法的教学效果评价,最终得出的评价结果分值为78.23,教学效果良好。最后,根据得分值较低的指标项,对应改进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此外,教师在实施启发式教学方法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

(1)把握好问题设置的“梯度”,要分阶段、分步骤训练,最后再把各个问题连贯起来。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认识结构,巧设疑难,恰当引导。

(2)不能盲目地认为“提问”就是启发,只有具有相当提问价值的问题才具有一定的启发性,问题不能过多,以免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

(3)教师不能一味地按照自己心中的答案标准要求学生回答出问题的答案,否则可能会陷入教师牢牢牵着学生鼻子走的境况,影响学生的主观发挥。

四、结 语

通过改进传统问题启发式教学法部分教学理念、教学措施等内容,形成了一套面向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的新型问题启发式教学模式。最后,通过《出纳》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实例,进一步诠释了新教学方法的使用情况,实践结果表明运用新方法的教学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雷蕾.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应用[J].重庆科技

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4).

[2] 李文莉.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方法影响因素分析[J].职

业教育研究,2012,30(1).

[3] 曾敏.问题导向型课程设计的实施评价[J].无线互联科

技,2012,8(6).

[4] 阮群生,李豫颖,杨慧玲.项目体感式教学法在计算机

课程实训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12,22(11).

[5] 许璐,闫子鹏,等.对“问题启发式”教学的探讨[J].

问题启发式教学范文3

关键词: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启发式问题教学法”实验教学改革

1.引言

步入21世纪初几十年来,数字化智能控制技术浪潮正在迅速席卷全球,以单片机作为典型代表的嵌入式系统迅速发展成为现代电子系统中重要的智能化控制工具。无论是在尖端科技,如军事、通信、能源、机器人、交通、IT,还是在现代工业、农业、仪器仪表、汽车电子系统、家用电器、玩具及个人信息终端等诸多领域,单片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具有广度化、深入化特点,单片机技术也一直是很热门的职业技能。[1]

2.单片机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与方向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重视实验教学。

现在很多高校采用的是各大教仪公司生产的实验设备,很多学生实验处于实验验证阶段,学生实验的过程就是复制程序代码在实验设备上验证一遍,出来现象就算完成了。这样的实验其实根本没有效果,如果让一个中学生按实验指导书上的步骤一步步操作也能完成。但是他们往往不懂为什么,更不懂如何去灵活应用。这种实验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对单片机行业人才的需求,必须对单片机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教师应遵循面向信息时展要求、面向社会市场需要、面向学生能力培养的原则,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单片机实验教学创新引导方向,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启发式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单片机技术的理论学习走向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达到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建设目标。[2]

3.启发式“问题教学法”的改革理念

“问题教学法”的改革理念就是实现从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转变。

启发式问题教学就是激励学生去“疑”去“问”,教学中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这样,整个教学过程就成为一个以问题为核心的循环过程。

一般来说,教师首先演示一个实验现象,或展示一个实物作品功能,进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整个课程围绕这个问题而展开。然后,在老师的基础性引导下,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实验教材和理论参考书,发现、理解、讨论问题。教师根据大家对问题的讨论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正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课堂上,教师不再去纠缠繁琐的单片机基本概念、单片机内部硬件之类的东西,而是只讲应用层面上的重点、难点,并给学生指明自行钻研的道路。每次课列出问题、明确重点、诱导提问、分析辩论,那么整个教学过程就是老师陪学生一起“探索、求证、颠覆、创新”的学习过程。

4.启发式“问题教学法”在单片机实验教学中应用的关键

(1)实验课题的选取和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内在启发性。

如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通过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顺利开展自主学习,从而加强对学生主动思维能力的培养。

实验课题的选取要遵循“由简单到难,由技术单一到综合设计,从基础到能力”的基本原则,每个实验课题的教学重难点设计要分明。问题式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一要指向明确;二要难度适宜;三要反映先进的教学理念;四要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有内在的启发性。

例如,第一个实验可以选取“如何通过KEIL联机在串行静态显示模块上显示12345或HELLO或89S51等内容”,这个实验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KEIL软件的基本编程使用过程与联机在线调试过程。显然,没有必要对串行静态显示的源程序代码进行过多的分析讲解,学生作为初学者也听不懂,只需要先演示一下数码管显示“89C51”的实验效果,重点在于借助这个实验现象强烈的感染效果与震撼力演示一遍KEIL软件的基本操作过程、调试过程,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后面学生会自己去仿做,老师进而提出新的问题:“如何让它显示12345或HELLO?”让学生自己做一些思考和分析,老师给予一些引导性的帮助,例如分析“数码管显示1的8位译码数据来历”,这样学生就会自己顺着思路分析程序,在老师的提示下,做些修改,最终会做出自己预期的效果。这个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既感艰辛,又特别兴奋且充满成就感,之后,学生愿意学也主动去学。老师所要做的就是给出新的实验课题与启发性问题,让学生不断地保持这份探索的兴奋感与成就感。

(2)教师要善于总结、启发,要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学习贵在创新,知识贵在探索。问题式教学,鼓励学生尽可能找到更多的方法,注重知识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经过引导和讨论探究之后,学生基本上能够把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但是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往往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因此,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总结重点内容,对学生理解难度较大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再进行重点讲解,把知识按内在联系进行系统整合,考虑到知识体系的有序性与完整性、知识结构的优化性与前瞻性,以确保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知识。

(3)问题式教学的基础是教师自身的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是成功上课的学术基础。教师要及时地掌握学科的发展动态,及时借鉴吸纳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学院的实际教学境况,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工作,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正确地设计问题,准确地解释问题。大学的教学,有其学术性和严谨性,无论何时,最终能给学生以启迪、教益。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在问题式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5.结语

单片机技术启发式问题教学法的实施,要以学生“能够”和“需要”为前提,正确处理广度与深度的关系。问题的研究、设计,力争合理、可行,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验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基本的工程素质与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问题启发式教学范文4

【关键词】 问题启发式教学方法 高职艺术设计

伴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大发展,艺术设计教育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的较为完善的高等教育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体系。但是现如今很多高校在教学方法上依旧非常死板,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一个被动的、被刺激的记忆过程和机械反映过程,失去了思维和行为的主动性,导致学生缺乏个性。创新意识也被抑制并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学效果很不理想。2012年笔者赴新加坡参加了骨干教师双师素质培训班的学习,新加坡拥有世界一流的职业教育学院,并且每个学院都有不同的办学模式和教育使命。其中,在共和理工学院让人最为映像深刻,因为它的学习体制最为特殊,它是全球唯一一家摒弃传统的课堂教学和考试模式,采用"问题启发式"教学法实施教学的学校。不同于一般其它学院的理论教学法,而是推行了无课本,电脑教学的方法;采取让学生和公司紧密合作,以实际解决问题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方式不但概念新颖,而且十分实际,实用性强。共和理工学院成功的争取到33家国际知名公司成为其合作伙伴并签署了协议备忘录,为了是让学院的讲师和学生都能够更好的掌握新世纪市场的需求。其教学特点是能将课程与校园实习训练、海外或本地实习以及研究与开发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能接受到更广泛的训练并打下稳固的基础。

一、问题启发式教学方法

1、问题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概念

问题启发式学习方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其代表是构建主义理论,是目前国际上在教育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一种理论,核心是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激励学生去测验和评估自己学到什么和知道什么,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教师灌输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帮助学生增强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生活中的调整适应和学习能力。

2、问题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实质

(一)教学活动结构的变化

我们传统的教学都是以老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而问题启发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活动结构,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变得更为重要。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启发学生,不断刺激学生求知的渴望性,而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不再是传动的死记硬背,而是快速整合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发现去获得知识。

(二)教学目标的变化

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问题启发式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终生学习的能力、塑造团队合作精神、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及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我国高职教育一直提倡的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也是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但是他们把这种教育目标渗透到每一节课、抛出的每一个问题,这种方法对学生的影响并不仅仅在于在校学习的阶段,而且还会引申到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教师施教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变化

在问题启发式教学法中,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主角,而是组织者和引领者;教室也不是教学的唯一场所,学生和导师无论何时在校园内外都可以学习、交流;教学内容不再是教授学生一些概念和要领,而是培养学生建立系统的专业学习的观念,通过逼真的实践案例训练和典型案例的分析,再给学生抛出问题,营造自觉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踊跃参与案例的讨论和评价,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核方式上不再单纯的由学生提交作业,教室批改得分那么简单,而是由投入程度和解释技巧、自我评估、同学评估、反思日志、理解测试综合得分,学生每日都会得到教师的口头反馈、客观综合性的等级以及书面形式的反馈。由此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性精神。

二、问题启发式教学法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实施

共和理工学院问题启发式教学法是通过"一天一问题"的形式实施的。学院学生在校时间为三年,共6个学期,需修30个学科,每学期修5科。一学期学习时间为15周,一周5天学习日,共学习5个科目,每个科目学习的时间为一整天,即全天6节课。一个学科共15个问题,每周一天的时间解决1个学科问题,即1周解决5个学科的5个问题,由课程专任老师指导,到学期末解决完所有的学科问题。每个班级共25人,分成5个小组,每组5人,每天以一个团队的形式解决一个问题。为锻炼每个学生的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每组的组长、记录员等职位每日轮流进行,从而调动每个人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在高职的艺术设计教育中实施问题启发式教学法可以通过三种途径。

1、抛出问题

在上课之前,教师先做好准备工作,甄选出一个合适的设计案例,例如某一服装品牌的标志设计。在课堂上教师先为学生做服装品牌的背景解析,提供相关标志的背景材料,例如:品牌名称、所在地、营销理念、针对目标消费群以及未来发展目标等。针对品牌设计中的某环节,教师将要解决的问题抛出,使学生再接下来的阶段可以把握问题的主旨,解决问题。其优点在于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2、小组研讨

在小组研讨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会议与自由讨论结合的方式推进教学。先召开会议,学生分组,确定组长,学生制定计划,导师提供相关资料;准备充分后开始学生自由讨论,学生探讨分享资料,搜寻和阅读资料,开始构建初步的设计方案,进一步分析问题的核心议题;当设计方案初步形成,导师介入了解进程,解决学生的问题、难题。老师协助学生定制学习方案,该阶段快结束时,老师选派1~2组陈述自己的设计方案,其他同学进行分享,若遇到异议时,由同学们投票解决异议;方案进一步深化阶段,学生取得共识,制定更精细的方案,准备进行设计演示(演示可以是ppt、设计草图等);在学生演示完成之后,让学生提建设性批评意见,并进行答辩,最后有导师给出建议和评价。

3、课后辅导答疑

传统教学中,课后辅导形式单一,效果不够显著。设计学科灵活性强,设计方案有时候更需要机动的时间来研讨,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学生随时可以将自己的新想法,设计构思和设计进度反应给导师,导师再针对具体问题给出建设性意见,学生会据此调整自己设计进度,最终提高学习效率。

三、艺术设计教学中问题启发式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问题的甄选

对教师来讲,问题的甄选会成为最重要的工作,问题的选择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问题的形式力求多样化,以是经典设计案例聚焦,也可是教师实例资料自行汇编或历届学生的优秀作业编成,或是系工作室承接实际设计项目的案例 ,以此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另外,还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阶段来挑选问题。

2、教师的引领作用

高职的艺术设计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式还是有很大差异的,除一些史论课外,高职的艺术设计类课程传统教学方式多采用小班制教学和个别辅导的教学手段,教师也比较习惯和擅长"一对一"教学这种模式。但若采用问题启发式教学方法时,教师就要注意整个教学的组织和领导,因为它事关问题启发式教学效果的好坏。课前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问题,课堂上,教师要做好启发引导工作,可以事先将准备的问题发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做好准备,这样可以使学生进入"角色",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接下来可采用提问或反问的形式激活课堂气氛,把讨论引向深入。

3、教学评价

高职艺术设计课程最后的教学效果往往是通过大量设计作品的展览来体现,同样,在问题启发式教学中也要注意教学效果的评价。但对问题启发式教学效果的评价比较复杂,除了设计作品之外,还应该对学生针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报告,以及学生使用案例和掌握的知识水平进行考核。另外,学生在分析问题及讲解设计作品时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应该作为教学评价中的重要因素。

四、结论

问题启发式教学方法在中国虽然并不普及,也不是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但它的指导思想是符合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培养人才的理念的,也是一种新的培养学生能力和智力的途径。只要我们把它的精神实质贯穿于我们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与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特殊性相结合,定能对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方法的改革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茜 《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方式转变的几点思考》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7(3)

[2] 陈慧《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案例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艺生活 2011(12)

问题启发式教学范文5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问题;思维能力;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水平及其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深化英语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外语教学水平是时代的呼唤。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还要帮助学生激发思维、打开思路、启迪智慧,以培养具有科学创新思维能力的高水平人才。问题教学法是贯彻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的和基本的教学方法,对英语教学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一、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为19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首创。他认为思维的自然规律是对问题反复地、持续地进行探究的过程,学生只有在活动中感到疑难或问题,才能引起动机,并通过学习解决疑难或问题,从而获得成功的满足。20世纪60年代以来,问题教学为前苏联教育学者所提倡,并同系统教学结合起来,在传授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日益运用问题教学法,方法和形式也趋向多样化,使问题教学有了新的发展。

问题教学法的提出,使学生直接参与教学过程,成为提问主体、解疑主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且学生在不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创造性思维能力也不断得到培养。课堂提问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的问答教学法和我国古代圣人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但是长期以来,课堂提问只是传统的讲授教学法的一个附属品,与问题教学法有着根本的区别:①问题的提出:传统的提问多是教师问学生答,即提问主体是教师;而问题教学法中,教师主要是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是学生自己产生的,当然也可以由教师提出,即提问主体既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老师。②问题的作用:传统的提问多是讲授法中的插曲,是教师在讲授教学过程中为引起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确认或检查学生听课、预习及复习等情况的一种手段;而问题教学法却始终以问题贯穿全堂,学生对某一概念、理论或规律的学习,不是通过老师讲解获得的,而是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分析探讨,从而发现并掌握的。③问题的答案:传统的提问,问题的答案是教师早就准备好的,学生的答案多只有对与错之分;而问题教学法中的问题多是探讨性的,“只有好的问题,没有好的答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着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问题教学法从其心理机制看属于探究性的,使用这种方法时,学生掌握的知识不是教师直接提供的,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的。因此,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英语课堂的现状及问题教学法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外语教学法很多,如“交际英语教学法”“情境英语教学法”“听说领先教学法”“阅读理解教学法”“翻译教学法”“句型教学法”及“词汇教学法”等。但具体到中职英语教学,则由于班级人数多(一般都在40人以上)及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等原因,教师仍主要是对课文这一语言范本进行细致、深入的语言讲解,向学生输入某种语言形式,然后叫学生反复操练,以形成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其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教师始终占主导地位。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只是把外语当作一种语言知识体系来研究。但语法知识的掌握,并不能自动转化为语言交际能力。且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机械的语言操练也不利于他们思维的活跃,更谈不上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了。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听说能力和英语语言思维能力都比较差,如常说“Chinglish”中式英语,语言表达在整体上不合英语思维习惯等。

问题教学法并非针对英语教学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但它无疑给我们的英语教学带来了一些启示:我们能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多采用问题教学法,既增加学生的听说(主要是说)机会,又培养锻炼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

“问题情境”是问题教学的核心,“问题”是问题教学法的关键。英语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具有一定难度、题材多样、体裁各异的优秀英语范文,为问题教学法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因为问题教学法要得以有效实施,问题要有以下一些特征:①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前苏联学者阿尔汉格尔斯说:“把学生已知和未知的材料结合起来,创立某种难度的研讨环境(情境)――这是问题教学的基础。”即问题必须具备一定难度,可供研讨,同时问题又必须是已知和未知相结合的,具有一定的信息差。这样才能保证通过问题的提出、分析的展开、综合的活动,学生进行独立的科学探索或提高认识水平,提高对各种观点、态度以及那些被看作是当然的价值的评价的能力。②问题要是学生所感兴趣的。情感领域的接受水平对认知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学生如不能接受就谈不上学习。同样,情感学习的反应水平(兴趣和满足)也会影响到认识的效果,因为一个人是根据情感水平逐步产生观点和看法的。③问题要有多样性、启发性。教师或学生所涉及的问题可以是回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也可以是分析性问题、评价性问题等。回忆性问题对学生而言虽然是低水平的智力问题,但思维过程常始于对材料及事实的理解,它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更高的智力思维过程。且语言学习有它自身的特点,记忆(背诵或复述)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理解性问题要求学生熟练地应用知识、应用及修正材料,阐明事实、进行概括等。分析性问题则要求学生体会材料中的言外之意,区分事实和观点,探求内含的联系及组织形式,它常涉及归纳和演绎的过程。评价性问题要求的回答包括判断、看法、个人反应以及根据规定的标准的判断所作的批评。

学生在回答或提出问题时,如有表述不清或严重错误,教师应当指出,并叫学生重复直至清楚流利。在围绕课文回答问题时,学生最初的回答如不恰当,可用探究法,即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帮助学生较准确地把握原文,但也允许学生对课文、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等保留自己的见解;而就课文之外进行提问时,则“只有好的问题,没有好的答案”,即学生可各抒己见。教师提出异议时要注意措辞,以免打击学生积极性。“I agree with you to some extent, but…”“I’m afraid I can’t agree with you …”“I would like other students’ opinions…”“Yes, do you have anything to add?”等用语既可勉励学生,又可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总之,将问题教学法运用于英语教学,其大体思路是教师根据不同内容、题材、体裁的文章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设计或提出符合上述要求的问题,师生围绕问题展开各种思维活动,在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熟悉、运用并进而掌握新旧语言知识点,达到语言习得与思维锻炼同步的目的。

三、结束语

杨振宁先生说过: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中国学生不善提问题、不愿提问。因而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问题意识至关重要。问题教学法如能运用得当,显然有助于学生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增强学习自主性及问题意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值得多门学科借鉴的教学方法。而把问题教学法运用于中职英语课堂,其目的及意义就是要把学生语言知识的掌握、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效地结合起来,培养出能思会说、具有实践能力的英语人才,以适应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问题启发式教学范文6

关键词: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问题;对策

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高中政治教学改革也进行得如火如荼,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对当前高中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对政治教学课堂形式、教学方法以及政治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观念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政治展开了探究式教学。

1.高中政治新课标对政治教学的要求

(1)政治教学要以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为中心。政治新课改致力于推进政治教学的创新,加强、改进高中政治的课堂教学。新课改要求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求知识、寻找规律及发展创新等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态度、能力等各方面的素质。[1]从新课改的要求可以看出,高中政治教学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其要求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2)教学要与生活相结合。高中政治教学要建立在实际生活基础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迅速融入到政治课堂教学中。政治教学联系生活实际深刻地体现了“政治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

(3)政治教学要彰显时代特征。政治教学理论性极强,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实际显得极为重要。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我国当前发展与政治理论相结合,不断调整和补充政治教学内容,鲜明地体现我国乃至世界的时代特征。

2.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政治教学方法不适宜。高中政治教学方法直接关系着教学成果。以往,传统的政治教学模式多侧重教师“教”,多强调教师课堂教法,而忽视了学生政治实践能力及修养的提升。当前,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多数学校对政治教学进行了改革,实施探究式教学方法,尽管如此,还是普遍存在以教材为中心,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2]

(2)教师探究式教学不彻底。新课改提倡探究、自主及合作的学习方法,提倡转变师生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但大多数老师受到高考或统考的束缚,不敢大胆创新尝试。目前,有一些教师教学方法单调,缺乏教学探索性,往往按部就班地进行授课、考试、讲评等课堂行为,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成为课堂配角。

(3)教学目标达成度不高。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政治教师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实施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然而,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多数学校仍然沿袭旧方法,机械地传授知识,强调死记硬背,追求的依然是政治理论知识教育。这种现象多是因为当前应试教育一味强调分数造成的,也与教师教学技能匮乏、教学思维定式有一定的关系,最终不能全面地推行新课改,不能彻底地推进探究式教学方法。

(4)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不足。课程资源指课程发展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等。课程资源多种多样,比如我们常见的课程标准、课本、教师、网络、考试大纲、多媒体以及学生等均可称为课程资源。实际教学过程中课程资源丰富多彩,但多数学校对课程资源重视度及利用度不够,这主要是因为多数学校在观念、理念上存在片面的认知。

(5)教学内容陈旧,缺乏针对性及时代感。当前,一部分教师把精力放在理论知识上,忽略将高中政治联系社会实际,使得政治教学理论被狭隘地记忆,而非系统全面地理解,长此以往,学生感到政治学习枯燥无味,不会产生较大的学习兴趣,更不用说将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政治理论知识分析当今国内外政治格局及发展趋势。这种形式的政治理论教学只是让学生对思想政治的术语、概念、基本理论熟记于心,却不能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能起到培养学生责任感、培养学生积极奉献精神、培养学生主人翁精神等的目的。

3.解决对策

(1)改变教师观念,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政治教师要以发展的观点改革课堂,将政治教学课堂转变为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政治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发扬民主教学精神,将政治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营造教与学之间和谐、民主和宽松的氛围。

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水平以及学校的教育质量。因此,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政治教师应转变自己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和教学手段,推动政治教学的高水平及最优化发展。

(2)转变教师教学方法。新课程倡导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合作探究、独立思考,同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交流机会和发展空间,使得学生能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人生问题、社会事件以及自然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态度,同时,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及创造性思维。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辩论式、讨论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3)切实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新课改要求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须关注学生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发展,要求教师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创新。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坚决杜绝缺乏思维、缺乏思想深度的一问一答,坚决反对简单的知识训练和机械重复,坚决反对交流单向化以及矫揉造作等。

(4)主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丰富多彩,但需要人为地去认识和运用。一堂高效率的政治教学课堂要求教师能够巧妙地将课程资源融入课堂,运用于课堂,实现目标效益最大化,通过运用课程资源实现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产生课堂共鸣,这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双赢局面。

(5)理论知识和生活背景相结合。政治理论知识教学要符合思维逻辑,要合乎生活规律及生活实际,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从何而来,怎样生成,而且要清楚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何用处,怎样去用。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概括总结,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认识规律,这样学生既体验了知识的生成,又很好地享受了发现的乐趣。

总之,时代的发展影响着我国教育的改革,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教育改革刻不容缓。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新课改对高中政治教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然而在新课改要求下的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归纳总结,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对新课改下,我国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 辉.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学教育(中),2012,3(1):13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