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的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绿色建筑的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绿色建筑的技术

绿色建筑的技术范文1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建筑设计;原则;优化;结合

应用绿色建筑技术不仅能够在施工中保护环境,达到生态施工的目的,提升建筑的绿色技术应用水平,而且还能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绿色建筑技术首先要求使用环保的建筑材料,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应用绿色节能的施工技术,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绿色建筑技术预计实现的生态效益十分可观。

1 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1.1 整体美化原则

绿色建筑是响应当前生态绿色的施工技术的政策,打造出来的具有舒适宜居性的生态建筑。整体美化的原则可以这样理解。首先,当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审美的需求逐渐变化,在满足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基础上,建筑的整体要有审美的效果,如图1 。图1 美丽的建筑图景达到美观,符合大众的审美。其次,在人们审美观念逐渐变化的当下,结合绿色的设计理念,将建筑的美化由于自然的和谐统一结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2 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指的是新建设的建筑项目,建设施工要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比如靠近山水的环境可以打造成田园小区等,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不仅提升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减少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针对当前国家的政策号召,老旧小区的改造项目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所谓因地制宜就是要在原有的建筑基础上合理规划设计,最大程度对材料和空间等加以利用,减少施工中的粉尘、水、空气污染等,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提升建筑的升级改造效率。

1.3 资源再生原则

资源再生原则的应用更多地是指建筑内部装修的应用,比如在室内装饰装修的设计中,遵循资源再生的原则,一些能够通过在加工可以使用的材料尽量使用,来代替新材料的应用,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1.4 少量化原则

少量化原则首先可以应用在建筑内部的装饰装修上,比如一些年轻人选择的装修风格是及其简易的风格,用少量的装修建材达到简易时尚的装修装饰效果,是建筑内部的空间更加宽敞,摒弃了传统复杂的装修风格,有助于节省资源的同时,又能够减少装修的成本,一举两得。其次,少量化的原则应用在建筑施工上,在保障使用质量的前提下,节约资源,比如当下流行的装配式使用方式,用料节约,成本支出低,建筑质量高。因此,少量化原则也是绿色建筑技术施工的指导性原则之一。

2 绿色建筑技术的分析

2.1 水资源循环

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是人均水资源占有率小,且南北地域分布不均匀,水资源越来越珍贵。建筑设计应用绿色建筑技术首先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使建筑具备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功能。比如建筑的内部可以修建一个蓄水池,选择雨水进行收集,设计雨水的供水装置,将雨水简单净化后可以作为重要的生活用水来源,比如冲刷卫生间等,如果建筑内部有小的景观特色,雨水可以用来做观赏用水,大大提升了雨水的利用效率,使得建筑物具有水循环利用的功能,提升了建筑物的宜居性。

2.2 绿色节能暖通技术

在建筑中安装暖通设备是建筑功能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保障建筑物具有通暖的功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居住。要使得暖通建设具有绿色节能性,首先体现在设计方案上,比如建筑物可以提升对自然风的利用效率来节约资源,自然风对人类的呼吸系统有益,建筑的格局最好设计成南北通透的格局,这样有利于自然风的对流,提高建筑物的居住舒适度。即使在设计方案中没有行程南北通透的格局,也可以利用后期对建筑物的改造来实现,比如改变窗户或者门的位置是实现。其次暖通的绿色节能还体现在施工方面,按照绿色节能施工的相关要求,做好建筑内部的保温工作,选用可再生的[摘要]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这是时保温材料,减少对资源的浪费。最后,绿色节能暖通技术的应用,可以选择使用暖通空调,具有变频技术的暖通空调比较节能,保障建筑物温度的同时又有美观的效果,对于绿色节能设计来说,建筑暖通空调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2.3 自然资源的应用

大自然馈赠人类的资源数不胜数,比如风能、太阳能、雨水等自然资源,如果能够合理地加以利用,就会实现绿色节能、降耗减排的作用。比如利用太阳能可以发电、集热,用来生产和生活,太阳能清洁能源的利用就会减少电量的使用,减少污染,节能降耗;通过设计或者改造建筑物的格局充分利用太阳的光照资源,代替室内照明资源的利用;利用风能进行发电,减少煤矿等非再生资源的使用;利用降雨储存进行代替部分生活用水,或者利用降雨进行浇灌植物或者农作物,减少水资源的利用。通过利用大自然馈赠的可再生的无污染的资源,能够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真正达到节能降耗的作用。

2.4 绿色环保材料的应用

室内设计或者装饰装修的方案制定要选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即可再生、污染小、有助于人体的健康的材料为绿色环保材料。比如当前建筑施工中中空玻璃的使用就有很大的环保优势,相比较于传统的玻璃,中空玻璃具有保温、隔热、透射可见光的绝对优势,而且其对于红外线的反射率高,隔音效果好,是当前建筑施工中玻璃类中良好的选择。再比如室内灯具的选用多种多样,设计者应该注重绿色理念的应用,选用不含汞的节能型灯具,当下最好的选择就是白光LED灯具,相关数据显示,白光LED灯具不含有汞因素,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白光LED灯具的能耗是普通灯具的十分之一,而且使用年限长,内部结构非常简单,拆装不需要专业的技术,如果后期使用年限到期,厂家还可以回收,避免产生垃圾。室内装饰装修中墙面壁纸的选用尽量选择污染小、异味小的天然纤维的壁纸,或者PVC材料的壁纸,环保好用,减少垃圾的产生。地面的装修中,也尽量选用环保建材,比如地砖尽量选用不含污染元素的材料,不建议选用地毯,其既不好清理,材料也非可再生,如果成本允许的话尽量选用纯天然的材料,比如天然石材,减小污染的同时有益于人体健康。

3 绿色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的优化结合

3.1 绿色理念的优化与结合

在绿色建筑施工中融入绿色理念,应用先进的绿色节能施工技术,才能提升建筑施工的水平。首先,我们应该选择性的借鉴国外先进的绿色施工技术,将国外绿色施工技术与我们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绿色理念也是动态发展的。绿色建筑涉及的建筑领域比较广阔,各个领域之间存在联系,不是独立存在的,因此,绿色理念在应用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优化与结合,促进绿色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从而进一步确保建筑物的施工质量。

3.2 气候相宜的优化与结合

我国的气候类型多样,南北方差异明显,为了使建筑物能够更好地满足南北方气候的差异,同时借助南北方气候的特点,为了使建筑物发挥本身的特性,更应该具体气候具体分析,结合不同的气候特点来实现绿色施工技术的优化。首先,要对建筑物需要适应的不同的气候的能力了解清楚,比如,南方的气候多降雨,建筑物的屋顶应该设计成人字形的形状,或者建筑高悬地面,避免暴雨的侵袭,保持建筑物的干燥,比如南方的著名建筑―吊脚楼,如图2 。图2 吊脚楼建筑图北方的气候特点多暴雪、气温低,例如东北的建筑就应该设计暖炕或者地暖,以此来应对东北地区严寒的天气特点。同时,对于建筑材料也要采取优化措施,尽量使用可再生的建材,达到节约能源的作用。其次,在制度管理规范方面,关于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应该统一管理制度,规范绿色施工技术的要点,才能进一步确保建筑的施工质量。

3.3 节能设计的优化与结合

绿色建筑设计中应用绿色节能技术,首先考虑应用绿色可再生资源,比如前文提到过的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充分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是对生态环境的另一种保护。同时,当今时代是科技发展的时代,应该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保障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优化与结合,使绿色建筑技术更好的应用于绿色建筑中,切实保障绿色建筑建设水平的提升。

4 结语

经济的发展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但是当前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亟解决重要问题,绿色节能的施工技术是当今时展的需要。绿色节能施工技术顺应当前发展的趋势,响应环境保护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因此,我们应该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本文分析了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指出了绿色建筑施工技术,以及讨论绿色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的优化结合措施,旨在促进绿色建筑设计水平的提升,切实保障绿色建筑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荀欢欢.环保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优化与结合[J].城市建筑,2019 ,16 (15 ):14-15.

[2]刘晓彤.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J].建筑设计管理,2019 ,36 (4 ):94-96.

[3]韦玮,黄燕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节能技术应用探析[J].居舍,2019 (2 ):101.

[4]徐金冰.绿色建筑设计的技术实施要点与设计原则[J].住宅与房地产,2018 (36 ):46.

绿色建筑的技术范文2

关键词建筑技术;教学改革;绿色设计;理论教学

引言

绿色建筑无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然而,我国传统的以建筑设计为主导的建筑教学中,都会偏重建筑的艺术性,忽视技术性,重主观分析,轻客观量化[1、2]。这就造成建筑师对技术的漠视和生疏,设计实践中建筑设计构思与绿色技术策略脱节;即使那些做了些绿色设计的方案,也很少能够进行量化分析。众所周知,缺乏数据支持的绿色设计很难做到真正的节能。此外,一些建筑师虽然采用了计算机能耗模拟分析,但对数值分析结果知之甚少,无法将分析与设计相关联[3]。如果不正视这些问题,这些绿色建筑设计就会陷入对形式的操弄和概念把玩中,走向“伪绿色”和“反生态”[4]。作为培养未来建筑师摇篮,大学建筑教育在灌输技术理论知识和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方面责无旁贷。尽管我国高校建筑学系近些年来一直倡导绿色和可持续建筑教育,但我国大部分建筑学专业采用传统的线性教学模式[5],即将建筑技术理论和建筑设计分成泾渭分明的两条线,建筑技术课程在内容上偏重技术理论知识,枯燥深奥,与建筑实践联系较少,而在师资配备上往往选择纯技术背景的教师,由于不具备建筑设计背景,这些教师很少能将技术理论与建筑设计结合讲解,就更别提让学生将所学的技术理论应用到建筑设计之中[6、7]。笔者自2010年起在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建筑学三年级本科的建筑技术课程。为改变当前现状,笔者尝试从建筑技术理论教学中引入绿色建筑设计,并在设计中强调计算机能耗模拟技术等一系列量化分析手段。笔者的教改无疑让建筑学学生更为重视技术理论和绿色建筑理念,然而却出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即学生往往过分重视理论和量化分析,忘记了建筑设计这一根本。论文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并希望抛砖引玉,来引导和促进我国建筑技术课程的全面改革和创新。

1教学调整

笔者所教授的建筑技术课程有两门—‘建筑技术II-建筑声、光、热’和‘建筑技术III-建筑设备’,这两门都为技术核心课。前者为建筑学传统的‘建筑物理’,主要学习建筑热工、光学、声学中的概念和原理,以及一些基本的节能知识。后者为‘建筑设备’课程,主要介绍建筑给排水系统、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电气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这两门课的主要特点是技术理论性强,学科跨度大,知识点多,涉及面广。为了使这两门课程能够更能适合当代绿色和可持续建筑发展,笔者在教学内容上做了以下调整和修改:(1)大量介绍绿色建筑优秀设计案例。除基础技术理论教学外,笔者介绍了大量的优秀绿色建筑设计。比如以伦佐•皮亚诺所设计的Tjibaou文化中心,来讲解如何利用当地气候特点来进行被动节能设计。在讲解建筑如何适应干热和湿热这两种不同气候特点时,以不同地域的当地民居为着眼点,从整体规划到单体建筑的设计案例来分析如何通过设计来应对不同的环境。(2)强调主动和被动节能设计的有机结合。被动节能设计强调的是建筑对气候和自然环境的适应,特别是在减少甚至是不依赖主动节能设备的情况下,通过建筑设计手段来创造较为舒适的建筑物理环境,这对于建筑学学生尤为重要。但同时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也不可能忽视建筑设备在建筑设计中所占的地位。笔者以ReynerBanham的《ArchitectureoftheWell-temperedEnvironment》一书为基点[8],讲解现代建筑技术如何影响和改变现代建筑设计和理念,帮助学生重视被动节能设计的同时,也要兼顾主动建筑节能设计。(3)注重大建筑环境的整体可持续发展。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reenBuildingCouncil)建立并推行的LEED评估体系(LeadershipinEnergyandEnvironmentalDesign),对城市生态和基地的自然保护非常重视,特别是建筑节水和水循环利用方面,但相关知识在我国建筑学教育中却相对薄弱,仅在建筑设备教材中介绍了一些设备节水和中水处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对于如何通过利用规划和设计来综合考虑雨水收集、废水利用等则是完全没有涉及。为了增强这方面的知识,笔者引入了与建筑与景观设计最为密切的LID技术。LowImpactDevelopment(英文简称:LID)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起的暴雨管理和面源污染处理技术,和传统的技术如湿地、滞留塘、草沟等不同的是LID技术是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来达到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使开发地区尽量接近于自然的水文循环[9]。LID技术所涵盖的内容包括:城市自然排水体系、雨水花园、生态滞留草沟、绿色街道、可渗透路面、生态屋顶、雨水再生系统等都一一被介绍到,与LID技术相关的各种网站也都提供给学生[10]。(4)强化量化分析的意识和手段。我国绿色建筑节能设计面临另一个重大问题是缺乏量化分析,而真正的绿色设计往往需要客观数据的支持,只有通过对其绿色设计的定量评价,才具有可信性与科学性。为加强量化分析手段,笔者将Autodesk公司的Ecotect这一能耗模拟软件引入到建筑技术课程中。Ecotect具有较全面的整体环境分析手段,可以对建筑物的朝向、立面、空间划分等进行能耗比较分析。根据以往经验,笔者在教授过程中会一再强调计算机模拟软件的优劣性,以及如何解读模拟结果。此外,笔者还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和测量、邀请校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参与各种绿色设计竞赛等一系列方式来加深和拓宽学生对绿色建筑理念的认识。

2绿色设计

为了让建筑技术理论更好地与建筑设计相结合,笔者取消了与设计课脱节的作业和理论知识考试,而是布置了一个既有建筑的绿色节能改造设计。选择既有建筑可以让学生掌握建筑技术的实践知识,而专项设计不仅可以节省设计时间,还能使设计课题更具有针对性。既有建筑的绿色节能改造设计分成两部分。首先是实地考察该建筑的现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中型公共建筑,实地测量和评估该建筑的声、光、热物理环境现状,此外还要求学生去调查建筑的用水量、照明和设备用电量等能耗信息。在此基础上,就是针对改建筑进行绿色节能改造设计。设计要求是可以不考虑改造室内平面布局和建筑物整体结构的情况下,根据当地地理、气候特点,进行可持续再利用改造,如增加遮阳、绿色屋面(屋顶花园)、垂直绿化、被动和主动太阳能利用、雨水回收及再利用、固体垃圾分类处理等。为配合课程需要,设计还要求学生研究一些基础的节能设计手段,如改变既有建筑的窗墙比、增加遮阳、利用自然通风等,或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等手法,进行节能优化设计。尽管要求学生利用计算机能耗模拟分析等手段,定量研究不同的绿化节能设计,并进行方案优化比较,但也说明如果某些绿色节能设计较难进行定量分析,可采用概念设计,但需要有设计详图和一定的文字进行补充说明。笔者希望以建筑技术理论为主导的绿色建筑设计,可以改变建筑系学生重艺术而轻技术,重形态分析而轻客观量化的问题。然而两年的教改实验结果却令人失望,学生的绿色设计走向令一个极端。尽管也有一些优秀的绿色设计出现(图1),但大部分学生在绿色节能改造设计中过分看重技术和客观量化分析,反而忽略建筑设计这一根本,图2为一个典型的学生作业。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将主要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计算机能耗模拟分析上,在节能设计上大部分学生倾向于利用技术手段而不是设计手法,如采用先进的建筑保温隔热材料来减少建筑的能耗。尽管笔者在今年增加了强制性被动节能设计要求,但很多学生往往采用一些如增加遮阳设计,减少窗墙比等简单的设计措施,真正好的绿色设计却很少见。此外,就是深入设计问题,如在课程中介绍了LID技术后,很多学生都想到收集雨水,但大部分只是简单地设计了一个雨水收集池,但却没有人能做进一步的考虑,包括如何处理收集来的雨水以及与周围环境相配合等。

3分析与讨论

绿色建筑的技术范文3

关键词:建筑技术绿色建筑绿色校园能源

Abstract:The green building from the definition of derivative, green campus architectural analysi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analysis, to 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green campus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advice.

Key word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green building;green campus;the sources of energy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绿色校园是个庞大的研究体系,涉及生态、环境、建筑、人文等多学科领域。各学科对于绿色校园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本文试图从绿色建筑的视角出发,解读何谓绿色校园,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绿色校园概念,仅是基于建筑技术的视角下的绿色校园构建。

一、绿色建筑与绿色校园

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简单的讲,就是“以人为本,节约资源”。绿色建筑致力于在建筑设计中体现环境伦理,反映人与环境的关系,可以说是建筑尺度上的“人地协调”论。现在关于绿色建筑的研究名称主要包括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建筑,对于这三者的概念辨析,主要是其立足点的不同。生态建筑立足于环境,强调建筑对环境的影响;绿色建筑则立足于健康,强调通过技术手段来营造健康的建筑室内外环境;而生态建筑则强调高技术手段在建筑上的应用,立足于能源。三者尽管立足点各不相同,但是本质上却是一样的,都是在基于满足人们健康舒适要求的前提下,运用技术手段,达到节能、节材减排的目的[1]。时下,绿色建筑作为关键词的文献较多,对于绿色建筑的研究多集中分布在三大领域:一是生态理论下的绿色建筑,主要是将生态学的理论引入到建筑设计中;二是资源节约的技术方法,主要是通过将高技术手段,如太阳能、高效比的空调技术、材料技术、中水回用技术等,引入到建筑中来,帮助建筑节能减排;三是建筑学视角下的绿色建筑,主要是通过规划、设计手段来营造绿色建筑,主要包括建筑的规划选址、建筑材料的选用及能源的利用等。沿着绿色建筑所解读的“绿色”,绿色校园是通过建筑技术手段来营造大面积的优良环境,包括规划布局的合理营造,及建筑单体良好的的声、光、热环境。绿色校园不是几栋绿色建筑的简单集合,而是在校园区域尺度上,通过校园建筑的规划布局来营造的适合人体舒适度的热环境、光环境和声环境。

二、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是实现节能减排,营造良好建筑室内外环境的重要实践手段。关注全球气候变化,追逐碳足迹,降低碳排放量是时下重要的全球性议题。据有关数据统计,全球50%以上的能源消耗在建筑的建设和后续的使用过程中[2]。发展绿色建筑,对节能减排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也是营造绿色校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向。

在进行绿色建筑的研究与实践工作中,要重视理性的设计思维、高技术手段的运用、计算机软件的辅助分析及科学的运作程序等。绿色建筑设计具体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关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

建筑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到随后的施工建设、运营管理及最终的拆除,形成了一个全寿命周期。关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意味着不仅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并利用环境因素,而且确保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运营管理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并使拆除材料尽可能再循环利用。

2、适应自然条件,保护自然环境

(1)充分利用建筑场地周边的自然条件,尽量保留和合理利用现有适宜的地形、地貌、植被和自然水系;

(2)在建筑的选址、朝向、布局、形态等方面,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特征和生态环境;

(3)建筑风格与规模和周围环境保持协调,保持历史文化与景观的连续性;

(4)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减少有害气体和废弃物的排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创建适用与健康的环境

(1)绿色建筑应优先考虑使用者的适度需求,努力创造优美的和谐的环境;

(2)保障使用的安全,降低环境污染,改善室内环境质量;

(3)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同时为人们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条件。

4、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减轻环境负荷

(1)通过优良的设计和管理,优化生产工艺,采用适用技术、材料和产品;

(2)合理利用和优化资源配置,改变消费方式,减少对资源的占有和消耗;

(3)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利用本地材料与能源;

(4)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积极促进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

(5)增强耐久性能及适应性,延长建筑物的整体使用寿命;

(6)尽可能使用可再生的、清洁的资源和能源。

三、营造绿色校园的建筑技术手段

对于绿色校园的建设,建筑技术手段主要通过两个层面来实现。一是校园尺度上的合理规划布局;二是建筑单体尺度上的建筑物理环境,包括建筑声、光、热三大环境。

(一)校园规划布局

绿色建筑目前研究较多的集中在建筑单体的设计上,关注小区尺度的总体规划布局研究,为数不多。现在通过建筑技术进行规划布局,多集中在自然通风的研究,研究如何营造适合人体热舒适度的风场。通过计算机软件辅助设计,找到规划布局的最佳设置方案。

这就要求在规划阶段,要慎重考虑建筑物的朝向、间距、体型、体量、绿化配置等因素对节能的影响,改善热环境。

(二)建筑物理环境的营造

1、建筑声环境

校园是治学研究的地方,需要有宁静的环境。校园声环境的好与否,对绿色校园的构建十分重要。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可以适当的缓解噪音与教学区、生活区的矛盾。此外,通过选用吸声的建筑材料,在噪音源较大的建筑布设隔音板、反射板等,会大大缩小噪音的危害。同时,还可以通过配置吸收噪音的植物,降低噪音,美化环境。

2、建筑光环境

采光在节能上考虑,基本原则是尽量使用自然光,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在进行开窗的设计时,可以通过现场的实地调查,读取采光系数指标,需要长时间,定点的进行读数测量。这种实地调查法精确,但是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目前在采光设计方面可以通过软件的模拟来为建筑设计提供支持,譬如采光分析软件:ECOTECT5.5(生态建筑大师)是用得表较多的前期建筑设计分析软件。通过该软件的分析,能够得出相应的最佳布设方案。[3]

开窗大,采光固然好,视觉也通透。但是玻璃是最为严重的“热桥”,开窗过大会造成过多的热量损失,热阻过低,不利于能源的节约利用。在采光与热阻这对矛盾中,寻找平衡点,制定出最佳开窗方案,是绿色建筑的重要课题。

绿色建筑的技术范文4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特色小镇;景观设计

1景观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

1.1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绿色环保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取得了空前的进步,在最初的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中,应用形式相对简单,仅仅运用太阳能以及保温技术等形式。随着绿色建筑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绿色建筑技术可以体现节能环保的特点,可以运用能源来降低对环境的压力;(2)绿色建筑技术注重项目的管理以及维护;(3)绿色建筑技术注重舒适的环境以及建筑目标;(4)绿色建筑技术注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2景观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

在景观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同样绿色建筑技术在特色小镇景观设计中的应用TheApplicationofGreenBuildingTechnologyinLandscapeDesignofSmallTown宋丽1,杜金龙2SONGLi1,DUJin-long2(1.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2.青岛鼎建园林有限公司)(1.QindaoCollege,QingdaoTechnologicalUniversity;2.QingdaoDingjianGardensCo.Ltd.)将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于景观技术中,需要把握以下两点:(1)需要开发设计思路,从整体布局,但要从单体上突破思维;(2)在应用中,需要加强对技术的应用,如雨水回收再利用、渗透性地面设计以及遮阳设计等。

2绿色建筑技术在特色小镇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特色小镇概况

特色小镇位于青岛市,2005年经过政府批准扩建为特色小镇,东西横向距离15km,南北纵距8km。总面积93.71km2,耕地面积830hm2,年总人口3.03万人,共辖34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

2.2小镇场地设计

2.2.1小镇分析在特色小镇的景观设计中,需要对其交通、高程、制备以及构筑物进行分析,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交通环境方面,特色小镇用地为东西走向,在小镇规划中,通过隧道的方式来解决车流量的问题,在小镇入口广场,车流经过隧道的辅路通行,因而要求小镇的规划中,要对南北的辅道进行科学的设计,以便保证停车场的最佳位置。2)在高程分析方面,小镇高程变化为120~143m,坡度相对较为陡峭,在小镇入口,标高为130m,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趋势。在小镇内,坡的走向通常为西北以及西南方向,同时,隧道的完成面高度为135m,相对于基面较高。3)在植被分析方面,小镇主要以乔木和果树为主,乔木主要以黑松、白蜡、国槐等为主,果树主要以葡萄和樱桃为主。在标准高程场地中,就有成长多年的樱桃树,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保留原有景观。现有的护坡,需要通过生态景观设计来进行优化。4)在构筑物分析中,在小镇西南处,具有400㎡的平台,可以结合景观进行设计,凸显绿色生态理念和地域文化,结合生态观光走廊的设计,将此处定位为小镇的景观亮点。2.2.2顺应地势进行规划在对特色小镇的规划中,需要顺应地势进行规划,在小镇西侧,组织景观道路,并且设计双车道,并且在北部设置生态停车场,可以容纳200辆小型私家车和20辆旅游大巴。在规划过程中,在小镇入口存在雕塑区和生态广场,广场位于西南部,在广场东北部位以及东南部位,具有游客的入口。在总体设计中,展现了顺应山体的趋势,运用自然的线条来进行设计,体现了延伸的视觉效果,并且在舞台的设计中,可以为游客提供休息的场地。在小镇的设计中,利用了场地的高度差,节省了土方的运用量,符合绿色建筑技术的特点。2.2.3建筑设计在特色小镇的景观设计中,在小镇的入口,结合生态的理念和现代景观的处理手法,营造开放景观空间,突显小镇天人合一的特点。在建筑设计中,运用山体与环境的结合,以及当地的历史文化以及建筑特点,加入现代绿色节能建筑的理念和手法进行设计。在竖向设计中,仅仅对山脚以及缓坡地区进行开发设计,借助地形进行设计,在山体边界处设置截洪沟,可以保证广场的安全。2.2.4植物设计在特色小镇的设计中,考虑广场具有旅游以及集会的特点,结合硬质铺地的方式进行设计。在设计中,在不同标高穿插的部位设计花坛,可以提升小镇的绿化面积,并且通过乔木以及灌木的搭配,可以烘托田园的氛围。

2.3特色小镇构造设计

2.3.1雨水处理及回收设计在基层设计雨水回收系统,统一汇聚到广场地下暗池,收集的雨水用作广场的喷泉水景和周边植被的灌溉使用。透水地面具有渗透和保湿的作用,在太阳辐射作用下,会通过水分蒸发而达到降温的作用,并且空气湿度相对较高,可以降低尘土带来的影响,可以为人们营造舒适的休息环境。同时在渗透性地面的设计中,其有利于蓄水和排水,由于地面具有渗透性,因而可以降低地面的径流量,有利于储水和蓄水,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2.3.2绿化停车场设计在特色小镇的设计中,采用绿色建筑技术设计了绿化停车场。在设计过程中,在停车位采用植草格设计,用级配碎石和中砂做垫层,保证水分的渗透,种植大叶紫薇以及其他遮阴乔木。植草格的绿化率相对较高,因而在设计过程中,可以提升环保性,并且具有耐久性的特点,可以提升整体的环保价值。2.3.3屋顶绿化设计在特色小镇的设计中,对于部分公共建筑物,采用屋顶绿化设计,主要体现在管理中心以及公厕的建设,其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如下:(1)对公共环境进行屋顶绿化设计,可以保证自然通风,同时可以将屋顶设计为隔热层,这样可以达到降低温度的效果,提升室内环境的舒适性。(2)在绿化屋顶的设计中,在公厕采用绿化屋顶,可以增加人们的视觉感受,降低其对群众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在绿化屋顶的植被选择中,普遍采用佛甲草进行种植,因为种植技术相对较为成熟,并且具有绿化和环保的效果。2.3.4设计生态廊道在特色小镇的设计中,在广场设计生态观光走廊,游客相对较多。在设计过程中,廊道的宽度为3m,采用沿着廊道架空的方式来进行设计,在基础部位设计柱墩,铺设踏步面板,这样可以节省建筑的造价,同时可以保证廊道的生态特性。使人们在行走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自然的美感,并且可以提升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价值。

3结束语

在现阶段的景观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存在明显的应用不足,对整体环境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此情况下,希望通过本文结合特色小镇的分析,在设计景观时,可以积极融合绿色建筑技术,在提升美观性的基础上,可以提升景观的环保性能,进而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提升人们的游览欲望。

参考文献

绿色建筑的技术范文5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状况;应用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在建筑业中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还对其他产业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所以,对建筑技术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能够确保建筑业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进行发展。

最大限度的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可以为人类提供健康高效的生活空间,我们将它称之为绿色建筑。随着现今全球能源的紧缺匮乏和环境的日益污染,绿色建筑的发展,成为了现今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绿色建筑的基本理念

绿色建筑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节约能源,节省资源以及保护环境,绿色建筑的基本理念体现到各个领域:

1.1 在建筑经济学的领域之中,绿色建筑给人类带来了社会、环保和经济效益,也降低了建筑项目的风险。

1.2 绿色建筑在规划领域里面,充分利用场地的资源以及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使得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绿色建筑在设计领域中采用建筑集成的设计方法,遵守环境设计准则,综合考虑建筑的形状,朝向以及结构体系等因素,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1.3 绿色建筑在施工领域中,通过具有环保意识的施工方法,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在建筑过程中,绿色建筑能够明显减少对附近环境的干扰,减少在建筑过程中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填埋数量。并且在建筑物建成以后,对室内空气质量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

1.4 绿色建筑在运行维护领域中,通过智能化系统的控制以及环境目标的合理设定,运用科学合理的消费模式,保障环境品质,减少污染物得产生,从而提高运行效率。

二、在绿色建筑技术实施中应注重的问题

2.1首先要注重建筑地域的自然环境

绿色建筑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根据建筑物周边不同的环境选择合适的建筑形式,通过建筑形式的选择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比如通过对屋顶的绿化,充分的利用屋顶,在屋顶进行植物的种植,在提高绿化率的同时,还充分的利用了有效的资源,创造出了更好的价值。对于一些大城市噪音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段,可以通过种植具有隔音效果的植被的方式来降低噪音。亦或者在建筑物的周围多设置一些通风口,采用人工智能的方法,通过电脑程序来自动感知室内温度、湿度等相关参数,来完成建筑内部环境的调节。

2.2充分的利用物理环境

物理环境对建筑中的声、光、热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设计师通过对建筑和周围物理环境的充分结合,在通风设置上可以充分的利用天井,从建筑的上方来引入新鲜的空气。一些较轻的气体通过天井自然排到天井之外,而一些较重的气体比如二氧化碳等通过地下的排污管道排放出建筑物。在采光控制上,可以通过天然光线在建筑物内部形成自然光照明系统,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来调节采光率,使得建筑内部获得较为适宜的自然光线,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自动调节光线的强烈程度。

2.3充分重视建筑的选址

建筑的选址极为重要。首先,良好的选址可以让建筑物获得更多的外在的资源,比如通过适宜的角度来获得更多的太阳能。或者通过地势的走向设计来获得更多的雨水资源。建筑选址中遮阳、日照、通风、温度调节等因素都要考虑到。良好的选址可以让建筑物在同样的自然环境下获得更多的自然资源,获得更多的日照、风、光线等等。

2.3建筑过程中进行良好的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在建筑过程中对建筑进行良好而全面的规划,才能够在施工过程中严格的按照规划办事,通过完成预定的计划来使得绿色建筑技术得到更好的应用。良好的规划还可以在施工之前对于建筑技术进行确认,通过因地制宜的方式来选择合适的绿色技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建筑工程中应用绿色建筑技术的必要性

3.1近几年来,我国建筑工程事业工作人员对绿色建筑技术的认识不断提高,并结合国内外绿色建筑技术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为绿色建筑技术制定以下定义:在保证建筑工程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最大化地节约建筑工程材料、使建筑工程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共生,为人类提供更为舒适、环保、节能、降耗的居住、办公建筑,达到以上目的的技术,即被称为绿色建筑技术。由此可知,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绿色建筑技术是极其必要的。

3.2为了在节能的同时,降低排放量并保护环境,必须发展新型建筑技术,以提高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的安全性、可靠性、环保性、经济性。而应用绿色建筑技术则可以很好地达到以上目标,推动绿色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

四、绿色建筑技术的具体应用

4.1节约用地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越来越紧张,尤其是在许多大城市,建筑用地越来越紧张,所以我们应当尽量的节约建筑用地。

4.2节约用水

绿色建筑技术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对于节约用水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国虽然拥有较大的淡水资源,但是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较少,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于缺水的状态。而我国当前的建筑物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较低。绿色建筑能够通过对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或者对建筑排放的废水进行净化之后用作其他用水。

4.3节约用电

电能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当前我国的电能较为短缺。我国当前电能主要通过火力发电来获得,而火力发电不仅仅要浪费大量的煤炭等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而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可以节约大量的电能。

4.4节约能源

绿色建筑技术通过对一些建筑材料的使用,例如隔热保温材料的使用,来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对建筑物的外表进行保温涂层的包裹,来减少建筑物内部能量的向外扩散。而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老式建筑材料。老式的建筑材料例如红砖,不仅仅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在烧制过程中,还消耗了大量的煤炭,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新型绿色建筑技术制作的建筑材料不仅仅轻便,并且还有隔热保温等效果,对建筑物的节能有很大的帮助。

五、绿色建筑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5.1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绿色技术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所以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气候特点与特征。并且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与习惯。要想让绿色建筑技术在我国充分的发展,就要针对我国不同的地域特征,开发不同的绿色技术。在对外来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融入具有当地特色的一些技术特征,立足于本土化。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更加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同时增强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的竞争力。

5.2走集约化发展、集成化发展路线

当前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还是没有形成统一的发展格局和趋势,许多开发商之间各自为战,严重阻碍了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和交流。这就要求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走集约化、集成化发展模式,通过系统的整合,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各项技术能够发挥其最大的优势,实现最好的效果。

六、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绿色建筑技术是未来发展的主流。伴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和当前世界在建筑技术水平方面都面临着十分重大的机遇。绿色建筑技术不仅仅能够充分的利用有限的资源,还能节约自然资源。更重要的是使得人、建筑、环境充分的融为一体,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肖敏,黄越南.生态建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3

[2]熊小萌.中国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应用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绿色建筑的技术范文6

关键词:建筑全生命周期 BIM技术 绿色建筑

1、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近几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危机等问题的日益突出,而提出的新概念,指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建筑物,即建筑物能够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建筑、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绿色建筑并不是单纯地对建筑进行立体绿化,而是一种概念上的“绿色”,指建筑对环境无害,在不破坏原有生态平衡的条件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建造建筑,尽可能减少对合成材料的使用,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来实现节能环保。

2、BIM技术

BIM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缩写,直译为建筑信息模型。它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新型“工作模式”,此模型包含了建筑物在项目周期中都有相关信息,不仅包含了建筑模型内部和外部空间结构的三维几何信息,还包含建筑构件材料属性、价格、进度、施工等非几何属性信息,同时还为建筑师、结构工程师、设备工程师、施工方、开发商以及最终用户等各环节人员提供“模拟和分析”的基础数据。BIM存储项目全生命周期所有的物理属性和功能特性,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施工人员以及运营维护人员可以通过BIM建筑信息模型进行日照、热工、建筑环境等分析,确保建筑达到绿色建筑的性能,同时利用这些信息对建筑物,乃至整个城市的管理和维护带来方便并减少不必要的财力和物力,提升质量,控制成本,整合社会有效资源实现可持续设计。

3、BIM技术与绿色建筑相互融合

BIM建筑信息模型不是一个简单的立体三维模型,它是一个信息的载体,正是这个载体为实现绿色建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平台。同时BIM技术融合与绿色建筑设计其价值所体现的就是节能措施的选择和优化,这也是达到低碳零能耗的目标的重要条件。而BIM技术过程中所涉及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又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关注和影响的对象,将BIM和绿色建筑设计相结合形成绿色BIM的概念。

在实现绿色建筑过程中,BIM技术为绿色设计带来了如下作用:

(1)真实的BIM数据和丰富的构件信息给各种绿色建筑分析软件以强大的支持,确保结果的准确性。目前绝大多数BIM相关的软件都具备导出模型数据,即为各种分析软件专用的GBXML通用格式。 (2) BIM的某些特性(如参数化、构件库等)使建筑设计及后续流程针对上述分析的结果有非常及时和高效的反馈。(3) BIM的实施,可以将建筑各项物理信息分析显著提前,有助于建筑师在方案或概念设计阶段进行绿色建筑的相关决策。 (4)绿色建筑设计是一个跨阶段、跨学科的综合性设计过程,而BIM模型则正好满足此需求,能够实现单一数据平台上各专业的协调设计和数据集中。同时结合Navisworks等软件加入4D信息,使跨阶段的设计和管理完全参与到信息模型中。(5) BIM强大的能耗模拟功能,使建筑师与工程师可以在项目设计阶段通过模拟能耗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对比,得到更加合理的项目设计方案,这对施工阶段资源的高效利用将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

4、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4.1前期规划阶段

在前期规划阶段,首先要分析场地及周边环境条件。在项目规划之初就引入BIM技术,利用BIM技术对规划场地进行多项分析比较。首先将复杂的场地环境运用Revit软件制作成数据模型,然后通过ECOTECT软件对其进行风环境和太阳辐射分析模拟,以及周边建筑对地块的日照影响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精确、多样化的参数。建筑师及规划师通过参数进行比较得出合理的规划布局及建筑形体,这里所谓的合理的规划是指合理的建筑朝向、建筑高度、建筑组成、建筑数量、建筑形态及大小等,为方案设计阶段提供有力的依据。

4.2方案设计阶段

方案设计阶段采用BIM技术软件,边设计、边分析、边推敲、边优化模型,再进行一系列组织空间、功能布局、立面造型的确定,从而得出可持续发展和低耗能的建筑空间。

在方案设计过程中,边设计边建模型,利用建筑信息模型,导入BIM能量分析软件,提出满足可持续设计的指导意见。例如:对模型各个立面的日照进行分析,得出各立面的窗墙比建议值。对地块内风环境进一步模拟,分别分析不同高度的风速及风压等数据。在此基础上确定建筑空间和造型,有效避免了方案设计的重大变化。

4.3施工图设计阶段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模型详细深化设计,在此模型基础上,利用Ecotect, IES, Revit等节能分析软件。不同专业选择合适的节能措施,每项措施均由数据加载到BIM模型中模拟验证节能与空间舒适度。分析建筑天然采光、遮阳、自然通风、护结构体系的保温性能、气密度等,细部构造优化则防止结构外露及门、窗等处形成“冷热桥”。使得设计满足绿色建筑标准要求,运用Revit能量分析得出结果。同时对空调等暖通设备、照明设备等设施通过分析加以整合并深入优化,同时通过分析量化数据对于建筑可持续再生能源利用提供更好的依据。这时能在所完成的绿色建筑模型成果中得出每个图元的量化的数据表格,通过模型信息数据所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再结合构件的市场定额价,做出相对于传统较为准确的预算,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资源让费。

4.4施工A段

在施工阶段,BIM主要应用有:

(1)可以将复杂工程可视化,利用BIM三维模型,导入Navisworks软件模拟各专业协同工作,检测各专业之间三维碰撞,及时发现调整设计,避免施工浪费,以降低风险;同时还能模拟施工进度,控制施工工期。 (2)通过BIM,得到最准确的工程基础数据,将工程基础数据分解到构件级、材料级,有效控制施工成本,清楚项目该花多少钱,实现全过程的造价管理。(3)通过BIM,可以轻松完成工程数据的共享和重复利用,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施工现场―项目部―分公司―集团总部的从基层到高层信息共享。通过BIM技术在是施工阶段做到方便、安全、高效、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等符合绿色施工要求。

4.5运营和维护阶段

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运营维护阶段在整个阶段中占的时间最长,消耗的费用也是最高的,虽然运营维护阶段非常重要,但是在二维设计时期所能应用的数据与资源却是却很少。二维设计时期的工作流程中,设计、施工建造阶段的数据资料往往无法完整的保留到运营维护阶段。BIM技术出现,让建筑运维阶段有了新的技术支持,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当BIM导入到运维之后,可以利用BIM模型对项目整体进行直观可视化的了解,模型中各个设施的空间关系,建筑物内设备的尺寸、型号、口径等等具体数据,也都可以从模型中完美展现出来,这些都可以作为运维的依据,并且合理、有效的应用在建筑设施维护与管理上。大大缩减了维护的成本和时间,同时为后期运营提供有效的数据,降低不必要的浪费。

5、结语

通BIM平台下的绿色建筑设计可谓积极影响与问题共存,但毋庸置疑,已成为建筑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势。而有效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将是中国建设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此过程中,引入BIM并充分借鉴其在国外发展所积累的成熟经验,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