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运筹学在经济学中的运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运筹学在经济学中的运用范文1
关键词 运筹学实验教学 教学模式 实验内容 实验考核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运筹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在我国管理百科全书中的定义为:“运筹学是应用分析、试验、量化的方法,对经济管理系统中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为决策者提供有依据的最优方案,以实现最有效的管理”。它是一门定性分析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的综合应用科学,广泛应用现有的教学方法、软件技术和计算机等工具,解决实际中提出的专门问题,为决策者选择最优或较优决策提供定量依据。
国内高等院校运筹学课程最初主要开设在数学等理工类专业,比较注重让学生掌握运筹学的原理和模型算法,对学生的数学水平和逻辑推理能力要求很高。 但对于财经类专业学生来说, 开设运筹学课程的目的主要是要求他们了解运筹学理论的主要思想,并能灵活运用运筹学方法去分析和解决财经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而实验教学正是能够充分体现这一教学目标,同时也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抓好运筹学的实验教学意义重大。
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与一般理工类专业学生的学习模式和习惯都有较大差异。传统运筹学在建立、求解模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复杂的运筹学理论的证明以及算法的讲解,这很容易使得一些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丧失信心,失去学习动力。
因此,在运筹学理论教学过程中引入实验教学,在强调运筹学基本理论、方法教学的同时,增设上机实验内容,可以突出学生利用运筹学思想分析问题、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真正体现从管理实际出发,把运筹学看作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来学习。
运筹学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应用所学理论方法解决本专业相关问题,在应用中理解消化吸收理模型与算法,培养学习热情和进一步钻研的兴趣。通过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能够运用运筹学的思想、原理、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大量最优化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管理决策及科研能力。
因此,实验教学对于财经类专业学生学习并掌握这门课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有重要作用。
2财经类专业运筹学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校财经类专业运筹学实验教学普遍存在共性问题,运筹学课程强调“定量与优化”,对于财经类专业还需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但是目前运筹学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中对这些特点的把握仍略显不足,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2.1课程教学模式单一,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运筹学的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板书或幻灯片播放的模式上,教学内容主要是对于概念的解释、定理公式的的推导证明、手工计算分析,运筹学的数学推理成分很重,对于运筹学的应用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法的讲授偏少,缺乏实践性环节。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学生掌握运筹学各分支的基本理论,基本模型以及模型求解方法,但是忽略了运筹学模型“来自实践、用于实践”的学科发展脉络,忽视模型方法以及结论的经济学管理学解释,由于缺乏实际问题建模分析应用的实验教学过程,学生在学完后缺乏应用运筹学解决专业问题的兴趣和能力,最终运筹学课程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2实验教学内容古老陈旧单调,缺乏吸引力
目前的教学实践中,虽然一些教师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设计了一些实验教学内容,但是实验的内容往往古老陈旧,不能与当前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紧密结合,缺乏新意和吸引力。另外由于财经类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差异较大,缺乏通用的实验教学软件和实验教材,教师往往只能根据学生素养,就低不就高,只能介绍比较简单的优化软件去处理较为抽象简单的问题。实验教学内容单调乏味,使得学生做实验应付差事,把题目中的参数输入应用软件,得到了结果,并不分析模型和结果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2.3 财经类专业运筹学课程课时偏少,无法挤出足够的实验时间
财经类运筹学教材以讲述理论为主,需要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与概率论数理统计为其基础,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而财经类专业文理兼收,学生的数学基础差距较大。如果对于基础理论的讲解过于粗陋,学生对于复杂有难度的模型必然不知所云,很难理解思想精华,因此,理论讲解如果大幅压缩时间则不可能有良好效果。财经类专业运筹学课程的学时通常只有48学时或者32学时,大部分教师在课时如此之短的状况下,只有压缩实验教学时间,甚至只能要求学生课下自己动手学习软件和进行相关实验。
2.4运筹学实验教学考核存在困难
财经类专业运筹学实验课的成绩不容易考核,这是实验教学开展困难的阻力因素之一。目前的教学实践缺乏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一套客观、细致、公平的实验考核标准。尤其是对学生解决综合的复杂优化问题能力的考核,是运筹学实验教学的一个难点问题。
综上所述,财经类专业运筹学实验教学中的这些现实问题,严重影响着运筹学实验教学的效果,限制了对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塑造。
3关于改进财经类专业运筹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探讨
3.1对教学大纲再设计,重新修订课程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增加实验教学时间
运筹学作为一门解决优化问题的基础课程,涉及到线性规划以及对偶理论、动态规划、非线性规划、图论与网络、排队论、存储论、决策分析、模拟与预测等问题,内容庞杂而且难度较大。而财经类专业学生普遍存在数学基础不牢,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较弱的特点,因此,必须在教学大纲上面要进行缜密的设计,分类教学,对于不同学时的课堂,结合学生基础和专业需要,合理安排理论讲授内容,例如,对于32学时课堂,在讲解单纯性方法的理论前提时,只要说明思想即可,减少证明时间。最终目的是在保证理论教学效果的条件下挤出必要的实验教学时间。
3.2更新实验内容,提升学生动手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引导,要让学生认识到课程实验对其专业学习以及未来工作的作用。教师可以结合运筹学前沿,介绍一些最新的发展动态,使学生认识到自身专业的最新发展大多都广泛地运用了运筹学的工具,激发学生动手采用运筹学模型方法解决专业问题。
具体到实验内容,第一要考虑到大部分财经类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较差,计算机软件的使用以及编程能力较弱,因此要结合学生实际采用不同的优化软件来教学。软件教学,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简化一些复杂的理论推导过程,节省课时,改善教学互动,并专注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根据不同计算机编程基础的学生可以采用管理科学家、EXCEL、lingo、matlab等不同的软件。第二,验内容分为教师演示引导和学生操作两类。教师引导实验以介绍优化软件基本操作和经典理论模型求解为主,学生操作实验以进行与其专业相关的实际案例建模分析为主。第三,成立运筹应用小组,笔者实际教学中,组织学生以3-4人为一组,引入大型复杂的优化建模,并要求撰写数学建模报告。该形式促进了学生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团队合作精神,从而为将来工作学习中解决实际高维复杂问题打好能力基础。
3.3实验教学考核形式多样化、评价指标要具体可行
笔者教学实践中考核方式主要有软件应用、经典模型软件求解、大型复杂优化问题建模等部分。软件应用主要考核语句语法操作以及编程熟练程度,经典模型软件求解主要考核将理论模型解出并进行经济学管理学专业解释。大型复杂优化问题建模主要考核学生综合运用运筹学模型的能力,考察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型抽象、数据提取、模型求解、模型应用的综合能力。每一个部分都要提交实验报告,最后归总打分确定实验成绩。
本文受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实验教学项目“运筹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外比较研究”资助。
参考文献
[1] 胡运权.运筹学教程(第四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 吕一兵.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运筹学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3):91-92.
运筹学在经济学中的运用范文2
[关键词]卓越计划;运筹学实验;数学建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1-0145-02
1 引 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力求培养一大批面向工业世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而高校是实施“卓越计划”的主要阵地,在“卓越计划”的推进过程中加强专业课程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管理运筹学的飞速发展为各个行业把握管理大型组织的复杂性提供了一套十分重要的工具。这些工具集中了世界的各个边缘的知识,其中包括数学、统计与概率论、计量经济学、电机工程甚至生物学。这些外来的技术,如线性规划、排队论、自动控制理论、博弈论、动态规划以及信息论,正在帮助解决各个行业中的实际问题。
因此,在管理运筹学教学中应针对所要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和其面临的客观环境条件,作出假设分析,抽象为数学模型,然后应用相关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这就要求问题解决者要知识面广、逻辑思维严密,这对于非数学专业,特别是经管类专业学生实在过于困难,因为,由于受到学时限制,经管类专业学生对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等先修课程学的比较肤浅,没有或很少经过数学严密的逻辑思维方面的训练,而且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是文理科兼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课程普遍底子较差,这客观上就给运筹学教学带来很大困难。因此,为使经济管理类学生能正确全面地掌握各级管理中已被广泛应用,且发展较成熟的最优化理论与方法,并能恰当运用解决实际管理工作中的各种最优化问题,有必要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和运筹学课程的性质,进行运筹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2 运筹学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
管理运筹学在数学建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多年来许多数学建模竞赛中都涉及运筹学的相关内容。
首先介绍一下图与网络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通过“奥运场馆周边的MS网络设计方案”这个例子来说明其应用。假定奥运会期间每位观众平均出行两次,一次为进出场馆,一次为餐饮,并且出行均采取最短路径。测算题目中20个商区的人流量分布。首先将建模结构图转化为无向赋权图,并鉴于该图的对称性,通过设计一种特殊的流量计算方法对传统的Dijkstra算法进行改进;其次,用MATLAB编写求解最短路的应用程序,可以得到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路径,进而得到观众出行的最短路径和所经过的商区。
接着通过“彩票发行方案的优化设计模型”这个例子来说明决策论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设计一种“更好”的方案,据此给彩票发行部门提出建议。对此问题,可根据效用理论中存在着主观概率,以及彩票信息在人群中的传播效应,建立主观概率意义下的优化模型。但这个模型是较大规模的非线性规划模型,用穷举法求解比较困难,可采用模拟退火算法来求解,用MATLAB编程实现。
3 结合数学建模改进教学方法
3. 1 更新教学观念,充分重视实验教学
结合数学建模在教学中增加实验教学,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为宗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统筹安排课时,根据教学进度合理安排实验教学时间,力求在完成每一知识点的学习后安排一次实验。实验内容将从实际问题出发,突出本章节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教师进行监督与指导,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同时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3. 2 分级教学
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是将几乎处于同一水平的学生放在一起分别教学的一种教学手段。这种教学体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按照不同科目的不同学习能力的高低将学生群体划分成不同的级别或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班教学。有效的分级教学,能使教师节约精力突出重点积累经验,能让学生尽可能地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谋求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所以说,分级教学是建立在以学生成才为本理念基础上,为实现教学目的的一致性和教学过程的互异性所进行的重要实践,因材施教是分级教学的核心思想。在运筹学教学过程中,也可采用分级教学,培养学生对运筹学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数学建模人才。
3. 3 适宜的教学方法
近几年来,由于扩招,生源的扩大,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精心设计教案,调整教学内容、次序和教学组织方式;尽量从学生感兴趣的实例出发,引入正题,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之能更好地掌握理解所学知识,并能恰当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传授新知识时,教师讲授的时间不能过长,内容不能过多,节奏不能过快,并要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在不影响教学效果的情况下,分散介绍,使学生易于接受;否则,教师的讲授将是无效的讲授。运筹学课程内容多、逻辑性强且抽象,需要学生理解掌握。因此,课堂上教师的板书一定要简洁、条理清楚、重点和注意事项突出,并要求学生养成做笔记的良好习惯,以便于课后温习理解和掌握。
3. 4 量体裁衣,突出专业特色
实验教学中实验内容是反映教学目的载体,丰富的实验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拓宽知识结构。因此,实验内容的选择要“量体裁衣”。面对知识面较广的商学院学生,要想上好运筹学并凸显其实用性,教师需具备充分的定量和经济管理学知识。例如,库存模型通常将需求区分为固定和相对复杂的随机两类,当学生对需求满足特定分布的假设产生疑惑时,教师就应当能够适时介绍需求数据的获取及利用统计学软件对其分布加以判断的方法,这可加深学生对运筹学交叉性的理解。
4 结 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卓越计划”的深入推进,需要对运筹学课程的建设持续探索与实践,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意义上实现运筹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应有的重要作用,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以满足创新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Z].
[2]韩中庚. 数学建模竞赛——获奖论文精选与点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5).
[3]刘智,汪妍. 管理运筹学教学的思考[J].高师理科学刊,2011(4):83
运筹学在经济学中的运用范文3
关键词:博弈论;本科;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251-02
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的最新发展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那就是博弈论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教学、科研以及在社会各个层面的应用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所以,许多高校的经济与管理专业都与时俱进地将《博弈论》作为本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然而,由于《博弈论》发源于运筹学,对数学理论的要求较高。尽管博弈论中许多案例(例如“囚徒困境”、“性别大战”等)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但一旦从形象的案例讲解转入到抽象的理论推演,学生难免会遇到较大的学习困难。因此,如何使学生既掌握基本理论又能够加以运用,就有必要对大学本科阶段的《博弈论》课程从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博弈论课程的教学特点
1.教学过程通常浅入深出。谈及博弈论,人们往往会想到“囚徒困境”、“田忌赛马”等经典案例,这使得博弈论的内容显得比较生动,也易于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因此,通常博弈论的教学会以简单的案例分析为切入点,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但随着讲授内容从纯策略的纳什均衡分析,逐渐向合作博弈、演化博弈、重复博弈等较为复杂的博弈分析过渡时,往往会涉及到一些较为复杂的数学定理和推演方法。这使得博弈论的教学体现出浅入深出的特点。
2.需要较好的数理基础。早期,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它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兴分支,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因此,经过科学抽象化的博弈理论,一般采用严谨的数学语言来进行表述。例如,对问题的描述是以集合的形式表达,对关系的刻画是以函数形式表达,并通过严谨的数学证明得到最终的结果。这需要本科生在此前具有较好的高等数学、数理统计和运筹学基础。
3.应用范围广泛。由于真实的社会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使博弈理论可用于经济、政治、外交乃至战争等广泛的领域。博弈论可以将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进行数学的抽象,并通过严谨的数学推导,揭示该经济现象的发展趋势和可能产生的最终结果[2]。例如,演化博弈理论,有助于理解生物种群之间的进化行为;信号传递原理,有助于理解军事中的策略互信行为;委托—理论,有助于理解劳动力市场的抉择问题以及二手车市场的交易问题。
二、博弈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案例支撑还不够丰富。博弈论的教学必须以案例作为引导,这需要课程案例具有以下特征:(1)案例必须紧密联系现实;(2)案例要能充分体现一方面的博弈思想;(3)案例需具备一定的参与性,使学生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深刻地感受到博弈的法则。尽管在博弈论的教学中已经累积了一定量的案例,但仍显得不够丰富。特别是对于经管专业的本科生而言,需要把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以提高学生分析经济现象以及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
2.数理推演比较枯燥。博弈论中的数理推演较为复杂。国外学者普遍认为,要理解博弈论的数学精髓,那么测度论、随机过程、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数学分析、拓朴学等知识是非常必要的[3]。例如,在纳什均衡存在性的证明,就需要用到Katutani不动点定理[4]。而现在许多高校经管专业本科生都是文理兼招,由此导致学生的数学功底不一。因此,教师讲授难度较大,学生也不易理解。
3.实验与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博弈论实践性较强,需要运用实验教学手段来使学生作为直接利益主体参与决策,并引导他们分析博弈结果背后的内在驱动机制,从而达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但是,许多学生受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影响,参与的积极度有限;同时,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也有待于进一步认识和深化。这使得实验与实践教学不充分,即使学生掌握了理论模型,也难以用于实践,导致“学”与“用”脱离。
三、互动式教学的应用探讨
从上述分析可见,将互动式教学引入博弈论课程具有鲜明的意义。第一,通过亲身参与,有助于学生理解博弈基本思想;第二,有助于学生掌握理论模型,并促进学与用的结合;第三,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笔者在博弈论课程中,尝试性地进行互动式教学探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尽可能地为博弈论中的基本思想寻找可供学生参与的游戏。例如,运用“猜数字”游戏来呈现重复剔除劣势策略的思想、运用“山地攻守战”游戏来讲述共同知识的含义、运用“模拟选举”游戏来分析中间人选民定理。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通常会按照既定游戏规则让学生分组参与,并记录下游戏过程和结果。而在对博弈结果进行归纳和分析时,还往往采用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博弈中的奥妙,进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2.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就需要任课教师深刻理解博弈的主要内容,恰当地设计游戏规则使得其趣味性更强;同时,需要赋予一定的游戏奖励,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①教育是一个兴趣导入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要在一堂课里面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不容易,这就需要教师合理掌控行课节奏,使趣味教学贯穿于课堂进行的始终,而不是头重脚轻。通过合理的实践教学安排,使学生感到博弈论的学习,是在“玩中学、乐中学”的氛围中进行的。
3.注重思想传授,淡化数学推演。互动式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博弈论的重要思想,能够运用该思想去分析一些现实问题。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数学推演,只是简单介绍其基本过程,② 而将其内涵的思想融入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运用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
运筹学在经济学中的运用范文4
关键词:《物流经济学》;教学方法;物流管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2-0152-02
《物流经济学》作为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必修课,应用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了物流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将物流现象融入经济学的体系进行剖析。通过对物流经济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介绍,逐步引导学生熟悉、了解和学会利用物流经济学的理论、原理、分析方法以及相关工具,对物流市场的需求与供给、服务水平与效率、主要物流活动环节进行经济分析,对物流绩效和创新效益进行评价,并能够对物流资源进行合理选择和配置。进而培养学生能够做到自觉运用物流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去解决物流活动中的经济问题。对夯实学生的物流理论基础,提高日后在工作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我校该课程为40学时,主要讲授的内容由物流需求与供给、物流服务与效率、运输经济分析、库存经济分析、物流设备经济分析、物流成本分析、采购经济分析、物流绩效评价、物流制度与政策以及逆向物流与绿色物流等几大部分构成[1]。由于课程讲授内容相对较多,如果仍旧使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势必会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影响授课的效果。因此,有必要根据课程和相关章节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习惯,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
一、注意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物流问题
《物流经济学》本身就是用经济学的视角和研究方法对物流体系的一种分析和解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采用已经掌握的一些经济学理论去分析物流现象、解决物流问题。例如:在物流需求与供给这一部分中,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类型运输方式对应的竞争环境和市场类型,如陆运市场由于准入门槛低、参与者众多、价格透明,因此属于完全竞争市场。进而可以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运用微观经济学中价格弹性的概念分析陆运市场的需求与供给价格弹性,分析如何达到完全竞争环境下的供需平衡,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当然,在讲授过程中仍要注意强调物流本身的特点,例如物流需求的派生性质、物流供给的不可存储性等。希望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掌握物流特点的基础上,学会自觉地使用已有经济学理论去分析物流问题和现象。
二、强调方法论在物流管理类课程中的作用
目前在国内物流管理专业的很多课程里对物流体系的讲述仍然停留在使用文字描述现象的层面。虽然这样的方式可以保证大部分的学生可以理解和接受,但是对于物流理论体系的分析和揭示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在授课中应该更强调数理方法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由于本课程内容中有大量内容需要使用,运筹学、技术经济学等方法进行研究和讨论,因此在本课程的讲授中教师应该在对基本方法论内容进行详细讲解的基础上,大胆鼓励学生使用这些方法对物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例如:教师可以在对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复利计算进行细致讲解的基础上,引入技术经济学中常用的净现值法等项目评价技术,让学生对一些物流投资项目从技术经济性角度对项目进行分析评价。再如:教师可以在对决策树、风险型决策方法、动态规划等运筹学的理论进行回顾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对物流管理中的一些决策问题如物流设施改扩建、物流设备等进行精确的理论分析。
三、教学过程中注意将经典理论与相关的最新研究动态相结合
物流理论具有典型的后进性,即理论体系的提出和发展远远晚于物流现象的出现。由于物流理论的发展时间有限,而且物流运作中新的问题和现象又层出不穷,如果要求学生使用一些经典理论去解决现实中的新问题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偏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讲授一些基本的经典理论方法的同时,更应该更多地结合现阶段物流管理的新问题和最新的科研成果,培养学生养成主动接受最新的研究理论,并使用其解决物流运作中出现的新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例如:在物流绩效评价以及供应商选择两部分教学内容中一些主流的如打分法、成本比较法等简单的方法,虽然学生很容易接受,但在实际应用中难免会出现偏差甚至严重的失误,因此可以在教学中将研究中常用的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理论性与实用性都较为出色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对上述理论方法进行整合,讨论基于这两种方法的综合评价手段。为将来科学地展开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此外,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进一步指导他们去学习如TOPSIS、DEA等更深层次的理论,为将来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培养兴趣。
四、明确学校主要的服务对象和领域,教学内容应该更多地融入本地化特色
大学培养的人才是否优秀,一个主要的标准在于培养的学生是否适合企业尤其是本地企业的需要,这也正是大学服务于地方的主要表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公共知识之外,教师应该更强调与学校所在地紧密结合的一些内容。以海南大学为例,为了配合海南省建设和发展国际旅游岛,在本课程的教学中相应加入了逆向物流和绿色物流部分,在强调物流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努力做到环境破坏的最小化、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此外,为了突出本省热带农业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扩大特色农业在全国的优势,在运输和库存管理部分除了常规的教学内容外,加入了冷链物流基本运作的相关知识介绍,为毕业生可以无缝服务于当地产业创造条件。
五、教学中更多地引入试验教学方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虽然我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办专业,但通过了解和学习其他院校该专业的办学经验不难发现。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除了对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学习能力有较高要求外,对于学生的实际操纵和动手能力同样看重[2]。因此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在进行课堂理论学习的同时,应该更多地加入实验教学,依托我校新建的物流管理实验室,可以对配送中心的进出库、移库、分拣、包装等作业环节以及零售行业的物流体系进行实地模拟。在增强学生对上述具体操作流程的理解以及实际动手能力方面可以带来极大的帮助,为学生就业后尽快进入角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六、将案例、游戏带进课堂教学,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物流经济学》作为一门物流专业的理论基础课,在授课内容上偏重于理论、方法的学习和应用,但众多的理论分析势必会使课程晦涩难懂,因此将案例、游戏带进课堂教学,对于活跃课堂氛围是很有必要的。尤其在库存经济分析部分,如果只是一味地推导经济订货批量(Economic Order Quantity,EOQ)、安全库存等理论的数学公式,一定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影响教学效果,可以在进行上述理论教学的同时引入“啤酒游戏”等游戏环节,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加深其对于订货批量、安全库存、牛鞭效应等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此外,在讲授例如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等相对抽象概念的时候,可以通过引入如家乐福等知名企业的案例进行说明,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理论,也可以使他们知道这些理论如何使用,从而增加学习的目的性[3]。
七、构建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自主学习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4]。对于课程中一些如物流制度与政策等内容,如果只是教师一味地讲授,不但枯燥,也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自然也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此时,可以更多地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在教师给予一定引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课堂进行反转,往往会事半功倍。但需要注意的是,采用上述模式并不意味着放松对教师的要求,反而需要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充分了解学生对于相关课程的知识需求,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建立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从不同侧面考察课程学习效果
上述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引入了研究性理论知识,更多地运用了案例、实验、自主学习等教学手段,对于学生的考核也应该摆脱传统的试卷考核的形式,而应该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建立由论文、课堂表现(包括自主学习表现、案例讨论、游戏参与等环节的表现)、实验课成绩以及平时测验构成的灵活多样的考核体系,从不同侧面考察课程学习效果,在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充分体现考核的公平、公正。
上文是笔者在《物流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与思考,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充分结合不同教学内容、学生群体以及前期知识储备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并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舒辉.物流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蒋丽华.“三赢模式”物流实践案例教学法的基本原理与实施策略[J].物流技术,2012,31(10):188-192.
运筹学在经济学中的运用范文5
1.1工程系统分析的步骤
系统分析作为决策者的一个有力工具,对决策者改善政策、制定质量以及实施有效领导等方面有重要影响,其基本步骤如下:
(1)明确目标:在进行系统分析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对系统和系统范畴进行明确定义,清楚了解系统的环境以及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等;接着就是对反映系统行为、性能或者性状的数据进行大量采集,选择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对现有系统的性能和状态进行定性描述和定量评价时,通过数据分析的利用加以实现;完成评价后,应该调查并预测现有系统当下和将来的需求,并与现有的系统实际状态和使用系能进行类比,进一步使得现有系统存在问题的内容和范围都有所确定。根据这些分析依据来对现有系统开展价值分析,讨论后确定接受度高且实现性强的系统整改的目标和目的。
(2)可选方案的提出:按照系统的问题和所定的目标及目的对多个可能的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和筛选,多次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评价,从众多改进法方案中筛选出可行性较高的方案。
(3)选择方案的分析评价:在上一个步骤中已经完成了各项方案的分析,因此这时应该依据按照表征系统的行为、性状和特征模拟所得到的一个或数个模型细致的技术、经济政治可行性分析,对系统实施后的各种状态进行计算分析。
(4)方案的选择与决策:完成系统分析后,系统分析员需要将结构化分析结果用概述的形式传给决策者,说明评定指标和标准,表明系统目的和目标的确立依据,提供可行的参考方案并对各方案实施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在讨论中系统分析员可以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5)方案实施和反馈:系统分析结果的验证是在确定方案实施过程中和结束后需要进行的基本步骤,验证的结果是分析方法和分析选用参数修整完善的基本依据,后期新方案和性政策推荐可以以此为构建基础并适时推出。
1.2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
道路与交通工程的规划、设计、修建和后期运作管理是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的主要对象。这些问题的基本特征与微观经济概念预测法、系统分析方法论、技术优化、决策理论等相结合就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最佳方案的选择的依据基础。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庞大而复杂,投入甚大,各管理部门的资源优化配置和最佳解决方案的选择是工程系统分析工作的主要内容。
2模型的建立与运行
模型是将系统和问题的全貌以立体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决策者的一种工具,通过直观的呈现各种问题来加强决策者的决策能力,在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的分析过程中模型是必不可少的。模型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使分析员能够根据具体模型来分析各种各样的变量、因素以及关系之间是如何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通过分析来推测可能对系统产生影响的各种行为、性状、性能等,进一步对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价,对方案进行必要的完善。所以,模型的建立是城市道路与交通系统分析的重中之重,其建立和运行步骤如下:初步设计、根据现有数据初步证实、通过模型预测新情况、根据实际偏差改进模型。
3城市道路与交通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
3.1线性规划与图论
线性规划是运筹学中的一个分支,运筹学会通过运用图解法、人工变量法、单纯形法等求解方法来将所分析的问题具体呈现出来。通常情况下,使用线性规划有两个目的:一个目的是根据任务要求,采用最省资源的方式完成工作;第二个目的是根据被限定的资源,采用最佳方案经济有效地完成任务。同时,作为运筹学另一个分支的图论则是以“图”的形式来反映庞大而复杂的工程系统以及管理问题,其最优结果通过数学方法求得。通过情况下,要分析完成某项任务的最少时间、最省费用、最短距离等,都可以通过图论的方法来进行。
3.2网络技术
这里所说的网络技术跟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理解的网络技术不同,作为图论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的表示方法有箭线图和顺序图,主要工作第一步是对承接的工作展开项目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绘制出与预期要求相符的网络图,若通过分析绘制得到的网络没有达到预期要求目标,分析人员就可以结合时间、资源、费用等因素的影响对原图进一步调整优化,以达到最终的满意效果,在施工组织和施工计划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用到网络技术。
3.3预测与决策
预测与决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预测是以某件事物的历史资料为依据,采取科学的方法和逻辑推来对该事物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并对估计结果进行客观评价,然后再调对人们的行动进行调节引导;而决策则是指在众多可选方案中选择出可行性最佳的执行方案。
3.4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
在道路工程中,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用到技术经济评价,技术经济评价是对成本和效益动态计算并最终得出定量评价依据的一种手段,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有工程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分析来说明某个方案的优劣。
4结语
运筹学在经济学中的运用范文6
近年来,随着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类院校在微积分等基础课的讲授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理论知识传播与实际问题求解的结合。这种教学方式的变化,一方面将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置于某些具体情景之下,赋予其特定的物理学或经济学等含义,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对照;另一方面,通过在数学课程中获得的逻辑思维和数值计算训练,有利于学生在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更有效地运用数学工具对具体问题展开量化描述和分析。因此在经济管理学科的许多微积分教材中,都加入了与导数、极值等数学定义相对应的边际、弹性等经济学概念的章节。一些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还将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课程与现有的数学教学内容融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数学理论得到了更深入的运用。特别是随着数学软件在基础数学课程讲授中的使用,进一步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也增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微积分等课程的教学效果。
1 MATLAB在微积分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软件的发展和更新,使其在微积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愈加简便。目前最为常用的数学软件有MATLAB、Maple和Mathematica。此外还有一些针对不同数学分支开发的专业软件,例如用于统计问题分析的SPSS和SAS,用于解决规划等运筹学问题的LINGO等。在本科生的微积分教学中,MATLAB、Maple和Mathematica都是可选择的操作便捷的软件,而MATLAB则是运用最为广泛的软件之一。①
MATLAB是美国MathWorks公司出品的数学软件,使用MATLAB可以分析数据、开发算法、创建模型和应用程序。MATLAB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在微积分课程的讲习过程中,更为直观地理解基本概念。特别是利用该软件的图形处理和动画功能,可使数学课程中数与形的结合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得更为生动。
例如,在学习微积分的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遇到诸如和等不太熟悉的初等函数。利用MATLAB的作图和动画功能,可以帮助他们形成对这些研究对象的图形认知,进而通过图形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伴随着函数自变量趋近于无穷或趋近于某一定点的过程,函数值呈现出无限接近于某一确定数值,或函数值无限增大,或函数值无规律变化的动态特征,加深他们对极限这一微积分中最基本的概念的直观感受,并能使学生更准确地区分无界变量、无穷大量以及没有极限的变量等概念。②
又如,在有关常微分方程章节的教学中,可利用MATLAB软件的微分方程求解函数dsolve和ode等,讲解演示可分离变量方程、齐次方程和一阶线性方程的求解原理和解析解,同时还可以绘制出上述方程的解曲线和相空间曲线。利用MATLAB的方程求解和作图功能,既可以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机械地记忆求解相应方程的步骤,又能通过可视化的图形帮助他们了解在描绘实际问题时,微分方程模型中不同参数的具体含义,以及各个参数的变化会引起的解的变化情况。
2 教学实例
下面,以经济管理学科类微积分教材中经常所举的局部市场均衡问题为例,说明MATLAB软件在微积分教学中能够发挥的辅助教学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该软件的使用让学生加深对数学模型的理解,进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和方法描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经济学中在讨论市场中某一产品的需求、供给以及价格之间的关系时,若能分别对三者建立可量化的函数表达式,则可借助数学工具来分析它们的变化及伴随的市场现象。局部市场均衡是探讨独立市场、单个商品的价格与供求关系变化的一种方法,它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商品的价格仅取决于自身的供求情况。当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一致时,称此价格为均衡价格,这时商品的数量亦被称为均衡数量。③
例 设需求函数为 = (),供给函数为 = (),其中为商品单价。线性局部市场均衡模型可表示为:
这里需求()和()供给均设为价格的线性函数。解此方程组易得均衡价格为 = ,商品的均衡数量是 = 。由于通常假定>0,并考虑到>0,所以参数、、和还应满足>0,并称为超额需求。模型中价格的变化会同时影响供需双方的变化,使得市场始终在平衡的打破和建立中动态演化。
在教学中我们可通过选取不同的参数取值在同一坐标系下绘制供求曲线,帮助学生更加直接地观察局部市场均衡状态与模型中各参数的依赖关系(如图1所示)。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探讨价格调整模型。
若假定商品的初始价格恰好是,则市场已处于均衡状态。然而一般情况下,≠,这样市场如由不均衡欲达到均衡则须经过一定的调整。在市场调整过程中,价格可视为时间的函数,即 = ()。通常而言,价格变动由市场需求和供给的相对力量支配,可设在时刻时,价格()的变化率总是与此时的超额需求成正比。于是,建立微分方程模型来刻画价格的变动: = ()
图1 线性局部市场均衡模型
其中>0,是调节系数。
联立上述微分方程模型与局部市场均衡模型,得到价格调整的动态均衡模型:
此处和均为时间的函数。将和的表达式代入微分方程中,整理可得一个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 () = ()。
由一阶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通解公式可得该方程的通解为:() = [() + ] = + 。
其中为任意常数,为均衡价格。由初值条件(0) = ,可得 = 。记 = (),将价格调整模型的解表示为() = () + 。因和都是常数且>0,于是当→+时()→0。借助MATLAB将与不同大小关系下的价格曲线绘制在同一图像中,可帮助学生发现随时间推移()向均衡价格趋近变化的过程。具体而言,若 = ,则()= ,即市场处于均衡,价格是常数;若>,则当→+时,()小于趋于;若<,当→+时,()大于趋于(见图2)。
图2 价格随时间的调整变化
3 结束语
MATLAB软件在微积分教学中的运用,能使抽象的数学理论图形化直观化。在经济管理类的相关课程学习中,能将经济学概念和数学语言相互贯通。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该软件的各项功能丰富教学手段并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注释
① 薛定宇,陈阳泉.高等应用数学问题的MATLAB求解(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