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策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音乐教学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音乐教学策略

高中音乐教学策略范文1

[关键词]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运用

音乐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精华,是人民思想情感表达的方式,是增强人们精神交流与沟通的桥梁。高中音乐教育是音乐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中学生理解音乐、欣赏音乐的主要途径,在高中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提高高中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是一个重视音乐,有着深厚音乐文化底蕴和发展史的国度,是一个尊重乐教,了解音乐价值的民族,如果没有了自己的音乐,就仿佛没有了国魂,没有了构成生命意义、文化意义的高等价值。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而在当前音乐教育被边缘化的今天,如何在高中音乐教育中,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如何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上,让45分钟的课堂缤纷多彩,让音乐真正的触动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精神品质,成了高中音乐教育普遍关注的问题。而这些都是需要建立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之上,因此对高中音乐教师而言,要充分发挥运音乐的教育功能,就必须制定好的教学策略。下文将对几个常用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一、从精神层面着手,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如前所述,音乐是人类精神的体现,是生命的交响曲。人不能没有音乐,音乐从古至今都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追求理想,追求完美人格的主要途径。一个具备较高音乐素养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都会以平和的心去面对各种挫折,把人生和学习的坎坷当成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当作音乐的高低音调,当作音乐那快慢、张弛有度的旋律,这是一种精神高度。同时,对于大部分高中学生而言,高考是他们人生所面临的重大压力,随之而来的是家庭的压力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在重压之下,学生的心灵感到疲惫那就在所难免了。而音乐正是缓解人紧张情绪,是疏导人心理压力的有效武器。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到音乐这两方面的作用,并抓住这一特点,从人格精神的高度对学生进音乐教育,将音乐陶冶情操的教育功能发挥出来。如可以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为教学案例。我们都知道贝多芬是音乐天才,但是也是命运坎坷,但是凭借着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执著,对生命的热爱和执著,他毅然面对命运的安排,以坚强的意志去面对生活的挫折。而这正是音乐教育的本质,即让人的心灵感动,让人的精神得到升华。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由欣赏,然后杂志音乐中思考,思考人生的真谛。同时,要求学生发表个人感言,阐述自己对《命运交响曲》的理解,并谈谈音乐对人精神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的精神层面得到很好的教育,发挥出音乐的教育功能。

二、从音乐与表演的关系着手,提高学生音乐理解能力

音乐,是拿来欣赏的。音乐是听觉的享受,是感觉的升华。但是,我们也不要忽略了音乐行为。音乐,不仅仅是一个个看不见的音符,同时也是实实在在的行为。任何音乐,都是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源泉的,没有生活资料,也就没有音乐内涵。因此,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欣赏音乐,还需要对音乐背后的生活内涵进行挖掘和阐释。高中音乐教育也应该从欣赏着手,挖掘音乐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还原生活的原貌,即将音乐与表演结合起来,让学生把从音乐声中感受到的生活场景展现出来。通过音乐与表演的联系,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音乐,更好的深入音乐,从中得到更多的体会。还是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为教学案例。在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分组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体验到的音乐内涵和精神,进行相应的表演。以《命运交响曲》为音乐背景,学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舞蹈表演,将乐曲中那震撼人心的旋律,以行为舞蹈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在进行舞蹈的同时,也可以融入音乐节奏中,更能理解其中的精神内涵。

三、从音乐与影视的关系着手,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音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音乐与影视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而作为高中音乐教师,为了更好的将音乐的抽象性具体化,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到音乐的精神内涵,可以通过影视片段播放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既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把音乐的抽象性和具体性进行结合,是教师阐述音乐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学的有效策略。如在介绍我国各地的特色音乐时,教师可以把相关的影视作为教学辅助资料,让学生通过影视片断中的音乐,结合影视画面,来感受音乐的本质。如在学习高亢的西北腔时,教师可以把《黄土地》等影视片断作为材料,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西北地区的音乐特质,抓住音乐的本质。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积极的引导,不能让画面取代了音乐,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四、结束语

总之,高中音乐在高中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教育也是培育学生多方面思想品质的重要途径。而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将音乐的教育功能完全发挥出来,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探索多种教学策略,以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和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高中音乐教学策略范文2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2-209-01

强调“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音乐鉴赏学习是高中音乐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接触音乐、学习音乐最直接的途径。学生对音乐的鉴定和赏析,它是人们通过特定媒介获得对音乐作品的具体感受、体验、鉴赏和鉴别的精神活动。从受到欣赏再到鉴赏是从初浅到深层、感性到理性、被动到主动的一个变化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思想的升华,形成更深刻、正确是世界观、人生观。

一、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要素的细微变化

感知音乐形式美的能力是强调音乐记忆力的训练与知识技能的积累有机结合,有效地促进学生将知识技能内化为个人的精神财富和转化为音乐审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变化是实施这一教学中的极其关键和有效的策略。“以听为中心”是音乐教育所遵循的原则,训练学生“音乐耳朵”,养成良好的听赏习惯,积累听觉经验,发展音乐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问题。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揭示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而不是单纯的枯燥的技能训练和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模块,根据课标的要求“学习音乐美学的一般常识,了解音乐的艺术特征”,在第二单元―((音乐的美》中,将音乐美归纳为优美和壮美、崇高美和欢乐美、喜剧美和悲剧美等六个基本范畴。六种美感之间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一部音乐作品往往涵盖了多种美感。为了使学生分清六种美感的不同之处,教师需要精选教学内容,抓住六种美感最显现的不同特点,从感知音乐音响的表现要素入手,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要素的细微变化。

二、强调学生体验音乐情绪与情感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生在体验音乐情绪、情感的审美能力方面提出了比义务教育阶段更高的要求。强调学生对音乐情绪、情感过程的体验并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教师要求学生从记忆音乐主题入手,把握音乐主题的风格及创作特点,再到结合题材内容、创作背景等感知整部音乐作品的结构与体裁形式,体验音乐作品的情绪与情感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听赏者个人的情感与音乐所表现的情感相互交融的过程,它通过学生个体在听觉、视觉、感觉等方面的参与,在实践中进行认知、强化、反馈、分析、评价等获得情感的深入体验。因此,强调学生体验音乐情绪与情感的过程的教学策略,在审美能力的发展中是不容忽视的。

如:西班牙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萨拉萨蒂创作的小提琴独奏曲《吉普赛之歌》,该作品是世界上著名的小提琴家们和乐团经常演奏的曲目。这首曲子有人又叫它《流浪者之歌》。乐曲好似一幅音画,优美抒情的旋律,热情奔放的情绪,但又略带感伤、哀怨的情调,把吉普赛人的生活画面展现在人们面前。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擅长歌舞的吉普赛民族是以游荡生活为特点,他们居无定所,到处流浪,常以卖艺、算卜为生他们宁可风餐露宿四处漂泊也不愿放弃这种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进而了解作者的故乡西班牙也有不少吉普赛人,作者对吉普赛人的生活和性格有所了解,并寄予深切的同情。因此,他才能写出有时带有感伤、哀怨,有时也有热情、奔放的表现吉普赛民族性格特征的音乐。

三、鼓励学生运用艺术通感展开音乐联想

通感是指人们的感觉器官,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之间的相互感通。在“艺术通感”中,最活跃的是视觉和听觉。通常人们把它称之为“视听通感”,即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借助一种美感沟通另一种美的感觉。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互通互补,音乐课如何通过艺术的“通感”,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将音乐、美术、文学等多种艺术融会贯通,在大艺术的环境中去体验和创造音乐、想象音乐形象和意境是音乐教学的又一重要策略。

四、启发学生借助相关文化挖掘音乐内涵

高中音乐教学策略范文3

音乐基础知识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这正如数学中的基本运算,也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运算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解答。教会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技能,才能让学生感悟到音乐带来的美,正如懂得数学的人才能爱上数学,体会到思考带来的乐趣一样。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桥梁和手段,也是理解音乐作品的工具,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才能理解音乐作品蕴含的情感,和音乐作品产生共鸣,从而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二、高中音乐双基教学的现状分析

如何进行音乐课的双基教学,一直是一线音乐教师不断反思、思考的问题,在音乐教学中往往出现以下问题,如在进行《音乐与影视》音乐鉴赏时:片段1:教师:“许多同学都看过电影,也知道电影当中会有一些歌曲,这就是影视音乐,那么影视音乐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他的表现形式都有什么?”随后,教师进行影视音乐知识的讲解,场景音乐、主题音乐知识的渗透,随后以《冰山上的来客》插曲进行为例进行讲解……片段2:教师让学生欣赏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插曲出现的三个场景,并提问“你觉得这首歌曲蕴含哪个民族的歌曲元素?为什么在不同的场景中出现?”学生回答完后,教师开始讲解。片段1和片段2反映出教师在进行双基教学时经常出现的问题,片段1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讲解方式进行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片段2中,教师采用短片让学生在欣赏中感悟,但是双基教学远远不够。也就是说,教师在音乐双基教学中,不是讲解过多,就是讲解过少,很难渗透在音乐审美体验中。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许多教师认为双基教学不再重要,但是忽视音乐“双基”教学,必然会影响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高中音乐教学,不是培养音乐专业人才的教学,它不同于音乐专业学校,高中音乐更多的是利用音乐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这和音乐双基教学并不矛盾,音乐教学正是学生感受音乐、创新音乐的基础。

三、新课改理念下高中音乐双基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激发学生兴趣,进行双基教学

高中音乐双基教学要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和技能永远是紧密相连的,有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提高;技能提高了,知识才能得到巩固和加强。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双基教学,采用游戏进行节奏教学,如击鼓传花,通过鼓声来进行节奏的感受,采用朗朗上口的韵律歌,提高学生音乐知识的记忆。如“渐强符号小喇叭,声音越来就越大。再如,教师进行识谱教学时,学生往往觉得枯燥,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熟练曲目,然后通过介绍古今的音乐词作者,激发学生填词的兴趣,接着让学生再认真听一遍旋律,进行词的创作,并唱出自己作词的歌曲。这样,学生对于识谱掌握得就很深刻。

(二)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加强双基教学

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在群体实践中使学生的感悟和体验得到呼应,在对比映衬中提高兴趣,感受成功,从而达到对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例如,在教唱歌曲《歌唱祖国》时,教师通过利用“啊”音教唱旋律,并采用创编的韵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熟悉韵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男女生分组,在组内进行“你唱我听”训练,互相提出问题,并互相帮助改正。旋律熟练之后,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创编,小组成员不断共同改进,最后形成完整的表演进行展示。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使得双基教学更顺畅地得到学习掌握。

高中音乐教学策略范文4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情感教育重要性 教学策略

高中音乐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对学生的情感审美教育,教师在音乐课程的教学中,要通过对学生情感上的教育来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能力,激发他们的审美想象,促进他们个人情感的升华。个人情感的呈现是音乐作品最主要的表现内容,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审美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充分地发挥个人情感,让他们通过音乐的欣赏和学习来获得情感上的释放和身心上的愉悦,从而促进他们德智体美的综合发展。而高中音乐教学作为实现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积极有效的策略来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情感教育逐渐成为现代教育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教育作为一种人性化的教学方法,符合了以人为本的新时代教育理念,对于学生审美感和思想品德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进行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个人潜能,促进他们创造能力的发挥,还可以培养学生自身的审美情感,促使他们正确人生观和审美价值观的形成。情感教育的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实施对于学生个人审美情感的培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让学生在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和教学氛围中促进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

二、情感教育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把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鉴赏能力,让学生在音乐作品的感染和熏陶中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以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情感教育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进行:

1、加强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个人情感的表达

音乐教育的目标在于音乐演唱中的以情动人。在高中音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实现对学生有效的情感教育就要加强对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的音乐学习营造出和谐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从而让学生在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中充分地表达他们自身的内心情感,从而实现以情动人和以情感人的教学目的。教师对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采用音乐歌唱、讲故事和舞蹈诗歌表演等不同的教学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参与中来实现个人内心情感与音乐作品的沟通与交流,从而促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增强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力。

如在音乐作品《草原牧歌》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气来为学生讲述这首琵琶协奏曲背后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曲子的热情与兴趣。在让学生了解到曲子背景并被故事中主人公的英雄气概打动后,教师再进行对学生的引导性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这首曲子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激发他们个人情感的表达,从而增强他们演唱的感染力。

2、加强对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促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身的知识结构,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也有了相应程度的提高。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教学技术的应用来为学生的音乐学习营造一个愉悦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如在协奏曲《梁祝》的作品欣赏中,教师要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播放一些关于《梁祝》的舞蹈或戏曲,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的直观感受中去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把握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实现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目的。

3、教师要善于表达和渲染自身的积极情绪,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内在情感的感受力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语言、表情和肢体动作等形式来有效的表达和渲染自身的积极情绪,以带动学生的个人情感,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教师在高中音乐教学中通过自身积极情绪的渲染可以为学生提供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教师情绪的影响,从而激发他们更积极地参与教学,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如在《走进》的音乐作品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一首他们熟悉的《青藏高原》来激发他们对的想象,然后通过语言的导入来让学生对神奇美丽的产生好奇和向往,最后教师再在学生渴望的目光中进行《走进》的学习,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

4、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实现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延伸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精力和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在音乐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不仅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引导,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的参与中来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在现阶段的高中音乐教学中,许多教师仍旧把课堂教学作为音乐学习的唯一方式,而忽略了对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认识,从而造成“死读书”的学习现象,极大地抑制了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他们的情感审美能力。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实践活动,通过活动的参与来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加强他们实践能力的锻炼,从而实现音乐教学中学生情感教育的延伸,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情感教育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开展是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养提高的重要途径和措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多媒体等教学方法的使用和积极情绪的渲染来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力,从而激发他们个人情感的表达,促使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教师还要在课堂教学之外鼓励学生对课外实践活动的参与,实现对学生情感教育的有效延伸,让学生在课内和课外的实践活的参与中促进自身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清华.论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3(10).

高中音乐教学策略范文5

[关键词]音乐 鉴赏 现状 策略

1 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有许多科学家通过科学研究证实,音乐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它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此外,音乐还有很多奇妙的功能,它还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美学理论认为:人类的审美意识是以审美对象的存在为前提的,先有审美对象才有审美意识,没有音乐艺术的美,也就不会有音乐审美意识。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必须先让学生接触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而音乐鉴赏就是接触大量音乐作品的主要方式。

培养学生的音乐还能陶冶学生的性情。《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指出: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学校音乐教育,不仅是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更是要培养学生的情操,要放到影响社会风气,培养一代新人的高度上来认识音乐课,来看待音乐鉴赏。优秀的音乐作品无不表现着人类积极的情感,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表出了对不公命运的抗争,《草原夜色美》表现了对和平宁静的夜色的热爱,《我的祖国》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对侵略者者的憎恨等,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思想情操得以陶冶,灵魂得以净化。

令人遗憾地是,目前许多学校除了音乐特长生之外,其他学生很难上一节音乐课,一些开设音乐课的学校也当作可有可无的课程,常常应学生要求学唱一些流行歌曲,一些学校普遍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而轻情感熏陶、重音乐技能而轻音乐审美能力的倾向,一些学校的音乐教学还缺乏音乐学科特点,采用其它学科的教学方法来教授音乐,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音乐教学的效果。

2 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策略

2.1 为了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多媒体音乐欣赏教学形式有很大的优越性。不仅增加了课堂密度,更以精美的画面吸引学生,使音乐欣赏有形、有声、有色、有情,易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感染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如:欣赏京剧《贵妃醉酒》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的强大功能,因为平时学生很少接触京剧,光靠教师讲解以及聆听名段,学生很难理解和喜欢,利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直观形象的展示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艺术风采,让学生真正体会京剧的艺术魅力。

2.2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要素的细微变化。感知音乐形式美的能力是强调音乐记忆力的训练与知识技能的积累有机结合,有效地促进学生将知识技能内化为个人的精神财富和转化为音乐审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变化是实施这一教学中的极其关键和有效的策略。“以听为中心”是音乐教育所遵循的原则,训练学生“音乐耳朵”,养成良好的听赏习惯,积累听觉经验,发展音乐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问题。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揭示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而不是单纯的枯燥的技能训练和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

2.3 启发学生借助相关文化挖掘音乐内涵。艺术正如科学一样,目的主要是理解。在对音乐作品有了审美体验和审美理解时,所得到的是人生其他体验极少能提供的,分享那是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对音乐表现形式的观察,就是要从审美的层次体验音乐,并对审美对象有具体的、深入的思考,审美教育就应该帮助学生的这种思考合情合理,从而促进将来更好地进行审美体验。因此,启发学生挖掘所欣赏的音乐作品的精神内涵并对其进行分析理解和给予恰当的评述是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策略之一。

高中音乐教学策略范文6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地方音乐;融合

地方音乐是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烈的文化特色,在地方文化发展和经济建设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地方音乐纳入到高校音乐教学当中是实现音乐传承以及文化传播的一个有效途径,有助于对地方音乐的传承和发扬,还能够切实体现出高校地方教育特色,进而真正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音乐文化内涵的产业。本文将重点就高校音乐教学中纳入地方音乐的策略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音乐传承以及高校音乐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高校音乐教学中纳入地方音乐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经济全球化正在逐步的推进,随之带来的是世界范围交流的进一步增多,这直接推动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同时人们的音乐审美也在悄然的变化着。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人们对于音乐的审美往往更多的局限于有着明快节奏的现代流行音乐方面,以地方音乐为主要代表的传统民间音乐处于不利的境地,使得地方音乐被忽视,影响到音乐的传播,也使得地方的音乐特色不能够被好好的保护和传播下去,这样的尴尬境地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高校音乐教学则是让地方音乐重新焕发生机,并且得以发展和延续的有效手段。从高校功能特征方面进行分析的话,高校教育承担着维护以及传承地方文化的重要使命和责任,那么将地方音乐纳入到高校音乐教学当中已逐步将高校打造成地方音乐发展的基地,并推动地方音乐的繁荣和推广。从高校发展战略层面上看,未来的高校音乐教育必须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能一味的学习和效仿西方音乐,更为主要的是要加强对本土音乐的分析和研究,有效结合地方音乐来构建多样化的高校音乐教育模式。从高校人才培养目的方面分析,在实际教学当中引入到地方音乐之后能够强化学生对于家乡音乐的喜爱,为地方音乐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人才。除此以外,地方音乐有着独特的特色,而这些特性能够形成对音乐教师和学生的一种启发,激发其创作灵感和音乐创新力。

二、高校音乐教学中纳入地方音乐的策略

(一)创新音乐教学理念

在高校音乐教学当中纳入地方音乐充分利用以及发挥地方音乐的个性和特色来完善音乐教学内容,积极构建个性化和具有特色的高校音乐教育模式对于音乐教学的发展,高校音乐人才的培养以及地方音乐的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要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要从教学理念的创新着手,提高高校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在全球化步伐逐步加快的社会背景下,多元化的西方音乐极大的影响着我国的音乐市场,而在高校的音乐课堂教学当中更是包含着大量的西方音乐文化内容,忽视了本土的音乐以及音乐文化,只会出现教育方面的偏差。在面对西方音乐时,必须要持有一个客观准确的态度,不能一味的排斥,也不能够片面的强调全部吸收,正确的做法是用开放的眼光以及平等的观念来客观的对待。与此同时,高校还必须要认识到地方音乐文化对于高校音乐的重要性和促进作用,并且能够及时的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音乐教育的长远发展。高校音乐教学理念的创新要做到:第一,构建与地方音乐结合的高校音乐教学体系,将地方音乐作为高校音乐的一个代表及特色。第二,将地方音乐作为一个出发点,对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以及音乐感悟进行培养和锻炼,使得广大教师能够用超高的音乐素养,承担起地方音乐教育的责任。

(二)改革音乐教学模式

为了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纳入地方音乐,有效融合地方音乐的特色,还需要对现有的音乐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沟通以及相互联系。在传统的高校音乐教学当中,教学模式往往十分被动和单一,更多的侧重于高校音乐教师的理论知识讲解,要求学生被动的接受和记忆,这样的情况下难以从确立起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使得学生不会主动的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来参与学习活动。为了彻底的解决这一现状,必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且能够将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贯穿课堂的整个环节,引导师生多元化的互动交流,这样教师能够更多的了解学生的看法以及学习需要,而学生也能够透过教师的指导获得能力和音乐素质的发展。在互动型的音乐课堂当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也可以采用启发引导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音乐学习策略。同时教师还可以恰当的运用提问教学法,也就是根据教学内容恰当的设置相应的音乐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思考,从而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加深学生对于地方音乐的认知。除此以外,高校也可以邀请地方音乐艺人来校进行交流和分享,组织以地方音乐为主题的专题讲座活动,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地方音乐,并推动地方音乐和高校音乐的完美融合。

(三)加强地方音乐分析

在全面推进高校教育改革的进程中,为了进一步用音乐教育的发展,积极打造个性化和有着鲜明特色的高校音乐教育系统需要将地方音乐纳入到整个系统当中,用地方音乐文化来构成有着鲜明地方特色的高校音乐教育面貌。为了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必须要加大对地方音乐的分析和研究,深层次的剖析地方音乐的元素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的音乐文化,并且能够逐步挖掘其中的地方音乐特色,将其真正融入到音乐教育环节,设计出与之对应的音乐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更好的传承地方音乐,将其进行不断的发扬和传播。在对地方在对地方音乐进行分析时,可以采用调查研究的方式进行,并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研究活动当中,丰富学生对于地方音乐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在传统的高校音乐教育当中,一味要求学生真的鉴赏优秀的音乐作品,无法让学生获得更为深刻的音乐学习资料。而在实际的放音乐调查和分析研究工作环节,学生可以直接的观察记录,同时还可以透过访谈以及其他多种形式的体验活动来获得一手资料,接下来可以对获得的这些地方音乐文化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和研究,了解其中的艺术特征,以便能够在音乐学习当中将其进行融合和发扬,让地方音乐价值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四)积极构建第二课堂

地方音乐在整个传统民间音乐体系当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民间也是一个丰富多元的音乐大讲堂,同样也是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和音乐情感熏陶的一个重要平台,更是对课堂教学平台的一个有力补充,因此可以被称作是高校音乐教育的第二课堂。在第二课堂当中,音乐教师可以更加有效的为学生普及以及传播关于地方音乐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地方的民俗音乐,了解其中的传统音乐元素,在准确认知其中的丰富音乐概念的同时,还需要认真发掘其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在生动形象的音乐第二课堂当中,实践可以和书本进行紧密的结合,不断拓宽高校学生的音乐视野,让他们能够获得更加丰富多样的音乐资料和资源,能够进一步的对地方音乐产生深刻的认知。在积极打造高校音乐教学第二课堂时,高校音乐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深入民间,参加到关于地方音乐民俗活动当中,并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当中,对地方音乐进行深层次的鉴赏和学习,但其中优秀的音乐艺术元素,并将其用于最新的音乐学习和音乐能力的提高。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具体的实践活动当中,并在其中获得丰富的实践和生活体验,而且在实践当中获得的音乐知识会更加的牢固,让学生在第二课堂当中焕发生机活力,提升音乐综合素质。

三、结语

地方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艺术的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地方音乐特色,同时也可以成为东方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代表。将地方音乐纳入到高校音乐教学当中是推动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保护和传承地方音乐的一个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完善高校音乐教学体系的有效途径。为了将地方音乐真正纳入到高校的音乐教育当中,必须不断的创新音乐教学理念,改革音乐教学模式,加强地方音乐分析,积极构建第二课堂,构建完善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并推动地方音乐文化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珊铭.本土地方音乐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以粤北韶关学院为例[J].音乐创作,2016,08:45.

[2]徐蔓.浅谈高校音乐教育对传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2: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