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

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范文1

启发式教学法是教师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是教师遵循认识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充分发挥教师指导作用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发展思维活动,主动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是在对传统注入式教学深刻批判的背景下产生的,在教学研究和实践中取得了许多成果.然而,启发式教学法不同于其它具体的教学法.具体的教学方法都有一套固定的教学格式和具体的教学环节,操作性、程序性很强.启发式教学法,更主要的是一种教学思想,在实际应用中,还没有一套固定的模式可循,缺乏程序性和可操作性.因而在教学实践中,也有它的不足.

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学思想的改革.数学思想对数学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只有在正确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教学活动才能符合教学规律,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启发式教学法应是中学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数学教师确立启发式教学思想是其教学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核心是教师视学生为完整的人,根据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并重的要求安排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等诸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开展思维活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启发式教学思想由来已久.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两字由此而来.孟子也主张启发式教学,《学记》上说:“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以启发式教学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知识的获得在于求知者的志愿,这是不能强迫的”.启发的方法多种多样.可分为质疑启发、情绪启发、直观启发、类比启发、变换启发、板书启发等多种基本方式.“启”是“发”的条件,“发”是“启”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动性是确保教学成功的关键.所以,数学教学应是教师启发诱导和学生积极参与并重.只有师生的默契配合,才能达到教与学共鸣,才是教与学的完美结合,也是教学的理想境界.

二、 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启发式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可以从数学学习材料、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及学习规律等方面总结.

(一) 由学习材料决定的要求

简言之,学习材料即是教材,是实行启发式教学的基础对象.数学具有内容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明确性的特点,而抽象性是其最基本的特性.数学的对象是抽象思维的产物.数学教科书所表达的是数学知识的逻辑体系,是一些经过加工整理的数学抽象(思维)结果.而数学的抽象思维的活动过程大都被抽象的理论结果掩盖起来了,这就是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重视数学结果而忽视数学思维活动过程的倾向.教学中,教师三言两语地向学生介绍概念,然后举几个关于概念应用的例子,接着就要求学生应用概念解答问题的情况是很常见的.事实上这是在学生没有真正获得概念时就要求学生应用概念.显然,这种认识是没有基础的,也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而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克服教材对教学产生的不利影响,根据教材提供的线索,安排适当的数学情境,向学生展示相应的数学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经历适当的情境,明了相应的数学思维过程,从而经历数学的各个抽象阶段,真正掌握所学.

(二) 由教学目的决定的要求

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数学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既要促进学生的数学认知发展,又要促进学生的抽象思维、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发展.

数学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学习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发展智力的过程,是学生数学认知结构发展的主要途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在教学中的不断发展是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建构的过程;是知识由浅入深,知识面由窄到宽,知识系统不断充实、丰富,数学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启发式教学对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发展在两个方面发挥作用:

第一,确定方向和目标.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对学者构建学科理论、原理、法则时所用的思维模式和策略的模仿,引导学生概括所学的知识,了解科学现实.因此,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现有数学认知结构的特点和水平,把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法则,以及它们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教学的最主要目标.

第二,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学生的现有认知发展水平以及数学的逻辑体系来精选数学内容,编排出一种概括性强、操作性好的数学教材结构,以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学生现有数学认知结构,以此作为同化新知识的基础,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的认知活动.在学习概念、原理时,教师给学生提供典型有效、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达到对概念的理性认识,并进一步指导学生将获得的概念进行归类、组合,构成一个便于操作的概念体系.在应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线索,在思维方法、认知策略上给以指导,以便学生能顺利地解决问题,并从中体验数学思想、方法,深化知识结构,获得数学能力,使智力得到很好的发展,从而使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获得良好发展.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学生的发展水平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现有发展区”,它是评定学生已经达到的发展程度,这是教学的出发点;第二种“最近发展区”,它是一种潜在的、可能的发展水平,是经过教师的启发指导和学生自己的努力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是教学要努力追求的目标.只有以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为基础,以“最近发展区”为定向,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启发式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积极作用,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去帮助学生解决认知矛盾,促进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转化,使学生经常处于“跳一跳摘果子”的状态.既使学生有适度的紧张感,又使学生觉得压力不太大,问题可以解决,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经过他们自己主动积极地探索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三) 由学习规律决定的要求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能动的反应过程.只有当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时,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的自我活动来达到学习目的.因此,启发式教学必须符合学习规律的要求.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有如下特点:

第一,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不可能独立地完成“再发现”过程,而必须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所以,教学中,教师应当为“再发现”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大致经历数学家获得发现时的思维过程,在一种自然、主动的状态下完成“再发现”过程.

第二,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从理论或间接经验到实践,再由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过程.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把理论或间接经验与自己已有的经验(包括过去学过的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进行同化,经过一定的实践(模型操作、观察、试验、做数学习题、参加社会实践等),使之内化,从而上升为理论知识.

数学学习的这一特点要求教师在启发式教学中,努力为学生提供使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已有的经验建立内部联系的实践机会.具体地说,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学习基础不够,数学将无法进行.所以,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相应的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以及知识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学生提供适量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让学生在数学理论知识的导引下,对这些材料进行充分地感知,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抽象概括,使新知识与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建立起内在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知识整体,达到对数学理论的理性认识.

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调动和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性.教师根据学生的现有认知发展水平、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学习动机,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教师应当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去获取知识,并且在思考方向、思考方法、思维策略上加以适当的点拨,使学生真正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而达到学习的目的,让学生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使他们看到自己数学方面的长处,看到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的结果,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和对数学的情感;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种适合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有利于学生求异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让学生经常得到成功的体验,感受到学习数学是一种精神享受,以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情感.教师还可以利用数学发展的历史、数学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由数学教学过程的特征决定的要求

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数学思维活动,对教材进行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包含着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等一系列矛盾,这些矛盾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活动就构成了数学过程的发展.其中,学生与教材的矛盾是数学过程的主要矛盾.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矛盾的转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所以,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内因进行教学才能真正促进数学过程的主要矛盾的转化.由此,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内因(主要有学生的学习动机、已有的知识基础、数学思维水平、数学能力等),给以适宜的条件,启发学生的内因发生变化,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而不是把知识强加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要注意到数学教材的抽象性特点,认真分析知识所反映的数学思维过程,分析和把握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并以这两个过程为依据,设置适当的教学情境,使这两个协调过程同步地进行,使学生在解决这两个之间的矛盾的过程中去认识教材、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和智力.

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范文2

一、牵引学生注意力,具有启发性

启发性是一种对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都具有指导意义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启发式教学方法中。启发式教学方法是我国教育界最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起源于二千多年前的孔子时代,时至今日,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其主要原因是它代表着一种科学、民主的教育思想,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是主动的、积极的、能动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全面发展。启发式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主导作用下,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其关键环节是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内部矛盾运动才能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要求。运用启发性的语言是实现启发式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语言具有启发性,除语言精练、准确、清晰、音量适度、逻辑性强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语言要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通过音量、语速的不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牵制学生注意力,使学生适应对知识信息的接受,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2.语言要生动形象,有感染力。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一些谚语、诗词、歌赋、顺口溜等,可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受到感染,有所收获。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具有引导性

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任何效益高的教学方法,都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统一的结果,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尤为重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教学内容远离生活实际,成人化、政治化的倾向明显,有些学生有逆反心理。

其次,在考试中存在考题过难、内容过多、范围过大等问题,造成学生“无所适从”、“不知所云”等。

再次,很多学生对政治课提出的问题带有一种偏见,总认为能“编”能“凑”就行了,似乎没什么严格的是非界限,缺乏对教材难点、重点的分析和理解,对问题大概知道就行了,根本谈不上准确性。鉴于此,政治教师的引导就显得更为必要。

教师必须明确指导学生怎样去挖掘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如何运用教材内容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沿着教师的导向进行思维,避免出现偏差。只有这样,学生对教材内容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够准确掌握重点,成功地攻克难点,自觉地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

三、遵循规律,循序渐进,具有连贯性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孟子主张教学遵循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一步一步地进行。他说:“流水的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的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他以流水比喻,指出流水在行进中必须流满经过的洼地才能继续前进;君子有志于学问道德,没有达到一定的成就也不能通达。说明学习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打基础,循序渐进,决不能侥幸从事,否则“其进锐者,其退速”。“揠苗助长”,急于求成,是违背学习规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以课、节、框的知识点孤立存在,但形孤神不孤,如哲学生活中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联系,经济生活中生产、分配、消费的关系等,且学生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不知到知、由知之较少到较多的过程,所以教师的教学用语要重视新旧知识的过渡衔接,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分析问题的层层深入,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循序渐进,融会贯通。

四、有理有据,语感传情,具有可信性

由于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性质,该课程不但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使学生接受思想品德的教育。这就要求政治老师要具有一定的威信。教师的威信是指教师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重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具备了这种力量,就能获得学生的敬重和爱戴,学生也乐于接受教育,对思想政治课就会感兴趣甚至热爱。学生往往把教师和教学内容一起当作认识和评价的对象,如果政治老师对自己所授的内容本来就持怀疑态度,还照本宣科讲下去,学生就会既反感教师虚伪,也反感内容的空洞枯燥。因此,教师能否客观、准确、有说服力地说明教学内容,是政治课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对书中内容分析要热情洋溢,有理有据,语言要声情并茂,语调要抑扬顿挫,举手投足之间真情涌现,激起学生对教师言语内容的关注,充分显示语言的魅力。

五、观点明确,主次分明,具有归纳性

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范文3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颢,字伯淳,后人称明道先生。程颐,字正叔,后人称伊川先生。祖籍安徽徽州,后徙居河南洛阳,出身官僚世家。程颢、程颐是亲兄弟,合称“二程”。早年同受业于周敦颐,受过佛教思想的影响,是北宋理学的奠基者。程颢于26岁中进士,历任县主簿、县令、监察御史里行等地方和中央的官吏。40岁以后,退居洛阳,讲学授徒,直至54岁去世。程颐,太学出身,长居洛阳,从事学术和教育活动。53岁始任崇政殿说书,为宋哲宗讲授经学。60岁以后,两度主管西京国子监,晚年两次遭贬逐。大观元年病逝,享年75岁。他们的著作和言论,后人编为《“二程”全书》。1981年出版的《“二程”集》4册是比较完善的版本,也是研究“二程”教学思想的主要资料。

二、教育思想

(1)教育目的、内容。“二程”认为,治国之本,在于使君主及庶民均能“明道”,“明道”,就是“复天理”。“复天理”就是要明白与每个人等级身份相适应的行为准则,并身体力行。“二程”认为:“饥食渴饮冬裘夏葛”是人的不可缺少的基本生活需要,他们称之为“天职”。但是,如果人们的需求,超越了人的社会等级身份的规定,则“天职”便转化为“人欲”。“人欲”的实质是私利,乃是天下纷争的根源。欲堵塞动乱之源,唯有运用教育,教人“复天理”,“安得天分,不有私心”,达到圣人、仁人的境界。

“二程”认为,学做圣人,既要进行“格物穷理”的“致知”工作,又要做“存心养性”的“涵养”功夫,这叫“敬义夹持”。程颐认为“格物穷理”包括读书、评论古今人物、应接处事等多种途径,而最重要的是读经,因为经是“载道”的。在儒家的经典中,“二程”尤表彰《论语》、《小戴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和《孟子》四部书。他们给学生规定的读经顺序是:先《大学》,而后《论语》《孟子》,再后及《春秋》以及其他各经。

(2)教育作用。“二程”认为,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因此,主张通过教育去人性之恶而使之善,以恢复天理。“二程”反对“生而知之”的人不学而智的观点,指出“人初生,只有吃奶一事不是学,其他皆是学,人之为智多害之也”。同时,“二程”不承认有不可变的“上智与下愚”,指出天赋禀性是可以改变的,唯在后天是否肯学和受教育。“二程”还十分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认为教育是育人才、立道德、正人心、美风俗的重要手段,是治国安邦的重要因素。他们说:“善言治者,必以成就人才为急务。人才不足,虽有良法,无与行之也。”程颐青年时期,就曾上书仁宗皇帝,提出“固本宁邦”的主张,强调重教化以正人心,兴学校、改科举以育人才。

(3)道德修养。“二程”与其他儒家学者一样,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主张“养正于蒙”,即道德教育要从小抓起,于萌芽处用力。要通过不断的道德修养,扩充善性,达到“至诚如神”的道德境界。

立志。“二程”认为,“志立则有本。譬之艺术,由毫末拱把至于合抱而于云者,有本故也”。他们强调立志要远大又要坚定,远大即须立圣人之志,坚定即不怕其难,努力奋进。

主敬。“二程”说:“敬,为学之大要。”敬,在这里指内心涵养功夫。内心涵养不是屏去闻见思虑的禅定,而在于交感万物的思虑中能使心有所主。若不敬不诚,则必“私欲万端生”,就难于明理至圣。

养心。“二程”把心分为“人心”和“道心”,认为人心是邪恶的,道心是主善的,所谓“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指出,养心就是要存养“道心”,“直养而无害”。“教人者,养其善心,则恶自消。”

寡欲。“二程”认为,欲养道心,必须“寡欲”。人之所以做出伤天害理、大逆不道的事情来,都是因为外物所诱。只有“灭私欲”,方能“天理明矣”。这是理学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即存天理,灭人欲。

三、教育方法

“二程”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其一是格物致知。提出教学的根本指导原则在于“格物致知”。所谓格物,即指穷理,就某事物穷究天理。

其二是因材施教。他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注意了解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才能和旨趣,并施以不同的教育。他们强调,要因人而教,主张对急躁好进者,“抑而教之”,对畏惧迟缓者应多加鼓励。

其三是启发诱导。他们继承发扬了孔子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主张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动钻研精神,反对专事注入的被动教学。他们认为,教师施教必待学生有愤悱以求知的内在心理趋向和跃跃欲试的外部表情,然后乘机启发诱导,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四是好学日新。他们认为,即使“生而知之”的圣人也必须学习,常人则更需要学习,只有好好学习才可以为圣人。“二程”还强调学习时不可墨守成规,主张要能标新立异,要能常见今是昨非,求得日新日进。

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范文4

[关键词]教学改革 继承 教学传统

教学改革是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长期课题,高歌猛进的信息化要求我们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我所想说的是,当我们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教学改革的时候,不要丢掉优秀的教学传统。让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

一、某些传统教学方法历久弥新

当代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启发式、生动性、形象性、条理化、因材施教、下学上达、学思并重、学用结合、温故知新等教学方法,其实在老祖宗那里就已经有成功的尝试。中国第一位教育家孔子从事教学活动40多年,号称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就是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他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学思想。例如,《论语•述而》载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是内心求通而未得,“悱”是想说而未能说出。“隅”是墙角。孔子的教学方法是,不到学生内心求通而未得、内心想说而说不出的时候,教师不会去启发。教师举出一个墙角,学生应该联想到另外三个墙角。这就是“举一反三”成语的由来,它说明孔子已经成功地运用了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论语》中孔子教育弟子,都是点到为止,非常含蓄。这不是孔子卖关子,吊弟子胃口,而是给弟子留下理解与想像的空间。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他指出一个墙角,他却不能联想出另外三个墙角,这就表明该学生没有创造力,是不可造就的。为了将抽象的伦理概念讲生动,孔子提倡运用比喻的方法,《论语•雍也》载孔子曰:“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是告诉人们要采用近在身边的例子来作比喻,以便通俗形象地讲述深刻道理。孔子对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这个“一”指的是忠恕,它是孔子思想学说的大纲,孔子用这条大纲来贯穿其他思想,这表明孔子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条理的重要性,他将自己学说的大纲告诉弟子,就是要求弟子从根本上把握他的思想,同时也启发弟子也要用一以贯之的方法从事学习。孔子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他的思想核心是“仁”,什么是“仁”呢?孔子对“仁”的解说有二十多种,这绝不是说孔子思想混乱,而是因为在不同环境之下,针对不同对象,孔子对“仁”有不同的解释,以便让人们在不同层次上实践“仁”的伦理,这是因材施教的最好例证。其实不仅仅是解说“仁”学,在其他方面,孔子也贯彻因材施教的方法。孔子认识到教学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他提倡“下学而上达”,学习就像爬楼梯一样,需要一步一步地攀登,不是速成的方法可以奏效的。他告诫弟子学思并重,《论语•为政》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仅仅学习而不思考,就不会有自己的心得;如果仅仅思考而不学习,那么就会成为一个空想家。孔子要求他的弟子将所学到的伦理道德知识付诸实践,就是说,“学”要与“行”结合起来,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孔子说,当教师需要具备一种能力,就是温故知新――每一次在温习旧知识时,都应该有新的体会。孔子经常与弟子讨论伦理道德问题,不仅弟子从孔子那里得到教诲,而且孔子也从弟子们那里获得了不少启示,从而真正地体现了教学相长。由于时代的变迁,当代人们对孔子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有不同的评价,也就是说,这些思想观念不一定能够适应当代的精神需要。但是,人们一致认为孔子的教育思想没有过时,虽然时隔两千五百多年,孔子的教学思想却能历久而弥新,显示出强大的理论生命力。

二、道与技的结合

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来说,当代教育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内容,教育家们将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内容写入教材传授给学生,相对于重道轻技的中国传统教育来说,这是教学观念的历史性进步。我所要说的是,当我们重视科学技术教学内容的时候,切记不要走向纯技术化之路,而将育人之道丢弃了。应该继承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育人观念,真正地将教书与育人结合在一起。中国传统教育高度重视如何做人的问题,孔子生活在礼乐崩溃的春秋末年,他教育弟子,目的是为拯救乱世培养人才,而人才培养的首要之义,就是培养他们的完善伦理人格。《论语》的主要内容,就是记载孔子对弟子的道德教诲。从孔夫子到宋明理学家,这一重视做人的教育观念一脉相承。这一教育观念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是关注到教育对象心灵、人格的塑造,其弊端则体现为明显的重道轻技的倾向。中国古人将教学内容分为“道”和“技”两个层次,前者是形而上的,后者是形而下的;前者尊贵,而后者下贱。读书人学的是“道”,“技”是地位下贱的人的事业。而在当代教育之中,“技”不再是低贱的东西,学到一技之长,以此为立身之本,是当代家长和学生梦寐以求的教育目标。但是,我们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传统教育的重道轻技走向当代教育的重技轻道。事实上,在一些学校,仅“授业”而不“传道”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学的育人任务被忽视了。在中小学,只要学生成绩优秀,其他一切都可以忽视。在大学,也是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学生是学校的产品,但这种产品不是工厂制造的器物,而是活生生的人,是有思想意志、有伦理情感、有丰富心灵活动的人。学生的心灵是美好的,还是消极的,抑或是负面的,这就全靠教育者的塑造。重道轻技不行,重技轻道也不行,还是要讲中国人的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这就是“道”与“技”二者不可偏废。在信息化时代,学生每天都要接受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有正面的,有中性的,也有负面的。如果不加以引导,以为学生学到科技知识就万事大吉,那么很可能会出现教育偏差。所以,我们在教授科学技术的同时,还要贯彻教书育人的思想。目前,教育界的有识之士提出要充分重视高校的人文教育,这无疑是正确的。我认为,审美教育与人文教育同等重要,甚至比人文教育更为重要,因为育人的最高层次是审美教育,最高的人格应该是在审美境界中完成。我们可以将教育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技术教育;第二个层次是人文教育,第三个层次是审美教育。

三、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其实,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不是格格不入的对立关系,两者完全可以统一起来。以教学形象化为例,以前我们讲生动形象,全靠教师一张嘴,教师的口才、知识结构与幽默感决定了一门课的生动程度。现在,我们运用信息化手段,完全可以将教学生动形象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一个口才笨拙的人,一个缺乏幽默感的人,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手段――文字资料、图片、音像、声乐――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将教学内容声情并茂地传授给学生。而对于那些有着优秀口才的人,对于那些满腹经纶的人,对于那些天生就有幽默感的人,多媒体教学会使他们如虎添翼。《孟子•尽心下》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博学详说,最后要回归到“约”。孟子此处所说的“约”,指的是教学内容――思想学说的要点、核心和灵魂,把握了这个灵魂,也就掌握了学习要领。古代的条理性要靠教师用嘴说出来,而在今天,我们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手段,通过图表、线条和各种符号,将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演示出来,挖出“博学”“详说”中的“约”,而且能够详尽地展示章节乃至段落之间的条理和层次,给人以一目了然的感觉。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通过声音、图象、文字、颜色的综合应用,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再现与教学内容相似的情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多媒体的运用,直接将形象的画面传授给学生,原来需要时间联想的东西,现在通过视觉就可以在瞬间完成。多媒体教学不会降低学生的想像能力。多媒体教学使师生处于一个互动的审美心理场,学生情绪振奋,思维活跃,而学生的积极参与又会激活教师的思维,思想的火花就这样通过磨擦而迸发出来。教学的最高境界不仅仅是单调的传授与接受,而是创造――如果一个教师通过教学能够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活,同时也把自己的创造力唤醒,那么他的教学使命就出色地完成了。在此我想引用西方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已故主席、美国教育家欧内斯特•波伊尔博士在《学术水思》中的一段话:“教学是一门学术性的事业,它虽然从已知开始,但不局限于已知,最好的教学不仅传授知识,同时也改造和扩展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也是一个能动的过程。教师不仅创造一种求知的共同基础,而且通过各种活动,把学生和自己都推向新的创造性的方向。教学同样需要教师的创造性。”这一点恰恰是中国教育中最缺乏的。当然,要达到这样的水平,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的探索。在这个探索过程中,现代教学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它可以帮助我们达到这一境界。

上述讨论表明,传统与现代、旧法与新技绝不是格格不入的对立关系,发展教学新技术,决不能完全抛弃优秀教学传统,应该将旧方法与新技术承接、统一起来。只要我们精心培育,千年老树定会绽放出更艳丽的新花。

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范文5

第一,关于学思结合的道德教育方法。

孔子在道德教育时强调要学思结合,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人掌握道德知识、进行道德修养的条件和基础,在学习过程中要有积极的思维活动,提出要“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罕》)。孔子教育学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并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告诉学生:虽然学和思都很重要,但两者比较起来,学是主要的,如果不努力学习有关的道德知识,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康德曾说:“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学习,不思考,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做到举一反三,更无法去开拓创新。思考,不学习,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不可能有所创新。学与思,是学习道德知识的两把钥匙。因此,在道德教育中,要求大学生做到学与思相结合,既要掌握道德知识和道德标准,又要具有判断道德是非的思考能力。

第二,关于言行一致的道德教育方法。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把自己的道德认识与信念和道德情感付诸于实践,这就是言行一致。在孔子看来,道德修养的目的不仅仅是“学”或通过“学”而获得“知”,更重要的是“行”,是具体的道德实践。实际上,如果不能把人的道德认识与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则意味着道德教育的失败。他十分强调言行一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在孔子的眼里,“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言而不行的人,不是道德高尚的人。他更反对“言过其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为了防止言行脱节,他主张“慎言”,他说:“古者言之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仁者,其言也”(《颜渊》)。孔子认为衡量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如何,不能只凭他说的,而要看他做。孔子特别欣赏在道德实践方面身体力行的人,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为政》)的要求,强调“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的观点。

德育工作者在进行道德教育时不能停留在口头的空洞说教上,道德修养的水平主要通过受教育者的行为来体现和检验,应重视学生的道德实践,应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训练,应重视学生道德习惯的养成。

第三,关于因材施教的道德教育方法。

面对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学生在年龄、生理、心理、智力等方面多层次的差异性,孔子认为只能从道德教育主体──学生出发,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来进行,甚至根据某个人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的不同表现进行恰如其分的教育,孔子有言“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为政》篇中,同是问孔子孝,孟懿子问时,答曰:“无违”;孟武伯问时,答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时,答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时,答曰:“色难”,同一问题,答案不同,程子解释说:“告懿子,告众人者也。告武伯者,以其人多可忧之事。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四书集注・论语集注》)同一个问题,针对不同的人,孔子的说法不同,这个故事就是比较典型的因材施教的例子。中国现代教育的创始人之一也提出,教育的原则是“展个性,尚自然”。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学生在年龄、心理、智力等方面,肯定要呈现出多样化趋势,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针对不同的情况,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性格特征来进行道德教育,以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素质。

第四,关于启发式的道德教育方法。

所谓启发诱导,就是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道德教育的时机,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逐步地引导学生形成道德认识,发展道德情感,养成道德行为,培养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孔子认为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要循循善诱,以促进学生去主动思考和钻研道德的内容,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意即不到学生很想弄懂而又弄不懂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很想讲出来而又无法恰当表达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这一解释科学地揭示了启发式教学的本质。如,宰我曾对三年之丧发生怀疑,孔子也只是问其不行三年之丧于心安否,宰我告以安,孔子则说如果心安,那就算了。因为三年之丧本来就是出于心所不能已的哀伤之情,连这种哀情都没有, 勉强服三年之丧又有什么意义呢? 为此,孔子要求学生畅所欲言,可以对老师提出质疑,甚至于互相争论。子贡请教孔子说:“穷而无诌,富而无骄,何如?”孔子说:“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于是说:“《诗经》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己矣。”(《学而》)反过来,颜回在孔子面前从来不提相反意思,孔子就批评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由此可见,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在教学上是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的。孔子认为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启发,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孔子提倡“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认为求学者要有强烈的主体精神和求学要求。孔子还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公冶长》)以强烈的求知进取精神启迪学生。孔子在强调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注意循序渐进,“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己!”(《子罕》)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正是对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德育工作者应实行启发诱导的教育,注意循序渐进,用“循循然诱人”的方法来教育、引导学生,不仅在教学内容上,而且在培养学生情志上,使学生通过道德教育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第五,关于以身作则的道德教育方法。

孔子注意在德育实践时以身作则,他认为教育者的示范作用对被教育者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这些话,充分说明德育工作者以身作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孔子不仅是以身作则的提出者,而且也是这一教育方法的实践者。例如,孔子要求学生“不耻下问”,自己就“每事问”,虚心求教;他要求学生好学乐学,自己就“好古敏学”,“学而不厌”;他要求学生要有理想,自己就“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通过教育者的暗示或榜样去教育学生。正是因为孔子能以自己的人格感化学生,所以他在弟子中享有非常高的威信,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

无数事实证明,德育工作者做到了以身作则,具有人格的力量,受教育者才会真正敬仰教育者,以教育者为榜样,在实践中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高尚道德的人。

第六,关于持之以恒的道德教育方法。

有了完善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还得有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来克服不正确的情感、欲望和纠正错误,所以孔子特别强调道德意志的培养,他认为一个人先要有为实现自己的志向、理想而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才能为学、修德。孔子认为只有能经得住恶劣环境的考验,才能成为一个具有坚强道德意志、高尚道德品质的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孔子还强调恒心的重要性,他引用南人的话:“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先进》),指出缺乏恒心的人,连巫医都做不成。他发挥《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观点,用“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进也”(《宪问》)来比喻完善道德修养必须勇往直前,有恒心与毅力才能获得成功;同时也为那些不能坚持到底,半途而废的人惋惜,他批评意志薄弱缺乏恒心的人。要求学生要经得起艰苦的磨练与捶打,加强意志锻炼,做到“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磨不薄,染不黑)(《述而》)。后来孟子发挥了孔子这一思想,提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上》)这就是说,任何一种道德行为的完成,都是克服各种障碍、挫折与困难的结果,一个意志薄弱的人,是绝不会做出可歌可泣的英雄行为的。

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范文6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

自孔子创立儒学,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就成了中国的正统思想,确立了以儒学为主干的兼容各家各派的思想理论体系。虽然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儒学也曾陷入困境,但是一直到现今社会,儒家思想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整个传统文化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儒家思想中完整的教育管理思想为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一、儒家“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儒家的代表人物如孔子、孟子等多为教育实践者,这就使儒家的思想教育理论具有很多的合理成分,不仅对当时的思想教育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现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有很多的借鉴之处,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就是其中的精华之一。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教育要立足于人、面向人、为了人,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使人的价值、潜能和个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现。当然这里的“人”指的是受教育者,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教育过程中把受教育者当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一思想尤其在儒家的教育方法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儒家十分推崇因材施教法

所谓因材施教是指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特定的教育内容,采取适合教育对象的教育方法。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论语·雍也》)即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告诉他高深的道理,而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只能讲些浅显易懂的知识。因此,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首先要全面了解受教育者接受能力,根据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又如《论语·先进》道: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尽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两个学生问同一个问题,孔子的答复却不同,其原因就在于两个学生的思想性格不同。子路莽撞骄傲,所以要抑制他;冉有谨慎怯懦,所以要鼓励他。孔子根据学生的性格不同做出有针对性的回答,这样就能够使学生不断地克服自己的缺点,发扬优点,从而取得进步。

(二)在教育过程中,儒家采取的是启发式教育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但还未得到解决;“悱”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难以做出准确的回答。在这两种的情况下,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从而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发”。从中可以看出孔子非常重视学生自觉主动和创造性的学习,倡导启发式教育,强调学生自身的思考和能力的培养。这种教育方法明显区别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而是要诱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去思考,强调的是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这就是“扣则鸣,不扣则不鸣”。

可见,儒家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始终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着重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最大程度地实现教育目标。诚然,儒家的教育思想把一定社会道德规定作为了人的唯一本质,摒弃了人性的社会性,陷入了唯心主义先验论,但是儒家的正确的教育方法对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原因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受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施加影响,使其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实践活动。因此,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承担者、组织者和实施者,而受教育者只是教育者的作用对象,因此不具有主体性。由此可见,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崇的是教育者主体说,过多地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很明显这种教育者主体说并没有真正地关注人的价值、人的个性,导致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了缺失“以人为本”理念的困境。而这一困境主要是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特殊性,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及教育方法所造成。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使其人文关怀的缺失尤为明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教育对象——大学生群体。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年龄结构、智能结构、心理品质跟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有较大的不同。大学生一般不满足于被动地接纳事物或是盲目地遵从某种既定的社会价值规范,更多的是进行自我选择、自我内化。然而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把大学生群体单纯地看成了一个个相同的接受思想观念的容器,完全忽视了他们的个性发展和主体性,导致人为关怀严重缺失。

(二)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滞后,不能适应时代要求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很多观念发展到现今都出现了滞后的现象,在这些滞后的观念之中,有一个最为根本的观念,即没有正确地认识到教育的“以人为本”,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就是如上所说的教育者主体说,这种观念只强调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权威地位,只看到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并把这种主导作用绝对化,忽视受教育者的个性需求,然而现阶段大学生民主意识、主体意识、独立意识明显增强,由此可见这种教育者主体说已不适合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了。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创新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滞后的教育观点导致了教育方法的过于单一。教育主体这一观念的典型表现就是“我讲你听”的灌输模式,即重视理论灌输,轻视实践活动,以说教为主要方法,没有真正考虑学生的思想现状和心理特点,只重视教育结果,而忽视教育过程。滞后的教育内容也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未能摆脱课堂灌输的单一模式,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使思想政治教育表面化和形式化,忽略了学生是否接受了教育,是否真正实现了内化,使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其真正的社会价值。

无论是滞后的教育观念,还是单一的教育方法,导致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真正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阻碍了学生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因此,要走出这一困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问题,贯彻“以人文本”的教育思想,把学生的主体性凸显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儒家“以人为本”教育思想在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儒家的教育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教育实践的检验,虽存在一些弊端,但在很多方面对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有积极地借鉴意义。尤其是儒家“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困境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因此,我们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要积极吸取儒家“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并结合时展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借鉴儒家有效地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一)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

要在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真正贯彻“以人为本”,首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者要改变以往的将学生看成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的错误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以人为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突出强调受教育者——大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教育者必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情感,把学生当成教育的主体,把自己则是当作一名向导,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的作用,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让学生主动地、自愿地接受教育,从而提高教育效果。

(二)创新教育方法,落实以人为本

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最重要的还在于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普遍采取的是灌输方法,严重扼杀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因此,在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就要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所谓启发教育法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采取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教师再进行适当的启发、引导,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更有效地实现内化。

而且,儒家的因材施教法也值得我们积极借鉴。思想教育的效果的好坏与学生的接受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而接受程度的高低又跟每个学生的性格、个性有着非常大的联系。现代的大学生自主性强,而且每个人的个性差异非常大,如果仍然按照传统,采用大课堂式的教学模式,可以想象效果肯定不佳。所以,要让每个学生都很好的接受思想教育,就必须采取因材施教法,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去,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处理好思想上、生活上的各种问题,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三)贴近学生,凸显人文关怀

除了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教育者还要重视情感因素的运用,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思想是一种深层次的东西,只关注学生的表面是不能了解其思想和情感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是充满感情的,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的交流,如果缺乏情感这一要素,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因此,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者平时要多跟受教育者交往,进行交流,关心其学习、生活和思想;要尊重并满足受教育者的情感需要,使受教育者在情感上认同并真心接受教育内容,真正做到以受教育者为主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工作,要做好这份工作,我们就要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法,积极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教育思想的优秀成果,并坚持与时俱进,在教育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受教者的主体性,有效实现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与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从而真正提高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祝瑞开.《论语》本义新解.学林出版社.2007.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于春影.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接受教育的情感过程.首都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