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直接投资缺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吸收直接投资缺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吸收直接投资缺点

吸收直接投资缺点范文1

关键词:筹资方式;筹资渠道;筹资结构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2-0-01

一、引言

企业筹资是指企业为了满足其经济发展与持续经营等需求,运用一定的筹资方式获取所需基金的财务活动[1]。资金作为支撑企业生存发展的血液,是企业生产与发展的基础。能否拥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是企业成功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可选择的筹资方式逐渐增多。但就目前的状况看来,我国企业的筹资依旧依赖于银行贷款,这与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历史文化习惯,经济增长方式及所有制结构等诸多因素所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我国筹资的近期模式可以采用以银行贷款为主其他直接筹资为辅的筹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逐渐过渡到多元化筹资模式,形成全方位,多层系的筹资新体制。

二、企业筹资方式选择的重要性

我国现状企业筹资状况是:单一的筹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企业发展的大量资金需求。同时,我国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方式将占据主导地位,企业可以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根据自身情况多渠道去获取资金。因此,企业在筹资时,应遵循科学谨慎的态度,经过严密的市场调查,研究企业投资项目的收益与风险,从而进行正确的筹资决策。在现代市场经济竞争下,企业只有正确选择与运用筹资方式来筹集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需的资金,才能保证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正常运行和再度发展。[2]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各不相同,所选择的筹资方式也是各有差异。企业只有选择了适合本企业自身发展的筹资渠道和方式才能使得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筹资的基本目的是通过合理地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而获取一定的收益,但是筹资又伴随着各种各样不同层次的风险,企业可以对筹资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和控制,以避免筹资失误对企业产生不利的影响。我国筹资风险研究还不健全,尤其是在定量分析方面还是很薄弱,因此,正确分析企业筹资风险及其控制策略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规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3]

三、企业的筹资方式及其特点

(一)吸收直接投资。吸收直接投资是指企业按照“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原则,直接吸收国家、个人、企业投入资金的一种筹资方式。主要形式是出资——非股份制企业筹措资金的基本方式,形成的最早也是最普遍的筹资方式。优点:能够尽快形成生产能力,风险几乎不存在,限制条件也较为简易,能够及时的筹措资金,吸收投资的手续较为简单,筹资费用低。缺点:资本成本高,金额有限。

(二)发行股票。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证明其在公司投资入股并借以取得股息的一种有价证券,它代表持股人在公司拥有的所有权。发型股票是一种直接的筹资方式,随着企业的扩大,不断地发行股票可提高自由资本占整个资本的比重。优点:具有永久性,无到期日,不需偿还,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增强公司声誉,增加公司举债能力。缺点:普通股的发行费用较高,资本成本较高,风险较大,要求有较高的投资报酬率,普通股股利从税后利润中支付,不具有抵税作用。

(三)发行债券。债券是经济主体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用以记载和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有价证券。优点:一次性可以筹集到大量的资金,提高公司的社会声誉,发行费用较低,债券的利息是在所得税之前支付,有抵税的好处,而且不会稀释股东对于公司的控制。缺点:债券有固定的到期日,需要定期支付利息,发行资格要求较高,手续复杂,资本成本也高。

(四)融资租赁。融资租赁是一种特殊的债务筹资方式。是由租赁公司按照承租单位要求出资购买设备,在较长的合同期间内将其财产定期出租给需要这笔财产的人使用,并由后者定期支付一定数额的资金作为报酬,是以融通资金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租赁方式。融资租赁为我国广大企业开辟了一条新的筹资渠道。优点:简便时效性强,到期还本负担较轻,能减少设备淘汰风险,租赁期满后,承租人可以象征性的出价购买设备,作为自己的财产。缺点:资金成本较高,不能享有设备残值,固定租金构成一定的经济负担。

(五)商业信用。商业信用筹资是指在商品交易中,以延期付款或预收款进行购销活动而形成的借贷关系,是企业之间相互提供信用,利用预先收到的款项或延期支付的款项得到一笔短期二代资金来源。西方国家的制造厂和批发商的商品大部分是通过商业信用的方式销售出去。优点:方便,及时,比较灵活,并且无需办理手续,运用广泛。缺点:期限比较短,且具有特定的用途,有局限性,受商品数量与规模的影响,并局限于企业之间。[4]

四、影响筹资方式的因素

(一)筹资金额。筹资金额是指筹集资金规模,由企业资金的需求量决定。企业必须根据资金需求量来合理确定筹资数量,做到既节约成本,又保证企业的资金需求。在上述筹资方式中筹集资金金额的大小排序为: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吸收直接投资、融资租赁、商业信用。

(二)筹资成本。筹资成本是企业取得和使用资金而支付的各种费用。比如,商业信用筹资的资金成本是现金折扣成本,吸收直接投资的资金成本是手续费、咨询费等。企业在筹资过程应当将筹资成本作为一个重要的决策依据,企业筹得资本并使用之后,只有投资报酬率高于资本成本率,才能表明所筹得的资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上述筹资方式中筹资成本由高到低的排序为:发行股票、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商业信用、吸收直接投资。

(三)筹资风险。企业筹资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企业自身的经营风险、资金市场上存在的固有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是由产品需求、价格变动、经营杠杆等引起的,财务风险是有负债引起的。筹资风险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筹资风险不可能被消灭或避免,但是在某些时候是可以被控制的。一般来说,筹资风险与筹资成本成反比,即筹资成本越高相对的筹资风险越低。

(四)筹资投入项目的收益。企业要考虑所投入项目的收益情况。只有在企业筹资项目所取得的收益大于筹资的总代价时,这个方案才是可行的。如果筹资项目所取得的收益小于筹资的总代价,则这个方案是不可行的。在此基础上选择筹资成本较低的筹资方案。

五、筹资方式的选择

企业筹资的目标就是用最合理的方式,及时、有利地筹集资金满足企业资金需求,从而实现企业价值和利润最大化。所以筹资决策主要包括依据:

(一)筹资与用资成本最低。企业筹集和使用资金都存在一定的资金成本。筹资成本是资金使用者向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支付的费用。用资成本是指支付的股利或借款利息。企业筹资应寻求筹资成本与用资成本之和最低的筹资方案。同时应考虑不同筹资方式的税负轻重程度也存在差异,所以资金成本的高低决定着企业的筹资方式。在实际中如果企业筹措资金时是由多种筹资方式组成的,应以各种筹资方式在整个筹资额中所占比重为权重,分析计算不同筹资比例结构下各种方案的综合平均资金成本,以确定哪种方案筹资成本最低,筹资方案最佳。

(二)规避或降低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指筹资活动带来的股东收益的可变性和偿债能力的不确定性。筹资方式不同,其偿债压力也随之变化。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属于企业长期使用的资金,不存在还本付息压力。而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到期必须还本付息,存在到期不能还本付息的风险。财务风险是企业能够加以控制的。财务风险的大小与各种具体资金来源的比重密切相关,调控财务风险就是要调节各种具体资金来源的比重。

综上所述,企业应充分利用有利的筹资条件,综合考虑筹资与用资成本、筹资风险因素,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从企业的资本来源和资本结构出发,在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筹资方式,以满足其健康发展的需要。

六、结论

本文旨在研究企业筹资方式中各种筹资方案的选择及最合适的筹资决策。单一的筹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大量的资金需求。我国企业的筹资方式应逐步多元化、合理化,应当选择综合资本成本最低的时点,这也是资本结构优化的最佳时期。

参考文献:

[1]曹树芬.朱特红.浅析企业筹资方式[J].市场论坛,2010(7).

[2]范晓明.如何选择适合企业实际的筹资方式[J].经济师,2010(5).

[3]张艳清.论企业集团的筹资方式选择[J].现代情,.2004(9).

吸收直接投资缺点范文2

一、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进入模式

从我国吸引对外直接投资的历程来看,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进入模式的选择正经历着从出口-合资和合作-控股-独资这样一条道路,这也是企业跨国经营发展的普遍模式。因此,FDI大致可以分为出口进入型、契约进入型、投资进入型和国际战略联盟四种进入模式。1.出口进入型。长期以来,出口一直被作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方式。从宏观角度看,出口有利于增加国内就业、增加国家外汇收入、提高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出口一直受到各国政府的鼓励。同时,从企业的角度看,为了降低国内竞争所带来的风险和进行自身扩张,它常被作为各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初始选择。出口主要有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两种形式。然而,出口进入模式也有一些缺点。如出口企业的收益易受汇率的波动和政府贸易政策的变动的影响;出口企业进退国际市场和改变营销渠道的灵活性不足。2.契约进入型。即跨国公司通过签订合作性契约这一非股权合作形式进入国际市场。契约型进入模式虽然可以使企业无须在外国领土上进行大规模资金、技术投入也能在国际市场上分获一杯羹,但容易造成管理上的失控和冲突。3.投资进入型。跨国公司通过跨国并购或绿地投资拥有全部股权,以及参股、控股等股权合作形式进入东道国市场,主要包括独资经营和合资经营两种模式。投资进入型FDI具有控制与管理自由度较高,利润较高等优点,但也存在许多缺点,尤其对东道国而言,当东道国对外依存度较高时,一旦跨国公司发生资金抽逃或技术转移,则会带动一系列的后续和连带投资资金的抽逃,形成外资回流或抽逃的“多米诺”效应,易促发东道国货币的贬值和对外融资结构的恶化。

4.国际战略联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共同战略利益和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或特定事业和职能部门),为达到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或优势相长、风险共担、生产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松散的合作模式。

二、影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模式选择的因素

现有的文献中交易成本理论被用来广泛地解释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模式的选择。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选择主要依赖对控制与资源风险与回报的权衡,选择企业交易成本最小化的进入模式。下面本文将主要运用交易成本理论解释影响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模式选择的因素。

1.东道国经验。早期学者认为,东道国的环境因素以及跨国公司对东道国市场的认识和适应程度决定了跨国公司的经营方式的选择和变化。Tse et al.(1997)认为东道国在吸引FDI方面积累的经验有利于跨国公司选择股权合作的进入模式。

2.区位因素。区位优势理论认为跨国公司进行FDI必然要受到区位因素的影响,区位优势不仅决定了FDI决策倾向,也决定了FDI的行业结构和进入模式。而这些区位因素主要包括四类:市场因素、贸易壁垒、成本因素以及投资气候(Duning,1993,2000)。以我国为例,地区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使外国投资者认为中国的每个地区是一个独立的市场。此外,中国同许多国家一样,为吸引FDI提供了许多优惠刺激等等,如设立特别经济区和沿海开放城市。这些都是影响跨国公司FDI进入模式选择的因素。由于跨国公司认为在这些地区运作起来更容易且风险较少,因此,他们往往倾向于在这些地区采取股权形式进行投资。

3.资源承诺。资源的可获性和控制需要也决定了FDI的进入模式选择。对跨国公司而言,较高的资金密集度要求企业扩张需要更高的资源承诺。这种承诺不仅制约了企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同时还增加了企业面临的商业和政治风险。因此,当投资规模大,需要寻找合资伙伴分散风险时,跨国公司倾向选择合资方式来回避风险。 此外,跨国公司在向国外转移专用性资产时更倾向于选择较高控制程度的占股结构。虽然交易成本理论认为资源承诺与高控制模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实证结论却不总是支持这种观点。如Taylor et al(2000)发现当资源(如资本)承诺较高时,日本跨国公司倾向于采取较低控制模式进入国外市场。

4.文化差异。地区或民族文化对FDI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是公认的,因为它对企业的影响是全方位、全过程的。Hennart和Larimo(1998)对此论述了两派思想。一派是所谓的“民族性”理论。该理论认为国家在心理特征上是系统地发生变化的。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子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反映了这些东道国的特征。

5.产业特有因素。产业特有因素影响跨国公司的进入模式选择。产业特有因素包括资产集中度(强度)、产品的多样化程度、产品生命周期等。Scherer & Ross(1990)认为在一个产业中,企业需要大量资本投资才能获得垄断优势和长期内的超额利润。这是因为进入壁垒和退出障碍的存在将其他企业拒之门外。因此,如果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资产集中度越高,跨国公司为追求长期利润越可能选择独资模式,这有利于获得由于市场垄断地位产生的可持续财务回报。从另外一个角度,企业的资本集中度越高,对资源的依赖性越强,反而增加了经营和政治风险。Agarwal & Ramaswami (1992)认为FDI进入模式的选择通常是在这五个特征因素的一种折衷选择。这些综合因素影响各国跨国公司从事国际生产的倾向、水平与方式。除了上述影响因素外,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还受到公司自身因素,如跨国公司的国际经验、公司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的影响。

三、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吸收直接投资缺点范文3

关键词:企业筹资;方式;比较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6月18日

一、筹资方式的类别及其优缺点

在我们分析筹资方式优缺点之前,首先应该明白什么是企业的筹资方式。根据国内经济界对企业筹资方式的定义来看,企业筹资方式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企业筹集资本的具体形式;二是筹资工具。这两方面内容明确表明了资本属性(资本债券或股权性质)及其期限。筹资方式按期限的不同又可分为短期筹资方式和长期筹资方式。依据内容不同,筹资方式的划分也不同,但大体有如下几类:

(一)利用留存收益。就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它来源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净利润,包括企业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两个部分。这种筹资方式具有以下优点:以公积金形式所筹集的资金是永久性资本,没有时间约束,企业可以长期使用;留存收益所筹措的资本是股权资本,可以提高企业的信用地位,增加企业的偿债能力,又可以避免使企业原有股东的控制权受到削弱;没有固定支付利息、到期偿还本金的负担;不存在筹资费用,在转增资本之前也不存在支付股利的义务,因而资金成本低。但这种方式筹资范围小,筹资额有限,资金用途受国家规定的制约,未分配利润的使用时间是有限的。

(二)发行股票。这是股份有限公司筹措自有资本的基本方式之一。股票按股东的权利和义务不同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

1、优点。发行股票筹措资本不需归还;筹资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股利的支付与否和支付多少,视公司有无盈利和经营需要而定,没有固定的到期还本付息的压力,所以筹资风险较小;发行普通股筹集的资本是公司最基本的资金来源,它反映了公司的实力,可作为其他方式筹资的基础,尤其可为债权提供保障,增强公司的举债能力。

2、缺点。普通股的资本成本较高:从投资者的角度讲,投资于普通股所冒的风险大,因此要求的投资回报也就高。另外,股利应从税后利润中支付,无抵税作用;发行股票筹资会增加新股东,这可能会分散公司的控制权;此外,新股东分享公司未发行新股前积累盈余,会降低普通股的每股净收益,从而可能引发股价的下跌。

(三)发行债券。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律程序发行的,承诺按一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价证券,是持券人拥有公司债权的凭证。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为筹集生产经营资金可以发行公司债券,它属于负债性质的筹资方式。

1、优点。债券的发行费用比发行股票低,债券的利息在所得税前支付,发行公司实际享受了扣减所得税的优惠;发行债券,只需支付给债券持有人固定的利息。无论公司盈利有多少,都不必在规定的利息上多支付一分钱;债券持有人无权干涉企业的经营管理,因而不会减弱原有股东对企业的控股权。

2、缺点。债券筹资有固定的到期日,要承担还本付息的义务,因而财务风险较高;筹资额有限:发行债券筹资,其数额大小有一定的限度,不能无限扩张。

(四)银行借款。就是企业根据借款合同向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的需要还本付息的款项。它是目前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方式。

1、优点。筹资速度快,采用向银行借款方式,相对来讲借款程序较为简单,只要符合贷款条件,不需花费太多时间,能够满足公司及时的资金需要;就目前我国情况来看,利用银行借款所支付的利息比发行债券所支付的利息低。另外,企业与银行的借贷关系是直接发生的,不需要通过中介机构,因此也减少了交易成本,无需支付大量的发行费用;企业与银行可以直接接触,可通过直接面谈,来确定借款的时间、数量和利息。在借款期间,如果企业在经营中发生了变化,也可与银行进行协商,修改借款的数量和条件,借款到期后,如有正当理由,还可延期归还,因而借款弹性好。

2、缺点。银行一般不愿借出巨额的长期借款,因此利用银行借款筹资有一定的上限;企业与银行签订的借款合同中,一般都有一些限制条款,如定期报送有关报表,不准改变借款用途等,这些条款可能会限制企业的经营活动;企业举借长期借款,必须定期还本付息,在经营不利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不能偿付的风险,甚至会导致破产,企业承担的财务风险较大。

(五)商业信用。就是指商品交易中由于延期付款或预收货款所形成的企业间的借贷关系。商业信用产生于商品交换之中,是所谓的“自发性筹资”,它是一种短期资金筹措方式。

1、优点。商业信用随商品交易自然产生,事先不必正式规划,方便灵活;筹资成本低,甚至不发生筹资成本,如果没有现金折扣,或者企业不放弃现金折扣,则利用商业信用筹资不会发生筹资成本;商业信用没有复杂的手续和各种附加条件,也不需抵押担保。

2、缺点。所筹资金利用时间较短,如果企业取得现金折扣,则时间会更短,如果放弃现金折扣,则要付出较高的资金成本;存在一定的风险。付款方如果到期不支付货款,长时间拖欠货款,势必影响公司的信誉,造成今后筹资的困难;收款方如果在较长时期内不能收回货款,势必影响公司的资金周转,造成公司生产经营的困难。

(六)吸收直接投资。就是指企业按照“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利润”的原则直接吸收国家、法人、个人投入资金的一种筹资方式。

1、优点。吸收投资所筹集的资金属于自有资金,能增强企业的信誉和借款能力,对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壮大企业实力具有重要作用;吸收投资可以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向投资者支付报酬,比较灵活,所以财务风险较小。

2、缺点。资金成本较高,因为向投资者支付的报酬是根据其出资的数额和企业实现利润的多寡来计算的;采用吸收投资方式筹集资金,投资者一般都要求获得与投资数量相适应的经营控制权,如果外部投资者的投资较多,则投资者会有相当大的管理权,甚至会对企业实行完全控制。

(七)融资租赁。又称财务租赁,是因承租人需要长期使用某种资产,但又没有足够的资金自行购买,由出租人出资购买该项资产,然后出租给承租人的一种租赁方式。融资租赁能够解决公司对资产的长期需要,所以也可看作是资本租赁。

1、优点。租赁是筹资与设备购置同时进行,筹资速度快,可以缩短设备的购进、安装时间,使企业尽快形成生产能力,有利于企业尽快占领市场,打开销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工艺、新产品的不断出现,设备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企业设备过时的风险较大,而利用租赁集资可减少这一风险。租金在整个租期内分摊,不用到期归还大量本金,租赁则把这种风险在整个租期内分摊,可适当减少不能偿付的风险;租金作为一种费用,可在税前扣除,具有抵减所得税的效用;而且在承租人的资产负债表中,租入的设备并不在表内的资产及负债方列示,并不改变公司的资本结构,这样一方面使公司未来举债的能力加强,另一方面又使公司保持在目前的信用状况上。

2、缺点。一般来说,其租金要比举借银行借款或发行债券所负担的利息高得多,这是因为在承租人支付的租金中,不仅包括租赁设备的各项成本,而且包括出租方应获取的利润;虽然出租人将设备出租,但该项资产的所有权仍属于出租人,当租赁期满时,除非承租人购买该项资产,否则资产残值应归出租人所有,因而损失了资产残值。

二、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筹资方式也必然会日益多样化和具体化,这就要求企业转变观念,努力树立筹资的效率和风险观念,力争在广阔的资本市场中取得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一般而言,企业在选择具体筹资方式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筹资数量。根据企业资金需求量合理确定筹集数量。

(二)筹资成本。筹资成本包括资金筹集费用和资金占用费用两部分。一般情况下,银行借款的资金筹集费用很少,因此银行借款的资金成本通常是最低的。发行债券要发生一定的筹资费用,利率也比银行借款稍高一些,企业债券的资金成本较银行借款稍高。发行股票不仅要发生很大的筹资费用,如广告费、宣传费、资产评估费、发行手续费、印刷费等,而且投资者还要求支付的股利应高于或相当于银行存款的收益,所以股票筹资成本最高。

(三)筹资风险。一般来讲,吸收直接投资、联营筹资由于都是一种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享利润的关系,因此投资各方的结合相对比较紧密,税后利润分配也可灵活掌握,故筹资风险较小。股票投资由于期限长或无期限,因而还本付息的风险较小。对于商业信用、融资租赁这两种筹资方式,如果企业违约、不按规定支付贷款或租金,出资人就会采取一系列的不利于企业的行为,如以后不提供信用或附加限制性条件等,但不会导致企业破产,因而风险不大。而银行借款、信托筹资和发行债券则不同。如果企业违约,不能按期还本付息,债权人可能依法抽走资金,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所以风险较大。

(四)筹资时效。指企业各种筹资方式的时间灵活性如何。即需要资金时,能否立即筹措;不需要时,能否即时还款。通常期限越长,手续越复杂的筹款方式,其筹款时效越差。

(五)筹资结构。在多种筹资方式中选取合适的比例就是所谓的筹资结构。其合理性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1)短期与长期筹资所构成的合理比例。长期或者短期筹资结构的调配主要取决于所筹资金的用途。若是要求资产能够保持较快的运转速度,金额比较小,且周期短易于变现,比如用于流动资产,就应选用短期筹资方式。如果用于需求资金数额比较大,占用时间比较长的投资,比如长期投资,无形资产抑或购买固定资产,比较适合选用长期筹资方式;(2)股权与负债筹资所构成的合理比例。如果负债筹资比重增加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经营灵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下为企业带来财务杠杆利益;若是股权筹资增加可有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筹资风险会降低,且举债能力会增强。但是,如果负债比例过高会使企业所承担的风险增加,所以一定要选取一个合适的负债比例,这个比例的选取应充分考虑降低风险,并且最大限度提高净资产收益率等多方面因素。据长期经验,中小企业负债比例适于控制在40%~60%。

以上几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企业对筹资方式的选择。而在实际筹资过程中,企业还将受到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如企业规模、资本结构、资信等级、企业类型、行业经济、社会关系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前三者。因此,企业必须考虑包括税收因素在内的各方面因素,选择最佳筹资方式。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本结构,影响企业经营模式以及重大经营决策的选择,因而要求企业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筹资方式。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俊骅.我国企业现行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J].中国林业经济,2009.4.

[2]许天成.我国企业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选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4.

吸收直接投资缺点范文4

[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 财富所在 财富所有

注:本成果得到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聊城大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项目经费资助

国民收入是反映一国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投入的生产资源所产出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或由此形成的收入的一个数量指标。国民收入是一个流量概念。其衡量方法有支出法与收入法两种。当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国际间流动时,进行国民收入统计势必遇到一个问题。即计算一国国民收入时应该以一国领土为标准,还是以一国国民为标准?这一问题导致了开放经济的国民收入分为两种,即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

一、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本质――财富所在与财富所有

国内生产总值是以一国领土为标准,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境内生产的产品与服务的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则是以一国国民为标准,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国民生产的产品与服务的总值。计算开放经济的国民收入时。涉及两国国民、两国领土的四种收入指标:本国国民本国境内(Home national Home territory,记为HnHt)、外国国民外国境内(Foreign national Foreign territory,记为FnFt)、本国国民外国境内(Home national Forei辨territory,记为HnFt)、外国国民本国境内(For-ei印national HOllle territory,记为FnHt)。

则有:

GNP=HnHt+HnFt

GDP=HnHt+FnHt

两式相减:

GNP=GDP+(HnFt-FnHt)

其中,(HnFt-FnHt)代表本国国民在外国境内的收入减去外国国民在本国境内的收入。即本国从外国取得的净收入。这些收入是由生产要素资本与劳动的国际间流动引起的,故称为净要素收入NFP(NetFactorProducts),则有:

GNP=GDP+NFP

具体来看,净要素收入包括付给工人的净报酬、净投资收入。当存在着一国向另一国无偿捐赠的现金或其他实际资源时,这一单方面转移也应包括在其中。净要素收入这一指标的大小与正负,决定着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对比关系,这通常被视为衡量一国财富所有与财富所在的重要指标。

二、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关系特点――种类型

(一)GDP增长便于GNP增长

GDP增长慢于GNP增长表明,这一类国家具有的共同特点是:本国的大型跨国集团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积累了大量的海外资产;同时,本国市场需求狭小、要素成本较高等因素限制了外国投资的发展。

典型国家是日本。20世纪80年代以前。日本的GDP与GNP增长大体保持一致。但从80年代中期开始,GDP与GNP之差逐渐扩大,日本的海外投资大量增加,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额占GDP的比重迅猛增加。除日本以外,新加坡和荷兰等国也表现出明显的GNP增长大于GDP增长的特点。

(二)GDP增长快于GNP增长,

GDP增长快于GNP增长表明,这一类国家对外资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而其对外投资规模较小,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典型国家是以中国、印尼、墨西哥、巴西为代表的亚洲和拉美发展中国家。由于本国吸纳的外国投资所创造的价值也计人本国的GDP,所以GDP的增长普遍快于GNP的增长。根据它们的不同特点,可以把这些发展中国家分为两组。

第一组包括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等亚洲国家,其GNP与GDP差距扩大的趋势在90年代后表现得比较显著。中国最为典型;第二组包括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其GDP与GNP差距扩大的特征在80年代就表现得比较突出,巴西最为典型。但巴西引资的行业结构与中国有所不同。巴西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85%集中在通信、交通和金融等服务业部门,而中国吸收外资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另外,以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也出现了GDP增长快于GNP的现象。长期以来。发达国家一直是外资流出的主角。同时也是外资流人的主角。

(三)GDP与GNP之差呈现发散式大幅波动

美国是这一类型的典型代表,美国GDP与GNP之差有正有负,但其绝对值呈不断扩大的波动趋势。这种大幅波动的原因在于:美国既是世界上重要的外资输出国,也是最大的外资输入国,在经济周期变化的影响下。美国的资本输入和输出规模变化巨大,导致资本净流入在正负之间剧烈波动。

三、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的统计选择――财富所有

吸收直接投资缺点范文5

[关键词]人力资本FDI实证研究经济增长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经济的强劲增长, 我国的FDI 和人力资本存量都得到了迅猛的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 大量的研究投入到了探讨两者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上, 而忽略了对两者之间相互关系的探讨。有鉴于此, 本文主要是利用中国的经济数据对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一定的探讨。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外商直接投资(FDI)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和全球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外商直接投资在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上作出了较大的贡献,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同时,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也有利于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流入,因此,外商直接投资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一直成为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点。

外商直接投资作为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人力资本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这是经济学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本文选取人力资本和FDI作为两个研究变量,以中国统计年鉴1984―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区间,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研究1984―2007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

二、 研究意义

就理论意义而言,发展中东道国吸收能力这一视角,将为FDI与经济增长理论关系的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发展中国家吸收FDI最直接的原因是增加资金积累,随着国内资金短缺问题逐渐得到缓解,注意力开始转向与FDI相伴而行的国际技术转移。受自身创新能力的限制,吸收和利用国际技术扩散是发展中国家促进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主要渠道。但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并不会自动地提高东道国的劳动生产率,其技术转移的效果是与当地的吸收能力密切相关。因此以东道国的FDI吸收能力为视角来研究其在FDI经济增长效应中作用机制,将为定性和定量分析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的约束机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就现实意义而言,一方面,本研究以发展中东道国FDI吸收能力为突破口,探讨FDI、吸收能力与发展中东道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并对当今世界上引入FDI最多发展中国家的典型代表一中国进行实证分析,将对发展中东道国制订有效的政策来提高本国的FDI吸收能力,从而增强FDI流入量,加快其经济增长步伐,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 人力资本与FDI的相关研究和文献回顾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981) 认为, 跨国公司主要从拥有特定优势、内部化特定优势以及区位特定优势三个方面来考虑和选择FDI 的地点以及投资方式的。其中拥有特定优势主要是取决于跨国公司本身, 而后两种优势则主要由跨国公司和东道国两者来共同决定和实现的。众多的学者沿着这一思路, 对影响跨国公司投资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随着新增长理论在FDI 理论中的应用, 越来越多的研究将东道国的人力资本状况作为影响跨国公司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Balasubramanyam (1998) 通过统计的方法发现, 人力资本贫乏国家所获得FDI 的流入量比较少, 而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国家所获得的FDI 就比较多。另一方面, 对于FDI 与人力资本的关系也有一些不同的研究结论, 例如Blomst rÊm (1986) 的研究发现, FDI 在简单劳动技术的行业与东道国的人力资本没有明显的相互关系。Mencinger (2003) 的一项研究表明, 其所研究的八个处于转型期国家的FDI 与经济增长率以及人力资本之间存在反向的联系。

国内此方面的研究中, 对人力资本的估算大都简单地采用教育经费法、教育年限法或者利用初中、高中以及大学的入学率作为替代, 这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我国的人力资本水平, 因为从卢卡斯(Lucas) 的人力资本模型中可以明确看到, 人力资本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 即教育和“干中学”。基于这样的情况, 本文将构建一个综合考虑了教育和“干中学”效应的人力资本计算模型, 并利用中国的经济数据来计算我国1978 - 2004 年间的人力资本指数, 然后利用该指数来进行我国人力资本与FDI 相互关系的研究。

四、人力资本模型的构建及其指数的计算

1.人力资本的度量方法

对人力资本的度量是一个比较困难并富有争议的课题。在Lucas (1998) 的研究中, 人力资本通过两个途径积累: 教育和“干中学”。 对于具体用什么指标代表两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和困难。在对人力资本众多的实证研究中, 主要的计算方法有劳动者报酬法、教育经费法、学历权重法以及教育年限法。这几种方法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力资本的特性, 但是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 他们共同的缺陷之一便是这几种方法都没有将“干中学”效应考虑在内, 而主要考虑了教育的人力资本积累作用。

本文在总结以上方法的优缺点以及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后, 决定采用以下的函数形式度量人力资本:

(1)

(2)

其中HC 代表人均人力资本, E 代表教育年限法计算出的一国的人均受教育年限, 由于将E 放在指数的位置上, 所以代表考虑了知识累积效应的一国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L YL 代表由基期逐步累积的人均产量。Yt 代表一国的产出, Lt 代表一国的劳动力要素的投入。η和n 代表和L YL 对HC 的影响

弹性。从这个方程可以看到人均人力资本取决于两个方面即人均受教育年限和人均累积的产量。其中人均受教育年限主要用于表示由于受教育而带来的人力资本的积累。而累积的人均产量主要用于表示“干中学”效应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

2.人力资本的计算方法

由于L YL 和对HC 的影响弹性n 和η都未知, 因此首先要求得它们。这里我们构造一个基于人均产出的生产函数来间接的计算各个未知的参数, 具体的函数形式如下:

(3)

其中A 为技术、制度因素, y 代表人均产出, HC 代表人均人力资本, k 代表人均物质资本。将方程(1) 带入这个生产函数可以得到以下方程:

(4)

将此方程两边取对数, 得到:

(5)

通过对以上方程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得到a 、η和n 。从而可以进一步计算人力资本。

3.计量所用数据的说明

y 的数据是利用国内生产总值与我国各年的就业人口的比值代表, L YL 是对y 的历年数据进行加总得到的。

资本存量K的估算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估算:

x 年的资本存量(1978 年价格) = 上年资本存量(1978 年价格) + (本年固定资本形成+ 存货增加- 折旧) /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1978 年的资本存量是根据王小鲁(2000) 1977 年的资本存量进行估算的。其中折旧率接受樊纲的建议采用5 %。

k 是估算的K与就业人口的比值, 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就业人口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的数据来自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人均受教育年限E 的数据是受教育年限总量与就业人口的比值。其中, 受教育年限总量的估算方法是在采用王小鲁和樊纲(2000) 的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了研究生和归国留学人员的教育年限计算所得。

4.回归结果以及人力资本指数的计算

利用1978 - 2004 年的数据, 对方程(5) 的回归结果如下:

从回归结果来看, 方程的拟合优度以及F 值都表明方程整体拟合较好, 但是t 统计量表明除物质资本存量外, 其他的解释变量都没有明显的解释力, 这可能是由于解释变量之间存在比较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导致的。通过对各个解释变量进行相关检验发现, 他们之间的确存在比较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另外, 由D1W 可知, 回归方程可能存在比较严重的序列相关。为了克服多重共线性以及序列相关问题, 本文决定采用岭回归来进行回归分析, 通过岭回归图可以发现各系数在k = 0.1 以后表现出稳定性, 在此条件下得到以下回归方程:

由回归结果可以知道, a = 0.403 , 通过简单的计算可以知道, η= 0.266 , n = 0.191 。所以, 人力资本的计算公式为:

根据以上公式可以得到历年的人力资本:

我国人力资本指数(HCI)计算结果

五、人力资本与FDI相互关系的计量检验

1.人力资本指数(HCI)与FDI的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本文首先对两个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 明确两个变量的长期变动趋势, 为了比较有效地消除序列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问题, 本文对两个序列进行了对数变换, 则两序列相应变为LNFDI ①和LN HCI。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两个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平稳性检验采用ADF 检验法, 检验结果如下:

LNFDI 与LN HCI 的平稳性检验

注: (1) 检验类型中的c 和T 表示漂移项和趋势项, k 表示所采用的滞后期数, k 的选取采用Eviews511 基于SIC 的推荐值, 最大滞后期数不超过6 ; (2) ADF 检验类型的选择是从最一般的含有漂移项和趋势项的类型开始, 根据两者在ADF 回归方程中的显著性来决定是否留在方程中; (3) 3 3 和3 分别表示显著性为1 %和5 %水平, 代表一阶差分, 2 代表两次一阶差分; (4) 带# 的括号内是ADF 值, 其他的括号内为t 统计值。

由检验结果可以看到, 两个序列的水平序列都不是平稳序列, 而经过一阶差分以后, 两者都变为平稳序列, 因此两个序列都是一阶单整序列。

2.人力资本指数(HCI)与FDI的协整检验

根据协整原理可知, 两个同阶单整的序列很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下面我们将采用AEG法来检验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首先, 我们对两者进行协整回归, 具体的回归方程如下:

然后, 通过检验残差项μt 的平稳性来验证LNFDI 和LN HCI 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当检验对象只有一个变量的情形下, 说明检验的是变量自身, 这个时候协整检验退化为单整检验, 即此时仅须对μt 进行ADF 检验即可, 检验结果如下:

通过检验, 我们看到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是平稳的, 这表明LNFDI 和LN HCI 存在协整关系。从上面的协整方程可以看到, 我国的人力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 并且从回归系数可知, 人力资本对FDI 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人力资本每增长1 % , 将带来FDI3141 %的增长。这个结论验证了人力资本是影响一个国家吸收FDI 的重要条件的假设。另外, 截据项是-14198 , 这表明只有人力资本在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才能对FDI 产生促进作用, 即验证了国外众多学者关于东道国吸引FDI 存在着人力资本的“门槛效应”的研究结论。

3.人力资本指数(HCI)与FDI的因果关系检验

众多理论认为, 人力资本状况决定了一个国家吸收FDI 的能力, 即人力资本的增加将促进FDI 的增加, 而与此同时, 又有众多的实证研究指出, FDI 的增长将极大地促进一国人力资本的积累, 尤其是通过技术外溢等“干中学”效应来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为了能够清楚地了解我国的人力资本与FDI 之间的关系, 我们将利用Granger 因果检验来验证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Granger 因果检验对时滞1 - 5 年的两者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检验, 检验结果如下:

检验发现, 在时滞为1 年和2 年的情况下, 两者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 而在时滞为3 年、4 年和5 年的情况下, 存在着明显的单向因果关系, 即人力资本是FDI 的Granger 原因, 而FDI 并不是人力资本的Granger 原因。这一结论一方面再次证明了人力资本是一个国家吸收FDI 的重要影响因素; 另一方面, 这一结论也表明了我国尚未形成人力资本与FDI 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机制。

4.建立包含人力资本项的FDI误差修正模型

根据Granger 定理, 如果若干个非平稳变量存在协整关系, 则这些变量必有误差修正模型表达式存在。通过以上的检验可以知道, HCI 与FDI 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因此, 他们两者之间必然存在某种形式的误差修正模型。据此, 我们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建模方式, 构建两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我们建立了时滞为5 年的两者的误差修正模型, 结合AIC 准则以及各个变量的t 统计量(本文以5 %的显著性为标准) 的情况对模型进行简化, 剔除不显著的各个变量, 最终得到的ECM 方程如下:

其中非均衡误差项

其中非均衡误差项μt = LNFDIt + 141 98 - 31 41LN HCIt , μt - 1 为其滞后一期值式中的LM1 和LM2 的分别是检验随机项一阶和二阶自相关的统计量。因为LM1 = 01 13 < X2 01 05 (1) = 31 84 ,LM2 = 01 14 < X2 01 05 (2) = 51 99 , 所以ECM 模型不存在自相关问题。式中的ARCH 是检验随机项是否存在异方差的统计量。ARCH = 11 28 < X2 01 05 (1) = 31 84 , 所以模型不存在异方差问题。综合以上可知, 此ECM 是一个通过各种检验的方程。该ECM 模型表明, 我国FDI 与人力资本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也可以近似的认为我国的FDI 增长率与人力资本的增长率存在紧密的关系。模型显示, 当期的FDI 的变动主要受前FDI、两年以及三年前人力资本变动状况的影响。LN HCIt - 2 前的系数是2154 , 这表明两年前的人力资本的变动将对当期的FDI 产生同向的放大的影响。而三年前的人力资本存量的变动状况与当期的FDI 的变动方向恰好相反, 并且其影响程度要小于两年前人力资本存量变动对FDI 的影响。非均衡误差项μt - 1 前的系数是- 0107 , 这表明上一年度的非均衡误差项将以7 %的比例对本年度的(对数的) 年FDI 增长量做出修正。

六、人力资本与FDI的相关研究的结论,原因解析以及政策建议

本文构建了一个综合考虑了教育和“干中学”效应的人力资本模型并根据模型计算了我国1978 年-2004 年的人力资本指数。通过对人力资本指数与我国的FDI 的计量检验发现, 我国FDI 与人力资本存量之间存在着相当紧密的同向变动关系, 我国的人力资本积累有利于我国吸引更多的FDI。笔者认为, 这主要是因为东道国良好的人力资本状况可以大量地减少跨国公司对工人的培训, 减少学习和组织成本, 更快地提高生产效率。鉴于这样的检验结论, 建议我们采用种措施积极地促进我国的人力资本积累,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吸引更多的FDI 入我国, 从而带动我国的相关产业并为我国的就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与此同时, 本文的检验还发现, 我国的FDI 并没有对我国的人力资本积累形成强有力的促进作用。简单的说,大量FDI 的投资动机主要是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要素来进行低技术特性的生产以及占领中国广阔的市场, 而并没有准备将最具外溢特点的技术研发部门设立在中国。虽然FDI 并没有对我国的人力资本积累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 但是本文的研究也发现, FDI 对我国的投资存在着“门槛效应”, 即只有人力资本达到一定的水平后才对FDI 具有显著的吸引作用。改革开放初期, 由于我国国内生产部门和贸易部门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 对于FDI 的引进缺乏必要的选择空间。应该说, FDI 对于解决我国的资金短缺问题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这也带来了诸如加工贸易比例过大以及出口结构不合理等众多问题。而现在我国处在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阶段, 这样的历史阶段要求我们要逐步转变过去单纯的吸引国外资金的想法, 而更多地应该从是否有利于我国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的角度来考虑引进FDI 的结构。特别是注意利用各种政策措施来创造更好的便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来我国设立最具技术外溢特征的研发部门。

参考文献:

[1]赵江林:外资与人力资源开发: 对中国经验的总结[J] .经济研究,2004,(2)

[2]张诚: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制约因素[J] .南开经济研究,2001,(3)

[3]沈坤荣耿强:外国直接投资: 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J].中国社会科学, 2001,(5)

[4]沈坤荣田源:人力资本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J] .管理世界,2002,(1)

吸收直接投资缺点范文6

中国不急于开放所有资本项目

周小川代表说,中国主张未来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将来还是要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但是没有制定时间表。他表示,在这件事情上,就像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根据反馈调整步伐。有的事情要等到水到渠成,不能拔苗助长。他说,资本项目内部还有很多项目,包括外商直接投资、内地居民对外直接投资、银行间业务、债务融资等。中国不急于把所有的项目都开放,如果对国民经济有好处,有条件,就开放一部分,现在没有考虑要把所有项目都开放。

他说,人民币要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变成自由兑换的货币,虽然没有时间表,但是方向是明确的。

周小川代表说,中国汇率改革参照一揽子货币,依靠市场的供求关系实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随着改革的深化会让市场供求关系起到更大的作用。

宏观调控力度将加大

关于下一步的宏观调控问题,周小川代表说,从今年前三个季度的经济数据来看,当前的经济温度在近几年里处于较高水平,价格在高位徘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提出要进一步加大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工具的力度。

周小川代表说,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有多种工具,包括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等,都有宏观调控的效果。每个工具都有优缺点,在使用时要衡量利弊取舍,争取做到对症下药。

在回答是否会加大调控幅度时,他说,在选用调控工具时,也不见得步伐大就力度大,如果步伐孝频率高,力度也是很大的。他说,根据最近几年的经验,每种工具都有效果。在采取措施时,是以加息还是其他方法,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可以是小幅度、快步伐,也可以是大幅度、慢步伐。

周小川代表说,最近这些年,央行吸收流动性的措施起到了作用,但总体力度还不够,还可以加大力度。

存款保险机制不久将建立

关于存款保险机制问题,周小川代表说,今年1月下旬中国提出要加快考虑设立存款保险机制,现在已经排上议事日程,有专题小组在紧张加快准备。他说,存款保险机制的建立可能会涉及到一些有争议的难点,但是建立这个机制的目标不会动摇,不会等多久就会推出。他没有透露是否建立专门的存款保险机构。

谈到资产价格时,周小川代表说,央行重点关注一般物价指数,也对资产价格保持一定程度的关注,强调要防止资产价格出现泡沫。他说,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不是直接针对资产价格的,主要针对一般物价。他同时表示,央行也对资产价格给予关注,资产价格剧烈波动时货币政策也能起一定的作用,减缓对实体经济的过度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