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外直接投资流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外直接投资流程范文1
国家外汇管理局继续简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程序,支持企业出海。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官网消息,为进一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国家外汇管理局了《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改进和调整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简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通知》自2012年12月17日起实施。
取消35项行政审核
据悉,《通知》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是取消部分直接投资项下管理环节。取消直接投资相关账户开立、入账、结汇以及购付汇核准;取消直接投资常规业务的境内外汇划转核准;取消外国投资者境内合法所得再投资核准;取消减资验资询证;取消外商投资性公司境内再投资的外汇登记及验资询证。
二是进一步简化现有管理程序。简化直接投资项下外汇账户类型;简化资本金结汇管理程序;简化外商投资企业验资询证及转股收汇外资外汇登记程序;大幅简化审核材料、缩短办理时限。本文由收集整理
三是进一步放松直接投资项下资金运用的限制。放宽直接投资项下外汇账户开立个数及异地开户限制;放宽直接投资项下异地购付汇限制;放宽境外放款资金来源及放款主体资格限制,允许境内主体以国内外汇贷款对外放款,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向其境外母公司放款。
《通知》的,共取消了35项行政审核,简化合并了14项行政审核,大大减少了直接投资项下行政许可事项。
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
同日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则明确,外商投资合伙企业所涉外汇管理以登记为主,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完成必要的外汇登记和出资确认手续后,可直接到银行办理外汇账户开立、资金购付汇等相关外汇业务。
曾任职于外管局的人士指出,从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手续和程序上说,原来允许外商投资进来、结汇,但其他手续要管理,现在全部放开,至少是对于已经实现可兑换资本项下的进一步完善与推进。
根据《通知》,外国投资者在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前,到外管局进行主体信息或者相应信息的登记后,即可在银行开立外汇账户,在登记的可流入额度范围内汇入外汇资金,开展直接投资相关的前期活动。
央行研究局原副局长景学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原来外汇管理政策是历史形成的,已不适应未来发展走向。当前我国贸易已发展到一定程度,实践证明,仅靠贸易已然不能拉动经济发展,未来投资将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方面,这需要政府一方面吸收外
转贴于
商高质量投资,一方面培育国内高端制造业,支持企业走出去。”
对外直接投资流程范文2
一、个人境外直接投资管理现状
(一)较法人境外投资而言,个人境外投资管理法规不健全,基本处于粗放状态按照目前的外汇管理法规,从主要的审核要素及登记管理环节来看,境内居民个人境外投资在外汇管理环节较境内机构境外投资宽松许多。如下表所示:从实际情况来看,个人境外直接投资基本上属于粗放管理状态,其投资规模、经营状况、盈利能力等无法进行统计。
(二)政策环节未理顺,现居民境外投资项目的投资款流出及收益流入,大多以各种变相甚至非法的形式进行由于政策障碍,目前已有的国内居民境外投资项目的投资款流出及收益流入,往往通过个人分拆结售汇、黑市购汇及现钞携带等变相甚至非法的形式进行。一是个人直接投资管理规定可操作性不强。2006年的《个人外汇管理办法》规定,境内个人对外直接投资符合有关规定的,经外汇局核准可以购汇或以自有外汇汇出,并应当办理境外投资外汇登记。按照正常的程序,个人从事境外投资应当经过发改委、商务部门批准后办理外汇登记及备案,之后才能办理资金汇兑手续。但是,目前境外投资外汇登记制度均是针对机构量身定做的,基本上不适用于个人境外投资。另外,商务部门因程序问题无法核准个人境外直接投资,外汇局也同样无法办理外汇登记,至于后续的资金汇出核准更是无从谈起。二是特殊目的公司管理规定难以理顺个人直接投资资金汇兑管理环节。《关于境内居民通过境外特殊目的公司融资及返程投资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5]75号),允许境内居民个人以特殊目的公司的形式设立境外融资平台,但“涉及境内购付汇的,应按照《境内居民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有关手续”,即同样要求提供境外投资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这就意味着个人如果以购汇、支付外汇的形式向境外投资根本无法实现。另一方面,汇发[2005]75号文只对有特殊目的需求的个人境外投资项目有一定约束力,而对大量非特殊目的的个人境外投资项目不能产生任何影响。
二、个人境外直接投资的监管难点
(一)个人境外投资的资金来源不规范基于多种原因,绝大多数个人境外投资资金来源五花八门,有自有外汇、民间借贷、现钞携带,更有甚者通过地下钱庄兑换,其来源与渠道不尽规范。
(二)部门监管责任不明确据了解,由于一直以来没有明确的个人境外投资核准操作规范,发改委或商务部门往往以此拒绝个人投资者提出的境外投资申请,外汇管理部门往往因上游部门不予审批个人境外投资造成后续外汇登记环节存在困难,存在明显的政策盲点,阻碍了个人境外投资的规范发展。
(三)管理监测体系不健全如外汇登记、资金流出入等操作细节不明确,FDI系统尚未开发个人境外投资模块等,个人境外投资尚未纳入境外投资联合年检范畴,事后监管和监测体系不健全。
三、政策建议
个人境外投资充分利用了国内外汇资源,有效实现民间资本的保值和增值,满足居民多元化的投资需求,进而可以拉动国内经济增长。因此,为贯彻“走出去”发展战略,同时为了规范管理,建议:
(一)理清思路,消除政策障碍,促进个人直接境外投资的发展发改委、商务部、外汇局等相关部门应加强联合,参照境内机构境外投资的管理模式,协调研究制定个人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建立各部门职责分明,运转有序的联合审批监管机制。发改委和商务部门作为境外投资的主管部门,应审批或登记个人的境外投资。外汇管理部门负责外汇登记、汇兑、境外资金变动登记、资金调回监测等。从而理顺各部门工作流程,让个人境外投资有法可依,满足个人的境外投资需求,促进个人境外投资的发展。
对外直接投资流程范文3
关键词:境外投资 “走出去”发展战略备案制
随着我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到国外参与境外投资。“走出去”发展战略是国家根据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发展开放型经济、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大举措。到境外投资也是实现国家经济与社会长远发展、促进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1、企业境外投资主要原因分析
近些年来,国际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时也加深了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也是打造跨国企业的必由之路。
境内企业到境外投资时,主要通过投入货币、实物、知识产权或专利技术、有价证券、股权、债权等方式,获得境外资产所有权、经营管理权及其他相关权益的投资称为境外投资。企业在决定到境外投资时,往往基于自身的特定优势,如雄厚的资金、专业技术人才、专利技术垄断、优秀的公司管理、拓展市场渠道的技能,但也可能受到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制约,如国内自然资源逐渐匮乏、市场规模缩小、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内产业结构未完成转型升级、技术水平落后、劳动力成本增加、政府政策等因素,导致不同类型的企业对外投资的出发点不同。综上所述,企业到境外投资主要动机有以下几种:
1.1、内外市场环境促使企业境外投资
境外投资企业在东道国投资,所生产的商品就地销售,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持原有的境外市场或开辟新的境外市场,并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以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要,进而巩固和扩大其市场占有份额。
1.2、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部分境外投资企业,在国内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来自国外,为了稳定原材料供应,或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且有保证力的劳动力,或是考虑到低关税使商品出口价格竞争力加强,规避汇率变动带来的外汇风险对外进行境外投资。
1.3、获取国外先进技术、生产工艺及先进的管理经验
企业通过境外投资的方式可以直接获取和利用这些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然后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和提高管理能力,促使投资企业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1.4、分散或减少企业经营风险
境外投资企业为了分散和减少企业面临的各种经营风险,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生产与经营活动,不但可以扩大销售,而且还可以带来原材料、技术、人员以及资金融通等多元化的供应来源,从而使企业不再受到境内或者地区条件的多重限制。
1.5、优良的投资环境
东道国政府通过提供优良的投资环境,主要包括优惠的税收和金融政策、优惠的土地使用政策以及优良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在境内企业遇到这些相对于国内宽松的境外投资环境时,也可能会做出对外投资决策。
2、我国企业境外投资发展现状
据商务部统计,2013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509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下同)9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6.8%。其中股本投资和其他投资727.7亿美元,占80.7%,利润再投资174亿美元,占19.3%。截至2013年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257亿美元。 对中国香港、东盟、欧盟、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日本七个主要经济体的投资达到654.5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2.6%,同比增长9.1%。
2.1、境外投资行业分布日益多元化
近年来,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行业分布广泛,门类齐全且重点突出。境外投资早期主要集中在贸易服务业及其相关行业,中期向加工制造业等非贸易类行业延伸,行业布局重点继续向生产加工领域拓展,资源开发领域逐渐成为新的热点。如今以贸易型为主的境外投资结构开始变化,境外投资行业进一步拓宽,采用企业并购以及战略联盟等形式,向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等其他行业发展。跨国并购成为对外投资的重要方式,行业分布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从投资行业构成情况看,九成投资主要集中于商务服务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六大行业。2013年我国境外投资行业所占比重如图:
2.2、投资规模存量不断扩大,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据商务部《2012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存量)达5319.4亿美元,位居全球第13位。仅相当于美国对外投资存量的10.2%,英国的29.4%,德国的34.4%,法国的35.5%,日本的50.4%。由于中国对外投资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2.3、民营企业作为境外投资主体比例升高
我国参与境外投资的企业中,国有大型企业继续发挥其主导作用,“走出去”的大型和特大型项目不断增多。除了国有大型企业之外,民营企业投资参与比重越来越大,非公有制企业逐步成为“走出去”的新生力量。联想集团分别在2014年1月23日和29日,宣布以23亿美金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29亿美金收购谷歌旗下的摩托罗拉移动(Motorola Mobility)智能手机业务。通过收购IMB服务器业务和摩托罗拉移动业务,将使联想集团具有更快的技术增长能力,以及能够更为快速进入全球主要的手机市场。另一些优势民营企业如华为、大连万达、吉利等,也正在发展成为集内外研发、销售、服务于一体的跨国企业,通过适当的投资机会,渗透海外市场以谋求企业的发展。
2.4、境外投资方式多元化
与传统新建及改扩建项目投资方式不同,近年来大多数境内企业选择收购、合并、参股、增资扩股的方式参与境外投资,跨国并购逐渐成为对外直接投资最重要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各投资方在资金、技术、原材料、销售等方面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还有助于产品进入到新的国际市场,并且不易受到东道国民族意识的抵制,减少投资风险。投资方式多元化,有利于满足我国对稀缺资源、国外先进技术及高端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利用境外公司原有的销售渠道来销售产品和把国内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从而利用境外品牌开拓市场,扩大本企业品牌在国际市场的份额。
2.5、境外投资风险增大
近年来,我国企业到境外投资因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局部地区政局不稳定,所投入的固定资产设备与员工人身安全不能受到妥善保护,导致境外投资遭受巨大损失。截至2011年利比亚战争爆发,中国共有75家企业(包括13家央企)在利比亚投资,承包的大型项目一共有50个,合同金额达188亿美元。利比亚战争爆发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虽然启动了针对在利投资企业的专项“理赔绿色通道”,但在75家承建利比亚项目的企业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大多数企业在利比亚的投资因战。
3、实行投资备案制的必然性
随着境内投资人赴境外投资越来越多,涵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企业赴境外投资需要完成境内审批程序,对外投资管理体制由原来的审批制转变到备案制行政体系,将不再需要通过各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只需要履行登记备案程序即可取得境外投资资格,使对外投资流程更为便利高效,这将会吸引众多国内企业进入到国际市场。
由核准制转为备案制,对政府投资体制管理来讲是改革的一大突破,摒弃不必要的核准流程,将激发企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企业在选择投资项目时自主决策、面对市场风险自主分担,把控项目盈亏,对企业来说实行境外投资备案制既可以提供便利使企业更加快速国际化,从国家战略层面来讲备案制的实施也可以推动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3.1、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企业走出去
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要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让市场机制有效调节经济活动,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实行备案制也是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转变,现行核准制改革方向就是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将投资者的境外投资自由权利逐步地归还给投资者。
3.2、实行备案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企业在境外投资资源开发项目时,通过备案制可以赢得项目开展时间,满足国内对稀缺资源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说,先行对资源项目实行备案制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实行备案制行政管理体系,快中求稳,循序渐进,通过逐步放开使政府适应角色的转变,进一步提高对我国企业到境外项目的监督管理能力。
3.3、企业成本压力促使境外投资进展加快
境内企业正在面临着人力及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压力,实行备案制行政管理体系,可以大大缩短企业在实施国外项目投资的时间,在国际市场上将会赢得更多竞争机遇,为克服成本上升的压力找到一个新路径,又为企业国际化战略赢得了时间,这对于国内企业走出去也是一个直接利好消息。
近年来,国内企业到境外投资已经成为我国与它国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途径,商务部对境外投资拟实行投资备案制对国内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既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状况,国内企业应尽快熟悉东道国投资环境,并对对境外项目进行充分论证与投资方案可行性分析,才能够更快更稳的把握住境外投资机会。
参考文献:
[1]《201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简明统计》,《2013年我国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情况简述》,《2012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引用来源.商务部网站.
[2]《国际商务理论与实务》.全国国际商务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委会.中国商务出版社.2008年3月
[3]引用来源.联想中国网站.
对外直接投资流程范文4
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一)生产活动全球化。生产活动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国际分工正在演变成为世界性的分工:1国际分工的内容发生变化。国际分工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成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从产业各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从沿着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发展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进行的分工;从生产领域分工向服务部门分工发展。2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在变化。即由市场自发力量决定的分工,向由企业,主要是由跨国公司经营的分工和由地区经贸集团成员内组织的分工发展,出现了协议性分工。3水平型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内容为产品型号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和产品工艺流程的分工。4形成了世界性的生产网络。5世界性的国际分工使各国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它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使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1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拉动作用增强。它表现为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如以1990年为100,世界货物出口值指数从1985年的56,上升到1995年的144,同期世界生产指数从86上升到107;世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同期从85上升到106。1990-1995年间,世界贸易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6%;同期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2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世界服务贸易额从1985年的3809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1,678亿美元,在国际大贸易(货物与服务)中的比重同期从163%上升到188%。3国际货物贸易交换品种多样化。在世界贸易中,占世界出口1%以上的货物从1980-1981年的11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21种。在发展中国家出口货物中,80年代中期,制成品所占比重开始超过一半;在出口中占1%以上的货物种类从1980-1981年的6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19种。4发达国家同类货物相互交换增加,主要的经济贸易大国一般既是某类商品的主要出口国,也是该类商品的主要进口国。5国际贸易趋同化。它表现为:电子化贸易手段普遍使用,EDI(电子数据交换)已在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其他如电子商务(EC),电子贸易撮合(ETM),电子资金转账(ETF)等已在许多国家开始使用;ISO9000系列成为国际贸易商品的共同标准;贸易合同标准化。6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多边贸易体制正式确立。1995年1月1日诞生的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世界贸易体制开始形成。作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组织和法律基础的世界贸易组织,以其法人地位对所有成员方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力。因此,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三)各国金融日益融合在一起。1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大银行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开始了大规模合并、收购活动,以提高效益。如法国里昂信贷银行买下了大通曼哈顿银行在比利时和荷兰的附属机构。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和国民希敏寺银行也吞并了一些欧洲其他国家的小银行,以扩大在欧洲的网络。为了提高本国银行的竞争能力,很多国家对于大银行的合并表示了支持的态度,1993年以来,世界排名在200名之内的大银行之间至少发生过25次合并。2地区性经贸集团的金融业出现一体化。欧盟统一大市场建立后,银行、证券公司和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可在欧盟内经营不受国界限制的保险和投资业务;美国和日本的银行则可通过收购、兼并等形式加紧渗透欧洲市场,欧洲的金融市场将演变为真正的国际金融市场。3金融市场迅猛扩大。到1995年,外汇交易额已上升为世界贸易额的60倍,全球外汇日交易额已超过12万亿美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国际信息的网络化,外汇市场的资金交易正以"光的速度"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
(四)投资活动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资规范框架开始形成。其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投资成为经济发展和增长新支点。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额与年均国际贸易额的比例在缩小,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增长率高于国际贸易年均增长率。1990-1996年年均世界出口贸易额为41,14571亿美元;同期,世界各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56535亿美元,二者之比为160∶1,差距进一步缩小。1991-1996年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18%;而同期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7%,后者大大低于前者。第二,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据统计,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已从1985-1990年年均1,55578亿美元增长到1996年的3,46824亿美元。同期,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45005亿美元增长到2,94732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932%下降到849%;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0554亿美元增长到51469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67%提高到148%。同期,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从1,41930亿美元增长到3,49227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从1,16744亿美元增长到2,08226亿美元,在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中的比重从822%下降到596%;发展中国家从24736亿美元增长到1,28741亿美元,所占比重从174%上升到369%。第叁,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并行,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发达国家中主要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同时也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1995年,德国、法国、瑞典、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占当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56%;同年,除日本以外的上述国家占当年世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53%。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1985-1995年,有2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吸收者。第四,国际借贷资金流动量增长很快,证券股权投资迅速发展。1993年流动金额为8185亿美元,1994年增加为9534亿美元,1995年增加为12,584亿美元。与外国直接投资一样,证券股权投资依然偏向于少数新兴市场国家,1995年亚洲就占了流向新兴市场的外国证券股权投资净流量的53%。此外,外国证券股权投资的来源存在一定程度的集中性。1992-1994年,流向新兴市场的这种投资35%以上来自美国,15%来自日本,11%来自英国。近几年来,香港特区和新加坡的投资者也向新兴国家进行这种投资。第五,投资自由化成为各国国际直接投资政策的目标,国际直接投资规范安排提上日程。90年代以来,保护和促进投资的双边投资条约数量大幅度增加,截至1997年1月1日,全世界已签署这种条约1330个,涉及162个国家,在5年里条约数增加了2倍。1991-1996年,各国政府共对外国直接投资管理体制进行了约600次调整,其中95%是放松对外资管制的措施。1995年,在64个国家的112项立法变化中,106项属于趋于自由化或促进外国直接投资的立法。国际社会为达成国际性的投资协议开始行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第一次将投资问题纳入多边贸易的体系,并达成《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出现通过协商建立一个综合性多边国际直接投资框架的行动,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第九次会议对未来多边投资框架进行了探讨,并已达成协议。(五)跨国公司作用进一步加强。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第一,跨国公司的数目剧增。据统计,1996年跨国公司已达到44,508家,在全球的附属企业已达到276,659家。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增加到36,380家,所占比重下降到81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增加到7932家,所占比重上升到178%。第二,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基地的最大跨国公司日益全球化。按外国资产排列的1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在它们的外国附属企业中拥有17万亿美元的资产(控制了约1/5的全球外国资产)。第叁,跨国公司开始结成新型的"战略联盟"。面对竞争压力、自由化浪潮和新投资领域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采取各种办法参与全球化经济的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结成联盟。通过兼并与收购在国外建立自己的生产设施,以保护、巩固和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1988年到1995年间,全球跨国兼并与收购总额增加了一倍,达到2290亿美元。1996年,有45起跨国兼并与收购的规模超过10亿美元。与此同时,一些跨国公司以协定(股份和非股份)方式加强联合。1995年缔结了近4600项这样的协定,而1990年只有1769项。1990年以来,跨国公司之间在核心技术(信息和生物)方面也加强了战略性研究与开发伙伴关系。第四,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规模和重要性日益增加。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其国家贸易中的比重提高,出现了无国界经济。(六)经贸文化、人才出现世界性。以全球化、高速化、个体化为特征的多媒体网络正在覆盖全球;出现了经济生活和贸易文化的全球性趋同现象;"国际人"开始走俏,全球性的共同发展目标形成。为了在经济竞争中取胜,"国际人"正在成为各个国家、各大公司的首选目标,培养"国际人"、寻找"国际人"已成为世界性的人才战略潮流。日本公司率先提出"国际人"战略。他们认为,国际人应具备以下10个基本条件:积极肯干,但是不蛮干;人际关系融洽,不以自我为中心;兴趣广泛,知识丰富;外语出色,乐意结交外国人;行动迅速,快食、快眠、快便;迅速适应并爱上异国他乡;意志刚强,富有忍耐性;深谋远虑,但不优柔寡断;安排、处理好家庭生活关系;身体健康,精神焕发。此外,绿色主义、环保哲学,共同反黑、扫黄、打白(毒)和反腐败,共同致力于发展与和平,共同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均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传统的衡量国家之间经济贸易权益的概念与统计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与互动加强。
1.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经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之间货物、服务、资金、技术和市场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上述关系也在加强。2.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传递障碍在减少,互动性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下,对外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在各国之间的经济传递中的作用在加强。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外贸易与投资逐渐变成双向传递渠道,发达国家把经济发展与衰退通过对外贸易与投资传递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金融波动也将影响到发达国家。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机震动了全世界;1997年7月由泰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并未使发达国家幸免。
(二)经济全球化迫使人们的概念在创新。1大国际贸易概念出现。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外经济交往合作中,不能只考虑货物贸易,还要把货物贸易与直接投资、金融、服务、技术综合考虑。因为,货物贸易与投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两个支点。2将大国际贸易概念与本国经济的调整优化、改革开放密切地结合起来;"贸易立国"、"贸易为本"的传统信条已让位于"经济接轨"和"市场融合"。3变被动接受经济全球化为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作用的结果,是大势所趋,纷纷主动改革本国经济体制,发展开放性经济,推行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为跨国公司创造投资条件,并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和活动。4变单边制裁为求得"双赢"。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另一国单方面采取"贸易保护"、"贸易摩擦"、"贸易制裁"等以邻为壑的措施,已开始由自我保护的工具变成了双刃剑,在制裁别国的同时也会使自己受到伤害。其上策是通过谈判,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促进双方的经贸发展,取得"双赢"。(三)经济全球化使国家受到冲击,相互协调成为时代主旋律。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传统的国家内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原本是一国独有的权利,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拥有的权力。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遵循国际条约、协定、规范和惯例来运作;跨国公司在各国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提高,使国家对产业政策的干预作用在减弱。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让与,但它是以对等为原则的。当今世界各国都是拥有的独立国家。共享是让与的前提,没有共享也就不会有让与。经济全球化迫使各国把二者结合起来,出现了相互协调,使它逐步成为各国处理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基石。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运行,协调管理贸易政策在国际上和各国贸易政策中开始成为主流。
(四)经济全球化要求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体化。20年来,面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特别是产业内部贸易的增长,新贸易理论将产品差异、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等工业组织理论引进传统的比较优势框架,为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做出了贡献。但它仍然假定企业只在某一个区位生产商品和服务,将对外直接投资排除在分析之外。同时,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不同类型跨国公司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的各类贸易流动,但仍是以单个企业为依据的投资分析,未推广到国家层次。8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要求把贸易与投资理论结合在一起分析贸易与投资利益与效益,出现了新的理论分析,其理论模式主要集中于纵向或横向一体化。在这些理论分析中,产品增值链活动的不同假定可以在不同地理位置上进行,在不同的国家可以进行完全相同的生产加工。在贸易与投资一体化理论中,企业行为被分为两大类型:第一,总部行为。总部行为包括工程、管理和金融服务,以及信誉、商标等甚至可以无偿转让给远方生产区位的服务,这类行为有时被简化概括为研究与开发。
第二,实际生产行为。实际生产行为又可再分为上游生产(中间产品)和下游生产(终极产品)。所有这些行为都被假定为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效应。由于总部服务的运输成本极低,企业可以将生产行为从总部分离出去,但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企业将某些生产行为集中在某一区位。在贸易分析中典型采用的两国均衡框架,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企业在两个国家进行活动时,可以将总部行为安排在母国进行,但其实际生产或转移到东道国进行(纵向一体化),或者既安排在国内,又安排在国外进行(横向一体化)。因此,现在的企业不仅通过价格和质量进行竞争,而且还通过生产的组织进行竞争。这些理论模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单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决定了国内、国际经营企业的总格局。这一问题属于理论分析中的国际化生产部分。一旦国际化生产活动分布格局形成,国际贸易的格局便随之确定。贸易与投资理论的一体化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能以单纯的贸易行为来衡量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
(五)经济全球化对表明国家之间经贸权益的传统概念和统计方法提出了挑战。1传统的对外贸易差额概念未能反映经济全球化下国家之间实际的贸易利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经贸利益出现了几种变化。第一,在产业内部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大量增加下,按总贸易和专门贸易划分的国家之间的进出口掩盖了国家之间在产品价值上的实得;第二,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商品直接出口,变相地进入了东道国的国内市场,因此,母国公司在东道国国内的投资和商品、服务的销售收益应计入母国的经贸收益;第叁,在一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情况下,把该国进出口贸易额作为该国的贸易利得,更加失实。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下,在计算各贸易国的贸易收益时,上述几个现象不能忽略。2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滞后于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应予修正。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制度来源于美国,并逐渐成为世界贸易各国的贸易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对之都有相应的条款和协定。在国际贸易局限于产业间和投资不普遍的情况下,按原产地进行统计基本上可以反映贸易国的贸易利益。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按原产地统计则会出现两种误差。第一,未能如实反映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大规模的直接投资活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全球化经营,它们生产的零部件、产品的进出口,按价值链、资本所有,理应属于母国,但却计入东道国的贸易统计。第二,原产地规则以货物贸易为主,未包括服务贸易等,因此,原产地统计在不能真实反映货物贸易的同时,也不能全面如实地反映国与国之间的大贸易关系。(六)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第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资本外投。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1996年接受了129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外投资了510亿美元,二者都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它们在获得世界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从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37%。其中,48个最不发达国家在1996年的资本流入量也增加了56%。
第二,促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由于资本的流入、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活动和本国产业结构的改造,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560%上升到1990年的733%和1994年的777%。
第三,迫使发达国家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予以考虑和解决。发达国家日益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下,它们的经济稳定和发展有赖于发展中国家。在债务解决、地区经济一体化和联合国的改革等问题上不得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第四,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改革。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严峻的挑战。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国家构筑以其为中心的国际经贸基础。在此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将会受到更大的削弱。2发展不平衡在加剧。
对外直接投资流程范文5
关键词:中美贸易差额;外商直接投资;贸易逆差转移;贸易替代
中美两国的贸易差额问题一直伴随着中美贸易发展的整个过程,且矛盾日益突出和尖锐,已经成为中美两国之间贸易争议的焦点。关于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产生的原因,众多学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外资因素的作用不断突显,越来越受到关注。外资和外贸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如何协调利用外资与我国贸易平衡发展是当前理论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文以外资引致的贸易差额为视角,针对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顺差的关系展开分析,从FDI的角度探讨中美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相应的外贸战略调整,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外资引致效应的不利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进出口总额从2001年的5 096.5亿美元猛增至2008年的25 616亿美元,增长了5.03倍,而与此同时,贸易顺差从2001年的225.5亿美元剧增至2008年的2 954.6亿美元,增长了13.1倍。其中美国是我国贸易顺差主要来源地,以2008年为例,中美贸易顺差为1 708.6亿美元,占我国贸易顺差总额的57.8% 。我国外贸顺差规模过大蕴涵了国内经济运行风险,也面临着贸易摩擦等越来越多的矛盾,因此,如何提高对外贸易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尤其是中美贸易平衡发展就成为当前理论界研究的重点。
在注意到中美贸易顺差问题的同时,也注意到近年来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2008年,外商在华投资企业完成的进出口额达到14 105.8亿美元,占当年全国进出口总额比重为55.1%。而且,1998年以来,外商在华投资企业对外贸易出口中,出口市场最大的是美国。2007年外商在华投资企业对美国商品出口达1 590.04亿美元,占全国出口美国总额的68.3%,占当年外资企业对外总出口的22.85%;同年,外商在华投资企业从美国进口商品总额为396.74亿美元,占全国从美国进口总额的57.2%,占当年外资企业从外总进口的7.07%。两者相比,外商在华投资企业对美商品出口和从美商品进口是非常不对称的。依据中方统计,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中70%以上都是由外商在华投资企业完成的。因此,外资因素是中美贸易顺差形成的主导因素,而对于外资因素与中美贸易顺差的关系以及形成贸易顺差的原因则是研究中不能回避的话题。
二、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顺差的关系
据中国海关统计显示,1993年外商在华投资企业对美商品出口仅为67.4亿美元,而到2007年这个数字已飙升到1 590亿美元,同期外商在华投资企业从美国进口却显得相对滞后。两者相抵,外商在华投资企业造成的中美贸易顺差有了持续增长,由1993年的33.2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 193.3亿美元,占中美贸易顺差的比重也由52.9%上升至73.1%。而在此期间,外商在华实际投资额也从1993年的275.15亿美元增长至2007年的747.68亿美元。由此可见,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
选取1993年至2008年的中美贸易以及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统计数据(数据来源于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和中国商务部外资司),经过对各变量序列进行ADF单位根检验,判定各变量序列的一阶差分是单整的,随后应用协整方法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经过协整检验结果显示,FDI与中美进出口总额、FDI与对美出口额、FDI与对美进口额、FDI与中美贸易差额之间都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也就是说“外商在华FDI”这个变量在长期内确实对中美贸易总额、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中国自美国的进口以及中美贸易顺差等因变量有显著影响,且呈同方向变化关系。尤其是FDI对中国向美国的出口以及中美贸易顺差的促进作用很强,即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导致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增加,对美国贸易差额的扩大有引致效应。
具体到我国的主要投资来源国(或地区)如美国、欧盟、日本以及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他们各自的在华实际投资也与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存在着同方向变动关系。依据相关性测算,1993-2006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与美国在华实际投资之间相关度为0.97[1],而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与台湾香港在大陆实际投资以及日本、欧盟的直接投资都存在较高的相关度(均大于0.89)。这与Jiawen Yang等(2004)指出的“中国大陆的外贸伙伴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已将纺织品与服装等劳动密集型生产设备转移到中国大陆,通过在中国加工对美出口,这些产品占了美国从华进口的很大份额”的结论是一致的。
三、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差额的影响
(一)外商在华直接投资造成的贸易逆差转移效应
研究发现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持续增长会产生贸易转移效应,造成美国大部分进口商品的生产从投资国或地区转移至中国,从而导致美国从华进口商品持续增加,美中贸易逆差不断加大。华盛顿国际经济研究所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中75%是这种“转移效应”产生的结果[2]。
对外直接投资流程范文6
【关键词】 海外投资 风险 指标体系
一、引言
据中国国家商务部统计,2002―2012年,十年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从20亿美元猛增到772.2亿美元,增长了37.61倍,投资范围扩展到全球141个国家和地区的4425家境外企业。2013年1-11月中国境内投资者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累计达802.4亿美元,较去年的625亿美元同比增长28.3%。其中,对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欧盟、东盟的投资分别实现685%、232.2%、109.3%、89.9%、35.3%的高速增长。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对外直接投资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较快发展,带动了国内机器设备等资本货物的出口,而且能有效利用国外资源,缓解国内某些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对调整国内产业结构和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随着企业投资范围的拓宽和投资机会的增多,投资风险也随之增加。因此,切实加强对外投资风险管理,通过对相关风险的识别、评估、预警、监控来防范甚至化解风险,对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企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正确地识别风险,构建合理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是企业成功“走出去”的先决条件。
二、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经营风险因素构成
Tvimer(1996)构建的国际风险感知模型(PEU模型)中明确提出国际投资环境包括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及特定企业条件等三个层面。基于此框架,本文将宏观环境层面划分为政治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自然禀赋等四个子层面;将行业环境层面划分为市场层面、竞争层面、技术层面以及行业制度层面等四个子层面;将特定企业层面划分为营运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责任层面等四个子层面。
由此,建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经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三、宏观环境风险因素
宏观环境风险包含四个风险因素,即政治风险、宏观经济风险、社会文化风险和自然条件风险。
1、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指东道国由于战争、革命、或政策变动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政治风险通常由东道国政府的行为和能力决定,具体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东道国政局稳定,这对国际投资的影响比较直接,一旦出现政局不稳,如战争、革命或者其他政治骚乱和武装冲突,将对跨国公司产生致命的影响,政局越稳定风险越小;二是东道国政府对企业干预的可能性,东道国政府会由于某些政治原因,对外来企业采取歧视性的措施来干预和限制外来企业的经营活动。比如外交层面上,跨国公司所在母国与东道国政治上发生争端时,经济会成为一方压制另一方的必要手段,而跨国公司会成为其主要攻击目标,从而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正常经营活动会受到打压,影响其经济收益;三是影响商业环境的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如不确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国有化威胁和政府规章制度的变化等。
2、宏观经济风险
宏观经济风险是指东道国经济水平的变动、通货膨胀、汇率和利率变动给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
(1)东道国经济衰退的风险。经济发展水平是指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所达到的水平。此外,经济发展水平还包括经济波动水平,如经济景气状况、所处经济周期的阶段以及通货膨胀率等。经济发展水平是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状态和潜力的重要标志。若东道国的经济前景预期不明朗或已进入经济衰退阶段,会造成东道国对外偿付能力下降、担保有效性减弱、币值大幅波动、保护主义抬头、社会总需求萎缩,给跨国投资带来极大的风险。
(2)东道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风险。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国政府会对本国的产业结构不断的进行调整和变革,以适应科技创新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保证本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但对于进行长期直接投资的外资企业来说,这种产业结构的调整就可能使外资企业的市场地位和份额发生变化,从而逐渐丧失在产业内的领先地位甚至退出该国市场。
(3)外汇风险。外汇风险是任何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都无法规避的风险。外汇风险主要可分为汇率波动风险和外汇管制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指企业在以外币计价的交易中,由于交易发生日和结算日的汇率不一致,本币与外币的兑换存在一定的价差,会面临收入或支出发生变动的险。外汇管制风险是指由于一国政府对于经常项目下的外汇买卖和国际结算进行限制所产生的风险。采取外汇管制措施以达到限制或禁止外国投资者将投资成本、利润以及其它合法收入转移出东道国的目的。
(4)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国际投资所涉及的国家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导致利率变化,直接或间接引起外国投资者发生变化的可能性。
3、社会文化风险
社会文化风险是指由人文原因形成的宏观环境风险,包括投资企业母国与东道国之间在语言、风俗、习惯、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给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
(1)社会基础设施。反映社会基础设施结构的因素主要包括能源供应、交通运输条件、通讯设施配备、原材料供应系统、金融和信息服务、城市生活设施建设、文教卫生设施等。东道国的社会基础设施方面完善与否,将会影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与增长,因此社会基础设施因素是衡量东道国区位优势好坏的重要标志。
(2)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是指通过学习、共享等方式形成,进而影响社会成员思想、行为倾向的强制性、相关性社会符号系统。投资国与东道国之间的国家文化差异,如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和等方面的区别导致的文化冲突现象,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时需要面对的常见问题。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伦理道德区别还会引发商业伦理与价值判断准则方面的冲突。不同的文化背景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方式、需求偏好、价值体系以及敬业精神,也决定了消费者、供应商与企业发生业务往来或各种关系的方式和特点。
(3)社会人口因素。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时不仅要关注东道国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总量和增长,更要关注该区域的人口结构与分布状况,如收入分配、居民教育水平、消费群接收新事物的难易度,民族问题冲突程度、社会团体影响力等。
4、自然条件风险
自然条件风险是指由于非人为因素所形成的宏观环境风险,决定着一个国家自然资源的禀赋。
(1)基本条件。如国土面积、地质地形条件及城市分布情况等,这些因素会对我国企业海外市场的进入模式、厂房设施的选址以及营销渠道的构建等产生影响。此外,东道国的气候及自然风光条件对旅游行业的相关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2)地理位置。主要是指地理距离的远近以及地理条件的优越性,例如拥有深水港的国家和地区由于便利的运输条件尤其是海运条件,从而成为吸引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选择。相反,地理位置过于遥远或偏僻则可能加大投资的风险。
(3)自然资源禀赋。丰富的自然资源储备对垂直型投资的企业而言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由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传统动机中资源寻求型所占比例较高,采矿业历来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包括中东和非洲等风险较高但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往往成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区域。
四、行业环境风险因素
行业环境风险包括四个风险因素,即行业竞争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行业制度风险。
1、行业竞争风险
行业竞争风险是指竞争对手状态、潜在进入者状态以及市场竞争导致的产品价格和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由于无法准确预测产品市场中可获取的产品数量和类型,企业可能遭受来自同行业厂商的竞争压力。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产品具有相似功能或特点的企业相互竞争的格局及其激烈程度,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现有厂商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新加入者的威胁、供方及卖方议价能力等因素。
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消费者偏好、替代品的可获取性、互补品的稀缺性等方面的变化带来的风险。
(1)行业市场特性。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不仅受到东道国某一行业的市场成熟度、市场容量和市场潜力的影响,还受到东道国的行业开放程度及市场发展状况的影响。
(2)原材料市场风险。原材料市场风险是指满足企业正常经营获得的原材料供给,并投入到生产活动中的不确定性。该风险主要来源于原材料供应方的转变、其他使用者对投入物需求的变动、供应商操纵价格和数量的潜在情况等因素。
(3)产品市场风险。产品市场风险指的是产品需求、顾客偏好等未预料的改变、替代品或互补品有用性的改变所带来的风险。东道国的顾客偏好、消费者品位或消费方式不仅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口生活水平,还受到国家文化、和消费传递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时不仅要关注和满足东道国的顾客需求和偏好,还要通过分析国家文化差异,通过鲜明的产品特征或文化属性引导甚至改变东道国的顾客需求偏好。
3、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主要指技术在东道国适用性风险、东道国市场主要技术变动频率风险、以及东道国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导致的技术抄袭、扩散的风险。
(1)行业技术密集度。东道国行业技术水平、技术力量、技术政策、技术转让速度以及技术发展动向等都会影响着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业技术密集度指该行业技术密集型的程度,如设备投资的强度、生产工艺流程是否先进、资源消耗的多少、科技人员在职工中所占比重、行业的劳动生产率、行业产品技术性能的复杂程度以及更新换代的速度等。
(2)行业技术变革风险。技术进步及产品革新可以从根本上影响一个行业原有的竞争格局,能够大幅度提高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行业的迅速增长。我国企业若技术研发能力和开发资金不足,生产技术未能达到东道国的技术标准吗,则可能遭受较大的损失。
(3)技术扩散风险。当跨国公司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时,一些竞争对手可能通过非法手段占有或使用其专有技术,或者由合作方超越协议范围的使用与扩散。关键的技术要素一旦扩散,拥有这些核心技术而建立领先地位的企业在东道国甚至全球的竞争优势就会遭到削弱。因此,防范核心技术的扩散是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管理的新方向。
(4)行业制度风险。行业制度风险是指东道国政府、行业协会或行业领头企业所制定的行业规则,跨国经营的企业如果不了解这些规则,可能会遭到同行的抵制、诉讼甚至遭到相关部门的处罚。
五、企业内部风险因素
1、营运风险
营运风险是指企业在整个生产、销售过程中可能无法表现良好的控制力所带来的风险。营运风险来源于企业营运的不确定性,包括劳动力的不确定性、企业专有投入品供应的不确定性、生产和销售的不确定性。对外直接投资通常是跨国性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以营运资金也必然需要跨国界的运动,这样企业在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存货管理等方面都面临很大的风险。
2、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财务活动涉及的包括筹资、资金运用、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等环节所面临的风险。现代企业多为负债经营,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可能会造成不能还本付息、融资渠道关闭、资金链断裂等情况。进入到国际直接投资领域,会使企业面临的风险更为复杂,在利率和汇率波动较大时,则面临较大的筹资风险,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的境地。另外,随着中国对外投资的规模越来越大,难免出现举债过于沉重,导致企业的资本结构恶化,面临很大财务风险。由于投资决策的失误等原因,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或投资完成后,可能发生经济损失和不能收回预期收益的风险,这就形成投资风险。
3、人力资源风险
人力资源风险是指企业内人员流动、员工素质、工作状态、价值观和劳动生产率变化等因素造成的风险。
(1)员工素质风险。一些国际化经营的中小企业,由于员工整体素质较低、国际商务经验不足、管理者诚信管理和风险意识淡薄、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都是导致人力资源风险的直接原因。即便是拥有丰富国际化经营经验的企业,也由于东道国员工与母国企业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不同等原因,造成员工流失率高、消极怠工和泄露商业秘密等人力资源风险。
(2)高管能力水平风险。首先是高管职位任期的影响。一般来说,高层管理者在其任职初期因其能力或资历所限,通常是风险回避者。随其在位时间的增加、对公司环境的熟悉以及自身权威地位的提升,会增加风险偏好,采取高风险的对外投资战略。其次是高管的受教育水平的影响。对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复杂决策,具备较高教育水平的管理者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可能就越强,因此风险相对较低。且管理人员受教育水平的高低与其对创新的接受程度及执行力度密切相关。第三是高管国际化经验的影响。较强的国际化经验有助于高层管理者克服由于不同语言、文化、风俗、法律等带来的“心理距离”,使其在面对国外环境及风险时更加自信,从而更有效地应对和管理风险。
4、社会责任风险
社会责任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销售过程中因担负产品安全、环境保护、员工利益和安全生产等责任而面临的风险。这包括企业在东道国的社会形象是否良好、企业宣传是否真实可靠、公众利益和员工利益能否得到良好的保证、产品及产品生产过程各环节是否安全,对东道国的环境是否带来污染和损伤。其中任何一方面做的不好,有可能使企业遭到东道国的排斥,甚至有面临诉讼的风险。
六、结论
风险识别是风险评价、预警和风险防范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准确识别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经营所面临的各种风险,才能对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价、预警和防范。本文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整理,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构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经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即将风险按照来源划分为宏观环境风险、行业环境风险和企业内部风险3个主因素,并细分为12个子因素,全面系统地涵盖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各类风险。但随着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力度的日益增强、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化,由于国际投资环境错综复杂、国际市场需求纷繁多变、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以及国家间文化差异,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逐渐面临更大、更多的风险。因此,中国企业应积极研究洞察内、外界因素的变化,及时主动地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降低潜在损失,实现风险向收益的转化,从而有效提高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经营绩效和国际竞争力。
(注:本文系2012年教育部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一般项目“我国企业跨国投资经营风险预警与防范综合系统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2YJA790075)。)
【参考文献】
[1] 徐莉: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2.
[2] 赵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预警与防范[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