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然科学范畴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然科学范畴范文1
关键词:认识 康德 先天判断 理性
康德把认识分为三类即数学,自然科学,形而上学的知识,并且认为这三类知识都是以先天综合判断作为基本来实现的,其中数学,自然科学是以先天综合判断自身作为原则的,即以纯粹知性作为准则(后面论文将要详细讨论先天综合判断与纯粹知性的关系),形而上学则是以先天综合判断作为基础的。《纯粹理性批判》写到:
数学的判断全部都是综合的。首先必须注意的是:真正的数学命题总是先天判断而不是经验性的判断,因为它们无法从经验中取得的必然性。因此在这里必须借助于直观,只有凭借直观这一综合才是可能的。自然科学(物理学)包含先天综合判断作为自身中的原则。所以形而上学至少就其目的而言是由纯粹先天综合命题所构成的。
从上述引用中,可看出康德认为纯粹数学和纯粹自然科学的是由先天综合判断作为原则的,并且是蕴含在理性中的,而借助直观而形成经验知识,而形而上学是以先天综合判断为基础而展开的,但并没有说明为什么先天综合判断是它们的原则或者基础,在本书后面中讨论纯粹知性才说明了这一问题。书中写到:
于是,纯粹的综合,从普遍的方面来看,就提供出纯粹的知性概念。但我理解的纯粹综合是以先天的综合统一性为基础的综合。因此,我们的计数(尤其是在数目较大的时候更为明显)是一种按照概念的综合。
赋予一个判断中的各种不同表象以统一性的那同一个机能,也赋予一个直观中各种不同表象的单纯综合以统一性,这种统一性用普遍的方式来表达,就叫做纯粹知性概念。
从引用的第一段了解纯粹综合即是先天综合,由这种综合引出来了纯粹概念,并且综合是以(纯粹知性)概念为基础,可以理解为纯粹知性是先天综合的基础。从第二段就说的更直接了,这种单纯(纯粹)综合达到表象的统一性即是纯粹知性概念,也就是说借助于纯粹知性而完成了先天综合的统一,纯粹知性和先天综合判断有极其内在的核心联系,这种联系就是只要纯粹知性与自然科学或者数学有必然联系,那么在实施先天综合判断这个命题的时候就一定会产生俩者的知识,所以康德会说数学与自然科学都必然是先天综合判断的。下面需要的就是说明纯粹知性与科学,数学的必然联系。关于数学知识在书中写到:
通过一个纯粹知性概念对某一个对象的思维,只有当这概念与感官对象发生关系时才成为知识……通过前一种直观的规定我们能得到对象的先天知识(在数学中),但只是根据这些对象的形式并作为现象……所以一切数学概念单独还不是知识。
从这里可以看出数学的先天知识,必须依靠纯粹知性与纯直观的结合才能产生,并且单独的数学概念是没用的,但还没说明白纯粹知性与数学知识的核心关系,只是说明了有联系性,只有在后面书中探讨与自然界的关系即自然科学或者物理学时才说明了内在的核心关系。康德通过知性操控范畴作为自然界的先天法则来实现的。康德说“范畴只是知性的一种规则”。可以看出知性是可以操控范畴的,并且在后文中还有类似的叙述。先来解释下范畴,书中写到:作为单纯形式的范畴就获得了客观实在性,即获得了对能够在直观中给予我们的那些对象的应用,但这些只是现象;
这里解释了范畴具有客观实在性,在康德眼里客观实在性即是客观规律,自然规律,在后面详细的解释范畴是自然规律的先天法则,书中写到:范畴是一些给现象,因而给作为一切现象的总和的自然颁布先天法则的概念。
一切可能的知觉,因而甚至一切总是可以获得经验性知识的东西,即一切自然现象,按照其联结来说都是服从范畴的,自然界(单是作为一般自然界来看待) 是将这些范畴作为自己的必然合乎规律性的本源依据来依赖的。但是,甚至那仅仅通过范畴来给现象先天地颁布法则的纯粹知性能力也不足以建立更多的规律,除非对于一般自然界据以作为诸现象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合规律性的那些规律。
在这里康德解释了范畴是一切自然现象先天法则,并强调了这个自然界只是一般自然界即在时间和空间里的,所以这里自然现象的规律也就是自然科学,而不是形而上学,并且是纯粹知性通过范畴来颁布这个先天法则的。谈到这里,可以下个结论了,康德所谓的自然科学和数学归根到底只是一种范畴的先天法则,也就是纯粹知性的统一性联结原理。这与康德在说明俩者时那章节用的标题是一致的,即一切理论科学都是从属于理性之下的,也就是说科学原理也是在意识内部的。康德继续在书中写到:所以唯一地除了关于可能的对象的先天知识而外,我们不可能有任何的先天知识。
只有通过他们在经验性直观上的可能的运用才能做到这点,就是说,范畴只用在经验性知识的可能性上。然而先验幻相甚至不顾批判的一切警告,把我们引向完全超出范畴的经验性运用之外,并用对纯粹知性的某种扩展的错觉来搪塞我们。
我们在前面所阐释的纯粹知性原理只应当具有经验性的应用,而不能先验的即超出经验范围之外的运用。
引用的第1段话的说明了纯粹知性只包含了经验的先验知识,而不能达到超于经验的先验知识,后面4段话就分别证明了这一点,2-3段说明了纯粹知性与范畴有等价性,且范畴只能运用于经验性知识,所以纯粹知性也只能运用于经验型知识。4-5段说明了纯粹知性只能运用于经验性知识,而不能认识到超出经验之外的形而上学,否则会导致先验幻相。那么必定会有一样能力来衡量属于形而上学范畴的东西,康德就引出了理性这一术语。如同康德在书中最开始说到:
但我所理解的纯粹理性批判,不是对某些书或体系的批判,而是对一般理性能力的批判,是就一切可以独立于任何经验而追求的知识来说的,因而是对一般形而上学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进行裁决,对它的根源,范围和界限加以规定,但这一切都是出自原则。
这里就明确的说明了这一问题,对于形而上学的批判,是在对于理性的认识上加以划分的,接着康德就对纯粹理性本身做了详细的说明。
但现在,这种知识类型在某种意义上毕竟也被看作是给予了的,形而上学即使不是现实地作为科学,但却是现实地作为自然倾向(metaphysica naturalis)而存在。因为人类理性并非单纯由博学的虚荣心所推动,而是由自己的需要所驱动而不停顿地前进到这样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是通过理性的经验运用、也不是通过由此借来的原则所能回答的,因此在一切人类中,只要他们的理性扩展到了思辨的地步,则任何时代都现实地存在过、并还将永远存在某种形而上学。于是也就有关于这种形而上学的问题:形而上学作为自然的倾向是如何可能的?就是说,纯粹理性向自己提出、并由自己的内在需要所驱动而要尽可能好地回答的那些问题,是如何从普遍人类理性的本性中产生出来的?但由于对这些自然而然的提问,如世界有一个开端还是永恒以来就存在的等等问题。康德说明了形而上学的是由于自然倾向而存在并驱动的,并说明了这种自然倾向的驱动是由于纯粹理性自己提出和自身内在需要而发动的,即人类理性追求无条件的东西的自然倾向。在后面康德详细说明了这种纯粹理性自身的自然倾向的内在需要驱动。书中写到:
既然这个只是在理性的思辨运用中的极大值本来就是全部意图,并且,既然对一个在实行中毕竟永远达到的概念的逼近与把它当做好像完全是虚设的正好是一样的,所以关于这样的一个概念人们就说:它只是一个理念……理性的实行总是受限制的,有缺陷的……而是正因为它是有关一切可能的目的的必然统一性的理念,所以它就必须作为一个本源的,至少是限制性的条件而用作一切实践活动的规则。
并在现象之外还假定纯粹思维的对象即本体,是因为这些对象不具有任何可以指定的积极意义。
传统观点都认为由于知性范畴运用到了理性推论所以造成了二律背反,所以导致现象与本体的割离。实际上更深沉的原因是由于纯粹理性自身的限制或者缺陷造成的。由前文所说纯粹理性具有某种自然倾向的内在驱动需要,就是这里所谓的理性趋向于他自身的最大值但无法达到,本人有个大胆的假设模拟,假设有“俩个”纯粹理性,一个是完满的,一个是本文所说的限制的镜像,镜像不停的追求达到完满的纯粹理性即最大值换句话说也就是本体,但镜像永远不能达到本体,所以必然会导致认识不了本体,即第二段引用所说纯粹思维的对象作为本体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是由于镜像纯粹思维自身的割离(不完满性)造成的,永远会导致现象与本体的二元分离,这与佛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佛法里有个术语叫做识阴即第八识,一类相续永无间断,另外个名字也叫心,不过叫攀缘心即不能认识本体佛性,有以心取心的作用,这种以心取心的永无间断的作用即是人类认识的根本,在唯识学里叫做根本依,与康德所说有相似之处,即人类认识的根源为纯粹理性,也有不停的取自身的自然倾向,而且也认识不到绝对本体,还有康德说理性概念用来统握,正如知性概念用来(对知觉加以)理解(《粹理性批判》第二编,第二卷,第一节《纯粹理性的概念》),在此处说明了理性与知性的区别,康德倾向于理性是无知觉性的与唯识学里认为第八识妄心无覆无记(无知觉性)有类似之处,纯粹理性与识阴妄心有太多的共同性,但由于本文核心不是对俩者做对比,故不多述。最后康德对于为何纯粹理性永远不能达到自身最大值这个核心问题却在书中却没有多做解释。
最后做个结论,康德通过对理性自身的限制,缺陷而解释了人类认识的缺陷,即人类无法认识到物自体并最终会导致现象与本体的割裂,其中知性范畴越界会导致二律背反也验证了这一规律。而纯粹理性的原则将会提供知性的范畴,康德说:知性尽管可以是借助于规则使诸现象统一的能力,而理性则是使知性规则统一于原则之下的能力。用康德在另外一处的话来说就是理性是知性原则的原则,由知性范畴(只能提供经验的先天知识)这个先天法则为一切知识提供了先天基础,用一句话来说知性范畴这个先天法则就是一切知识的法则,一切知识都要效仿他。最后由先天综合判断这个命题借助直观最后增加我们的一般化的经验知识。康德用《纯粹理性批判》此书对三者核心内在关系串联式自下而上的建立了一套理想的认识大厦,纯粹理性是知性的原则,但无法认识物自体(形而上学);知性范畴是天综合判断命题的原则也是一切知识的先天法则,但无法逾越理性的鸿沟;最后先天综合判断命题借助俩者的原则和直观最后获得和增长人类的经验知识,康德由此建立了各自的认识界限和相互关系,为人类认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邓晓芒:《纯粹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方世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创新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0页。
[3]李素菊、刘绮菲:《青年与“宗教热”》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第 239 页。
自然科学范畴范文2
关键词:康德 批判哲学 思想来源 体系内容 意义
康德的批判哲学开创了德国古典哲学之先河。大概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期,康德从研究自然科学转向研究哲学,在其先后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三部哲学著作中,康德分别阐述了他的认识论思想、伦理学说和美学观点,构成了所谓“真”、“善”、“美”的批判哲学体系。总体来说,康德批判哲学的形成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它不仅检查了西方哲学长期发展的成果,而且提出了新的问题,至今仍具有较大的影响。
一、康德批判哲学的主要思想来源
康德的哲学思想经过了一个长期艰苦的探索过程,在康德批判哲学的形成过程中,有两个人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是休谟,一个是卢梭。康德在他们的启发下,形成了后来批判哲学的两大主题,这就是自然和自由。
康德建立批判哲学,休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说:“我坦率地承认,就是休谟的提示在多年以前首先打破了我独断论的迷梦,并且在我对思辩哲学的研究上给我指出来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1]9休谟提出了习惯联想说的因果论,认为因果联系的观念只能在“思想的习惯联系”的感觉中去寻找。这样,休谟就否认了因果关系的客观性,断言人们的因果观念不是来自客观的因果联系,而是来自对心中的一种联系的感觉。
康德认为,休谟把因果原理归于习惯性的联想,仅仅表示主观联想的必然性,因而自然科学只能是或然性的知识。这样不仅会断送形而上学,甚至可能断送科学。于是,康德决定走一条与他不同的道路。他把形而上学和科学分别划在超验领域和经验领域,并进一步讨论了它们各自存在的意义。康德发现因果关系概念不是唯一的,提出了范畴学说,回答了自然科学何以可能的问题,并为在自然科学之后讨论形而上学何以可能奠定了基础。康德接受了休谟提出的问题,然而,他不同意休谟的结论,坚决地批判了休谟的怀疑论,不仅从独断论中拯救了形而上学,并自认为拯救了经验科学。
康德批判哲学所要极力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如果因果必然联系普遍统治着整个自然界,应该怎样解释人的自由,也即探讨人的自由原因对实践行为的决定作用。在这个问题上,康德深受卢梭的影响。
当启蒙主义者鼓吹文明、科学和进步之时,卢梭则开始了对启蒙主义的深刻反思。卢梭对自由原则的热情歌颂,使康德挣脱旧形而上学的束缚,用理性来解决道德问题,即解决人的自由问题。卢梭对康德的影响就主要表现在“自由”原则的提出上。通过“自由”概念,康德得以证明一种建立在不同因果关系上的二律背反,即必然是现象的经验界的必然,自由是自在之物的超验界的自由。这样,康德在自然科学之后,在超验范围得出了形而上学命题可以是真的这个重要成果,从而在哲学上得出“与经验相反但也真实”的结论。这个结论对于康德把旧形而上学改造成新形而上学,是一个关键。由此可见,卢梭对康德影响的巨大。
二、康德批判哲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康德批判哲学的认识论思想
康德把在认识论领域的理性称之为“理论理性”,是一种先验的认识能力,属于知识论的范畴。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考察理性的认识能力,要解决自然科学如何可能以及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如何可能的问题,指出理性为自然立法。
康德用“感性”、“知性”、“理性”三个环节构成了他的整个认识论体系。康德说:“吾人一切知识始自感觉进达悟性而终于理性。”[2]242“感性”是其认识论的第一个环节。“感性”是一种借助于经验而形成感性直观知识的先天认识能力。“知性”是其认识论的第二个环节。“知性”是对感性对象进行思维,把特殊的没有联系的感性对象加以综合,使之成为有规律的自然科学知识的先天认识能力。“理性”是康德认识论的最后一个环节。“理性”指人先天具有的一种要求把握绝对的无条件的知识的能力,即要求超越“现象世界”去把握“自在之物”的能力。认识三阶段理论,符合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
康德把世界划分为现象和物自体,认为经验的直观只能认识现象,而不能认识物自体。物自体是可思而不可知的宇宙本体,可以通过知觉把握。人与自然最重要的的关系就是理性通过知性为自然立法,在此过程中,理性是位“外来”立法者,具有先天的认识能力,它所先天具有的直观认识范畴及其引申出的认识规则构成知识的基础或根据。
(二) 康德批判哲学的伦理学说
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考察理性的实践能力,以解决自由意志,道德行为如何可能的问题,以确定人的意志、道德、信仰等实践理性。这里理性的实践能力向人的意志颁发先天法则,即理性为道德立法。
自然科学范畴范文3
一是保持中医学理论的原汁原味,不与西医学相融合。以匡萃璋先生的“两种牛不人工授精论”为代表。强调建立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中医学有自己的原理,即整体论,认为目前应强传统之体,宏中医之用。
二是强调以现代科学研究中医中药,使中医中药脱离其传统理论,成为世界公认的科学。部分西医学习中医的专家及中医学习西医的人员,持此种观点。引以为荣的代表成果如日本的小柴胡汤制剂获得美国FDA认证。此观点遭到传统中医学者的抵制,认为似乎是“废医存药”之风重来。但因研究药剂有客观的经济效益,目前此风难止。
三是主张在保持中医学特色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即强调充分继承挖掘中医学的传统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与创新。只要研究的核心、本质是中医学的,所用的方法既可以是传统的思辨,也可以是现代科学的调研、分析、实证。我认为这是中医学发展的正确方向。下面谈谈我对中医学理论发展目标及创新思路的理解。
1中医学理论的创新目标
中医学理论发展的总体目标,一般说来是实现中医学理论的现代化。要实现中医学理论的现代化,以下5个方面的分目标必须优先实现。
1.1中医学理论范畴中基本概念的规范化
中医学基本概念的规范化,是指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基本概念的内涵是确切的,外延是清楚的,表述是统一的,没有概念的泛化或歧义。中医学基本概念的规范化,有利于中医学的发展,有利于中医学的对外交流,有利于提升中医学在世界上的地位,也与中医学作为一门医学科学的身份相符。
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虽然对中医学基本概念的规范化做了一些相应的工作,如正在建立中医学名词术语及其英译的国家标准,但尚有大量问题需要解决,如:①精与气概念的混用;②精、气与古代哲学范畴中关于宇宙本原的精、气概念的混淆;③阴虚与精虚、血虚、津液不足分不清,阳虚与气虚难区别,并出现气阴两虚与气阳两亏等有悖逻辑的术语;④脏腑之精、脏腑之气、脏腑之阴、脏腑之阳的内涵不清,关系不明等。
中医学某些基本概念的内涵不清,其原因有多种。而解决的办法,应是调动全国的中医学基础、文献学科的专家和中医临床学家来共同研究,在调查大量的有关文献和临床资料之后,共同讨论确定。
当然,中医学基本概念的规范化,不是限制人们的思维,而是在培养我们的学生时,有一个规范的说法;在编写教科书时,有一个可遵循或参照的标准;在对外交流时,有一个可让国外友人容易理解的相对规范的表述。
1.2证候概念的规范化及诊断标准的确定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诊治特色,证候也就成为中医学基础和应用研究的核心问题。近几年对证候的研究,包括对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和证候内在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是:①证候的概念内涵至今不甚明确,某些中医专家,甚至《中医内科学》教科书中,仍然将证候规定为“症状和脉象”与现行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教科书中的表述不符。②证候的分类仍然有待改进,证候分类的层次应该清晰,从类证(如虚证、实证、热证、寒证、表证、里证、阴证、阳证等八纲证,太阳、少阳等六经证,卫、气、营、血证,上焦、中焦、下焦证等)到一个实施治疗的具体证候,一般都有几个层次。③某些中医证候诊断术语概念不清。一是由于中医学某些基本概念内涵不清而导致的证候诊断术语不确切和不规范,如上面提到的气阴两虚、气阳两亏等;二是由于中医学理论发展的滞后而出现的概念内涵不清的证候诊断术语,如脾虚、肾虚、肝虚、心虚等等。④证候的诊断标准应该统一规范,但现在仍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⑤证候的诊断以症状、体征和行为异常的描述为主,微观指标在辨证中仍然难起作用。
解决证候概念的规范化和确立证候的诊断标准,应是中医学理论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虽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并组织起草了国家标准中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但尚需不断地改进、发展和完善,以增强其科学性和权威性。
1.3将中医学的相关概念独立于古代哲学概念并确立其自然科学的属性
确立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并不否定其人文社科属性),有利于中医学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发展,有利于将中医学的某些概念与古代哲学的相关概念分开,成为中医学自身的概念。
如精、气、神的概念,在古代哲学范畴中与在中医学中是有严格区别的;中医学的生命本原说与古代哲学的生命本原说也是不同的;中医学的精气概念及其生命本原说、中医学的天人相应说,都具有自然科学属性,都可以以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逐渐揭示其内涵。
1.4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
中医学理论要达到现代化的目标,理论创新必须要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新理论、新假说的诞生一般都在实践过程中,或在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过程中,或在实验研究积累的过程中,或在文献研究的分析过程中。就中医学来说,临床实践过程对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因此,理论创新不仅仅是基础学科的事情,也是临床学科的事情。只有理论学科与临床学科的专家联手协作,才有可能发现新的规律,构建新的假说。“脏腑一精气一阴阳”理论体系的构建,就是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结果。
因此,要求临床学家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理论学家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技能。中医学理论要创新,要现代化,必须造就一大批理论与临床兼通的专家。
1.5传统理论的改造与新理论体系的构建
传统理论的改造和新理论体系的构建,标志着中医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传统理论的改造,多是建立在否定某些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操作起来较为困难,且难以得到公认。
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对某些传统理论作了改造,如:①三焦是六腑之一,是人体上中下三个部位的划分,还是温病辨证纲领的问题;②膀胱是盛尿的脏腑还是藏津液的脏腑的问题;③主管人的心理情志活动的脏腑是心,是脑,还是肝的问题;④脏腑的功能是以脏腑的结构为基础还是以脏腑之精气阴阳为基础的问题;⑤正气与邪气的概念问题;⑥阴阳失调与调整阴阳的概念问题。诸如此类问题,均是中医学理论中较难处理的问题,也是临床实践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我们在“脏腑气血阴阳”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研宄而构建的“脏腑一精气一阴阳”理论体系,是在发掘《内经》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与传统理论相统一,但与后世的脏腑气血理论有某些冲突,也属于对传统理论的改造。
另外,对证候的深化研究,也可能与传统的“异病同治”理论发生冲突。我们经过研究发现,寒饮蕴肺证可出现在哮喘、COPD和肺水肿等疾病中,并且用小青龙汤治疗均有效,但实际上寒饮蕴肺证在上述不同的疾病中应是有区别的,用药自然也应有所区别。至于用何方治疗更为合理,只有通过实验研究去探索。因此,“异病同治”仅仅是说几种不同的疾病出现了一个大致相同的证候,用大致相同的方药可能都有效,而几种不同的疾病出现一个完全相同的证候,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哮喘、COPD、肺水肿等疾病中出现的寒饮蕴肺证,实际上也是一个类证,其在不同的疾病中也存在着差异,这实际上是发展了对“异病同治”的认识。
传统理论改造的目的,是对传统理论的发展和提升,使其科学性更能体现出来。
传统理论的改造与新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中医学理论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2中医学理论创新的思路
2.1明确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与其现代化的关系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用以研究人体的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虽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具有一些人文社会科学属性,但仍应归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
医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既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又具有很强的社会科学属性,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交融的学科。
将中医学的学科属性定位于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自然科学,并在整体观的指导下大力发展其属于自然科学的部分,将有助于中医学自身的发展和现代化。
在通过文献整理研究明确了中医学某些范畴的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以科学的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其理论概念的微观机制,不断创建和发现新的假说,方可使传统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不断得到发展和更新。同时将其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部分,尤其是古代哲学的思想和方法加以科学的改造,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吸收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方可使其更能指导中医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2.2正确认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的思路
继承性研究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必须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走继承与创新并行的发展之路。继承是创新的基础,继承的目的是创新。只有重视继承,才能将中医学的传统理论传承下来,为发展和创新奠定基础;创新是中医学继续发展的需要,是中医学新理论、新观点的产生之源,也是中医学的生命之源。没有继承,中医学的传统理论将得不到延续,也就无从谈创新发展,即便是创新,也不是对中医学理论的创新。但若没有创新,则中医学的传统理论就得不到更新和发展,自然就会变成僵死的东西,因而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因此,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切实操作好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工作和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工作,是关系到中医学前途的重大工程。
2.3科学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理论和概念的影响
在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研究中,要科学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我们既要承认精气、阴阳、五行等古代哲学思想 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影响,又不能把中医学说成是古代哲学的衍生物。
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起了重大影响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主要有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整体观念等。这些古代哲学思想对中医学基本理论和概念的形成及其理论体系的建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不容置疑的。科学地评价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中医学中的历史地位,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医学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具有重要的意义。
2.4积极推动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和术语的规范化进程
以明确中医学固有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的内涵为中医学理论研究之目标,积极推动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和术语的规范化进程。
藏象、经络、精神气血津液、病因病机和防治原则等,是中医学固有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应下大功夫对其进行系统性研究,明确其基本内涵。这是中医学理论研究应达到的基本目标。当然,中医学基础理论和概念内涵的确立,应建立在充分掌握和分析有关该理论和概念的几乎所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文献资料掌握得越全面,得出的结论就越可信。但决不是一些文献资料的堆积和列举,而应下一番比较分析的功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杂乱的材料中归纳能反映该理论和概念之本质的内涵和外延。
如对肺行水理论的研究,首先要明确肺行水理论的基本内涵。经过对文献资料与临床实践的研究分析,发现肺行水概念的内涵主要有两个方面:①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运动,调节肺脏本身水液的输布,这一作用与肺的呼吸功能密切相关;②通过肺气的推动作用,调节肺系统(尤其是皮毛)之水液的代谢,这一作用与肺的呼吸功能一般无明显的相关性。
肺主行水理论内涵的确定,对临床肺疾病的辨证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有关肺主行水理论的科研设计具有奠定理论基础的作用。
自然科学范畴范文4
关键词:哲学;社会;自然科学
一、目前高校哲学教学的困境及其原因
哲学是的基本理论课程,它对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关的任课老师为了提高课程的实效性做了很多摸索,但是其效果与投入的精力相比,收效还是不能令人满意。当前大学生对学习这一课程积极性普遍不高,有的甚至有抵触情绪。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模式出了问题。有的教师采取的是填鸭式的灌输教育,课上缺乏引导启发,这种单向度的教育模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无益;有的教师的教学内容落伍,讲的是十几年前老掉牙的事情,讲稿甚至十几年没变;有的教师讲述的内容缺乏重点,面面俱到,主次不突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消化无从下手。有的老师讲课方式呆板,照本宣科,没有激情,言语严肃。这样的教学方式自然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学生就业问题的突出。学生平时的学习都集中在各种实用性课程以及在将来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这种功利主义的心态与本身就是具有高度抽象化的、概括性的哲学是矛盾的,于是,哲学就顺理成章地被推向边缘。再者,学生对马哲课的观念就是做笔记,划重点,考试通过拿学分就可以了。以笔者本科阶段上马哲课的情形为例,学生的普遍想法都是认真记录重点,到时背诵以应付考试,而任课老师为了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也迎合学生的想法,造成学生学一门、考一门、丢一门的不良后果。这样马哲的教学效果就在机械式的背诵中弱化了。
二、将哲学与社会结合
改革开放以来,哲学领域取得了很多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成果只是体现在报刊、杂志上,并没有进入到课堂中。大学生手里使用的教材还是过去的老版式,书本以冗长的论述居多,例子陈旧不生动。哲学本身就是一门深奥的学科,学生在理解相关的概念时会比较吃力,让学生更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哲学是智慧之学,它来源于对社会生活的高度抽象概括,这种概括呈现在书本中就是条文性的理论知识。哲学教学就是要把这种条文性的理论知识变“活”,让它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发挥哲学使人变得“聪明”的功能,唯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对理论的利用能力,避免学一门,丢一门的后果。回归现实生活,就要让马哲与党和国家的政策、社会发展、社会事件结合。从主要矛盾理论来理解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运用质量互变规律原理来分析为什么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地区差别、贫富差别问题;运用发展观点,来阐明当前为什么党在十二大以来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为什么要鼓励创业和发展小微企业发展来解决就业问题。
三、将哲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
哲学在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因此,哲学的许多概念、范畴、规律与自然科学的有关内容的联系非常紧密。很明显,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哲学发展的最直接来源,如果我们将哲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学生所学的自然科学知识结合起来,尽量介绍一些哲学中的自然科学知识,分析一些自然科学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那么就能使哲学课的教学从抽象,变为具体,从枯燥变为生动,从单调变为丰富,就能使学生觉得哲学并不是玄而又玄,高深莫测。作为一个任课教师,应当有比较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要经常地关注当代的自然科学的发明和发现,要用哲学的观点回答自然科学问题,例如苹果手机的发展,以此作为培育学生用哲学思考问题的切入点。比如笔者在考研辅导机构上哲学时,就用化学家凯库勒发现苯分子环状结构的故事同认识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结合起来;在讲对立统一规律时,可以介绍美国物理学家谢尔登•格拉肖把比夸克更为深一层次的基本粒子命名“毛粒子”的故事。谢尔登•格拉肖认为基本粒子是有基本结构的,基本粒子里有更加基本的东西,他把构成物质的所有这些假设的组成部分命名为“毛粒子”,以示对对于“事物都是一分为二”这一辩证法思想的纪念,并证明这是“哲学的最高荣誉”。
四、变革教学手段,引入多媒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媒体已经在多个领域被广泛应用。一方面,多媒体教学可将图像、文字、动画、声音结合起来表达客观事物,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信息量,把抽象的条文性理论知识和客观世界相统一,增强学生的兴趣。选择多媒体教学要把图文信息和原理紧密结合,图文信息要足够吸引力,当然,也不能让学生的兴趣迷失在多媒体的内容之中。例如,我在教学前后把两张番茄饼的图片放到PPT文件中,前者是摘自美食网站的图片,看起来诱人可口,后者是我自己做的,形状难看,全无食欲。前后的反差对比,我顺理成章引出认识论中“实践的观点是哲学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的知识点,阐述想当然和动手实践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纷纷发言互动,这样的教学形象生动,让学生记忆深刻,效果远远好于单纯的口授教学。另一方面,网络也成为学生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平台,通过网络进行教学答疑和辅导,并组织学生进行网上讨论,用电子信箱与学生交流思想。
五、结语
自然科学范畴范文5
本书的编辑在卷首引用了两句话,“拓扑揭示宇宙之谜”(赫尔曼・韦尔),“几何学是产生影响的魔术”(勒内・汤姆)。这两句话对本书起到了点题的作用。这本论文集提供了对某些数学及物理课题的较为深入的研究,这些课题是自然科学与生命科学中最新进展和影响深远的研究核心;强调了许多数学概念普遍存在的特性及再生能力;它们都是在最近发现的,而且是涉及了某些表面上无关联的领域的,其主要的目的是依次说明最重要研究领域几何化的趋向,这种趋向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使得在物理现实及生物中发现许多令人惊奇的结构与行为成为可能,这个过程似乎是和精确的几何与拓扑对象和结构的影响相关联的,此外某些对象与结构很有可能是不随标度改变的,而且在物质组织的不同层次上起作用。下面的4个问题是由本书各章的作者提出的:(1)从和空间一时间有关的性质和从它的几何与拓扑结构出发,怎样才能获得对作用在自然界上的不同的基本力行为的一种描述;(2)如何解释存在于某些几何及拓扑次序和稳定性原理与某些物理现象之间的某种关系,例如动态系统中的分歧现象、对称破坏现象和分形;(3)怎样在生物的分子和细胞演化过程中由鲁棒性估计所发生的定性变化和形态变化;(4)怎样解释在现象展现的基层空间数学结构与复杂的动态特性之间的联系,而这些现象是按照这些动态特性及时间演变的。
本书的内容分成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由若干章组成,而每一章都直接由这些研究课题的最有资格的学者撰写。第一部分经典物理与量子物理中的数学概念,包括第1-2章。1 T二象性、泛涵方程与非交换串时空;2 独立子-质点二象性。第二部分数学与自然界中的纽结,包含第3-4章。3 纽结;4 物理学及生物学中的拓扑纽结模型。第三部分自然科学及生命系统中的数学及逻辑建模,包含第5-9章。5 超越建模,对应用数学的一个挑战;6 几何学基础认知与空间实验;7 数学的合理有效性及它的认知根源;8 演绎法的轨迹;9 现象学与范畴论。
本书研究了数学、理论物理及包括生命科学在内的自然科学之间的许多重要的联系,可供上述专业研究人员及研究生阅读借鉴。
胡光华,高级软件工程师
(原中国科学院物理学研究所)Hu Guanghua,Senior Software Engineer
自然科学范畴范文6
关键词 三维影视动画技术,跨学科;技术程度线
一、三维影视动画技术的涉及范围
三维影视动画技术同样也是一门综合性的数字创作手段,它大致涵盖了数字角色与模型、运动规律与角色动画、视觉特效等诸多部分。三维影视动画创作能力需要传统艺术审美取向与数字技术手段共同塑造,它严格继承了影视动画艺术审美的价值取向,比如,动画角色塑造要求的形式美感、角色动作中的运动规律等;同时它也延及自然科学的诸多方面,以三维影视动画中的数字模型为例,比如,借助三维数字模型展示及交互的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虚拟主持人的研究与开发、飞行模拟器的研发等等都有与三维模型技术的交叉融合-又如三维动画角色的骨骼运动数据可以直接导出为供游戏图形引擎读取的运动数据等等,这些都揭示了在信息技术的今天三维影视动画技术涉及范围广泛,拓宽了其在原有艺术创作中的理解范畴。
二、三维影视动画中的艺术内涵
齐白石曾说过“要写生而后写意,写意而后复生,只能神形俱见,非偶然所得也”。三维影视动画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种类有其独特的本体艺术性。“三维影视动画”顾名思义“影视动画”是本质,“三维”是技术而非艺术,是艺术创作或欣赏的道具,它替代不了影视动画艺术,只能为“影视动画”服务,正所谓“诗言志,歌永言”也,不可本末倒置,只有将三维影视动画技术合理地运用到影视动画之中,方能充分做好传统影视动画与三维技术的艺术处理,并为三维影视动画这一独特的艺术创作提供创新思路。
三维影视动画技术为人所惊叹的并非技术成分。比如,当观众在欣赏皮克斯的三维动画片《汽车总动员》中可爱的数字角色时,其实注意到的是角色形象的艺术创作,三维技术并未先为人所知,可见观众最先感知的是作品的“神”而非“形”,但“神”要通过“形”表现出来,即所谓“神形俱见”,这种基于三维影视动画技术的创作方法必然要遵循种种传统的影视动画艺术规律。影视动画的艺术规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视动画中视听语言(蒙太奇)的艺术规律,(2)影视动画画面形式感的艺术规律――即画面光影、色调、构图等因素,(3)影视动画角色表演中的艺术规律――即运动规律。
三、三维影视动画技术的科学外延
在社会实践生产过程中三维影视动画由于涵盖的技术层面较大,一些技术、技能往往被具体提取出来参与到生产实践中。比如,三维影视动画技术在虚拟现实、多媒体、网络传播技术中的应用等等;比如,基于网络传播的web3D技术属于自然科学领域。但其在用户层的表现就是三维模型的交互及展示,这则属于艺术范畴・又如网络游戏、手机游戏、手机软件等富集客户端上诸多的无线网络增值业务中,都有三维影视动画技术的延伸,在这里“合实生物,同则不继”――跨学科的思想与实践比比皆是。
有时在影视动画行业发展存在一定滞后的现状下、动画就业门槛过高或者人才需求暂时萎缩的情况下,三维影视动画技术则可以暂时从影视动画艺术中具体提取出来与其他专业领域相结合,产生新的创意结合点,为动画人才适应市场与拓宽专业发展打下基础。
四、三维影视动画教学改革中的点滴感想
教学过程中曾较多接触媒体动画专业的学生,他们想法活跃、知识面广且有自己的技术专长、动手能力强,进入社会后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学习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特色的确立过程中,比如,在综合大学中的艺术专业里,应要有适应这个大学氛围的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特色,另外,深感有必要打破艺术院校中艺术与设计专业之间的壁垒,大美术的胸怀和影视动画艺术实用化的适应性显得尤为必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娓娓道来心得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