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与心理健康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安全教育与心理健康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安全教育与心理健康

安全教育与心理健康范文1

一、寓安全教育与各项活动之中,增强儿童的安全意识。

儿童的安全是一切发展的保障,只有在儿童生命健全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因此,我们应该充分领会《纲要》精神,真正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在平时教育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安全教育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

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有"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用药安全"、"玩具安全"、"用电安全"、"用火安全"、"着装安全"、"保健自助"等等。如何把这些简单的安全防护知识教给幼儿,增强幼儿的安全防护意识,学习保护自己的技能和方法,以便处理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紧急情况。可以采取如下的方法:

1.环境教育法――通过浅显易懂的环境创设让幼儿感受安全教育的知识。环境创设是幼儿园最直观的教育方法,通过有趣的图片、漫画、标志符号、照片等布置安全宣传栏或墙饰,让幼儿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熏陶、感受安全教育。如,"过街要走人行道"、"知道红绿灯和交通标志"、"不能玩火,不能玩电"、"不从高处往下跳,不爬窗户"、"不跟陌生人走,陌生人敲门我不开"、"遇到火警、生病和坏人应该打什么电话","上下楼梯要靠旁边走"等,定期更换。还可以利用大量的废物和玩具、资料,创设"警察岗亭,公共汽车,救护中心,消防大队"等区角,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模拟扮演,从中感悟到交通安全规则、火灾或生急病的报警电话和抢救方法。

2.活动体验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幼儿体验安全防护技能。活动是幼儿教育的主渠道,通过活动让幼儿亲身经历整个过程,增加体验,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如,开展"注意饮食卫生"主题活动,通过讨论"路边的小吃能吃吗?" "三无食品能吃吗?"告诉幼儿不吃路边的小吃,不吃"三无食品",使幼儿懂得要吃清洁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等卫生习惯知识,让幼儿初步感知饮食卫生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再如,开展"发生火灾怎么办?"的主题活动,通过观看录像、图片,使幼儿初步感知火对人们的帮助和害处,通过模拟逃生的游戏,使幼儿了解安全自救逃生的常识,学习保护自己。还可以开展"保护自己办法多"、"小小安全员"等类似主题活动,增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让幼儿亲身体验安全自救的方法和技能,增强安全防护意识。

3.趣味游戏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向幼儿训练安全自救的技巧。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我们充分利用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自救技能训练。如,针对幼儿对"警察叔叔"的崇拜心理,开展角色游戏《交通警》,让幼儿扮演他们所崇拜的"警察叔叔",使之懂得横穿马路要走斑马线,走失时要找警察叔叔或和善的人帮助,学会较熟练地说出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或用电话求救。又如,在情景表演游戏《你知道怎么办吗?》中创设一些情景:"你一个人在家,有个陌生人敲门怎么办?"、"夏天很热,容易中暑,你知道怎么办吗?"、"发现厨房有煤气的味道怎么办?"、"如果你的手划破了怎么办?"``````引导幼儿设想出各种各样自救自护的方法并进行演习。同时组织幼儿讨论哪种方法更好,让幼儿懂得采用最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培养幼儿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品质,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

4.日常渗透法――通过一日生活常规中各个环节渗透安全教育的方法。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是安全教育的好时机,如,晨检、午餐、散步、盥洗、户外活动、自由活动等。幼儿教师、保育员、保健员、厨师等都应成为安全教育员,时时抓住机会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晨检:保健员要注意检查幼儿口袋是否带尖锐的器具或小珠子之类的东西入园,以防自由活动或午睡时戳伤或异物塞进耳、鼻、口等;再如午餐:保育员要注意提醒幼儿餐前要洗手,以防病从口入;吃饭时不说话、玩耍,以防噎着、烫伤。而户外活动时:教师在组织幼儿出活动室前要告诉幼儿整理好衣冠、鞋带,上下楼梯要靠右走;活动时要注意控制活动量不狂奔乱跑,不因活动量失控而摔伤、跌伤;告诉幼儿玩大型玩具时不越规、不拥挤、不倒滑滑梯、不猛摇摇篮等,以免发生不测;而自由活动时:教师要时时关注幼儿,玩玩具时不相互甩、抛、扔,不攀爬栏杆、窗户,以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5.随机教育法――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抓住偶发事件进行随机教育:及时抓住幼儿生活活动中瞬间的偶发事件进行随机安全教育,也不失为安全教育的好方法。

二、把安全教育和健康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教师和家长一般比较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却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健康"除了指生理正常无病痛外,还包括心理健康。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健康的心理是是身体的精神支柱,因此,幼儿园教师要高度重视幼儿心理健康这一问题,采用有效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孩子真正"健康"。

1.教师对幼儿的爱是教育中最宝贵的营养。只有沐浴在爱的甘霖下的幼儿才会有安全感,才能适应幼儿园环境,学会与同伴、教师交往,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幼儿总是先感受到成人对自己的爱,进而才能发展到爱周围的人。如果教师不爱幼儿,幼儿就无法适应冷漠的幼儿园环境与温馨的家庭环境间的巨大反差,就会怕上幼儿园,怕老师,患"幼儿园恐惧症"。

2.尊重幼儿。马斯洛有一句著名论断:"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当之无愧的来自他人的尊重之上的。"尊重儿童是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前提, 是幼儿人格和谐发展的保证。尊重幼儿,主要表现在平等、民主地对待幼儿,尊重幼儿发展的积极因素,让幼儿主动地发展。幼儿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教师要尊重其权利和地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往往以长者自居,要幼儿听命于自己,否则就批评惩罚或斥责…其实,幼儿出现"对抗"行为一定事出有因,且这正是其独立意识和自主性萌发的表现。因而遇到冲突,教师要研究其原因,再作处理。"听话的孩子才是乖孩子"的陈)旧观念一定要剔除。另外教师要尊重幼儿发展的积极因素,给予其充分活动和自我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如果成人的言行中处处体现着对幼儿的尊重,就会使幼儿意识到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是有价值、有能力和必不可少的,从而帮助他们获得积极的自我概念;如果幼儿发现自己是被忽视的,又经常为做错事遭到责备,幼儿会逐渐在心里确认自己是无能的,进而导致幼儿丧失最基本的自尊与自信,建立起消极的自我概念。作为一种稳固的心理特征,幼儿的自我概念一经确立,便会相对持久地保持下去。我们无法相信,一个整天要服从于成人指令或是不时遭成人指责的幼儿会构建出活泼开朗、宽容友善的人格特征。因而"尊重幼儿"这一行为本身所内含的潜在教育价值是不该也不能被忽视的。

3.创设一个适合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首先,教师应注意自身的心理健康。有的教师情绪沮丧时,态度粗暴生硬;情绪愉快时,就无原则地迁就容忍。教师的情绪波动最易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障碍,所以教师应始终保持平和愉快的心境,使幼儿生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中。其次,要为幼儿提供充满生机、能陶冶心灵的自然环境,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其审美情趣。最后,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活动的游戏场所,以及有吸引力的玩具,让孩子在自己的天地里,自由快乐地游戏。儿童只有在自己选择的有兴趣的活动中,才能达到专注和自主,此时,他们的困扰将会消失,梦魇不再出现,行为问题会逐渐减少,食欲与健康也会恢复如常。

安全教育与心理健康范文2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收治的100例新生儿开展分析讨论,其中男婴58例,女婴42例,42例为顺产,胎龄在33~39周不等,剖宫产为58例,体重在2.8~4.0Kg不等。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为对照组,实施安全护理健康教育的为观察组,将两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胎龄、生产方式,出生情况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新生儿常规护理措施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稳定新生儿的体温;维持新生儿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合理喂养等。1.2.2观察组的新生儿安全护理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1.2.2.1健康教育的形式

(1)集体指导产前学校为孕妇开设育儿安全防范知识课程,便于产后产科护士可结合产前学校所授的理论课给予指导。可通过面授、录像、讲解、发放书面健康教育知识等多种形式,使孕产妇及家属全面掌握。(2)个体指导主动与产妇及家属沟通,解答疑虑,提升产妇的依从性。依据新生儿具体情况行针对性指导。

1.2.2.2健康教育措施内容包括

新生儿安全喂养知识,防止新生儿溢奶、误吸和窒息方法,防止新生儿烫伤、抓伤、捂热、湿疹、脐炎、败血症等意外出现及并发症的伤害,确保新生儿正常生长。

(1)防烫伤新生儿手脚发冷、体温在36℃以下时提示保暖不足,需给予保暖,给新生儿使用热水袋时正确的方法为水温为20℃左右(成人用手背试后不觉烫),切忌直接接触新生儿,毛巾包好后放于两足部的棉被外。为避免烫伤,尽量避免使用暖水袋,最好的方法是升高室温,令室温保持在24~26℃最佳。

(2)防抓伤因婴儿的指甲生长较快,若不及时剪短,可能导致新生儿“病从口入”,或因无意识的乱抓,弄破皮肤。应在孩子情绪相对稳定的时候,剪指甲,一般每周剪1~3次。剪指甲时,一手的拇指和食指握住婴儿需剪的手指或脚趾,另一手持指甲刀从甲缘的一端沿着指甲弯曲的弧度轻剪。剪好后,检查一下甲缘处是否有方角或尖刺,若有应修剪为圆弧形。(3)防捂热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神经髓鞘尚未形成,当受到外来声音、摇动等刺激后易出现全身反应,影响睡眠质量。指导产妇及家属正确使用包被方法,适宜保暖,根据室温、孩子的状态等判断保暖是否适度。若新生儿面色正常、四肢温暖且全身无汗则表明保暖适宜;若新生儿脸上有汗、体温超过37.5℃(无疾病时)出现不安、烦躁等异常,提示保暖过度,应减少包被或松开包裹,夏天可选取薄一点的包被。

(4)防溢乳、误吸、窒息吐奶是新生儿常见现象,因新生儿的胃部成不稳定状态,贲门部位较松弛,收缩不良,胃部的奶汁易反流回食管。对于频繁吐奶的新生儿,喂奶应少量多次。包裹不宜过紧,口和鼻留有空间,避免窒息。产妇不可抱新生儿睡觉,更不科于临睡前躺位喂奶,以防产妇睡着时堵塞新生儿鼻孔。人工喂养时,奶孔不宜过大,吃奶时不宜过急。喂完奶后,轻拍其后背,最好等孩子打嗝后再轻放,取右侧卧位,避免吐奶后误吸。

(5)防新生儿湿疹及红臀尿布性选择纯棉质地、透气性能良好、柔软舒适的。使用尿布时因新生儿腹部怕受凉,不可将尿布放在腹部,避免将低于婴儿腹温的尿布放于腹部。因男婴排尿向上,放置尿布时可在上面加盖一层;因女婴排尿向下,放置尿布时科在下面加盖一层。尿布不可覆盖于男婴脐部,防止尿液打湿脐带。尿布不可覆盖过紧,喂奶前或醒后应及时更换尿布。

(6)防脐炎及败血症脐带未脱落之前易被尿液污染,出现脐炎从而导致败血症。脐炎临床上表现为脐周皮肤红肿,脐部出现渗出物,甚至出现精神弱、吃奶差,甚至发热等全身症状。故应新生儿脐部干燥,尿布不可遮盖于脐部,还应观察脐部有无红肿、渗出。用75%酒精擦拭脐带残端和脐轮周围,确保脐部清洁干燥。脐带脱落后仍有少量分泌物,每日用75%酒精棉棒擦拭3次即可,确保脐部干燥、清洁。

1.3评定标准

制定相关新生儿家属满意度调查表,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所指满意度越高。

1.4数据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l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安全教育与心理健康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 重要性 方法建议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

安全的实现一方面基于学院外部环境的保障,另一方面与学生对环境危险的认知、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息息相关,后者正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新形势下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为维护大学生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提升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而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它包含生命安全教育、财产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安全教育。

二、影响大学生安全的因素分析

1、社会因素的影响

不健康文化和全球化带来了各国经济文化的深度交流和互相影响。各国在享受全球化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同文化的冲击,特别是一些不良文化,对涉世不深、分析判断能力有限的大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错位进而容易引发安全隐患。社会公共安全教育的缺失当前全社会教育的注意力依然过多地集中于学生的文化知识方面,对学生的心理、法纪、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则关注不够甚至有所忽视,导致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缺乏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必要的资源投入。

2、校园因素的影响

校园安全环境日趋复杂化,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入,高校已由象牙塔演变为开放的小社会,不同年龄、层次的外来人员与学生同在校园内生活,不法之徒乘虚而入,敲诈勒索,侵害学生财产安全与人身安全的案件时有发生。

学校对安全教育重视不够部分高校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只管教书不管育人,只关心与就业率直接相关的专业知识及就业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仅停留在文件层面,没有在整个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部分高校虽然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建设,但却忽视了安全教育这一重要环节。部分高校安全教育缺少整体规划,没有形成科学化、制度化的教学体系。多数学校安全教育普遍存在重说教、轻实践,教育形式呆板,学生不感兴趣,安全教育远未取得应有的效果。

3、家庭因素的影响

少数父母成为安全教育的反面教材,他们的言行和思维习惯深刻影响着孩子,如父母过马路闯红灯、习惯吃路边摊,孩子也会模仿;父母不重视用电防火安全,孩子的防火防电意识也不强。大学生多为“90后”,父母溺爱现象比较普遍会产生两方面的消极影响:一方面,除了学习什么都舍不得孩子去做,也就使孩子失去从日常生活中学到安全教育获取安全知识的机会。另一方面,溺爱也会导致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面对学业、就业压力时容易感到彷徨无助,面对挫折和人际交往的障碍容易心情抑郁、自怨自艾,甚至反应过激、报复他人。

三、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方法与建议

高校教育是大学生由懵懂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让学生竖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是保护大学生远离危险的思想保障,其次开展以下几项教育。

1、拓展安全教育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应当成为新形势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基础和前提。要加大生命安全意识的教育力度,让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意义,尊重自己和他人,理性地看待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多种问题。同时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帮助大学生远离侵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高校应当建立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确保各项安全教育有效衔接,互相补充。

强化安全知识和技能培养人身财产安全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很多案例显示,大学生遇到危险时往往手足无措,坐以待毙,以致酿成惨祸。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技能培养:基本逃生技能、基本防盗防抢技能、基本急救能力等。

开展网络安全教育主要包括教育学生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合理利用网络;提醒大学生注意财产安全,防止各类网络电信诈骗及黑客攻击;有效识别抵制网络不良信息,提高甄别能力不造谣、不传谣从心理上构筑网络“防火墙”。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调查显示由于学业、就业和情感等缘故,1%―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并由此引发一系列伤人、自虐等事件。高校应当把心理健康教育摆在重要位置,通过广泛宣传、举办知识讲座等提升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同时要关注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对遭遇家庭变故和学业、情感挫折的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持续跟进开展心理干预防止问题的发生。

2、创新安全教育

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在开展安全教育过程中,高校应当从“学校要学生学习什么”向“学生希望提供什么”转变,做好安全教育需求调研,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不断改进安全教育的方式。

改变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在充分利用好发放宣传品、举办讲座等传统教育载体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教育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增加有关实战演练的内容,邀请公安、消防等单位走进校园举办演练,让学生参与其中,提升危机应对能力。

充分用好新媒体教育平台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建立官方微信平台,用更加专业的安全知识、更加贴近学生的语言风格、更加便捷高效的信息推送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关心自身安全,有条件的还可以开发安全教育趣味游戏、微电影等。

3、健全完善安全教育体系

建立安全教育责任制高校要将校园安全提升到与教学科研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以及各年级、班级设置专项负责人,形成责任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建立健全与学生安全相关的各项工作制度及工作预案。

健全相关部门协同机制各高校应当配合教育主管部门,在全社会营造关爱学生安全、重视安全防范的良好氛围;在深入开展安全教育的同时,加强与公安、综合治理等部门的工作协调配合,有效整顿校园周边环境,加强校园人员的排查和管理,面向学生加强安全服务的宣传,使更多有安全需求的学生可以便捷及时地获得安全服务。

加强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建立涵盖安全教育课程教授者、年级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等主体的安全教育队伍,邀请公安、消防、法律、心理健康、网络等方面的专家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从源头上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加强同学生家长的沟通配合建立学校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渠道,帮助家长改变“学生安全问题只是学校责任”的错误观念。加强对学生思想、学习状况的排查掌握,共同研究解决对策确保学生安全。

安全教育与心理健康范文4

2014年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为了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现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向武汉市内10所高职院校的教职工及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一共300份,收回问卷290份,有效问卷285份,最终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结合我担任班主任多年经历,发现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

1.安全教育体系不健全。

高职院校安全教育工作并不是单一的、独立的事情,而是一项系统教育工程,需要多方面因素配合并形成合理有效的体系,才能达到安全教育工作的目的。然而,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体系相对不健全,仍然存在很多欠缺,如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匮乏,缺乏完整安全教育知识教材和配套的安全管理制度等。在各个高职院校班级管理过程中,安全教育不是由专业教师进行的,主要由班主任做这方面工作。班主任虽然态度认真,但是在安全教育知识、心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知识等方面无法满足教学工作需要,他们所做的只是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强调学生注意安全,呼吁学生重视安全,无法让学生获得相应的安全教育知识和安全技能,没有专业安全教育知识教材,造成学生所学安全知识存在一些不完善和不规范现象,不利于学生未来的自身安全。另外,调查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管理相对松懈,没有适当的奖惩措施,最终使校规校纪沦为摆设,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学生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此外,一些学校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只注重安全功能,忽视人性化特点,导致师生与制度或保安出现对立现象,最终难以获得理想的安保效果。

2.安全教育手段相对落后,忽视心理安全教育。

在班主任工作中,安全教育一般采取说教式宣传方式,而不是通过正式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的,说明安全教育实践性不强、趣味性不够,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或者根本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生源质量较差,不仅体现在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及接受能力上,还体现在心理问题上。相对来说,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出现问题的几率要高一些,如偏执、焦虑、暴躁、抑郁、报复等。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中更重视外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消防安全和网络安全,恰恰忽视心理安全教育这一点,给学生心理问题出现埋下隐患,最终导致其发生安全事故。

二、安全教育建议与措施

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既是时代的呼唤,又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2.1健全安全教育体系。

安全教育体系是安全教育的保证。因此,在高职院校安全教育中,首要任务是健全安全教育体系。

2.1.1加强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安全教育内容。

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可通过两个途径实施:一方面,可以从校外聘请专业的安全教育工作人员成为学校专职教师或兼职教师,另一方面,可以对学校内部从事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教师进行安全基础专业知识及安全素质教育理论和方法培训,保证其将专业安全防护知识完整、准确地传递给学生。我们学院通过网络课程《大学生安全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各位班主任成为专业安全教育老师。这两门课程是学生的必选课程,学生通过网络课程学习、了解相关法律知识、人身安全知识、消防安全知识、网络安全知识、心理安全知识及安全技能等。通过安全教育,学生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实现目标: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和积极正确的安全观,把安全问题与个人发展相结合,为构筑平安人生积极努力;了解安全基本知识,掌握与安全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校纪校规及安全问题包含的基本内容,了解安全信息、相关安全问题分类知识及安全保障的基本知识;掌握生活安全防范技能和网络安全防范技能,学会自我保护,掌握沟通交流技能,学会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正确解决矛盾,掌握心理健康训练活动方法,学会自我心理调适、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2.1.2高效安全管理制度,实行安全责任制。

有了系统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就是安全的保障。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同时,必须制定相应安全管理制度作为保障。高职院校主要通过校纪校规对学生日常生活行为进行管理和约束。在安全教育过程中,学院领导应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注重长效,建立领导有力、机构健全、措施落实、信息畅通、工作有效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层层负责。把安全管理细化到每个部门、每个教研室、每个班级,做到人人皆知、措施明确、责任到位,对学院防火、防盗、防爆、食品卫生、交通安全、公寓安全等诸多工作做全面彻底的检验。学院领导、教师、辅导员和其他教辅人员要本着为学生、家长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细化管理。层层抓、反复抓,形成党委领导、全员参与的责任负责的长效机制,并根据具体行为制定奖惩措施,将安全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个人,让学校工作人员及学生感觉到学校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目的,从而变被动为主动。学院学生工作处、总务处等职能部门要加强协作、齐抓共管。除了常规日常管理外,班主任及学工工作人员全部实行安全责任制,负责包班、包寝室的值班制度。辅导员要做到深入班级、宿舍、教室、活动场所与班级学生党员、团员、干部及学生保持密切联系,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日志统计工作。检查卫生的同时,彻底排查宿舍安全隐患,严禁使用大功率电器和管制刀具等,严禁夜不归宿,严禁校外租房等,对进入学生宿舍的外来人员严格实行登记制度,杜绝外人进入学生宿舍或留宿;坚持查寝制度,对旷宿学生认真落实做好记录并报有关人员查清事实,对违反宿舍管理规定的严重违纪行为坚决制止并报学生工作部给予处分,决不姑息迁就、放任自流。

2.2丰富安全教育形式。

安全教育不同于一般专业知识教育,需要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安全实践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在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的时候,不能仅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要有丰富的安全教育形式。我院安全教育形式多样、内容充实,极大调动学生学习安全教育知识的兴趣和热情。我院安全教育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施:

2.2.1安全知识讲座。

邀请校外专家或公安部门警察到校做安全教育方面的专题讲座,剖析目前高校经常发生的交通、火灾、诈骗、入室盗窃、打架斗殴等实例,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遇事沉着冷静,提高学生安全防范能力。

2.2.2安全实践活动。

由班主任负责、以班为单位开展应急演练应知应会学习培训,具体内容如下:应知道各类报警电话;应知道交通基本法规;应知道寝室、教室、图书馆、实训室等场所的逃生通道和逃生方法。学会现金及贵重物品的保管;学会灭火器的使用;学会逃生自救等;学会辨别常见诈骗。同时,与当地消防部门合作,让学生参加消防演练,锻炼安全实践能力;通过违禁物品清查,消除安全隐患。

2.2.3安全主题班会。

在班上开展一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班会内容具体如下:认识生命的意义;学习在校学生应具备的安全知识,包括人身安全、交通安全、财产安全、实训实习安全和心理健康等。另外,校内通过做视频或图片宣传、访谈等校外通过社区安全活动实践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3加强心理安全教育,关注问题学生。

人的行为一般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学生可能因为压力过大、感情矛盾、家庭环境等方面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是导致其产生安全事故的隐患。高职院校学生生源质量较差,学生心理出现问题的几率高很多,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多关注问题学生,培养学生正能量,使其乐观开朗、积极向上,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问题产生,促进人格全面发展和完善。在开展心理安全教育的时候,我院设立了心理卫生研究、咨询中心,把心理健康教育、人际关系和谐教育、环境适应教育、挫折教育、健康人格及性教育、心理卫生知识及心理疾病防治教育纳入安全素质教育之中,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人才健康成长。

三、结语

安全教育与心理健康范文5

安全的实现一方面有赖于外部环境的保障,另一方面与主体对环境危险的认知、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等息息相关,后者正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新形势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为维护大学生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提升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而开展的教育活动,这项教育应包含如下内容。第一,生命安全教育。影响生命安全的因素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自然灾害类,如地震、火灾等;事故类,如交通事故等;刑事犯罪类,如杀害、抢劫、绑架等;生活隐患类,如宿舍用火用水用电不当引发的事故、饮食不注意导致的食物中毒等。要教育引导学生规避以上因素,学会防灾自救。第二,财产安全教育。主要是教育学生避免财产的不正常损失,如因盗窃或诈骗等导致的财产损失。第三,心理健康教育。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持有正确、健康的生命观,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热爱生活。遇到学业就业压力,看到不公平的现象,面对社交障碍等能够积极进行心理调试,不致抑郁彷徨,不会做出伤害他人或自伤自残等举动。第四,网络安全教育。要教育引导新形势大学生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提高警惕,不能沉迷其中,不受不良信息的侵蚀和教唆而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等。

二、影响大学生安全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因素

1.不健康文化的侵蚀全球化带来了各国经济文化的深度交流和互相影响。各国在享受全球化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同文化的冲击,特别是一些不良文化,对涉世不深、分析判断能力不强的大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甚至有一些意志力薄弱的新形势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错位,容易引发安全隐患。

2.社会公共安全教育的缺失当前全社会教育的注意力仍然过多地集中于学生的文化知识方面,对学生的心理、法纪、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则关注不够甚至有所忽视,导致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缺乏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必要的资源投入。

(二)校园因素

1.校园安全环境日趋复杂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入,高校已由象牙塔演变为开放的小社会,不同年龄、层次的外来人员与学生同在校园内生活,不法之徒乘虚而入,敲诈勒索,侵害学生财产安全与人身安全的案件时有发生。因扩招而新建的校区不少位于城乡结合部,社会治安水平不高,刑事犯罪风险相对较高,食品安全状况堪忧。

2.学校对安全教育重视不够部分高校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只管教书不管育人,只关心与就业率直接相关的专业知识及就业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仅停留在文件、报告层面,没有在整个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部分高校虽然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建设,在人防、物防、技防方面投入较多,但却忽视了安全教育这一重要环节,导致工作陷入被动。部分高校安全教育缺少整体规划,没有形成科学化、制度化的教学体系。多数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普遍存在重说教、轻实践的问题,教育形式呆板,学生不感兴趣,安全教育远未取得应有的效果。

(三)家庭因素

1.少数父母成为安全教育的反面教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和思维习惯深刻影响着孩子,是孩子效仿的对象。父母过马路闯红灯,孩子也会模仿;父母习惯吃路边摊,孩子也少不了馋嘴要吃;父母不重视用电防火安全,孩子的防火防电意识也往往不强。

2.过分溺爱对大学生安全产生“负能量”新形势大学生多为“90后”,父母溺爱现象比较普遍。这种溺爱会产生两方面的消极影响:一方面,除了学习什么都舍不得孩子去做,也就使孩子失去了从日常生活中得到安全教育、获取安全知识的机会,对危险丧失了必要的警惕性,容易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另一方面,溺爱也会导致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面对学业、就业压力时容易感到彷徨无助,面对挫折和人际交往的障碍容易心情抑郁、自怨自艾,甚至反应过激、报复他人。

三、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高校教育是大学生由懵懂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其目的不仅是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更是要将其打造成为心智成熟、人格健全、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人。高校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切实采取有效举措来提升安全教育的成效。

(一)拓展安全教育的内容

1.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应当成为新形势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基础和前提。要加大生命安全意识的教育力度,让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意义,尊重自己和他人,理性、淡定地看待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多种问题,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在社会发展中贡献力量。同时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帮助大学生远离侵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高校应当建立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确保各项安全教育有效衔接,互相补充,甚至将安全教育课程定位于必修课,用“学分”的刚性要求唤醒学生对自身安全的重视。

2.强化安全知识和技能培养人身财产安全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很多案例显示,大学生遇到危险时往往手足无措,坐以待毙,以致酿成惨祸,这也凸显了实用技能的重要性,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技能培养:

(1)基本逃生技能,如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消防常识,火灾时不可乘坐电梯、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不要贪恋财物等。

(2)基本防盗防抢技能。如加强个人财物的保管,接快递保持警惕,不贪占小便宜等。

(3)基本急救能力,学校安全部门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视频、专业人员现场演示等教会学生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急救措施的具体操作以及食物中毒的现场急救等。

3.开展网络安全教育主要包括教育学生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合理利用网络,不要沉溺其中;提醒大学生注意财产安全,防止各类网络电信诈骗及黑客攻击;有效识别、抵制网络不良信息,提高甄别能力,不轻信陌生人,不轻信网络上的各种言论,不造谣、不传谣,从心理上构筑网络“防火墙”。

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调查显示,由于学业、就业和情感等缘故,10%—3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并由此引发一系列伤人、自虐等事件。高校应当把心理健康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广泛开展心理安全教育,通过广泛宣传、举办知识讲座等提升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同时要关注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对遭遇家庭变故和学业、情感挫折的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持续跟进开展心理干预,防止出现问题。

(二)创新安全教育的形式

1.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在开展安全教育过程中,高校应当转换思维,从“学校要学生学习什么”向“学生希望提供什么”转变,做好安全教育需求调研,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不断改进安全教育的方式,提高工作针对性。

2.改变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在充分利用好发放宣传品、举办讲座等传统教育载体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教育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增加有关实战演练的内容,如邀请公安、消防等单位走进校园举办演练,让学生参与其中,提升危机应对能力。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街道、派出所,帮助学生对社会整体安全形势以及危险程度较高的地域、场合、时段有直观的认识。

3.充分用好新媒体教育平台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深刻地改变了生活。学校也应与时俱进,充分用好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例如建立官方微信平台,用更加专业的安全知识、更加贴近学生的语言风格、更加便捷高效的信息推送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关心自身安全,有条件的甚至可以与网络、影视公司合作开发安全教育趣味游戏、微电影等,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安全教育的效果。

(三)健全完善校园安全教育工作体系

1.建立安全教育责任制高校要将校园安全提升到与教学科研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各院系、部门以及各年级、班级设置专项负责人,形成责任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建立健全与学生安全相关的各项工作制度及工作预案,确保有备无患。

2.健全相关部门协同机制各高校应当配合教育主管部门,在全社会营造关爱学生安全、重视安全防范的良好氛围;在深入开展安全教育的同时,加强与公安、综合治理等部门的工作协调配合,有效整顿校园周边环境,加强校园人员的排查和管理,面向学生加强安全服务的宣传,使更多有安全需求的学生可以便捷及时地获得安全服务。

3.加强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建立涵盖安全教育课程教授者、年级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等主体的安全教育队伍,邀请公安、消防、网络、法律、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专家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从源头上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安全教育与心理健康范文6

(1)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学生成长是全面、系统的,拥有良好心智、健康品行是校园教育追求的目标,也是个体成长的基础,健康心理是学生个体心智健全、品行良好的前提,因而是最重要内容。屡发高校心理疾患诱因的悲剧案例,告诫我们应深刻认知心理健康教育在安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紧迫性。部分高校管理者和学生工作人员片面理解和认知心理健康教育,“心里有病”才应接受教育,而不认同心理疾患广泛性长期特点。另一错误倾向认为心理教育应归属德育教育,无须单列,主观忽视其重要性,当安全事故发生,惨剧悲人之际才悔之晚矣。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上升趋势明显,表现形式多样,如焦虑、恐惧、忧郁、冷漠、偏执、暴躁、消沉等,情绪色彩和偏激行为十分强烈。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存在诸多问题,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空泛、教师缺乏必要的系统培训、管理者和学工人员主观上的轻视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心理教育效果。物欲横流的社会,激烈如战场的就业环境,各种学习、生活压力,个人成长过程中不良因素导致的其它压力等原因,使在校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趋势近年来伴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水平提升在高校体现愈发明显和突出。高校要特别重视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心态和完整人格,具体的开展环境适应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健康人格教育、心理卫生知识教育、挫折应对教育以及心理疾病防治教育。真正做到打开心门,促进成长。

(2)法律知识教育。法是规则,是行为规范,贯穿个体成长、发展之漫长人生历程。法也是保障人之基本权益的最好武器。高校学生拥有良好的法制意识和系统法律知识,对人身、财产权益的保护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规范个体行为,维护校园秩序,创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生活学习环境同样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对大学生开展法律知识教育,符合当今法制社会建设主流,符合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规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法律知识教育应从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入手,例如:《宪法》、《选举法》、《民法》、《刑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国防法》、《都扑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内容的法律知识教育。要充分发挥高校公共基础课、法学基础课及相关法制教育专题讲座作用,坚持课堂教学和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结合,通过各种形式的专业实践活动和法律实践活动来推进法律教育,积极谋求与学校所在地公、检、法机关建立关系,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多形式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

(3)安全知识教育。尊重生命,保障生命,未雨绸缪,防患未然。高校对在校学生的生命、人身财产安全有天然的责任、义务,高校管理者和学生工作者应该通过自己的工作实现为学生成长发展营造安全环境的目标。上海商学院火灾案、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凶杀案等案例都是血的教训,惨剧提醒我们,安全教育有没有为学生提供更好技能、方法以规避伤害、保护自己?有无前期预防工作和避免伤害的发生的预案?安全知识是否欠缺?面对突发事件如何防范、处理?我们应该加强安全教育。通过安全理论知识教育增强学生防范意识。开展消防安全实操,进行地震疏散安全演练,进行交通出行安全教育,教授学生防火、防电安全技能,灌输用水安全观念,对学生进行防盗、禁毒、防雷、防骗、防人身伤害安全教育等等内容,形式可以多样,但不能流于形式,内容可以渐进,但一定兼顾全面。

(4)校纪校规教育。校纪校规教育是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接受的教育,是法律规则在校园的延伸、体现,两者在强制力和规范性上有差别,但对学生的纪律观念养成、安全行为习惯养成有着积极意义。当代大学生首先应是一个成人个体,应通过法律知识、校规校纪学习,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底线不能逾越,这对学生成长和未来发展都大有裨益。因此,在进行法律教育、安全教育同时,必须建立和完善学校教学、生活、管理等各方面的规章制度,把法律规范具体体现在校园校纪校规中。

(5)网络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是新兴话题。网络安全教育刻不容缓。我们应主动出击,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借助校园网及其之外的其他网络工具,规范高校学生网上行为,传播先进文化,加强正确舆论引导,使大学生在这种先进文化氛围中学会思考和反思,完善自己,科学使用网络。同时,丰富网络载体,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驾驭网络,而不成为网络奴隶。创新网络教育形式,对“网瘾”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辅导,主动关注和关心其学习、生活,谈心、交流,从而避免误入歧途,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二、加强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途径

(1)深化认识,形成齐抓共管氛围。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目前高校管理体制下主要依靠高校党、团组织、学生管理机构、学生工作者等各个部门,是一种从上自下,多层多面的齐抓共管格局。这要求高校各层级、机构都必须对高校安全教育重要性和高校安全教育意义有深刻认识,并在操作层面形成共识。在共识基础上,加强行政管理,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形成高校各级各层齐抓共管的安全教育氛围。

(2)建立安全教育运行机制。为使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仅仅依靠保卫部门或者辅导员的工作是不够的,必须建立健全安全教育运行机制。首先应建立安全教育领导机构,确定内容,制定计划,考评效果。其次是理顺安全教育体制。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在教务部门指导下开展工作。再次是建立完善保证安全教育工作有效运行的系列制度。最后是明确安全教育基本载体,主要是系统足量的课堂教育与各种专题讲座及安全教育活动相结合,从而使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全面得到落实。

(3)专业教育中融入安全教育。高校应将安全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到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中去,在各专业系设置校园安全教育内容的课程可以考虑,有条件,可以下设教研室,具体负责安全教育课实施工作。将这一举措纳入教学评估,及时督促检查落实情况,选派教师走出去进行有关培训、学习、交流;开展安全教学研究,将成型成果进行推广,进而推动安全教育课程实施。

(4)依托有效载体。高校安全教育成功经验证明,做好这项工作特别要发挥高校思想教育阵地作用,利用思政教育工作体系和优势,加大安全教育工作宣传力度和深度,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因人因事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在有关课程和教学环节中由任课教师结合课程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宣贯,如在建筑行业宣讲有关人身伤害安全知识内容、在水利专业教育同时宣讲有关《水法》知识内容等。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