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慢病管理及健康宣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血压慢病管理及健康宣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血压慢病管理及健康宣教

高血压慢病管理及健康宣教范文1

加强对教职工健康保健工作的管理

作为医院和高校应广泛关注中老年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承担起这份社会责任,加强对高校教职工健康保健工作的管理。建议高校设立专门组织机构负责这项工作,医院应协助高校制定科学规范的健康保健工作计划,开展和完成健康宣教工作。

高血压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

高血压又称原发性高血压,它的发生与遗传、饮食、精神状态和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有关[2,3]。目前一致公认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使正常血压的调节功能失调而形成的。大量流行病调查资料表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失调在发病中占主导地位,体液、内分泌、肾脏参与发病过程。全面系统地了解和评估高血压患者的病因、病史、病情等级,及时建立健全病案。根据高血压患者的病因、病史,因人而异制定具体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以保证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

健康教育指导内容

心理宣教:部分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对高血压疾病不予重视,大多数患者在体检发现自己患有高血压疾病后,出现紧张、焦虑和孤独感等不良心态。因此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首先要帮助他们理解高血压虽是终身疾病,但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和食物控制,可以减缓病情。通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宣教,指导患者有规律服药,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交流,消除患者的焦虑感,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

科学用药:血压因所用的药物和服用周期不同而波动,药物治疗一定要遵从医嘱,按时服药,建立服药与血压监测档案,不可血压降下来就停药,血压上升再服药,使血压反复波动,对健康极为不利。选择最佳服药时间,使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

合理饮食戒烟、限酒对高血压患者非常重要,尼古丁可使血压一过性升高,以及降低服药的依从性和抗药性;饮酒与高血压患病率之间呈线性相关,大量饮酒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饮酒越少越好;高血压患者应减少钠盐摄入,每天食盐量控制在

业余活动:指导患者业余时间进行体育运动,中老年知识分子运动项目可考虑步行、慢跑、太极拳、门球、气功等,避免剧烈的体育运动,每天持续运动20分钟以上。有规律的体育活动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降低血压。

控制情绪:人体血压受情绪变化而波动,情绪激动尤其是生气和愤怒时,可诱发血压升高。因此,劝导患者对引起情绪激动的因素尽可能采取回避的方法,可适时地听轻音乐,优美的乐曲可以消除紧张、烦躁和忧虑的情绪,达到降压效果[5]。

转变服务意识,提倡预防为主

目前我国的医疗服务人员存在着重治疗、轻预防的服务意识。因此,应该指导高校基层医护人员转变思想,倡导教职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健康理念,并付诸于日常的实际工作中。同时,基层医护人员开展高血压患者的针对性康复治疗,负责他们的康复治疗及健康咨询,控制高血压疾病的发展,促进功能的恢复,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高血压患者用药后应定期测血压,服药后不应站立太久,若出现晕厥、恶心、乏力时,立即平卧,头低足高位,以促进静脉回流,增加脑部血流量。高血压患者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细嚼慢咽、避免过饱。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戒烟、限饮酒、劳逸结合、保持乐观情绪。根据年龄、病情选择慢跑、快步走、太极拳、气功等运动,当出现头晕、心慌、气急等症状时应就地休息,避免竞技性和力量型运动。定期测量、记录血压,定期门诊复查。充分认识健康教育亦是一种治疗因素与治疗方法,利用良好的医患关系的优势,针对高血压病中的生活方式高危因素,推行健康处方。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但高血压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还处于较低水平。

总之,通过对高校知识分子预防保健工作的管理,加强教职工健康宣教、科学用药、健康饮食、运动疗法和自我监测等综合措施,高校中老年知识分子的健康水平将会显著提高。针对中老年知识分子高血压病患者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和措施,进行有效地健康宣教,不仅可减少或预防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而且对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永华,主编.实用流行病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72-231.

2 Puska P.Nutrition and global prevention on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J].Asia Pac J Clin Nutr,2002,11(1):755-758.

3 Truelsen T,Mahonen M,Tolonen H,et al.Trends in stroke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the WHO MONICA Project[J].Stroke,2003,34:1346-1352.

高血压慢病管理及健康宣教范文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032-02

[摘要]目的:全面了解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为预防老年病及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医学依据。方法:收集1100例老年人健康查体的各项资料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1100例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各项指标正常者为53例,仅占4.8%。结果:老年人高血压等慢性病检出率高,血脂异常,体重指数大,积极开展健康宣教意义十分重大。

[关键词]体格检查;高血压;健康宣教

随着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受到重视。老年人定期进行全面体检,为了解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预防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提供了依据。下面对1100例老年人的体检结果进行系统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收集我院体检中心于2007年1月-2008年11月之间进行的60岁以上资料完整的1100例体检报告。其中男性622例,占总检查人数56.5%,女性478例,占总检查人数43.5%,。年龄最小60岁,最大89岁。60~69岁534例,70~79岁489例,80~89岁77例。平均年龄70.18岁。

1.2方法:专职体检医师询问病史,进行内科、外科、血压、身高、体重、心电图、腹部彩超、胸部X线检查。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血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肝肾功能检查,血液标本测定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2结果

2.1常见疾病检出情况:1100例老年人体检各项指标均正常者为53例,仅占总检查人数的4.8%.检出指标异常者达1047例。占总检查人数的95.2%.

2.2主要疾病统计:按照检出率从高到低排序为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体重指数超标(大于24),高血糖/糖尿病,心电图异常,胆囊疾病,乙肝表面抗原/抗体阳性,肝/肾囊肿,胸部X线异常,见表1。

3讨论

1980年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规定以60岁为老年人的分界。通过系统分析显示出老年人健康体检指标异常检出率高达95.2%。高血压检出率达44.73%占第一位。近年来高血压的发病率在我国逐步增长,由高血压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排到所有疾病死亡率的第一位。高血压病(hypertensivedisease)严重地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它不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同时又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导致心、脑、肾、血管、眼底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和损害,引起相关疾病的发生。高血压是近年来公认的导致心脑血管病发生的最强危险因子。而心脑血管病是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损害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通过健康体检,提高老年人对高血压的认识,健康宣教,促使老年人重视高血压,提倡科学的饮食生活方式,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定期检查,监测血压,系统服药。也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工作重点。

高血压慢病管理及健康宣教范文3

【关键词】健康教育;居民健康

1 工作方法

1.1确保健康教育及促进的得到保障

健康教育工作由院长亲自抓,分管院长具体负责。院领导重视健康教育和健康的促进工作,督促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完成,要求各岗位树立开展健康教育责任感和使命感,并提供大力支持。保证健康教育与促进的经费足额到位,使健康教育宣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1.2加强居民健康知识宣教及慢性病病人管理

1.2.1依托“爱心健康教育学校”和高血压、糖尿病俱乐部,对社区居民和慢性病病人通过讲座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包括公民健康素养66条、糖尿病知识讲座、孕期保健知识讲座、高血压知识讲座、心血管知识讲座、脑血管病防治知识、胆囊炎胆石症、酒精性肝硬化知识讲座等。利用对慢性病回访时间,把健康教育与促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开展针对性的干预[1]。

1.2.2医疗服务进牧区、社区:通过义诊形式为社区、牧区百姓进行健康体检(托老所、周边嘎查索木、街道居委会等)。

1.2.3传染病防治宣传日活动:发放宣传单、义诊、咨询,利用宣传日活动,加大对结核、艾滋病等防控宣传力度,针对乙肝等其它传染病,加强门诊宣教,并针对高发人群给予重点宣教。。

1.2.4社区服务站每月举办慢性病知识讲座,每月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板内容,发放健教处方,口头宣教等四种方式进行健康宣教。

1.2.5爱心健康教育第二课堂:与南区街道办事处合作,利用其机构上的优势和我院技术资源优势,更广泛地为广大南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更实效的、更规范的健康教育服务。将不定期的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开展流行病学、传染病学、院前急救知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简单防护,以及国家医疗政策的培训。每年召开一次居民座谈会,虚心听取居民对健康教育的意见和要求,并根据实际反馈情况,本着什么内容更有效、更科学、更贴近人民群众,老百姓更需求的原则,调整讲座计划和内容。

1.2.6深入辖区各大单位站所开展公民健康素养66条及“健康四大基石”等宣教活动。

1.3院内职工健康教育。

1.3.1全院职工健康教育培训:每季度一次,有教案有笔记。

1.3.2院内职工业务培训:为了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为了获得临床医学新进展,对院内职工进行多途径培训,要求有笔记,字迹工整,便于巩固和领会。(1)业务知识培训:以科室为单位,根据具体专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知识培训,注重实用性业务的提高,增强服务患者和居民的本领。(2)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每月一次,由感控科负责安排。(3)医学法律法规培训:每月一次,医务科负责安排。(4)科内带教:具有主治医师资格的医生在科内进行临床诊治指导,利用早交班、早查房随时带教,要求实习生或见习生以及新职住院医师不满三年者均要有上级医师带教笔记备检;院部利用业务查房进行带教工作。

1.4针对门诊病人、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

1.4.1门诊病人就诊时由医生进行健康教育。(1)门诊医生由于就诊病人数量较多,可给予口头的针对其疾病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工作,并有选择性地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有发放登记本,患者或家属签字;(2) 导诊台:导诊护士发放健教处方,负责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并给患者提供专科技术信息;

1.4.2住院病人健教:(1)入院时由接诊护士作入院须知介绍(介绍完毕可由患者或家属认定签字);(2)住院期间由医生、责任护士针对病情实施健康教育(口头形式);(3)发放健康教育处方:①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印制的有54余种:小儿肺炎防治、孕期卫生指导、中风等;②我院制定的健康教育处方有11种:急性心肌梗死的自救、得了高血压怎么办、痔的形成及预防、糖尿病等;③蒙文健教处方5种;(5)进行出院指导和电话回访:口头指导与书面指导书相结合。内科患者住院用药手册、内科出院指导书总计11种、外科手术疾病出院指导书7种(石膏固定、颅脑损伤、疝修补、胰腺炎病人、肛肠手术、阑尾炎术后)、妇科正常分娩出院指导、剖宫产分娩出院指导和出院后电话回访。

1.5健康教育宣传橱窗4块:门诊每月更换一次,康复病房每季度更换一次内容,宣传内容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各期均留有底稿。

1.6电视、VCD光碟:静点室、产科病房、两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备有VCD光碟,播放《健康之路》、《电视门诊》等健康教育宣传片,宣传内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1.7控烟健康教育。

1.7.1加强控烟健康教育工作,办公室、走廊、大厅明显处张贴控烟标志。

1.7.2成立控烟督导组,不定时抽查,履行奖惩制度。

1.7.3病区设立无烟区、吸烟区。

1.8加强重点人群及院内职工健康促进。

1.8.1对辖区内65岁以上的居民及糖尿病、高血压病人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定期随访,进行动态干预。开展老年饮食、运动、情绪调整、合理用药及老年人自身伤害的防护等知识宣传。

1.8.2每年开展妇女病普查工作,根据疾病谱排序开展定向的宣教活动。开展经常性孕期保健促进活动,通过讲座、随诊、座谈会,推广科学的保健常识。

1.8.3儿童保健方面:重点做好计划免疫接种的同时,加强儿童保健工作,毫不懈怠地抓好儿童四病的预防,做好“421”管理。

1.8.4对学校及托幼机构要开展宣传教育,如正确刷牙、合理用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青春期的心理教育等。

1.8.5对中心职工每年开展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动态管理。

2评价及分析

2.1发放辖区居民健康知识问卷,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三年前提高了5.1%。

2.2对照65岁以上老年人年度体检,虽然位居前五位疾病,高血压、脂肪肝、高血脂、胆囊炎、冠心病发病率没有明显下降(考虑气候及以往长期生活习惯所致),但是高血压、糖尿病控制率各明显提高。

2.3对辖区铁路站段1430名职工三年调查结果对照,排在前五位的健康危险因素为缺乏锻炼、高盐饮食、超重或肥胖、生活与工作紧张、吸烟,均有显著改善,对合理饮食、适当锻炼、戒烟限酒、平和心态的健康理念接受并努力实施者达79%。

2.4高血压、糖尿病发生年龄趋于年轻化,但是40-55岁之间群体健康行为依从性远远低于60岁以上群体,分析原因:(1)低龄段群体从事工作,参加健康活动少,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少于高龄段群体;(2)低龄段群体自身身体素质较好,早期自觉症状不明显,自身重视程度低,容易错过饮食、运动控制的良好时机[2]。

2.5辖区内无传染病爆发,开展过三轮儿童计划免疫效果监测均达标。

3结论

不论是健康、亚健康人群,还是患病群体,也不论人从孕育、出生到成长、衰老的每个阶段,健康干预都会对其健康产生重要的意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着这项艰巨的任务,我们不仅要重视健康干预这项工作,也要不断探索,寻求更为有效地方法和途径,更好地作用于靶器官,提高辖区居民健康指数。

参考文献:

高血压慢病管理及健康宣教范文4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家庭干预;有效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现代流行病,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以及一些不良生活方式的存在,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高血压的病因迄今尚未阐明,主要与年龄大小、职业属性、所在环境、遗传基因、食盐量及体重因素相关,普遍认为,高级神经中枢功能下降在并发症中占重要地位,而体液、内分泌因素及肾脏等也在并发症中呈现。当患者确诊为高血压时需要接受长期治疗,且根据血压值及并发症合理调整治疗药物。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是否达标与其饮食、吸烟等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血压控制不良除了容易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脏并发症外,还会并会脑卒中、肾功能损害等。因此,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控制血压有重要意义。[1]故高血压患者除了临床治疗及护理外,院外的血压自我监督和测量对高血压的治疗与稳定也很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对30位高血压患者进行了住院及出院健康指导,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21岁。

1.2方法

住 院后积极了解发病过程,找出可能引起的发病因素:高血压病的发生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大量饮酒,高盐、高脂及低钾饮食,身体超重,缺乏运动等密切相关。[2]除根据各种致病因进行对症治疗外,再针对病情进行相应的护理及健康教育,着重给予出院后的家庭干预指导。

2 治疗与护理

2.1 患者入院后,给予入院宣教高血压病知识宣教,使他们掌握高血压病的常识,合理安排饮食、学习、生活、娱乐、社交及情绪调控等方法。通过宣教使患者认识到高血压的病因是由生理、心理、社交三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提高患者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及心理应激能力,全面客观地认识高血压病。

2.2 合理饮食饮食与高血压有着密切的关联,食盐的摄入量过多可使血压升高,饱餐与甜食易导致人体变胖,肥胖促进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在饮食中,要保证食物具有充分的热量、脂肪和必需的钙、铁、锌,但不宜过量。适宜吃含蛋白质高的物品,如豆类及豆制产品、蛋清、牛肉、羊肉、猪的瘦肉、鱼类、鸡等;禁止食用动物内脏,提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蛋白质,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还可以防止便秘。大便通畅有助于血压的控制:便秘也是高血压患者的大敌,预防便秘除日常多吃粗粮和含粗纤维多的食物外,还适量饮水。

2.3 据报道,饮酒量与血压水平呈正比,每日饮酒30 mL其收缩压升高4mmHg,舒张压升高2 mmHg;每日饮酒60 mL,收缩压升高6mmHg,舒张压升高2-4mmHg,。针对其特点,有选择地进行健康教育,如:有饮酒习惯者应先适当限量饮酒,尽量做到戒酒。

2.4 适当做一些户外运动户外运动可以调节人体的高级神经活动,促进血管舒张,降低血压;同时也可以提高心血管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控制体重增加,并能增强人体的免疫抵抗能力;但是,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应选择适当的项目,不宜参加过于剧烈的运动,而要量力而行。根据高血压患者个体健康状况、年龄以及个人的爱好来决定运动量。

2.5 人在长期精神紧张、压力、焦虑或长期环境噪声、视觉刺激下可引起高血压。焦虑、紧张、膀胱内充满尿液、室温过热或过冷、疼痛、昼夜变化都影响血压的变化。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行为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改善了治疗效果。通过心理护理,

2.6 预防发生一过性低血压

2.6.1 起床指导:指导患者分几步缓慢起床。首先在床上坐几分钟,腿悬在床边片刻,待稳定后再扶床边茶几、拐杖等物慢慢站起。在起床前,先抬高头部半卧以减少血压的变化。

2.6.2 保健指导:嘱患者餐后休息60 min;离开床前建议穿上高紧身弹力袜可减低静脉曲张的程度;弯腰后突然站起可引起性低血压,因为调解系统不能充分对此作出迅速反应,患者可借助器械拿取东西尽量减少弯腰的程度;锻炼及过度换气可导致血压下降,应根据自身的能力制定适当的锻炼计划;热水浴可引起静脉扩张,必须准备好浴垫、浴池椅子,并有家人陪伴在旁,以防意外发生;特别告诫患者一旦出现眩晕、视力障碍,应立即坐下或躺下,并向家人呼救。

2.7 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终生的降压治疗,合理应用降压药能使90%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很大程度上维持血压稳定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着密切的关系。[3]因此,应每日应定时、定位、定专人、定血压计进行血压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结合医嘱合理服药,降压不宜过于着急,以缓冲降压为主,同时不宜将血压降至太低而阻碍对心、脑、肾的供血。同时还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2.8 科学饮水对高血压预防有积极作用:水的硬度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研究证明,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它们是参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舒缩功能的重要调节物质,如果缺乏,易使血管发生痉挛,最终导致血压升高,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要尽量饮用硬水,如泉水、深井水、天然矿泉水等。

2.9来自家庭的支持:患者患病后更渴望得到来自外界的尊重和帮助,更希望周围的亲友、同事和医护人员能尊重自己。来自家庭的支持不仅影响患者对治疗措施的顺应性,还影响其治愈疾病的信心。[4]因此,出院后家属应给予他们心理上热情的慰藉和生活上的帮助,将对改善患者的心态,从而有利于他们的康复。对于那些负性情绪较多者,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做好心理指导工作,告知患者高血压是完全可以治疗性疾病,家人应多关心温暖,防止意外发生。2.10告知患者及家属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2.10.1 脑血管意外:高血压病患者在过度用力、愤怒、情绪激动的诱因下,出现头晕、恶心、麻木、乏力、头痛等症状,要高度怀疑中风的可能,此时,应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检查。

2.10.2 肾动脉硬化和尿毒症:出现消化道反应及尿检异常时应及时就医。

2.10.3 高血压性心脏病

2.10.4 冠心病

3 结果

30位患者出院后,其中有25人严格按照出院指导进行自我护理,血压均控制在120-140/70-90mmHg之间,另有2人因未控制饮食,戒烟酒血压控制不理想而住院治疗;另有2人因家庭经济原因,未进行系统监测血压及服用药物,最终无法进行随访;最后有1人因拒绝服用降压药而致病情恶化,最终因脑血管意外死亡

4 讨论

患者通过医护人员给予的疾病相关信息,在出院后积极进行家庭干预,能有效的控制高血压,使血压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状态,同时对疾病的愈后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梅霖,张琳.健康教育小组对促进出院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作用.护理学杂志,2010,25(11):72-73.

[2] 史素玲,孙圣燕,陈玲丽.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原因分析及对策.护理学杂志,2009,24(1):72-73.

高血压慢病管理及健康宣教范文5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积极干预;妊娠结局;临床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746―0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疾病,严重威胁母婴安全,是严重的妊娠并发症之一。至今病因未明,治疗效果不满意,当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时,已造成了肾、胎盘等由功能性发展为器质性损害。因此,应积极实施干预早期预防以降低妊娠高血压疾病对母婴的损害。高平市妇幼保健院对妊娠期高血压高危者孕妇积极进行给予健康教育指导和预防性药物等干预,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对2009年2月至2013年9月在本院产科门诊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早期孕妇进行登记,孕12周内建立围生期保健卡,测量血压作为基础血压。年龄40岁、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病史、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营养不良、低社会经济状况的孕妇在孕早期收缩压≥135mmHg,舒张压≥85mmHg;双下肢轻度浮肿但经休息可恢复,尿检正常列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者,共306例,年龄17~45岁,平均27.6±3.2岁;骨盆外测量均在正常范围;小学及以下文化81例、中学156例,大专以上69例。

1.2 早期干预措施

①孕期健康宣教。定期做产前检查及培训,必要时增加检查及专家诊治次数,并通过图片、宣教资料、电视录像等多种形式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进行宣教;指导高龄孕妇每天保持10~12h的睡眠和愉快心情;坚持左侧卧位休息减轻子宫右旋,增加子宫血流量;孕妇饮食宜清淡,补充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进食低盐、低脂、高蛋白饮食, 忌姜、酒、辛辣、煎、炸等食物,多吃鱼、蛋以及含钙丰富的食物;注意劳逸结合;自数胎动加强自我监护;孕晚期避免性生活及重体力劳动,定期检查,及时评估。在孕12~28周内每4周产前检查1次,28~32周每2周检查1 次,32~36 周每周检查1 次,监测胎心、血压、体质量等情况变化,注意水肿情况、有无蛋白尿,并将结果准确记录在孕妇保健手册。②心理干预。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生理、职业、社会、文化素质、家庭背景以及对疾病和健康的不同认识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干预前给患者讲解干预过程,说明干预对孕妇及胎儿的必要性、安全性,并向患者介绍治愈较好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及新生儿预后较好的病例,并安排患者参观先进齐全的抢救设施,介绍医院精湛的技术力量,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治疗的信心;鼓励孕妇适当的运动和娱乐活动,消除不良情绪;保持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其次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尤为重要,与患者的家属多沟通,鼓励她们为患者提供各种各样的帮助,包括经济及精神情感方面的支持,有利于调整患者心态,使患者以最佳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主动参与治疗护理。③在使用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处方的同时,每天口服VitE50mg,3次/d;VitC0.1g,3次/d;碳酸钙/VitD 0.6/d;阿司匹林50mg/d;5%GS500mL+丹参注射液20mL/d,治疗7d为一个疗程,需要1~3个疗程。

2 结果

早期干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析,对306例孕妇进行重点管理,早期干预治疗,追踪至分娩后12周,结果18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为5.89%,明显低于我国9.4%的平均发病率[1],且均为轻度子痫前期;均自然分娩或因产科指征进行剖宫产分娩;未发生脑血管意外、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胎盘早剥、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母婴健康状况良好。

3 讨论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子痫而死亡的妇女约5万,美国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造成孕产妇死亡占孕产妇死亡总数的18%。我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平均发病率为9.4%,对部分地区监测资料表明,妊娠高血压疾病造成的孕产妇病死率为7.7/10万,占死亡总数10%,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因而不能完全预防其发病,但是临床病症是由轻到重,呈阶段性发展,如果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对高危孕妇能够及早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是预防临床轻、重度子痫前期发生的有效方法[3]。

本文通过:①孕期健康宣教。可使孕妇获得有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防知识,主动配合治疗;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异常,给予治疗及纠正,从而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和阻止其发展;文献认为[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营养素缺乏有关,我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蛋白质、钙、锌、及维生素A、维生素B的摄入量明显低于正常孕妇,营养干预可以提高孕妇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全面改善孕妇营养状况,降低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②心理干预。由于孕妇体内内分泌的变化大,情感往往比较脆弱,特别是妊娠晚期容易发生情绪波动,相关性研究发现,焦虑、抑郁等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普遍存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病率随焦虑、抑郁分值增高而增加,因此针对心理变化,为她们提供心理咨询及指导,满足其心理需求,创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尊重、关怀、体贴患者,可消除其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树立自信心。③药物干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是多因素的结果,全身小动脉痉挛是最基本的病理改变。钙能够降低血管平滑肌对血管紧张素Ⅰ的敏感性,与降低甲状腺旁素分泌代偿性亢进和调整肾素活性有关[5],因此补钙以纠正体内钙平衡失凋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痉挛,降低血压是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还有学者认为胎盘发育障碍使其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其可加重滋养细胞凋亡/死亡,释放比正常妊娠更多的细胞碎片,导致全身炎性反应,可能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之一[6]。维生素作为抗氧化剂可有效防止脂质过氧化,对生物膜的过氧化损伤有很强的保护作用,从而使血管内皮细胞免受损伤;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扩张血管、可使全血及血浆黏度下降、改变血液流变学特征。子痫前期孕妇体内存在血栓素和前列环素失衡,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 降低血栓素水平,而对内皮来源的前列环素抑制性弱,逆转改变二者的不平衡,进而减少子痫前期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者孕妇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孕期健康宣教、心理干预及在使用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处方的同时,选用不同的药物进行干预治疗,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低,且均为轻度子痫前期,未发生脑血管意外、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胎盘早剥、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母婴健康状况良好,改善了妊娠结局,因此对孕妇及早进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筛查,高度重视,重点管理,及早进行干预治疗,可预防和减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从而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减少对母婴危害,保障母婴健康,提高人口素质,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谢幸.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7-68.

[2]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98.

[3] 胡清华.妊娠期补钙防治妊娠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3):137-138.

[4] 耿晓丽,王志敏,陈东娜. 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研究[J].西南军医,2011,13(4):636-637.

高血压慢病管理及健康宣教范文6

[关键词] 社区;中老年人;健康;慢性病;规范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7(a)-169-01

健康管理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1]。为了更好地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了解辖区居民的健康情况和生活习惯,本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09年2月20日~3月20日对弹子石社区200名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进行了健康状况的普查,进行规范化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重庆市弹子石社区40岁以上中老年人100名作为研究组, 10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人群在性别、年龄、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体重指数以及血压、血糖、血脂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糖尿病患者各25例,高血压患者各29例。

1.2 方法

1.2.1 调查内容入组前根据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制定的《社区卫生服务技术规范丛书-社区中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内容调查两组人群年龄、性别、职业、身高、体重、受教育程度、运动习惯、既往病史、用药情况、吸烟及饮酒情况并测定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并做记录,按相关疾病标准对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等进行诊断[2]。

1.2.2 管理方法对研究组进行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教育、咨询,指导各项干预措施的实施,特别是饮食、吸烟、饮酒、运动、服药等方面。高血压者每半月测血压1次;糖尿病人每月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1次;每3个月组织1次被管理者座谈,讨论、交流治疗心得。每年作心电图1次、查血脂2次、查糖化血红蛋白2次。对未明确诊断高血压、糖尿病的人员,每3个月进行1次血压、血糖监测,了解其是否有新出现慢性疾病(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若有也给予上述规范化管理。对照组只做常规的血糖、血压及相关的指标监测1次,不进行干预措施。

1.3 相关标准

社区居民生活习惯改善、血压控制 、血糖满意率控制依据陈博文[3]等关于慢性病管理标准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1.5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

2 结果

慢性病规范化管理1年后,研究组人群生活习惯改善率、糖尿病控制满意率、原发性高血压控制满意率及体重指数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本资料结果显示,通过规范化管理,中老年人居民的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有明显改善,高血压、糖尿病的控制率提高,体重指数也大部分降至正常。本次入选的人员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可能与本地区中老年男性的自我保健意识差有关。应多加强宣传和指导以利于全民身体健康。对辖区居民进行规范化管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

卫生部1997年颁布的《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方案》中明确规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慢性病防治中的职责与作用[4]: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和积极开展对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治,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笔者针对中老年人疾病特点和生活习惯,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①耐心细致地给他们讲授自我保健、预防疾病的知识和简单的自救互救方法,并做好心理护理,善于自我调控,保持开朗、愉快的精神状态,稳定情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②开展戒烟、不饮烈性酒宣教,提倡低脂、低胆固醇、低盐、低糖、低热量饮食,控制肥胖,多吃鱼类、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③多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如跑步、骑车、游泳、练气功等,坚持每年到医院进行身体健康检查。中老年人只有持之以恒地做到合理的饮食、合乎卫生的生活起居、适当的劳动与锻炼,保持平衡的心理状态才能促进身体健康,预防疾病。

[参考文献]

[1]黄建始.什么是健康管理[J].中国健康教育,2007,23(4):299-300.

[2]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高血压杂志,2000,8(1,2):94-103.

[3]陈博文.社区高血压病例管理(试用)[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