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慢性病防控实施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慢性病防控实施方案范文1
一、全面开展大病救治
从2017年正式开展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以来,国家和省市先后5次调整大病救治病种,由最初的9种扩大到34种(目前国家30种),区人民医院作为大病专项救治定点医院,按照大病病种特点和病程阶段,根据临床实际,为每位患者制定诊疗方案,建立贫困患者就医绿色通道,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为全区农村贫困大病患者提供方便、快捷、优质、连续性的医疗服务。建立专门的大病专项救治台账,每位患者有救治档案,动态追踪管理,2017-2020年以来区人民医院收治贫困人口门诊28387人次、住院患者8360例,全区34种大病患者1574人,已救治1574人,救治率达100%。随着病种的增加,使更多贫困患者受益,为保证贫困人员医疗质量,有效合理使用医疗费用,区人民医院对所有收治病种临床路径全覆盖,所有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全部自动纳入临床路径管理。
二、严格落实慢病签约服务管理
(一)深入开展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16年8月31日全面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家庭医生与居民签订签约服务协议,当好健康“守门人”和政策“引路人”,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讲清医疗报销政策和流程,同步宣传健康知识、健康脱贫政策,并对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每季度进行1次履约服务。印发《市区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服务“1+1+1”管理模式试点工作方案》,引导区级专家资源参与基层健康服务,确保每位贫困人口均能享受到“1+1+1”健康服务,即:“有一名家庭医生签约,一个全科医生团队服务,一位区级专家指导”。为患病贫困人口提供有效救治和康复随访服务;为一般贫困人口提供完善的预防保健服务,有效减少因病致贫、返贫发生,贫困群众健康素养得到显著提升。2020年将2014年和2015年已脱贫贫困人口也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签约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截止2020年底贫困人口共签约14718人,其中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重性精神病分别签约4930人、1227人、13人、545人,实现应签尽签,履约率达99.38%。
(二)开展送药上门服务。印发《关于做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常见慢性病药品配送管理工作的通知》(叶卫计〔2018〕95号),聚焦特定贫困群众,为行动不便贫困慢性病患者在14个慢性病病种推行“长处方”,依托签约服务团队开展送药上门服务,加强村卫生室药品配送管理,按照医供体建设要求,由区医供体中心药房统一配送管理,方便贫困群众取药报销,累计完成上门送药服务198人次。开通了贫困人口慢性病鉴定绿色通道,简化了慢性病申报流程。
(三)大力实施公共卫生项目。实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卡制”。加强对慢性病、常见病的防治,开展专项活动,优先为老人、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服务和慢性病规范管理,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分别建立电子健康档案30812份、9225份、1050份,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92.13%、92.78%、93.05%。截止2020年底全区慢性病防控核心信息人群知晓率达75%以上;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和测血糖分别达到50%和40%;管理人群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达到88.79%、88.97%。
(四)抓好贫困人口地方病和重点疾病防控。开展地方病和重大传染病攻坚行动,实施预防、筛查、治疗、康复、管理的全过程综合防治,降低因病致贫返贫风险。持续开展了碘缺乏病监测工作,各项指标达到消除标准。做好消除疟疾防控工作,全区上报疟疾血检1005人,无疟疾病例报告。认真做好传染病疫情监测和网络报告管理工作,紧紧围绕“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目标,全区各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运转正常,疫情网络直报及时、准确,全区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5963例,其中乙类传染病2691例,丙类传染病3272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疫情报告及时率、审核率100%,全区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大艾滋病监测检测力度和对全区艾滋病人规范化管理、抗病毒治疗、定期随访,先后发现报告居住我区的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共53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死亡9例,5年来累计完成医疗救助159人次,总计17.42万元。认真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年初制定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明确了各医院的职责和任务。全区新增报告结核病468例,累计救治贫困肺结核患者218人次,救治金额18.15万元。我区共报告和治疗手足口病995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积极与教育部门联系沟通,认真做好全区秋季入学新生体检结核病筛查工作,筛查结果异常的,需经进一步检查排除,全区各学校没有聚集性结核病发生。加大对各乡镇街结核病人的发现、报告、转诊及治疗管理工作督导,指导乡村医生按公共卫生管理要求,对治疗病人及时随访,规范做好病人的治疗管理工作。每年采集200份8-10岁儿童及100份孕妇家中食用盐样、尿样分别进行盐碘、尿碘含量检测以及学生甲状腺B超检查甲状腺肿大。
(五)加强妇幼保健工作。优先实施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和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2017年8月区政府办印发《市区2017年农村贫困户家庭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市区2017年农村贫困户家庭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实施方案》,于2017年9月,正式全面启动,进一步提高了贫困妇女乳腺癌、宫颈癌的早发现早治疗几率,保障了妇女健康权益,逐步改善了贫困儿童营养状况,降低了儿童发病率。贫困家庭新生儿筛查累计63人;贫困人口家庭6-24月龄婴幼儿共发放儿童营养包237人;贫困家庭妇女“两癌”筛查累积完成乳腺癌筛查2140人,宫颈癌筛查2201人。切实加强免疫规划工作,完成疫苗追溯系统建设,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接种效率,保障接种安全。全区免疫规划疫苗适龄儿童接种率达90%以上,建卡率达95%以上,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为进一步强化预防接种人员的业务技能,对全区预防接种人员培训,进一步提升了接种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利用预防接种宣传日契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以妈妈课堂、乡村讲座、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片、新媒体等方式大力宣传预防接种知识,增强了宣传氛围,有效提高了家长的认识度和满意率。
(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结合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我区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抽调专人负责,2020年市顺利完成国家验收。新建、改建的城区公厕累计12所。积极开展农村饮用水卫生监测,严格按照《省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方案》要求,进行科学监测,超额完成年度水样监测任务。2020年每季度对全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出厂水、末稍水和城市水龙头水开展监测工作,共检测水样40份,检测结果及时在区政府网站公示。同时对全区19个贫困村的饮用水开展水质检测,为每个行政村采集1份集中供水和1份分散供水,共计38份水样,检测结果均为合格。
慢性病防控实施方案范文2
【关键词】督导评估;慢性病管理;基层社区卫生服务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758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995-02慢性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因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所以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近年来,慢性病发病率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呈逐年升高的趋势,面对日益严重的影响居民健康的慢性病问题,需依据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分析影响慢性病管理成效的诸多因素,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以达到提高居民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的目标。
1基层社区乡镇慢性病管理现状分析
1.1在社区的慢病管理实际工作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如经费问题,基层社区没有强有力的经费支持;组织管理问题,基层社区对慢性病管理工作没有完整的计划和实施配档,很多事都处于走形式、应付上级检查;考核评估问题,没有落实好慢性病的考核评估工作,使基层社区没有感觉到慢性病工作的重要性,导致许多工作无法开展,比如高血压等慢性病的规范管理不到位,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人群的筛查、管理个性化的健康指导,病人的自我管理等慢病综合防治工作还有较大差距。
1.2认识与宣传力度不够,各实施单位对项目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宣传力度不够,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上门建档、年体检工作和随访工作存在一定困难,致使我区项目管理工作受到一定的影响。
1.3老年人病人管理率、高血压病人管理率、糖尿病人管理率都达不到年目标要求。
1.4有部分社区服务站(中心)没有设立专人负责资料的收集、汇总和管理致使资料比较散乱,较难找到。
1.5只注意慢性病患病人群,对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和教育却忽略,慢性病发病率不能从根本上控制;慢性病管理专业队伍缺乏,缺乏全科医生参与;社区人群健康意识、文化素质健康知识知晓率低。慢性病管理工作起步晚,人员专业技术不高,经验不足,社区管理人员不固定,很多人身兼数职。多项工作认为人员不足,时间不够就可以随意臆造。
1.6部分实施单位缺少技术人员和设备不足,使辅助检查项目难以开展;档案质量不高,随访质量不能保证,档案信息与体检表内项目填写不完整、漏项、缺项、错误填写,从我们对档案的随机抽查和电话访问患者所得,每季度的一次随访记录墨迹相同,年初与年终随访记录出自同一个人的笔迹,造假迹象一目了然,电话访问部分患者从未接受过治疗与指导,甚至联系电话是空号。
2慢性病社区管理模式
2.1组织管理建立慢性病技术指导小组和防治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强化慢性病防治的执行力度,依据社区情况对慢性病管理实施方案进行制定,组织成立慢性病管理机构,相关工作由公共卫生科慢性病管理办公室负责落实,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工作,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2.2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干预措施①掌握社区卫生资源状况,以社区卫生综合服务点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自然区域和人群为范围开展;②建立居民家庭健康档案,掌握各家庭成员疾病史;③形成社区慢性病监测网络,在防治小组的领导下对慢性病管理措施进行评价;④社区针对高血压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了针对性的分级管理,并且以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为主要措施,针对危险因素和不良生活习惯进行健康指导和行为干预。
2.3重点人群患者的健康管理现场查看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资料,随机抽查10份档案,核查档案完整性和动态使用情况,完成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10名电话询问病人是否接受了社区医生的一年4次面对面随访,血压是否得到控制,对社区卫生服务是否满意,回访核实档案的真实性。
2.4慢性病患者信息收集多措并举,提高慢性病人的发现率,增加自助点的建立,每个村、居建立一个自助点,充分利用居民健康档案和健康体检、主动筛查等形式,提高病人的发现率,使慢性病病人早诊早治。加强社区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和冠心病患者的随访管理,建立重点人群档案,并由社区专业人员每年为患者提供4次随访,1次免费体检。加强高血压和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管理,对发现的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每年测一次空腹血糖和一次餐后2小时血糖。落实山东省减盐防控高血压综合干预项目、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规范,进行高血压与食盐摄入量相关因素调查、高血压患者低盐膳食干预,继续推广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模式,抓好自我管理小组的建立和管理工作,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2.5考核评估为了把慢性病的考核评估工作落到实处,我区加大了督导评估的力度,每月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慢性病管理工作进行督导,每季度进行慢病工作考核,考核结果和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挂钩,从而促进了社区管理慢性病的积极性,提高了慢性病规范管理率。
3结论
近年来,慢性病防治和管理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对社会有积极意义的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全面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一方面要面对慢性病现患病人进行治疗和管理,另一方面要积极做好全人类的慢性病预防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以全科医生服务团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有效、综合、便捷、连续的特点,在慢性病的健康教育、检出、预防和管理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尽管实施中尚存在一定困难,若利用卫生系统改革的机遇,将社区卫生服务、初级卫生保健、区域卫生规划、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等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相结合,把慢性病防治在社会系统工程中纳入,与新型医学模式相结合,采取群体健康干预策略,以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营造有利于慢性病的环境,控制和减少慢性病的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命质量。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的提升,不仅依靠目前政府部门政策的大力支持,同时,不断的迎合群众需求,不断的拓宽思路是工作提高的原动力。慢性病规范管理,加强了团队在慢病管理中对患者生活干预、指导的权威性,强化责任医生团队整体素质,对居民进行追踪式管理,进行个体化健康及疾病管理,使被管理者化被动为主动,双方合作,达到管理目的。提高了慢性病的综合防治规范管理率及检出率。
参考文献
[1]冯勇.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存在问题及工作思路[J].《慢性病学杂志》,2010(7):669.
慢性病防控实施方案范文3
一、健全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
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包括直接面向农村居民与农村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点人群卫生服务、基本卫生安全保障服务等三大类8个项目。第一类农村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开展健康教育、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落实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治等;第二类农村重点人群卫生服务,包括妇女保健、儿童保健、慢性病和精神病防治及老年人的动态健康管理等;第三类农村居民基本卫生安全保障服务,包括对农村食品和饮用水等卫生监督监测、农村公共卫生信息收集和报告等。其主要内容为:
(一)开展健康教育,主要包括村村设置健康宣传栏,定期更新内容,户户获得健康教育资料,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与疾病预防、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指导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开展育龄妇女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咨询与教育等。
(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做好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抢救;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培训;承担或协助做好传染病病人的消毒隔离、治疗和其它防控工作;协助开展疾病监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等。
(三)配合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治,主要包括结核病、血吸虫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寄生虫病等其他各类传染病防治工作。
(四)做好妇女卫生保健服务,主要包括实行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建卡率90%以上;向孕产妇提供5次产前检查、3次产后上门访视和1次产后常规检查;向已婚育龄妇女每年提供1次常见妇女病检查等。
(五)做好儿童卫生保健服务,主要包括向0—7岁的儿童免疫提供省免疫规划规定的一类疫苗的接种服务;开展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服务,0—3岁儿童在首次体检检查时建立系统管理档案,定期接受8次健康体检等。
(六)进行慢性病与老年人的动态健康管理,主要包括对高血压、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病人和精神病人提供咨询服务和治疗指导;为60岁以上老人和特困残疾人、低保家庭、五保户等困难群体实行动态管理,跟踪服务,定期随访等。
(七)加强农村食品和饮用水等卫生监督监测,主要包括开展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和职业卫生监督监测等。
(八)做好公共卫生信息收集与报告,主要包括收集和报告传染病疫情,及时掌握食物中毒、职业危害及饮用水污染、出生死亡、出生缺陷和外来人员等信息,每月5日前要及时上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月报表,并自留一份备查。
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
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按农村人口每人每年不低于8元的标准设立。专项资金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主要用于镇、村卫生机构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补助,其中用于对乡村医生的防保补助经费不低于30%。卫生局对农村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实施考核管理,落实政府为农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责任,规范和保证农村卫生机构的服务。对不提供有关服务的不给予资金补助;对服务质量不到位的,扣除相应补助资金。
三、加强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管理
市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是政府向农村卫生机构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资金,资金的使用实行项目管理。
(一)市财政局、卫生局将专项资金纳入财政社保补助专户管理,实行专帐核算,确保专款专用。
(二)镇(中心)卫生院和卫生防保所于每年年初编制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计划和用款计划,报市卫生局审核汇总后报市财政局审批。
(三)市级财政将上级财政补助和本级财政配套安排的资金,按照项目用款计划和国库集中支付的有关要求及时拨付到有关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单位。
(四)各镇、村卫生机构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及项目实施方案的规定,保证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合理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平调、挤占和挪用;不得用于项目内容规定用途以外的工作以及国家规定不得列支的其他费用;不得用于基本建设或抵充行政事业经费;不得用于各种罚款、偿还债务、捐赠赞助、对外投资等支出。
四、明确政府在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责任
慢性病防控实施方案范文4
一、考核对象及考核内容
(一)考核对象:经区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确认的、承担一定区域内居民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乡村医生。
(二)考核内容:以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完成情况、参与公共卫生管理和群众满意度等为主要考核内容。
具体如下:
(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为辖区居民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基本健康档案,并逐年完善。
(二)健康教育。向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和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对辖区居民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
(三)预防接种。协助组织适龄儿童到乡镇卫生院接种及配合做好登记工作等。
(四)传染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预防控制工作。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现场疫点处理。
(五)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逐步完成辖区内确诊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并进行必要的健康指导。
(六)孕产妇保健。协助为辖区内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并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
(七)儿童保健。协助为辖区内的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及必要的健康指导。
(八)老年人保健。协助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必要的健康指导
(九)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协助对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上级专业人员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
(十)各项卫生政策宣传。
(十一)各类卫生信息登记、统计、报告。
(十二)居民满意度评价。
二、考核方法和程序
(一)区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考核工作方案,成立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小组,负责考核的具体组织实施。
(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对辖区内村卫生所(室)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乡村医生进行考核。采取查阅资料、现场考察、抽查核实、入户调查等方式进行。
(三)区级卫生行政部门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核的基础上,组织考核小组进行抽查复核。要求充分听取乡村医生、村委会和村民的意见,客观、准确评价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工作。考核结果作为发放乡村医生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的依据。
三、考核时间
(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内乡村医生的考核每季度进行一次,考核结果应在辖区内进行公示。
慢性病防控实施方案范文5
为做好我市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工作,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工作
我市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地区,成人高血压患者近47万,2010年高血压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标化死亡率为186.8/10万,高于我国东部地区平均水平(171.6/10万)。医学研究表明,过高的食盐(钠)摄入量是导致人群血压水平上升和高血压患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高血压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采取健康促进策略,推行综合性减盐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居民食盐摄入量并控制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发病水平。根据2002年居民营养调查结果,省居民人均每日烹调用盐量为12.6克,远远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量(6克)。按照《省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减盐工作,从降低居民食盐摄入水平入手防控高血压,对保护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事关和谐社会的构建、事关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各级各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减盐防控高血压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履行工作职责,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工作。
二、明确工作目标,切实加强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工作措施
全市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医改为动力,以减少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减少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危害为目标,通过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健康教育,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使减盐措施得到全面落实,力争到年全市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到10克以下。
(一)搞好基线调查,建立项目监测指标体系。2011年年底前,寿光市、高密市要完成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基线抽样调查工作,了解人群低盐膳食与高血压相关知识水平,掌握居民食盐摄入量、血压等指标的基线水平,为制定减盐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在基线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市县两级疾控机构要逐步建立居民家庭烹调盐使用量、居民尿钠水平和血压水平的动态监测系统;全市社区服务中心和乡级以上医疗机构要积极开展心脑血管急性疾病监测,逐步建立全市脑卒中、急性心梗发病监测系统。
(二)加强宣传培训,提高人群的防治水平。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制定社会宣传培训工作年度计划,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主流媒体,大力宣传减盐防控高血压知识;针对家庭主妇、学生等重点人群,烹调师、营养师、配餐员等重点职业,托幼机构、集体食堂等重点单位,食品加工、生产、销售等重点行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活动。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每年分别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四种主要媒体开展社会集中宣传活动不少于2次,对“四个重点”对象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均不少于2次。全市各中小学开展减盐防控高血压健康教育课、医疗卫生单位开展高血压义诊与减盐防控高血压咨询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通过宣传培训,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切实提高人群防治知识水平,逐步实现“要我减盐”到“我要减盐”的转变,全市居民减盐防控高血压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
(三)落实政策措施,积极探索减盐工作新途径、新方法。年,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要积极开展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试点,在大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推广减盐生产标准与工艺,在大型商场或超市设立低盐食品和低钠盐专柜,在大型企业或学校建立减盐健康食堂,各项目试点单位不少于1个。各试点单位要做好减盐政策的宣传贯彻,增强从业人员低盐膳食和科学用盐意识,开展就餐或食品购买人群的宣传教育工作。各试点单位同时承担监测点任务,开展减盐相关政策监测、食盐及涉盐食品生产与销售监测、餐饮从业人员知识行为及食盐用量监测。到年,试点单位覆盖面扩大到同行业的80%以上。
(四)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全面提升高血压防控水平。在潍城区、寿光市、高密市开展以防治高血压为核心的首批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组织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人群高血压筛查和行为危险因素调查,落实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及时更新居民健康档案,完善随访服务,提高高血压患者登记、治疗和管理率。到年,全市100%的县市区建立健全高血压发现和早期干预体系,全市居民与高血压相关的心脑血管急性事件发病率显著降低,健康状况明显提高。
三、强化督导落实,确保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顺利实施
(一)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制。该项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级要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专业机构实施、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各级政府要研究制定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的地方性政策措施,指导协调本地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的推进落实。要从相关部门抽调专业人员,组成技术指导和考核评估小组,负责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的技术指导、督导和考核评估工作。
慢性病防控实施方案范文6
一、继续全面落实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按照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省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要求(试行)的通知》和省卫生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省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继续加大全面落实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力度,确保2013年各镇(街道)对照省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考核细则(试行)总得分在700分以上,全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得分率在90%以上。一是要修订出台以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落实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考核办法,社区卫生服务专项经费的拨付直接与考核挂钩。二是市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和卫生监督所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较为规范的台帐资料和其他业务的指导工作。三是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对照工作要求和考核标准,结合各单位实际,积极探索和创新工作方法,把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责任分解落实到社区责任医生团队或社区责任医生,加强工作过程帐资料的积累和分类管理工作,积极做好当地政府参谋,促进镇(街道)、村和公共卫生联络员工作的落实。充分发挥莼湖镇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表率作用,要按照省卫生厅办公室《关于印发省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手册(试行)的通知》精神,积极探索适合我市工作实际、操作性强且相对规范各类档案资料的建立,并适时在全市推广。
二、加快推进服务网络建设。
尽快出台《市村级卫生网建设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按规划要求,完成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工作,溪口镇和大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积极做好当地政府参谋,确保市经济欠发达乡镇2013年度村卫生室建设计划的顺利实施。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重点加强自身的服务能力建设,严格实行对下属站的人员、业务、财务、药品、信息等方面一体化管理,健全考核制度。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加强社区责任医生团队的建设,明确责任医生团队的工作任务和团队中责任医生的职责分工,加强团队内部的合作,建立健全中心对责任医生团队及社区责任医生的考核、督查制度,完善内部分配机制,将社区卫生服务专项经费使用与责任医生团队或社区责任医生的工作量实行量化挂钩,努力提高专项资金的绩效。
三、扎实开展农民健康体检工作。
继续实行每年一次上门入户家庭健康状况调查及物理体检工作和确定重点人群进村(企业)集中体检相结合的方法,为实现当年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及建档率≥45%的工作目标,今年重点人群体检对象为60岁以下婚育妇女(含妇女健康促进工程体检项目和合作医疗健康体检项目,具体要求另行制订),按专项体检工作要求,认真做好0—7岁儿童和在校学生的体检工作。今年的健康体检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单位应按我局要求,在5月底前全面完成59岁以下男性和未婚女性健康体检任务的基础上,结合各自实际,统筹安排社区责任医生团队的工作。亦可合理利用现有的乡村医生队伍,在确保上门入户的家庭健康状况调查和物理体检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注重工作质量,努力提高社区责任医生对居民的基本健康状况掌握率。
四、全面推进规范化中心的创建工作。
以规范化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为载体,深化服务内涵,疾控中心、妇保院、卫生监督所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创建的业务指导工作,努力使卫生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沉”,逐步建立“疾病防控立足社区、卫生监督进驻社区、妇幼保健融入社区、城市医院支援社区、责任医生扎根社区”的服务模式。溪口镇、松岙镇、大堰镇、西坞街道、萧王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2013年省级规范化中心创建单位,在确保顺利通过4月份我局对创建工作进行初评的基础上,努力做好年终市卫生局复评和省卫生厅验收的迎检工作。其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创建工作应在年底前完成(个别单位受硬件设施限制的部分条款可不作要求)。
五、进一步加大中医药进社区工作力度。
2013年要在继续加大药枕防治高血压工作力度的同时,适时在全市开展运用中草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推广工作,充分发挥中草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优势,使这一妇科常见病患者享受到廉价、有效的中医药服务,稳步推进我市的中医药进社区这一亮点工作。江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按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在2013年完成市级规划化中心的创建工作,其他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应根据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六、认真做好双向转诊工作。
双向转诊工作是逐步实现农民“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充分认识双向转诊工作的重要性,社区责任医生对有转诊需求的患者,必须按规定出具转诊单并进行详细的告知。市级医院在进一步规范接诊流程的同时,要加强与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纵向联系,做好出院病人回社区的康复转诊工作。各单位要积极探索和创新适合我市实际的工作机制和方法,开创双向转诊工作的新局面。
七、加大健康教育工作力度。
在按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全面开展各项健康教育活动的基础上,2013年重点要抓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加快健康俱乐部的建设。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要建立会员制形式的俱乐部,并定期开设健康教育课,为会员在中心就诊提供相应的优惠服务,要在有条件的行政村积极争取村两委的支持,逐步建立村级健康俱乐部,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二是做好镇(街道)、村干部参谋,落实行政村健康宣传专栏的设置,充分利用健康宣传专栏,结合季节防病重点,每季不少于1次更换健康宣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