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酒店管理经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酒店管理经验范文1
一、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是2005级-2009级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基地主要集中在广州市内的星级酒店。其中五星级酒店5家,4四星级酒店有4家,三星级3家。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01份,收回有效问卷287份,有效问卷占总样本的95.3%。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形式。
二、调查结果分析
此次酒店实习调查问卷主要围绕实习酒店的硬件设施、酒店软件条件、学校对实习过程的管理进行的。分析学生在酒店实习的意见,归总如下:
(一)酒店硬件条件调查
对酒店硬件的调查包括酒店的地理位置、酒店星级档次、酒店的住宿条件、酒店的服务设施、酒店员工饮食以及学生实习岗位设置情况。对于酒店地理位置、星级档次的调查83.2%的同学表示非常满意,学生总体满意程度比较高,通过具体分析,发现学生倾向于高档次好品牌的五星级酒店,认为在五星级酒店里面接触面广,学习更多知识和技能,3.5%的学生选择不满意,她们集中工作于三星级宾馆。对于酒店的住宿条件和伙食调查学生基本上都比较满意,实习基地都能满足学生的这部分需求。问题较为突出的是实习津贴和岗位设置上。实习生普遍心理不平衡的是实习津贴低,实习生和正式员工一样的工作量,而工资却是正式员工的一半,付出的劳动是一样的,收获的回报却相差很大,很多学生对此不满。尤其是遇到特别繁忙的节假日,实习生加班加点工作,但是却没有任何回报,这让很多学生心理难以接受,抵触情绪强烈。对于实习岗位的安排,25.4%的学生表示不满意,一部分同学认为1年的时间只固定在一个岗位实习,缺乏其他岗位锻炼的机会,而另有一部分学生则被安排在传菜岗、洗衣房、保安、车库、仓库等岗位,跟所学专业知识相差甚远,因此十分不满意。
(二)酒店软件条件调查
对酒店软件条件调查包括酒店正式员工对实习生的态度、员工成长机会、酒店人际关系以及酒店管理制度等。33.4%的学生认为酒店员工对实习生态度比较好,另有25.7%的学生认为酒店员工对实习生的态度不友好,比较冷淡,甚至有些敌意。有学生反映当她们被分配至某部门时,老员工当着学生的面对领导说“又来这么多学生有什么用?她们什么都不会做,就是累赘!”对于员工成长机会的调查,大多数学生在酒店实习过程中除了入职的人事部培训以外,相关部门的岗位培训比较少,酒店通常指定老员工带新员工,有的老员工趁此机会就把自己的工作压在实习生肩上,指使实习生做这做那,实习生敢怒不敢言。有的老员工根本不管实习生,实习生只能自己摸索着做事,学生的普遍反映负担重、压力大、学习不到更高的技能,实习变成了单调重复的劳动,没有达到实习的目的。对于酒店人际关系调查,43.6%学生认为酒店人际关系比较复杂,酒店员工内部矛盾多,领导之间的竞争以及部门的利益纠纷比较多,这些问题直接暴露在尚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面前,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有的学生甚至动摇了在酒店工作的信心。对于酒店管理制度的调查,42.5%的学生认为酒店管理制度过于“刚性”缺乏“弹性”,翻开员工手册看到最多的就是违反某条规定,罚款多少元,只有惩罚,缺少奖励,只有责斥,缺乏关爱,这样的酒店让学生很难产生认同感。对于实习成就感调查,大部分同学认为心理落差比较大,缺乏成就感。最初进入五星级酒店尤其是国际著名酒店集团品牌旗下的五星级酒店实习,很多学生抱着比较大的期望,认为可以接触高端品牌酒店就有机会系统的学习酒店管理知识,而进入酒店实习阶段,却是只能从事最基础的铺床、端茶、倒水、上菜等工作,没有机会学习管理知识。尤其是每天工作繁忙,体力付出大,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和学习。在工作时会遇到一些素质差的客人的刁难、冷漠的同事、等级森严的酒店管理体系都会让学生质疑所学专业,动摇继续从事酒店行业的信心。
(三)对实习管理的调查
对实习管理的调查主要包括实习心态、就业影响以及实习指导老师作用。对实习心态调查反映出大多数学生还是没有调整好心态。进入酒店实习后,仍以“学生”角色自居,而没有把自己当做“酒店员工”。学生不能正确对待服务,看轻服务工作,不愿意放下大学生的架子。面对客人和领导的时候,心态调整不过来,有些无所适从。因此有学生就认为自己不适合从事酒店行业,甚至后悔选择学习这个专业。学生对于实习的评价认为实习对就业影响很大,但是却只有42.1%的学生选择今后会继续从事酒店行业,另有34.3%的学生选择不会从事酒店行业,23.6%的同学选择继续读书谋求更好的发展。这说明在实习中正是存在着诸多干扰因素,影响了学生从事酒店行业的信心。对实习指导老师的作用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应该配备专职实习指导老师,不仅仅是指导学生的论文写作,还要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各种思想问题、疑惑、心理负担予以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与上司、同事和客人的沟通,如何排解工作压力,排除不稳定因素。
三、探索实习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对学校而言
1.慎重选择实习基地
根据本校学生实习反馈情况来看,高星级高档次酒店的管理体制相对完善,企业氛围好,学生满意度较高。如在某五星级酒店实习的学生反映,在她实习期间,部门领导制定详细的实习生培养计划,定期有培训,并且领班主管会时常指导她的工作,给予帮助,使她受益匪浅。而另一些在三星级酒店的学生反映实习期间酒店没有明确的岗位工作职责制度,哪里需要人,就会派实习生前去,什么脏活累活都让实习生来承担,领导让你就必须要干,没有什么制度可言,在这样的酒店工作堪比受罪,真想一逃了之。由此可见,选择知名度高的具有较好口碑的酒店作为实习基地,对于学校来说能够更好的达到实习目的。这些酒店具有相当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实习管理经验,能够针对实习生这些“特殊员工”开展工作,帮助她们更好的完成角色转变和心理调整。
2.加强实习动员
实习之前的动员大会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实习动员教育学生明确毕业实习的目的,对实习有正确的认识和定位。实习是迈向社会的过度,不能只顾着眼前而忽视长远发展,实习不能只“向钱看”而应该“向前看”。这样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实习期间工资待遇的差异,减少心理不平衡感。其次,实习动员宣讲员工守则、酒店管理制度,让学生尽快实现角色转变,尽快适应工作。让学生明确一旦进入酒店上岗实习后,即由学生身份转换为酒店员工的身份,在客人面前代表酒店,在酒店各级领导面前,是一名员工。至此学生要踏实地的干好工作。
3.加强职业道德素质培养
任课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注重酒店服务的意识和理念。任课教师向学生讲解酒店服务意识,使学生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学生在实习期间之所以会出现诸多的问题,主要原因还是思想不成熟,对酒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理解,认识不清。例如有些学生被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等现象迷惑,进而迷失方向,或者有些学生对酒店繁重单调的工作表现出厌倦与逆反等。因此加强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稳定学生的思想对于实习能够顺利进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实习过程管理
学生在酒店实习的管理权不应该完全由酒店掌控,学校可在每个实习酒店指定1到2名学生负责学生内部事物的管理和协调,并定期安排相关指导教师到各实习酒店检查实习情况;实习生定期以书面形式向学校和实习单位报告实习情况,反映实习问题。学校的指导老师应该肩负起更多的指导责任。酒店实习对学生来说是一次考验,不仅是对学生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的考验,而且也是对学生的心理、体力方面的考验。由于实习过程中要面对复杂的工作环境、各种诱惑以及人际关系,学生会产生很多心理方面的问题。因此实习指导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专业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对待工作当中的不公平和委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来抵制一些腐朽不健康的诱惑,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客我关系、与同事领导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会控制情绪。因此实习指导老师的责任重大,学校在指导教师的人选以及工作量核定上应该予以重视[2]。学校要切实加强实习过程管理才能为酒店行业培养出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优秀人才。
(二)对酒店而言
1.制定合理的实习津贴
实习酒店应该支付实习生合理的实习津贴,不能把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对待。合理的实习报酬会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相反,没有薪酬或薪酬过低,会打击学生的工作热情,否定自身价值,甚至动摇实习的信心。
2.合理安排岗位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合理安排实习岗位,让学生体验到工作的挑战性和乐趣。使学生在几个完全不同的部门实习,拓宽工作的接触面,有利于全面了解酒店各部门的业务流程和运作情况,增强实习效果。另外,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提前轮换岗位、优先选择岗位,进而调动学生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在实习岗位的设置上,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最基础、技术含量低劳动岗位,可以适当考虑设立见习领班、见习主管或部门经理助理等一些岗位,让学生能够接触到酒店管理方面的知识,并且在实习中运用管理知识,提高管理能力,进而增强对酒店行业工作的认可度,树立从事酒店服务行业的信心。
(三)对学生而言
1.良好的思想准备
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进入酒店实习之前就应该有良好的思想准备,实习应该以学习知识、提高技能、锻炼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精神为目的,做好准备吃苦而不是享乐。实习生要放下自己大学生的架子,认真虚心学习,从基层干起,从低做起,不要好高骛远,不要心高气盛。要有长远目光,任何工作都需要耐心、专心和细心,任何工作都要扎扎实实的去做,只有把基础打牢,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酒店管理经验范文2
关键词:酒店管理;经营预算管理;有效措施
一、酒店管理公司当前经营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在问题。1.预算编制方法过于落后。酒店预算编制长期所使用的方法有传统预算法、弹性预算法、零基预算法。由于我国酒店行业多以传统年度预算法为主,以历史数据为前提,在编制预算时按照预算期内的增长率为基础,虽然在管理中方便运行,且节省时间,但面对时刻变化的市场环境,仍缺乏科学性与超前性。2.预算编制基础较弱。当前酒店行业由于资料占有不充裕,使其对资料的分析不够全面。而资料搜集和占有及分析作为全面预算编制的基础,虽然日常报表的获取就财务管理而言较为便捷,但远达不到预期效果。酒店行业在编制经营收支预算时,酒店经营历史及未来发展战略与当前市场发展趋势及规律,当前市场占有比及未来发展方法都是其进行预算编制的重要资料。酒店行业未对此部分予以重视,且我国大多酒店公司对其现有资料分析较为敷衍,其多体现在:单独对酒店经济活动进行研究,忽略对酒店未来战略发展的全面考察;仅分析现有指标,不与历史指标相结合;现有资料内容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多以事后分析为主,往往忽略事前、事中分析;没有超前意识,不能为实际决策提供重要依据。3.预算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我国当前酒店行业还未建立科学化、程序化的预算管理体系,多数酒店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活动往往停留在年度财务、计划报表中。“编制———修订———审批———执行”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四个重要环节,由于缺乏健全的制度对其予以有效控制,对预算编制以后的环节置之不理,导致预算管理无法发挥自身对酒店经营管理的监督作用。(二)外在问题。1.全面预算管理观念未得到及时转变。国内酒店行业经营管理对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未给予高度重视,始终未将公司工作重心向控制、分析及调理的方向转变。由于公司管理者对预算管理工作职能没有进行深入理解与掌握,使其在管理体制及发展中制约了财务部门的权力,忽视对内部控制建设的优化与加强,仅将全面预算管理停留在微观经济活动中,只监督公司经营成本及开支,而忽略自身对重大决策及全面预算活动的全方位管理。因此,管理观念的落后,全面预算管理意识的缺乏对其体制与活动造成极大的影响。2.预算管理人员专业能力较低。预算编制质量受预算编制人员的直接影响,酒店行业现有预算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往往将自己埋身于财务账册及报表中,在经营预算中没有以酒店整体的未来发展为切入点对预算管理进行观察、分析与思考。国内酒店行业在选择预算管理人员时,其考核标准往往以对财务知识的掌握为主,使得其后续在公司管理中,由于缺乏对酒店历史及知识的理解,使其导向功能减弱。3.信息系统的缺乏。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依赖于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技术的有效运用,能够减轻预算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虽然我国酒店行业已经基本实现信息系统操纵,并将其广泛应用于财务管理中,但系统的功能目前仅有数据存储,只能对财务报表等基础进行记录,缺乏数据共享及深入分析的功能。
二、酒店管理公司经营预算管理改进措施
(一)改善组织体系加强预算编制。酒店行业想要完善组织体系,则应当对现有的预算委员会进行优化,对其重要职能进行明确,通过解决各方面出现的矛盾,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促使其对预算管理中规定的任务及目标进行完成,并对其予以评价。预算管理小组的设置,能够对预算执行计划进行拟定,通过对各个环节预算编制工作的指导与帮助促进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的改善。(二)确立科学方法完善预算管理。在编制预算时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能够使工作具有科学性、超前性与实用性。对目标的预算,主要以利润指标、经营指标、成本指标及现有资金需求指标为主。通过市场调研,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通过分类与评价的方式确定预算目标。公司以作为预算编制的基础,通过综合评定,对其发展方向做出预算;各个环节的预算内容在经过酒店修改、审核、确定后,必须将其通过该项目预算相关责任人,并对修改的原因及性质做出充分且合理的解释,使其能够接受修改后的预算。将部门预算指标进行分解,使其财务控制职能在酒店行业中得到充分发挥,对特殊报告及期中报告的提供,对基层合理意见的运用,能够使预算管理活动有序进行。预算管理方法的完善,用月份转动预算代替年度固定预算,为改善传统定期预算中存在的缺陷,对月份转动预算加以利用。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月度预算,其主要是指通过对前一个月的经营成果的分析与比对,找出当前月度的差异,并通过执行中发生的情况进行结合,对之后的预算进行调整,通过对后续月份的调整、修订与编制对未来的经营活动进行规划。2.季度预算,以零基预算编制的方式促使酒店科学管理活动的体现,对其相关部门的权限予以控制。零基预算的运用使酒店从零开始,其要求管理者将公司年度预算分为多个小项目,并对其发展方向、成本、预期效益与既得利益进行计算。将其决策与时间目标进行结合,最后选择执行性强的方法,使预算管理方法得到完善,在传统预算方法中公司管理者对编制进行汇总,并通过削减开支的方式展开工作,没有对未来发展有正确的规划。因此,全面预算管理的完善与应用能够使公司在经营管理中不再受制于经营成本及开支中,通过利用决策方式实现酒店公司利益最大化。(三)提高控制调理优化工作职能。有效实施预算会计监督职能途径的主要有参与预算编制与经营决策,其对预算方案的选择与优化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各个环节预算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出发点,正确的决策能够保证预算活动的顺利运行,对某些不良现象进行消灭,使预算调控能力得到优化。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对事中监控予以强化,通过对预算及计划正常运行的控制,延伸财务预算管理的监控范围。预算监控范围及内容的不断扩大能够促使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监管是提高绩效的首要方式,通过对预算及财务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与考核,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绩效监管包括经济绩效与业务绩效,分析公司内容财务成本及与收支相关的经济活动,对其经济性与时效性的差异进行掌握,改善影响公司的因素,并及时调整未来发展战略。因此,只有重视预算管理的执行,对其效果及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才能充分发挥公司现有资源的有效性。酒店提高自身控制调理工作,对部内员工进行考核,通过优化工作职能的方式,完善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提高酒店经济效益,为其后续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结语
全面预算与传统预算相比具有层次更好的精确性,使酒店的各个流程得到密切衔接。当前,在酒店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仍然处在逐步完善的过程,多环节酒店预算融入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创设效果较好的预算管理体系。明确当前执行预算中的难题是酒店公司当前作为主要的任务,只有不断提升自身水准,才能在未来的经营活动中顺利发展,提高自身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艳.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24):19-20.
酒店管理经验范文3
关键词:电力市场;阻塞管理;潮流组成分析;可中断负荷
引言:在理想的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系统中任意节点的发电机可以自由地向任意节点的负荷供电,从而保证市场的最大自由度。然而实际的电力市场运营中,由于电源、负荷的分布不均及随着发电、用电规模的日益增大,使得某些输电线路发生阻塞。传统的阻塞管理模式下,电网公司为了消除阻塞不得不调整发电计划,减少阻塞线路输端那些报价低的机组的出力而增加阻塞线路受端那些报价高的机组的出力以消除阻塞。在电力市场环境中,电力用户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也可以积极地参与阻塞管理,就可以利用基于需求侧管理的可中断负荷来消除阻塞,即通过电网调度部门与电力用户协商中断对阻塞线路受端某些负荷的供电来消除阻塞。
本文提供了一种新的阻塞费用分摊方法,并引入可中断负荷的新型阻塞管理模式,提供了从发电侧调整机组出力消除阻塞及利用可中断负荷消除阻塞全网总购电成本的计算方法和可中断负荷成本的具体计算,并对两种不同方法全网总的购电成本进行比较,得出更经济的阻塞消除方法,为电网调度部门的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基于线路潮流组成分析的阻塞费用分摊
1.1 全网总的阻塞费用计算
本文采用以总的购电费用最低为目标函数的电网调度模型,在不考虑电网容量约束情况下,由经济调度结果可以得到:总的购电费用,各发电机的有功出力,市场清算价格。进而可通过潮流计算得出每条输电线路需承担的输电量,结合各条线路的容量约束,可得出发生阻塞的线路。为了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调度员不得不考虑电网容量约束重新调整发电计划,此时得到的总购电费用与未考虑电网容量约束的购电费用之差即为电网的阻塞费用。
本文把一天分为四十八个交易时段,在不考虑网损和无功潮流,不计支路容量约束的情况下,某个交易时段内有功负荷优化分配的数学模型为:
(i=1,2,…,n)(3)
式中CM为总的购电费用;Ci(Pi)为发电机`i的成本函数;n为电网节点总数; Di和Pi为节点i的负荷功率与发电功率;Pi,m ax为节点i处发电机出力上限;M和M分别为约束(2)和(3)的拉格朗日乘子。不计支路容量约束的经济调度结果为(CM, PM,M,M),其中PM是节点发电机的最优有功出力向量,M是市场清算价格。
当输电线路有阻塞发生,则调整发电计划,再求计及支路容量约束的经济调度方案,保证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也就是解以下的最优潮流问题:
式中,CC为总的购电费用;P和D分别为节点发电功率和负荷功率向量;B为节点导纳矩阵的虚部; 为节点电压相角向量;Lmax为支路极限传输功率向量; H为支路节电并联矩阵;式(5)为直流潮流方程;式(6)为支路容量约束;C和C分别为式(6)和(7)的拉格朗日乘子向量。计及支路容量约束的经济调度结果为(CC, PC,C,C),其中PC是计及支路容量约束的节点发电机最优有功出力向量。C是节点电价或发电边际成本向量。C= CC CM就是在这个交易时段内电网因阻塞而增加的阻塞费用。
1.2全网阻塞费用在各阻塞线路中的分摊
(1)不计支路容量约束的情况下,由上文第2.1部分所述可确定某交易时段内发电机发电量和负荷的分配情况,由此可计算出不计容量约束情况下各条线路所担负的输电量L (Load)。
(2)由这条线路的实际情况可计算出该线路总的传输容量TC(Transmission Capacity),留一定的传输裕度TM(Transmission Margin),在此条件下,由以下公式把电网在某个交易时段内总的阻塞费用按阻塞的严重程度分摊给各条阻塞线路(L1,L2,…,Ln)。
1.3 阻塞线路的潮流组成分析
文献[3]提出了一个快速、实用的潮流组成分析算法。潮流组成分析假定节点上各流出功率由流入功率按一定的比例分配,即功率按比例分配原则。另外, 还需要有以下的条件: (1)所研究的系统具有有限个节点,运行正常,且没有自环流,其交流潮流的计算结果已知;(2)网络无损(相应的损耗已等值到线路两端或线路一端, 从而等值后的网络中线路两端的流入和流出功率相等且方向相同);(3) 发电机首先供应本地负荷,剩余功率才供应其它负荷,然后按节点注入电网净功率的正负,将它们分为发电机节点、负荷节点和联络节点。对第(1)个假设, 可以认为线路环流在合理的运行控制下是不存在的,如果网络中有环流,可以通过适当的调节予以消除。对第(3)个假设,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满足其要求。
该潮流组成分析方法首先根据系统的节点支路关联矩阵确定顺流组成分析的路径, 即确定上游节点和下游节点的相对关系, 详见文献[3]。其次, 由潮流计算结果建立线路对节点潮流的吸取因子矩阵A:
其中j i 表示线路j 是与节点i 相关联的上游路径的支路; A ljm 对应A l 中第j 行第m 个节点的非零元, m 是线路j 的上游节点;由于B矩阵逐行计算, 因此B m k已知,A ljmB m k反映了节点i 通过线路j 的上游节点m 获得的上游发电节点k 的相应功率,B 矩阵中节点按顺流分析路径排序。在此基础上, 就可以得到流过线路的有功功率与发电节点的有功功率关系:
P=AP= ABP=KP (13)
其中K为发电机对线路的贡献因子矩阵
同理, 通过潮流组成逆流分析, 可以得到以下类似矩阵,就可以得到流过线路的有功功率与负荷节点的有功功率关系:
P=CP= CDP=KP (14)
其中K为负荷对线路的汲取因子矩阵
1.4 计算步骤
综上所述,基于阻塞线路潮流组成分析的阻塞费用分摊方法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据上文第2.1部分计算全网的阻塞费用
第二步:据上文第2.2部分提供方法将分摊给各阻塞线路得Li
第三步:电网公司确定确定发电侧和负荷侧的分摊因子U
第四部:据上文第2.3部分的潮流组成分析求发电机对线路的贡献因子矩阵K和负荷对线路的汲取因子矩阵K从而可得发电机j对阻塞线路i的贡献因子及负荷k对阻塞线路i的汲取因子
第五步:由以上四步可得发电机j在阻塞线路i中所分摊到的阻塞费用为:;同理可得负荷k在阻塞线路i中所分摊到的阻塞费用为:
2利用可中断负荷消除阻塞
2.1电力市场环境下利用可中断负荷消除阻塞的可能性
由于中断负荷将影响到电力用户的利益,因此,在传统电力系统中,作为带有公益性质的电力部门被要求尽可能的保证供电的连续性。然而,在电力市场环境下,追求经济利益是电力企业的最终目标,其公益性将大大降低。这种环境下,只有对供需双方都有利的行为才会为双方所乐于接受。针对中断负荷而言,从电网公司的角度来说,如果维持供电连续性的支出大于中断负荷的支出(欲终止对负荷的供电电网公司必须在经济上向用户提供补偿,因为用户有权要求电网公司向其提供电能),则电网公司乐于采取中断负荷措施;从电力用户的角度来说,如果电网公司向其提供的经济补偿高于其维持连续用电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则其也将乐于接受中断负荷的措施。如果电网公司愿意支付更多的赔偿费用,则该用户将会非常乐意接受中断供电。由此可见,在电力市场环境下,不仅当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受到威胁时,而且在正常的电力调度中也存在中断负荷的可能,因此利用可中断负荷来消除阻塞也就成为可行的措施。
2.2可中断负荷成本及具体计算
电力市场中,中断对负荷的供电不能像传统垄断体制下的拉闸限电那么简单,而是要对中断负荷进行相应的补偿或给与优惠电价。这就使得电网公司要对用户的中断成本进行分析以便给与可中断负荷合适的补偿。影响用户中断成本的主要因素有用户活动与电力供应的依赖程度以及中断方式的不同,电力公司如何设计出一种激励合约,或者博弈规则,以促进用户主动上报自己的真实类型,实现电力公司的效用最大化,这些问题已经在文献[4]和[5]等中进行了研究,本文就不再做深入探讨,以下用户中断成本函数是基于适当激励机制下,用户如实上报自己的真实类型情况下得出的。
由于本文只考虑某一个交易时段里的经济分析,而每天的调度计划都是前一天安排好了的,则用户面临相同的提前通知时间、中间持续时间、中间发生时间,并仅考虑单位时间内中断一次的情况,则决定着用户中断成本的主要因素是用户的类型和中断的负荷数,即c=c(,x)。在此,考虑三种形式的用户中断成本函数:二次形、三次形、指数形。
二次形函数:c(,x)=+-
三次形函数:c(,x)=+ +-
指数形函数:c(,x)=
用二次形函数来表示用户的中断成本,精度令人满意,计算较为简单。出于电力公司掌握的数据有限,使得三次形函数无法提供比二次行函数更高的精度,而计算量比二次形函数要大,经研究表明,如果采用指数形式函数设计合约,且指数函数的形式假设是正确的,那么电力公司会获得更大的利益。
3.3 引入可中断负荷的新型阻塞管理
3.3.1引入可中断负荷消除阻塞的调度模型
据3.1.2部分(1)~(3)经济调度结果进行潮流计算可得出各条输电线路需承担的输电量,结合各条线路的容量约束,可得出发生阻塞的线路。则可在阻塞线路负荷端进行可中断负荷招标,电网公司设立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让用户如实上报自己参数类型,双方签订可中断负荷合同。
引入可中断负荷消除阻塞即是求解以下的最优潮流问题:
min =()+c(,x)(8)
s.tB=P D: (9)
HF: (10)
0 :(i=1,2,…,n)(11)
0 x (12)
式中,为总的购电成本;c(,x)为利用的可中断负荷成本;P和D分别为节点发电功率和负荷功率向量; 为节点电压相角向量;Lmax为支路极限传输功率向量;H为支路节电并联矩阵;X为可中断负荷数量;式(9)为直流潮流方程;式(10)为支路容量约束;式(12)为负荷容量约束;为补偿因子,由电网公司针对不同的中断负荷灵活确定; 为式(10)的拉格朗日乘子向量。是引入可中断负荷消除阻塞电网总的购电成本。
3.3.2从购电成本角度对两种阻塞调度模型进行比较
4结论
本文基于阻塞线路的潮流组成,提出了一种适合于电力中心交易市场模式下的输电阻塞费用分摊方案。并将基于需求侧管理的可中断负荷引入阻塞管理中,与传统的通过对发电侧机组出力的调整消除阻塞进行比较,寻求更经济的阻塞消除方法。与现有的各种阻塞管理进行比较,引入可中断负荷消除阻塞加大了阻塞管理的灵活度,也进一步降低了电网因阻塞而增加的运行成本。
参考文献:
[1]Anastasions G Bakitzis. Aumann-shapely transmission congestion prising[J] IEEE power Engineering Review2001,21(3):67~69
[2]余平,李晓明,林海源 基于潮流越限量的阻塞费用分摊方案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5,25(1):89~92
[3]魏萍, 倪以信, 陈珩基于图论的输电线路功率组成和发电机与负荷间功率输送关系的快速分析[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0, 20(6):21~25,29
[4]王志华,李博,李扬 电力市场下的可中断负荷管理及其方法[J]中国电力2003.6(6):14~17
酒店管理经验范文4
目前,尽管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财务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给企业的财务部门增加了相应的工作难度。而以往陈旧的、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模式已然不能适应现代电子商务发展的新形势,也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因此,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变革与创新是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只有针对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才能制定相应的、有效的解决策略,进而逐渐优化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财务管理工作。
1 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财务管理面临的一些问题
1.1 不规范地管理财务工作
在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部分企业并没有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导致财务工作存在诸多有失规范的情况。具体表现为财务账目处理不符合或者违背财务管理制度,如财务经费、财务报表、票据凭证等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一是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普遍存在使用的原始单据不合规范的现象,如原始凭证报销手续不全或者用不符合规定的临时票据充当原始凭证等。二是财务报销手续不够严密,如必备凭证没有完整的验收人、经手人、领导等相关人员的签字。三是财务记账凭证不够精确。大部分企业的财务报告内容不完整,只是简单的报表形式,缺乏报表附注、财务状况说明等,而且在财务管理信息数据方面也只是简单描述之前的工作,严重缺少准确性和预见性。
1.2 不能够有效地管理固定财务的运行
企业的固定财务是企业总财产其中的一部分,它主要是通过企业运转资金来提供的。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加强企业资产管理上有责无旁贷的义务,而提高企业固定财务的使用率更是他们的重要责任。而在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多数企业在固定财务的操作、运行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财务管理意识比较淡薄、缺乏统一的财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体系滞后、财务重复购置、财务申报不实等。?@些问题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3 未曾有效地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
目前,多数在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都缺少专门的财务预算管理机构,有些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意识比较差,导致编制方法不合理,还有些企业甚至不能明确公司的规划目标,这样就不可能做好财务预算的编制环节,导致财务预算编制这一重要财务管理预见环节流于形式,并未体现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企业对财务预算管理不到位的具体表现为:在财务预算上都是借鉴往年的收支状况,这样会给财务预算编制带来很大影响;财务管理人员欠缺专业素养和法律意识,对财务预算编制不够重视,造成编制计划、过程、结果缺乏合理化;财务预算编制方法不够科学,编制时间过于仓促,财务部门与企业各部门领导、员工之间缺乏交流沟通,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就完成财务预算的批复工作;财务预算的编制不够规范,执行力度也较弱,导致出现资金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如任意挪用和挤占其他部门资金,造成个别部门资金匮乏或过剩,容易引发部门不和或腐败等情况;未落实财务预算监督工作,多数企业只管制定财务预算计划,并不执行此计划,严重忽视了对财务预算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导致不能及时发现和补救财务预算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1.4 财务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比较低
在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多数企业并未建立完善的法人代表负责制和财务管理机制,加之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因而导致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的配置不到位,进而使得他们的作用、地位并未得到重视和充分发挥。多数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还存在比较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迄今为止还在沿用传统的、陈旧的财务管理模式和方法,使得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上严重欠缺主动性,直接导致财务管理体制的不合理化。与此同时,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处理财务风险的能力比较差,加之工作人员不善于学习和利用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这种老化的、落后的财务管理制度严重违背了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理念。
2 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财务管理的对策
2.1 实现对财务管理整个过程的监督
财务管理工作的所有环节都应该贯穿强有力的财务监督工作,尤其是在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不但要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遵循合法的监督程序、采用合理的监督方法,还要重视来自社会方面的监督力量,如审计部门等,最终实现多样化、多方位、多层次的监督力量来源。
2.2 实现对财务运行现状的有效控制
在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很有必要建立严格的财务运行控制制度,无论哪个部门、哪位领导、哪名员工都必须严格遵守此制度,并做到责任到部门、责任到个人,以此保障财务使用的透明性和安全性。首先,财务工作人员要定时做好财务流转核算工作和登记工作,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正常运作。其次,企业要重点加强对财务的使用,为企业的工作实施和发展规范准备充足的资金费用,以此确保专项任务的完成和提高专项财务的使用效果。最后,企业要加强对财务预算之外资金的监督。如果对预算外资金管理不够严格,造成资金的使用不当,就会影响企业财务的使用效率和贡献平衡。
2.3 实现对财务预算的严格管理
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贯穿着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部过程,它不但是企业展开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开展各项财务活动的重要依据和前提。因此,在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更应该构建专门的财务预算管理机构或专业的财务预算管理队伍,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展开规范的财务预算工作。同时,企业的财务预算工作还需要各个部门的互相配合,务必要做到程序规范、分工明确,责任到岗。在进行财务预算时,应该结合企业历年的实际收支情况,并遵循相应的经济下滑、上涨规律,以此保证财务预算的精确性,还要分析企业存在的重大可能性支出,尽量把资金用途规划清楚,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4 实现对高素质网络财务管理工作者的培养
为满足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对财务管理人员的需求,企业应该注重培养高素质的网络财务管理人才。首先,企业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电子商务知识、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的培训学习,让他们通过系统化的培训学习尽快掌握网络财务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其次,企业要重视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和使用,有必要帮助他们做好个人的职业规划,进而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最后,企业可以借助公开招聘的人才引进方式,吸引高素质网络财务管理人员的加入,进而实现网络化财务管理。
酒店管理经验范文5
关键词:收益管理;价格歧视;期望边际收益;衡量指标
收益管理是近年来在服务行业中应用广泛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收益管理系统最早由美洲航空公司开发,并在航空业运用中取得了成功,极大地刺激了在其他服务业和运输行业的使用和发展。Marriott连锁旅店1991年首次使用收益管理系统即增收1亿美元;希尔顿、凯悦等饭店集团先后开发了各自的收益管理系统后,凯悦摄政俱乐部客房的预订率上升了20%,希尔顿创造了空前收入的记录,凯悦和希尔顿都声称销售和预订之间的沟通有了显著的加强。
在我国酒店业,由于对收益管理的认识还处在起步阶段,加上酒店信息化发展也存在一些障碍等因素,使得收益管理还没有在酒店业中广泛应用。有鉴于此,本文将在综述国内外收益管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基于经济学基础的收益管理理论。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之下,单一采用降价政策难以维持酒店的收益,通过收益衡量指标的比较,选择竞争市场内最适合本酒店的定价政策,采用国外先进的管理手段避免我国酒店业的“冬天”,是本文企图为我国酒店业提供的一种新思路和启示。
一、酒店收益管理研究现状
国外对酒店收益管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如收益管理的运作框架、客房存量控制以及定价决策等多方面。代表人物有Donaghy(1995)、Baker&Collier(1999)和Steed&Zheng Gu(2004)。
Baker&Cotlier(1999)专门针对酒店的收益管理问题设计了两种启发式算法,将超额预订和客房分配有机集成,并建立了仿真模型来模拟实际的酒店运作环境。在定价决策方面,Emmett Steed&Zheng Gu(2004)对多种酒店定价方法进行对比,指出收益管理的定价必须基于市场和竞争,并且建立有效的隔离措施。
随着收益管理的不断深入发展,不少学者开始研究顾客对酒店收益管理的公平感知问题。SherylE Kimes&Joehen Wirtz(2003)提出随着时间的推移,顾客会进一步理解收益管理的内涵,因此充足的信息有助于顾客接受酒店实行差别定价,并且促使顾客自主选择有利于自己的价格,满足自己的需求。
国内对酒店收益管理研究起步较晚。黄丽丽(2002)指出旅游业可以借鉴民航业的营销方式对其市场进行需求分析。黄颖华(2005)通过回顾国内外饭店收益管理研究状况,对饭店收益管理方法的六大研究内容:定价政策、客房存量控制、计算机收益管理系统研究、收益管理决策的最优化、细分市场收益贡献分析和收益管理绩效评估的研究进展、热点与不足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并对我国饭店业收入管理应用提出了建议。席丽娟、徐虹(2005)认为价格决策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收益管理运用的成败,在收益管理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饭店收益管理定价决策模型,指出收益管理的定价就是“供给方(饭店)和需求方(顾客)之间力量博弈的结果”。张燕(2007)从成本导向、市场导向、成本和市场导向的结合对有关饭店客房定价方法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评述。
酒店收益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解决定价政策和客房存量控制,而经济学中的价格歧视和期望边际收益正是解决此类问题的理论依据。
二、基于价格歧视的酒店收益管理
收益管理中的“价格歧视”的实质是差别定价,企业为了获取利润而把同一类产品按买主规定不同的价格,对一部分买主所制定的价格高于另一部分买主的价格。实行差别定价无论对酒店还是对客人,都有可能达到双赢的结果。从酒店自身来讲,如果酒店只有统一固定的房价,出租率可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事实上酒店在固定成本已经支出的情况下,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是相对较低的,可能只是一晚上的水电费、一次性用品的消耗以及布件的洗涤费等,一般不会超过数十元,客房的单位售价完全可以近似看作边际收益。酒店可以在淡季或非高峰期,通过较低的价格吸引更多的客人,从而增加酒店的出租率。而在旺季或高峰期,将客房销售给愿意支付较高价格的顾客,从而增加总收益。从顾客角度来讲,酒店实行收益管理中差别化定价也是有吸引力的。很多顾客可以通过比较淡旺季酒店的房价差别,调整自己的出行与入住计划,通过提前预定客房以及团体购房等途径,减少自己的支出。
酒店收益管理中的定价政策充分应用了经济学中价格歧视的原理,通过价格来引导消费方向,从而达到酒店收益的最大化。酒店实行价格歧视的前提条件首先是根据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划分出不同的买主。需求价格弹性一般是指一种物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该物品需求量变动的大小。对于酒店而言,不同的顾客群体其需求价格弹性是不一样的。以广州为例,广交会期间酒店客房价格大幅度上升,此时商务客人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一般的旅游客人;其次酒店要实行价格歧视,市场必须是有效隔离开的,即不能使顾客在购买了低价客房后再卖到高价市场上。如果这两个条件都可以满足,酒店就可以对客人进行价格歧视销售,从而达到增加收益的目的。例如,广州地区的酒店可以在广交会期间通过制定较高的价格吸引缺乏弹性的市场(如商务客人市场),隔离富有弹性的市场(如休闲度假客人市场),而在酒店的平季或淡季通过制定较低的价格引导富有弹性的市场进行消费。
由于旅游产品属于享受性消费,不同的顾客对同样的产品的主观感受不同,因此愿意支付价格存在较大的区别。一级价格歧视是价格歧视中最理想的状态,将每一间客房都以可能的最高价格出售给顾客。升档销售(Up-selling)就是酒店对一级价格歧视策略的一种应用,即尽量引导顾客购买价格较高的客房,在客人可接受的价格范围内从高到低报价,最大限度提高客房收益。升档销售与酒店销售人员的销售技巧以及顾客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因此具有不确定性。
二级价格歧视是指根据顾客购买产品的数量不同而制定不同的价格。酒店的细分市场中存在团体客人和散客之分,由于团体客人预定时间较早,更改的机会不大,并且一次性购买数量较大,因此酒店收益管理可以给予团体客人更多的折扣。
三级价格歧视在酒店收益管理中应用最为广泛,采取市场细分策略表现为用不同的销售策略对价格、时间敏感度不同的顾客进行隔离,引导价格敏感度高但时间敏感度低的客人能享受更多的优惠,如通过广告和促销活动鼓励顾客增加淡季消 费,减少淡季闲置客房,为酒店淡季或非高峰期争取尽可能多的收益;而价格敏感度低的客人则被隔离在外,不能享受同类优惠。
以某酒店结合价格与时间等限制条件,应用三级价格歧视细分市场为例。该酒店客房总量是200间,市场需求是当房价为1000元时,只能销售100间客房;当房价为800元时,增加销售20间;当房价为600元时,又增加销售40间。如果采取单一房价策略,房价为1000元,销售100间客房,总收入10万元。但应用三级价格歧视以后,按市场情况将房价分为1000元、800元、600元三种。酒店设定严格的限制条件隔离,房价越低,限制条件越严厉,目的是把低价房卖给只能付低价的顾客。例如房价为800元的房间必须提前三个月预订且提前支付定金5%,房价为600元的房间必须提前六个月预订且提前支付定金25%。这样采取市场细分销售策略,总收入为14万元,显然能比单一房价取得更好的收益,同时,部分顾客也得到了价格优惠。
三、基于期望边际收益的酒店收益管理
边际收益是企业出售额外一单位产品所能得到的收益增量。边际收益递减指的是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越来越多,增加每一数量的消费带来的效用增加也越来越小。如果酒店只提供一间客房销售,那么成功销售出客房的几率非常大,这时通常不需要采取折扣行为,此时的期望边际收益非常大。然而,由于酒店客房数量必然大于一间,因此所有客房能全部成功销售给顾客的可能性比较小,所以此时酒店面临采取折扣的压力。当销售量达到一定数量时,再多销售一件的可能性接近为零,此时单位客房的收益也接近零,如图1期望边际收益曲线(Expected Marginal Revenue Curve)图。
本文为简化模型,将酒店的期望边际收益分为全额期望边际收益和折扣期望边际收益两类,通过比较全额和折扣期望边际收益,以定量供应和竞标定价两种不同的形式,解释酒店收益管理中的客房存量控制问题。
第一种方式是通过运用期望边际收益曲线对酒店细分市场进行定量供应。假设酒店的客户市场只存在商务客人和休闲旅游者,且商务客人愿意支付的费用高于休闲旅游者。对于酒店来说,为获得更多收益,要尽可能地将客房销售给愿意支付较高价钱的商务客人,直到销售到某套客房的期望边际收益等于或小于将客房销售给休闲旅游者的期望边际收益时,才开始将客房销售给休闲旅游者,此时全额期望边际收益曲线和折扣期望边际收益曲线相交于“无差别点”。
例如,某酒店的全额房价是100美元,折扣价是70美元,酒店应尽量将客房销售给愿意支付100美元的客人,直到再多销售一套100美元的客房的可能性降到70%或以下,才开始销售70美元的折扣房。如图2,酒店收益管理从左边的全额期望边际曲线开始,尽可能地销售全额客房,只有当酒店的期望边际收益达到“无差别点”时,才开始销售折扣房,此时期望边际收益曲线沿折扣期望边际收益曲线递减。
另外一种直接运用期望边际收益曲线的方式被称为竞标定价(bid price)。这种方式通过确定酒店所能接受的最低价格作为bid price,只要酒店的客户愿意支付的价格超过期望边际收益的bid price时,该交易就可以接受。每出售一间客房,酒店可供销售的客房容量就减少一间,但期望边际收益是随之增加的。如图3,该方式从期望边际收益曲线的最右边开始销售,随着折扣房销售量的不断增加,酒店可供销售的客房容量不断减少,直到达到“无差别点”,就停止销售折扣房。
期望收益的最大化是通过限定较低房价客房的销售量来保证满足预期的对较高房价客房的需求。虽然上述两种方式达到的结果是相同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竞标定价更加直观、简洁,所以对实践的指导性更强。在酒店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将期望边际收益曲线与计算机系统相结合,通过输入最近的订房数据和不同客房的收入水平,确定最优的全额房价客房保护水平,据此获得折扣客房的数量限度以及酒店所能接受的最低价格,更好的应用竞标定价实现客房的最优化。
四、酒店收益管理衡量指标――酒店平均每房收入REVPAR(Revenue per Available Room)
酒店收益管理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指标衡量,这些指标也成为考核饭店的经营状况和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标准之一。当前大多数饭店经营者评价经营业绩时所用的指标是客房出租率、客房销售量、平均每日房价,客房总收入等。事实上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之下,酒店采用平均每房收入指标,更能全面反应酒店企业的效益质量。
平均每日房价反应的是酒店客房质量对应的价值表现,不同类型的酒店不具有可比性;客房出租率是销售量的相对指标,不同规模、类型的酒店可以进行比较,但仅仅只能反应销售量的状况;客房总收入,它包含了销售量和平均房价因素,是反应酒店客房效益的重要指标,但不同类型、规模的酒店也难以比较,因此需要引入全面反应酒店客房收益质量的可比性指标,即酒店平均每房收入(Revenue per Available Room)REVPAR,它既考虑了销售量(出租率),又能够反应客房价值质量(平均房价),最终全面反应酒店收益的质量。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酒店平均每房收入REVPAR=平均每日房价×客房出租率
以某酒店为例,如表1。今年4月与去年4月相比,如果仅以客房出租率来考核业绩,是不全面的,因为它只能反映销售量的大小,却无法得知销售的质量以及酒店的效益,虽然今年的出租率低了10个百分点,但事实上,酒店的效益是增加的,因此从REVPAR来评价结果更能反映酒店的效益质量状况。
通过比较分析,REVPAR这一衡量指标能够合理地反映酒店客房的收益的质量,它有效结合了平均每日房价和客房出租率,在对不同规模酒店进行收益管理测评时,使其具有可比性,同时也能深入分析平均每日房价和出租率,哪个指标对酒店收益贡献更大。如表2中虽然A酒店的出租率最低,但是由于其ADR最高,因此其REVPAR最大。REVPAR可以让管理者决定采用哪种方式来提高酒店的经营效益,比如旺季抬高入住价格,虽然可能会引起出租率的下滑,但只要保证平均每日房价增长的幅度大于出租率下降的幅度,酒店的平均每房收入就是增加的。
REVPAR不仅可以让管理者得知采用何种方式来提高酒店的经营效益,而且在酒店之间对REVPAR进行横向比较,可以促使酒店正确做好细分市场和战略定位。如表2,A酒店规模小,只有200间客房,仅占当地市场份额的16.7%,出租率60%,月出租量只占当地市场份额的13.5%,A酒店实行高房价策略,定位高端量少市场,其客房总收入占当地市场份额的21.5%,超过其客房量及出租量的市场份额,说明其收益质量高,A酒店的 REVPAR是该市场中最大的,为90元,因而也取得了不凡的业绩。
B酒店客房数量中等,300间,占当地市场份额的25%,出租率70%,月出租量占当地市场份额的23.6%,B酒店定位中端市场,其客房总收入占当地市场份额的25.1%,与其客房量及出租量的市场份额相当,说明其收益质量较理想,B酒店的REVPAR是该市场中等水平,为70元。
C酒店客房数量最大,700间,市场占有率在3个酒店中最高,达到58.3%,出租率也最高,达到80%,月出租量只占当地市场份额的62.9%,因此其客房总收益也是最大的,但平均房价最低,为80元,是采取的低价策略,扩大市场占有率,从而取得高收益,其客房总收入占当地市场份额的53.5%,低于其客房量和出租量的市场份额,所以C酒店的收益质量并不高,其REVPAR是该市场中最低的,为64元。
收益管理人员在所处竞争市场用REVPAR相比较,能够寻找到自己酒店的差距和不足,更加合理确定自己酒店的目标客户群,确立自己的优势,预测市场的需求,不断提高自己的经营能力。例如,根据上述分析,A酒店可以考虑适当提高出租率来增加总收入,C酒店在稳定和提高质量的前提下,可以考虑提高一部分房价来增加收入;B酒店则可以灵活地根据市场和酒店内部情况做出相应的经营策略。
五、酒店收益管理在中国应用的前景
收益管理不仅可以给酒店带来可观的收入增加,还拓宽了酒店经营的思路,使酒店不再把精力只放在降低成本上,而是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创造利润。
收益管理通过科学的预测方法、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再加上计算机系统的应用,使酒店更有针对性的制定价格以及合理分配客房资源。因此,大力推广收益管理,对我国酒店企业的效益提高是非常有利的。
首先,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公共休假制度使得我国的饭店业的需求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更大的需求波动性,给酒店业实施收益管理获取最大利润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以2008年“五一”为例,尽管“五一”小长假从原来的7天缩短到3天,但是选择去三亚旅游的游客量仍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三亚各地的酒店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涨幅,大部分五星级酒店房价均上涨近八成,有的酒店涨幅甚至超过1倍。我国的旅游市场巨大,酒店实施收益管理可以帮助酒店根据不同的销售季节以及不同的目标市场,参考以往的历史数据,依据宾客需求与客房供给的预测以及考虑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制定出最佳房价。
其次,运用收益管理的衡量指标可以更加精确的汇总酒店的收益情况。酒店应该充分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起详细、准确的资料数据库,把历史同期数据和当前的数据进行比较,通过对平均每日房价、客房出租率和酒店平均每房收入的连续性比较,就可以得知酒店当前的赢利情况,并且有利于收益管理人员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
酒店管理经验范文6
关键词:供电企业;电力需求侧;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电力用户不断向大容量、高电压等级方向发展,加上电力营销服务终端能源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的形势下,供电企业要实现高效运营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结合自我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改进技术措施,不断提高其在电力营销服务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营销管理高效、高质的进行,有效提高供电企业运营的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供电企业不仅要做好电力终端营销服务的精细化管理,同时还要结合营销实际情况系统地解决在营销服务管理关键环节间各主要控制点间关联关系相互协调,有效提高供电企业精细化营销服务管理水平。在通过对营销服务管理过程中每个岗位、每项具体的营业业务均实现细化和量化管理,并结合供电企业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完善可靠的营销业务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开拓有限的电力市场,为供电企业创造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有效提升供电企业在电力服务终端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构筑一条既满足电力客户智能精细化服务需求又符合供电企业发展的道路,确保供电企业电力营销服务高效、高质的可持续运营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1 电力需求侧营销管理与电力服务的关系
电力客户永远是供电企业最重要的服务对象,营销智能精细化服务是为了电力客户与供电企业间形成难忘的愉悦亲历互动的基础保障条件。电力需求侧营销精细化服务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用电服务管理机制,是指在用电终端服务各管理环节中通过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引导电力用户结合自我实际情况优化用电管理模式,提高电力需求从终端用电效率,实现有限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改善用电服务水平和用电环境,实现最小成本的电能运营服务和用电智能管理活动。电力需求侧智能精细化营销服务管理可以促进供电公司向服务型企业高质转变,重点强调供电公司和电力客户间的伙伴合作关系,实现客户利益为基础的有效能源精细化管理服务。通过提高用户终端用电效率的基础上去的直接的营销服务经济效益。电力需求侧营销精细化服务是一种电能运行服务管理活动,既要最求有效电力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又要在不影响电力用户正常用电和高效服务水平条件下实现节能、环保等目标。因此,供电企业在电力终端运营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在确保用户高质用电和高效节能运营服务的前提下,将优质、精细化服务贯穿于整个电力营销服务过程中,提高电力客户用电经济效益和智能用电服务水平,并结合多种错峰用电等不同电价等激励措施,促使电力客户主动改变起传统的电能消费行为和用电陌生,从而有效提高电力终端用户用电综合效率,缓解电能供需矛盾现状,做到既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节能运行的调度经济的效益,又提高了电力用户终端的精细化运营服务水平,减少电力用户用电支出,推动供电企业可持续快速运营发展。可见,电力需求侧精细化营销服务管理是对社会、供电企业、以及电力客户三方互赢的一种电力营销服务管理模式,是对电力客户提供高质、优质电能服务的一种创新营销服务管理模式。
2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管理策略
电力精细化优质营销服务管理是供电企业赖以可持续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同时也是供电企业的责任和电力客户高效优质用电的期盼。
2.1 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管理制度
科学合理、完善严格的营销服务管理制度是实现电力营销精细化管理的前提与保障。结合供电企业实际情况,通过构建常态政企双向沟通和信息互享管理机制,有效夯实电力营销优质服务运行管理体系,推进精细化智能服务贯穿于整个电力营销服务过程中,进一步完善有序用电终端营销服务管理标准体系,开展电能运营经济效益和服务水平动态监测管理制度,有效弥补供电企业常规电力营销在安全、服务、电网建设管理等多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电力营销服务智能精细化管理有序稳定的进行。
2.2 精细化电力营销业务服务流程
根据电力客户实际用电供电需求和电力监管相关运营管理技术标准要求,采用流程化的任务驱动目标业务精细化服务管理模式,对电力营销过程中的服务功能及操作程序进行重新系统的功能整合,从而构建集信息高度集成共享、流程运转简单明晰通畅、操作科学规范统一合理的营销服务管理流程与智能服务平台,实现供电企业电力营销业务的集成统一化、流程化、规范化、以及智能自动化动态监控管理。
2.3 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数据平台
营销服务数据集成信息平台的规划与建设是推动电力企业电力营销服务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精细化营销服务数据平台的设计不仅要结合供电企业实际情况和现有的自动化系统实现对营销数据的统一动态提取和运算分析,同时还要考虑电力客户间用电等级、电压等级、容量等差异化需求和执行级别要求,采用数据仓库、联机数据信息挖掘、智能分析运算等先进技术,将智能商业智能化等功能逐步引入到电力营销服务到精细化各环节中,通过不断确定新的标准、不断服务水平评估等,增强营销服务管理各环节中数据信息的实时性和透明性,有效提高电力营销服务效率与经济效益,最终实现供电企业从精细化到精益化电力营销服务管理等目标转变。
2.4 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回馈修正
通过外部监管与内部自律等技术手段相结合,构筑完善的电力营销服务专业系统化评估标准与管理机制,实现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回馈修正动态管理目标。采用电监会电力营销服务定期检查、行风监督员定期评议、以及第三方电力客户满意度的动态调查等外部监督措施,并结合电力客户座谈会、95598电力营销服务回访、营业厅影像监控、以及服务指标动态考评等内部监管措施,有效提高电力营销精细化服务回馈修正力度。当发现电力营销服务各环节中存在承诺、监管技术指标未达标和未实现、服务操作不规范、服务质量等问题时,应及时提出相应整改项目和整改目标要求,优先解决在进行服务过程中电力客户认为不满意项,有效地优化改善营销服务各环节中的薄弱项,使精细化营销服务在整个电能运营各环节中形成一个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高效、优质闭环服务系统。
2.5 精细化电力营销业务绩效考核
通过开展精细化的营销服务业务绩效管理,有效地将营销目标分解、量化到每个员工业务曹总的具体项目中,动态评估员工的服务操水平,引导员工从关注供电企业营销服务目标、关注岗位服务境内水平要求等方面入手,在实际业务工作中注重能力的提升,注重绩效的改进,促进员工在业务工作中的精细化操作服务水平和积极性。
3 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管理实施应注意问题
不同供电其自身实际情况和所处环境间存在一定差异,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管理的实施要针对自身实际情况构筑对应完善科学的管理模式,才能在实际营销服务管理过程中取得良好的营养效果。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管理的实施要结合供电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灵活性和创新性等功能要求,结合外界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更正调整,从而构筑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管理措施制度。新的营销业务扩展管理模式和以及业务服务流程应建立在电能生产、和营销服务信息高度集成统一和实时共享服务等基础上,实现营销服务流程简单清晰化、操作高效化等服务目标。
结束语
电力企业精细化电力营销管理的实施,实现了营销服务管理的统一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有效提高了供电企业在营销服务管理各环节中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增加了电能运营管理的综合社会经济效益,提升了电能营销服务水平,扩大了电力市场,推动了供电企业的电能运营的高效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