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才培养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人才培养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创新人才;激励;缺失;策略

中图分类号:C961;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4-0003-02

一、创新人才培养的激励缺失分析

目前,高校虽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但热情不够、积极性不高,没有形成自觉行动,似乎是在被迫完成任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热情没有激发出来。

高校在激励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激励意识淡薄、激励能力不高、激励角色缺位、激励制度不健全、激励环境不优化等现象。

1. 激励意识淡薄

从教师方面来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种个性化特征特别明显的行为过程。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并且要充分利用这一特性来调动学生个体的主动性,这其实就是一种激励策略的运用。当前,大多数教师缺乏激励学生成才的意识。从管理者方面来看,管理方式过于传统,缺乏现代服务意识和人文关怀,忽视了师生的理想和需要,不能正确处理教师需要与学校发展的关系,缺乏从激励层面来发挥教师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从学生层面来看,学生仍旧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缺乏自我激励意识,缺乏成才的主动性和成才的主人翁精神。这恰恰与创新人才培养对主动性和个性化的要求相悖。

2. 激励能力不高

激励能力主要表现为激励他人的能力和自我激励的能力。现实中,高校许多管理者和教师缺乏基本的激励理论知识和激励方法,不能有效设计激励方案、制定激励措施和开展激励工作。同时,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管理者没有树立管理服务、管理育人的思想,作为教师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缺乏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也就很难形成有效激励学生的方法。在自我激励方面主要涉及到学生和教师。作为教师,如何不断激励自己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而作为学生如何激励自己成才,这些都体现了教师和学生自我激励的能力水平。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普遍缺乏自我激励的意识,自我激励能力不强。

3. 激励角色缺位

一是管理者由于激励意识淡薄,在管理过程中以“管”作为自己的职责,习惯刚性管理,而缺乏灵活的柔性管理。因此,不自觉地扮演了“警察”的角色,长此以往,管理者激励的角色也就模糊了。二是教师主要坚守于从知识层面培养创新人才,而在如何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成才方面主动性欠缺。三是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培养的过程,主动培养不足,没有形成自我激励成才的角色意识。

4. 激励制度不健全

这主要表现为考评制度不完善,激励缺乏系统性;培训制度不健全,激励缺乏发展性;薪酬设置不科学,激励缺乏效率与公平,不利于创新教师的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如教学评价仍用价值取向指向知识的传统式教学评价,没有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特点进行改革,不利于激励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教师专业培训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发展激励机制。

5. 激励方法和手段单一

创新人才具有较强的个性特征,因此在实施激励时应针对师生个体发展的多样性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目前,高校主要以物质激励为主,在精神激励方面就比较简单,更多的只是流于形式,不看对象,方法单一,收不到预期的激励效果。

6. 忽视对激励成效的反馈与评价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心智、能力等各方面都在持续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激励的形式和内容也要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激励需要根据这种过程做出合乎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改进。同时,要求重视对激励成效的评价和反馈。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却忽视了对激励成效的反馈和评价。

二、创新人才培养的激励形成策略

从上面激励缺失分析中可以看出,主要涉及到内激励、外激励和环境激励要素。内激励主要涉及学生和教师。外激励是诱导因素,起到一种鼓励、他律的作用,是激发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环境激励,起到潜在、润育和引导性的作用,是一种“隐性”的激励。良好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内激励和外激励发挥作用的基础。因此,要消除激励缺失,应从内激励、外激励和环境激励三个层面统筹建设,形成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激励体系。

1. 多层面引导师生提高自我激励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自我激励的自觉行为

第一,强化自我激励意识,提高自我激励的认知能力。具体说就是要强化了解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的自主意识性,强化对自我激励特点、自我激励能力了解的意识,强化在自我激励过程中对激励方法、激励手段等进行自我选择、自我调控的意识,强化对自我激励效果评价的意识。提高自我激励能力首先要提高自我激励的认知能力。自我激励认知能力就是对自我激励构成要素、与其他激励的关系、自我激励的作用以及自我激励的运作机理的认识和把握。

第二,从教师生涯规划和专业发展入手提高教师的自我激励水平。教师生涯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隐含着教师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的因素,因此学校应从教师生涯规划和专业发展入手,有意识地引导教师提高自我认知,引导教师认识到创新人才培养在教师职业生涯中的重要地位。以创新为核心引导教师做好生涯规划和专业发展计划,以此来提升教师的自我激励水平。高校应当根据教师职业不同发展期的特点,根据教师的年龄、性别、兴趣、能力及职业期等不同,引导教师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三,帮助和引导学生做好学业、职业生涯规划和前途发展计划,提高学生自我激励能力。创新人才培养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实际,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必须与学生未来发展与现实社会需要联系起来。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就是以就业和未来发展为切入点,帮助学生做好学业、职业生涯规划和前途发展计划。这种规划过程的制定实际就是一种自我发展动机的形成和自我激励的过程,因此重视这种规划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自我激励能力。高校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指导队伍,针对各个年级的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目标,全程给予学生以最佳的指导。

2. 建立科学、公平、公正的激励制度,保障外在激励有效施行

第一,建立科学的教师考评制度。一是以创新人才培养的思想和理念为指导,科学合理设置考评指标。对教师考评应注意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考核指标应该明确具体,可以测量并尽可能量化与教师的职责相匹配,指标间应具有相关性和时效性。二是加强考评的组织领导,消除人为因素的干扰,彻底贯彻和执行考评制度,客观真实地反映教师的工作业绩。三是考评过程要注意公开、公平、公正,对教师考评的结果要积极反馈、合理利用。学校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以保证考评结果公平合理。同时,必须把考评后的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并根据不同的考评结果,及时反映在教师的工资和津贴上,这样的考评才有激励作用。四是考评需要不断地总结、改进和完善。

第二,设计科学公平的学生发展评价体系,激励学生成才。创新人才培养与以知识获取为主要目的的传统人才培养有本质区别,知识不再是评价学生的主要指标,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至关重要。因此,必须跳出传统评价的框框,设计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激励学生发展。一是要更新观念,“形成对人才评价的正确观念”,树立以促进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的评价理念。二是传统以知识为中心的直接打分的评价方式束缚学生的独立意识、创新精神和竞争能力的充分发展,因此,学生发展评价方式应力求多样化。三是应结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创新素质培养的要求,构建多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

第三,改革奖学金制度,激励学生创新。一是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让奖学金成为创新人才成长的激励手段。二是奖学金不同于助学金,应体现激励原则,以“奖”为主。三是加强奖学金的宣传和信息反馈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奖学金制度,更好地发挥奖学金的导向作用。

第四,创新教师培训制度,促进教师发展,以发展来激励教师开展创新人才培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发展对于教师更具激励作用。因此,学校可从教师专业发展入手,创新教师培训制度,将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教师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以发展引激励,以激励促发展,形成多赢的局面。高校要根据创新人才培养过程的特点和要求,根据不同教师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差异,选择不同的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开展教师培训工作。例如,上岗培训是对刚毕业的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熟悉教学任务和教学环境,提高实践能力,端正教学态度,以便尽快适应高校教学要求;对于优秀拔尖人才高校可以送选出国、留学或讲学,搞合作研究。通过这些工作,使培训真正落到实处并切实起到激励作用。另外,要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形成有效的体系,将教师发展与工资、晋级、晋职等联系起来,并为教师提供经费上的支持。制订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教师多途径学习提高,使之全身心投入到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性科学研究中去。

3. 建设激发创新的校园文化,发挥环境激励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定的校园文化意味着一定的办学传统、办学模式、办学特点与办学风格。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取决于以教学为主的培养过程,另一方面则是依赖于校园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优良的校园文化具有催人奋进的作用,能够激发广大师生的工作热情和学习热情,可以激励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第一,培育崇高的大学理念,大力建设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大学精神文化。一所没有创新精神的大学,是不可能培养出具有远大理想的创新人才。一是重视建设追求科学、崇尚真理、勇于创新的大学精神文化,营造自由、活跃、竞争、宽松的学术氛围,这种精神文化和氛围孕育着创新人才的成长。二是要重视培育大学的包容气质。大学是不同思想流派的交汇之处,各种意识形态的角力之地,因此大学应培育包容的气质。没有包容,大学就没有生气和活力,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就不复存在,质疑和批判精神就不能培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环境就不能形成。

第二,规范师生操守,建设以创新行为为核心的校园行为文化。良好的创新行为是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独立性、自信心和意志力是创新性人格最显著的三个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它也反映创新行为的特点。优秀、高雅、有品味的校园行为文化对培养学生的坚韧性,不从众、不唯书、不唯师,敢于挑战、敢于标新立异,协作合作、努力探索、追求创新等品质和行为都有明显的作用。因此,建设良好的校园行为文化,对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意义重大。一是创新校园制度文化,规范创新行为和秩序。创新活动是一项复杂活动,需要有科学精神、坚韧的毅力、顽强追求和团结合作。那些投机取巧、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的浮躁心态是不能开展创新活动的。因此,高校应从制度上创新,规范创新活动,形成优良的开展创新活动的行为文化。二是营造互动、和谐的校园人际环境。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成长需要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互动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延续,更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互动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师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调动师生个体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使人们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团结协作、互助互利,进而激发客体的归属感、责任感和上进心,提高其积极性。

第三,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创造良好创新人才培养的物质条件。物质文化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一是要根据本校的特点,注重校园的整体规划,建筑的适用和美观,并与本校特色的办学理念、学术气息融合起来。校园整体布局、建设设施呈现出来的校容校貌,既是学校的文化标志,又会使全校师生置身于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之中,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并逐步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开展创新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二是必须重视先进实验条件的建设。为了激励学生获得更强的竞争能力,除了校园自然环境的建设以外,支持创新活动开展的先进实验设备是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因此,在先进实验建设上学校也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尽可能地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只有这样,学校才能提供更好的创新平台,才能更好激励学生积极开展创新活动。

参考文献: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 职业信息 人才培养 高职院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对于经济的发展甚至对于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着较大的影响。掌握职业信息对于人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就好业有着较大的帮助。对于教育而言,信息将影响到人才的培养。人对职业信息的认识和了解也有所不同,如有人认为“职业信息包括求职者个人信息以及招聘信息、就业政策、人事制度、产业政策等几个方面的信息”。①有人认为,“职业信息不仅指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还包括各种媒体传递的经济发展形势报告和趋势预测、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和就业政策、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人事机构改革方案、人力资源市场的供求状况等等。……主要是谈与毕业生求职密切相关的信息,如:招聘信息、就业政策、人事制度、产业政策等等。”②本文在讨论职业信息时,主要指的是后者。特别是与高职生求职密切相关的信息,如:招聘信息、就业政策、人事制度、产业政策等。

一、职业信息对高职人才培养的决定性意义

1.职业信息应用上存在的误区与问题的提出

随着毕业生就业难度的增大,各个高校加强了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其中之一就是更为重视职业信息的开发与搜集。尤其在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决定了就业就是学校的生命线。许多学校在职业信息的开发、搜集、传递等方面倾注了较多的心血。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尽可能地通过这些行为促进毕业生就业。

但在各高校高度重视职业信息此类应用的同时,也使职业信息的应用走入了误区。一是认为职业信息只对就业有帮助,对职业信息的重视只是为了帮助毕业生就业。而在机构上的表现就是职业信息只与就业指导部门或相关指导就业工作的人员有关。二是职业信息具有较大的时效性,昨天的职业信息,传递给毕业生后,于明天就变得毫无意义。

对于两个误区,也就反映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们的教育是为了培养人,而培养人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志就是毕业生能否就好业的话,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是否与大量的职业信息相对称,也就是一个较为综合性的指标了。那么,如何能够综合分析职业信息,反馈给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及为学生成才成长的部门,促使其进行相应的改革也就意义重大了。这对于高职院来说更为突出和重要。

2.高职人才培养特色与职业信息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学校具有从事“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双重职能,对接受“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学生颁发“学历证书”和“培训证书”,高等职业教育显然有着同样的职能。《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中也指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

从国家的要求和社会的实践办学来看,高职的人才培养特色主要有两个。一是“双证书”培养,二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双证书”的培养决定了高职必须时刻跟进企业发展的需要,了解国家对行业和企业对工人的准入条件和相应的证书要求。这样高职院校才能根据需要组织证书的培养和考核,才能引导学生积极考取相应的证书。如果高职教育要求学生考取的证书得不到企业的认可,或者企业认为准入根本就不需要以证书为依据,那么证书也就失去了其基本的意义。而如何了解企业的需要呢?只能依靠了解职业信息,了解职业信息中的行业政策、国家对企业的人才政策、产业政策及经整理后的招聘信息,尤其是整理招聘信息中对人才的要求,从中总结企业的条件和要求,这样才能在培训和考取证书时有的放矢。同样,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更是内在地要求学校的就业率要与新增专业数、招生规模、办学规模直接挂钩,这直接明了地表明了职业信息的重要性。

高职人才培养特色表明,高职的发展壮大从某种程度上说取决于职业信息。对职业信息的整理和研究整合将给高职院的教育教学等培养环节有更为明确的指引。

二、职业信息对高职人才培养影响的三个方面

1.人才培养目标的影响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这都在不同程度上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明确了目标,但这只是为所有高职教育规定的一个总目标,而对于具体高职院校来说,“由于职业技术教育从本质上讲又是各行各业劳动者上岗前的就业教育或培训,因此各个行业的知识和技能特征以及特殊要求毫无疑问要反映在高职教育中,这样每所高职院校也就必须制定符合行业和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③因此,各个高职院校必须在培养目标上加以细化,定出有特色的培养目标,这样才能使高职院办得有特色,才能使高职院能够发展壮大。但是如何定出培养目标呢?这就是需要研究职业信息。

职业信息对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较大的影响。一方面是由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决定的(以就业为导向)。另一方面是因为对职业信息综合整理后,能够反映出行业或者大部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是怎样的,这类岗位一般要求拥有什么样的技能,掌握哪类文化知识,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等。“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社会个人的求学需求是高职发展的直接前提,没有这两种需求,高职教育的发展必然是空中楼阁”。④而职业信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影响主要表现,一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性,即是培养什么层次的人才是社会需要的;二是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社会上除需要了技能外,还需要具备什么素质的人。

2.人才培养教学机制的影响

职业信息对人才培养教学机制的影响,主要是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职业信息调整培养教学机制,主要影响有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等。

(1)专业设置。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我国的就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直接和重要的影响。就业市场提供的职业信息对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调整起导向作用,因此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调整改革,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密切关注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了解并分析就业市场的动态,掌握人才需求的类型、层次和规格。在专业设置和调整时,一定要深入了解就业市场信息,认真研究近几年的职业信息,为专业调整提供可靠依据。以就业为导向,参考职业信息提供的依据设置专业,不但要侧重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而且要照顾生源市场的需求。这种按照用人单位的需要设置专业,既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满足了人的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解决了广大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难的问题。因此可以说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信息为依据设置专业的模式将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2)课程改革。职业信息将有效地推进课程改革。为了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高职院校必须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身订制”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内容;在确定课程教学计划时,也必须根据职业的需求来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和评估标准。而课程目标应突出岗位就业目标,以就业为导向进行高职课程目标设计,不仅要有高等教育共性目标要求,而且要有清晰的职业基本能力要求及具体的职业岗位的工作标准,要明确职业岗位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目标定位。这样课程目标瞄准某种职业,落实到具体岗位,反映了职业信息,适应了企业和社会的需要,使课程目标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同时,对应企业的需求,课程的内容也应从知识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转变,课程结构也应模块化。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企业接轨。

(3)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制度改革,根据地区、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职业技术与职业岗位的特点,以满足岗位群的能力、素质培养要求为标准,决定了必须推行灵活、多样、开放的教学制度。一是推行灵活学制。目前一般3年制学制,主要是“2+1”或“2.5+0.5”的教育模式,即是2年或2年半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1年或半年到企业从事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和实习的时间不得低于半年。二是开放性教学方式。其教学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现成的学科概念和结论,而是向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法和学习路径,包括提供各种参考书、各种视听材料、计算机软件,提供实验实训设备、模拟实验室、校外实训基地等,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探索和思考,使他们锻炼和掌握工作技能。同时,不拘泥于书面试卷评价方式,而是更注重在实际工作情境中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放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三是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实习实训建设。就高等职业教育本身来说,实践技能的培养是其重要特征,因此任何一个高职院校都不能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中,学校必须紧扣企业的要求,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实习、实训的教学方案,将理论教学、实践训练与职业技能融为一体。此外,还应逐步推行灵活的学习方式,推行学分制,探讨弹性学制等。

3.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而且要求其具备相应的综合素质。如何能较为准确地知道企业对综合素质的要求,有着较多的途径,比如与企业管理人员直接沟通,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中了解等。但是,从职业信息中反馈,也可以看出企业和社会对行业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如对职业道德、诚信意识、沟通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反映到学校的人才培养上,就是对学生管理部门提出的要求。学生管理部门就会根据这些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素质培养活动,加强这方面的引导等。

三、职业信息对高职人才培养影响的实践

职业信息对高职人才培养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职业信息如何才能更好地反映到人才培养上,发挥其正影响的作用。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探讨和实践的问题。

首先,必须对职业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包括对就业政策、人事制度、产业政策的了解,分析出对本学校和相应专业的影响。同时,也要对招聘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一般来说,招聘信息都是零散的,而且很多信息表面上是没有多少必然的联系,但是经过分析,透过表面现象,就会可能发现其内在的联系。而这些内在的联系恰恰是在人才培养中需要的。职业信息的整理和分析是影响人才培养的起点和关键。

其次,必须建立起顺畅的信息反馈机制。职业信息对人才培养的影响并不是水到渠成、直接而明显的,而是经过各种渠道,反映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才能起到影响作用(具体见《高职院校职业信息对人才培养影响的流程图》)。信息反馈机制必须是顺畅的,如果一个高职院只有少数部门来实施反馈的结果,那么发挥的作用是有偏差的,其对人才培养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最后,必须建立周期性的完整反馈制度。职业信息是有一定的时效性,这也就决定了职业信息的反馈应是有一定周期和相对不完整的。对职业信息的过快和过慢反映都会影响到其作用的发挥。反映过快可能导致决策的不全面,过慢则失去了参考的意义。因此,以一年的信息为基准,参考上一年的信息作为依据来做出决策是可行的。同时,职业信息的收集必须是全面的,绝不能只是收集来自本学院招聘的信息,而是整个专业和行业的招聘信息,也绝不能只是收集简单的招聘信息,而应包括相关的政策等。只有建立了周期的完整的反馈制度,职业信息对人才培养才能更好地发挥影响作用。

高职院校职业信息对人才培养影响的流程图

注释:

①孙岩.高校图书馆如何做好毕业生职业信息开发工作[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9,VOL18,(09).

②吴波.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职业信息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02.11.

③黎琳.21世纪初中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新特点与教学方法变革[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3).

④董庆波.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分析[J].职业技术,2003.11.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2005.4,第一版,2008年1月第4次印刷。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创新职业指导――新实践[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2005.4,第1版,2007年4月第3次印刷。

[3]孙岩.高校图书馆如何做好毕业生职业信息开发工作[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9,VOL18,(09).

[4]吴波.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职业信息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02.11.

[5]黎琳.21世纪初中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新特点与教学方法变革[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3).

[6]董庆波.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分析[J].职业技术,2003.11.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 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一、新型化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现代社会对于工商管理方面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多。我国大部分高校也在积极探索更适合社会发展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传统“三段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显然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此人才培养模式较为死板,缺乏严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更适合应试教育模式下的人才需求。而新时代的发展对于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更加全面化,其不仅需要学生具有优异的成绩,而且需要学生能够灵活应对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严密的逻辑分析能力切实为企业、单位献计献策,做到各种事件的灵活应ΑR舱是因为此,新时代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予以改变,让学生更加适应当前阶段的社会发展需求。

二、现阶段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一)“协同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协同式”工商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在借鉴国外教育的成功经验而提出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注重让科学教育与以人为本的思维理念相结合,注重将教学与学科研究融为一体,在此独具特色的工商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依据协同论的思想而形成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合我国人才培养发展需要,其与传统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相比,更加突出表现了管理人才所需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改变,注重让学生既从教材中汲取营养,也从实践中获得真知,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走出教室,走到世界开阔视野。“协同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倡人才培养“全方面,全过程,以人为本,全员参加”全新教学理念。

(二)“按系招生,多方向培养”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依照我国当前的招生规章要求,各高校是“按系招生,多方向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借鉴了美国高校的“以学生为中心,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分制,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与任选课程比例协调”的人才培养思想。“按系招生,多方向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是让各个高校注重院系建设,学校前期的教学培养鲜 少有的专业之分,而是首先让学生通学一部分素质教育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待学生后期发展到一定阶段,再给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理论教育。后期专业知识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精细化的工商管理知识,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模块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模块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是将工商管理专业细分为生产与运作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等模块,学生在学习公共课程基础上,再继续学习一些和自己专业知识相关的模块知识,而此模块知识的学习则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模块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大部分高校所提倡的重要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模块式”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兴趣而选择自己的想要课程,这样的课程学习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促使学生学习源动力的产生,让学生能够更加认真、仔细地学习专业知识。“模块式”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更好的扎实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及拓宽学生视野,促使学生成为能力型和创新型的人才,从而满足社会的需求。

(四)“校企合作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多边合作的产教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强调积极为工商管理学生创造专业实践环境,帮助其全面了解和掌握专业基础理论,让学校以与企业相结合的方式真正参与到企业工商管理过程中,通过实践过程来提升对专业知识的认识,让学生能够在真正的实践环境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此种人才培养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去,能够了解社会、市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对于自己的学习能够予以一定程度的调整。此种人才培养模式也让企业能够从众多人才中挑选适合企业发展的人员,为企业诸如更多新鲜血液。

三、结语

不同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不同的作用,其侧重性也有所不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以有选择性的予以应用,同时也必须在院校建设目标、学生基本素养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建设,从而让学生掌握极具实用性的工商管理知识,让学生的管理能力得以提升,为学生的更好发展铺平道路,为学生的社会融入性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 林奕鸣.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6,(08):15-16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人才培养;创业教育;高职院校;经济新常态

一、绪论

近年来,受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呈下滑趋势。高职院校如果能够培养出一批具有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技能人才,那么对解决就业难题、实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都将产生积极影响。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国家高度重视高职院校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期望能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实现应用型人才向创业型人才的转变。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不足1%,同西方发达国家30%的创业比例相距甚远。我国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仍然受教材、师资队伍、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还没有形成系统可持续的创业教育管理体系。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依据,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创业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社会化活动,其不仅需要创业者具备基本的从业素养,并且还要求创业者具备坚持、认真、果敢等优秀品质。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创业型人才培养活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水平,培养其坚定意志和进取精神,以适应先进技术发展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以及接受经济新常态下各种社会现象和经济波动带来的挑战。

目前,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普通高职院校中已经得到认可,大学生创业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近些年,各行各业涌现出许多创业成功人士和业界精英。个别高职院校还学习国外的创业教育经验,尝试建立创业园、“企业孵化器”、创业实习基地等,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着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完整、师资力量薄弱、缺少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等问题。

1.对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

创业教育的教育活动近年来在高职院校中比较普及,但实质性效果不明显,主要是体现在学校领导、授课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学校领导虽然态度明确,支持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但在考核指标、奖惩措施、财力和物力支持上力度不够。授课教师对创业型人才培养没有很高的热情。创业型人才培养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教育过程,对授课教师的能力要求比较高,费时费力,难以见到成效。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安于现状的心理,对于“高风险、高难度”的创业而言,更希望循规蹈矩,认为去企业工作更有保障。

2.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形式过于单一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中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形式过于单一,通常是授课教师照本宣科地灌输理论。教学过程还处于创业理论知识传授的阶段,偶尔也会邀请社会上的企业家、科研工作者、创业成功人士举办讲座,但学生缺少必要的创业实践活动,很难能领会到成功者创业的技巧和奥妙。有些高职院校虽然也开展了一些创业实践活动,但也只是依葫芦画瓢,简单地复制他人的实践流程,学生感受不到创业的魅力。

3.专门从事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不足

创业教育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目前,高职院校的创业培训教师在管理上还不够规范,创业培训教师的选拔没有标准。师资队伍综合能力也偏低,绝大多数老师缺少创业经历,对企业的筹建与运营相关的知识也少之甚少。进行过专门的培训教师数量不足,对于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热情不高,导致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低。

4.创业型人才培养所用优质教材太少

高职院校的专业性较强,各学校有自己不同的特点与优势,在选择创业教育教材上,应有针对性。在没有实用教材情况下,部分老师只根据一些创业学的经典著作或者一些旧有的创业教材进行授课,无法适应新技术条件下创业需求,由此导致创业观念落后创业教育负面效果明显。而从国外引入的教材,理念固然先进,但不完全符合中国国情。所以,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紧跟先进技术发展趋势且符合中国国情特色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教材的缺乏,会严重阻碍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5.创业型人才培养实践环节薄弱

目前创业型人才培养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手法过于陈旧,授课内容的范围较小,缺少创业实践活动环节,不利于学生对综合理论和创业流程知识的掌握,解决困难能力弱,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尽管有些高职院校会邀请一些社会上知名的企业家、成功人士等举办讲座,但大多以大班形式进行,教学效果不理想,对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作用不明显。部分学生的自身素质不高,怕吃苦,缺乏毅力,协调能力差,对创业缺乏兴趣。

6.缺乏创业精神,创业比例低

尽管国家大力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各高职院校也响应号召开展了相应的工作,但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多数高职毕业生还是会选择就业,因此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创业比例比较低,创业成功率也比较低。例如,2013届毕业大学生创业比例仅为2.3%。有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开创的企业、公司5年内存活率仅有30%,比社会创业平均存活率低20个百分点。

三、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有效保障途径

1.转变传统就业观念,培养创业型人才

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前,学生所接受的都是传统灌输式的教育,完全的应试教育,注重的只是考试分数,而不是学生的个体发展,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高职院校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实施有效教学。高职生的高考成绩普遍不理想,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智力水平比普通高校的学生低,相反,高职生的创造性和实用性能力是比较高的,具有较强的创业潜力。

2. 建立专业化、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没有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将难以保障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研究成果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高职院校开展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是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创业师资队伍。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和其他专业学科的教育,对授课教师的能力的要求也比较特殊,教师必须同时具备丰富的创业理论和实践经验,二者缺一不可。

3.调整课程内容设置,建立创业型人才培养管理机构

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内容包括核心课程、特色课程、专题研讨和实践以及实战四个部分。核心课程部分主要教授的是基本商业知识、创业机会的识别等基础知识,务求学生对创业有基本且理性的认识和了解。特色课程部分为选修的模块课,要结合学校性质及学生专业的特点定向开展。至于专题研讨和实践部分以及实战模块则比较偏重于实践性教学,通过案例教学与创业见习相结合,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水平。

要保证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科学有序开展,离不开管理机构的指导和监督,成立专门的机构是做好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它可以为授课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通过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统筹规划,在学校层面建立创业型人才培养中心,作为全校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开展及研究的核心机构,指导全校各级部门的工作,部署全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活动。

4.加强创业实践基地建设

创业型人才培养必须理论与实践两手抓,在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多参加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理解、消化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应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协会等机构,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一系列创业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习到的创业理论知识在创业实践中得以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创业教育价值。实践教学活动可以为学生积累实战经验提供良好的平台,学生通过创业实践活动,就会了解并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创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了解创业教育的真谛,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加强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以保障创业实践教学的有效进行。

5.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

创业,不单单是开公司和做买卖,要让学生对创业的概念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学校通过舆论宣传,创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触和了解创业,以现有的校园文化宣传平台为依托,并以各类学生创业大赛为契机,举办校内优秀创业项目选拔赛等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形成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创业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今天,学校也可以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手机飞信、传单、宣传栏、手机短信、微信、微博等媒介,时时传递最新、最快的创业资讯,从中选拔具有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优秀学生,使其加入到校园创业队伍中来。此外,学校应该将学生放在整个大社会环境中来接受创业教育,除了邀请企业家进校园指导,还可以通过设置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创业爱好者走出校园,融入社会的创业圈。

6.加强以创业为目的的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是以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为目标,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与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育是紧密相连的。高职院校要想提高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就必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时俱进进行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校要充分利用地区产业优势,在当地的企业为学校引进创业教育的资金、创业教育企业家讲师以及创业见习场地等支持,并通过提供就业方面的科研、营销、生产人才反哺企业,实现产学结合,结业创业双发展。

我国的创业型人才培养研究及开展活动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本文通过对经济新常态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了当前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由此提出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模式和方法。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依据,进而加速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解决当前的就业难题。

参考文献: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D52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等院校是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适应我国产业结构和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开拓性、创造性、竞争能力的具备较高商业知识、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人作为教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效用和意义问题,是人和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主体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人的本性、目的和发展需要等相一致、相合适、相接近的关系。[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第162页。]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及人才素质的高低及是否全面发展,直接影响到经济建设和社会环境建设。

一、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前提:社会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体现了社会对人们的思想、品德的要求,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社会有序发展和人性完善的需要而建构的一种价值体系。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是核心,居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首要地位。任何统治阶级要想使自己的思想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必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把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政治价值转化为政治共识。反过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巩固统治阶级所提倡的意识形态,提高主体政治行为的理性程度。一个正确的、理性的政治意识的形成,都是用先进的、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们头脑的结果,克服了主体政治行为的盲目性、自发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使现代青年人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是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对生产力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人来实现的,通过对人们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以培养人们的良好的品质和行为,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激发和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最终获得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发展,推动了经济价值的创造和实现。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导向的作用。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范文6

一、现代大学的人文教育使命

“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国古人对大学之道就有阐述,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或许就是大学之“大”的含义,这样的人才称之为“大”人。中国高等教育一百多年以来,一直以应社会发展需求为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宗旨,久而久之,中国文化中最优良的传统价值理念逐渐被忽视,现代大学教育应将以下几点作为自己的责任。

1.教育是要激发人本性中美好的一面,应叫学生懂得尊重生命、尊重自然、尊重文化。

人要尊重自己的生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一个人的一切成就都仰仗于生命的存在。人要尊重他人的生命,有仁爱之心,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并心存感恩。校园中屡有发生的轻视生命的悲剧,大学生们对待在灾难中失去生命的人们的冷漠表现,告诉我们生命教育是当下大学教育的紧迫使命之一。再者,作为人口大国,中国对地球这个生命体的健康成长负有很大责任,为求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唯利是图,等到我们生存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时,回头谈可持续发展的时候,人们似乎仍然有些停不下来。爱护地球,人人有责,我们的大学有责任将环境保护作为教育内容的一部分。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极强的文化凝聚力的民族,而在当今中国经济仍然处于奋起直追的阶段,西方新技术新信息却爆炸式的来到人们面前,如果我们不加以提醒,下一代就有可能会迷失方向,失去前进的动力,我们的大学有责任强化民族文化意识,相信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心灵才会更加丰盈,更有责任感。

2.培养能力而不仅是传授知识。

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欣赏能力等。真正的学习,不是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并且将所学知识能应用到实践当中。中国延续多年的高考制度,使得孩子们从小养成的学习习惯,就是找到标准答案,会做题,能拿高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一旦上了大学,就迷失了方向,没有主见,只会随波逐流。真正的创新源自心灵的解放。大学教育是走在社会思想前沿的,大学要教会学生独立思考,解放思想,大胆寻求真谛,而不是用一些时髦的词汇来虚张声势。要不停的减少矫揉造作,更多的关注有价值的东西。“新意”,无论是新的技术带来的革新,还是旧的文化催发的新思想,皆为新意。正如孔子所说的“,温故而知新”,简单的一句话却包含了大智慧。人的幸福感除了来自于自身价值的实现以外,也可以来自对艺术的欣赏,哪怕只是简单的一曲音乐,一幅画,一段文字。艺术修养的提升,离不开之前提到的传统文化的灌输,也离不开大学校园内艺术文化氛围的塑造。

二、用人文教育思维模式思考建筑学学科教育

上世纪二十年代,梁思成先生从西方引进了现代建筑学理论后,我国开始了真正的建筑学学科教育。一直以来,建筑学学科在我国归属在工科门类,然而,这个特殊的学科却包含了许多人文色彩。有人说,建筑的本质就是建造,建筑是基于技术的,其所关注的焦点在于新材料、新技术、新的建造方式、新形式、新感觉,并充分利用信息-媒体技术所提供的新可能性来表达人类之新的精神。笔者认为,建筑师在建造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更加倾向于对建筑的功能与空间以及建筑形式的设计,新的技术、材料等是为设计服务的,建筑设计蕴涵了许多文化意义。文章接下来先讨论一名合格的建筑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有独立见解,不随波逐流。

中国的学生们经过十几年的应试教育走进大学,思维较为僵化,但这种僵化思维是可以在科学的引导下被扭转的。如果教师们懂得教育原理,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他们思考,鼓励他们有自己真正的见解,去除脑海中一味迎合老师或者寻求标准答案的思维模式。

2.懂得厚积薄发,培养职业道德。

当代著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ZahaHadid)有句关于建筑师的评价:Architectsarelatebloomers,意思为建筑师大器晚成,之所以这么说,或许是因为成为一个出色的建筑师所需要积累的知识有太多太多,包括历史、艺术、文学、社会学、物理、哲学、心理学、材料、象征学、行政过程以及其他无数领域的知识等。还要不断适应时展而进步。厚积薄发的道理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脚踏实地的努力,才能真正的仰望星空。

3.学会欣赏,细心发现美。

任何艺术作品的整体效果都离不开对细节的处理,建筑设计的过程需要考虑的细节有很多方面,需要通盘考虑。这样的习惯并非每个人生来就具备,是在不断欣赏与训练中实现的。

4.勤于实践,训练空间思维。

画图与做模型,是建筑学专业永恒的主题,存在于脑海中的设计思路并非那么容易的就能呈现于图纸之上,“手脑合一”需要通过大量的训练才能实现,而这也是建筑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生命、自然与文化教育,将培养目标融合到实际教学中。

1.从课程入手,调整课程体系,不拘一格,将更深层次的建筑思想融入到课程体系当中,将相对更加有价值的知识点突出,辅助内容为之让道。在学校公共课程中,建议将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大纲重新按照当今社会的要求进行调整,纳入更多的生命教育等方面内容。

2.办讲座,一方面安排固定内容的讲座,主要介绍中西方建筑大师的建筑设计作品及其精神、以及建筑技术前沿等,另一方面不固定的邀请知名建筑师来校讲座,学生与建筑大师面对面交流起到的效果更加显著。

3.尽可能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观国内外优秀建筑,亲身去体验优秀建筑的空间与形式,建筑作为一件艺术作品对地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展示也在此时更加直观的表达给了学生。

4.理解建造实验的意义。刚进校不久,学生们就进入了实际的建造实验当中,活动纸板房的建造、木桥实验等,由于课程环节一个接一个的紧密连接,往往这些实验的意义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向学生传达,学生们或许过多的将精力放在了完成实验的成就感上,而实际上反过来思考每一个实验的真正意义才是更加重要的,在此就要求每一位老师能更确切的把握教育的理念,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启发。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