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研究的看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研究的看法范文1
目前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以推行探究性学习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的理念,已经逐步成为广大师生的共识,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经验与教训正处在积累阶段,交流和讨论将有助于促进改革的进程。本文将对课堂教学实验中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问题提出的一些粗浅体会和看法,因为课堂教学实验的内容多取自教材,所以讨论将分两个层次展开。
1用好教科书,讲好化学课
骤然看来,二者似乎是一回事;一经仔细琢磨,就可以发现其间的差别。现在着重讨论它们之间的差别。
有了教科书,为什么还要上课?如果暂不考虑学生原始情况不同这一因素,为什么同样的教科书,同样的课时,同样数量的习题作业和课外作业,学习质量(包括对大纲或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学习兴趣、化学课程所侧重培养的多方面的能力、对重要知识技能和相关规律与推理方法记忆的保持情况、应试过程中的适应程度和超常发挥个例的百分率等)却差别甚大?这是我们在探究如何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时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不仅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是自有学校以来就存在的一个问题。
目前,普遍认同的答案中,赞同和教师的水平直接相关(这个答案的合理性不容怀疑)者的百分率最高。这也是学校争聘名师、课外辅导大行其道,学习辅导资料充斥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遗憾的是,名师毕竟有限,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又各不相同,难以惠及大部分学生。教材尚且难以解决的学习问题,求诸辅导材料,无异于缘木求鱼。所以问题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仍有继续研究的必要。
在研究这个问题时,应当着重研究如何使学生知道怎样学习化学,把应试的问题放在后面再考虑。这是为了在分析问题时,尽可能地减少对结论有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以利于提高结论的确定性。何况先有学习过程,然后才有考试,所以把考试视为学习情况的测试或评价过程是合理的。
化学作为一门以物质为研究对象的实验性科学,具有着重实际体验,和基于事实进行合乎逻辑地简单推理的特点。在几门科学课程中,应当是最容易引人入胜和比较容易达到课程要求( 以大纲或课标为准)的一门学科。实验性科学的特点在于, 实验现象(包括对物质的静态观察和某些物理性质的测试、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呈现的宏观现象, 以及对化学反应产物的确认和部分性质的测试等), 对于所有实验者都是完全开放的,亦即是“绝对公平”的。只要实验者细致、认真、操作规范,结果或结论基本一致才是正常的。对于初学者来说,因为需要引导、提示、以及仪器设备使用方法和相关操作规范的训练,出现差别的原因,仅在于学生的领悟程度、模仿能力、自我约束和纠错能力的不同,而后者在不过分考虑时间和熟练程度的情况下,可以不再视为带有根本性的学习质量差别。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完成一定数量的实验,得到了和书本上同样的结论仅仅体现了“实验性”的字面含义,更应着重的是科学。如果只实现了前者,最多是部分地满足了知识技能的教育目标,只有真正地落实了化学的科学教育目标,才能较完整地体现课标所要求三维教育目标。对于化学来说,它的学科特点是什么?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才能真正了解化学学科的科学特点和要素。了解的深度和实验探究中思维的活泼程度、敏锐的观察能力、坚忍不拔的求实精神的结合,是化学工作者能否做出杰出成绩的根本。对于初学者,也须着眼于此,这是能否“学好”化学的关键。只要学好了,应试还会有很大困难吗?
学好化学的关键何在?在于是否真正了解什么是化学,和按照化学学科所要求的认知过程和思维推理方法进行学习、思考和实验,而探究的意识和过程则是学习和学好的关键。值得庆幸的是,初等化学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要求并不高,比较适合相关学段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即使对于不熟悉严密逻辑推理方法和不善于抽象思维的学生来说,化学带给他们(或她们)的困难相对较小。但是如果不能依据化学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例如按照数学或物理的学科特点来进行化学教学,就会让教师和学生产生一种时而有序、时而无序的感觉,于是化学反而成为一门既缺乏趣味、又繁琐零乱的课程。
化学的学科定义精辟地概括了化学学科的特点,也明确地指出了学习,特别是探究性学习的思维取向及要点。它既是教材编写时的纲,更是化学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设计的基础。不仅有利于知识技能教育目标的实现,同样有利于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另两维教育目标的实现。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特别是应试教育对中学教学的干扰,在中学化学的教与学过程中,化学学科的面目变得模糊不清,化学学科定义所蕴涵的学科特点近乎是迷失状态,导致中学化学教学质量不尽人意,而且致使师生的教学负担越来越沉重。所以中学化学的教学改革,应当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认真对待如何用好教材、和改进教学的问题。而构建符合化学学科特点的,以探究性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的教学体系,则是重中之重。
2 一个案例――设计教案时的思考
试以卤素中的氯的教学为例探讨改革之路,由于篇幅所限,不可能提供完整的教案,也不可能包括这个章节的全部。
当确定教学内容以卤素中的氯为主题后,教学应当从查明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并从周期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形成对氯的初步认识开始(这个过程的功能有点类似于“查户口”)。我们从中能够得到些什么呢?除去了解它是一个化学活泼性比氟差、比硫强、和氧相近的非金属元素外,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 不是整数,说明氯存在同位素(而且比率较大)。氯原子的外层有7个电子,按照原子结合成分子时,成键原子外层以满足8个电子(氢元素除外,也不论是形成共价键还是离子键)时为稳定结构的原则,氯的单质应当是Cl2,而且不可能存在其他形式的同素异形体。Cl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90。它比O2和N2都重,所以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密度比空气大。此外,还可以知道,Cl2是非极性分子,和O2、N2相似,在水中的溶解度不会很大。这样就形成了对氯元素和它的单质的初步认识。
氯元素在自然界属于常见元素,但是我们常见到的却不是它的单质,而是它的化合物,有无机化合物也有有机化合物。前者的代表如氯化钠,后者如聚氯乙烯。在被指责为破坏大气臭氧层的“主犯”的氟里昂中,除 C、F、H外也包含着Cl,共4种元素,经实验证明,Cl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从这几个例子里,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在同样含有氯元素的不同化合物里的氯,竟然有着迥然不同的性质!
化学可以通过观察、推论和实验来了解物质的性质。也可以通过比较来发现物质间的本征差异,并利用这种差异完成对化学物质的识别、分离和提纯,但是至今仍然不能够仅仅根据化学物质的组成和结构预见它们所具有的全部性质,只有通过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或测定得到的数据才是确定可信的。所以在学习化学时,对于哪些知识是可以通过推理、类比获得的,哪些是必须通过严谨的实验探究观察才能获得的,要有清醒的认识。如果不能把握住化学学科认知过程的特点,思路不对,方法不当,是学不好化学的。
在授课时,注重构建有利于启发学习兴趣的情景,是现在普遍采用的一种做法。如何构建适当的情景,应当允许取材不同、风格各异。可以选取社会事件、历史故事、名人格言、动画电影,也可以通过对学生已有基础知识的梳理和适当延伸,建构以学科知识为基本内容的情景。如果选题适当,也许后者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元素和化合物,以及有机化学的教学,这种方式值得重视。
氯原子和氯离子相差仅1个电子;单质氯和盐酸的差别,仅在于氢原子取代了单质氯中的一个氯原子。当氯和碳、氢、氟结合成氟里昂时,氟和氯的毒性不再存在,碳也很难和氧化合,成为一种不会着火燃烧的有机溶剂和制冷剂,可是当它升至大气上层之后,在强辐射和极度稀薄的大气中,光解离产生的氯原子却是破坏臭氧层的元凶。从这些事例中,我们所应强化的化学基本概念是什么呢?就简单的化学物质而言,化学组成是了解和探究物质本性的基础。
以单质氯溶于水的化学为例,通过实验,我们不仅可以观察到氯气所特有的黄绿色,也许还会嗅到它的有刺激性的气味(和它能溶于水有关)。当溶解的氯气较多时,水溶液呈现淡淡的黄色,应当是存在着自由的氯分子的一种现象,氯水中的氯分子在放置过程中会因氯气的逸出而减少。所以要密闭保存。
氯分子和水之间是否可以发生化学变化?由演示放在同一个钟罩下的有色试纸的变化,说明氯在水存在的情况下,具有漂白纸上染料的作用(对干燥试纸则无此作用)。这个现象为学生创建了一个探究的情景,重要的是,首先要确定探究的目标,那就是:“氯气和水之间是否发生了作用,作用的内涵是什么”?
根据以上的现象,产生差异的原因至少有两个,一个是教科书和教师已知的“和氯与水反应的产物有关”;对于初学者来说,认为水是引起上述变化的催化剂的推测,也应当是合理的。如果只讨论前一种推论而忽视后者(这是现在常用的方法),探究就会演变成简单的验证,过程方法的教育目标反而有所欠缺了。如果首先承认两种推测都是合理的,那么探究的重点变成如何通过实验来判断它们的取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的了解和运用能力都会有所提高,三维教育目标就能分别落实。这就是为什么要推进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原因。
区分这两种推论的实验探究,首先要确定颜色试纸被漂白的作用物,是氯分子还是氯和水作用后的产物。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它能够改变反应的速率(当然要参与变化过程),但是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不发生变化。所以检验氯溶于水后,水中是否有由Cl2和H2O提供的原子所组成的新化合物的实验设计,是探究得以进行的关键。由于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不变,所以Cl2和H2O之间的反应只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
Cl-Cl+H-O-HCl-H+Cl-O-H (1)
2Cl-Cl+2H-O-H4Cl-H+O2(2)
(1)、(2) 两个反应中的共同产物是HCl,由检验溶液呈酸性可以确定。 (2)式中的O2和存在于空气中的O2并无区别,没有使颜色试纸漂白的能力(还需要再用实验证明吗?), 所以使颜色试纸漂白的只可能是(1)式中的HClO了。
HClO是否有这样的漂白能力?这是无法预见的,信息只能通过实验才能获得。这又一次为学生展示了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的机会。在确定了HClO具有漂白颜色试纸的性质,而且已知在这个实验中的漂白是一种氧化作用之后,我们才能通过HClO和HCl、Cl2的对比,得出+1价Cl的氧化性高于单质氯(0价Cl)更高于-1价Cl的结论。
关于氯和水的作用的探究,至此可以告一段落。仍然有遗留或故意忽略了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一定是HClO,而不考虑HClO2、HClO3甚至HClO4呢?这是另一个层次的探究性问题,并非初等化学所必须解决的。可以提醒学生,也可以暂时避而不谈。因为我们的教学目的,是为了介绍如何应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来学习常温常压条件下氯和水的作用,不是为了比较详尽地研究氯的化学。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下面讨论的应当是HClO的性质。除去上面已经知道了的以漂白为代表的氧化性外,还有就是它的不稳定性(教材只介绍了它在光辐照下的不稳定性)。物质的性质很多,为什么要选择物质的稳定性作为一个重要知识点来讲述?因为这是涉及化学物质的生产、存放、运输、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性质,也比较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次氯酸是一种广泛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化学物质,它属于光催化分解类型的一种稳定性较差的物质,在讨论化学物质的稳定性问题时,具备典型化合物的特征。
我们仍然可以用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来进行有关的教学。如何通过实验来探究次氯酸的稳定性?现在通用的方法是比较新配制的氯水和已经放置过一段时间后的氯水,由氯水的颜色和颜色试纸被漂白的程度来获得结论。这样的实验设计,显然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因为首先要保证二者起始浓度相同,存放过程中氯气没有泄漏或泄漏的速率相同,还有容器对光的透过率相同等(这些条件并不容易都得到满足)。其次,如果把漂白能力的差异仅仅归因于光照时间的不同,并不考虑氯气泄漏后氯水浓度的改变,显然是缺乏说服力的。所以这个主题并不适于选作课堂探究性实验的直接目标。
3 化学实验探究只是探究性学习的一种形式
如果把次氯酸的不稳定性作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作为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却可以使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学习到什么是化学。次氯酸不稳定,却又是一种经常要用到的化学物质,应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已经知道,碳酸不稳定,但是碳酸盐如碳酸钠等却是稳定的。当我们需要碳酸或CO2时,只要加一种比碳酸强的酸(如盐酸甚至于醋酸)就可以完成这种转化。这个经验同样适用于次氯酸,。所以在市场上,次氯酸不是商品,能够买到的是次氯酸钠(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或漂白粉(由氯气和消石灰制成,次氯酸钙和氯化钙的混合物)。由于碳酸强于次氯酸,所以漂白粉加水后(暴露在大气中的水里溶有CO2)能够产生次氯酸。从这两个事例结合以前学过的金属活动次序、酸碱和盐的关系,是否能够总结出一些有趣而且有用的化学原理呢?如:由强酸强碱制备弱酸弱碱;由活泼金属置换出活泼性较差的金属;由较易溶解的盐制备较难溶解的盐;由较强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制备较弱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等,都是在化学中普适性很强的经验规律。作为已经经历过的许多实验探究的总结,对于学习化学和应用化学都非常有用,这个总结过程也属于探究性过程。和背诵教材或老师的板书的不同,在于它是学生可以通过总结自己的实际体验而得出的,体现了对过程方法教育的要求。二者的结合,再加上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收获,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教育模式。
科学研究的看法范文2
“共性与个性”的问题
“究竟个性重要还是共性重要?什么叫共性?个性是什么?共性的基础是什么?”在课堂上曾经就这些问题做过一些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我有了以下一些认识。
共性的问题,深究起来应该是客观性与真理性的问题,有绝对客观的标准才能用于确定共性的问题。共性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可以找到绝对客观的依据和绝对正确的理论(真理)。按照证伪主义的观点,所有的理论都不是绝对正确的,都会在不断的发展中被证伪,绝对真理不能达到,只能无限接近。而索罗斯则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必然存在偏差(彻底的可错性),人所认识的不是绝对的客观。绝对的共性意味着绝对的正确,但是由于没有绝对客观的基础,绝对共性难以达到。从这一层次上说,绝对的共性并不存在。
但是现实中似乎存在很多共性的东西,比如两人对同一类问题有着同样的看法,两个国家选择同样的社会制度,对同样的社会问题选择同样的政策。这种共性可以看作是一种弱化的共性,因为它们产生的基础并不完全是一样的。在这里,只能说个体从各自的认识基础(对事物的理解)出发,得到了相同的观点。由于这种基础根本上来说并不是客观的,所以这里的共性只能算是巧合性的相同,意义并不是很大。但是随着这种基础的不断客观化,这种相同存在的基础越来越牢固,越来越有意义。
一般的说,我们还是认为共性是存在的。存在的基础是我们认为我们具有一些共有的公理性的知识,比如自然科学理论(尚未被证伪的),社会科学知识(尚未被证伪的),历史、地理事实,道德伦理观等。虽然这些基础严格说来并不算是绝对客观,但是在这个层次上我们似乎没有必要追求过于苛刻的绝对客观。过于苛刻的追求会让我们陷入不可知论的恐慌之中。可以采用的合理的态度应该是:认为共性是存在的,尽管这种共性并非绝对真实的共性,但是要清醒认识到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并非绝对符合其本身,必然存在偏差。
联系到范式的概念,处于同一范式的群体具有某种程度的共性(对价值观、研究方法、基本理论体系等的认可),而处于不同范式的群体共性基础较弱,往往表现出更强的差异和冲突。
个性应该是存在于一定的共性之上的。基于自己获取的一定的事实(不论是不是绝对客观的),每个人会得出自己的结论。但是也不能轻易的把一般性的差异和不同理解为个性,要注意追究这种差异产生的基础是什么。真正的个性应该是建立在一定的共性的基础上,这种共性最好是比较严格的共性(接近绝对的共性)。对一些基本的客观事实、理论基础有着完全一样的认识和把握(即有相同的公理性知识),然后根据自身的认识水平,认真思考,得出的观点和结论才可以称为个性。
个性的表现可以从整体和个体两个层次上来看。对于一个国家,只有深刻认识自身的客观基础,才可能制定出符合本国实际条件的政策措施,才能真正解决本国的问题。虽然在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理论上存在一些共性的东西,但是只有找到自己的个性方面才是真正有用的。随便引用他人的经验,效仿他国的做法,最终可能带来灾难性的结果。对于个人,基于不同的基础,在对待同一问题的时候,就会得出自己特有的结论。随着知识积累的增加,认识水平的提高,这种特有的结论越来越有意义。比如很多学术大师,他们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认识水平非常高,对于一些基本的问题(低层次的),他们会有一些相同的看法,但是对一些深入的根本性的问题(高层次的),比如真理观、人生观,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可以看作个性的方面。个性存在于共性之上,而且共性基础越深刻,所得到的个性越有意义。这里的个性已经没有对与错之分了,只有水平高低之分。这时的个性是对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最有意义的,是最值得追求的。我们要尊重个性,在没有深入的思考与理解时,不能轻易的否定别人的个性。
从理论研究上来看,个性存在的基础在于理论研究的核心假设条件。核心假设条件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这也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对象。理论研究最终是解决共性的问题,对理论的认可构成了共性的基础。但是这种解决并不是确定的解决,只是相对的解决。共性是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的,随着理论的证伪度越高,用它作为共性的基础就会越牢固,共性的层次越来越高,从而导致共性基础上的个性的层次越来越高。个性如果得到越来越普遍的理解和认同,也可能最终转化为共性。个性的层次的提高,最终推动共性层次的提高,推动整体的发展。这也许是每个个体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提高自身层次的意义所在。
我们所要做的最有意义的事也许是:首先积累知识,加深自己对世界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这样可以使我们掌握的信息更加接近真实(绝对客观),这是获得共性的一面;然后通过深入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产生自己的信念,这是获得个性的一面。要获得更高层次的个性,就必须不断积累知识,深入思考,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人们总是在不断的思考与探索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然后基于自身的主观判断,选择自己的真理观。这种层次的选择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就如同选择了一种信仰,我们只能给与尊重。
范式的问题,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差异
库恩从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的理解,提出了范式的概念。他把科学的发展过程分为常规科学时期和非常规科学时期,认为只有在常规科学时期才能导致科学事业的确定性的进步,常规科学时期的特征才是衡量科学的主要特征。库恩最大的思想高度是把科学理论联系到历史、社会背景。范式的概念应该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代表了一种共同的信念、价值观,对基本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的认可,而不能将其缩小到一个具体的理论上。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具有很大的差异,最大的差异应该是研究对象的差异。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世界,是物,这一对象最大的特征是不受人的主观意识的直接影响。自然世界具有独立于人的认识的客观运行规律,人类可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不断的认识这些规律,但是却难以改变它。一旦人类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以对其加以利用,比如发电、发射飞船、太阳能技术、核工程技术。由于这些规律难以改变,因而按照这些规律往往得到一些确定性的结果,即:条件一定,结果一定。对于一些复杂的现象,比如粒子运动的测不准性,不确定性,混沌效应,复杂网络等,似乎破坏了传统的“确定性”,但我们还是可以相信,这些复杂的自然现象仍然有它自身的特有规律,只是过于复杂,一时之间难以把握。而且这些特有的规律不会因为人的参与而改变,一种确定性似乎仍然存在。
自然科学的发展往往有很强的被动性。当一种新的自然现象被人们观察到之后,如果现有的理论难以给出令人满意信服的解释,就必然产生对新理论的需求,或者称旧的理论被证伪。比如原子理论、量子理论的产生。当然也有一些主动的创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有很强的主动性,理论的提出很大程度来源于自己的思考与兴趣。
自然科学的发展与社会历史条件也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非常的直接。这种联系在于自然科学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科研条件、仪器设备、技术条件,这些是由历史发展进程决定的。经济利益的驱使,会带来对技术设备进步的追求,从而导致对科学研究的需求,及政府对教育的重视。这里也存在某些个人完全处于对真理的追求而从事科学研究,不过仍然需要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支持才可以延续下去。 在自然科学中,范式的存在更多表现为历史阶段性,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引起范式革命,新的范式的建立和旧范式的摈弃。同一时期的范式冲突一般仅局限在科学研究本身,与社会活动的联系较少,表现出来时较为缓和,社会影响也较小。科学研究的范式与社会的联系往往在于社会对于科学的利益需求,这种需求受到历史社会情况的影响。
对于社会科学,从根本上说,研究的对象是人类自身。研究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具有一定认识能力的人对社会活动的参与,加大了人对世界认识的偏差(索罗斯的反射性概念),也改变了社会活动的本身。人本身的复杂性,导致了社会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对社会科学的研究,对社会活动的把握,也许最需要注重的是对人本身特质的把握。人的本质特征也许是思维与心理活动在社会环境及进程过程中的波动特征。
科学研究的看法范文3
1.提高认识,达成共识
组织教师学习并反复领会“纲要”与“行动计划”精神,提高认识:
1.1开展教育科研是当务之急。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质是幼教规律的探索与发展,而规律的探索发展是依赖于幼教科学研究的开展与推行。
1.2幼儿园教育现实是幼教科研的实践。科学研究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践研究。实践是理论的基础,许多问题只能在实践中去发现和寻找答案的。幼儿园的实践是切实的客观存在,从现实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实验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研究才具有生命力。
1.3幼儿教师是幼教科研的主力军。教师活跃在教育实践第一线,拥有研究对象(幼儿及教育过程)和纷繁而丰富的教育现象,研究将有利于缩短教育理论通向实践的距离,而源于实践的应用研究。
1.4研究主要针对影响本园教育质量的根本问题,通过科学实验,寻找有效的解决手段与途径。
2.组织实施
2.1建立科研管理办法、组织教师学习科学研究的科普知识,鼓励大胆探索,实施规范化管理。
2.2常规教研与专题研究结合。常规教研指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探讨教与学的规律,研究教育过程。如社会教育领域“西安古迹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教学实验中,展开师幼、家园,同伴之间广泛互动,社会资源与自设自制教具互相结合,幼儿不仅感受古迹文化热爱西安,而且提高学习能力,发挥创造性。专题研究一般是针对临时出现又有碍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问题,如班上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早晨来园时精力不足,据说离园后和节假日都要去上辅导班(英语、艺术、智力等),于是设计"幼儿家长期望调查"专题,结果发现691名3~6岁幼儿家长中给孩子课外时间请家教或上辅导班有116名占被查总数16.8%;培养孩子有一门专长的575名占总数83.2%,及时就如何尊重幼儿生长发育规律,保护孩子身心健康问题与家长进行沟通,得到一些家长认同。版权所有
3.体会
3.1幼教科研的园本化、个别化是重要发展方向,但要处理好统一与独立的关系,鼓励教师因地制宜,各尽所能,各具风格。
3.2加强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科学研究与相关基础学科的知识水平与研究能力。首先,科学研究是一门独立、严密的学科体系,是从事科研人员要学习和掌握的;再者从事儿童发展与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必须有相关的儿童心理,生理科学知识支撑与铺垫。培训工作也是迫在眉睫。可以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办法,如请专家讲课或课题指导,和参加当地学术活动等。
3.3重视成果管理
成果应作登记、评估计算工作量及与分层管理,组织推广和支持发表,并与园内奖励、职称评定挂钩,鼓励教师参与科研,努力提高工作质量。
走进“纲要”培植新型教科研文化的探索实验,是新的课题,加上我们理论水平有限,调查、实验工作尚不完备,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
人人参与寻找贯彻《纲要》的切入点
天津幼师附属幼儿园
我园贯彻《纲要》该从哪方面着手,抓住哪个问题就能顺利进入《纲要》,经过不断地学习和领会,我们转变了过去的研究思路和做法,结合实际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发动,在人人参与寻找问题的基础上,确立了最适合我园实际的切入点。
转变之一:不是园长一人说了算,而是全园总动员
如果本次研究还沿着过去由园长一人说了算的思路去走,《纲要》就会变成一纸空文。本次研究我们彻底改变了过去的做法,首先在全园范围内进行了总动员。
针对全园教职员工的实际主要采取两种方式
多种方式学习,深入领会《纲要》精神和本次项目研究的宗旨
我园就将学习作为研究的开端,通过各种方式,共同领会《纲要》的精神实质,深刻把握本次研究的指导思想。学习后,老师们初步明确了自己在贯彻《纲要》中的角色和责任。
了解每个人的想法,解决困惑
在学习的同时,我们还经常与一些抱有不同想法的人员交谈,并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困惑问题,使每个人都积极投入到贯彻《纲要》中来。
针对家长的问题采取了两种方式
要落实《纲要》,如果没有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也会阻力重重。我们就以各种形式向家长宣传《纲要》的理念,使家长作为合作的伙伴和我们一起走进《纲要》。
在全园总动员中,大家认识到《纲要》与孩子身边的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把贯彻《纲要》视为己任。
转变之二:不是少数人发表意见,而是广开言路
在寻找我园贯彻《纲要》切入点中广开言路,每个人的想法都能够得到了尊重、观点能够有机会申述,增强了主动贯彻《纲要》的内驱力。在广开言路方面主要有以下两个做法:
人人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一段时间内,如何找到我园贯彻《纲要》切入点成为了全园教职工和家长都关注的焦点,人人发表看法:特别是多次的全园参与式研讨,在我们寻找贯彻《纲要》切入点的过程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别开生面的大讨论中在对照《纲要》寻找我园存在问题及切入点时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找到了个体差异、家长工作等十余种问题。
相互碰撞中达成共识
科学研究的看法范文4
关键词:经济学;科学;性质
1经济学科学性质之“惑”
对经济学的科学性质的争论从经济学的出现至今就没有停止过。罗森伯格指出,经济学是一门“处于纯公理系统与应用几何学的交叉点上、类似于数学的一个分支”的科学;米塞斯(L.V.Mises)认为:“经济学不是来自经验,它先于经验,是行动和事实的逻辑”,“经济学的定理不是来自于事实的观察,而是从行动的基本范畴中演绎出来的”。按照米塞斯的这段话,其认为经济学因为无法进行精确可控的实验,所以经济学不是一门科学;197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瑞典经济学家谬尔达尔在获奖后批判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设立,因其认为经济学不是一门科学。
2波普尔的科学划界标准
在批判逻辑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基础上,波普尔在其自传中简单明确地提出了自己对科学的划分标准:可证伪性。从逻辑上来说,每次的实证描述都只是单称描述,而一个全称陈述的理论是不可能被一个个的单称陈述所证实的。经济学的三大基本假定之一:资源是稀缺的,我们可以从对某种资源的观察得出结论来证实“资源是稀缺的”这一假定。但是我们是不可能穷尽世界所有种类的资源是否稀缺来证明这个假定的。因此它是不可证实的。但它却有被证伪的可能性。我们或许可以找到这个假设的反例,从而推倒这个假设。但是人类发展至今,还未能找到什么资源不是稀缺的,因此这个假设暂时未被证伪。但是它有被证伪的可能性。这就是命题的可证伪性。可证伪性正说明了科学的科学性。波普尔从这个角度说明,科学的分界应该是可证伪性。此外,对科学性质无任何争议的物理学,有存在无法实证的假定,例如物理学中的随机性假定。
3经济学的客观性
3.1关于客观性
科学的客观性并“不是建立在脱离了科学家个人的价值判断采取超然态度的基础之上的”,这是波普尔的前提观点。由于科学的客观性在于科学方法的公共性质,所以具有不同意识形态的各种偏见的社会科学家们正是在充分彻底的讨论中产生出客观性。所以,相信自然科学家的态度比社会科学家的态度更客观,这是完全错误的。人们之所以认为社会科学不具有自然科学的客观性,是因为他们将以前自然科学的标准强加于社会科学的后果,是对客观性本身的误解。我们应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考察客观性问题,而不是去注意研究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有何不同的问题。“与此相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不是建立在科学家们的不带偏见的心境的基础上,……建立在科学事业的公众性和竞争性的事实……客观性建立在相互的理性批评,建立在批评的方法,批评传统的基础上。”从中可以看出,波普尔认为的客观性与一般意义上的理解不同。他认为科学的客观性是方法的客观性,而不是内容的客观性。
3.2关于经济学预测不准确
经济学家预测的不准确性是受人们诟病的一个方面。历史决定论者主张:在经济科学中不可能建立起客观性。其根据之一就是预测具有自我实现和自我毁灭的双重效果,波普尔把这两种效果总结为俄狄浦斯(Oedipus)效果。具体来说,这种效果也就是指预测既可以成为引起某事件的原因,也可以成为阻止该事件的原因。如果经济学家有意图的进行预测,那么,他就要按照自己的爱好和自身的利害关系来进行行动。这种价值判断就会影响预测本身的内容,给预测内容的客观性和研究成果的客观性造成各种各样的损害。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 Hayek)曾经说过,在他认识的人里,很少有因为根据经济预测采取行动而赚钱的人,倒是有不少靠卖经济预测赚到了钱。
但是,波普尔认为俄狄浦斯效果属于科学的处理操作内部的事情,即预测的准确与否不能成为一种理论是否成为科学的衡量标准。乔治•荷曼斯(GC.Homens)也认为:有效性和精确解释等科学构成因素虽然说对一门科学而言极为重要,但它们只是社会科学的目标而不是科学研究的结果。乔治•荷曼斯(GC.Homens)举了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为例:虽说它并未精确地叙述进化的过程,也未从其理论中引申出有效的预测,但没有任何科学家会否认进化论在科学界中的地位以及它对现代遗传学的贡献。
3.3关于经济学受经济学家意识形态影响
人们普遍的看法是:在自然科学中,研究者比较容易保持“价值中立”,而在经济学中,研究者既是观众,又是演员,很难保持“价值中立”。经济科学中没有普遍的永久性的法则,而自然科学中却有。罗宾逊夫人坦言:经济学的著作中几乎找不到不包含自己主观性偏见的论述。
从波普尔对科学的客观性的看法可知,经济学常受到的关于阶级属性的质疑是无意义的。因为经济学的客观性在于其研究方法的客观性。经济学发展到今天,不管是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经济学,其研究方法在任何制度、任何意识形态的国家里都是可以借鉴的。在经济学的方法上,是无阶级意识之分的。因此,对经济学的阶级属性的质疑是对经济学不公正的对待。至于部分经济学家的带有阶层性质的,“巧”借客观的经济学分析方法的为某个阶层服务的经济理论,那就是那些经济学家个人问题,而不能成为论证经济学不是科学的论据。
4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的统一性
4.1研究对象
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上,普遍的看法是,社会情况比自然情况更加复杂——这在经济学科的研究中不胜枚举,计量经济学者更是常常为变量的选取与舍弃而大伤脑筋。也因此,认为经济学没有自然学科诸如物理学那样的客观性。波普尔认为这种偏见可能有两个来源。一是我们往往把不应比较的事情加以比较,即具体的社会情况和人工隔离实验的自然情况。二是一个古老的想法,认为社会情况的描述必须涉及有关的每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乃至生理状态。他认为,这种看法是一种曲解,是不加思考随波逐流的一种看法,“社会科学不但不如物理学那么复杂,而且具体的社会情况一般说也不如具体的自然情况那么复杂……”。波普尔的话可以这样理解,经济学中的经济现象分析,不必考虑进社会全部的因素,我们能够建立一些简单的模型来分析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而这种简化的模型与自然科学的模型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事实上,在自然科学的模型中,我们同样不可能完全的掌握所有的变量。而那些普遍的自然科学研究对象可以更简化,乃至可通过实验来模拟,由此认为自然科学更具客观性的看法只不过是自然科学的发展更具深厚的传统罢了。经济学和自然科学进行模型分析和应用的困难只是程度问题而并不是性质问题。
科学研究的看法范文5
“一日之计在于晚”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所以许多爱惜自己身体的老同志,都喜欢早起床并习惯于清晨锻炼,认为早上空气新鲜,利于健康。然而美国一所大学的医学保健专家在近期做了大量研究后明确指出:人体的最佳活动时间是下午6至8点。我们知道,人体的各种活动都受“生物钟”的控制,一天24小时内,人体力的最高点和最低点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而体力发挥最高点的时间并不在清晨,大多数人都是在傍晚。此时,肢体反应的灵敏度及适应力都可达到最高,心率及血压也最为平衡,在这段时间锻炼引起心跳加速及血压上升率较低,对健康最有益。
“早睡早起患疾病”
“早睡早起身体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生活谚语。但近来,伦敦西敏大学的生理学研究人员,对42位志愿者实验发现,结果并非都是如此。他们请志愿者连续两个月每日8次提供唾液样本,而每日的第一份唾液要在早晨醒来之后马上收集。在化验早晨7时30分之前起床的半数以上志愿者唾液中得出,他们的皮质醇分泌明显高于晚起床的人,而且一整天都会维持在高水平上。皮质醇是一种荷尔蒙,它虽可应付情绪恶劣时体能下降发生的不良反应,但对我们平时的健康不利。学者们对这些志愿者进行了为期10周的跟踪观察,结果发现,早起床者最易患肌肉痛、感冒、头痛等疾病。
“轻松、懒散有益于健康”
另据2001年5月16日《世界科技译报》报道,德国科学家克斯特教授向记者指出:轻松、懒散可消除人们身体上、精神上的许多压力,并可促进健康长寿。研究结果显示,长跑运动员在50岁后仍继续大运动量,最易患老年痴呆症和记忆力衰退。太早的起床和超量的运动只会令人一整天都感到压力。
“睡眠超过8小时寿命短”
很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睡眠在8小时左右是最理想的休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00多万人观察后却发现,那些每天睡眠超过8小时的人寿命反而会短,而每天睡眠在6至7小时才最有助于延长寿命。另外,英国拉夫堡大学睡眠研究中心的霍恩教授也指出:那些说多睡有好处的人实际上是被误导了,一个人的睡眠是否足够,主要看他白天是否能够保持清醒。
“长吁短叹”安神解郁
我们知道,一个人能否健康,是由生理和心理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人体是心理和生理全息对应的结合体,也是意识与生理全息对应的复合体。人的心理活动和情绪可以形成相应的生理变化,所以,不良情绪和心理会影响身体健康。而长吁短叹是人们在遇到悲伤、忧虑、哀思、痛苦或不顺心时,人体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长吁短叹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消极和悲观表现,其结果必然会影响身体健康。但日本心理学家近期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当人在悲哀时如能长吁短叹两次,将会起到安神解郁的作用。就是在工作、学习疲劳后做一番长吁短叹,也会消除种种不适之感。即便是在心情愉快之时长吁短叹一次,也会对健康大有好处。
“有些治疗会带来后遗症”
科学研究的看法范文6
(一)自然辩证法简介
自然辩证法是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理论体系。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门类,它研究的是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而不是自然界发展的某一具体规律、科学技术某一学科发展的特殊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中具体学科的特殊研究方法。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吸取了历史上自然观的精华,摒弃了旧自然观的糟粕,研究和认识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科学图景及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特征和规律,并研究和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科学技术观是关于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看法、总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把科学和技术作为一种社会想象来考察,科学技术发展到现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成果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自己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科学技术方法论是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理论,是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一般方法的性质、特点、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理论体系。科学技术方法论对社会认识实践具有重要的自导意义,唯物辩证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系统阐述了我们在实践中所用的方法、技术和逻辑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