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范文1

城市可持续发展,又称城市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也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实现城市化和现代化,在满足当代城市居民对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同时,又要考虑城市居民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保持相应的潜能储备,使城市始终保持均衡发展的态势。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五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其内涵十分丰富:(1)人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人是最宝贵的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2)人的生活和环境又是息息相关的,自然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和价值的源泉,人是自然之子,在对自然的开发利用中,要善待自然。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其目的是建立一个以生存容量和质量为基础的绿色花园城市。(3)可持续发展,必须合理地利用其本身的资源,寻求一个友好的使用过程,并注重其中的使用效率,不仅为当代人着想,同时也为后代人着想。城市可持续发展就是一个城市不断追求其内在的自然潜力得以实现的过程。(4)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球实施范围拓展和向深层次进军,围绕着人流、物流、能量流、资金流、信息流、价值流系统的建设,促进城市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协调。具体说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围绕生产过程这一中心环节,通过均衡地分布农业、工业、交通等城市活动,促使城市新的结构、功能与原有结构、功能及其内部的和谐一致。(5)社会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子系统,城市可持续发展在社会方面应追求一个人类相互交流、信息传播和文化得到极大发展的城市,以富有生机、稳定、公平为标志,而没有犯罪等。可持续发展城市既然是最适宜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城市,因此,其应充分发挥生态潜力为健康的城市服务,不仅把城市作为整体考虑,而且也要使不同的环境适应城市中不同年龄不同生活方式的需要,又是市民参与的城市,应使公众、社团、政府机构等所有的人积极参与城市问题讨论以及城市决策等。

可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城市发展范式的重大变革,它意味着城市要从无节制的盲目发展转向有节制的理性发展,从唯经济增长的发展转向经济、社会、生态复合体的发展,从以人与自然失调的发展转向在人与自然和谐中满足人的需求的发展,从忽视社会体制变革的发展转向以社会体制变革为推动力的发展。

二、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存在的新问题

(一)过度追求GDP,以资源环境换增长

可持续发展理论设置了一种平衡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长远发展目标,但在现实中,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温饱问题一直是我们致力于解决的头等大事,社会上下一直信奉的是片面理解“发展是硬道理”的信条,GDP增长率成为了考核各级党委和政府政绩的首要指标,经济增长几乎成了国家与区域发展的全部内容。因而多数城市政府自觉或不自觉地将经济发展置于最优先选择的地位,在政府工作的绩效考核、城市居民对收入的增长的期盼,以及城市人口的增长,就业的压力下,竞相制定高速增长的目标。这样为了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忽视增长的质量,忽视对自然环境的压力,经济增长呈现出“高资源投入,低资源利用、低效益产出,高污染排放”的特征,这种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的高增长,超过了对改善环境的努力,使符合人类生存的生态城市建设步履维艰,“三废”污染居高不下,多数城市环境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在中国多数大城市,尤其是超大城市中,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垃圾围城等城市发展与环境资源矛盾十分尖锐,有些城市的资源供给和环境容量已呈临界状态,有些甚至已超负荷,形势十分严峻。

(二)过度经营城市,大兴卖地之风

与发达国家的情形相比,我国兴起的城市经营理念,最初是为了解决困扰城市建设、发展的资金迫于城市捉襟见肘的财政压力而提出的。于是筹措建设资金并形成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自然而然就被城市的官员理解为城市经营的核心功能。尽管有学者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出城市经营表面看是对城市资源的经营,其实质上是通过对城市整体功能的经营,使城市功能和城市资产自身保值和增值的功能导向的城市经营思想,但这种观点并未得到城市政府的普遍认同。于是偏重于资金获取指向型城市经营迅速由沿海的城市扩散至全国主要城市,且热度之高,来势迅猛可谓前所未有。在城市经营的浪潮中,出现了过度经营城市,即一味追求政府收益,而忽视对城市功能体系完善的现象,最突出的就是“大兴卖地之风”。尽管城市可经营的“资源”的内涵十分的丰富,但是在现行的土地制度下,土地进入市场为城市政府提供了巨大的获利空间,同时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对低收益农业土地向高收益非农土地的流转有着巨大的需求。因此城市政府能够从土地的使用权转移中获取总量巨大的收益,并提出“把经营土地作为经营城市的突破口”的城市经营指导思想。在这样的城市经营思想支配下,城市经营的核心成为了经营土地,其结果是各级城市政府大力推进土地批租,动则几百亩、上千亩甚至上万亩的大片征地项目。

(三)城市建设过程中高强度开发,严重超出城市环境资源承载力

任何一个城市都要受到其建设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约束;但在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忽视或短视行为造成的过度开发,资源难以支撑的问题已经日益突出。

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居住用地建设密度过高,开发强度过大,配套设施不足。由于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过大,伴随着新的开发而来的是城市发展空间严重不足,为了解决矛盾和追求更高的开发收益,具有较高容积率的高层建筑就成为开发的优先选择。建设单位和开发商在城市中心地区大造高楼;同时,在城市建设、旧区改造、道路设施的改善与修建的过程中,居住、文化、教育用地逐渐减少,房地产开发中取而代之的是获利能力较强的办公、商业设施。从城市开发的整体角度看,由于开发强度过高过密,在市中心的高容量地段,不仅造成基础设施的超负荷、交通发生量的额外增加,高楼大厦造成视线不通畅,大量的高层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尤其在像北京、西安这样的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建设中,由于开发强度过大,使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并且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中心区空间紧张,致使大城市郊区甚至远郊区也纷纷掀起高密度开发的浪潮。同时,城市道路拓宽,地铁、高架道路建设又引发了沿线住宅、大楼的环境污染以及噪音等问题。

城市建设开发强度过大,公共配套设施不足,绿地面积不够,资源、能源危机凸现,城市的居民生活环境差成了不少大城市甚至中小城市的通病,也成为影响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瓶颈。

(四)产业结构的同构化和反生态化

1、产业结构同构化。城市发展的目

标大体相似,经济增长手段相近,经济粗放式的增长,各城市纷纷在附加价值高、利润大、周期较短的制造业领域内进行竞争,导致产业结构同构化。上海为中心的以长三角地区大都市圈为例,由于地理区位、自然条件和经济文化特点相似,致使长三角大都市圈内各城市产业结构一直存在着趋同现象。目前,长三角大都市圈内各城市的支柱产业大多集中在纺织、服装、机械、化工等传统产业,而加工贸易和出口产品也主要集中在机电、服装、纺织、鞋类等轻工产品方面。长三角大都市圈内各城市近十年来的产业调整方向也非常接近。例如,服装及其他纤维品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等行业,在各主要城市制造业结构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纺织业和食品制造业则都属于停止发展的行业,调整幅度较大;而黑色金属冶炼、化学纤维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等一些在原有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行业,在长三角大都市圈内各中小城市目前都保持着较大的份额,被多数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列为支柱行业。

2、产业结构的反生态化。这主要表现为:(1)现代产业生产方式是一种特有的单向线性生产模式,即从自然界中开采资源一冶炼提炼一加工制造一产品消费一产品废弃。的生产过程中,以及生活消费中大量生成的副产品、废弃物则迅速增多并被抛弃到自然环境中,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2)产业技术的短视性和局限性。目前各城市在工业生产中,仅考虑如何满足眼前消费者的需求和企业的利润,而很少考虑这些产品未来潜在的或长期对环境造成的影响。(3)各城市产业结构系统构建的不完整性。在构筑推进现代化的现代产业系统时,各城市废物资源化产业系统、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产业系统没有得到与大量开采资源、大量生产消费品和大量排放废弃物相适应大发展,致使大量排泄的废弃物无法被处理和再生资源化利用,这样既造成城市环境污染,又使不可再生的天然资源没有被再生资源替代,从而造成珍贵稀缺的天然资源被浪费,使城市在经济发展中产生了资源短缺和枯竭。(4)各城市支柱产业的结构关联度不够密切。城市支柱产业之间缺少供应链(网)关系,支柱产业、配套产业和一般产业结构关系不合理、不明确,有些同类支柱产业中各企业布局较分散,缺少必要的集中度,这不利于城市资源和产品的运输和仓储的能耗与土地的节约,废物再利用和回收利用,城市缺少保持支柱产业、配套产业和一般产业在结构和布局上协调与共进的政策和管理体制、制度与机构,不利于城市产业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调适的推进。

(五)都市圈的发展缺乏约束协调机制,城市之间摩擦加剧

由于缺乏必要的利益约束协调机制,在区域和城市的发展中产生了“行政区经济”格局,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

1、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各个城市争当“龙头老大”的竞争在珠江和长江两大都市圈内导致了严重的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以港口为例,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两岸港口高度密集,由于建设无序、缺乏规划协调,各港口之间为争夺货源而盲目竞争,许多港口货源不足,造成码头设施的巨大浪费。这种现象在中部地区也在一再的连续不断上演。如河南郑州、开封地区和以武汉为中心的江汉平原大都市圈争做中部崛起的领头羊,同时江西的南昌九江都市圈与安徽的皖中地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2、各城市之间以邻为壑。由于各城市政府都有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本城市经济发展最大化的动机,对于一些存在外部负效应的项目往往仅从自身利益出发考虑问题,而毫不顾及对周边地区的负面影响。如,在一些跨区域的公路建设项目上,也经常可以看到有关城市地方政府以自身利益为重、以邻为壑思想的做法,认为跨区域通道的通畅有利于自身经济发展的城市会积极地建设自己一侧的道路,而担心通道开通之后投资会被相邻地区吸引过去的城市则对跨区域通道态度消极、甚至城市之间已经达成协议之后也会设法拖延项目建设。其结果便是一条道路在省界或市界的两边路况大相径庭,严重影响跨区域、跨市域的通道效益的发挥。

3、相互争夺资源和市场。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同样导致了区域和城市对于资源和市场的争夺,这集中地表现为对外的排他性,即要向外争利,又要防止肥水外流。为此各城市政府运用行政权力,筑起各种壁垒,设置屏障,对外来产品的进入进行限制,对城市内资源、人力、技术、资本、商品的进出,实行封锁或者垄断,结果是城市之间摩擦不断,不断爆发“资源大战”,这已经成为中央政府三令五申而不能根绝的顽症。

(六)城市建设定位不准,贪大求洋

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定位不准,贪大求洋。而这个问题又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城市建设脱离实际,盲目追求大规模和国际化。城市建设中盲目追求大规模,不顾条件,要小城市变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变大城市,大城市变特大城市,特大城市变国际化大都市,在全国总共661个建制城市中,竟有100多个城市相继提出要建国际化大都市或国际化城市。第二,热衷于建设“标志性”建筑。对建筑的使用功能、经济适用、城市特色、历史文化以及质量安全、节约环保等方面重视不够,过于追求外观、追求高标准的现象较为突出。城市中心区的高楼大厦,盲目追求高层、超高层建筑和标志性建设,甚至以“高、大、洋、怪”为荣,近年来许多大型建筑包括国家大剧院、中央电视台新址、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等都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论就是最好的例证。第三,盲目进行旧城的成片改造。一些地方盲目追求城市变大、变新、变洋,在旧城改造中大拆大建,甚至疯狂拷贝西方的建筑。历史文化名城商业气过浓,使某些城市的历史建筑、城市风貌遭受了严重毁坏。城市建设中的绿化也有盲目性,移植古树成风;忽视乡土树种和草种,盲目引进外地品种,造成大量的损失和浪费

(七)城市规划在新形势下的城市建设中面临巨大挑战

城市规划是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在城市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正在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第一,城市规划的约束作用日益减弱。“规划跟着领导跑,领导跟着投资跑”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这具体表现为:一是规划编制部门在编制过程中不能坚持科学性原则,受到主要领导意志左右,大城市刮起“大规划”之风,已规划的名义改变行政区划,把郊区和周边的县市土地吞并起来,进行扩张;二是规划编制完成后,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领导面对投资,尤其是资金实力雄厚的大项目时,为了满足对方提出的各种条件,经常会抛开已被批准的城市规划按投资方的要求违规审批。第二,城市规划不能够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要求。城

市作为区域的中心,是国家和区域发展的主要基地,因此,城市规划作为一个发展和建设规划,就必须在其中充分考虑到我国当前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一方面面临的土地、水资源、能源、铁矿石、有色金属和木材紧缺,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等一系列严峻问题;另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只重经济增长,忽视环境质量的现象,集中表现在工业用地比例偏高,道路交通、公共设施用地比例偏低,土地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规划中关注水资源问题甚少,过度采用地下水;只要是投资项目,可能根本不考虑对各种资源和能源的过度需求和对环境的破坏,盲目的给予审批,甚至这些项目可以建在城市的上风头或者水源地的上游,直接影响了城市环境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考

(一)贯彻科学发展观理念,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

1、综合考虑当地的环境资源承载力和资源、能源、环境约束。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积极推广目前在欧美国家被广泛接受的“紧缩城市”发展理念,以城市综合的自然资本作为实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首要前提条件,在这个条件的严格控制下基于约束性发展理念的城市发展模式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模式。

2、利用城市规划抑制高强度开发。城市规划作为公共干预的一种方式,侧重于各项资源的空间配置,在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有着不同替代的作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各种手段是严格控制城市开发建设强度和规模的有效途径。

3、建设大城市卫星城是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未来趋势。实践证明,卫星城可以改善城市中心市区生态环境;疏散中心市区过多过密的人口,控制中心市区人口发展规模;转移中心城市的先进科学技术、资金、管理经验,带动城市周边地区生产力快速发展等。

(二)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充分利用发达国家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成功理念和经验,兼顾中国国情,将“以人为本”贯穿到产业提升的战略和实践中来,以实现在各城市之间合理分配产业要素,协调产业结构布局,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低、国际化特征强的产业和产品作为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基本目标指向。

1、在城市发展中,通过编制科学合理的城市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城市产业发展的定位来指导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发挥比较优势,以实现城市资源合理配置,避免重复建设,加快产业结构提升。

2、以产业生态化为切入点,通过建设产业生态园区,完善产业链网,推进新兴产业发展、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生态化回归。

3、在城市经济发展中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为基础,统筹城乡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城市郊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延伸农业产业链,适应城市产业升级的大趋势,推动城乡产业转移,实现梯次发展,不断优化区域产业发展结构。

(三)加强市际协作,促进共同发展

通过加强城市之间特别是都市圈区域内的协作,使处在同一城市经济区域内的城市之间在功能上互补和衔接,共同整合和享用资源,来促进各个城市的共同发展。

1、在都市圈内建立完善城际协调机制。遵循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在不改变现有利益格局的条件下,由各城市政府或由上一级政府出面成立权威性的都市圈协调机构,建立一套完整的协调制度,对都市圈内城市间的利益进行协调补偿,以及跨区域的重大问题决策进行协商如环境保护、重要基础设施等。

2、以都市圈为基础促进城市之间的优势互补。各城市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立足于自身优势,借助他市优势、发挥比较优势,以产业、资源、科技、人才、资本等作为要素,进行全球战略定位。加快城市间生产要素的流通和重组,推动产业整合,深化各个层次和各个环节的专业分工与协作,造就大型企业,构筑产业集群,实现协同发展,不断提升区域和城市整体的国际竞争力。

(四)城市建设合理定位,不能盲目攀比

各个城市都应有自己城市的文化、历史、精神。更重要的是有自己独特的环境。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对于自身城市发展的定位一定要准确,切不可盲目攀比。因此,城市建设中不能盲目扩大城市规模;不能搞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城市的整体功能的提升;坚持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质量安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建筑物与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在旧城区的改造过程中,坚持突出特色,弘扬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彰显城市个性和特色。

(五)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强化实施过程监督

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范文2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理念;景观设计;园林景观;自然环境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6.03.041

园林景观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也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水平和应用价值也在不断提高。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表明,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充分运用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1现状分析

目前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许多问题,而这些是影响其最终效果和美观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具体来说,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3方面:①没有认识到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不清楚设计和构建城市园林景观的目的,所以,也就无法在设计中体现出相应的设计目标,进而影响城市园林景观的价值。这是当前很多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很容易忽视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分析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意图,必然会影响其设计的可行性。②城市园林景观的生态价值不够。城市园林景观承担着改善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任务,因此,必须要切实加强对城市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当前,很多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存在明显的“重外观、轻生态”的问题。很多设计人员认为,只要把园林设计好看即可,只要它能够满足人们对美观性的要求就达到了设计目的。其实,这种设计是不合理的。这样的设计不仅会影响城市园林的景观应用价值,还会缩短园林景观的使用寿命。③不重视地域文化同样也是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如果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没有融入地域文化,就会影响城市园林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进而降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价值。

2设计重点

2.1注重整体的协调性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基本前提是将城市园林景观作为城市的一部分,让它更好地融入到整个城市中。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本要求之一。具体来说,要想完成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就必须做到以下3点:①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必须足够了解整个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这样才能为后续的设计工作奠定基础;②在开展具体的设计工作之前,应该调查周围群众对城市园林景观的需求和期许,给予设计人员一些参考意见,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把握设计的协调性;③在具体工作中,要合理把控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具体表现手法,用最准确的表现手法设计城市园林景观。

2.2注重自然规律

为了更好地提升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效果,应高度关注自然发展规律。在设计过程中,如果能够科学地利用自然规律,就能够较好地提高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价值。这对于整个城市的环境发展和优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对自然规律的重视度来说,主要是要考虑整个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生态价值的实现。只有其生态价值符合城市发展规律,才能为城市建设贡献一份力量。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对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提出的要求。

2.3充分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手段

对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在设计过程中,要使用一些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手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可持续技术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对于各种可再生资源,当前可供选择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多,并在相关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和极高的价值,值得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推广。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园林景观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且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对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必须要从设计环节入手,采用各种有助于展现园林景观价值的方式,高度关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实。

参考文献

[1]宁维晶.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问题探究[J].北京农业,2015(03):30.

[2]赵兴明.生态理念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5(06):163-164.

[3]袁纪富.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J].吉林农业,2015(12):125.

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范文3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随着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联系逐步形成完善的,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努力形成危害的发展,为了实现城市环境的可持续性,必须对城市水景加以治理。

水景在改善环境质量、改善微气候、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城市景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城市绿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绿地面积的日益增加,园林用水量也在逐年提高。但与此同时,全国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存在供水不足的问题,尤其在我国北方城市,气候干旱、降水偏少的现象日益严重,缺水程度更加突出。

在水景的可持续设计中,首先要有城市的宏观生态意识,从城市的整体生态平衡与发展,甚至从更为宏观的区域来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之上,再从优化水景的目的出发进行可持续的实际。笔者从北方城市园林建设中的水景现状出发,深入分析相关的对策,为我国北方地区水景园林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1 北方城市园林建设中水景应用的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绿化大多以自来水为水源,利用率很低,加上在北方城市园林设计中仍存在着严重的用水不合理问题,使得城市有限的水资源更加紧缺。

1.1 水景设计不合理

据调查发现,北方很多城市的水景设计不合理,因后期管理维护跟不上,水体发黑发臭。所以在缺水干旱、水资源极度短缺的北方城市,用昂贵的水资源费钱费力地做大水池、大喷泉,根本达不到理想的观赏效果。

另外,冬春季节常有沙尘暴侵袭,很多喷泉和喷水池等亲水设施本是作为降低环境温度、调解小气候的,结果由于水源围绕、运营成本高等问题而很少开放,喷水设施锈迹斑斑,破坏了城市景观且造成极大的浪费。

1.2 冬季水景维护困难

北方城市往往存在夏季高温需水,冬季干旱、寒冷、风沙大、水景维护困难等一系列问题。由于北方干旱、寒冷,为防止水池结冰造成破坏,需讲一些气势恢宏的喷泉水景中的水抽空,这样,生硬呆板的池底便显露在人们视觉中,会严重破坏精致,如西安钟鼓楼广场、河北秦皇岛的奥林匹克大道的喷泉水景。

当前北方城市水景设计中,要实现降低消耗,最大限度发挥其效益,首先必须改变水的应用模式,使之从“耗水型园林”像“节水型园林”转变,走可持续、健康的发展之路。

2 在进行水景设计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2.1满足功能性要求

水景的基本功能是供人欣赏,因此它必须是能够给人带来美感,使人赏心悦目的,所以设计首先要满足艺术美感。随着水景在景观领域的应用,人们已不仅满足于欣赏要求,更需要是亲水、戏水的感受。因此,实际中出现了各种戏水旱喷球、涉水小溪、气泡水池等,从而使景观水体与戏水娱乐健身水体合二为一,丰富了景观的使用功能。

2.2 环境的整体性要求

水景是工程技术与艺术设计结合的产品,它可以是一个独立的作品。但是一个好的水景作品,必须要根据它所处的环境氛围、建筑功能要求进行设计,并要和建筑园林设计的风格协调统一。水景的形式有很多种,如流水、落水、静水、喷水等而喷水又因有各式的喷头,可形成不同的喷水效果。即使是同一种形式的水景,因配置不同的动力水泵又会形成大小、高低、急缓不同的水势。因而在设计中,要先研究环境的要素,从而确定水景的形式、形态、平面及立体尺度,实现与环境相协调,形成和谐的量、度关系,构成主景、辅景、近景、远景的丰富变化。这样,才可能做出一个好的水景设计。

2.3 运行的经济性

在总体设计中,不仅要考虑最佳效果,同时也要考虑系统运行的经济性。不同的景观水体、不同的造型、不同的水势,对耗能的需求不同,即运行经济性是不同的。通过优化组合与搭配、动与静结合、按功能分组等措施都可以降低运行费用。例如,按功能分组设计,分组运行就可以节省运行费用。平时开一些简单功能以达到必要的景观目的,运行费用很少;节假日或有庆祝活动时,再分组开动其它造景功能,这样可以实现一定的运行经济性。

2.4 水景设计的多季节性

依据不同季节进行水景设计 北方城市严重缺水,其水景设计一般是浅表的水面,这样不仅能增加观赏性和参与性,在枯水季节还能营造另一种景色,如小溪流,丰水季节可以赏水嬉水,枯水季节还有石头景观存在。所以,在北方城市营建水景应结合地域特色,灵活,节约用水。我们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设计思路,在大连星海广场设计中,两边环形喷水池内置若干石刻荷花雕塑,水柱从中喷出,冬季没水的时候,石刻荷花可以作为观赏的雕塑小品。

2.5 水景效果的科技性

现代城市水景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形成的水景效果。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水景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自由化。而各种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也使水景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过去,许多水景由于耗材多、没有先进的水景配置,严重浪费了水资源,让许多水白白的流走。新技术和新材料的运用使水体可以循环利用,降低了水景的成本,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解决了许多地方的缺水问题,使水景的营造成为可能。许多缺水的城市完全可以利用雨水、中水、海水、太阳能等来满足水景设计的需要,这些都是在过去所无法利用和实现的。我们可以看到,比较有前瞻性的小区纷纷在小区内建设了面积较大的中水处理站和雨水采集回收系统。2000年北京市市政府规定实施“集雨工程”,规定在2000年以后所有新建设的小区必须修建地下雨水储蓄池,雨水可以通过地表的土壤最终流入地下蓄水池。据统计,每年小区收集的这些雨水可以满足整个小区半年多的环境用水。这样,就可以用这些收集来的水营造各种漂亮的水景和灌溉植物。不止这样,许多新的节水型水景也开始涌现出来,如通过电脑控制的时段性喷泉、喷雾、旱地喷泉等等,所有的这些都有效的节约了水资源,使水景变得不再奢侈,成为可能。

3 结束语:

可持续的水环境是理想人居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可持续的水景的设计是一个多学科、多专业共同努力协调的结果。在可持续的水景的设计中,要避免过于理想化的冒进态度,而应该因时因地制宜,根据居住区的自然、经济、人文等各方面条件来选择技术及应用技术的程度,不但要创造生态可持续的水环境,而且要保证其可持续的运行与使用。

总之,创造可持续的住居区水环境任重而道远,但是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放弃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代之以可持续之道。

参考文献

[1] 朱钧珍,园林理水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1998

[2] 夏云等,生态与可持续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1

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范文4

关键词:精品课程;可持续发展;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进一步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切实推进教育创新,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2003年教育部决定在全国高等学校中启动教学改革与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简称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就此成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教育部号召各高等学校要“根据要求,认真规划、精心组织,尽快启动本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并保证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全国各高校积极响应和行动起来,掀起了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工作的。而在精品课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下,师资队伍建设自然成为了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课题和重点工程。

一、师资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

按照教育部提出的精品课程内涵建设目标,所谓精品课程应该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教育部在国家精品课程的评价体系中,明确把师资队伍建设列为首要指标,强调要把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并明确指出“精品课程要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授主讲;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培育和扩大一批优秀教学骨干队伍,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显然,师资队伍建设成为精品课程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素,也是精品课程实现的首要的前提条件。拥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完成精品课程建设任务,达到预期目标,真正实现精品课程可持续发展。

二、精品课程可持续发展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的要求

课程是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高校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的基础。而一门课程之所以名冠“精品”,是主讲该门课程的教师群体长期致力于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结果,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标志与智慧结晶。要保证精品课程可持续发展,最为紧迫的是需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只有依靠师资队伍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才能保证精品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教学管理方面有所作为,并可持续性地处于先进水平。而实际上,精品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这样一个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良性平台,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精品课程可持续发展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多层次、多内涵的要求。对于课

程负责人,要求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突显引领方向和示范作用,促进教学团队结构的培育完善、协调配合和整体水平的提高,并保证有充足时间掌控统揽课程建设全局;对于主讲教师,要求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与教师风范,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对于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要求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教师队伍应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

和学缘结构,并根据课程需要配备辅导教师;尤其对于中青年教师,要求有科学

合理的培养计划,并取得实际效果;担当课程建设的师资队伍整体,要求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以教学研究活动和学术研究推动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三、我院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的初步探索

温州医学院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自2004年启动精品课程建设以来,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与智慧,筚路蓝缕,坚持不懈,在临床检验诊断学、生物科学学科领域,实现多门类体系精品课程建设,体现了专业特色与教学改革方向,孵化培育出多门市级、省级直至国家级精品课程,如临床血液学、临床免疫学检验(市级),临床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省级),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国家级)等。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始终牢牢抓住师资队伍建设的主线,专注于课程内涵建设,在建成精品课程的同时,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为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提供了保障,奠定了基础。具体做法有:

1、选好带头人,完善责任制

精品课程负责人或带头人是指在该门课程领域具有高度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能够带领、指导和组织课程组人员开展课程建设和研究,并取得现实成果的专家。好的课程带头人应该有能力带领课程组成员共同搞好课程建设,同时具有较高凝聚力,领导能力强,能把握本课程学科的最新发展前沿,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学术水平,有突出教学成果。

课程带头人是课程建设的领头雁,对于课程优势的形成、保持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为了实施教学强院、课程强院、人才强院策略,我院始终把培养、造就优秀的课程带头人队伍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十分注重课程带头人的选拔,把真正具有带头能力或具有带头人潜质的教授确定为精品课程带头人。学院制定了《课程带头人选拔条例》,明确规定课程带头人的条件与职责。课程带头人的一般条件有:1)学术造诣深、理论基础雄厚、专业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学术思想活跃,教学科研成果卓著;2)治学态度严谨,尤其能起到设计、组织和指导课程建设的作用;3)有较强的教学管理和组织领导能力;4)学术民主,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学院对每门课程遴选本校编制内、具有教授职称的专职教师担任课程带头人,且要求近3年主讲该门课程不少于2轮。保证课程带头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精品课程建设。同时,学院采取措施,千方百计提高课程带头人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

2、改善队伍结构,注重知识交叉

所谓精品课程,是因为有优秀教师的参与才可以称为精品课程。纯粹的、不依赖好的教师的精品课程是不存在的[1]。教师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体,是推进现代教学的主导者,承担着课程建设的主要任务。精品课程师资队伍的构成方面,在组织分工上,要考虑教学梯队组成的合理性;在年龄结构上,符合增长型结构,以学术带头人为龙头,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在学历结构上,要求整体学历高;在知识结构上,要求知识的互补性[2]。

历年来,学院坚持采用引进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方式,改善精品课程师资队伍的学历和学缘结构。现已引进多名留学回国博士作为各门课程的带头人、主讲教师或特聘教授,师资队伍不断壮大,课程的国际化水平也有了提高。积极吸收外校毕业生补充师资,把好进口关,力避近亲繁殖,打破知识固化。师资队伍中学科背景多元化,涉及诸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临床检验诊断学、微生物学等领域。知识的交叉、互补与融合,有利于多学科知识结构的建立及本学科的横向延伸发展,有利于队伍在合理性结构的基础上发挥团结协作、甘于奉献的精神,完成课程建设。

3、制订前瞻性计划,实现个性化培养

教师素养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精品课程建设的效果。其中,青年教师的素养和能力更是关系精品课程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3]。多年来,学院十分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委以重任,给青年教师提供空间搭建舞台,形成一支高素质、高学历、热爱教学与科研的青年师资梯队。学院坚持根据青年教师的特点与特长,通过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使青年教师各有专长,教师中有在专业英语方面取得很大发展的,有在教学方面独挡一面的,也有在科研方面迅速冒尖的,使他们成长为本学科的中坚力量。注重青年教师在学历方面的培养,鼓励和推荐中青年教师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目前全部青年教师都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注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方面的全方位培养,通过以老带新、集体备课、督导听课、观摩教学和技能比赛等制度和方式,迅速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鼓励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树立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必须为教学服务的观念,反思教学中的现象和规律,开阔视野,为创建精品课程奠定基础。树立开放式教师培训观念,制定计划,创造条件,安排青年教师以业务培训或访问学者的方式赴国内外大院名校进修深造,通过实践锻炼和联合培养,使年轻教师最先掌握本学科前沿知识、先进技术,迅速成长为精品课程建设的骨干力量。

4、提倡教学科研融合,培养创新型队伍

当今时代新知识不断涌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师只有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才能跟踪科技前沿的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把在科技创新中获取的知识融入课程体系和教学之中,运用科技创新思维指导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学院坚持提倡教学与科研融合,教学与科研并重,培养创新型师资队伍。通过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等制度杠杆,让教师把握好投身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最佳平衡点。学院营建良好的科研平台,让每位教师都顺利加入到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小组之中;通过组建科研团队,凝练了与学科建设及课程建设相关的科研方向;支持教师申报各类课题,从事科学研究,使教学活动与科学研究两相促进、相得益彰。目前每位教师具有自己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充足的科研经费,使得每位教师在积极投身精品课程建设的同时,卸下了无力兼顾科研的现实性后顾之忧,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精品课程建设。同时,科学研究反过来也可以更加充实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研究型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5、依托教学与学科平台,加强交流与合作

学院着力通过构筑学科平台、承担学术课题、教改课题、主办国际性与全国性会议,来加强学术交流,提高学院的科研实力和影响力,同时也开阔教师眼界,及时了解学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并使他们有机会结识某一领域的大师和专家,建立学术联系。近几年,学院的科研业绩、教改成果屡创新高;学院已经陆续建成重中之重重点学科,若干重点实验室、学科性研究所,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省部级教学团队、创新团队等称号;学院已经连续三年主办三届国际线粒体生物医学学术会议,取得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学院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术组织、学术团体,并积极发挥作用;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会议,尤其是精品课程建设方面的研讨会议,注意借鉴一流大学精品课程的建设经验,加强与各精品课程建设团队的合作和联系 ,推进本门精品课程建设质量的提高。

四、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1、建章立制,以课程建设带动师资队伍的整体提升

精品课程建设给师资队伍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遇,有利于集聚优秀教师资源形成和谐、富于向心力、互补互动的教学、学术团队,有利于吸引更多、更合适的高层次人才的加盟,有利于形成人才优质引进、优质培养的良性运作。因此,应该从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要求出发,充分尊重师资队伍价值追求、理想目标,充分重视师资个体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贡献度,加强制度建设。按照“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合理配置、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团队建设与教学建设相结合、规范管理与改革创新相统一”的原则,完善激励制度,完善考核监督制度,提高行政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效率,通过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的规范建设、能力建设和文化建设,开创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2、树立共同体意识,实现课程与师资的共同成长

精品课程的创建和可持续发展,有赖于课程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与付出。课程组全体成员树立一种荣辱与共的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课程带头人树立共同体意识,能在对课程建设重点做好“顶层设计”的同时,与全体成员共同努力,提高课程建设质量,而不只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课程组主干教师树立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在教师专业的多样化、学缘结构的多样化、教学风格的多样化基础上,实现积极高效的效能整合。精品课程的建成与发展过程,也是师资队伍进步、成长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3、注重基础与实践的结合,造就双师型师资队伍

随着以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为标志的“组学”时代的来临,新技术、新思维被不断引入医学领域,人才培养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医学检验、生物科学类专业,必须要顺应以组学技术和转化医学为先导观念的当代医学人才培养要求,实现造就复合型人才的总目标[4]。同样的,作为医学检验、生物科学领域精品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也应该走顺应组学技术和转化医学理念的新路,塑造“双师型”教学人才,注重教师的基础知识与临床技能的结合,强调医理工多方向的融合。温州医学院检验医学院一直实施的“院系合一”教育管理模式,很好地对教学资源、师资队伍进行了重组利用,促进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完善了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骨干教师都成为了“双师型”教学人才,为成功申报精品课程储备了优质的师资资源。这一师资知识结构的优化模式,对于精品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仍然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伟廉.高等学校课程研究导论 [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81

[2]徐亮等.关于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J].西北医学教育2008(6):1084-1085

[3]芮继刚.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做好青年教师培养工作 [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

(12):67-68

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范文5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问题;关系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是一个功能完善的有机整体,包含了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等诸多要素,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非常强的凝聚能力和辐射作用。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城市则是一个由经济系统、环境系统和社会系统组成的综合系统,它带动并发展经济、人口、生态再生产,并分别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目前,城市正面临着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种种矛盾之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形势非常严峻。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步伐明显加快,这无疑给城市的规划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是否能够进行有效合理的规划满足现代社会的生活则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目前城市规划中的主要问题

1.缺乏规划研究的前瞻性和导向性

目前我国对城市的规划研究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城市定位不准,缺乏对农村的深入研究。没有科学系统地进行有利资源整合,特别在规划研究中严重缺乏人文理念,导致地区在发展定位上与地区文化结构存在很大偏差。规划研究是整个规划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所以,在进行规划研究时必须全面统一地融合各方面的优势,对环境、资源、文化、社会等各个因素进行系统科学地分析。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的快速增长阶段,因而使很多规划师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越来越重视其经济功能,忽视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使城市缺乏独特的地理区域性风土人情,降低了人们在城市生活的幸福指数。

2.规划编制体系不健全

(1)集中管理调控能力不足。一些地方政府在进行城市管理规划时,为了减轻管理强度,将城市规划的职能下放到各区县政府,使政策落不到实处,管理方法多样,从而导致城市管理调控职能失衡,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规划监管制度不完善。目前各地方政府普遍存在着重视规划而忽略监管的现象,不重视监管体制的作用,使规划监管体制不完善。很多政府甚至没有设立多层监管体系,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缺乏联系和沟通,在城市规划的监管方面,缺乏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不能很好的开展监管工作。

(3)乡镇的规划不合理,管理不健全。乡镇的规划一直都没有受到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视,存在敷衍的态度,设置的规划机构和监管机构不健全,同时缺乏相关的专业管理人才,管理水平低,阻碍了乡镇规划的发展。

3. 缺乏相应的规划管理保障机制

规划管理职能的执行是保证城市规划顺利实施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其根本原因便是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管理保障机制。城市规划的内容涉及到城市的每个方面,在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实施过程中,如果没有健全的规划管理机制,则势必会出现局部问题凸显,造成城市规划的内容落不到实处。

二、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

1.城市规划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使城市能够做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生态化的高度协调统一,使城市能够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的前提,是指导城市开发的科学依据。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科学预测和规划,考虑到城市地域性政治、经济、文化等特色,明确城市的性质、发展格局、规模大小以及发展方向,并在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合理调控,有步骤、分阶段地完成城市的最终发展目标。随着对城市规划的要求不断提高,处理好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则显得非常重要。

2.可持续发展观在城市规划中的体现

(1)社会人文指标。从传统的重视人口数量的指标到医疗、教育和公共事业等社会人文指标,重视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经济指标。从GDP总量到人均GDP增加值和服务业增加值,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策略,调整城市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益和质量。(3)资源指标。从以前重视资源总量指标到控制能耗水平,合理利用水资源、能源和土地资源的指标,提高资源利用率,保证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4)环境指标。从过去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到控制环境污染与社会和谐发展,通过改善生态环境,制定环境目标和节能减排指标,形成资源节约型生态环境产业结构,提升人居环境,推进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体现出可持续发展在城市生态化建设中的作用。

三、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实施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则要求城市规划在常规的规划内容基础之上,综合考虑资源与环境问题,预测城市系统的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情况,在两者共同制约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城市发展方案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科学谋划,树立可持续发展新方略

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把发展与环境结合起来,在取得经济发展巨大成就的同时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要从根本上实现观念更新,坚持合理有效利用资源,把片面追求开发利用现有资源的观念更新为努力寻求资源再生和保护的观念,追求生态、经济的和谐共同发展。

2.树立正确思维模式,实现城市经济结构与空间优化布局

更新城市经济产业结构,合理进行城市布局,制定可持续发展方案,建设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工程项目。城市规划中考虑到人口、经济、环境、社会、资源等诸多因素,在确保上述因素相互协调促进的前提下,寻求城市适宜的发展规模、方式和速度;整个规划的出发点强调城市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合理调控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土地空间资源利用的关系。这是在城市规划中基于可持续发展观念提出的新的要求。充分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在城市规划中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3.寻求城市规划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就是要创造良好的经济结构平衡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产业结构是城市经济结构的基础,影响着城市生态系统,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所以必须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城市生态结构。

4.倡导城市规划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就是需要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等有相关的科学知识与方法,保证城市生态功能完整的前提下,调控城市社会、经济与环境系统间的生态关系,合理规划利用城市资源,达到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还有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5.追求城市规划的社会可持续发展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规划中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最终目标。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复杂的有机结合体,它主体的立体结构是人,并与经济、环境等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中包括了人口、健康、教育、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

结语

城市是人类经济、社会、文化的集中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实现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突出。在城市规划中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着眼于未来,从全局利益出发,全面综合的协调社会、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保障城市的健康快速的发展,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现代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甄峰,万绪才,张越.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J].城市发展研究,1999,(2).

[2]杨文博.城市规划和城市可持续发展间关系[J].中国科技博览,2010,(31).

[3]林琳,毕克妮.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城市规划方法研究[J].山西建筑,2011,(03).

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范文6

摘 要:从城市化进程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入手,进而分析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效应,并阐述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对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最后探讨了如何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希望在可持续发展和我国城市化进程之间能够找到合适的结合点,从而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城市化;生态资源;经济活动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1-0007-02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代表和标志,也是人类生活的主要聚集地之一。21世纪的城市已经成为人类进步和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和核心动力,目前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在加速,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普遍趋势和潮流,是社会文明程度进步的标志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则更加令世人瞩目。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则是由生态学家提出的,后来又延伸到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目前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政府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城市化进程中的诸多问题都涉及到可持续性发展,如何在城市化过程中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许多经济学家所关注和研究的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城市化进程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城市化就其最一般的含义上讲,是随着经济发展,乡村分散的人口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地在空间上聚集,逐渐向城市转化的过程。”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城市化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人口城市化,二是非农业经济活动在一定区域内不断聚集。

“从本质上讲,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对工业化运动带来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之间不协调现象反思的基础上,在发展道路、模式上的理性选择,选择的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以做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一般来说,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的可持续性发展,即:经济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既是目标又是手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持续发展隐含有保护与增长之权衡的抉择,意味着环境与经济互为条件的基本原则。

城市化进程和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城市化是一种经济活动,随着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城市原有的产业结构会发生变化,如生产职能在城市经济功能中由次要地位变为主要地位,从而打掉了城市经济消费性、寄生性色彩,城市成了经济基础的重心所在,这种改变必然对整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及发展产生影响,也就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产生影响。其次,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涌入,对原有城市的土地资源、交通以及供水供电等方面产生影响,对这些生态资源的影响也必然影响到生态的可持续性。再者,城市化使得社会结构复杂化及政治多元化,如农民工的产生,城市贫民区的形成等等,这种社会结构复杂化及政治多元化也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2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效应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城市化进程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持久动力

经济的稳定发展是经济可持续性的前提和基础,国内市场需求对经济的拉力是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内需不足已经并将继续制约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速度。我国的内需不足主要的原因是相对于消费者购买力和消费力的过剩,尤其是相对于广大农村人口有限的购买力和消费力的过程。如果农民继续大量的滞留在农村对促进内需无疑是不利的,其一,农民滞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收入很难有大幅度提高。其二,农民滞留于农村,农产品的商品率难以提高,农民的收入也相应的不能提高。其三,农民长期滞留于农村,其消费观念、消费模式等也难以改变,制约了消费需求的增长。目前我国农民人均购买力和消费力还不及市民的三分之一。人口的城市化不仅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也会加大消费支出。内需扩大了,自然就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2.2 城市化进程能够促进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在一些生存条件恶劣、生活贫困的地区,常常会发生滥开荒地、滥伐林木、滥采资源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当地农民既没有余粮也没有余钱购粮,不得不去滥开、滥伐、滥采以维持生活,城市化进程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这些行为的发生,因为农民进城了,可以空出部分条件好的耕地供条件恶劣地区的迁民使用。城市化进程还能节约原村庄建设用地,这些用地可以整治为良田,扩大了耕地资源。城市化进程还有利于改造农民的传统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从而在人口数量和结构上更加适应了我国人口发展的国情,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生态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2.3 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农民、农业和城乡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农民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城市化进程使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农民进入城市工作不仅使得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整体素质。城市化进程把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一方面使得农业发展不得不节约劳动力,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武装农业,另一方面利用工业积累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发展,更快更好的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城市化进程能够带动更多的农业产品进城,加快农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还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城乡沟通,形成健康的城乡交流与合作关系,从而促进城乡关系可持续发展。

3 我国城市化进程对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

城市化进程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对可持续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使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我国目前还属于发展中国家,许多城市的供水、供电和污染处理设施短缺。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人口增长和规模扩大,对城市土地资源、水电能源的需求量不断上升,这种需求量的上升往往造成合理的城市容量环境被突破。一方面是对城市各种生态资源需求量的上升,另一方面,由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对各种资源往往不能合理配置和使用,造成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同时还存在着随意浪费资源的问题。据统计,我国661座城市中,约有42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114座严重缺水,水资源的短缺造成城市超负荷运转,整体机能下降。城市化进程还造成城市的各种生活垃圾及工业垃圾不断上升,这些垃圾往往又得不到及时的正确的处理,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这些污染不仅使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被破坏,还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破坏城市经济的生产力。居住在城市里,不得不依赖各种现代交通工具解决出行问题,城市化进程也大大增加了城市交通的承载力,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由于人口和机动车辆的快速增长,使城市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很难满足人们的需要,出现交通堵塞问题,不可避免的造成相应的经济损失。诸如这些都是不利于生态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

城市化进程还会进一步造成我国城市中的贫困问题。“发展中国家未来几十年城市地区的快速增长给反贫困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果我们要建设成功和可持续的城市,城市贫困就是每个人的事情。”大量进城的农民多数只能临时居住在设施简陋,条件恶劣的棚户区或者出租屋里,无疑这部分人形成了城市里的贫民阶层。城市化进程还影响着社会秩序和社会治安,城市人口变多,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大,特别是城市里复杂的相互依赖的经济关系代替了传统的经济关系,不确定性和波动性成为城市经济的常见现象,人们通常更容易面临经济萧条和失业的威胁,容易导致一部分人走上犯罪道路。这些都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的影响。

4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进程

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合理利用生态资源,提高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率。

生态环境问题始终是困扰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大问题,合理利用生态资源,提高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走“紧凑型”的城市化规划建设道路是合理利用资源的手段之一,所谓“紧凑型”就是让城市保持一定的密度,比如坚持每平方公里一万人的城市用地标准,只有合理的密度,才能够更充分的利用生态资源,使各种生态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节约土地和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利用生态资源还要贯彻空间均衡的原则,空间均衡的原则要求经济、人口与资源在一定的城市空间相协调,引导经济和人口向适宜人口居住的空间进行分布。提高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率则离不开科技的进步,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大力度开发新型能源,城市的各种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得到合理有效的处理,在城市化进程中做到维护生态平衡。

(2)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就是要使本地区的产业构成与资源的合理使用和有效配置相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依靠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进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合理竞争,优胜劣汰。当然,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政府的宏观调控也是不可忽视的,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对市场机制的偏差和盲区进行矫正和弥补,使城市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能够合理。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城市自身发展的主导产业及产业链的创建,实现该城市经济持续有效的发展。

(3)因地制宜的走多样化城市化道路。

我国地大物博,每个城市的规模、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及现实的经济水平等各个方面都是不相同的,全国不适宜走同一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因地制宜地走多样化的城市化道路,更适合城市化的规律和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多年的城市化政策是控制大城市发展,这一政策并不符合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对能源造成巨大的浪费等。大城市发展速度远远快于小城镇,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及创造就业机会方面起着比中小城市无法替代的作用。加快小城镇也不是城市化道路的唯一模式,小城镇规模小,基础设施市场化难度大,发展经济的成本比较高,加之小城镇第三产业不发达,提供的就业机会就相应的减少,如果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大部分往小城镇集中必然增加小城镇的就业压力。

当然,抑制大城市发展还是加快小城镇发展,还得看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有的地区适合抑制大城市发展,比如长江三州地区,已经形成较完备的城市体系,小城镇的发展有更好的依托,较快发展起来。而在广大的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人口稀少,工业化处于初级阶段,发展小城镇的阻力就会相对较大。所以,在城市化进程中要因地制宜的走多样化城市化道路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道路还很漫长,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生态可持续性是基础,经济可持续性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性是目的。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宗旨和努力的方向,这并不是在短时间里能实现的,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宗胜主编.发展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10):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