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康复训练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康复训练总结范文1
关键词 腰神经后支综合征 推拿治疗 康复训练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117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06年3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腰神经后支综合征患者114例,其中男50例,女64例;左侧患病39例,右侧39例,双侧39例。患者入选标准如下:①患急慢性腰痛,可伴有臀部和大腿痛,但腿痛范围的超过膝关节;②无下肢感觉、反射及肌力异常;③脊柱X线、CT、MRI检查结果无明显异常;④排除内脏疾患所致腰痛;⑤下背主诉正上方2~3个椎体节段棘突或椎旁附近有压痛点[1,2]。患者排除标准如下:①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②患有腰椎退行性疾病;③患腰肌劳损、腰臀肌筋膜炎;④内源性腰痛,如:肾炎、肾结石等;⑤患关节炎、腰椎关节肿瘤、结核等[3]。
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57例,其中男24例,女33例;年龄49±12岁;病程34.4±8.6个月;病情分级参照文献[4]介绍的标准:重度12例,中度32例,轻度13例。对照组57例,其中男26例,女31例;年龄48±11岁;病程33.8±8.8个月;病情重度11例,中度33例,轻度13例。2组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进行推拿治疗及康复训练,1次/日,共2周。①患者取俯卧位,述者采用大鱼际滚法、掌揉法放松T[12]
对照组患者则根据其主诉确定痛区,沿主诉痛区上行2~3个椎体节段棘突寻找压痛点,用记号标定后进行皮肤消毒,采用经高压消毒后的7号针穿刺,待穿刺到位后停止进针,注入阻滞液每点5~10ml,每次4~6点;阻滞液成分包括:2%利多卡因10ml,0.9%氯化钠10ml,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2 500mg,安痛定2ml,强的松龙25mg,起针后用无菌棉球压迫止血,每5天治疗1次,治疗3次为1个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上述患者于治疗前、治疗2周及6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参照文献[5]。①痊愈(优):患者症状、体征消失,但腰臀部活动功能恢复正常,腰前屈、侧屈及髋前屈达到正常水平,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②显效(良):患者绝大部分症状、体征消失,但腰臀部活动稍受限,可参加一般劳动;③好转(中):患者腰臀部症状、体征明显缓解,腰屈、髋屈功能有一定程度改善;④无效(差):患者症状、体征及活动功能均无明显改善。
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采用X2检验,采用SPSS10.0软件包括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 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2周及6个月的疗效情况见表1,表中数据显示,治疗2周后组间比较,发现两组患者痊愈率,显效率、好转率及有效率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组间比较,发现两组患者痊愈率,好转率及有效率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效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近期及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组远期痊愈率持续上升,疗效较稳定。
讨 论
腰神经后支综合征急慢性腰臀腿疼痛的重要原因,相关资料统计,临床腰腿痛病例有一半与腰神经后支有关[6]。脊神经后支的起点决定了其容易受到刺激或压迫,解剖发现L1~4脊神经后支主干周围仅有少许脂肪组织包裹,并紧贴横突间韧带;其分支后外侧支横突背面斜向下进入骶棘肌,在过横突时被纤维束固定于横突上,周围仍未见明显脂肪组织包裹[2]。这些特点均表明后支在发出至横突区域是最容易受损伤的部位,当某根脊神经后支主干受刺激时便可引发下方部位牵涉痛。
由于推拿具有调和气血、促进气血运行功效,通过手法直接刺激体表经穴部位,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缓解或消除肌肉血管痉挛,通畅经脉,加快血液循环。另外推拿还具有理筋整复、滑利关节等作用,腰神经后支综合征是由于腰部软组织或骨及骨关节异常而导致腰神经后支受刺激或压迫并出现急慢性腰臀腿疼痛,通过对L1~3椎体节段棘突及椎旁附近区域进行手法治疗,能及时有效缓解局部肌肉痉挛和软组织粘连。通过按压和侧扳手法纠正脊柱后关节和腰骶关节及骶髂关节紊乱,使关节囊及邻近韧带牵拉得到松弛,从根本上解除腰神经后支所受的压迫及刺激,从臀部环跳穴沿足太阳膀胱经至膝后委中穴循经推拿,进一步缓解了腰臀腿疼痛。治疗过程中,推拿手法要轻揉,切忌暴力,以患者耐受为度。在进行推拿治疗同时,还要求患者坚持康复训练,纠正不良姿势,这是巩固疗效及预防复发的关键措施,强壮的腰臀肌和腹肌是保证腰椎稳定的基础,可以发挥预防腰椎后小关节及骶髂关节紊乱的功效,因此需要指导及鼓励患者坚持长期康复训练。
综上所述,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腰神经后支综合征具有显著的近期及远期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肢体活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shan zh,chen z,zhou lq,et al.S pinal dorsal ramus syndrome. Chin med j,1996,109:317-321.
2 陈仲,邵振海,勒安民,等.非特异性腰痛的重要原因-背神经后支综合征.中华骨科杂志,1999,19:139-141.
3 倪家骧,樊碧发,薛富善.临床疼痛治疗技术.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82-183.
4 王荣科,王华育.艾正,等.七叶皂苷配合封闭治疗脊神经后支腰腿痛.颈腰痛杂志,2002,23:319-321.
康复训练总结范文2
关键词 骨科老年患者;康复训练;安全问题;对策
康复训练是指患者在进行手术后通过专业的指导,以物理等方法来辅助患者康复,是骨科术后康复常用的一种方法,对于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显著效果。康复训练的主体是患者自身,但是也离不开医生和护士的指导和帮助。尽管如此,由于多种原因的存在,实际上患者康复过程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这在高龄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中是常见的。本文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总结报告。
资料与方法
2012年8月-2013年7月收治老年骨科患者78例,给予手术治疗;其中男42例,女36例,年龄72~91岁,平均75岁。
方法:对所有患者在手术后1~10 d进行康复训练,为了防止安全问题引发的更严重问题,对康复训练过程中的易发安全问题进行了预防控制。
结果
78例患者之中有1例在康复训练时出现了安全问题,包括头晕、胸闷等症状,在发生这种现象后立即给予急救,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取得不错效果,得到及时的恢复。78例患者均顺利进行康复训练后治愈出院,平均住院18 d。
讨论
早期康复训练中的安全隐患分析:①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不强:随着社会发展,各种疾病发生率的增加以及新的疾病的发生,使得医院不得不扩大规模来适应社会对医院医疗能力的要求提高。而医院规模的增大所带来的医护人员年轻化、专业素质不强、经验不丰富等问题,使骨科手术患者的护理问题时有发生,再加上本身缺乏来自院方的系统专业知识培训和技能提高培训,这使得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导致护理缺陷问题发生,进而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和身体上的伤害,从而引起患者及患者家属的不满,引发医疗纠纷。②缺乏对患者的全面评估:缺乏对于患者的全面评估是跟我国的护理模式息息相关的,我的护理模式长期处于以技术操作为主的技能服务,而不太重视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病情观察。所以,就不能全面地了解患者的情况,以至于评估失真。同时,医护人员缺乏了主动了解患者病情的积极性,观察、判断、分析与解决患者问题的能力也比较薄弱。加上老年患者年老体弱,且大多都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这些慢性疾病极易导致老年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发生不良反应。由于医护人员对老年患者身体状况的不了解、评估不全面,指导该老年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极易造成严重的后果。
康复训练总结范文3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28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801-01
脑卒中我国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死亡率,致残率高,给社会,家庭增加了负担。由于起病急,病程长,恢复慢,往往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我科自2009年以来开展早期康复训练和心理护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脑卒中患者450例,其中男294例,女156例,均由头部CT或MRI确诊,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2康复训练期的心理特点
2.1目前提倡早期康复训练,发病48小时后,病情稳定即开始康复训练,并贯穿疾病始终。此期患者由于起病急,往往精神紧张,恐惧,焦虑,不愿接受现实。患者及家属只重视抢救生命,忽视康复训练。对药物治疗寄予很大希望,只要“好药”“贵药”都要求用。
2.2患者急于求成,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有的患者突然出现肢体瘫痪,担心病情会加重,生活不能自理,擅自加大训练强度,训练科目,造成肢体损伤。
2.3脑卒中后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要长期坚持,效果会更好有的患者意志薄弱,情绪低落,担心长期治疗费用会给子女带来负担,训练时不积极,产生悲观失望的抑郁表现,影响训练效果。
2.4患者的康复过程需要家属的配合,脑卒中患者心理脆弱,敏感,有无助感,不愿被看成“残废人”,渴望家庭的关爱,希望得到更多的照顾,家属应理解病人。
3心理护理
3.1做好健康教育指导,根据患者年龄文化程度需求的不同,做好疾病相关知识的指导,使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脑卒中康复训练的重要性,积极正确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3.2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协助患者完成训练项目,对患者的进步表示鼓励。针对每个患者制定康复计划,循序渐进,鼓励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不断完善。
3.3指导患者正视疾病,树立信心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主动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积极与患者交流和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尊重,理解患者,鼓励病友互相交流,请康复效果好的患者现身说法。
3.4脑卒中病程长,康复过程也长,家属的支持和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对子女不在身边的患者,康复训练时应给予更好的帮助和心理支持。给患者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保持心情舒畅,在训练时遇到的问题,应经常与家属交换意见,避免不良情绪影响训练效果。
康复训练总结范文4
摘 要 羽毛球业余爱好者主要是由非专修羽毛球的大众与学生组成,他们起点低,自我保护意识较弱,运动损伤比较常见。本文针对羽毛球爱好者在日常练习和比赛中常见的运动损伤进行综述,并提出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让其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尽可能的享受运动的乐趣。
关键词 羽毛球 运动损伤 康复
一、前言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技术性与灵活性结合较强的运动项目。业余爱好者缺少专业指导,受到技术动作与步法的影响,同时缺乏运动损伤的常识,在训练和比赛中难免发生一些急性或慢性的运动损伤,对此运动损伤后的康复训练直接关系到他们锻炼身体的最终目标。
二、运动损伤情况
(一)手腕损伤
羽毛球爱好者手腕受伤是由于羽毛球的动作要求,无论是击打、扣杀及吊、挑、推、扑、勾球时都要求手腕有基本的后伸和外展的动作,长期做以上动作,会使手腕部的三角软骨盘不断受到旋转的冲击而造成损伤。
(二)肩部损伤
羽毛球运动中发力主要集中在肩部,在运动中体现为肩部的外展,外展比较频繁时就很容易造成冈上肌肌腱穿过肩峰下和肱骨头七的狭小间隙受到挤压、摩擦而造成无菌性的炎症甚至肌腱断裂,这些损伤的类型称肩袖损伤。
(三)腰部损伤
羽毛球运动的技术要点就是要求腰部不断的屈伸,比如弓步接吊球,搓网前球,跨步接球就需要腰部不断地过屈,打高远球,扣杀球就要求腰部做过伸运动。当然重复做这些动作就会出现腰部承受负荷太重,最终造成腰部损伤。
(四)膝关节损伤
羽毛球运动中灵活性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易损伤的一类。因为在运动中会经常出现瞬移,比如侧身,跨步,后蹬都使得膝关节承受一定的牵拉[1],从而使膝关节逐渐疲劳,形成损伤。
(五)脚踝损伤
踝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支撑脚落地不稳,动作变形,带伤练习等,简单的损伤造成外踝肿胀或者有淤血,严重的话韧带撕裂导致不能站立。
三、运动损伤后的康复训练
(一)针对腕关节损伤
腕关节损伤直接影响羽毛球业余爱好者参与羽毛球运动的热情,其应该进行康复性训练,要在技术上分析手腕发力及角度,即练习手腕的灵活度。还要练习手腕部的肌肉群力量,做牵引性练习,拉伸练习等。
(二)肩关节损伤的康复
进行康复性训练,这就要求练习者注意在在技术上对关节运动幅度及方向判断好,充分体会前臂旋转发力,这样既减少肩部压力,也熟练纠正了错误技术动作。在准备活动上要增加肩部准备活动的时间,使其在运动过程中始终处在康复训练上。
(三)腰部损伤的康复
腰部是身体的中心,整个身体只有在围绕在它的转动过程中才能合理的发力,在羽毛球运动中,腰部扭转特别常见,比如跨步接网前球,弓步网前吊球。长期就会形成腰部扭伤,因此,锻炼腰部肌肉力量和柔韧是对此最好的康复手段之一。可以进行无球跳起引拍然后挥空拍对腰部肌肉的柔韧性进行康复训练。
(四)膝盖部位损伤的康复
膝关节是在运动中的一个受力点,而且膝关节的结构非常复杂,在强度训练下其存在各种伤病隐患,在膝关节受损伤时要及时停止强度训练,并进行简单的恢复性练习,比如用慢跑来恢复膝关节的耐力,静蹲来恢复其力量,当然在康复训练前也要积极做好准备活动。
(五)脚踝损伤的康复
脚踝的损伤主要分内翻扭伤和外翻扭伤,羽毛球运动中这两种损伤类型的概率相似,损伤后要在24小时内冷敷,然后温敷,并在外敷红花油的情况下休息一到两周,再进行简单的康复训练,如慢跑。
四、康复训练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运动损伤后,要对康复训练进行合理安排,内容包括康复训练的强度、负荷、密度及周期。
(二)康复训练不是休息,而是在康复训练上应该将损伤部位与全身结合起来,如,一侧肢体受伤后练习对侧肢体,上肢受伤练习下肢。
(三)损伤后的康复训练要结合医务监督,要自我监督,互相监督。
(四)最重要的是在损伤后,业余爱好者切忌焦躁,一定要在身体完全康复后再进行有强度的训练,比赛。
五、总结
羽毛球是隔网对抗运动中在技术和灵活性要求很高的运动,运动损伤在羽毛球运动上是常见的,尤其是羽毛球业余爱好者,他们在羽毛球训练上既存在娱乐性也存在竞争性,在竞争时没有良好的技术动作为基础,而且还欠缺自我保护意识,意识要在运动竞赛中慢慢形成,但损伤后康复与训练的结合至关重要,康复训练是治疗运动损伤的积极措施[3]。
参考文献:
[1] 贺泽江.羽毛球运动中膝关节运动性损伤的原因与治疗[J].辽宁体育科技.2005(8).
[2] 戴立平.羽毛球初学者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J].赤峰学院学.2008.08.
[3] 蔡翠萍.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康复综述[J].科技园区.
康复训练总结范文5
【关键词】 脑卒中;脑缺血;失语;语言康复;方法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28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41-01
为研究脑卒中后患者出现言语障碍表现的康复治疗的措施,通过给予患者实施康复治疗,患者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有效改善,疗效肯定,现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笔者所在医院收治脑卒中后出现言语障碍表现共50例患者,9例患者为女性,20例患者男性。患者的年龄为40-80岁,中位为68岁。所有患者都进行CT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34例患者为脑梗死,16例患者为脑出血。患者患疾病之前均可正常表达,语言情况良好。根据失语症的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定,6例患者为完全性失语、14例感觉性失语、30例运动性失语。根据语言障碍的评定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显示,12例患者为Ⅲ度,21例患者为Ⅰ度,11例患者为0度。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如其评定提高了2度以上则可视疗效为明显好转,如患者经治疗提高了1度以上则视为好转。
1.2 康复治疗 入院后,处于意识清醒状态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即行语言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判定属于何种失语、失语的程度,制定完整的训练计划,根据失语的类型训练。
1.2.1 运动性失语的康复训练 运动性失语是以口语表达障碍为突出特点,听理解相对较好,呈非流利型口语。表现语量少(每分钟讲话字数小于50个)、讲话费力、发音和语调障碍和找词困难等,此类患者能理解别人的语言,但不能用口语表达自己的情感,病人最初多表现为抑郁、烦躁、易怒等,此类病人应先做好心理行为干预,运动性失语,对患者应实施关怀沟通照顾,解开其心结,在其家属的辅助之下进行相关方案的制定。①让患者自行进行阅读,可录制成磁带反复播放,让患者跟着进行阅读,进行反复的播放可对患者有一定的刺激效果,让其语言能力逐步恢复。②让患者进行简单的音节发音,让其先锻炼声带运动、软腭、面肌、舌肌等部位,以促进语言能力逐步改善。③之后患者再进行简短句子的发音锻炼,可让其锻炼简短的单词,逐步改为短句。如患者为Ⅱ-Ⅲ度应锻炼短句、词组,0-Ⅰ度应坚持进行单词锻炼。
1.2.2 感觉性失语的康复训练 感觉性失语是病人听理解障碍突出,表现为语量多,发音清晰,语调正确,短语长短正确,但缺乏实质词。病人常答非所问,虽滔滔不绝地说,却与检查者的提问毫无关系。对于此类病人应注意提高患者的智力,注重提高理解能力。①患者看到什么就让患者说出此物品的名称,家属及护士可给予其帮助,并反复进行此项锻炼。②让患者看图片并由家属或护理人员提出一些问题让其想想后回答,促进其思维恢复。③让患者听过往喜欢的音乐、歌曲让其回答是什么歌曲,也可随着音乐让患者进行短句的歌唱。④让患者看一些手势,然后让患者进行模仿,如进行梳头等自理活动。
1.2.3 完全性失语的康复训练 完全性失语又称混合性失语是以所有言语功能都有明显障碍为特点,可表现哑和刻板性语言(只能发出无意义的吗吧哒等声音)预后差。对于此类患者不可操之过急,应进行简单的锻炼后逐步进行适应的训练。患者的心理方面的因素也会影响康复治疗的效果,可先从让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开始锻炼语言,并嘱咐家属配合。
2 结果
所有患者经康复治疗后再次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治疗前大于Ⅱ度的患者可在治疗后熟练使用一些简单的短句、词语,可以进行简短文字的阅读。明显好转的患者有25例,好转患者有5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经康复锻炼后,感觉性失语的14例病人经6周训练有4例病人的恢复不稳定,只提高了1度,而其他10例病人效果较为明显,由Ⅰ度恢复到了Ⅲ度,不但对常用的语句能够理解,对日常熟悉的事物也能较快地表达,对于感觉性失语,康复疗效也满意,总有效率达到100%。但完全性失语的病人,经过语言康复治疗7周后,效果均没有运动性失语和感觉性失语恢复得好,有3例由0度恢复到Ⅲ度,仍有3例经康复后并无明显改善。
3 讨论
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时间越早,康复程度越好。临床护士应掌握语言康复的训练方法,尽早实施训练计划,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①正确判断失语的类型及程度,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如:文化程度、职业、兴趣、能力等制定训练计划,使治疗个体化。②语言康复训练要坚持不懈,训练时间宜化整为零,即:每日训练可达到60分钟以上,应分多次进行。③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重视出院后的家庭康复训练。④在医院的语言康复训练只是暂时的,患者最终还是要回归家庭与社会。因此,语言康复训练必须延伸至出院以后。将训练方法教给患者家属,按阶段逐步训练,才能更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罗少丽.不同类型失语症的康复训练技术.中国临床康复,2003,15(7):58.
[2] 高力频.刘岩.脑卒中致语言障碍的康复护理体会.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
[3] 孙青热,等.头针结合梅花针治疗脑梗死运动失语.中国河北中医药学报Vol.26.No.3.2011.
[4] 刘春梅.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失语的影响[J].现代康复,2001,5(7):146.
康复训练总结范文6
关键词: 膝关节 置换术 护理/康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R)是治疗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所致膝关节损伤的方法,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以改善膝关节活动和矫正畸形为目的的手术,随着TKR的广泛应用,手术后康复训练日益受到重视,而手术后全面细致的康复护理和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是保证和巩固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功能康复的重要部分,现将我们对TKR综合康复训练的方法总结如下。
1 术前康复训练
术前功能锻炼指导是能否达到目标重要的一环,让患者预先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并明确注意事项:(1)加强股四头肌的静力收缩练习,股四头肌每次静力收缩10s,休息10s,每10次1组,每天完成5~10组,同时进行绳肌的静力收缩练习。踝关节屈伸肌的主动收缩等。(2)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患肢直腿抬高练习。(3)指导患者深呼吸以增加肺活量,可预防坠积性肺炎。(4)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拐杖,为术后执拐行走做准备,术后3天下床活动,早期下床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及全身功能的恢复,预防肺部并发症。
2 术后康复训练
2.1 手术当天 术后为防止肌肉萎缩,促进伤口愈合,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肌四头肌和绳肌肌力,具体方法如下:手术当天患者摆放于伸直位,麻醉清醒后活动足趾及踝关节。
2.2 术后第1天 患肢做股四头肌静力收缩练习,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增加收缩次数,患者坐于床上,做患肢的直腿抬高练习,并且患肢抬高时,尽量维持数秒,做患肢踝关节运动即踝泵运动和环绕运动,每次重复10~20次,每天3~4次[1]。
2.3 术后第2~7天 拔除切口引流管后,除继续以上活动外,教会患者主动做膝关节伸屈锻炼,活动范围0°~45°,以后每天伸屈幅度增加10°~15°,每日2次,每次2h,并配合人工被动锻炼或CPM机锻炼,即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如患者疼痛明显,可口服噻来西布胶囊在维持镇痛下进行,CPM训练时起始角度为0°,终止为20°,在1~2min内完成1次屈伸活动,每次1h,每天2次,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每天酌情增加5°~10°,在一周内使膝关节屈伸角度达到或接近90°。
2.4 术后第8~14天 重点是加强患肢在不负重状态下进行主动运动,同时进一步增加患膝关节的活动范围。方法:用被动手法与主动活动相结合方法,增加膝关节的活动范围。使患关节在无痛范围内有节律往返屈伸于膝关节和相邻关节之间,继续使用CPM训练,但关节的活动度增加大至90°~100°,继续加强患肢直腿抬高运动及股四头肌和绳肌练习,进而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患肢尽量不负重,此时重心在健侧下肢,以后重心逐渐向患侧过度,避免患肢过度受力。
2.5 术后第15~20天 指导患者开始进行行走和步态训练,并加强患肢平衡运动的训练[2],让患者上下楼梯,训练时健侧先上,患侧先下,待患者适应后逐渐减少拐杖的依赖,此期应加强膝关节的活动度,进一步行股四头肌及绳肌的肌力增强训练,采用等张,等长和等,距肌力训练,指导患者独立完成各项日常生活所必须的动作,增强患者日常生活的能力。
3 出院指导
出院前教会患者及家属训练方法,患者坐在床边,主动屈伸小腿或坐在床边,膝关节下垫一枕头使膝关节屈曲,然后伸直,每日多次进行,同时配合全身关节的运动,如散步、上下楼等,这样不仅使膝关节得到锻炼,同时使全身得到锻炼,增强体质训练中避免剧烈运动,不要做跳跃和急转运动,防止关节的挫伤,卧床休息时将双下肢抬高,促进血液回流,定期门诊复查,检查膝关节功能及下肢的功能恢复情况[3]。
4 结果
本组8例全膝关节置换病人经术后精心护理,耐心康复指导,所有患者伤口均1期痊愈出院,除1例有轻度疼痛外,其余均疼痛消失,稳定性良好,活动度达0°~120°,日常生活自理,采用HSS膝关节评分标准,均为优良,TKR是人体较大的重建手术,术后不能早期配合康复训练,就会影响关节动态平衡,加重肌肉萎缩,导致膝关节不稳定,甚至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而双侧TKR患者术后无正常肢体功能代偿,肌力训练应是贯穿康复训练始终,康复训练应由小到大,遵守循序渐进,因人而异的训练原则。
【参考文献】
[1] 贾 勤,朱红英.48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训练[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