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慢性病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常见慢性病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常见慢性病管理

常见慢性病管理范文1

>> 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心理护理 老年人慢性病的心理护理 浅议老年人慢性病健康管理 老年人患慢性病怎么运动 老年人慢性病诱发抑郁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老年人慢性病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老年人慢性病的社区护理干预分析 分级诊疗政策对患慢性病老年人就医行为的影响分析 试述老年人慢性病致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和心理护理 前列腺癌是威胁男性老年人的慢性病陆明华索力 青村镇农村地区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的调查与社区防治探讨 某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超重和肥胖与慢性病的相关性调查 社区老年人血脂异常体重指数及不良生活方式与慢性病的关系 中医护理在老年慢性病康复中的运用 西渡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调查 石龙镇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现况调查 六成多老年人患有慢性病 胰岛紊抵抗可引发中老年人常见慢性病 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调查状况及卫生需求 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调查状况及卫生需求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5-3-15.

[2]百度百科.小米手环[EB/OL].,2015-3-15.

[4]林红,张拓红,杨辉,等.北京市 895 名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2,10(6):271-274.

[5]张懋奎,虞先滢.老年痴呆的流行病学和预防对策[J]. 社区医学杂志,2005,3( 11) : 37-38.

常见慢性病管理范文2

【关键词】 慢性病 医疗保险 门诊慢性病 门诊统筹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群疾病谱的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越来越成为影响人口健康和疾病负担的重要因素,导致人群生活质量下降,卫生保健费用也随之逐年上升。医疗保险作为保障人们基本医疗水平的国家基本制度,如何在保障慢性病患者基本医疗水平上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本文在文献研究,慢性病的发展现状及医疗保险在门诊慢性病中的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医疗保险与慢性病疾病管理结合的有效路径。

一、慢性病发展现状

本文所指的“慢性病”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它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它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1],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近40年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引起的死亡占总死亡比例不断增加, 大大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与发达国家接近。主要慢性病的死亡率、发病率、患病率持续上升, 其中脑卒中死亡率位于世界第二位,胃癌、肝癌、食管癌、鼻咽癌死亡率居世界首位[2]。慢性病的发病给向我国卫生资源提出了挑战。这些主要来自两方面力量的影响:

其一,建国50年间,预防工作不断加强,使中国的传染病发病率大大下降,而以心脏病、脑血管病、癌肿等为主体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却不断上升,其上升速度超过美国[3]。

其二,人口结构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期望寿命的上升使人口老龄化越来越突出,而慢性病是中老年人口高发的疾病。这预示随之而来的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比率越来越高,慢性病所消耗的卫生费用迅速增长。有专家语言,未来30年,慢性病将使我国的卫生资源不堪重负[4]。

二、医疗保险中门诊慢性病现状

特殊慢性病的门诊治疗(又称门诊慢性病)作为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方便门诊慢性病人就医诊疗,保障其医疗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省市在探索保障参保的慢性病患者的探索中,都在实践,利用统筹基金构建门诊慢性病,保障基本的慢性病诊疗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随着慢性病患者的不断增多,慢性病的诊疗费用也不断攀升,给统筹基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就要求我们探索新型的路径对慢性病疾病进行管理,有效的将医疗保险与慢性病管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有的有限的资源,保障好参保慢性病患者的基本医疗水平。

三、政策建议

(一)与医疗保险机构合作,出台专门的医疗保险疾病管理计划和医疗费用支付方案

慢性疾病管理主要特点就是将相关的医疗资源进行整合以达到目的。疾病管理计划能够顺利实施,有赖于多部门的协同合作。在当前行政部门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情况下,可以预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在不断的发展和自我完善中逐步具备慢性病的诊断、治疗和管理能力。而根据劳动部《关于促进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劳社部发[2006]23号)的文件精神,要进一步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在医疗保障中的作用,促进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因此,我们可以在医疗保险机构的主导下,出台专门的慢性病疾病管理计划和医疗费用支付方案。在推广疾病管理计划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参保人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医院参与的积极性,可以在疾病管理计划中给与优惠条件,来引导参保人员对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积极性,鼓励医疗服务提供者来适应和配合疾病管理计划的开展[5]。

(二)建立门诊统筹,将慢性病门诊纳入其中进行统一管理

慢性病门诊费用支出在医疗保险所有参保人员门诊费用支出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

效仿新农村合作医疗中门诊统筹的保障机制,在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中建立门诊统筹保障职工和居民的基本门诊水平。它的保障范围主要包括健康保健、门诊慢性病以及普通门诊。其中,健康保健主要是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参保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教育、健康体检等,能够提高参保人员的健康防护意识,同时也是慢性病预防、发现和控制的有效途径。而门诊慢性病主要是将慢性病诊疗费用纳入支付范围;针对人口老龄化,将家庭病床引入门诊统筹。在实际的操作中,根据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患病率、个人负担比以及诊疗的具体情况,确定保障范围。门诊统筹的构建能够为门诊慢性病提供更好的保障。

综上,寻找到医疗险与慢性病疾病管理结合的有效路径,能够更好的提高医疗保障的水平,使医疗卫生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以最少的资源获取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资源来自baike.省略/view/266364.htm.

[2] 严俊.中国慢性病流行现状与经济负担[J ]. 中国慢性病预 防与控制. 1998 年第6 卷第2 期.

[3] 阎正民,毛正中,蒋家林.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费用分析及政 策取向[J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6 年第4卷第6 期.

常见慢性病管理范文3

关键词:慢性病;医疗费用;费用控制;危害及问题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1.212

0 引言

慢性医疗费用的控制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以及国家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当患者患有慢性疾病时,就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大多数患者需要终身服药。当慢性病药物费用过高时,会对患者的家庭带来很大负担[1]。同时,高额的慢性病费用也会给国家财政带来负担。

1 慢性病医疗药物高额费用的危害

1.1 在医保基金中比例过高

生活水平的提升,让更多的人群都患有了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尤其是中老年人群,身体的抵抗力减弱,摄入的能量不能完全吸收,慢慢导致患病。慢性病患有人数的显著增加,在我国的医保基金中占据了更多的比例,是我国国家财政的负担越来越重。尤其是当慢性病药物的费用、检查费用、住院费用等多项费用出现增长趋势后,更加剧了这种现象的发生[2]。

1.2 慢性病医疗费用的增长给我国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社会在快速发展,但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慢性病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同时,由于慢性病医疗费用增长会带给慢性病患者、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可能造成家庭不和谐因素的产生,间接造成社会矛盾的增加。

2 慢性病医疗费用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2.1 大多数社区的卫生服务费用增长过快

社区服务费用的快速增长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是我国慢性病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同度有了明显提升。第二,是出现了许多冒用卡状况。根据调查显示,冒用卡现象主要集中在大病统筹人群中,还有离退休人群中。冒用卡现象的出现加快了医疗费用增长速度,但仍未出台有效政策进行管理。第三,医疗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根据数据表明,医生的专业能力与不合理费用的收取呈现反比状态。当医生的专业素质较低时,不合理费用就越高,专业素质越高,则不合理费用收取越少[3]。

2.2 患者的住院大额费用呈现增加趋势

当患者住院后,存在许多过度治疗的现象。许多医院会以治疗更有效、治疗需要等理由选择更加昂贵的药物,进而出现了过度治疗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慢性病药品谎报以及搭车开药等多种不良现象。由于对于慢性病医疗费用管理力度不够,不能建立完善的医疗费用管理体系,导致出现了许多空隙,让一些不法分子得逞,却给患者和国家带来很大负担。

3 给予慢性病医疗费用控制的改革建议

3.1 加大对基层卫生服务的投入力度

国家应当加大对基层卫生服务建设的投入力度,减少以药养医状况的发生。在慢性病医疗建设过程中,应当设立专门的药物监督部门,规范药物收费标准。当药物收费价格超过标准时,必须予以查处。同时还应当加大对医生的投资力度,提高医生的工资水平,降低医生出现不法行为的概率。免除医生与药物的关联关系,不得出现药物提成情况。只有这样,才能让医生专心于治疗技术,提高自身的医术水平。在能够保证医疗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慢性病医疗费用。

3.2 建立完善的慢性病人管理系统

完善的慢性病人资料管理系统能够降低冒用卡情况的发生概率。首先,应当为慢性病人建立病历平台,以联网方式将慢性病平系在一起。当慢性病人进行取药或治疗时,可以又专业人员进行查询。通过慢性病平台,还可以看到不同医生对于病人的治疗措施,甚至可以建立远程会诊功能,降低诊查费用。其次,应当加强对特殊慢性病人群的管理。应当设立专门机构对离休干部进行定期走访,避免出现冒用卡或者空挂床现象[4]。再者,社保部门应该根据具体的慢性病种类型,定期组织慢性病患者进行复查,从而核减慢性病病种,缩减费用支出。

3.3 建设完善的监控系统

在设立监控系统时,可以采用先进的监控技术,利用完善的规则来规范慢性病医疗费用。国家应当出台相应的违规处理方法,根据每个地方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规定。若医院出现过度诊疗状况,可以追究医生个人或者医疗机构的责任,进行大力处罚。医院医生必须严格控制慢性病得用药量,防止一人刷卡拿药供多人服用,或者私自转售药品给未参保人员等现象的发生。针对上述现象,社保部门应对慢性病购药实行双审核、核销制度。慢性病患者拿取慢性病药品时必须由专门机构的人员对药品的批次和数量进行登记,待药品用完后必须持药品内外包装再次到登记机构进行核销。核销后方可再次拿取药品。不按规定核销的,系统将对其相应的慢性病种自动封锁。若出现冒用卡等违规现象,并且屡次警告制止拒不改正的,社保部门有权暂停或取消其享有的慢性病资格。

4 结束语

慢性医疗费用的增长与慢性病患者及国家都有重大关联,过度增长会给患者及国家财政带来很大负担,抵消部分社会经济成果,不利于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为了减少不规范行为的发生,国家应当加大对基层医疗的投入力度,选择专业能力强的医生,还可以建立完善的慢性病人管理系统,加强对病人的管理力度。最后,对慢性病医疗费用的监督也必不可少,出善的规章制度,减少个人或医生、医院的不良行为,可以有效控制慢性医疗费用的增长。

参考文献:

[1]刘扬河,刘跃伟,周鹏,何田静,利国,程红平,龚勋.海口市某医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医疗费用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5,09(16):13-15.

[2]逯延华,王健.山东省三县(市)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医疗费用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1,02(10):209-211.

[3]陈积瑞,张开金,陶阳红,王雨晴.常见慢性病住院费用与医疗保险报销的典型相关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40(32):4081-4084.

常见慢性病管理范文4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慢性病管理;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5-0204-02

0 引言

人民的生活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人民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因此,各种慢性病逐渐的增加,并且年轻化趋势严重[1]。有关资料表明,在进入21世纪,我国的慢性病死亡率达总死亡率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而且,中国已步入老龄化阶段,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水平的疾病之一就是慢性病[2]。慢性病普遍存在病程长,难治愈的特点,因此,如果能够干预患者的日常生活可谓是一个新的突破。采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对慢性病患者实现远程监控,做到及时防治,效果比较好。本文对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慢性病管理系统设计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 基于物联网的慢性病管理系统设计

对于慢性病管理系统的设计,需要有一个全面的方案[3]。在有关慢性病管理系统中,通过该系统,能够及时的了解到一些高危人群以及一些患者的体征信息,因此而能够更好的进行慢性病的预防和防治。在现阶段,物联网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其本身可以借助于无线传输技术,来实现对于远程生命体征的信息进行实时的收集,并且具备价格低廉的优点。对于慢性病管理系统来说,关于患者生命体征方面的数据采集规划。

其中,血压计、血糖仪等传感器中统一包含了RFID的读取设备与必要的无线传输模块。其中,RFID的读取设备主要作用是为了能够识别用户,当用户的检测信息被上传的时候,把RFID的信息也进行同时上传,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后台服务器的数据集成。无线传输模块也有自己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数据的传输方面。对于患者数据的传输,一般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借助于蓝牙系统把数据传输到手机上,然后再由手机把数据统一整理后传输到后台的服务器那里,实现数据传输[4]。第二种方式则是采用的GPRS系统,通过使用GPRS系统,把数据可以直接传送给服务器。对于整个集成传感器模块来说,其核心部件是手机,通过手机,能够对传感器传输出来的数据进行一些简单的前期处理,还能够让其使用人员看到数据的具体变化趋势,对于一些变化异常的数据可以给出更进一步的诊断意见。而且,在服务器端在对数据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分析之后,通过手机,可以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的接受等。

2 基于物联网的慢性病管理系统整体构架分析

慢性病最常见的一个特点是持续时间长,病的种类具有多样化。因此,对于其管理系统的设计,不可能做到一个通用的模式而针对所有的慢性病情况。在医学的不断的进步下,对于慢性病的防治也是在逐渐的进步的。因此,在设计其管理系统的时候,要考虑到对于其修改时候的灵活性和可变性[5]。目前,常用的是SOA架构,通过其辅助而实现各个组件的松散耦合。该架构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将各部分分开改变而不影响整体,充分显示了它的灵活性。该系统中,包括特有的组件,分别是药物库、循证医学、个人健康档案、慢性病管理服务、体征传感集成服务等组件。慢性病管理系统,主要是通过应用界面来展示所有服务组件,由此使得用户能够通过Web界面或者手机应用等手段来实现对于慢性病的管理。对于系统设计中,慢性病管理系统中面对患者的组件都有其自己对应的软件来实现的,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方便患者 [6]。在SOA架构中,系统的通用组件包括了企业服务总线、事件流处理、服务组件架构、业务流程管理以及诊疗决策服务。这些都是自成的系统,SOA架构只是将这些整合起来而为患者服务。这五部分中,前三项是SOA架构的基础,而业务流程管理以及诊疗决策服务服务则有时需要相应的医生参与其中,以便更有针对性、以及不断更新患者的情况。服务总线主要是用于集成不同的应用,解决和其它医疗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问题。事件流处理主要是用于对系统中所发生的事件进行监测,并给出相应的处理。服务组件架构主要是把Web服务进行整合,将系统扩展为分布式的服务[7]。

3 结论

基于物联网的慢性病管理系统设计,对于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慢性病有着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慢性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对人们的生活水平有着很大的影响,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和预防,能够更好的保障国民的健康。本文对基于物联网的慢性病管理系统设计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于慢性病的治疗有一个指导意义。相信在未来科学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对于慢性病的管理会发展的跟更好。

参考文献

[1]黄建丰,毛松苗,陈国盛,等.基于物联网的基站移动油机监控管理系统的研究探讨[D].2012年中国通信能源会议论文集,2012.

[2]程玉珍,刘世峰.基于物联网的港口汽车业务管理系统的设计和优化[D].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Web Based Business Management(WBM 2012),2012.

[3]张科利,任长忠.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矿山的智能生产系统展望[D].第九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暨矿山技术设备展示会论文集,2012.

[4]王亚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商品信息全程监控系统[D].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Web Based Business Management(WBM 2012),2012.

[5]乔文山,黄银娣,陈立旦.基于物联网的汽车生产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11(10):15-17.

常见慢性病管理范文5

[关键词] 慢性病;防控;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8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11(a)-156-02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primar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ronic diseases in China

LUO Juan, GAO Chunfang, LI Shunfei

The 150th Central Hospital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He′nan Province, Luoyang 471031, China

[Abstract] Primar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of chronic diseases in China are researched and the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 There is a lack of awareness of chronic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low monitoring quality and relatively lagging technology, personnel and facil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chronic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Chronic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的快速增长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报道,2005年,全球总死亡人数为5 800万,其中近3 500万人死于慢性病,而我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占了750万。未来10年,全世界慢性病死亡人数还将增长17%[1]。近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慢性病防治工作,在《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和《中国慢性病防治规划(2006-2015)》中对慢性病防治有了纲领性的要求,并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慢性病防治活动。为了解我国慢性病防控工作情况,笔者查阅并分析了2008~2010年国内十一个省、自治区有关城镇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相关资料。总体而言,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 慢性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慢性病防控意识不强

总体上看,基层卫生机构规模在逐步扩大,但设施、人才、环境差距较大。而慢性病防治工作总体不容乐观,有的卫生院没有慢性病防治的措施;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顾营业盈利,忽视了慢性病防治工作;有的单位对慢性病防控有宣教图片和展板,但没有记录具体防控内容,防控意识普遍不强。

1.2 政策落实不够到位

对于慢性病防治,国家早在“七五”就有部署。但是,到目前,我国的慢性病防控政策、法规还不完善,有些单位对慢性病防控的相关政策法规执行不到位,具体政策没有认真落实;有的单位在政策上只是宏观指导,具体方法没有细化。

1.3 基层人员学历偏低

从学历上看,社区要高于乡镇。由于农村条件落后,高等院校毕业的医学生选择乡镇卫生院的凤毛麟角。目前,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由大中专毕业或没有专业学历人员组成。据资料报道,乡镇卫生机构无卫生专业学历者比例高达18.5%,约15万人,占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无卫生专业学历人员总数的1/3[2],这就导致其慢性病防病相关知识的匮乏。

1.4 经费筹集难度较大

慢性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需要长期监测和服用药物,靠患者自己解决是不够的。特别是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和农村地区,经费筹集机制不完善,经费短缺已成为制约当地慢性病防控的重要原因[3]。此外,慢性病不需要住院治疗,对“新农合”患者而言,也就无法报销以得到补偿。

1.5 防治监测职能缺乏

目前,国内在慢性病防控的监测方式、频率、指标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地执行存在差异。有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有以抽样人群为基础的监测,有以单病种的专项调查等。监测职能的定位不明确,得出的数据不可靠。

1.6 健康教育宣传不够

不少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把力量放在医疗创收上,对防治慢性病没有系统的计划,零散的宣传栏不足以引起百姓的关注。调查中,大多数居民不了解什么是慢性病,有的甚至认为慢性病就是老年病,有的认为慢性病不会危及生命,不以为然。

2 对策

2.1 强化政府为民行为

慢性病防控是社会行为,是一项造福于民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干预,需要多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4]。政府对该项工作应“理解、重视、投入”,要确实从全民的健康利益出发,采取系列措施,诸如建立好公共营养政策体系,鼓励全民健身运动,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制定烟草控制政策和政府政策综合干预等,为全面进行慢性病防制提供可靠保障。

2.2 解决基层实际问题

目前,二级以上医院住院患者“人满为患”,各家医院都在加床,其实有的患者完全可以在基层的乡镇、社区就诊,为什么患者“舍近求远”不选择基层?技术、人才、设施滞后的问题就凸现出来。因此,政府一定要加强和扶持基层卫生机构,尤其是人才建设不可忽视,在经费、待遇上给予政策,着力培养全科医师[5],为基层防控慢性病发挥职能作用。

2.3 完善各级防控组织

我国城市慢性病防控组织较健全,能够指导和监控慢性病的发生、发展。而乡镇、社区的慢性病防控组织较为欠缺,因此,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乡镇、社区慢性病防控组织,从制度、体制上加以保证,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乡、村、社区卫生机构的绩效考核范围[6],包括常见慢性病的基本知识、服务人次、健康教育次数等,由此提高基层人员慢性病防控水平。

2.4 加强健康普及教育

注重慢性病防控的长远效应,从娃娃抓起,将慢性病健康防治列为中小学生以至大学卫生教程中,让孩子们从小接受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各种慢性病有着较强的防御意识,从而促进预防医学与成长教育相结合,提高全民自我保护意识。

2.5 提倡个性化防控

当今医学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即以预警、预防和个性化为核心的“3P”(prediction;prevention;personalization)医学时代,它代表着医学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最高阶段[6]。在基层,要大力提倡对个人进行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不同分型,针对不同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防控方案,并进行建档、防治、随访和转诊等一系列服务。这样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有利于慢性病的防控。

2.6 建立慢性病电子档案

政府应组织研发统一的慢性病防控管理系统,配备计算机,使基层卫生防控机构能为居民建立慢性病防治电子档案,根据档案记录,及时掌握和了解区域居民慢性病防控的效果,并及时进行防控方案的调整。同时,定期对居民进行健康普查,通过健康普查来增强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有效地预防与控制慢性病的发生。

2.7 提高监测职能质量

慢性病监测需要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核对、分析疾病的动态分布和影响因素,从而形成有效信息并及时上报和反馈,为政府制定、实施、评价和调整预防疾病的相关政策、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基础资料。因此,各级卫生机构要认识监测的重要性,明确慢性病的界定标准,注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使慢性病监控工作得以持续发展。

2.8 加大防控资金投入

建立国家统一的慢性病防控体系,加大对慢性病防控工作的资金投入,保证慢性病防控的经费供给,并随着经济的增长不断提高其在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要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缩小城乡差距,并将慢性病纳入“新农合”补偿之中,以分担农民的经济负担。

2.9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慢性病作为多因素复杂性疾病,与环境、个人习性有着密切关系。如通过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和戒除吸烟等干预措施,可预防70%的脑卒中和超过80%的冠心病以及超过90%的2型糖尿病[7]。因此,政府要提倡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证清洁整齐的居民生活环境。全民要加强锻炼身体,工作中劳逸结合,饮食中注意营养搭配,远离烟酒,保持健康的生活心态[8]。

3 结语

面对基层卫生机构慢性病防控工作存在的不足,如果政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蒙受严重的灾难和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面对急待解决的慢性病防控工作,政府行动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 李桂雪,鞠彩红,刘媛媛,等.我国慢性病现状与自我管理[J].黑龙江医学,2010,34(4):299-230.

[2] 卫生部人事司,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中国卫生人力报告[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

[3] 庄立辉,刘明亮,郭继志,等.慢性病防治现状分析[J].卫生软科学,2009,23(1):64-67.

[4] 陶利平,谢莉,刘晓平,等.社区慢性病管理实践的文献综述[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23(7):427-429.

[5] 冯镇湘.全科医师参与慢性病防治的做法和优势[J].中国全科医学,2001,4(9):710-713.

[6] 纪艳,张冬梅,汪长如.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7):2147-2149.

[7] 李振光,蒋东晓,周丽,等.“3P”医学新概念[J].中国卒中杂志,2008,3(8):608-611.

常见慢性病管理范文6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慢性病的患病率逐年增长,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2009年新医改方案,把社区卫生服务作为中国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强了社区卫生服务在慢性病控制方面的效果。本文就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对慢性病患者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1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性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指在城市社区范围内由本社区第一级卫生机构的人员直接向家庭、个人提供初级卫生保健和医疗服务,对本社区健康环境和人们的卫生行为进行管理和指导,(1)最终达到促进社区人群身体健康的目的。

据统计,2001年全球5650万总死亡人口中,约60%是死于慢性病,全球疾病总负担的46%是由慢性病所致,预计到2020年,全球总死亡人口的75%,全球疾病总负担的57%将由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致。(2)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中青年人工作生活压力大,体育活动少,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当今我国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改革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大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心声,是有效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和生命质量的保障。

2社区卫生服务有效地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务人员不仅要为患者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还要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全方位的治疗与护理,不但要重视患者的生命数量,还要重视患者的生命质量。我国慢性病发展较快,而慢性病又是个长期疾病,需要经常性药物治疗及心理疏导,一旦突发危急情况,社区卫生服务可以就近参与急救,等待120到来,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

目前,我国各大医院人满为患,许多需要住院治疗的重症患者没有床位住院,不能及时得到专科大夫有效地治疗,贻误了病情。而一些慢性病、常见病、康复期患者却占据医院空间,增加医院负担,造成了卫生资源的浪费。只有大规模地开展以社区为单位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才能缓解压力,方便群众就医治病;社区卫生服务可以为慢性病患者,常见病、康复期患者提供一级预防和卫生保健服务,为患者制定一系列的卫生服务计划和措施。监测血压、血糖、心理疏导,辅助患者功能性训练,并进行饮食指导,不良行为干预,用药指导,预防知识宣传,还可以为行动不便的患者定期上门服务,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3社区卫生服务可使慢性病患者能够得到很好的康复

慢性病患者往往治疗时间长恢复慢,住院经济开销大,思想负担重,所以积极动员患者进行院外治疗和保健即社区卫生服务尤为重要。社区卫生服务对患者定期检查治疗,了解用药情况,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对一些有心理障碍,语言障碍,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悲观、抑郁、恐惧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由于长时间用药加上恢复慢情绪易波动,家人和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要主动了解患者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因素,经常和患者谈心,关心患者的生活,了解患者的需要,即时的调整患者的情绪,消除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维持心理平衡,以保持乐观的态度战胜疾病。社区卫生服务可以和家庭护理结合起来,增加饮食调节和一些简单锻炼。

社区卫生服务还可以协助患者进行功能性的训练。肢体运动和语言功能的恢复往往与训练有关,慢性病患者如脑梗塞和脑出血病人大多愈后不太好,需要加强功能性训练,但短期训练效果不明显,有些患者易放弃。家庭和社区卫生人员就要有耐心和责任心做好患者思想工作,帮助鼓励他们坚持长期的功能训练,再配合物理疗法,针灸按摩,定时服药,增加营养等促进功能全面恢复。

4讨论

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立本身以便民利民为导向,但是目前银川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开展参差不齐。以银川铁路分局地区为例:一些卫生服务站设施薄弱,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未到位,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力度不大,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群众不满意,没有真正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落到实处,造成许多慢性病患者舍近求远到大型综合医院治疗和康复,既浪费卫生资源,又增加患者看病的困难和经济负担。另外由于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于慢性病管理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还很陌生,重视不够,未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和用药指导。(3)还有一些外在因素,诸如私人诊所宣传力度大,服务环境和服务质量较好,也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如何把握好社区卫生服务这一块,要从源头抓起。资金的投入,设备的投入,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宣传,健康教育宣传栏的运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都要完善和规范。特别是老年人健康和一些慢性病、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管理更要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使社区居民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享受国家政策为他们带来的好处,让慢性病患者真正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得到治疗和康复,有效地提高它们生命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银凤,充分利用基层卫生资源开展农村社区妇幼卫生服务。中国公共卫生,1999,15增刊 Vol.15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