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多动症康复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多动症康复培训范文1
【关键词】儿童训练;感觉统合;智力开发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practice in children's mental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with 2712 cases, the method: Using sensory integration training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not using sensory integration training, sensory integration training of children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 mental intelligenc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sults: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conclusion: a clear role in sensory integration training.
【Key words】 Children HTK HT training; Feeling concord,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R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221-01
感觉统合失调是影响儿童心理智力开发的重要因素之一,临类型有多动症、焦虑症、精神卫生问题等,感觉统合失调的患儿因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不安、粗心、固执、脾气暴躁、怕别人碰触身体、攻击性强、容易吵架、缠人、爱哭闹,胆小害羞、缺乏自信、动作不协调,笨手笨脚,做事、写作业磨蹭、学习成绩不佳。偏食,餐饮习惯不好。眼睛容易酸,讨厌阅读,毫无原因惧怕某些学科,自言自语无法和人沟通,咬手指、无法戒除奶嘴、写字不在框内、笔画经常颠倒。④发音不佳,语言发育缓慢,喜欢爬高却不敢走平衡木,爱玩旋转游戏,时间长不会眩晕等。众所周知,我们每个人都是从“感觉学习”起步的,人类通过视、听、嗅、触、重力来感觉外界事物,从而了解和认识外部世界,通过感觉学习这种自然又不被重视的要求人类的自身也得到发展。只有感觉统合被协调,相互默契配合,身心才能实现平衡。因为我们的遗传基因中保持着这种能力,所以从生到死,生命中的每一刻我们都在进行着感觉统合。但如果孩子的“感觉学习”严重不足,就会导致其大脑所接受的感觉信息缺乏,从而影响孩子大脑的全力发展,产生一些行为异常,这就是感觉统合失调。
临沂市妇幼保健院自2000年6月1日起根据感觉统合理论,即感觉统合训练,正式开始咨询,评价及训练儿童,对儿童多动症,孤独症及精神卫生问题等进行规范诊治训练,同时开展智力测验等,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自2000年6月1日~2009年6月1日,笔者从事儿童保健工作多年来,儿童查体27120余例,其中感觉统合失调2712例,本文对2712例感觉统合失调患儿中,使用感觉统合训练(观察组)与未使用感觉统合训(对照组)在开发儿童心理智力方面进行了对照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2000年6月1日~2009年6月1日笔者儿童查体感觉统合失调患儿2712例,年龄6月~7,7岁~14岁.
对象构成情况如表Ⅰ。
1.2 方法:
1.2.1 观察组为对象中同意并坚持使用感觉统合训练者,对照组为对象中不使用感觉统合训练者,在儿童查体过程中落实两组患儿感觉统合训练情况。
1.2.2 感觉统合训练治疗方法:是一套以滑板,圆桶,平衡台,吊揽为主的消息运动训练疗法,治疗过程孩子感到十分快乐,训练过程中,可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制订感觉统合训练计划,诸如空间知觉,瞬时记忆,数字及语言能力特殊能力训练计划,对儿童学习能力进行调整,富教于乐,极易为儿童接受。
通过感觉统合训练,能够培养了孩子以下10项能力:①客观思维能力;②创造性思维能力;③决断能力;④解决问题能力;⑤有效的沟通交流能力;⑥有效的学习能力;⑦适宜人际交往能力;⑧移情(角色互换);⑨处理感情互动能力;⑩处理压力的决策能力。经观察,儿童经过3~6个月的训练治疗,较好地开启了儿童心智,显著有效率达85%,改善了儿童胆小害羞行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及情绪不稳定现象,提高了学习成绩。
1.2.3 正常感觉统合训练。
1.2 统计分析方法:采用χ检验,测算P值范围,归纳结果有无统计学意义,论证使用感觉统合训练对感觉统合失调患儿的作用。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2712例感觉统合失调患儿中,接受使用感觉统合训练患儿1944例,占77.73%未使用感觉统合训练者604例,感觉统合训练者1944例,占92.22%,感觉统合失调者164例,占7.78%,在604例为使用感觉统合训练中,正常感觉统合训练者148例占24.50%,非感觉统合训练患儿456例占75.5%.
2.1 对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见表2。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χ=1220.76,远远大于26.52,P<0.01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意义,可以说明,感觉统合训练有利促进感觉统合失调恢复的作用。
3 讨论
感觉统合训练是美国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博士爱尔丝(AyresA.J)根据多年脑功能研究成果,终于在1972年提出感觉统合失调理论,认为感觉统合失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多子女家庭日益减少,少子女家庭结构导致婴幼儿感觉学习不足造成.具体原因可为:胎位不正,早产,剖腹产,摇抱少,婴幼儿期活动空间不足,爬行不足,依赖学步车,对孩子过度保护,过度放纵,过度干涉,也有一些原因不明,我国最新研究调查发现,近年来,随着国内都市化生活步伐的加快和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大中城市孩子感统失调率达到80%,其中30%为重度感统失调.这一问题已日益受到广大家庭,老师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进行了感统的感觉统合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信誉.对儿童的智力开发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 P153
[2] 图解脑瘫康复技术与管理主编陈旭红P143~233
多动症康复培训范文2
据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对2008年至2010年进行心理咨询的7319人调查显示:居首位的人群是学生,占29.18%,其次分别为公司职员、无业人员等,其中最突出的心理问题是情绪,占30.77%,其余依次为睡眠、焦虑、抑郁和学习等心理问题。
据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逄淑涛介绍说,统计数据显示精神疾病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青少年发病率快速上升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据了解,2008年青岛市曾对青少年进行心理问题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发病率为15%至20%。与今年的调查结果——15.3%的发病率相比,短短两年时间里,中学生的“心病”发病率增长近5%。在心理咨询门诊中,病人年龄已突破传统认为的“12岁危险年龄”,最小的只有8岁。这一连串触目惊心的数字应引起社会的反思和关注。
心理问题不能等同于思想问题
“以前总说‘年少无心事’,可如今恰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因心理问题离家出走甚至自杀,已成心理疾病高发人群。”市精神卫生中心逄淑涛院长介绍,市精神卫生中心对2008~2010年进行心理咨询的7319人的调查显示:居前五位的为学生、公司职员、无业人员、普通工人、退休人员。其中,学生就占了前来咨询人数的第一位,平均每3个前来咨询心理问题的市民中就有1个是学生。
逄淑涛介绍,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室日前接诊了一名初中一年级学生,在其入院之前,他的情绪极不稳定,发火时会和父母“动粗”,打起架来什么东西都往父母身上砸,直到看完心理医生,他的父母才知道孩子已经有“心病”一年多了。这是典型的亲子沟通不畅,也给每个家庭敲响了警钟。
据了解,目前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多集中在厌学、早恋、网瘾、焦虑、多动症等。其中抑郁症占36.5%,焦虑症占26%。而困扰青少年的抑郁疾病主要表现是失眠、焦虑、学习不专心、脾气暴躁等。
今年10月10日是第19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主题是“沟通理解关爱,心理和谐健康”,宣传的目标人群为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和教师、职业人群、社区居民,目的就是提升民众对人际交流的关注度。
在传统观念里,对中小学生出现的一些诸如厌学、学习不专心、脾气暴躁、多动症等问题,家长和教师主要从思想上、品德上找原因,而忽视从心理疾病上分析。专家认为,随着社会发展,学校、家长在教育青少年成才的同时,还要帮助其成人,让青少年有一个健康的身心。继续把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当成思想或品德问题去解决,显然是不妥当的,难以对症下药获得实效。
蹲下身子和孩子平等交流
调查发现,60%的年轻人发生心理问题都与父母有一定的关系。因为现在95%以上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孩子受到的溺爱、保护和压力也与日俱增,家长往往忽视了对孩子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和情操教育,从而导致孩子心理脆弱、抗压能力差,一旦遇到挫折和打击,极易产生心理问题。
很多孩子明明出现了心理问题,宁可采用跟同学说、写日记、自残等形式发泄,也不会跟家长、教师交流,这中间不仅仅是代沟的问题,更需要作为成年人的家长或教师蹲下身子,与孩子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和孩子交流,让他们感到我们是可以交心的朋友,而不是动不动就会板起脸训斥的长辈。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的心里刻下深深的印痕。在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上,尽管会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影响,但父母的影响力,无疑是最强的,也最持久。
为人父母,我们需要一颗善良的心,如果我们希望孩子也拥有:我们需要宽容地对待他人,如果我们希望孩子也能与人友好相处;我们需要勤勉工作,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将来也能这样……因为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必将在今后的某个时间显现。
所以,为人父母者,要多照照孩子这面“镜子”,切切实实承担起教育好孩子的使命。孩子有了“心病”,父母首先要反思自己的不足,不能把责任都推给学校推给老师,这样做,不仅是对自己对家庭的一种责任和承担,更是对社会对国家做出最好的贡献和回报!
健全心理咨询制度 成立健康教育基地
在每个人15年左右的学习生涯中,遭遇到的困惑实在是太多了,学习压力、择校困扰,考试焦虑……而进入青春期以后,开始跨越童真与成熟,没有人教他们该如何面对“渐渐长大的自己”,他们摸索着前进,跌倒、爬起、委屈、担心、来自异性同学异样的眼神和自己那砰然心动时的茫然无措…… 他们以为自己是大人了,可却没法跟爸爸妈妈老师等交流,忽然之间父母们听不懂他们说的话了,然而,纯真的他们还是那么的脆弱,很多时候他们需要呵护和关爱……所有成长中的孩子就在这样的跌跌撞撞中伤着、痛着、前行着!
复杂微妙的师生、同学、异性和家庭等关系,使得青少年“心有千千结”,内心充满了困惑或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解决问题的良药。
然而,即使这样,现实还是不容乐观。除了那些时有耳闻和见诸媒体的有关学生因心理原因犯罪或轻生的极端事例,还有更多权威机构针对青少年展开的心理调查的数据,都在提醒我们:虽然社会在进步,物质生活在日趋富裕,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却似乎有滑坡之虞。
目前,青岛市大中小学校都在不断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制度、培训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以集体或个别辅导的方式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旨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同时,政府对心理咨询的关注和投入也在逐年提高。2007年青岛市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基地。该基地突破咨询室、电话间和教室的局限,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构建了新的家庭、学校、社会交互作用的心理教育模型,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氛围。另外,青岛市还在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一名精神疾病防治医生,为社区重症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开展定期随访和康复指导,目前市内四区已有6000余名精神疾病患者被纳入社区管理。这些做法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推广,尚未开展的地区也应借鉴学习。
多动症康复培训范文3
关键词:催眠治疗;脑电生物反馈;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063-03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与其年龄不相适应,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为特征的心理行为性疾病,在学龄儿童中广泛存在[1]。按照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儿童ADHD临床诊断标准,ADHD分为三个主要的亚型:注意缺陷型(ADHD-I)、多动―冲动为主型(ADHD-HI)和混合型(ADHD-C)[2]。
脑电生物反馈是生物反馈其中的一个分支,它是用α波或者SMR为反馈信息通过声、光等反馈信号指示求助者反复学习训练,提高脑电中的α波或SMR水平,减少异常脑波的出现[3],一般用于医院中临床治疗,特别对失眠症和ADHD等常有显著的疗效。目前国内外研究均表明:ADHD儿童在EEG上表现出θ活动增加、功率比增加,而α和β活动减少。因此,多数人认为θ慢波活动增加、θ/β功率比增加是ADHD儿童EEG的主要特征[4],θ慢波活动增加表明神经系统抑制功能迟缓,皮层下释放增强,表现为兴奋、易冲动、注意力涣散和动作增多[5]等,对脑波的自我控制和调整,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本研究中第二项治疗技术――催眠疗法,实验假设催眠对于ADHD的孩子有一定的作用,原因在于催眠的主要原理:意识和潜意识在催眠状态下统一起来。人的大脑一开始只有原始机制:战斗――逃跑反应,而成长的过程中认识事物的方式是:定义―联系―反应,儿童一直到8岁左右才形成批判区,形成意志力、判断力等。在催眠的过程中通过暗示,可以让意识层面的内容通过批判区这层“过滤网”到达潜意识层面,从而解决孩子的注意力缺陷问题,让孩子获得专注的能力,从而使孩子注意时间延长,理解能力相应增加,一步一步地使其行为障碍得到缓解甚至消失,帮助他们建立正常的人际沟通能力。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取江苏省Z市某儿童注意力咨询有限公司的15名6~14岁的学龄儿童,被试是在韦氏儿童智力测试(WISC)、整合试听连续执行测试(IVA-CPT)、家长描述以及医生评估下确诊的ADHD儿童,并不是有部分ADHD症状或行为疑似ADHD的高风险学生,均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儿童ADHD临床诊断标准,并排除精神发育迟缓、情绪障碍、孤独症等器质性疾病。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IVA-CPT)是目前国内外较为常用的诊断ADHD的辅助工具,是通过反复的声音和视觉刺激,测查受试者的反应情况,它包括四个认知变量:遗漏、错击、反应时、稳定性及28个与认知变量相关的商数指标[6],有一套客观严格的诊断标准,通过其测得的结果可以较为明显的反映受试者所存在的问题。被试性别均为男,智力水平基本一致,智商经过测试均为85以上。并且将其随机分配到控制组、实验一组和实验二组,每组各五人。
2.研究方法。三组ADHD儿童在实验之前没有接受过任何治疗,均诊断为ADHD混合型。实验一组被试采用加拿大Thought公司生产的Infiniti 4000A型多参数生物反馈仪进行脑电生物反馈干预;实验二组被试除了实施脑电生物反馈外,还要施以催眠治疗,其他活动内容与实验一组相同,控制组在此期间不进行任何干预。本实验前后均进行一次IVA-CPT测试,来反映实验的治疗情况。
3.统计方法。全部数据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中多个独立样本的Kruskal-Wallis H检验、秩变换技术、SNK事后检验等方法比较综合反应控制商数、综合注意力商数实验干预后三组之间的差异情况。
二、结果
1.综合反应控制商数(FRCQ)的差异比较。分别对三组ADHD混合型儿童所测得的实验前与实验后的综合反应控制商数(FRCQ)进行多个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针对实验后数据,进一步实现对完全随机设计多组样本秩和检验的两两比较,采用秩变换技术,用样本求出的秩次代替原变量进行参数分析[7],结果显示,三组ADHD儿童在实验前FRCQ差异不显著(Χ2=0.096,P=0.953),而实验后,这三组被试呈现显著差异(Χ2=12.299,P=0.009)。数据显示,秩变换以后方差分析的结果与前者多个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 H检验的结果一致。经过SNK事后检验后,实验二组的得分显著高于实验一组和控制组;实验一组的得分显著高于控制组。
2.综合注意力商数(FAQ)的差异比较。对三组ADHD混合型儿童所测得的综合注意力商数(FAQ)进行多个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采用秩变换技术、SNK检验进一步实现对完全随机设计多组样本秩和检验的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三组ADHD儿童在实验前FAQ差异不显著(Χ2=2.765,P=0.251),而实验后,这三组被试呈现显著差异(Χ2=8.012,P=0.018)。秩变换以后方差分析的结果与前者多个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 H检验的结果一致。经过SNK法进行事后检验之后,控制组显著低于实验一组和实验二组;实验一组和实验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三、讨论
选取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IVA-CPT)所测得的综合反应控制商数(FRCQ)和综合注意力商数(FAQ)两项主要的指标来反映治疗ADHD儿童的效果。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探讨在脑电生物反馈行为治疗过程中,结合催眠干预的疗效是否有效。
综合反应控制商数(FRCQ)是反映控制力的一项指标,它包括听觉和视觉上的谨慎商数、一致性商数、毅力商数三个子维度,主要是用来测量机体的整体协调能力和意志控制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前实验一组、实验二组和控制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经过六个月的实验干预之后,三组被试之间差异显著,事后检验结果显示实验二组FRCQ的得分显著高于实验一组和控制组。以上结论表明,相比仅使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催眠结合脑电治疗在FRCQ上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此外,实验一组的得分显著高于控制组,这也说明,利用脑电生物反馈疗法对于治疗儿童ADHD来说也能达到显著的疗效。
综合注意力商数是反映注意力的一项指标,它包括听觉和视觉上的警醒商数、注意集中商数、速率商数三个子维度,主要是反映机体注意能力的情况。三组ADHD儿童在实验前FAQ差异不显著,而实验干预后,三组被试总体呈现显著差异,事后检验结果显示,控制组显著低于实验一组和实验二组,实验一组和实验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以上结论表明,相比脑电治疗,催眠结合脑电治疗在注意力商数(FAQ)方面没有明显的优势。但是相比控制组而言,催眠结合脑电治疗的分数有显著提高。根据IVA-CPT自身的诊断标准来看,实验二组的均值(M=89.6)和实验一组的均值(M=89.0)大于正常标准85,这说明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结合催眠治疗和仅用脑电生物反馈对于FAQ均有提高,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可能是因为在进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时,学龄儿童对于动画和游戏形式的治疗手段一开始会很感兴趣,并且参加催眠的被试跟主试“玩”得很好,有助于当主试提醒被试需要认真做练习时,被试更愿意听从指令,但是方案设计里指导语会重复进行一个星期,儿童对同一个动画的新鲜程度降低,反而会导致其在治疗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而且跟儿童过分熟络也会可能使得孩童有的时候会兴奋过头,“自来熟”、“人来疯”时常可见,有时候被试的注意力得不到提高,呈现反复状,因而两组实验组的均值虽然达到了标准值,但催眠结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没能显著优于单纯脑电生物反馈治疗。
综上所述,在综合注意力商数(FAQ)上,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能够帮助ADHD儿童减少对外界干扰的影响,缩短ADHD儿童的反应时间,加强反应能力,提升应变能力,提高对自我世界的关注能力和感受性,同样能够减少其多动次数,缓解ADHD儿童的多动症状,对综合提高儿童的注意力有着不错的疗效。相比单纯的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催眠结合脑电反馈治疗能够在提高个体注意集中商数(听觉和视觉)以及速率商数在听觉方面有明显的疗效。
参考文献:
[1]Banerjee TD,Middleton F,Faraone SV.Environmental risk factors for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J].Acta Paediatr,2007,96(9):1269-1274
[2]Barkley RA.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 clinical workbook[M].New York:Guilford,1998:39-90.
[3]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07.
[4]HobbsMJ,Clarke AR,Barry RJ,et al. EEG abnormalities in adolescent males with ADHD [J]. Clin Neurophysiol.2007;118(2):363-371.
[5]陈晶.儿童ADHD的脑电图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9,36(4):230-233.
[6]侯静红,张瑜,徐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2006,26(6):449-450.
[7]刘万里,薛茜,曹明芹,马金凤.用SPSS实现完全随机设计多组比较秩和检验的多重比较[J].地方病通报,2007,22(2):
多动症康复培训范文4
【关键词】特殊教育 特殊学校 借鉴
一、加拿大特殊教育概括
特殊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加拿大的特殊教育不但包括因生理和健康障碍而产生的特殊教育,而且包含学习障碍、语言障碍、孤独症、多动症、心理学等多方面的教育。他们认为所有学生天生就有各自的学习强项、弱项和各种需求。学习潜能受到来自生理、智力、文化、情感、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关注学生的强项及其喜爱的学习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
对于那些有学习障碍的学生要达到甚至高于平均认知水平,并需要额外的教学策略、纠偏方法或者一些适应性调节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因此他们没有工读学校,他们认为那些在学校有各种不良表现的学生只是具有某种学习障碍,并且这种障碍所导致的特殊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那些在我们这里应该进入工读学校的学生依然在普通的学校里接受教育。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班主任和各任课教师将具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情况汇总,上报学校领导及董事会研讨。
研讨后确定的名单上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等候评议。
各学校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审议后的名单,将学生集中(学生数量很小的时候)或在各自学校开设“特殊教育班级”。每个班级安排专门的“辅导员”。
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并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安排学生到不同年级进行不同课程的学习。(如:学生A可能学习高一的数学,初三的物理,初二的语文;星期一第三节课,这个班有学生去高一学语文、有学生去高二学化学、也可能有学生在初二学语文等)
这些学生修满相应的学分(不需要通过高三学生参加的考试),并通过教育管理部门对其心理、思想等进行的测评后,获得毕业证书,然后再参加技能培训,走向社会。
这种制度下的学习很像我们提倡的因材施教,在普通学校进行这种转化教育的最大好处是它使这些学生较少地受到外界的歧视,保护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促进了学生的转化,甚至有少数学生通过这种学习考上了大学,最终脱胎换骨。
二、特殊教育具体实施
(一)圣心社区学校
由于历史的原因,加拿大的初等教育系统分为公立学校和教会学校。两类学校均由省政府拨款提供经费,不过由不同的校董会管理。住在里贾纳市城区的居民多数为原住民,贫困家庭,问题家庭较多,人口流动性较大,因此多数城区的学校学生学业水平低,打架、课堂秩序混乱等现象极为普遍,老师上课也很辛苦,所以教师队伍通常也不稳定。圣心社区学校是一所教会学校也是少数办得较为成功的城区学校之一,该校的年级跨度为1至8年级相当于国内的小学和初中。他们用了大致7年的时间逐步摸索出成功的经验:一是独特的上课方式。他们将高年级与低年级结成对子上课,相应地老师也是以团队的形式一同工作。高年级同学照顾低年级的小同学,老教师与新教师结对,很有点家庭气氛加拿大的小学初中与国内有很大的不同,10年级才开始实行学分制,9年级及以下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更讲究实用和快乐。比如6年级有门叫家庭经济的课教室,其实是个大厨房,学生模拟家庭的有关经济活动。二是提供午餐。三是因地制宜制定作息时间。四是精心总结“学校文化”。学校将学校创始人安徒生的小矮人故事揉到一块编了个故事并将宗教的仁爱思想融入其中,鼓励学生勇敢面对过去,把握今天。校门入口处的展板上,贴着这个象征学校文化的小故事和图片。
(二)蓝艾学校
1965年一位叫杰夫鲍森的社会工作者,当时兼任里贾纳某男童学校的监事,注意到一些在心理、情感、学业等方面存在障碍的所谓“问题少年”,在学校不能得到有效的指导和教育,最终被社会所遗弃,因此积极发起成立了非营利机构——Ranch Ehrlo Society(蓝艾学校),专门针对问题少年,帮助其回归学校。
蓝艾学校属非营利机构,资金来源除社会捐款外,主要来自社会工作者将问题少年送入蓝艾时所提供的经费。具体而言,这些社会工作者的经费来自省政府的社会服务部和印第安事务部,还有各个部族或部落管理委员会。学校没有固定的政府拨款,一个学生每个月的经费是5000加元,一年就是6万加元;而2005年加拿大人均GDP还不到2.8万加元可见费用不菲。费用高昂的原因是因为学校需要负担学生学习、生活的全部费用。有关学者的理论,如果这些孩子得不到及时帮助和纠正,放任自流其成年后很可能沦为罪犯。全社会将为之付出更大的代价。所以,这样的花费是值得的。
孩子们在蓝艾一方面接受心理治疗,另一方面接受个性化的学业教育,因而是一种全面治疗的方案。进入蓝艾的孩子普遍自卑,很多孩子来自“问题家庭”,存在家庭暴力,家庭成员酒精或成瘾。有的孩子本身也有暴力倾向或物质酒精或依赖的问题。对于这样一些特殊的孩子,心理治疗显得非常重要。蓝艾配备了具有社会工作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专业背景的咨询专家,对孩子进行心理治疗,并有目的地组织各种活动,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生活技巧。蓝艾的格言是“带着自尊向前”。
三、结语
从文中的经验中我们看到加拿大的特殊教育的某些理念和操作方法是很人性化,不把人放到一个硬性规定的尺度上去比较,像我们所提倡的“因材施教”,看重每一个人的哪怕是一丁点的提高,我国特殊教育发展在结合中国国情和国外科学发展中不段提高对特殊人群的教育,使特殊更富特殊意义价值。
参考文献
[1]朱广忠.加拿大的社会福利制度与政府治理理念[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04).
[2]金·坎贝尔,王建华.加拿大的教育改革[J].世界教育信息,2005,(09).
多动症康复培训范文5
[关键词]家庭照顾者;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政策;
[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863(2013)08-0049-04
一、家庭照顾者概念界定
Anderson将家庭照顾者界定为“与患者生活在一起,主要负责患者家庭照顾的人”[1];哈里斯在Anderson 定义的基础上细化“照顾者”的含义:那些为其老年父母、亲戚朋友提供照顾或其他形式的支持服务的人。[2]2000年美国家庭照顾者支持法案(National Family Caregiver Support Program)为家庭照顾者(Family Caregiver)下的定义是:在居家环境下负责为需要照顾的家庭成员提供经济、生活和情感照顾的人。
本文对脑瘫儿童的家庭照顾者定义为:与0-19岁的脑瘫儿童生活在一起,主要负担患儿家庭照顾或提供其他支持服务的、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二、家庭照顾者压力状况的文献研究
George在1966年首次提出“照顾者负荷”:“家庭成员在照顾患者时经历的生理、心理、情感、社会和经济问题”[3]。国外的相关研究(如Gregory,S.1995;Wolfendale,S.1996)重点关注特殊儿童家长的压力来源。Faria[4]归纳出家庭照顾者所承受的压力主要来源于他们自身的照顾能力、经济状况、自身的和患者的健康以及安全。台湾学者吕宝静[5]则认为,家庭照顾者的压力来自不知道如何照顾、遭受排斥和挑剔、得不到社会支持或体谅,更可能因为照顾工作而感受到社会疏离和被孤立。我国现有对家庭照顾者压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照顾经历给家庭照顾者带来的负面影响,如Dunst、Trivette 以及Cross[6]指出,残疾儿童的母亲比健康儿童的母亲的精神和身体健康状态要差。第二是对照顾压力的归类,如学者张宁生。[7]学者张艳丹和唐咏则引入一个较新的研究视角——社会性别视角,他们将女性照顾者这一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指出由于社会性别意识的影响,女性承担了更多的照顾责任和压力,导致社会地位愈发下降。
笔者根据现有文献将家庭照顾的照顾压力和负荷划分为三类:
第一,家庭照顾者的健康与精神压力。1999年,我国学者张宁生编制了《残疾儿童父母心理压力问卷》,这是我国第一套专门为特殊儿童家庭照顾者测量心理压力的工具。张宁生的研究结果显示,特殊儿童家庭照顾者的精神压力主要来源于终生照顾、经济负担、个人与家庭问题,缺乏成就感和过分保护。脑瘫儿童家庭照顾者常见的心理压力,主要表现为焦虑、紧张、怀疑、抑郁和自卑。尤其是重度残疾儿童因需要终身照顾,导致家庭照顾者的身体健康状况明显比普通家长差。
第二,家庭照顾者的就业与经济压力。拥有正常工作的家庭照顾者,会采用牺牲休息时间、调整工作状态、加快生活节奏来适应工作与家庭照顾的多重责任。有的家庭照顾者“主动”离开有偿的劳动市场,只能从事兼职或间歇性就业,降低了家庭的经济收入而出现经济困难,尤其使女性照顾者会在经济上产生脆弱性和依赖性。
第三、家庭照顾者的社会压力。Doogle认为,家庭照顾者承担照顾角色,必然会减少与社会的联系和休闲时间。[8]主要表现为“角色转换导致无所适从”、“照顾孩子而导致社会隔离,失去亲戚朋友的关心、遭遇歧视”以及“失去自由,感觉被束缚在家庭”。[9]台湾学者吴圣良对台湾省内家庭照顾者负荷的实证研究显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三项符合中,照顾者的社会功能符合较为严重,或者说最受影响是的部分是社交活动方面。
三、脑瘫儿童家庭照顾者调研情况
2011年12月-2012月2月,笔者在广州市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广州展智痉挛住宿训练中心以及广州康复实验学校对20位脑瘫患儿家庭照顾者进行了深度访谈。
资料显示,承担脑瘫患儿家庭照顾任务的主要为女性,共15位(75%),主要是脑瘫患儿的母亲和祖母;照顾者为男性的共5位(25%)。因此,患儿的主要照顾者以母亲最多(50%),其次是奶奶或外婆(25%)和父亲(25%)。受访者的平均年龄43.5岁,年龄层由27到70岁,平均照顾年限为5.2年。受访者中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比例较高,有13人。一般而言,城市地区的受访者受教育水平较高,农村地区的受访者受教育水平较低。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约有14位受访者(以母亲为主)为了照顾患儿主动退出劳动市场、从事不固定工作或申请提前退休,由此降低了家庭的经济收入而出现经济困境。
结果显示:首先,从家庭照顾者个体层面分析。20位家庭照顾者认为自己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100%);16位家庭照顾者(80%)认为在照顾孩子过程中身体状况明显下降,患上不同程度的精神疲惫、失眠、胃溃疡、高血压等生理疾病。特别是年纪较大的家庭照顾者对自身的健康状况觉得堪忧;18位家庭照顾者(90%)认为自己的精神状态比较差,尤其是年轻的家庭照顾者无法接受孩子患病的事实,经常产生抑郁、焦虑、自责等消极情绪;约10位家庭照顾者(50%)表示曾经遭遇到社会排斥或歧视,觉得街坊邻里“瞧不起”自己,或者主动将自己和孩子封闭起来,他们认为“别人的关心也是一种莫大的压力”。
其次,从家庭照顾者的社会层面分析。约18位家庭照顾者认为他们需要得到更多有关特殊儿童康复训练和救助政策的信息,由于繁重的照顾任务或认知水平有限,大部分家庭照顾者认为没有时间去了解更多的康复信息、不了解广州市有关特殊儿童的救助政策。约14位家庭照顾者希望有人能协助自己照顾孩子,让自己有“喘口气”的机会,尤其是年纪较大的家庭照顾者,身体健康每况越下,对繁重的照顾任务感到“无能为力”;认为需要获得心理辅导和情感交流的家庭照顾者约有9位,主要集中在较年轻的家庭照顾者,他们觉得前路迷茫,承受的心理压力更大,需要和有经验的家长进行沟通交流。
最后,仅有7位家庭照顾者认为需要更多的社会保障,其中5位家庭照顾者认为他们迫切需要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四、家庭照顾者的压力状况调研分析
(一)经济压力
从家长的访谈中可以了解到,脑瘫儿童的照顾任务繁重,耗时长,家庭照顾者无力承担工作和照顾的双重任务。本调研中的经济压力主要来自两个原因:第一,家庭照顾者为了更好地照顾脑瘫儿童或无法兼顾繁重的照顾任务,“主动”离开有偿的劳动市场或从事兼职或间歇性就业,由此降低了家庭的经济收入而出现经济困境。第二,是由于脑瘫儿童的治疗康复费用过高,家庭照顾者对巨大的开销感到无能为力。
(二)生理压力
由于脑瘫儿童常伴有其他如智力低下、学习困难、癫痫、多动症、孤独症等语言、情绪和肢体上的并发障碍,所以照顾患儿耗费了家庭照顾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根据访谈得知,脑瘫儿童家庭照顾者通常会感到精神疲惫、失眠、心悸、胸闷、眩晕感、头痛、记忆力下降、胃溃疡、高血压等症状,年纪稍大的照顾者会有风湿、肩周炎,甚至白内障等慢性病。
(三)精神压力
在获知自己孩子的诊断时,家庭照顾者会产生抑郁、焦虑、自责、孤独、愧疚、厌烦等消极情绪。家庭照顾者的精神压力主要来源于两方面:第一是家庭照顾者难以接受自己的孩子“有病”,尤其是母亲从怀孕间对未来充满希望,到孩子出生后确诊为脑瘫的失望,情感落差异常大。第二是有些家庭将脑瘫儿童的问题通通归结于母亲的身体隐患或遗传,使母亲感到巨大的委屈,特别是对孩子的未来、自己年老后无人照顾而产生担忧。
(四)社交压力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家里有多重病症的特殊儿童会被视为“上帝对家族的惩罚”,是“祖先罪恶的因果循环”,脑瘫儿童的家庭照顾者经常遭遇到外界的歧视和排斥。脑瘫儿童的病态行为也会给家庭照顾者带来“羞辱感”,使他们感到社会、他人的排斥,甚至主动将自己和孩子封闭起来。本调研与学者吕宝静的研究结论相似,家庭照顾者的压力主要来自不知道如何照顾、遭受排斥和挑剔、得不到社会支持或体谅,更可能因为照顾工作而感受到社会疏离和被孤立。
五、社会支持网络对家庭照顾者的支持分析
本调研根据社会支持网络的来源,将脑瘫儿童家庭照顾者的社会支持网络划分为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和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笔者使用自我报告法,分析家庭照顾者的支持网络的构成,即是让家庭照顾者回顾在过去的半年当中,经常向哪些人/组织寻求支持,从哪些人/组织那里获得了什么类型的支持,这种支持的程度有多大,对这种支持的看法和评价。
(一)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分析
1.家庭和亲人。在本次访谈中发现,家庭以及亲人所组成的支持网络给予脑瘫儿童家庭照顾者最大的支持,可以分为三类:实质性的支持,包括经济援助、共同照顾以及协助处理突发事故;情绪性照顾,包括精神上的鼓励、安慰以及情感交流;资讯类支持,主要是给家庭照顾者提供有关康复、政策方面的信息。
结果显示,配偶对家庭照顾者提供社会支持的范围是最广泛的。来自亲人的支持则集中在经济上的援助、协助家庭照顾者看医生、买药、提供相关的医疗和政策信息。由于对脑瘫症缺乏了解,亲人存在不能理解家庭照顾者的生存困境,甚至会觉得他们是负累而“敬而远之”,这种情况无论是城市地区还是农村地区都明显存在。
2.邻居。在中国的传统中,有句俗语“远亲不如近邻”。邻居对家庭照顾者的支持主要集中实质性支持,包括协助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给予情感上的安慰,但较少涉及经济上的支持。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总体上还是“熟人、半熟人”社会,以居住地形成的地缘关系相对稳固,很多时候只要不是涉及到经济问题,就近的邻居也愿意为家庭照顾者提供支持。但城市的分割式居住格局则容易形成“各家自扫门前雪”的邻里关系,使家庭照顾者难以与邻居建立较为深厚的支持网络。
3.朋友。调查显示,部分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照顾者会自发组织一些小规模的家长联合会,不定期组织各类家庭交流活动或邀请医院专家教授开展讲座,互相提供帮助和鼓励、共同寻求脑瘫症的治疗和康复方法。同时,由于自身所处的城市区域距离和照顾任务繁重、时间长等原因,家庭照顾者较少得到家庭以外的非正式社会支持。本调研中,约13位家庭照顾者都提及到“自力更生”一词,表现出他们既希望得到来自非正式支持网络的帮助,但又惧怕遭遇歧视的无奈。
4.民间社团组织。民间社团组织支持的主体是指由民间自发组织形成的、以救助特殊儿童为目标的非政府性社团组织,主要包括各种志愿者团体、民间慈善组织和社区服务机构,作用主要在于对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照顾者提供康复服务、政策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本调研中涉及的民间社会组织包括广东狮子会、广州市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广州展智痉挛住宿训练中心以及绿苗快车义工组织。其中,广东狮子会、广州展智痉挛住宿训练中心以及绿苗快车义工组织主要关注的是特殊儿童的康复训练,为孩子提供物质(如日常生活用品、补贴)的援助。广州市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是全国第一家专门为特殊儿童家庭服务的非营利性、民办非企业单位,也是目前广东省内唯一一家重在“服务家长”的单位,其服务宗旨是“支持照顾者”。调研中发现,家庭照顾者普遍表示对此不太了解,当笔者问及“是否有关心、帮助其他有需要的特殊儿童家庭等志愿服务经历?是否接受过志愿者的服务?”,大多数家庭照顾者表示从未接受过类似的义工志愿服务,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一般没有类似的志愿者组织和服务。
(二)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分析
构成家庭照顾者的正式支持网络包括:医疗机构、公立的康复机构和特殊学校社区居委会、政府部门(如残疾人联合会、民政局)。
1.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对家庭照顾者的支持内容首先是诊断,当家庭照顾者意识到孩子发育异常,第一个求助的地方就是医疗机构,而且家庭照顾者倾向于在多家医疗机构接受诊断,甚至有家庭照顾者带上脑瘫儿童在全国的医院“到处跑”。医疗机构的第二个支持内容是为脑瘫儿童家庭照顾者提供“鉴定”。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申请享受政府的救济和扶持政策,需要提供由医疗机构出示的健康鉴定证明。
2.公立康复机构和特殊学校
在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中,脑瘫儿童家庭照顾者最经常求助的机构就是康复机构以及特殊学校,这是由于康复机构和特殊学校为家庭照顾者提供专业的康复技能培训。此外,轻度残疾、有学习能力的脑瘫儿童可以在特殊学校或普通学校随班上课,对于家庭照顾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喘息机会。家庭照顾者对康复机构的评价各不相同,基本上家庭照顾者都承认康复机构或特殊学校的训练有一定效果,距离自身期望还有一定差距。
3、社区居委会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不同群体的聚居点,各种利益的交汇点和各种社会矛盾的聚集点。在调研中发现,社区居委对脑瘫儿童家庭照顾者的支持内容主要是实质性支持,例如派发政府实物补贴、现金补贴、协助家庭照顾者申请相关社会福利、组织文化宣传和家长交流活动等,是沟通政府和家庭照顾者支持网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值得注意的是,街头官僚的专业水平、服务态度以及如何行使手中的自由裁量权,都会影响到家庭照顾者对正式支持网络的求助愿望和次数。尤其在农村地区,当地基层政府的执政理念、乡镇干部能否做到全心全意为民服务。能否保持一颗“善心”,这也自然影响到正式支持网络对脑瘫儿童家庭照顾者所起的作用。
4.政府部门
政府行政部门(如各级社会保障部门、残疾人联合会、民政部、教育部以及卫生部门)的正式支持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是对家庭照顾者一种制度性介入。
脑瘫儿童家庭照顾者寻求社会支持的政府部门主要是残疾人联合会。调查显示,残联对家庭照顾者的支持主要是实质性的支持和资讯类支持。当访谈者继续追问“为什么不信任政府?为什么不尝试向其他部门求助?”,大部分家庭照顾者普遍表现出对政府及社会政策的不信任。
六、支持家庭照顾者之政策建议
在西方国家,支持家庭照顾者的政策主张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受到重视。归纳西方国家和我国台湾省已实施的关于家庭照顾者的社会政策,主要分为四类:劳务类社会政策(如居家喘息服务、日间喘息照顾);心理类社会政策(如提供教育课程和讲座、信息咨询、家长交流和支持组织);经济类社会政策(如免税、减税以及照顾津贴);最后是就业类社会政策(如专业技能培训、带薪或弹性休假)。[10]
(一)心理辅导和信息支持服务
为家庭照顾者提供各种心理辅导和信息支持在国际上是较为普遍和常见的支持项目。1998年,英国政府以“支持家庭”为主体的家庭政策咨询书,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保证所有的父母都具有接受指导和帮助的渠道”。2000年,美国国会建立全国家庭照顾者支持项目等。我国政府可以通过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让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成为政府、康复机构以及脑瘫儿童家庭照顾者之间的有效桥梁。如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家长的具体需求提供个性化家庭支持,例如提供心理辅导、政策咨询;建立照顾者支持小组(caregiver support groups),使面临相似照顾困境的家庭照顾者获得互动并建立非正式的支持网络;组织专业人士为家庭照顾者提供心理辅导、康复知识培训、康复资源及慈善资源链接的专业服务。
(二)喘息照顾服务
喘息照顾服务是指为了减轻长期照顾老人、残病患的家庭照顾者的压力、缓解突况带来的危机而提供的短暂照顾服务,以使家庭照顾者有更多自己的时间,暂时放下照顾责任去休息、参加娱乐活动等,从而获得喘息的机会和自由。大多数学者们认为,对于家庭照顾者来说,最实用的支持就是喘息照顾服务。
目前,可以通过暂托照顾服务或家务照顾服务两种形式的喘息照顾服务,为家庭照顾者提供给喘息机会,使他们得到适当的放松。
(三)经济性支持服务
在承认家庭照顾者的照顾劳动具有社会和经济价值的同时,调查表示大部分的家庭照顾者都有参加社会保险的强烈意愿,却无法承担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缴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实现。如将这一特殊群体的保障方式以法律形式纳入《社会保险法》,建议政府考虑减少或免除特殊儿童家庭照顾者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费用等。
(四)就业性支持服务
在面临照顾危机的西方国家中,部分工时制度和弹性照顾假期是平衡家庭照顾者工作与家庭冲突的重要手段。美国政府通过建立家庭照顾者弹性工作制度,缓解女性面临的工作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冲突;英国政府亦鼓励雇主制定有利于职工行使家庭责任的工作安排,如家庭休假制度、弹性工作时间以及带薪休假。在我国,建立家庭照顾者弹性工作制度还需要相关制度的配合,有待政府的重视和社会政策制度的改革,如实行照顾者资格审查制度和需求评估制度,以避免出现政策漏洞而降低劳动效率。
关于特殊儿童家庭照顾者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试验性地研究了脑瘫儿童家庭照顾者的压力现状及社会支持网络因素。针对特殊儿童家庭照顾者的支持性政策,在国外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已经发展得较为完善,但在国内仍然处于完全空白状态,笔者谨此所提出的政策建议,其合理性与适用性亦有待将来探究。
[参考文献]
[1]Anderson C.S.,Linto J.,Stewart Wynne E.G..A Population-Based Assessment of the Impact and Burden of Care Giving for Long-Term Stroke Survivors. Stroke, 1995, 26:843-849.
[2]Harris, Dan R. Aging Sourcebook .Vol.3. Detroit, MI: Omnigraphics, Inc, 1998.
[3]George L.K., Gwyther L.P. Caregiver Wellbeing: A Multidimensional Examination of Family Caregivers of Demented Adults. Gerontologist, 1986, 26(3): 253-259.
[4]Faria H.S.. Through the Eyes of A Family Caregiver (Part 2): Strategies to Manage Caregiver Problems. Clinical Nursing Research,1994(3):2-26.
[5][10]吕宝静.支持家庭照顾者的长期照护政策之构思[J].国家政策季刊,2005(2).
[6]Dunst C.J., Trivette C.M., Cross A.H. Mediating Influences of Social Support: Personal, Family and Child Outcomes. American Journal of Mental Retardation,1986,90:403-417.
[7]张宁生,荣卉.《残疾儿童父母心理压力问卷》的编制[J]. 中国特殊教育,1999(1).
多动症康复培训范文6
一、我国现有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析
近十年来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虽有区域性差异,但毕竟形成了一些模式化产物(尽管现行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理论研究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3](P.39),提出了关于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各种理论,同时各式各样的模式也在不同程度地运用于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观瞻十年来,运用于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基本模式大致有五类,分别是生物-医学模式、心理学模式、教育学模式、社会学模式和针对复杂巨系统的“综合集成研讨厅”模式[3](P.40)。生物—医学模式基于生物心理学的观点把心理问题看成是一种疾病,更重视特殊儿童生理躯体上的问题表现,主张通过诊断、干预和治疗等技术解决儿童的心理问题,以减轻儿童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促进其心理功能的恢复和协调。20世纪70年代前,我国对特殊儿童的类别诊断、鉴别与心理评估主要依赖于生物—医学模式;70年代后许多研究指出,医学疾病评估测试系统难以精确地反映特殊儿童的心理障碍程度,尤其是对特殊儿童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忽视,直接弱化了对特殊儿童心理问题的干预程度。心理学模式以心理健康为取向,以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为理论基础,以消除或缓解某一方面、某个层面的心理问题为目标,重视运用心理技术,多采用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方式方法。这一模式虽重视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但运用于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难免会聚焦问题矫治,易陷入被动的心理治疗策略应对。况且该模式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者本身的要求较高。既要有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又要有特殊教育的知识储备[4](P.46-55),否则,其实际作用将大受限制。
教育学模式强调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环节中,促进儿童各种心理品质的协调发展[3](P.41)。学校教师要主动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要求纳入教育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主要采用心理辅导的方式方法。通过相关课程讲授、活动的开展、心理素质的训练、心理潜能的开发以及教以简单的自我调适方法等来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一模式运用于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需要对教师进行专门培训,使其能在教学中针对特殊儿童的心理问题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或是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担此重任。社会学模式依据社会心理学关于人际交往和社会影响的原理,注重教育活动双方的社会角色、性别差异、文化素养、价值观念、个性倾向、社会习俗等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5](P.11-13),以及社会环境对教育结果的影响[6],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重视家庭、社会资源的利用,实行家校合作、学校与社区合作[7]。由于此模式特别关注儿童出现的行为、情绪等问题,因此,运用于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往往是当出现问题时才进行干预。建立在复杂系统观和WSR系统方法论基础上的“综合集成研讨厅”模式[2](P.8),特别适合于复杂巨系统(即社会系统)工程设计和家庭—学校—社会(社区)或城乡一体化建构分析研究,已在汶川地震灾后儿童心理重建[8](P.4273-4276)、农村留守儿童及流浪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创新、自闭症及多动症等儿童心理康复实践创新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值得在今后的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教学、管理中深化与完善,重点是建立长效机制和突破方法论瓶颈[9](P.4630)。
不可否认的是,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失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规模化产物。现有的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均存有合理的成分,但也有其局限性。局限性主要体现在:(1)以单一学科为基础。上述前四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是依据某些学科理论或一般系统论来划分的,只有最后的系统“综合集成研讨厅”模式基于复杂系统科学理论及其方法论,均具有一定的适应性。(2)针对性不强。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多半是在普通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基础上提出的,最后的系统“综合集成研讨厅”模式则合理配置了普教模式与特教模式两种优质资源。从共性上说,特殊儿童首先是儿童,依此观点将普通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嵌入特殊需要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固然有其合理成分。但从差异性上看,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无论在行为、情绪、个性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不同,照搬模式显然不足以应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需要。(3)实践操作性弱。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如果缺乏实践操作的平台,而只有理论架构,那只能是流于形式或表面化,即使名义上设立了心理咨询室或开设了课程,但囿于教育者自身观念束缚、知识储备不足、模式运用单一等,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对特殊儿童的成效。
二、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多元整合
1.多元整合的学理探析
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多元文化互相激荡、碰撞的时代,各种文化并存并相互影响。教育、心理与文化唇齿相依,使教育、心理各个方面都深受多元因素的影响。面对社会的进步和知识的不断更新,人们意识到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挑战,必须走向多元视角,倡导多元主体、多元视角、多种方式和多样内容已成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一种主导有效的方式[10](P.17)。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人、引导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人的心理活动复杂性、教育活动的复杂性以及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线性的,必然是多元的、非线性的。每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都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一定条件下都是合理的和有意义的,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随着时间和环境不断变化和成长的,那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要随着主体不断的变化。每当一个模式固定下来、僵化了、不变化,必然出现阻碍发展的现象[11]。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当是经多元整合的、形成系统的整体结构,惟有此才可能发挥更大的整体功能作用。所谓“多元”是指生物学-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等跨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各有特色,各有侧重,要从多学科的角度去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所谓“整合”是指要强调一个系统整体的协调和综合优势的发挥。其实质就是力求避免用静止的、孤立的、片面的观点来看待心理健康教育因素,而要用动态的、整体的、联系的观点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过程[12](P.172)。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多元整合是系统论、整体论等的充分展示,客观上反映了人的心理、教育活动和社会发展中复杂性的必然要求或选择。多元整合的系统模式强调整体性的协调,并不是简单的拼凑或是合并,而是各类型、各层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与和谐发展,取长补短,灵活运用。
2.多元整合的主要内涵
(1)视野的整合。人,可以从生物、精神与文化等各个层面来定义,或是这些层面定义的结合。生物学上,人被分类为人科人属人种,是一种高级动物。精神层面上,人被描述为能够使用各种灵魂的概念,在宗教中这些灵魂被认为与神圣的力量或存在有关。文化人类学上,人被定义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包括特殊儿童,那就不能将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定位于心理学或特殊教育学研究领域,而是要把基于生物学-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等学科视野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加以整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集约型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结构。
(2)目标的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在特殊教育领域占有一席地位,源于人们对心理疾病危害性的认识。家长和学校教育工作者都关注到特殊儿童的心理问题,一般是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个体心理问题上,目的是促进其心理健康。多元整合模式要求人的现代化和个性社会化,要求不仅仅解决特殊儿童单一的心理问题,而是要塑造特殊儿童的健康人格,发挥特殊儿童的潜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特殊儿童发展,在目标设置上,要做到全面性、发展性、整体性,充分考虑到特殊儿童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提高特殊儿童主动性和适应能力。
(3)资源的整合。特殊儿童的心理成长是与学校、家庭、社会(社区)三方面综合教育分不开的。仅仅单方面地依靠学校教育,是很难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健康发展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要相互配合,达到资源的整合。学校可对家庭进行教育指导,也可通过互访、家长会或家长委员会等方式与家长保持联系和互助[12](P.173);学校也可与社会教育相配合,鼓励和组织儿童参加校外机构组织的活动,向有关部门反映意见和要求,为特殊儿童争取更大的社会支持;家长可通过政府部门、慈善机构和社会团体寻求更多的专业支持和帮助。只有实现家庭、学校、社会(社区)三大场域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与自我适应资源的整合,才能探索和建构起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合力机制[10](P.17)。
3.多元整合的实施途径
(1)学科渗透整合。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全部课程中。除了特殊学校专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外,还要整合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得以全方位的展开,通过学科教学渗透进行。较之于一般儿童而言,特殊儿童存在更多、更复杂的心理问题,对其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创设活动平台,促使其直观感受和活动参与,尽可能在体验、合作和自我反思中优化其心理素质[13]。教师应善于挖掘各科教材中的学科资源,结合特殊儿童心理特点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特殊儿童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文化知识教育和生存能力教育之中,减少其负面情绪,以利于调整其学习状态,提高教育效果。
(2)方法渗透整合。鉴于特殊儿童的身心障碍特点,以各种适合特殊儿童的活动为载体,来提高儿童自我教育的能力。活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项的心理咨询或辅导活动。要及时观察特殊儿童的表现,及早进行干预,通过矫正特殊儿童偏差行为和消除心理问题,达到促进特殊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多元化目标。辅导活动要采用多种方法整合,除心理谈话法外,可整合适合特殊儿童的绘画疗法、音乐疗法、戏剧疗法等非言语层面的治疗方法。另一类是校园活动。教师可开展体育竞赛、艺术表演、手工活动以及各种形式的班队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目标纳入到各类活动过程中,通过活动来培养特殊儿童良好习惯、个性、交往能力等多方面的健康心理[4](P.275-296)。
(3)资源渗透整合。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受到其自身身心特点和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搜集特殊儿童的心理资料、建立心理档案,有利于掌握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全面、系统、准确的资料有利于确立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设计活动方案,保证有效指导。心理健康档案不是单向的、静态的文件保存,而是多元的、动态的资源整合。要根据儿童的发展状况,及时完善心理健康档案,而且要注意家庭、学校、社区等资源之间的互动情况,充分发挥资源合力的优势,做到师生合作、师师合作、家校合作和社校合作。
(4)目标渗透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要获得真实效果,就必须统一规划和合理安排,与其他课程或活动有机结合、多渠道融合,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而不能游离于学校原有工作范围之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缓解特殊儿童的心理问题,而是要达到培养特殊儿童健康人格全面发展的多元目标。注重潜能开发和心理素质培养的发展性目标、通过心理辅导和咨询解决心理问题的预防性目标、定位于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的矫治性目标,应整合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
4.多元整合的实施条件
(1)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支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由领导、教育科研工作者、教师等组成紧密结合、高效精干的团队。若把心理健康教育视为一种学校行为,则领导的亲自参与和全力支持显得尤为重要。鉴此,要求教育部门和行政领导在认识到位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强有力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精神上和政策上的支持),只有领导的态度明确而坚定,行动果断而稳健,并建构起生态化支持系统,才能迅速打开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面[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