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多技能人才培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多技能人才培养范文1
关键词:多元化;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开展高职教育20多年来,各高职院校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国情、省情、行情和企业情况,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经历了逐步认识的过程,并取得了许多共识。但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些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显示出它们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高等职业教育要与时俱进,图变求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教育创新,在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不断推动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根本问题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元化开放式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1 高职院校的创新人才观
科学的人才观认为:人才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和相对性,人人都可以成为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具有创新潜质的人才。“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成倍增长的事实更使高等教育的传统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等教育应该在科学人才观的指导下拓宽视野,为社会培养多层次多领域的具有不同创新潜质的人才。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应具有如下的基本特点:
(1)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术创新能力。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时代,创新人才应紧跟时展,不但具有一定深度的专业理论与技术知识,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与职业协作能力。
(2)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创新人才应熟练掌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各种实践操作工具,具备一定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并根据工作需要革新工具、改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
(3)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智以及人文素质。
2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学院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培养创新型实用操作技术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在于教会了学生掌握了多少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是否教会了学生掌握走出校门后所需要的实际操作技术或技能。高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所实施的教育,就是要用创新的理论和理念去指导学生,用创新的舆论和气氛去引导学生,用创新的精神和实践去锻炼学生,使学生在学校及将来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创新。可以看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社会需求使然,是势在必行的,也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提高其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育部16号文指出: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共有7个二级学院、56个专业(66个方向),在校人数为13000人。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以教育部16号文精神为指导,采用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组合,为激发学生的潜能提供发展机会。主要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下:
1 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科技协会创新活动”人才培养模式
(1)模式说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对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极为重视,2006年建立了跨学院、跨专业的大学生科技活动平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园”。“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园”覆盖了电子协会、创新实验室、数学建模协会多个学生科技协会,为全院科技爱好者提供互动交流的基地,增强同学的科技创新意识,加强动手能力,鼓励发明创造,拓展科技知识,提升专业技能。
(2)模式特点。①以各类协会为平台,建立“学中做、做中学”的学做一体链,将课堂知识很快地融入到实际的运作中,同时也使实际操作很快地找到理论源头,极大提高了理论与实践融合度,为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操作模式。②以校内外的各类科技竞赛为契机,构成以教师为指导、以广大学生为参加主体,以“理论教学操作化,操作教学竞赛化”为原则,通过“技能竞赛、模拟对抗”的技能训练方法,鼓励学生自我学习,自主创新,将理论尽量融入操作中,实务操作尽量融入竞赛中进行。
(3)实施效果。经过2年的实践,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以学院――二级学院――教师――学生为链条的大学生创新活动模式,教师们积极热情,学生们主动上进,形成了师生融合、奋发向上的教学氛围,培养了一大批品学兼优,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学生,为社会输送了创新人才。
据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的不完全统计,参加各类协会的学生人数达到了800人次。两年来有200余人次参加校外的各种竞赛,各类协会获得奖项共45项。
2 培养技师型人才的专项技能“尖子班”人才培养模式
(1)模式说明。本院针对企业对就业者的岗位能力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许多岗位需要技师、高级技师来胜任),依托我院实训平台,招收理工科类专业的优秀生,选择与企业岗位密切相关的主题,进行专项技能培养,称为专项技能“尖子班”人才培养模式。
(2)模式特点。①选择与企业岗位密切相关的主题,如制冷空调维修技术、汽油机柴油机维修技术等,采用小班授课形式,每期招收15~18名学员,时间为22学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强化培训。②依托学院实训中心,以实训中心技术能力强、操作能力强的教师为指导,采用自编培训教材,以任务驱动、实物教学为主,采用“边教边做、边学边会”的方式进行训练。
(3)实施效果。从2005年至今,学院已开设了十多种类型的尖子班,共30期,有超过500人获得结业证书。
由于是小班课,利于根据个性化的发展要求,实施面对面指导,手把手操作,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飞跃性的提高。通过培训,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也明显提高,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3 以高级工程师为主导的“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1)模式说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港航学院于2007年创建“高工工作室”,以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科研能力强、工程项目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为导师,将科研课题、工程项目与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故此称为“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2)模式特点。以“高工工作室”为依托,以
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为主导,将科研课题、工程项目与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将实际工程项目(例如其中佛山工商局新办公大楼)融合到学生的毕业设计环节中,以制冷空调专业毕业设计为突破口,让学生真刀真枪地干,学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从中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项目工程管理能力、关键能力,从而开拓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创新品质的人才。
(3)实施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科研课题、工程项目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学生的设计能力、科研能力、创新意识都得到了提高,吴海勇同学在导师的指导下,利用课题背景技术路线和资料数据,撰写的科技在《中山大学学报》上,并被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
培养了学生的关键能力。由于设计小组各成员为共同完成一个项目,需分工配合,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由于项目大,需要查阅文献资料多,不但要借阅图书馆专业书籍,还要借阅设计院设计手册、国家规范,同时利用互联网对各生产厂家设备进行设备选型,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由于充分利用设计院最新国家规范及查阅生产厂家最新产品选型,培养了学生追踪和掌握高新技术能力。
提高了就业质量。通过导师制培养的学生就业率为100%,且就业质量高,在美的、格力等知名品牌集团公司就业人数超过50%。如李泽洋同学在格力集团任该公司顺德区部门经理,另两位同学已成为美的集团基层领导。
4 校企合作,构建“2+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1)模式说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利泰集团合作,共同培养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人才,前两年在校内完成学习,第三年根据利泰班学生选拔条件,合格的学生与学校、企业签署《利泰班学生入选协议》后,在广东利泰集团相应岗位完成相应的培训,结合专业方向和岗位要求进行“特色”培养,提升“综合”技能,最终完成结合实际岗位的“订单”式培养。因该模式的人才培养由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合作企业――广东利泰集团接力完成,故此称为校企合作“2+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2)模式特点。①根据利泰面向任务的技术和要求,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结合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双方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经考核合格的学生,毕业后才能进入利泰集团工作。②利泰班的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完成文化基础素质课程平台、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专业“通识”教育和专业“综合”知识技能平台,第三年在广东利泰集团完成相应的培训计划,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真刀实抢地锤练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校企合作完成“订单”式培养。③利泰班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在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员工,作为企业的一员,企业给予学生一定的劳动报酬,同时也增强了企业和学生的相互了解,为双向选择提供了先机。
多技能人才培养范文2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摘 要】 “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质就是校企通过签订“订单”这种形式实现生产、教学、科研三者的有机结合,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以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与陕西彬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合作为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互利共赢
Order implement training model,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o achieve win-win situation
——Cases Shaanxi Energy Technical College and Binchang Group Co. Analysis
【Abstract】“Order” Talents is school-enterprise produc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by signing the “Order”, directly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our school and Shaanxi Binchang Mining Group Co., Ltd. (hereinafter referred Binchang Group), as an example of cooperation to analyze.
【Key words】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Talents; 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作者简介:贾麦仓(1955.07.02—),男,陕西铜川人,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现任陕西能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从事教育心理学教育教学工作。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多年来广大高职院校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长期探索、研究和实践,形成的一种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充分贯彻了“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在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化解毕业生供需矛盾、实现学生优质就业方面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能够较好的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 “三赢”的局面。下面就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与陕西彬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彬长集团)的合作为例进行分析。
1 “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背景
1.1 企业人才战略需求是实现订单培养的前提和现实依据
彬长集团是2003年6月挂牌成立的大型煤炭企业,隶属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国13个大型煤炭生产基地之一。随着下属几个矿区的开发建设,企业对于一线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就愈加强烈。而另一方面,受原16所煤炭院校隶属关系变化以及自2013年煤炭行业持续低迷现状的影响,普通高校培养的地矿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目标较高,真正到煤炭一线就业的毕业生很少,企业仅靠普通高校来培养主体专业紧缺人才根本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订单式”人才培养能够充分满足其人力资源的现实需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现实依据。首先,可以有效解决急需专业人才的来源问题,为企业储备和培养大批基础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应用性人才。另外,能够节约用人成本,增加业务收入,获得经济效益。“订单式”培养有助于实现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上岗,降低人才招聘成本和人才培养成本。
1.2 学院为“订单式”培养提供了必要的发展平台
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有理论教学,又要有操作训练;既要有专业能力培养,又要有现代职业素质养成;涉及招生、教学、实训、教学设施、师资、科研等一系列培养要素。这些复杂的、立体式的组织要素客观上要求一个能够有效地整合上述要素并使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平台。而立足于陕西,有着六十年发展历史,建筑设施齐全,校园功能完善,拥有一支结构优化、充满生机的教师队伍,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管理体系的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即成为这一平台的最佳选择。2004年以来,学院始终本着“立足煤炭,面向社会,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依靠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雄厚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学设施,严谨的教学方法进行办学。尤其是在“订单式”培养方面,曾先后与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陕煤彬长矿业有限公司、陕西麟北煤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二十余家企业联合办学,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培养体系,为煤炭企业一线输送各类专业技能型人才。
2 “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形成
经过各方面综合考察,彬长集团最终选择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其订单培养基地。根据本企业人才需求战略计划,企业向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培养专业、人数、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要求,学院组织学院教授和企业专家,经过多次研讨,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双方在基本意向达成一致的基础上,起草“订单式”委托培养协议,明确培养目标、专业以及学院、企业及学生三方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双方对协议没有异议即开始进行委托培养。从2004年至2012年,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已为彬长集团培养10个专业,共2865名学员(培养人数及专业详见表1及表2)。
3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是学院按照企业需求,培养适合用人单位的个性化需求的人才,其最大特点是“三个协调”:即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而科学性、系统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中“三个协调”有效保证。
3.1 严格学员选拔,保证生源质量
好的生源是保证培养质量的前提,因此在学员的选拔上我院采取了“校企合作”的选拔方式。首先,我院根据企业需求编写招生简章,明确招生条件、培养年限、教学大纲和培养方式,通过各种媒体、各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报名结束后,由我院和彬长集团共同对报名人员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面试及体检,对于不合者不予培养,并确定最后的录取名单开始委托培养。
3.2 针对性的培养目标使教学过程更加清晰明确
培养目标是培养人才的蓝图,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环节。煤炭企业实施订单式培养的学员与普通高校的学生存在着较大区别:其一,文化基础参差不齐,专业技能和社会阅历较强;第二,学员对教师水平和讲授的知识要求较高(新知识、新观点、能结合实际解决问题、传授本专业的前沿知识);第三,学员大多将服务于煤炭企业一线。基于此,学院将“订单式”培养的目标定位为适应现代生产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生产实践能力,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并处理生产现场技术问题,面向煤炭生产、建设、管理一线的从事煤矿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实用性人才。
3.3 “因材施教”的教学计划实施,保证教育质量
针对“订单式”煤炭企业学员的特点,学院通过与彬长集团协商将委培年限定为两年,在具体培养过程中建立完善了以“理论教学—校内模拟实训—校外实习”为主体的“三段式”教学体系(详见表3),并使教学计划中理论课与实践课达到1:1的比例,以保证学员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有效对接。
根据教学计划,学员在第一学期接受煤炭行业认识实习及基本理论学习,使学员能够掌握煤炭行业实际情况及基本专业理论技术;第二三学期安排学员进行“理论-实训-理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校内实训;第四学期学员带着实习日志进入煤矿实习。实训及实习有助于学员结合生产现场实际情况消化吸收专业知识,指导教师定期到现场指导,帮助学员解决实训、实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按照协议,彬长集团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是学校与企业“双导师”联合指导,“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的分段式培养方式。
3.4 专业化的课程设置与教学为企业“量身定做”技术人才
在符合“订单式”教学体系规律的前提下,学院按照“宽基础、活模块、重实践”的课程组合,不断改革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在课程设置方面,突出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与实训课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设置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在教学方面,突出以应用知识为主,强调针对性与实用性,对专业课基础课做到以够用为“度”,专业课和实践课以适用性、符合企业生产现场需要为原则,并与实训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技能。
3.5 专业的师资队伍组成为培养优秀人才提供可能
教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对高职学校的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教学内容落到实处,我院“订单式”委培的教师队伍由学院教师、彬长集团管理人员及其他工矿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三部分组成(比列为6:3:1)。学院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方面拥有渊博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学员讲授行业前沿理念及尖端技术;聘请彬长集团管理人员做为兼职教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为学员讲授委培企业的发展历史、过程、现状、企业宗旨以及价值观,使学生在还没有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就能够了解企业文化,以便更好的融入企业文化;聘请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矿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在现实情境的实训实习过程中解决学员实际生产操作中的疑难问题。
3.6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员的操作技能
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必须针对岗位,让学生有岗位工作的经历,这就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达到这一要求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仿真实训,即在实训基地进行实训;二是企业实习,即由合作企业提供合适的岗位,学生集中一段时间在岗位上跟师傅在煤矿一线工作。通过这两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提升学员的实践操作技能,为其步入工作岗位奠定了技能基础。
4 “订单式”委培生就业状况
为了进一步保证委培生的质量,在学员毕业之前,学院同彬长集团对毕业生进行入职理论考试、面试、体检等各项考核。各项考核达标的学员可以进入委培单位进行入职培训继而开始参与企业生产,从2004年至今,我院已为彬长集团累计培养“订单式”实用人才近3000人,委培就业率达到95%以上。
5 结束语
经过调研发现,学院与彬长集团在“订单式”培养的合作还是比较成功的。学校办学的空间得到拓展,有目的性的多渠道为煤炭企业培养人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煤炭企业消除了“人才流失”的疑虑,培养的学生投入到生产第一线,“留得住、用得上”,成为企业发展的后备生力军;学生的学历、能力、技术、待遇都得到提高,良好的业务素质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受到了彬长集团的好评,其中不少学生已经成为集团业务骨干和操作能手。这种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培养模式增强了学院办好“订单式”联合办学的信心,激发了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勇气。
参考文献
[1]兰小云.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效度刍议[J].现代教育管理,2012(06).
[2]林英.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及构建机制的调研[J].中国大学教学,2011(7).
多技能人才培养范文3
能源动力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行业,是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的主战场。该行业涵盖学科多,支撑面广,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针对行业特点,以激发学生学习与创新热情为出发点,创新性地提出了“熔炼互激”的教育理念,并建立了协同多元教育资源培养能源动力类“国际化、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三五三”教育体系,培养视野开阔、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行业急需人才。成果实施4年以来,学生培养质量整体显著提升,毕业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受到用人单位高度评价,成果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辐射到浙江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10所知名高校和2家知名企业,辐射作用显著。
针对“传统”专业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创新能力不足、专业认知不清晰等问题,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与创新实践热情?新形势下,如何配置和融合多方位教育资源,培养行业所需要的国际化、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天津大学以激发学生学习与创新热情为出发点,提出“熔炼互激”的教育理念,并建立了协同多元教育资源培养能源动力类“国际化、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三五三”教育体系,培养视野开阔、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行业急需人才。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实施“熔炼互激”理念,激发师生热情
在课程、实习和实践教育环节,组建由国内外教授、讲师、研究生、学生和工程师等多层次人员构成的多元互动式教育场景(称为“熔炉”)。例如在“传热学”课程教学中,以“竞标团队”形式建立由海内外教授、讲师、研究生、本科生和工程师构成的多元化课程团队。在实践教学中,如学生车队,以“虚拟公司”和“项目小组”等形式构建跨专业、跨年级学生组成的多元化项目团队。通过多形式、多阶段的考核评估以及营造群体竞争氛围等措施,推动师生共同面对实际问题的挑战,频繁地交流、讨论、咨询、汇报、评价,即“熔炼”作用;全体参与者相互学习、撞击、锤炼与激励,最大限度地获得教育和成长,达到“互激”状态。
构建“三五三”教育体系,支撑培养目标
学科教育委员会协调国家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科研资源、内燃机和地热产学研联盟的产业资源和内燃动力引智基地的国际资源,组织为三大教育资源。构建项目制课程、科研实习、企业实习、国际视野拓展、群体创新实践等五大教育板块(图1),协力培养“国际视野、高素质、创新”等三大能力素质。构建成三大资源和五大教育板块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发挥作用的“三五三”教育体系。重点实施项目制课程、群体创新实践和国际视野拓展等改革,推动三大教育资源汇集于五大教育板块,为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多方位、多层次支撑。建立课程改革、教育质量反馈等21项制度以及学生实践教学管理信息平台,从人员落实、资源到位、过程规范、效果评价等角度,保障教育体系的可持续运行和不断完善。
修订培养方案,实施5项教改计划
项目制课程改革计划:分批次选择专业课,改革教学大纲。以3种典型的项目实施模式,开展基础课程改革(见表1)。以项目为牵引,建立不同规模的项目团队,采取个人和团队表现相结合以及分阶段、多形式的考核方式,强化“学以致用,创新实践,沟通协作”意识。
表1 项目制课程改革方案
群体创新实践计划:给一年级新生宿舍发放内燃机,举办以宿舍为单位的拆装竞赛。组织二至四年级学生建立方程式车队,按照虚拟设计公司运行,参加全国比赛。个人和团队表现计入实践学分。
国际视野拓展计划:聘请20多位海外学者,建立5个国际化教学团队,建设专业课,开设13门选修课和讲座。暑期邀请海外教授,面向全国大学生举办暑期国际学校。选拔优秀学生赴海外游学。
科研实习计划:组织重点实验室每年招聘30-40名三年级本科生,加入课题组进行科研实习,实习评价作为保研和考研面试参考。
企业实习计划:建立8个国内企业实习基地和3个海外企业实习基地,组织二、三、四年级本科生以多种形式参加企业实习。
建立组织管理机制,保障可持续运行
组建教育委员会及6个工作组,制定21项管理制度,落实学分认定、人员到位、资源配置、过程规范、效果评价。通过在校生、教师、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等四层次反馈,实现全过程监督和反馈,确保教育体系的稳定运行和不断完善。
成果的创新点
提出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热情的“熔炼互激”教育理念
传统教育一般为“老师教,学生学”的“二元主从式结构”,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兴趣不浓,热情不高。“熔炼互激”理念改变了传统的教育场景和教育模式,学生从被动的受教育者变为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和贡献者。以技术竞标团队、虚拟设计公司和项目小组为主要形式的多元化熔炉,拉近了职业场景。一大批学生在履行“总经理”“总工程师”和“项目经理”等岗位职责时,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自豪感,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和创新的热情。在“熔炉”中,教师的作用更多表现为营造“熔炼互激”的氛围,教师和工程师参与的热情也得到激发,维持了“熔炼”的“热度”,确保了“熔炼”的可持续性。
提出了协同多元化教育资源培养“国际化、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三五三体系”
成果突破了传统的教育资源和教育体系范畴,将学科牵头的内燃机和地热产学研战略联盟、内燃动力111 引智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三大资源有效纳入本专业的教育体系。设置项目制课程、科研实习、产业实习、国际视野拓展、群体创新实践等五大教育板块。在每个板块的教育“熔炉”中,汇集相应的教育资源,实现资源的协同。在教育委员会的组织下,实施五项教育改革计划,协力培养“国际视野”“高素质”和“创新能力”等三大能力要素。
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学生受益显著,综合素质整体提升明显
本专业四届12个班级400余名学生培养质量整体显著提升。50%进入国内一流大学深造,10%直接被世界一流大学录取深造,30%-40%被国内外龙头企业和院所录用。100余人获得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挑战杯”等奖励。6名同学以第一作者发表国际一、二区期刊论文6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达4以上。
对参加传热学课程的130余名在校生和30余名毕业生抽样调查表明,90%以上的同学感受到该课程明显促进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98%以上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演讲、沟通、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部分同学还提到这将是自己大学生活“永生难忘的记忆”。
天津大学北洋动力FSAE方程式赛车队参加了4届赛车比赛,成员来自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工程管理等30余个专业600余人。车队以虚拟公司方式运作,获得2010年度最佳组织奖,2013年度设计、营销、加速等成绩排名进入前10%。
全国20余所高校的1000余名学生参加了天津大学举办的4期暑期国际学校,拓展了国际视野。
毕业生受到行业用人单位高度认可
2013年12月,对一汽、上汽、长安、长城、广汽、潍柴、玉柴、联电、德尔福、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等21家国内外大型企事业单位进行了本专业毕业生13项能力素质指标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创新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团队领导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及对事业/公司的忠诚度等13个方面均表现优异。应届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渴求,供需比连续四年超过1∶6。
成果示范效果显著,受到知名高校的认可和使用
浙江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10所高校,借鉴和运用本成果的培养模式和教育理念,改革成效显著,受益学生达3100余人,其中300余人次在“挑战杯”“节能减排”“FSC”等各类比赛中获奖。
参与企业多方面受益
天津松正公司和JohnDeere公司全程参与了“传热学”课程改革,参与的工程师深受教育和启发。学生项目给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基础数据和设计方案,为公司工程机械和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工程开发提供了重要参考。
多技能人才培养范文4
关键词:多专业渗透;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原则
中图分类号:G710;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3-0006-02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由于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同一种模式的发展也不尽相同。国外三种典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别为CBE模式、MES模式和双元制模式。国外高职教育历史发展久远,办学机制比较健全,在人才培养,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具体采用的形式包括专业主辅修制、选修课制、开放式培养以及综合专业培养与综合实训培养。
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和实践角度来看,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仍与国际上先进的职业教育有一定差距。近年来针对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专业面过窄,在培养方式上轻基础重专业、轻能力重知识、轻人文重理工、轻素质重技术,培养的学生只能在相对狭窄的专业领域内发挥作用,对知识和技术缺乏基本的综合、重组和创造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国内开始了关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近些年论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文章越来越多,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从总体上来论述复合型人才的特征与能力要求,并就如何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出一个总体的思路,这些思路基本是从课程、教材、师资、实训等方面的改革来适应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另一类主要是展示某个学校或某种复合专业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论述,这些研究都带有一定的地方性经验主义色彩。我们对待这些经验宜采用的是借鉴而非整体移植。
一、目前职业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当前培养复合型人才主要是走学科交叉的路子,在我国的高职高专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和成果不多,正处于探索与实践阶段。就现有文献分析,针对多专业渗透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更是处于起步阶段,未见有重要成果。能搜集到的有限的资料也只是针对某专业进行的个案研究。而职业教育以培养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己任,与走学科交叉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本科院校相比,具有很多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中多数正是职业教育的弱点。
1. 未能明确区分学科与专业的概念
学科是一个学术概念,与知识相联系,它是指按照门类划分的系统知识,或者说是知识门类。有时,我们用“学科知识”这一术语指称知识的门类属性,强调这一知识所在学科的科学归属。所以,学科又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两大知识系统(也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三分说)内知识子系统的集合概念,学科是分化的科学领域,属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概念的下位概念。专业则主要指大学在传授学科知识(而不主要在发现、创造学科知识)方面的教学组织管理形式,是基于进行专门训练、培养专门人才系统工作而产生的一个概念,是高等学校根据学科的分类与科学的发展以及社会职业的分工而设置的培养专门人才的学科方案和计划的总称。一般说来,学科与专业的关系表现为学科是专业的基础,专业是对学科的选择与组织。
2. 完全移植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现今时代,任何高科技的成果基本都是学科交叉和融合的成果。因此,以满足形势发展需要,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就成为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突出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早已尝试摒弃专业化的教育模式,逐步引导高等教育以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为己任。就复合型人才而言,一般是指要求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但一般是两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一是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以及多种专业的复合,二是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一般主要针对本科生,通过双学(历)位制、第二学位制、联通培养制、主辅修制等诸多形式进行。专业之间的相关度可以不予考虑,注重所谓的文理相通,其目的在于培养真正高层次的人才或者“通才”。
由于缺乏现成的可供借鉴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走在改革前列的那些职业院校一般就直接套用了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走的是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路子。但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一般不适合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多是针对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院校而言的,职业院校(专科及专科以下层次)很少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尝试和研究。通常都会认为由于存在学制短、资源贫弱以及生源基础差等特点,不适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二、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应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标。社会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一定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娴熟的动手能力、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高尚品德的人才。因此,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就成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如何培养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却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移植本科院校的做法无疑是一种不适当的做法。一般的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学科资源相差悬殊,这也限制了高职院校采用本科院校的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需要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改多学科交叉方式为多专业渗透的方式,从基本概念上修正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确立多专业渗透的基本原则以及科学构建多专业渗透的教学内容体系。
1. 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概念上的修正
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一专多能”或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有点相似,但更多的是区别。就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而言,其“一专多能”的“多能”与“一专”之间并没有特别的关联,甚至可以毫无关联;其目的可以是满足兴趣爱好,也可以是为就业服务。本科院校多学科渗透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注重所谓的文理相通,其目的在于培养真正高层次的人才或者“通才”。而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属于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这种模式以学生的本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依托,构建与学生的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密切相关的其他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体系,讲究专业间的关联性却并不要求学生具备本专业之外的某个完整的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背景,不强调关联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完整度。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2. 坚持多专业渗透的基本原则
高职教育谈学科的不多,一般考虑的都是专业。所以,从专业渗透方向考虑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适切的选择。较之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而言,多专业渗透的途径更适合高职院校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学科交叉总体要求通常较高,人才培养难度较大,并且容易使人才培养偏入“通才”培养的方向。多专业渗透不注重文理相通,同类学科不同专业以及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都可以渗透,灵活机动,人才培养目标容易实现。多专业渗透的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也正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与本科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相异之处。(1)专业关联性原则。在强化高职学生本专业核心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通过多专业渗透的方式,激励学生掌握部分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的核心技能可称为高附加值技能。而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则比较关注专业的跨度和差异度。(2)目的性原则。多专业渗透的高职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的就在为学生的就业服务。这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3)实用和够用原则。本科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注重知识背景的跨度,注重文理相通,但不考虑实用和够用。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本专业,多专业渗透的课程设置不可避免地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在多专业渗透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实用和够用原则,摒弃一些非技能性和纯理论课程。(4)以本校资源为基础的原则。多专业渗透高职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优先考虑本校的资源,以本校的资源为基础,进行专业间的渗透和组合。这就要求充分发掘本校的资源,充分利用本校的资源。如果寄希望于本校目前缺乏或者短期内不可能具有的课程资源,不仅会加大各类成本,同时也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当然,如果院校之间有长期稳定的合作,以资源互享的方式拓展课程资源,多专业渗透的面可以拓宽。
3. 科学构建多专业渗透的教学内容体系
培养高职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关键在于构建多专业渗透的教学内容体系。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针对不同的主干专业,均应以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为依据,以“能力本位”为基本价值取向,构建多专业渗透的课程体系。首先,要根据前文提到的基本原则,科学选择可与本专业渗透的其他专业。例如,就文秘专业而言,可以与法律、管理、财会以及网络类专业渗透;英语专业可以与国际贸易、报关等专业渗透;营销类的专业与财会类专业的渗透,等等。其次,重点研究如何进行多专业课程的模块化设置。一般而言可以将课程分为三个基本模块:知识模块、能力模块和素质模块,以能力为体,以知识和素质为两翼,构建“一体两翼”的课程体系。知识模块包括公共知识、本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其中相关专业知识教学内容需根据院校的现有资源,考虑安排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由此构成相关专业知识子模块,学生依据各自兴趣选择相关的子模块,可以选学一个,也可以选学多个。能力模块包括公共能力、本专业能力和相关专业能力。其中相关专业能力教学内容需根据院校的现有资源,考虑安排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能力为主,由此构成相关能力子模块,学生依据各自兴趣选择相关的子模块,可以选学一个,也可以选学多个。素质模块包括公共素质、本专业素质和相关专业素质。其中相关专业素质教学内容需根据院校的现有资源,考虑安排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素质为主,由此构成相关素质子模块,学生依据各自兴趣选择相关的子模块,可以选学一个,也可以选学多个。
三、结语
在充分认识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差异的基础上,根据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师资、生源以及就业需求,通过多专业渗透的途径培养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是一种适切的选择。多专业渗透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可资借鉴的成果不多,期待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对这个领域投入更多的关注。相信只要秉持务实、开拓的原则,我们一定会在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领域取得全新的成果。
参考文献:
多技能人才培养范文5
关键词:高级技能人才 职业教育 技能培训
作为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具备一定的高级技能人才基础,但在新世纪、新阶段、新目标、新任务面前,高级技能人才却成为制约老工业基地振兴和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要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龙江制造”在我国的份额,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在建设高水平科技和管理人才队伍的同时,探索和研究黑龙江省高级技能人才开发与管理模式,建设一支技艺精湛的高级技能人才队伍。
高级技能人才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意义
高级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熟练掌握了当代较高的应用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并具有创造性能力和独立解决关键性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主要包括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等。高级技能人才是技术工人队伍的骨干,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需要
世界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素质的竞争,人力资源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关键因素,现代社会不仅需要大批具有高技术理论的研究型、设计型的科技人才,而且需要大量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勤奋敬业、技艺高超的技能型人才,大力培养高级技能人才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迫切需要,将大量富余劳动力转变成高素质人力的资源,迎接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挑战。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人才。创新型人才是多方面的,蕴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只有动员多方面创新人才广泛参与,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创新活动,并能充分运用创新成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型国家。高级技能人才是创新型国家建设所需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知识创新成果和高端产品如果没有高级技能人才的参与操作,只能停留在图纸和样品阶段,无法转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振兴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的需要
实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将黑龙江省建设成为装备、石化和能源等六大基地,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战略基点,着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调整、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发展高技术和新兴产业,需要大量的高级技能人才。
黑龙江省高级技能人才现状
基本状况
长期以来由于对技术工人培训重视不够,目前黑龙江省高技能操作人才匮乏,难以满足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需求。统计显示,目前黑龙江省职工总数431万人,技术工人178.8万人,其中,高级技师4847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0.27%;技师5.67万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3.17%;高级工20.77万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11.6%;中级工43.15万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
24.13%;初级工37.41万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20.92%;无证人员71.34万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39.91 %。技术工人的比例结构以高、中、初划分为15:24:61。依据一般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术工人比例通常超过35%计算,黑龙江省高级技能人才尚缺 35.7万人,而全省每年只能培养3万名高级工。
从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鸡西五个城市25户国有大中型企业调查数据看,技术工人的比例结构以高、中、初划分为25:32:43。虽然高级技能人才比例高于全省水平,但与一般发达国家水平相比,高级技能人才仍缺 4020人。
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级技能人才“量”和“质”不能适应经济发展要求 近年,黑龙江高技能人才队伍虽有明显改善,但从总体上看,高技能人才数量不够,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区域、行业分布不均衡,不能适应黑龙江省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需要,成为制约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因素。可以归纳为“五多五少”:初级技工多,高级技工少;单一技能型技工多,复合技能型技工少;传统型技工多,现代型技工少;短训速成的技工多,系统培养的技工少;国有企业的多,民营企业的少。
高技能人才出现年龄断层 长期以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被看作是人才,而在一线生产岗位的高级技术工人却被排在人才队伍之外。这对于技能人才的培养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导致青年工人不愿学技术,不愿在生产岗位工作,造成企业高级技能人才青黄不接,高级技能人才“断档”, 高级技能人才中35岁以下的只占总数的15%左右。
企业高级技能人才流失严重 由于我省企业整体缺乏活力,经济效益差,不能为高级技能人才提供较高的工资和待遇,造成大量的高级技能人才外流,从而加剧了高级技能人才的短缺。
存在问题的成因
社会历史原因 由于长期以来受“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以及“重仕轻工”、“重学历轻技能”等传统的陈旧观念的影响,社会对高级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还存在模糊认识,把高级技能人员排除在人才之外。全社会没有形成重视技能、尊重技能型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缺少激励机制 在政策法规上没有对高级技能人才的作用给予足够重视,人为将企业职工分为不同的层次等级,并依身份享受相应的待遇,由此产生高级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不高,待遇偏低,激励不足,导致企业员工钻研技术、提高技能的积极性降低。
新旧管理体系转换 黑龙江省是国家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比重大,现在正处于改制中,原有的高级技能人才开发和管理体系被打破,新的体系尚未建立。一些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后,忽视职工培训教育,再加之政府缺乏宏观指导和财政投入,使得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开发未能和经济社会同步和谐发展。 黑龙江省高级技能人才开发与管理策略
制定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开发战略规划
政府和企业,必须深刻认识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本地、本企业的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开发的战略规划,全力组织实施。政府应加强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开发宏观监控指导。各级政府应把高级技能人才作为人才强省的重要支柱,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开发和管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将其纳入到全省人才规划发展之中,强化政府宏观指导作用。企业是高级技能人才开发与管理工作的主体,要将其提升到企业的发展战略高度,创建“学习型”企业,推动企业高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健康发展。
为高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需要强化政策导向,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的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新闻媒体和宣传途径,大力宣传高级技能人才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宣传国家和省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方面的政策、措施,宣传优秀技术工人的典型事迹,在全社会弘扬“学技术成才有路”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良好风尚,使高技能人才同科学家、工程师一样,受到社会的广泛尊重,成为劳动者普遍性的职业选择。
建立适合高级技能人才开发与管理的运行机制
职业教育的社会化 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建设高水平的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同时鼓励社会力量(企业、团体、私人、外商)投资办学,制定信贷、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形成以政府为主导,行业、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办学体制和多渠道投资的办学格局,为培养大批社会所需的各方面高级技工人才创造条件。
职业教育市场化 高级技能人才的开发与管理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构建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公平竞争的体制环境。按照市场需求,在平等的基础上,将各种社会资源融入到职业教育体系中,充分发挥民办职业院校的作用;加强高级技能人才市场建设,强化市场优化配置人才的功能,推动其从有形市场向无形市场过渡,使高级技能人才在流动中显现价值,确定自身的定位;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不断提高职业院校和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培训教育质量,如采取“订单培养”和“培训成果买断”等措施。
职业教育终身化 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必须体现终身教育思想,在职业教育结构中,要为不同年龄、性别、学历的人员提供多种升学、培训、专业和提高的继续教育机会。在终身教育制度下,劳动者在接受了入门培训后,还应经常受到更新知识和技能的再培训,应大力拓展职业进修教育,为高级技能人才提供继续教育和训练的机会,以不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
完善高级技能人才开发与管理基础平台
多技能人才培养范文6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
一、相关研究综述
近些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但也面临着高端人才短缺问题,特别是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已经成为摆在各个企业和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学者们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展开了一些相关研究。有的学者从宏观角度进行了研究,如:孙爱武(2014)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战略性、导向性、创新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师资构成的多样性、培养模式的协作性等特点。有的学者从微观角度进行了探讨,如:吴尘等(2014)认为要培养适应光伏企业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就要加快专业化、综合性的光伏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建设,通过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还有些学者聚焦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如:周国炳、丁明军(2009)认为理想的企业适用高技能人才培养应选择“双轮驱动、工学轮转”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何桥(2009)则认为要坚持以“本土培养”为主的原则,并积极尝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但从现有文献来看,学者们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较少,主要是从宏观角度,比较注重对策建议研究。如:蒋青泉(2013)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要突破这种矛盾,就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不断完善校企合作培养制度,积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李越恒、贺克(2014)认为我国高职院校要加快形成符合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理念,要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具有“双教”能力的师资队伍,以学生为中心,提升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适应性。田拥军、黄国庆(2015)提出要通过建立政、行、企、校多方参与的人才培养机制,打造科学的人才培养平台,实施产学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步伐。综上所述,现有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定性多于定量,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缺乏创新,未能满足新形势下战略性新产业发展对人才的特殊需求。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仅有的一些论述中对策建议趋同现象严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途径以及实现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各类高端人才的创新与创造,特别是工作在一线能够把各类科研成果转化为新产品的各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他们在生产一线所释放出的创造性是其他类型的高端人才所无法替代的。在“十三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对各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数量需求将持续增长,而且对质量要求也将节节攀升,因为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质量高低对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1、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数量分析
随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其对各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量猛增。据统计,2015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达8%左右,规模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各类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层出不穷,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集聚,一个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在全国各地建成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条条各具特色的产业链正在逐渐形成,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也正在急剧增长。资料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突飞猛进,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将大幅增加,总量将达到1000万人以上。根据专家预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逐步增长,到2020年有望达到15%。大量的高端人才将涌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步入快车道,带动和吸纳就业的能力将显著提升,预计平均每年带动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对各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将大幅攀升。
2、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质量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拉升了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表现在对“量”的需求突飞猛进上,而且对“质”的要求也节节攀升。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位居产业链的高端,与传统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相比较,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需要具有更高的职业素养、更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强的创新性思维能力,这就需要各大中专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要尽快建立起比较完备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对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提升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的原因
1、相关院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脱节
虽然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数量在逐年增长,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缺乏周密的规划,重传统专业(传统理工专业和经管类专业)、轻新兴专业,专业设置着眼于服务传统优势产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关注不够,培养出的人才社会适应性不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不匹配。究其原因,主要是许多高职院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及其需求把握不够准确,对急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标准、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等都处于不断探索之中,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所需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内容选取、双师型队伍配备、实训基地及实验室建设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加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风险性和诸多不确定性,对各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具有一定不确定性,这就直接导致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的资金投入渠道狭窄、积极性不高。这些都将导致在校学生所学的专业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所学内容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不适应,学生结构性失业也就在所难免。
2、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制不健全
在《国务院关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建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机制,要“推动职业院校与产业园区协同发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的有效衔接”。但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既未建立起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也未建立起以促进“政产学研介”多方共赢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机制,与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及相关中介之间缺乏沟通交流,未能建立起常态化的互动交流机制,各方合作关系松散,往往形式大于内容,各方缺乏深度交流与合作,“三链”(“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不能实现有机融合,这就可能导致企业不能把需求有效传递给相关院校,相关院校又没有紧密跟踪市场前沿和技术前沿,人才需求信息与供给信息不对称,往往容易造成大量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招工难现象。
3、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不够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明确提出要“推动企业将职业院校纳入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协同创新,促进劳动者素质与技术创新、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同步提高,实现新技术产业化与新技术应用人才储备同步”。由此可见,对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刻不容缓。但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比较复杂,许多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综合素质相对不高。加上许多高职院校存在短视行为,思想上把高职教育和“就业培训”、“就业教育”划等号,热衷于“订单式培养”,实践中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难免使学生缺乏创新动力,缺少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技术创新后劲不足。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其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也必须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因此,各高职院校要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原创力与技术攻关能力,要因材施教,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充足的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四、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
1、构建政产学研介“五位一体”的多元化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具有培养模式的多样性和协作性等特点,这就要求各大中专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构建政产学研介“五位一体”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具体而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既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也需要积极发挥政府引领、指导及政策导向作用;各大中专院校应紧紧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主动转变人才培养思路,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及各院校的专业特色,主动对接一个或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专业或专业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储备;作为行业或专业领域的非营利性机构,协会组织要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参与制定区域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总体规划及人才评价标准体系,指导企业与高职院校联合办学,推动校企紧密合作;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不仅拥有高新科技,而且拥有各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在教育资源上能够与高职院校形成互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应以企业为依托,充分利用企业资源,降低人才培养成本,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不断完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评价体系
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就应不断完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评价体系。为此,要积极进行机制创新,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多元社会评价机制。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应大胆改革,尝试将政府评估和社会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明确各责任主体,努力促进形成专门的法规和制度性文件。各院校要以第三方评价的指标及反馈信息为依据,逐步建立起比较系统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反复实践,在使用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此外,要大量收集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对毕业生质量的信息反馈,认真分析,及时总结,准确掌握社会及企业评价信息,以适时、适度调整人才培养机制及内部管理机制;政府部门、企业、院校及社会机构应密切合作,促进建成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多元社会评价保障体系。
3、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高瞻远瞩、改革创新。要积极推动校企合作,促进学校与企业签订实训基地共建协议,搭建各类实习实训平台,逐渐形成“工学结合、学训交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此,要积极探索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起“学训交替+顶岗实习”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教学做一体化,促进形成“课程操作实验+课程基本技能实训+专业技能综合实训+跟岗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设计)”的实践教学体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将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实训,直接接触企业,融入企业,了解企业需求,不断增强学生就业的适应性。通过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人文修养,也能够检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找准定位,不再“眼高手低”。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此,也可以将教师的相关科研项目融入到实践教学中来,以科学研究带动实践教学,也可以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先进生产技术引入到高职课堂实践教学中来,使学生能够不断开拓视野,获得更多的创新知识,培养更多的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性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4、促使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无缝链接
各高职院校应积极服务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密切关注各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科学分析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及时跟踪战略新兴产业最新发展趋势,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展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完善和创新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各高职院校要紧紧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遵循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密切加强校企合作,力争实现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无缝链接。要密切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变化,逐步构建起能够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相匹配的专业结构体系,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相融合。有针对性地开设新专业,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使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无缝链接,逐步流转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匮乏的局面。
5、建立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首先,人才的培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为了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大力需求,就要不断拓宽人才培养融资渠道,并建立健全现有的人才培养投入机制。要积极推动由政府财政、企业资本、民间资本共同投入建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尽快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资金束缚。其次,逐步建立政产学研介合作长效机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不能靠学校单打独斗,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学校、行业协会及中介机构的协同作用,积极构建政产学研介共同参与的“多主体”人才培养新机制。政府要积极引导,企业要积极参与,其他各主体都要以实际行动参与到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来,各方密切联系,促进合作常态化。最后,还应积极引导各地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制定系统的配套扶持政策,对集团化办学给予大力支持,充分释放集团化办学的优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孙爱武: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技能型人才资源存量研究[J].职教论坛,2015(12).
[2]吴尘等:结合地方经济探索太阳能光伏产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
[3]蒋青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级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分析研究[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9).
[4]李越恒、贺克: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分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2).
[5]田拥军、黄国庆: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