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规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产品设计规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产品设计规律

产品设计规律范文1

一、旅游产品包装与设计的现状

对旅游产品进行包装是一种为了满足旅游商业的需要,包装设计师必须从整体考虑旅游产品包装设计的存在周期,做出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包装,突出地域文化的内涵,让旅游者满意购买,并提高旅游区的知名度。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异地民俗文化深深的吸引着人们,其旅游产品的需求量也具有着巨大市场。但是当今旅游区的旅游产品包装与设计相对落后、缺乏特色、形式单一等不利现状,与时下发展迅速的旅游业以及游客日益增高的消费需求和层次之间的矛盾也愈加突出。

1、文化缺失。进入新时期,在旅游生活中追求高质量、高品位已经成为当下的消费趋,但这些都失去了其民俗文化本身的特色。大多数游客来旅游都希望能购买到一些能体现当地民俗文化的土特产品和纪念品,而现在大部分旅游市场都满足不了游客这一心愿,缺乏地域特色,让消费者购买时都不能感受到当地的独特文化。

2、包装过度。当代的旅游产品包装设计正处在需要变革阶段。现在的旅游产品包装设计存在着太多不必要的设计,以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吸引人等现象造成过多旅游环境污染。

为了实现社会效益和旅游企业经济效益才有了旅游产品包装设计。因此在实施旅游区开发战略同时,必须注意让异域特色文化与设计相结合、让设计与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让设计成为绿色设计以带给消费者新意、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提高消费者对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旅游产品包装中绿色的应用

人们所崇尚的自然,包括了天空、海洋河流、空气、阳光、花草树木等。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人们从古至今的生存哲学,就是人与自然分不开、与万物共生的情感,为了自身的生存不断地改造自然世界。设计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人类通过对世界最主要、最基础的造物,设计就是预先对造物活动进行计划。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向往大自然的生活,以此来释放生活压力和调整自身,寻求自然气息、寻求亲切感,而现在人们对商品的选择也越来越倾向于此。旅游产品包装设计通过利用绿色材料的不同肌理和材质来呈现新的视觉形态。在现代旅游产品的包装设计中要充分掌握绿色包装的效能,即节省材料、减少废弃物、节省能源和资源,而且便于回收利用和再利用,使得包装材料不造成公害,不污染环境。这样的旅游产品包装既能使人体味浓厚的民俗特色,又能保护环境,一举多得。

绿色旅游产品包装的可持续性,就是要对可持续性环保材料的选择。因为包装基本功能的就是保护,包装材料就是保护的物质基础,因此,旅游产品包装材料的选择取决于旅游产品的特性。同时包装材料还包含着可被再次循环利用的使命,不能忽略包装即产品的属性。

可循环利用、可回收、可降解的材料就是绿色材料,尽可能减少浪费、节约资源,对环境的不好的影响降到最低。绿色材料有一些重要的特性,不管什么样的材料必须符合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绿色材料还必须不能是有毒的材料,要低毒性或无毒的;绿色材料应该是可以回收利用的;绿色材料还应该是有机的。

我们在进行旅游产品包装设计时应良材施用、因地制宜,如以用竹、木、可食用等天然材料来制作包装。这不仅显示了现代人的环保思想,也体现了我们取自然之美、饰不夺天然的传统美学观念。

纸制包装是包装材料发展的趋势,也是运用最广泛的包装材料,纸包装材料还是可以百分之百回收利用的,。我国发明了造纸术,纸包装可追溯到汉代。如唐代生产的一种用于食品,既能防潮气,又不浸油的蜡纸;现代的一种纸制碗,使用后还可以生物降解和回收利用。

竹材,是一种优良的家居品制造材料,因为它材质轻巧、韧性好、环保、耐用、坚固。用竹子做的包装材料,不易变质、变形,可以长期保存和多次重新被利用。消费者在使用竹制包装产品后,不会丢弃它,通常还会给包装新的用途,即使被丢掉,还能降解。而且竹子的也是一种天然的包装盒,轻巧便装,如一些日本包装就很善于利用竹子这样包装材料。

木材,应用广泛,在包装方面使用程度仅次于纸。如传统的各种木材制成的可以装笔墨书画等物品的各种盒、匣,深受旅游者的喜爱。其一些优越性也是其它材料无法超越的,木材耐用、弹性好、可塑性强、还可回收利用。

产品设计规律范文2

关键词:设计美学评价;技术美;形式美;模糊评价法

设计作为一种艺术性的造物活动,其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虽然“美”并不是设计的唯一属性和最终目的,但就设计成果而言,美的因素却成为考察其优劣程度的标准之一。美是唤起和激发人的最高享受的心理状态,它是人类设计、创造本质的最深刻反映。“美”的设计能使产品有效地使用,并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视觉印象,提升产品的审美体验。美是抽象的,但同时它又是可感的。如何让见仁见智的美学评价在产品设计中形成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标准来指导我们的设计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设计美学评价标准体系的架构基础

由卡耐基梅隆大学设计学院CraigVogel教授与工程学院Jonathan Cagan教授合作创立、并在《创造突破性产品》一书中推出的技术—形式定位图,显示了同一域的不同产品在技术和形式为轴的坐标系中的定位。根据他们在坐标体系中的不同方位,可以得出针对性的市场定位及驱动因素。由此得出结论:只有形式好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才能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当今社会的消费者不但了解自己的境况,也了解可供选择的产品。他们所寻求的是一种完整的、能够体现自身价值和素质,并丰富生活的产品。形式与技术便成为我们在对产品进行评价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在形式—技术坐标体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设计的美学理念融会其中,以此来作为的我们衡量产品设计的美学量化综合指标及评价内容。

二、设计美学模糊评价标准的具体阐述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设计的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工业设计是人类在现代大工业条件下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一种创新的社会实践,是技术与与艺术形式的高度自觉。设计美则是建立在技术发展与形式创新基础之上的一种艺术性的造物活动带来的心理体验。设计美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为了在产品设计中探求技术美与形式美的完美结合并以此指导我们的设计实践,在设计活动中追求感情与情境的诉求,让消费者在产品使用体验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和生命情感的体验享受。

1.技术美

这里技术指的是产品的核心功能,即产品的使用功能、生产产品的材料和加工工艺、使用产品时涉及到的界面关系(如按照按钮、屏幕、语音等提示进行操作)。技术美侧重于理性,是产品设计中理智和推理的思维形态的表现形式。

2.形式美

通常我们说到形式美,是指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彩、形状、线条、声音等)及其组合规律(如整齐一律、节奏与韵律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本文将形式美定义为是能够将美感与产品与服务中人机结合起来的造型,在视觉、感觉和听觉等属性间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侧重于感性、情感和灵感的艺术思维。

3.体验美

体验美指的是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和谐的人—机—环境关系,合适的人机尺寸及友好温馨的人机界面,亲切的人性化关怀,合理完善的功能,及其外观质量和外观形态表现或传达出一定的信息、表情或情感,在产品的多次同样使用的记忆中所形成的经验,所带来的一种美妙体验。或者说是技术与形式的结合度,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总体审美体验。在18世纪哲学家鲍姆嘉通(Baumgar-ten)首先提出了美学体验这个词并将其含义改变为感官的满足或感觉上的愉悦,艺术作品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产生的,即为了满足人们感官的感觉。而在这里特指产品本身的在技术、人机理论及形式美学规律等方面的运用,对消费者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情感体验的提升和挖掘,也就是说产品通过一系列的具体功能效用和人机工程上的易用性、安全性、和舒适性以及形式美学规律的探究,使人们在生理和心理感受到的愉悦体验,从而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某种共鸣。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所追求和期待的已由机械的、毫无生气的物质满足过渡到更具有生命情感的体验享受。正如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指出:体验经济时代已经到来。顾客的需求不仅仅是产品或服务.他们还追求感情与情境的诉求。产品设计美学是探究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美学规律,其最终目的是要人类在科技文明的发展和现代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的平台上,自由的生存和发展。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生产、为了“物’的实现,而同时也使人类实现了诸多精神需求且获取了很多美的心理体验。

三、小结

产品设计是以产品这一实物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它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艺术方法按照功用规律和审美的规律来创造。设计的独特表现形式使美学这个主题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介入了人们的生活。产品设计迫切要求人们正确认识产品的形式与审美的关系,用“美”的尺度,设计制造富有形式美感的现代 “艺术品”——产品设计。本文以技术—形式坐标系为基础,结合产品设计的美学准则,将产品设计的美学评价归纳为技术美和形式美以及体验美,对设计评价标准指数型量化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提高工业设计美学评价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社会在进步,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提高,设计师只有根据设计美学的评价标准,提倡人性化的情感体验设计,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发,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发展,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大环境之中。④①

参考文献:

[1]荆雷.设计艺术原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2]王介民.现代工业设计概论(中英双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产品设计规律范文3

视觉艺术家们普遍认为,艺术作品的审美是以人的直观感受为尺度,它的终极目标是人类对自身的自我意识,是人类本质力量在社会实践中的确证,它的实质是以审美为中心的一种精神生产。而产品设计却主要是以实用功利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它的目的是为人的实用需要而设计。艺术作品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创造出一种具有情感意蕴的形象体系,这种形象体系是一种视觉或听觉的审美存在物,是艺术家对现实的一种审美反映,其中既包括对社会生活内容的再现,也包括艺术家自身思想情感的表达,因此艺术的美是反映美。而技术生产的产品设计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现实,它不仅具有物质功能,同时也具有精神功能,因此设计的美是现实美。有鉴于此,产品的形式设计具有独特的审美涵义。

首先,色彩、形态、肌理的美,即黑格尔所说的“感性材料的抽象统一的外在美”(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72页),构成产品设计的自然物质材料的美。生产任何产品首先需要一定的材料,材料是构成产品设计形式美的第一要素,产品的质感与表现效果所形成的材质感与肌理美,以及现代设计对材料的不同理解,所形成的不同设计思想与风格,形成了复杂的审美心理。人类对色彩的感觉最强烈、最直接,印象也最深刻,色彩的美感来自于色彩对人的视觉感受的生理刺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丰富的经验联想和生理联想,从而产生复杂的心理反映。形式美感的产生直接来源于构成形态的基本要素,即点、线、面所产生的生理与心理反映,以及对点、线、面形式意蕴的理解。在点、线、面的形态要素中,线是最活跃、最富有感情的要素。平面上的形与空间中的形态,其跳跃与静谧、繁杂与单纯、安定与轻巧、严肃与活跃等情感性质无不与线密切相关。由于人的实践活动和审美经验的积累.促使人类对模仿自然形态、概括自然形态和抽象形态等产品造型产生不同的审美联想和想象,因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审美感受。材质感和肌理美作为产品设计的可视和可感的要素,对人的视觉或触角都会产生感应和刺激。这些不同程度的感应和刺激,就会使人产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效应,因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美与不美的感受。

其次,自然物质材料的空间排列组合构成产品设计符合形式规律的美。产品设计形式美的最终体现是产品的总体造型必须符合形式美的规律,即遵循公认的形式法则。当色彩、形态、材质肌理等形式要素的组合符合对称与平衡、调和与对比等形式规律时,使人产生美的感觉。正如高尔基所说,形式美是“一种能够影响情感和理智的形式,这种形式就是一种力量。”产品设计的形式美与所有事物的形式美一样,遵守着共同的美学原则。这个原则就是美的形式法则。美的形式法是人类的审美积淀,是社会实践中总结出的形式规律。在一件设计产品上,同样涉及到“变化与统一”、“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形式法则的运用。“统一”使人感到整齐;“变化”带来刺激,打破单调与乏味;“对比”强调了个性;“调和”则强调了事物间的共同因素。设计产品区别于传统手工艺制作的用品,它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与人们的生活、劳动息息相关,在运用形式法则时,应特别强调以充分发挥产品的效用功能为前提,以创造功用与审美相统一的形式为最高原则。当然,形式美法则也不是金科玉律,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形式美法则也必然会发生变化。

二、产品设计的形式美应具有符号功能

德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提出人为“符号的动物”的著名观点.揭示了符号化思维和符号化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语言、神话、宗教、科学、艺术、技术都是人造的符号宇宙。因此,人实际上不是生活在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自己创造的符号宇宙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是在不断地与自身打交道而不是应付事物本身。卡西尔的这些论述,在相当程度上揭示了人的本质。在广泛的视觉领域,人往往通过符号系统完成人类信息传递的任务,符号可以说是信息的载体。有专家认为,科学、技术、艺术是三种不同的符号,一般认为科学符号是抽象的,为智力图式;技术符号是具象的,为意志因式;艺术符号则是具象与抽象的统一,为情感因式。关于符号的构成,瑞士语言学家德·索绪尔(1857—1913)指出,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结合的产物。产品设计的形式也具有两种不同的符号功能,即指示功能和象征功能,因而也就形成两种不同的产品形式符号:指示符号与象征符号。

所谓产品形式的指示符号是用来说明产品及其构件的功用,即“这是什么”,它使形式具备认知功能。人们通过产品的指示符号,结合以往的生活经验,作出“这是什么产品”或“如何使用”等逻辑判断,从而进一步理解产品的效用功能和掌握使用方法。产品形式的象征符号则是通过造型要素及其组合使人产生一定的联想,并领悟到这件产品“怎么样”。象征符号表达的内容往往是间接的、隐含的,具有较强的抽象成分。要准确理解和体会这种象征符号所表达的意义,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抽象能力和想象能力。

符号是信息的载体,它对人具有认知功能,不仅为实现功能的发挥提供了指引,而且它的物质形态和含义也具有审美功能。因此,并不存在单独的审美符号,审美功能的获得正是它的实用物质状态和意义传达的结果。这一点也可以从产品语言的形式机制上得到确证。产品语言的形成是由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的转化,也就是说,它要经过由功能结构向形式的转化。产品语言的深层结构是指产品的物质功能、与人的活动的相互关系、产品的材料工艺和技术基础以及其社会文化特征。例如,一房家具中有大衣橱、书桌等,它们总要通过一定的符号加以标识,以便于人们识别和使用。通常,把手就是抽屉和衣橱最好的指示符号,这种指示既可以在形式上是多样的,也可以做成外显或隐含的。外显的衣橱把手可以是环形的、钮形的、矩形的,也可以是碗状的。而隐含的衣橱把手则可以用一定空间间隔指示出在底边或侧边有暗槽,可供手指拉出。因此,产品必须通过预先的设计,按计划目标的要求进行设计与制作。但它又不象—般技术产品那样单纯依据于自然规律和自然形态,它不仅有技术的规定性,而且有相对的形式表现自由度。与艺术品相比较,设计产品同样具有审美的内涵,这种审美性质不是由技术的规律性所决定,而是由依随于效能的形式符号所决定的。但是它与艺术品不同的是,它不要求唯一性,而更强调产品的重复性和复制性,特别强调一定是可供批量生产的产品,体现机械文明整齐划一的美。

三、产品设计的形式美感应体现相对的自由度

产品设计是一个时代文化发展的综合体现,产品设计的风格伴随着工业生产的时代文化背景,以及设计师个人的才华与智慧,留下了时代信息、文化风貌、企业特征与个人情感的印迹。希罗卡诺夫/斯列姆涅夫在《现代科学的发展现律性与认识方法》一书中说:设计仍然“存在着对客体、主体及其相互作用的条件所固有的可能性的自由选择。客观规律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并不意味着它是单一的和一成不变的,规律的作用途径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客观规律表明,普遍存在于多样之中,不变存在于变化之中,必然存在于偶然和自由之中”。也就是说,设计是在技术的限制中从事创作的,在这里,对科技规律的把握并不会妨碍创作;相反,可以为创作提供自由的选择。当然,作为实用品,设计师既不能让形式的审美功能取代并影响效用功能;同时也不能容忍为极力地追求产品的效用功能而忽视人类自身的情感要求和风格特征。因此,产品的形式设计以及由此而生的形式美感应该体现相对的自由度。

作为人的个体,由于性格、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消费者对产品的形式设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除了消费者所要求的共同实用功能外,不同的消费者还具有不同的精神功能。通常,一件产品的基本功能和外部条件都已确定,产品的造型设计采取什么形式,往往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一盏台灯只要符合照明的规律,可以设计出众多的样式;一件大衣使用同样的面料,可以剪裁出多种不同的款式;一辆摩托车身喷涂什么色彩并不影响它的性能和造价。设计产品在效用功能和技术条件的制约下,设计多种祥式的可能性就获得了产品“形式的自由度”。工业设计师掌握了形式的自由度,就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因素和想象,适应市场的流行,设计出消费者满意的个性化、多样化的产品。形式设计的自由度被过度利用,又会加大成本消耗或有损于产品的基本实用功能。

产品设计规律范文4

关键词:原木;产品设计;质量管理; 控制

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0-0239-02

设计师形成产品质量的前提。设计合理、质量高,才有可能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如果产品再设计时存在某些本质性质量缺陷,就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产品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市场需要、生产成本、资源的协调,考虑标准化和有关法规的要求,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并进行可行性论证。

原木产品设计是原条造材前对原木产品用途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把木材缺陷和木材标准统筹在材尽其用上,达到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提高经济材出材率和提木材的价格。

一、原木产品设计原则及其质量评价指标

1.在对原木产品的用途进行优化设计时,是量材员对原条采取看、探、敲、量、算、划等办法,正确判断各种缺陷,再根据木材标准,从根部至梢部量尺划线的量材设计过程。因此量材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原木产品的质量,所以量材员应由经过培训、熟悉木材标准和木材价格,并经林业局部门考核合格木材检验员担任。

2.每一根原条上部有一定数量的不同缺陷。由于木材缺陷的种类不同、数量不同、部位不同,对原条质量的影响也不同。通过量材设计,对有使用价值的原条部位进行造材利用,对无使用价值的,经过造材把它除掉。在设计过程中,量好了,原材料积就能得到充分利用;量不好,坏材带了好材,把一些有使用价值的木材,连同坏材一同被剔除扔掉,这会给国家木材资源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我国目前在原木产品设计中判断木材缺陷对其质量的影响范围,完全凭借量材员的经验。经验再丰富,也很难达到百分之百的准确性。有些木材缺陷对于质量的影响容易判断,如裂纹、弯曲等;有些木材缺陷对质量的影响就很难判断,如内腐、漏节等。量材设计时,判断准确,就会得到良好的效果;如果判断有误,就会造成浪费,使一部分等内材混在等外材内按等外材处理掉。

因此,在原木产品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尽量把所有的木材都能设计成有用的原木,提高场频材出材率,做到次材不带优质材,充分利用木材资源;其次要求考虑设计出市场要求的价格最贵的原木,提高经济材出材率达到材尽其用,如果我们只从本单位利益出发,盲目最求价格势必要增加短材和截头的数量,无疑要造成木材资源的浪费。原木产品设计的原理,不带1cm等内材规律;为了防止等内材的丢失,国家规定了一根等外原木不能带1cm的等内材。这条规定也就是成为量材员在量材设计中所要遵循的一条规则。这条规则的基本条件就是要把等外材的等内材控制在最低限。这个最低限的变化范围,必须控制到0到1cm之内。

其次,墩根的规则;墩根是把根部带有木材缺陷的原条,从根端开始截取一节长度不超过1cm、材质不够等内材的木墩,以便提高下一节原木等级的量材设计方案。墩根量材设计法,不同于一般的量材设计法,这种发立足扔掉一部分材积,达到提高经济材出材率和售价的目的。比一般量材设计法所得结果,墩根法的商品材出品率较低,经济材出材率较高,售价较高。

最后原木产品设计的要求;量材设计时,观察原条材身的形态特征、长度、径级、缺陷类型、缺陷所在部位和缺陷危害程度。检量缺陷;按原木标准规定检量缺陷尺寸,对根部端内腐呈空洞的,要用量材尺杆探量空洞程度。合理设计;根据原条各段的等级长度,按着量材设计标准的规定,结合市场需求,计算出各段的原木长度。量化分段;讲计算结果用量材尺杆分段,用色笔显准确地划清下锯记号,便于造材下锯。

二、原条缺陷规律

产品设计规律范文5

关键词:产品;造型设计;形式美

产品作为人的自由创造,成为人类自身本质的一种表现和自我确证。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凝结了人的创造力和智慧,它把人的理想、欲求和情趣通过人的活动而注入到产品之中。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对产品的要求并不仅是质量、功能,外观的造型设计已逐渐成为主要方面。

一、产品设计的形式符合美的基本法则

马克思指出:“劳动创造美”①,即美感最初主要来源于人们在生活中对美的事物的体验,长期以来人们通过不断的实践体验。

既然美的形式法则是人们社会实践中总结出的普遍规律,而产品设计的目的是为满足大众消费需求的,因此必须遵循统一与变化、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等等这些基本的形式美法则。

产品在满足所需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形态是否符合消费审美成了能否打动消费者从而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产品设计中对形式审美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产品造型的审美价值,产品的形式美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产品设计中艺术造型的核心。

二、设计的形式美具有独特的内涵

(一)产品的设计形式美注重功能

产品的功能是产品设计的核心,它体现了社会生产的目的性,即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说,设计一个产品是要使其实现特定的功能。格罗皮乌斯曾经指出:“为了设计出一个物品――一个容器、一把椅子或一座房子――使它发挥正常功能,耐用、经济美观。”②产品形式的美主要在于对功能目的的表现上,它构成了产品的功能美。

(二)产品的设计中的科技含量

产品造型设计与科学技术是密切联系的,使现代工业产品尽可能地给使用者带来高效、舒适、美观的享受,最充分地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任何一件工业产品都是科学和艺术相统一的结晶,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产品的造型,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就没有产品造型设计的不断发展。西门子于2003年在手机市场里面通过新系列――XELIBRL,把自己定位于时尚大家庭中,它创造了一个时尚必备概念的手机品牌。实践证明,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必将给现代人们的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虽然只是一个通话工具,但是却将用户带进了一个未来高科技的世界。

(三)产品的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人机因素

人机工程学是多门学科交叉的学科,其内容涉及面甚广,亦是产品形态设计之美学中不可缺少的美学要素。

我们把产品形态的外部特征作为形式,把设计对象的功能作为内容。形式只有在满足内容的前提下才能自由发展,内容则要求有更合理的形式来表现。同一内容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外观形式,但合理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必须是合乎一定规律的,在产品形态设计中,这一规律是由人机工程学确定的。

产品设计只有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原理,才能让人们在使用某个产品的时候,产生舒适感,亲切感,与适用等的感觉。因此人机工程设计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运用人机工程学使产品更适于人的操作使用;追求产品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满足现代人追求轻松、幽默、愉悦的心理需求;对残疾人设计领域的关注等等。

(四)产品的设计体现人性化关怀

产品设计是一个时代文化发展的综合体现,阿道夫•格勒提出:“审美疲劳”的解释,熟悉的东西比不熟悉的东西较少引起人们的注意。”③因此,产品设计虽然以物质功能为表现前提,却也更关注人类的精神需求,并且随着这种对人类精神需求关注的深化,在产品设计中作为一种人性化的关怀的情感所体现,而这种人性化关怀逐步的被越来越多的群体所关注。

三、设计形式美的更高追求目标

设计产品及造型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求,人的需求除生理与心理的分别之外,无时无刻还在变化,因此,产品形态的研究与发展也将是无止境的。

产品造型形态是多种信息的载体,设计师门通过特定的形式语言,进行产品的形态设计。产品设计的形式美必须与消费者与市场联系起来,要通过研究市场研究消费者将设计者的审美体验和消费者对美的需求相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符合需要的美的形式。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形式美法则也必然会发生变化。

德国包豪斯的创始人之一格罗皮乌斯在其《全面建筑观》一书中指出:“历史表明,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谁要是以为自己发现了‘永恒美’,他就一定会陷于模仿和停滞不前。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

四、结语

在现代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中,科学、技术、艺术成为新的设计“语言”要素,“美丽的产品”如何被塑造成为设计师们探讨的焦点。

黑格尔把形式美称为“抽象形式的外在美与感性材料的抽象统一的外在美”。④形式美是对象的形式在社会实践中充分显现了人类的自由而产生和发展着的一种肯定性价值,它与人的实践自由及其情感表现是密切相依的;它是设计对象与设计师的思想意识、文化素养、情感性格相结合的产物;它是技术与艺术,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烟台南山学院;山东;烟台;265713)

注解:

①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6页

② 贝西勒等.美学-人-人工环境.柏林:柏林德文版,1982.46页

③ 引自韩晨平.室内设计与社会风尚[J].装饰,2004.(3)

④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 315页

参考文献:

[1]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 克莱夫•贝尔著[英].周金环、马钟元译.艺术[M].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

[3] 徐恒醇.设计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

产品设计规律范文6

作为“人为事物科学”的设计,其研究方法有别于自然科学。设计要善于判断问题,抽象该问题的本质,又具象地掌握这类问题所存在形式⑴。意象尺度(ImageScale)就是一种具体的研究和实用性的方法。

1、意象尺度法的含义和研究现状

意象尺度法主要是借助实验、统计、计算等科学方法,通过对人们评价某一事物的层次心理量的测量、计算、分析,降低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知维度,并得到意象尺度图,比较其分布规律的一种方法⑵。

意象尺度法在设计中的应用,最早是色彩方面。尤其是日本和台湾,在色彩的心理效应方面的研究十分流行。方法是从色彩计划入手,以意象调查和语义分析法(又称SD法⑶)为手段,进行系统的分析并指导设计。在国内,赵江洪教授率先提出了设计过程中视觉语言的本质就是表达意象的理念⑷,开展了国内意象心理方面的研究。

2、色彩研究中的意象尺度法(ColorImageScale)

色彩的心理效应如同色彩的感情作用、象征作用和色彩的美感一样,是无法直接衡量和评价的。色彩的意象研究属于色彩心理学的范畴,其主要考虑色彩引起的感觉和知觉,以及由此引起的情感作用⑸。色彩的意象尺度法则是将色彩的属性及色彩心理综合考虑,同时以科学的实验方法为依据进行的色彩关系的研究。设计中色彩意象的形成,不是单独由某个色彩决定的,而是由设计所形成的配色效果以及总体的色调效果决定的。我们见到的最早的实例是日本色彩研究所的色彩尺度图,这种二维的平面图上有规律地分布着若干色彩要素,有单纯的色块和配色,也有企业标识。这种图以一种非常明了的方式向我们传达了这些色彩元素的变化规律或排列方式,构成了代表该类对象的直观意义上的意象描述,这种图就称为色彩的意象尺度图。

3、产品设计的意象尺度法(ProductImageScale)

在设计的前期阶段,运用意象尺度的研究方法,可以调查现有产品形象,确定市场趋势及产品定位,可以提升产品设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例如:台湾学者针对产品形象曾开展了系统的调查及统计分析,并采用SD法等确定产品的意象语汇和概念意象,进而探讨产品认知空间上与韩、日产品的差距。从设计的效果角度看,非常有必要调查和探讨设计师所采用的造型元素与处理手法是否将所要诠释的意象感觉传达给使用者。这有助于了解使用者与设计师对于造型意象诠释的基本认知,并缩小两者间对产品的认知差距,使产品设计的结果能更符合一般使用者的需要。

总体来说,产品设计中的意象方法是与设计心理、认知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的。

4、意象尺度法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意象尺度图的建立过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多学科交叉的问题,涉及实验心理学、统计学等方法和原理。

意象尺度法以语义差异法为基础,它一方面通过寻找与研究目的相关的意象语汇来描述研究对象的意象风格,同时使用类似“暖的——冷的”等多对相对、反义的形容词对从不同的角度或维度来量度“意象”这个模糊的心理概念,并建立五点或七点心理学量表,以很、较、有点、中常(都不是)来表示不同维度的的连续的心理变化量(如很暖、较暖、有点暖、中常、有点冷、较冷、很冷等),并用因素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或多向度法进行研究。一次心理测量一般使用15至25对形容词。形容词对的选取可以从区分语言的三个因素即评价因素、活动因素及潜在因素中得到。日本学者在相关研究中,确定了一系列色彩意象词汇(描述产品的有产品意象语汇)。如:色彩的美/丑、雅/俗等属于色彩的评价性,色彩的动/静、明/暗、引人注目/不引人注目等属于色彩的活动性,而色的强/弱、轻/重、男性化/女性化等则是色彩的潜在性。该方法实际上也是一种以心理学实验为基础的方法。

实验首先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主观感觉对事先选定的待研样本逐个进行不同语意(词汇)的评价,而实验数据的分析整理则必须借助于数理统计(一般常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将由多种因素(意象语汇)组成的多维意象空间,通过统计意义上的降维,找到能最大程度地反映总体意象倾向的尽可能少的意象维度的描述⑹,以及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并最终构建色彩的意象尺度图。

二、意象尺度法在数控机床造型设计研究中的应用

笔者在参加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数控机床计算机辅助造型设计技术及图库研究》(97-776-03-02/01-02)中,应用意象尺度的方法对数控机床这个典型的现代机电产品的色彩配色和产品形态进行了研究。以意象尺度为数据结构的建立基础,在将机床的意象尺度图与WEB网页结合的过程中,构建起了WEB数据库系统,形成了具有动态交互能力的网上图库查询系统,并开发了专业的辅助设计网站——。

意象是色彩、造型、材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心理表现,单独研究色彩或形态的意象可以更容易发现其中的规律,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机床方案在意象尺度图上以一定的变化规律,如:形态上的从曲到直,从统一到变化。以及色彩上的从暖到冷、从软到硬的变化,这就分别概括了图库中机床设计方案在形态和色彩上的分布特性,并简洁明了地呈现出来。综合考虑形态和色彩的因素,将机床的整体造型作为考察对象,同样可以得到其意象分布规律,选取直——曲、对称——不对称2对形容词作为构成尺度图的轴,可以得到不同的机床在图上的分布规律。尺度图中不同的区间分别代表了直/对称、直/不对称、曲/对称、曲/不对称这四大类型的造型风格。

三、应用总结

简单说,意象尺度图是一个具有明确色彩、形态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示意图,这对设计方案的评价和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方法在构造产品形态与色彩审美认知过程的内在心理模型的同时,揭示出产品形态和色彩设计的基本规律,将设计中模糊、感性的问题量化,从而为产品设计(尤其是设计图库)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结构和一定的科学依据。该方法在数控机床产品造型设计中的应用经验,对其他产品领域也同样适用。

注释:

⑴⑹张兵:《色彩意象尺度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1996版。

⑵罗仕鉴:《基于人机工程的数控机床造型意象尺度研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0版。

⑶同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