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思考;措施

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关于生殖健康方面的教育,一直都是我国教育部积极倡导并坚持做好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的重大举措。随着近年来,社会压力的爆发,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受到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在自身的生殖健康方面,出现了不堪设想的后果。因此,本文主要就关于做好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的思考,借此来加强和提高我国青少年对生殖健康教育的认识。

一、课题研究的基础

(一)生殖健康的涵义

在医学上一般生殖健康被定义为生殖系统的健康以及亚健康。1994年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上,通过一致的研究决定认为,生殖健康的定义是指:于生殖系统及其功能的过程所涉一切事宜,包括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的健康状态,而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或不虚弱。同时,一般的生殖健康的定义是通过预防和解决生殖健康问题促进生殖健康和福祉的各种方法、技能和服务。

(二)生殖健康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生殖健康的定义研究学习,有关专家学者将生殖健康的内容总结为以下六个方面。1、人们能够有满意而且安全的性生活;2、有生育能力;3、可以自由而且负责任地决定生育时间和生育数目;4、夫妇有权知道和获取他们所选取定的安全、有效、负担得起和可接受的计划生育方法;5、有权获得生殖健康服务;6、妇女能够安全地妊娠并生育健康的婴儿。

二、做好青少年对生殖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效降低未婚妊娠的发生

受社会进步发展的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当前青少年的性观念都比较开放,因而根据相关的研究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在15-24岁的女性青年中,未婚怀孕的有4.1%。通过加强青少年对生殖健康教育的认识,可以有效减少、降低未婚妊娠的发生。具体,在青少年的成长发展阶段,我国教育部应该充分正视这一问题,积极为青少年学生编写适合的性健康教材,从而学校方面应该正视青春期学生对性知识的好奇,在日常的教学中,选用专业的卫生老师对学生进行有关生殖健康教育方面知识的讲解,同时通过穿插于不同的层面和阶段,来提高青少年对性知识的了解,从而有效降低未婚妊娠的发生。

(二)有效提高青少年对卫生知识的了解

通过做好对青少年关于生殖健康教育的普及,可以有效提高青少年对卫生知识的了解。由于对卫生知识的缺乏,导致大部分青少年在面对出现生殖健康问题的时候,都缺乏对自我的保健意识。通过做好青少年对生殖健康的认识,借此来提高青少年对卫生知识的了解,从而缓解出现青少年发生生殖健康疾病的几率出现。

三、做好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的改善措施

(一)学校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殖健康的教育

要想做好青少年的生殖健康教育,学校方面的教育传播就是必不可少得。针对学校来说,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殖健康的教育,具体的,首先学校方面应该正视和加强教师以及学生对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的认识,其次学校方面应该定期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开展不同阶段的生殖健康教育知识传播,并将教学的重点放在青春期阶段的青少年身上,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的课堂,进而提高青少年对生殖健康教育的认识,使学校发挥出自身作为对学生进行生殖健康教育认识的主要基地的作用。

(二)家长做好对学生的生殖健康教育引导

学生教育从来都不是学校单方面的教育,一个成功的学生教育,往往都需要通过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来带领学生实现更好的教育。针对青少年学生的生殖健康教育来说,家长首先要做好教育引导。具体如,家长应该对青春期的孩子进行适当的关心,在愉快融洽的家庭生活中,采用恰当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生殖健康引导。因为家庭教育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因而每一个家庭都应该掌握必要的性生殖健康知识,同时家长应该重视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性生殖健康知识的传播,在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中,引导孩子进行正确的生殖健康教育。

四、Y束语

本文主要就关于做好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的思考,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探讨。首先对此项课题的研究基础进行了简要的了解,而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做好青少年对生殖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做好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的改善措施,具体如学校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殖健康的教育;家长做好对学生的生殖健康教育引导,最终希望通过对本文的分析研究,能够给予相关的专家学者,一些更具个性化的参考与建议。

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性范文2

教育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根本。古今中外,尽管教育的具体政策、教育的具体科目等等各不相同,其侧重点也各有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对于德育的重视。荀子《劝学篇》有言:“积善成德。”十七世纪英国哲学家翰·洛克说:“优良的品德是内心真正的财富,而衬显这品行的是良好的教养。”这些关于道德的名言,都说明了德育的重要性。

青少年学生是教育的接受者,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学,向其灌输积极的德育思想,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青少年学生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德育素质,是决定国家、民族健全发展的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对于职教生来说,“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虽然所揭示的是技能的重要性,然而,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既要重视技能教育,又要重视道德教育,两者不可偏废。

身心健康的保持必须以德育为基础。现代健康的概念,不仅仅指身体的健康而言,也是指心理的健康而言。职教生处于人生由天真烂漫的少年过渡到性格成熟的青年的阶段,在这一个阶段,教育者积极关注其心理健康是十分关键的。“一个人精神的高雅,在于思考那些善良和优美的事物。”而要使职教生坚持“善良”和“优美”,保持“精神的高雅”,不受流俗社会不良现象的污染,在教育教学中,对他们灌输德育,有效进行德育培养,就显得无比重要。所以,德育是保持职教生身心健康的基础。

职业生涯发展和人生价值实现必须以德育为支撑。职教生职业生涯的发展,不单单指其在学校学习期间接受的技能教育而言,还包括其毕业以后在社会上的工作等等。一个人在社会上工作和生活,固然,其高超的技能水平相当重要,但是,他的人际交往素质如何,他的职业道德水平如何也非常重要,或者说,比起单纯的技能水平而言,良好的道德素养显得更加重要。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处于最上两个层次的需求是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一个人获得尊重和其自我价值的实现,不可缺少的,就是他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视其德育水平如何。在党的十报告里,就指出,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从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可见,加强学生的德育建设,是每一个人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国家、民族发展的必然要求。“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因此,德育是职教生职业生涯发展和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支撑。

《资治通鉴》中说:“德者,才之帅也。”意思是道德是一切才能的基本,一个人只有道德素质具备了,他的才能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才有更好的发挥之地。现代职业教育虽然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主要内容,但是我们在培养职教生职业技能的同时,要相当程度地重视德育,争取把职教生培养成“德技双馨”的综合性人才。

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性范文3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是提高公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本市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初期,人们对此项工作重视不足,“中心”教育指导工作只能面对本校具有不同程度残疾的学生开放。为了营造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我们利用板报、广播、媒体,广泛宣传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走进社区、家庭、学校,介绍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中心。通过走访,我们发现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远远超过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许多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非常关注,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和精神需求及思想道德培养,一些青少年心理存在着严重的不健康因素,使我们更加认识到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走进学校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下发心理测试题和辅导资料,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予以教育指导。经过不懈的努力,在市委市政府、市文明办的大力支持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接待了一批又一批、一个又一个来访者,从中我们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广泛的宣传,满腔热忱的工作,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为我们赢得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和氛围,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真情沟通,让青少年不再迷茫,牵手爱心,让孩子们走出困境

1. 以人为本,深入调查研究,从源头上解决心理问题。据调查统计,有26%的学生心理出现问题,有的甚至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我们发现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压力、青春期逆反、交友早恋、脸上长青春痘等,而学习压力大、缺少最佳的学习方法、青春期逆反是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了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我们分别召开了家长面谈会、学生座谈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家长的困惑,我们发现一些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溺爱、粗暴、放任不管、事无巨细、期望过高、挖苦讽刺,还有一些家庭父母离异、留守儿童、隔辈管理,这些都是引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

为了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我们在全市开展了青少年家庭教育指导,各学校征订了家教指南,坚持每周五下午家长接待日接待家长的来信来访,通过热线电话、网上答疑等形式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坚持每月一次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下发讲座材料、反馈教育信息、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使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走进家庭、走进学校、走进社区,成为青少年学生的良师益友。

2. 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让青少年正确面对现实、正确认识自己。青少年年龄小,简单地说教、乏味地劝说达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生动有趣的活动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拓宽他们的视野、启迪他们的心智、疏导他们的心理。

我们针对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开展了“我的青春我做主,学习方法大比拼”活动;针对孩子与父母对立,青春期逆反,开展了“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亲情互动”活动;针对师生关系紧张,开展了“教师心语、学生感言师生交流”活动;针对学生交友、早恋等心理问题,开展了“走进花季,青春宣言”主题教育活动;针对学生青春期生理变化,开展了“健康知识讲座”。各项活动紧扣主题、抓住问题、设计新颖、参与面广,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收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

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性范文4

吸烟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1]。首先,吸烟是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如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等。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各生理系统、器官都尚未成熟,其对外界环境的有害因素的抵抗力较成年人弱,易于吸收毒物,损害身体正常生长。同时,吸烟还损害大脑,使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其次,吸烟行为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也有明显不利的影响。吸烟不但教会了青少年吸食诱发兴奋的物品,还与学习困难、饮酒、逃学、情绪郁闷和等有紧密相关。有研究表明,从青少年早期就开始吸烟的人会引发成年后成为重度吸烟者;20岁以前不吸烟的人,成人后吸烟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因此,对青少年吸烟行为进行干预在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减少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发生、预防青少年犯罪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献显示[2-4],我国中学生尝试吸烟率为8.97%~36.40%不等,以男生为主;首次吸烟主要发生在12岁及以上,且有低龄化趋势;多数学生有尝试吸烟后再吸意向。目前由青少年所消费的烟草量虽不及成年人,但许多成年人的吸烟习惯是青少年时期建立起来的,因此,预防吸烟的重点人群是青少年。青少年阶段预防吸烟的首要目标是减少初次吸烟、推迟青少年开始吸烟的年龄。

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发育时期,心智和人格尚未成熟,行为和态度具有很强可塑性,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对吸烟有害健康的正确认识是防止青少年吸烟的保护因素[5]。研究表明,烟草广告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大于成年人,产生诱导并强化了青少年吸烟行为[6]。我们应该呼吁全民参与,共同抵制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同时利用多个宣传途径相互结合,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展示吸烟的危害以及控烟工作的重要性,以加强对吸烟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

家庭是中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之一,青少年往往通过模仿成人的行为来表现自己的成熟,如果社会上大部分成人均吸烟,并将敬烟作为一个社交礼节,青少年自然会认为吸烟是一个可接受的社会行为而仿效。家长的态度言行对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吸烟的青少年更倾向于尝试吸烟。加上遗传所致两者的相似人格特质,促进了青少年吸烟行为的产生[7]。家庭氛围和父母对子女吸烟的约束与中学生吸烟也有一定的关系。良好的家庭氛围可能会减少中学生的吸烟行为,反之则可能会增加中学生吸烟。

同伴关系在青少年的心目中占据了较为重要的位置,由于叛逆心理的存在,同伴的影响甚至可能超越家庭的影响。众多研究一致认为,最好的朋友吸烟和在同龄的朋友中流行吸烟是青少年开始吸烟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之一[8]。当吸烟的同伴越多、吸烟程度越高时,越可能采取与同伴相同的行为而吸烟。

不良态度是吸烟行为发生的基础和前提。有研究显示,青少年吸烟的态度可以预测他们今后的吸烟行为[9]。遏制不良态度,培养学生对吸烟的正确态度是控烟干预的重点。另外,严厉的校规是控制中学生吸烟的一个重要手段。当学校对青少年吸烟持较宽容态度时,其学生的吸烟率明显高于反对学生吸烟的学校。

提高烟草制品的售价可以部分切断青少年的烟草来源。美国在州级或国家级水平立法,对烟草制品征收更多的税利,使其价格上升。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对于降低未成年人(13~18岁)以及青年人吸烟率十分有效[10]。

近年来,人们日益认识到禁烟的必要性;我国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要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预防和控制青少年吸烟。但是,现有的法律制度仍然有待完善。在法制健全的基础上,以学校为重点,家庭、

社区相互配合、共同参与,才能达到更好的控烟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杨焱.烟草的危害、流行特点及控制策略.中国健康教育,2006,22(5):387-389.

[2] 李新建,姚海宏,徐继英.上海市中学生吸烟相关健康知识和态度及与吸烟行为的关系.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9, 17 (1):12-15.

[3] 陈纯.汕尾市城区青少年吸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华南预防医学,2009, 35(5) 42-43.

[4] 刘明哲.菏泽市中学生吸烟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9,20(1):71-73.

[5] Rudatsikira E,Abdo A,Muula AS.Prevalence and determinants of adolescent tobacco smoking in Addis Ababa,Ethiopia.BMC Public Health,2007,7:176-181.

[6] 孙纪超,广俊.大众传媒对中学生吸烟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1997,18(2):99.

[7] 陈秀玲,王卫峰,赵庆法.家长对中学生吸烟影响的调查与分析.中国健康教育,1998,14(6):22-23.

[8] 马杰民,陶沁,宋恒兴.中学生吸烟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疾病监测,2002,17(2):68-69.

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 生殖健康; 人口素质; 性文化; 社会规则; 性传播疾病

Reproductive health and quality of the population

ZHAN Yuecheng, ZHOU Weiwei, CHEN Wenchao, ZHAN Yuan

Tangshan Jingtang Reproductive Health Hospital, Hebei 063000, China

【Abstract】 Human reproductive health is a great event which is related to human social moral, sexual cultural values, the quality of reproduction and population quality. By researching and studying the concept of reproduc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proposing relevant measures, it will make relevant departments and majority of medical workers better underst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ese reproductive health and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reproductive health career.

【Key words】 Reproductive health; Population quality; Sexual cultural; Social rules;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强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人们的生殖需求、生殖观念也默默的发生着改变。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生殖系统疾病、性文化迷茫等现象有蔓延的趋势,已经影响了广大人群的泌尿生殖系统健康,给人们家庭、生活、生育质量带来了不良后果。生殖健康、生殖保健问题令人担忧,也明显地影响到了人口素质的提升,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重视。

1 生殖健康与人口素质的关系

1.1 生殖健康的概念

生殖健康一词由英文“Reproductive health”翻译而来,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人口与发展行动纲要》中明确提出:生殖健康就是指人类及其个人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涉及与生殖有关的一切活动,均应在生理、心理和社会诸方面处于完好的健康状态。也就是说,人口的生殖健康不仅仅是自身生殖系统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其围绕生殖有关的一切活动都要遵循社会法律法规、社会道德以及健康的性文化观念,这才是生殖健康的真正内涵。

1.2 人口素质的概念

人口素质是人口在质的方面的规定,又称人口质量。它因人类的种族、遗传因素、社会状况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从广义上讲,人口素质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下,人口群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它包含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三方面内容既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和相互制约,各自反映了人口素质的不同侧面,共同构成人口素质的整体。

1.3 生殖健康与人口素质的关系

生殖健康与人口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生殖健康可以促进和改善人类的生育能力和生育质量、降低各种遗传疾病的发生,提升人类的身体素质和身体健康状况;其次生殖健康人群在围绕与生殖有关的一切社会活动过程中都要符合不同社会阶层的道德标准,对提升人类思想素质有着不可取代作用和影响;相反良好的人口素质又能促进人类生殖系统和社会活动的健康和谐,二者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模式不甚完善的时期,作为医务工作者,必须研究和制约影响生殖健康的有关因素,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宣传生殖健康的有关知识,培养人们养成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生殖习惯和观念,为我国人口素质的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

2 生殖健康测量指标

由于生殖健康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急需建立一套完整的生殖健康测量指标。从生殖健康概念的发展来看,生殖健康的测量指标已经从单纯的医学领域延伸到人口、社会、文化、经济领域。它既涉及到个人的权利与义务,也涉及到国家的责任和社会功能。

目前,国内外尚未有统一、完整的测量指标,北京王燕、王绍贤于1996年提出了一套包括29个指标在内的生殖健康测量体系[1]。1998年,程怡民认为衡量生殖健康水平的指标应包括概念性指标和可操作性指标两部分[2]。这些生殖健康指标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基层生殖健康工作水平,合理调动和充分利用现有的卫生保健资源,完善社会发展目标。但是如何有效的落实这些测量指标,还需要有漫长的社会实践过程,特别是在一些薄弱的方面,如流产、、性传播疾病防治、青少年性健康保健、医疗服务质量等问题更应给予特别的关注。

3 影响我国人群生殖健康的因素

3.1 社会因素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约束、制约生产力发展诸多因素被解除,生产力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与此同时人们的意识形态、道德标准、性文化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有些方面违背了人类生殖健康理念,潜移默化的影响了生殖健康的水平。

3.1.1 社会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忽略了生殖健康在整个国民素质提升的意义 为保障生殖健康和人口质量,我国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十余项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建立对维护我国公民生殖健康、提升人口质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使用和贯彻过程和细节中还存在着走形式、走过场、监管执行不作为现象,有的甚至把其作为权利和利益的象征。同时近年来,我们对市场经济下的一些社会问题重视不够,有些制度和法规与现实不同步,阻碍了生殖健康保健工作的开展与运行。例如:文化发展方向与社会公德教育有脱离国情的倾向;一些先富起来的个别人,家庭观念混乱,包二奶、取二房现象抬头,并成为一种时髦;计划生育工作中以罚代管的现象严重,给想要生儿子的农村人群、有钱有势人群及自由职业人员提供了方便,生二胎、三胎,借腹生子现象屡见不鲜,其创新势头难以阻挡……这些问题暴露出监管、制约、舆论机制的漏洞和缺陷,既影响了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又降低了出生人口的质量,败坏社会风气。

3.1.2 婚姻法婚前强制体检政策取消出现了诸多弊端 虽然过去的婚姻法常规体检中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现象,属于监督、实施、宣传机制不健全所致,非婚前健康体检本身问题。而取消婚前体检之后,由于我国公民的整体素质偏低,自愿体检等同于不用体检,使得遗传病、传染病等危害生殖生育的疾病不能及时发现,既损害了生殖健康,也影响了家庭幸福与生育质量。

3.2 文化领域发展方向不明确,社会道德教育、性保健、性文化教育滞后

近年来,性开放、性随意性、性市场象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社会各个阶层,在扰乱社会秩序的同时,严重损坏了生殖健康。应该说在此过程中,我们忽略了我国所处的特殊社会背景;忽略了我国性文明、性健康教育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水平的现状;忽略了文化引导与社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 市场经济下,社会道德教育、文化舆论方向有自由发展的倾向 我们不能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同于言论自由,为所欲为。我国的国民素质和传统习俗决定了我们文化发展方向决不能简单套用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我们应当借鉴人家好的东西去制定符合自己国家特色的社会道德规范和文化教育规则。实事求是的讲,近年来我们在文化领域和社会道德的建设上存在着方向性的错误。

3.2.2 行业的兴起 以为经营模式的行业遍布在娱乐、旅店、理发、集贸市场、饮食等行业,形成了有组织、有保障、有一套工作程序的经营模式。与此同时大量的录像、网络游戏、影视作品出现在不同层面,人们举手投足之间都会受到与性有关的文化作品的骚扰。在一些人群中性生活随意到如家常便饭一般,婚前的发生比例几乎达到80%之多;群居模仿、吸毒、性乱等模式成为有些人群引以自豪的生活方式。这些现象导致泌尿生殖道感染疾病广泛流行,严重影响了人类生殖健康、败坏了社会风气。

3.2.3 老年人的性观念也发生了细微的改变 据近年来调查发现,我国50岁以上男性人群,患泌尿系感染疾病的比率由原来的0.25%上升至6.2%。出现惊人上升比率与老年男性性心理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即在全民性开放浪潮的影响下,一辈子本本分分的心有些盲动了,也渴望得到社会传说的婚外情。而很多者也会及时掌握这种倾向,提供相关服务,结果感染了疾病,得不偿失,给老年男性朋友身心健康带来巨大的伤害。

3.2.4 性早熟与文化传媒的多样性,导致青少年性活动提前,保护意识淡漠 我国10~24岁的青少年占全国总人口的26%[3],而青少年的模仿与创造力旺盛,缺乏社会责任感,个人行为单纯,结果使得大学生、中学生意外怀孕、流产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出现这种现象除了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外,关键在于性健康教育、性生理宣传以及社会道德教育存在避重就轻、方式滞后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3.3 性传播疾病(STD)、遗传疾病、地方病防治因素

1964年我国向世界宣布,中国大陆基本消灭梅毒、淋病、软下疳和性病性肉芽肿四种经典性病(Venereal diseases,VD)。1977年我国报道发现STD病例13例,截止到1998年报告病例已达百万之多[4]。近年来STD感染病例在不断增加,特别是非淋、湿疣、疱疹、梅毒、艾滋病等五大疾病呈明显的上升势态,加之我们在此类疾病的防治上存在着严重的漏洞和弊病,给人们的生育、性生活、家庭和睦、精神状态以及经济状况带来诸多不良后果,严重影响了男女泌尿生殖系统的健康,影响了社会、家庭的稳定和谐。目前我国重点监测的8种STD中淋病、梅毒、艾滋病被列入乙类传染病重点控制,可见STD的危害性,已经成为笼罩在人们心头的一片阴影,急需全社会的关注和卫生工作者的重视。

另外在家族遗传疾病的防治、近亲结婚、地方病防治方面,存在重视不够、走过场现象。医务人员受市场经济的干扰,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工作敷衍了事,统计报表有虚假现象,甚至干扰和影响了政府的决策,使得一些地区遗传疾病和地方疾病没能很好的得到控制,影响了人口的健康和质量。

3.4 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对生殖健康的影响

目前,性别鉴定、堕胎、重男轻女现象,在有钱有势人群及传统观念强烈的人群中屡见不鲜。人们性生活的开放,性保健、生殖保健意识的淡漠,婚前怀孕,药物流产、刮宫、无痛人流引产到处泛滥,并成为某些医疗机构挣钱的重要途径。这些生殖、生育观念的变化,造成女性生殖道疾病、药物畸形、胎传疾病明显增多,严重影响了生殖健康和生育质量。

3.5 环境污染、职业环境的影响

环境污染对生殖健康的伤害作用可以发生在生育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它可导致障碍、月经失调、损伤、不孕不育、流产、死胎、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畸形等,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环境因素中非电离辐射对生殖健康的伤害较大,如人们常接触到的微波、电磁波、电脑、无线通讯、雷达导航、飞行员或医疗、电器等。职业因素中高温、高空、高原缺氧、热暴露作业、寒冷、高强度作业、大运动量训练、长途跋涉、艰苦环境等因素可以造成男女内分泌功能紊乱、影响男性的功能。化学因素如长期接触杀虫剂、DDT、二恶英等污染食品,容器、塑化剂、办公用品、苯、醛以及铅、汞、镉、锰、砷等重金属及其化合物都可以损伤生殖细胞导致少精或无精症,甚至引起全身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5]。而内分泌失调又可使人类胚胎生殖系统发育受到潜在影响,导致隐睾、尿道下裂、肿瘤、女性流产等疾病。

3.6 生活习惯、医疗、食品卫生的影响

高科技防腐蚀品、食品添加剂、乳化剂、色素、快餐食物、瘦肉精、矿泉水、农药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植物生长素等食品可危害身体器官及生殖系统;饮食或食品单一可造成微量元素锌、硒、铜等缺乏,导致少精或无精症;工业污染导致食用海鲜中汞含量增高,长期食用造成男性不育;生活习惯、交通空气污染、吸烟、饮酒、过度夜生活、空调、手机、电脑等可以影响和生育质量;药物如激素类药物、化疗类药物、避孕药、抗生素可以造成障碍、不孕不育。特别是医药行业受市场因素影响,存在不规范使用抗生素、过度用药、滥用药现象,严重损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3.6 精神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各种因素可导致长期精神紧张和压力、心情不愉快、情志不畅,如:家庭不和、失业下岗、偏僻孤单职业者、流动人口居住条件差、私有企业高强度工作、社会传统习俗压力等,都可以造成生殖系统的损害,引发障碍、月经失调、内分泌紊乱。

4 维护生殖健康的几点措施

4.1 加强政府的决策、监督、管理职能

要大力加强法律法规在实施过程中的质量,不能简单的用经济指标的杠杆作用来带动生殖健康工作,严厉禁止职能部门能拿出文件拿不出行动,对上能打出报告但对下没有深入实际的恶劣行为。把维护生殖健康做为一种社会责任和社会保障事业去抓,使其落实到每一个过程之中。

4.2 提高人口健康教育职业人员的自身文化素质,把生殖健康教育职业人员与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据了解,在我国“人口健康咨询师”执业标准中,其文化程度的要求为初中水平即可[6],这样一个学历标准不能适应现阶段健康教育的需求。个人认为,这类人员必须是医学院校毕业,具有一定临床实践基础,才能真正承担重担,把生殖健康工作做好。近些年来,青少年的、生殖观念等问题一直得不到合理的教育引导,因此而导致的生殖系统疾病让人担忧。所以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是一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工程,仅仅依靠学校的教育是不够的,同时要求我们健康教育职业人员还应当深入到青少年的性文化、生殖发育科普的工作中去。

4.3 加强性市场管理的透明度,提升从业人员职业标准、健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政府职能部门必须提出和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降低此类职业对人们生殖健康的危害。比如,建立从业人员体检、持证上岗,岗前进行性传播疾病危害性知识的培训学习等措施;在各种有可能从事场所宣传生殖健康知识、疾病防治措施、安全套的使用方法和意义等内容,有利于人们对疾病的防护。

4.4 加大性健康教育科普知识宣传力度,培养人们正确的和性观念,保障青少年生殖健康

建议把思想品德和生殖健康教育做为必修课程纳入教学工作;同时加强对文化网络市场的整顿,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对待生殖与问题,向大、中学生宣传避孕措施及安全套使用;宣传药流、人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4.5 认真开展婚前医学检查、产前诊断、遗传疾病咨询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基于我国婚姻登记及国民整体素质的现实,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认识提高生殖健康与人口素质的重要性,脚踏实地的做一些造福于民的事情,提高公务人员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建议民政部门在领取办理结婚手续时,免费宣传婚前医学检查的意义、生殖遗传疾病的危害,宣传性生活知识及生殖感染疾病的防范等知识。

4.6 加强计划生育工作

近年来,在一些有钱有势的个体职业者、追求传宗接代的农民中,借腹生子、多生、超生、性别鉴定等现象层出不穷,严重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给妇女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扰乱了社会的安定和谐。所以政府应该给予认真的研究解决,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4.7 加强妇女的生殖健康保健防范意识,提升妇女的权利和地位

目前,一些地区和人群中,女性生殖生育问题仍然复杂。例如,人员靠青春做资本,结果给自己未来的生活带来严重的伤害。再如,青少年性的随意性及避孕知识的淡漠,多次怀孕流产,导致婚后不孕的病例明显增多。还有一些地区,受传统观念约束严重,妇女社会地位低下,她们认为生不出儿子就在家庭和丈夫面前抬不起头,使其身心健康受到严重伤害。所以加强这类女性青少年及育龄期妇女的生殖保健工作迫在眉睫。

4.8 加强遗传病、地方病防范工作

加强对偏远地区、地方病多发地区、家族遗传史人群、近亲结婚等特殊人群的健康教育指导与监管。相关医务工作者应当深入基层,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提供符合我国现状的防治措施。

4.9 加强社会公德、思想品德教育,明确文化舆论的发展方向

我们应当实事求是地评价目前我国国民思想品德的现状,有必要把社会公德、社会责任、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问题上升到市场经济建设的高度对待。下大力气加强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加强文化舆论导向的研究,加强生殖健康理念的培训学习,培养人们爱祖国、爱人民、有责任感、勤劳勇敢、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思想情怀,从而提升思想素质,保障生殖健康。

4.10 重视环境职业保护,降低现代职业危害因素

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新技术、新产品、新职业诞生的同时,职业危害性也随之出现,医疗保健工作者必须尽职尽责,自觉抵制市场经济的诱惑,积极投身于环境与健康、职业病防范的工作中去,提供给相关部门和广大职业人员安全可靠的防护措施及防范知识。

4.11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供安全可靠的食物和药物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因食品质量、过量超量使用药物引起的肝肾功能损害、畸形、不孕不育和慢性毒性损坏病例呈逐年递升的趋势,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生殖健康,影响了人口素质。我们必须研究现阶段食品、药品对人类的危害以及运行环节的违法违纪行为,研究其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切实消除食品、药品的对人类的危害。

4.12 降低生存压力、完善社会保障、宣传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目前,就业困难、失业下岗、再就业、工作不稳定人群还是有所增加,人们不得不为住房、找工作承担巨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同时生活节奏的加快、民营私营企业职工休假等福利待遇落后;加之社交活动频繁、人际关系复杂,熬夜、赌博、吸毒、、电脑游戏等不良生活习惯人群增多,这些问题应当引起国家政府部门的重视,加快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改善生存压力,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5 改善生殖健康状况,提升人口素质,

为我国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人力基础 通过上述有关生殖健康因素和完善机制的讨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我国现阶段国民生殖健康的状况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和现象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国人口质量的提升。因此,维护和改善生殖健康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社会相关部门和广大医务工作者应当高度重视,积极的、脚踏实地的投身于维护人类生殖健康工作中去,研究制约生殖健康的因素,实事求是的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为我国乃至人类的生殖健康和人口质量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燕,王绍贤.生殖健康测量指标[J].人口研究,1996,(3):53-54.

2 程怡民.关于生殖健康指标的探讨―如何衡量生殖健康水平[EB/OL].CSSCI学术,1998.

3 刘棣.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现状与措施[EB/OL].省略. 2004.

4 裘法祖,孟承伟.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5 牛焕付,王雪楠,等.人类生殖与不孕不育[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

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辅导;身心健康

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知识技术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及健康的心理。学校体育教学是培养和发展青少年时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它蕴涵了丰富而又积极的教育功能,因此,学校体育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有把心理辅导融于体育教育中,才更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一、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怎样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合理进行有效、积极的健康心理辅导,真正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摆在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新课题。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学生完成练习的成败、师生交流的冲突等原因,会导致课堂气氛会生变化,学生可能产生影响心理健康的各种不良问题,如畏难、恐惧、自卑、逆反、焦虑、孤独及异性心理等,这对学生完成体育学习任务有消极影响,更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巨大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外部和学生内部因素,但关键还是由学生个人的生理体质状况、学习成绩、体育技能水平、个性心理、心理判断能力等内在因素决定的。青春期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明显比成人低,心理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教师只有了解了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体育教学中可能导致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不良因素,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因势利导地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加以引导,使其扬长避短,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和心理。

二、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辅导的作用

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价值观发展不成熟的阶段,外界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导致学生心理的巨大变化,这时就需要进行有效的心理调整。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辅导,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能提高其调节情绪的能力,使之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意志品质及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培养集体观念等。

1.渲泄情绪,缓解压力。现在的学生所承受的负担过重,社会和家庭对其的期望过高,升学及就业竞争压力的增大等给大多数学生带来了极大的生理和心理负担,学生极易产生一系列消极心理,如果长期下去将会对学生的身心成长造成极大的危害。实践证明,体育运动具有使人宣泄情绪、缓解精神压力的作用,国家积极提倡全民体育健身,也正是看到了体育对人们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体育教学是学生参与和学习体育的重要途径,由于青少年学生特殊的身心发展特点,他们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必须要有教师的指导,才能既锻炼身心又避免受到身心伤害。

2.发展个性,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体育教学的突出特点就是实践性,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练习,才能将运动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经过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过程、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及个性的成长过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新颖、丰富的教学内容,运用多变的教学方法,借用各种心理辅导手段,对不同学生因势利导,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在学习和锻炼中引导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使之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体育教学中心理辅导的方法

1.激趣表扬法。教师要善于运用教材中的快乐因素,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兴趣和所获得的愉悦情感体验是增强教学效果和增强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只有在学生感兴趣的、能够获得成功和肯定的教学中,学生才能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要运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提出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要充分考虑个体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消除不良情绪、正确对待自身的不足,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真正爱上体育课。

2.诱导法。学生的个人情况不同,取得的学习效果也会不同。教师要针对学生个体上的差异,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地给学生制订适当的目标,使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能正确看待自己,消除消极心理,建立起正确的进取心和自信心,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实现身心健康成长。

3.竞赛法。人在面对适当的挑战时,会产生愉悦感和强烈的行为动机,反之则会产生焦虑、压抑、受挫等不良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积极使用竞赛法来激励学生,又要注意调整活动的形式、组织方法等,让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总之,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每位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教授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合理有效地运用心理辅导展开体育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为教学和学生的成长需要服务,是每个体育教师应关心的问题和努力奋斗的方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