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利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水利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水利建设

农业水利建设范文1

为加快农业的发展并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我国于20世纪在农村修建了大量的农田水利工程,这些水利工程规模较小,在实际的使用中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水利建设逐渐老化,受多方面条件的影响,一些农田水利建设未得到及时的维修及养护,造成其发展逐渐落后。

关键词

农业;水利建设;设备;措施

农业水利工程主要目的是使农田得到充分灌溉,通过对水源的适当调配来满足农田作物生长需求,同时农业水利工程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疏导河流的作用,降低洪灾发生的概率,有着很大的社会价值。因此,必须分析造成农业水利建设滞后的因素,寻找正确的措施处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发展中水利建设发展滞后的原因

1.1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

在农村,许多农业水利建设是由国家出资和农民集资建设的,其管理工作主要是由农村自行组织管理,但在相关税法及税收政策改革后,其农村组织在农业水利建设中起到的作用逐渐弱化,其具体管理责任主体没有得到确认,这些农田水利工程的归属主体与责任主体的指向并不明确,造成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出台过相关的政策对管理工作进行确定,但在实际中起到的效果却非常小,责任不明造成管理工作问题愈发突出,限制了农业水利建设的发展。

1.2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农田较为分散且农户较多,因此对小型水利工程的需求量也非常多,而这些水利工程无论是在前期的建设投资上,还是在后期的管理维护上都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基础支持。在兴建小型水利工程中,国家给予的资金支持无法满足水利工程的发展需求,而在相关的税费改革后,农民对税费内容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水属于自然资源,国家收费并不合理,这就造成对农业水利建设所需的建设资金及管理资金认识上的欠缺,再加上劳动力的流失及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造成农田水利工程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其建设及维修,限制了农业发展的脚步。

1.3缺乏相关的建设维护人才

农业中使用的水利工程以小型为主,这些分散的水利工程在检查维修上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在农村具有专业素质的建设维护人才较少,并且一些维护人员没有受过系统的技术培训,造成在实际的检修工作中技术人才及维护人才短缺的现象愈发严重。再加上农田水利工程在长时间使用和运行的过程中出现老化及损耗的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维护及检修将会使其部分功能出现退化,严重时将会使水利工程完全停止运行,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维修及重建。

2农业发展中水利建设发展的措施

2.1各级领导要重视对水利工程的监督和管理

管理工作是保证农业水利工程正常运行的条件,因此需要确立相关的管理制度,保证管理工作有据可依,在实际中可以顺利实行下去[1]。同时领导需要重视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从而确定管理工作的各个流程,设立专业的管理部门管理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规范其工作机制,落实工作的具体责任,加强对农业用水的监督及管理工作。政府有关领导高度重视该工作,在农村设立了水管站,同时也建立了农民用水协会,这些部门都专门负责农村用水问题,对水源进行协调管理,这才是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之路。

2.2加强资金投入力度

首先,在农业水利建设中最主要的是国家资金财政的支持,国家需要加大对其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其次,地方政府需要将农业水利建设款项纳入财政预算中,使农田水利工程有更大的资金投入;再次,通过吸收社会的资金来充足建设资金,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最后,可以在农村中集资修建,相关部门需要制定优惠措施来鼓励农民出资建设水利工程,水利部门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认识到水利工程的优点。对于农业水利建设资金需要设立专款专项,保证资金可以用到正确的地方,确保为农业水利建设及培养人才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并加强资金的管理工作,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资金浪费情况。

2.3积极培养和使用水利建设维护方面的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后期管理和维护的质量,必须培养和使用水利建设维护方面的人才。因此,中央要组织培训班,从基层选拔业务骨干,进行专业、系统性的培训,培训后发放资格证明,然后委派到地方指导基层工作,然后再对下一层的人员进行技术方面的培训。此外,针对现有的灌溉系统的老化情况,应积极维修和加固。

3结语

完善农业水利建设及促进其发展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规划和实施,而限制农业水利发展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管理、资金、人才等方面,因此在实际中需要根据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从而有效地推动发展,以此实现农业水利建设的真正目的,促进农业的进步和发展。

作者:白延荣 许莉 单位:陕西省白水县林皋水库灌溉管理处

农业水利建设范文2

1.新疆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情况

新疆地处我国的内陆,属于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少。这样的气候特征曾给该地区的农业灌溉带来很大的困扰,随着农田水利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灌溉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高效节水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2.农田水利建设取得的成就

基于对农田水利建设重要性的全面认识,吐鲁番市不断总结农田水利建设的实践经验,同时,结合党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致力于建设出既有利于农业灌溉,又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农田水利工程。

几年来,吐鲁番市水利局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开拓进取,着力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将农田水利建设事业推上了一个新台阶。数据表明,农田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发展,更有利于农民的生产生活。现代水利工程不仅能够扩大农田的灌溉面积,促进农作物增产,同时能防止水旱灾害,更重要的是节约灌溉用水,将以往的粗放型灌溉形式转变为现在的重视成本、节约资源的高效灌溉模式。现在,当地农民利用先进的灌溉方式,调整农业发展结构,扩大产业和经营规模,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抗旱抗涝能力不断增强,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环境保护,真正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经验

3.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 在党的政策宏观指导下,当地政府建立了勘探队和测量队进行适时的跟踪考察。同时,考虑到吐鲁番市是一个欠发达地区,资金及人员方面相当稀缺,因此,政府加大了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开展水利培训班,着力培养大批水利技术人才,实行农村互助合作,加强管理。市政府主要领导全面指导、发动群众,积极投身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去。这一系列措施使得农业生产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3.2国家的优惠政策及资金的投入 由于气候特征等不利因素,在吐鲁番市要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就需要国家更多政策的扶持。针对这一现状,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农田水利建设方案,积极推行水利建设。同时,投入了大量资金,完善各项基础设施。有了政策和资金的保障,群众投身建设更加有动力。

3.3重视水利人才培训,引导技术革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政府在近几年的水利建设中,不断扩大技术人员队伍,且开展中短期培训,培养水利专业人才5100多名。同时,不断引进先进技术,更新生产工具,提高生产效率。只有相信科学,依靠群众,不断创新,农田水利建设才能取得重大的进步。

正是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与开拓进取精神,使吐鲁番市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粮食增产、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农民增收作出了卓著的贡献。

农业水利建设范文3

 

1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城乡二元发展模式,在总体经济的发展中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情况,在农村的各方面发展上投入相对较少,而在农田水利的发展方面一直处于基础设施薄弱、投入不足的局面,再加上机制问题,农田水利的发展一直很落后,明显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制约农业的生产水平。

 

1.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偏低,老化严重

 

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多数都是上世纪修建的,限于当时的规划、设计、施工能力以及经济水平,当时的建设只是满足那个年代的农业发展,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各方面都快速进步,农业生产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正朝着多元化、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方面发展,现有的水利工程已明显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标准低,技术落后,而且已经运行多年,有的已经失去基本功能,满足不了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

 

1.2 管理不善,缺乏保护意识

 

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多是由政府主导兴建的,建成后归当地的农户使用,在项目的管护及所有权责上存在不明晰的情况。归谁所有、归谁维护、费用由谁承担等问题没有清晰的划分,这就导致用的只管用,坏了无人修的状况。资金的投入不足,许多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疏于管理,设备老化,年久失修,大量工程项目都带病运行,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功能丧失殆尽,严重制约农业经济的发展。

 

1.3 水利建设中存在重大型轻小型的情况

 

近些年来,我国的水利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项目不断建设并投入使用。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大型项目,因为大型项目往往经济效益比较高,而且见效较快。但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多数属于中小型项目,需要经过多年才能见到效益,并且其效益是通过农业的发展而显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在农业水平的提高过程中体现出来,农田水利项目本身难以直接获利,投入力度明显不足,积极性也不高,这也是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缓慢的直接原因。

 

2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建议

 

2.1 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调动群众积极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财力是十分有限的,而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需要的资金又是巨大的,所以仅靠政府的投入,很难完成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必须要依靠群众的力量,广泛拓展筹集资金的渠道,政府应建立良好的制度,吸引社会各界的资金投入到水利事业的发展中来,吸引农民、企业或社团参与水利建设,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确保水利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2 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水利建设的发展,只有水利建设水平提高了,才能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才能达到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农民收入水平提高了,才有资本建设美好的家园。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水利建设的发展也要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努力促进“人水和谐”。在农田水利建设中构建生态水利、环境水利、景观水利等,以全新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发展新型的农田水利事业。

 

2.3 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对水资源进行调节,使水资源能充分利用于农业生产中,农田水利建设必须要同节水工程相结合,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节水灌溉技术有很多种,在采用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情况、农业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同时也要认真分析不同灌溉技术的优缺点及实用性,选择适合当地及生产情况的节水模式,比如滴灌、喷灌、膜下滴灌等形式,充分利用水资源,促进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2.4 大力加强农业水利人才队伍建设

 

要通过加强培训学习,使农田水利从业人员能够掌握新科技、新知识、新技术,在业务能力及专业水平上有所提高,更好的适应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要重视人才的引进,从外部引进一些业务能力强、专业水平高且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水利人才充实到水利队伍中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要重视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联合大专院校、科研部门,共同展开科研工作,建立农田水利技术支撑体系,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优势,更好地为“三农”发展服务。

 

3结语

 

我国的水资源是相对匮乏的,而且在时空分布上十分不均衡,南方耕地相对较少,但水资源充足,而北方地区耕地较多,但水资源不足,所以要想促进农业的均衡稳定发展,必须进行水资源的调节,大力发展水利事业。农田水利建设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的快速、高效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对新农村建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业水利建设范文4

[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环境保护;影响;发展

中图分类号:P28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312-01

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促进了电力工程和水利工程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我国实现了对水利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开始实施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水利工程的开发和利用。虽然提高了社会和经济效益,在一定的程度上符合了人民群众的一些要求,但是同时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不利于我国可持续战略发展的实施。因此,在工程开始初期即能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周围的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有效解决施工中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以期获得较高的工程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 当前水利设施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

1.生态环境承载力问题。农田水利设施的发展不能破坏当地的生态,因此,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首先是要维持河流自身的生态需水量,这是生态系统健康的基本条件。生态需水量包括河流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河流输沙排盐需水量、湖泊洼地生态环境需水量。

2.水资源承载力问题。一定意义上说环境也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在短期内是无法恢复的,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上千年才能恢复。水资源自身的生态平衡也需要一定的水量,例如渗入地下的水、蒸发的水、排沙除淤的水、排盐碱的水、湖泊洼地的水量等等,一定要保留维持其基本平衡的水量。

3、水文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是结合水利的实际需要,对原有的天然河流结构和水文特征做出改变,对施工的过程,在天然河流的基础上,建设水利工程,会对水文环境造成影响

4.对地质结构考察不细致,工程选址不当造成生态大面积恶化,大面积库岸崩塌,诱发强烈地震,地下水位上升而引起盐碱化问题。

5.工程施工对当地环境的影响。由于工程施工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粗放型的施工造成大面积的环境污染。这类影响一般可以经过精心设计和施工、加强管理等多种手段可以避免、减轻、或通过自然因素自身的调整又可建立起新的生态平衡。

二. 农业水利怎样向生态水利发展

生态水利是人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实现形式。生态水利就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高度重视保护、修复水生态环境,把水利生态环境建设纳入水利工程规划和建设内容,增强水体纳污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实现农业水利向生态水利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作出不懈的努力。

1.要把水利生态环境建设纳入水利建设规划。政府是生态环境的代言人。在做水利规划时,要从全局的角度考虑水利生态环境建设,把改善水利生态环境、构建人与水利和谐纳入水利规划,达到改善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环境的目的。

2.结合生态环境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过程中应该遵循工程和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原则,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对人类、自热、工程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的分析、研究和处理,把水利工程的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保障经济和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双赢的局面。水利工程的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基本思想,结合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遵循生态环境和工程建设结合的原则,实现单一的施工管理到生态环境、施工和安全生产的全面管理,才能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3.要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时加大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的评价。统筹考虑上下游之间、区域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关系,特别是环境的协调与平衡。

农业水利建设范文5

关键词:水利建设;经济发展;基础设施

一、新形势下农村水利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发展由过去只注重粮食产量向重视农产品多样化转变,由过去纯农业向农村工业化、产业化、商品化转变.农村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农村集镇的城市化及农民住宅的小区化,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和保障能力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等等.这一切,都对农村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1、农业产业结构需要调整.原来农业生产主要追求粮食产量,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为主,所配套的水利工程是为了满足粮食作物的生长需要.但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蔬菜、瓜果、苗木、花卉对灌溉、降渍和抗旱的标准与原有的设施不一致,其标准更高;而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市场化行为,一家一户生产模式缺乏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调整,给农村水利的配套建设带来了困难.

2、水质要求更加严格.由于水产养殖业发展较快,对水源水质的标准要求更加严格.一旦水源污染、水质破坏,会影响到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也会影响到农民的利益.目前因水质不能保证所引发的矛盾相对增加,也影响到水资源费和水利工程水费的收缴.

3、宏观环境发生了变化.目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由政府组织向村民自主转变,由指令性计划向指导性意见转变,由尽可能以资代劳向尽可能出工转变,由政府组织号召向“一事一议”转变,农村水利建设的政策环境与投资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4、正确理解水利产业政策.农村水利建设项目根据其功能和作用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社会效益为主、公益性较强的项目,指防洪除涝工程、农田灌排骨干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水资源工程等;另一类是以经济效益为主、兼有一定社会效益的项目,指供水、水面养殖、水利综合经营等.但实际上并不尽然,因为对于流域性的防洪工程是公益性的,但对圩区治理中涉及到的防洪除涝工程,其受益者和受益范围都非常明显,仅靠政府的投入是不够的.农田灌排工程应该是农业生产性的工程建设,其受益范围和受益者也非常明显,不应该把政府作为投入的主体,相反农民应该成为农业生产投入的主体.

二、新时期农村水利建设工作的重点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好形势下,农村水利建设的重点是防洪除涝、节水灌溉、河道清淤、圩区治理以及农村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推广有效益的技术项目,搞好技术示范工作.

1、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实施节水灌溉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保障.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减少灌溉用水损失,有利于解决农业面污染,有利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是一项革命性措施,必须摆在农村水利建设的突出位置.要加大节水设施与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扶持节水灌溉典型,完善防渗渠系配套,合理发展喷、滴灌工程,重点发展浅湿灌溉技术,有条件的地方对主干渠道逐步实现衬砌化.

2、努力提高农田灌排标准.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对农田灌溉、排涝、降渍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加强对灌、排、降技术标准的研究.今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切实提高供水保证率和农田排涝能力的标准,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标准的灌排服务.同时,要加强农业产业结构的规划研究,以利于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发挥更好的作用.

3、加大农村水环境治理力度.近年来,水污染带来的水环境恶化、水质破坏问题日益严重,给水产养殖带来了负面影响,死鱼、死虾、死蟹等现象时有发生;同时,水土流失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保护农村水资源,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创造良好的水生态环境,越来越显得重要.

4、提高农村供水能力.目前,农村居民饮用水和农村工业用水主要是利用地下水,出现了农村发生地质灾害的隐患,故必须提高农村特别是小城镇的自来水供水能力,加快管网敷设,解决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顺利推进地下水深井的封填工作.同时,在生产力布局上应综合考虑,加强村镇科学规划工作,修建集镇截污处理厂,解决污染源,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形成良好的环境风貌.

5、要强化防洪除涝工程的管理.防洪除涝工程是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性水利工程,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加强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第一,要解决工程维护运行管理经费来源,一是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二是用足用好已出台的有关规费征收政策,三是对通过确权划界取得的水土资源或经营性资产,再通过出租、承包等形式获取收益.第二,要界定工程管理性质,对公益性工程的管理单位做到精简高效,其编制内人员经费要纳入公共财政预算;要做好管养分开工作,养护工作通过企业化、市场化机制操作,减轻管理单位的财政负担.第三,要研究制定排涝费收取使用办法,要根据当地工情、水情和种植养殖业及工业经济特点,研究制定排涝标准,提供优质服务;按照能源费、工资、维修费、管理费、折旧费等核定排涝费,细化受益面积、保护人口、企业产值、种植养殖业等负担比例,由管理单位向受益个人、受益单位收取排涝费,由县及县以上政府出台政策,建立财政、集体(或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机制,解决排涝费用问题.

6、进一步完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经营管理改革.在目前情况下,政府既不能把农村水利当作“包袱”甩掉,也不能继续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包揽的做法.在租赁、承包甚至产权转让的工程管理中,要切实防止掠夺性经营.同时,要加强行业管理,制订考核办法,建立奖惩制度.要加强对经营者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协调解决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对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他建设而减少灌区面积的,镇村应该进行相应调节,以确保经营者的利益.在保护经营者合法收益的同时,应严格要求经营者按照规定缴纳规费.

三、发展农村水利建设采取的主要措施

1、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水利的认识.农村水利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防洪除涝基础设施的保障,就没有农业的增效、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的稳定.农村水利现代化也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保持与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并适度超前.要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用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装备农村水利,用科学的方法和现代的观念指导农村水利,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提供基础性的支撑保障,加快传统农村水利向现代农村水利的转变,实现农村水利的新飞跃.当前,农村水利建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但农村水利始终承担着支撑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任,只要我们正视困难,多调查、多分析、多研究,并拿出切实的对策,就一定能够推进农村水利基本建设持续向前发展.

农业水利建设范文6

1 整合资源来制定农田水利建设的总体规划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基础就是规划。首先我们要在组织领导方面进行加强,对农村水田的建设进行有效的规划,水资源也要进行合理的配置。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力度这一举措让水务部门牵头即可,并联合国土规划等部门进行高规划高设计的标准,让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规划的科学性合理的进行。其次要以群众意愿为主进行编制,以农业建设的项目为主,把水利、农业、国土以及交通等部门的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将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有效的整合集中。进一步促进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

2 广开投资渠道来推进水利配套工程建设

我们应大力争取国家有关政策扶持性资金的投入,并充分利用大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资金进行,中低产田的改造和盐碱地的改良都需要进行灌溉改造,其目的主要是让灌区工程配套齐全。设立专项补助资金,有效治理旱涝碱沙荒,将田间工程配套与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工作作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其次,扩大资金统筹工作中的本级投入。大力组织乡村干部和相关部门扩大队伍的建设,群众民主决策是村级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采取政府补助的方式,有效引导农民投资和投入劳动。对于塘、坝、涵闸、扬水站、田间渠道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项目建设来讲,要采取奖代补的措施给大家精神上大力的支持。再者,我们要提高吸纳社会资金的力度,有效开引导民众的投入。要给自愿投劳投资进行农田水利设施的农民一定的资金扶持;对于那些经济效益叫明显的水利建设项目来讲,资金不足我们就需要采取招商引资的方法解决难题,要适当采取优惠政策吸引民众的眼球,让他们加入进来。从而形成业主进行开发、政府实行监督以及社会资本踊跃参与的良性投资模式。最后,专项资金和管理部门的设立十分的必要,还要适当的补贴村级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各级政府可以通过列支专项资金来对现有农民购买的水利设备以及村级的水利设施进行相应的补贴,从而有效激发社会兴办农田水利工程的热情。

3. 加强引黄灌溉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并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

3.1 节水改造配套建设 这一措施就是要把大中型灌溉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作为主体,完善灌区节水改造配套建设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大力推进田间工程的节水改造,以项目建设为契机,积极地引导农民开展田间节水工程建设、工程改造及工程维护,把灌区的整体效益充分发挥出来。

3.2 培养高素质的农村水利队伍并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政府部门要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打造出一个专业的高素质水利从业队伍,为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而努力、完善管理队伍的专业水平,建立起健全的水利合作组织发展的框架体系。另外,要积极的推行水灌溉,加快制定节水灌溉发展有利于计划用水的步伐,并制定出实施方案。从而使水资源得以高效利用,更进一步的实现高效现代农业的发展。例如:抓好大中型灌排泵站的创新工作,积极地普及和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以及微灌等比较先进的节水技术,并加快扩大节水以及抗旱设备的补贴范围;积极发展旱作农业,有效推广地膜覆盖、深松深耕、秸秆还田以及保护性耕作等技术。

3.3 改革税费制度的实施有效的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并实行按方标准进行收费。 以往人们总是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认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没有珍惜水资源的概念,还有大多数人认为水资源可以免费长期的使用下去进而产生量浪费。因此,促进农田水利的发展是我们目前所必须采用的经济手段。为进一步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我们就需要加强税费制度的实行并实施按方收费的标准措施,将水费的收费标准适当提高,进一步落实好按方收费的这一举措。

4 明晰产权来盘活村级农田水利设施资产

村级农田水利逐渐步入了市场民营化,因此其产权必须具备基本的明晰化,只有产权明晰才能有效的解决归属问题。打造水利资产清查的专业队伍,主要以清查现有村级农田水利设施为主,并进行详细登记,进而加快村级农田水利工程的产权制度的改革发展步伐。以谁进行投资就享受利益这一原则,有效统一责、权、利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明晰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所有权,并将管护责任主体落实到实处。另外,有效分离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所有权、经营权以及使用权有利于日后的工作,尽最大能力盘活村级农田水利设施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