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酒店管理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酒店管理的建议

酒店管理的建议范文1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经济、文化、政治都引进了很多的外来元素,中国市场向世界打开了大门,同时也为本土的一些公司、企业带来了挑战。随着外国酒店管理公司在中国的数目逐渐增多,其科学的经营模式无疑是对中国酒店管理公司的发展造成了威胁。

一、我国的酒店管理公司的概述

我国的法律对酒店管理公司这样规定,其作为企业法人,具有独立的民事权利,可以参与商事活动,承担民事义务,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利用自己独特的技术水平,来为酒店输送大量的管理人才、管理经验以及管理产品。

二、我国的酒店管理公司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酒店管理公司从出现到如今,已经有所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其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阻碍其进步。

(一)没有世界闻名的酒店作为管理的核心。对于酒店来说,其管理的模式、设施的质量等级、预定的网络化管理是核心成分。要想使这些核心成分不断地发展,完善自身,离不开一个酒店作为其核心,承载其发展。对于酒店管理公司来说,核心酒店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声誉。我国现在的酒店管理公司确实很多,但是真正具有优秀的核心酒店的管理公司屈指可数。这是我国酒店管理公司存在的最大问题,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品牌战略不够完善。很多连锁酒店之所以能够吸引顾客,是因为其有一个世界闻名的品牌。世界上一些比较著名的酒店管理公司,其在为本企业的酒店管理制定发展计划的时候,一定会考虑到其品牌战略的实施,将品牌的宣传工作作为企业运作的重要部分,以提高企业的闻名程度,增加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管理模式不够系统。很多国内的酒店管理公司,自身虽然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但是其管理的模式不够系统、完善,一味地靠经验去输出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其对管理的效果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四)销售网络不够广泛。我国酒店管理公司的销售网络不是特别广泛,这也是制约其发展的一大因素。按照国际上惯例,绝大多数的客户可以通过酒店管理公司来订购酒店,其比例可以占到销售总量的五分之二。

三、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发展模式的不断完善

1、经营管理的方式需改进。目前我国的酒店管理公司没有利用品牌策略,其品牌的知名程度也不是很高,仅仅靠着和产权没有任何关系的方式来发展,见效非常慢,并且这种发展模式合作的时间也比较短。管理公司如果想飞速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和其它成员单位建立一种互利共赢、共担风险的发展模式,拓宽发展的方式和渠道。

2、将品牌分类。根据酒店的标准不一样、运作的成本各不相同,每个酒店对品牌提出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应当根据酒店的星级程度不一样,建立不同的运作模式,面对不同的消费群体,进行不一样的品牌经营的方式,最大程度地增加管理公司的利润。

3、寻求与国内大财团的合作。我国酒店管理公司出现的时间较晚,发展不够成熟,要想与世界上历史比较悠久的酒店管理公司竞争,单靠自身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和国内一些比较大的财团公司进行合作,两者可以建立一个委托的关系,由大财团进行出资,酒店管理公司负责管理酒店,两者相互帮助,提高国内酒店管理公司的竞争能力。

(二)建立三个统一

1、品牌和形象相统一。连锁经营是最高效的一种酒店扩张方式,其强调品牌的知名程度一定要高。中国酒店行业当中,比较有名的品牌很少,究其原因是因为,一个品牌的建立,其背后需要一个创作团队,提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

2、服务质量要统一。一个酒店能否吸引更多的顾客,首先取决于该酒店提供的服务的质量是否能让顾客舒心。同一个酒店管理公司旗下的酒店,应当对服务的质量做统一的规定,这显示了该集团的酒店文化和服务质量相一致,同时也可以巩固品牌效益。这就对酒店管理公司提出了高要求,其一方面需要向国外的先进酒店管理集团学习经验,结合本酒店的实际情况,开发出一套适合本酒店的质量保证体系;另一方面,对酒店的服务人员要定期的培训,提高其服务的质量。

3、管理的模式相统一。国际上一些大型的酒店管理公司为什么可以在中国开辟广大的市场,是因为其管理的模式和管理人才比较优越。对中国的酒店管理企业来说,建立一个标准化和有中国特色的酒店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4、销售的渠道要统一。中国的酒店管理公司在推广自己酒店的时候,可以采用加盟、连锁的方式进行,充分利用市场资源,扩宽销售渠道,和其它酒店一同分享客户资源,使得销售日渐规模化,效益也随之规模化的状态。

酒店管理的建议范文2

近年来,我国的服务业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尤其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以及西安世园会等重大国际性盛事在我国的举办,使得我国的旅游业及酒店服务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相应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大,也促使高职酒店管理类人才的培养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

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操作性非常强的专业,这就需要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就目前来看,我国的高职院校在不断地探索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校企联合办学的“订单式培养”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校园酒店”等,都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办学理念模糊不清,教学内容不合理

目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模糊不清,过于注重招生而忽略学生的教育质量和毕业生的品质。办学理念的模糊,导致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陈腐、单调,有些甚至还延续着中学阶段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另外,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及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缺乏科学性。教材的选用较为随意,教材中的知识理论更新慢,跟不上时展的步伐。一些院校教学基础设施不完善,实操教学能力滞后。虽然大部分院校都会采取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但是酒店在接收到学生的时候会发现操作能力较差。

2、重理论轻实践,学时操作能力差

部分学校和酒店的深度合作意识不强,出现学生学习与实践的脱节现象。现在大部分学校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采取的是校企结合的“2+1”模式,即前2年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后1年去酒店进行顶岗实习。这种模式很容易导致学生接受的教育前后严重脱节。在学校方面,学校的教学很容易变成了纯粹的理论教学。一方面是由于学校的教学设备不到位,学生在校期间实习课时过少;另外一方面是教师队伍建设不合理,“双师型”教师匮乏,拥有酒店管理一线工作经验的教师数量较少,导致大部分教师重理论而轻实践。

3、学生实习期间酒店的指导管理欠缺

在酒店方面,酒店由于本身人才流动较大,常常是把与学校合作当成解决企业员工招聘不足的一个补充。顶岗实习生到岗后对学生的教育指导力度欠缺,学生常常是无法顺利完成这种学校与酒店的环境迅速转换的过程。而且在酒店方面,处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对大部分学生的实习工作安排都比较单一,使得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接触的知识面过于片面和狭窄。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1、明确办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学校应该对学生的培养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并严格按照该方案执行。科学设置课程及教学内容,借鉴国内外学校的先进教学经验,结合酒店行业的最新人才需求,设置较为科学、前沿的专业课程。应不断推陈出新,一方面及时推出诸如国际营销策略、国际化市场学、国际连锁管理、等实用性很强的热门课程;同时,对一些传统的酒店管理课程,如营养学、客房、餐饮、市场学、心理学、信息等也要根据国际酒店行业的发展,不断更新内容。学校经常请国际著名企业的CEO来做讲座,给学生传达最新的理念、信息,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

2、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

学校应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如建设客房、前厅、酒水、茶艺等酒店相关实训室,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有机会接触这些酒店的基本内容,并与所学课程理论结合,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要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建设一个过硬的教师队伍。参照国内外先进经验,比如瑞士的洛桑模式,定期派教师到高档次酒店进行学习进修,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酒店行业的培训会议等,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技能。同时,倡导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如可采用体验式、小组活动式、情景法、多媒体扮演、配对等直观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选择合作酒店,合理进行人才定位

目前高职院校与酒店的合作也只是停留在浅层次合作或者说是初级层次合作层面上,并没有达到双方的预期效果。在学校方面,要主动寻求与知名企业的合作,选择档次较高的酒店进行长期的合作,同时要尽量避免频繁的更换合作企业。在确定了较高档次的合作伙伴的前提下,学校要具体合作表现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兼职教师聘任、合作开发教材等方面与酒店企业进行充分的沟通。

首先要在实习前要与合作企业签订实习协议,并制定实习计划,建立网络师生平台,及时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顶岗实习考核办法和标准。注意不要忽略学生实习期间的轮岗实习问题,努力使学生在实习的中能够学到应有的职业技能和素质。

二是要灵活运用与酒店企业的合作资源。当遇到合作酒店有大型会议需要人员帮忙时,可让在校学生参加酒店会议帮忙,解决服务酒店临时用人问题的同时也弥补了院内的实训不足。学生到酒店后完全按酒店员工要求上岗工作,等学生返校后在机动时间内补上落下的课程。这样既服务了酒店的实际需求,也锻炼了学生的专业实作能力,同时还能够弥补院校在教学设施方面的投入不足问题。

酒店管理的建议范文3

新旧教材 人地关系 发挥新教材功能 兴趣 方法 教具 实践活动

人教社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地理教材,是在总结了近四十年的地理教材编写经验和教训,研究了美、英、日、俄罗斯、德及港台的地理教科书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同以前的教材相比,新教材不论内容、结构体系,编排方式、装帧设计都进行了改革。它以全新的面目呈现在师生面前,受到普遍赞许。

一、新教材一个明显的特点“正确阐明人地关系”。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中学生对于人与地的关系应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过去的初中中国地理、世界地理教学,以自然地理为重点,以区域地理为主要教学内容,侧重于区域自然地理知识的传授,而人文地理,人地关系方面的内容不足。旧教材中概念多,地理材料多,知识点多,不能很好地反映人类当前面临的环境、资源、人口等重大问题,学生也难以理解,难以记忆。新教材注意克服上述缺点。改为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组织教材。例如,新教材的世界地理部分,打破了“总论──分论──总论”的旧体系和以大洲为单元的框框,分为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包括地球、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世界的气候、自然带)、世界上的自然资源、世界上的人类以及自然、资源、人类三结合的分区地理(如西亚和北非为一区)等几个大单元。这样,使形成了环境──资源──人类活动这一主线。

二、减少层次,降低难度。

过去的教科书往往从本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出发。因此,篇幅长,分量多,内容偏深偏难,脱离学生实际,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新教材注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在深入浅出地介绍新的地理学科理论、观点、方法和问题的同时,删繁就简,适当降低难度,对于一些难点。或者舍去,或者改为选讲。例如,世界地理内容结构由原来的四个层次减化为三个层次,讲授的国家,地名、数据也大大减少。这样,学生不必在有限的时间内花费过多的精力去记忆地理材料,而有较充足的时间学习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三、注重能力培养,加强技能训练。

以前的大纲中虽然提出了能力、技能方面的要求,但不具体,由于教材的关系,很难达到目的。义务教育大纲对各部分内容都提出了知识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基本技能训练要求(分为初步学会和学会两个层次)和思想教育要求。

为了达到把技能训练要求落实到各部分教学内容中去的目的,新教材设立三个小栏目,分别为“想一想”、“做一做”、“读一读”。“想一想”重在思考、启迪。通过“想一想”,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知识。“做一做”重在实践、运用,其中的内容,主要是动手操作的小实验、小制作,以及一些读图、计算练习。“读一读”重在拓宽知识、激发兴趣,选择的文章多为与课文密切配合、短小精悍的短文。四、图象的改进和创新。地理教材中的图象能够直观形象地显示地理景观和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在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的原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旧教材中的各类图象(彩色、黑色照片、素描画等)有的配置重复,有的选图不当。有的描述文字与图象搭配欠佳。图象的重复出现,影响了文字与图象配合的效果。新教材注意了图象的改进和创新。首先,新教材体现了图象应有的地位。图象在旧教材中被称为插图、附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新教材不仅用图象来说明文字,而且把它们作为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有许多教学内容就是通过读图、提问让学生掌握。为了说明地理事物的分布,配以地图;为了反映地理事物的面目,配以素描图;为了增强直观感受,每册课文前配有大量彩色照片;为了拓宽学生视野,封面配以卫星照片图;一些形象幽默的漫画,使课文更加生动活泼。

旧教材八股式的结构体系和呆板的文字,于教于学都不利。上课念课文、作业抄课文、考试背课文的现象时有所见,严重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技能的培养。教材更新后,必然要求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随之更新。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新教材的教育功能。使用新教材,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兴趣。旧教材地理事实材料偏多,有些内容又较深,超过初中一、二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因而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义务教材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在内容上加以选择,讲求实效,既考虑到科学性,又注意到趣味性。

2、教给学习方法。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和区域性都很强的学科,地理空间广大,地理知识浩繁。对于初中学生来讲,重要的不是记忆大量的地理材料,而是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懂得地图的运用和简易图表的绘制,培养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新教材在开篇中就提出了“怎样学好地理”的问题。首先要多动脑筋,养成勤思好问的习惯。对于所学的对象、地名、地理事物的分布、成因以及地理事物同人类的关系等问题,都要认真“想一想”,问一问“为什么”。

酒店管理的建议范文4

心血管疾病是当前社会一种高发病,多出现在老年人当中,很多患者在就医前就已经停止呼吸。因此,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发挥显著的作用。

1.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急救护理

1.1 呼吸道护理

当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时,护理人员要及时清除患者气道和口腔内的痰液以及分泌物,如果患者当时意识比较清醒,护理人员要对患者正确咳嗽和咳痰进行指导,并且护理人员为了让患者给予配合,还要做好相关的解释工作[1]。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所有的动作都要轻柔,防止患者呼吸道粘膜受损或者口腔出现损伤等情况。而且还要指导患者在吸痰之前要吸入高流量氧气,防治出现低氧血症。

1.2 氧疗护理

若心血管疾病患者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或者心力衰竭,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氧疗护理,给予低流量的持续吸氧,大约每分钟1~2升。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选择给氧方式,给氧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鼻导管给氧,还有一种是面罩给氧。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给适当增加给氧流量,调整至每分钟5~6升。如果患者的病情出现好转,则适当降低给氧流量,每分钟3~4升即可。如果病患有二氧化碳潴留情况,护理人员在进行氧疗护理时,要让患者延长呼气,以便于让二氧化碳顺利排出,如果患者还有低氧血症,护理人员要借助呼吸机辅助患者通气,保证氧疗达到预期的效果[2]。如果患者有肺心病伴冠心病,护理人员在氧疗时需要注意:如果患者的心绞痛发作,则要加大给氧流量,等心绞痛患者疼痛感降低后,再降低给氧流量。

1.3 用药护理

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急救护理中,用药护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是需要护理人员高度慎重的一种护理方式。在药物护理中,药物的用量以及用药时间对患者的病情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心血管疾病患者用药护理中,如果护理人员使用碘胺酮类药物,要加强注意,因这类药物有着强烈的刺激性,容易引起一些并发症,护理人员在给患者用药之后,一定要严密观察,并且还要最大程度上预防因操作不当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在使用药物之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脉搏进行测量,如果患者的脉搏在一分钟之内跳动少于60次,则不能服用地高辛药物,而且地高辛药物有一定的毒性,中毒量近似治疗量,护理人员稍稍把握不好就会造成患者中毒,因此护理人员在用药之后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出现中毒症状,如视物模糊和胃肠道反应等[3]。在给患者使用利尿剂药物之后,要对患者的尿液颜色以及尿液量进行关注,及时改善缺钾症状,做好补钾预防工作。

1.4 心理护理

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心理比较脆弱烦躁,这对病情的控制和治疗极其不利。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护理,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尽可能给予满足,帮助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并对心血管疾病以及相关的治疗知识进行宣传,包含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病情的特点和发病的原因等。让患者对自己的并且有一个正确的了解,降低患者的忧虑,让患者能有一个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并配合治疗。

2.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的注意点

在心血管疾病的急救护理过程中,相关的医护人员还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心血管疾病患者多是老年人,老年人身体功能机制逐渐衰退,而且体弱多病,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不仅要做到严密观察,防止一些并发症发生,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老年患者心理比较脆弱,患病后会产生消极情绪和烦躁心理,这些心理对患者的病情有害无益,导致患者病情加重而且反复发作。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积极与患者沟通,消除患者的不安情绪和焦虑情绪。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要对患者进行药学科普,让患者对自己的病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2.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用药情况给予高度关注,药物的用量以及药物的搭配在很大程度上对患者的病情都有影响,护理人员不仅要给患者进行正确用药,还要在患者用药之后对其服药效果进行密切关注,同时还要对患者用药过程给予正确指导,防止一些突发状况。除此以外,护理人员还要对患者的静脉输液速率进行观察,保证输液的速率在合适范围之内,并且要及时观察患者的血压、尿量、呼吸和心率等[4]。3.前文中也提到,心血管疾病患者大多数是老年人,而老年人的身体功能机制在逐渐衰退,很多老年人在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同时还患有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以及心功能不全等疾病,这些疾病会造成患者疼痛。导致患者出现造星、入睡困难以及失眠等现象,患者的睡眠质量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患者如果因为受病痛折磨而出现上述的现象,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有害无益。因此,在o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给患者提供一个有益于放松心情的舒适环境,无论是灯光、噪音还是温度和湿度,护理人员都要调至最适宜的状态。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饮食调节来使患者心情保持放松,减轻患者的失眠状况和疲劳现象。除了饮食调节,护理人员尽量减少患者的体力活动训练,尤其是一些高强度的体力活动,心血管疾病患者在进行高强度体力活动时,容易出现头晕乏力和心慌气短等现象。

结论:综上所述,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最近几年随着人口老年化的加剧也呈现出上升趋势,这对老年人生活质量以及健康状况都有极其严重的影响。目前针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多是药物治疗,治疗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突发状况和不良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相关的医护人员应当做好急救护理工作,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高伟伟,陈颖,裴慧丽.心血管疾病患者预防跌倒的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01):05-10.

[2]孙敏.心血管疾病患者住院安全隐患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02):07-09.

酒店管理的建议范文5

关键词:安全管理 人力资本 系统管理

黄陵矿业铁路运输公司作为一个大中型工业运输企业,从1992年到2012年,在员工人数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运量增长了24倍,同时保持连续安全生产12年的好成绩,其独到的安全管理模式发挥了主要作用。本文通过深入的实地调研,总结出了“点检制”安全管理模式,对其他工业企业的安全管理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四严五防”点检制

点检是一种系统管理方法,它是利用人的感观(视、听、触、嗅、味觉)或仪表、工具,按照标准,定点、定人、定期对人、机、环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异常和隐患,针对出现的前兆信息,迅速采取对策,将危险和事故消灭在发生前的一种管理方法。例如:黄陵铁运运用红外线实时点检轴温预控管控热切事故;实时地运行点检预控管控冒进信号事故;货运计量点检预控管控超偏载事故。

黄陵铁运近年来在五段(车辆段、车务段、电务段、工务段、机务段)一部(行政管理部)实施了“四严五防”点检制。“四严”即严选点、严标准、严周期、严考核,是指机、环的安全要求方面严守“四严”标准,不讲人情。执行中却要强调以人为本,通过员工的自主管理,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成为设备持续改进、管理日趋完善的内在动力。“五防”即黄陵铁运的点检制包含五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岗位日常点检,第二道防线是专业定期点检,第三道防线是专业精密点检,第四道防线是技术诊断和劣化倾向管理,第五道防线是精度性能测试。五道防线的点检范围逐级减小,点检级别逐级提高。

二、“四严五防”点检制的PDCA循环

黄陵铁运“四严五防”点检制的流程遵循PDCA循环,通过实践,提高,再实践,再提高,持续提升管理水平,如图1所示。经过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循环往复,实现人、机、环系统中风险和危险的预控和管控。

图1 黄陵铁运“四严五防”点检制的PDCA循环

PDCA循环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计划,包括八项要求,即八定:

定业务流程:明确点检作业的程序,包括问题处理程序。业务流程应包括日常点检和定期点检,对发现的异常缺陷和隐患,凡急需处理的由点检员通知维修人员解决,其余的列入正常维修处理。

定点:科学分析以确定设备的维护点,找准设备可能发生故障和劣化的部位,同时确定各部位检查的项目和内容,如点检HTK-499型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时,维护点确定为卡规器、磁钢,车务段列尾设备主机、电池组等。

定人:点检作业的核心是专职点检员的点检。点检员是按区域、按设备、按人员素质要求选定的,所辖点检区的设备管理者是分管设备的责任主体,一经确定,不轻易变动。点检员是经过专门培训、具有一定设备管理能力、精通本专业技术、有实际工作经验、有组织协调能力的管理人员。

定标准:根据维修技术标准的要求,确定每个维护点的检查参数(如温度、电压、气压、间隙、移位、磨损等)的正常工作范围。

定要求:对点检过程严格要求,做到有记录、有标准、有分析、有改进、有总结。各段(部)建立点检台账,详细记录点检内容;点检的项目和标准进行比对,发现问题,按标准处理;对点检记录周分析、月分析,重点设备定期分析,每年有系统分析;查出问题,需要改进的,从设计、改进、评价、再改进的全过程都要有专人负责,重大问题则需提出课题,发动员工或求助专家解决,其余的列入正常维修处理;每半年进行一次点检工作的期中总结,每年进行一次系统、全面总结,不断推进点检管理。

定量:在点检的同时,把技术诊断和倾向性管理结合起来,对有磨损、变形、间隙过大等减损量的点,用劣化倾向管理的方法进行量化管理,实现以修为主向以管为主转变。

定周期:制定设备点检周期,有的点可能每班检查,有的则一日一查,有的数日一查、一周一查或一月一查等,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同时按分工分别进行日常巡(点)检、定期点检和精密点检。

定方法:根据不同设备和不同点检要求,明确点检的具体方法,如用感观或用普通仪表、工具以及精密仪表、工具进行监测、诊断等。

三、“四严五防”点检制的五道防线

“四严五防”点检制的内容包括五道安全防线,每道安全防线都是建立在前一道防线基础上的,五道安全防线的安全级别逐级递进。按照80/20法则,如果一道防线能消除80%的风险和危险,有20%不被发现,成为隐患。那么五道防线的防御能力就是1-(20%)5=99.97%,即五道防线形成的安全屏障能保证99.97%的隐患被消除在危险发生前,极大地保障了黄陵铁运人、机、环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如图2所示。五道防线既是以点检为核心,又充发挥与点检有关的运行巡检、技术监督、定期试验、状态诊断和监测等工作的作用,实现了五道防线各有重点,不重复点检,设备信息流畅通,人员分工和职责明确的闭环管理,向着零隐患目标迈进。

图2 点检制的五道防线

岗位日常点检是防止危险酿成事故的第一道防线。随着设备技术性能和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岗位操作人员实质上也是人、机、环的维护保养人员。通过岗位操作人员负责的日常点检,发现异常,排除小故障,进行小维修,开展小保养。

专业定期点检是防止危险酿成事故的第二道防线。专业点检员是维修管理的责任主体,具有全面的业务知识、实际技能和协调管理能力。他依靠经验和仪器进行定期点检,及时发现人、机、环的隐患,同时依靠仪器、仪表对重点设备、重要部位进行重复的、详细的点检,并协同检修方进行以劣化程度测定。

专业精密点检是防止危险酿成事故的第三道防线。在日常点检和专业点检的基础上,借助干部走动式管理,形成以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共同进行精密点检。

技术诊断和劣化倾向管理是防止危险酿成事故的第四道防线。与“三位一体”(日常点检、定期点检、精密点检)相协同的技术诊断和倾向管理。无论上述何种点检中发现异常,必要时都可以使用技术诊断的方法探明因果,为风险预控和危险管控提供支持,同时对重要部位或系统确定倾向管理项目。技术诊断可不断地记录动态指标,做出曲线,做到一有异常立即发现,为倾向管理提供依据。因此,技术诊断和倾向管理是点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风险预控和危险管控的重要依据。

精度性能测试是第五道防线。上述四道防线保证了人、机、环系统的正常运转,最后一道防线是保证系统的综合性精度。要按精度检查周期的要求,定期(半年、一年或经过年修后)进行精度检测和性能指标检验,计算其精度良好率,分析劣化点,计算人、机、环协调工作时长,评价点检效果。这是对点检实绩的考核。

四、黄陵铁运“四严五防”点检制的三特色

第一,PDCA循环周而复始地保障人、机、环系统安全,始终贯彻三结合原则。三结合指点线面结合、员岗组结合、自检互检巡检结合。点线面结合中,点包括关键点、故障点和危险点,线是干部走动式管理过程,面是基本功修炼。全员的自我修炼使得工作平面日益牢固,线把工作平面上的点全部串了起来,形成联动,点上的风险和危险通过联动机制传递到线上,管理者根据线上信息进行预控和管控。员岗组结合中,岗位是员工和工作的结合点,员工立足岗位开展点检,班组是点检效果评价的最小单位。自检互检巡检结合中,自检指操作者自己检验,这是黄陵铁运岗位文化的体现,互检指上下工序、不同岗位和同岗位交接班的检验,还包括班组长对操作者的检验等,巡检贯穿在由各部门领导以及安全、运营部门人员构成的干部走动式管理过程中,巡检工作重点突出、内容全面、具有专业性、敏锐性和权威性。

第二,五道防线把黄陵铁运的各类点检工作统一起来,使运行岗位人员、专业点检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检修人员等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人员都参加管理;把简易诊断、精密诊断、设备状态监测、劣化倾向管理、寿命预测、故障分析、精度与性能指标控制等现代化管理方法统一起来,从而使具有现代化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人、现代化的技术装备手段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了现代化的人、机、环管理体系。五道防线是“四严”点检制的精华,是黄陵铁运点检工作的特色。

酒店管理的建议范文6

关键词: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服务;电力需求侧管理

作者简介:张裕(1983-),男,湖南邵阳人,贵州电网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工程师。(贵州 贵阳 550002)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9-0152-02

“十二五”期间,电源性缺点的紧张局面日益严重,并且国家对“十二五”期间的节能减排提出更高要求。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为电力用户提供节能服务,是缓解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与常规能源越来越短缺之间矛盾的有效办法之一,也是促进电力可持续发展和满足国家技术节能与结构节能要求的战略措施。合同能源管理给电网公司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从而提供节能服务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电网公司引进和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对节能减排工作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它的出台是节能服务行业的福音,为节能服务企业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提供了广阔空间。

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纳入《“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程被列为五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并明确了发展的目标:“到2015年,建立比较完善的节能服务体系,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进一步壮大,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协会协调、用户参与、金融支持的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大格局”。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推广已经上升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节能服务产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深入开展能源审计和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实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建立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实行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节能机制。

一、合同能源管理应用现状

1.合同能源管理概念、经营方式和类型

合同能源管理(简称EPC-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是一种基于市场的、全新的节能新机制,一种以节约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基于这种机制运作的专业化公司被称为“节能服务公司”(在国外简称ESCO-Energy Service Company,在国内简称EMCO-Energy Management Corporation)。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合同能源管理在市场经济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节能服务公司”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尤其是在美国、加拿大,节能服务公司已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节能产业,带动和促进了这些国家的能效投资和节能项目的普遍实施。

合同能源管理的经营方式就是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与愿意进行节能改造的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按照合同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全新的服务机制来为客户实施节能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节能服务公司为客户提供能源系统诊断、节能项目可行性分析、节能项目设计,帮助项目融资,选择并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进行项目管理、培训操作人员、合同期内系统设备维护、节能量监测等一条龙服务,然后与客户共同验证项目的节能效果、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后,与客户分享项目实施后取得的经济效益,回收项目的投资和获得应有的利润。合同能源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节能管理机制,对于推进整个社会的节能工作、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合同能源管理主要有以下3种基本类型。

(1)节能效益分享型。ESCo/EMCo提供资金和全过程服务,在客户配合下实施节能项目,在合同期间与客户按照合同约定比例分享节能收益;合同期满后,项目节能效益和项目所有权归客户所有,客户的现金流始终是正的。

(2)节能效益保证型。客户提供节能项目资金并配合项目实施,ESCo/EMCo提供全过程服务并保证节能效果,客户向ESCo/EMCo支付服务费用。如果项目没有达到承诺的节能量,ESCo/EMCo按照合同约定赔付未达到节能量的经济损失。

(3)能源费用托管型。客户委托ESCo/EMCo进行能源系统的节能改造和运行管理,并承包能源费用。如果ESCo/EMCo不能达到合同中规定的能源服务质量,应按合同给予赔偿。ESCo/EMCo的经济效益来自能源费用的节约,客户的经济效益来自能源费用(承包额)的减少。

2.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是由全球环境基金项目、世界银行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在1996年,国内建立了三家示范性节能服务公司:山东省节能工程有限公司、辽宁省节能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源深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截至2006年6月,三家公司已为400余家用能单位提供了相应的475个节能项目,总投资额约13.3亿元,获得净收入总共约4.8亿元,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

我国政府从 2000年开始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这一节能新机制。2004年4月3日在北京召开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简称 EMCA)成立大会。EMCA是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中国节能促进项目二期 EMCo服务子项目的执行机构,它建立专项担保资金,实施节能服务公司的贷款担保计划。

据EMCA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从事节能服务业务的企业4175家,从业人员突破40万人,达到43.5万人。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备案节能服务公司2339家。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从2011年的1250.26亿元增长到1653.37亿元,增长32.24%;合同能源管理投资从2011年的412.43亿元增长到557.65亿元,增长35.21%,实现的节能量达到1828.36万吨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4570.9万吨。

二、贵州电网合同能源管理SWOT分析

1.贵州能源消费现状

贵州煤矿资源丰富,地下矿物质储量大,拥有全国磷化工基地、煤化工、铝化工、火电厂、大中型水泥厂、冶金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工业比重占70%以上,既是耗能大省,也是全国节能减排滞后的省份。从表1可知,2011年贵州省生产总值能耗在全国除、香港、澳门、台湾以外省份的排名为27位,仅高于山西、青海、宁夏。相对于全国能耗最少的北京,贵州省能耗约为北京的3.73倍。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贵州省仍旧有很大的节能减排的潜力可以挖掘。

据统计,贵州省2012年贵州省全社会用电量为1046.72亿kWh,第一产业用电总量约为3.95亿kWh;第二产业用电总量约为796.29亿kWh,其中,工业用电总量约为782.96亿kWh;第三产业用电总量约为76.50亿kWh;居民生活用电量约为169.98亿kWh。可知,贵州省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6%,其中高耗能用户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50%左右,大多为感性负荷且功率因数偏低。

因此,贵州作为落后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高,工业用电与高能耗产业占总用电比重大,节能潜力巨大,节能服务行业将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适合开展合同能源管理。

2.贵州电网节能工程试点情况

针对贵州省高耗能企业大多为感性负荷且功率因数偏低的问题,贵州电网公司选择中国五矿(贵州)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龙里龙腾铁合金公司等6家高耗能企业开展“大容量集中感性负荷无功补偿试点工程”的节能新技术示范项目。在示范工程中,采取“一厂一策”的策略进行实际调研、现场数据实测,邀请专家对6家高耗能企业的补偿方案进行逐一研究、论证,确定了低压测动态补偿、低压侧消谐型无功补偿、SVG+FC低压侧动态无功补偿3种就地无功补偿改造方案。目前已完成6家企业无功补偿设备的安装,并有2家进入了试运行。从这2家实际运行的效果来看,功率因数可从0.72~0.75提高到0.92~0.95,功率因数约提高了0.2%;产品单耗约降低了170千瓦时/吨,日产量约提高了6吨,直接为企业降低成本每吨约100元。预计项目完成后,6家高耗能企业每月将减少耗电254万千瓦时,一年将减少耗电3000万千瓦时,折合成标准煤1.1万吨。

3.SWOT分析

对贵州电网公司开展合同能源管理进行SWOT分析,分析情况如表2所示。

从SWOT分析中可知,贵州电网公司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具有优势和机会,但风险和挑战并存。尽管经济效益具有风险,但社会效益是很显著的。贵州电网公司可成立节能服务公司,一是能促进节能服务行业的发展,二是加强自身企业的竞争力,三是体现了公司的社会责任感。

2011年几部委联合制定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各省级电力运行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电网企业的年度电力电量节约指标,并加强考核;指标原则上不低于有关电网企业售电营业区内上年售电量的0.3%、最大用电负荷的0.3%;电网企业可通过自行组织实施或购买服务实现,通过实施有序用电减少的电力电量不予计入。电网企业要实现节能指标,合同能源管理是重要途径。参考国外的成功案例,集合行业优势、资金充足、电网企业的优质信誉、电网企业的长期发展,贵州电网公司逐步建立附属的节能服务公司,并且首先开展针对高能耗企业和政府机构的节能服务及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节能措施。

三、合同能源管理在贵州省的运作分析及发展建议

1.运作分析

从贵州地理位置和经济状况来看,合同能源管理在贵州的推广应用必须以贵州省政府为主导,贵州电网公司和其他电力企业为主体,中大型节能服务公司逐步进入,用户积极参与。

在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贵州省政府提出具体强制性能耗标准,为能源企业参与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提供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对节能服务公司、生产和制造节能节电设备和产品的企业实施一定的优惠政策,制定合理的能源价格体系,主导合同能源管理的开展、推广。

凭着自身的资源和融资能力以及南方电网公司“十二五”节能减排的具体要求,贵州电网公司积极开展节能服务,进行合同能源管理先试点后推广应用。贵州电网公司利用在需求侧管理上的经验,提升节电服务技能和合同能源项目管理技能;通过比较技术优势、客户节电潜力、节电项目可操作性等因素,选取优势项目进行合同能源管理试点。贵州电网公司加强沟通,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节能服务公司的合作、客户的响应,利用供电服务平台资源,搭建节能服务平台,逐步推广合同能源管理,促进合同能源管理在贵州的发展。

贵州发电企业与电力辅业公司组建节能服务公司,是在贵州开展合同能源管理的生力军。中央发电集团大都有自己的节能服务公司在运营,这些节能服务公司技术实力、经济实力雄厚,发挥着重要的节能减排作用,如国电科技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等。贵州发电企业可借助所属发电集团的资源优势,在贵州开展和推广合同能源管理。

只要省政府创建良好的行业市场环境,面对贵州巨大节能潜力,中大型节能服务公司将会逐步进入到贵州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共同促进节能服务行业的发展。争取到2015年,贵州省建立比较完善的节能服务体系,合同能源管理成为用能单位实施节能改造的主要方式之一。

2.发展建议

合同能源管理在贵州的推行和发展,需要政府、电网企业、能源公司、节能服务公司、客户共同努力。前景光明,但任重道远。为了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必须加大能源审计力度,建立能源利用和节能经济效益评价机制;率先推进公共机构的节能改造;搞好高能耗企业、重点用能单位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鼓励电网企业、大型能源企业、能源设备制造企业、大型重点用能单位组建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服务,推动节能服务公司做大做强;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应通过公开招标等竞争性方式,选择节能服务公司,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节能服务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孙攀.合同能源管理的探索与分析[J].贵州电力技术,2009,(7).

[2]张晓宇.合同能源管理(EPC)在中国各行业的发展前景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8).

[3]雷鸣.合同能源管理在电网企业开展节能服务中的实践应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8,(10).

[4]中国统计局.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G].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