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内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发展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发展内涵

科学发展内涵范文1

量;师资队伍;招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10―0038―01

职业学校主动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内涵发展,是时代要求,内涵发展过程中师生安全是底线,师资培养是关键,学生品行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是核心,学校课堂教学、招生就业、基础建设是重点。实践证明,只有抓住了这些关键内容,才能有效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学校牢固树立“育人先育德、做事先做人”的思想,精心实施播撒“金种子”行动计划和培养品行端正“阳光学子”实施方案,扎实组织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七个一”、道德大讲坛、不文明行为“六抵制”等系列教育主题活动,全面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学生“双目标”考核管理、“阳光学子”评选、“双优秀学生”表彰等制度,从有序排队就餐、内务整理评比、规范仪容仪表等细节入手,着力培养学生会做人、会做事和会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以创新驱动为引领

坚持“服务创新创业,助力经济发展”理念,紧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把电子商务作为各专业创新创业的特色课程开设。建成电商培训中心,编印《电子商务读本》教材,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依托专业实训基地和设备,着力构建以广告设计创业园、建筑施工创业园、汽车维修创业园、焊接服务创业园、花卉栽培创业园、文化服务创业园为载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平台和创业孵化服务平台。

三、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紧紧围绕抓好招生入学率、高考录取率、学生技能竞赛获奖率和稳定性就业率这一核心质量体系,不断深化教案备写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和质量评价改革,修订完善专业教学计划,调整加大实训课课时比重,推广先进教学模式,广泛应用信息化手段教学,启动实施课堂质量大赛、课件制作比赛和录课晒课等竞赛活动,有效助力高效课堂建设。高度重视学校体艺卫工作,认真实施体育艺术特色项目,着力培养学生体艺特长。坚持校企合作、定点实习,促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效对接,初步构建起了课堂学理论、校内练技能、校外搞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以招生就业为重点

坚持把招生就业作为学校战略性、基A性工作来抓,全面推行全员招生奖惩制、学籍管理月报制和学额巩固责任制。采取进村入户做动员、清理非法招生保生源、提高质量促招生等措施,狠抓招生工作,学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全县职普比始终保持在4.5:5.5。全面落实省教育厅相关政策规定,先后与武威职业技术学院、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签订中高职一体化联合办学协议,促进中高职衔接,有效拓宽了学校办学路子。

五、以提升素质为抓手

紧紧围绕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有阳光心态、有法制思维的“六有”目标,认真组织开展教师师德建设系列活动和“一书一沙龙”读书等活动,引导教师认知认领,有效担当“一岗双责”,积极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邀请优秀教师和专家来校讲学、主动选派教师赴外培训、开展“双师型”教师评选认定、成立名师创新工作室等措施,加强教师培养管理,教师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六、以服务师生为宗旨

按照“完善基础建设,夯实发展后劲,推动学校发展”的工作思路,采取争取项目资金、用好政府投入、学校多方筹资等措施建成数字媒体实训基地、农业机械化实训基地、汽修专业实训基地和工民建专业等实训基地,添置实训考核装置,完善实训室设备,教学设施日臻完善。紧紧围绕“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目标,建成了有线网、无线网、数字视频监控网、校园区域网贯通全校的教育信息网络,全面实现了网络“班班通”和师生学习空间“人人通”。

七、以深化改革为目标

紧紧围绕“管理创新和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管理思想,遵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坚持从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推动学校持续发展出发,充分发扬民主,聚集教职工集体智慧,超前思考谋划,讨论制定了学校发展、专业建设、教师专业成长、校园文化建设等愿景规划,勾画出学校发展的美好蓝图。健全完善学校章程、工作规则、教学管理、考核奖惩等制度职责和民主决策、师生考评、评先推优、失职责任追究等机制,为学校各项工作升档进位提供了制度保证。完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起质量监控长效机制,规范教学管理工作,较好地保障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科学发展内涵范文2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是我市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最大的实践主题。“三保”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涵,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要着力在保增长上取得新进展。保增长就是要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线,把扩内需、保增长与调结构、上水平有机结合起来。就九江而言,保增长就是要认真贯彻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通过招商引资加大投入,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做大经济总量。保增长要整治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要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客商反应最强烈、企业发展最需要的突出问题和影响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点领域,进行集中整治和规范,保证经济社会平文秘杂烩网稳较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要着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新进展。人民群众得实惠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目的,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要加大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全面落实社会保障“四个全覆盖”,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统筹,努力使老百姓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要把十里河整治工程、长虹西大道工程、湖路工程建设成为改善民生、优化人居环境的民生工程;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和自主就业。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着力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上取得新进展。当前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绝大多数是由于利益冲突形成的,核心问题是利益调整,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面对社会矛盾的多发期,我们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思想,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正视而不回避,对工作的缺点要改进而不掩饰,对诱发的矛盾要化解而不掩盖;要坚持以教育疏导为主,多做服务引导工作,多做沟通解释工作,多做协商协调工作;要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做到预警在先,教育在先,控制在先,调解在先,使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着力构建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努力实现生活安宁、生产安全、百姓安居、社会安定的和谐局面。

科学发展内涵范文3

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观点是丰富的而不是单薄的、是系统的而不是零碎的,不能把科学发展观仅仅理解为一般的个别论断。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所作的最全面、最深刻而又最鲜明的新概括,四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实质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既要从整体上把握其内容,又要具体认识这四个方面的各自内容,这对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就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主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以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充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反映和兼顾不同群体利益,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同时要关心每一个人的利益要求,关心人的价值、尊严和权益,满足人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努力把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落到实处。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党在发展实践中得出的重要认识。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加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使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

科学发展内涵范文4

一、千方百计解决患者就医难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我院的就医难主要问题是等。一是等待挂号时间长,由于我院80%以上均为外地患者,患者往往在前一天或者半夜来到医院大厅外等待挂号。为此,作为患者就诊首个环节的挂号室调整了上班时间,提前半小时开始挂号,八点以前全部挂号完毕,保证了其它科室在上班第一时间就能充分运转。二是等待化验时间长,由于血液病诊疗的特殊性,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化验检查结果才能对病情做出判断。为此,所院在先前已经投入300万元购置细胞分析仪的基础上,又追加投入650余万元,用于购买PCR、基因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染色体核心收集工作站等仪器。这不仅缩短了化验检测时间,还提高了检测质量,使外地患者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诊断结果。

重视患者家属的需求。血液病患者住院时间长,陪伴家属的管理始终是一个难点。设立患者家属等候区,提供微波炉和内线电话,方便家属与病房联系;定期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让家属在了解疾病的同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患者疾病的照顾和心理支持。

重视院外患者的需求。所院在外网设立咨询窗口、提供邮寄化验单服务,这些措施得到了患者及家属们的支持,充分体现了所院“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科学发展内涵范文5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不同领域以人为本有不同的内涵及具体要求,高校坚持以人为本,归结起来,就是教育部周济部长所说的,要坚持“两个为本”,即教育以育人为本、办学以人才为本。

坚持“以育人为本”可以理解为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一是要求将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一般认为,现代大学有三个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但不管人们如何强调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在大学发展中的作用,人才培养职能始终处于根本性地位。从大学发展历史看,大学最初的职能就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在人才培养职能基础上延伸和发展起来的,人才培养是根,是源,是大学这一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根本性所在;另一方面,分析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发展历程,也不难发现人才培养在这些大学发展中所发挥的根本性作用。高校将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就要坚持做到两点:首先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持续提高,其次是努力创造条件让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事业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服务。

二是要求以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解决好的两个根本问题,这一要求直接与第一个根本问题相关,是第一个根本问题的具体展开。国内不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可能各有侧重、各具特色,这是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但其共同的指向应该是培养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里,德育为先的观念要特别强调,不仅在于这一点是古今中外各级各类教育的共同特征,而且在于其本质上也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只有首先成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好的工程师、科学家、医生等等。

三是要求各项育人工作以学生为主体。这一要求与如何培养人的这一根本问题直接相关。为达到这一要求,无论是教学工作,还是管理和服务工作,都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一切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切为了学生,指与学生工作相关的各项工作都应服务、服从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为了一切学生,指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个性化教育与服务,对所有学生的成人成才负责;一切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要将各项育人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去,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各项工作都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坚持“以人才为本”可以理解为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其一,要求将人才资源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资本。任何一个组织的发展都需要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资源的投入,但人力资源,特别是其中处于较高层次的人才资源是最具决定性的资源,尤其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特征表现得更为充分和明显。不仅如此,人才资源也具有资本的属性,而且是第一资本。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才具有持续创造性,对人才资源的投资是最划算的投资,相比在别的方面所进行的投资,其能带来更大的回报,能更明显、更持久的促进学校的发展。

其二,要求将学校的发展与人才的发展协调、统一起来。学校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应当是学校人才发展的过程,两者应该是统一、协调的,否则学校的发展肯定是不可持续的,人才的发展也是缺乏条件的。学校人才发展的过程,不仅指人才队伍整体数量的增加、结构的优化和素质的提升,而且也包括人才个体自身的发展。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是以人为本理念更为现实、具体的体现,应该予以特别重视。

其三,要求推进学校的发展以人才为主体,以教师为主体。也就是要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发展人,着眼于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坚持教师在高校各类人才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要坚持师资队伍建设在各项工作的核心地位,因为大学从根本上说是创造、传播、保存知识的学术组织,学术成就的高低,最终取决于师资水平的高低。

二、坚持和谐发展的内涵

在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达到和谐状态,用和谐促进发展,用发展促进和谐,坚持和谐发展,也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和谐发展,体现在学校管理上,就是要努力提高学校与社会的和谐度、学校内部组织运行的和谐度以及师生员工的和谐感,从而促进学校良性运行和持续发展。

1.学校与社会和谐。这是从学校整体的角度考虑和谐发展问题,可以视为学校的宏观和谐。为做到宏观和谐,必须提高学校与国家、学校与区域、学校与社区三个不同层次的和谐度。首先是学校与国家之间的总体和谐。这要求学校的发展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相契合,也就是说要在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格局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特色,发挥自己的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我们学校坚持以艺术兴学为特色,坚持走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综合性地方院校的发展道路也正出于这样的考虑。其次是学校与区域之间的区域和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更为紧密地结合,是当今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从经济学角度看,在所在区域寻找发展机会其综合成本最低。因此,学校应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和优势积极为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努力提高贡献份额,使学校成为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和直接受益者。再次是学校与社区之间的社区和谐。学校是人的集合,社区区位和社区环境对学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具有直接的影响力。比如,学校所在社区基础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对吸引人才具有明显的积极效应等,信义小区旁边优美的环境和教育医疗服务条件,甲山小区旁边的德智外国语学校等。所以,学校应重视参与所在社区的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工作,为创造一个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社区环境而贡献力量。

从另一方面看,学校与相关产业、行业的和谐也是学校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高校应该采取积极措施,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与对应产业、行业的发展契合更为紧密,从而使前者能够从后者得到明确的方向指引和持续的资源支持。

2.学校内部组织运行的和谐。这是从内部组织的角度考虑和谐发展问题,可以视为学校的中观和谐。为做到中观和谐,必须提高各组织发展与学校发展、各组织发展之间,以及各组织内部的和谐度。也就说,不仅要求学校为各系部的发展、各部门的工作提供支持,而且也要求各系部、各部门的各项决策和行为必须与学校的发展定位相协调,并始终为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服务;不仅要求各系部、各部门能够有效配合,相互支持,做到资源信息共享,各方工作协调,而且也要求各系部、各部门自身团结和谐、持续发展。总体上看,中观和谐就是意味着学校三大职能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行政与学术之间、教学科研与管理服务部门之间等等方面形成良好的校园生态。我们学校应该通过深化相关改革持续地改善这一生态,从而提高学校落实发展定位、实现发展目标的能力。

3.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是从个体人的角度考虑和谐发展问题,可以视为学校的微观和谐。为做到微观和谐,必须提高师生员工的和谐感,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于教职工来说,这种和谐感主要体现在事业、人际和待遇等方面,事业方面的和谐是指教职工事业发展意愿与内外部条件的和谐,发展可能与现实的和谐等;人际方面的和谐是指对学校有强烈的归属感、同事间关系融洽、社会交往和谐等;待遇方面的和谐是指劳酬和谐,保持内部公平(相对于校内其他教职工所劳所得的和谐)与外部公平(相对于市场上所劳所得的和谐)等。

对于学生而言,这种和谐感则主要体现在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学习方面的和谐是指学习目的、内容、方式的和谐,要求想学与所学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与学互动等;生活方面的和谐是指日常生活状态的和谐;心理方面的和谐是指心理健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应变力,能充分表达内心感受,能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等。

三、坚持统筹兼顾的内涵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在发展的具体途径上,就是要做到各方面的统筹兼顾。高校如何坚持统筹兼顾?比较核心的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影响学校全局的一些重大关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每一对关系的不同方面统筹兼顾,协调处理。以下这几组关系是我们在观察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

战略目标与过程的关系。确立学校的战略目标,形成学校发展的愿景非常重要,因为其中蕴含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奋斗目标能将师生凝聚在一起。当然,这一战略目标必须是科学的,并为广大师生高度认同。所谓科学,就是符合学校历史背景、环境特点、学科特色、资源结构等实际情况,适应国家高等教育构建良好生态体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所谓高度认同,是指战略目标是师生在充分讨论基础上形成的共识,并且,大家对其内涵有着一致的理解。比如校训“勤学慎思明德笃行”的提炼等。

需要把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看作是一个过程。即使是当今世界公认的一流大学,也都是在动态的、变化的历史过程中发展形成的。过程的观念能有效地增强师生对学校愿景的感知,但同时也要求精心规划学校发展的若干阶段。这些发展阶段在时间上相互衔接,在目标上逐次提升,使战略目标的实现变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我们学校通过学校“115”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学校建设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综合性地方院校的战略目标,并将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加以推进,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全面提高与重点突破的关系。高校的几乎每一项工作,都会体现出全面提高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学科建设是各项工作的龙头,在学科建设方面处理好这一关系尤为重要。

一个学校的学科状况,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于重点高校而言,其学科结构一般呈现出这样一种状态,即有一个或若干个特色、优势学科,有诸多特色、优势学科的关联学科和支撑学科,可能还有一些水平一般的其他学科。一个学科要不要发展提高,不能仅仅看其竞争能力,而且还要分析其存在价值。为促进学科之间的综合交叉,为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为创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化培养氛围,很多即使是当前不具备优势的学科也有发展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需要全面提高学校各学科的水平。但是,另一方面,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了保持学校的学术水准、竞争能力与良好声誉,又必须实行重点突破,最大限度地提高部分可能是很少一部分现有学科的水平。这里的关键是要统筹、协调好,着力强化各学科间的关联和协同发展,在突出发展重点的同时也引起竞争淘汰机制,从而保持特色优势学科的持久竞争优势,并促进新的优势学科的形成。

我们学校已经形成了以艺术教育为主的学科群,同时在化工、经济学科等新兴学科领域也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今后学校需要重点突破的是具有传统特色优势的学科,在实现重点突破的同时,学校也积极支持与重点突破学科相关或对其起支撑作用的学科的发展。

规模与质量的关系。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都需要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的关系。关于这一关系,下面几个基本的观点应该坚持:首先,规模与质量是辩证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其次,两者总是螺旋式上升的,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可能重点不一样,一定的阶段,规模或外延发展为主,而在另一个阶段,质量或内涵发展为主,但无论什么情况下,质量都应该得到重视,质量永远是学校的生命线;第三,要为规模与质量同步提高而努力。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已从规模扩大转向质量提高,因此各高校在扩大人才培养规模方面一定要谨慎,同时也应当寻求各种可能的办法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招生规模要逐渐趋于稳定,促进培养质量的全面持续提高,是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重点。为此,在学生教育教学方面,在以优秀等次地通过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基础上,又正组织实施“学校大规模全覆盖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在高校发展的不同时期,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具有不同的内涵。现代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比较一致的看法至少包括两点:一是无论教学,还是科研,对高校的发展非常重要,两者缺一不可;二是教学与科研具有协同性,两者具有相互促进的效果。

目前的问题是,在高校中仍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或者重教学轻科研的现象,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本,应该是教学与科研没有很好地结合,两者的协同、促进作用不明显。再加上客观上教学与科研本身性质和社会影响的不同,这样就必然导致有关各方既无动机,也很难有能力同时兼顾两方,顾此失彼的现象、孰轻孰重的争论以及资源分配的困难由此产生。所以,当前在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上,重点应该是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努力促进两者的结合,尽可能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和促进效果。

我们学校有着一直注重教学与科研结合的优良传统。近年来,学校鼓励教师参与科研,要求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量的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科研工作,把科研工作量当做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

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也是高校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工作经常面对的关系。在学校层面,硬件建设主要表现为校舍扩建与改造、设备仪器的添置与更新等,软件建设主要表现为师资队伍的建设、管理能力的建设以及校园文化和精神的建设等。前者能够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和办公学习环境,无疑是重要的,必需的,而后者则能在更大程度上增强学校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事关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投入更大的精力。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一所高校的学术权力与行政力关系如何,直接关系到这所高校学术发展能力,因此必须认真对待,正确处理。关于两者的关系,有两者是明确的。一是两者是高校统一整体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共同服务于学校的整体目标。学术权力的存在确保了高校教学、科研的基本属性,行政权力的作用则在于协调高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之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二是行政权力的行使,从根本上说是要保障学术权利,促进学术繁荣,因此学术权力应占主导地位,而行政权力是辅助的,起辅作用。

科学发展内涵范文6

关键词:城乡统筹;科学内涵;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8-0144-03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和重要武器[1]。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这一重要战略思想以来,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体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各地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纷纷进行实验探索和改革创新。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时代背景与科学内涵

1.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思想的产生与发展过程。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在2003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改革发展要求,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要推动建立“五个统筹”的有效体制机制。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统筹兼顾上升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并强调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2.统筹城乡发展的时代背景。中央之所以多次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有其深刻的现实背景。一是在20世纪后十年向总体小康目标迈进的进程中,农村远远落在全国后面。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突出表现在:农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农村生产力仍相当落后,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医疗卫生条件差、文化生活落后等问题普遍存在。二是在21世纪头二十年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的进程中,农村必须努力跟上全国步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目前,随着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农产品供给实现了从短缺到丰裕的转变,但这是在消费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出现的阶段性现象。今后随着城乡居民生活的改善,全社会对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必然会有新的更高的要求,对农业的多功能性也将提出新的要求 [2] 。当前,农民的有效需求不足、农村市场难以启动,已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三是中国13亿人口中有8亿是农民,只有农民普遍过上了殷实的生活,才能讲全国实现了全面小康。没有发达的农业作支撑,就没有全面小康社会稳固的物质基础;没有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就没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没有农民的普遍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因此,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内在要求,是对过去几十年工业化进程中城乡分割局面深刻反思的结果,也是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充分借鉴和吸收 [3]。

3.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内涵与本质要求。统筹是一种政府行为,统筹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制定者和公共资源的配置者,即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统筹的对象既不是农村发展,也不是城市发展,而是政府在城乡之间的资源配置行为[4]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多重主体的作用,要调整支出结构与消除体制障碍并重、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与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并举;并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通过政府的介入,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实现城乡协调发展[5] 。总体目标就是要使农村在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城乡教育和卫生等方面的差距。

二、全国部分地方在统筹城乡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

1.统筹城乡规划布局。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布局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前提。各地通过统筹城乡空间布局,构建城乡一体化的规划体系;以及统筹城乡用地规划,合理布局建设、住宅、农业及生态用地等方法,来稳定、有序地推进城乡统筹进程。如山东省莱芜市编制了《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规划建立北部生态旅游、西部姜蒜加工储运、南部钢铁加工物流、东部生态农业、中部都市经济区的“五大产业板块”,以及高新区、雪野旅游区、钢城经济开发区、莱城工业区等“四个功能区”,让不同产业覆盖全市市域面积,搭起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框架。成都市提出了“全域成都”的概念,对全市1.24万平方公里版图面积做了统一规划,将城郊、近郊和远郊分成三个圈层,根据各自优势进行错位发展,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事业发展、政策措施等六个方面,实行城乡一体化布局 [6]。

2.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要通过工业化形成产业的支撑和聚集,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土地规模经营,形成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互动。如成都市通过积极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将全市产业发展划分为“三个圈层”,按照“一区(县、市)一园一业”的思路确定了21个工业集中区,并分别明确不同的主导产业,采取引进与培育相结合,相继建成一批产业链条长、市场前景好、易于形成产业集群的重大项目;并通过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特色突出的项目,强化产业集聚效应,促进了优势产业、优势资源的集聚,实现以了工带农、以城带乡。江苏省无锡市通过积极开展农业园区建设,培育优势农业产业集群,先后建成规模以上现代农业园区118个,以及六大农业优势产业集群,有效地推进了地方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建立了“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农业产业化模式;而合作社又与大学联合组建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建立起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3.统筹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基础条件。目前,全国各地在推进城乡一体进程中,都十分重视并将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作为推进城乡统筹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近年来,重庆市通过加快交通基础设施、运输网络和交通枢纽建设,正在逐渐成为中国西部的资金流、物资流、劳动流、信息流的重要集聚中心和辐射中心,而这也为重庆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从铁路运输来看,成渝铁路、襄渝铁路、渝黔铁路、渝怀铁路、兰渝铁路以及成都―遂宁―重庆间的快速铁路、上海―南京―武汉―宜昌―重庆间的高速铁路和成都―重庆间的城际铁路等,中国的八条区际铁路交汇于此。同时,重庆的空港能达到年1 500万人次的客运规模,拥有西部地区最大的长江港口和江海联运手段,并有兰州经成都到重庆和从云南到重庆的石油管道运输 [7]。

4.统筹城乡公共服务。目前,城乡之间的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上,更反映在政府提供的公共医疗、义务教育、最低保障等基本的公共产品上 [8]。近年来,中央和各地政府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力促缩小和缓解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如山东莱芜市采取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层次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目前,全市全面推行了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在50岁以上的26万农村人口中,已有21万参保,参保率达80%以上;并通过深化货币直补的住房保障政策,实现了城乡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政策全覆盖。成都市一方面加大了政府对农村教育服务的投入,从2006年春季开始,14个郊区(市)县的84万名中小学生免交杂费和信息技术费;2008年,又将免费义务教育扩展至市中心五城区学生。另外,成都市采取将教师的管理权限收回到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实行“无校籍管理”的办法,将教师由单位人变成系统人,统一聘任、统一管理人事、工资,统一配置师资,实行“同城同酬”,积极引导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和薄弱地区流动,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

5.统筹城乡人口布局。当前,各地在统筹城乡人口合理布局,实行城乡统一户籍管理,建立跨区域转移人口安置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实践。一是实行城乡一元化户籍制度,从身份上消除城乡政策差别。如沈阳市从2010年1月1日起,实行“一元化”户口管理制度,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云南省自2008年1月1日起,取消“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的“二元制”户籍登记管理模式,实行“一元制”模式,统称为居民户。湖南在全省范围内建立户口一元化制度,取消附加在户口上的社会管理职能,促进城乡人口自由流动。二是建立跨区域转移人口安置机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如成都市通过实行“两放弃、一退出”(放弃宅基地使用权、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集体经济组织)的跨区域转移政策,建立起跨区域转移安置机制。

6.统筹城乡土地利用。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是有效利用现有土地资源,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各地积极探索以承包经营权入股、收入按股分配、合同保底分红、明确流转收益的递增机制等多种形式,推进土地流转机制的逐步完善,确保农民在土地流转中“不失地、不失权、不失利、不失业” [9] 。具体做法包括:一是将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实现土地流转的市场化运作。2009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重庆建立统筹城乡的土地利用制度。重庆在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基础上,设立了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实施土地实物交易和指标交易试验,稳步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拿出原农村宅基地的20%左右集中兴建新型农村社区,另外的80%左右复垦为耕地,通过城市购买置换为城市建设用地,逐步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并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率先探索完善配套政策法规,既破解了发展的土地瓶颈,又实现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二是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土地规模经营。2008年8月,合肥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对流转主体、经营内容、流转方式、奖补政策、用地政策、定价机制等方面出台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并通过委托代耕、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入股等流转的形式,创新土地流转机制。

7.统筹城乡金融资源配置。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2006年底,中国银监会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从机构种类、资本限制等方面,大幅放宽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 [10] 。各地也通过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手段,破解金融支持统筹城乡发展难点,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通过建立村镇银行、优化农村金融服务,实现经营重心下移。为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成都市自2006年起就探索建立了首家村镇银行――邛崃国民村镇银行,为当地农民、农村和农村经济提供标准化和多样化的银行产品与服务,积极支持县域内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二是建立农村商业银行,推进统筹城乡金融发展。三是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担保方式,加大民生贷款支持力度,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如人行山东省莱芜市中心支行引导各金融机构坚持统筹城乡金融一体化建设。

8.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统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一是统筹流域水资源管理,探索新的环境补偿机制。如福建省泉州市出台了《晋江、洛阳江上游水资源保护补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规定》,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要求下游八个县(市、区)经济受益区按用水比例分摊补偿资金,由财政部门设立资金专户,补偿上游建设重大环保项目,从源头上有效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二是统筹城乡水资源配置,通过水权置换,提高农业用水效率。2007年,宁夏出台《宁夏节约用水条例》,明确规定新上工业项目没有取水指标的,必须进行水权转换,从农业节水中等量置换出用水指标。并采取由政府投入1/3、企业投入2/3的办法,对灌区进行节水改造,把节约的水量有偿转让给火电厂。通过建立以市场手段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水市场,通过工业支持农业节水,农业节水支持工业和城市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用水效率。三是探索城乡环境保护新机制,形成城乡污染防治从规划、治理到考核的一体化格局。

三、评价与启示

1.经验与启示。纵观各地统筹城乡的举措,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借鉴与参考。一是坚持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有序推进城乡统筹进程。要把城、镇、村作为一个整体。二是在大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应把城市和农牧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注重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有效衔接与互补,实现城乡人居环境一体化。三是要将金融改革与统筹城乡发展有机结合,从宏观上调整金融资源在城乡的分配格局,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四是要充分发挥自身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等优势,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和与之相配套的先进制造业与服务业,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五是推进城乡统一户籍管理,强化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建立人口转移与就业安置的长效机制。六是出台具体土地流转扶持政策和措施,积极盘活现有土地存量。

2.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在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一些地方大力推动农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过于热衷引进外来的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对如何培育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重视不够。二是把进城农民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与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或宅基地使用权直接挂钩。进城农民享有城镇居民同等的各种社会保障待遇。三是一些地方片面强调把统筹城乡的重点放在统筹城乡建设用地方面,过分热衷于推进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在把腾出的土地用于发展城市和工业园区过程中对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保护不够,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四是一些地方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覆盖城乡的前瞻性不够,缺乏村镇体系长远规划。

参考文献:

[1]张华,王艳.转型期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研究[J].北方论丛,2006,(5):133-135.

[2]高帆.中国三农问题的突围之途[J].学术研究,2009,(12):59-65.

[3]李俊.以城乡一体化推进农村经济改革发展[J].理论前沿,2009(23):14-15.

[4]费利群,滕翠华.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路径选择[J].当代经济研究,2009,(12):1-5.

[5]符华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J].江苏社会科学,2010,(2):99-102.

[6]黄金辉,丁忠毅.成就与问题:成都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建设审视[J].财经科学,2010,(1):91-98.

[7]王钟.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探索与思考[J].探索,2007,(6):170-174.

[8]刘永富.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J].求是,2007,(13):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