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艺术作品的欣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艺术作品的欣赏范文1
关键词 新课程;绘画;艺术语言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美术欣赏中,如何解读中外绘画作品的艺术语言,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探讨。
一、分析作品的主题内容和艺术作品所表现意图及精神内涵的艺术语言
绘画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是运用线条、色彩、造型和构图,依据一定的形式法则进行搭配组合,完成传达精神内涵的任务。绘画的内容与形式,密切相连,形式是观念、情感和技术的体现。由此看来绘画语言实际上是包含了技巧、形式和内容的有机融合。它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画家的感情是靠其特有的绘画语言表现。
在西洋画中,主要使用的是形体与色彩语言,即便没有线的使用,其造型行为不会受到重大影响,其绘画形态的构架依然能成立。即使用线界定轮廓,如在轮廓之外辅上调子,马上就会成为很立体的画面。可见西画中线依然作为表现形体的一种特殊手段。文艺复兴时期,从达·芬奇开始,就形成了一种传统的写实主义画法,通过发展并运用直线透视法来获得景深幻觉的规则;和拉斐尔、米开朗琪罗一样,在绘画的总体风格上,姿势华丽、典雅、宏伟、和谐,写实技术娴熟,形成了他们特有的画风;区别与古典画风擅长表现阳光和色彩的印象派画家们,用光与色描绘自然和抒发自己的感情,他们对瞬息万变的光色变化非常敏感,注重色彩的表现,他们将色彩合理组合,使画面变得明快绚丽,他们也不再因抄袭传统的画法,则给我们诠释了光色的基本规律,表现了一种抒情风格,如《呐喊》中急促、焦躁、压抑的色彩,《舞蹈》中单纯、明快的色彩等。
中国画崇尚文、意、趣,而这一切都是通过笔墨技巧来体现出来的。在这里,笔墨本身不是“具象”的,相对具体塑造的艺术形象来说,它是形式的因素,但却有着引起形象的联想和意趣的感受的功能。正如蓝色和红色能引起冷暖的视觉感受一样,在宣纸上粗糙的干笔能引起树干及老人似的苍老的视觉感受;水分饱满、行笔流畅的笔迹能引起春天般滋润的视觉感受;徐缓的用笔能引起持重含蓄的联想;流利灵活用笔能引起洒脱欢畅的联想;快速而多变的用笔引起蛇龙飞舞的联想。实际上,临池泼墨,变化万千,风雪晴雨,因人而异。中国笔墨这种形式因素,是画家的独特风格在艺术技巧方面的主要表现。艺术家们常“借笔墨以写天地”。通过构思构图,合理运用笔墨虚实,水韵,墨色和运笔而产生的肌理形成有个性的绘画语言。林风眠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绘画大师,他对中国画有的墨线非常感兴趣,同时又痴迷于西洋油画凡高的如流淌式的狂热色彩表现,巧妙地将二者结合起来,加之中国传统的戏剧、壁画、舞蹈等的造型特色绘画载体,创造了中西合壁的独一无二的绘画新风格,新语言;吴冠中的 “东寻西找”,使东方的绘画与西方的绘画联姻,从而形成其中国写意式的用笔,黑、白、灰的墨色对比。虚实处理,仍然是当代画家构成新的属于自己艺术语言的要素,虚实的表现,就是画者灵气的表现,是对画理的悟性。中国画家历来认为画必须有笔墨,无笔墨就不能与画。并且笔墨技巧还要与表现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好的作品。这种代代沿袭的艺术法则即所谓传统,已成为中国所独有的绘画语言当绘画唤起人类的审美情感时,作用于人们的是一种绘画所独有的语言形式。赵无极抽象的语言中,让人可以放浪形骸之外,仰观宇宙之大,俯冲品类之盛,游目骋怀,所以极视听之娱,更有“齐彭殇为妄作,终期于尽”的个人哲思领悟。
美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学家罗恩菲德指出:“教师的目标是激发更多的思想,扩大参照框架,以便使学生的经验内容变得更精确复杂。要做到这点只有向学生提供更多和仔细观察的机会和用于标示和改善监别力的必要词汇,并能用发展新观念和观察能力的方式启发他们。而只用一种机械的方式指导他们画画是达不到目的的。”为此,在新课程高中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要掌握绘画作品的不仅是表现形式的作用,而且还要有内容的体现,精神内容的传达,既所谓的绘画主题的升华。
二、剖析艺术作品独特艺术语言的含义与创作情感体念
无论何类画派的艺术家,他们都是借助其独特的语言形式来完成作品的情感体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绘画语言的不同运用,则产生出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绘画语言由多种要素构成,这里涉及到的视觉因素有:形体、明暗、色彩、空间、材质和肌理等等。
艺术作品的欣赏范文2
[关键词] 欣赏 艺术修养 审美能力
艺术欣赏、艺术创造和艺术批评都是人们进行艺术实践的活动。通过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培养艺术精神,了解相关的艺术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水平。
一、审美能力的提高
艺术欣赏不同于科学认识,“它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在审美需要驱动下、审美意识调控下,调动审美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对艺术作品进行观照、体验和悟解活动,遵循的也是一种情感逻辑,是更突出情感和理解。”审美能力是艺术修养的组成因素之一,通过艺术欣赏来提高审美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体会作品中的艺术美,二是通过欣赏艺术作品,通感艺术家的审美情趣。
审美能力的提高和艺术作品格调的高低有很大的联系。审美情趣在于对艺术欣赏的格调,高雅的艺术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低俗的作品则会给人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在欣赏时,除了要多听多看多比较之外,还需注意质量,也就是要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歌德认为,鉴赏力不是靠欣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欣赏最好作品才能培育成的。如果整天沉浸在普通的流行歌曲中,欣赏水平是很难提高的,更谈不上艺术修养的提高了。在艺术作品中包含的客观因素,已不同于自然形态的生活原型,它集中了生活形象中的精粹,愈是优秀的作品其艺术形象的审美特征愈鲜明。因此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有助于审美能力的快速提高。例如影片《音乐之声》中有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值得欣赏,如《雪绒花》、《哆来咪》和《孤独的牧羊人》等。作曲家理查德罗杰斯善于在复杂的节奏中寻求一种惊人的和谐,旋律自然、流畅而简洁,但简洁中又显示出高度的技巧,让凡是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无不沉浸在优美动听的乐曲之中。
艺术欣赏是对艺术作品的观照和体验,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由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感受而形成的审美意识及审美情感的物化形态。艺术作品中饱含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感情。在欣赏时,就会感受到艺术家独特的审美情趣。但是如何感受呢?这就涉及到艺术欣赏中的共鸣问题。所谓共鸣,本来是物理学上的一个名词,两种振动的频率相同的物体,其中一种振动,也会带着靠近它的另外一种振动起来。这种现象就是共鸣。艺术欣赏的共鸣是指欣赏者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受到感染而激发出的情感变化。创作者和鉴赏者的思想感情借助于艺术作品相共鸣,创作者的心底最深处的一种震动,一直传达到鉴赏者的心底最深处。欣赏者通过艺术作品与创作者建立心灵沟通,通感创作者的思想情绪,从而触动欣赏者的情绪、思想、精神、情调。读者得通过了作品,而体验作者心里的内容,唤起读者“心中的琴弦”的反响,即读者对于作品发生情绪、思想、精神、情调的活动,而体验作者的审美情趣。比如中国“第五代导演”张艺谋的代表作《红高梁》便是采用纯红色作为全片主色调,大片大片的红色在画面闪耀流淌,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刺激和心灵震撼,体现了色彩的造型美和抒情写意功能。
二、培养艺术精神
艺术精神是艺术修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指某种艺术理想、气质、态度、追求等人文精神。从艺术作品对于人生的影响来看,它影响于人生的力很大,欣赏高尚的艺术作品能把人心潜移默化,养成健全的人格。愈是优秀的艺术作品,它的艺术描写愈生动愈深刻,艺术形象愈鲜明愈典型,愈能引起人们的欣赏兴趣。
时代在不断地变迁,但人本身所具有的对“美”的,对“真”的追求却并没有改变。艺术是真实的,艺术的发展贯穿整个人类的发展史,那些真正反映人性本身问题的作品,那些直击人类心灵的作品,是“历史性的作品”,是伟大的作品。欣赏这些作品,会净化我们的心灵,培养崇高的理想。例如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中有这样一段情节黑白的影片中突然出现了一抹鲜红色,那是一位长得非常可爱、穿着红裙子的小女孩。街上有法西斯在抓犹太人,那个小女孩快步走进临街的一所房子,然后便躲了起来。好多犹太人都被抓了起来,没见到其中有那抹红颜色。之后影片又回归黑白世界,直到影片放映法西斯清理犹太人的尸体那一镜头时,突然在卸下的死尸堆里,又出现了那一抹红色,那令人惊诧、令人扼腕的红色。很快地,那抹红色被黑白色湮没了。目睹这一切的辛德勒也同样经历着剧烈的心理变革。这个过程是情节中至关重要的转接。影片最终揭示了一个主题——人类的良知在任何恶劣的境况中都不会完全地泯灭。该片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它的思想的严肃性和非凡的艺术表现力都达到了几乎令人难以超越的深度。任何一个有血有肉、热爱生命、热爱人生的人都不会对这样的艺术作品无动于衷的,这就是优秀的艺术作品、伟大的艺术作品。在其它的艺术门类中也有这样的不朽之作,例如罗伯特·怀斯的经典影片《音乐之声》、罗丹的传世名作《思想者》及曹雪芹的文学巨著《红楼梦》等等,还有很多前人留下的瑰宝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欣赏。欣赏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净化心灵,培养人们对崇高理想的追求。
三、积累艺术知识
艺术知识是艺术修养的基本构成因素之一。欣赏艺术作品可以增长欣赏知识,如关于共鸣、什么是真正的鉴赏等等还能丰富艺术史、艺术流派和艺术风格等相关知识,如巴赫的《三部创意曲》,该曲运用了复调手法,富有巴罗克艺术的风格,其特点是文艺复兴盛期的严肃、含蓄、平衡。通过欣赏这部作品,能对前期古典乐派的艺术风格有所了解。
艺术作品的欣赏范文3
【关键词】艺术欣赏教育;儿童发展;意义;建议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4-0010-03
艺术知识技能、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是儿童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儿童艺术欣赏教育一直处于被忽视、被冷落、被异化的境地。由于缺少必要的教学设施和教材,缺乏专业师资,儿童艺术欣赏教育在广大农村地区一直是项有待填补的空白。很多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或者完全取消了艺术欣赏教育,或者实施的是一种最原始、初级的艺术欣赏教育,只是教儿童唱唱歌、画画简笔画。与此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艺术理论知识,以及对艺术欣赏教育规律的理解存在偏差等原因,现行的艺术欣赏教育往往被异化了。以美术欣赏教育为例,有的教育者将艺术欣赏教育等同于艺术认知活动,要求儿童认识艺术品中描绘的事物名称、形状和颜色,并将介绍艺术品的题材或创作背景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还有的教育者将与艺术作品有关的趣闻轶事作为艺术欣赏的重点,把艺术欣赏教育等同于读历史或讲故事。这些做法使儿童的关注点转向了与艺术欣赏毫不相干的其他方面,忽视了色彩、线条、构图等艺术语汇自身的独特意味。在这种“异化的艺术欣赏教育”中,培养儿童的艺术感受力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一、艺术欣赏教育对儿童发展的意义
造成儿童艺术欣赏教育被忽视、被冷落、被异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教育者对儿童艺术欣赏教育的意义与必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儿童艺术欣赏教育是“务虚的”“可有可无的”。因此,在探讨如何实施儿童艺术欣赏教育之前,首先应该从理论层面明晰儿童艺术欣赏教育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
儿童艺术欣赏教育要培养的不是专业的艺术家,而是具有一定艺术素养的儿童,这正是实施艺术欣赏教育的意义所在。艺术欣赏教育对儿童的艺术能力发展和心灵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1.艺术欣赏教育对儿童艺术能力发展的意义
艺术欣赏教育是儿童艺术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为绝大多数儿童的艺术能力发展提供机会。
与艺术知识技能和艺术创作相比,艺术欣赏更具有普遍意义。不论对儿童整体来说,还是对儿童个体而言,参与艺术欣赏活动的机会远远多于参与其他两类活动的机会。要想专门从事艺术创作,必须拥有高深的艺术知识和精湛的艺术技能技巧,这一直是少数人的“专利”。对大多数人来说,参与艺术活动的主要方式和途径是从事艺术欣赏活动。特别是对儿童个体而言,从事艺术欣赏活动的机会要远远多于参与艺术创作的机会。儿童欣赏艺术的能力总是要高于从事艺术创作的能力,这是儿童艺术能力发展的内在规律。大多数儿童正是在艺术欣赏教育中获得了艺术能力发展的机会。因此,加强艺术欣赏教育,多为儿童提供艺术欣赏的机会显得极为必要。
艺术欣赏教育是儿童艺术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各种艺术能力中,艺术感受力是最根本的能力,它是儿童从事艺术活动的基础,是儿童艺术能力发展的基石。不论儿童从事艺术欣赏活动还是创作活动,都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感受力。艺术感受力在美术活动中表现为“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在音乐活动中则表现为“有音乐感的耳朵”,如果缺少了艺术感受力,再富有韵味的艺术品对儿童来说也毫无意义。“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1〕艺术欣赏教育是发展儿童艺术感受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艺术欣赏教育,儿童可以更深入地体会艺术作品的形式意味与深远意义,在对艺术作品的感知、理解与体验中,儿童的艺术感受力和其他艺术能力会得到不断发展。
2.艺术欣赏教育对儿童心灵健康成长的意义
“艺术的真正职责在于帮助人认识到心灵的最高旨趣。”〔2〕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民族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艺术作品成为人们了解人性与各民族思想文化的“钥匙”。对于儿童的心灵成长来说,这些具有人文性质的艺术“养料”极其宝贵。通过艺术欣赏教育,儿童可以借助不同时代、地域与民族的艺术作品来探寻人类的思想文化宝藏,认识人类心灵深处的崇高精神。在这一过程中,儿童的情感将不断得到陶冶,人格将不断得到提升,心灵将不断得到滋养,整体的生命与生存状态将不断得到发展与完善。实施艺术欣赏教育对儿童心灵的健康成长十分有益,能够“使儿童的情感通过音乐的洗炼而受到至精至纯的陶冶,以至于引导儿童以快乐的精神来创造自己的生活”。〔3〕
二、实施儿童艺术欣赏教育的建议
艺术欣赏教育对儿童的艺术能力发展和心灵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地开展儿童艺术欣赏教育有利于促进儿童的艺术能力发展,保证儿童的心灵健康成长。
1.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选择合适的艺术欣赏作品,注意艺术作品题材、风格和类型的丰富多样性
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越小的儿童越偏爱写实的作品,不太喜欢抽象的作品;越小的儿童越偏爱作品的题材与情节,而不是其他形式要素;越小的儿童越喜欢清晰的形式构成关系,而不是模糊、分散的关系与形式;越小的儿童越偏爱简单的构图,而不是复杂的构图;色彩对儿童具有特殊的吸引力,色彩能引起儿童直接的情感反应和联想。〔4〕这些科学研究发现可以为教育者选择儿童艺术欣赏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
除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与接受能力外,教育者在选择儿童艺术欣赏作品时还要注意所选艺术品题材、风格和类型的丰富多样性,以拓展儿童的艺术视野。在我国,学前儿童接触的艺术品的风格与样式比较单一。以儿童音乐教育为例,“在很多地方,音乐教育往往因强调某种音乐风格,忽视――有时是无视――其他风格,而显得眼界狭小,这在幼儿教育中尤甚”。〔5〕古今中外不同风格与样式的艺术作品都可以成为提高儿童艺术素养的源泉,限制儿童接触多种艺术作品的观念与做法不利于提高儿童的艺术素养。
教育者应该注意儿童正在欣赏的艺术品与曾经或将要欣赏的艺术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尤其“一定要注意选择‘同’的因素十分明显的作品,或是题材相同,或是整体气氛相同,或是构图组织模式相同,或是风格相同,或是创作时代相同,或是作者相同……这种‘同’的方面构成了比较的基础,既可归纳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又能清楚地看到不同作者在诸多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和丰富性”,〔6〕以便儿童能更好地联系与比较各种作品,促进儿童艺术感受力的发展。
2.结合创作活动开展艺术欣赏教育,培养儿童对艺术作品形式的感受力
“异化的艺术欣赏教育”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将与艺术作品有关的趣闻轶事作为艺术欣赏的重点,将艺术欣赏等同于读历史或讲故事,忽略了艺术作品自身的形式意味。因此,教育者在开展儿童艺术欣赏教育时尤其要充分重视对艺术作品的形式分析,提高儿童对艺术作品形式的感受力,帮助儿童拥有“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和“有音乐感的耳朵”。
依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教育者可以结合艺术创作活动开展艺术欣赏教育。以儿童美术教育为例,在欣赏一幅美术作品之前或之后,教师可以寻找作品中一些较为突出的形式要素,如圆、直线、曲线、色彩等,引导儿童运用这些形式要素进行艺术创作,通过儿童对圆、直线、曲线或某种色彩的创作,加深儿童对这些形式要素的理解,从而提高儿童对艺术作品形式的感受力。
3.为儿童提供亲身体验艺术作品的机会,提高儿童艺术欣赏教育质量
已有研究发现,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具备一定艺术修养的成人可以通过没有外显行为的内部操作(即安静地欣赏)来满足其欣赏愿望,但对于缺乏艺术经验的儿童,尤其是学前儿童来说,缺少直观体验的、单纯的安静欣赏方式不能满足其欣赏需要,这种欣赏方式不利于儿童产生并保持欣赏愿望,无法激发儿童热情主动的欣赏行为。因此,在实施儿童艺术欣赏教育时,教育者应尽力为儿童创造亲身体验艺术作品的机会,提高儿童艺术欣赏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卡・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5.
〔2〕黑格尔. 美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44,17.
〔3〕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08-109.
〔4〕滕守尧.艺术与创生:生态式艺术教育概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77.
艺术作品的欣赏范文4
了解艺术的本质,首先需要了解艺术本质的重要特征,特征是事物区别于外物的重要标志。对于艺术本质特征的研究,可以从其显性的外部特征和隐性的内部特征着手进行研究。
一、艺术本质的外部特征
艺术作品是人们接触艺术的重要窗口。欣赏一幅绘画作品、听一首悦耳的乐曲,都能让人感受到浓郁的艺术气息。因此,要想理解艺术的本质,首先需要理解艺术本质的外部特征。艺术本质的外部特征可以归纳为形象性、审美性和主体性。
(一)形象性是艺术最突出的特征
艺术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和反映的基本形式,艺术以具体生动的形象反映生活、体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人们通过感性的艺术形象表达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不同的艺术种类有着不同的艺术形象,从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划分,大体可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和文学形象四种类型。它们增添了艺术形象的审美色彩,丰富了欣赏者的审美感受。
(二)审美性是艺术特有的属性
审美性是艺术特有的属性,是人类审美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艺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强调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艺术美是艺术家主观创造出来的,这种创造性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与自然美有着重要区别。艺术作品的审美性不仅表现了内容美,更表现了形式美。艺术以其特有的形式生动地表现出内容的美感,我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就曾提出“意在笔先”的说法,强调意念产生在构思之前,艺术作品应凸显内在精神。艺术的审美性强调人的主观创造性,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相结合的产物。
(三)主体性与艺术密不可分
艺术的主体性贯穿于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艺术家通过艺术媒介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体会物态化为可供他人欣赏的艺术作品。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创作出来的产物,不同的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会有各自独特的风格,因而艺术作品也有鲜明的主体性色彩。欣赏者是艺术欣赏的主体,不同的欣赏者在欣赏同一件艺术作品时会因为自己所处时代、环境、教育背景等因素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这些不同的审美感受体现出艺术欣赏过程中强烈的主体性色彩。
艺术的形象性、审美性和主体性构成了艺术本质的外部特征。艺术生动的外部形象能够给人鲜明的审美感受,使人强烈地感受到艺术独特的魅力。
二、艺术本质内在规律的特征
如果把艺术的外部特征看成艺术的表现,那么其内在规律的特征就是艺术的升华。关于艺术的升华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一)艺术应当具有思想性
好的艺术作品必须是一件能够引人深思、耐人寻味、使人产生共鸣的艺术作品。因此,艺术作品必须带有思想性。从一定意义上讲,艺术的思想性就是艺术作品应当具有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通过研究艺术作品,人们了解了其所处时代的人文背景、文化环境以及该时代人们的思想潮流,使艺术凸显了深刻的历史意义和人文价值。
(二)艺术应当具有情感性
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人们用艺术相互传达感情。”情感性是人们对于客观生活的特殊反映。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带着自己对客观自然的感悟和体会进行创作。因此,情感是艺术家灵感的源泉。在艺术鉴赏活动中,欣赏者通过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用心的赏析,理解艺术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联系自身,从而与其产生共鸣,与艺术家的情感相碰撞,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这种深刻的情感体验是艺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重要标志。
(三)艺术应当具有想象力
想象是艺术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心理活动。艺术创作活动以客观世界作为灵感的源泉,它并非单纯地再现客观生活,而是通过艺术家的主观想象进行加工创造,将生活中所见之物进行升华,从而创造出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作品。艺术鉴赏活动同样与想象密不可分,如人们在欣赏音乐时,需要通过想象将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在大脑中组合成一幅优美的画面。想象力贯穿于艺术活动的全过程。
结语
综上所述,探究艺术本质问题可以从它的特征入手。特征是本质的表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艺术是由艺术家主观想象创造出来的具有深刻思想和丰富情感的审美形象。主体性、形象性、审美性以及思想性、情感性、想象力都是具有艺术魅力的艺术作品不可或缺的重要属性。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艺术作品的欣赏范文5
【关键词】艺术品价值;艺术欣赏;创造;实践经验
艺术欣赏是艺术实践中的重要环节。艺术欣赏具有较强的审美或反审美的情感认知特性。即艺术欣赏者首先应以饱满的情怀去感知,把握审美对象的突出特点,力争审美主,客体之间得以迅速地沟通和交流。人类的艺术实践活动,不论是艺术家的创造环节,还是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都是充满人类独有思想情感的行为。迟轲曾说:“艺术之所以在人类社会中有存在的价值,正如托尔斯泰所说的,就在于它是人们交流思想情感的手段,是人类团结的手段。”也就是说,艺术行为本身,是具有较强的情感交流,表达特征的。艺术欣赏也不例外,它是典型的情感与理智,感性与理性有机统一作用的活动过程。换句话说,只有当欣赏者有了饱满情怀,才会选择进行欣赏艺术的行为。也只有心存丰富情感的欣赏者才有可能被艺术作品内在的艺术魅力激荡起强烈的审美与反审美的情感心理活动,艺术体悟和艺术享受,否则,艺术欣赏者的欣赏认知水平不可能达到与艺术家心灵相同的水平高度。例如,当欣赏者面对意大利画家莫底格里安尼描绘表现的有“罪恶之花”之称的具有“肉感和妖冶”神态的画和面对挪威画家蒙克《呼号》那样似乎使“整个宇宙都处于动乱不安之中”的作品时,心中不可能是平静而没有所感所想的。往往越是情感丰富,越是细腻的人,其艺术欣赏就越深入,最终获得的艺术享受也就越多。
艺术欣赏具有较强的再创造性。有一则记者采访中国著名电影演员刘晓庆的报道。该报道说:“告别观众五年的刘晓庆出演《武则天》,引起极大的反响。该剧拍摄中记者曾去拍摄现场采访,刘晓庆直言她要塑造一个‘刘晓庆式的武则天’,现在该剧已全部完成并即将播出,刘晓庆却给我一个出人意料的回答:我塑造的武则天就是剧中的那一个,我对角色的理解,对角色的看法,对角色的体现,我都讲的都表现在剧里了。到底演的好坏,留给观众去评价,我自己不作任何评价。这个曾经称自己是中国最好的演员的刘晓庆,居然对自己的最新角色持这种态度,确实令人吃惊。”其给我们一个解释:即,作为艺术创作者本身,若已把自己的艺术创造才能与艺术情思熔铸于具体的艺术作品了,对某一具体艺术作品的创作活动也已全部结束。那么,这之后艺术创作者所能作的唯一的一件工作,就是全面地听取观赏者的界论了。可见,欣赏者要力图对创作者本人的创作意图,对其创作的艺术作品本身予以欣赏,理解和把握,不能是被动的。而是需要欣赏者积极能动地去进行再一次地创造性地认知与评价。也就是说,当欣赏者面对具体的艺术作品时,不要企图从创作者或其他艺术消费者,艺术中介者那里去谋取现成的东西,它是需要欣赏者自己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联想力,并综合欣赏者自己拥有的艺术学养和精神品性去独立地,创造性地开展艺术欣赏活动。即,欣赏者用自己的所有欣赏知识与能力去直接面对具有可赏性的作品,予以独立地感知,认识,评判,最后获得独有的艺术享受与满足。这样,欣赏者就会获得比他人更为深刻,更为独到的艺术体悟和艺术享受。对作品内涵的诠释和主题精神的升华,有时还会大大超过创作者原有的创作认识范围。只有这样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欣赏活动,才是有力度,有水平的艺术欣赏行为。总之,不论欣赏者对艺术作品的再创造性认识,评价是低于或高于创作者原意或他人界论的审美或反审美水平。再创造性特征都是艺术欣赏的重要特征之一。如果欣赏者自身的艺术涵养和水平越高,其对作品的再创造性力度也就越大。所以,艺术欣赏者应努力培养和提高自身的艺术欣赏素养和水平。
艺术欣赏具有较强的个体差异性。由于艺术欣赏个体或群体的民族文化背景,社会历史时代,教养,个性,艺术才气,艺术理想,艺术欣赏经验,生活经历与年龄心境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艺术欣赏结果的差异性。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因艺术欣赏者具有较强的个体差异性所致。换而言之,积极参与与艺术欣赏的个体都是在独立地思考和判断,因此,其结果也自然就存在着不一致性。正如鲁迅先生所讲:“拿我的那些书给不到二十岁的青年看,是不相宜的,要上三十岁,才很容易看懂。”艺术欣赏的个体差异性表现在,首先,欣赏者对艺术形式欣赏感知的差异性。如有的对一条蛇形的曲线,一个倾斜的三角形,一块纯黑色等都具有着深深地情怀和暗恋情结,而有的人则对任意的平面感兴趣。所以,人们对构成艺术作品的各语言要素以及意象的感知,钟爱和评价是不相同的。另一方面,欣赏者对艺术作品内容的欣赏感知差异性。俗话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即是讲,就是同一个内容被不同的欣赏者所感知,也将有不同的界论产生。此外,艺术家独有的艺术欣赏个性,往往能有效地促成艺术家自己能动地选择适合自己心态的艺术创作方向和创作道路。所以,艺术欣赏的个体差异性是正常的,可理解的。不过,我们也要看到,艺术欣赏虽有个体差异性。但是,艺术欣赏也有共同性。即人类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不论欣赏者个体或群体有多么大而显著的差异,就某一具体作品的整体性精神内涵,艺术意蕴指向和艺术构成形式,语言特点而言,其是有一致性的。也就是说:“真正不朽的艺术作品当然是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所能共赏的。”否则,艺术存在的目的就是不可界定的了。从而也就是导致了对艺术的不可认知论的产生。显然,这样的艺术欣赏认识论是既有害于艺术欣赏活动的开展,又有害于人类艺术实践整体性的发展。总之,艺术欣赏的个体差异性与共同性,都是在相对意义上而言的。个体差异性与共同性,都是对艺术欣赏活动全面认识的补充。其二者之间又是互为补充互为利用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美)艾德华.像艺术家一样思考[M].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
艺术作品的欣赏范文6
一件艺术品应该是创作者与欣赏者共同创造的。在艺术形象的创造中,欣赏者是积极参与创造的关键。这是因为,欣赏者对作品的感知不是简单的还原和复制,而是伴随着联想和想象的再创造。艺术家的任何艺术品,都要通过欣赏者的意识活动,才能成为现实的审美对象。艺术创作是要创作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而艺术欣赏活动,则是以作品为对象的审美再创造。这是因为,艺术作品虽然是对生活集中的形象反映,但任何艺术品都不可能把生活的本质和内涵表现得完美无缺。因而,这就需要接受者靠自己的经验、想象、联想等方式,通过对艺术形象的认识、理解,再对它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再创造。于是其结果有时不一定和创作主题的意图相同,有时甚至是大相径庭。
艺术欣赏其本质是一种审美活动。一般讲,自然美偏重于感性和形式;社会美偏重于理性和内容。而艺术美,则把自然美的感性形式和社会美的理性内容高度结合起来。是现实美和生活美更集中、更概括、更典型、更理想的反应。它来源于生活美,却高于生活美。艺术欣赏总是在欣赏者乐意接受的情况下进行的,出于自觉自愿,不能人为强迫。缺乏审美特点和艺术魅力的作品,是不能引起人们的欣赏热情的。艺术的作用必须通过群众的欣赏才能实现。艺术好比传递的“信息”,只有对方接受了这个“信息”才能起作用。所以,优秀的艺术家总是非常重视来自欣赏者那里的信息以及他们的欣赏要求和审美情趣。力求使自己的作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赏识和欢迎。要尊重群众的欣赏习惯和要求,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去满足群众多方面的精神需要。但不要片面地迎合和迁就少数低俗、不健康的欣赏要求和审美情趣。其作品传递的审美情趣和层次,应当高于群众的接受。这样,才能引起接受者的审美尺度,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
艺术欣赏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运用形象思维完成审美接受的过程。首先是以对艺术的感觉为基础,审美感受中其他一切更高级、更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在通过感觉所获得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艺术作品的形象和事件,在被创作时,就蕴含了作者倾注的情感因素。这种情感通过欣赏,必然打动欣赏者。(当然,有时欣赏者也会排斥作者的感情而出现自己另外的感情)。使欣赏者不知不觉地进入作品所描绘的天地。触发记忆中的有关印象和经验,激起回忆、想象、联想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去补充、丰富作品中的内容和形象。当对艺术品做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思想感情得到了升华,欣赏者的“欣赏”,已由感情阶段进入到理性阶段。
“根据你的主观去想象他”。这是欣赏者的“要领”。欣赏者的活动,不是简单的接受作品的内容,对于欣赏者自己来说,当他受形象所感动的同时,要给形象做无形的“补充”以至“改造”。作品中的生命力,往往不是一眼所能看清和看透的,必须调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的审美力。因此欣赏过程,充满着联想和想象。
一般的欣赏活动,如观风景、赏花草等,大都处于冷静的情态。而欣赏艺术品,常常会被作品中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所吸引、感染,甚至会同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喜怒哀乐。有时欣赏者同时还可能产生自己的特殊情感。
好的艺术作品,往往能够与欣赏者产生“共鸣”(当然也需要有欣赏能力的欣赏者)。这种“共鸣”是艺术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操,强烈地打动了人们,并引出人们思想感情的回旋激荡。是欣赏者与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通或接近,从而“触景生情”,相互感染,达到“物我同”的境界。这一般与相同或接近的社会因素相通或相近的生活境遇和情感、艺术作品的深刻性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有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不同的欣赏者在欣赏同一部艺术作品时,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有人受艺术感染可以痛哭流涕,而有人却无动于衷。有的说好,有的说孬,这是艺术欣赏的差异性。它是由每个欣赏者的社会地位、生活经历、性格气质、文化修养,以及职业、年龄、心境等因素的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个性与审美趣味。因而他们在调动想象去感知形象,体验感情。理解作品时,就表现出不同的感受和理解。这一般原因是欣赏者不同的思想观念和倾向、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民族属性、不同的个性、文化修养、审美趣味。
艺术欣赏,一般可分为四个相互连接的环节。
(一) 欣赏的发生。也可称为“虚静”,表现为审美注意的出现;
(二) 欣赏的兴发。也可称作“感兴”,表现为审美共感的延宕;
(三) 欣赏的深化。也可称作“神思”,表现为审美构想的拓展;
(四) 欣赏的高峰。也可称作“物化”,表现为审美灵感的进发。
由于艺术家和欣赏者审美意识的差异,创造能力的不同,以及不同样式、不同体材和题材创作的具体特性所致,相应的也就产生了艺术创作和欣赏水平层次的不同。庄子曾说:“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这就将审美欣赏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分三个层次。即主要诉诸于感官或感受的“听之以耳”;重在心灵、意识或感受的“听之以心”;升华于人格和精神欣赏的“听之以气”。南朝美术理论家宗炳在《画山水序》中,也把人们的审美感受或欣赏提炼为“应目”、“会心”、“畅神”三个层次。当代学者将三个层次归纳为“悦目悦耳”、“悦心悦意”和“悦志悦神”。这三个层次就是初级欣赏、中级欣赏和高级欣赏。实际上三个欣赏的层次不是绝对截然分开的。它们之间有联接,有递进,有交叉,也有并存。
(一) 初级欣赏
初级欣赏,表现为人们对于艺术形式美感的欣赏。人们首先感受到的,必然是其形式因素。主要是对物象诸多形式因素的体味和领悟。通过对美的形式的吸纳、创造和欣赏,进入精神性的欣赏,使之与自身的审美情趣和习惯相吻合。为客观所呈现的形式美感所振奋、感动,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之感。这种“应目”的欣赏,同样可以满足人们一定的审美精神需求和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同时,这种欣赏,往往是人们进入更高层次欣赏的基础。
(二) 中级欣赏
中级欣赏表现为人们对于艺术作品其精神内涵的体味和领悟。这时。人们的欣赏活动,已经超越了对于外形式的初级直觉式的欣赏方式,进入了对于物象的深层内涵的体验。中级欣赏突出的表现在欣赏者“心”和“意”的领悟及体味。使艺术品,不再具有愉悦性美感,而是悄然生成更多的精神性美感,从而使其欣赏提升到“会心”的层次。
(三) 高级欣赏
高级欣赏表现为人们在审美体悟的基础上,达到精神超越的人生感悟境界,是对于“志”的陶冶和对于“神”的至高境界的自由追求。“神”即自由的精神。所谓“畅神”,正是对于精神的超越。在这种“畅神”的境界中,一切主观与客观,心与物的对峙均已消解;欣赏者对于天、地、人之间关系的把握,达到自由和自觉的状态。在高级的欣赏过程中,通常表现出崇高感与和谐美,具有积极的和正面的意义。进入“畅神”的境界,需要欣赏者具有较高的文化和哲学素养,同时还需要具有高尚的人格、坦荡的襟怀,以及至真至美的精神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