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

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范文1

关键词:唯物主义;历史变迁;思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8-0086-02

唯物主义的历史变迁是时代的变换和人类理性觉解的结果,然而无论经过何种变迁,以“物”的第一性和合法性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一直是一条不变的定律。从唯物主义理论产生至今,其主要经历了三种形态的历史变迁,即古代形态的独断论的唯物主义、近代形态的经验论唯物主义和现代形态的实践论唯物主义,这三种形态中的“物”却有不同的内涵,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渐渐发生了变化,因此,对不同阶段的“物”的反思,是对新旧唯物主义整体发生历史变迁的缘由探析的最好路径;对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主体人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变化的反思,是追寻新旧唯物主义理论内涵变迁的直接方式。

一、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及“物”的理论内涵的历史变迁

古代形态的唯物主义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前7世纪到6世纪,将世界的本原解释为不变的实体,即具有空间特征的有形可感之物。即从以泰勒斯“水是世界万物的本原”为标志,直至“气”和“火”本原学说相继被提出,再到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理论,都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学说。这一时期有关世界本原问题的思考主要是产生于对原始宗教的斗争,力图以自然原因去解释自然现象,这种素朴的直接性态度,是独断论唯物主义的主要特点。由于这一时期的主体人的自我意识尚未觉醒,主客还在一种直观的同意之中,并不存在对立面的分化。这些主体在这里仍旧是一般的实体,并不是通过深刻的理性反思而确立的,只是对世界的直接性的把握,因而是一种未经反省的哲学思考,是一种直接设定的有关解释世界的原则。这种具有不经反思的自明性的哲学理论本身就是自发的,因而古代形态的唯物主义是一种独断论唯物主义。

近代形态的唯物主义萌芽于14至16世纪,形成于16至17世纪,并在18世纪达到顶峰,而近代自然科学与近代哲学的理性主义是不可分割的,这一时期的实证科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世界本原问题的思考也是站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由于近代自然科学本身就充满着以理性主义为特征的哲学精神,体现出了探索自然奥秘的求知精神和重视观察和实验的求实精神,因而追求精确性和理解世界的机械论图式成为其主要特点。而这一时期的哲学为了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也发生了方向性的变化,逐渐分化出两大阵营,即“经验论”和“唯理论”。这一时期的唯物主义理论可以追溯至“经验论”这一派别,因而对“物”这一概念的理解也具有明显的自然主义和机械主义的倾向。然而与古代形态的唯物主义相比,这一时期的人是站在现实的自我意识的立场,是随着人们对自在存在的反思出现的,并不是主观的质朴思维,而是已经面临了思维与自然的直接对立。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为培根、霍布斯和费尔巴哈等人,此时的自我意识与实体相对立,人们也渐渐开始探究知识的可靠性,但是也使人们陷入了一种单纯的感性直观的局限中去,认为只有有形的、原则上可感知的事物才能作用于人的直观,也只有感性经验才是客观知识的来源,思维是以感性经验为中介而统一于外部的存在的。因而,这是一种结合了自然观的唯物主义,与历史观的唯心主义的理论,是不彻底的经验论唯物主义。

由于经验论最终的走向是不可知论,因而是倾向于唯理智主义,为了克服这一缺陷,现代唯物主义开始直接关注人类生存的物质实践活动。现代形态的唯物主义在现阶段一般直指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理论,其缘起于《反杜林论》中马恩二人首次提出的“现代唯物主义”这一概念。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思维科学为依据,把世界看成是一个运动、变化、发展的整体,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整体观的否定之否定。根据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第一条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批判,进而提出具有实践本性的新唯物主义理论。新旧唯物主义理论对“物”的理解是站在不同角度上的,因而是有本质区别的。实践论的唯物主义并不是将“物”解释为具有直观形象的实体,而是以一切实体和实存的关系作为其新的理论出发点,是一种彻底的实践论唯物主义。

二、人类自我意识本身的阶段性裂变

由于三种形态的唯物主义的划分是以时间为界限的,因而这三种形态的历史变迁也与不同时期的人的自我意识的觉解程度息息相关,是人本身理解的深入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古代形态的独断论唯物主义到近代形态的经验论唯物主义,二者的递进是发生在人类自我意识外部的,即从自我意识的表面向内涵的转变。而这样变化的主要原因来自于科学的启蒙和人类理性的发展。人类在经历了理智的蒙昧状态之后,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实证研究的大幅刺激,促使人类认识世界的水平和方式逐渐倾向于客观主义和自然主义,人类的思维发展也逐渐分化出主客二元对立的状态,即现象世界和本质世界的对立。虽然近代唯物主义只是在自然观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在感性直观的领域即历史观上仍旧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理论倾向,从混沌状态向对立状态的转变,就是古代形态向近代形态的转变的主要表现,这是一种人类自我意识外部向自我意识内部前进的一次巨大的进步。在这种思维方式的作用下,关于“物”的理解仍旧是直观的实体性的,是形而上的。本原问题根源于人的产生和人的认识,追求本原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区分现象和本质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从近代形态的经验论唯物主义向现代形态的实践论唯物主义的转变则是发生在自我意识内部的一次裂变,这是一次有关人的立场的根本性的转换。正如恩格斯所言,“现代自然科学已经把一切思维内容都来源于经验这一命题以某种凡事加以扩展,以致把这个命题的旧的形而上学的界限和表达完全抛弃了”[1],在这一时期,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基本进入全面的自然科学主宰的时代,对于一切未知的自然问题都能够得到解答,在自在层面的对世界的认识已经不再具有争议性,即自明性的物质世界为物质本原与物质第一性提供了有力的证明,此时的人不再是抽象的理智的人,而是其全部的人类活动,人就是他的生活。而关于“物”的理解已经不单单是可触可感的实体,其中更包含了能动的人的全部生活及其一切社会关系。这种观点已经不再是绝对对立的两极思维,而是一种辩证的浑圆的思维方式,即马克思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

三、新旧唯物主义理论内涵变化的深层原因分析

独断论唯物主义、经验论唯物主义和实践论唯物主义的共性和区别集中体现在一点,即对“物”内涵的异质性分析。三者均是以可感的、空间性的物质存在去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然而解决这一理论内涵变化的深层原因这一问题,还需要追溯至其根源层面上,即人的思维方式的发展变化。就三种形态的唯物主义关于“物”的本质理解的方式来看,可将三者分为新旧唯物主义两种阵营,旧唯物主义包括古代形态的独断论唯物主义和近代形态的经验论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即直指马克思的现代唯物主义即实践论唯物主义。前者是典型的西方传统哲学解释世界的形而上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而后者是改变世界的现代哲学的破除两极对立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在不同思维方式支配下,使人对世界和对人本身的认识不同。

旧唯物主义持有的是一种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本体论的观点认为,人类感观所达到的经验对象并非是真正的实在,他们背后的本质或本体才是决定他们的表现的直接原因,因此,只有去追寻现象背后的真实的实体才是对世界的有效把握方式。依据这样一种尺度,所形成的本体论的思维方式被渗透到各个领域,包括认识论、历史观等等,进而也便形成了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所强调的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新唯物主义”或“现代唯物主义”是哲学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自己哲学的称呼。这个名称说明哲学既不同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也不同于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哲学,当然更不同于形形的唯心主义哲学,而是对以往全部旧哲学的根本变革,是在吸收人类创造的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植根于现代社会和现代科学文化土壤中的、反映时代精神精华的全新的唯物主义哲学[2]。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在批判旧哲学和开辟新世界的任务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他实现了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转变。马克思的哲学开启了哲学史的伟大变革,实践思维方式作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手段,它的诞生和运用是人类思维史上的伟大革命。实践思维方式的最终形成使人的认识活动不断全面具体化并使人的生存活动的不断自觉化,推动了整个哲学观和世界观的变革。实践思维方式揭示了主观与客观的对立并不是人与世界的外在的对立,而是人的认识活动与所要认识的对象之间的对立,在理论上具有革命性意义。马克思在实践思维方式下展开的整个哲学革命,具有自我意识的人在实践思维方式中不断确证自身,为现实的人提供了成为自身的可能性。人自觉地运用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造成了整个世界自觉向前的文明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赵家祥.要全面历史地把握的哲学思想――兼谈坚持互补性思维方式, 克服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J].哲学动态,1999,(4).

[3]吴晓明.哲学之思与社会现实[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4]俞吾金.马克思对黑格尔方法论的改造及其启示[J].复旦学报,2011,(1).

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范文2

一、福斯特对生态观辩护的由来

福斯特对生态观的辩护经历了一个过程。在《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一书的前言中,福斯特写道,由于他一直非常熟悉马克思的著作,因此从来没有认真对待过对马克思的生态批评。他深知马克思在其著作中的许多地方都表现出了浓厚的生态意识。但是在写作《脆弱的星球:短暂的环境经济史》(1994)的时候,他仍然认为在某种程度上马克思的生态观点在其思想中是居于次要地位的;认为这些生态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态学知识并没有什么新的或实质性的贡献;认为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对于生态学发展的重要性仅仅在于其提供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而在通常情况下生态学所使用的都是非历史的和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概念[1]Ⅰ。

福斯特承认,起初,他强调的重点在于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它根植于马克思的实践观。这种观点,“好像没有为用的方法探讨自然和自然—物理科学问题留下什么空间”[1]Ⅱ。福斯特思想的根本转折点,发生在他的《脆弱的星球:短暂的环境经济史》出版后不久。当时,他的朋友约翰马吉(John Mage)指出了福斯特所犯的错误认为资本主义的反生态倾向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17世纪的科学革命,特别是来源于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著作。约翰指出了马克思与培根的关系以及在17世纪出现的“支配自然”这种思想的历史意义。由此,福斯特意识到,必须从头重新认识科学与生态学的全部问题,必须根据马克思思想体系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从头重新辩证地考察马克思的理论及其与生态学的关系。因为,无论是“生态社会主义者”想把绿色理论移接给马克思,还是把马克思移接给绿色理论,都无济于事。正如培根所言:“若期待用在旧事物上加添和移接一些新事物的做法来在科学中取得什么巨大的进步,这是无聊的空想。我们若是不愿意老兜圈子而仅有极微小可鄙的进步,我们就必须从基础上重新开始。”  福斯特重新考察马克思的理论以及它与生态学的关系,是从追溯唯物主义的基础开始的。这种追溯的惊人发现是,培根和马克思,甚至达尔文的唯物主义都可以追溯到一个共同的起点伊壁鸠鲁(Epicurus)的古代唯物主义哲学。作为一位伟大的古代启蒙者,伊壁鸠鲁著作中的观点被培根、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这些各具特色的思想家所吸收和采用。福斯特承认,伊壁鸠鲁哲学为自己提供了一幅唯物主义生态学出现的连续画面。同时,根据一条密切相关的研究线索,福斯特发现,对德国伟大的农业化学家尤斯图斯冯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的著作的系统研究,导致了马克思得出人类与自然关系中的“新陈代谢断裂”这个中心概念(这是马克思对自然异化的成熟分析)。在“第二次农业革命”背景下出现的关于土壤退化的讨论中,直接包含着马克思对生态问题的许多论述[1]Ⅳ-Ⅴ。最终,福斯特得出结论:“马克思的世界观是一种深刻的、真正系统的生态(指今天所使用的这个词中的所有积极含义)世界观,而且这种生态观是来源于他的唯物主义的”[1]Ⅲ。他由此写下了《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

二、福斯特对生态观辩护的指向

在《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的导论中,福斯特对马克思的生态批评者的论据作了总结。他指出,批评者对马克思的生态批判,通常采用以下六个论据。第一,马克思著作中的生态观点与其著作的主体内容没有系统性的联系,因此被作为“说明性的旁白”而抛弃。第二,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被认为是不成比例地来源于他早期对异化现象的批判,而在其后期作品中则较少出现。第三,马克思最终没有解决对自然的掠夺问题(没有将其融入他的价值理论),而是采取了一种“普罗米修斯主义的”(支持技术的、反生态的)观点。第四,作为“普罗米修斯主义的”论据的一种必然结论,就是资本主义的技术和经济进步已经解决了生态限制的所有问题,并且生产者联合起来的未来社会将存在于物质极大丰富的条件之中,无需“对稀有资源的分配问题采取认真的态度”或者提出一种“具有生态意识”的社会主义。第五,他们认为马克思对自然科学或技术对环境的影响不感兴趣,因此他并不具备研究生态问题所需要的真正的自然科学基础。第六,马克思一直被视为“物种主义者”,即把人类与动物彻底分开,并认为前者优于后者[1]11-12。

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范文3



〔摘要〕 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切可感知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现代科学发现世界上有正物质、反物质和暗物质。弦理论表明物质不是无限可分的“粒子”,而是闭弦的不同振动模式。中微子振荡的发现更证明了反物质理论的正确性。科学发现对哲学的“物质”范畴起了很大的丰富和拓展作用。物质概念在不断深化和发展,但并不违背哲学关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的论述。

〔关键词〕 物质;反物质;暗物质;弦理论

〔中图分类号〕B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4-0136-06

〔作者简介〕李单晶,电子科技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四川成都 611731;

李后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院副研究员,四川成都 610071;

罗大明,电子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成都 611731;

罗文锋,四川大学物理系副教授,四川成都 610064。

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时就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1〕这就是说,物质这个名词是对各种物的共同属性的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2〕,所以,“通过认识个别的物和个别的运动形式,我们就相应地认识物质和运动本身”〔3〕。恩格斯的论述明确指出了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20世纪初,列宁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对“物质”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4〕物质范畴是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应,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一、物质范畴的演进与“二十世纪的失误” 

对“物质”的认识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依据对自然现象的笼统直观认识,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有的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有的认为“火”是世界的本原,有的认为“五行”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认识缺乏科学依据,过于简单化,属于猜测。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的认识,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质,是最初的物质,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这种认识虽然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上,但是混淆了自然科学一定阶段的物质结构概念同哲学物质范畴的区别,不能适应自然科学发展的检验。现代辩证唯物主义从丰富多彩、无穷无尽的物质具体形态中抽象出物质的共同本质,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是物质的唯一属性。

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现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教授在《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5〕的演讲中认为,二十世纪初爱因斯坦发明的相对论证明,物体的质量是变化的,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参考系下有不同的速度,速度的变化导致其质量不同。既然质量随速度而改变,传统认为质量是物质的不变属性,是物质的量度的概念就缺乏根据。爱因斯坦还提出了著名的质能方程E=mc2,证明物体的能量等于其质量与光速平方的乘积,即质量与能量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既然两者可以相互转化,而已知能量并非“实体”,那么物质也就不应当再被看作是实体,所以相对论开始揭示出了物质的实体观的谬误。朱清时院士引证指出,著名哲学家施太格缪勒(Wolfgang Stegmuller)在《当代哲学主流》一书中写道:“未来世代的人们,有一天会问: 二十世纪的失误是什么呢? 对这个问题,他们会回答说:在二十世纪, 一方面唯物主义哲学(它把物质说成是唯一真正的实在)不仅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成为现行官方世界观的组成部分,而且即使在西方哲学中,譬如在所谓身心讨论的范围内,也常常处于支配地位。” “但是另一方面,恰恰是这个物质概念始终是使这个世纪的科学感到最困难、最难解决和最难理解的概念。”〔6〕也即是说,虽然以“唯物主义”为标签的哲学在二十世纪广泛传播,但是“唯物主义”的“物质”内涵是模糊不定的,是说不清的。因此施太格缪勒在哲学上看到了“二十世纪的失误”。 那么,究竟应当怎样理解物质?物质有哪些不变属性?

二、物理学最新发展与“物质”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一定要以当时的科学成就、特别是自然科学成就为基础。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为现代唯物主义提供了知识土壤,也为进一步深化对哲学物质范畴的认识提供了可能。

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范文4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人类社会;发展概述

中图分类号:B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266-01

一、自然辩证法发展概述

自然辩证法是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指向的人文文化体现为内容,对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内向观察,以及对人的生存方式、价值和意义的探索。科学技术哲学则是主要研究自然界的一般规律等基本方法、科学技术及其发展中的哲学辩证的问题与科学技术及社会的相互作用等内容。

二、自然辩证法与诸学科之间的关系表现

我们知道,自辩法诞生于19世纪中叶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当时三个方面的重大变化和发展冲击着人们原有的自然图景和思维方式,为其创立提供了客观基础。表现如下:一是大机器生产带来的人类生产活动的高度社会化,加强了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和交往,改变着人们旧有保守的、静止和孤立的思维习惯和方法;二是自然科学的一系列伟大发现展现了自辩法发展的本性和规律,冲击着人们业已形成的机械的、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三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为自然辩证法的创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使自然观的革命有了理论指导。自然辩证法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和诸多因素下,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和技术相结合的一场伟大的理论革命。自然辩证法揭示了自然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人对自然界的能动关系等,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思想观点等,诸多体现具有划时代的变革。

综上所述,自然辩证法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一般关系的学说。与此同时,自然辩证法作为的自然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社会学等研究,不仅具有哲学属性,而且也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三、自然辩证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

当代自然辩证法以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所要揭示的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般规律,而不是自然界中个别的过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个别领域或者科学技术个别学科的特殊规律。这个一般规律也正是哲学研究区别于科学技术研究的特殊之处。自然辩证法一方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原理在自然界中的具体表现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具体应用,另一方面又是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哲学概括。

自然辩证法作为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的哲学学科,不仅对于整个哲学特别是哲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自然,发展科学技术,协调人与自然以及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在理论价值上,不仅为科学的世界观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为认识论和方法论提供具体的理论论证。与此同时,为哲学价值观增添丰富的科学内容,是事实与价值的统一。从实践价值,一方面,对正确处理和解决全球性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具有实践价值。另一方面,为科学技术活动提供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最后,对于实现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总之,当代自然辩证法以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所要揭示的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般规律,而不是自然界中个别的过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个别领域或者科学技术个别学科的特殊规律。

四、自然辩证法在社会发展中的思考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由于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同社会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所以也是协调人与自然、科技与社会关系的需要。

哲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最高概括,也是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科学的社会科学)的最高概括,钱学森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归纳为十个紧密相联的科学技术部门。这十大科学技术部门的划分方法,正是钱学森运用哲学,特别是系统论对科学分类方法的又一创新。因而在我们的学习中,需要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现代科学方法等多重知识结构,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科学技术工作者合作联盟,才能取得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让自然辩证法能够成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桥梁。

参考文献:

[1]吴国盛.中国科学技术哲学三十年.天津社会科学. 2008.07.

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范文5

在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叙述体系中,科学技术的功能主要是在生产力的范围内得到阐述的,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观念的提出,这种叙述方式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然而,随着韦伯、卢卡奇、海德格尔、马尔库塞关于科学技术问题的论著的出版,尤其是哈贝马斯的《作为"意识形态"技术与科学》一书的出版,现代科学技术的另一个功能--意识形态功能被揭示出来了。科学技术的双重功能(即生产力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对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叙述体系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其一,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叙述体系对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做出了过度的诠释,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把历史唯物主义的革命作用归结为科学技术的革命作用,甚至把历史唯物主义归结为"技术决定论"。然而海德格尔在《技术之追回》中区分出"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并断言现代技术不再是革命的因素,甚至不再是中性的因素,而是负面的因素。既然现代技术的革命功能受到质疑,也就要求历史唯物主义建立新的叙述体系来回应这个问题。

其二,在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的叙述体系中,科学(技术)并不属于意识形态的范围,这一点的影响是如此之深远,甚至连阿尔都塞也把理论作为科学,与意识形态尖锐地对立起来。然而,在当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既然已经蜕变为意识形态,那就有必要对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的负面作出叙述。此外,晚年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的理论也暗示我们,由于我们把科学(技术)作为正确的观念与意识形态对立起来,导致了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的泛滥。事实上,在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叙述体系中谈论的"世界"并不是原初的生活世界,而是伽利略以来用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眼光叙述出来的另一个"世界"。显然,要使历史唯物主义脱离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影响,也必须确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新的叙述体系。

其三,在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的叙述体系中,基本命题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存在的基本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然而,从属这一生产方式的生产者又都是有社会意识的,也就是说,社会意识渗透到社会存在的基础之中。实际上,生产者既是社会存在的担当者,又是社会意识的担当者,正如科学技术既是生产力,又是意识形态一样。科学技术的双重功能启示我们,应当避免用机械的,非此即彼的方式来叙述这一基本命题,即不要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抽象地对立起来。

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范文6

自在之物与现象是康德哲学两个重要的概念。自在之物是一个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东西,它刺激我们的感官产生我们的感觉,从而形成现象,虽然我们知道自在之物是存在的,但我们不知道它的样子,自在之物的性质是不可知的,与现象比起来,它在另一个世界里,它是人们认识能力的界线,人的认识要想超越现象界进入自在之物存在的世界是不可能的,它是理性的极限。

现象是自在之物刺激我们的感官产生感觉,先验的自我用它的时间、空间形式整理感觉形成的,它是自我与自在之物的产物。用自然科学的解释就是:外物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我们,外物发出的信息刺激我们的感官,我们的感官有自己的结构,它用自己的形式对外物的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对外物的表象,这就是康德所说的现象。

因此康德的世界是二元的,有两个世界:“自在”的世界与“我在”的世界。自在的世界是由自在之物组成的,不依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在我们之外,是不可知的;我在的世界虽然不是单独由我而生,但是它不能离开自我而存在,它在我之内,对我来讲它是自明的、可知的。康德的二元世界历来就是哲学上争论的一个焦点,有些西方哲学家认为它是一个不需要的累赘;我们的教科书上的哲学对它不能接受(我认为是不能理解),一是康德的自在之物不可知,让我们把他看作是一个不可知论者;另一个是康德把现象认为是依赖于先验的自我才存在的,让我们的哲学把它看作是一个唯心主义者,因为我们的哲学认为,物质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现象是客观的,透过现象能够认识本质,世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

我赞同康德二元世界的看法,把世界分为“自在”的世界与“我在”的世界,下面是我的理解。

二、理解世界的语言

对世界的理解有许多方式(或者叫语言):神话的、宗教的、常识的、科学的、哲学的。许多理解方式在人类的历史中,在不同的人群中,在相当的时间内占据优势地位,这些理解方式由于是走得不同的道路,所以彼此之间很难进行语言的沟通、相互理解。近代以来,由于自然科学的巨大效用,使它成为在当今世界占据统治地位的一种语言、理解世界的最好方式,有人甚至认为,科学是理解世界唯一正确的方式,科学=正确,其他都是错误的方式,是不可取的,这种看法现在看来好像是不能反驳的,但从人类历史来看,自然科学这种理解世界的方式的统治地位在历史的长河中只占据了很短一段时间,很难说它就是人类未来理解世界的唯一方式,再说现在世界,理解世界的许多其他方式并没有消失,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方式混杂在一起。哲学是对世界的一种理解,本体论、认识论是哲学重要的内容,近代以来的哲学,许多哲学家都借鉴自然科学的成果,对世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也有一些哲学家认为不能用自然科学的思维来研究哲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否则就会产生背谬,必须用哲学的方式来理解世界。哲学家们用哲学的方式,为理解世界,创造出许多概念和新的语言,走着与自然科学不同的道路,在我们看来非常晦涩、难懂,如胡塞尔的现象学等。我赞成这些哲学家的观点:完全用自然科学的方式解决不了哲学上的问题,我们需要用哲学思维来理解世界。因为解剖学解剖不出来人的意识,在自然科学中我们找不到意识是什么,但是在哲学中,我们必须相信它的存在。

因此,我对二元世界的看法更多的采取哲学的语言,这可能与常识相背,但我认为能解释许多问题。

三、自在的世界与我在的世界

1、什么是自在的世界?就是不依赖我而独立存在的世界,在我存在之前、在现在、在我不去感知它的时候仍然存在的世界。我相信自在之物是存在的,由自在之物组成的自在的世界是存在的。

2、我理解的“自在世界”与我们的教科书上(不论中学还是大学)所说的“客观世界”是两个世界,不是一个概念。我们教科书上所指的客观世界是由客观事物组成的,而客观事物具有颜色、形状、重量等性质。我所指的自在世界是由自在之物组成的,自在之物是不可知的,我们不知道它有什么性质,但是它是在我们的感官上造成颜色、形状、重量等性质的原因之一,是我们教科书上所指的“客观世界”的原因。我们的教科书上所指的客观世界与我们认为是“唯心主义”所指的世界在我看来是一个东西,尽管我们激烈的反对唯心主义,标榜自己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所指的世界其实是一个世界,他们之间的区别只是对这个世界的解释不同。我用一个实例来说明:在我面前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个苹果,这个苹果是圆形的、红色的、甜的。现在唯物主义者与唯心主义者都看到了这个苹果,唯物主义者认为这个苹果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在我之外存在着,就是我现在闭上眼睛,这个圆形的、红色的、甜的东西仍然是存在的;唯心主义者不同意唯物主义者的观点,在唯心主义者看来,这个苹果有圆形的、红色的、甜的等属性,或者说这个苹果是由圆形的、红色的、甜的等性质组成的东西,没有圆形的、红色的、甜的等性质就没有这个苹果,而圆形的、红色的、甜的等性质是我的感觉,是依赖我而存在的,物是性质的复合体从而也就是感觉的复合,只有当我去感知才有感觉,因此“存在就是被感知”,没有我的感知,离开了主体(或我的心)物体(这个苹果)就不会存在,因此这个苹果不是一个外在的东西,而是一个依赖我才存在的东西(在我的心中存在的东西),当我一闭上眼睛不去感知它的时候,它就消失了,不存在了。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一个焦点就是:事物的属性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也就是圆形的、红色的、甜的性质是在我之外而存在的,还是在我之中、不能离开我而存在。唯物主义者认为,圆形的、红色的、甜的等属性存在于外在事物之中,唯心主义则相反,认为这些属性不能离开我而存在。唯物主义由于有“常识”的强大支持认为唯心主义太荒谬,唯心主义则有近代以来的自然科学做依据,认为唯物主义太浅薄。在这个问题上,我基本上同意唯心主义的观点:事物的属性(苹果的圆形的、红色的、甜的等属性)不能离开我而存在,它在“我在”的世界中,不在“自在”的世界中。“我在”的世界也就是康德的现象世界,贝克莱认为由感觉组成的世界,在马赫那里是由要素组成的世界,“常识”看到的眼前的世界。但这个世界我认为既不是唯物主义者所说的不依赖“我”而存在的客观世界,也不是贝克莱所说的纯粹由自我产生的世界,而是由“自在世界”与“我”共同创造的世界——说白了就是“感觉的世界”。

5、唯心主义认为“我在”的世界是单独由自我而生的,没有一个“自在”的世界做基础,否定康德的自在之物,这是错误的。自在的世界与我在的世界是两个世界,在“我在”的世界中的苹果有圆形的、红色的、甜的等属性,这些属性对自我来讲是自明的(因为它在我的感觉中),但我们无法否认引起我感觉的自在的世界就不存在。如果认为人的感觉完全是由自我创造的这种彻底的唯我论观点,我一睁开眼睛世界就存在(感觉就产生),一闭上眼睛世界就消失,没有任何外在的原因,只有自我独立创造这个世界,我死了,世界就不存在了,这是谁也无法承认的事实。我们只能说我死了,“我在”的世界不存在了,人类消失了,“我们”的世界没有的,但“自在”的世界依然存在。任何一个唯心主义者都认为,当我睁开眼睛,我面前的这个有许多属性的苹果是真切的存在着,但任何一个唯心主义者既是在嘴上不承认,但在它的信念中,他也不会认为,一旦我闭上眼睛,这个苹果就真正的不存在了,它的存在仍然是坚实的,不容置疑的,因为不在我在的世界中存在的东西,并不会在自在的世界中消失。我在的世界对自我来讲其存在是自明的,自在的世界对自我来讲不是自明的,但不在“我”中存在的东西(或不在我的感觉中存在的东西、不在我经验中存在的东西)并不等于不存在。

6、唯物主义者或常识把我在的世界看作是自在的世界,把依赖我存在的世界,看成独立于我而存在的世界,把我的感觉看作是客观事物本身。对在唯物主义者或常识中的错误及其造成错误的原因,在《论感觉的外向化》一文中做出了一些解释,我希望读了这篇文章会更好的理解我的观点。我所指的“自在的世界”与唯物主义者所指的“客观世界”是不同的,把我在的世界看作自在的世界这是唯物主义者的真正错误。我再重述一遍:唯物主义所说的客观世界与唯心主义所指的世界是同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依赖于我而存在的“我在”的世界,而不是唯物主义认为的是一个独立于我而存在的“自在”的世界。

7、什么是我在的世界?我在的世界就是在自我面前存在的世界,就是在本我中存在的世界,没有我(人或主体)就不能存在的世界,就是因我(人或主体)而存在的世界,不在我之外存在的世界。我面前的有圆形的、红色的、甜的等属性的苹果就是我在的世界中的事物;我不远处一棵高大的、绿色的、正在摇动的白杨树就是这个世界的东西。这个世界就是感觉的世界,康德的现象世界,对我来讲自明的世界。

8、我在的世界因我而在、因我而变。没有我(主体)就没有颜色、声音、大小、冷热、酸甜,就没有拥有这些属性的事物,就没有由这些事物组成的我在的世界。我在的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一个东西,远看小,近看大;一棵树,中午看是绿色,黄昏看是暗绿色,晚上看是黑色;苹果的味道是甜的,当我生病时却是苦的,自在之物还是哪个样子,我在之物(现象)却有多种表现,这些变化皆由自在之物传递的信息的变化和我感官的变化引起。

9、我在的世界如何可能?我在的世界就是感觉的世界,它不能独立存在,没有自在之物的刺激,没有我的感知,它是不能存在的。按照自然科学的解释就是:外物——传出信息——信息作用于人的感官——感官加工处理这些信息——产生感觉。这里有一个困难:自然科学认为,感觉在人的大脑中。但自我为什么把感觉看作是外在于我的、客观的东西(常识是坚信这一点的)。不解决感觉的外在化问题,我们将永远不会让唯物主义者承认,我们眼前的世界,在唯物主义和常识坚信的“客观世界”其实是不能离开“我”存在的世界,是一个我在的世界,是感觉的外向化特征而出现的世界。

10、自我和本我(你可以说大脑与感官、精神与肉体、理性自我与先验自我等)。因为我认为用这一组概念更有利于说明我们的问题:感觉为什么看起来是外在的、客观的。

11、我用太阳的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抬头就看到的“太阳”是客观物体还是我们的感觉?在晴朗的白天,我们一抬头就能看到太阳挂在空中,我们见到的这个太阳是自在之物还是我们的感觉?自然科学告诉我们,这个太阳绝不是现在的太阳本身(自在的太阳),因为8分钟以后我们才能看到现在的太阳(现在太阳发出的光8分钟以后才能到达我们的眼球),既然我们不能看到现在的太阳(自在的太阳),那么现在就摆在我们面前的看起来实实在在的太阳是什么呢?你可能会说那是过去的太阳,8分钟之前的太阳。那么,问题出来了,现在存在两个真实的太阳,一个在很远的地方现在看不见的太阳(这是千真万确真实存在的),一个就在我们的眼前的太阳,这两个太阳是不同的,所在的方向也是不一致的,因为真实的太阳是运动的,我们看不见的太阳比看得见的太阳在空间上又前进了一段距离,本来是一个太阳,现在变成了在空间位置不相同的两个太阳,这是说不通的,那么这两个太阳一定有一个不是太阳本身。理性告诉我们,我们一抬头看到的太阳不是真正的太阳本身,因为真正的太阳本身8分钟后它的光线才能到达我们的眼球。那么我们一抬头见到的太阳是什么,只能有一个解释,它就是我们对太阳的感觉(8分钟之前的太阳发出的光现在传到我们的眼睛产生的感觉),由于感觉是外向化的,所以看起来这个太阳好像在天上挂着,而不是在人的眼睛里。我们一抬头就见到的太阳与自然科学上的太阳(自在的太阳),从时间上来看是不统一的;从空间上来看二者也是不一致的;从大小上来说,自然科学上的太阳不可能像我们见到的如圆盘一样大;从变化上来看,真正的太阳(自在的太阳)不可能早晨大,中午小。这两个太阳就是自在的太阳与我在的太阳,这里从时间上、空间上、大小上、变化上体现出的差异就是二者的不同。从以上来看,我们一抬头就见到的太阳是康德所指的现象、我们的感觉——外向化的感觉,这是感觉外向化的典型实例。从心理学的研究来看,意识有一个意向性结构:就是说我们的意识总是构造出一个对象,作为它的客体或对象而存在,不存在在大脑中独立存在的意识。对感觉的外向化这一现象,我想作一个哲学上的解释。

12、用自我与本我来解释感觉的客观性、外向化。“我”是由“自我”和“本我”构成的,本我负责与外在之物打交道,产生感觉,创造出我在的世界;自我是一个有认识能力的自我,它直观由本我创造的世界——我在的世界,并能进行回忆、想象、比较、判断、猜测、反省等。感觉(现象、我在的世界)是本我在与自在的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对自在之物传出的信息的一种翻译、或者说是描述。打一个比方:电视台发出电波,电波携带着信息,我看不到电波,不知道它携带的信息,但通过电视机对电波的解读,产生出影像,呈现在我的面前,我就知道信息的意义。自在之物(我也是一个自在之物)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当外在于我的自在之物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我时,这种作用就给我一些信息,我的生存要求我要把握这些刺激,描述这些信息,在长期地进化中,本我产生出一种能力,将外在地信息表达为“感觉”的能力,将外在的信息描述成颜色、声音、冷热等属性的能力,于是,我在的世界就产生了。本我将外在的信息解读产生感觉(现象)、我在的世界,呈现在自我面前。因此对“我”来讲,感觉依赖于本我,而不是依赖于自我,感觉对自我具有客观性,不依自我的意志为转移,自我就是努力的把我眼前的苹果想象成一个太阳,但我一睁开眼睛,这个苹果还是圆形的、红色的。对于本我来讲,这个世界(眼前的世界)在我之中,由我构造,因我而成。但对自我来讲,这个世界是被给予的,客观的。对本我来讲,自在的世界是一个客观的世界,我在的世界是一个内在的世界。对自我来说,我不能直接面对自在的世界,它对于我来讲是在“门”外的,我可以知道它的存在,但我不能直观它的样子,我只能面对我在的世界。

感觉的外向化,既有心理学关于意识的意向性结构的理论依据,也有大量的实例的事实证明,它是感觉的一种特征。所谓感觉的外向化是指感觉指向自在之物,并力求与自在之物实现统一的一种现象,这是感觉的一个根本特征。本我把感觉塑造成这个样子,赋予感觉外向化的特征,对自我造成了一种欺骗,让自我把感觉看作是外在的事物、自在之物,而不是我在之物、因本我才存在的事物。这就是造成常识的错误的原因,这也是唯物主义把我在的世界看成自在的世界的根源。

四、哲学纷争的原因

西方哲学不断产生纷争的一些重要原因是:没有区分两个世界,自在的世界与我在的世界;把自我与本我混同在一起;对感觉的外在化和感觉对自我来讲具有客观性没能认清。

1、对马赫的“要素一元论”的理解。马赫认为,整个世界:物体、身体、自我(精神)都是有一种东西——“要素”组成的。要素是什么?要素就是指颜色、声音、味道等这些属性,想象中的苹果与我面前的苹果都是有这些要素组成的,它们的区别(作物物体的苹果比意识中的苹果更坚实)是由于要素的连接不同造成的,在本质上它们没有不同,都是要素的复合体。要素的本质是什么?要素就是感觉。马赫用ABC代表物体,用BLM代表身体,αβγ代表自我,认为三者在相互作用和影响中存在。ABC由BLM决定,αβγ由ABC和BLM来决定。在马赫看来世界就是要素组成的,要素就是感觉,因此世界就是由感觉组成的,感觉的存在依赖与人的感官,而感官从本质上来讲又是一种感觉。感觉决定感觉,感觉组成世界,在马赫的世界里除了感觉和感觉之间的关系,没有其他东西。在马赫那里,没有自在的世界,只有感觉的世界。尽管马赫把“我”看作是由“身体”和“自我”组成的,这与自我和本我有些接近,但马赫的身体和自我都是由要素组成的,也就是都是由感觉构成的。马赫思想中的逻辑混乱和矛盾让我们只能这样理解:或者是我们翻译的误解;或者是只有在逻辑混乱中它的观点才能成立,否则我们无法接受他的思想。马赫的逻辑是:

世界是由要素组成的,精神、身体、物体等都是要素的复合体。

要素就是感觉。

感觉依赖于我们的身体(感官)

我们的身体(感官)也是要素的复合体,从而是感觉的复合体。

因此所有的要素依赖于要素而存在,要素又组成整个世界。

总之,世界上除了要素、感觉(或者说要素的复合体)以外,什么也不存在。

贝克莱承认在世界中,除了感觉的复合体之外(当然不能独立存在),还有不是感觉组成的精神实体和上帝实体的存在。休谟是否定至少是怀疑有自我、上帝、自在之物等实体的存在,认为我们只知道感觉的复合体存在。在马赫这里,所有的实体都取消了,只有要素的复合体,所有东西都是要素的复合体。

2、“物是感觉的复合”和“存在就是被感知”是贝克莱思想的集中体现。贝克莱所指的“物”就是常识或唯物主义者认为的“客观世界”,就是我们面前的圆的苹果、绿色的树、飞翔的鸟等等,也是康德所指的现象,马赫的ABC。“物是感觉的复合”确立了贝克莱在哲学上的地位,这也是他对哲学的最大贡献,尽管这个结论不是由他个人独自完成的。它的意义就在于纠正了常识的错误,常识的错误是:把感觉的东西当成客观事物,把我在的世界当成自在的世界,把依赖于我存在的东西当成独立于我存在的东西。尽管这种错误与感觉的外向化和感觉对自我来讲具有客观性有关,但这种认识毕竟不是一种正确的认识。贝克莱纠正了常识的错误,但由于他对意识的意向性结构和感觉的外向化未能做出解释,因此尽管他对“物是感觉的复合”的观点的证明是多么的睿智,但仍然没能说服大多数人接受它的正确的观点而遭到无数的非议。

“存在就是被感知”如果理解为我不去感知,感觉就不会产生,感觉的存在依赖于我的感知,这没有什么错误。因为物就是感觉,感觉的存在依赖于我去感知,我如果不去感知,感觉就不会存在。但感觉并不是由感官自生的,感官自己不能独立产生出感觉,如果把感官比作是机器,如果没有原料,也创造不出产品来,因此感觉的产生还有赖于自在之物的刺激,由自在之物提供信息作为原料,这样我们的感官、我们的本我才能把“自在之物”解读为我们的感觉,感觉才能出现,才会存在。贝克莱的错误就是试图离开自在之物单独靠感官来解释感觉产生的理由,导致唯我论的结果;或者用上帝来代替自在之物的作用来解释感觉存在的原因,得出有神论的结论。

3、常识或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我面前的苹果、不远处的树木、天上的太阳等等所有这些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我而独立存在的。我闭上眼睛,苹果还是红的,树还是绿的。所有的人都死了或在人类产生之前,客观存在的苹果仍然是红的,树仍然是绿的。这种观点的所有错误集中到一点,就是把感觉看作是自在之物,把我在的世界看作是自在的世界。这种朴素的观点非常错误,但在生活中很有用,所以得到了世人的支持而难以撼动。但感觉的外向化理论和自我与本我的关系的观点足以能为纠正常识的错误提供理论的支持,下面我用一些事实来帮助常识改正其错误。

①当我们面对事物、感知事物的时候,我们根本就找不到唯物主义所说的“感觉”在哪里,根本就没有像唯物主义所认为的:在我们眼前有一个事物,在我的意识中有一个对这一事物摹写的感觉。事实是,这时我们只有一个东西:我面前的事物——也就是我的感觉,再也没有其他东西了。当我们离开后,我们可能存留一些记忆,但记忆与感觉是不同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