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文化创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艺术与文化创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艺术与文化创意

艺术与文化创意范文1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新媒体艺术;和谐互动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238-03

2009年詹姆斯卡梅隆推出全新力作《阿凡达》,以其骄人的票房再创佳绩。荣获了该年奥斯卡金像奖的三项,分别是“最佳视觉效果”、“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该片采用3D、2D、IMAX-3D三种播放制式,在中国,人们为了看到效果最好的《阿凡达》不惜连夜排队买票,甚至有些组团去邻城观看电影。如此疯狂的举动,可以从现实的角度来突出新媒体艺术的魅力。新媒体有三大基本特征:一是突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机制,二是提高了信息传送的快捷性与公开性,三是做到了科技、技术、媒介的融合。而新媒体艺术采用信息科学与数字技术的手段,本着大众传播科学理论的原则纲领,以现代艺术为主要内容,通过媒介把融科学和艺术的信息传播出去。可以应用在教育、文化、商业、艺术、管理等领域,并且由此来影响艺术本身与文化产业。

一、新媒体艺术的定义

“新媒体艺术指的是全部采用媒介以及技术手段创造的艺术作品。而这里的媒介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包含了多种技术与多种新的材料。同时也说明了随着科技的发明与应用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新媒体艺术正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并且;新媒体艺术是集多学科与相融性的新式学科。”这也说明了,新媒体艺术除了是一门综合艺术,也是一个容纳的、全方位的体系,并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创新,对于受众而言,新媒体艺术不仅是开阔视野的表现方式,使静态的艺术元素更具动态化、形象化,也是促使艺术作品在市场中处于较高竞争力的方式。通过数字电影的例子,来说明新媒体艺术的运用的优势,即在观众已知道电影的故事、情节、意义的同时通过新媒体艺术来实现观众的置身其中的梦想,由此改传统的被动式观看为主动式观看的历史性转变。同时,在大众参与到艺术创作下,艺术的普及性与大众化将得到促进,并且使观众更全面的感悟美感。现用春节联欢晚会作为例子,晚会的成功与否,传统的媒体更多的看重节目品质和内容以及演员的水平,而新媒体艺术在传统媒体评价标准上发展为重灯光、音效、舞美等要素,借助科技的力量来提高节目的表现力与感染力。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采用了新媒体艺术,其中舞蹈节目《小城雨巷》,在新媒体艺术的应用下为观众呈现了一个诗意的江南,节目中演员仿佛真的行走在烟雨的江南中,从舞台落下的雨滴让人觉得如此的逼真,变换的背景,动听的音乐,以及舞动者的完美演绎为观众呈递上一份视觉盛宴,达到了主题、音乐、内容等的和谐统一。与此相比,传统的艺术中舞蹈者也能够动作优美,也能够在舞台上站位准确,但受众不能很好地融入到节目所营造的氛围中去,从而也就不能准确的理解艺术魅力。由此可见,新媒体艺术能够为春节联欢晚会的举办增色,并且促进其发展。除此以外,新媒体艺术带来的互动性,让春节联欢晚会更真实、更具魅力。综上可知,无论是屏幕影像表演,还是舞台节目,新媒体艺术都能使其增色,使综合艺术得到升华,增加艺术与受众的沟通的机会。

二、新媒体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如何通过文化的视角以及创造性思维来改善当下经济发展的态势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且文艺创意产业的直接以及间接价值也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是指依据人的天赋、技能、智慧,利用高科技来对文化资源的创新与提高,并且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应用,创造出高附加值的文艺产品,且具有增加就业与创造财富的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总结文化创意产业大致分为三类;分别是 文化服务、智能产权和文化产品。”涉及到现代传媒、信息服务、动漫游戏等。新媒体艺术文化创意产业与新媒体艺术在设计领域、媒介、艺术形式等方面是相互影响、和谐统一的。新媒体艺术的快速发展能够促进文艺创意产业的完善与升级,而且文化创意产业的完善与升级反过来作用于新媒体艺术,从而为新媒体艺术搭建了更好的发展平台。并且,新媒体艺术给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而文化创意产业也给新媒体艺术的前进尊定了基础, 特别是在文化服务提高、文化创新思维的运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为新媒体艺术的未来具有指导与规范的作用。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和新媒体艺术彼此相互影响不断深入,不但提高了受众的艺术感悟,而且也扩大了受众对文化消费,如何将艺术表现方式的创新转化到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态上,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实现全面发展将成为新媒体的巨大挑战。拿旅游演艺产业来说,通过采用新媒体艺术,更多的城市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开发,把演出作为载体,并通过运用色彩、山水、光影等新媒体艺术来实现科学美、艺术美和自然美的和谐统一,由此来获得文化创意产业的长足发展。例如,在新媒体艺术电、光、声的作用下《印象刘三姐》把动听的山歌以及富有特色的民族风情展现在受众面前,使受众仿佛进入真实美景中;在《云南印象》中,新媒体艺术的应用是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到了保证;并且在《西湖记忆》一片中通过对古神话的演绎,把新媒体艺术的功效发挥的淋漓尽致,使得西湖融自然美与科技美于一体,向世人展现杭州悠久古老的历史。由此可知,在新媒体艺术的功效下,旅游演艺产业即成了积具人气的城市,也成了展示城市文化和传承城市精神的品牌,在提高城市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加速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转型,使艺术和科技的融合,并实现了提高受众的精神文化,提高城市文化的高品质的重大意义。

三、文化创意产业和新媒体艺术的和谐互动

艺术与文化创意范文2

关键词 创意文化产业 艺术设计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J524-4;G642 文献标识码:A

在全球创意文化产业发展背景下各类媒体需要的相关人才,应该比之前培养的同类人才在能力和认识上有更专业的要求,反映到艺术设计教学培养方式上,如何结合新的培养方式把艺术设计人才向更高层次推进,如何结合创意文化产业所需的设计岗位工作要求,紧密联系市场,加强与各个传媒的交流对接,推动产、学、研合作和设计创意成果的转化,从更高层面实现传媒与人才的共同携手发展。

1艺术设计人才教育模式转型的必要性

艺术设计教学是知识生产和实践的过程,真正地艺术设计教学内涵应该表现为创意思维养成、视觉敏锐感受力、品格追求与表现能力。创意思维应该成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核心,文化向前看,创新向前走。现在艺术设计作品的原创性缺失,设计作品同质化,主要原因就是基于创意思维培训的缺失。

艺术设计人才应该以培养和开拓创意思维能力为中心,以掌握各种思维方式和设计观念为基本要求,学会更加全面和立体的观察角度和方法,开辟新的视觉语言和创作思路。这有助于艺术设计人才养成一定创新和改革的精神,进而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和设计追求。艺术设计人才首先要学会从生活中得到创意灵感和元素语言,另外要加强各方面的艺术修养,从传统文化、人文科学、社会哲学等多方面建筑知识的结构。学会融合东西方文化、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从生活中每个细节中寻求创意思维的训练内容,培养既有独特性又兼具广度性的创意思维方法。设计元素都是来源于生活,我们对生活中的事物早已有了固定的印象和感知,因此现在艺术设计作品从主题表达到设计表现都出现了同质化的问题,观众的审美也相对产生疲劳和厌倦的形势,问题就出在设计者创意思维的雷同,放映出相关培训的缺失。

2创意文化产业提出的艺术设计教学要求

创意文化产业包括文化产品、产业服务、智能产权三个部分的内容。这三个部分都需要设计者的创新和创造力,这也是对艺术设计教学的要求总则。

2.1艺术设计培养方向的观念转型

创意文化产业中的艺术设计要适应时代潮流,解放思想,不要再拘泥于之前纯粹单一的平面制作,巩固自身地位和品牌的同时,把自己的平面优势转向视觉的传达方式,积极迎合现代年轻人的兴趣品味,创造多元化和各个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者,要让自己适应现在平面、音频、视频、网络、移动综合的新传媒特点。艺术设计人才要学会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品牌,拓展经营范围。艺术设计人才要突破纸质形式,建立数字互动平台,跟上时代技术传播的特点,把传统平面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内容,改进为互联网时代大众需求的时效高、革新快、有直接使用价值的媒介。并且增加艺术设计产品的亲和力,艺术设计人才换个位置思索下受众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使得艺术设计作品成为关怀大众内心需求和精神满足的服务者。

2.2艺术设计教学内容的专业特色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内容要体现不同专业的培养需求和特色,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同一门课程,教学内容就应根据专业特点的不同,制定有各自的针对性的侧重点,如动画专业和平面专业都开设了Flash 课程,动画设计专业侧重于动画短片、角色动画;平面设计专业侧重于产品展示动态网页、站点的设计与制作,又如Coreldraw课程,动画设计专业侧重于用该软件绘制各种卡通形象,平面设计专业侧重于制作标志、CI制作。

3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实践措施

3.1教学实践与企业单位的结合

高等院校建立学生艺术设计创新基地及学生艺术设计创新活动中心,构建校企合作的开放式实践教学平台,探索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管理模式,将集中式、指导性的方式,转化为分散式、自助式的模式,为培养学生的主动实践能力提供良好环境。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校外实习单位密切合作。

3.2教学实践与教学竞赛的结合

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提高他们主动实践的热情和主动性。每年全国和各省市举办艺术类相关设计大赛,使艺术设计竞赛活动经常化和制度化。竞赛中给出的各种选题,来自于学生创新活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性,同学们有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的愿望,因而会积极主动地查阅资料、相互讨论、踊跃发表自己的想法,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3教学课堂与专业展览的结合

艺术与文化创意范文3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下美术类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创业者自身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与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技能教育不同,创意创业人才不是以人的专业背景和学历来考量的,而是通过完成项目所体现出来的能力来确认成功与否,美术创意创业也并不是美术类大学生的专利,这使美术类大学生的创意创业受到其他学科和领域的挑战,更具有竞争性。同时,美术类专业学生在学校选择和专业选择中大都以学习动机、兴趣爱好为基础,专业选择以自主选择为主体,因而对所学专业有很强的认同感。由于美术类大学生通过美术高考进入大学时文化水平相比于专业水平来说处于劣势,在读期间又忽视自身文化素质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使他们在自主创业的过程中难以提升其创业管理水平,与文化创意创业环境下的对创业者的要求存在差距。拥有专业技能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创意创业人才的核心要求不仅仅是能够进行艺术创意的人,而是同时具备策划、经营、管理性的综合型人才,这正是美术类大学生在自主创业过程中缺乏的综合素质。美术类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大多没有经常关注社会动态的习惯,缺乏系统的市场调研和分析,不擅长将创意作品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营销手段,仅靠艺术创意很快就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落败。设计工作室中产生的许多具有价值的文化产品由于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常识而产生产权纠纷;许多已在经营小店的自主创业者由于宣策不善而无法恢复正常经营秩序,而正在准备进入自主创业领域的美术类大学生大军更不知市场调研如何开展。由此可见,创业者自身综合能力不强,缺乏法律维权、管理和经济学等相关知识成为美术类大学生自主创业发展的瓶颈。2.传统美术学科的知识结构与信息化市场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虽然艺术是产生创意的核心力量,文化资源经过艺术整合才能得以提升,但创意能否形成产业转化为经营还与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分析、社会文化心理分析、信息技术支持息息相关。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计算机、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成熟催生了高新技术支持的新媒体,改变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方式,创意与信息化资本、产业转型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由于传统美术学科与信息化市场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许多美术类大学生在自主创业中由于缺乏新媒介的传播和依托而失去创业的阵地。以手工作坊为例,美术类的学生向来重视动手能力的提高,许多学生从手工创意小产品入手,进行创业尝试,由于创意获得成功关注的不在少数。但是由于传统美术学科的技能所限,他们大多只是停留在手工作坊纯买卖阶段,难以与新媒介技术结合进行产业化转型,这种只注重专业技能,不关注建立品牌效应的封闭状态不利于自身的发展,更不利于商业定位和决策,最终大多被淘汰。3.创意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创意产业的就业地域具有集中和不均衡发展的特点,主要分布在都市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非常注重创业者的创新性和产品的不可复制性。由于美术类大学生生活上比较独立,他们更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选择未来的职业和发展路径,不希望受到企业制度的约束,所以很多人都会考虑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通过自主创业的途径实现自己的个性职业生涯。但是,美术类学生中部分在实际创业过程中对自我的个性、特点、心理素质、知识结构缺乏正确把握,容易跟风,盲目从众。同时,创业学生的知识获取和创意思维的学习方式大多来自于学校的相似经验,容易产生重复性,表现在创意创业的项目地点上也容易过于集中。美术类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地点大多集中在广州等大城市,并且呈现出在学校所在地附近某个地点扎堆的趋势,创业项目主要集中在手工作坊、设计工作室等方面。这种集中客观上反映了学生对地域人脉熟悉程度的自然选择,但也一定程度制约了新的创意的产生,许多工作室和工艺作坊扎堆模仿,产品缺乏个性,只能进行低水平的粗放式生产,不仅造成资源、资金、人力、财力的浪费,而且产品文化附加值缺乏,不具备相应的市场竞争力。4.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自主创业扶持指导不足虽然创意产业创业的形式多样,经营方式灵活,所需的资本相对较少,适合创业起步的大学生,但是推广营销方面还是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美术类大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学习费用较高,特别是自主创业中的经济困难学生,面对自主创业所必须承受的资金问题仍显得比较吃力。国家为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制定了减免税收、无息贷款、启动资金资助等多项优惠政策,但户口归属、申请流程复杂等实际问题制约了大学生寻求创业援助的步伐。同时,由于许多美术类学生对国家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认识上不够重视,不了解国家政策,不熟悉流程和制度使国家优惠政策更加难以普及和落实,美术类大学生强调自由不受束缚,对程序、手续、规则不重视等特性更影响了学校对自主创业学生的指导效果。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美术类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对策

1.深化美术类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改革,提高美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能力“美术专业正朝多学科综合的方向发展,实用美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美术和其他学科的文化知识是相辅相成的,美术创作必须有文化素养的积累。”美术类专业院校应牢固树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抓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契机,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结构,调整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培养多向融合的创新型美术类人才。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把培养创新能力作为人才培养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来抓,将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创业的发展情况作为衡量美术高校教学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次,要将自主创业的综合能力培养渗透到专业课程中去,使传统美术学科教学与新媒体信息化教学相结合,如建筑环境设计与物理学的结合,纯美术教学与计算机学科的结合,设计学科与营销管理的结合等,提高学生的创业综合竞争力。第三,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有针对性地提高毕业生的市场分析能力、创业素质和营销技巧,使学生具备较为深厚的理论素养,掌握比较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具备分析事物、评价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美术类学生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大局中的参与度和竞争力。2.开设创新创业辅导课程,加大美术类大学生自主创业辅导力度美术类专业的生命在于创新。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提出“毕业生不再仅仅是求职者,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新者”的教育观念,美术类大学生应该是这个理念的实践者。在美术院校开展创新创业辅导课程,更要针对美术类大学生注重实践和经验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第一,要引导学生理性创业,使课程系统贯穿大学教育始终,将法制教育、专业教育、形势教育与学生创意创业指导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将学业与未来的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及时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创业期望值,将自主创业选择定位在与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相适应的层次和地域,避免不必要的创业挫折;第二,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的创新创意能力实践,通过学分互认、创业实训等方式实现创新创意与学习评估的转换,为学生自主创业创造机会和条件;第三,要注重实践应用性,在理论传授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美术类专业学科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实习中了解创意产业的市场发展规律和管理经验。同时,加强对外交流的力度,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与创意产业设计名家和著名的教学机构接触的机会,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美术类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信心。3.整合高校有效资源,为美术类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全方位支持美术类高校要鼓励毕业生走艰苦创业、自主创业的成才之路,加大文化创意产业的自主创业扶持力度,整合学校有效资源,为美术类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资金、场地、服务上的全方位支持。第一,要加大高校在创业扶持方面的投入,组织创新创业导师辅导和评估咨询专家组,设立创业扶助与奖励资金,积极支持毕业生实现自己的创意梦想;第二,要积极开辟学生创业实训和创业孵化基地,开辟孵化基地的专门场地,制定完善的创业实训管理细则,支持创业团队入场实训。依托美术专业优势,加大支持力度,引入社会单位和专业机构的合作,通过项目开发、课题合作等方式,拓展美术类大学生的创业空间;第三,建立文化创意产业资源的共享库,利用成功创业的校友资料进行案例分享和设立长期稳定的创业拓展计划,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有效整合市场资源;第四,要加强调研,及时将国家政策在基层操作的情况和建议上报上级有关部门,使国家自主创业政策更有效、更具有可操作性、更有利于支持学生的创业发展道路。4.提高创新创业服务管理质量,为美术类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服务保障根据美术类大学生个性张扬、不受约束等特性,美术类高校应实现个,提高自主创业服务管理的质量。在服务上,一方面要简化办事程序、细化服务范畴,可通过创业竞赛等模拟课堂为自主创业的在校生提供针对性强的政策宣传、法律纠纷咨询和经济学、管理学知识辅导;另一方面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援助。对学生在自主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予以更多关注,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心理辅导,引导他们调整好心态,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在管理上,要加强自主创业毕业生创新创业情况的跟踪管理,建立创业学生档案,定期进行创业情况跟踪和反馈,增强创业学生的归属感,同时可为在校生的创业指导提供鲜活的案例分析。

作者:王新宏 单位:广州美术学院

艺术与文化创意范文4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艺术教育;高校;教育

文化创意产业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各个国家都在不遗余力地竞相鼓励和扶持,以期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高度强调创意能力的文化创意产业来说,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因此,进一步明确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关系,探究艺术教育的发展路径,使之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要,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已成为高校艺术教育崭新的课题。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状况

文化创意人才是文化内容的提供者,既包括设计师,如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装潢设计、动漫设计、游戏设计、广告设计等方面的专家,也包括艺术家,如画家、漫画家、作家、编剧、词曲作家、乐队指挥,以及演员、演奏、摄影、摄像、动画、魔术等艺术创作人员。文化创意人才位于创意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因为创意产品的主要增值部分就在其原创性的知识含量中。近年来,文化创意人才作为创意产业链最上游环节的主体,在某种程度上说已经成为稀缺资源。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兴的、交叉性的、边缘性的学科,从各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来看,高等院校是教育与培养文化创意人才的中坚力量。仅以游戏产业为例,在2003年,美国设有游戏专业的大学、学院有540所,日本有200所大学设有游戏开发、设计、管理、运营专业,韩国有288所大学或学院设有相关专业。

二、艺术教育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在学理背景和人才的基础层面上有着传承相依的关系

艺术教育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源头和基础。一般认为,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文化创意产业从产生之初就与艺术教育有着紧密联系,艺术教育是文化创意产业得以发展的源头和基础。文化创意产业是艺术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延伸和新发展。

(二)艺术教育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与人才支持

艺术教育是直接以人才培养与输送的方式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智力与人才的支持。艺术教育的魅力不在于作品的形式,而主要在于培养有创新思维的艺术人才。我们都知道任何具有震撼力的艺术作品必然是打破常规或超越现实,而文化创意产业中对艺术的创意的诠释就是要探索具有创新思维的涌动的艺术人才,而当今的艺术教育正是承担了这一历史的责任和使命。

(三)艺术教育发展会进一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茂与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与高校的艺术教育发展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21世纪是创意的世纪,创意作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创意发展的最重要和有效推动力的艺术教育,同样被赋予了更重要的使命。高等艺术教育不仅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各类文化创意人才,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扩张和文化创意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而且还在艺术产品及相关服务的创新、传播、应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越发达就越能从根本上认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也反过来推动艺术教育的发展和艺术教育的完善,一方面使得艺术教育正在成为文化创意产业链中的一大组成部分,文化艺术教育产业;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催生了一大批新的艺术专业的诞生和艺术教育的飞速发展。

三、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艺术教育的发展路径

(一)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将艺术教育与创作性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

原有的艺术教育模式很容易忽视了人文素质,一旦忽视了人文素质,那么就会与所提出的中心内容与思想相反,这同样也是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非常重要意义。高校艺术教育应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本,通过第二课堂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创新硬件支持,通过营造一个利于文化创新的人文环境来熏陶学生的情智。

(二)与文化产业市场紧密联系,突现高校艺术教育多种经营模式的发展理念

创新型的教育模式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相互适应的,尤其是在市场发展方面,将不断地使艺术教育的优势得到发挥,同时也要及时调整训练方法和教育内容。高校艺术教育要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高校艺术教育应紧密连接艺术创作的本质,并让产、学、研更好地结合起来。高校艺术教育与市场接轨的实践基地,积极融入产业市场。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多个角度的,并且在改革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艺术教育发展急需加大步伐,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并高度结合文化产业的市场,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让艺术教育能够具有新鲜的生机与活力,培养具有高文化素质创新型人才。

(三)加强人文素养的锻造,夯实文化创意产业时代下的素质基础

高校艺术教育首先要确立人文素质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更新艺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应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与审美能力为目标,加强人文类课程和理论课程的渗透与建设,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其次,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校园创新活动,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形成一种浓厚的文化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建立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的创新活动,加强创新基地建设,为学生的创新提供硬件支撑;第三,要营造一个有利于文化创新的校园人文环境。“校园文化对学生性情陶冶、境界的提升、情感的升华、行为方式及价值取向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力举办各类人文讲座,积极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四)高校艺术教育对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提出的新要求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较大关系,教师要把学生的思维向发散性、灵活性及独创性方面去引导,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探索性的课题,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创新型艺术教育要求教师具备创新素质,教师不仅要有扎实宽厚的专业知识,还应掌握各学科前沿的最新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教师的角色也应发生重要转变,教师应从过去的单纯的传授者向信息资源的调配者和引导者转变。

(五)转变教育理念是创新高校艺术教育的前提

1.强化人才意识

一方面要着眼于传统文化创意产业的实际需求,不断改革人才培养的方案,不懈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另一方面应根据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在加强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学生专业技术能力与人文素质双促进、双提升。

2.强化创新意识

高校艺术教育者应强化创新意识,不仅要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创意产业上勇于开展创造性的探索和实践,更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授课方式等方面打造一套有效的科学体系,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构建创新实践的平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3.应强化市场意识

在高校艺术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应把艺术教育与文化产业市场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生活教育、实践教学,促进教学、研究、生产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竞争意识、提升理论运用能力,为以后走向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总之,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化不仅为高校艺术教育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也为高校艺术教育指明了改革和发展方向。当下高校艺术教育应着眼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态势,立足于国内外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的需求,切实强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使命,着力转变艺术教育教学理念,建构完善的艺术专业课程体系,探索科学有效的艺术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提升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和艺术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传统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刘轶.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范式的分野及反思[J].现代传播,2007(01)

[2]庄永成.艺术概念与设计教育[J].美术研究,2005(01)

[3]约翰・马赫尔曼,刘沛译.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附录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4]喻仲文.张道一艺术教育思想研究[J].设计艺术,2005(02)

[5]吴漫.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2(04)

艺术与文化创意范文5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状况

文化创意人才是文化内容的提供者,既包括设计师,如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装演设计、动漫设计、游戏设计、广告设计等方面的专家,也包括艺术家,如画家、漫画家、作家、编剧、词曲作家、乐队指挥,以及演员、演奏、摄影、摄像、动画、魔术等艺术创作人员。文化创意人才位于创意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因为创意产品的主要增值部分就在其原创性的知识含量中。近年来,文化创意人才作为创意产业链最上游环节的主体,在某种程度上说已经成为稀缺资源。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兴的、交叉性的、边缘性的学科,从各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来看,高等院校是教育与培养文化创意人才的中坚力量。仅以游戏产业为例,在2003年,美国设有游戏专业的大学、学院有540所,日本有200所大学设有游戏开发、设计、管理、运营专业,韩国有288所大学或学院设有相关专业。

二、艺术教育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在学理背景和人才的基础层面上有着传承相依的关系

艺术教育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源头和基础。一般认为,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文化创意产业从产生之初就与艺术教育有着紧密联系,艺术教育是文化创意产业得以发展的源头和基础。文化创意产业是艺术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延伸和新发展。

(二)艺术教育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与人才支持

艺术教育是直接以人才培养与输送的方式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智力与人才的支持。艺术教育的魅力不在于作品的形式,而主要在于培养有创新思维的艺术人才。我们都知道任何具有震撼力的艺术作品必然是打破常规或超越现实,而文化创意产业中对艺术的创意的诊释就是要探索具有创新思维的涌动的艺术人才,而当今的艺术教育正是承担了这一历史的责任和使命。

(三)艺术教育发展会进一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茂与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与高校的艺术教育发展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21世纪是创意的世纪,创意作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创意发展的最重要和有效推动力的艺术教育,同样被赋予了更重要的使命。高等艺术教育不仅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各类文化创意人才,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扩张和文化创意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而且还在艺术产品及相关服务的创新、传播、应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越发达就越能从根本上认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也反过来推动艺术教育的发展和艺术教育的完善,一方面使得艺术教育正在成为文化创意产业链中的一大组成部分,文化艺术教育产业;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催生了一大批新的艺术专业的诞生和艺术教育的飞速发展。

三、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艺术教育的发展路径

(一)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将艺术教育与创作性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

原有的艺术教育模式很容易忽视了人文素质,一旦忽视了人文素质,那么就会与所提出的中心内容与思想相反,这同样也是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非常重要意义。高校艺术教育应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本,通过第二课堂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创新硬件支持,通过营造一个利于文化创新的人文环境来熏陶学生的情智。

(二)与文化产业市场紧密联系,突现高校艺术教育多种经营模式的发展理念

创新型的教育模式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相互适应的,尤其是在市场发展方面,将不断地使艺术教育的优势得到发挥,同时也要及时调整训练方法和教育内容。高校艺术教育要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高校艺术教育应紧密连接艺术创作的本质,并让产、学、研更好地结合起来。高校艺术教育与市场接轨的实践基地,积极融入产业市场。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多个角度的,并且在改革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艺术教育发展急需加大步伐,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并高度结合文化产业的市场,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让艺术教育能够具有新鲜的生机与活力,培养具有高文化素质创新型人才。

(三)加强人文素养的锻造,夯实文化创意产业时代下的素质基础

高校艺术教育首先要确立人文素质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更新艺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应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与审美能力为目标,加强人文类课程和理论课程的渗透与建设,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其次,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校园创新活动,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形成一种浓厚的文化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建立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的创新活动,加强创新基地建设,为学生的创新提供硬件支撑;第三,要营造一个有利于文化创新的校园人文环境。“校园文化对学生性情陶冶、境界的提升、情感的升华、行为方式及价值取向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力举办各类人文讲座,积极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四)高校艺术教育对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提出的新要求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较大关系,教师要把学生的思维向发散性、灵活性及独创性方面去引导,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探索性的课题,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创新型艺术教育要求教师具备创新素质,教师不仅要有扎实宽厚的专业知识,还应掌握各学科前沿的最新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教师的角色也应发生重要转变,教师应从过去的单纯的传授者向信息资源的调配者和引导者转变。

(五)转变教育理念是创新高校艺术教育的前提

1.强化人才意识

一方面要着眼于传统文化创意产业的实际需求,不断改革人才培养的方案,不懈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另一方面应根据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在加强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学生专业技术能力与人文素质双促进、双提升。

2.强化创新意识

高校艺术教育者应强化创新意识,不仅要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创意产业上勇于开展创造性的探索和实践,更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授课方式等方面打造一套有效的科学体系,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构建创新实践的平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3.应强化市场意识

在高校艺术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应把艺术教育与文化产业市场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生活教育、实践教学,促进教学、研究、生产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竞争意识、提升理论运用能力,为以后走向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艺术与文化创意范文6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高校艺术教育;创新思路

作为以人类聪明才智为基础开展的创造类文化活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同艺术创意人才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强调社会经济发展中文化艺术的推动作用,还肯定了创意型艺术人才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而二十一世纪的来临,不仅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和发展机遇,还使得其对艺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多。因此,推动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专业工作改革,结合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融入新思路,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意性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当前艺术教育必须要完成的一项工作内容。

一、艺术教育同文化创意产业间的关系

随着人民群众近几年对文化和艺术关注度的提升,使得艺术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对一所高校来讲,其要想培养出具有创新性特性的专业人才,就必须要借助艺术教育的作用。就艺术教育本身来看,其主要内容就是教授学生同艺术有关的专业知识,对学生的艺术精神和能力进行培养。这不仅是该专业的核心教育目标,还是高校深入发掘学生的艺术潜能,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手段。而如果高校教育者想要将在艺术教育中穿插一定的科学理论,提升学生的艺术理解力,就需要在课程教学期间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从情感上同艺术和科学产生共鸣。创造性作为强化科学与艺术之间的联系,使二者关系更加紧密的一种“介质”[1]。培养和提升艺术教育专业人才自身的创造性,已经成为该专业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此外,高校领导者在推动艺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还应当为国家发展提供更多具有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文化创意项目的开发和产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撑,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未来的文化软实力与国际核心竞争力,推动国家稳步发展。

二、当前高校艺术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文化产业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出现的、一种以创造力为中心的新型产业,其强调文化因素或者是主题文化,通过个人、创意、技术、产业化等方式进行开发,对知识产权进行营销的一种产业形式。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包括动漫、传媒、视觉艺术、雕塑、广播、影视、环境艺术、音像、软件、计算机服务、服装设计等在内的创意性群体内容。艺术教育是一种以提升个人修养和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新型教育模式。与此同时,第三产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使艺术教育已经逐渐荣升到了高校教育体系主要地位之上。这发展一趋势的出现,不仅衍生出了北影、央美等一系列的高等艺术院校,还推动了庶吉、先锋等权威性艺术培训机构产业的发展[2]。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速度的提升和经济技术水平的进步,使得社会发展对专业性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多,艺术教育类课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高等教育的主要课程体系之中。此外,世界范围内新经济形式的来临也为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而如何应对这种挑战,把握好此项机遇,则成为艺术教育能否牢牢扎根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赢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高校创新艺术教育模式的新思路

(一)以文化产业需求建立人才培养模式

伴随世界范围内文化发展速度的提升和相关产业环境影响范围的扩大,国内众多高等院校也开始认识到了人才市场新的需求形式,并在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自发的承担其这一人才培养的重任,逐渐开设了较多能培养创意型文化人才的教育专业[3]。但因为缺乏参考案例和先进教育经验、教育模式较为单一,使得一些新建艺术专业的基础性设施建设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虽然目前我国高校现有的同文化产业有关的专业已经达到了近七十个,但不同院校该专业在学科优势与教育资源上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使得其教育学科的设定也带有了一定的差别,导致部分文化产业缺乏专业学术理论和人才支撑。而部分院校在设定艺术教育专业时,没有将其划分到具体的院系中,学生在毕业时获得的学位往往是五花八门,没有具体的学科归属,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艺术专业的教育情况缺乏整体性和完整性,同文化创意产业间联系的较弱。因此,我国拥有艺术教育专业的高校应当及时调整自己的办学理念,在最短的时间内按照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设定出独立的学科,培B出更多专业对口的艺术系毕业生,更好的满足该产业发展期间不同岗位的工作需要。一方面,负责艺术教育高校领导者应当充分利用各个学科的教学优势,对现有的优势学科进行调整,使其能够同文化产业相结合,建立起更加完善的高校人才培养基地[4]。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产业会涉及到较多的学科,所以,在改进高校艺术教育时,高校领导者可以以原有的艺术专业为基础,开设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工作相关的专业,以文化产业的市场发展和消费方向为导向,通过全面发挥艺术教育在培养人才审美能力和育人方面的作用,提升该专业市场意识,培养出更多同文化产业市场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

(二)构建创新性的艺术教育体系

首先,艺术教育专业在更新教育思路时,应当以培养创意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子在日常教育中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模式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推动文化产业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创意人才在文化产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其他类型的人才不同,创意人才本身具有极强的个性和创新性。因此,高校艺术教育者可以以此为参考,将一些创新型的知识融入到日常课程教育中,将艺术教育模式由传统的技能教育转向创新教育,让学生的自我决策能力可以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被提升,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培养[5]。其次,高校教育者应当结合文化产业特性和发展要求,建立起相应的创新性教育体系,将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知识应用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作为根本性的教育目标,在教学计划中多融入一些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最后,高校教育者还应当创新艺术教育专业的理念和发展模式,在教育期间尽量为培养原创性的艺术人才营造出良好的教育学习氛围,尊重和支持学生的原创作品和艺术理念,从而培养更多具有较强原创意识的创意人才。

(三)强化对复合型创意人才的培养力度

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相比,我国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使得社会各阶层人士还无法意识到艺术教育的作用和社会地位,所以,推动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6]。对此,我国高校领导者应当和政府部门联手,借助行政部门的政策支持和财政部门的资金支撑等,为艺术教育改革营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而后,高校要以文化产业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有的科研成果和艺术工作室为依托,大力培养复合型的文化创意人才,以便能够顺利同市场需求接轨,从根本上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进而从根本上提升高校艺术教育专业的教学水平。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艺术教育专业不仅要完成人才培养的目标,还承载着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任务。就目前来看,我国文化产业的结构和规模还在不断的变化,而在这个变化调整的过程中,其发展前景和要求也随之凸显出来。因此,我国高校在对艺术教育专业的教学理念、模式、目标和任务要求进行改革时,应当以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为依据,结合本校该专业教育现状和教学条件,适当的吸收和引入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手段,为艺术教育的发展开辟新途径。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为我国相关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还能够推动我国高校教育教学体质进一步完善。

作者简介:农家,1998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油画专业,2009年获武汉大学软件工程硕士,中国美术家协会广西分会会员,广西建筑装饰设计师,现任教于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束霞平.基于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高校艺术教育创新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90-95.

[2]赵磊.传统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高校术教育[J].大舞台,2015,04:207-208.

[3]宋晓凰.基于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高校艺术教育创新发展研究[J].现代交际,2015,09:240.

[4]项仲平,刘静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路径探究[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03: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