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学语言的艺术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学语言的艺术性范文1
1.课堂提问要紧扣目标,层层深入。教师所提的问题往往比较杂乱,缺乏连续性,而且随意性较大,想到什么就问什么,不能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教师提问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过难,则会使学生望而却步。所以在设计问题时,课堂提问还一定要做到目标明确。或引起注意,或强调重点,或激发思考,均须符合教学目标 。并且按照由浅到深,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进行。在设置或提出问题时应做到难易幅度不大,层次分明,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再现,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同时,问题要做到前后呼应,环环相扣,有其内在的逻辑性。
2.课堂提问要面对全体,又要因人而异。教师的提问在实际操作时应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盯住几个活跃生,提高课堂提问的科学性。只让活跃生答问,时间久了,其他学生就会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把自己看作学习的局外人、旁观者,这样是有悖于启发性原则的。因此,课堂提问要注意辐射面既抓住点又顾及面,既要让成绩好的同学发言,又要让成绩一般的学生发言,以点带面,充分调动全体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同时,真诚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全面的、充分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根据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分层要求。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关心、帮助每一个学生,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和获取成功的可能,让每个主体的作用都得以发挥。针对表达能力差一点的学生,换个角度设计这些问题,降低问题的难度,使学生也能够完整的回答出来。同时,也达到了同样的教学效果。而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我预想设计问题时,难度稍微调高。比如“你读了有什么体会?有什么感受?等等”
3.课堂提问要切中要害,启迪思维。 所提的问题,要能联系学生的实际,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点燃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比如分析《斑羚飞渡》一文时,我抓住这篇文章思想内容深刻、语言鲜明准确的特点,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故事的发展中,镰刀头羊是这场飞渡的组织者,文中重点写了它的哪些表现?由此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这个问题学生是感兴趣的。于是,我抓核心内容,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懂得再次体会作者塑造斑羚形象的意义。并且把课堂教学由课内迁移到课外。可见,联系实际的启迪性提问,能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启发他们心灵的门户。
苏联教育家达尼洛夫提出了建立某种问题情境进行教学的方法,主张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积极思维结合起来,主动探求知识,设计了“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积极独立活动――教师把学生引入下一个新的问题”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学生回答提问时,一定要明察秋毫,善于从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捕捉有效信息,并及时延伸引导,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帮助学生完善认识,顺利完成回答。这正是提问中的引导艺术。
文学语言的艺术性范文2
一、科学规范见真功
由于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对于语言是否规范的辨别能力比较低,对于课堂中出现的语言不规范现象取法较为准确的辨识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注重自身语言使用的规范性,逐步从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表述中减少和杜绝课堂进教学的语言不规范现象。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科学规范的第一要素就是首先要说普通话。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其通用性,广泛性,规范性成为教师乃至每个人都所必须掌握的语言。可想而知,假如一个语文教师操着一口方言土话,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将是可想而知的。在规范教师讲普通话的过程中,首先规范的是教师发音要规范,吐字要清楚,用词要准确,语句要符合语法规范,不能出现病句、错句。例如,有的小学老师在上课中,将“shi”发音成“si”,将“rou”发音成“you”,闹出了“诗”“丝”不分,“肉”“油”不辨的笑话。
还有的老师上课,说话嗦,一句话要重复很多遍。或者说话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本来一句话能说明的问题,往往要缀上一大堆没用的废话。这个问题不仅严重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同时也给学生的语言规范,良好语言习惯的养成造成了终生难以弥补的影响。
因此,科学规范地讲话,用普通话科学规范地授课是教师授课的第一要务,应当引起每一位老师的高度重视。
二、生动形象展风采
文学语言的艺术性范文3
工作室制的教学艺术
高职高专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实行工作室制的教学艺术,引导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特长,分析学生的兴趣、特点、社会需求等综合因素,对学生进行长期、有针对性的业务指导和技能训练。这样,学生在工作室环境中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学到知识,逐步学习到实用性设计技能,为就业做好准备。
导师制的教学艺术
高职高专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导师制教学艺术,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朋友关系,这样教学才能事半功倍。导师在进行专业辅导时,可充当学生学习的推动者,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技能训练,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情境教学艺术
高职高专教育者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等教学活动,让学生接触到实用性设计技能,培养他们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设计实践活动中体验实用性技能,在参观过程中感受实用性技能,可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使其成为公司需要的完美人才。
“信息化式”教学艺术
高职高专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手机、网络、电话等现代通信工具,实现“信息化”教学。通过“信息化”教学,教师可以很便捷地帮助学生答疑、讨论、解惑,对学生进行实用性技能的进一步引导。这样,教学会变得非常方便、有效。
“手拉手”教学艺术
高职高专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实行“手拉手”式教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设计课题,有效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创作,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由抗拒接受转变成主动求知。
良好的教学评价艺术
高职高专教育者可以建立一个良好的教学评价机制,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承受能力、专业基础、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设计不同等级的评价标准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准确合理的评价能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
设计技能实用性培养贯穿学院整个教学
文学语言的艺术性范文4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直接关乎着教学任务的落实情况,并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重视课堂提问。本文首先介绍课堂提问技巧,然后着重探究了提问艺术性,希望能为英语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提问技巧 艺术性
英语具有一定的应用性,这要求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问作为基本教学环节,它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教学手段。巧妙合理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帮助教师检测学生的吸收情况,还能优化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独立探究能力。因此,本文对于提问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提问技巧
(一)目的明确
课堂教学通常具有特定的教学目标,而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组成也应具有目的性,渗透教学重难点。因此,课堂提问应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所提问题不仅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还应具有目的性,指导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入到课堂教学中,进而提升教学效果【1】。
(二)贴近课堂教学
教学活动客观存在,提问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应贴近课堂教学,不允许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答案非常明显的问题,更不允许提出经过努力探索也不能解决的问题,规避极端问题的出现,所提问题应难度适中,让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探索可得到答案。
(三)问题具有层次性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不明确学习重难点的现象,因此,在课堂提问环节,应确保所提问题具有层次性,依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合理设计,并逐步增加问题难度,让学生跟紧教师步伐,有效适应课堂教学。课堂提问若平铺直叙,这将会大大降低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主性,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单调,教学效率不高。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层次分明的问题情境,并使其切身体会成功,不断增强自信心。同时,教师应及时指导,最终将问题解决。
(四)均等提问
因每一个初中生均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班级学生性格迥异,有些内敛,有些则外向,通常教师比较心仪思维活跃、课堂表现积极的学生,对于英语基础薄弱或者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的提问较少,长此以往, 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只会变得更差,其英语学习兴趣会大大降低,外加提问机会较少,语言表达能力缺少锻炼,在与别人交流过程中羞于开口,导致课堂教学整体水平不高。由此可知,初中英语教师应均等提问,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所提问题应面向全体学生,不要针对局部学生,对于内敛、课堂表现不积极的学生应加强引导,全面提高英语课堂参与度。
(五)启发思维
课堂提问应具有启发性,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逐步探索,进而获得更多的英语知识。
二、提问艺术性
(一)注重心理教育
初中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他们的叛逆心理较强,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注重心理教育。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设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主动表达内心想法,与教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合理提问,进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巧妙、合理的课堂提问不仅能让学生获取较多的知识点,还能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成效明显。
(二)刺激学习欲望
课堂提问有利于注意力的集中,这是因为初中生的自我表现欲较强,为得到教师以及同学的肯定会积极思考,努力做答,进而高度集中。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会加强与别人的交流,这在无形之间缩短了师生以及生生的距离感,可刺激学习欲望。例如,在学习Films这篇文章时,因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应让学生提前观看教材中的景点电影,并在课堂教学中选取经典片段进行赏析,然后发表个人看法,以此来刺激学生深入学习电影知识的欲望,进而构建有效课堂教学[2]。提问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组成,它是提高学生注意力的重要途径,且带有艺术性的提问可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激发学习动机。
(三)锻炼听说能力
掌握英语知识、开拓思维、锻炼独立探究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问不仅是交流沟通的基本形式,也是开拓思维的有效手段。借助情境教学,通过引导与课堂提问来刺激学习欲望。合理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引出新知识点,还能锻炼自主探究能力,指导学生深入挖掘总结语言内部规律,最终真正掌握英语语言。课堂作为基本活动场所,合理的提问有利于听说能力的培养。
(四)准确把握重难点
合理的课堂提问中渗透着新知识点,通过引导挖掘,可让学生准确把握学习重难点,以此来增强逻辑思维,凸显主体地位。在英语课堂教学备课阶段,教师应从参照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积累和接受能力,科学设定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妥善安排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应紧紧围绕班级学生,因材施教,且课堂训练、任务布置等应合理,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Going Shopping这篇文章时,教师应结合本节内容要求学生编写一个与购物相关的对话,首先,学生应认真阅读文章,从网络、电视以及报刊中搜集资料,积累购物用语,然后精心编写,最后进行课堂表演,教师与同学进行评价。通过对话的编写,既可锻炼学生的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还能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英语思维的形成。
【结 语】
伴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传统教学模式的不适应性愈发凸显,学生视野更加开阔,信息获取手段较多,这要求课堂提问不仅要合理,且应具有艺术性。初中英语教师作为课堂提问的设计者,应掌握提问技巧,明确提问艺术性,结合教学实际,合理设计课堂提问,进而切实改善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文学语言的艺术性范文5
特定存在风貌。说起“京味儿”,就是北京特有的传统文化对北京人心理意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塑造。在传统的京味文学视野里,那些由大众所公认的京味作家所塑造的“北京”人物
形象,从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到邓友梅笔下的那五,再到刘恒笔下的张大民,实际上构成了一个“老北京人”的人物群体。
京味文学具有自己本身所特有的风格特征,一是人与城的精神联系,二是人的文化体验,三是对城的文化意味的感受。所以,我们要把京味作为一种风格现象去体会和把握。著名学者
杨东平在《城市季风》中谈京味文学时这样写道:“京味文学是以老北京人和他们的生活空间——胡同世界为题材,写市民社会生活中的风俗人物,俗人俗物,具有明显的平民化倾向和通
俗文学的价值,其语言风格,则以老北京方言作为主要的语言材料,从而不仅逼真的摹写出老北京人的人情世态,且活泼生动,诙谐幽默。
除此之外,京味文学自身也具有着独特的审美艺术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艺术对象的地域化,二是作家主体视角的趋文化,三是艺术形式的以传统的叙事模式作为基础的开放
性,四是文学语言的方言口语化,五是艺术风格的化俗为雅。
京味文学的生成本身,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其中的民族性,民间性,以及相应的地方特色和传统风情,都是自然而然的历史生成物。京味文学作为一种概念,固然是现代的产物。作为
文学现实,显然不是凭空产生的,京味文学在一个长时间段中,融合了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文学成果。
京味文学的明显标志之一就是描写具有“北京意义”的景物,“北京意义”的景物就是指能特别表现出创作的背景是北京的景物。再具体点说,当代京味文学家喜欢描写的是褪色的宫墙,斑驳的琉璃瓦,热闹的大杂院,大茶馆,天桥等能够让全国人民都能耳熟能详的场所。例如在京味文学的扛鼎之作之一的《四世同堂》中,老舍对于北京城的一年四季的习俗风貌做了全景
式的宏观描写。在另一巨作《骆驼祥子》中则通过祥子和车夫们的脚跑遍了北京城市的角角落落。
可以大致上这样说,京味文学是以中原文化为主,吸收了东北文化,江南文化,西北文化和岭南文化中的文学语言特色而形成的。由于京味文学的语言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更因为京味文学
文学语言的艺术性范文6
论文关键词:文学语言,模糊性,美学意蕴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语言的模糊性是指语词或者是意象所表达的对象可能有多个意义,语言的模糊性使语言摆脱了手段、工具的附属地位,确立了语言在文学中的主体地位。模糊语言是作者利用语义的不确定性和接受者理解的灵活性而精心创造出的一种具有不定性、概览性、非量化等特征的艺术言语。模糊语言是具有表现力的语言,具有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含蓄性和艺术性等特点。通过模糊语言的运用可以创造一种含蓄、悠远、空白的美,给作品增添言有尽而意未穷的艺术魅力并且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模糊语言含蓄、隽永、意味深长,是构建文学作品美学意义的重要手段。
由于长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张爱玲对汉语言文字的韵味有着无比的热爱,在她的众多作品中,都是自然自觉地在语言的运用及句式的选择搭配上,讲究语言与文学意境的吻合性,注重声律节奏的音乐性、审美性,体现了文学语言的独特魅力。尤其是她的散文,集中表现了世俗生活、作者的审美经验、冷暖自知的爱情和忧郁感伤的童年。其作品风格苍凉,语言运用十分精致和讲究,往往能让读者从中品味出人生的酸甜苦辣,感慨世事苍凉,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苍凉的美丽和浓浓的哲理意味。如在有名的散文《爱》中,张爱玲巧妙地运用了一种似是而非的文学语言,以一种执着的现实精神将人生的孤独感以及爱情的苍凉浓郁地渗透到作品中去,让读者在寻常的人生中品味无常的滋味。她的语言富于创造性论文格式范文,擅于将含蓄、悠远富有哲理的味道融进其作品中来。本文试图以《爱》为切入点,从散文语言的似是而非、含蓄隽永来分析模糊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功用,从而探讨模糊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独特美学意蕴。
1. 意象的含蓄美
审美主体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常常运用自己独特的悟性和知性将由外界得来的感知表象转化成语言文字,并且诉诸于纸上。独特的审美习惯和人生阅历,使主体在创作的时候往往会可以选择那些富有多种意味的语言,这种语言便是主体用来表达自己内心意象的最好的工具。意象也是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因此,作为审美主体的语言表达者,在将意象对象化的过程中难免要遇到“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客观对象的无限性,语
言的有限性已显得无力承担起“显象”的任务。但模糊言语能有效地弥补这一不足。
陈原在其《社会语言学》中是这样释的:“如果按照形式逻辑来看模糊语言,
模糊语言是同精确语言相对立的。”[1] 沈卢旭先生则认为:“模糊语言是指在意义上不明确,在表述形态上不清晰,内涵伸缩性大,解释或理解可变性大的这一类社会交际使用的语言”[2]。《辞海》中则说,“指表达模糊概念的语言”。从这些解释中,我们可以知道,模糊语言是指所表达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难以明确规定且隐含多种判断的语言。模糊言语不仅能最大可能曲传出言语表达者内在的深邃和难以言传的意象,而且能以最简洁的言语负载起最丰富的信息,从而使言语接受者能最大程度地与言语表达者内心的意象相符合,从而传达出作者的真正意图。
张爱玲常常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的意象常常是含蓄而令人浮想联翩的,借着这意象,不同的读者能接收到不同的信息,但这些不同的信息都在最大程度上与表达者内心的意象向符合,只有这个时候我们才能明白作者张爱玲向我们传递出的意义。
散文《爱》的意象并不丰富,甚至是重复着同一个意象。就是这简简单单的意象,却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含蓄幽美的少女爱情画卷。张爱玲两次提到相遇场面中的“春风”、“桃树”绝妙地传达了模糊语言含蓄的美学意蕴,作为意象的“春风”、“桃树”也是两度重复。“春风”、“桃树”是一种轻巧、含蓄的感觉。风吹桃花落,更体现了人生的无常。在中国文学里,常常以桃花、春风的意象之美来隐喻女孩子。《诗经》云:“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之归,宜其室家。”桃树开花在春风里,女孩好梦在青春时,与桃花相映红的女孩,在花样的年华里,怎能没有“于归,宜其家室”的幽思?含蓄又隐喻的诗性本质论文格式范文,丰富、扩大、深化了文本的诗意内涵。春风是暖的,桃花是美的,梦是甜的,青春是嫩的,意象的含蓄之美织出了一袭色彩鲜明、光泽柔美、质地纯良的华美的袍。借着“春风”、“桃树”轻柔的外衣,少女含蓄地表达了对初恋既渴望又害怕的心理。只见她“穿着月白的衫子”,“手扶着桃树”,“立在自家后门口”,显然她在等候年青人的出现。年青人果然也从自家门口出来走近她,轻声对她说:“噢,你也在这里吗?”然后他俩相视无语,“站了一会儿,各自走开了”。从年青人方面看,他也是特意过来与姑娘见面并打招呼的。正是因为两颗年青的心在默默无语中相许已久,才有这一次看似偶然、其实必然的一次见面。所以这个夜晚的相见,可以看作是姑娘和年青人之间心照不宣、默许默契的一次“约会”;是两颗年青的心碰撞而生出爱情火花的人生一瞬。张爱玲总是善于用这种看似朴实实则用心选择的语言来表现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只是用一句“你也在这里吗?”就将初恋时刻羞涩而又渴望爱情的心理表现出来。这种意象的含蓄是文学语言模糊性的一个重要特点。
文学作品的美,主要的是通过意象的含蓄美来反映的。含蓄是文学艺术的重要特征。而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可以使意象更具有丰富性、变化性,从而激发读者的想象,使意象产生含蓄美的审美效果。模糊语言所以有助于表现意象的含蓄美,是因为美感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自由感受,是作者的审美想象、审美感受共同作用的产物。文学语言的模糊性给读者营造了一个含蓄的氛围,造成从意象到读者之间的一块空白,这是一个读者自由想象、自由感受的空间。读者可以在情感、想象、感知的共同作用下,在阅读中感受艺术形象的含蓄蕴藉之美。
2. 意境的悠远美
意境是一种艺术境界,它是文学作品,尤其是抒情性作品的本质特征。有意境的作品是使人读后产生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乐感。文学语言中模糊语言的巧妙运用就具有创造这样一种缥缈朦胧的意境美的再造功能,它能使读者在空灵飘逸、似有若无中感受到作品意境的悠远美。因为模糊语言所构造出的审美情趣是处于朦胧之中的,读者在接受文学语言的模糊性的同时,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融入一个多元的、复杂的、神妙的语言张力网中,再通过自身的才智和能力的想象和重构,与作品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完成对作品的审美活动。散文中的情景交融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境界即意境的创设更是离不开模糊语言。模糊语言创设意境,强化美学张力文学语言的美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模糊语言来表达的。模糊语言可创设一种意境,以取得意在言外、情在辞外之效。它既强化作品的美学张力,又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能创造美的意境,传达诗的意境。
在《爱》中,张爱玲笔下这样简单、平凡的故事其价值永远没有结束的时候。作者以女主角一生坎坷飘零的悲惨人生作为对照与衬托,强调这件往事对于她毕生的人生意义与全部价值之后论文格式范文,并未完成她最后的构思,而结尾才是这篇作品最为精妙的一笔:“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也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作者用重复的“于千万……”这样模糊的语式将人与人相遇的偶然性表现出来,一句“噢,你也在这里吗?”不仅让人看到等待的艰辛,也让人为这样机缘巧合的安排所感动,此时,只有这种模糊性的语言才能表达出这种短暂又偶然的爱情。而张爱玲,正是运用文学语言意在言外的模糊性,将读者带到文章的悠远的意境之中。这哲理性的感唱,不仅仅是该散文诗意的饱和点同时也是被后人所称赞的绝美之句。作者从空间与时间两个方面,对自己叙说的“爱”的“故事”进行普泛性的思考。以空间而论,你会遇见千千万万个擦肩而过的人,而你想“遇见”的人却属偶然;以时间而论,你会不早不迟刚巧赶上一次属于你的情缘,如此在漫漫人生途中,双方相遇相知,而赴一次“你也在这里吗”的心灵之“约”。显而易见,张爱玲在这里对人生的初恋进行形而上的冥想独语。她认为,人生的初恋是唯一的、又是偶然的;唯其短暂与偶然,常常会因此而失落;唯其偶然的际遇,才会成为一生记忆的珍藏;唯其短暂才会永恒;惟其短暂和苍凉,“爱”才会永恒和美丽。张爱玲的哲理感唱,使这篇散文成为哲理与诗情交融的抒情诗。而令读者为之感动与思索不已的,也正是这最后的画龙点睛之笔。原本再平凡不过的、关于男女夜晚相见的生活细节,经过作者的对照与衬托、抑郁气氛的创造与渲染,尤其经过最后哲理性的触点与升华,《爱》就完全达到诗的凝结与概括的境界,那男女相见的生活细节使人不再感到司空见惯,而被渲染成诗境中抒情写意的主体意象了。作者情不自禁的“触点”“升华”,使读者豁然顿悟,原来这个主体意象及其内涵,被赋予了特殊的、自我抒情的意义而成为“有意味的形式”;即论文格式范文,作者将自己的初恋也融进这一句看似偶然而又必然的“你也在这里吗?”之中。
著名的哲学家康德曾经说:“模糊观念要比清晰观念更有表现力,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是根本无法用准确语言表达所想的东西。”[3]张爱玲巧用语言的模糊性特点描述出来的故事却是使无数读者为之流泪的经典。
3. 意蕴的空白美
意蕴是指在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深层的人生哲理,它是创作主体对于艺术形象或意境的深刻领悟和创作的结果。它突破了作品意象或形象的具体意义,成为一种超越意象或形象意义带有普遍性和永恒性的心理哲理内涵。文学作品所具有的这种深层的象征意义隐含在作品的深层结构之中,超越了作品所反映的特定的历史内容和作家的具体生活感受,我们在探讨体验它的超越时代和历史的永恒魅力时,常会体味到其中蕴含的那种复杂的说不清的韵味。文学作品得意蕴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的特点,是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意蕴的丰富需要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熟练的使用语言。从美学角度来看,潜在信息蕴涵得越丰富美学信息量就越大。内涵如此丰富的美只能用模糊的语言表达出来,因为概念外延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与伸缩性。这种“不确定性”和“空白”意义最能创造意蕴的空白美。文学创作的终极目的是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审美感受,这种文学的审美需要决定了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因此,作家对语言的掌握程度也决定了作品的成功与否。
苏姗·朗格认为:“一旦掌握了操纵符号的本领,他所掌握的知识就大大超出了他全部个人经验的总合。”[4]张爱玲就是这样一个艺术家,她以其驾御语言符号的高超本领,与艺术规律及更广泛的人类情感相拥抱。文中那些素朴得没有任何修饰的语言文字,从语言符号层到字句达配,都没有经过一点剪裁和润色,然而,就是这纯然一派本色的文字使词语的意义范围倍增,使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真的生活,从文中引出审美体验的想象,去填充隐含在文本之外的空白,构成一个与客观经验相适应的艺术客体,从而获得美感与启示。如女孩的外貌,作家只用了一个字“美”,这个模糊却又让人浮想联翩的字,能调动起读者的不同理解与想象。“对门”一词是如此简常,与美、青春、性别联系起来,却又包含着如此丰富的心理情感内涵,为后面的问候场面埋下了情感伏笔。在形象的刻画上,作家对男女两位主人公都没有太多笔墨。我们只知道女孩出身于“小康人家”、“十五六岁”、“生得美”,曾在春天的夜晚,穿着“一件月白的衫子”“手扶着桃树”“立在后门口”。男孩就更为模糊了,仅通过女孩的回忆告诉我们,是一个住在对门的年青人。双方的具体外貌、性格、情趣、品质、家庭背景、人生经历、心理活动都被作家一笔带过,或根本不提。作家用这种模糊的手法淡化人物形象,目的是为了加强情绪氛围,突出这份情感的价值。模糊的语言,却把我们带进美丽而苍凉的爱情之中。相遇只是一刹论文格式范文,相离却是一生。
张爱玲把自己对爱的感受深深的融进了作品之中,“因为慈悲,所以懂得”她摒弃了热烈的男欢女爱,也没有缠绵的海誓山盟,只将一个初露端倪便匆匆结束的故事浓缩成宁静春夜一声平淡的问候。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细节却抓住了“在那不可解的喧嚣中偶然也有清澄的,使人心酸眼亮的一刹那”,把寻常人生的真实本相深藏在个体生命的微末的人生哀乐里面,将至真至美的东西无法永恒、人生天地间不能自主而又无法言说的悲哀不仅表达得深刻,而且高明地以审美的、诗意的哀感去应付、去中和了那种广泛的存在于现实世界的苦难。作品中含蓄爱和美,因其没有表达,最终无法表达,无处表达,而蕴结成深厚的情结,触动了世人心中某个角落里皆有的隐痛,剖析出人们真实的世俗化的生存境界。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并最终归结于语言。语言艺术具有形象塑造的间接性、意象性和模糊性,并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和自由性。文学是通过审美的语言,即形象、情感、情节来描述的,这便形成文学审美的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是文学语言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点之一。文学语言的这种模糊性使文学作品具有含蓄的意境美、悠远的意境美、空白的意蕴美。张爱玲正是巧妙的运用了文学语言这一模糊性的特点,唤醒了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爱”。
注释:
[1].陈原.《社会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p285.2000.
[2].沈卢旭.《模糊语言新界说》,《语文学习》.1994.5.
[3].(前苏联)阿尔森·古留加.康德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4].(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p25..1983.
参考文献:
[1].伍铁平.《模糊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2].张爱玲.《张看》,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
[3].申雅辉.《略论模糊语言语义》[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2)